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十篇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十篇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59:53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1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变革——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现代化,表现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具备时代的特色,反映一定时代科学文化的进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内容将由趋向分化、学科独立走向多学科内容的有机综合,向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2教育空间的拓展与开放——国际化

在空间维度上,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具有全球性、国际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人才;之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之三是教育合作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和学术会议等。

3教育功能的拓宽与重塑——大众化、社会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正是教育大展宏图的最好时机,高等教育应努力去适应、去推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将成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的中心。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宽功能,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由学校教育过渡到开放教育,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服务,促进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

三、高等学校必须准确定位、确立有特色的发展策略

1认清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宏观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21世纪我们将会面临的新挑战,做了透彻的分析。《建议》指出:“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显,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将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将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有优势的压力,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能否加快现代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将决定我国在下个阶段的地位和前途”。《建议》尖锐指出的“两大压力”,就是我国21世纪将会进一步面临的、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

1.1来自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

a)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

21世纪的国力强弱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科技和教育。所以,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正视新世纪我国将要面临的世界经济挑战。其次是“国际化”的挑战。因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模式还将是一个“国际化经济模式”。因此,我们的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b)21世纪中国面临的政治挑战

总书记最近指出:一定要讲政治,必须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时,必须充分注意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政治挑战。

c)21世纪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

无论是经济挑战还是文化挑战,都是与政治挑战分不开的。经济与文化,作为国际政治的两大手段,往往呈交替使用状态。这一点,可以从当今世界竞争(或较量)的格局中清晰可见。

21世纪,中国能不能有效地迎接上述来自国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关键在于人和教育。所以,“三大挑战”,归根结底还是对21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挑战。

1.2来自国内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挑战

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乘胜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这就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新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是“第一生产力”的孵化器和扩大器;必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源。

2依据国际、国内未来的挑战,确立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

依据上述要求,我们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2.1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210-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现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和职业教育体系框架的不断完善,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形成,同时也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一、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程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是和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的高职教育才走向真正意义的发展之路。笔者认为,我国高职教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①兴起阶段(1980~1990);1980年金陵职业大学、合肥联合大学、江汉大学等是最早创办的职业大学。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管理干部学院要结合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教育”。截止到1988年,全国有119所职业大学,学生7.5万人。这一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已被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

②发展阶段(1991~1997);1991年10月17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1994年,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以“三改一补”的办法发展高职教育。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

③大力发展阶段(1998~2005);随着1998年的高等教育的扩招,高职教育进入了大发展的时期。1999年1月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及1999年6月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宗旨均在积极发展高职教育。从2000年开始,国家把职业技术学院审批权下放到地方。2002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此后,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交流会,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即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七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高职教育在现有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④改革、发展、创新的新阶段(2006~至今);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国确立了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战略目标。“十二五”时期,国家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积极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与此同时,我国高职教育新一轮改革发展拉开帷幕,2006年6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推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建设计划”。2010年进一步推进示范性骨干高职院遴选建设计划,推动了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了高职院校服务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能力。2011年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规划,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为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此阶段,我国充分认识到了高技能人才在经济技术发展中的作用。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逐渐扩大,管理更加完善,布局结构日趋合理,办学质量日益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渐趋科学和完善,已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和充满生机活力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议与对策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有力推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有效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人才需求相适应。主导专业设置应与主导产业、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重点明确主导产业的比重,以便根据实际确定教育重点和教育内容。高职教育的发展应为以经济转型升级为导向,专业设置注重与产业、行业相协调。产业相关的专业为基本专业,着重加强对主导产业相关专业群和专业链的设置,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调整,为经济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服务,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为促进社会就业、再就业服务。

(二)明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完善高职教育体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一批为生产一线和工作现场服务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型人才。首先,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坚持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经济结构调整服务的理念,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理念支持。其次,应该不断探索和实践,加大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着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使学生真正成为技能型创新人才。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三)加强国际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为苏州经济转型与升级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以国际化的视野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提高办学的国际化水平,已成为苏州高职教育提升品质的重要途径。我国高职院校应该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把校企合作引向纵深发展,选择依托行业、结合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互惠共赢,开展合作培训,推进高职教育的国际化进程。

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大胆创新实践,加强课程模式的设计和开发,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改进教育课程的科学评价体系,从而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建设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世收.高职院校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助推作用——以江苏省高职教育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9).

[2]董迎春,坚持育人为本.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7).

[3]屠莲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就、问题及对策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6,(12).

[4]李运萍.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状况及其发展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31).

[5]唐继红.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12,(3).

[6]吴珊珊.浅析民办高职院校教职工素质的加强和完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05).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3

关键词:残疾人高等教育单考单招

分类号:G76

1、引言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也是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蓬勃发展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近十几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对改善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健全残疾人的心智,体现残疾人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利,使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体现自身价值、营造和谐社会的氛围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残疾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残疾人受教育的法制建设与学科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的质量,改善中国残疾人生存状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残疾人高等教育建设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回顾并梳理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历程与成果,并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反思。

2、残疾人高等教育状况

2.1残疾人高等教育概况

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4年,中国残疾人基金会与原国家教委协商,1985年下发“(85)教学字004号”文件要求各地教委、高招办在招生工作中对生活能够自理、不影响所报专业的学习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的肢残考生,在德、智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不应仅因残疾而不予录取。1985年山东滨州医学院,在全国开始专门招收肢残学生;1987年,21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残疾考生进入北京大学;同年长春大学面向全国开始对盲、聋学生实施单考单招政策;翌年,又有11名残疾考生进入北大。1997年天津理工学院,面向全国招收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的听障青年,2000年北京联合大学招收听障、视障学生心]。2008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强调,鼓励和支持普通高等学校开办特殊教育专业,各级各类学校在招生、入学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学生。2009年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残疾考生政策,普通高校应依据有关法律和政策招收符合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高等特教学院(专业)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扩大招生规模,拓宽专业设置,提高办学层次;要为残疾人接受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远程教育等提供更多方便,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截至2011年底,经教育部批准,我国实施单考单招政策(经教育部和省、市考试院批准,由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实际情况,单独命题、单独组织考试、单独录取,确保考试录取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的特殊招生政策)专门招收残疾人的高等院校18个,在校生近5000人,年招生计划约为1349人。近30年来通过单考单招政策圆了大学之梦的残疾人达30000多人(参见表1)。

肢残、听障、视障学生也可以通过普通高考,进入普通高校就读。十一五期间,普通高校录取残疾学生30000多人。2002年经教育部、北京市教委批准北京成人高考自2003年起面向残疾人实施单考单招政策,该政策首开成人教育对残疾人实行特殊政策,而且肢残也列入政策的实施范围,到2011年底累计招生1600多人。同时,部分省市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院校采取合作办学等方式招收中职毕业残疾学生,通过夜大非全日制途径进行学历高等教育。2004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成立残疾人教育学院,此后,上海开放大学等30多个省市电大先后成立了残疾人教育学院或教学点,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面向残疾人开展高等学历教育,截止到2011年累计招生7000多人。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以残疾人在普通高校就读为基础,在特教学院(专业)就读为骨干,成人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方式就读为辅助的格局。

2.2残疾人高等教育单考单招制度体现教育公平与公正

残疾人教育权利是我国《宪法》、《教育法》赋予的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人权,并且受国际性公约认可保障。平等享受高等教育是残疾人的基本人权,单考单招政策为残疾人寻找或调整了一条公平的起跑线,保障了起点的平等。残疾人教育权利的保证,体现出对人尊严的肯定,能够从本质的意义上实现教育发展的基本宗旨,即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理念。

2.3残疾人受高等教育机会不断提高

1987年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受过大学教育的残疾人只有0.3%,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已提高到1.47%,上升4.9倍。就北京市而言,1987年有1.42%的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2006年达到8.07%,上升5.68倍。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普通高校录取残疾考生35272人,平均年增长率15%;残疾人高等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电大等)起步晚,陆续从2003年、2004年开始招收残疾人,但是增长很快,已录取学生近万人。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十一五”教育改革发展及“十二五”教育工作新闻会中表示,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6.5%,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国家为残疾人提供的高等教育机会逐年提高,基本满足其基础教育后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2.4逐步提高残疾人高等教育经费

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运行成本较高,国际普遍认为是普通高等教育的4~5倍。成本高表现在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如小班教学,配备翻译,进行心理指导;配备资源中心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特殊要求等,同时,许多残疾学生缴费困难,因此,残疾人高等教育要比普通高等教育投入更多的经费支持。据统计,我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不断增长,2012年首次达到4%。目前,北京市财政对残疾人高等教育拨款达到残疾大学生生均30000元/年,是普通大学生的2.5倍,缓解了教育经费的不足。同时,研究机构正在调研确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残疾人高等教育经费划拨标准,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提高教育经费。

2.5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完善

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指高校中残疾人高等教育机构的设置(特殊教育学院或残疾人教育学院,以下简称特殊教育学院)、隶属关系、职责分工和职权划分制度的总和,是管理组织体系和行政管理制度的复合体。它是以普通高校为依托,由特殊教育学院组织实施,资源共享,专业学院(系)参与的教育活动。管理模式是学校长期办学经验的积累与总结,并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构建。高校残疾人教育负有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两大基本职能,对象的特殊性、形式的灵活性、规格的多样性、内容的适应性是其显著特点。目前,我国18所招收残疾人的普通高校基本上可归纳成三种模式:独立设置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校一级管理;校、院二级管理。

2.5.1独立设置残疾人高等院校

学校根据残疾人教育保障政策和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其特点是:学校有专职教师队伍、丰富的教学资源及各类配套设施;有一套完整的规章制度,有相对独立而自成体系的办学制度;管理机构比较健全,领导班子齐全;有独立的财务,有办学自,在办学过程中有较大的独立性;有充足的办学经费及自我发展的经济能力和空间。以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它是独立设置的残疾人高等院校。学院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始终坚持为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拥有与残疾人教育有关的8个院系部,设有2个研究所(特殊教育研究所、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所)、3个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验中心和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康复中心);有艺术设计等20个专业49个方向,学院建有国内一流的听力学实验室和一批先进的实验实训设施;学院现有教职工340余人,正副教授占专任教师比例30%以上,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特殊教育专家。

2.5.2高校内残疾人教育一级管理模式

长春大学、中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高校采用校内残疾人教育一级管理模式,特殊教育学院既是办学实体,也是管理主体,特殊教育学院统揽残疾人教育的全部工作。如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有针灸推拿学、音乐表演、绘画、艺术设计、动画5个残疾学生本科专业,在校残疾学生757人。学院有专任教师44人,高级职称占教师总数的34%,学院建有完善的教学设施,充分保证高等特殊教育的教学质量。其管理特点是:一是运行简单,信息失真少,效率高。“特殊教育学院系部主任职员”关系简明,能对教学过程及时监控,便于实施统一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二是利于保障教学质量。特殊教育学院是教学实体,系主任、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由学院聘任、考核,促使教职员工对残疾人高等教育进行研究,遵循特殊教育教学的规律,班主任对残疾学生尽职尽责。特殊教育学院能对教学计划、大纲、教学方法、命题、考试的评估体系健全提供保证。三是利于降低办学成本,有效利用资金。四是利于保障残疾人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减少依附性。责权利的统一,利于激发特殊教育学院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办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项工作容易到位。该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首先,难以调动各院系积极性,教学资源的调配使用有局限性,不利于残疾人教育实现规模效应;其次,缺少规范的管理链,不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因此,该管理模式适应于规模不大,专业相对单一的残疾人高等教育。

2.5.3高校内残疾人教育二级管理模式

滨州医学院、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采用高校内残疾人教育二级管理模式,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机构为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部,滨州医学院管理机构为特殊教育学院。以滨州医学院为例,特殊教育学院为管理主体,院系为办学实体。学校残疾人教育的管理职能和教学职能相分离,管理层由特殊教育学院和其他院系组成。特殊教育学院以行政管理为主,传达残疾人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和战略、规章制度,履行宏观管理职能,负责单考单招以及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控制。院系负责实施教学及教育资源的使用和学生管理。滨州医学院为残疾人开设了临床医学、麻醉学、中西医结合、影像等专业,管理上探索出了适合残疾人特点的高等医学教育路子,已形成了残健融合、教育与康复结合的残疾人培养模式。残健融合,即残疾人学生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这种模式有利于残疾人融入社会,促进其个性化发展。该模式在探索的过程中也容易出现一些弱点。首先是运行层次多,特殊教育学院与学生直接沟通的复杂性变大,计划方案会因为逐层分解而变得模糊不清失去了原有的宗旨。院系是平级单位,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任务,需要多方协调,因此效率不高。其次是教学质量提高难度大。

2.6残疾人高等教育的专业建设

近30年来,残疾人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专业设置坚持社会需求性、规范操作性和系统性,教学计划基本有别于普通高校健全人学习的专业设置和计划安排,能够以实际情况出发,体现掌握一项或多项技能,使他们接受高等教育走向社会后能够自食其力以及体现自身和教育的价值目标。经对各校招生情况调查(见表1)发现,所开设的专业涉及文、理、工、农、医五大学科。按残疾人类别可划分为三类。

视障:针灸推拿、音乐表演、计算机、英语、法律等5个专业。

听障: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艺术广告、装黄艺术、广告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园艺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汽车运行技术、摄影摄像、影视动画、环境艺术、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青少年工作与管理、舞蹈表演、会计学、美术学等20个专业。

肢残:只要身体条件准许,专业没有太多限制。

3、残疾人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3.1全国残疾人单考单招录取工作需要协调

自1987年长春大学面向残疾人实行单考单招政策以来,招生院校的考试大纲、报名考试时间、地点、试卷、录取具有较大的差异,这种状况阻碍单考单招政策的实施和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据对考生调查,90%的考生要求各招生高等院校尽快统一《考试复纲》,统一组织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阅卷和评分标准。《复纲》是基础教育学校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多种大纲的现状不利于学校的教学;命题统一是教育机会公平的基本要求,命题不同机会就不同;阅卷和评分是考试的程序过程,各校不同就无法确保过程公平。

3.2统一残疾人高等教育概念与范畴

残疾人高等教育是残疾人在高等教育机构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应学历证书的过程,教育机构包括独立设置的高校、高校的二级学院(系)、成人教育、电大、自考、远程教育学院、网络学院等,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学术文章中涉及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名称主要有:高等特殊教育、特殊高等教育、残疾人高等教育、盲人或聋人高等教育等。名称多难免有概念和范畴混乱,政策界定混淆等问题。高等特殊.教育这一概念范畴广,囊括了残疾人高等教育;有些专门招收听障、视障学生的高校常称之为聋人高等教育或者盲人高等教育,笔者认为这种命名范畴过窄,无法代表整体状况,相对来说,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名称较为合适。

3.3残疾人高等教育行政与业务缺乏统一协调与宏观管理

残疾人高等教育面临着行政与业务管理不配套的问题。教育部高校学生司负责残疾人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录取,但是残疾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没有相关司局处管理;同样,省市教委也没有相关处室负责残疾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故残疾人高等教育难以纳入整个高等教育发展管理和师资培训规划。缺乏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师生比例、办学规模、办学资金、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要求、专业设置要求等方面的具体标准和国家应配套的特殊政策,也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与管理。这些问题影响了办学院校的办学积极性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不能使残疾人高等教育健康和可持续化地发展。因此,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在整体规划、政策导向、学科建设、办学资金和条件、师资队伍培养等多个方面,需要专门机构来宏观统筹与协调管理。

3.4学生就业困难,残疾人高等教育师资匮乏

残疾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很低,待遇较差,各省市残疾大学生毕业一次就业率只有60%,有的仅有10%,远低于健全学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下,残疾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非常严峻。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第一是国家和地方制定残疾人大学生就业的各种行政和税收政策优惠力度不够、实际操作性弱。第二是企事业单位存在就业歧视。第三是不同类残疾就业需求迥异,因材就业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第四是学生心理素质弱,对自身没有准确的评价,期望值过高。第五是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学历层次只达到本科,对听障、视障没有更高的学历教育。

同时,残疾人高等教育院校面临的普遍问题是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残疾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既要有宽广的理论知识功底,又要掌握本专业领域丰富的实践知识和技能,还要通晓特殊教育的基本原理,具备与残疾人沟通的能力。有研究者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一是证书制度,要求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和针对服务对象(视障、听障等类)领域的专业证书;二是采取“1+1”形式,即成为教师后学一年特殊教育理论,再到社会实践一年。

3.5残疾人高等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等部门对残疾人高等教育制定了很多政策,但总体来说立法不完善,保障性不强,因而残疾人高等教育招生、投入、师资、升学和就业等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障。主要问题如下:一是现有法律存在相关条款分散,多是意见和通知的形式,没有形成以《特殊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到地方法规为支撑的纵向结构,也没有形成与《职业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相联系的横向结构,权威性不强;二是条款中宣誓性语言较多,操作性不强,常有“号召”“鼓励”,实际问题都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保障不力、问责不严,缺乏应有的强制性;三是残疾人义务教育纳入义务教育整体规划,但残疾人高等教育只是“根据需要”、“可以举办”;相对于基础教育对残疾人的各种特殊照顾,高等教育并没有对残疾学生显见的优惠。例如《残疾人教育条例》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残疾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总体规划,但是否必须采纳、最终如何决定,缺乏进一步的规定。

4、残疾人高等教育发展改革建议

4.1残疾人高等教育管理模式选择与改革方向

建议普通高校残疾人高等教育采用二级管理模式,即特殊教育学院管理为主,院系组织教学,相关部门负责后勤、党团等工作。二级管理模式中,院系容易按照高校固有模式操作,没有残疾人教育特色,只要处理好各部门关系,转变观念,就能发挥该模式最大优势。第一,处理好学校、特殊教育学院、院系三者之间的关系,高校残疾人教育的主体是学校和特殊教育学院,管理对象是各院系,管理者和院系是教育活动的主力,它们关系密切,作用不同,应处理好各方权力与利益。办残疾人教育,要讲质量,讲效益,特别要重视社会效益。职、权、利合理分配好能保证各院系的积极性,促进平等竞争和管理畅通无阻。第二,特殊教育学院管理全校残疾人教育,要赋予其必要的行政权利。它应该具有相当的统筹管理权,包括学校残疾人教育工作总体规划与计划权,对各院系参与残疾人教育办学的宏观调控和协调权,以及一定的经费使用与管理权等。第三,健全残疾人高等教育分配机制,调动各方办学积极性,建立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和运作模式。

二级管理模式的优势第一在于利于高校残疾人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充分调动和利用全校资源,如师资、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实验实习等,保障残疾学生与健全学生共享资源,满足残疾学生的心理归属感,使其更好地融人大学的学习情境中。第二是特教学院可以从具体的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中解脱出来,从整体上把握全局、统筹全校的残疾人教育工作。从而利于残疾人教育的各项政策、标准的统一,促进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是利于调动高校各院系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残疾人教育事业大规模的发展。

4.2加强资源中心建设

解决残疾人学习无障碍问题的核心是尽快建立残疾人高等教育资源中心。中心可以集资源、策略及关系于一体,为高校中的残疾人大学生及其老师提供各种学习资源、策略和关系的服务,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支持残疾人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里的学习资源包括学校的物质环境、设施、设备、教具、学具、辅具和信息。策略是指适合不同残疾人大学生的个性化的教育策略及其系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潜能,逐渐减少对支持的依赖;关系是指各种有助于残疾人大学生的社会公共关系、人际关系。充分利用资源中心是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必要准备阶段。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4

关键词: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现状;问题;对策

陕西作为高等教育大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丰富。近年来,陕西省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目标,先后出台了《陕西省教育厅关于深化改革提高高校继续教育质量的意见》(陕教规范〔2015〕9号)、《陕西省高等学校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站点管理办法》(陕教规范〔2019〕8号)、《关于加强陕西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高办〔2020〕30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管理的通知》(陕教高办〔2021〕9号)[1],不断加强和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自觉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高质量、多样化学习需求,着力培养职业型、技术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一、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

2016年,教育部出台《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教职成〔2016〕7号),将普通高校、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统称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因此,所指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对已经脱离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成人进行的以获得高等教育学历为目的的教育活动。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对象包括通过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来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的社会成员[2]。截至2020年12月,陕西省共有71所高校开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其中:普通本科高校43所(公办高校34所、民办高校9所)、普通高职院校19所、成人高校9所(开放大学2所、职工大学6所、教育学院1所)。共设有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教育教学点862个,其中,省内教学点450个,占52.2%;省外教学点412个,占47.8%。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类型与层次包括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和开放教育等三类。在籍学生总数为844032人,其中:成人教育230538人;网络教育375593人;开放教育237901人(见表1)。2020年,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按年龄分层统计结果显示,20岁以内学生74422人,占在籍生总数的8.8%;21—30岁的学生437715人,占比为51.8%;31—40岁的学生275967人,占比为32.7%;40岁以上学生55928人,占比为6.7%(见表2)。2020年,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学生按职业分类统计结果显示,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有98634人,占比为11.7%;从事企业管理工作有39332人,占比为4.6%;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有138707人,占比为16.4%;从事技术辅助工作有186533人,占比为22.1%;从事服务工作有87255人,占比为10.3%;一线生产工人有60244人,占比为7.1%;从事其他职业有139691人,占比为16.5%;无职业有95886人,占比为11.3%(见表3)。

二、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目前450个省内校外教学点,基本覆盖了各地市县,600余种专业涵盖了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科门类专业领域,办学基本覆盖了专科、专升本、本科等三个层次,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资源紧缺和“高等学历教育补偿”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的人才[3]。与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新期盼相比,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集中表现在办学定位不明晰、教育特点不明确、站点质量不稳定、教师队伍不专一、资源共享不充分。

(一)办学定位不明晰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办学类型之一。近年来,在具体办学过程中存在办学定位不明晰的问题。一是部分高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边缘化,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边缘形式,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在思想上不重视,制度建设、教师队伍、学生管理的水平均有待提高;二是个别高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利益化,没有准确处理好发扬本校办学特色、面向社会需要、迎合考生提升需求的关系;三是个别高校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普教化”“职教化”,照搬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缺乏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独特之处与办学特色。

(二)教育特点不明确

“普通高等学校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应坚持与授予本校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相同的标准,择优授予”[4]。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象以社会在职人员为主,按需学习,注重实效,这种过高标准的学位授予并不利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良性发展。部分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并未紧密结合继续教育特点,忽视了成人学生的学习特点,将学习内容与成人的工作实践割裂开来,影响了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学习热情。

(三)站点质量不稳定

调研发现,陕西省教育厅在抽检2020年校外教学站点中,确定395个校外教学站点合格、21个限期整改、24个不合格[5];在抽检2019年校外教学站点中,确定420个校外教学站点合格、6个限期整改、27个不合格[6]。虽然大部分站点年检合格,但是部分校外站点存在设站不严格、管理不到位、投入跟不上、师资条件弱、教学条件差、有专业无学生等情况,甚至还有未经审批备案的站点违规招生现象,教育主管部门给出了整改或撤销的决定。

(四)教师队伍不专一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当前,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存在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部分从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教师都是由从事高校普通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兼任的,各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缺少足够的专业化教师,更缺少继续教育理念先进、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育人水平高超的复合型教师队伍。

(五)资源共享不充分

资源建设是继续教育,特别是网络继续教育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陕西省设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都积极致力于资源建设工作,产出了一批优质的学习资源,但是这些教育资源一般都仅限本校学生使用,在资源的跨学校、跨区域、跨时空共享方面严重滞后。同时,共同建设、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的力度也不够。

三、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问题成因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高,质量意识淡薄

面对社会竞争压力的加大,部分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存在“重创收,轻管理;重规模,轻教育,忽略高质量人才培养,注重经济收益”的教育理念,对继续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办学定位不明晰。部分高校办学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真正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总体规划、纳入改革领域,没有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纳入保障体系和监管范围,人才培养方案照搬照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方案,专业设置盲目性与滞后性并存,课程建设投入不足、开放不够,导致办学质量不高。

(二)办学治校不严,站点管理松散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以经济利益为重,不注重教学管理和办学质量,招生宣传不规范,高校所设函授站、教学点的招生人员在宣传过程中夸大宣传、混淆概念、违规承诺。在教学管理中,个别高校对学生管理松散,未严格落实相关教学标准,对站点的教学管理存在监管盲区。如在网络教育方面,对学生学习监管不够,过度依赖平台的技术手段管理学生学习;在函授教育方面,不按培养方案落实相应面授辅导课时,仅开展单一的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平时自学的管理和服务。

(三)评价机制不完善,师资建设乏力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水平不高,既有客观原因,也有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普通高校扩招,加之教师科研任务重,导致教师工作负荷加大,上课冲突时有发生,教学质量严重下滑;高校现行人才评价体系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师资建设不利,有的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量不与职称评聘、职务晋升等挂钩,有的课时酬金低于普通教育授课报酬标准等,影响了教师参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制约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四)平台建设不足,共建共享滞后

长期以来,各高校各自为政,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在资源共享方面做得不到位,导致各高校资源重复建设,这既浪费人力物力,又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推广共享,不利于教育公平。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缺位以及企业、产业参与不够,资源共享平台、资源共建机制不完善,导致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共享不充分。

四、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对策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是提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社会认可度的关键。要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的引导、管理和监控力度,努力推进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持续完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提升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位的含金量,必须建立政府管教育、高校办教育、社会第三方评教育的良性互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从制度层面建立地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的监督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加强年报年检、质量评估与监控等工作。高校自身细化继续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健全校级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客观有效地开展自身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评价与监管工作。充分发挥第三方———陕西省高等继续教育学会的质量评价和监测作用,从办学定位、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培养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入手,制定科学而切实可行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评估指标体系。

(二)大力建设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线上管理系统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改变着教育教学的方式,信息技术更广泛、更深层次地应用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线上统计系统,完成包括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陕西校外教学站点备案及自检、主办高校年检、办学信息审核(招生人数、教材使用、教师情况、办学条件等)等管理功能,及时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政策动态,掌握高校及站点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施情况,通过线上系统实现陕西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全过程、全方位监督指导。

(三)协同打造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优良办学秩序

牵住站点管理这个“牛鼻子”,直击关键、敏感关节,以检查、清理、年检和评估为主要手段开展教学站点管理,教育主管部门、高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会多管齐下,久久为功。对各类校外教学站点实施全覆盖、拉网式评估,开展定期年检和不定期抽检。落实高校主体责任,严查办学权、招生权和教学权转移、下放、外包等不规范行为。

(四)全面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水平即学校水平,良师垂范是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重要保障[7]。加强专兼结合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配足专职的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人员,将校外教学中心辅导教师、兼职教师一并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管理中,确保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普通高校、高职院校要统筹安排校内教师承担全日制教育与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教学工作,将专任教师承担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和教师教学业绩考核评价体系中,建立本校教师到校外教学中心巡回教学的制度。

(五)协同发挥行业协会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面临困难;发展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职业分工及社会职业领域的不断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从其内涵形成自己独有的完整体系。随着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高技能人才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问题依然迫在眉睫。

1.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1.1政府主导力度不够。众所周知,高职院校的主体是由“三改一补”而来,本身就先天不足,而国家规定的生均费要求各省市地方又大都未予落实,高职多年形成的许多老问题,如占地少、规模小、科类结构不合理、专业特色不突出、办学条件差等等,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有人把这一现象比喻为“缺粮断奶”,而且这些问题是很难仅仅通过高职学校自身调整来改善的。

1.2观念偏差是高职教育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对高职的认同度不高,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种种现象似乎表明,就国家社会而言,高职是次等教育;就家长学生而言,高职是无奈的选择;就用人单位而言,高职毕业生是锅“夹生饭”。一言以蔽之,就是高职在现实中遭遇到了认可却不认同的命运。

1.3“双师型”教师缺乏,阻碍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职业院校的教师主要来源是普通院校的教师他们有的虽然学历很高,但大多没进过工厂,从书本到书本,缺乏实际工作技能和经验,无法向学生传授真正的技能知识;由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使职业院校很难长期稳定地聘请到企业技术、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有限。同时,教师职称晋升只注重学历和学术水平,轻视实践能力,阻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4教师的增长速度跟不上学生的增长速度。许多院校、许多专业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许多院校师生比达到1∶30,甚至更低。许多教师每周上课20学时以上,有些教师周六、周日都有课,没有时间认真备课和学习,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1.5实训水平比较低。高职要设精品专业,要创重点品牌.就不能回避实训基地的问题,就不能不涉及高职的产学研结合问题。可恰恰这方面是高职的痛处,实训基地条件差,设备陈旧,数量不足,实训教师水平不高,这是绝大多数高职校长必须面对且待解决可又力不从心的病兆。

2.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对策

2.1遵循有利于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原则。简而言之,是建立在对过程自觉控制的基础上.是一种科学的规范的快速发展。而现在规范高职教育发展的时机已经成熟,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上坚持高起点准入、高标准建设原则,严格高职院校的审批和准入制度,对新申报的高职院校数量进行限制,严格控制其规模,促使我国高职由外延型(规模、数量)转向内涵型(质量、特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越式”发展。

2.2法律保障有待完善。我国目前尚无一部专门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或法规。而现有的法律法规专门涉及高职的地方又不多,且多是目标性、原则性的规定,不仅法律效力偏低,而且缺乏具体操作的法律实施细则,尤其是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缺乏专门规定,致使地方政府面对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感到无所适从,其做法往往是参照类似普通高校的政策,具有极大的盲目性。目前我国规范高等职业教育就法律层面而言,仅仅是《高等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但整个《高等教育法》69个条文中,仅有一处“职业教育”字样,这就是第68条。而《职业教育法》主要是规范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德国,19世纪政府就颁布了《强迫职业实习教育法》和《工业法典》,规定企业学徒培训必须与职业学校教育结合。现在的实情是:我们分明知道法律法规是当前高职最薄弱的部位,但我们却希望它能给予高职最坚实的保护。

2.3合理设置专业,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工作。第一,课程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根据生产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呈复合化的趋势,对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把握好“职业性”,建立与普通高等学院有本质差异的教学体系。课程设置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学院的特色,注重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三合一”。第二,课程内容充分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实行模块组合,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根据不同专业的要求和市场的变化,将课程分类组织成若干模块,进行课程的重组和调整;课程结构实行整体优化,认真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现代内容和传统内容、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关系,认真研究各类课程之间的结构、比例和权重,以满足学生从业、升学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2.4构建开放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体现当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可选择以企业为本位的模式,按岗位要求组织教学;可选择以学校为本位,由高等职业院校独立组织教学;可实行“双元制”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制定教学计划,使企业训练与接受学校教育相结合。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上,推行学分制等更加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育。在办学架构上,横向扩展自身架构,包括培养目标和内部办学形式的多样性,如一校多制,允许不同培养目标在一个学校内并存等,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竞相争艳的多元化局面。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职业教学提供保障。新的时代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担任这样的新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研究学习方法、懂得学习的心理过程,要熟悉相关的信息通道、会使用信息工具,这样才能肩负学习引导者的重任。教学中强调创造出师生互动的社会交往的仿真情境,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诸如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中,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和伙伴。

2.6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一个系统工程,针对我国高职实际现状,想在几年内有大的起色谈何容易。所以一要靠引进,高职院校在组建教师队伍过程中,不应把着眼点放在引进博士、博士后或教授、副教授之类上,而应当设法把那些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从事实际操作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如农艺师、主治医师、畜牧兽医师、会计师、律师、建筑工程师之类)吸引进来,让那些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都过硬的优秀人才来担任职院的教师;二要树立“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理念,一时可能引进不来,再说引进多了也不经济,捷径就是从企业中聘请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任教,做兼职教师。

总之,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对职业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推进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坚持把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并且它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并贯穿整个人类始终。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 发展趋势 准确定位

一、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过短短数年的艰苦努力,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美元的条件下,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三、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道路。

二、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内容的更新与变革——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

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现代化,表现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要具备时代的特色,反映一定时代科学文化的进步。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内容将由趋向分化、学科独立走向多学科内容的有机综合,向现代化、科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

2教育空间的拓展与开放——国际化

在空间维度上,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需要与国际接轨,具有全球性、国际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教育目标的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培养面向世界的通用人才;之二是教育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是指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的国际化;之三是教育合作的国际化,主要包括师生互换、学者互访、国际联合办学、合作研究和学术会议等。

3教育功能的拓宽与重塑——大众化、社会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正是教育大展宏图的最好时机,高等教育应努力去适应、去推动。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知识将成为头等重要的任务,教育将成为知识经济的中心。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进一步拓宽功能,拆除“围墙”,向社会开放,由学校教育过渡到开放教育,为社会上更多的人服务,促进社会教育化、教育社会化。

三、高等学校必须准确定位、确立有特色的发展策略

1认清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宏观背景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21世纪我们将会面临的新挑战,做了透彻的分析。《建议》指出:“综观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有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天下并不太平。世界加快向多极化发展,新的格局日渐明显,国际和平环境可望继续保持;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经济合作和交往将更加密切;世界经济将在起伏中进一步增长,亚太地区经济发展更加活跃。同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中,我们面临着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有优势的压力,面临国际关系中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的压力。能否加快现代化进程,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取得主动,将决定我国在下个阶段的地位和前途”。《建议》尖锐指出的“两大压力”,就是我国21世纪将会进一步面临的、来自外部的严峻挑战。

1.1来自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

a)21世纪中国面临的经济挑战

21世纪的国力强弱将主要取决于经济、科技和教育。所以,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正视新世纪我国将要面临的世界经济挑战。其次是“国际化”的挑战。因为21世纪的世界经济模式还将是一个“国际化经济模式”。因此,我们的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家经济都将受到严峻的挑战。

b)21世纪中国面临的政治挑战

总书记最近指出:一定要讲政治,必须学会从政治上看问题。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出发点。因此,在研究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时,必须充分注意21世纪我们所面临的政治挑战。

c)21世纪中国面临的文化挑战

无论是经济挑战还是文化挑

战,都是与政治挑战分不开的。经济与文化,作为国际政治的两大手段,往往呈交替使用状态。这一点,可以从当今世界竞争(或较量)的格局中清晰可见。

21世纪,中国能不能有效地迎接上述来自国际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三大挑战关键在于人和教育。所以,“三大挑战”,归根结底还是对21世纪中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挑战。

1.2来自国内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和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深化改革的挑战

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将乘胜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这就对中国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新时期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摇篮;必须是“第一生产力”的孵化器和扩大器;必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源。

2依据国际、国内未来的挑战,确立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

依据上述要求,我们确立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2.1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必须更加坚定地坚持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2.2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确立“系统优化”的发展战略

21世纪的信息革命将推动高等教育更加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同时,21世纪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又要求高等学校更好的拓展自身功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这就势必要涉及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师队伍、实验条件、资料信息等方面的全面改造与更新。其中、许多东西“重在创建”,并无现成的章法可循。走“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人才培养之路,正是实现以上“重在创建”的有效途径,也顺应了21世纪经济、科技、教育进一步密切结合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7

>>浅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浅析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浅谈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机电工程的趋势及发展现状我国当前中学美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浅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我国高等院校儿科医学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我国全纳教育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关于我国电子信息工程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讨论我国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浅论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浅析我国石油工程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我国网络金融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制药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对我国石油工程监理企业的发展现状的分析浅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改革措施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5]黄照旭.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回顾[J].教育学术月刊,2011(4):2931.

[6]靳晓燕,齐芳,邓晖.科教兴国:用实力擎起现代中国[n].光明日报,20121106(01).

[7]刘彭芝.对拔尖创新人才要早发现早培养[n].光明日报,20111107(16).

[8]倪军.好的工程教育是教学生解决问题[n].中国教育报,20120206(02).

[9]罗高涌,张谨.基于CDio模式的校企合作办学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探索,2011(5):7175.

[10]人民网.2020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60%的目标有望实现[eB/oL].(20091220)[20130118].

[11]朱高峰.中国工程教育的现状和展望[n].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4.

[12]颜维琦.我们为什么缺人才?[n].光明日报,20101122(06).

[13]林建华.学习做校长[n].光明日报,20110606(16).

[14]何龙.调查报告称“不会提问”会成为中国大学生短板[n].教育文摘周报,20120606(01).

[15]陈竹,周凯.211院校师生互动最差[n].中国青年报,20120530(05).

[16]崔耀中.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改写“创新赤字”[n].北京日报,20120227(17).

[17]周玲.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特征与新发展:2009年全面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1):113119.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8

摘要:河南省是一个人力资源大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促进中原经济崛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由于河南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与东部沿海地区还存在着不小差距。本文试从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入手,提出我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一、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我省建起了第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学校,也为后来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98年,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招生就业的并轨,我省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2009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89所,其中高职高专为56所。至此,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二、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双师型教师

河南的一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大多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技工学校经整合而重新组建的,这些院校只是校名发生了变化,而办学主体、教职员工都没有变,专业师资大多第一学历较低,“双师型”教师更是匮乏。据河南省2009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郑州经贸职业学院、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所高职高专院校,实际在校生分别为1800名、6000名、6300名和6100名,教师总数分别为82名、245名、331名和268名,生师比分别为22:l,25:1,19:1和23:l。这四所学校的生师比和全国高等职业学校生师比15:1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双师教师资源比较短缺。

(二)缺乏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用一致、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它在高职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目前河南省55所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只有27个。除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漯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拖拉机职业技术学院、永城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高职院校,不少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一般都缺少实训基础,实训基地很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实训基地。缺少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三)办学特色不鲜明。

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基础,建设特色专业就是培育办学特色。要使专业建设有特色,就要面向社会,紧密结合地区或者行业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工作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而目前河南省一些高职院校不能从自身特色和社会发展需要办学,专业设置包罗万象,缺乏地方特色,很难形成优势专业。

(四)生源质量较差。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录取在高考录取中属于最后批次,经过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招录后,好的生源剩余不多,最后批次招生的高职院校学生生源一般文化基础差、学习自觉性弱、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而这些特点与本科批次的生源比较,明显处于劣势,一般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学生高考录取成绩在300分左右,有些考生考分只有100多分,文化基础比较差。学生生源质量普遍偏低,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三、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师资来源单一,教师待遇较低。

河南省高职院校聘用的教师以师范类或其他专业应届高学历毕业生为主,师资来源单一,而他们在学校时,大都缺乏工作实践锻炼的机会,没有成为“工程师”的现实土壤,无法成为真正的“双师型”素质教师。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在经济待遇方面,与普通高校教师相比,高等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经济待遇偏低,这也就很直接造成很多高水平老师,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老师,不愿意选择高职院校。

(二)实训基地经费投入不足。

造成我省目前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不够的主要原因还是资金缺乏投入,与企业合作也不够紧密,社会融资比较困难。每所高职院校一年的实训基地投资费用基本为600-800万元,而中央财政资金占30%,地方财政投入占3%,剩下的60%-70%要学校自筹,实训基地经费投入不足,缺少校企结合,学生实训基地少。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这就造成里培养的学生与社会不对路。专业设置不尽合理,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普通文化课与职业、技术课的误区。职业学校和技术学校也教授一些普通文化课,但应以职业、技术课为。二是专业技术课程设置的误区。

(四)录取批次靠后。

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我国的高考招生层次中位于第四批次或者第五批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似乎是高考筛选下来的劣品,考生争相读“一本”,“二本”,“三本”。高职高专院校排在高考录取中属于最后批次,经过本科一批、二批、三批招录后,生源受到限制,学生生源数量较少。

四、大力发展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措施

(一)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河南省目前职业教育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的现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大力招聘“双师型”教师。其次要对现有非“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应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根据各个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的具体情况,规定其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途径、种类、时间等。最后要对现有“双师型”教师进行再教育,制定规划要求现有“双师型”教师到其他企事业单位或国外学习培训,以更新观念获得最新知识技能。

(二)校企结合,注重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培养。

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学生实训基地的加强,既不是几个单纯的模拟实验室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多开辟几个毕业实习场所。更要注重校企合作,以企业需求为目标,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合作共建的实训基地为基点,形成学校―工厂―学校相结合的具有河南特色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实践课程。

(三)明确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上突显地方特色。

高职在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方向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切实利用河南地理位置优势,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专业设置上,要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突出特色。根据河南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的专业,拓宽专业服务范围,增强适应性。开设一些河南省经济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积极创造条件增设一些特色专业。

(四)适当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使高职更有吸引力。

高职高专院校排在高考录取最后批次,生源质量受到限制。河南省高职教育招生考试必须进行改革:一是改革招生制度。一方面可以通过采取允许高中阶段第二学年的毕业生申请报考,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范围,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则应当扩大高职院校的招生自。二是改革考试内容。高职招生考试标准的制定应当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普通高考相区别,重点突出职业基础能力的考核。三是改革考试方式。增加高招考试次数,变成一年两次或多次高考或打破统考的单一模式,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考试模式。

作者简介:李文婧(1986-)女,汉族,河南省新乡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教育系2009级硕士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

参考文献:

[1]习谏.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5).

[2]邓小妮,熊正安.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现状研究[J].武汉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9

关键词: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005-02

1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

职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础性工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截止2009年,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到1215所,招生313万人,在校学生达到965万人,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总规模的一半。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各级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民办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已经成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重要生力军。

当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数量超过了高等教育,在目前国际经济一体化、后经济危机时代、国家政治格局多样化等国际因素影响下,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也获得了更大的机遇。

最新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办学活力”。新政的出台开启了民办教育的最好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民办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巨大的社会需求,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上存在着诸如教育投入不足,学校数量不够,专业设置单一,毕业生分配困难,管理体制上的不畅等问题。今后中国民办职业教育将随着教育体制,特别是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而成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今后教育加快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但是,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现在我国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的发展,都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就职业教育而言,主要是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问题,即在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三大支柱中,还没有把职业教育摆上应有的重要地位,职业教育在社会环境、政策支持和物质投入等方面,都不能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同日而语。就民办教育而言,由于长期以来公办教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故民办教育的生存空间还相当狭小,其在法律地位、公平政策环境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等方面,还面临许多难题。而对于民办职业教育来说,则兼有民办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双重”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公平政策环境问题;办学自问题;投入严重不足问题。

2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遇到的问题

2.1经费来源单一,投入不足经费的不足是我国很多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都面临的普遍难题和首要问题,也是制约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瓶颈。国外最好的学校基本都是私立学校,如美国排名前20的大学都是私立学校。它们收入来源除了学费收入外还有政府资助、社会捐助、经营收入及科研经费的支持等。相比国外,目前我国民办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资金来源单一,资金全都来源于自筹经费和较高的学费收入,政府持续的财政补助很少。而民办职业教育模式中,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都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此可见,资金的有限性严重地阻碍了民办高职院校的健康发展。

2.2师资力量不足,设备有待提高补充目前各民办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专职教师数量不足,普遍达不到高职高专评估的要求;师资结构不合理,富有企业实践经验的真正意义的“双师型”教师比例不高;教师队伍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不够,教师基本上没有从事科研的机会和经费,进修培训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少。同时,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民办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跟不上,造成教学资源的紧张。现实中很多职业学校不具备举办职业教育的基本条件。师资建设和办学条件在民办高等职业院校具有关键性的地位,应该成为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健康发展的保证。

2.3产教结合与课程体系设置缺乏沟通与深入融合产教结合,就是将企业的具体生产实际工作与教学各个环节相结合,使得学生在教学环节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了解企业具体生产实践。而当前,民办高等职业学院很难有能力建设一个具有先进性,专业性,高端性,完备性的教学实训基地,此外,社会上的一些企业由于追求自身发展,也很难再为民办高等职业学院的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这两种因素直接导致了民办高等职业学院中的学生专业知识与客观实践有效结合,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也就难以得到提高。

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篇10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市场力量的作用和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具备相当规模的民办高等教育系统。

1.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类别呈现多层次性

目前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办学机构主要有以下四类,第一类是传统的学历教育机构。这类具有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与国家举办的公立高校的教师和学生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学校的招生纳入国家统一年度计划。学生毕业后自主择业,学制基本上是2-3年的高等专科教育或职业技术教育。第二类是文凭考试教育机构。这类属于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自身不具备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资格,必须按其所在省、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录取分数线统一招生,通过国家、省或直辖市、学校三级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

2.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

依据不同的标准,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有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办学的运行机制,将民办高校划分为以下四种发展模式,其一,注入式。这种模式是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教育资源的基础性手段,以大型私营企业、企业集团或个人的投资为依托,以高质量办学水平换取市场信誉,通过教育与资本联姻,获取民办高校运转与发展的资金和教育市场的份额。其资金的注入方式主要有,中外合作式、股份合作式、教育集团运作式、企业集团投资式等。学校的内部管理实行企业化运行管理模式。其二,改制运作式。这种模式是在保持原学校国有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学校财产所有权与学校办学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两权分离制”,即校、董分离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3.民办高等教育办学运作机制的准市场化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已具备市场化运作的特征:第一,办学资金基本上自筹。学校一般以企业、企业集团、社会团体、外资或个人等社会力量的投入为启动资金,学生学费是学校主要财政收入和自我发展资金。大多数民办高校办学资金依靠“以学养学”。第二,生源渠道多元化。生源以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体,向两头延伸形成了包括高考落榜生、社会待业青年、职业中学毕业生在内的广泛的生源渠道。第三,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

4.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危机

经费问题、质量问题、道德问题构成了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的三大危机,三大危机是公立和私立高校普遍面临的共同危机,但经费危机和质量危机在民办高等教育机构表现得更为明显。具体而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危机之一:经费不足的危机。危机之二:教师队伍的危机。危机之三:校舍不足的危机。

二、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举要

1.法律保障问题

我国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但至今还没有一部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正式国家法规。民办高校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立法的滞后,使民办高等教育的投资者利益得不到保证,严重制约了民办高等教育办学条件的完善和资金的再投入,从而影响了民办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更值得―提的是,民办高校的办学行为缺乏规范,社会褒贬不一,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公平待遇问题

从民办高校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的办学环境还是不容乐观,其中相当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公办、民办高校之间的公平待遇i,口]题。民办高校不仅得不到国家的投资,而且在办学环境方面也得不到应有的公平。除了得不到政府补贴的公用经费外,在学生的待遇、教师评奖和科研、教师的人事档案保管和养老保险金缴纳、土地征用和税收、毕业生就业等等,许多方面都得不到政府部门政策的支持。

3.经费筹集问题

民办高校要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对举办高等教育的刚性要求,要参与国内已经举办几十年、在教育市场占绝对优势的公办高校的竞争和民办高校同行之间的竞争。要接受加入wto后国际高等教育的严峻挑战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资金问题是个瓶颈,已成为民办高校校长最头痛的问题之一。

4.科学研究问题

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并没有真正履行科学研究的职能,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科学研究体系中,民办高校事实上是被排除在外的,国家现行的有关科研政策也不利于民办高校进行科学研究。为此,培植和增强民办高校科研职能要受到重视并应制订相关政策。

三、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展望

1.民办高等教育将占领潜在的巨大生源市场,民办高等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 据报道。目前在城镇企业1.4亿职工中,技术工人只占一半,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而国外高级技工在技工中比例:美国38%、日本31%、前苏联39%。总之,在满足适龄青年求学的需要,提高整个国民的素质,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等方面,民办高等教育都将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2.民办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民办高校评估提上议事日程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评估的基本任务就是为了准确地了解教育活动中的实际情况,并进行科学分析,对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作出评价,为学校改进工作、深化改革和教育管理部门改善宏观管理提供依据,为民办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