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教学的利弊十篇传统教学的利弊十篇

传统教学的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44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1

【关键词】中学英语;传统教学;利弊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使得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许多英语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否定,呼吁运用现代教学模式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的确,新形式下的教学模式需要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需要认识传统并有效地利用,才能为时代的发展服务,因此,本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目的是在今后的教学中有所扬弃。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教材是教的内容,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传授知识的平台。总而言之,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这种英语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

(1)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首先,目前大多数教师本身大都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获得知识。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已经熟悉了自己所教授的知识和教学方法,甚至不用对课堂教学进行过多的设计。其次,由于受国家考试制度的限制,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社会、学校都主要立足于学生的成绩来评价教师,以至于许多教师以书本为中心,“填鸭式”地传授知识,一板一眼地抓学生背单词,背句型,背语法。

(2)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首先,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通过老师的传授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这种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致使大多数学生逐渐养成一种不爱问“为什么”的习惯,从而形成一种盲目崇拜书本和老师的思想。其次,学生的这种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法,让学生不仅缺少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也难以升华所学知识。

二、中学英语课堂中,传统教学与兴趣教学的对比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级与兴趣教学模式下的班级是有很大的不同,传统教学多以灌输知识并强迫学生理解记忆为主,而兴趣教学则以良好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学习操练为主。在两者进行对比时,不难发现各有其优点和缺点。以下是笔者进行的教学案例分析。

(1)两种教学模式在重点班实施的差异。首先,笔者以传统教学模式上课的班是初二重点班,进行兴趣教学的是初二平行班。对于重点班,每次备课都是准备好每一课的重难点,基本句型和本课的单词。早读时间就是读课文和单词,30分钟读得满满当当。晚自习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大量的作业让他们必须花全部的时间去做。

(2)两种教学模式在普通班实施的差异。面对农村中学普通班的学生,笔者以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每周的正课,笔者都会穿插与本课有关的活动,如图片展示、各种小游戏,但都要求必须说英语进行活动讨论。早读是让他们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训练。而晚自习是他们提问的时间,但必须提跟英语有关的问题。

另外,两种教学模式效果的对比。

(1)学生本身素质的影响。经过四个月的上课,笔者发现重点班的英语水平稳步提高,主要体现在月考及期末考试上。而普通班成绩总体没有长进,而且一些不努力的学生因为兴趣教学模式的自由无压力,就更放纵自己。普通班的尖子生在做题方面还是有所欠缺,考试成绩也不是十分稳定,但英语表达能力突出,而重点班的学生普遍欠缺。

(2)地域差异的影响。于这两个班的不同教学模式所产生效果,笔者认为在西部较落后的农村中学,传统教学仍占主流,而且在应试方面的效果也很明显。若把教师为主体转变成学生为主体,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所处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很难进行自主学习。对于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的地区,以教师为主导,管住学生,这些体现出了传统教学的优势。

三、当今中学英语教学的大方向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和谐发展”,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除了学生,教师自身素质也要提高、要发展。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面向世界(world-oriented)、立足中国(China-based)、根植课堂(Classroom-rooted)。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个教师的任务,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让每一个孩子有一定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对传统教学应持的态度

从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教学模式的利弊,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和教学的组织管理。当然,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因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势在必行。但如何改变现行的传统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一是改变教师“角色”。长期以来,教师一直占据着教学的主体地位,这种“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已显出不足,因而,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教学活动的主体,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改变学生“学法”。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而且乐学。三是调整课程设置。我国传统中学课程过分强调知识体系本身的逻辑性和结论的唯一性,忽视学生学习知识的应用价值及创造力的培养,因此,我们要通过课程内容的变化来促进课堂教学的丰富化。

总之,未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们如果把握好传统教学模式的合理内核,并把它很好地应用到现代教学模式中,那我们就有可能找到了教育发展的新起点。另外,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扬长避短,且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课件,把多媒体与英语教学结合起来,使其真正成为教师教学的有力助手,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才能全面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适应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2

论文摘要:网络自主学习已成为当今教育界关注的课题,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但应注意传统翻译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利弊,更好地整合课程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界关注、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它的普及推动了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全面建设。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可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作为教育的第四大革命,基于计算机的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条件。

一、网络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概念是由HenriHolec(1981)正式提出的。90年代以来,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自主学习源于人本主义,并随着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兴起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教学理念,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也是目前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学者Little(1991)、Benson&Voller(1997)、Cotterall&Crabe(1999)等都对此进行了研究,我国对此也有相当多的研究成果。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终身学习能力,不仅使他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步入信息时代,网络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网络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不是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知识的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形式多样,为学习活动创建了一个超级信息平台。使学生具有更多的自主权与决策权,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这对学生运用能力的提高起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对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积极的影响。提倡网络自主学习,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究学习;强调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在网络自主学习与合作过程当中的互动:关注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对知识的全面把握,注重个人的整体发展,构建个体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网络自主学习与翻译教学

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带来的革新是全面的,它的应用对实践创新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是推动学科发展的重要源泉:用网络教育促进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是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目标。

将网络自主学习运用到翻译课程教学中来,使教师用新的教学理念与新的学习理论探索新的学习方式,完全符合当前翻译教学发展趋势:网络自主学习在翻译教学中的运用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扩大课程资源范围与资源共享,同时带来学生方式的革命:网络自主学习有利于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培养学习者运用各种资源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的理念;信息技术可以作为自测工具,有利于学生自我反馈,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作为教师电子测评的手段优化评价过程,革新传统的课程评价观和方法。

早在本世纪初,学者们就呼吁翻译教学要重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翻译教育的信息化,以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人们对多媒体教室网络、计算机辅助技术、语料库等在翻译教学的应用做了有益探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翻译课程中广泛采用成为翻译课程的发展趋势之一。翻译工作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电脑与网络已成为现代译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与手段。网络信息资源为翻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资源解决翻译实践中遇到的各种翻译困难,从而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和准确性,网络已成为译者不可或缺的帮手。

然而我国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通过学与教方式变革、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的研究还不够,尤其是翻译教学领域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见。要改变目前翻译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应在这一方面进行大力研究,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优化课程教学、优化教学资源、优化发展学生综合翻译能力、有效指导翻译自主学习,即通过网络及网络自主学习有效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提高学生充分利用与有效应用网络资源的能力。

三、传统翻译教学与网络自主学习的利弊

(一)传统翻译课堂教学利弊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之所以仍有许多学生愿意花钱去上新东方学校而不是在家里自主学习,之所以还有学生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学习,就是因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例如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情感因素的影响,Kmshen认为各种情感因素,如缺乏动机,自尊心不强、焦虑等会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教师可以鼓励缺乏自信的学生并使其进步,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注意交易以激发其学习动机,并将授课与育人相结合等等,这些面对面的师生互动以及课堂教学的人情味和人性化因素是机器所不具备的。转贴于

传统的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翻译理论与技巧知识,给学生构建翻译体系的宏观构架,让学生了解翻译体系的脉络与相关实践知识,师生之间可面对面的互动与交流,在教学中能及时发现问题与解决一定问题,但课堂课程的教授难以因材施教,学生实践、运用机会少,纯理论的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利弊

翻译课堂教学由于课时少,实践机会少等诸多不利翻译实践能力培养的因素,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将成为提高翻译能力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网络自主学习课程的研究成为翻译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翻译课程网络自主学习,主要是为了顺应翻译学科发展的实际,顺应社会对翻译人才的需求,顺应学生对提高翻译能力和翻译素养的现实需求,在翻译教学上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营造一种能支撑情境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

网络辅助翻译课程集成了大量的翻译教学资源和设计了较丰富的翻译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能力,自主开展翻译学习,实现因材施教。网络为学生提供海量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的记忆功能,避免重复的翻译工作,并通过网络的平行文本进行比照,弥补了中国学生英语语言能力不足的缺陷,降低了汉译英的难度,消除了学生惯有的为难情绪,增加译文的地道性;还可利用网络信息,提高对文本的理解。在传统的翻译练习模式下,很多学生是为老师作翻译,不认真阅读原文、译文粗制滥造,马虎了事:在网络学习下的翻译练习,练习译文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网络上,扩大了读者群,学生潜意识中有把练习做得更好的冲动,因此,质量意识逐步地得到了提高。

但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处在虚拟的世界中,学生易出现焦躁、迷茫与失落等情绪,不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不能持之以恒地参加网上学习交流活动,在自主学习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帮助和指导,缺乏人际交流,学习者难以进行错误分析,也不利于教书育人。

网络自主学习的培养在中国传统说教式教学观念以及应试教育的主流环境中,是一个挑战。对学生而言,网络学习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和途径,但同时又没了依靠。少了竞争,这对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是一个考验,同时也对翻译教师提出了考验。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3

摘要: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的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2010年6月20日,央视《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多所大学发现,贩卖答案现象异常猖獗。2011年1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考研作弊调查》报道,吉林省四平市考区个别人员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在教育考试工作中,我倍感压力,如何还广大考生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教育考试呢?

一、教育考试作弊现象客观存在,作弊手段多样

国家教育考试是指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实施,由经批准的教育考试机构承办,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行的教育考试。

《焦点访谈——四、六级考试舞弊调查》,记者在哈尔滨某高校教学楼附近发现,离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还有20分钟,有人就接到了贩卖答案人员发来的考前答案。a卷快速阅读1—7题答案分别是adcabca。再往下看,听力11—15题答案是abbcd,接下来陆续还有很多答案。记者在考前几天调查发现,通过贴在校园里的小广告购买考前答案,一份考前答案最低只要200元。考生购买答案通常分为考前答案和考中答案。目前由于监管加强,通过手机作弊很难。现在卖答案的不法分子会给作弊考生提供相应的器材,如格尺、手表、橡皮,这些作弊工具看起来很普通,但其中另有玄机。记者发现一种十分隐蔽的耳机作弊工具,竟然比绿豆还小。作弊考生只要把耳机放在耳朵里,戴上一副相当于接收器的眼镜,外面的作弊人员就可以把看到的答案发给考场里的考生。

窥一斑而知全豹,作弊现象确实存在,而且作弊手段日益先进,有组织和利用高科技手段作弊现象频繁发生,甚至出现考试作弊产业化的趋势。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大对作弊惩罚的力度

考试作弊的原因种种,主要还是急功近利的思想作祟。倡导诚信为重点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倡导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帮助考生摆脱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这是诚实应对考试、防止作弊的根本策略。社会诚信受到挑战,考生诚信意识受到冲击。市场经济发展在精神文明方面的影响是双重的,其中唯利是图思想冲击了社会,如滥发和制假文凭使一些人轻松获利,而单位用人的高消费和人才市场学历的高门槛都给学生错误的信号。社会、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通过道德、行政和法律手段来杜绝考试作弊是需要的,而倡导诚信、诚实应考是抵制作弊的重要措施。

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大作弊惩罚力度。目前《考试法》还没有出台,《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部门规章,法律位阶很低。在规范考试方面的法律严重缺失,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不足,从而无法有效遏制或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在工作中有些打击、报复、威胁等侵犯考试工作人员行为都不能得到有力的惩罚,严重打击了监考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我认为最好的惩罚应该是在全国建立诚信档案,把诚信档案和个人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联系起来,把考试作弊记入诚信档案,只要社会高度重视诚信档案,中国就将不再是制假大国。

三、多方面配合,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惩罚作弊行为的前提是发现作弊行为,考试作弊方式多样,我总结如下:替考、考前答案、传统抄袭作弊、考试期间高科技作弊等。根据考试作弊方式,应采用针对性的措施发现、防止、打击作弊行为。

替考行为分为考前报名时就替考和考试中替考两种,报名这种替考行为隐蔽行极强,但只要把考试和考试后联系在一起就可以解决问题。如a参加高考,b去上学,只要把高考时的相片、指纹等信息提供给大学比对就可以解决。当然,在实际中,相片的参考价值不大,有很多似是而非的相貌,加之大批量图像采集,不可能清楚,个人感觉不能作为主要依据。考试中的替考行为也应主要采用指纹、计算机容貌识别等高科技且唯一性的技术手段来辨别。

针对考前答案现象,应严格检查试卷各个环节,排除试卷外泄的可能。同时在制作试卷时不要只制一套试卷或ab卷,从技术角度完全可以一套题改变题号生成n套试卷,n应大于10,随机分发给考生,每套试卷配套对应的答题卡,答题卡上含有题序,阅卷时按照答题卡上的题序匹配正确答案,这样n套正确答案可以解决考前答案的问题。

针对传统抄袭等作弊方式,需要从增强考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入手,做到“三不”:不接受条子、不传递信息、不参与作弊,要切实增强纪律观念、责任感、积极性。

高科技作弊方式日新月异,监考老师已经很难发现。针对这种情况应该重视高科技作弊,在提高防作弊的科技手段的同时,精细化教育考试环节,以收到预期的效果。要针对无线耳机等设备,配备无线耳机探测器,并做到每考场一台;针对笔、橡皮、尺等常用作弊文具,可以禁止考生自带,由监考老师统一发放;手表禁止带入,考试有统一考试时间,由监考老师提醒或设置考场时钟等措施解决。

此外,公安部门也要采用切实手段,打击作弊团伙的产业链,尤其是宣传渠道,主要从大学校园小广告、作弊宣传网站入手,净化校园和网络环境。

维护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公开,需要教育考试部门、纪检、公安、无线电监管等部门通力协作,全方位监督、检查、打击,重点是营造诚信为主的社会氛围与严惩作弊两手都要硬,共同为广大考生营造公平公正的和谐考试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宗曦,李日波,李峥.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及治理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2).

[2]彭婧.利用无线电监测手段查处考试作弊的几点心得[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6).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4

关键词:独立学院作弊原因对策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在于指导和督促学生专业学院统地复习、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检验其理解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每个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作弊者采取了十分严厉的制裁措施。但是,高校学生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在独立学院里,表现得还相对严重一些。如何有效地制止学生作弊现象,这是每一个教学管理工作人员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

近年来,独立学院考试作弊问题日趋很严重,“大部分人对考试的态度不端正,所以才会出现有歪点子的想法。更有甚者,在作弊的时候被老师当场抓住,还理直气壮地顶撞老师,死不悔改。”

目前学校发现的作弊手段有:①夹带,一是夹带手抄资料、书本复印缩小的资料;二是把资料抄在桌椅上,抄在手掌、胳膊、大腿上等;三是夹带电子产品,蒙混监考老师。②传递,学生之间临考前有意商量,互通信息,其一是同考室内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手势(或动作)和传递纸条的方式;其二是学生或其他人员通过通讯工具将答案传递给学生,这种方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比较严重。③偷看,这也是一种最为普遍的现象,主要是故意窥视其他学生答案和其他学生主动提供答案让其窥视。④学生和监考老师共同作弊,这种作弊现象影响恶劣,性质特别严重。一是监考老师,监外不监内,视学生违纪作弊而无睹;二是有计划、有预谋将考试信息传给学生。

二、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分析

调查表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学生自身心理因素原因,又有监考老师方面的原因,同时科技的发展也为学生作弊提供了便利条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方面:

1、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往往是差生在考试中作弊,为了避免挂科、重修而不得不采取非常规手段应对考试。然而通过调查发现,当前作弊的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化趋势。分析原因,一是受当前学校奖学金、评优机制对学生学分的硬性要求与社会上功利风气的影响,许多优秀生为了评优、获奖而作弊;二是优秀生迫于面子、哥们儿义气或者利益诱惑而协助学习较差的学生作弊。

2、学生对考试作弊的认识态度。学生中较为普遍存在着“作弊无所谓”的想法,作弊成功者甚至在同学中宣传其“成功经验”,造成极坏的影响;作弊受处分被说成是“运气不佳”,周围有许多为其说情、开脱的同情者、理解者,这种道德水平的滑坡必然成为考试作弊的滋生土壤。

(二)教师方面:

1、监考老师没有遵守监考工作规定,违反监考纪律甚至干扰了学生考试:①监考老师中途离场现象时常发生;②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扎堆聊天;③监考教师存在提前收卷的问题;④监考老师在考试过程当中存在提醒考生考试技巧的现象;⑤监考老师纵容作弊,学生陈述“考场上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监考老师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下面作弊的学生更是肆无忌惮。不知道老师不出面制止作弊行为是因为老师的纵容,还是因为老师怕得罪学生。

2、考试有失试题公平公正性:考前给学生划重点极其详细,学生为得到更高分数,铤而走险。

(三)社会方面:作弊工具科技化

近几年,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的通讯工具以及学习设备便成为了考场必备武器。每到考试季,都有部分学生到复印店缩印;而软件兼容性极强的手机,能够翻看word、txt、ppt、pdf等多种格式文件,还附带查询功能,为迅速找到答案节省了翻阅的时间;掌上词典、无线耳机、飞信等等已经显示出,当前作弊行为已经不是单纯的交头接耳、传小纸条了。每年四六级考试结束后医院耳科总会有大量学生因为无法取出袖珍耳机、耳朵发炎等问题去就诊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三、独立学院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治理对策

1.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正面教育和引导,培养学生公平竞争意识,可以通过学生会发出倡议,如号召“从我做起,端正考风、学风,用自己的行动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形象,争做精神文明楷模”,在学生中展开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在深层次上清除考场作弊意识。品德教育,思想教育蕴含于学风建设,只有从点滴着手,及时扬优鞭劣,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校园氛围,为严肃考风创造最基本的条件。

2.加强对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进行职业道德和教书育人这两个主题的宣传教育,端正思想,做到不殉私情,坚决反对作弊,以严肃的态度,认真做好考试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目前在关于考试纪律的宣传教育在重点面向学生的同时,对教师和相关工作人员的监考职责和规则的宣传培训还不到位。有的老师认为,只要学生不出问题就行了,却没有想到问题是需要防范的,如果监察得严格一点,许多问题就会避免。有时恰恰是老师的宽容,给个别学生的一念之差造成了机会。

3.在管理上“严管重罚”,实行考试情况通报制度和事故报告制度,以示考试的公开与公正。加强考试的宏观管理,对考生有违纪现象应及时通报,严肃处理。对监考教师不遵循考试监考规则的,将予以点名批评;对考试当中有监考不力和违反监考规定的监考人员加强监考职责教育,实行监考职责监督,对不符合条件者应予以取消监考资格的处罚,并选派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老师进行监考。

最后,我认为,考风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考风建设是基于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学校的软环境建设的,只有在良好的教学软环境之中,考风建设才能够持续、健康、稳固地发展,仅用手段加以规制而没有根本的思想和教学质量,考风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所以,考风建设也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

参考文献:

[1]冯利君.当代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浙江统计

[2]张艳萍.大学生作弊动因及应对路径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5

关键词:高考;舞弊;犯罪;防范

中图分类号:G632.474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李晓庆(1982―),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招生录取;

赵海富(1976―),张家口市教育考试院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招生考试;

申静(1980―),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招生录取。

考试作为检验学习效果和甄别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在古今中外都很受重视。当前,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考试作弊这一问题愈加突出,舞弊之风正在全球蔓延,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社会“怪胎”。普通高考是国家根本的人才选拔制度,事关广大考生利益,事关亿万家庭福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诚信高考、公平高考、平安高考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2016年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施行后的首次高考,也被称为“史上最严高考”,替考、作弊、协助作弊等行为轻则拘役,重则入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明确将考试作弊入刑定罪,对考试作弊行为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对综合整治国家教育考试环境,切实维护社会诚信、公平竞争、考生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正确的价值指向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高考舞弊的现状及特点

1.舞弊手段趋向高科技化

当前高考作弊高科技化趋势十分明显,作弊手段逐年升级,花样翻新,从作弊跑鞋到隐形耳机,从“多用记忆笔”到反探测作弊橡皮,从多功能手表尺子到纽扣摄像机,从专用皮带到作弊眼镜,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口腔骨传导耳机更是让作弊者“武装到牙齿”,同时这类舞弊器材传输非常快,几秒钟即可完成,还能随时转换频段,声音、文字可相互切换,普通的金属探测器也很难发现,层出不穷的作弊神器不断翻新,使人防不胜防,防范工作面临严峻挑战。

2.舞弊行为趋向职业化

高考被不法分子视为有利可图、一本万利的“唐僧肉”,通过高考舞弊来获取非法利益甚至成了犯罪分子的生财之道,形成了黑色利益链。尤其是在个别地区,考试舞弊已经成为一种“新兴产业”,舞弊团伙常年以此为业,把舞弊看作“做生意”,既然是生意,就需要不断“开拓市场”,追求规模效益,作弊也由过去的以代考作弊的初级“作弊产业”形态,发展到为获利而专门为考生提供作弊服务的网络组织“地下产业链”,而且有滋生蔓延之势,这导致高考泄密范围越来越大。

3.舞弊方式趋向团伙化

群体性作弊和作弊经纪人的出现使考场舞弊的社会危害性更大,舞弊方式也由个体行为逐步演化为有计划、有组织、有预谋的群体性作弊。舞弊团伙的数量不断增多,规模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而且团伙内的分工越来越精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舞弊链条。

4.舞弊行为趋向组织化

高考作弊的既得利益集团依靠权力与资本,实施有组织、有预谋的高考舞弊案件。2015年6月,江西南昌“6・7高考替考”事件,说明高考舞弊背后的既得利益集团成分极其复杂,各种成分在这条灰色“产业链”获取各自的更大利益。本应是我们“最信得过的人”,却迈不过金钱关、人情关而监守自盗。这种组织化力量的强大,意味着在个别地区,高考已经事实地遭遇特殊利益集团捆绑,在以集体舞弊的形式制造不公。

二、高考舞弊存在原因分析

1.教育及社会评价方式有待完善

再完美的制度也存在缺陷,现行高考存在体制上的缺陷,尤其是评价机制过于僵化。在高考“指挥棒”下,在一切以升学、学历为标准的强大舆论压迫下,社会对教育的评价主要是“升学率”,家庭对孩子的希望看的是“升学”,孩子对未来的幻想寄予的是“升学”。“升学”的绳索牵动着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心。教育的本体功能被异化了,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功能被弱化了,忽视了教育的本体功能。高考教育是一种功利性教育,把考试和升学当作衡量和规范一切教育活动的标尺,僵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机制,忽视了人才培养的过程性、多样性和合理性,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诚信教育体系有待建立

当前社会处于经济迅速发展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不完善,政治体制改革有待加强,新的道德体系还未完全构建,这些都导致社会上存在某些诚信缺失、道德缺损的现象,同时功利、竞争、效益的观念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在社会总体资源分配有限的情况下,受家庭出身、户籍的差异以及社会选人用人机制存在任人唯亲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的流弊,在“分数就是硬道理”的现实环境中,竞争更加激烈。当舞弊行为的成本远远低于收益时,考生就有可能抱着侥幸的心理铤而走险。

三、防治高考舞弊的措施

1.诚信教育武装头脑,让考生不想舞弊

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投机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学校、家庭和社会要加强对考生的正面引导和思想教育,言传身教,摒弃不良社会思想,培育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氛围,帮助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实施诚信教育,建立诚信档案,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弘扬诚信应考的正气之风。

2.法治教育加大惩戒,让考生不敢舞弊

教育部门对考试舞弊处理多是以通知、意见等文件形式作出相关规定,缺乏法律的权威性,每当处理舞弊案件时,往往面临无法可依的尴尬境地。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将考试作弊入刑定罪,对国家层面的考试作弊进行刑事打击,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高考舞弊行为。同时应加快推进考试法的立法进程,以法律的威慑力来维护考试的公信力,使心怀鬼胎者望而却步,使打击舞弊现象有法可依。

3.提升技术、强化防范,让考生不能舞弊

制定全面的防范措施,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责任明确、各司其职,开展综合治理。强化人防,升级机防,实现考试数字化监管。建设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实现“考场、考点、省级考试机构、国家考试机构”的四级互联互通和实时监控。同时采用必要的技术手段升级,启用身份识别系统、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考场电子监控系统,以实现考试的数字化监管,积极应对高科技犯罪。

4.多元选拔、个性发展,让考生不需舞弊

中国人民大学少汪来利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与其不让学生舞弊,不如让学生不能舞弊,最好是提供不需要舞弊的考试。”教育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推动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实施多元考试选拔制度,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状,扭转“唯分是举”的选拔机制,尊重和发挥考生的个性,引导学习者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让考试从“教育目的”回归其作为“教育手段”的本来面目;让考生以健康的心态看待考试,以正确的行为对待考试。

参考文献: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6

一、学生作弊现象的成因分析

1.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缺少学习兴趣。

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对学习越发有兴趣,学校效果自然就会好。然而,在对学校基础课程听课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上课时很少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甚至是追随教师授课思路。一般情况是:30%的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授课思路;30%的学生从事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基本不听课;剩余的学生偶尔跟随教师思路,且容易被其他无关因素吸引。也就是说,课堂上有70%的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对授课内容缺少兴趣。大部分学生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课下基本上不投入时间学习,造成对课程内容的不了解,不能系统掌握知识体系。当课程结束时,学生为了通过考试,突击学习,为了通过课程期末考试,会采用准备小条的方式考试作弊,以期通过考试。

2.奖学金等物质和各种资格名誉方面的诱惑。

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很容易受到物质或其他方面事物的吸引,使学生触犯纪律。例如。部分学生受到高额奖学金的诱惑,为了获得奖学金评定的机会,不惜使用各种方法。成绩作为评定奖学金的重要标准,自然成为投机学生的主攻目标,部分学生为了高分,不惜使用作弊手段。大学期间入党是很荣耀的事情,并且党员学生在毕业时也能够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但是学生入党名额有限,学习成绩同样是硬指标,学校一般会推荐成绩好的学生成为共产党员。因此,个别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依然使用作弊的方式。

3.群体效应引发的危机。

在学生自身心理和周围环境的共同作用下,作弊行为带来的利益极易引发其他学生的盲目追随。由于高额奖学金和各种荣誉的吸引,学生中已经产生一定的倾向性,并且个别学生采用作弊方式也获得了奖学金等物质或各种荣誉,由于没有被发现而未受到相应的处罚,此种行为引发个别心理倾向性较强学生的模仿,造成更多学生参与作弊。

4.教师的纵容导致考试秩序失控。

师者父母心,然而,正是此种心态,使考试秩序失控。一些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当在考试过程中看到个别学生出现违纪、作弊现象时,往往只是将作弊工具收起,要求学生注意或对作弊行为熟视无睹,更有甚者,监考教师以保护者的身份为学生“监视”学校巡视督察人员。此种行为是对努力学习学生的极大不尊重,严重地破坏考试的公正和公平,必然导致考场秩序或整个学校考风的失控,让努力学习的良好风气荡然无存。

5.传统考试方式是形成作弊行为的温床。

传统考试方式以考查学生知识记忆能力为主,缺少对知识运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这种方式虽然在考查知识学习记忆方面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以记忆为主的知识考查从根本上容易造成作弊现象的发生。大学中长期存在的考前画重点的教学方式也为学生准备作弊工具提供良好的温床。

二、积极影响,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1.自我目标管理。

明确的目标能够使学生形成长远的生活、学习计划,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目标观念,建立学习、生活长期目标—建立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念,建立中期目标—完成各个学期的所有课业,规划每个学期的学习和生活,与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进行合理的布局分配,建立学习的近期目标—完成课程学习目标,达到课程要求,掌握课程主要内容,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2.自我定位管理。

正确的自我定位,是关乎学生将来在社会中存在价值的重要一环。有了准确的自我定位,才能有正确的行为指南。通过对自身纵向比较和与他人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建立正确、完整的自我定位,为个人行为提供指导,形成准确的自我认识,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我目标以及发展相关的各个方面。

3.自我心态管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通过定期的自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释放学习、生活上的压力,避免负面情绪对自我目标和定位产生的影响。另外,通过自省,认真分析各种现象以及现象背后的本质问题,切勿让负面情绪和压力造成判断上的失误。

三、完善学校制度建设,以科技手段武装考试管理

1.以教师为抓手,完善教师与考试相关的规章制度。

第一,从任课教师抓起,加强考前管理。教师既是知识的传递者,也是考试纪律的管理者和倡导者,因此,学校在教师管理方面要做到细致和完善,加强管理。学校为了让学生明了考试方式和成绩的构成与计算方法,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在第一次上课时就将具体的考试方式和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向全体学生进行公布,在开课两周内将成绩比例系数填写在成绩管理系统中的。任课教师必须严格审核学生的考试资格,对平时考核不合格的学生一律取消课程考试资格,不得在考前向学生透漏考试范围,在考试完成后不得以任何理由调整考试成绩或成绩构成比例。第二,从监考教师抓起,加强考试过程管理。学校建立考场评估制度,对考试过程中的全部因素进行评价,包括试卷、监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和学院巡视人员行为,而且评价结果将直接影响监考教师、学院和学生等有关方面的优秀评比成绩或资格。为此,学校专门成立考场评估小组,在执行正常考试巡视职责的同时对各个考场进行评估。为了学院和个人的利益,监考教师和学院巡视人员要在考试过程中积极维护考场秩序。

2.以宣传为抓手,完善考场内、外规章制度的建设。

第一,对考场规则进行详细研究,建立更具有操作性的规程。学校考试部门通过对考场规则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很多具体的操作方法。例如,在安排学生座位方面,针对不同教室类型,设置不同的安排规则;对通讯工具作弊难以界定的问题,特别提出“携带即违纪,开机即作弊”的考前告知方式。第二,利用学校电子屏幕、宣传栏等手段,营造严肃、严格的考试氛围。学校在通过利用教学楼内的电子屏幕公布与考试相关注意事项的同时,还公布违纪作弊学生的数量、相关信息等,对参加考试的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利用学校内的宣传栏展示优秀学生的照片和个人信息,对广大学生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

3.以科技手段武装监管过程。

科技发展为考试过程的实时监管,提供实现的可能。第一,监控考试过程,监管学生行为。全程监控为作弊行为举证和事后举报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安装在教室内的监控系统引入考试管理,实现过程监督和事后举证,有利于震慑存在违纪、作弊心理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考试后举报违纪、作弊行为。第二,屏蔽手机信号,屏蔽学生侥幸心理。手机依赖症越来越多地影响着学生,随时随地的网络查询和通信功能加大考试管理的难度。在考试过程中,使用手机信号屏蔽器,让手机处于“失联”状态,从根本上解决手机依赖产生的“不自立”,防止有作弊动机的学生与他人联系。

四、加强人文关怀

考试不是目的,仅仅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一种手段;发现学生考试作弊也不是目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公正、公平的考试环境。自古以来,有考试就有作弊,当出现作弊情况后,学校、教师和学生应该怎么办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面进行关注,对学生出现违纪、作弊现象的原因给予重视。正如前文所述,思想道德教育和学习兴趣的缺失会引起学生后续违纪、作弊的行为,因此,发现并重视其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作弊问题。其次,提出补救方法。第一,重新学习,包括违纪、作弊课程的重新学习,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点,达到课程学习要求。第二,消减违纪、作弊带来的影响。学校应该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为违纪、作弊的学生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如提高违纪、作弊学生的各种门槛或其他要求(学分积点或课程成绩等)。最后,对违纪、作弊学生的信息进行保密。廉耻之心,人皆有之。在处理违纪、作弊学生的同时,应考虑学生的个人感受和隐私,避免出现侵犯他人隐私的情况,这不仅是对学生自身权益的尊重,也是对学校利益的维护。

五、结束语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7

1、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阴平阳秘),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2、为了补偏救弊,为佛教争得更大发展空间,北宋僧人契嵩在融合儒释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他选择以“孝”为突破口,对佛教的孝道思想进行了新的诠释,力图找到佛教与儒家思想的契合点。

4、所有这些替代的组合,构成一个补偏救弊的系统。

5、最后,针对这种大学入学考试方案的不足,本文设想了通过完善本科生转专业制度作为大学统一入学考试的补偏救弊之策。

7、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地补偏救弊,这也是实事求是嘛。

8、苟不自其本页图之,则亦仅能补偏救弊,偷为一时之治而已矣。

11、在教育上,应发挥补偏救弊的功能,对弱势者施予更多的援手。

12、因此,调和阴阳,补偏救弊,恢复二者的相对平衡,促进阴阳的平和状态,即为中医诊疗必须遵循的总纲。

14、认真总结,可达到补偏救弊的目地,更有利于我们的工作。

15、我们要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补偏救弊,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

16、我们的研究成果存在很多错误和漏洞,必须及时补偏救弊,否则将前功尽弃。

17、说明协调阴阳,补偏救弊,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是临床治疗的根本原则。

18、我们一定要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确有补偏救弊之益,但如果认为西方文明已完全丧失了自我更新的机制和能力,身处绝境而有待儒学的拯救,则不免将极为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

20、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21、而且,以儒学为传统资源而形成起来的现代人权意识,更会以其独具价值对欧美式的现代人权意识起到补偏救弊的作用,从而对当今以至未来人类的人权思想与人权事业作出贡献。

22、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24、应该说,我国文艺学研究中由价值论倾向向科学论倾向的转换带有某种必然性,就实际情形而论,具有相当的合理性,是一种补偏救弊之举。

26、其实,问题不在批评本身,而恰恰在于批评观念的不由自主地改弦易辙,虽然有时是为了补偏救弊,但矫枉过正仍然是当前批评的症结所在。

27、这才是真正的人文主义的立场,任何文化都不应该偏离这样的一种立场,一旦如此,则必然要进行文化上的补偏救弊的工作。

29、中医药膳以此为据,巧妙合理的利用五味之偏性以调整脏腑之偏颇,补偏救弊从而使五脏之间恢复平衡协调的正常状态。

30、同样,他们力图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中已经成就的现代性补偏救弊所立足的智慧资源也明显是源自于中国传统的。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8

关键词:大学教育;考试作弊;廉耻文化

一、一则新闻及联想

近日一则新闻(2013-03-27)报道了印度比哈尔邦3月的全邦高中升级考试中发生大规模作弊、乱象丛生的事件。

报道指出印度的现代教育制度承袭英国的教育体制,初中5年级之后,每年一度举办全国高中升级统一考试,很多学生是满身小抄,女生们把小抄写在每天戴着的围巾上,男生们则直接把笔记本放在裤子里。由于使用不正当手段考试,比哈尔邦学校考试委员会决定取消1600多名考生的考试资格,不但抓住了50多名替考者,还有100多位家长也因协助作弊被警方拘捕。这一报道令人震惊,这一现象令我深思。因为考试作弊的现象在我们的周围也时常出现。其实,早在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可见当时高等学校学生作弊的严重性。经过近十年各学校的高度重视,建立考试规范、完善监考机制、出台严厉的处罚作弊规则等,对考试作弊之风的迅速蔓延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

二、作弊行为与廉耻之心

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不仅败坏学校的学风,制约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令人揪心的是若让这些感染了不洁行为,又无反思的学生走上社会,不但可能损害我们的教育形象,如若任其发展,其作弊行为的“意识病毒”将会与人类的各种“意欲”交叉变异、衍生出各种损害社会的新病毒,最终动摇社会的稳定,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环顾我们的周围,现在不但学生考试作弊行为屡禁不止;不但某些领导干部在职学历资格认证过程中的各种考试、考核,甚至学位论文撰写中也有作弊行为;甚至这种病毒已侵蚀到各种教师任职资格的考场中,一些参加考试的老师们也在作弊,且花样百出。这必须引起我们的警惕。

多数考试的背后一定与某些既得利益或者未来的某些利益相关。无论什么理由,考试作弊的目的就是或想蒙混过关巧取利益,或想不劳而获豪取利益。考试作弊的行为就是不诚实,就是不诚信。虽然作弊行为有大有小、作弊祸害有轻有重,作弊现象可以不断翻新,但作弊者都有着共同的社会属性,那就是缺乏廉耻之心。缺乏廉耻之心者,一定是不诚实、不讲诚信之人。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如若对此现象不能及时纠正,对作弊者不能及时教育,使作弊者从道德高度有所认识并感到羞耻,而是简单处罚甚至让作弊者有侥幸过关的得意甚至有成就感,那么未来这些“意识病毒”将会危及到你、我、他共同生活的社会,危及大家共同的利益。翻阅近年来媒体披露出的各种不良的社会现象:个人为了升迁,可以造假学历;学校为了创收,可以贩卖文凭;运动员为了金牌,可以服用兴奋剂;裁判为了金钱,可以吹出黑哨笛;法官为了迎合权力或者资本的需要,可以违背法律精神,做出枉法裁决;警官为了获取私利,可以背弃职业操守,做出非法行为;不良社会团体为了获取金钱,大搞各种虚假评奖颁奖活动,最终损害民众利益;不正官员为了创造政绩,可以不顾老百姓的基本利益,欺上瞒下;一些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可以听任污染泛滥,可以生产出各种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食品等等,这些新闻事件令人惊震和愤怒。仔细想一想以上列举的诸多不良的、令人发指的行为其实与考试作弊的行为在思想意识上一样,这些行为主体没有诚实之心,没有诚信之心,没有廉耻之心。俗话说: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虽然学生考试作弊似乎危害有限,但若任其泛滥,不做教育,作弊者得不到应有的惩罚,遵守规则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这些“意识病毒”就会迅速蔓延,蔓延至社会,一旦社会人“作弊”必将危害一方。因此我以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与考试作弊的现象较真,有义务为刹住这股污染校园健康的“歪风”做有益的工作,教育我们的学生应该诚实守信,知道廉耻。

三、大学中作弊行为的处罚与教育

考试作弊的现象由来已久,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已严重关注,深入研究作弊的成因和危害,或撰写论文或提出报告。我研读了最近一些与“作弊”相关的教改创新和素质教育的论文,这些论文论及的内容大体可以归纳如下:其一是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或动机的分析研究,多数为任课教师撰写;其二是关于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及对策的研究,多数为带有一定管理色彩老师撰写;其三是关于大学生作弊心理分析和诚信教育的思考,多数为教育辅导员撰写。这些论文多数是对大学生的作弊行为、作弊现象和作弊心理进行剖析,同时对学校的监管体系提出建议。但我个人以为,要想更大限度地消除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应该真正重视学生个人的道德教育。唐代韩愈《师说》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应该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传道就是传授教育道德观念,就是品德教育,德为先,没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学生是不可成才的。但看一看我们周围的大学,为了排名、为了验收、为了论文、为了获奖,大学教育更多倾向于授业、解惑,学生中的成绩排名、奖学金评比、保研指标分配等等活动似乎很难觅到大学教育中传道的痕迹。是的,这个现象与大的环境吻合。回顾这些年社会与经济飞跃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我们快马加鞭地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长期以来社会和学校对耻感文化教育有所忽视。耻感文化的缺失,已经对我们这个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危害,这种危害不仅仅表现在上述若干似乎独立的事件上,很显然它已泛化于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因此对于考试作弊固然需要如上述论文中提出的加强考试过程的监管,但是我们更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在青年学生中重新培植我们的耻感文化。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利弊关系;教学方式;义务教育

这次课改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这要求老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使全体学生都可以取得进步。此外,还应教给学生学习和生活能力,从而使教学取得进步。新课程改革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突破,而且是更加符合现在学生的教学方法。在这次改革中,既有优势,又有一些教学的弊端。

一、新课程改革的优势

在以往的学习中,老师大多只是单纯地传授给学生课本知识,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并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所以,这次新课改提倡引导学生去体验学习的兴趣,希望学生可以自觉地去学习,避免老师督促学习。这次新课程的改革提倡学生主动思考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同时综合了各科目的知识点,可以使学生不用重复地学习多次出现的知识点,同时也改变了以往课本中出现较多的复杂且难以理解的题目,使问题简单化,等等。新课程改革的优点是结合实际情况,向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向发展,避免产生以往只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局面。

二、新课程改革的弊端

在新课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很多老师较难适应,还有的老师会在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进入误区,直接让学生进入学习中,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特别少,并没有真正地引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这种匆忙的新课改往往不尽如人意,最后还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急速下滑。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既有好的一方面,又有不好的一方面,是一把双刃剑。这就要求老师要慢慢转变教学思想,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从大的方面来说,新课程改革的益处大于其产生的弊端,因为目前学生在课堂上占据主动地位,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传统教学的利弊篇10

为什么高考作弊屡禁不止?为什么不法分子、少数家长和考生无视国法,铤而走险?让我们从近几年几起高考作弊案入手,分析其内在原因,吸取其失足教训。

高考作弊,屡禁不止

2011年高考前几天,宜昌市当阳县高三学生祝新忽然情绪异常,像着了魔似的要求父母给他买“设备”,还威胁父母为他保密,否则他就要自杀。原来,所谓“设备”是用来考场作弊的高科技产品,有了它,就有人在考试的时候给他传送答案,让他获得高分。祝新说,有人秘密向他们兜售这种设备,已有10多名同学打算购买。当然,这种设备价格不菲,包括“服务费”,即传送答案的费用,一名考生3万元,而且可以事先签合同,成绩满意后再付款。

祝新的父母犯了难。不答应孩子吧,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怎么样,高考恐怕没戏;答应吧,高考作弊是犯法的事,一旦败露,儿子的前程就毁了。左思右想,理智还是战胜了贪婪,祝新的父母及时报警。

当阳警方迅速介入,经多方侦查,于6月1日将犯罪嫌疑人杨某(23岁)、罗某(21岁)、史某(21岁)等3人抓获,收缴了作案用的无线发射器、耳麦等专用器材。杨某等人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随即被警方以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刑事拘留。杨某交代,他和罗某、史某均为武汉市大学生。2011年年初,他们从网上得知,利用高科技产品为高考考生作弊隐蔽性强、利润大,是一条“绝妙”的生财之路,于是合谋作案。4月,三人筹款网购了价值万余元的器材,窜至当阳物色考生。被抓获时,他们已先后与10名考生见面,对作弊器材进行调试,并谈妥了相关事宜。

据警方介绍,杨某等人的作案设备很先进,可以逃避信号检测,发射器可同时向256人发送信息。“好在他们在高考前落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阳警方表示。

2011年6月4~5日,甘肃省白银市和靖远县警方发现有人在学校周边张贴小广告,公然兜售高考作弊器材,每套价格2000元左右。该器材高考时可接收场外“”的答案,除语文免费外,其他科目每科的“信息费”为2000元。警方立即展开侦查,于高考前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现场查缴作弊器材数套。经审讯,3名犯罪嫌疑人均为通渭人,其中29岁的牛某、24岁的全某是某高校在读研究生,23岁的王某是某政法学院法学系大二学生。

2001年6月7日,广东高考首日开考不足半小时,网上就有人在微博上贴出作文题,令公众哗然。经查,涉案微博的者是广州某高校在校生马加润,一个以“爆料”为能事的“微博控”。作文题则是由一名考生陈某用手机拍摄后发给他的,而手机则是陈某藏在一个不锈钢水杯中混入考场的。案发后,按照高考有关规定,陈某的高考成绩被取消,并禁止其下一年参加高考。

2011年6月4日,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县第一中学教师刘艳华和何淑杰因向毕业生家长出售高考作弊器材被警方抓获。刘艳华交代,她先后向考生家长兜售了27套作弊器材,并向考生家长许诺,到高考时自己能给考生传送答案。

2011年6月7日,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两名考生在考场上利用皮带上的微型显示器作弊,被监考老师抓获,作弊者受到了各科高考成绩均按零分记录的处分。

2011年12月30日,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法院做出一审判决,以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分别判处在2011年高考期间利用手机短信、彩信、QQ等多种功能进行作弊的5名被告6个月至10个月的有期徒刑。这起作弊案全国共涉案18人,其中12名考生被取消当年高考各科成绩,下一年不得报考。

据警方介绍,2011年高考,全国各地的作弊案均呈现三个特点:一是获取暴利;二是利用高科技诱惑考生,推销方式多样;三是大学生、研究生参与较多。

利益驱动,迷失自我

2011年6月4日,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警方破获了一起高考作弊案,主要嫌犯孙鹏也是一名在读研究生,他的交代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疯狂而邪恶的心灵蜕变历程。

孙鹏时年28岁,在大学里学习成绩优异,三年前毕业。“后来,我考上了研究生。为了筹集学费,家里用住房作抵押贷了款。这就更让我着急了。”孙鹏说,“读书期间,我经常琢磨怎么能快速挣钱,好把欠的钱还上。所以,当了解(高考作弊)这事有暴利时,尽管明明知道违法,但我还是决定试试。”

2011年3月,孙鹏经过仔细调查后,亲自到深圳花4000多元钱购买了包括车载发射器、屏蔽仪、金属探测器,以及可以放在考生耳朵里、腰部的一些声音接收仪。而后,他来到吉林省梨树县,通过当地一名教师,得到了吉林师范大学实验高中部分应届考生的名单和电话号码。他让同伙徐雷给这些学生打电话,声称可以为他们提供作弊器材和高考答案,如果作弊成功将向考生收取一定费用。他利用自己在高校的便利条件,雇佣了一些高校学习好的学生,计划从网上购买高考试题,让这些学生答题,然后用发射器传给购买接收器材的考生。在警方将犯罪团伙成员抓获当天,这些人一直在调试安装设备,并已与多数负责答题的人进行了沟通。他们的所有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已经有4位家长向他们购买了作弊器材。

“我现在非常后悔,这都是利益的驱使。”孙鹏告诉记者,他的营生利润相当大:每套接收器材进价300元左右,他卖1000~1500元;接收者想接收普通本科答案的,收2.5万元,想接收重点本科答案的,另收1.2万元。

孙鹏交代,为了防止考生和家长在作弊成功后毁约不付款,他还把每个家长与他交易的过程偷偷录了音。“一旦有考生考上大学后不付款,我就拿着这些录音威胁他们,对他们的作弊行为进行揭露!”

孙鹏学习成绩优异,被学费所困,固然可怜,但他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害人害己,又是那么可悲、可恨。那些购买作弊器材的考生和家长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同样是被利益所驱动,置高考公正大义于不顾,泯灭良心,迷失自我,终落得偷鸡不成反蚀把米的可悲下场。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为应对高考中不断升级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门的反作弊手段也在不断升级:人工监考、指纹验证、电子眼、手机屏蔽器……教育部称,今后全国所有参加高考监考的老师都要经过专业反作弊培训。在高考时,要求考生签下《诚信考试承诺书》。

北京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现代化的巡查系统已对高考全部考场100%覆盖,并对全市各区县远程电子巡查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加了智能图像识别报警系统。高考时,各考点的主考官可以通过系统巡查本考点的所有考场,检查监考人员履行职责的情况,区县和市考试院的监控系统则可以分别掌握本考区以及全市考场的情况。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继续对考试进行全程巡回无线电监测,并辅以“作弊克”等现代化侦测工具,防范和打击非法利用无线电设备的作弊行为。

2011年高考期间,广东省启用120多座无线电信号监测站,派出40多台无线电信号监测车,对无线电专项电磁环境进行严密监听、监测和巡查,加强对考场周边非法无线电信号的监测。一旦无线电监控车追踪到可疑信号,在来不及介入调查的情况下,会发射大功率信号压制可疑信号,避免可能的作弊行为得逞。

广东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无线电管理处副处长陈崇谦告诉记者,近两年高考期间都发现了可疑信号,由于信号延续时间短,调查不及时的话很可能让不法分子得逞,因此及时采用大功率发射设备干扰掉。“现在考试作弊设备非常先进,纽扣摄像头、笔芯摄像头等都有,以前这些都是间谍设备,现在则出现在考试作弊中了。”陈崇谦透露。

除了升级高科技反作弊手段,中央和各省地市不断出台法规,加大惩罚力度,遏制高考作弊之风。

2004年,教育部出台了《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明确将考生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4种,将监考等考试工作人员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分成“违纪”9种和“作弊”10种,加大了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力度,考生违纪即取消其该科成绩,作弊则当次报名参加的各科成绩无效。

广东南方福瑞德律师事务所曹宇瞳建议,我国法律应该对包括高考在内的考试作弊做出明确而统一的规定,最好是出台一部《考试法》,制定严格的惩罚措施。有法学专家建议,应该在我国《刑法》中增列“高考作弊罪”,以震慑不法之徒。

2011年高考前,吉林省教育厅等13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教育统一考试考风考纪工作意见》,并以省委、省政府名义下发,进一步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责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六个严禁”和“五个一律”:

严禁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利用职权或职务影响暗示、授意、指使相关人员违反招生考试工作纪律;严禁党员干部及其他公职人员在招生考试中,纵容其子女、亲属、请托人违反招生考试纪律,或为其实施舞弊行为提供便利,收受贿赂或谋取其他利益;严禁利用组织招生考试、录取等工作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索取财物或其他非物质性利益;严禁出具虚假证明材料,为考生异地违规参加高考提供便利;严禁违反规定为考生高考加分、保送、替考等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严禁高考工作人员包括参加高考监督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对舞弊考生,一律取消当年成绩和下一年高考资格;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公职人员,一律给予党政纪律处分;对参与或授意舞弊的领导干部,一律先停职检查,再做组织处理和党政纪律处分;对失职失责造成影响和后果的部门,一律追究责任;对参与或间接参与舞弊的党员干部、考生和考生家长,一律曝光。

诚信为本,珍惜前程

为什么近年来高考作弊之风有愈演愈烈之势?教育专家们认为,除了不法分子贪图暴利、相关法律不健全等原因外,考生、家长和老师,甚至整个社会都需要反省。

首先,部分考生和家长心存侥幸。高考是决定孩子能否接受高等教育的关键考试,而我国教育资源有限,因而竞争激烈。有些考生和家长心存侥幸,投机取巧,迷信高科技作弊手段,最终自食其果。

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卢建平先生认为,高考作弊对孩子的成长危害甚大。“孩子用作弊的手段获得大学录取通知书,即犯罪让他获得了好处,尝到了甜头,道德感必将减弱,品行必然不端正,可能会更加激发他在将来的求学、工作、晋升过程中的作弊欲望。如果这样的现象蔓延开去,那么一代人就毁了,国家的根基也要遭到破坏。”卢教授说,“我不是危言耸听。美国执法部门曾逮捕过58名在托福考试中作弊的外国留学生。美国政府认为,在托福考试中作弊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我赞成美国人的这种思维,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其次,诚信意识薄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劳凯生先生说:“我从小学、中学一直到读大学,听说的作弊案只是极其个别的现象,现在已经比较普遍了,而且很多人是从小学就开始作弊。我的孩子告诉我,他在北京读中学的时候,班长带着同学们集体做考前作弊练习。比如做选择题,摸左耳朵代表a,摸右耳朵代表B,前面一个同学一摸,后面同学心领神会。很多人很小就参与做这样一些事情,已经习以为常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是道德价值的丧失,起码是诚信意识薄弱。”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的心理专家沈家宏认为,家长的教育方式和社会整体氛围对青少年的心理有莫大的影响。比如,父母对孩子的控制欲和保护欲过强,孩子缺乏为自己负责的意识;另一方面,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孩子往往不惜做出出格的事来寻求父母的关注。另外,不可否认,社会现实中的一些阴暗面和不公平让孩子耳濡目染,让他们觉得结果好就一切都好。“这种功利思想渗入孩子的头脑,他们就不认为作弊是一个原则问题。”沈家宏认为。

再次,利益驱动。为眼前利益而丧失原则的不止上文列举的那些犯罪嫌疑人,还包括为自身利益所驱动的教育工作者。劳凯生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说实在话,现在办一所学校,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升学率,所以校长和老师都会非常操心,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以及他们的收入是挂钩的。少数老师没有能力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就打歪主意。群体作弊是这几年高考作弊比较突出的特点,症结即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