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十篇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十篇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10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1

关键词:旅游规划;旅游系统;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2--0110--(13

引言

旅游规划最早起源于本世纪30年代的英国、法国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是从区域规划理论衍生而来,主要是制定出旅游目的地发展旅游业的基本框架,以应付未来的发展变化Ⅲ。国外的旅游规划经历了几十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成熟起来。我国的旅游规划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不多也有不足之处。比如说我国的旅游规划毕竟开始不久,还缺少经验,规划内容还欠全面,另外旅游统计、调研工作的薄弱,也导致规划的科学基础和可行性研究都有待加强。但今天我想从理论与创新两个方面谈一谈主观方面的原因。

一、系统规划理论

(一)我国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由于对旅游系统的理解太片面了,导致了旅游规划只着重旅游目的的和旅游有性因素的规划,过分强调某种旅游资源的理论价值,而对市场、政策、媒介等因素往往过于忽视,带有些主观性和片面性。有些规划即使看到了客源市场的重要性,但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地,而是凭想当然的,错误的以为别的热的旅游产品在本地也一定热,已经饱和的旅游产品误以为前景广阔,把需通过竞争才有可能与众多竞争者共享的市场当作了自己独家享有的市场,从而使得巨资开发的旅游项目在短暂繁荣后迅速衰落,造成雷同的大型主题公园相互扼杀,在规划中也没有把旅游产品设计与客源市上真正联系起来,只是在形式上有所交待,未真正做到市场导向,无法成为指导开发建设的科学依据,不能开发出真正具有个性品格和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不少旅游规划较少顾及发展旅游对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导致“善意的建设性破坏”、旅游摧毁旅游的例子比比皆是;此外,许多旅游规划中队运行机制、保障系统和支持物的影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缺乏“综合体”的配套支持,造成规划失去依托,无法落实,成为一支空文;而且由于目前国家对旅游规划尚无统一标准和权威审核机构,领导说了算的例子也是很多,影响了规划的科学性。结果,旅游规划用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形容很恰当,那就是:“嘴上说说,墙上挂挂”,还有一些旅游规划出现偏差,如很多设计院用园林规划代替旅游规划;城市建设代替旅游规划;经济区域规划代替旅游规划等等。

综合来讲,当前规划所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源之一就是对旅游规划系统缺乏深刻而细致的了解,没有充分考虑系统里足够的要素,就整个旅游规划工作而言,迄今尚无成熟的规范,好多问题还在争论。

(二)旅游系统规划的提出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由一组相互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客观事物所构成的一定目标和特定功能的整体。系统中各单元之间,有物质、能量、信息、人员和资金的流动;通过单元的有机结合,使整个系统具有统一的目标,但总体不等于它的部分之和目。

旅游作为一种新的高层次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生活态度,其本质是人们为追求自身生理上及精神上预约目的的所做的外出旅行,其表现形式是综合性的、消费性的经济――文化复合活动。旅游是旅游系统科学系统首先得阐明的最基本的概念。旅游系统是指直接参与旅游活动的各个因子相互依托、相互制约形成的一个开放的有机整体。

(三)旅游系统的结构

由于系统的结构是系统保持整体性及一定功能的内在依据,所以研究旅游系统的结构就十分的有必要。旅游系统具有细雨上和功能上的完整性。从空间表现形式上来看,旅游系统是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通过旅游通道相互作用的一个空间系统。其中旅游通道既包括了交通通道,还应包括信息这个无形的信息通道,交通的边界度和信息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旅游者从客源地前往目的地的流动。

上面所说的系统要是按旅游功能分析,旅游系统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客源市场需求系统、旅游目的地供给系统,支持系统和出游系统。这些要素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组成一个有机的旅游系统。旅游系统是旅游需求为动力,通过旅游者的旅游活动而是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构成的有序、立体、网络的整体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实体系统、闭环系统、开放系统。随时间的变化,系统的状态也不同。如:旅游地的季节变化和旅游地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此外他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信息,同时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与否、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市场的变化,旅游者游憩体验的好坏,当时的好客度都直接影响系统的输入,所以它是一个闭环系统,旅游系统的各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旅游市场或者旅游吸引物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旅游系统的变化。旅游系统的外部环境的变化都会引起系统届够本身的变化,因此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系统。

(四)旅游系统规划的概念

旅游系统规划指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在对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市场这对供需关系以及与这对关系有紧密联系的支持系统和出游系统诸因子的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的、搞适应性的、可操作性的旅游发展战略及其细则,以实现旅游系统的良性运转,达到整体最佳且可持续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态监控与反馈调整机制来保证该目标的顺利实现。

基本思想是:以客源市场为导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为主体,以出游系统为媒介,以支持系统为保障,利用反馈系统来监控。旅游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旅游规划要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客源市场、旅游吸引物、旅游环境、交通和人力资源等等。而这些问题又是交叉覆盖、互相影响的。夸张的说,就是把旅游系统分成四个子系统来进行描述和规划的,即客源市场系统、目的地系统、出游系统和支持系统。其中客源市场系统的研究可信是旅游主题即作为旅游产品消费者的旅游者,以及他们旅游需求的动机和旅游行为的方式和结构;目的地系统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服务系统,其核心是旅游产品系统。旅游产品可以理解成旅游者参与旅游活动的始终,是满足旅客在旅游活动中生活和心理的全部需要的集合。它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既包括有形的吸引物资源如自然风光、建筑、主题公园等,也包括与吸引物相配套的接待设施如宾馆、旅馆等和其他旅游设施和服务如交通、饭店、娱乐设施、商店、银行、邮政、医疗等,还包括了无形的文化底蕴、居民的好客度等。出游系统的主题和核心是旅游营销,包括了交通、旅游服务、旅游组织管理及信息促销渠道与媒体等。支持系统是保证旅游系统正常运转的保障因子,包括了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环境保护、人力资源、资金计划、安全控制、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等。

二、创新分析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旅游规划也需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旅游规划的创新,应该包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组织创新等五个方面。面对旅游业发展的迅猛势头和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形势,规划实践面临许多新问题,对旅游规划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探讨已迫在眉睫。本文着重从这五个方面对旅游规划创新进行理论分析与研究,并针对自己多学浅谈一下自己旅游系统规划的认识。

旅游规划创新的途径,旅游规划的创新,应该包括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组织创新等五个方面。其中理论创新是基础,内容创新是主体,技术创新是手段,人才创新是关键,组织创新是保障。

(一)理论创新

系统规划思想就是一种很好的理论创新。规划就是财富,丰富的实践需要理论的升华和概括,理论的贫乏最终将导致旅游规划的失败。一种新理论的提出、检验和完善是一个艰难和长期的过程,旅游系统规划作为一门新兴的实用性很强的理论,也是一种创新理论。

具体的一点说:中国“天人合一”的价值观是中国旅游规划创新的根本和哲学理论基础,它应该成为旅游规划和可持续旅游的指导思想。旅游规划应该“以人为本”,以满足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目标,注重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并通过有效的规划和引导,使游客在亲近自然、欣赏山水、接触社会、感受人文、体验风情、享受休闲、美食购物的旅游过程与服务过程中体验到身心愉悦。英国规划师w.a.Lonso曾经说过,规划师就像一个翻译,他的职责就是把公众的需要“翻译”成物质的环境。这对应在旅游规划上就是要为游客着想,满足游客的需求。事实上,只要真正抓住了这些要素,也就抓住了消费的卖点。就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其次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旅游规划是兼具理性思考与艺术灵感的创作,是融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创新性于一体的对未来发展蓝图的勾勒,以及经过一系列选择决定合适的未来行动的动态的、反馈的过程。在新经济时代,“智慧就是力量”,而思维能力是智慧的核心,缺乏科学思维的规划,不可能成为好的规划。旅游规划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它必须包括策划和科学研究两部分。没有策划,科学就没有灵气;不讲科学,策划就成了空想。另外,旅游规划不像其他的规划一样只强调逻辑思维,还应该注意形象思维、立体思维等等。在旅游创意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主题创意、文化创意、形象创意和促销创意。

(二)内容创新

旅游创新规划应是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在对旅游供需关系以及与这对关系有紧密联系的支持系统诸因子的调查研究与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出全面的、高适应性的、可操作的旅游发展战略及其细则,以实现旅游系统的良性运转,达到整体最佳且可持续的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并通过一系列的动态监控与反馈调整机制来保证该目标的顺利实现。其基本思想是:以客源市场系统为导向,以旅游目的地系统规划为主体(其中结合市场导向与资源指向而设计的旅游产品是旅游目的地系统乃至整个旅游系统规划的核心),以出游系统为媒介,以支持系统为保障,利用反馈系统来监控,从而达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这些已经在旅游的系统规划中谈到。

(三)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家抓住市场的潜在盈利机会,以获取商业利益为目标,重新组织生产条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从而推出新的产品、新的生产(工艺)方法、开辟新的市场、获取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给来源或建立企业的新的组织,它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旅游规划的技术创新主要是旅游规划方法的创新。这不仅在于大大提高旅游规划的工作效率,而且在于最大限度地摒弃个人意志的局限性。因此旅游规划的创新就要特别注意分析工具的创新和先进技术的应用。旅游规划方法除了有综合考察法、抽样调查法、统计预测法等等之外,还要运用计算机模型、3s高新技术(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特别是互联网等现代化手段,来促使旅游规划效率提高,视野扩大,科学性增强。

(四)人才创新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兴旺,旅游人才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在呼唤更多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随着我国加入wto,中外旅游业的竞争,关键在于人才的创新。中国旅游业呼唤一流的规划师和策划师,而真正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旅游规划师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是“创新型”人才,是多门学科的综合人才。概括的来讲,旅游规划师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知识渊博、有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审美观、全面的素质。旅游规划人才必须要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要在广博的知识的基础上建立发散式的、创新性的立体思维,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多出创意和点子。旅游业是点子产业,没有高明的创意难以搞好旅游规划。一个理想的规划师应能够把这种综合的技能专门用于发现公众利益而非个人或小集团利益、整体利益而非局部或小范围利益。那么如何培养呢?一方面是在教育上下大力气;另一方面作为旅游业单位,应着力提高旅游业规划人员的素质,既要让他们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在适当时还应让他们“出去”,到国内外优秀旅游城市去拜师学艺,将他人经验和自身特点结合起来。

(五)组织创新

任何组织机构,经过合理的设计并实施后,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如同生物的机体一样,必须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变革,才能顺利地成长、发展,避免老化和死亡。应用行为科学的知识和方法,把人的成长和发展希望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通过调整和变革组织结构及管理方式,使其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及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从而提高组织活动效益的过程,就是所谓的组织创新,亦称组织开发。当前旅游规划机制不是很健全。为此,新时期特别需要探索研究旅游规划的实施转化、管理等课题,在体制、政策上给予保障。首先,加强管理,整顿旅游规划市场,培育旅游规划市场的良好环境,加强监督与管理。其次,加紧旅游规划队伍的建设。规划队伍本身应有各方专家参与,不同学科的人员、中外专家融通,优势互补,彼此借鉴。最后,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规划的教育和培训,让更多的人了解规划,参与规划。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2

窦文章,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项目管理协会(pmRC)常务理事,中国旅游协会休闲旅游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帚区协会会员,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环境艺术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项目管理协会常务理事。以及多个政府、企业发展顾问。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从事企业管理、区域旅游规划咨询活动20余年。

曾参与并主持上百个区域(景区)旅游规划,研究方向包括旅游经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区域发展规划等。1 文化对景区景点旅游观划的建设有什么影响?对旅游产业的发展有什么现实意义?

文化不仅丰富了景区景点的内涵,更扩大了外延,拉长了景区旅游产业链。

文化对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主要体现在:旅游者靠文化去与自然景观对话,靠文化去与人文景观交流,旅游与文化一体化态势日益显著,得到了众多部门的关注和认可。“十二五”规划提出,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与同样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旅游业将有越来越多的融合发展机会。其中,文化旅游产业将是挖掘地方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撬动地方经济腾飞的重要发展方向。由此可见,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 以文化作为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对景点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提升?

文化注入景区:

第一,丰富了景区的资源,提升了景区的开发潜力。

第二,丰富了景区产品,为景区产品多元化提供了支撑。

第三,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延伸旅游文化的经济附加值,为景区延长生命周期提供保障,为景区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总结以往经验,在文化旅游发展基础上我们还提出了:“文化为基础、创意为核心、旅游为载体、产业为目的”四位一体模式。

文化为基础,即文化是文化创意旅游的价值基础,是创意的源泉,旅游的内涵,产业的财富。

创意为核心,即创意是文化创意旅游的价值核心,是文化旅游的精髓。简而言之,创意就是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的想法。通过创意重新包装已有的文化,推动传统文化旅游产业的转型,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例如动漫、影视、主题展示等。

旅游是载体,即旅游是文化创意旅游的价值载体,是文化创意的反应堆,是产业价值转换的媒介。

产业为目的,即产业价值的提升是文化创意旅游的终极目的,是文化创意的标的。

在旅游与文化的互动基础上的“旅游文化”四位一体的开发模式,正是旅游景区实现景区效益与文化传承“双赢”的秘诀。3,如何利用文化来提高高景区景点的知名度?

关于文化提升景区知名度,我举几个例子:

第一,以历史文化创意的成功旅游产品:如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浙江杭州的“宋城”,陕西西安的“大唐芙蓉园”。

第二,以绚丽的民族文化作为创意的核心旅游产品:如云南的“印象云南”、“纳西古乐”,广西桂林的“印象刘三姐”等。

第三,突破传统的观念文化打造旅游品牌:江苏张家港市是闻名全国的文明城市,当地政府一直苦于缺乏资源,没有旅游品牌。实际上市郊有一个地方叫古黄泗浦,是公元754年鉴真和尚受日僧荣睿、普照邀请东渡日本的地方。目前中日关系的发展急需一个中日文化交流的平台,古黄泗浦恰恰具备了历史渊源和现实契机,可以开发为优秀景区。

第四,依托当地特有的文化提高知名度的景区:山西省盂县藏山的自然景观一般,但其却因“赵氏孤儿”的故事而出名,忠义文化就是藏山的旅游卖点,游客络绎不绝正是冲这个文化而去。

旅游景区的美誉度、知名度,以及整体的旅游氛围的营造,都需要文化底蕴的支持,需要通过发掘利用该地的历史文化遗存、宗教文化传统、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等文化资源等,对其进行形象的塑造、品牌的打造、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4,如何挖掘和开发景区景点的旅游文化?在景区景点的文化建设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延伸旅游文化的经济附加值是景区旅游文化开发的根本要求。

但现在很多地方对旅游景区提升和文化包装走入误区,一窝蜂地盖寺庙、造佛像、建纪念碑,似乎这就是文化提升,其实是庸俗化、跟风化的表现。因此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总结出以下三种开发策略:

第一,表现本土文化,凝练景区主题。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3

关键词区域旅游规划;问题;根源;创新途径

innovativethinkingsaboutRegionaltourismplanning

maYong,XiaoZhilei,LUGuifang

(academyoftourismDevelopment,HubeiUniversity,wuhan430062,China)

abstract:Regionaltourismplanningplaysanimportantdirectivefunctioninregionaltourismindustrydevelopment.However,influencedbyvariousfactors,someaspectsofregionaltourismplanningareoutofdate.thechallengesitfacingandtheproblemsitconfrontinghinderregionaltourismplanningfromdirectingregionaltourismindustry.thus,itisextremelyurgenttomakeinnovativeresearchofregionaltourismplanning.thisarticleanalyzestheproblemsexistinginregionaltourismplanninginChinaandexploresthedeepseatedreasons.itsuggestssixinnovativeapproachesforregionaltourismplanning.

Keywords:regionaltourismplanning;problem;root;innovativeapproach

区域旅游规划是指在区域旅游系统发展现状调查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旅游系统的发展规律,以优化总体布局、完善功能结构以及推进旅游系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战略设计和实施的动态过程[1]。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旅游业逐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旅游发展,规划先行”,为了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促进区域内旅游业更快、更好地发展,一些地区政府纷纷着手制定本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使得区域旅游规划在指导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受到一些质疑。

一些学者已经开始探究区域旅游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刘锋(2001)认为区域旅游规划在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操作体系、实施监管体系和规划人才培养等方面存在着不足[2],而范业正(2003)则从区域旅游规划的内容、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和规划编制的技术等三方面指出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所面临的问题[3]。本文从区域旅游规划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区域旅游规划的发展趋势,给出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建议。

一、当前我国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

当前区域旅游规划的问题存在于区域旅游规划的整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区域旅游规划缺少本地元素、脱离区域实际、忽视全程管理和遭遇执行困境等4个方面。

1.区域旅游规划缺少本地元素

tourismScience旅游科学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思考区域旅游规划中缺少本地元素是当前我国区域旅游规划中最大的问题。一些区域旅游规划陷于格式化,缺少对本地元素的挖掘,区域旅游规划的本地特色不特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认知方面,一些规划虽然对区域范围内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实地考察,然而对旅游资源的特色和竞争优势缺乏总结,这直接导致区域旅游规划对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在旅游资源基础之上所规划的旅游开发项目和设计的旅游产品没有本地特色,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设计大量同质化,缺乏新意,对旅游者的吸引力有限,这为区域旅游开发埋下了败笔。

第二,在对区域旅游客源市场的分析方面,一些规划者进行了市场调查,据此分析了客源市场的时空特征、旅游者的消费行为特征、区域旅游资源的定向吸引特征等,但这些分析并没有被规划者用于指导旅游市场营销策划,规划者仍然简单地遵循着旅游客源地距离衰减规律来进行旅游客源市场定位,并制定旅游市场营销策划方案,客源市场开发的独特视角并没有体现。

2.区域旅游规划脱离区域实际

现有的区域旅游规划对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发展进行了定位,并确定了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系,然而目前一些区域旅游规划中所确定的发展思路显得不切实际,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不实际。一些区域旅游规划为了突出旅游产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确定本区域旅游产业的定位上往往显得眼高手低。一些地区不顾自身实际盲目地提出“将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将旅游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等与当地经济发展实际不符的战略定位,这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误导,甚至扰乱了地方经济发展的正确思路。

其二,旅游发展的目标体系不合理。一些区域旅游规划在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的目标上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世界知名××”、“最大××”、“最佳××”、“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翻番”等字眼频频出现在这些规划文本中,片面追求“大、多、全”,忽视“精、奇、异”,导致所确定的目标体系显得过空、过大,违背了区域旅游规划的科学合理原则,这不仅使得旅游规划在指导区域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大打折扣,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挫伤该区域发展旅游的积极性。

3.区域旅游规划忽视全程管理

目前,国内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过程存在着严重的缺位现象。虽然国家旅游局曾经出台了《旅游规划通则》(简称《通则》),但《通则》只是就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并对规划的内容进行了界定,缺少对旅游规划编制前和规划文本完成后的执行管理。

其一,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前期管理上,虽然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旅游规划的招标过程也日趋透明,但在中标标准的选取上并不一致,这为一些行政管理部门的“寻租”行为提供了可能。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采取暗箱操作的办法选择规划编制单位,一些没有资质的伪规划编制单位和缺少旅游规划经验的规划人员乘机获得了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合同,区域旅游规划的质量从一开始就无从保证。

其二,在区域旅游规划文本编制完成后的后期执行管理上,由于缺少必要的实施监管机构,旅游规划完成后的执行管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一些区域旅游规划在规划文本完成后就被放进档案室,成为所谓的“政绩”证明,没有被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发展的实践,即使是通过评审而进入执行阶段的一些区域旅游规划,由于缺少专门的实施监管机构,区域旅游规划执行的效果也非常有限,这些都是区域旅游规划后期管理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4.区域旅游规划遭遇执行困境

区域旅游规划目前正陷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规划的委托方亟需区域旅游规划以指导区域内的旅游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规划团队精心编制的区域旅游规划却往往最终被束之高阁,规划完成后很难得到执行,一些规划最终成为“墙上挂挂”的牺牲品。这不仅使得为编制规划所投入的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付诸东流,也助长了一些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不正之风。区域旅游规划执行的困难主要体现在相关部门的不协作、当地居民的不配合和旅游企业的不合作三方面。

其一,相关部门之间的不协作。旅游产业发展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其他产业部门的协作,然而,区域旅游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却很难得到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持,一些行政管理部门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采取故意拖延的态度,区域旅游规划被这些部门长期搁置,最终影响到区域旅游规划作用的发挥。

其二,当地居民的不配合。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需要得到当地居民的大力支持,离开当地居民的支持,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将大打折扣,然而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当地居民不配合的现象,如一些当地居民通过上访的方式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出面制止周边的旅游开发活动,而另外一些居民则通过设置路卡、障碍物等为旅游车辆进入旅游(区)点设置障碍,或集体静坐以阻止旅游景区的正常施工等,这些都应该引起政府和区域旅游规划编制者的足够重视。

其三,当地企业的不合作。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主体是当地旅游企业,旅游企业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具体的区域旅游规划执行过程中,一些旅游企业往往对规划执行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旅游企业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执行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通过对当前区域旅游规划面临问题的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产生上述几个问题的根源在于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规划者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了解以及区域旅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不协调。

1.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导致区域旅游规划过程管理缺位的主要原因,在我国,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为对区域旅游规划的法制保障不够,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行政干预过多以及相关监管者缺位导致的监管不力等。

其一,在区域旅游规划的法制保障方面,目前只有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游规划通则》对区域旅游规划进行了内容上的界定以及规划编制过程的管理说明,缺少对规划编制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权利和责任的说明,对规划编制前的招标过程管理和规划执行阶段的监管也没有给出相应的措施,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活动指导有限。

其二,在政府作用的发挥方面,政府作为区域内的管理者和利益协调者,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是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主体。现有的区域旅游规划往往由政府出面,通过招标委托规划编制单位编制本区域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政府意志在规划的编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地居民和旅游企业在区域旅游规划编制过程中的作用有限,对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管理也就只能是政府的“一言堂”。

其三,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监管方面,由于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作用太强,行政干预过多,当地居民、旅游企业的参与相对较少,这些人无法发挥对规划编制过程的监管作用,直接导致了对区域旅游规划的监管不力。在一些规划征求意见会和评审会上,列席最多的便是各相关行政部门,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很少出现在这些会议上,这些相关行政部门出于共同的利益很容易在这些会议上达成某种共识,这导致这些会议并没有发挥过程管理和监督的作用,大多是走过场。因此,由于以上种种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区域旅游规划的管理出现了严重的缺位现象,一些质量不高的区域旅游规划趁机蒙混过关。

2.区域旅游规划者对本地认识不系统

区域旅游规划发展思路不切实际以及缺乏地域特色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编制单位对当地的实际情况不了解,这主要表现在,规划人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了解不够、对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缺乏认识、对旅游产业自身发展规律的把握不够。

其一,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了解不够。一些区域旅游规划之所以出现发展战略定位不切实际、发展目标体系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规划者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认识了解不够。一些旅游规划者过分注重对当地旅游资源和客源市场的分析,对发展旅游所依托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地域文化传统等缺乏了解,这也导致了区域旅游规划缺乏特色。

其二,对当地的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缺乏认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行业,当地第三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过程中,一些规划者并没有对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尤其是对当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条件和现状缺乏认识,这直接导致了规划者在确定区域旅游产业定位时缺少务实精神以及制定的目标体系不合理。

其三,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律认识不够。一方面,由于规划编制人员大多非科班出身,缺少相关的旅游规划编制经历,对旅游业发展的规律缺乏认识,这是旅游战略定位和目标体系确立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如在发展高端旅游产品上,一些规划者没有认识到当地旅游者是区域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而受限于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这些旅游产品并不能满足当地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最终导致这些高端旅游产品的失败;另一方面,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而一些规划者对对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互动发展的机制分析不够,这使得区域旅游规划仅仅是就旅游谈旅游,其所酝酿的区域旅游更像是产业体系中的一座孤岛,最终导致区域旅游规划在指导当地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作用被弱化,同时也增加了规划执行的难度。

3.区域旅游规划的利益关系不协调

导致区域旅游规划执行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区域旅游规划没有很好地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区域旅游规划涉及到诸多的利益相关者,在这其中政府、居民和当地企业是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利益关系不协调主要表现为政府各部门之间利益关系不协调、政府与当地居民之间关系不协调和政府与旅游企业之间关系不协调。

其一,在政府各部门关系协调上,旅游发展涉及到不同的行政部门,各部门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在规划评审过程中,这些部门会出于共同的利益考虑达成某种妥协而使规划得以顺利通过评审,而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涉及到各部门的切身利益,这些部门都不愿在规划执行上有任何妥协,这使得区域旅游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来自其他行政部门的阻力。

其二,在政府与当地居民的关系协调上,由于缺少当地居民的参与,区域旅游规划的编制并没有征询当地居民的意见,这导致区域旅游规划对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考虑不够,如一些区域旅游规划涉及到旅游区(点)内的居民搬迁问题,对于是否应该搬迁政府并没有事先征询这些居民的意见,对于搬迁后的安置问题,区域旅游规划也没有给出很好的解决办法,这导致规划在执行过程中受到了当地居民的抵制。

其三,在政府与当地旅游企业的关系协调上,区域旅游规划对旅游企业的考虑要多于当地居民,但政府在区域旅游规划中所确立的旅游产业发展目标体系和旅游企业的真实想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如在旅游产品设计上,旅游企业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对旅游市场的反应相对政府而言更敏感,他们更愿意按照市场需求的规律设计并向市场推出相应的旅游产品,然而,政府往往从提高政绩出发,对区域内的旅游产品设计进行干预,从而影响了市场作用的发挥,企业因此蒙受了一定的损失,对此企业颇有怨言,故而在执行区域旅游规划时,企业的支持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三、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途径

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成为了当前区域旅游规划的唯一出路。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途径研究方面,陈传康(1997)从理念创新的角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刘锋(2001)则从理论创新、内容创新、技术创新、人才创新和组织创新5个角度对旅游规划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2]。针对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主要发展趋势,笔者认为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应从规划理念、内容体系、方法技术、过程管理、规划主体和政策保障等6个方面着手。六方面的创新途径互相关联,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体系,贯穿于规划工作的主要过程(见图1)。其中,规划理念、内容体系以及技术方法的创新主要是编制过程中的创新,是基础核心层次的创新途径;过程管理创新覆盖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是拓展层次的创新途径;规划主体以及政法保障创新则是辅助支撑层次的创新途径。

图1区域旅游规划创新途径层次结构图

1.强化理念创新

随着人们对社会经济发展认识的不断深入,区域旅游规划的理念导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最初的资源导向转向市场导向,而后进入形象导向时期,但这些都只是针对旅游开发的单方面、单视角的分析。而区域旅游规划的理念创新就是要克服这种单一视角造成的局限性,将旅游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来运作,这个产业中,资源是基础、市场是保障、形象是竞争力,使区域旅游规划步入产业导向的时代,发挥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产业导向理念就是要将“大旅游”的观念融入区域旅游规划中,重新审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认真研究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找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从而站在更高的角度对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定位,确定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2.优化内容体系

在区域旅游规划的内容体系上要加强两方面的分析:旅游对经济贡献的定量分析以及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分析。旅游对经济贡献的分析有助于加强人们对旅游的认识。长期以来在规划文本中这方面的定性研究较多、定量研究较少,这使得旅游对经济贡献的说服力不够,通过旅游与相关产业之间关系的分析不仅能够得出旅游与这些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找出旅游产业发展的产业间动力机制,更重要的是这种分析有利于统一区域内对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激发相关部门支持规划实施的积极性,从而减少区域旅游规划执行的阻力,使规划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另外,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分析已经被很多区域旅游规划人士所提及,但这种分析也是仅仅停留在不同利益关系者利益诉求的层面,如一些区域旅游规划引入了旅游地居民感知评价,但系统研究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博弈机理以及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多赢的合理化建议较少,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博弈的分析将成为区域旅游规划创新的重点和难点,有待规划者不断探索和实践。

3.创新方法技术

在区域旅游规划的研究方法上,一些规划人员在编制区域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逐渐将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这丰富了区域旅游规划研究的方法体系,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了可能。但受旅游综合性的影响,这些研究方法还远远不够,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区域旅游规划的方法创新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即系统集成的规划方法。这一方法首先是建立一个旅游规划信息数据库,通过各种调查、考察,收集各种资料,并将这些资料汇总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为科学编制区域旅游规划提供依据,这种规划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现有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效率,也使得区域旅游规划的系统性更强。此外,一些高新的技术的运用,例如虚拟现实技术、“3S”技术(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一方面可以提高区域旅游规划成果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幅度提高旅游规划工作的效率,并减少了规划的主观成分。但由于成本、技术成熟度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现阶段,这些高新技术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仍较少。因此,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旅游规划工作者们应大胆、积极汲取各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将其应用到旅游规划当中,从而实现规划技术与方法的创新。

4.坚持动态管理

旅游系统是一个多要素的复杂巨系统,各要素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任何要素的变化都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系统的变动。因此,以旅游系统为规划对象的区域旅游规划就必须树立动态观,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监控。对区域旅游规划的动态管理主要包括规划招标阶段、规划编制阶段及规划实施阶段的动态管理(见表1)。

如前文所述,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规划存在着缺乏特色、思路不实际、可操作性差等问题,这些主要都是由于委托方和编制方缺乏有效沟通、交流而造成的。因此,双方应建立起实时、动态的信息交流、反馈机制。其中,规划的委托方应占主导地位,主动与编制方建立密切的联系,要求编制方定期反馈规划编制情况以及各阶段成果,并把好质量关,将修改意见及时反馈给规划编制方,如此循环反复。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旅游规划的质量。

此外,彭德成(2000)认为,我国的旅游规划还存在“规划的实施力度滞后于规划编制力度”的现象[5],而区域旅游规划的目的正是在于将其付诸实施,未能实施的规划与毫无意义的废纸无异[6]。因此,建立规划项目实施监管以及规划编制单位的后期跟踪指导,是一个真正意义上成功的规划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规划委托方与编制方共同合作形成的动态管理机制,一方面使规划委托方或管理部门能够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形势变化发现的新情况,不断吸取新信息,并对原有的规划做出及时、合理的修订,从而保证规划实施的质量及有效性;另一方面,规划编制方通过承担起跟踪指导的责任,开展后续服务,使其能够从规划的实施中发现旅游业的新形势、新趋势,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其将规划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践能力。

5.鼓励多方参与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成长,其综合性特征也呈日益增强之势,单纯的物质技术型规划已经开始为旅游业所淘汰,区域旅游规划已开始逐步向涵盖空间、经济、社会、文化、政策等各方面的综合型规划转变。这就决定了现今区域旅游规划需要对规划主体做出相应的调整,由单一的规划师操作转变为包括决策层、规划师、各利益集团和普通市民在内的多方共同参与,建立“开放式”规划操作程序,实现规划主体的多元化发展。旅游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7]决定了旅游规划的编制工作应由政府发起,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在规划执行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还应当承担起各部门沟通和各种利益协调等职责;同时,规划编制者还应加强同旅游经营者、投资者、旅游地公众等利益主体的沟通与交流,积极吸收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权衡并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利益主体的价值诉求。规划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一方面能够广开言路,不仅能够避免规划“技术失灵”现象的发生,还能增强规划的特色性、提高规划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主体多元化使规划兼顾到了多方利益,实现了政府意志、公众利益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的局面,为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

6.强化政法保障

由于我国旅游规划工作开始的时间较短,制约因素较多,旅游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都还很不成熟,存在的问题较多,旅游规划应具有的地位及权威性不时受到各种力量的挑战,甚至被指责为阻碍了旅游经济的发展[8]。于是,由于相关部门不配合而造成的规划执行难的问题频频出现,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往往处于一种弱势地位,面对部门不协作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需要形成一种区域最高领导协调机制,由政府最高级领导对区域旅游规划工作进行干预,而相关倾斜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定就是政府实施干预的最佳途径。将规划与立策、立法有效结合,通过文件下达等形式,使规划的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具有法律效力,从而确保旅游规划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规划方案的全面贯彻和实施,以使区域旅游规划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结语

综上所述,区域旅游规划的正面临着规划缺乏特色、执行困难和对区域旅游产业指导作用不明显等问题,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区域旅游规划人员对区域旅游规划编制的背景、区域旅游产业的运行规律、区域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旅游发展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等认识不清造成的,而通过理念、内容体系、参与主体等6个方面的创新,区域旅游规划将有望摆脱上述困境,重新发挥其在指导区域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7.

[2]刘锋.新时期中国旅游规划创新[J].旅游学刊,2001(5):49-54.

[3]范业正,胡清平.中国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3(6):25-30.

[4]陈传康.区域持续发展与行业开发[J].地理学报,1997(6):518-527.

[5]彭德成.对我国旅游规划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旅游学刊,2000(3):40-45.

[6]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35-41.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4

关键词:旅游功能区产业集聚区域发展

问题的提出

旅游功能区是在主体功能区建设和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为科学整合旅游资源和其他产业资源,进一步理顺旅游开发与管理体制,培育现代综合型旅游目的地,解决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发展问题,优化城市功能空间布局,提升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产生的。

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的颁布为肇始,以北京、四川、浙江、湖南、吉林等地为代表的一些地方政府积极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旅游功能区建设有利于推动资源整合和产业集聚,构建新型旅游目的地,全面促进区域发展,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但目前国内对旅游功能区这一新生事物,理论研究非常薄弱,研究成果十分稀缺,无法满足指导实践的需要;实践发展还只是个案发展探索阶段,缺乏先进理论成果指引。为此,本文尝试对旅游功能区的基本理论进行阐释,并对各地的发展实践做出总结,以期旅游功能区问题能够得到学术界、实业界的更多关注,共同推进旅游功能区的健康发展。

旅游功能区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一)概念界定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旅游功能区应时而生。旅游功能区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还不多见。部分学者及一些政府机构对旅游功能区的概念进行了解读,这些表述既有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也有共同之处(见表1)。

综合已有的研究观点,笔者认为,旅游功能区是指凭借富集的旅游资源,聚集旅游产业和要素,发展现代旅游业,发挥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区域整体发展的地域空间。旅游功能区通常具有一定的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较高,以现代旅游业作为区域主导产业,能提供区内外游客所需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旅游功能区的本质是旅游功能的最优化和旅游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一点上,旅游功能区有别于其他类型产业园区,如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汽车产业功能区、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等,体现出旅游功能区的自身价值和特殊意义。

(二)基本特征

虽然目前不同学者、政府部门对旅游功能区的理解有所差异,还未形成共识。旅游功能区在称谓上也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功能区、旅游产业功能区、旅游区、旅游产业园区等等。尽管如此,作为旅游功能区应该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

首先,从发展条件来看,旅游功能区的旅游资源和其他资源集聚分布,旅游产业供给要素完备。这是旅游功能区的资源依托和基础条件。特色突出、规格较高且分布密集的旅游资源是旅游功能区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功能区往往是在旅游资源富集区建立发展起来的,所谓旅游资源富集区,是指旅游资源在一个特定的区域集中分布、密度大、禀赋高(杨振之、马琳,2012)。作为一个空间区域,实现旅游产业要素和资源在空间内的聚集是发挥旅游功能区主导功能的基础条件和重要手段。

其次,从成长机理来看,旅游功能区是从战略的角度统筹旅游资源富集区的产业发展要素,并通盘考虑旅游要素和其他产业要素的聚集发展、旅游业和相关行业之间的协调关系。这种跨越式的发展思路和新型发展模式有利于规避传统旅游开发模式下资源“开发―破坏―修复”的路径风险(杨振之、马琳,2012)。通过良好区域发展氛围的营造和支持性政策制度体系的创建,使旅游功能区内旅游系统与相关产业体系有机结合,实现区域旅游经济集聚和空间产业结构优化,推动旅游功能区内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从空间范围来看,旅游功能区通常跨几个行政区域,这是旅游功能区的现实状况。与传统意义上的景区有所不同,旅游功能区往往涵盖多个景区,是大尺度景区的综合体,涉及空间范围较广、面积较大,一般跨越几个行政区域。位于浙江省永嘉县中北部的楠溪江生态型旅游功能区,涉及宕头、沙头、大若宕、鹤盛、枫林、岩坦6个镇,总面积为670.76平方千米。旅游功能区跨地域范畴和行政管辖空间而设立在我国是一种普遍现象,云南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吉林松花湖旅游功能区等都跨越单一的行政区域。因此,如何打破行政区域界线,统筹协调推进区域内旅游项目规划开发,实现旅游功能区跨区域统一管理,是旅游功能区发展要解决的现实课题。

最后,从主体功能来看,以旅游为主导功能,这是旅游功能区的根本特征。旅游功能区突破了以往旅游区局限于旅游业发展、偏重旅游经济的约束,不再“就旅游论旅游”,更强调旅游要素与其他生产要素的集聚发展,更强调旅游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罗明义,2013)。作为城市功能区的一部分,旅游功能区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重视旅游经济功能,推动区域旅游业综合发展;另一方面要特别强调旅游功能区的服务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带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类型

从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如北京、成都、温州等)已经发展起来或准备建设的旅游功能区来看,根据它们依托的主体旅游资源属性、成长机理的不同,旅游功能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资源禀赋型、生态涵养型和文化创意型(见表2)。

1.资源禀赋型。资源禀赋型旅游功能区主要依托独特、富集的自然旅游资源或人文旅游资源而设立的旅游功能区。在我国旅游功能区发展实践中,资源禀赋型旅游功能区通常是在原有旅游区、风景名胜区的基础上,突破行政区划约束,统一旅游管理体制,通过整合旅游资源,集聚旅游产业要素发展起来。

吉林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位于吉林市东南12公里处,区域总面积647.5平方公里,是吉林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和中枢。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是在松花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丰满风情小镇四个旅游区的基础上,依托旅游区丰富而各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而发展起来的。吉林市政府通过有效整合旅游区旅游资源和产业要素,科学规划松花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将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打造成为一个山林湖泊自然禀赋与休闲文化相融汇的复合型旅游功能区和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旅游综合体,对带动城市功能转换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2.生态涵养型。生态涵养型旅游功能区与城市水源地、生态建设相结合,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有序开发而成长起来的旅游功能区。生态型旅游功能区是根据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划定的特定空间范围,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该类型旅游功能区发展、成长的重要凭借。

温州泰顺廊桥-氡泉生态旅游功能区总面积317.29平方公里,跨越泗溪镇、雅阳镇两个行政区。功能区依托氡泉、廊桥等特色生态资源,以区域内高品质的生态旅游资源和优良的生态环境作为基础条件,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保护、统一开发,以点带面,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同时,廊桥-氡泉生态旅游功能区专门设立了旅游功能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全面负责功能区内生态保护和旅游事务管理。廊桥-氡泉生态旅游功能区以生态旅游功能提升为目标,有效整合了旅游、建设、农业、林业、海洋与渔业、水利、文保等部门的相关涉旅职能,理顺了管理体制,成为推进温州市旅游业发展的主引擎。

3.文化创意型。文化创意型旅游功能区是指在旅游资源赋存不够理想的区域,通过文化创意、艺术创新、旅游创意等途径来实现发展的旅游功能区。该类型旅游功能区通常具有富集的文化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文化创新、旅游创新、艺术创新等手段将这些文化元素旅游化和项目化,形成旅游功能区创意旅游品牌。

作为天津滨海新区九大功能区的组成部分之一,滨海旅游区是一个以旅游为主导的功能区,也是我国唯一的部级旅游产业园区。根据旅游区发展规划,滨海旅游区依托得天独厚的军事文化、海洋文化、妈祖文化,将建设欢乐海魔方、东方文化广场、妈祖文化经贸园、航母主题公园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2011年,以航母为核心,以军事文化为内涵的滨海军事文化产业园接待游客过百万,旅游收入突破1亿元。滨海旅游区通过整合文化创意元素,以文化旅游项目为抓手,以文化旅游、创意旅游为载体,以创意为羽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高起步、有特色、多亮点的发展局面。

我国旅游功能区发展实践

自国务院出台《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来,各地方政府为解决限制开发区或禁止开发区发展问题,积极探索建立和发展旅游功能区。当前北京、吉林、成都、温州、长沙等地深入推进旅游功能区建设,创新旅游管理机制体制,实现资源整合利用,推动旅游产业综合改革,成为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亮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一)北京的实践

2012年11月,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本市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以旅游大项目为引领,规划建设旅游功能区,进一步提升全市旅游业服务接待能力,培育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规划提出,到2015年重点打造中轴线文化旅游体验区、前门―大栅栏文化商业旅游体验区、“北京源”文化旅游区等19个大型旅游功能区,建成3至5个总收入过百亿的综合性旅游功能区。2013年初,19个旅游功能区建设规划已基本完成,相关部门将对各旅游功能区内资源状况、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调研,以便确定各功能区的主体地位,开展项目招商、宣传工作。

(二)吉林的实践

2011年9月,吉林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500多亿元整合松花湖及朱雀山旅游资源,打造吉林松花湖区域旅游功能区,包括松花湖国家风景名胜区、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和丰满风情小镇四部分。在第7届东北亚博览会上,吉林市政府与万科集团、香港吉祥集团签订了开发建设吉林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的合作协议,规划建设万科松花湖国际旅游度假区、朱雀山开发等重点项目。目前,在各方的共同努力协作下,各区块的开发建设工作正在快速有序推进。

(三)成都的实践

自2010年以来,成都开始实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战略――规划建设成都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龙门山旅游功能区将紧密围绕这一战略,重点抓好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机制、健全旅游业要素保障机制、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工作。同年7月,成都文旅龙门山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将按资源资产化、市场化原则整合相关资源,对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进行有序开发建设,完善旅游综合功能区的旅游产业链。近年,龙门山旅游综合功能区以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积极推进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发展,形成了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四)温州的实践

2011年7月11日,温州市出台了《温州市生态旅游型功能区设置方案》,将在生态旅游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永嘉、文成、平阳、泰顺等)布局建设永嘉楠溪江、文成百丈-飞云湖、平阳北港、泰顺廊桥-氡泉等四个生态型旅游功能区。按照资源整合、联动发展、整体提升的发展思路,以独具特色的生态旅游资源为核心,积极推动生态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建设生态旅游功能区,使之成为温州发展生态型经济、服务型经济、辐射型经济的新平台和新载体。2012年6月,温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生态型旅游功能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优化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形成高端旅游产品等有益建议。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4个生态旅游功能区接待游客合计557.64万人次,同比增长22%;门票收入1263.98万元,同比增长19.93%;实现旅游总收入53.6亿元,同比增长27%。

(五)长沙的实践

2012年8月,长沙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实施精品工程,打造强势品牌,大力建设“一带三圈”旅游产业功能区,重点抓好岳麓山-橘子洲生态文化旅游区、灰汤温泉旅游度假区、大围山生态旅游示范区、黑麋峰户外运动休闲旅游基地等十大旅游产业功能区规划建设。

目前,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和管理在我国一些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对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转型发展,带动地区物流、商贸、金融、创意等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新理念、新事物,旅游功能区在国内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也没有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亟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功能困局―主体不明,效能涣散。旅游功能区近年迅速兴起,成为旅游界关注焦点和研究热点,国内很多地方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一哄而上,缺乏科学有效规划,以致旅游功能区主体功能不明确,功能效能不集中。二是行政困局―条块分割,多重管理。旅游功能区的涵盖范围通常跨几个行政区域,存在跨行政区划、多重管理体系、土地关系错综复杂等现实难题,严重阻碍旅游功能区的形成和成长。

旅游功能区科学开发建议

旅游功能区是地方政府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产物,是旅游业转型时期,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旅游规划改革的有益尝试。旅游功能区在国内属于新生事物,具有不同于传统旅游区的鲜明特征,国内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有待进一步深化。学术界对旅游功能区的基本概念等基础理论问题尚未形成统一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各旅游功能区对自身功能定位、管理体制等重大问题认识还不够清晰。笔者认为,旅游功能区发展关键要在以下两方面力求突破。

(一)突破狭隘的“就旅游论旅游”的主体功能认识

旅游功能区的主体功能是旅游,但它通常也表现出很强的产业协作功能和辐射扩散功能。旅游功能区建设是为了更好地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旅游产业和要素在空间内的聚集,提升区域旅游业竞争力。首先,要突破传统旅游区局限于旅游业发展的约束,摈弃旅游功能区即发展旅游业的狭隘认识。再者,要不断推动旅游资源、产业要素在功能区内集聚,扩大旅游产业与各领域之间的协作范围,逐步推进旅游功能区内旅游业与一次产业、二次产业、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旅游功能区与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突破“就区域论区域”的空间发展认识

旅游功能区建设强调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的空间资源、要素的统一规划和合理利用,旅游功能区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行政区域空间。一方面旅游功能区建设要在区域已有的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旅游总体规划等基础上,充分考虑区域旅游景区、交通网络、旅游线路的布局和组合,通过资源整合与创新驱动,实现旅游功能区在空间分布上的科学化,突出旅游功能区在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旅游功能区辐射扩散功能,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统筹旅游功能区内和区外的资源和市场,在项目建设、功能实现方式等方面最大限度地避免与周边地区的竞争,实现与周边省区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雷.旅游功能区的产生与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3-3-22

2.张纯洁.浅论我市旅游功能区的建立[n].温州日报,2012-1-3

3.刘小军.旅游功能区规划能否入法[n].中国旅游报,2012-8-3

4.杨振之,马琳.旅游功能区:从概念到规划实践[n].中国旅游报,2012-2-8

5.李庆雷.旅游功能区若干基本问题简论[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5

一.华东五市旅游业发展基本情况1998年10月,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作为54家全国第一批申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的城市,经国家旅游局考核、检查、验收,均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且在考核得分上位居全国前列。

近几年来,华东五市先后确定了大旅游发展战略,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发展思路,在旅游产业定位、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管理、市场促销等方面摸索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在产业定位上确立了发展大旅游的思想南京市的旅游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无锡市则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中的重点支柱产业;苏州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上海市定位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杭州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各市在城市定位上,突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南京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无锡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通枢纽,著名的旅游胜地”;苏州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杭州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上海市是“西太平洋沿岸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二)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大旅游的发展思路华东五市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规划因素,以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南京市政府成立的“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规划委员会”。该委定期会同计委、规划等部门对旅游项目论证审批;上海市形成了“旅委”与计委、规划部门集中审定表决旅游改扩建项目的议事制度;苏州市在旅游立法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审核同意后,再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县级市、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报苏州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苏州市政府在建设发展中,为保护苏州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作出保留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决定,使苏州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使苏州旅游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杭州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在市场管理上实施了依法综合治理的措施华东五市认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均采用联合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综合执法等形式,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取得明显成效。南京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管理委员会”,其职能就是负责协调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联合对旅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治理;无锡市政府针对日趋升温的“一日游”市场,专门颁布了《无锡“一日游”公告》,并责成各景区(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景区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依法整治;杭州市建立“一日游”经营活动专项审批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当地旅游市场秩序。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杭州市在景区点的建设上,市政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近三年来,共吸收40多亿元人民币投入景区(点)建设,建设了宋城、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点),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苏州市全市60余家星级宾馆90%以上利用外资、吸收内资兴建,社会资金在旅游饭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在旅游产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创名优品牌华东五市在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城市。南京市政府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1—7频道等各大媒体,隆重推出“南京国际梅花节”,南京的花车巡游驶进了上海滩,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南京旅游的一大特色,苏州向世界推销“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太湖),在住、食、购上充分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园林饭店,食——吴越菜,购——苏州工艺品、苏绣等,同时,举办国际性“苏州丝绸节”推销苏州旅游;无锡充分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推出中国第一桥——江阴长江大桥、神州第一佛——灵山大佛、华夏第一村——华西村、太湖第一渚——鼋头渚,并以一首《太湖充满温情和水》的歌曲占领了日本客源市场;上海着重推介都市旅游(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购物);杭州以“三江两湖”树立杭州旅游形象。通过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装,使华东五市旅游形象充满个性化,城市充满个性化。近几年来,华东五市海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

(六)在政府主导上给予政策扶持上海市政府为发展都市旅游,建立旅游“两委体制”,采取制定征收旅游企业旅游附加的政策,保证上海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市财政每年拨款5000万元,用于上海旅游促销;南京市政府从第三产业发展基金中列支1000万元每年递增15%用于发展南京旅游业;杭州市政府制定了按全市饭店利润的10%征收旅游附加的制度,每年13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苏州市每年旅游市场促销费为500多万元。

(七)在城市环境建设与治理上为大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证华东五市旅游业发展得益于基础环境建设与治理。上海市政府为开辟“黄浦江夜游”旅游项目,动用巨额资金搬迁上海外滩所有货运、军用码头;南京市政府近年来改造了60多条道路,实现绿、亮、洁、美,投入4000多万元治理秦淮河、玄武湖;无锡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改造、扩建通往景区点道路50多条;为了维护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杭州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7月专门作出了《关于拆除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杭州新任市长上任不到一年,拆除违章建筑达137万平方米,拆违铺绿,改造了环沿西湖的环境,树立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在城市的建设上,着眼于树立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与国际接轨,在旧城改造和建设中,考虑了盲人和残疾人的设施建设,也考虑国内国外游客方便,设立了中英文对照指示方向的路牌等。华东五市从抓城市环境建设、治理城市环境入手,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旅游的可进入性,有力保证了大旅游的发展。

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几点思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定位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植和扶持,通过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21世纪武汉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旅游业克服起步晚、基础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1999年旅游总收入达111亿元,又创新高。结合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市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要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我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与华东五市人大、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中,他们均对武汉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过渡,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原因之一,武汉市要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必须首先建成国际旅游城市。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城市国际化道路的必经阶段。原因之二,发展武汉大旅游与市委、市政府建设滨江、滨湖城市的思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原因之三,市委、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的大力实施,使发展武汉大旅游、大产业成为可能。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进一步加以扶持发展,最终培植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要挖掘个性、渲染特色,把我市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市华东五市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证明,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是没有个性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国际化城市。旅游业是以城市形象、城市特色为品牌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城市旅游业中发掘个性、渲染特色。我市是一个有着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底蕴;具有高山流水琴台觅知音、编钟、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汉阳兵工厂、张公堤、红楼等一大批可供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同时,我市又是全国知名的滨江、滨湖特大中心城市,长江和汉水在市内交汇,泾渭分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自然景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的楚文化和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和个性,是我市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关键所在。在旅游纪念品、饮食、景点、娱乐等旅游要素上需要展开充分研究,深度挖掘楚文化、民间文化特色,使旅游饮食、娱乐、地产品、人文自然景观突出我市充满个性和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同时,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使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要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宣传城市形象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市旅游业实际已形成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点,如黄鹤楼、东湖、晴川阁、琴台等等,但是包装组合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形象,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海内外推介、促销。同时,有一批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旅游业是一个“点子”产业,要画龙点睛。同时创新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结合武汉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可探索在水文化、热文化上,在名人故居等题材上深入挖掘、开发、实施创新,以“新”取胜,真正形成知名度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我市旅游精品和精华旅游线路。

(四)要注意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结合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又构成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就武汉的实际来说,要发展旅游、形成大旅游格局,必须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规划,两方面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南京市为拓宽道路,曾准备砍掉市区几十年的树林,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社会的呼吁,南京市政府思量再三,下令停止砍伐,保护了树林,保护与开发并进。据有关部门测试,南京虽与武汉同为“火炉城市”,但因园林绿化覆盖率高,每年夏季气温降低了2—3℃。大量的事实表明,城市规划应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的整体特征、树立整体形象。为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充分体现旅游规划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做好我市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湖城市的整体性旅游规划、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令行禁止,使城市的建设性破坏、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假古董”建设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华东五市“创优”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政府主导抓“创优”

华东五市从1995年起开始着手“创优”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由于“创优”工作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各市“创优”指导委员会把“创优”工作始终抓在手中。各市认为“创优”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机,是拉动内需,加快大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创优”一次成功的目标。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并且每年召开两次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抓“创优”、促“创优”、推“创优”,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整改,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关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传发动广泛深入

“创优”过程中,上海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倡导“在外国人面前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是上海人”的口号,充分展示上海市市民的精神风貌。无锡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无锡形象”,深入人心。南京市政府向全市一万多辆出租车驾驶员和1万多辆公交车司乘人员下发了“创优”宣传资料,并要求熟记“创优”内容、要求、标准,形成了“创优”宣传的声势和社会氛围。并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创优”专版,专栏40余个,宣传“创优”,推动“创优”。无锡市对全市所有寻呼机用户,2个月不间断地发出“创优”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创优”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创优”舆论氛围。

(三)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无锡市政府拨出专款资金5千万元,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绿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体现城市亮、绿、洁、美。杭州市投入巨资对全市主干道及环西湖沿线道路拆违还绿。上海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为主,软件为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创优”思路。南京市1997年投入246亿元,搬迁了18家城市污染企业,同时,将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汉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创优”标准建设成“城市景观路”,并全面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三年来,南京市对全市24主要景点和城区主干道及公共场所的200座公厕按“创优”标准进行了改造和翻新。

(四)注重“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在“创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南京市、无锡市资料准备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仅各相关行业的附件资料就堆满了一房间;上海市迎检冲刺阶段,突击“创优”资料,6台电脑、6台复印机,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与此同时,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按“创优”要求18大项,加总目录共计19本,单独成册,设计和制作十分精、规范、完备详实的“创优”资料,给予检查组良好的直观印象。

(五)以检查促“创优”

华东五市反复检查社会“创优”,成为他们推动全市“创优”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经验。南京市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兵分四路,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部门、薄弱领域重点检查,现场督办整改,每次确定重点对象60家;无锡、苏州、杭州,甚至上海都是市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现场督办整改,这种不间断、反复进行、直至达标为止的检查,确保了“创优”目标责任的彻底落实。

(六)迎检工作准备到位华东五市均成立了“迎检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市长任常务总指挥,市直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现场组、资料组、服务接待组等。第一次与检查组见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员、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全体出动,热情迎接,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同时,公安、工商、交通、市容调动一切力量跟踪服务,排除意外。分管副市长亲自坐镇指挥、协调,亲自为检查组调用资料。出租车队对检查组随时应候服务,公安巡警便衣执勤,严密防范,各城市迎检准备十分充分。

四.关于我市“创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我市“创优”工作的优势1.市委、市政府有“创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1996年我市召开了首次“创优”动员会,1999年11月再次召开了全市“创优”动员大会,成立了“创优”领导小组,市委罗书记参加了会议,王守海市长亲自作动员讲话,明确要求一次“创优”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下达“创优”目标分解责任。经过全市上下近半年的努力,“创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旅游立法工作超前完成。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创优”工作,《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数易其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1997年9月,《武汉市旅游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在旅游立法上,我市比华东五市先行一步。同时,市政府已制定《武汉“一日游”管理办法》,并颁布施行。因此,在旅游立法上,我市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二)抓住“创优”机遇,提升城市功能

“创优”工作涉及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城市之争是综合实力之争,更是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之争。我市作为华大城市,要树立应有的形象和地位,“创优”工作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创优”可以全面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高全市各行业服务水平。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形成我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城市功能。

(三)“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齐头并进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近年来,这一目标的大力推进,已经为“创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相互呼应,成为树立我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创优”工作又有力地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创优”工作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阶段,与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不谋而合。“创优”涉及自然山水园林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进程,因此,“创优”为我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大力推进“创优”工作成为我市环境创新工程的必然。

(四)继续深化我市“创优”工作

1999年11月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区下达了“创优”目标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各单位按目标责任完成,公安、计委、交委、建委、公用、卫生、环卫、东湖局、质监局等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创优”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工作起色不大。目前,“创优”验收已进入到倒计时阶段,10月份,我市将接受国家“创优”工作的验收,按照“创优”1000分标准,要达到900分以上的要求,工作量巨大而繁重,不仅涉及方方面面,而且时间紧迫,仅靠旅游管理部门协调,是难以胜任的。因此,需要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促“创优”。

1.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我市在市政建设、园林绿化、亮、洁、绿、美工程上实施了大手笔,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形象不断改善。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仍是当前的一大课题,乱搭乱盖,路经济,麻木占道经营,出租车宰客等影响城市形象的现象仍有发生,使我市旅游可进入性降低,需进一步进行根本治理,实施还路、还道、还绿措施。

2.加大“创优”宣传力度,营造“创优”浓厚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各区“创优”广告宣传牌未完全到位,媒体宣传没有形成板块和阵势,市民对“创优”知之不多,必须集中新闻媒体优势,深入宣传“创优”目的、意义和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创优”、支持“创优”的良好局面。

3.加大“创优”工作的检查力度。全市旅游行业正进行第二次“创优”规范达标检查整改。但是对行业外部,市直各委办局区的检查力度不够,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创优”责任制,没有具体的工作部门和人员,因此,需要针对薄弱环节和参与“创优”工作的部门,进行深入检查,必要时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自挂帅,现场督办。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6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思路,科学规划布局,突出地方特色,以建设旅游强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a级乡村旅游点和星级农家旅馆为重点,加快构建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使之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新的亮点和增长点,为我省绿色崛起和旅游产业大省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和引导扶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鼓励支持农民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采取多种经营模式,发挥社会资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

(二)科学规划、持续发展。按照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规范经营、持续利用的要求,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等关系,推动乡村旅游有序持续健康发展。

(三)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各地要结合实际,深入挖掘原生态和原生文化资源,突出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和农家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特色风貌,突出以森林、湿地、荒漠等自然景观与森林生态文化结合的特色功能,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整合资源、融合发展。树立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理念,充分整合农村、农业、林业、旅游、文化等资源,实现差异对接、优势互补、合理组合,构建功能完善、形式多样的产业布局,推动乡村旅游及其他旅游业态融合发展。

(五)创新机制、提升效益。积极借鉴国内外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机制,不断创新旅游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完善投融资体制和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农民和旅游经营者的积极性,推动乡村旅游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提高效益。

三、发展目标

用五年时间,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一批示范景区,培育一批精品目的地,打造一批精品线路,培养一批高素质从业人员,开发一批有地方特色的绿色旅游商品,丰富和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和产品体系,全面提升全省乡村旅游发展水平。到2015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1.1亿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06亿元,带动直接就业48万人,间接就业240万人。

四、工作重点

(一)科学编制规划。健全和完善乡村旅游规划体系,加快编制《省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积极组织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并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旅游、农业、林业发展规划等相衔接。要强化规划执行力度,提高规划的权威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

(二)加强开发保护。要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的保护,保持特色风貌以及当地居民良好的社会风尚,做到“一村一品”,不盲目跟风、重复建设。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明确环境保护措施,规范建设施工行为。乡村旅游景区(点)内的污水、烟尘、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必须与旅游开发同步进行,实现达标排放和科学处置,切实做到旅游开发和环境资源保护均衡、持续发展。

(三)改善基础设施。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林业和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的整体布局,着力改善乡村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状况;大力整治村容镇貌,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的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景区(点)房屋外观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旅游区(点)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以及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加快兴建特色餐饮、住宿、购物、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努力提高旅游景区(点)的可进入性与旅游活动的安全性、舒适性。

(四)创新旅游产品。要积极依托当地区位条件、资源特色和市场需求,挖掘文化内涵,突出乡村特点,发挥森林养生和生态文化功能,开发一批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满足消费者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健身和养生等多样化需求。

(五)强化宣传推广。加强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和定位,建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和激励机制。要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手机短信等多种媒体媒介,开设乡村旅游专版和专栏,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实现产品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支持和鼓励举办乡村旅游节庆活动,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定期建立信息制度,引导理性经营、理性消费,促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六)健全标准体系。组织实施《省乡村旅游点质量划分与评定》标准,完善《省旅游强县标准》和《省农家旅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制订《省农家餐馆星级的划分与评定》、《省乡村旅游服务规范》等系列标准,对乡村旅游区点、食宿娱乐、游客中心、购物场所、安全设施等进行规范指导,提升经营管理和接待服务水平。

(七)发展旅游商品。积极支持和鼓励乡村旅游经营者、农民和林区职工依托当地的特色资源,兴办旅游产业,设计和开发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绿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一林一色”。推动农林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提升产业化水平。

(八)强化行业管理。鼓励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在原料采购、技术推广、人员培训、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积极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行业自律、市场营销、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规范发展和管理协调长效机制。

(九)加强示范引导。积极创建一批旅游强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a级乡村旅游点、示范旅馆、示范餐馆、示范购物场所以及旅游商品研发、生产示范企业,对验收达标的实行统一管理。鼓励乡村旅游景区(点)创建国家a级景区,鼓励乡村旅游发展较快的县和村镇创建中国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鼓励申报部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对创建成功的优先安排项目发展资金。

(十)强化人才培训。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力争建设一支精于管理、善于经营的乡村旅游管理队伍,一支具有国际战略眼光、深谙当地实际的乡村旅游营销队伍,一支素质较高、服务优良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农业、林业、旅游等部门要将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计划,通过送教上门、办培训班、组织考察学习等方式,加强旅游师资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地要重点开展对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要将导游员、接待服务人员的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结合起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按项目补助标准给予技能培训经费补助,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技能。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项目投入。各地要将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布局,充分利用规划、扶贫、环保、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专项支持政策。发改、交通运输、农业、林业、水利、住房城乡建设、文化、扶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等相关部门要把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农业发展资金、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乡村公路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与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对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项目倾斜。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实行收费优惠。对新开办的乡村旅游项目,工商、卫生、消防等部门免收办证费用。对3a级以上乡村旅游点、星级农家旅馆免收标牌费,用电实行比商业用电低0.1元/千瓦时的价格,用气实行与一般工业企业同等的价格。

(三)实施用地支持。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鼓励开展乡村旅游规模经营。乡村旅游企业经营用地应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后申请办理用地手续。加快推进重点乡村旅游地区经营用农村房屋产权的登记发证工作;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集体林权等涉及乡村旅游产业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7

(一)在产业定位上确立了发展大旅游的思想

*市的旅游产业定位于第三产业的支柱产业;*市则定位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第三产业中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重点支柱产业;*市定位是第三产业重点发展产业、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市定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各市在城市定位上,突出了旅游产业的重要地位:*市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是“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区域通枢纽,著名的旅游胜地”;*市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市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市是“西太平洋沿岸国际旅游中心城市”。

(二)在城市规划上体现了大旅游的发展思路

*坚持城市规划与大旅游发展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中充分体现大旅游发展规划因素,以保护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市政府成立的“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规划委员会”。该委定期会同计委、规划等部门对旅游项目论证审批;*市形成了“旅委”与计委、规划部门集中审定表决旅游改扩建项目的议事制度;*市在旅游立法中明确规定:“新建、扩建、改建旅游项目应当经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审核同意后,再向有关部门申请立项。县级市、区的旅游建设项目应当报*市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同时,*市政府在建设发展中,为保护*古城及古典园林风貌,作出保留旧城区、建设新区和工业园区的决定,使*古城、古典园林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使*旅游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市政府也明确提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当坚持“统一规划、依法开发、体现特色、合理利用、科学保护”的原则,符合旅游业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三)在市场管理上实施了依法综合治理的措施

*认为建立规范、有序的旅游市场秩序,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他们均采用联合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综合执法等形式,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并取得明显成效。*市旅游指导委员会下设“旅游管理委员会”,其职能就是负责协调公安、工商、市容等部门,联合对旅游市场违规、违法行为进行综合治理;*市政府针对日趋升温的“一日游”市场,专门颁布了《*“一日游”公告》,并责成各景区(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对景区点及周边环境进行严格管理,依法整治;*市建立“一日游”经营活动专项审批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当地旅游市场秩序。

(四)在旅游资源开发上形成了社会办旅游的局面

*市在景区点的建设上,市政府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大力倡导内资外资、国有民营一起上,并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提供政策扶持。近三年来,共吸收40多亿元人民币投入景区(点)建设,建设了宋城、未来世界等一批文化品位高、具有高科技内涵的新景区(点),并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形成了旅游资源开发的良性循环;*市全市60余家星级宾馆90%以上利用外资、吸收内资兴建,社会资金在旅游饭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五)在旅游产品上突出地方特色创名优品牌

*在旅游六要素“行、游、住、食、购、娱”中充分体现本地文化特色,用特色文化包装旅游、包装城市。*市政府依托“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历史文化名城”的优势,利用国际互联网、中央电视台1—7频道等各大媒体,隆重推出“*国际梅花节”,*的花车巡游驶进了*滩,在国内外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培育和发展当地饮食文化,使秦淮河美食文化形成*旅游的一大特色,*向世界推销“三古一湖”(古城、古典园林、水乡古镇、太湖),在住、食、购上充分展示吴文化的特色,即住——古典园林饭店,食——吴越菜,购——*工艺品、苏绣等,同时,举办国际性“*丝绸节”推销*旅游;*充分挖掘本地旅游资源,推出中国第一桥——江阴长江大桥、神州第一佛——灵山大佛、华夏第一村——华西村、太湖第一渚——鼋头渚,并以一首《太湖充满温情和水》的歌曲占领了日本客源市场;*着重推介都市旅游(都市风光、都市文化、都市购物);*以“三江两湖”树立*旅游形象。通过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形象包装,使*旅游形象充满个性化,城市充满个性化。近几年来,*海外旅游者人数、创汇收入连年攀升。

(六)在政府主导上给予政策扶持

*市政府为发展都市旅游,建立旅游“两委体制”,采取制定征收旅游企业旅游附加的政策,保证*旅游发展基金,同时,市财政每年拨款5000万元,用于*旅游促销;*市政府从第三产业发展基金中列支1000万元每年递增15%用于发展*旅游业;*市政府制定了按全市饭店利润的10%征收旅游附加的制度,每年13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基金;*市每年旅游市场促销费为500多万元。

(七)在城市环境建设与治理上为大旅游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旅游业发展得益于基础环境建设与治理。*市政府为开辟“黄浦江夜游”旅游项目,动用巨额资金搬迁*外滩所有货运、军用码头;*市政府近年来改造了60多条道路,实现绿、亮、洁、美,投入4000多万元治理秦淮河、玄武湖;*市政府近年来投入巨资改造、扩建通往景区点道路50多条;为了维护*国际风景旅游城市的形象,*市人大常委会于去年7月专门作出了《关于拆除违法建筑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决定》,人大决定,政府执行。*新任市长上任不到一年,拆除违章建筑达137万平方米,拆违铺绿,改造了环沿西湖的环境,树立了国际旅游城市的形象,得到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的好评。此外,在城市的建设上,着眼于树立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与国际接轨,在旧城改造和建设中,考虑了盲人和残疾人的设施建设,也考虑国内国外游客方便,设立了中英文对照指示方向的路牌等。*从抓城市环境建设、治理城市环境入手,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旅游的可进入性,有力保证了大旅游的发展。

二.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市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旅游业的发展,把旅游业定位为“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大力培植和扶持,通过持续

速发展,努力把旅游业发展成为21世纪*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市旅游业克服起步晚、基础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年旅游总收入达111亿元,又创新高。结合我市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文化内涵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快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使我市旅游业真正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有几个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思考。

(一)要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我市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在与*人大、旅游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座谈中,他们均对*的旅游资源给予了高度评价。但是,要实现从旅游资源大市到旅游强市的过渡,必须要有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原因之一,*市要建成国际化旅游城市必须首先建成国际旅游城市。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城市国际化道路的必经阶段。原因之二,发展*大旅游与市委、市政府建设滨江、滨湖城市的思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原因之三,市委、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的大力实施,使发展*大旅游、大产业成为可能。因此,建议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朝着支柱产业的方向进一步加以扶持发展,最终培植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要挖掘个性、渲染特色,把我市建设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旅游城市

*发展旅游业的经验证明,没有特色的城市就是没有个性的城市,更不可能成为国际化城市。旅游业是以城市形象、城市特色为品牌的产业,这就需要在发展城市旅游业中发掘个性、渲染特色。我市是一个有着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具有深厚的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底蕴;具有高山流水琴台觅知音、编钟、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汉阳兵工厂、张公堤、红楼等一大批可供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同时,我市又是全国知名的滨江、滨湖特大中心城市,长江和汉水在市内交汇,泾渭分明,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自然景观。因此,开发和利用好现有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鲜明的楚文化和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和个性,是我市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的关键所在。在旅游纪念品、饮食、景点、娱乐等旅游要素上需要展开充分研究,深度挖掘楚文化、民间文化特色,使旅游饮食、娱乐、地产品、人文自然景观突出我市充满个性和特色的旅游城市形象。同时,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使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要强化旅游精品意识、创新意识,大力宣传城市形象

经过多年的扶持发展,我市旅游业实际已形成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点,如黄鹤楼、东湖、晴川阁、琴台等等,但是包装组合不够,宣传促销力度不大,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形象,因此,必须加大力度进行海内外推介、促销。同时,有一批精品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不够,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旅游业是一个“点子”产业,要画龙点睛。同时创新是旅游业的生命线,必须树立创新的意识。结合*的自然、历史文化优势可探索在水文化、热文化上,在名人故居等题材上深入挖掘、开发、实施创新,以“新”取胜,真正形成知名度高、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我市旅游精品和精华旅游线路。

(四)要注意城市规划与旅游规划相结合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又构成城市规划的一部分。就*的实际来说,要发展旅游、形成大旅游格局,必须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旅游规划,两方面要做到相互结合,相互呼应。*市为拓宽道路,曾准备砍掉市区几十年的树林,在市民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社会的呼吁,*市政府思量再三,下令停止砍伐,保护了树林,保护与开发并进。据有关部门测试,*虽与*同为“火炉城市”,但因园林绿化覆盖率高,每年夏季气温降低了2—3℃。大量的事实表明,城市规划应与旅游规划相结合,两者相互融合,才能形成一个城市的整体特征、树立整体形象。为保证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充分体现旅游规划的特殊性,一方面要做好我市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湖城市的整体性旅游规划、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令行禁止,使城市的建设性破坏、不伦不类的人造景观、“假古董”建设降低到最低限度。

三.*“创优”工作的主要经验和作法

(一)政府主导抓“创优”

*从*年起开始着手“创优”工作。均成立了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副市长为副主任,相关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导委员会”。由于“创优”工作关联性强、涉及面广、协调量大,各市“创优”指导委员会把“创优”工作始终抓在手中。各市认为“创优”是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大好契机,是拉动内需,加快大旅游发展的“助推器”。五市市政府均提出一次“创优”一次成功的目标。为此,各市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亲自主持召开“创优”动员大会,并且每年召开两次旅游经济工作会议,抓“创优”、促“创优”、推“创优”,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亲自检查、亲自督办整改,市人大、市政协密切关注,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把手”工程。

(二)宣传发动广泛深入

“创优”过程中,*市政府向广大市民倡导“在外国人面前是中国人,在中国人面前是*人”的口号,充分展示*市市民的精神风貌。*市政府提出“人人都是旅游环境,处处都是*形象”,深入人心。*市政府向全市一万多辆出租车驾驶员和1万多辆公交车司乘人员下发了“创优”宣传资料,并要求熟记“创优”内容、要求、标准,形成了“创优”宣传的声势和社会氛围。并在新闻媒体上开办“创优”专版,专栏40余个,宣传“创优”,推动“创优”。*市对全市所有寻呼机用户,2个月不间断地发出“创优”信息及要求。五市在“创优”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强大的“创优”舆论氛围。

(三)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

*市政府拨出专款资金5千万元,对通往景区的道路及景区厕所进行全面改造,建设“绿色走廊”,做到一路一景,充分体现城市亮、绿、洁、美。*市投入巨资对全市主干道及环西湖沿线道路拆违还绿。*市政府提出了“创建为主,软件为主”、“完善城市整体功能”的“创优”思路。*市1997年投入246亿元,搬迁了18家城市污染企业,同时,将城市主干道中山东路、汉中路、湖南路等一批道路按“创优”标准建设成“城市景观路”,并全面实施了亮化、美化、绿化和净化工程。三年来,*市对全市24个主要景点和城区主干道及公共场所的200座公厕按“创优”标准进行了改造和翻新。

(四)注重“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制作

在“创优”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上,各市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市、*市资料准备工作将近三年时间,仅各相关行业的附件资料就堆满了一房间;*市迎检冲刺阶段,突击“创优”资料,6台电脑、6台复印机,整整工作了两个月,与此同时,各市在收集整理的基础上,按“创优”要求18大项,加总目录共计19本,单独成册,设计和制作十分精美、规范、完备详实的“创优”资料,给予检查组良好的直观印象。

(五)以检查促“创优”

*反复检查社会“创优”,成为他们推动全市“创优”工作的重要手段和经验。*市四大家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兵分四路,针对薄弱环节、薄弱部门、薄弱领域重点检查

现场督办整改,每次确定重点对象60家;*、*、*,甚至*都是市主要领导亲自检查,现场督办整改,这种不间断、反复进行、直至达标为止的检查,确保了“创优”目标责任的彻底落实。

(六)迎检工作准备到位

*均成立了“迎检指挥部”,市长任总指挥,分管市长任常务总指挥,市直委办局、区县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宣传组、现场组、资料组、服务接待组等。第一次与检查组见面,市四大家班子所有成员、各委办局、区县主要负责人全体出动,热情迎接,博得了良好的印象分。同时,公安、工商、交通、市容调动一切力量跟踪服务,排除意外。分管副市长亲自坐镇指挥、协调,亲自为检查组调用资料。出租车队对检查组随时应候服务,公安巡警便衣执勤,严密防范,各城市迎检准备十分充分。

四.关于我市“创优”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我市“创优”工作的优势

1.市委、市政府有“创优”必胜的信心和决心。1996年我市召开了首次“创优”动员会,*年11月再次召开了全市“创优”动员大会,成立了“创优”领导小组,市委罗书记参加了会议,王守海市长亲自作动员讲话,明确要求一次“创优”成功,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同时,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下达了“创优”目标分解责任。经过全市上下近半年的努力,“创优”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2.旅游立法工作超前完成。市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创优”工作,《*市旅游管理条例》数易其稿,多次召开会议讨论、审议。1997年9月,《*市旅游管理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在旅游立法上,我市比*先行一步。同时,市政府已制定《*“一日游”管理办法》,并颁布施行。因此,在旅游立法上,我市已具备很好的基础。

(二)抓住“创优”机遇,提升城市功能

“创优”工作涉及一个城市的形象、地位和品牌。城市之争是综合实力之争,更是城市形象、城市功能之争。我市作为华大城市,要树立应有的形象和地位,“创优”工作为我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创优”可以全面推动我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建设。坚持硬件、软件一起抓,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高全市各行业服务水平。楚文化、三国文化、辛亥革命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利用,可形成我市独特的城市文化品味,从而整体提升我市的城市功能。

(三)“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齐头并进

市政府提出把我市建设成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近年来,这一目标的大力推进,已经为“创优”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创优”与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相互呼应,成为树立我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同时,“创优”工作又有力地推进了“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两者相互依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创优”工作是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重要阶段,与市政府环境创新工程不谋而合。“创优”涉及自然山水园林历史文化的挖掘、开发、利用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的进程,因此,“创优”为我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大力推进“创优”工作成为我市环境创新工程的必然。

(四)继续深化我市“创优”工作

*年11月市政府目标办,向全市43家委办局区下达了“创优”目标后,市政府高度重视,责成各单位按目标责任完成,公安、计委、交委、建委、公用、卫生、环卫、东湖局、质监局等单位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创优”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仍有一些单位工作起色不大。目前,“创优”验收已进入到倒计时阶段,10月份,我市将接受国家“创优”工作的验收,按照“创优”1000分标准,要达到900分以上的要求,工作量巨大而繁重,不仅涉及方方面面,而且时间紧迫,仅靠旅游管理部门协调,是难以胜任的。因此,需要政府主导,调动各方面力量,齐抓共管促“创优”。

1.加大力度,进一步推进环境创新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我市在市政建设、园林绿化、亮、洁、绿、美工程上实施了大手笔,城市环境治理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城市形象不断改善。但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仍是当前的一大课题,乱搭乱盖,马路经济,麻木占道经营,出租车宰客等影响城市形象的现象仍有发生,使我市旅游可进入性降低,需进一步进行根本治理,实施还路、还道、还绿措施。

2.加大“创优”宣传力度,营造“创优”浓厚的社会氛围。截至目前,各区“创优”广告宣传牌未完全到位,媒体宣传没有形成板块和阵势,市民对“创优”知之不多,必须集中新闻媒体优势,深入宣传“创优”目的、意义和作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办法,加大宣传的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创优”、支持“创优”的良好局面。

3.加大“创优”工作的检查力度。全市旅游行业正进行第二次“创优”规范达标检查整改。但是对行业外部,市直各委办局区的检查力度不够,一些单位没有建立“创优”责任制,没有具体的工作部门和人员,因此,需要针对薄弱环节和参与“创优”工作的部门,进行深入检查,必要时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亲自挂帅,现场督办。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8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9

关键词:“旅游+”;民俗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4月19日

一、引言

旅游产业,是实现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旅游+”把旅游业的要素渗入、融进其他相关产业和领域,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等的共同进步,并因此形成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理念的新型业态、新型发展模式和新型产业结构体系。总之,“旅游+”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2015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上,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在《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中明确指出“旅游+”的概念,呼吁旅游工作者以融合的理念重新构建中国旅游的发展格局。即把旅游作为一个平台,来整合其他社会资源,把旅游产业作为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体;把“旅游+”作为工具来构建新业态下旅游新路径;将“旅游+”作为手段用来推动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民俗事物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作为一种现代的旅游活动发展起来。30多年来,学者们相继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民俗文化的见解和认识。在《中国旅游百科全书》中,认为民俗文化旅游是集观赏、考察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于一体的活动。当然,这里所说的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的融合,是民俗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是民俗与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发展。将民俗、文化和旅游三者共同作为旅游吸引物,有助于从不同方面激发旅游者的动机,从而使旅游者产生想要旅游的冲动。当前,文化旅游已成为新业态下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民俗文化作为一个民族悠久文化的沉淀,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由于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的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旅游+”的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逐渐成为实现“旅游+文化”、“旅游+民俗”的重要旅游形式。从目前旅游业的发展来看,民俗旅游的民族性、区域性、神秘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独具魅力的项目;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将民俗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将各个民族特有的文化内涵悉数呈献给游客,能够有效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展示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还能有效弘扬各民族的民俗文化,对实现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现阶段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规划欠科学。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规划不够科学。一个科学完善的旅游开发规划是各种旅游建设成功进行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民族聚居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上也要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但是由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起步晚,部分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开发,本质上并没有立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实际水平,加上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不到位、利用不合理、市场开拓不完善,致使当前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处于低水平的初级阶段。

(二)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够完善是有很多原因的。一是在于民族地形的复杂性,景区的道路设置不够畅通,增大了游客进入的困难性,严重抑制了游客的整体数量,这就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开发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二是在于后备资源供应滞后化,当前民族地区除较早开发的个别资源突出地区,具备较好的基础供应条件外,许多一般资源的民族文化旅游景区都存在供应不充足的情况;三是信息传播闭塞化,当今社会是智慧旅游的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递是发展旅游的关键。但是部分民族地区仍存在网络通讯设施落后的问题,导致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出现无信号无网络的现象,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发展。除此以外,景区排污设施、生态环境保护设施的缺失,不仅对旅游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还明显抑制了整个民族地区旅游的快速发展,不能很好地发挥旅游的经济效益和联动作用。

(三)产品创意缺亮点。当前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是缺乏创新点,尤其是对体验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较少,大部分景区是吃吃特色的饭菜,简单参观少数民族的建筑、服饰和生活环境,而对当地真正的生活缺少体验。当下正是体验经济时代,体验作为最有效的营销手段之一应当被我们应用在产品开发中。很多民族地区在搞民族聚居的微缩型生活景区建设,意在完整展示少数民族的生活特色,但是很多项目在建设过程中相互模仿和复制,既没有体现原有的民族特色,还造成了服务产品的严重同质化。当然,体验经济下少不了对民俗表演节目的展示,但是有的景区过分热衷于制造伪民俗,采取杜撰与附会等方式,给游客造成了错觉,这对特有的民俗与风情的传承是不利的。然而,当下的旅游者尤其是民俗爱好旅游者,他们怀着对少数民族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在意、更关注的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游客停留在观赏的层面上,而恰恰是体验型、参与型的旅游活动。

(四)服务水平不够高。民俗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旅游业所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无形的直接服务,同样民俗文化旅游业提供的也是这种无形的服务。如果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微观上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的服务水平,从宏观上说会影响整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导游作为游客参观游览的伙伴,要充分体现作为游客的另一双眼睛的作用,在导游过程中讲解景点不能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还要和游客互动,激发游客的兴趣,提高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整体印象;除此以外,民俗文化旅游地的酒店大多数都是私人经营的家庭式旅社,这些经营者由于未经过系统的培训,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服务不到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降低了游客对民俗文化旅游地的满意度。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旅游+”的新时代下民俗文化旅游业持续发展,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已迫在眉睫。

(五)保护力度不健全。20世纪80年代时,我们普遍认为旅游是无烟产业,但是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慢慢发现旅游并不是无烟的,相反旅游过程中的交通废气、景区污染已然成为大气污染、环境破坏的重要来源。所以,我们在讨论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时不可避免要讨论到保护问题。首先是环境的保护问题。随着大众度假时代的到来,游客的规模越来越大,旅游的超负荷接待增大了保护的难度。现阶段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更多是追求经济效益,进行掠夺式开发,并不重视民俗文化得以繁衍生存的生态环境,如景区的违章建筑问题、污染排放问题;其次是文化的保护问题,包括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俗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文化相互交流的过程,在旅游中五湖四海的游客汇聚一堂,各种文化相互融合。在这一过程中,旅游目的地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外来旅游者所带来的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击,其特有的风俗习惯等随着外来文化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长此以往,旅游地民俗文化可能被外来文化所异化甚至同化,民族特有的神秘感也会随之降低甚至消失。然而,民俗文化旅游地,本就是以民族独特的文化来吸引各地游客的,如果这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被现代文明所改变,那么对游客的吸引力也会随之降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来看,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经营者大多是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过分的商业化严重破坏了民族地区的生态平衡,使民俗文化旅游趋向于商品化、庸俗化,扭曲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原始目的。

(六)投资方式范围小。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既要有政府的支持,也离不开良好的投资环境。虽然国家每年都安排有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增加了对旅游、特别是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方面的投入,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持续升温,现有的基础设施承载负担过重,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背景下众筹逐渐成为旅游投资的重要方式。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包括发起人、跟投人、平台等,是指一种向大众募资,来支持发起人或组织的一种投资形式,由于众筹的投资来源比较多,未来众筹将会是旅游发展的主要动力。

三、“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在“旅游+”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要创新理念、创新思维,树立起创新的意识,具体来讲就是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七个方面探索民俗文化旅游创新性的发展战略。

(一)整合区域化资源。“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应该是在资源整合驱动下的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的整合。民俗文化产业资源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对于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借助电视、杂志、网络等媒体,一方面通过广告电视作品或专题纪录片、多语种旅游网站,来展示旅游;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或节日会展等重大事件来整合现有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或已经转化为旅游资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影视节目可以充分挖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内涵,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同时,影视节目对旅游目的地的展示时间相对较长,有利于对潜在旅游者形成有效持久的刺激,这对转化为现实旅游者是非常有作用的。《花样姐姐》、《爸爸去哪儿》等影视节目火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的繁荣发展。因此,制作有内涵的、丰富的民俗文化节目对扩大旅游地民俗文化旅游知名度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下的民俗文化的融合不仅仅是民俗文化资源小范围内的简单组合,而应是在全省文化旅游整体发展规划下进行的整合。具体是在省内已有成熟景区基础上,达成“大带小,强带弱,先带后”的规划思路,即以大景点带动小景点,以竞争强资源带动弱势资源,以先发展起来地区带动后发展地区的规划思路,如以精品景区中的大景点带动地域性的小景点;以处于强发展阶段的景点带动发展弱的旅游景点;以先发展起来的成熟景区带动后发展的景区。

(二)打造创意化产品。“旅游+”下的民俗文化规划的重点应是加强旅游产品及项目的开发规划,根据不同的地区分布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结合具体区位特征、资源禀赋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新产品和旅游新项目,这是实现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的关键。我国五千年文化积淀,56个民族集聚发展,因而大力推动旅游与民俗文化资源的融合发展,不仅传播了民族文明,还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

(三)搭建信息化平台。在技术力量的作用下,“互联网+”正在全面地改变着各个行业,同样拥有强大的市场开拓力量、旨在追求愉悦生活、饱含人文交流优势的旅游,也正通过“旅游+”给旅游行业带来深刻影响。由于不同地区存在的差异很明显,加上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导致旅游发展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地区联动发展的意识薄弱,各个地区内部的行政管理部门缺少有效的平台进行旅游资源的交流与分享,不仅使地区的旅游发展差异日趋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旅游+”下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发展进程,因而尽快搭建跨界的信息交流平台,对于不同地区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加强在线上的定期沟通以外,积极促成线下旅游相关会议的召开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培育优质化人才。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属于知识及资源双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的速度、竞争力的强弱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人才的影响,优质的人才是旅游产业实现创新的关键。为此,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政府部门一是要根据市场需求培养旅游专业人才。具体来讲,就是在高等院校确定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合作,构建科学完善的旅游人才培养方案,或者考虑成立职业性学校,培养旅游专门人才。最重要的是组织旅游从业人员定期参加必要的培训,以及开设模拟导游和讲解员课程,实地强化基层人员素质;二是是扩大从业人员的来源,吸纳社会未就业人员,组织旅游专业培训,引进从事旅游研究、规划、营销、策划、纪念品开发等专业人才;三是激励机制,首先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归宿感和成就感,给予员工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员工亲身的参与进来,既能锻炼自身的能力,拓宽职业生涯的通道,同时可使自身价值得到体现。还要保持公平、平等的薪酬待遇,同时为一些紧缺人才、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设立高职高薪的回报体系,减少不必要的人员外流。

(五)开发多元化产品。新常态下旅游产业是商养学闲情奇六要素俱全的产业体系,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方面空间很大。然而目前很多景区存在特色性和体验性较低的娱乐项目的问题,因此要将民俗文化中的娱乐活动设置与“旅游+”深度融合,用民俗文化要素丰富旅游的体验项目。首先,应把普通的观光型旅游转变为丰富的体验性旅游,调动游客的参与积极性;其次,要积极借鉴经验,尤其是国内外成熟民俗景区与“旅游+”融合实践的经验,建设融合休闲、文化、购物、体验、观光的现代性民俗文化旅游区。在完善旅游基础配套的同时,严肃整顿不恰当文化,主动融入时尚元素,合理开发以体验性为基础的娱乐休闲旅游产品,有机结合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创新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产品设计,构建完善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链,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拉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从游客的需求角度来看,要开发特色化、专一化旅游线路,如针对不同的细分市场,如对中小学生推出“教育游”、“少数民族风情游”,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体验不同文化;针对大学生推出“民俗探险游”、“文化体验游”,以此来满足90后大学生求新求奇的需要;针对情侣推出“浪漫蜜月游”,可体验少数民族的婚庆事宜;针对银发市场推出“休闲保健游”来满足老年人特殊的需求;针对短途游客推出“一两日游”;对国外游客主推“民族历史文化游”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游”等。

(六)塑造一体化品牌。营销的概念源于管理学。现将营销中的整合概念引入到民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上,则是指以游客为中心,对不同区域、不同资源进行融合,统一发展的目标,从而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就单个民俗景点来说,要从景区内部提高民俗文化内涵。具体来说,就是根据不同民族区域的特色资源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对于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民俗旅游产品,可以采取“大带小”的理念,在具体发展时,直接把有知名度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成旅游产品,在原真性基础上打造精品旅游区,构建民俗文化旅游体系中的高端旅游产品;对即将失传或者已失传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查找历史书籍记载,挖掘历史面貌,以人造微缩景观的方式再现出来。从游客角度来讲,基于游客对民俗特色文化的兴趣,应进行不同开发层次及营销整合。如调查游客群中男女比例、年龄比例、职业构成、旅游方式等,做到在资源的开发和项目的设置上男女游客的比例恰当;在旅游路线的设计上有针对性的分层次分群体进行营销。在旅游方式上,自由行、自助游、自驾游等,逐渐成为旅游中的主流,因此应该加大对道路、宿营地等基础旅游设施的建设。总之,从游客的需求和特点出发,进行针对性的营销是有重要意义的。

(七)持续生态化发展。从长远发展来看,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不仅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持续性,也保证了文化的传承性。在黄金周、小长假等时期,通过信息平台及时游客数量信息,实现对游客人数的合理控制;在景区,设置节能型、环保型车辆。着重听取民俗文化的传承者意见,尊重当地居民意愿,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适度的利用,使得民俗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当中自然地进行传承。地方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结合当地实际发展水平,研究制定民俗旅游的整体生态发展规划,发挥政府部门在旅游中的的宏观调控职能,协调各级分管部门的力量,加强民俗旅游景点的可行性论证与生态建设;积极鼓励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严厉制止滥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商业,营造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民俗又是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文化已经融入到旅游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而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成分,在大众度假时代到来之前,研究其与“旅游+”的深度结合,以及在此背景下的创新型生态发展显得格外重要。(图1)

四、结语

旅游活动是一种涉及面非常复杂的活动内容,其旅游资源要素、旅游产品形态、旅游产业边界都是不断扩展的,随着“旅游+”的提出,旅游活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融合到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心理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带动了工业、农业、教育、物流、养老养生、婚俗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因此,本文研究“旅游+”下的民俗文化旅游就显得意义重大。

本文基于“旅游+”的背景,以旅游中的各种融合为研究基础,分析了民俗文化这种民族特殊的旅游形式,在实际旅游发展中需要关注的一些问题,包括观念认识不足、产品创意、旅游服务、保护力度、投资主体、品牌营销等,并在此基础上从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民俗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战略。当然,推动“旅游+”还需要市场的配合和政府监督,既然研究的是“旅游+”,就不妨称之为“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我们知道,在经济学中市场总是被称为无形的手,这只无形的手在旅游市场中为旅游资源配置、旅游基础建设、旅游需求的满足、旅游景区的规划等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动力系统;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政府”相对来说就是实物形态存在,不妨称之为有形的手,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力量和法律条例保证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政府的公报、政策也会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导向性,正如我们所研究的“旅游+”,就是在政府的号召下新兴的研究方向。同需求与供给的平衡一样,既要通过市场的力量,不断丰富旅游的内容,拓展旅游的边界,扩大旅游的影响;也需要依靠行政资源和行政权力的进行资源配置,在“旅游+市场”和“旅游+政府”的平衡中也需要有这样的匹配性,同时也要融合区域规划、文化创意、信息平台、人才培育、产品开发、品牌塑造以及生态发展,这样对“旅游+”的融合、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相互匹配、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就会有很重大的作用。

“旅游+”与“互联网+”一样,具有平台的功能,在这样一个平台上,不仅要实现“旅游+互联网”,也要实现“旅游+产业”、比如农业、工业、文化、物流等,互联网毋庸置疑,正在以其强大的技术力量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就十分需要关注在“旅游+”下旅游发展各个面的研究。可以想象“未来景区”可以实现“旅游+技术”,也就是发展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是“旅游+”的有效实现形式,就体来讲就是通过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和技术手段,为景区打造集电子智能服务、数据分析能力、网络营销平台的于一体的旅游科技信息融合方案,同时也是践行旅游行业“互联网+”和实现从供给侧改革,来推进旅游行业全新发展的有益尝试,标志着“互联网+旅游”新模式的正式开启。作为“旅游+”带领下的未来景区,将会以更美好的姿态迎接访客的到来,如扫码支付景区门票、景区地图电子导览和解说系统等在内的全线产品。

主要参考文献:

[1]李金早.开明开放开拓迎接中国“旅游+”新时代[n].中国旅游报,2015.8.21.

[2]宋子千.“旅游+”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n].中国旅游报,2015.9.18.1.

[3]马勇,周霄.旅游学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8.

[4]刘敏,潘贵渝.民俗生态旅游新模式研究[J].新经济,2015.17.

旅游文化创意与规划篇10

记者:刘先生,听说您近两年先后五次来到河南,作为我国知名旅游策划专家,请问您对河南有什么感受?

刘汉洪:总的感受是:我因河南而冲动,我为河南而感动。我因河南而冲动,是因为河南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明之源,这里是一个令人顶礼膜拜、怦然心动的神圣的地方,是一个值得一来再来、走了又来的神奇的地方。

“厚重河南”,这是我的“河南印象”。之所以这样说,因为河南是文物厚土、文明净土、文武圣土和文化热土。这里既有黄帝圣帝,这里又有黄河圣水。

河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向称中国之缩影,华夏文明之根源。知中原者知天下,得中原者得天下,不到中原不算到中国,这几乎成了不争的共识。作为全国著名的文物大省,这是有经历风雨剥蚀的名胜古迹和深埋于地下的文化遗存。宋代大历史学家司马光有诗句说:“欲知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其实何止是洛阳,完全可以说是整个河南。司马光说的是11世纪以前的历史,其实,司马光以后至今的八九个世纪,更其如此。

“厚重河南”留给我们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无比宝贵的财富,旅游策划大有可为。以策划为起点创意河南,必将给中国旅游乃至世界文化又一个兴奋的理由。

令人十分高兴的是,我为河南而感动。为河南文化与旅游在中部的率先崛起而感动。为河南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决策者的胆识、各部门的共识和全社会及老百姓的意识而感动。尤其是近年来,无论是政府主导战略的推进,还是从旅游策划及营销来看,河南旅游都令全国的同行刮目相看,交口称赞。从焦作经验到栾川模式,再到少林攻略,河南旅游向世人昭示出灿烂无比的美好前程。

记者:您既是中国旅游原创策划的著名专家,又是中国旅游实战策划的杰出高手,您觉得策划在旅游业中有何重要作用?

刘汉洪:策划有这个力量,策划可以改变这个世界。这是我对旅游策划重要作用的判断。因为这是一个智慧领先的世纪,这是一个策划为王的时代。策划是一种决胜千里的谋略,策划是一种短兵相接的利器,策划是一把无坚不摧的倚天神剑,策划是一把所向披靡的屠龙宝刀。策划既能化腐朽为神奇,使你一鸣惊人、一飞冲天;也能变金玉为碎石,让人一败涂地、一蹶不振。

我们无法回避,我们别无选择。我们所处的时代离不开策划,我们生活的世界需要科学的策划,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下的大旅游呼唤大策划。我们必须以一种王者之风的磅礴大气,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惊天大策划,奋力开创中国旅游的策划时代。

然而,在知识经济浪潮滚滚而来、注意力经济洪流呼啸而至的时候,放眼当今的中国旅游业,策划的缺失都恰恰是其软肋。中国旅游业不仅缺乏策划人才,缺乏策划技术,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甚至对旅游策划视而不见,策划意识和策划观念的淡薄,至今仍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但策划人往往却有劲使不上,策划有价无市,急需策划的产业界、实业界又不太愿意为策划买单。

当前中国旅游业的策划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有策无划。某些旅游区或旅游企业虽然有能出高策的人才,但没有重用这种人才的计划和体制,造成有策不能使、有才不能用,策划人才严重闲置和浪费。另一方面,有划无策。某些旅游区或旅游企业虽然比较重视策划,并列入了发展旅游的工作计划,但又无良策可觅,无人才可用,只能望才止渴、望策兴叹。

中国旅游策划尚处在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高举策划大旗,传播策划理念,提高策划意识,弘扬策划文化,宣传策划成果,塑造策划形象,推动策划事业,实现策划界与旅游界的有机结合,给中国旅游业装上策划的马达,这是中国旅游策划的当务之急和历史使命。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旅游界与策划界携手合作,精诚团结,并肩作战,我们就一定能够迎来中国旅游策划的黄金时代,最终实现我国由亚洲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记者:请问您对河南旅游策划的现状作何评价?

刘汉洪:我认为,河南旅游策划正处在一飞冲天之前的奔跑当中,正在加足马力越来越快地向前冲。

一是旅游发展战略策划在奔跑。在我们各级政府制定的旅游发展战略中,在我们的战略决策实施时,在我们企业制定的经营战略中,在我们的竞争战略推行时,所表现出来的策划意识越来越强,有关策划的战略内容逐渐增多。在相当一部分战略决策的制订者和组织实施者头脑中,策划这根弦开始越绷越紧。如巩义百万巨奖征策划取得巨大成功,其巨大的示范效应极大地推进了河南旅游策划加快奔跑的进程。只是,从全省总体水平而言,策划奔跑的速度和效果在当今催人奋进的大趋势面前仍有进一步提速的潜力和必要。

二是区域旅游规划中策划在奔跑。旅游要发展,规划要先行,规划是旅游开发建设的龙头,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大纲,其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越来越为旅游决策者所认识。值得高兴的是,理性的感悟和实践的昭示,已经让我们开始意识到,旅游要规划,策划要先行。先策划后规划,以策划指导规划,规划与策划相结全,正在河南旅游产业发展当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推进。只是目前我们策划的科学性、指导性还有待进一步增强,旅游规划人才的策划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策划人员参与规划编制和评审的制度有待进一步形成。

三是旅游宣传促销策划在奔跑。在大大小小的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在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展位布置、宣传手段等方面,过去那种千人一面万人同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也同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变。那种缺少个性风格和时代特征的炒剩饭式的宣传促销,那种一本书、一张碟、一套模式打天下的做法,已经使公众烦了,媒体厌了,业者累了。痛定思痛,一些赋有创意和策划的新的旅游宣传促销办法,正在被我们创造出来和大胆应用。

四是旅游企业经营策划在奔跑。没有专业的品牌规划,没有准确的品牌定位,没有鲜明的品牌形象,没有震撼的品牌口号,没有整合的品牌传播,这是昔日我们旅游企业策划缺失的种种表现。令人欣慰的是,伴随旅游策划大环境和气氛的改善,旅游企业经营策划也已步入起跑线上,并正在加速前行。

记者:能否请您给河南旅游策划提出宝贵建议?

刘汉洪:河南旅游策划必须以营销“厚重河南”为己任,用策划给正在起飞和必将越飞越高的河南旅游装上动力十足的马达。我们要让历史变得时尚,文化变得轻松,山水变得可以解读,所有的诱惑变成可以贩卖的旅游产品和商品。把历史留给我们的这笔无比丰富的财富,不论在地上或地下沉睡或深藏的文化资源,由难以为人所知,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文化和旅游产品,让它们释放出自然的巨大能量。要在社会人文和时空交会、交错、交叉的地方,选取最能为历史代言的“点”,最富文化含量的点睛之笔,对一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事件,寻找贯通古今的线索,呈现历史当时的场景,展示这些载体身上所负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当代人的眼光和理念。

当前,当“厚重河南”被别无选择地置于新时代大潮涌动、大营销波澜壮阔的现代旅游产业大背景之下,我们旅游策划要做的就是用策划开启河南旅游营销全新的时代。

一是让整合营销的观念深入脑海。每一次实践的创新,都是思想观念解放的结果;每一次思想认识质的飞跃,都将带来实践新的跨越。旅游营销实践的革命,必须以营销观念的革命为先导。

这是一个整合时代,整合营销主导营销世界。整合营销观念是全新的观念:把产品先搁到一边,赶紧研究消费者需要与欲求(Consumerwantsandneeds),不需要再卖你所制造的产品,而是要卖某人确定想购买的产品;暂时忘掉定价策略,快去了解消费者要满足其需要与欲求所须付出的成本(Cost);忘掉通路策略,应当思考如何给消费者方便(Convenience)以购得产品;最后请忘掉促销,90年代以后的正确词汇是沟通(Communications)。这就是整合营销观念。

以4C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整合了消费者、成本、方便、沟通而以全新的营销传播方式去诠释市场,诠释营销。整合营销的核心是沟通。

二是让品牌营销的旗帜飘扬起来。新的世纪是品牌经营时代,中国与世界潮流同步,旅游就必将与品牌同行。

旅游品牌既有一般品牌的共性,也有其自身独特的地方。同步性、综合性、表征性、稳定性和可塑性,构成了旅游品牌的特点。旅游品牌包括旅游目的地品牌、旅游企业品牌、旅游产品品牌和旅游服务品牌等不同类型。旅游品牌对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突出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特色;树立鲜明的旅游形象;提高旅游者的购买效率;反映旅游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创立旅游品牌是一项系统工程。旅游品牌创立方式多种多样。有服务质量创品牌、经济规模创品牌、营销活动创品牌、企业文化创品牌等等。旅游品牌塑造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和品牌维护等等。旅游品牌营销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明确创立旅游品牌的目标;制定旅游品牌的战略;实施旅游品牌战略;旅游品牌评价;旅游品牌的重新定位。

立于品牌经营时代全新的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同在。新兴的中国旅游业,应当根据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条件,站在战略的高度研究和思考中国旅游品牌营销问题,找寻中国旅游品牌的发展之路,及早让品牌营销的旗帜在中国旅游业界高高地飘扬起来。

三是让整体营销的新风迎面吹来。整体营销是时势所造、大势所趋。它是市场营销实践发展的最新趋势,是市场竞争与市场营销的紧密结合。当今的市场竞争已发展为理念、战略和技巧等三个层次的系统竞争,市场营销活动也相应地在三个层次上全面展开。技巧竞争与组织营销的融合,战略竞争与战略营销的融合,理念竞争与企业形象营销的融合,蕴育出全新的整体营销模式。理念营销,是指如何在研究社会需要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确立独特的经营理念,并将之有效地表达和传播的过程;战略营销,指在经营理念的指导下,必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形成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在长期发展与整体发展中贯彻营销观念与策略的综合性活动;技巧营销,指传统营销理论中的组合营销,即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的组合。

整体营销的突出贡献在于将经营理念、经营战略和经营技巧有机地组合了起来,将实践中的识别系统、战略经营与市场营销活动统一了起来,要求经营者全面系统地开展其营销活动,从而改变以往的传统营销观念和营销实践。而仍处于促销时代的当今中国旅游业,缺的就是整体营销,单打独斗,孤军深入,形式单一,各自为战,这是旅游营销和促销当中突出的毛病。看来,整体营销观念的导入和整体营销实践的引进,中国旅游业不能再犹豫了。

四是让社会营销的时代早日到来。社会营销,这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提出的新的营销理论。这一理论是基于现代环境、能源、人口等世界性问题日益严重而提出来的。

旅游业是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完好的社会人文环境发展与繁荣起来的,没有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更应当永远是旅游业发展追求的目标。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必须与全社会、全人类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总之,不管世界经济形势如何变化,市场营销观念和潮流如何改变,坚持社会营销的理念,应当成为旅游业营销与发展不变的原则与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