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十篇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十篇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8:24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1

[关键词]婴幼儿;口腔健康;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R78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7)01(b)-0066-04

analysisandinterventionoforalhealthstatusofinfantsincommunity

SHaoRuohengGUanFeiwanGmengxingZHaoLipingLiYuehua

DepartmentofStomatology,Children'sHospital,Capitalinstituteofpediatrics,Beijing10002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oralhealthstatusofinfantsincommunity,andexploretheinterventionmethod.methods503casesofinfantsinwannianhuachengCommunityofFengtaiDistrictinBeijingCityfromFebruary2013tomarch2015wereselectedastheinterventiongroup,andtheirindividualoralhealthrecordsincludingdentalconditions,oralmucosaandtherelatedsofttissuestructure,teeth,feedinghabits,oralhabitswereestablished.theguidanceoffamilyrelatedknowledgewascarriedout,anddiagnosedthediseaseinearlystage.allinfantswerefollowedupfor1.5to2years.502casesofchildreninsameageastheinfantsofinterventiongroupwereselectedasthecontrolgroupinkindergarten,whodidn'thaveoralhealthrecords.theinfantoralhealthknowledgeawarenessrateofparents,thecariesrateandDmFtandbadoralhabitswerecomparedbetweenthetwogroups.ResultsBeforetheintervention,theinfantoralhealthknowledgeawarenessrateofparentsinthecontrolgroupwas76.10%(382/502),which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76.93%(387/503),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afterfilingnursingintervention,theinfantoralhealthknowledgeawarenessrateofparentsintheinterventiongroupelevatedto86.08%(433/503),whichinthecontrolgroupwas71.71%(361/502),therewasa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intermsoforaldiseases,atthebeginningofthestudy,thecariesrateandDmFtininfantsofthetwogroupswere0,therewasno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afterfilingnursingintervention,thecariesratewas43.03%(216/502)andDmFtwas0.98inthecontrolgroup,whichwas30.02%(151/503)and0.62respectivelyintheinterventiongroup,thecariesrateandDmFtintheinterven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ose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infieldofbadoralhabits,afterthenursingintervention,therateofbadoralhabits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17.10%(86/503),andthecontrolgroupwas32.07%(161/502),therateofbadoralhabitsintheinterven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establishingtheoralhealthrecordstomanagetheoralhealthstatusofinfantscansignificantlyreducetheincidenceoforaldiseasesininfants,andsignificantlyimprovetheiroralhealthstatus,whichhasapositivesignificance.

[Keywords]infants;oralhealth;Recordsmanagement

wHo对109个国家12岁儿童牙齿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当今世界儿童的牙齿状况仍然不容乐观,因此,建议各国制订和推广有效的预防政策和方案。我国近年来对婴幼儿口腔疾病的相关因素和疾病的早期干预多有研究,得出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是一项重要措施[1]。与发达国家相比,社会大众对婴幼儿口腔保健认知程度不高,甚至一些非口腔专业的其他领域医护人员对儿童口腔相关疾病的预防、健康习惯的养成、儿童口腔患病后病情m展对相关生长发育的影响既缺乏概念也不够重视[2]。因此,加强对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尝试采用对婴幼儿建立口腔健康档案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旨在为提高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研究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北京市丰台区万年花城社区的婴幼儿503名作为干预组,男254名,女249名;胎龄38~42周,平均(39.51±5.19)周;出生时体重为2285~3852g,平均(3075.16±954.61)g。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通过1.5~2年的追踪后,干预组婴幼儿平均年龄(2.71±0.42)岁。选取同社区同年龄入幼儿园的未建立档案儿童502名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3±0.57)岁;男256名,女246名;出生时胎龄36~41周,平均(38.47±5.22)周;出生时体重为2300~4017g,平均(3015.13±973.64)g。干预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分布、胎龄及出生时体重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避免了由于早产、肥胖等原因对后期实验的影响,具有较好的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出生时口腔健康状况良好;②无先天传染性疾病;③无先天性认知障碍等精神疾病。排除标准:①追踪期间失访者;②先天性兔唇婴儿;③家长有认知障碍难以配合者。

1.2方法

1.2.1干预情况在干预组婴幼儿6月龄~1岁时建立口腔健康档案,包括牙体情况、口腔黏膜及相关软组织结构、牙齿咬合、喂养习惯、口腔不良习惯(吮手指、吐舌头、舌舔牙等)等个体化资料,以及婴幼儿口腔清洁开始时间、方式、工具的使用和频率,婴幼儿父母的自我饮食习惯、口腔清洁情况、口腔就医和保健等情况。并在社区开展针对家长、社区医生、幼儿园保健医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建立档案时,包括针对婴幼儿展开的口腔检查以及针对家长展开的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健康行为、个人特征、健康知识、家庭环境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家庭相关知识指导,进行早期疾病诊断。通过1.5~2年的追踪,期间根据幼儿口腔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对所建立的档案进行追踪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干预方式进行适当合理的调整。

1.2.2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问卷包括以下问题[3]:①龋齿是由于细菌利用糖产酸腐蚀牙齿而引起的吗?②小头软毛刷是适合儿童使用的保健牙刷吗?③幼儿应使用儿童牙膏吗?④患了龋齿的乳牙是否及时到医院补?⑤最容易引起龋齿的坏习惯是睡前吃零食吗?⑥少吃含糖粘性食品是预防龋齿的好习惯吗?⑦龋齿对身体最重要的危害是引起心、肾等全身性疾病吗?⑧窝沟封闭是预防龋齿的口腔保健措施之一吗?⑨每次刷牙的时间是否少于3分钟?⑩竖刷法是正确的刷牙方法吗?

1.3观察指标

检查两组婴幼儿干预前后的相关牙体疾病(包括患龋率、龋均等)和口腔不良习惯等指标,讨论建立婴幼儿口腔档案的积极意义。以wHo推荐的龋齿诊断标准[4]作为本研究的龋齿检查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及龋均比较

在口腔疾病方面,在研究初期两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为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龋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干预前后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比较

干预前两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口腔不良习惯方面,干预前,两组婴幼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护理干预后,干预组的口腔不良习惯出现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相关统计显示,我国专业儿科医生严重缺乏,儿科口腔医生比儿童比例更是严重不足[5-7]。大部分专业儿科医生已经超负荷应付门诊中疾病的治疗,无暇在有限的工作时间中去大力开展预防,使得不预防患病率高成为恶性循环。本研究尝试由专业儿科口腔医生协助社区基层口腔医生以家庭儿童口腔医生的模式介入儿童的口腔保健,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和疾病家族史、现有口腔详细检查以及检查后有针对性的保健指导乃至必要治疗的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除了对于常见龋病的防控,还可以及时发现和终止婴幼儿早期口腔不良行为习惯,有效避免或减轻相关颌面部发育畸形的程度,并通过对干预组婴幼儿进行建立涵盖口腔行为习惯、家庭各种因素等内容全面的口腔档案,有效降低了婴幼儿的患龋率与龋均,改善了婴幼儿的口腔行为习惯,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进行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的患龋率以及龋均的显著下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力证明了对婴幼儿进行早期干预护理对其口腔健康的重要意义。由此,将婴幼儿口腔健康早期干预推广的呼声一直不断。由于我国儿科口腔医生的严重不足,同时儿科牙医忙于应付各种常见疾病的治疗,且基层社区口腔医生的儿科口腔保健知识和儿科口腔疾病辨别诊断能力较弱,导致婴幼儿口腔牙病早期无法得到有效干预,进一步出现儿童的重度龋病导致颌面部蜂窝织炎、乳牙早失乃至牙合咬合紊乱恒牙异位萌出等一系列发育异常[8-10]。本研究结果还表明,建档护理干预后,干预组婴幼儿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研究初期对婴幼儿家长进行的口腔公益保健宣教,有效提高了家长对相应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在没有专业医护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家长自身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婴幼儿口腔健康的日常护理,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还表明,在干预1年后,对照组家长的婴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不增反降,这说明随着婴幼儿年龄的增长,家长对其口腔健康的关注度有所下降。研究表明,在婴幼儿的生长过程中,家长对婴幼儿给予稳定的关心,可明显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11-13]。

通过2年左右试点社区人群的档案建立和规范,完善了档案建立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培训基层社区口腔医生儿童口腔常见多发疾病诊治方法和预防保健知识,使大多数婴幼儿口腔疾病可以在常规社区体检中被及时发现、干预和治疗,综合统计后得到有效降低龋病及不良生活和喂养习惯导致的颌面部发育异常的比例和治疗费用,为婴幼儿档案建立加入基层婴幼儿常规保健项目打下基础,预期计划的完成情况较好。但研究过程中也出F了一些问题,例如建立档案人群的选择和长期随访的依从性难以保证,或者对建档内容的规范性和健康指导的准确性保证落实情况等,因此在今后的在实际操作时,应着重注意以上问题,将建档管理的效用最大化。反观目前的儿保门诊,针对婴幼儿的口腔方面只局限于对乳牙的萌出情况,缺少更为细致、具体的检查内容和教育内容[14-16]。且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政府部门对4~18周岁人群进行的口腔健康普查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与人力,但对新生儿的投入较少[17-18]。且一旦口腔出现疾病,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本医疗的治疗定价较低,尤其儿童的很多手工操作相关治疗费用仅为成人的一半[19-20]。因此,如果能在早期就开展对婴幼儿口腔健康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将婴幼儿的口腔保健工作前移,不仅可以节约政府在较大年龄儿童的口腔疾病治疗中的费用支出,还可以有效控制其患龋率,对保证婴幼儿的口腔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建立档案管理的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口腔疾病的发生率,改善婴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采方.对牙周病和龋齿患病率的思考――如何解读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资料[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3,48(5):257-259.

[2]冯惠芬,钟春仪,巢枫榕,等.从化市小学生口腔健康观念知晓率的性别差异[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2):246-249.

[3]侯庆中,刘寿桃,何静,等.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与行为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04,20(7):658-659.

[4]王伟健,王左敏,俞艳平,等.wHo两种龋病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研究[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02,16(1):46-47.

[5]顾育盈,孙嵩,李莉,等.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9):174-175.

[6]蒋宝凤,蔡蔚,张莲华,等.婴幼儿口腔健康3年干预模式与效果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1):1523-1524.

[7]姚林洁,林非欧.婴幼儿口腔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3):3631-3632.

[8]曹轶婷,祝策,徐玮,等.上海市11~14岁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5,24(3):345-350.

[9]陈周焕,刘建国,张剑,等.婴幼儿龋病防治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24):11729-11732.

[10]王国珍,罗云纲,魏洪涛,等.儿童龋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545-1548.

[11]李何,曾晓娟,李秋忠,等.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29(2):309-311.

[12]严黎吉.对老年口腔疾病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9):232-233.

[13]钟俊华,曾念彬.家长口腔健康素养在学生牙病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4,26(9):1204-1206.

[14]曹骏瑶,叶玮.儿童口腔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在临床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5,31(8):507-50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办公厅.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3,14(4):251-256.

[16]蔡楠,王桂茹,侯丹丹,等.小学生口腔健康知、信、行现状及口腔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9):2002-2004.

[17]阿依努尔・阿不都热衣木,赵今.婴幼儿龋病预防方法研究回顾[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5(2):74-76.

[18]梁翠媚,赵霞桂,容林惠,等.江门市区学龄前儿童龋病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761-762.

[19]辜双娇,林居红,王孟宏,等.重庆市4~17岁孤儿口腔健康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4):378-381.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2

[关键词]健康教育;儿童龋齿;口腔保健

[中图分类号]R78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b)-106-02

龋齿是影响儿童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把龋齿列为世界范围内需要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龋齿病是一个多因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与口腔环境、口腔卫生习惯、生活方式、饮食和行为习惯等相关。为了了解本地区儿童的口腔健康状况和口腔保健知识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笔者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随机抽查2678名儿童进行龋齿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本地区公私幼儿园2678名儿童,年龄3~6岁,公立幼儿园1398名,男童706名,女童692名,私立幼儿园1280名,男童646名,女童634名。其中农村儿童为1185人,城市儿童为1493人。

1.2龋齿的诊断

由口腔医生按象限顺序逐牙检查,对牙齿的点、隙、窝、沟等龋齿的好发部位用探针做重点检查后作出诊断。以可探到龋洞为诊断龋齿的指标,不分度,只统计乳牙龋齿数。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l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公私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公立幼儿园龋齿患病率为31%,私立幼儿园为38%,公私立幼儿园总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1p

2.2各年龄组龋齿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各年龄患儿乳牙龋齿发生较为普遍。发生时间早,发展迅速,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

2.3农村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知晓率的比较

调查结果发现:儿童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不系统,常规卫生知识都比较清楚,如早晨一般都会刷牙,但晚上养成刷牙习惯的没有早晨多,对饭后漱口习惯与定期检查牙齿的知晓程度不高,农村父母与城市父母对口腔保健知识的了解具有显著差异性,见表3。

3 讨论

3.1公、私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存在差异

公立幼儿园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私立幼儿园,见表1,私立幼儿园保健管理不够规范,其主要原因是以盈利为目的,为节省开支,不雇用保健医生,龋齿防治知识了解少,卫生保健尤其是口腔保健方面处于无人管理状态,从而导致这些现象滋生。

3.2龋齿病发生的年龄特征

龋齿病不仅使牙齿缺损,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咀嚼功能障碍等,严重的还可以引起牙髓、牙槽骨及颌骨的炎症,甚至造成牙颌器官的后天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儿童乳牙龋齿发生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长而逐年上升。见表2。因此。提示人们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3.3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与儿童龋齿患病率的关系

调查发现,儿童龋齿、特别是乳牙的患病情况比较严重,且填充率较低,一方面与家长对儿童牙齿特别是乳牙龋齿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口腔保健对其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与人们口腔保健意识淡薄,保健知识欠缺有一定关系。

4 健康教育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3

关键词:农村;学龄前儿童;龋病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也高了,精细、松软又甘甜的食物及各种含糖饮料也成了家庭和孩子们触手可及的食品,那与食物密切相关的儿童龋病现况如何呢?2007年11月我院对农村在园儿童的龋病流行病学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先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我市三乡幼儿园3-6岁在园儿童。

1.2方法

在自然光线下由一人使用平面口镜和5号探针对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和登记,龋病诊断标准采用《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最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2结果

本次调查儿童491人,患病率80.24%,龋均4.40,充填率几乎为0,刷牙及漱口习惯不良。主要情况见下表

表1患龋率和充填率

表2刷牙和漱口习惯

3讨论

3.1从结果分析看,我市农村学龄前儿童龋病普遍,远高于农村乳牙58.48%的患病率[1],与5-6岁儿童90%无龋的目标差距很大[2],且患龋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5-6岁的儿童明显高于3-4岁的儿童,与李向东[3]等人的调查分析结果一致,符合儿童牙病发展规律。

3.2农村儿童龋病高发及治疗率低的主要原因

3.2.1龋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通常乳牙患龋率高于恒牙[4],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以后患病率逐渐增高,在三岁后患病率上升较快,至5-6岁乳牙患病率达到高峰;乳牙较恒牙易患龋与乳牙的解剖形态、组织结构、矿化程度极其环境等因素有关[5]。

3.2.2有研究表明,糖的摄入量、摄入频率与龋病密切相关【6】,所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精细、松软、甘甜的食物及各种含糖饮料成了家庭和孩子们唾手可得的食物,此类食物易导致儿童偏食,进食蔬菜等含纤维素类的食物减少,牙齿的自洁作用降低,加上儿童家长没有很好的帮助和督促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及漱口的习惯,尤其没有晚上刷牙的习惯,易导致龋齿的发生。

3.2.3由于龋齿病程进展缓慢,在一般情况下不危及患者的生命,不宜引起人们的重视,加上幼儿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状况比较忽视,保健意识不强,认为乳牙坏了不要紧,它迟早要换,没有必要充填,再加上由于龋病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一旦一颗牙齿龋患又不及时充填就会对口内其它牙齿造成危害,致使农村儿童牙病举高不下。

3.2.4儿童年龄小对家长依赖性强,治疗中易产生紧张和恐惧,不接受治疗或拒绝治疗、治疗次数多、家长对治疗费用的承受力低等都对农村儿童龋病治疗率底有很大的影响。

4预防对策

要降低儿童龋病患病率,在日常工作中各级卫生、妇联、计划生育等行政部门要采取电视播放、广播宣传、健康教育三下乡、各种大型节假日及农村集市等多种形式加大卫生科普知识宣传的普及性、反复性及实用性;各级医院可制作口腔保健知识活页、宣传栏、播放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短片等;各医疗保健门诊的口腔科应设立咨询台,配备有经验的医师或护士承担咨询和宣传任务;口腔医师要把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始终贯穿在每个门诊病人的诊疗工作中;口腔保健专业人员利用幼儿家长会为幼儿家长、幼儿园保健医、幼师集中授课,讲述龋齿的危害、平衡膳食、少吃含糖食物、氟化防龋、使用含氟牙膏及保健牙刷、正确刷牙、餐后漱口等口腔保健知识,通过各种方法让儿童、家长及幼教人员仅可能多地获得精练的、通俗易懂的口腔保健知识,逐渐转变家长的态度及观念,以正确指导儿童的行为习惯;幼儿老师要落实儿童一日生活常规,实行一人一杯,一日三次刷牙及进食后漱口等健康教育措施,从而建立起幼儿园-家长-儿童三位一体的健康教育方式,减少龋病发生,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明振主编.口腔内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社,1999:25.

[2]卞金有主编.口腔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

[3]李向东,马晓莉.灞桥区小儿龋病发病调查分析[J].西北预防医学杂志,2004,7(3):43-44

[4]肖明振主编.口腔内科学[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社,1999:26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4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调查

【中图分类号】R78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526(2012)12-0489-01

龋齿是儿童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学龄前儿童是龋齿的易感人群,患病率高,相关报道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为了了解我市学龄儿童龋齿病发病情况,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十堰市及其周边地区6所幼儿园712名幼儿进行龋齿情况调查,探讨预防龋齿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十堰市及其周边地区6所幼儿园3~5岁儿童712名,其中男362名,女350名。年龄最小3周岁,最大5周岁。

1.2方法:检查以视诊为主。受检幼儿以坐位在充足的光线下接受一名检查者逐一检查,以口镜和手电辅助,另一名助手进行记录。同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家长询问,了解各个幼儿的饮食习惯及卫生习惯等。

2结果

2.1龋齿患病率:在受检的712名儿童中,患龋齿人数446名,患病率62.64%。其中3、4、5岁幼儿龋齿发病率分别为49.17%、61.64%和55.78%。

表一鄂西北地区幼儿龋病总百分率(%)

表二调查问卷幼儿每日刷牙的频率的百分率(%)

表三调查问卷幼儿偏爱的食物种类的百分率(%)

表四调查问卷通过什么方式了解口腔知识的百分率(%)

2.2龋齿各年龄患病情况及城区和县区龋病率情况:从以上数据可见,十堰市市区幼儿的龋病率普遍比县区高。在不同年龄之间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幼儿各年龄段的患龋数占调查总数的百分比为4岁最多(61.64%),其次为5岁、3岁。市区的有龋填充率2.14%明显大于县区的0.85%,这可能与县区的医疗水平、家长的重视程度有关。3至5岁幼儿的邻面龋的发病率均低于面龋,这可能与乳牙的形态结构有关。根据我国2002年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儿童患龋率接近80%。根据我国2005年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病的患病率为66.0%(城市61.9%,农村70.2%),龋均为3.5。本次5岁儿童抽样调查的结果低于2005年的结果,说明我国的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从本次调查数据和以往资料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儿童卫生保健重视,患龋率大体上在逐年下降。[3]

3讨论

3.1龋病的影响因素

3.1.1主观因素:其一,龋病的发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约16%的幼儿喜食零食。儿童喜食甜食、零食类的食物,易损害牙釉质。其二,据本次调查,约半数幼儿刷牙频率为一日一次。从侧面反映,家长老师对幼儿口腔卫生问题重视不足,养成了幼儿睡前不刷牙,进食后不漱口等不良的卫生习惯。其三,对十堰及其周边地区的幼儿的口腔龋齿检查示:有龋填充率为2.14%。造成幼儿乳牙龋的另一方面原因为幼儿乳牙未能采取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如窝沟封闭、含氟牙膏使用、定期进行口腔专科检查等。其四,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幼儿家长从相关医疗机构了解到口腔健康知识,说明有关医疗机构未贯彻落实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治幼儿龋齿。[4]

3.1.2客观因素:一方面,与幼儿乳牙组织结构和解剖形态有关,乳牙的牙与邻牙的接触为面的接触,易磨损形成食物残留,时间过长,腐蚀牙釉质,形成龋齿。另一方面,现代食物的精细程度较以往增加,食物硬度偏软,机械摩擦力小,不利于牙齿表面窝沟的清洁。

3.2相关机构宣传工作:卫生部在2011年也颁布了我国中西部地区儿童口腔疾病干预项目[5],国家对儿童龋齿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但是,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大部分家长通过电视节目、报刊杂志和与朋友聊天了解幼儿口腔疾病常识,可见幼儿园、医疗机构等对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护知识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如通过幼儿园的干预、当地卫医疗构的宣传等形式,教育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可使其对幼儿龋齿具有一定的了解,对龋齿的预防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关医疗机构可采取以下方式做好幼儿口腔宣传工作:一、制作幼儿龋齿健康知识的短片,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上广为播放。二、做口腔知识和口腔日常清洁护理的宣传单册,印发、交与幼儿园,使其发给幼儿,带回家供家长浏览,或以小区为单位,交予各物业部门分发给业主。郊区、乡镇可由村委下发。三、在广场、小区门口等人口流动量大的地方做一些关于幼儿口腔健康知识的宣传展板,供路人驻足留意。

参考文献

[1]胡艳丽,舒丽梅.焦作市5635名2~6岁儿童患龋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3):1787

[2]马引凤.阳泉市城区2-6岁儿童龋齿情况调查.临床医学工程[J].2010,17(10)

[3]甄雅萍.580名学龄前儿童龋齿病情况调查[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6(19)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5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6-0088-02

由于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改变,近年来我国儿童牙龈炎等口腔疾病患病率大幅增加,对儿童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1]。相关研究认为口腔健康行为干预,能够帮助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进而降低儿童的口腔疾病患病率[2]。为对口腔健康行为干预效果进行明确,本研究选择50名学龄前儿童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市某幼儿园学龄前儿童50名,其中包括27例女、23例男,儿童年龄4~7岁,平均年龄为(5.6±1.4)岁。

1.2方法

1.2.1评估口腔卫生状况①组织两名资深口腔科医生成立口腔健康干预小组,其中一位口腔科主任医师负责检查和治疗疾病,另一位口腔科主管护师在动态护理评估的基础上,对健康干预计划进行指定,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并通过刷牙方法考试和问卷对口腔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并对下一步护理计划进行指定。②测定餐前牙菌斑指数、龋病检查:口腔科主任医师进行餐前牙菌斑指数测定和龋病检查,并将相应结果记录到儿童口腔健康档案中,以在干预后进行比较。

1.2.2确定健康干预目标①掌握口腔保健常识和正确刷牙方法,每天早晚坚持刷牙。②有效配合医生进行口腔检查和治疗。③餐后主动漱口,不食或少食甜食。

1.2.3实施步骤前三个月组织儿童进行理论学习,口腔科主管护师在幼儿园教师的有效配合下,举办爱牙主题月,期间教授儿童刷牙歌、爱牙诗,并引导儿童参与以保护牙齿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同时以答题竞赛的形式,对儿童掌握口腔保健知识的情况进行考察,并对表现优异者进行积极奖励。在家长开放日,对家长传授正_刷牙方法和口腔保健知识,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的口腔健康行为进行引导。4~6个月,主管护师联合幼儿园教师每月进行一次刷牙演示比赛,让有效掌握刷牙方法的孩子进行正确刷牙方法的演示,让孩子们形成自觉刷牙的习惯。同时组织家长沟通交流会,期间对家长的问题进行解答,并对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口腔保健情况进行了解。7~9月,组织儿童对我院口腔科进行参观,并向孩子们介绍牙齿构造和观察病牙标本,然后利用牙齿模型考察孩子刷牙方法掌握情况。同时让孩子去观察和了解治疗牙齿使用器具,口腔科主任医师示范口腔疾病治疗过程,使孩子看牙恐惧心理得到消除[3]。

1.3评价方法①进行口腔健康行为调查问卷设计,问卷应包括看牙恐惧、睡前进甜食、刷牙方法、刷牙时间等内容。在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前、后组织儿童家长填写。②口腔健康行为干预9个月后,口腔科主任医师对儿童的龋病、餐前牙菌斑指数进行检查。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21.0版统计软件对本次全部相关的调查数据予以整合处理,当中(±s)表示计量数据,(n/%)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的对比,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时以p

2结果

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前后,学龄前儿童口腔疾病情况、口腔健康行为情况如表1.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学龄前儿童龋病患者率逐渐增加,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儿童家长未充分了解牙病防治知识和口腔卫生知识,进而出现儿童刷牙方法不正确、牙菌斑大量堆积等问题,最终引发龋齿病。开展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不仅能够让儿童及家长掌握相关口腔健康知识、疾病预防知识,还能够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进而有效预防龋病和缓解龋病,保证儿童口腔健康。本研究中,实施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干预后,儿童早晚刷牙人数、正确使用刷牙方法人数都显著高于干预前,睡前进甜食人数、看牙恐惧人数、牙菌斑指数都显著低于干预前,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黄薇,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13,19(3):226-227.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6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龋齿;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龋齿列为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三大常见病,龋病不仅引起疼痛乳牙早失影响咀嚼效率,导致乳牙牙列缺损恒牙异位萌出,造成颌面部发育异常,而且影响情绪和食欲,破坏消化吸收功能,甚至引起牙源性感染,诱发肾炎、心内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全身疾病[1]。为了解安顺市学龄前儿童患龋情况,对我市17家幼儿园在园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为完善儿童保健三级网络提供资料。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安顺市17所幼儿园3~6岁438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对同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答卷4383份。

1.2方法

1.2.1口腔检查由儿保科医师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进行。室外自然光线下,利用口镜及探针通过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乳切牙、乳磨牙全面的检查和分析。龋病的诊断标准为:牙窝沟间隙或光滑面有明显龋洞或明显釉质下破坏,或明确的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破损,已填充的龋齿按龋齿记录缺损不记,检查结果登记在儿童保健本口腔专栏中。

1.2.2调查问卷由儿保科医师对每个受检儿童分发问卷,随行家长填写,内容包括儿童姓名、性别、年龄、住址、与看护人关系、饮食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搜集整理相关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导入整理及分析,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性别儿童龋齿发病率的情况此次调查的患龋儿童共870例(占19.80%),其中男童2357例(占53.78%),患龋人数为471例,患龋率为19.98%;女童2026例(占46.22%),患龋人数为399例,患龋率为19.69%。不同性别儿童龋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年龄对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影响3~4岁儿童龋齿发生人数为75例(占7.43%),4~5岁儿童龋齿发生人数为181例(占14.90%),5~6岁儿童龋齿发生人数为282例(占25.47%),6岁以上儿童龋齿发生人数为332例(占31.56%)。可见5~6岁龋齿发病率达到高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看护人对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影响看护人为父母的儿童患龋人数为453例(占15.91%),看护人为老人或其他的儿童患龋人数为417例(占27.19%)。由父母带养的儿童患龋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居住地对儿童龋齿发病率的影响居住于城市中儿童患龋人数为252例(占13.58%),居住于城中村儿童患龋人数为273例(占20.28%),居住于农村儿童患龋人数为345例(占29.21%)。城市儿童患龋率明显低于城中村,城中村儿童患龋率明显低于农村,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安顺市17所幼儿园龋齿调查现状安顺市学龄前儿童龋齿患病率为19.8%,低于全国调查城市乳牙患龋率79.53%[3]。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与性别关系不大;儿童龋齿发病率地区差异存在,城市低于城中村,城中村又低于农村,这与当地风俗习惯、带养方式等相关;儿童龋齿患病率3岁组最低,6岁组最高与报道一致,这与儿童此阶段开始喜食零食甜食饮料、挑食偏食、不能有效刷牙等相关。

参考文献: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7

【关键词】儿童;龋病;发病因素;预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60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73-02

龋病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最常见且患病率高的常见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wHo也指出,防治龋病是核心的口腔保健工作,是衡量一个国家物质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变,学龄前儿童龋病的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危害人类的健康。龋病不但可引起局部感染、可继发牙髓、根尖组织疾病、恒牙发育、对儿童面颊部生长发育有影响,而且由于疼痛引起进食减少,对营养素的摄入减少,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本文对2013年10月对辖区内113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饮食习惯及口腔保健与龋病的关系进行调查,以探讨儿童龋病的发病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预防。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3年10月对自贡市大安区马吃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4所幼儿园的3-6岁1135名在园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体检,开展龋病筛查。

1.2方法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儿保医生按照《预防口腔医学》第5版教材中龋病的诊断标准[1]进行筛查,牙齿窝点隙、光滑面有明显龋洞,或有明显釉质下破坏,或可探及软化洞底或洞壁的病损,则记录为龋齿。在自然光线下使用口镜和探针进行口腔视诊和探诊,受检者取坐位或站位,生活习惯的调查则设定统一的调查表由儿童家长填写。

2结果

2.1不同性别儿童患龋率研究证实男童和女童患龋率无明显的差别,男童为33.17%,女童为39.21%。其中,接受检查者男童630例,女童505例,男童患龋齿209人次,女童患龋齿198人次。

2.2各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及龋均辖区1135例儿童中,患龋病者407例,患龋病率为35.83%。随年龄增长,患病率逐年增高。

2.3生活习惯儿童生活习惯与龋齿患病率有密切关系,由辖区内1135名儿童家长填写生活习惯的调查表显示,睡前经常喜好吃甜食、零食的儿童龋齿病率高于睡前少吃甜食、零食的儿童;父母对儿童口腔卫生不太重视、没有给予正确指导帮助清洁口腔、睡前没有使用含氟牙膏刷牙或刷牙频率较低的儿童,龋齿病率高于经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的儿童。

3讨论

3.1不同年龄组儿童龋病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食物过精过细,粗纤维素等洁齿物质减小,随着年龄的增长甜食和零食的摄入量也增加,给龋齿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2]。因此家长应对儿童饮食进行调节,多吃对牙齿有益的食物,如五谷、杂粮、蔬菜等,并食用含钙较高的蛋类、肉等,少吃含蔗糖的食物。

3.2儿童龋齿与口腔卫生和生活习惯相关医生向家长宣传母乳喂养对于牙齿成长的好处,给予科学指导添加辅食。了解婴儿出生后头6个月有可能患龋病及口腔黏膜感染,母乳喂养儿无需饮温开水,而人工或混合喂养儿的食物残渣易残留口腔,因此,需要每次喂完后饮一点温开水清洁口腔,睡前不给小儿甜食饮料。4-6个月时,乳牙开始萌出,应安排婴儿第一次看牙,以防新萌的乳牙患龋病,影响后续乳牙及恒牙的发育。每日早晚2次使用无菌纱布或者指套为小儿清洁乳牙。幼儿期:3-6岁时小儿乳牙全部萌出,3岁以前开始刷牙有很好的预防龋齿的作用,避免牙周组织发炎,以致影响恒牙正常发育,它可以弥补儿童刷牙不彻底带来的患龋风险。正确刷牙可以减少或消除病原刺激物,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清除口腔中的大部分细菌,保持口腔卫生,维护牙齿和牙周组织健康,是防龋的重要环节[3]。

学龄前儿童的口腔保健关系的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展健康教育是预防龋病行之有效且效果最好的措施[4]。医务人员走出医院,步入社区、学校、幼儿园,通过新闻媒体向广大群众宣传爱牙知识,开展有效的口腔健康知识传播,提高家长对龋齿危害性的认识,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变儿童不良的饮食结构,对幼儿园的儿童膳食进行科学管理,适时监控幼儿园的膳食营养情况。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儿童从人幼儿园开始建立口腔健康检查档案。

着眼于未来,教育部门提倡家长树立正确的口腔保健意识和习惯,指导小儿正确刷牙具有重要意义,使龋齿发病率降至最低,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口腔清洁习惯、定期检查习惯和正确就医习惯,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卞金有,胡德渝.预防口腔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235-284.

[2]张玲,张绍强.2001――2005年深圳市龙岗区学龄前儿童龋齿防治成效分析[J].现代医学口腔医学杂志,2008,22(1):84.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8

在婴幼儿时期为了避免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父母要定期带领婴幼儿到医院进行相关口腔检查,应当坚持每年检查两次,以预防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②学龄期的口腔保健:学龄期属于儿童身体发育和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所以要求家长从小就尽可能的培养婴幼儿进行自我口腔保健与预防,提高他们对相关口腔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这对于口腔护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加强对儿童口腔卫生护理的重视已经逐渐成为口腔保健的关键环节,如果儿童未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极易引发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儿童树立口腔卫生和保健工作,从而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家长还要特别注意学龄期儿童的饮食平衡,尽可能避免儿童出现挑食现象,在确保儿童必须的蛋白质、磷、钙等矿物质摄入的同时,还要叮嘱儿童多食用一些粗糙和高纤维素的食物,以提高儿童口腔的咀嚼能力。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了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所有的计量数据均采用了(x珋±s)的方式进行表示。如果p<0.05则说明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儿童进行系统性的口腔保健与护理工作,可以有效的降低儿童口腔疾病的发生率。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龋齿明显少于对照组,并且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婴幼儿年龄的不断增大,龋齿的发生概率也会增加。所以,要求家长从小帮助儿童培养一个良好的口腔护理和饮食习惯,尽可能的减少对黏稠性很强的食品、甜食以及碳酸饮料的摄入,这样做可以有效的确保口腔牙齿的洁净。龋齿被认为是一种以宿主、细菌和食物为致病因素的常见疾病,尤其是口腔细菌,其是导致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儿童正处于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身体发育过程中缺少了钙、铁、磷以及维生素的吸收时,将会大大降低牙齿的钙化程度,从而导致釉质发育不全,增加了细菌侵蚀的概率。一旦儿童出现龋齿时,会导致儿童的乳牙缺失或龋坏,从而影响了儿童颌骨的正常发育和咀嚼功能的培养,严重的时候还会导致恒牙的发育异常,因此采取措施加强龋齿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对于儿童咬合关系的建立和颌面部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儿童口腔进行保健和预防时,要做好以下几点:①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早晚都要刷牙,以消除口腔异物,改善口腔环境,降低菌斑的存在,为口腔的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②尽可能减少儿童对糖类物质的摄入,少给儿童食用巧克力、糖果、蛋糕、饼干等过细的精致糕点,因为这些食物中不仅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和淀粉,而且部分具有较强粘性的物质还附着在牙面上,很难被唾液清除。③在每天的饮食过程中,家长要尽可能为其提供全面的饮食护理,最好不要出现挑食现象,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儿童补充适当的钙、磷和维生素,从而有效的调节了体内钙磷的代谢平衡,促使牙齿对其的吸收,进而预防了各类口腔疾病的发生。④家长要定期带领自己的孩子到医院做口腔的相关检查,因为龋齿在刚开始的时候不存在任何症状,大多数都是儿童感觉到牙痛之后才会去医院检查,但是往往已经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最好每年带领儿童进行检查2次,如果发现龋齿要及时治疗,避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9

【摘要】口腔卫生保健包括预防和诊疗两个方面.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本文以口腔科儿童为对象,依据临床经验与记录,从儿童心理表现角度谈诊疗儿童龋病的对策、方式和意义.

【关键词】口腔龋病患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得到普及,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儿童口腔卫生保健的重要性以及牙病早期治疗的必要性,因而,口腔科儿童就诊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初诊患儿的诊治问题不可避免的成为口腔卫生保健的研讨课题之一。根据笔者的临床诊治记录,初诊患儿年幼无知,大都是被动就医,由父母送往医院就医。多数牙痛患儿怕牙钻,怕疼痛,睡床表现为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检查和治疗,给诊治工作带来~定困难。笔者自2010―2011年间诊治了患有上述恐惧症的牙疾患儿50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临床诊治体会概述如下,旨在抛砖弓|玉,与同行共勉,今后更好地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工作。具体诊治情况如下所述: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2010―2011年间,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一12岁患有龋病牙疾患儿性别比例如下:女性为29名,男性为21名,总计50名。

1.2分组方法将患有恐惧症的牙疾患儿分为二组。第一组为未满3岁的幼儿;第二组为3――6岁的幼儿。这种依据年龄分组法有助于根据儿童在不同年龄的患龋情况进行有效的诊治。

1.3诊治方法

1.3.1第一组患儿未满3岁,基本上无法进行有效的医护沟通,针对此类患儿,临床上均表现为龋洞面积较小,但患儿配合较差,针对此类患者我们应耐心地逗乐,真心关爱,有时以简单的童话故事分散其注意力,消除对医治者和治疗器具的恐惧心理,从而开始配合诊治。当然,患儿恐惧心理的消除时间是有限度的,医治者务必见机行事,简捷、轻巧地进行诊治,既要手法稳准,又要动作灵快,在十分短暂而相对安静的情况下结束诊治,要尽量避免重复治疗,以免强行手段对幼儿造成误伤以及不良的心理创伤。

1.3.2第二组患儿由于年龄的增长,此类患儿多数已经具备较好的理解沟通能力,能够较配合医生的治疗。此类患儿多数龋病范围较大,需要治疗的时间较长。对于这批患儿,我们采取鼓励的方式,让其观看其他患者的就医诊疗过程,有条件时,让其观看同龄人的诊治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开导,演示口腔器械,循循善诱,消除其顾虑,最终同意接受诊治,达到医治目的。

2讨论

2.10――6儿童对于口腔治疗普遍存在恐怖心理,因此,在口腔科的诊治中,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是十分自然的,医治者应耐心讲解,及时给予关爱,通过正确的语言与和蔼的态度去感化患儿的恐惧心理,使其打消顾虑,接受治疗。

2.2我们应该为0――6岁儿童创造一个适宜的轻松的就医环境,减轻他们的就医恐惧心理,例如播放儿童喜爱的动画片及卡通歌曲,让他们在轻松的就医环境下转移其注意力,以提高诊治效果。

2.3对于那些暂时不配合的患儿,我们在耐心讲解和细心呵护下仍拒绝其治疗者,我们有必要向家长和患儿交代治疗时以及治疗后可能出现的症状,让他们作好思想准备,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消除紧张情绪,以便达到行为控制的目的,从而积极配合,主动接受治疗。

2.4对于个别脾气倔强,劝说无效的患儿,我们也要耐心听取其哭述,答复各种问题,争取以情动人,转变其态度。

3.总结

众所周知,口腔疾病重在预防,尤其是儿童,患龋面积的大小及深度影响治疗的时间及进度,加之患儿的恐惧心理使得治疗方案无法正常进行,从而加重患儿的龋坏程度。事实说明,通过和家长沟通,宣传预防口腔疾病知识是十分必要而又有效的方法,相关口腔保健知识不断渗透到家长的思想意识中。除此之外,我们通过张贴图片、宣传画和观看电视等方式,也使预防口腔疾病的知识得到有效的普及,从而,增强了家长的相关预防意识,为我们营造预防口腔疾病氛围,提高诊治效果做出了积极的铺垫。

参考文献:

1.文玲英,杨富生.临床儿童口腔科学[m].1版.西安: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2001

2.axelssonp.Diagnosisandriskpredictionofperiodontaldiseases[m].Chicago:QuintessencepublishingCo,inc,2002

3.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幼儿口腔保健知识篇10

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破坏的一种疾病,是细菌、饮食、牙和唾液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乳牙龋齿可导致上下牙的咬颌关系改变,影响颌骨及颜面的发育影响恒牙胚的发育,导致恒牙不能萌出。可破坏乳牙冠或造成乳牙脱落致使咀嚼功能降低加重胃肠道负担,引起胃肠疾病。还可引起牙髓炎牙痛甚至根尖周炎严重可引起败血症和菌血症。另外,可引起类风湿关节炎、肾炎、类风湿心脏病和病毒性心肌炎。

资料与方法

用体检和书面答卷的方法,对2010年通江社区实验幼儿园3~5岁儿童145名,按不同的行为习惯行进调查分析,见表1。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当行为习惯良好,龋齿检出率15.7%;行为习惯一般时,龋齿检出率50%;行为习惯差时,龋齿检出率62.1%。通过比较,C组的龋齿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上述数据通过X>/sup>2检验(p<0.005),呈高度显著性,提示儿童龋齿与行为习惯有关。

讨论

病因:龋齿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主要是细菌、宿主和饮食三大因素相互作用而致病。①细菌因素:主要是变形链球菌、嗜乳酸杆菌、产酸链球菌、葡萄球菌等。②食物的化学性作用:精制的碳水化合物在口腔内经细菌发酵作用产酸引起龋齿发生,食过多的糖而缺少钙、磷、维生素a、D、B等皆可引起龋齿。③宿主牙齿和唾液因素:牙齿本身的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含氟量低容易患龋齿。牙齿排列拥挤、错位、阻生等容易滞留食物,引起细菌生长繁殖,也是龋齿发生的条件之一。另外,唾液缺少、口干症可发生急性龋齿。

预防:①牙齿咬面的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菌和食物残屑而诱发龋齿。重视口腔卫生,养成良好习惯,可以减少食物残屑,消除病原微生物。保持口腔清洁,正确刷牙可以清除口腔中的大部分细菌,减少菌斑的形成。刷牙应早晚各1次,饭后漱口,睡前刷牙尤为重要。正确刷牙法: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里外外刷牙,水平振动刷,切忌横刷,以防损伤牙龈,引起牙龈炎或牙龈萎缩。幼儿使用牙刷毛束≤2排,每排5~6束,毛质要软。刷牙时刷毛应与牙面成45°~60°的斜角,每个部位反复刷10次,每次刷牙2~3分钟。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龋齿,特别是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控制饮食中的糖,睡前不吃零食。提倡母乳喂养,鼓励多吃粗粮,教育儿童养成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挑食偏食的不良习惯,有消化系统疾患、口腔疾患的要及时治疗。③定期对儿童进行龋齿检查,每年1次,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开展口腔保健。在未形成龋洞的初期,采用药物治疗,如窝沟封闭、氟化钠涂擦等等,一旦形成龋洞,需要做充填治疗。治疗龋齿愈早愈好,即使是乳牙龋齿也应做充填治疗。通过氟化法增加牙齿中的氟素,改变牙釉质表面和表层的结构,增强抗龋性能,减少龋齿,如牙面涂氟,含氟牙膏刷牙,氟化自来水的应用等。

人们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另外,口腔保健知识获得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要使她们能够从多渠道获得正确的口腔保健知识,并转化成为她们自觉的口腔保健行为。其次对患儿家长进行有关幼儿龋齿发生、发展及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患儿家长对龋齿的认识,使她们更好地做预防工作。同时需要口腔医务工作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全社会关注,充分重视儿童的口腔保健,加强宣传,普及口腔保健知识。龋齿防治工作任重道远,需从儿童抓起,从乳牙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