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的美术教学十篇传统的美术教学十篇

传统的美术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2:38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1

   美术学专业教学体系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导致学生偏重技法的学习.而忽视民族文化的培养:偏重于造型元素的认知.而忽视民族美术元素的继承:偏真实写生.而忽视感性理解与理性分析的结合所有这些对美术基本理论体系的忽略.将无法使美术教学接近认识和全面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导致我们丢失民族美术的记忆教师只有充分尊重民族美术传统理论和传统美术思维方式.在教学中增加广泛的美术系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理论的课程.重视领悟民族艺术的神髓.才能构成美术学教学新体系二、美术学专业教学体系中开展中国传统美术理论的对策研究(一)建立美术文化的教学理念.培养完美人格中国传统绘画十分重视艺术审美认识、人文启示的作用。对人格的崇尚是中国传统美术所追求的重要人文内容中国传统美术描绘自然的同时注重理想、情感、志向等主观因素的表现。“抒情言志”“借物咏情‘言志喻德”构成了中国传统美术表现的主要内涵因此.衡量美术作品的优劣.常常不在作品本身,而是在于画家的品格与修养纵观中国传统画家,以雅人高士、英雄豪杰、读书明理者张强(石家庄学院050000)居多.他们所创作的作品能够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目的.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感与人文情结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达到人格的完善.中国传统美术教学就已经明确了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格、心性、品德、人文等重要方面。以传统儒、释、道哲学为主体的文化体系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美术精华在于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作品高逸的境界、超拔的精神、隽永的意味、精妙的笔墨是审视和衡量艺术品质高下的完整标准.缺失了其中的任何一方面.就相当于缺失了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艺术精髓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中国传统美术观念审美认识和启示作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审美趋向,引导其对真、善、美的完整追求。因此.教师决不能只培养学生掌握某些单纯技能.而是要在技法的训练中使学生领悟中国传统美术特有的人品与画品、心境与画境的内涵.并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学养、品格、气质和心性,使他们对形象的刻画、笔墨的运用忠实于自己的真挚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也是当代艺术教育的方向。

   (二)优化课程结构,强调文化传承美术学专业的学生虽然经过两年的普修美术理论.但传统艺术文化修养还是非常欠缺的学校艺术教育应当是一种艺术文化教育和情操教育一个人不懂得本国的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就不能说他懂得艺术。我们要通过加强传统美术文化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论研究能力.只有丰富广博的理论学识.才能激发艺术创造的灵性及胆略;只有正确深厚的思想修养.才能使艺术创造获得深刻的意蕴及不朽的内涵:只有纯真、高尚的人品.才能使艺术品具有高雅、脱俗的品格。

   课程结构方面在于理论研究领域的拓宽与介入.教师要把美术传统理论合理地安排在课程体系中.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解决重技法,轻文化的教学模式强化教育的意识.避免将技能技巧作为唯一教育目标建立以精品与经典为师的课程观.以历代精品名画作为摹写鉴赏之本.提高学生的眼力品味.教学的重点指向更为广泛的文化层面.教学目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对中国传统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中国传统美术知识与技能.而且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的综合学习.包括中国传统美术方面的思维、表现、审美、评鉴、情感等品质。

   (四)解决单一的教学方法

   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师以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要富于创新精神与自由表现的意识.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启发学生的艺术见解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向学生作多方面的美术文化信息传达.形成以传授艺术为重点的课程设计美术理论的教学应从理论讲述中解脱出来.融人课堂教学活动实践.在教学中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更多的美术文化知识,受到传统美术文化的陶冶。

   (五建立合理的作业评价体系

   不同学生.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不同的能力,因而作业效果会有较大差别。教师在评价作业时要注重作业的内在处理与美学理解有些表现能力欠缺的学生.但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会好些他们关注和思考的问题较多.但是由于技法不够成熟.所以无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但作为教师我们应及时发现并给予肯定.要鼓励学生对美术理论的思考.使他们增加学习美术文化的兴趣和自信.而不应以作业效果作为唯一标准来磨灭他们对美术思考和钻研的兴趣我们的美术教育应该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美术文化教育。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2

一、美术教学模式的科学理念

新课改的推行极大促进了传统美术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创新,美术教学模式新的突破又来源于美术教师正确、科学的理论教学指导。目前,被大家较为认可的科学教学模式理念有以下两种:其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是在视觉文化发展的时代而发展的,它强调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构建四个要素。学习者要在一定的美术环境下,借助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建构起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获取知识。这种模式就要求师生合作,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双向体,双方要相互沟通、问答、讨论与合作,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和创新。其二,后现代课程观。这种教学理念是在开放系统中促进师生之间关系的互动和转化,最大限度地增强师生教学的互动性,尤其是学生对于课程教学的反馈,对于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在复杂的课程授课中,师生处于一种交互的网络平衡中,要平等对话并且积极促进问题的解决,推动课程的进步和提升。

二、美术教学课程的创新与突破

首先,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以兴趣为基点,培养学生对美术课堂教学的浓厚兴趣。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发掘学生的兴趣点,以此作为教学优势,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趣味性和知识性相融合。教师对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走马观花”的状态上,而要与学生“下马赏花”或“体验种花”。教师的授课不能局限于书本的教学素材,应该更多地为学生提供更为具体的学习素材。教师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公园或者去牧场体验自然中的美,更容易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改变传统教师的单一教学模式,采取师生互动的新课堂授课模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乐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多数是教师从头至尾扮演单口相声的角色,学生只是在台下表情变化而已。这种单一和缺乏反馈的教学模式很容易抹杀学生的积极性,更忽略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消化程度。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吸收程度,往往导致教师激情高亢的课程表演结束后,学生还是茫然不知所措。教师在美术教学时,也不应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作业内容,在题材、形式等方面都应有所变化,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动手练习的空间。

第三,创新课堂形式,丰富教学环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中体验美术的艺术魅力。新课改的教学思路开辟了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简单地让学生去临摹课本上的范画,而是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和艺术,在野外实地考察和认真观察,对艺术体有细微深入的了解后,实施教学作业,并分组讨论、合作完成。教师要做好启发引导的角色,有意识地将学生引入到美术教学的学习之中,在体验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之余,发挥想象力,增强美术体验的乐趣。

三、美术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激发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3

关键词: 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渗透策略;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虽然历经时代变迁但是依然熠熠生辉,其中蕴含了丰富的艺术教育资源,对小学美术教学而言,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同时也能够增强美术专业知识的生机和活力,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的熏陶,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国绘画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小学美术教学日常课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实现学生美术素养的全面提升。通过赏析传统名画的课程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绘画的技巧,实现学生绘画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要注意传统文化教学素材的筛选和贴近学生理解水平,循序渐进地增强学生的艺术涵养。

一、在名作欣赏中,渗透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种类繁多,内蕴丰厚,不仅有熟知的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京剧戏曲,同时也有雕塑、刺绣、陶瓷、铜器等多种文化形态,种类丰富的传统文化与美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体现出当时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展现出丰富的美术技艺,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借助名家作品赏析来使学生感知到不同阶段的历史特点、艺术特点,使学生深刻感知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比如学习“珍爱国宝——古代的陶瓷艺术”这课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历代陶瓷艺术的发展,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地域生产出的瓷器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将艺术作品的形态、图案、色泽与风格、形式、流派等结合起来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和欣赏,使学生不仅感知到各个时期陶瓷的造型美、纹饰美、釉色美,同时也体会到中国的陶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激发起学生对中国古老艺术和优秀文化底蕴的热爱。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积淀底蕴深厚,传统名作的欣赏能够促进学生与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能够陶冶学生的美术情操,学生能够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美术学习中,学生在掌握更多的美术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传统文化进行长久的传承与发展。

二、结合技能传承,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技能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结合技能教学来为学生渗透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将美术技能与传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在学习技能的同时继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心灵距离,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积极主动地结合教学内容完成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和内化。比如“陶泥的世界”中涉及捏制法、盘条法、泥板拼接法等多种制作方法,老师可以在为学生展示制作技艺的同时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使学生从制作技法中感知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不同的技法有着不同的作用和美感,从而既学习了陶泥的制作方法,同时也渗透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2]小学美术教学中很多的教材内容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传统文化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于传统美术技能的直观印象,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的形成和应用过程,促进学生的美术技能提升。小学美术教师在进行美术课程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贴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进行分层教学,将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落到实处。

 

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

 

三、实行课堂拓展,渗透传统文化

小学美术教材中收录的内容大部分都与传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由于篇幅的限制只能保留部分的传统文化内容,如果单纯进行照本宣科的教学很难满足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要立足教材的同时进行拓展和延伸,引入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使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学习、日常生活进行完美融合,从而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理论走向实践,流淌进学生的内心,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真正地继承和发扬。[3]比如学习“学画山水画”这课后,老师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去欣赏历代名家的山水画作品,引导学生从美术的角度去赏析不同时代、不同题材、不同技法的名家作品,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品味中国山水画的美,加强了学生对山水画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感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对于美的发现和创作,将多元化的传统文化拓展活动引入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全方位审美能力的提升。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和传统文化之美,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去发现美和鉴赏美。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形成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珍贵精神财富。小学美术教师要积极进行美术课堂的拓展和提升,宣扬传统文化,这是小学美术教师的光荣使命。小学美术教师要将传统文化的渗透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去,这不仅仅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的有效途径。

四、融入文化元素,渗透传统文化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中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能够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拥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也能够强化美术作品的文化底蕴,使学生了解美术的文化内涵,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老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融入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绘画流派、创作者的生平历史、艺术成就等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使学生在掌握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巧的同时与创作者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将自己的审美情趣、思想情感与美术实践进行融合,既能够使学生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美术能力。以“陶泥的世界”这课为例,老师为学生展示各种式样的彩陶作品,激发起学生对陶作品的浓厚兴趣,进而引出中国关于陶文化的知识内容,老师结合陶作品的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时期彩陶的特点和风格,使学生在欣赏彩陶文化的同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审美,感知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蕴藏于艺术作品之中的思想内涵。将美术作品与文化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底蕴,拓展了知识视野,同时也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由表面欣赏走进深层次感悟,激发起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促进小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落实开展,有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艺术审美能力的提高。我国传统文化中书法、国画等文化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推动小学生精神文明的构建和发展。

五、结束语

小学美术教学是渗透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基本载体,小学美术教师要立足于美术教材的同时拓展小学生的美术知识宽度,用充足的传统文化素材来为小学美术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使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领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价值和无限魅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培养他们美术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的艺术内涵培养,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不断渗透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于美术学习的热情,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利用传统文化的优势来提高学生的美术涵养,增强学生的绘画能力。小学美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深度发掘,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设计中,让学生通过传统文化的熏陶和促进,有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潜力。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在美术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学习途径,通过民间艺术和工艺手工主题活动的开展,来有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小学美术教师要从传统文化中选择文化性强、艺术价值高、教育意义大的教学素材进行教学内容的扩充,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美术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利用传统文化元素进行美术课程的高效开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学生能够丰富美术的联想和产生创新型思维,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小学美术课程是小学阶段基础课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美术教学中,对于提高小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雷娜.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科学咨询,2019(12).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4

关键词:美术教科书;传统文化

一、前言

(一)研究起因

随着我国的发展迅猛,科新技术的普及从而使得传统文化技术慢慢流失,为了有效阻止传统文化的流失,各个国家的中小学都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积极的推广,进而保护和发扬美术传统文化。我国的传统美术主要以国画和民间艺术为主,在传统美术业起着重要地位。在中小学内开展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有利于学生了解中国的美术传统精髓,培养美术传统文化兴趣爱好,树立学生对文化的意识,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

2001年7月,中国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课程标准里面对传统文化的条例,可以认识到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小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现在的美术编辑人员对美术教科书内的传统文化的比重占得很大。这就说明传统文化美术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虽然现在美术教科书内传统文化的比重大,但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研究方面却相对匮乏。我国美术研究起步晚,现在主要得研究放在美术教科书的学习领域编写特征的描述,没有深入的进行对教科书的研究,现在传统文化的研究成果直接影响了美术教科书传统文化内容的质量,所以现在传统文化的研究是重中之重。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研究目的主要就是通过对中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分析来探美术教科书内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需要改进的意见来完善美术教科书内传统文化内容,促进中小学生美术课程的发展。

对于美术教科书内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可以从两方面认识,一是,现在的中小学美术教科书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以《美术课程标准》为主要的载体的前提下,对美术传统文化的研究落后直接影响了学生美术的发展,所以需要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成果来促进中小学的美术课程的发展。二是,随着国家多元化的发展,现代美术也随着发生变化,因而研究传统美术文化对中小学的美术教科书目前状况有着很大的意义,为传统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方法

通过对人美版教科书来作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因其的编写团队力量强大,在全国各地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较具有代表性,研究性。本次的研究通过对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办法,来有效反应出美术教科书中传统文化的内容,方式的面貌,通过以此的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来进行研究,结合美术课程标准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条例和美术教科书内传统文化内容进行对比研究。

二、《美术课程标准》内的传统文化

(一)什么叫传统文化

什么是传统,传统是指历代祖先传承下来、有一定的社会因素,比如文化、思想等等。什么是文化,文化就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主要以文学、教育等[1]。所以说传统文化就是历代祖先传承,有中国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之和。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56个民族组成,人口最多的就是汉族,其余55个民族统归为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普查调查统计表明,汉族占全国人口的91.96%,少数名族仅占全国人口的8.04%。所以传统文化包含这中国56个名族的特点集一身。流传至今的美术传统文化类别包含了国画、雕塑、工艺、书法等。所以说本人研究的美术传统文化主要就包含着民族的艺术、民间的艺术及民俗的艺术和美术相关的部分。

(二)传统文化的价值

美术在人类文化最早时期是最早的载体之一,通过以美术形式来传递人的情感思想。在现代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图像成了有效立体的信息载体受人们的广泛运用。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通过对美术的素材及形式通过视觉感官来感知美术,弘扬美术传统文化精神,为美术传统文化做贡献。通过传统美术与现代艺术的相结合来发展创新,开阔学生的思想,增强艺术的观念。

三、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

人美版教科书中共有44个传统文化知识、技能等学习的课题,涉及到的类别有国画、壁画、书法、剪纸等等涵盖了多个学习的领域。例如国画的单元课题研究,通过对作品展开讨论,针对画中的物体表现形式,不同的绘画手法带来的画面感来提出讨论。对于山水画的画风通过对山水画中的近景、中景、远景的画法不同有什么想法等等来探讨国画的精髓,对画大胆提出设想,提出构思,与同学之间互相沟通,互相点评,从而更好的提高对国画的认识,兴趣爱好。又例如通过对剪纸艺术的课题研究,讨论动物剪纸,吉祥图案剪纸需要怎么对折剪、剪的花纹是否对称,怎么剪才能更好看一些,通过图案本身的特点,手法进行研究讨论,将剪纸艺术完美展现出来。这就是对传统文化的课题研究的意义所在,掌握传统工艺技能,通过现代化的技术结合,呈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体,一方面保留传统工艺不流失,另一方面确保跟上现代人步伐,与时俱进。

四、结语

通过对美术教科书传统文化的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容学习必须符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通过以学习或者主要的事例来将传统文化通过课例展现出来学习。对于传统文化我们需要持肯定的态度和有弘扬的心来看待,传统的艺术不是一成不变的,跟着时代的变化,传统艺术会结合着现代的艺术发展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呈现多元化的景象。掌握美术传统工艺手法、技能,完善不足。现今,美术界均深知美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也能感受到其存在的危机感,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传统美术文化必须开辟新的途径,从课题中对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研究,找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使传统文化与多元化时代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5

关键词:美术教学;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5-0278-02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明造就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高民族凝聚力,提高民族素质,推进我国文化发展和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美术文化,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青少年一代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优秀传统文化、景仰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具有鉴别和创造先进文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课程标准对21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主要阵地,学生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主体,教师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主力军,而教学是传承民间艺术文化的最佳渠道和方式。因此中小学的美术课程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更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对此,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和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美术教学推动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美术活动和美术作品的视觉化与直观性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人类对外界所获得的信息80%以上来自于视觉,而美术活动、美术作品都是视觉化的艺术,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绝大部分文化要传承和发展通常先进行视觉化,然后再进行传播。而在进行视觉化的转换过程中,美术活动的介入可以极大地丰富文化视觉,并使得较抽象的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具体和易懂。如《三字经》在传承时,用文字进行记载,而早期传承用书法的形式进行记录,现代化的传承进行图书化,加入插图的创作,使之图文并茂,这都需用美术的表现形式,才能使其更易于传播和传承。

美术介入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变得更加喜闻乐见,更易于引入专业课堂。比如在上《看花灯》一课时,除了讲述元宵节看花灯习俗的起源和历史传说,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外,还可以从美术的角度去欣赏分析各地区花灯的造型及色彩的特点,引导学生讨论花灯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并进行创意设计和工艺制作,这样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形式各异的花灯代表着人们在新年里不同的愿望,学生除了设计传统的兔子灯、荷花灯等,有的还设计了喜洋洋、小熊维尼等可爱的新造型,在材料的选用上,除了运用纸、竹、绸缎等是很常见的传统素材,还融入了塑胶、玻璃纸、皱纹低、铁丝、压克力废弃纸盒、铝罐等各式现代材料,表现出花灯的透光性,充满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样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传统花灯有更进一步理解,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打下烙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将绘制的花灯布置起来,开展师生共赏花灯猜灯迷系列活动。

二、美术教育促进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传统文化中,唐诗宋词等文学作品与书法、国画等艺术相结合,使得其文化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相得益彰,把先人的文化精髓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二者的结合,更加相互提升文化品位,而美术作品中的诗情画意的源泉来自于传统文化,并使其升华和物化为视觉形象,创造为有中华文化意境的艺术品,文化艺术品的广泛传播和雅俗共赏的特点也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如在上《水墨画变体画》一课时,首先学习水墨画的基本知识,然后再带着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的汉代画像石、木版年画以及国内外名作,从中了解名画的创作背景、内涵及绘画方式等,并利用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工具和水墨技法,在艺术家的原有作品中加进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画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学习了传统国画方面的知识,而且让学生学以致用。将名作进行二次创作,既巩固了传统水墨知识,又进行了绘画方法、理念上的创新。

三、美术教学开辟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途径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6

在人类文化中,美术是其重要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同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联。每件美术作品都是人类与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融合了生活与生产知识,反映了社会文化、经济、思想,展现了自然环境、社会伦理道德、http://宗教、人物等精神形象。同时对人类精神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促进心灵净化,品质提升。随着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流失没落,继承与重构传统艺术文化成了现代教学者的重要教育部分。因此,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巧妙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引导学生明白传统艺术文化的独特价值,使其关注传统艺术文化,珍爱美术遗产,珍爱民间文化。

一、充分发掘美术教材,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高中美术教材中,本身就有不少传统艺术文化,教师应对其充分开发与利用。如《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欣赏》单元,就包括陶器、青铜器、织绣玉器漆器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古代雕塑欣赏陶塑》单元中,包括石陶塑、石头雕彩塑、彩塑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绘画欣赏》单元,就包括古代人物画、古代壁画、古代山水画、古代花鸟画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国建筑艺术》单元,包括宫殿建筑、园林与民居、民间美术等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开发与利用这些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传统艺术文化的悠久历史、博大精深,体会到艺术文化的无限魅力。例如:教学《民间美术》,教师可让学生欣赏桃花坞年画、双面绣、北京风筝等制作过程,使其在美术欣赏中认识民间美术与民间美术的特点,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灿烂的民间美术,以丰富学生知识,并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美术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热爱民间美术的情感。

二、通过多样化教学方式,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若想向学生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那么首先应面向全体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融于课堂教学中,认识到美术的价值,理解并喜爱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从而主动承载与传播传统艺术文化。而若想激发学生热情,在则需要教师善于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创设一定学习情境,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意境中。例如: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可把握时机渗透中国传统艺术文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视频欣赏,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素材,学生通过视频观看,可以获得直观感知,在教师指导下学会赏析,学会正确认识传统艺术文化。如教师可呈现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意义的图片资料与美术作品。如秦长城、秦陵兵马俑、青铜器、帛画、石雕、彩陶、壁画、版画、汉画像石等,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美术家及他们的美术作品。在图片展示的时,教师可适当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通过这样长期熏陶,学生能够更好地意识到文化对国家、对地区的意义与作用,并潜移默化中形成文化保护意识。

三、加强学生实践体验,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还应为学生提供一些美术实践体验的机会,以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培养美术艺术文化情感。院校或教师可通过多种途径,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邀请民间文化家或艺术家来校传授知识,亦或建立民间工艺兴趣班,如美术理论课与手工制作课。通过这一教学方式,学生不但能够学会艺术品的制作技巧与方法,还能够认识民间与民族美术,体会到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之美,增强文化保护意识与情感,学会积极传承与弘扬传统艺术文化。例如:学习版画,教师可通过纸板形式,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来创作版画;学习民间美术,教师可要求学生尝试着制作风筝、年画、泥塑、剪纸、编

转贴于http://

织、刺绣等。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以及教师的指导讲解,学生可以认识到传统艺术文化的特色及意义:剪纸,利用纸上剪刻,借助一把剪刀,则可创造出多彩丰富的生活;风筝,我国民间玩具,具有悠久历史,可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经过加工制作,成为了精美的民间艺术品;双面绣,正反一致,针法灵活,生动形象等。

四、将现代艺术与传统美http://术相融合,弘扬中国传统艺术文化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7

传统绘画指的是中国画,以我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为主要的作画工具。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理论著述,并产生出许多美术大师,是中华民族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青少年中普及传统绘画的知识,使他们热爱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对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传统绘画宝库,是进行美术教育的不竭资源

传统的绘画艺术艺术源远流长、波澜壮阔,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从商周动物画、春秋战国肖像画、汉代帛画、北魏的敦煌艺术、唐代宗教画、宋元山水画、明代文人画、清代宫廷画,直到今天更加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现代国画,真是繁花似锦。而这些丰硕的绘画成果,又是历代画苑中众多绘画艺术造诣较高、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的、杰出的画家们对美的信仰、美的追求的历史记载。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刻苦的精神,崇高的思想,精湛的技艺,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绘画作品。这些佳作是他们毕生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的美丽宝藏。这些都是对青少年进行美术教育的不竭资源。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正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蔡元培早在“五四”前后就大声疾呼“以美育代替宗教”,提倡“以美辅德”。美育是德育的摇篮,育智的风帆,它对于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净化人生、完善人格、开启心智、激发创造力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寄情于自然,融美于心田,是更高层次上的素质教育。

二、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同等重要

传统绘画这一艺术形式,是以线描为主要造型手段,这是由于我国民族历史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所形成的。古代的画家,在运用线描来描绘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人物故事和现实生活中,又在笔、墨、纸、砚等工具的演进中,逐步创造发展了线描的形式和功能,因此,随着时代的演进,线描的风格形式不断地扩大多样,线描的表现力也在不断加强,从而使看似简单的线描,显得变化多端,臻丽灿烂,对世界美术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西方的达芬奇,不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杰作《蒙娜丽莎》和壁画《最后的晚餐》,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达芬奇手稿》,里面的大量物理学、机械学的插图,都是用硬笔所绘,其内容非常广泛,有武器的设计图、有投石机的设计图、有宫廷建筑的设计图。这些可以说是西方的线描,其结构准确,非常实用。我国唐代的画家阎立本,不仅以遒劲的铁线描技法,创作出了《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像》,而且他还用铁线描技法为宫廷建筑绘制设计图。所以说,西方的结构线描与我国的传统白描,都在地球的不同区域,为自己的国家创造了财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传统绘画中的“经营位置”与西洋绘画中的“构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中国画的散点透视,较之西方绘画的焦点透视,更能表现自然山川、江河的壮美景象。如宋代王希孟的青绿山水《千里江山图》,元代黄公望的水墨画《富春山居图》等作品的恢宏气势是西方绘画可望而不可及的。

西方绘画的“五级明暗调子”,准确的反映了自然中光与影的微妙变化,达到了照相式的写实效果,产生了《蒙娜丽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不朽的杰作。我国传统绘画中的“气韵生动”则通过笔墨的虚实变化,表现出北派山水的雄奇(如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及南派山水的隽秀(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而且在意境的表达方面胜过西画一筹。

传统的文人画,诗、书、画、印于一炉,能够借物抒情,如郑板桥的《墨竹》,画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表现出画家的自我超尘之气,抒发了心中的不屈之志。西方绘画的发展是一个写实模仿的过程。尤其在西方古典主义时期,其造型的锤炼是从素描中获得的。达?芬奇从科学的角度研究造型如何表达真实感和形体空间的幻觉,从而通过造型表达自然界的真实。直到现代康定斯基、毕加索、达利等,对写实造型的解构与重构,研究其线面色的形式构成之美等,都是西方造型观念的体现。

我国传统绘画的造型是写意的而非写实的。意象造型是绘画的前提,其造型的目的是造境。如对于一些造型因素的描述,诸如:点的呼应也能成线,是隐形的线,即所谓“意到笔不到”。研究传统绘画的造型,不能光练笔墨技巧,而要从深沉的文化背景中挖掘造型体现的精神层面。中国这种写意的观念,在中国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是无孔不入的,包括诗歌、戏剧、音乐等。如戏剧中一个眼神可表示鸟在飞,音乐中的“弦外之音”,还有诗歌更是意境深远。这种造型艺术观念也反映在绘画、雕塑,以及民间艺术之中。要理解传统绘画的写意观念,就要对这些领域深入研究。从汉代雕塑中的陶塑及陶俑等的造型特点来看,可以充分体现造型观念与西方的差异。其造型简洁、生动,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合在一起,刻画形象的客观特征恰到好处,达到似与不似之间,绝不做自然主义的过多外部雕镂。而是写意为主,注重内在美,使作品内在蕴藏着一种令人震撼的、将要爆发的力。

现行的中学美术教材中,对于我国传统绘画的课时安排很少。大量的课时是设计课,对于传统绘画只是做了蜻蜓点水式的介绍,似乎毛笔工具是为了培养专门画家而设计的,西画才是美术教育的主流。这种观点实在是应该改一改了。我认为传统绘画和西洋绘画在美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应该是各占一半才是合理的。这样会更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学生们的艺术素养。我们要通过对传统绘画的教学,增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让传统的绘画工具,在今天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彩,从而展现出东方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传统绘画的美学价值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8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艺术元素;教学体系

1动漫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主要指动画。随着动漫行业发展,动漫人才与市场的供需问题日益明显,国内动漫教育存在的问题也是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动漫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的市场需要产生严重的脱节,内容同质化严重,学生创新意识薄弱。同时,高职高专教育更多的是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教育,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成为薄弱环节。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国内将动漫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研究几乎没有。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现代动漫的产业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动漫的开发制作仍不能跟上市场的需求,而充斥于国内动漫市场的主要是美国与日本的动漫产品,但由于在动漫进口方面是以市场盈利为导向的,因此大部分进口动漫的教育功用并不明显。

1.1课程体系

动漫专业课程体系分布中,包含《装饰设计》、《三大构成》等普通艺术设计类学生的专业课学习,也包含《原动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和相关二维三维软件教学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先修后修课程有理有据,但真正的教学环节中并未做到环环相扣,装饰设计中传统装饰纹样、传统工艺未能与接下来的动漫专业课相衔接,造成了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断桥。

1.2真实项目引入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只重视动漫理论、基础知识、动漫设计及制作的基本技能的教育,缺乏对学生的创作、创造、创新能力和艺术素质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高职教育动漫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是纸上谈兵,所以一直沿用的都是真实项目引入的教学方法,但因学生素质以及教学条件限制,在真实项目引入后,只是在做一些技术层面的工作,无法锻炼学生的创意创新能力,学生思想局限。

2传统工艺美术中艺术元素在动漫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工艺美术包含的内容广泛,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和木工等,传统工艺美术首先从实用基础开始发展,当满足实用基础后慢慢过渡到审美需求,从古至今,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艺术元素应用领域广泛,涉及服装、雕塑、建筑、设计等各行各业,将其引入到动漫教学领域,融入高校的教学课堂上去,将会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培养有创意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人才,提升动漫创作的文化内涵,进而去改变我国一味地模仿国外动漫发展的局面。第二,传承传统文化,大力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日照发展到现在传统工艺如农民画和黑陶工艺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高职院校对于大师工作室的建设,鼓励了对于文化传承的支持,与此同时更有利于我们将这些当地特色艺术融入动漫教学中去。

高校教学的重点就是能够将职业教育出来的学生直接输送到用人单位,能够与企业对接。这不仅仅包含着技术的掌握,还有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课堂教学,应当注重树立的民族性、原创性的艺术价值观。在保证技术的前提下,发散学生思维传承传统美术精华的同时直接应用于动漫制作。

2.1课程应用

艺术元素应用的主要几门课程有:原动画设计、场景设计、FLaSH、影视后期、三维动画这几门课程。

2.2教学方法探索

(1)案例教学法是在高职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优秀案例,讲解这些案例是如何借鉴传统艺术,提炼其中的造型元素和艺术风格,通过对于案例的整个设计过程的理解,把握设计的流程。

(2)影像资料分析,影像资料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之一。较之传统的板书式或以文字为主的ppt教学,影像资料的恰当应用,可有效改善课堂气氛,分别从视觉、听觉等感觉领域给学生以刺激,增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清晰的解剖刀传统艺术的精华,拓宽学生的视野,能够发散学生的创作思维。

(3)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入真实项目,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有直接的关系。通过企业完成项目流程的学习,让学生熟悉项目从立项到结项的全部过程。有明确而且清晰的成果展示。毕业后让学生轻松的和企业接轨。这种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难度,不仅要求学生有理论和技术的职称,还需要学生有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运用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在项目制作过程中所有的实际性质的问题。

2.3教学实践分析

(1)市场调研,让学生深入到民俗乡村,深入的了解传统工艺美术中区域民俗工艺的艺术特点和艺术文化,当代与传统工艺美术之间已经出现了断层,在高校教学中,利用民俗馆、大师工作室、民间艺人等资源,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学、多想,将这些艺术风格沉淀下来,作为创作的一手资源。

(2)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民俗工艺的艺术特点多种多樱如何巧妙地结合实训课程,做出来符合市场需求的影片,就需要学生在每一门课程中把握课程的重点,如《分镜头设计》如何将镜头组接到一起,符合艺术风格的节奏等。

2.4教学成果

鉴于学校有大师工作室以及相关选修课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动漫专业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竞赛引入课堂,以赛促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地域文化有效的引入课堂也获得了学校的一致好评。

3与当代动漫教学体系的融合

中国动画事业的原创性和本土化进程,需要从中国传统、本土文化中吸收养分,忽略民族文化特点,一味地追随国外动画的设计风格,是不可能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因此,在本土动画的原创性和特色方面考虑,需要不断探索传统工艺美术与动漫产业的融合之处。高校动漫专业教师,如何有效的引入传统工艺美术特色,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上面下功夫。这样融合不仅有利于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同时也促进地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加深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各行业发展的地位,继续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精华。

参考文献:

[1]张之益.现代动漫技术与“大动漫”[n].中国文化报,2010.

[2]李文晓.中国动漫产业落后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J].四川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5.

[3]段小聪.从《火影忍者》看日本卡通片对传统文化的结构和重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

[4]杨晓林.论宫崎骏的生态观和人文困惑[J].电影评介,2006(09).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9

中国古时就有“文以载道”之说,可见教书与育人是有机相连而不可分的。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的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所产生的历代“圣贤之士”均把“道德文章”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它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较少,每一位信息技术教师都在研究探索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渗透美德教育,我认为主要应从小事做起,不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堂下,都是教育的好机会,下面我就从课上,课下分别谈美德教育的渗透。

一.课前准备注重培养学生“责任心”

我们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堂都要求学生自带脚套,主要是为了机房的卫生,防止尘土对计算机造成致命的伤害,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在学期初我们就可以给学生讲授脚套跟计算机的厉害关系,以后上课必需准备好脚套然后上课,跟学生“一诺千金”,这样学生就会准时带全,如果有学生忘记带,可以给学生3次机会,“言必信,行必果”,在老师设难中学生的责任心会逐渐提高。

实际上在其他的小环节上也可以培养学生责任心,例如:计算机在下课不用时候要将显示器罩套在显示器上,这样一方面是为了整洁,另一方也体现了卫生,学生在下课结束的时候常常会在操作系统关闭以后就马上走了,虽然别的同学或者老师可以帮着将其盖好,但教育效果往往折半,这就要求教师在即将下课的时候提醒学生上节课那位学生责任心很强帮助一些同学盖桌套,这些同学不是没有责任心,而是比较马虎,这样一提醒,大家在下课的时候都会注意的。即使没有盖的我相信肯定有负责任的同学盖好。俗话说:勿以善小而不为即使是小事情也要重视起来,小中见大,学生要从小做起,从小培养才行。

二.课上培养学生“互助,自立,贵和,礼让”

信息技术课堂跟其他的学科不太一样,它存在实践性,操作性更强,现代技术更先进等特点。学生在各方面都是参差差异的,课堂要求强强互动,要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特别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欣赏,互相体验快乐,在信息技术互动课堂上,应充分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创设一个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课堂氛围。

首先创设一个和谐氛围,让学生体会“和”为贵的快乐学习环境,认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的含义,理解“礼之用,和为贵”的用意,让学生在“贵和”的环境中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让学生在互助互帮的快乐氛围中探究,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一个从旁点拨的旁观者。互助和自立是不是对立呢?实际上不是,要有效的抓住教学40分钟,教学要分段分层次开展,第一段是教师设立氛围,激发兴趣,讲授技巧,方法,注意事项的学习期,第二段是学生自主自学的独立期,这段时间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究的自我摸索期,第三段是学生们之间交流的互帮互助交流期,学生可以在这时候将自己脑子里的疑问统统托出,生生解答,师生解答都可,一方面学生的悬念得以解释,体会到获得成功、窥探出解决方法的喜悦之情,另一方面通过学生学习的自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了成长,体会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蕴涵。

传统的美术教学篇10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资源艺术设计教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ontheavailableValueoftraditionalartResources

inCollegeartandDesignteaching

FenGFan

(ShaanxiXueqian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00)

abstractLong-termplanningrootedinChina'seconomicmodelcollegeofartanddesigneducationisstillinheavy"learning"light"technique"heavy"art"light"technology"state,aseriouslackofpracticalsignificance.thisarticleaimstofurtherprovidenewideasandmethodsforteachingcollegeofartanddesignthroughtheanalysisoftraditionalartsandcraftsinthehiddenresourcevalue,andultimatelyachieveamajorbreakthroughintheartofteachingandthelargeresourcestoexploretraditionalartsandcrafts.

Keywordstraditionalartresources;artdesignteaching;value

1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概念及特征

依据1972年国务院颁布的《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的内容,传统工艺美术被定义为“有着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采用纯天然原材料制造并拥有完整流畅的工艺制造过程,同时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和民族特色,并且享誉国内外的手工艺品种和技艺”。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蕴藏着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技术内容和文化艺术内容。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再次将目光聚焦于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从中发掘适合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可用价值,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最终实现艺术教学的大突破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大发掘。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本身所具有的某些特征才使其具备了被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开发的条件。在此,本文重点描述其三个突出特征。

(1)实用特征。生存是人类的第一本能需求。因此人类在制造事物的过程中,最基本的目的就是要满足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传统工艺美术品起初实际上是为了方便不同民族,种族或地域人们的生活而出现的。《考工记》中曾对于“手工艺”的记载为“是手巧之人带有着一定明确目的而进行的造物活动并从中获得了技术”。所以作为手工艺的传统工艺美术在起初出现之时并不只是单纯作为一种艺术现象而存在的。它首先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审美功能取代了实用功能。因此它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劳动。可以说功能上的实用性是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第一大特征。

(2)文化特征。每一个民族或种族都有自身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套独立生成的文化体系,在这其中所蕴藏的独特创造性及价值是不可替代和重复的。所以这就是传统工艺美术资源非物质性特征所体现的多样性文化价值所在。因此传统工艺美术资源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主要是指传统工艺美术在以造物为主体活动的行为过程中,以文化创造和文化积累为视角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及价值观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人类创造物总和特征。这种文化特征不仅在创造和使用传统手工艺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而且在他们的图案造型,色彩和表意中都有所体现。

(3)生态特征。关于“生态”的学术概念是在1866年由德国有名的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提出的。他认为生态学可以理解为是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生存环境的关系的一般科学。这样我们就将生物与其周围的外部环境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生存关系。人类在造物的过程中不仅模仿自己周围生存环境中的动植物的造型,甚至直接的制造材料也就地取材。比如景德镇的陶瓷就结合了此地的气候与土壤,广西桂北的“白裤瑶”染色就取材于屋前屋后的植物等。所以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千百年来的制造加工的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人、物、自然合一的相互依存的平等生态关系。所以这种和谐的生态理念应该一直贯穿于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让其成为所有创造活动最根本的衡量标准。

2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可利用价值

2.1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首先应该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意识。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无论经济如何发展,无论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如何变化,但教学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始终应该要有如下几点:一要顺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时俱进地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二是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观念,创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三是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文化性必须结合本民族的文化性。假如我们把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中的非物质性特征的文化价值当作主体属性的话,那么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发展目标就应该是客体属性。那么在当今现状下只有将主客体相结合,相互扶持,共同发展,这样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最终将会变得更富有价值。

2.2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物质性特征的实践价值

人类参与自然社会最直接的实践活动是一切艺术创造活动的源头和发展动力。因此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该走出课堂走向真实的实践活动获取能量。所以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实用特征中所包含的实践教学价值应该被当前处在发展困境中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所借鉴和利用,这是顺利实现艺术设计教学长远发展战略的目标的重要思路。作为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从学习到亲自动手制作的艺术实践教育可以使得学生直接进入了生产实践中来锻炼自己,这在以课堂优势主导的当今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是非常缺乏的。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不仅要以培养设计创造能力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与艺术素质相结合的人才,即面临着培养复合型创新实践人才的要求。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的实用特征中所包含的实践教学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学脱离实践的重“学”轻“术”教学现状的改革进程。

2.3发掘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生态理念的创造价值

传统工艺美术资源在千百的制造加工的发展历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人、物、自然合一的相互依存的平等生态关系。所以毫无例外地,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也要重视生态教学。例如,面对那些以“设计创新”的名义而进行的过分包装设计,在商业动机驱使下堂而皇之地招摇过市,而不顾资源的浪费与污染的现象,以蔓延之势展开的时候,生态理念下创造性设计观念的培养,无疑就成为了现代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并成为创造性设计优劣的重要评判标准。所以教育的生态价值呼之欲出。在旅游经历中我们会发现面对工艺品,对于那些蕴含着原生态且有本土文化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总是投入了极大好奇心。因此赋予在传统工艺美术中的生态价值的影响会主导者艺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创作理念,让他们自然而然地遵从了生态教学的要求。所有的造物和创物活动,包括艺术设计教学,均遵循着这一理念。

3结论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经济文化对于新型艺术类人才的需求,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应该突破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的束缚,寻求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蕴含着大量的可用价值。因此我们应当考虑高校艺术设计教学和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相结合,从传统工艺美术中搜寻可利用价值进而探索出一条彰显区域民族特色的教学新路子,进而推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创新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江.关于艺术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考[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

[2]李涵.试论传统工艺美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及作用[J].教学论坛,2007.

[3]胡志栋.试论现代艺术教学中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强化[J].艺术与设计,2008.

[4]李雅日.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利用价值探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