首页范文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十篇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十篇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5:41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1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彩,世代相传,地域性特色明显。费孝通认为,中国的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社会中生活与泥土紧密相关,乡土意识浓厚。乡土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传承、创新和推广乡土艺术,对于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姜堰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乡土艺术资料十分丰富,如面塑、剪纸、砖雕、泥塑、根雕、刺绣、滚莲湘、牵驴花鼓、窑工号子、车水号子、倒花篮、莲化落、小鼓说唱、钱串子、道情等,都是很有价值的传统乡土艺术形式和资源。走进姜堰,来到乡间,便进入乡土艺术的大舞台,无论是田间劳作还是水上划船,无论是砌屋上梁还是新婚嫁娶,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娱乐休闲,到处都能听到娓娓动听的民间故事、抒情小调,也能看到成人的歌舞或儿童的嬉戏,这里古老民间文艺乡土意味浓郁,水乡特色鲜明。为适应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广大民间艺人及艺术爱好者对传统乡土艺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与推广,极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促进了乡风文明的建设。

溱潼会船是泰州市姜堰区影响最大的乡土艺术形式,2008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溱潼会船,源于宋代,相传义民张荣、贾虎曾于溱潼村阻击金兵,溱潼百姓帮助埋葬阵亡将士,并于每年清明节家家撑着篙子船、农船和小木船,身着民俗服饰,祭奠英魂,久而久之,形成撑会船的习俗。会船通常分为篙船、划船、花船、贡船、拐妇船等五种类型。如今,溱潼会船已从单一的水乡群众会船活动,演变成一个融文化、民俗、体育、旅游、经贸等多种内涵的民俗会船盛典,堪称“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被海内外专家赞誉为“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可以将溱潼会船比作一场演出,表现的是生态民俗民风,十里溱湖的大舞台,万余人的演员阵容,十多万人的拉拉队,形成了天下绝唱。

2009年,姜堰滚莲湘、溱潼砖瓦制作技艺被列为江苏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滚莲湘在里下河一带是有代表性的乡土艺术,特别是在节日、庙会或在乡村演出时,滚莲湘都起一种打场子的作用,即通过滚莲湘拉开场子,然后让其他的节目来表演。姜堰滚莲湘是劳动人民在平时劳动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乡土舞蹈艺术,它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是真正生长于农民生活的舞蹈。据清嘉庆《东台县志》载:溱潼砖瓦生产始于唐代,到清代时期,溱潼地段划为十四坊,其中以窑命名的就有六坊。以挖掘溱潼砖瓦文化编演的“溱潼窑工号子"2002年荣获“江苏省民歌民舞民乐大赛”金奖,2004年荣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溱潼窑工号子生动反映了窑工们从挖泥制作土坯,到把土坯制作成砖头的全过程。尽管现代工业的发展曾使劳动号子渐行渐远,但溱潼湖窑工号子仍不断散发出强劲的生命气息。

二、乡土艺术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乡土艺术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形式之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应该从梳理农村传统文化根基开始,努力寻找现代工业文明与农村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对接,使其能在一定程度上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是乡土艺术资源丰富的一些地区,更是将其视作文化建设的根基。

泰州市姜堰区努力培育姜堰人文精神,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立足于改善文化民生,通过打造区级重大文化活动、培育基层特色文化团队、推动城乡文化互动等形式,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境界。新春文艺调演、文艺新作展演、文艺汇演巡演、民俗文艺踩街、民间艺人现场表演、书画摄影大赛等活动也吸引了城乡群众热情参与,形成了城乡群众系列文化大餐。

中国河横菜花节是姜堰乡土艺术一个奇葩,每年3、4月份,泰州市姜堰区千亩菜花遍地金黄、花香四溢,当地政府依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全球生态500佳——河横村”的生态环境优势,连续举办了5届中国河横菜花节,把生态旅游和群众文化有机融合,群文活动、体育活动、民俗活动和经贸活动同台唱戏,相得益彰,相互促进,成为影响较大的区域文化品牌。

各基层单位和广大艺术爱好者,对传统乡土艺术的传承、创新和推广充满热情,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服务。俞垛镇从2005年起,每月举办一场《魅力水乡·大家唱》,至今已举办50多场。数十名“草根”作者定期开展创作活动,出版了《俞垛民间故事》、《俞垛民间歌谣》、《俞垛民间游戏》三本文化丛书。每年都邀请省级专业艺术团队下乡献艺,聘请专职文化业务干部和工作人员来镇举办舞蹈、古筝、竹笛、二胡、书画等专业培训班。

白米镇民间民俗传统文化底蕴丰厚,为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和区域竞争的文化软实力,该镇着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大文化建设的投入。白米镇在实施新型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就把提升文化品位、推进文化建设放在一起统筹考虑,统一规划,镇及各村均建设了相应的文化设施。由白米镇文化站编排表演的节目吸引了广大百姓群众,这些节目由农民自己创作、自己表演,说的是身边的人和事,讲的是农民的心里话,雅俗共赏,自娱自乐。每年举办的以“春之馨、夏之情、秋之实、冬之乐”为主题的文艺演出活动,彰显了“草根文化”的力量。

三、组织管理创新是乡土艺术的生命活力

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树活动品牌,需要各方面的关心支持,也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这种管理就是对乡土艺术创作和生产进行统筹、调控与引导,最大限度地调动、整合各种资源,利用有限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完成既定的任务和目标,为乡土艺术创作与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泰州市姜堰区重视对乡土艺术管理机制的探索,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就是其成功案例,集中体现在组织管理方面的“三个结合”和“三个机制”。

首先,群众主体与政府主导相结合,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化程度。泰州市姜堰区地理位置独特,淮水南下。江流北上,海潮西溯,三水于运盐河弯曲处交汇,故姜堰古代又称“三水”。为放大三水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泰州市姜堰区牢固确立群众主体,政府“主导”理念,充分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和政府的组织作用,农村文化艺术工作开创了新局面。2004年起启动的“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成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成为满足广大群众基本文化艺术需求的平台,同时成为乡土艺术传承、创新和推广的成功范例。

其次,城乡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促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激情三水”广场文化艺术活动充分发挥了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一方面,发挥城区优势,将政府部门、校园、企业、社区文化艺术搬上“激情三水”舞台,另一方面,又把一批富有乡土气息的村镇优秀文艺节目引进城区,让“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相映成趣,向城区观众展现一幅幅生动的乡村风情画卷。为满足不同层次、年龄观众的要求,安排戏曲专场、舞蹈专场、曲艺专场、歌友会专场、老年专场、少儿专场。精选“激情三水”广场文化艺术活动优秀节目,开展送文化下乡演出活动,每年“激情三水”文艺轻骑兵都到各镇区巡回演出多场。

再次,精品生产与社会创作相结合,促进群众文艺创作的繁荣。“激情三水”广场文艺演出,注意调动各个方面文艺骨干和业余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正确处理好精品创作与服务“大众”的关系,两手抓,抓两手。出台了泰州市姜堰区《文艺创作奖励办法》,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人群众,在多出作品的同时,精心打造精品。近年来,在省市获奖的小戏《卖菜》、小品《孩子的心愿》、《抬杠》、演唱《窑工号子》等多次通过“激情三水”平台向百姓大众汇报演出。同时,通过“激情三水”活动载体,调动社会力量创作,丰富节目来源。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力培育文艺骨干,每年都组织多期文艺创作培训班,邀请省内外专家授课,培训文艺创作骨干人才,编撰文艺材料。

为确保组织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创特色、有成效,泰州市姜堰区努力在三个管理机制方面进行了探索:

第一,创新领导机制。“任何文化艺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广泛传播,实现传承和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化程度取决于政府的重视和领导。有为才有位,“激情三水”广场演出活动坚持“三贴近”,以活动为抓手,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先进文化送到百姓身边,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市民文明素质,并借此提高姜堰的品位。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着力做好顶层设计,建立了由宣传部、文广新局等部门和单位联合组成的“激情三水”广场文化活动领导小组,落实各部门的责任。高效有力的领导机制为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态,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二,创新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全区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共享,泰州市姜堰区利用“激情三水”广场文化活动这一平台,让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社团文化、家庭文化竞显风流,让戏曲之友联谊会、小白帆艺术团、演艺礼仪演出队、少年宫艺术队、武艺学校艺术队、武警中队、消防中队、老干部艺术团等在激情舞台上各领。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2

将公共艺术引入乡村公共环境改造能够提升公共环境人文方面的品质,成为乡村空间发展的一个基点,能直接促进我国乡村生活环境的建设,与此同时,公共环境的塑造将对周边街巷、住宅产生辐射,形成建设理念、施工技术上的示范,整体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品质。另外,乡村环境与公共艺术之间的相互对接和一般的公共行为艺术不同,更加不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能凭借现代的公共艺术具有的传播功能达到加强村落文化和信息与外界环境的互动,同时还能增强地区开放性、乡村社区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使得乡村自治能力得到提高形成自组织的发展[1]。除此之外,当地居民协同参与才能完成制作大型户外的公共艺术建设。通过这一参与过程培训当地居民的相关协作能力,有效提升农村社区的自治发展能力。引入农村发展的公共艺术主要是以改造乡村公共的空间环境和建设农村的视觉文化为核心,提供一个“基核”和契机来发展农村的人居环境,但它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当前在这样的经济和土地制度下,要想整体提升农村的人居环境,农村各家各户在建设自家居住环境的时候必须尊重农村的环境、邻里和传统,农村社会的自组织的程度和水平要有一个整体的提升,而且这将是一个长期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是非常科学和环保的,并将组成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与当地发展的条件相结合创造新的艺术形式能促进农村自组织的发展并改变已有的演化路径;设计一个与新公共艺术相适应的、长期和稳定的制度,能保障乡村社区和居住环境的演化进程;正确认识与运用乡村自组织原理,引入合理公共艺术,对推动我国乡村发展大有裨益。

二、公共艺术介入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

自从2000年以来,许多的年轻艺术家将他们具有特色的艺术作品引入到第三世界贫民区及已衰落的欧洲老村庄。这些当代的艺术品与博物馆中收藏的艺术品有很多的区别,它们结合了摄影、绘画和大地艺术并处于行为艺术与新媒介的中间,通过运用现代媒体中蕴含的力量充分挖掘农村社区中存在的价值,同时提升居民自我意识。相比较于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全面的改造,引入当代优秀的艺术作品改造自建的社区,能让村庄更加的开放,加强与外界环境的信息交换;村庄平衡和均质状态的打破增加了地区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村庄的发展更加具有活力;同时能让当地村民更加认同自建社区并提高他们的自组织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的发展。一是增强村庄开放,增加信息交换。引入村庄自建系统的公共艺术是比传统的艺术更具有张力的表现形式,通过加强与乡村空间环境的互动而形成。同时这种形式的艺术传播性更强,能很好的加强与外界之间信息和文化等的交流,扩大影响,吸引社会大众关注该地区的发展,使得信息和资金等流通更加快速,提高地区的发展潜力。二是破坏乡村均衡、均质的状态。当前乡村发展由于受到经济发展、外来文化侵入和缺失的传统文化等的影响表现出均质化的现象,乡村已经不再具备特色的社会文化。而这种创新性的当代公共艺术参与到乡村公共建设能打破这种均质化的农村发展倾向,保持农村人居内部环境的非均衡性,使村庄保持动态、可持续和具有特色的发展空间。总之,在村庄空间建设中介入公共空间艺术能创造出一种“无中生有”的村庄文化特征,增加新的空间基点,发展地区文化[2]。三是增加居民对地方的认同感和乡村自治能力。当代农村的乡土意识受到土地制度的改革、生产技术进步、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婚姻家庭的变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转型的国家基层治理方法等的影响变得越来越淡薄,而农村社区逐渐消失的传统意识现象也不利于农村自组织的治理。另外传统农村在自建时所重视的血缘和地缘等关系也正在发生改变,因此我们急需寻求新组织形式来建设和演化乡村的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适当的引入公共艺术,对提高地区的认同感和社区的凝聚力以及居民自治能力有非常大的作用,能有效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自组织的发展。特别是那些体现、尊重并关注当地人民平常生活的艺术作品,能极大的引起当地居民的自豪感。四是当代乡村建设中引入公共艺术形式,不但能促使乡村不均衡发展状态的形成,同时有效改善乡村公共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的乡土观念和社区意识;另外还能让乡村环境更加的开放,打破均衡状态,改变村庄周边已有的环境关系,促使农村的人居环境向新的演化路径发展;再者,在乡村建设中实施公共艺术需求村民的大力参与,并且农户通过培训能掌握新的技能获得非农业的收入。公共艺术这种外部的干扰因素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对乡村公共环境的影响是直接作用,而对农村居民建设自住房的影响是间接性的,并且能全面的影响村庄整个人居环境的演化。

三、未来乡村公共艺术建设的发展思路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3

笔者通过对本溪市多年来开展“双进双建”活动的研究,在深入乡村和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建议未来的“双进双建”活动与富民项目、惠民项目结合起来,即把文化“种”在村屯富裕农民,把文化“种”在社区惠及市民。建设新农村、建设新本溪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民为本。只有得到群众的喜爱和参与,“双进双建”才能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因此,探索“双进双建”富民惠民项目的载体,对于“双进双建”活动可持续发展具有实践的价值。

一、文化进村屯奠定了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2007年,针对村屯文化建设资金匮乏的问题,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城乡共建”、“文化下乡”和专项资金投入等措施,引导文化资源逐渐向农村倾斜,使村屯文化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双进双建”活动历经七年之久,村屯文化设施和文化人才队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软硬件基础。

1.乡村文化硬件设施发生了巨变

我市已经建成了9个高标准的乡镇文化中心,具有图书阅览室、文体活动室、教育培训室以及广播电视站、图书销售等文化服务功能;免费为农村配备了40余套电影放映机,为解决农村看电影难的问题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广播电视普及方面,40户以上的自然村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新建文化广场86处、文化活动室99个,全市已有214个村建有文化图书室,新配置电视、电脑及影碟机等设备644台,捐赠图书14万册,农村文化设施设备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乡村文化积累了雄厚的群众基础,群众文化生活形式多样

例如:本溪县先后举办了“元宵节秧歌大赛及焰火晚会”、“送电影送戏下乡活动”、“欢乐在农家《全县首届农民文艺汇演》”、“全县农民篮球赛”、“本溪县图书节”、“本溪县农民画展”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清河城镇和清河城村分别被授予省文化先进乡镇和省文化先进村,特别是清河城村的赵铁范农家大院远近闻名,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大院文化”。再如:铁刹山村的农民画家群;东营坊洋湖沟的“画家村”。如诗如画的山水景色使那里已经成为渤海大学、鲁迅美院等十多所艺术院校的美术写生采风基地。南芬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也呈现出了“重大节日有喜庆活动、日常生活有娱乐活动”的喜人局面。

3.发挥了文化服务乡村经济的促进作用

调研中发现,桓仁龙江工艺品公司、鑫艺宏大工艺品公司、辽宁王朝五女山冰酒酒庄、普乐堡镇的松花石和木雕工艺品厂、本溪满族自治县的东营坊画家村、铁刹山村农民画家基地、铁刹山道教文化产业园、天龙洞满族民俗村、庙后山远古文化遗址、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雍艺堂剪纸工作室等文化产业设施和文化产品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辽砚、木雕、铁艺、草编、剪纸和版画等民间工艺产品,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为县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农民是乡村文化建设持续发展的主角

为什么提出“种”文化在村屯?文化进村屯,一个“送”字,就足以表明乡村文化活动的经费主要靠上级投入和多方集资化缘,这种全部依赖外援活动经费的方式,必然会制约乡村文化建设的持续开展。

一个“送”字,也反应出农民没有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农民不仅拥有平等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而且拥有参与文化活动与文化创造的权利。只有尊重农民在文化活动和文化创造等方面的参与性,才能够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果把文化进村屯的着力点逐步转向抓繁荣文化产上,着力于乡村文化与富民项目结合上。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角,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还能够享受到乡村文化繁荣的成果,必然会成为乡村文化活动最有力的支持者。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乡村文化活动缺少固定的活动经费,导致文化活动持续开展的内力不足。第二,乡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有的乡村虽然建起了文化活动室和文化活动广场,但利用率较低。调研中发现,有的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只是应付上级检查的摆设,根本没有得到利用,极大制约了乡村文化活动的深入发展。第三,农村文化活动单调,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受经费、人员素质、农村生产季节性强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文化活动往往过于简单,活动内容缺乏创新和吸引力,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体现。第四,缺乏文化娱乐专业编创人员。“送文化”与“请文化”搞活动的方式,不仅是文化活动的成本加大,而且文化活动也因此没有条件做到经常化。文化活动的开展,题材新颖是吸引群众观赏和参与的重要因素。目前在创作编排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编创人员,不得不出资外聘人员进行指导,不仅增加了文化活动的成本,也会失去了持续开展文化活动的经费保障和群众积极参与的基础。因此,乡村文化的持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农民对文化的自我需求,必须紧紧的围绕增收致富项目开展,必须根植于农民,服务于农民。

把文化“种”在村屯,文化活动才能够生根、开花、结果。文化“种”在村屯是建设新农村的精神动力,也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势所趋。

三、把文化“种”在村屯的对策建议

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村的文化建设,关系到能否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文化不仅要常下乡,更应该留在乡间。政府继续搭台,并且采取市场化手段运作,力求文化以乡村旅游项目和文化产业为载体,文化与经济在互动中实现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农民在实现增收致富的同时,能够享受到文化艺术发展的成果。

1.“文化进村屯”与多渠道筹集资金

文化进村屯不仅需要继续增加财政专项经费的投入,继续增加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农村文化活动室和农村文化活动广场,充分发挥其作用。更要运用市场化的手段,通过借鸡下蛋、多渠道集资赞助、横向联合等方式不断拓宽农村文化活动经费来源,为“文化进村屯”和“种文化在村屯”提供资金的支撑。鼓励民间资本对社会公益性文化活动、设施设备建设的参与捐赠;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自发的民办文化组织,如电影放映队、农民歌舞剧团、舞蹈健身队等。鼓励民间业余文化队伍与专业文化艺术团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总之,要建立起文化在乡间的长效机制,实现文化不仅常下乡,还要留在乡间。

2.“文化在村屯”与旅游项目相结合

围绕我市枫叶之都建设的工作中心,在乡村特色文化基地创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民族艺术、民间工艺、民俗旅游项目。结合“文化进村屯”活动,提高农民画家基地、版画创作基地建设水平,做好草编、根艺、版画、剪纸、核桃木制品和枫叶旅游制品等特色文化产品制作人员的辅导培训。大力开发民间小工艺品制作业,通过采取“公司+农户”等方式,推进小工艺品制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就业致富。每个县区都应举办特色文化产品节庆活动,规划建设特色文化小镇,为特色文化产品开拓市场,提高市场知名度。推动乡村文化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和市场融合,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活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乡村旅游文化项目与企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不断提高文化旅游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3.“文化在村屯”与科普活动相结合

以科技进农户的活动,助推农民实现靠科技致富的梦想。打破以往“送文化”的单调局面,努力将文化建设融入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各乡镇设立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打开科技传播通道,提供科技咨询、技术推介、产业指导、信息服务、经验交流等方便快捷的服务。县电视台加大对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的宣传力度,通过农村科技知识讲座,全面及时地将科技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切实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好帮手、金钥匙。组织农村科技带头人和种养专业户奔赴华西村、大午城等先进地区学习考察,开眼界、长见识,更新观念、提高本领,富口袋先富脑袋。

4.“文化在村屯”与挖掘乡土文化资源相结合

请来明星表演好看是好看,但那是要支付大价钱的,或许一年半载能请演那么一次。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老乡们成为乡村文化活动的主角,而且民间散落着许多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能人。关键是我们怎么样的去发现能人,为发挥能人的带头作用创造条件。例如:明山区高台子镇组建的十多个颇具特色的文化小院,自编自演文艺节目,除了社火、舞狮、舞龙、京剧、二人转这样传统的文化项目外,还有卡拉oK、萨克斯演奏等流行艺术。一些大叔大妈通过出色的表演,逐渐成为乡亲们喜爱的“明星”。针对有的乡镇重经济、轻文化的思想观念和做法,建议首先健全完善新农村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机制,对各乡镇在文化建设中的资金投入、队伍建设、活动开展及文化创新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评价,引导县乡村积极自觉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自觉培育乡村文化地域特色品牌,并且以乡村地域文化特色带动沟峪旅游经济的发展。

5.“文化在村屯”与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相结合

重视培养农村文化带头人,大力发展文化志愿者,建立农村文化骨干网络,使农村文化骨干资源共享。不仅要送戏、送科技、送图书、送电影等下乡活动,重要是加大乡村文艺骨干的培养力度。举办农民文艺调演、汇演,通过基层推荐演员、层层选拔优秀乡土节目参演,最大程度地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性,进一步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参与面和影响力。依托各类文化阵地,组织广大农民群众相继开展农民秧歌汇演、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文艺大赛、二人转演出专场、朝鲜族舞蹈等多种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活跃农民文化生活。

6.“文化在村屯”与美丽村镇建设相结合

日前,省政府下发《关于全面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实施意见》,要求到2015年末,全省农村污水和养殖粪便等环境治理初见成效,到2017年,村容镇貌达到美丽村镇标准。建议在送文化进村屯的基础上,开展美化农家院的活动,引导农户清洁庭院,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保持清洁卫生,杜绝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放的现象。通过不定期环境卫生检查,有效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水平,形成管建结合的长效保洁机制。开展美德在农家的活动,以文化建设带动文明提升,引导农民业余时间多研究致富的事儿,抓住农村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结合点。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创意项目;明月村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23903

1引言

乡村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延续,是人与地关系的展示,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最和谐的结合,代表了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拥挤喧嚣的城市节奏,青睐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桃源生活”的乡村,由此,一种以欣赏田野风光和追求纯朴民风为对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热悄然兴起,并日益走俏。如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吸引游客前往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因此,以成都浦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为例,从其文创项目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传统乡村与文创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2背景介绍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概念是英国于1997年首先提出的。而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创造性的想法把文化转化为更高生产力的行业集群。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文创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因此,寻找到一种适合文创项目推广和发展的方式是目前文创项目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甘溪镇明月村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地处浦江、邛崃、名山三(市)县交汇处,属浅丘地区。该村幅员面积6.78km2,森林覆盖率46.2%,村有723户,2218人。明月村自古就采用邛窑的工艺烧制陶瓷,至今仍保留着4口老窑。其中,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老窑一直到2008年才停产。2012年随着政府对邛窑文化的支持和推广,明月窑紧紧结合浦江甘溪镇明月村茶山、竹海的特色,让文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2013年浦江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希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新打造的明月国际陶艺村以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新村民)入驻为抓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的发展理念给明月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3明月村文创项目的打造

明月村内文创项目的成功打造实现了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项目的互利共赢,明月村与文创项目是一个相互吸引、相互受益的过程。明月村特有的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与文创项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发展。明月村带给文创项目者的是一个带有乡野气息的“乡村乌托邦”,同时文创项目者也给明月村带来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旅游资源,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3.1明月村对文化项目的影响

3.1.1自然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人―村落―环境”所构成的和谐有机体处于一种生态上的平衡。极具特色的川西农舍(大部分拥有“三间两头转”的合院布局,本土泥砖(陶的母体)的建筑材料)显现出浓郁的乡土风格,茶山、竹海、松林等乡野景观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这些自然环境既有独特的景观意象,同时也是乡村历史的展现。这样贴近自然的景观意象展现了一种很多人所追求的能够回归自然的乡村乌托邦的形态,而这也是文创工作者所追求的,同时这也给了文创工作者一个能真正激发自己灵感、且富有创作空间的环境。

3.1.2人文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本身拥有比较丰富的乡村文化意象,这种乡村文化意象也是乡村的一种“氛围”。包括其本身的乡村建筑群落、传统的乡村劳作模式(传统农耕文化所展现出的浓郁文化气息,这些文化独特而鲜明,因此也成为吸引大家的一种文化载体)和其长期的乡风民俗(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村民精神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以及明月村对其历史文脉的保留和发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邛窑文化)。这样的乡土文化意象的保留和延续有利于塑造明月村的整体场所感,强化了其明月村的价值,给文创工作者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作氛围。

3.1.3旅游契机

明月村所打造的自然风光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景观其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目前,文化创意类项目缺乏一个很好的、跟公众一起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如展览等)很难拉近文创者跟普通人的距离,文创者迫切的想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架起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让艺术更加亲近民众。而明月村自身就完成了这样的作用,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客户源。以明月村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客户群,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这些文创工作者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3.1.4相应的配套设施

为大力引进文创工作者入驻,明月村发展和打造自身相应配套设施,以一种方便的,舒适的设施环境吸引文创工作者。同时明月村提倡“名人驻村”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工作者入驻到村民的家中,与原有的村民一起生活,感受彼此的生活方式。让文创工作者以最近距离的体验感受最真实的乡野气息。

3.2文创项目对明月村的影响

3.2.1文化影响

通过文创工作者驻村的活动,村民、文创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而这样一种“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也激发了乡村的活力。文创工作者为明月村带去了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为明月村村民生活带来很多改变:村民的猪圈被改造成草木染工坊,孩子们能上免费的绘画课,明月书馆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还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文创工作者的文化传播,教育和培训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增强村民的文化意识。这对于整个明月村村民的整体文化教育和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2.2经济影响

文创工作者将民间艺术工艺带向农村,带动当地村民寻找到一种新的经济手段:作为一处遗址景点,明月老窑被保护起来,老窑旁边的空地上,一座陶艺体验馆开始营业。明月村81岁的民间陶艺家张崇明领起了固定工资,现场为体验陶艺的游客进行指导。在村子的一片空地上,新村民赵洪和李南书的“篆刻传习所”正在建设,老村民吴大爷的餐馆“谌家院子”正在升级改造。明月村以文化创意项目为先导,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产业的大力发展。

3.2.3名人效应

文创工作者能够通过其自身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形成产业聚集形态。2014年12月,身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的李清来到明月村,看过“明月国际陶艺村”的发展规划后,就决定留下来。2015年1月,李清的“蜀山窑”工坊签约入驻,他也成为明月村的第一批两名“新村民”之一。另一个是知名前媒体人、作家宁远。宁远说,她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还有质朴的村民。此后通过“名人传播”和“文艺圈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明月村就吸引了25个文创项目入驻。宁远要做一个草木染工作室,请来画家、染布人寒山开了一个染布坊;李清的学弟、青年陶艺家李清泉来明月村喝了一次茶,就决定留下来开个“清泉烧”工坊;艺术展厅、餐厅“樱园”的创始人熊英,也跟随好友宁远、寒山的步伐,把新的“樱园”落到了明月村……根据远景规划,成型后的“明月国际陶艺村”,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要达到35~40个,进入核心区的项目数为17个。而截止到2015年底,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已有15个,核心区10个,在谈项目6个,文创产业聚集已初具雏形。而这样的一种文创产业聚集形态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整体的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

3.2.4旅游契机

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巩固和加强明月村的品牌效应。为明月村的整体旅游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明月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利用名人驻村的形式达到“雅”与“俗”的交融统一。而这种“雅”与“俗”融合的关键又在于它的生活化、自然性、真实性、和谐性。其“雅”主要是指明月村所含有的一些文创项目(引入的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等所带来的文化展现)的打造,以及明月村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俗”主要是指明月村自身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

相较于以往艺术都是高高在上,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这里将其融合在了一起,是艺术的乡土化,是艺术的最高展现形式,它不是受人瞻仰的,而是要更多地融进到生活,落到实处,跟人更好的互动,给人更好的体验感,这才是鲜活的。这样也使其具有更好的文化符号及吸引力。同时,借由名人驻村的形式,乡村自身具有更好的特色和辨识度,利于从其他同类型旅游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使其更好的发展。

4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互利

乡村的发展不能违背其可持续性,而文创项目中的名人驻村给了这个很好的定义。通过对整个明月村有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健康发展链条:首先,利用自己原生态的传统乡土景观以及其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自身的文化符号,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的入驻,形成一大特色―艺术家利用民居,改造民居,形成与居民共同生活居住的模式,改造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子的模式既可以让高雅的艺术更加亲民,同时民居的环境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也能带给艺术家不一样的体验和灵感来源。其次,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打出明月村的品牌,同时,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推广作用。

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影响发展,村民、艺术家、乡野环境、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不仅文创项目激发了乡村活力,同时乡野环境也促进了文创项目更好地发展,使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互利共赢。

5结语

每个地域、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的文化和特点,在乡村旅游热兴起的背景之下,如何打造有特色的、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以明月村为切入点,研究了乡村与文创项目的互相融合发展,这种既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又能够保持自己原有文化特色的适度融合做法正是乡村旅游发展所应该体现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2]张杰,叶春阳.古村落文化景观特色的演绎与解析:以闽南福全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4年会论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5

1、认识较模糊,功利化思想严重。目前很多幼儿园为了招生,打着艺术教育的招牌,但却对艺术教育的认识模糊不清。以当下流行的奥尔夫音乐为例,功利化思想驱使很多幼儿园盲目跟风,从中国人倾向“洋货”的心理入手,盲目引进外来东西,以此吸引家长的眼球,提高招生率。但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对奥尔夫音乐并不是很熟悉,认识并不深入,只是派种子教师外出培训了几天而已。任何一种教育,它都有它萌芽、成长的环境,评价教育最根本的是是否与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是否能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地区的儿童艺术教育只有结合实际,减少功利化思想,深入研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用教育质量来创教育口碑,提高招生率。

2、力求精英化,追求贵族化。由于中国国民整体文化水平的落后,认为只有贵族人才进行艺术教育,其费用是昂贵的,因此很多人给艺术冠上了贵族化的帽子;也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大,人们迫于压力,将艺术的学习当做今后生存的一项技能,因此出现了学艺术就要做艺术的精英这样的思想。这些都是对艺术的曲解,对学前艺术教育的曲解,真正的学前艺术教育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对于农村地区出现的艺术教育贵族化思想问题,笔者强调经济条件不同,生长的环境不同,这些只会影响艺术教育的实施方式和材料的选取,但其平民化、大众化的理念是不会动摇的。以风景画为例,市的幼儿园则可以湖的风景为资料,而周边的农村则可以田野、乡村为风景资料,这样一来,不仅做到了大众化的效果,更突出了当地的特色。总之,幼儿教师要结合实际,多开发资源,多利用周边环境,创设丰富多彩的学前艺术教育。

二、调查与分析

1、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笔者进过调查与分析,并结合自身的所见所闻,发现地区的艺术教师的师资分布很不均衡,城市师资雄厚,乡村师资薄弱。调查显示:城市的幼师年龄一般都在25-35岁之间,而乡村的幼师年龄大约在18-30岁之间;城市幼师的岗位流动较小,乡村的幼师岗位流动大;城市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大专本科居多,乡村幼师的学历一般都是高中、大专,甚至是家庭主妇;城市幼师的工资较高,乡村教师工资较低。造成城乡师资差异的很重要的因素是城市优越的待遇和便利的生活基础设施。因此,政府应努力提高乡村幼师的工资待遇,利用政策倾斜来吸引大学生来乡村就业;同时学校也要对大学生进行走进乡村的思想教育,二者齐头并进,实现城乡师资平衡,共同发展壮大。

2、家长支持性不足对于儿童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城乡家长的态度也是不一致的。一般情况下,80后、90后家长的育儿观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开放的,城乡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态度应该是大致相同的。但是由于周边的很多农村的孩子是留守儿童,都是有爷爷奶奶照看,因此对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80后、90后的年轻家长认为对儿童进行早期的艺术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他们鼓励孩子学习艺术。而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们则认为对孩子进行艺术教育是没必要的,只有文化知识的学习才是必要的。对于出现的乡村爷爷奶奶们落后的学前艺术教育观,我们提出以下策略:第一,政府要大力发展乡村经济,为广大年轻人提供就业岗位;第二,大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如留一个人陪孩子等主题,呼吁年轻的爸爸妈妈们至少留一个人陪孩子;第三,农村幼儿园要定期与家长沟通,对家长进行再教育。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6

1引言

乡村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延续,是人与地关系的展示,是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最和谐的结合,代表了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随着城市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厌倦拥挤喧嚣的城市节奏,青睐能够回归自然,体验“桃源生活”的乡村,由此,一种以欣赏田野风光和追求纯朴民风为对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热悄然兴起,并日益走俏。如何打造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模式以吸引游客前往成为其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因此,以成都浦江县甘溪镇明月村为例,从其文创项目进行了分析,探求了传统乡村与文创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2背景介绍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其概念是英国于1997年首先提出的。而中国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是通过创造性的想法把文化转化为更高生产力的行业集群。随着中国飞速发展,文创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因此,寻找到一种适合文创项目推广和发展的方式是目前文创项目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甘溪镇明月村位于大五面山浅丘地带,地处浦江、邛崃、名山三(市)县交汇处,属浅丘地区。该村幅员面积6.78km2,森林覆盖率46.2%,村有723户,2218人。明月村自古就采用邛窑的工艺烧制陶瓷,至今仍保留着4口老窑。其中,有300多年历史的明月老窑一直到2008年才停产。2012年随着政府对邛窑文化的支持和推广,明月窑紧紧结合浦江甘溪镇明月村茶山、竹海的特色,让文化促进当地产业的发展。2013年浦江打造明月国际陶艺村,希望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支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新打造的明月国际陶艺村以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新村民)入驻为抓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全新的发展理念给明月村的发展带来了新生。

3明月村文创项目的打造

明月村内文创项目的成功打造实现了乡村旅游和文化创意项目的互利共赢,明月村与文创项目是一个相互吸引、相互受益的过程。明月村特有的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与文创项目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互相发展。明月村带给文创项目者的是一个带有乡野气息的“乡村乌托邦”,同时文创项目者也给明月村带来了新的生活模式和旅游资源,以此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

3.1明月村对文化项目的影响

3.1.1自然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拥有良好的自然风光,“人―村落―环境”所构成的和谐有机体处于一种生态上的平衡。极具特色的川西农舍(大部分拥有“三间两头转”的合院布局,本土泥砖(陶的母体)的建筑材料)显现出浓郁的乡土风格,茶山、竹海、松林等乡野景观带来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这些自然环境既有独特的景观意象,同时也是乡村历史的展现。这样贴近自然的景观意象展现了一种很多人所追求的能够回归自然的乡村乌托邦的形态,而这也是文创工作者所追求的,同时这也给了文创工作者一个能真正激发自己灵感、且富有创作空间的环境。

3.1.2人文环境的影响

明月村本身拥有比较丰富的乡村文化意象,这种乡村文化意象也是乡村的一种“氛围”。包括其本身的乡村建筑群落、传统的乡村劳作模式(传统农耕文化所展现出的浓郁文化气息,这些文化独特而鲜明,因此也成为吸引大家的一种文化载体)和其长期的乡风民俗(乡村独特的民俗文化,是村民精神凝聚力的一种体现);以及明月村对其历史文脉的保留和发展(具有300多年历史的邛窑文化)。这样的乡土文化意象的保留和延续有利于塑造明月村的整体场所感,强化了其明月村的价值,给文创工作者以不一样的灵感和创作氛围。

3.1.3旅游契机

明月村所打造的自然风光以及其所具有的文化景观其本身就是一张名片,吸引了大批旅游者的到来。目前,文化创意类项目缺乏一个很好的、跟公众一起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传统的互动交流方式(如展览等)很难拉近文创者跟普通人的距离,文创者迫切的想寻找一种新的方式架起与大众沟通的桥梁,让艺术更加亲近民众。而明月村自身就完成了这样的作用,为文创工作者提供了客户源。以明月村为依托发展自己的客户群,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这些文创工作者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到了推广的作用。

3.1.4相应的配套设施

为大力引进文创工作者入驻,明月村发展和打造自身相应配套设施,以一种方便的,舒适的设施环境吸引文创工作者。同时明月村提倡“名人驻村”项目,通过文化创意工作者入驻到村民的家中,与原有的村民一起生活,感受彼此的生活方式。让文创工作者以最近距离的体验感受最真实的乡野气息。

3.2文创项目对明月村的影响

3.2.1文化影响

通过文创工作者驻村的活动,村民、文创工作者能够更好地有机融合在一起,而这样一种“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也激发了乡村的活力。文创工作者为明月村带去了丰厚的“嫁妆”,这些“嫁妆”为明月村村民生活带来很多改变:村民的猪圈被改造成草木染工坊,孩子们能上免费的绘画课,明月书馆里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图书,还定期举办讲座。通过文创工作者的文化传播,教育和培训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性,增强村民的文化意识。这对于整个明月村村民的整体文化教育和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2.2经济影响

文创工作者将民间艺术工艺带向农村,带动当地村民寻找到一种新的经济手段:作为一处遗址景点,明月老窑被保护起来,老窑旁边的空地上,一座陶艺体验馆开始营业。明月村81岁的民间陶艺家张崇明领起了固定工资,现场为体验陶艺的游客进行指导。在村子的一片空地上,新村民赵洪和李南书的“篆刻传习所”正在建设,老村民吴大爷的餐馆“谌家院子”正在升级改造。明月村以文化创意项目为先导,以此为契机带动自身产业的大力发展。

3.2.3名人效应

文创工作者能够通过其自身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形成产业聚集形态。2014年12月,身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陶艺专委会副主任的李清来到明月村,看过“明月国际陶艺村”的发展规划后,就决定留下来。2015年1月,李清的“蜀山窑”工坊签约入驻,他也成为明月村的第一批两名“新村民”之一。另一个是知名前媒体人、作家宁远。宁远说,她爱上了这里的松林、竹海、茶园,还有质朴的村民。此后通过“名人传播”和“文艺圈的人脉效应和乡野情怀”,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明月村就吸引了25个文创项目入驻。宁远要做一个草木染工作室,请来画家、染布人寒山开了一个染布坊;李清的学弟、青年陶艺家李清泉来明月村喝了一次茶,就决定留下来开个“清泉烧”工坊;艺术展厅、餐厅“樱园”的创始人熊英,也跟随好友宁远、寒山的步伐,把新的“樱园”落到了明月村……根据远景规划,成型后的“明月国际陶艺村”,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要达到35~40个,进入核心区的项目数为17个。而截止到2015年底,进入散居院落的项目数已有15个,核心区10个,在谈项目6个,文创产业聚集已初具雏形。而这样的一种文创产业聚集形态有利于巩固和扩大整体的影响力,形成名人效应。

3.2.4旅游契机

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巩固和加强明月村的品牌效应。为明月村的整体旅游发展和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明月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特点是利用名人驻村的形式达到“雅”与“俗”的交融统一。而这种“雅”与“俗”融合的关键又在于它的生活化、自然性、真实性、和谐性。其“雅”主要是指明月村所含有的一些文创项目(引入的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等所带来的文化展现)的打造,以及明月村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邛窑文化)。“俗”主要是指明月村自身乡土文化(农耕文化、乡风民俗等)。

相较于以往艺术都是高高在上,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这里将其融合在了一起,是艺术的乡土化,是艺术的最高展现形式,它不是受人瞻仰的,而是要更多地融进到生活,落到实处,跟人更好的互动,给人更好的体验感,这才是鲜活的。这样也使其具有更好的文化符号及吸引力。同时,借由名人驻村的形式,乡村自身具有更好的特色和辨识度,利于从其他同类型旅游的乡村中脱颖而出,使其更好的发展。

4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互利

乡村的发展不能违背其可持续性,而文创项目中的名人驻村给了这个很好的定义。通过对整个明月村有一个可持续的循环健康发展链条:首先,利用自己原生态的传统乡土景观以及其历史文化积淀形成自身的文化符号,吸引陶艺家、知名传统手工艺专家、文化创意项目工作者的入驻,形成一大特色―艺术家利用民居,改造民居,形成与居民共同生活居住的模式,改造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这样子的模式既可以让高雅的艺术更加亲民,同时民居的环境和古朴的民风民俗也能带给艺术家不一样的体验和灵感来源。其次,利用所形成的文化景观环境和名人效应吸引游客,聚集和提高当地的人气,以此来进行明月村的旅游业的发展和当地产品的推广,村民的收益和创收,打出明月村的品牌,同时,明月村的名气也给艺术家们提供一个平台和机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及自己的作品,对自己的作品起推广作用。

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的相互影响发展,村民、艺术家、乡野环境、生活方式的有机融合,新村民与原住民的融合,不仅文创项目激发了乡村活力,同时乡野环境也促进了文创项目更好地发展,使文创项目与乡村旅游互利共赢。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7

一、三项活动开展情况

1、县专业剧团积极配合县中心工作编排新戏,深入乡村演出。县客家灯彩艺术团根据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精心创作了《新农村建设好》、《和谐平安建设新村》、《新村、新人、新风貌》三台文艺节目,整理了二台传统古装戏,在乡、村巡回演出,它不仅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为农民群众奉献了精神食粮,起到良好宣传作用,尤其是“新农村建设好”的文艺节目演出后,许多农民群众拍手称快,一位农民群众说:“县艺术团的演出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寓教于乐,象这样的的剧团多来乡下演出”。2006年,县艺术团全年演出50场次,观众达5.9万多人次。已拨专款10万元。

2、县电影公司认真结合我县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组织电影放映。(1)组织科教片教农民致富技术如《优质烤烟》、《花卉栽培》、《怎样养鸡》为农民群众进行“科技充电”,丰山乡有一农民观看了优质烤烟的科技片后,很感兴趣,又赶路到其他村再观看了一场,回家后就扩大了烟草种10亩。(2)配合我县新农村建设,购进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影片,如《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农村改水》、《农村改厕》等,为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3)为确保农民群众能及时看到、看好电影、县电影公司在原有乡村电影放映队当中,挑选10个技术强,放映质量好的放映队员组成十个放映队,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2006年度指标共放映526场,观众达15.8人次,已拨10.52万元。

3、各乡镇因地制宜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各乡镇在县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积极组织文化活动队伍,,利用节假日、纪念日农闲时间开展各类文体活动,如琴江镇、珠坑、大由、木兰、高田等乡镇举办全乡性文艺活动,屏山镇、小松镇充分利用本乡书画美术人才多的优势,举办全镇农民群众书画美术展。拨付2007年度活动经费7.2万元。

4、我县林场、学校文艺演出、电影放映正在进行。

二、资金管理情况

1、我县三项资金安排情况如下:文艺演出全年安排96场。(1)其中县专业剧团全年演出场次60场;其他演出团体36场,含林场场次27场,活动金额为19.2万元。(2)电影放映全年安排1266场,其中:,农村学校448场,放映金额25.32万元。(3)各类活动资金安排31.88万元,合计金额:76.4万元

2、县财政已下拨省级专项资金76.4万元,县财政还安排组织管理经费2万元。

3、在资金管理上,我县一律实行报帐制,实行专户专管,县文化局按照文件规定,做到了“三统一”即:统一下拨程序、统一核定开支、统一使用专用票据,进一步规范了操作程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杜绝了截留、挪用、挤占和虚报冒领专项资金的情况。

三、活动管理情况

1、我县财政、文化部门能按时按规定报送农村文化活动统计情况月报表。

2、我县演出单位、放映单位能要求及时向乡、镇、场公布演出、放映时间、演出内容、乡镇举办文化活动都能向县文化部门申报实施方案,上报活动内容、时间安排、资金预算等材料。

3、县文化部门能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和要求对各类活动方案进行审核、批复、审批,做到了有关凭证和档案资料完整、齐全。

四、宣传总结情况

1、我县能及时向市财政、文化部门报送年度总结材料。

2、我县能及时向省、市级宣传单位、新闻媒体、省财政厅、文化厅报送有关开展活动情况。以新闻、专题等各种形式宣传农村文化三项活动。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8

近年来,通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没,相继实施了文化立县工程及文化建设百项工程,尤其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县、乡(镇)、村三级大力扶持和培养,在农村发展了一大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以民问艺术团为主的仝县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数量在快速增长,艺术团、秧歌队及健身操队、民问司仪乐队等已达到50余个(支),涉及人数2000余人。其中,作为农村文艺团队主要力量的民问艺术团21个,是哈市周边县(市)中民问艺术团队数量最多的县份。

村级民间艺术团争相成立

记者采访时发现,在通河县农村,村级民问艺术团组建速度较快,农民参与热情较高。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民对文艺的渴求成为农村民问艺术团队产生的重要因素。农民富裕起来之后,对精神生活的渴求随之强烈起来。记者深到通河县第一个农村民问艺术团――祥顺镇东六方村民问艺术团,通过了解该团成立的经过得知,艺术团成立前,这个村有几位爱好吹吹拉拉的农民(或者叫农村文艺人)经常凑在一起,起初是白娱白乐,你吹一段秧歌调,我拉一段二胡曲,他唱一段地方戏,这种自娱白乐引来了不少村民围观。后来这些农村文艺人觉得村民们爱看他们的表演,便有了组建艺术团的想法。2007年底,东六方村正式组建起农村民问艺术团,成员12人,都是村里懂些简单民乐器和爱唱爱跳的村民。该村艺术团成立后,自编白导自演了多场演出,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二是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扶持是民问艺术团快速成长的重要因素。组建民问艺术团是当时通河县农村的一大新闻,县电视台专门进行了报道,市电视台及哈尔滨日报、黑龙江日报也相继报道了农民自发组建艺术团在自家门口唱大戏,为农民演出的新闻。新闻报道极大地激发起小剧团成员的热情,他们利用劳动之余编排节目,利用农闲时问演出,不但在本村演,还应邀到其他村屯演,极大地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第一个农村民问艺术团组建后,通河县其他乡镇村屯也相继组建了艺术团。县委宣传部及时介入,先后为各个团队购买电子琴、二胡、笛子、快板、锣鼓等乐器,以及音箱麦克风等音响设备。县文体局积极派出专业文艺辅导老师,为各村艺术团整章建制,辅导编排节目。同时,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会还积极为艺术团协调演出资金、建设演出场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扶持,更加调动起农民办艺术团的积极性,2007年以来,通河县农村民问艺术团的数量在不断增多,目前正式组建并备案登记的有21个,涉及演职人员600余人。其他正在组建的有3个。

村屯秧歌队及健身操队组建较快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通河县各乡镇、村屯环境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善,各乡镇、村屯相继建起了公同、广场、文化大院,农民茶余饭后有了好的休闲场所。如浓河镇浓浓河公同和富强村公同、富林乡红旗村文化广场、凤山镇四马村文化大院、三站乡三合村文化大院、祥顺镇太平山村文化广场、乌鸦泡镇依山村文化广场等。环境的改善给秧歌队及健身操队的成立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条件的村屯纷纷组建秧歌队或健身操队。目前,全县各乡镇共有秧歌队、健身操队30余支,队员1500余人。天气晴好时,兀论春夏秋冬,每天清晨或傍晚,各个村屯的文化广场、大院、公同里,村民们纷纷聚集到此,开始扭秧歌或跳健身操。欢快的锣鼓声和动听的舞曲传遍了村子,引来众多村民观看。三站乡三合村秧歌队是农村秧歌队中比较活跃的一支秧歌队,秧歌队队长唐坤介绍,扭秧歌是东北传统民俗,该村建设文化大院前,这支秧歌队就已经组建,但是受活动场地的制约,秧歌队活动较少,人员也较少,只是在国庆或春节期问才扭秧歌。自从三合村建起宽敞整洁的文化大院后,有了好的活动场地,秧歌队的活动便开始频繁起来,农闲期间,秧歌队的队员几乎每天都聚集在一起,或者扭秧歌,或者学习新的秧歌动作和套路。秧歌队队员也从最初的1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40余人,队员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35岁。

农村司仪乐队应运而生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9

一、如何发挥好乡镇文化站代表农“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窗口作用

第一,从战略高度强化群众文化的阵地意识。

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是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新要求。这是形势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政权建设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的需要。从事农村文化工作的乡镇文化站长和群文工作者,务必要站在战备的制高点,强调阵地意识和占领观念,把以乡镇文化站为龙头的新农村文化网络办成新农村自己的乐园,而乡镇文化站这一阵地,其表率作用、示范作用、窗口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深入基层,坚持“以文化人”,培育新的“文化基因”。

乡镇文化站是最基层的文化事业单位,活动在基层,服务在基层,似乎没有再深入基层的必要,其实不然。我们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如果说每个群众是一个社会细胞,则细胞需要一种活力、那么,这种活力来自于细胞内部的“基因”。我们文化站的工作就在于培育这样的“基因”,并使其像健康方面不断转化,进而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所以,乡镇文化站只有在新农村建设中,围绕新农民、新文化这一理念,把文化下到最基层,深入每村(每居),走进每家每户,才能有助于“先进文化”的根系扎于群众的土壤之中。

第三,凸显乡镇文化站的“转化功能”。

就目前而言,上级有关部门也好,当地党委政府也好;他们的有关路线、方针、政策、任务,急需要通过文化站这个中心点予以转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强文化阵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活跃丰富农民文化的活跃生活、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对直面民众的乡镇文化站来说,就有个转化的问题。乡镇文化站应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种形象生动的活动,吸引群众投身其中,参与其事,在活动中达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的目的。社会效益欲明显,“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涵也就愈加凸显。

二、如何发挥好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管理职能

第一,组织管理。根据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的艺术特长,文化站提出组团、组队的建设性意见、让他们根据艺术水准,人际关系、个人爱好,组合远近,自愿结合,自选负责人,并在文化站登记造册在案。

第二,演出管理。文化站协调各团队和艺人的业余演出活动。以业余资源为原则,即统筹安排,又自由结合,逐步引导他们在乡镇文化站的策划下活动。至于内容和形式,文化站只提建设性意见,不要做硬性规定。

第三,质量管理。类艺术团队,一般都以中老年爱好者为主,文化站不仅仅停留在他们自娱自乐的现有水平上,而是从辅导、培训等功能入手、不断提高他们的艺术水准,并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赛事活动,提高从艺人员的艺术表演能力,营造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相映生辉的壮美声势,倡导规模化、大众化、特色化的活动,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三、如何发挥好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服务功能

第一,服务领导。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是重要方面,规划目标、措施等诸多方面需要征求文化工作者的意见,基层乡镇的文化工作者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把自己的思路提出来,供乡镇领导参考,供村(居)领导参考。特别是乡镇撤并、村(居)撤并以后,文化发展的布局如何适应新的要求,更需要我们去策划,走好每一步棋,盘活文化事业繁荣私发展的大局,这就是服务领导。

第二,服务农民。应思考通过文化建设培育新农民,提高农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科技素质,改变老百姓“盼富无思路、想富无技术、求富无门路”的状况。以文化理念的传播来推动新农村的建设,重塑新理念,培育新农民,使广大百姓真正成为发奋图强的农民,精神充实的农民,文明健康的农民,和谐幸福的农民。以往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只是短期行为的服务,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如果能做到文化“常驻”乡村,老百姓一定会拍手欢迎。

第三,服务文艺骨干。乡镇文化站是文艺爱好者自己的家园,经常性的与他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难他们之所难,提一条建议,想一个办法,牵一条线,搭一个桥,哪怕是倒一杯开水,递一件衣服,都是我们服务的范围。当然,提高艺术水准的服务,更是我们乡镇文化站的应尽之职。

乡村文化艺术活动篇10

1农村文化建设取得成效

1.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近年来,巴州切实加强了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目前全州建乡镇文化站85个,占应建的100%。新建文化站站舍面积均在400平方米以上,功能齐全,设施基本完善,集图书阅览、宣传教育、科普培训、文体娱乐于一体,成为各乡镇的一个亮点。文化室也已覆盖385个乡,同时还建有村民小组文体活动室35个。这些文化站室逐步增添了报刊书籍,组织农牧民读书看报,尤其是实施的新疆新闻出版“东风工程”中,全州85个乡镇、385个行政村总计接受免费赠阅的党报3930份、党刊2928份,接受免费赠阅的图书共计96种58554册,音像制品27种17313盘,总价值72.3万元。这些都为武装农村基层干部头脑、教育农牧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等发挥了应有的功能。

1.2农村文化活动成绩喜人

近年来,我们按照“乡乡有活动、村村有歌声、户户有欢笑”的目标,重点抓了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建设,使之成为巴州农村文化活动的一个亮点。各县市坚持群众的文化群众办,群众的节目群众演,群众的戏剧群众看。目前,全州各乡镇村已组建农牧民业余文艺演出队79个,呈现出农村文化活动经常化、普及化的新景象。

1.3农村文化户建设方兴未艾

文化户作为巴州推出的一个知名品牌,制定了6类文化户的创评标准,严格审核,注重扶持,积极培育那些家庭经济宽裕、思想品德高尚、热心公益事业、具有文艺专长的农户为文化户。目前全州共有文化户899户,其中文艺演出文化户364户、器乐演奏文化户171户、图书文化户106户、电影放映文化户24户、民间工艺特长文化户168户、书画摄影特长文化户66户。其中,荣获全国先进文化户的轮台县哈尔巴克乡图书文化户吐尼沙汗?肉孜,被作为全国典型广泛宣传的轮台县哈尔巴克乡电影文化户阿不都热合曼?托乎提,荣获自治区民族民间艺术节“金手鼓”奖的博湖县民间工艺特长文化户米德可,若羌县瓦石峡乡文艺演出文化户杨青成等,都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1.4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完成后,在部分乡镇成立了木卡姆传承中心和江格尔传承中心。积极开展了“民族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的创建活动,焉耆县永宁镇被命名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尉犁县兴平乡,且末县阔什萨特玛乡、库尔勒市和什力克乡和哈拉玉宫乡被命名为“自治区民族民间艺术之乡”。和硕县的李日甫、和静县的夏日尼玛被列为国家江格尔传承人。博湖县乌兰再格森乡的托布秀尔弹奏及蒙古族传统服饰表演,尉犁县墩阔坦乡的维吾尔族罗布淖尔民歌、狮子舞、做饭舞等17个项目,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总之,通过切实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去文化站室参加科普、文体活动的人多了,到宗教场所做“乃玛孜”、从事封建迷信活动的人少了;读书看报的人多了,打架斗殴的人少了;忙于科学致富的人多了,酗酒、的人少了,“三多三少”局面已经形成。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2.1经费短缺,设施落后

经费不足是长期困扰巴州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由于一些领导对农村文化建设不够重视,在资金投入上相对较少,相当部分的农村文化站室常年没有或很少有活动经费。近两年,一些乡镇享有了中央预算内投资机遇,建有漂亮的文化站,但由于投资不配套,站内缺乏文化设施和书报刊,其宣传、教育、辅导、娱乐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2活动单调,效果不佳

目前,农村文化活动主要是结合农村节庆、红白喜事,以唱歌、跳舞等传统活动方式为主,形式过于陈旧,活动内容也缺乏创新。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单调,文化活动的教育性与娱乐性结合不紧密,群众参与面不广,受益面不大,教育启发不够。

2.3人才缺乏,机制不顺

部分文化站干部年龄老化,专业不对口,人员编制、工资、待遇得不到落实。村级文化室均由村干部兼管,平时很少开放,无法很好地发挥作用。另外,乡镇文化站管理权下放到乡镇后,文化部门只能对其进行业务指导,没有人员管理权,导致一些乡镇文化站人员变动频繁,或者是一些对文化业务不熟悉的干部被调整到文化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文化工作。

3建议与对策

3.1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目前要克服“重经济、轻文化”的现象,就必须走出“三种误区”:一要走出“文化工作是软指标”的认识误区,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要走出“文化工作是党政部门的事”的认识误区,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协调配合性;三要走出“文化工作是各级领导的事”的认识误区,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群众参与性。

3.2要解决经费不足问题

不断吸引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参与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着力培育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造血功能,采取给文化站室划拨耕地、果园让其经营,发展“农家乐”旅游等方式,解决其活动经费紧张的问题,逐步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好格局。

3.3要解决机制不顺问题

健全考核机制,坚持将文化工作纳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考核范围。各级党政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农村文化建设,将乡镇文化干部管理权限归属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

3.4要解决规划落实问题

要制定明晰的发展目标,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乡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设施齐全、功能完备、手段先进的要求,加快农村文化内涵及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保障农牧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3.5要解决人才缺乏问题

各乡镇文化站要保证有一名懂业务、善管理的专职负责人,村委会要有一名热心文化事业的文化协管员,对其实行每月享受一定数额的补助,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切实解决乡镇文化站人员缺编、职责不明、业务素质不高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