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十篇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十篇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17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形体训练;模仿性和协调性;身心健康

一、训练方法、内容与步骤

形体训练的内容、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我们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训练。

小班:小班幼儿的形体从简单的模仿动作开始,启发幼儿有意识的去模仿,逐步达到模仿的准确性,并在音乐的伴奏下,能按照音乐的节拍,在老师的指挥下完成各项动作。主要训练幼儿站、坐、跪、行、一位立脚尖,训练腿部力量.双手抓着杆子荡秋千或者用力向上拉,训练双臂力量、勾绷脚、脚腕旋转,训练脚腕力量和灵活性,轻拉韧带。外加一套小班站立素质操,每天训练15分钟。

刚开始孩子们怕苦、怕累,不愿参加训练,我就在轻快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并用有趣的语言去引导他们,编配许多有趣的动作。如拉韧带时听着《小猴下山》的音乐,两手放在头上当小猴子,从身体上滑下到地面,并说着歌谣:“两只小猴子,下山摘桃子,两腿不要弯,就摘到了大桃子。”孩子天性好模仿、爱动,很快就引上路了,训练按计划顺利开展起来了。

中班:着重在姿态美和协调性方面进行训练,培养幼儿节奏感和美的意识,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准确而完美的完成动作。在小班的动作基础上,又加上小踢腿、擦地、压垮、民间舞基本姿态、步子、武术组合等,训练时间每天为25分钟。

孩子们通过了两年的训练,体力增强了,小肌肉、大肌肉群不断形成,他们一天天强壮,但问题也出现了。他们开始争战起来,出手就是武术架势摆开,一下子冲出几个小朋友拳脚相加,阳台上还有助战的。于是在训练中,我又增加了情感教育,组织了幼儿讨论:我们为什么要锻炼身体?依附自己身体强壮打人对吗?小朋友们讨论的非常认真,并有几个小朋友主动认了错。

大班:大班幼儿由于在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应进行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动作练习,以加强幼儿的表现力,使之能伴随着音乐优美的完成每一个动作,同时还能培养幼儿认真完成动作和刻苦锻炼,不怕困难的意志和品质。使之成为性格开朗,活泼可爱健康,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孩子。所以就要增加大班的动作难度和强度,如《大班站立素质操》以及垫上组合动作,并且我还编排了一套以趣味性游戏训练为一体的幼儿表演性体操,训练时间为每天35--40分钟。

每节课训练时都配上优美的音乐,加上灵机应变的语言去激励孩子,当男孩子有怕苦怕难的情绪出现时,我就说:“你们是顶天立地的小小男子汉!”对女孩子则是有另外一种符合女孩子心理的话语:“你多漂亮呀!像白雪公主,抬头挺胸,再用点力就更美了!”这时她们会把眼睛睁得更大更亮,水灵灵的,那神态特别可爱,他们是从心里往外美,不管男孩、女孩都表现的非常自信,这是健与美的统一。

二、形体训练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的五项促进作用

(一)形体训练有利于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

幼儿正处于身心迅速发育成长的时期,这种迅速的发育成长使儿童的身心状态表现出极大的可塑性。幼儿形体训练配有音乐,包括大量的身体动作,并要求集体的协同合作。从理论上分析,它应当有利于儿童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注意力、表现力、模仿能力等心理过程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及对音乐、舞蹈和体操活动的兴趣。良好的身体素质为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形体训练过程中,幼儿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过程的产生,有利于幼儿心理能力的发展。幼儿心理能力全面起动又带动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二)形体训练有利于启发幼儿的求知欲

形体训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以幼儿喜爱的游戏做穿插,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进而启发幼儿的“求知欲”。幼儿对形体训练的动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便会积极地投入,努力地去追求。幼儿形体训练实践使我们感到,幼儿对动作的掌握,准确、标准,精力集中,能专心听讲,发言积极,思维灵活,有一定自觉性,并有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形体训练有利于个性特征向良好的方面发展

幼儿的聪明智慧、品德行为、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心理发展水平要在活动中展现,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形体训练动作包括各个部位,在训练动作时通过反复的练习,能够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叫技能。技能又分为动作技能和心理智能两种,动作技能是肌肉运动,心理智能是认识活动。形体训练动作的一致性、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和灵活性不断增强的过程,同时也是幼儿聪明智慧的提高过程。形体训练增强了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为集体争荣誉不甘落后的思想,克服了以我为中心的毛病,增强了群体意识,培养了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于幼儿个性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四)形体训练有利于思维能力及注意力的提高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形体训练动作的练习,常常会出现错误动作,正确的动作定型是在不断纠正错误动作、体会正确要领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老师示范正确的动作,向幼儿提问动作要领,是培养幼儿观察和思维积极性的好方法。

心理学家认为,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注意力。注意是学习的门户,注意力的范围,注意力的稳定性,注意力的分配等都属于培养的目标。形体训练要求按动作要领去完成每个动作,又不断改变身体姿势动作方向,还要兼顾动作的幅度,同时还要根据音乐的快慢进行。幼儿掌握一个动作,特别是熟练地完成一套动作,对幼儿的注意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通过形体训练,幼儿的注意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高。

(五)形体训练特别有利于幼儿的意志品质培养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毅力等个性特征。形体训练中某一动作的掌握过程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是必须在适当的时候下决心,采取必要的行动才能完成的。这就需要幼儿不怕苦,要坚持,要克己,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力。有位小朋友,原来是一个身体很娇弱、又非常胆小的小女孩,平时做事碰到困难就要求助于爸爸、妈妈、老师,刚参加形体训练时,怕苦,动作不到位,有时干脆就不做,经常缺勤,不想参加训练。她妈妈想让她通过训练、锻炼,克服她的性格中娇弱、胆小的一面。通过老师的正确引导,她才坚持了下来。针对她的特点,我们采取既严格要求,又耐心鼓励的方法,还请她到队伍前面做示范。后来,她在训练中非常自觉、刻苦,再无缺勤现象,进步很快。家长高兴地说:“孩子敢在叔叔阿姨面前讲话了,也敢当众表演了,做事情时,很少叫妈妈爸爸帮忙了。”

形体训练提高了幼儿在众人面前出头露面的胆量,胆小懦弱的变得勇敢起来,吃苦耐劳的能力,生活能力,自理能力,都得到增强,还培养了他们机智、勇敢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形体训练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培养儿童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促进左右脑的平衡发展,使孩子更加健康、活泼、可爱。

一切外部信息向大脑的输入都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的接受和转换这两种机能来完成的。训练感觉器官,也就训练了大脑,也就促进了大脑的发育。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使幼儿的形体得到健全的发育,并促进其大脑、智力的发展,培养跨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目标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

一、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许多学者都加强了对健康教育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国情,多数学者认为: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其宗旨是帮助人们增进和提高健康愿望,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降低、消除各种危险因素,共同创建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并学会在必要时寻求适当的帮助,从而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1]。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幼儿健康教育,切实贯彻《纲要》中的幼儿健康教育思想。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素质教育为幼儿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幼儿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幼儿的健康知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待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培养幼儿的各种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健康行为与习惯。幼儿时期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建立幼儿健康行为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生长发育迅速,如果幼儿养成不良习惯,随后要纠正也是非常困难。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结合幼儿生长发育规律,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幼儿在该时期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与习惯,使之终身受益。因此,幼儿健康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和鲜明的特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当前幼儿健康教育问题分析

幼儿健康教育是在传统的科学保健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从开始实施到现在,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尽可能提高幼儿健康的效果,但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表面上重健康,实际上重智力开发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注重幼儿智力开发,忽视幼儿健康。虽然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明白,幼儿教育应该以健康为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他们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在身体健康方面问题不多,所以老师们更注重智力的开发,同样,家长们也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知识,增长了什么能力。但实际上,身体健康不单单指没有疾病,还应该包括幼儿的心理是否也健康。保护幼儿身心健康是进行其他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尤其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前提。如果忽视幼儿健康教育,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2)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早期,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就是能吃、能睡,没有疾病。但近年来,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除了身体健康外,还应包括心理健康。幼儿健康不仅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还应具有开朗、乐观等健康的心理品质和对环境较快的适应能力。然而,现实中幼儿心理健康是一个薄弱环节,往往被忽视了。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行为控制力差、意志力薄弱、怕苦怕累、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等[2]。心理学家指出,很多成年后的心理问题,都可追溯到幼年时期。因此,在关注幼儿身体健康成长的同时,还应大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幼儿心理素质。

(3)重安全,轻身体素质培养

安全问题是幼儿园最重视的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媒体也报道了不少关于幼儿园的不安全事件,这让幼儿园对于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原本很多该由孩子完成的事情,由老师代劳,严格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导致孩子由于缺乏锻炼,过多保护,身体素质较差,对危险事物缺乏防范能力而发生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故。因此,幼儿园在考虑孩子安全问题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加强孩子身体素质的培养。

三、解决方法

(1)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两手抓

幼儿园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能只顾开发幼儿的智力而忽视幼儿的健康教育,应当认识到幼儿的成长过程应是健康、愉快、活泼的,需要把健康教育与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健康第一”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幼儿智力。《纲要》指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根据《纲要》内容指示,要转变过去只重视身体健康而轻视心理健康的观念。许多幼儿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教育方法、态度以及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有关。解决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可通过以下四种方式:第一,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第二,为幼儿心理健康创建良好的环境,教师与幼儿建立一种平等的伙伴关系;第三,在各种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最后,充分了解幼儿发展的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3]。总之,在幼儿健康教育时,既要注重幼儿身体健康,还需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提高幼儿心理素质,让幼儿的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2)开发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结合的健康教育课程系统

《纲要》明确要求:“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幼儿园提供的学习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所谓显性课程,是指幼儿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通常以集体教育活动、游戏和户外活动等形式来进行。幼儿健康教育的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潜隐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等。隐性课程具体可分为创设健康环境和提供健康服务。

幼儿健康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幼儿园的设施建设和使用设备等。适宜的户外活动场地是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为了让幼儿在户外活动中达到锻炼的最佳效果,我园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户外运动场地,总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如塑胶地、风雨操场、轮滑场、仿真草坪、天然草坪、卵石路等,还设置了玩沙区、玩水区等。此外,我们还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幼儿园操场设置了功能比较齐全的大、中、小型器械,除了利用幼儿园的现有器械以外,我们还鼓励教师和家长共同开发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或改制适合幼儿需要的各种器械,有栩栩如生的民间舞龙、颜色各异的抛接球布垫、招人喜欢的喜羊羊投掷器、一物多玩的魔力棒……

精神环境主要包括人际关系和文化环境。幼儿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可以自由充分地活动,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和交往,养成热爱生活、爱护公共卫生和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健康服务是指幼儿园为幼儿提供的一系列卫生保健和保育措施和活动,如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预防接种。提供营养均衡的膳食和生活照顾等。要真正切实有效地改善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需要在课程编排中把幼儿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整合和吸纳进去,做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有机结合。

(3)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素质

教师在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她们不仅向幼儿传授知识,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启迪智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其专业水平的高低和自身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效果。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和丰富的理论知识。为了改善幼儿健康教育的效果,对幼儿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其自身素质是十分必要的。在对幼儿老师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有的放矢,结合实际情况,查缺补漏。如果是缺少相关知识储备,则应丰富相应的知识;如果是教育理念不对,则需要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观念;如果是教育方法不对,则需要帮助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宜的教育方式与途径,避免出现空洞和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培训,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加教师的知识储备量,规范其言行举止,有效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质。

(4)形成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位一体化的幼儿健康教育系统

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对幼儿的健康教育都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园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幼儿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4]。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学习的启蒙学校,孩子在父母面前更愿意表达情绪和情感,家庭教育对孩子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如果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会使幼儿园的健康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应该体现层次性和系统性,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多种途径、多种方法进行,如聘请专家对家长开展课程式的理论培训、每月举办一次互动式亲子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我们的体验式教学、调查一些家庭式的健康活动等。另外,社会健康教育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工作量大的社会教育工作,主要由各级专业健康教育机构和各级文化和娱乐部门等团体来实施。在进行幼儿健康教育时,必须重视不同教育方式的参与和配合,根据各自的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使幼儿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使家长和社会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健康教育,《指南》里针对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对教师及家长等提出了许多“教育建议”,这些建议通俗易懂、涵盖面广、指导性强,为我们有效实施家园一致性教育搭建了桥梁。综上所述,幼儿健康教育效果的好坏,不仅仅取决于在幼儿园开展的健康教育活动,还必须得到社会和家庭的配合与支持,只有保持三者的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使幼儿健康教育真正取得实效。

幼儿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未来,因此,关注幼儿健康势在必行,它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要求。对幼儿实施健康教育,有益于幼儿健康成长,为幼儿拥有健康、幸福的人生奠定牢固的基础。

(江苏省盐城市格林幼儿园)

【参考文献】

[1]童慧玲.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33.

[2]陈仕范.幼儿健康教育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3

1、如何理解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与目标的制定

在新课程改革中,正确把握新课程的内涵,才能促使体育教师主动更新观念,积极投身体育教育改革,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对于新课程的内涵必须从它的性质、价值、理念与目标的制定四个方面进行理解:

1.1新课程的性质,即新课程到底是什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新课程相对于原有体育课程来说,突出的一点在于提出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理念。

1.2新课程进一步指出体育课程的具体价值,即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获得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新课程比较重视体育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

1.3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三个基本理念即: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运动的本质);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人文主义体现)。

1.4课程目标变得更加具体、明确,注重课程目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同时新课程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的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只对如何达到某一水平目标提出若干活动建议或内容建议,这有利于体育教师结合本校的情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达成学习目标;有利于校本课程的开发。

2、如何解读《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

课程结构体系的改革是以课程目标为宗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和任务是:“坚定不移地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标”。具体有三个方面:一是切实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二是掌握2―3个体育项目和必要的体育基础知识、强身健体知识和卫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

要实现上述课程目标,就必须对现有的体育课程结构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需要在继承以往改革成果基础上进行创新和超越。早在前几年国家教委提出的《体育两类课程教学改革方案》中的体育课程由原来的体育课改成学科类课程和活动类课程两部分,将单一的学科类课程体系变成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娱乐有了时间、空间和课程的保证;使健康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运动技能的培养和学生体能的发展能得到很好的结合。这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活跃身心、增进健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律、自强、自信。我认为两类课程相结合的理论是我们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础还是应注重学会体育技能,增强体质,在此基础上再来实现其它更高的目标,不能为追求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忽视健身这一体育课的功能,如当前一些体育公开课场面轰轰烈烈,但无运动量,无技术可言。脱离了原有体育课的三基,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对新课程的错误理解。

3、如何对新课程中健康教育教材的定位

新课程增加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健康教育内容,把有关身体发育、增进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都纳入教材。这里就有一个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谁重谁轻的问题。课程虽然更名为体育与健康,但健康教育教材并不是体育课程与健康课程的简单合。

3.1在目标上,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它重视的是如何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增强体能,而且要让学生掌握强身健体知识和卫生健康知识。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内容强调的是将课程的教学与人的培养紧密的联系起来。

3.2手段上,我们说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目标服务,但对学生的健康教育不能单纯地用体育训练的方法来进行,必须采用体育与心理、社会、美学等多种创新的手段结合来完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关键。

3.3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知道健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在健康教育内容选择上要有所择重,但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要让学生明白影响人的健康因素是多元的,体育锻炼只是增进健康的一个方面,不能让学生地错误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育可以代替如营养、医疗、睡眠等条件。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健康教育教材内容,决不能简单化的理解为与体育有关的医学知识,而应注重学生健康观念、健康意识的培养,积极的保持和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能力与态度的培养。

4、教材的理解

传统体育教材选编是“依据社会的需要,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其实仅以此三方面为依据选编教材是不全面的。影响教材选编的因素很多,传统的体育教材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4.1编者往往考虑最多的是教学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所选内容是否符合科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是否严密,是否为下一阶段学习打好基础,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必需的、恰当的,缺乏从学生身心需要出发考虑,脱离学生实际的需要。

4.2传统选编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生理和体育项目着眼的,在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明显存在不足。

4.3教材体系的封闭性与教材内容的绝对权威性。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和学生的个体差异。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以及县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落实“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营造健康环境、普及健康锻炼、倡导健康生活、培育健康干部”为主题,以增强干部队伍身心素质为目标,以规范干部日常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重点,坚持科学引导、扎实推进,坚持贴近实际、干部参与,坚持宣传倡导、健全机制,努力在干部队伍中营造健康向上、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进而带动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活动内容

1、开展健康教育,树立健康理念

要开展多层次、多样性的健康知识教育,使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一是举办健康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来乡里开展健康知识讲座,争取每年至少开展两次专题讲座。二是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完成县委组织部健康知识教育培训计划。三是发放《干部健康手册》到每一位干部手中。

2、制订健身计划,普及体育锻炼

全乡机关干部根据自身状况制订一份全年健身计划,计划中要明确健身的目标、锻炼的时间、选择的体育项目等。全乡领导干部的健身计划须于5月1日前报办公室,并由主要领导审阅签字。

健身计划制订后,每一名干部都要保证时间、保证质量、按计划进行锻炼。要求每名干部每天参加体育健身活动不少于1个小时,每人至少掌握并经常参与一项体育健身活动,全年至少参加一次集体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比赛。乡里将适时组织几次全乡性的篮球、乒乓球、登山等体育竞赛活动,通过以赛带练、以赛促学的方式,在广大干部中普及一项适宜全体机关干部的健身操,各单位要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并保证每天做一次健身操。

3、进行健康体检,掌握健康状况

健康体检是了解干部身体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和及早发现、治疗疾病的重要举措。每年要安排全乡干部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每次体检结束后,由体检医生填写体检表并提出健康诊疗意见一式两份,一份由医院存档,一份交体检者所在单位。如发现特殊重大病情或特殊阳性体征的情况,医院要及时向乡党委报告;需要进一步检查、住院治疗或转外就医的,严格按照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关规定办理。对于虚报瞒报重大病情,延误干部诊疗时机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开展谈心活动,化解心理隐患

根据平时掌握的干部心理情况以及干部本人要求,乡党委、政府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机关干部开展谈心活动,听取他们的倾诉,了解掌握干部的所想、所盼、所做、所急,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存在的抑郁、急躁、焦虑等问题。每个干部每年度写一份思想汇报材料交乡党委,以便掌握干部思想动态。谈心活动要形成制度,每年每位干部至少开展2次谈心活动。如遇有特殊情况的,还要及时找有关干部谈心。

5、建立健康档案,把握健康脉搏

根据健全体检和谈心活动的情况,乡党委、政府与医院建立干部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每次体检情况、重大疾病诊断书、慢性疾病诊断书,预防治疗措施以及心理症状、心理健康评估情况等。同时,建立健全信息交流制度,对健康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三、几点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保健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乡保持干部身心健康活动领导小组由兼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日常工作事务。

2、各负其责,团结协作

各部门尤其是在本方案中承担了具体任务的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相关职能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对实施本方案予以积极支持、配合,确保保健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完整性科学性

当前很多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当前的幼儿健康教育是在传统的科学常识教学和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实施体系尚不够成熟,教育内容不全面,没有受到实质性的重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我们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健康教育,必须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利用各方面资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各环节和其他教育活动过程中,积极组织多样化,多层次,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应该关注并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幼儿园的健康教育。

一、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完整性

当前很多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只是停留在上好体育课的层次上,基本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幼儿生活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培养。

必须加强体育课的健康教育价值,避免体育教学活动设计的随意性。《纲要》把“培养幼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根据生活经验设计趣味性游戏是一种很好的组织形式。另外,还必须加强体育活动的计划性,每一次体育活动的发展目标是否得到实现,达到什么程度,也要引起教师的重视和关注。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各种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幼儿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指导家长转变教学观念,具有重视孩子心理健康的意识。其次,注重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各个教育领域中渗透心理健康的教育。最后,还可以组织专题研究,由专任心理辅导老师或带班老师对有心理障碍的幼儿进行个别辅导。

二、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科学性

幼儿健康教育要取得成功,关键要看教育者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了解程度,对幼儿健康教育理论观点的掌握程度,以及是否具备将理论观点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活学活用的能力。健康教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才能真正对幼儿起到帮助引导作用,否则只会造成对人力物力的浪费。

首先,幼儿教师必须掌握相关的幼儿健康教育知识,有的幼儿教师甚至不明确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认为健康教育就是上好体育课,加强幼儿的身体锻炼就行了,忽视了健康教育应该是身心、保健安全等全面地教育。其次,幼儿教师还必须掌握幼儿学习方式,习惯养成方式方面的理论知识。如关于幼儿健康认识、健康态度及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三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必然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幼儿健康教育必须经历丰富幼儿的健康知识。最后,了解一些切实可行的具体教育方法,如教育效果比较好的“幼儿感知体验教育,即行为训练”,“讲解演示教育”,“情景表演教育”,“组织讨论教育”等。

三、注重在生活中进行幼儿健康教育

幼儿园健康教育仅靠传统意义上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很难达到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幼儿健康教育不是脱离生活的、抽象的说教教育,而是一种生活化的教育。

首先,要注重在生活中感知。教师要善于从身边找资源,从具体的生活中寻找素材,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与健康有关的知识,参与各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学习有关的榜样和示范行为,并开始建立自身对健康所负有的责任。其次,要强调在生活中养成。教师要注意幼儿健康教育中的“养成教育”,即寓健康教育于幼儿的各项生活活动之中。再次,重“防范”也要重“应对”。幼儿健康教育不仅是“防范”教育,而且要培养孩子的“应对”能力。

四、注重在其他领域教育中进行渗透教育

幼儿健康教育必须和其他教育相结合,才能共同完成幼儿教育系统目标。幼儿健康教育和其他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渗透不应是形式上的大综合,而应是实质性的融合。

首先,各个领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些目标,如在科学活动中让幼儿认识五官及它们的功用,了解保护这些器官的一些知识,或了解科学小实验中的安全知识,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等。其次,幼儿健康知识的学习过程、健康态度的转变过程以及健康行为的形成过程都离不开各领域特有的教育形式的密切配合。最后,健康教育和其他各领域教育活动一样,应该充分的挖掘游戏的价值,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将健康教育与游戏有机的渗透融合,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五、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一体化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集中的、高密度的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效率比较高,如果缺乏家庭和社会良好的、正确的健康教育,或缺乏与他们的配合,就会影响幼儿园健康教育效果,出现“520”的健康教育状况,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民主,营造良好的情感环境和家庭气氛,在观念上和行动上真正尊重孩子,更有利于幼儿良好性格形成和心理健康发展。

很多幼儿园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家园合作。如召开定期的家长见面会、开展亲子活动、开设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等等。因此,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要与家庭、社会健康教育活动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积极作用,使三方面的教育相互协调、相互补充,达到健康教育一体化,使健康教育产生更为显著和持久的效果。

六、注重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多样性

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组织过程中,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幼儿健康教育活动。首先,可以积极有效的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现代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这些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幼儿兴趣的优势,并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幼儿直接经验的不足,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其次,还可以积极利用身边的各种资源,如有的幼儿园组织幼儿远足,参观蔬菜超市,参加社区组织的健康教育活动等。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因此,幼儿教师要提高自身保护和促进幼儿生命健康的意识和能力,同时树立科学的健康教育观,对幼儿实施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朱清.回归生活的健康教育.纪念中国幼儿教育百年学术论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10).

[2]柳倩.我国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概述.早期教育,2003,(4).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健康管理;员工健康;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3-0038-02

随着社会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企业员工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心理负担。根据有关社会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工作者表示自身心理压力过大,存在着疲惫、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员工健康状况不佳会给企业带来各方面的不利影响,一个有责任感注重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在重视经济利益的同时,应当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改善企业的工作环境,开展积极的健康管理措施,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发展。

1健康管理的内涵

健康管理重点在于健康二字,健康是其前提和核心。早在上个世纪中叶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而是指身体、心理、社会上的健康,其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加入了道德健康和生殖健康的概念使其概念更加完善。追溯健康管理的起源,从上个世纪美国开始逐渐影响到全世界。健康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而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收集分析人健康有关的各类信息并加以评估,最后采取综合的手段对人的健康进行一整套整合式的管理。简而言之,健康管理是一种全面的流程化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个人和人群中的健康。

企业的健康管理是包括企业氛围、经营策略、宣传教育、健康保健在内的一系列流程化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企业职工的身心健康,使其可以更有效率的完成工作,同时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健康管理往往需要用到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职工的身心状况进行基础信息的收集、分析和评估,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在提高员工健康水平的同时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

2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发展历程

古代的典籍中就蕴含有健康管理的思想,中国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就蕴含着预防为主的思想。古罗马著名学者西尔斯也曾指出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治疗的重要性。现代健康管理起源于美国,工业化浪潮下工人的待遇愈发低廉,各种大机器的生产运作使得工作的危险性极大增加,企业为了治疗员工的职业疾病和工作负伤花费了大量钱财,企业员工的健康问题愈发成为企业经营者头疼的难题,投入医疗的费用比重愈发增大,而企业员工的健康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同时西方卫生经济学家研究表明医疗支出的增加对健康的边际贡献较小,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边际贡献较大。因此为了降低企业的医疗费用支出,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应运而生。

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是1936年到1962年的戒酒计划,二是20世纪60年代开展的员工援助计划,三是80年代开始的职业健康促进计划,四是1988年启动的员工健康管理计划。

早期的健康管理局限在对于生活习惯不当的管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极大的丰富了员工健康管理的内容,将员工的日常生活、工作方式、心理健康、职业发展都纳入到了企业的管理之中,流程化、科学化、信息化手段的综合运用使之成为企业重点打造的服务之一。

西方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从上个世纪开始就得到了充足的发展,而我国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还有待提升。上个世纪我国的健康管理仅仅局限于军队和求学方面的特定的检查。21世纪从特定人群的体检扩大到部分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始进行以重大疾病检查为主的体检。2003年非典爆发以后,健康问题得到了政府、企业、个人的极大重视,企业的健康管理从体检逐渐扩展到健康知识讲座、健康体育运动上来。特别是2010年相关健康管理组织的成立使得更多的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员工身心健康是值得投资的人力资本,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越来越得到社会的认同。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仍有不少企业对员工的健康管理重视不足,将企业的健康管理与员工体检相混淆,没有意识到健康管理是一种采取信息化、科学化、流程化多种方式的综合手段。企业应该转变落后陈旧的观念,认识到员工健康管理的重要性的同时向西方发达企业学习健康管理的经验,从对员工健康基础信息的收集入手,对企业员工的健康状态进行科学化的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意义

3.1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健康管理从最基础的健康信息入手,动态全面的掌握着全体员工的健康信息,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不健康的因素,在发病早期就进行针对性、高效率的治疗,从源头上降低了企业员工的病发率,随着企业员工患病率的减少,在降低企业医疗保障支出的同时也很好的解决了健康问题带来的企业隐形成本。通过员工的健康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的提高了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改善了员工的身心健康,促进了企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营成本的下降。

3.2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能有效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员工的身心健康与劳动积极性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企业进行适当的健康管理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健康管理可以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提高自身的工作积极性和劳动效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员工健康管理的支撑,员工健康管理也离不开企业高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两方共同努力可以最大化的减少员工的从身体到心理上的负面状态,企业员工也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可以最大化的发挥自身的能动性,积极工作以带动企业生产率的提升。

3.3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有利于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

企业最为重要的资源就是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最根本保障。企业进行员工的健康管理就是为企业的人才保驾护航,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时掌握员工的身体情况并给出合理化科学化的建议。一方面有效减少了企业人才的患病率,使得其可以专心工作,提高了企业的运作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企业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注重自身的人文关怀,可以增加企业员工对企业的好感度,有效降低人才的流失率。此外企业对健康理念的追求也会成为招聘员工时的有力砝码,吸引到更多的优质人才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得到不断的优化,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3.4企业员工的健康管理有利于企业形象的提高

企业形象在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企业开展员工的健康教育是企业健康理念的体现,高科技信息化手段的背后是企业的人文关怀,流程化综合化的健康管理是企业良好形象的体现,这可以在无形中提高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与此同时企业获得了社会好感和自身可持续的人力资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促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措施

4.1从组织架构上建立企业的健康管理机构

一套完整健康管理流程的建立首先要有相匹配的管理机构,企业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建立起配套的健康管理机构,转变落后陈旧“体检就是健康管理”的观念,给予充足的健康经费和专业化的人才,合理的进行分工,科学的收集健康信息,用信息化手段对员工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追踪并进行科学化的分析评估,并提出针对性的意见。管理机构要保证自身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综合调动各方资源保障企业各个部门的有效运行。

4.2用科学化信息化手段构建企业健康管理机制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是一套流程化、科学化、信息化的综合手段,企业应从档案建立、健康评估、健康帮助、环境改进等多方面完善企业的健康管理体系。首先要建立完备的健康信息档案,及时收录员工的各项健康信息并加以分类;其次是要建立科学化的评估机制,对员工身体心理的各项指标要加以分析评估并提出意见;接着要建立员工的健康帮助机制,针对员工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要提供更为紧密的帮助;最后要建立企业环境评估改善机制,工作环境能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应该致力于打造安全舒适、高效有序的工作环境,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工作场所进行改进和再设计,营造舒适的工作氛围。

4.3思想上加强对员工健康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

企业员工往往对于健康问题重视不足,意识不到自身生活习惯、工作习惯的缺陷,导致了自身长期处于亚健康的不良状态。为了从思想上转变企业员工的生活工作习惯,企业应该加强对于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而不仅仅是体检的硬性工作,可以通过健康知识讲座、健康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宣传健康生活、健康工作的理念,使得员工真正地学会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掌握健康生活的基本技能,从源头上实现企业员工的健康发展。健康教育的理念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内化到员工的自身行动之中,每个人都自觉参与到企业的健康管理流程之中,以自身行动营造企业的健康氛围,促进整个企业的健康发展。

4.4将员工健康管理的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内在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的思想应该内化到整个企业的理念之中,企业应将员工的生命健康放到跟企业发展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来,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让员工健康与企业发展相互促进。健康管理的价值观念可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彰显企业的人文关怀,使企业赢得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投身到企业建设之中,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许菲.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2]贾爽.胜途公司员工健康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3.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7

21世纪是大健康时代。原来认为健康就是身体好、没有病,但随着生产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的观念在深化、在扩展。身体健康是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核心。身体健康具体标志是能否做到“五快”即“吃的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概括为“五有”,即有正常的智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稳定的情绪、健全的个性。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大的胜利是战胜自己,一个成功的人生,是不断认识自己、战胜自己、完善自己的人生。

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是:

第一,生活方式疾病,就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过少,吸烟酗酒,情绪紧张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引起的疾病。第二,精神障碍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说21世纪是精神病爆发的时期,是心理障碍的时期。因为生产越来越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所以人类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病时代进入到精神病时代。未来精神和心理疾病为数更多,危害更烈。第三,性传播疾病。我国当前性病流行速度明显加快,流行区域不断扩大,淋病占性病百分比约60%,梅毒患者在沿海城市成倍增长,艾滋病感染者1994年报道才4000例,到2000年已达60万,2002年又增至100万,艾滋病的重灾区正在从非洲转向亚洲,逼近中国。

21世纪是以自我保健为主的世纪。什么是自我保健?是指自己(夫妻家庭)利用手中掌握的知识和保健手段进行自我观察、自我诊断、自我治疗、自我护理、自我防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法达到健身祛病、推迟衰老和延年益寿的目的。

如何进行自我保健?需要掌握好通往身心大门的五把钥匙:

1、积极锻炼身体是保证身心健康的首要途径,动则不衰;2、加强脑力训练是增强大脑功能、延缓心理衰老的关键;3、营养合理、膳食平衡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4、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是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5、乐观情绪是保证身心健康的灵丹妙药。

这五把钥匙互相渗透,互相作用,互相促进缺一不可,已成为千百万人的健身理论。掌握好这五把钥匙,健康生命就能紧紧掌握在自己手中。

21世纪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成为世界潮流。简单说只有三句话:

第一句话,知识是前提。人们大多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健康教育,要健康就必须进行教育。日本之所以成为健康长寿的国家,因为很重视全民健康教育,社区每月讲一次健康课,谁不听的还要补课。

第二句话,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是根本。不少人是死于知之而不为之,明明知道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但为了享受、为了金钱、为了权利,而忽视健康,危害生命。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健康的人居环境;心理健康的人居环境;身心健康的人居环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从过去仅仅追求一定的空间作为栖息之地的要求,发展到了创造适宜于人们生理、行为、心理及社会等需要高质量的居住环境上了。人们在享受当代文明成果的同时,忽视了大自然词语的阳光、空气、风、水;过分依赖现代科技的生活方式,淡化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亲密关系;回归自然、亲和自然变成了奢侈的健康要求。从健康的角度看,目前住宅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选址不当,周边噪声干扰休息;规划布局不当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失去了人与自然的亲和力;平面布局不合理,降低了居住的舒适度;门窗对视造成视觉的污染;有些功能空间面积不能达到最低标准;小区的服务设施、医疗保健设施、康体活动设施以及老年人、残疾人服务设施不配套等。更重要的是有些住宅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选型不当,设备低劣,引起空气、声、光、热、水质污染,对人体健康构成直接的危害。这些问题都与住户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因此,21世纪应提供给老百姓一个健康的、生机盎然的人居环境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

健康的人居环境应该体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体现社会环境的完好,健康的人居环境必须一切从居住者出发,满足住户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健康要求,使居住者生活在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环保的室内外居住环境中。总之,健康的环境最终目标应该是全面提高人居环境品质,实现人文、社会、环境效益的同意。住宅建设一定要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居住环境应有利于人的健康: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实现人们性格健全和情绪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人居环境品质的营造始终以“健康”的需求为目标,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心理健康的人居环境

心理健康是人们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健康,它包括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其本质为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与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我国古代就早已认识到身心的关系,提出“修身养性”,特别重视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基石。在住宅建设中,如果注意满足心理健康、为人创造一种心胸开阔、人际交往、人与自然、社会生活和谐的居住环境,就是掌握了金钥匙。满足心理健康的居住环境,应该使居住者感觉有安全感、居家感和社会感。

1.1居住环境的安全感

居住安全与否,对住户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居住小区规划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1)具有可防卫的领域感:居住小区应注意把居住空间划分不同层次的领域,各领域有明确的属性,分别为部分居民使用或归使用者所有,使小区、组团、院落、住宅楼等各功能空间具有聚合性,有明确的出入口,避免四通八达。

(2)具有对私密性的保护:健康住宅内部的功能分区,应做到空间公私分离、居住居寝分离,使居住空间内外有别。

1.2居住环境的居家感

(1)合理完善的功能质量:能满足居住功能需求,满足安全、休闲、社交的需求。

(2)赏心悦目的景观环境,用以协调情绪,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在视觉效果上能满足审美需求,体现文化内涵,确保充足的“绿量”,乔、灌、花、草等植物比例恰当。

(3)恬境平和的居住氛围:因地制宜的环境空间、祥和的小区居住环境、个性特色的环境小品、绿化空间的可达性及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都会营造出一种居家的氛围。

1.3居住环境的社区感

居住小区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一套能满足该居民基本的物质要求和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生活聚居地。因此,要适合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电设施及管理要求。

2、身心健康的人居环境

健康重于财富,提高生活环境质量,可以使身心更健康。据有关资料表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度为19%以上,远远高于医药的作用。满足身心健康的居住环境,应该为居住者创造户内环境的健康性,户外环境的亲和性以及具有健全的社会健康保障体系。

2.1户内环境健康性

(1)增强卫生防疫功能

必须增强住宅卫生防疫功能的合理性,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室内空气质量,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良好的自然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及阳光消毒。

(2)重视设施设备交叉感染

设备设计合理性是影响户内环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厨卫设施设备及排污管道是病菌传播扩散的重要途径,因此,住宅楼的管道设计如何切断病菌、病毒的传播是值得重视的问题。

(3)选择环保安全的建筑装修材料

室内装修材料是确保住宅户内环境健康的重要内容。室内装修材料选型不当,是导致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直接杀手,为确保户内环境的健康性,在设计中必须十分重视。

(4)平面布局合理

户型合理是户内环境舒适健康的先决条件,户型设计要坚持洁污分离、干湿分离、保障卫生设计的原则。

2.2户外环境的亲和性

自然环境是不可再生资源,绿色是健康的保障。居住小区的总体规划一定要尊重自然。让人接近自然与亲和自然是健康居住环境比不可少的条件,古语“以景养心,以境养人”,亦即此道理。

(1)丰富多样的活动空间

运动和活动是健康的基石,居住小区要营造供居民户外接纳阳光、空气、水和运动的各种活动空间。

(2)提供方便的商业服务设施

(3)自然优美的人居环境绿化景观

环境绿化是人居健康的组成部分,居住环境绿化包括宅前屋后小面积绿化,小区路旁绿化,集中绿化,在小区中心、组团中心布置中心花园。

(4)有明显的牌示标志

(5)牌示标志是居住小区户外环境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牌示标志力求有趣味性、指示性、解说性、宣传性、警告性和管理性。

2.3有完善的健康保障体系

(1)关爱儿童教育机构的建设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幼儿园;健康教育;思考与建议

G613.7

所谓幼儿园健康教育指的是在日常的幼儿园教育中融入相关的健康内容,来强化幼儿在健康方面的的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改善,以此来保证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维护社会的稳定健康。同时,通过健康教育的开展也能将幼儿园健康教育提升到与对幼儿身体协调性教育的同等地位,除了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发展之外,也对幼儿正确健康思想意识的养成有着良好的帮助,还对幼儿自身适应能力的提高起着推动作用。

一、幼儿园健康教育的现存问题

1.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一下的两个方面,首先,部分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对健康的认识还停留于生物学的层面,将健康局限于幼儿的身体方面。然而健康内容的多元化发展,已然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层面,也更多的表现在心理及其他的层面;其次,现代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内容不完善。一方面是忽视了健康教育中相关心理健康内容的教学与设计;另一方面,是过于重视幼儿表层的行为而忽视了其内心深层诱发其行为产生的因素,这就导致教师在对幼儿错误的行为进行教育时无法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改正。

2.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需要提高

人在处于幼儿期时,无论是身体的协调性还是内心的思想意识等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同时也极易被其所处的环境所影响。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健康教育意识与能力也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这也就强调了幼儿园在幼师的招聘和培训方面要重视对其健康意识及水平的考核。就相关的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有近19%的幼儿教师其自身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情绪及自身的人际关系方面急需提升,而这也往往会造成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

3.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家庭之间的脱离

就幼儿的成长发育来看,家庭教育要更重要与幼儿园的教育,要切实落实幼儿园的健康教育也要求幼儿园能与家庭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却和幼儿的家庭之间呈现出了一种脱离的状态。一方面,幼儿园的教师仅重视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健康教育,认为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与状态等和自身没有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幼儿家长有着一种将幼儿送到幼儿园,对其的教育工作就不需要自己过多重视的态度。而这一状态则是导致幼儿园健康教育无法达到目标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幼儿园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强化对幼儿园健康教育的认识

要切实落实幼儿园的健康教育,首先就必须强化幼儿园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以保证幼儿园教师对健康教育又更加全面的认识。幼儿的健康发展除了生物层面的身体健康之外,还包含其内心思想意识的健康状况,以及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的适应状况,而强化幼儿园教师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就是要求其能o予幼儿园健康教育足够的重视,并将除了身体健康之外的其他健康内容融入到教育中,并将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内容置于同等的地位上,以此来促进幼儿身心等方面的健康全面发展。除此之外,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更应当树立全面性的认识,让所有的幼儿教师都能投入到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中,以更好的推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实施。

2.对幼儿园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进行强化

在社会对教育越发重视的大环境下,我国教师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重,这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针对现阶段我国幼儿园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可设计以下的解决方案:首先,针对幼儿教师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我国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并落实相关的政策规定,并且是做好对各幼儿园在政策规定落实的监督工作,除此之外还要求国家能切实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等以为其生活提供保障;其次,各级教育部门应当针对现阶段幼儿教师的心理压力和问题等开展相应的讲座,以做好对幼儿教师心理的引导;最后,从幼儿教师个人方面来看,其日常应关于健康知识的学习,并找到正确的方式对自身的情绪进行宣泄等。

3.强化幼儿园健康教育与幼儿家庭之间的合作

学校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最为重要的两个场所,因此,要强化对幼儿的健康教育,也要求幼儿园和幼儿的家庭之间能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首先,要求家长能给予幼儿教师的健康教育工作足够的支持,保证能在幼儿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辅助幼儿教师做好幼儿在家庭的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幼儿园教师要能强化自身与幼儿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以便能及时对幼儿在家庭中的健康状况进行了解,而家长也能掌握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健康状况,进而对幼儿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最后,幼儿园应当定期开展先关的健康教育培训工作,此时可邀请家长与幼儿教师共同参加,以此来实现对幼儿健康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为人们的思想意识行为等奠定基础的阶段,在幼儿园中实施良好的健康教育一方面,能从幼儿的身体的协调性等方面出发来促进其身体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则能从幼儿的思想意识出发以健康的思想意识来对幼儿的行为等进行引导,进而从根本上对社会的健康稳定进行维护。

参考文献:

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增进健康教学改革内核

【中图分类号】G807.0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201-02

1前言

现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不断向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标准,也启发了人们对中职体育变革的思考。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内容,追求的目标是包含着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传统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忽视了运动技能以外的学习目标和内容,已不能满足当今学生的需求。将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定位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生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学习方面上,已成为一种共识。中职体育与健康要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以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意识健康和道德健康的学生为目的,引领中职学生接受21世纪社会全新挑战,从而使其成为具有高素质的合格公民。

2健康教育与素质教育

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989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有关健康的新概念:除了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外,还要加上道德健康,只有这四个方面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在全面解读2003年《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精神的基础上,配合我国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式下,确定学校体育卫生保健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素质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而其中身体素质始终处于基础地位,它是人的道德、知识、理想、情操、信心等最可靠的载体。为此,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核就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3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增进健康的策略

3.1加强理论指导,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健康理论为指导,确立以健康为目的的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把学生的健康放在首位。重视提高学生对体育基本认识和积极态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和发展的权利;重视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增长学生增进健康的意识。使体育教学在培养健康人的过程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3.2体育教学增强心理素质训练,发展学生个性

人的个性是有稳定的特征,但并非一成不变。在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遗传因素属于先天因素,是个性发展的自然前提。然而,教育因素在人的个性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素质训练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对学生的缺点和不是,应从侧面提出意见不应直接批评,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促使他们磨练意志,消除不健康的心理障碍。通过鼓励和引导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使学生身心状态达到最适宜的程度,以满足提高兴趣和求知欲增强身心健康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3.3改进考核、评价方法

考核、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考核、评价要全方位进行。不仅从理论上、还应从行为上、心理上进行测评,以此来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质量的提高。为此,应结合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增进健康的任务,制订发展学生健康的考核政策,对不同体质、不同起点、不同程度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重视过程考核与最终考核相结合,以学生在整个体育课过程中学习成绩的提高幅度以及学习态度等因素为标准,把静态的考核变为动态的考核标准。也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等情况开展初级班和提高班教学。总之,考核评价应以增进健康为目标;把学生看成一个动态发展的人,才能发挥评价的最大功能;才能真正体现体育增强健康的作用。通过合理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终身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4结论与建议

4.1增进健康是中职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核。以此为目标的体育课的职能就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和提供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使学生把体育课程的学习转化为促进自己身心健康的行为,建立科学的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