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呼吸疾病的诊断十篇呼吸疾病的诊断十篇

呼吸疾病的诊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0:56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1

关键词:犬传染性呼吸道疾病;诊断;犬瘟热;支气管败血波氏菌

尽管已有针对各种疾病的疫苗,犬传染性呼吸道疾病(Canineinfectiousrespiratorytractdisease,CiRD)仍是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的犬类的重要疾病问题。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犬类多重感染的情况日益受到关注。近些年,有一些病原体成为了CiBD的重要病原。本文将主要讨论引起犬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各种病因以及诊断这些传染性疾病的方法。

有时,引起CiBD的各种病原体可以互相促进对宿主的感染。例如,犬瘟热病毒(caninedistempervirus,CDV)是一种高度淋巴细胞性的病毒,可以引起免疫抑制,诱发其他呼吸道病毒以及细菌感染。支气管败血波氏菌(Bordetellabronchiseptica)可以引起纤毛停滞、损害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因此也可以诱发其他呼吸道病毒以及细菌感染。各种病原体有可能发挥协同作用引起致病,因此不少严重的疾病同混合感染有关。有些无症状的动物也可能存在某种病原的单一感染。

病原

了解引起CiBD的各种病原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诊断方法,采取准确的治疗以及预防措施。至少有9种病原微生物被认为在CiBD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细菌性病原包括支气管败血波氏菌、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equisubspecieszooepidemicus)以及支原体。病毒性病原包括犬流感病毒(Canineinfluenzavirus)、犬瘟热病毒、犬呼吸道冠状病毒(Caninerespiratorycoronavirus)、犬副流感病毒(Canineparainfluenzavirus)、犬腺病毒(Canineadenovirus,尤其是犬腺病毒2型)、犬疱疹病毒(Canineherpesvirus)。

大部分狗属于自限性感染,不采用抗生素疗法的情况下,一般5-7天后临床表现能够恢复正常。有些狗可能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抗生素治疗。也有部分患犬尽管采取了治疗方法,仍有咳嗽发生。建立相关的诊断方法有助于有效地防控疾病,也有助于采取适当的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如支气管败血波氏菌感染。

诊断方法

上述的某一病原体感染都是很难仅靠临床症状就能做出诊断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症状有叠加现象,且并不具有特异性。CiBD的诊断方法主要有对细菌或者支原体进行分离培养,血清学方法检测犬流感以及犬瘟热病毒的抗体,pCR方法检测各种Dna、Rna病毒以及细菌。病毒分离费时费力,一般只用于实验研究。很多情况下也可以采取多种诊断方法同时开展进行诊断。采用培养基培养的方法仍是检测支气管败血波氏菌以及支原体的良好方法。不过,支原体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采用细菌培养的方法对检测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感染非常重要,因为尚无检测该病原的pCR方法。细菌培养的方法也适合对支气管败血波氏菌进行药敏实验。因为部分菌株对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性。由于很多狗都会接种疫苗,因此血清学实验所获得的抗体水平结果并不能够正确反应狗的实际感染情况。疫苗通常只能用于减轻疾病的严重的程度,而不能完全预防疾病的发生。因为接种过疫苗的狗并能够完全清除病原体感染。

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已报道了多种检测病毒的pCR方法。这些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各异,但一般都能较好地用于日常的疾病检测与诊断。pCR方法主要分为常规的pCR和荧光定量pCR。荧光定量pCR方法用于检测更为有效,因为该方法可以大大降低假阳性。引起CiBD的很多病毒是Rna病毒(如犬瘟热、犬副流感、犬流感病毒等),因此pCR方法检测并非是Dna而是Rna,因此得采用Rt-pCR的方法。Rna比Dna更容易降解,因此很容易导致假阴性出现。因此,对于不同的病原体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现在已有很多实验室或者生物诊断试剂公司提供诊断试剂盒,里面包含多种病毒的检测试剂。

引起CiBD的各种病原体及其诊断

3.1支气管败血波氏菌

支气管败血波氏是一种需氧的革兰氏阴性球杆菌。这是引起CiBD的最常见细菌性病原。诊断可以通过收集气管或支气管肺泡冲洗液,也可以采用喉-咽或者鼻试子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或者pCR检测。

3.2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马链球菌兽疫亚种兽疫是一种β-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引起急性化脓性或坏死性出血性肺炎。这也是犬类最常见的一种β-溶血性链球菌。该链球菌的分离成功的几率同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尚不能确定该病原体是CiBD发病的主要病原还是继发病原。

3.3支原体

支原体被认为属于狗的呼吸道正常菌群,但有时可以从下呼吸道分离到。同犬下呼吸道疾病有关的主要支原体是mycoplasmacynos.在英国,mycoplasmacynos.同小狗发生支气管肺炎的关系很密切。从犬呼吸道可以分离到的其他支原体还有mbovigenitalium,mcanis,medwardii,mfeliminutum,mgateaeandmspumans等。这些通常认为同下呼吸道疾病没有关系。对支原体进行分离培养是常见的诊断方法。支原体生长需要特殊的培养基,有时潜伏期长达1个星期。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的发展使得诊断支原体更为准确迅速。但对于检测呈阳性的结果是否肯定同疾病的发生有关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3.4犬流感病毒

在美国,犬流感病毒最早出现在佛罗里达。有研究称,引起犬流感的病毒是马流感病毒H3n8亚型的变异毒株。现在犬流感已经广泛存在于整个美国的狗群中。澳大利亚、英国的狗群中也存在较高比例的犬流感病毒感染。任何日龄的狗对犬流感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可以引起发热、咳嗽、出血性肺炎等症状,但死亡率较低。继发细菌感染的现象也比较普遍。通过鼻液向外排毒的现象一般出现在疾病发生的早期(感染后的1-7天内),临床症状(喷嚏、咳嗽等)一般在感染病毒3-12天后出现。有些狗呈亚临床感染状态,但仍可以向外界排毒。采集鼻试或者喉试样品做pCR检测可以用于诊断。用于检测人流感病毒的eLiSa试剂盒也可以用于检测犬流感病毒,但敏感性要比人流感病毒低。现在,美国等国家已有专门的灭活疫苗被批准用于犬流感的预防。

3.5犬呼吸道冠状病毒

犬呼吸道冠状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是世界各地狗群中新出现的一种呼吸道疾病的病原体。该病毒同牛冠状病毒相近,但同犬肠道冠状病毒(canineentericcoronavirus)却差异很大。该病毒引起的疾病症状通常比较轻微,但很多较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的病例中都能够检测到该病毒。犬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有可能诱发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但也有可能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诊断可以采用pCR方法对气管或支气管肺泡冲洗样本和喉试样本进行检测诊断。

3.6犬瘟热病毒

犬瘟热病毒也是引起犬类咳嗽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患犬瘟热的狗并没有神经或胃肠道的症状,咳嗽是唯一的症状。犬瘟热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呼吸道样本可用于Rt-pCR检测。此外,全血样品以及眼结膜刮取物也可以用于Rt-pCR检测。眼结膜刮取物还可以用于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进行诊断,但该方法假阳性以及假阴性的概率较高。除此之外,现在已有多种商用eLiSa以及胶体金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犬瘟热病毒。

3.7其他病原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2

[关键词]肺功能;呼吸系统疾病;儿童;诊断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8(a)-0182-02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最为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在儿科所有疾病中占首位[1],其中,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约为60%[2]。目前,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也与日俱增,使得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3]。肺功能检查作为一种非创伤性的检查手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疗效评估及预后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客观地反映气道内病理改变及其程度,同时可间接反应气道的生理功能,从而为呼吸系统疾病检查提供有效可靠的依据[4]。目前,国外已将肺功能检查作为呼吸道疾病的常规检查项目,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疾病的严重程度评估及预后评估[5]。但国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研究较少,尤其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该研究选取2005年1月―2012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儿童为研究对象,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以了解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在该院因呼吸系统疾病住院治疗的患儿共19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儿1107例,女性患儿853例,男女比例是1.3:1;年龄在6~14岁之间;按照疾病类型分类,支气管肺炎1018例,支气管炎237例,毛细支气管炎287例,支气管哮喘200例,上炎30例,先天性喉喘鸣11例,支肺炎合并肺不张9例,右下肺炎9例,咳嗽变异性哮喘14例,喉炎27例,其他108例。

1.2研究方法

仪器采用由德国耶格masterscopeapspro制造的肺功能仪,检查指标是Vt(即潮气量)、FeV1(即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FVC、ioS强迫振荡气道阻力、FVC、mVV(即最大每分钟通气量)、meF25-75%(即用力呼气25%~75%流速)、一口气弥散法测残气量、残总比,弥散功能、peF呼气峰流速等,其中peF是一项最有意义的检测指标,其和年龄、身高、体重及胸围等都相关,特别是和身高关系最为紧密.肺功能检查由肺功能室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查,所有病例都通过进行正确的相关呼吸培训,均能正确的掌握肺功能检查中吹起的方法,并测定与记录被检查者的身高,体重以及年龄与初步诊断等一般资料,从上述资料中估算出患者的预计值,再和实测值进行比较.患者检查时采取坐位、含口嘴、夹住鼻腔、连续测量3次、通过电脑自动分析数据、专业人员填写诊断报告、打印报告,并统计肺功能检查异常情况。

1.3统计方法

数据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

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其阳性率分别为58.3%、44.0%、64.0%;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包括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其阳性率分别为29.6%、27.3%,较其他呼吸道疾病患儿显著升高;对于肺不张患儿,其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这与其病理改变密切相关;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

3讨论

对于儿童肺功能检查而言,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学者进行了报道,随后的60~70年代报道逐渐增多。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肺功能检查也逐渐精确化和简单化,在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估测预后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已成为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6]。在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早期,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从而确定气道病变,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密切相关。目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是由于医务人员和患者及其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在诊断哮喘中的重要性尚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导致对哮喘不能做出及时的诊断,使得众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造成了临床上通常应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止咳药物等来治疗,临床效果不但不佳还延误了病情。

该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肺功能检测发现,不同呼吸道疾病的肺功能特征表现不一,各指标的阳性率间也有多差异,其中,纳入研究的1960例患儿中,以支气管肺炎患者居多,其临床特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总气道阻力增高和功能残气量改变,但根据临床症状的差异,如阻塞或者实变,其肺功能检测也显著变化;毛细支气管炎、哮喘患儿多以小气道阻力增高为特征;先天性喉喘鸣和喉炎以大气道功能异常为主要特征;肺不张患儿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力增高、总气道阻力升高及功能残气量异常;此外,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多表现为功能残气量改变,同时伴有小气道阻力增高,这些都表明开展肺功能检查对于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以支气管哮喘为例,其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改变是慢性炎症反应导致产生可逆性气道狭窄、阻塞与气道的高反应性,进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害,而肺功能检查不但可以客观地反映大气道或小气道有无阻塞,还可以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者舒张试验了解气道阻塞的是否存在可逆性,进而为确诊哮喘提供客观依据[7]。目前,临床上对于诊断哮喘很多仅依靠临床表现,没有客观的指标支持[8]。虽然肺功能检查对呼吸道疾病尤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目前由于医务人员及患者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尚未有引起重视,延误了呼吸道疾病尤其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对于呼吸道疾病患儿的肺功能检查力度不够,这可能与患儿客观依从性差及医生、患儿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的临床重要性认识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肺功能指标能够反应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理特征,从而通过肺功能检查能有效诊断不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从而对儿童呼吸系统疾病诊治起到促进作用。因此,临床医师尤其是儿科医生以及患儿家属应重视肺功能检测,以提高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使儿童呼吸道疾病得到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春梅,陈慧中.婴幼儿肺功能检测[J].中国医刊,2009,44(9):9-12.

[2]amoldJH.measurementofthealveolardeadspacearewethereyet[J].Critcaremed,2001,29:1287-1288.

[3]余泽明,宋丰贵,李建华,等.应重视肺功能检查在呼吸统疾病诊治中的地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5,26(4):69-71.

[4]陈一芳,考验,忻学英,等.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4(4):365-367.

[5]张皓.儿童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4):365-367.

[6]华山,魏,吕敏.肺功能检测在儿童哮喘诊治中的意义[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5):370-372.

[7]陈一芳,考验.肺功能检测在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浙江大学学报,2005,34(4):365-367.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3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检测

长期以来,由细菌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是儿科门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有研究显示,近年来,由肺炎支原体(mp)感染所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不同,其治疗和预后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及早地正确判断其病原体,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2]。为探讨C-反应蛋白(CRp)联合白细胞(wBC)计数在儿科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笔者对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诊治的320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血清检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与10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检测资料进行对比,现将研究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共320例,男148例,女172例,年龄1~11岁,平均5.5岁,入院时均有发热,并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体温均在38.5℃以上。其中经痰、咽拭子培养证实为细菌感染者180例,经血清学抗体检测证实为病毒感染者70例,经mp抗体检测证实为mp感染者70例,随机抽选100例在我院体检正常的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各组儿童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观察组患儿均在入院后24h内采集新鲜手指血进行CRp和血常规检测,CRp检测仪采用深圳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neSpHStaR特定蛋白分析仪,试剂采用其配套试剂,检测方法采用散射比浊法;血常规检测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XS-1000i血液分析仪,采用该厂提供的配套试剂与质控品。健康对照组则一次性进行CRp和血常规检测。所有步骤均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

1.3诊断标准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设定[3]:CRp值≤10mg/L为正常,>10mg/L为升高;wBC值在4.0×109/L~10.0×109/L者为正常,>10.0×109/L为升高。

1.4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90.00%)高于wBC阳性率(49.44%),mp感染组的CRp阳性率(11.43%)低于wBC阳性率(5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wBC计数是临床检测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传统指标,但由于其个体差异大、正常参考值较宽,特别是婴幼儿时期机体功能反应低下,一部份患儿wBC计数变化不明显。此外,wBC总数易受应激、日间变化、药物治疗及精神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对于婴幼儿的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敏感性不够,有一定局限性。

CRp是由肝脏合成的,能与肺炎球菌荚膜C-多糖物质发生反应的正相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一种能判断炎症和组织损伤的非特异性的敏感指标。CRp由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诱导,当细菌直接损伤细胞导致其两边的细胞膜分离,暴露出胆碱磷酸分子并提供一个CRp的附着点,然后通过上述细胞因子将信息传递给肝脏,刺激肝脏产生CRp。CRp能对细菌感染做出迅速的反应,且不受性别、年龄、贫血、抗生素、脂质及高球蛋白血症等因素影响。CRp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不敏感,通常不超过50mg/L。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感染早期初步鉴别病原菌是细菌、病毒或支原体。

本研究中,细菌感染组的CRp阳性率(90.00%)高于wBC阳性率(49.44%),mp感染组的CRp阳性率(11.43%)低于wBC阳性率(54.29%),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综上所述,CRp和wBC联检,对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能够做出早期鉴别诊断且快速方便,成本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吕伟标,黄倩婷,谢健敏,等.CRp、wBC、mp-ab联合检测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1,29(4):373-374.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4

【关键词】呼吸内镜;呼吸内科诊疗;荧光支气管镜

呼吸内科是对病人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科室,在现代医疗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的诊疗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呼吸内科的现实需要,提高呼吸内科的诊疗手段是当前呼吸内科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呼吸内科的传统诊疗方式主要存在着诊疗时间过长,诊疗过程中容易产生误差等问题,这些问题很可能会导致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支气管镜的广泛应用对于提高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很大的贡献。

1呼吸内镜技术概述

呼吸内镜技术能够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病情并能通过微创技术来治疗病人。呼吸内镜技术是一种以内窥镜为基础的诊疗技术,内窥镜是一种可以送入人体腔道内的窥镜,它可以使医生非常直观的观察病人检查的部位。呼吸内镜以支气管镜、胸腔镜和纵隔镜为代表,其中支气管镜最早被提出是在1897年,当时德国科学家Killian报导了利用直径8mm,长度为25cm的食道镜取出骨性异物,从此开启了支气管镜的发展历史。在支气管镜发展的100多年来,从最初的硬质支气管镜发展到纤维支气管镜再到现如今的电子显微镜为气道疾病诊疗带来了极大的变化[1]。胸腔镜是1910年由瑞典内科教授Jacobaeus首次提出的,现在已经普遍应用于胸部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纵隔镜则是在1959年由瑞典医生Carlens首次提出,用于上纵隔检查和活检,可应用于癌症的分析检查。当前呼吸内镜已经在肺感染、胸外伤、食道气管炎以及肺癌手术前检查等多项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于呼吸内镜医生可以对病人的病情有一个准确、快速、直观的判断,避免患者的病情被延误,解决了传统呼吸内科诊疗技术不能准确判断病人病情的问题。

2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分析

2.1医生要科学使用呼吸内镜作为诊疗的手段

呼吸内镜能够送入人体腔道内,直接观察患者的病变位置,使得医生能够直观准确的了解患者情况,与以往的诊疗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医生诊断的准确率。虽然呼吸内镜极大的提高了医生的诊断治疗,但是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医生应当要从患者的病症特点入手,以患者的初步诊疗和呼吸内镜技术的特点作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医生应当加深对呼吸内镜技术的了解,积极分析在呼吸内科中应用呼吸内镜技术的优势与不足,这样才能真正的推动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实现提高呼吸内科诊断效率的目的。

2.2当前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

呼吸内镜主要应用于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在实际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确定患者的情况能否采用呼吸内镜技术进行诊疗,在诊疗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诊疗的具体方向。在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的过程中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分析,这样就避免了患者遭受较大的病痛,能够有效的提高诊疗的效果。

2.3在临床中应用呼吸内镜进行诊疗时应当注意的事项

呼吸内镜在临床应用中需要对以下几项加以注意[2]:第一,要保证呼吸内镜诊疗患者在诊疗前6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当诊疗结束后2小时内不能进食与饮水。女性患者还应当错开月经期。第二,在诊疗过程中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的憋气感、异物感,医生应当提前将这种可能性告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像医生说明。医生会妥善的处理。第三,在患者诊疗之后可能会出现痰中带血丝的现象,这属于正常现象,不需要处理,患者也不必恐慌害怕。如果患者的出血量过大时则需要医生仔细检查并予以处理。第四,呼吸内镜使用之后注意消毒,由于呼吸内镜其材质特殊、精密度高且结构复杂,因此在患者使用后需要严格的清洗消毒。如果呼吸内镜的消毒不合格很容易造成医源叉感染,在对呼吸内镜的清洗消毒应当按照《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进行。

3呼吸内镜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呼吸内镜以管镜和胸腔镜为核心,可以为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极大的便利。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需求的不断提高,呼吸内镜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呼吸内镜技术的应用在多学科复合应用的推动下也呈现出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荧光支气管镜技术以及超生支气管镜技术的出现标志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荧光支气管镜技术医生可以利用蓝色激光下患者病灶的荧光性来清晰的观察患者的情况,有助于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而利用超声支气管镜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气道壁各层组织结构,能够准确的观察出早期侵润型肿瘤的侵犯深度和范围,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超声支气管镜将是呼吸内镜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对当前呼吸内镜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情况来看,呼吸内镜未来的发展将会以多学科复合的方式为主,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具有极大的意义[3]。

4结束语

呼吸内科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呼吸内镜是呼吸内科诊疗中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准确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医生通过呼吸内镜可以对患者的病情、病灶位置有更加直观、准确的了解,与传统的呼吸内科诊疗方式相比,呼吸内镜可以有效的提高呼吸内科诊疗的效率。从当前呼吸内镜的发展前景上看,多学科复合方式将会是呼吸内镜未来发展主要方向。随着呼吸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强.呼吸内镜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1-102.

[2]陈正贤.呼吸内镜诊疗技术应用的一些争论[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前沿版).2006,26(4):53-54.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5

【关键词】急诊;死亡病例;抢救措施

theclinicalanalysisof102thediedcasesofnon-traumaticintheemergencyroom

SonGming-dong,HUanGXiao-yu.emergencyDepartment,YangjiangHospital,Guangdong5295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sisthecausesandthetreatmentproceduresofthediedcasesofnon-traumaticintheemergencyroom,tofindmoreevidencesformakingpreventivemeasureofdeath.methodstoconcludeandanalysisthedataof102diedcasesofnon-traumaticinouremergencyroomin2009retrospectively,suchassex,age,theproceduresandmeasuresoftreatment.Resultstheaverageageofthediedcaseswas68.1yearsold,mostofthemdiedfrom70to80yearsold;23.5%ofthediedcasesbelow60yearsold.thecausesofdeathwerecardiacdisease,cerebrovasculardisease,diseaseofrespiratorysystem,malignanttumorbyturns;58.8%ofthemdiedfromdeteriorationofthechronicdiseasesandcerebrovascularincidents;theemergencyresourceswereusedmostlybypatientswithsuddendeath,acutecerebralinfarctioninalldeathcases.Conclusion①mostofthediedcasesofnon-traumaticintheemergencyroomarediedfromdeteriorationofchronicdiseaseandcardio-cerebrovascularincident.②Howtoimproveemergencymeasuresisstillimportantissueintheemergencyroom.

【Keywords】emergency;Deathcases;emergencymanagement

急诊科是救治急诊患者的场所,是大多数危重患者的必经通道.所以是死亡率最高的科室之一。因此,对综合医院急诊死亡病例的统计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居民的健康状况,也可以反映出急诊科死亡病例的疾病谱和目前急诊所面临的问题,掌握及患者对急诊抢救室资源的利用情况,会更好地为危重患者服务。

对我院急诊科2009年全年102例非创伤性死亡病例的诊疗及抢救不同环节进行回顾性分析,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救治效率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02例非创伤性死亡患者,年龄29~94岁,平均(69.6±13.5)岁。其中男60例,平均(65.5±15.2)岁;女42例,平均(72.5±10.2)岁,女性平均年龄明显大于男性。死亡病例以70~80年龄段最多,占39.2%(见表1)。

1.2死亡病因排名102例非创伤性患者死亡原因排在前4位的分别为:心脏病(32.4%),脑血管病(26.4%),呼吸系统疾病(14.7%),猝死(7.8%),恶性肿瘤占第5位9(5.9%)(见表2)。

1.3按年龄分组的疾病比例按年龄对比60岁以下、60~69岁、70~80岁、80岁以上四组,常见的导致死亡疾病的年龄分布,70~80岁组死亡人数最多,占39.2%(49/102),23.5%的死亡病例小于60岁。3组间的猝死和急性脑出血在比例无明显差别;>80岁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比例高于其他组;60~80岁组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比例高于40~60岁组,与>80岁组无差别。

1.4不同疾病抢救室停留时间死亡患者中,猝死、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于抢救室停留时间最长,心脏病患者停留时间最短(见表2)。

1.5抢救措施102例患者中,进行气管插管者占68.6%(70/102);呼吸机维持呼吸者占48.0%(49/102);实施胸外按压者占56.9%(58/102);猝死的患者,气管插管率为100%;诊断不清的患者气管插管率为86.2%;脑出血的患者插管率为77.1%。

1.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采用Logiest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

3讨论

3.1抢救室的死亡疾病构成主要导致非创伤性死亡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病、急性脑出血、急性脑梗死、猝死、急性呼吸道感染、恶性肿瘤、上消化道出血等。从总体死因来看,几乎覆盖目前所有专科化临床科室,病情十分复杂,而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本院急诊死亡非创伤性病例中64例为心脑血管疾病。8例猝死患者中5例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考虑为心源性猝死,其他患者虽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但是从发病过程看也考虑心源性猝死。按年龄分组看,60~80岁组死亡人数最多,占56.8%,60~80岁组中心血管病患者和恶性肿瘤多,>80岁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多见,说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病情严重。

卫生部公布了对2008年城乡居民的死亡原因的调查显示,城市居民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以上3种疾病在我国的死亡病例中约占70%,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升高,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1]。我院急诊科非创伤性死亡病例的疾病谱基本上符合全国死亡原因的调查结果。

在年龄分组中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下患者死亡率有所上升[2],特点为:①多为急危重症,以脑出血最多,占30%以上,其中脑干出血4例,猝死比例较高,占20%;②诊断不清的患者比例高于其他年龄组,占27%;③既往史和家族史不详,短时间内难以明确诊断。因此,应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上游防治工作,对青、中年人群加强疾病防宣教工作,提倡健康生活方式[3],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

急诊科非创伤性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复杂,英国一项研究对比急诊室猝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尸检报告,临床诊断明确的患者中仍有近40%与临床不符[4]。本组102例患者中无一例行尸检因此,对于死亡原因的统计不能十分准确。因此,急诊医师应不断提高全科素质,开阔思路,提高临床应变能力,重视急诊疑难杂症。针对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呈不断上升趋势,必须增强急诊科医务人员对心脑血管危重病的理论和抢救技能学习,同时应强调完善急诊室与多科协作机制。

3.2对抢救室资源的利用情况本组资料中猝死、急性脑梗死、急性脑出血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最高,抢救室时间最长;心血管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抢救室时间中等,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较高;恶性肿瘤患者呼吸机使用比例和胸外按压比例最低。

抢救室资源有限,如果患者拥挤或抢救资源长时间被占用,会导致急诊拥挤,势必影响后续的危重患者的抢救,造成一些后续影响,包括诊治延迟、医疗质量减低和影响预后[5,6]。台北学者对210例经急诊住院24h内死亡的病例分析认为,由于误诊、诊断延迟以及不恰当处理,约25%的死亡是有希望避免的[7]。

因此,加强医院急诊科规范化管理,卫生系统的网络管理是很重要的。某些患者可在病情相对平稳不需应用呼吸机的应转入普通病房治疗;些患者需要呼吸机的应转到专科iCU病房治疗;某些患者为肿瘤晚期患者,病情危重,但多数不需要抢救,仅仅药物支持治疗,可通过医院间合作,可使部分患者分流到下一级医院,避免大医院患者住院难,而小医院空床位的现象;医院应建立急诊重症、疑难杂症患者急诊入院绿色通道,可大大缩短患者急诊停留时间,如: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tCa绿色通道的建立,已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缩短急诊停留时间。

但是我们看到,一些慢性病恶化,或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家属往往希望挽救或延长患者的生命,而心肺复苏并不能有效挽救其生命,给急诊工作带来很大压力,这也是急诊普遍面临的问题。慢性病是我国目前最沉重的疾病负担,急诊科必然不断面临艰巨的挑战,对此,不断加强和完善急诊科的管理是我们的责任。

参考文献

[1]褚沛,张翠杰,李海,等.1088例院前及急诊科死亡病例分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3(4):32-34.

[2]朱子青.10年间急诊死亡病例变化分析.现代预防医学,2008,35(9),1749-1750.

[3]王文秀,黄元铸,胡大一.心脏性猝死的诊断与防治.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20.

[4]mushtagF,RitchieD.Doweknowwhatpeopledieofintheemergencydepartment.emerge.

[5]RichardsonDB.increaseinpatientmortalityat10daysas-seriatedwithemergencydepartmentovercrowding.medJaustin,2006,184(5):213-216.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6

【摘要】目的:探讨福利院内儿童反复呼吸感染的基础疾病。方法:回顾2009年6月2011年6月本溪市儿童福利院(26)例罹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有21例存在基础性疾病,其中唐氏综合症6例,脑瘫7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聋哑患者2例,其它类型残疾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各种基础疾病各有其病史、体征和胸片表现特点,病痛够相关检查确诊。结论:反复呼吸道感染存在多种原因所致的基础疾病,比较常见的是先天性心脏病,脑瘫,唐氏综合症、聋哑和其他类型的残疾等。提示福利机构中医务人员必须加强反复呼吸道疾病的基础疾病检查,及时完善诊断,并针对各种各自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康复和护理,根本上杜绝和减少反复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福利院儿童;基础疾病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0783-02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RRti)是儿童期的多发病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20%-30%,约占6岁以下儿童的10%左右。患有RRti的小儿简称复感儿,在1年内有7-10次以上的上下呼吸道感染。这在临床并不少见,在儿童福利院内的发病率则更高。反复呼吸道感染除外个别患儿自身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及福利机构群体居住环境外,福利院内儿童是否因为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使其更易于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国内核心期刊尚未见明确报道。本文通过对2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基础疾病分析,诣在提高儿童福利机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水平和认识,以便日常生活中以基础性疾病入手解决反复呼吸道感染,从根本上提高福利院儿童的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医疗机构2009年6月-2011年6月确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诊断依据病史、发热、咳嗽、胸闷、气短等呼吸道症状、咽部充血,肺部体征忽略不计,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标准的患儿共26例,其中男孩18例,女孩8例;年龄0-2岁9例,3-6岁1例,6-12岁16例;均符合我国第一届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会议(1987年成都)建议的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年龄0-2岁,每年URi7次,LRi3次;3-6岁,每年URi5次,LRi2次;6-12岁,每年URi5次,LRi2次[1]。

1.2方法: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基础疾病检查依据病史、症状,体征,胸片,必要的心脏彩超,头部核磁共振及血液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明确诊断。2.结果

福利院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2例,均有声音嘶哑,气促多汗剧烈活动后唇周青紫,心脏听诊区3级以上杂音;脑瘫8例,临床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肌张力低下者1例,痉挛者7例;唐氏综合症6例,具有特殊面容,智力和生长发育落后和手纹,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聋哑患者2例,其他类型的残疾3例,其余5例为生长发育正常儿。3.讨论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RRti)是儿童期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病程较长,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且缺乏特殊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儿科临床上倍受儿科医生关注的话题。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儿科疾病的20%-30%,约占6岁以下儿童的10%左右。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以2岁内小儿发病率最高,以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据有关方面统计,呼吸道易感儿每年呼吸道感染发病次数平均为健康儿的4.5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病因复杂,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是多种相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先天及遗传因素、年龄、营养因素、与呼吸道屏障功能破坏、免疫功能低下、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的缺乏、感染与治疗不当、环境和其他因素;儿童被动吸烟、室内装修、汽车尾气、居住环境的大气污染等,使有害气体吸入呼吸道,可直接影响肺的换气功能,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无疑也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因之一。此外早产、人工喂养、缺乏锻炼、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也使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密切相关。反复呼吸道感染在儿科临床十分常见。它常可导致小儿生长迟缓、发育障碍,严重危害儿童的健康。考虑到当前儿童福利机构在生活环境、营养饮食配餐、专业医疗团队各方面都相当一流的客观事实,研究上除外环境因素、被动吸烟,营养因素、年龄、和自身免疫因素,缺乏锻炼等诸多因素外,与社会普通家庭中的孩子作为研究对象有所不同的是本组病例为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他们大多是由于各种先天和后天疾病而被家庭成员遗弃而被收容于福利院的弃儿,残疾面更广,残疾程度更重。通过研究表明,2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21例存在基础疾病,其比例达80.8%,说明基础疾病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因而,治疗好原发基础疾病是至关重要的。从基础疾病的构成可以看出先心病和脑瘫、唐氏综合症均是造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比较常见的原因。在特殊的福利机构里,基础疾病成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主导因素,这也极可能是多数儿童遭遗弃的根本原因(不断地疾病医治需求,无法承担的日益增高的医疗费用、以及目前很多疾病没有很好根治方法的绝望)。仔细分析基础疾病致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我们也发现,全部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为左向右分流,其原因是由于左向右分流,肺血流增加,增加了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易感性,或由于扩大的房室或扩大的血管压迫气管,引起肺短分泌物排除受阻;脑瘫则是由于吞咽肌肉运动不协调而至吸入综合症所致;先天愚型患儿免疫功能存在异常,免疫球蛋白异常,igG减少,故容易发生;社会适应不良者由于与外界不能沟通或沟通不良,只是自身照顾和他人关照上极度缺乏,而至机体机能失调,反复感染。因此,当儿童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时,作为特殊机构的医务人员,考虑治疗方案时绝不能仅仅关注病原学检查和经验治疗,应该冷静分析,尽早进行相关的基础疾病检查,尽早明确基础疾病,并及早给予相关治疗,如手术,康复和护理,心理治疗等。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其应得家族史和既往病史,但是我们可以进行密切地病情观察,详细的体格检查,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的进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肯定会大幅减少,从而有利于孤残儿童的健康成长。参考文献

[1]袁承文.儿科诊断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66-267.

[2]叶启慈.反复呼吸道感染[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9,14(6):361.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7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自发性气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是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起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不及时诊治,常会导致严重后果。现将2004年1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42例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岁。全部病例均符合CopD诊断标准。其中20例合并肺心病。气胸诊断标准依据X线片或胸部Ct确诊。

1.2发病诱因呼吸道感染22例,用力咳嗽6例,屏气用力4例,用力活动负重5例,无明显诱因5例。

1.3临床特点症状呼吸困难、胸闷突然加重、发绀、大汗淋漓25例,胸痛10例,刺激性咳嗽7例,气胸体征明显气管移位13例,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11例,18例听诊呼吸音变化不明显。胸部X线及Ct特点:肺压缩程度10%~95%,其中肺压缩75%12例,左侧气胸16例,右侧26例,张力性气胸8例,单纯性气胸20例,交通性气胸14例。

1.4误诊情况初步诊断距确诊时间2~48h,误诊为CopD或肺心病急性加重4例,肺大疱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2例,急性心肌梗塞3例,误诊率达26.2%。

1.5治疗与转归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心肺功能,加强支持对症治疗。3例单纯性气胸肺压缩程度

2讨论

CopD患者随病情反复发作,支气管壁长期充血水肿,纤维增生,支气管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破坏,肺泡弹性减弱,易破裂,形成肺大疱。当呼吸道感染或咳嗽、屏气、用力时气道内压增高,肺大疱破裂导致气胸发生。如破裂呈单向活瓣,形成张力性气胸,则呼吸困难症状加重。由于Cop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肺功能损害,发生气胸后通气和换气功能进一步下降,而临床症状轻重与气胸程度并不呈正相关,即使少量气体(10%以下)压迫肺脏也常感呼吸困难,甚至可使心肺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因此,对下述情况应警惕自发性气胸的可能:(1)对CopD患者,呼吸困难、紫绀、咳嗽等临床症状,渐进性或突发性加重,而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者,尤其是伴有胸痛或刺激性咳嗽者。(2)查体无典型气胸体征但有肺压迫症状者。(3)有气管移位或局限性呼吸音消失者。(4)对肺气肿患者出现呼吸衰竭症状而给药治疗无效者。对可疑患者应仔细查体及时行X线检查,以免延误病情。

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一旦确诊,应给予抽气、胸腔闭式引流,并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防止和纠正其它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纵隔气肿、酸碱平衡紊乱、消化道出血以及呼吸、循环衰竭等,同时要预防和及时发现在治疗气胸过程中再发生对侧或同侧其它部位局限性气胸。无明显气急症状者,肺压缩

参考文献

[1]易明福、魏晓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40例诊治体会[J].临床肺科杂志,2005,10(4):534.

[2]许荻,李文峰,李子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并发自发性气胸14例救治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05,8(8):649650.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8

关键词:呼吸衰竭诊断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R56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095-01

呼吸衰竭是各种急慢性致病因素影响肺部正常气体交换,通气、换气受阻,机体无法获得足够氧供或代谢废物二氧化碳无法及时排出造成的低氧或高碳酸血症,进一步引起酸碱平衡和代谢平衡紊乱。影响肺通气或肺换气的疾病都是呼吸衰竭的病因,如阻塞性肺疾病,呼吸中枢、呼吸机麻痹,胸廓胸膜疾病等常阻碍或限制肺通气,而Co2的弥散能力是o2的20倍,故通气功能障碍时pao2下降明显,常致Ⅰ型呼衰;而CopD、肺间质纤维化等疾病多影响换气功能,pao2下降的同时paCo2也有升高,致Ⅱ型呼衰「1。我院对收治80例呼衰患者病情分析后,个性化制定治疗方案,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选自2010年6月~2012年1月间我院收治呼吸衰竭患者80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2.8岁。按照呼衰进展的缓急将其分为急性和慢性呼衰,本组病例中37例为急性呼衰,其中5例为严重肺部感染所致,7例患者胸部外伤严重累及呼吸肌或肺组织,9例尿毒症或肺癌胸膜腔积液短期内大量增多,自发性气胸4例,心源性肺水肿3例,重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累及呼吸中枢3例,其他病因6例。慢性呼衰43例,其中CopD32例,间质性肺疾病4例,硅肺、石棉肺3例,其他疾病4例。

2.诊断

本组80例患者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功能障碍表现,如呼吸运动(频率、节律、深度)改变,氧分压下降皮肤黏膜发绀,Co2升高致血压上升、脉搏加快等血液循环系统改变等。但由于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患者入院后均行动脉气血分析、肺功能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动脉气血分析结果示:pao250mmHg,pH在7.35~7.45正常范围内,为代偿性呼酸,14例患者paCo2>50mmHg,pH

3.治疗

本组80例患者中37例为急性呼衰,感染所致者应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抽吸胸腔积液或闭式引流吸取积液和气胸,外伤肺挫裂者积极手术,在处理这些原发病的同时,改善通气换气功能。氧疗是纠正缺氧的有效措施,80例患者中面罩给氧41例,16例鼻导管吸氧,18例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使用呼吸兴奋剂尼克刹米者20例。

二、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均得到正确诊断,呼衰病因明确,积极救治后3例死亡,其中2例严重胸部外伤,肺挫裂入院抢救无效,另1例尿毒症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总死亡率3.75%,其他77例存活。32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治疗后病情稳定,建议长期家庭氧疗,无条件者长期规律应用支气管扩张药,帮助改善生活质量。

三、讨论

1.呼吸衰竭的诊断

动脉气血分析能帮助分析呼衰类型,判断严重程度,了解机体酸碱平衡情况,为合理的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高效安全,简便易行等特点,是呼吸功能受损患者的常规检查。肺功能检测对于谵妄昏迷、疾病严重而不能很好合作患者检查有一定限制性,但其对呼吸功能,通气、换气能力判断效果良好,反应肺通气的指标有FeV1/FVC、VC、tLC、FRC、RV等,其中FeV1/FVC是评价气流受限的敏感指标,而DLco和DLco/Va下降对判断换气功能有无影响有一定意义。重度感染、气胸、胸腔积液、CopD、肺间质纤维化、肺癌等可能致呼衰的疾病X线检查都有一定反应,X线在呼衰的病因诊断上有很大价值。随着支气管镜、胸腔镜技术的发展成熟,其在病因诊断方面也有很大帮助。

2.呼吸衰竭的治疗

呼吸衰竭的治疗应包括原发病治疗,呼吸支持以及其他器官监测等,而Ⅰ、Ⅱ型呼衰的治疗上有一定的差异[3]。保持气道通畅是患者氧疗、机械通气或使用呼吸兴奋剂的基础,举颌抬颈法帮助患者打开气道,清除气道分泌物,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重建呼吸道。Ⅰ型呼衰通气功能受限者氧疗浓度可较高,而Ⅱ型呼衰应采取持续低流量吸氧,避免paCo2抑制呼吸[4]。呼吸兴奋剂对呼吸中枢受抑制的Ⅰ型呼衰效果较好,但应用时因严格把握适应症,呼吸肌疾患和Ⅱ型呼衰不宜使用。必要时可行机械通气,在改善通气等同时,能使疲劳的呼吸机得到休息,但亦须注意过度通气和通气不足等并发症,临床上严格把握通气指标,其中无创正压通气因并发症少,疗效肯定而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叙.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15)

[2]杨艳飞.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9

【关键词】疾病谱排序;分析

甘肃省2010年开展医疗机构居民就医信息登记报告工作,疾病谱排序分析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为进一步通过预警预测,及时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提出卫生发展的意见建议,为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民乐县2012年居民就医信息网报系统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来源数据信息来源于甘肃省民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居民就医信息及疾病谱专报系统。资料来源于甘肃省卫生系统疾控机构进医院平台,该系统2011年建立。

1.2基本情况甘肃省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地势南高北低,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海拔1589~5027米。年平均降水量351毫米,无霜期140天,属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县境东与山丹、永昌二县接壤,南与青海省祁连县、门源县相连,西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交界,西和西北同张掖市甘州区毗邻。县城位于县境中部洪水河东岸,东北距山丹县城75公里。境内祁连山巍峨挺拔,终年积雪。

全县辖6个镇、4个乡、213个行政村,总人口24.5万,有汉、藏、回等10个民族。民乐县卫生系统疾病谱排序报告单位为县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一个社区服务中心、十三个乡镇卫生院(其中包括中心卫生院的三个分院)。

1.3报告内容: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项目(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日期、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生育状况、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就诊时间、就诊医院、就诊科室)和就医者疾病信息(此次就诊主要疾病发病时间、发病地点、初诊复诊、初步诊断、诊断依据、诊断结果、就医总费用、转归、住院总费用)。

2结果

2.1基本情况我县2012年共网上报告门诊病例97976例(其中男性病例54109例、占61.04%,女性病例22589例,占51.69%,不详例11549,占8.48%)住院病例14550例(其中男性病例2614例,占37.31%,女性病例2237例,占26.47%,不详1970例,占7.38%)。

2.2病例分布2012年我县居民就医信息分析情况,门诊病例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55728例,占56.88%,消化系统疾病10828例,占9.04%,循环系统疾病6276例,占6.41%,住院病例前三位的是呼吸系统疾病4873例,占31.38%,循环系统疾病3476例,占22.39%,消化系统疾病1715例,占8.4%,(见表1、表2)

3讨论

通过对民乐县2012年医疗机构疾病谱排序分析情况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在门诊、住院病例中均占第一,分别占门诊、住院病例的56.88%、31.38%。我县属温带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干燥少雨,昼夜温差大,全年盛行西北风,大风和沙尘暴时有发生。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这一方面与气候及环境污染相关,另一方面,吸烟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因此,劝导戒烟,加强大气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和退耕还草力度是一个改善环境提高空气质量的有力措施,加强人民教育群众健康知识普及,提倡文明生活方式,提高自身抵抗力,进一步减少呼吸系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秋冬季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时段,要加强疫情监测,认真做好应急准备,及时发现和报告,防范呼吸系统传染病的聚集性发病。

呼吸疾病的诊断篇10

郭阿姨半月前开始出现干咳、乏力等不适,当时以为是感冒了,就自己服用了一些感冒药。服药后症状不见好转,并且出现了渐进性呼吸困难,家人急忙将其送到当地医院内就诊。医院诊断为“肺炎”并给予吸氧、抗炎及对症治疗,但是呼吸困难继续加重,并出现了发绀、杵状指。后来家属将其转到省城一家医院,经过医院各位专家的会诊,最终郭阿姨被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目前郭阿姨仍在监护室中接受治疗。

疾病与病因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一组不同原因引起的非感染性、非肿瘤性以侵犯肺泡壁为主,并累及肺泡周围组织及其相邻支撑结构的疾病。其病因复杂,有多达200余种病因,且发病机制不明。iLD多数起病隐袭,表现为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可伴干咳、乏力,双肺可闻及Velcro音(连续、高调的爆裂音)。胸部影像呈弥漫性间质性改变,肺功能检查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减退。血气可出现低氧血症,疾病进展最终可导致呼吸衰竭。

iLD可分为已知病因和病因未明两大类。

已知病因的iLD包括:①与职业和环境相关,如吸入无机粉尘(硅肺、石棉肺、尘肺、慢性铍肺等),吸入有机粉尘(农民肺、蘑菇肺、饲鸽者肺、空调―湿化器肺等);②与药物或治疗相关,如抗肿瘤药、胺碘酮、呋喃妥因、苯妥英钠、非甾体类抗炎药、口服降糖药、口服避孕药、海洛因、放疗等;③与感染相关,如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病毒性肺炎、卡氏肺囊虫病;④慢性心功能不全;⑤癌性淋巴管炎;⑥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

病因未明的iLD数量较多,常见的有①特发性间质性肺炎;②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硬化、多发性肌炎、干燥综合征等;③肉芽肿性疾病,如结节病、wegener肉芽肿等;④一些特殊疾病,如肺泡蛋白沉积症、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

诊断与治疗

iLD病因复杂,且多数呈慢袭起病,进展缓慢,早期症状如气短、干咳、乏力、杵状指等常被患者忽视,直至发展为双肺弥漫性纤维化、蜂窝肺、呼吸衰竭才就诊,延误治疗。故患者有上述症状且诊断不明时,应尽早到呼吸科就诊,进行胸部影像学、肺功能、血气分析等检查,明确诊断。

仔细回顾职业史、吸入接触史、治疗用药史、特殊爱好等,可以为医生寻找病因提供线索。外源性致敏性肺泡炎患者多有明确的抗原接触史,如与干草、麦秆等接触,饲养鸽子、长期桑拿浴等,明确后应脱离抗原环境,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炎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有风湿免疫性疾病者应积极控制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