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十篇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十篇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3:55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1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发言人政府危机公关应对机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人类世界的危机因素不断增加,突发事件已经成为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的重要因素。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已将中国带入了高风险社会,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作为政府代言人和政府危机公关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建立怎么样的应对机制,成为政府危机公关研究的重要课题,直接关系到突发事件的解决。

一、突发事件传播的复杂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随着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已将人类切实地带进了“地球村”。在新的传播环境下,媒体对于突发事件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

一方面,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使得每个人都成为了传播者。第一时间在大众传播媒介上突发事件新闻的,很有可能不是政府新闻发言人或传统媒介的从业人员,而是普通大众。这有利于大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知相关信息,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另一方面,互联网舆论炒作有着口水效应和眼球效应的特点,突发事件的传播可能会被不断地放大,将事件影响力升级,甚至导致整个事件的妖魔化,严重影响社会大众对事件本身的认知。目前,手机和网络即时聊天工具(例如QQ、mSn等)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通过手机和网络即时聊天工具之间的人际传播,突发事件传播的速度将会极大加速。然而,网络上和手机之间传播的信息的真实性难以确认,这就为谣言和流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政府处理危机带来了新的困难。

因此,如果不能迅速、有效地处理好突发事件,当其传播开来之时,将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政府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和大众、媒体直接沟通的机构,作为政府危机公关的最前沿,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遭遇尴尬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新闻发言人是通过议程设置对舆论进行控制,“它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政府的立场、公众知情权和媒体需要,设定政策议程,以此影响媒体议程,进而设定公众议程,以实现政策议程对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引导”,①并以此来构建或影响媒体的报道框架,是政府的第一危机公关行为人。但在实际情况中,政府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处理中遇到了诸多尴尬。

1.身份和地位尴尬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肇始于上世纪80年代。目前,中国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趋于完善。国务院近70个部、委、办、局,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共有了80多位新闻发言人。党中央各部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也都任命了新闻发言人,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新闻和新闻发言人制度。②

作为政府突发事件处理和信息公开的两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的信息公开、突发事件应对做了详细规范,但都没有涉及到新闻发言人制度。而且,目前也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新闻发言人的地位、功能等进行明晰的界定。这使得新闻发言人的身份和地位在实际处理突发事件的实践中遭遇尴尬,甚至被边缘化。新闻发言人“资讯沙皇”的信息权威地位被弱化和分解。

2、制度尴尬

长期以来的行政传统,为中国的政府新闻发言人带来制度上的尴尬。长期以来,在事故的信息之时,新闻多半是“领导亲临现场指挥”、“事故中涌现了一大批用生命维护国家财产的英雄”等等类型的套话,缺乏新闻信息量,没有实际的新闻价值。这种信息,实际上是在“捂盖子”,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漠视。

在全国普遍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同时,“封杀事件”和“控制新闻”仍然在有些地方不断上演。据报道,有些地方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限制政务信息公开的渠道,“对政务信息资源向社会提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梳理和控制”。③将新闻发言人作为突发事件媒体报道的唯一消息来源,甚至阻止记者的合理采访。这种制度尴尬,不利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完善,更加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妥善处理。

3、素质尴尬

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仍然处在起步阶段。在众多部门,担任新闻发言人一职的,多为该部门的副手或其他行政要员。这种行政官员型的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处理上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素质尴尬。政治官员型的新闻发言人长期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对该部门的情况十分了解,这是其优势。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新闻发言人,缺乏新闻

发言人所要求的专业素质,所以在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中和媒体之间造成了很多误会和矛盾。

三、解决之道

1、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制度

应急预案制定与启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日常工作。新闻发言人应该将能够预见的突发事件分类,并就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制定不同的新闻应急预案。预案被搁置的时间不能太长,要适时更新,并做试验性演练,保证预案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切实起到作用。一旦突发事件爆发,新闻发言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预案,确保事件处理有条不紊。

突发事件新闻及时全面收集信息、了解事态发展之后,新闻发言人必须迅速联系各个媒体,组织新闻会,在第一时间事件新闻,抢占舆论制高点,建构媒体报道框架。在及时新闻的同时,新闻发言人应该做到:准确定位突发事件,真实、坦诚、客观全面的新闻,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全部告知给媒体和公众,要坚持公开、透明、清晰的传达信息,避免模糊。

新闻协调设立临时新闻办公处,负责事件的新闻和事件协调。临时新闻办公处由新闻发言人统筹。办公处应有专人负责收集有关事件的各方信息,与事件现场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密切联系,确保事件的最新进展第一时间到达临时新闻办公处。办公处还应有专人负责与媒体联系,收集媒体和公众方面的反馈,并将这些反馈及时地传达;有专人负责联系事件受害人的家属,处理受害人家属的询问和上访;有专人撰写新闻稿件,根据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撰写不同的稿件,最佳效果就是能够让记者编辑不改动稿件内容就可以直接应用。还应为记者采访提供方便。在不妨碍事件处理和记者安全的前提下,帮助记者进入现场或者接近现场采访。

信息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后,新闻发言人应该按照相应规定将事件的真实情况及目前大众和媒体的反映及时地上报上级政府部门。这样做,一来是通报情况,让上级政府对目前发生的事情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在危机处理中出现不必要的误会;二来是可以在政策、物资等方面取得上级政府的支持,以有利于危机的解决。

2、提高新闻发言人专业素养

新闻发言人以及新闻运作的团队是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核心。提升新闻发言人及其团队的素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突发事件新闻的质量,有利于建立更加完善的突发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应对机制,也有利于应对机制的有效运作。

政治素质作为政府代言人的新闻发言人,必须对自己所在部门和国家相关方面的信息了如指掌,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在中国,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决定了新闻发言人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观念,新闻发言人的任何政治偏见或错误,都可能引发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误导公众的政治倾向。”④

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认识、把握媒介的能力,毫无疑问,新闻发言人比任何人都需要更多的媒介素养。”⑤新闻发言人要引导舆论、设置媒介议程、构建媒介报道框架,所以,应具有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具有敏锐的新闻敏感和新闻价值判断能力,了解媒体的运作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类型媒体的特点为其记者提供采访和发稿便利,处理好与媒体间的日常关系。

公关素质突发事件爆发时,政府是权威信息的持有者和社会稳定的指挥者。大众传媒则是保障社会稳定、民心稳定的“稳压器”。⑥新闻发言人作为政府的代言人,同时也是协调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剂。它掌握着政府信息,是媒体权威消息来源。新闻发言人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新闻的效果,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实现与媒体、与公众的双向对等沟通。因此,新闻发言人首先必须坚持新闻时真诚、坦诚的原则,同时还必须有极强的应急和应变能力,处理好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新闻发言人的信息要被媒体有效地传播,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新闻发言人的人格魅力有着重要关系。突发事件的新闻,新闻发言人在坚持真实、坦诚的同时,要坚持人情味原则,保持对事件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关注。特别是重大灾难事件,发言人的关心和同情有助于和受害者建立共鸣,实现情感交流,赢得公众信任。

3、法律规范

2007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的政府应对纳入到法制轨道。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公开条例》也明确规定,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是应当重点公布的政府信息。《突发事件应对法》和《信息公开条例》,就处理突发事件各级政府的职能、义务、责任做了详细的规范,但却未涉及到新闻发言人制度,也没有涉及到事件处理中的媒体规制。而且,两部法律中,对政府应对机制的规定不够细化。

突发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应对机制,必须依法建立,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其规范。媒体的责任、义务以及临时新闻管制的具体内容也必须有法律依据。这是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注释

①刘娟.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角色[eB/oL].省略

②中国网.中国70部门31省区建立了新闻和发言人制度[eB/oL].

[2006-09-26].省略.cn

③刘志明.新闻发言人制度迈出信息公开第一步[J].新闻周刊,2003,10(6):36-38

④刘建明.新闻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352

⑤刘笑盈.政府发言人与媒介素养[G]∥蔡帼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84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2

电视对突发事件的直播,一方面有利于充分满足受众知情权,使公众及时“知情”、客观“知情”和充分“知情”,有利于消除公众的恐慌情绪,认清突发事件的危害,培养危机意识,从而提高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另一方面能帮助执法部门在突发事件处置中更好地进行社会动员,引导社会舆论,争取公众对事件处置的支持,从而顺利处置事件,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可能会衍生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给突发事件处置带来不利影响。电视媒体如何有效发挥自身优势,在处置突发事件中与执法部门形成合力,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是当前业界亟待解决的课题。

突发事件处置中电视现场直播常见的问题

实际上,突发事件的电视直播是有难度的,它涉及广大群众的生活,涉及社会稳定,稍有不慎就可能误导舆论。随着电视对突发事件现场直播的常态化,与执法部门的“碰撞”时有发生,给突发事件的处置造成一定影响。

为“抢”新闻而“越位”。一些电视工作者在突发事件现场,时常有“越位”行为,影响对现场秩序的处置,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为了抢新闻、抢拍最新画面,未经同意,越过警戒线,一哄而上,影响处置行动;二是未能与相关部门沟通,未经同意扩大采访对象,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现场,未经允许,擅自采访事件现场的违法人员,影响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为了获得电视直播的新闻源,不服劝阻,甚至不惜与执勤人员发生冲突,到危险区采访、拍摄,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为突发事件的处置增添压力。

对直播新闻内容“把关不严”。首先是对内容的真实性把关不严;其次是直播过于“纪实”,引发不必要的法律问题。一些电视媒体在直播突发事件时,不注意维护新闻当事人的权益,一些直播画面直接展示未成年人的肖像,忽略现场执法人员隐私权的保护,比如未保护他们的肖像权等。此外,为了挖掘案件,电视记者的角色出现错位,侵犯了调查对象的隐私权,也使自己陷入违法的被动地位。

直播议题设置不当使执法部门形象受损。一些电视媒体记者,不对突发事件事实进行客观报道,反而在事件没有处置完毕的情况下,对执法部门处置措施妄加评判,进行不切实际的指责与批评,引发公众的不满,给执法部门带来不当的舆论压力,阻滞了突发事件处置的顺利进行。

直播节奏不科学影响突发事件的处置。过度或毫无节奏的报道,会给突发事件处置人员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他们对事件的理性判断,影响了处置效率和决策质量,进而影响突发事件处置的顺利进行。

当然,指出突发事件处置中电视直播存在的问题,一是为了更好地找出问题的原因,进而解决问题,提升直播报道的新闻价值,提升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品牌影响力;二是可以更好地与执法部门配合,形成合力,促进突发事件得到妥善解决。但是,有问题并不意味着突发事件不需要电视现场直播,反而应加强,否则,那种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突发事件处置中电视现场直播问题产生的原因

能力不足。首先,电视媒体直播突发事件的经验不足,实践操作经历、掌控和协调能力远不能适应现实的要求,对受众信息需求和承受力的判断和把握不够准,对突发事件处置的现场直播,未能做到“未雨绸缪”,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电视媒体常常出现自乱阵脚、报道现场失控的情况。其次,进行现场直播的记者和主持人新闻敏感意识不强,分析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不强,也容易引发上述问题。再次,政府部门尤其是现场执法部门工作人员媒体意识和现场控制能力不高,容易引发报道现场、报道内容、信息管理、犯罪场面报道的失控。

理念错位与职业素养缺失。电视媒体直播突发事件出现上述问题,理念错位是原因之一。一方面,面对业界激烈的竞争,有的电视媒体以受众为中心,及时、客观、平衡地报道新闻事实的服务理念,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场因素的影响,导致电视直播偏离人文关怀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新闻职业技能、职业道德、法律意识等职业素养的缺失,使得一些电视媒体记者道德失范行为,以及有悖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行为频频出现。当然,执法人员媒介素养的缺失,也是问题出现的原因。

机构与机制不健全。一方面,应对突发事件的新闻管理和协调机构不健全,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新闻管理与协调工作难以到位;另一方面,电视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危机报道机制以及执法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已难以适应当前电视直播突发事件的要求,难以适应执法部门信息与媒体应对的要求。

缺乏有效规范。如何对突发事件的电视现场直播有效规范,是当前我国突发事件新闻报道面临的新问题。例如,突发事件是否需要现场直播?现场直播怎样组织进行?哪些内容不允许报道?哪些内容应该报道?目前,在这些方面尚未有具体而详细的规范,电视现场直播突发事件难以做到有章可循。

突发事件处置中电视现场直播的应对策略

宏观层面的策略

第一,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方面,通过法律规范电视媒体现场直播活动,明确电视媒体新闻传播的权利与义务,在保障电视媒体新闻报道的同时,也要对电视媒体报道中具体操作做明确的规范,使突发事件处置中的电视现场直播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有了完善的法律法规,执法部门尤其是警方就可以依法维护电视媒体直播现场秩序,有效促进新闻报道等信息传播活动,使得执法部门与媒体的合作、信息的管理等做到有法可依,促进媒体与执法部门合作。

第二,制定与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应对机制。一是要完善内部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建立电视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制定与完善突发事件现场直播报道应对预案,使得现场直播由被动变主动;二是执法部门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应对媒体工作机制,构建执法部门与电视媒体良性互动机制,使信息变“堵”为“疏”,有效地平息各种议论和猜测,使执法部门和媒体之间的合作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为突发事件的最终解决提供制度保障。

第三,介入突发事件直播的电视媒体应注意把握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有三个方面:一是坚持从突发事件处置大局出发,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以生命安全为最高准则;二是坚持掌握舆论的主动性,确保新闻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新闻宣传的有效性,重视新闻舆论的导向性,以主动积极的工作态度配合执法部门在较短时间内处置、平息危机;三是遵守新闻纪律和职业道德,要做到帮忙不添乱,坚守价值底线。

微观层面的策略

第一,有效维护突发事件电视直播现场的秩序。首先,突发事件一旦发生,执法部门要在第一时间掌握好参加现场直播电视媒体的数量,采用警戒带划定“采访开放区”和“采访禁止区”,执法部门可以派出管理人员陪同和协助电视媒体对突发事件处置的直播,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其次,电视媒体的现场直播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配合执法部门工作,直播报道活动应在警戒线之外进行,避免干扰执法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第二,有效控制新闻与现场直播报道的节奏。一方面,执法部门要把握好新闻的节奏和技巧,既主动,又要注意信息的节奏性;另一方面,对现场直播报道的时间要合理把握,电视媒体要坚持专业标准,做到全面深入与节制适度的统一。控制好直播报道的节奏,要采用适当的现场直播,避免放大事件的负面影响,这样既可满足受众对事件的关注,又可以收到较好的直播效果,也可以避免“轰炸式”直播对公众情绪和突发事件处置产生负面影响。

第三,有效“把关”直播报道的内容。一是执法部门要明确哪些内容可以,哪些内容要慎重,要做到依照规定视情况,有效引导舆论以正视听;二是电视媒体的直播要坚持客观标准,做到迅速及时与真实准确的统一,选准新闻源,注意权威声音,注意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在事实得到证实之前不做主观推测和判断,不得随意执法部门处置突发事件的保密信息;三是现场直播中,一方面,要注意维护新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要以人为本,特别是直播中对采访事件当事人及其近亲属要慎重;另一方面,在画面选用中,避免直接展示不适当镜头,对现场血腥画面要作技术处理或不直播。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3

突发事件能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和公开。但由于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认识不一,采取的手段不同,产生的结果也迥异,尤其是地方媒体面临的这方面问题更多。所以,强化对地方媒体如何报道突发事件的探讨十分必要。

一、地方媒体报道突发事件的现状

由于传统惯性使然,地方媒体当今在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理方面,尚存诸多误区,常见的有三种:一是瞒报。某些地方、部门乃至企业,对突发事件片面地认为是“负面新闻”,采取逃避媒体甚至“捂”与“压”的消极做法;或避重就轻、避实就虚,或欺上瞒下、误导舆论,倘若被曝光真相,就兴师问罪以“告上法庭”相威胁。最后往往却是“捂”不住,受到社会的谴责和上级的查处。

二是迟报。有些地方对突发事件,不是“滚动式”地新闻,而是等待一切处理完毕以后才向社会公开。“新闻”变成“旧闻”,满足不了群众的信息要求,甚至影响公众的情绪稳定。譬如“松花江水污染”事件,起初因未能及时污染的严重程度及处置情况,引起谣言传播,造成个别群众恐慌外逃。后来当地政府通过媒体紧急报道真相,才稳住了事态。

三是抢报。对于一些敏感、复杂、重大的突发事件或,有些媒体未能处理好新闻规律与宣传纪律的关系,没有把握好新闻的时效性与时宜性的关系,贸然采访报道,且有偏颇不实之处,授人以柄,被人利用,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二、审时度势,“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

面对突发事件,迟报、不报显然是最大失策,唯有快报才是上策。只有第一时间把“政府想说的,群众关注的,媒体感兴趣的”的新闻出去,才能力求取得多赢的社会效果。

美国心理学家Giwi奥尔波特和波斯特曼曾提出一个流言传播公式:公众认为信息越重要,而信息越模糊不清,流言传播得就越快。如果公众不能从正常、权威的渠道获取信息,就难免猜测臆断,造成小道消息满天飞,流言、传闻泛滥成灾,甚至造成群体性恐慌和混乱。而且,当今世界人际传播、手机传播、网络传播等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渠道增多,突发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媒体只有“实话实说”,及时向公众通报事实,让公众知道更多的真相,才能消除公众的信息饥渴。如何做好突发事件的新闻处理,在第一时间让群众知晓实情,抢占舆论制高点,对于地方党政和有关部门,对于地方新闻媒体,都是一个亟须重视的新课题。正确引导舆论,往往可收到化弊为利、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三鹿奶粉事件的报道中,起初的媒体报道遮遮掩掩,并未点明肇事奶粉,这种“保守”的报道姿态,引发公众强烈不满。当三鹿被点名后,政府打开了信息公开的大门,及时透明、充分解答公众最关心的问题。之后,媒体也及时跟进报道有关“三聚氰胺”的各种最新动态消息,如对每一次全国范围内的奶制品抽检报告,以及制售、添加“蛋白粉”的不法分子侦察和抓捕工作等情况。正是通过媒体对“三鹿奶粉”事件及时深入的报道,广大公众的愤怒、恐慌情绪才得以疏导。

由此可见,地方媒体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要责无旁贷地从当地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审时度势,立即确定该不该报道;对应当报道的,要快速反应,严格按照宣传纪律加强新闻策划和追踪报道,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注重社会效果,帮忙而不添乱,正确地引导社会舆论热点。

三、地方媒体报道突发事件要把握好度

突发性公共事件分为事故灾难、自然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类。据有关规定,前三类事件通常可以而且必须及时新闻,新闻媒体和一线记者如未能及时采访报道就是失责。而对包括重大政治性事件、重大及各种重大案件在内的社会安全事件,鉴于其复杂性和敏感性,应内外有别,把握好“度”。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4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应该做什么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似乎进入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爆发期,突发公共事件连年不断,层出不穷。比较著名的有常德特大杀人劫钞案(2000年)、广西南丹特大矿难(2001年)、全国非典事件(2003年)、阜阳毒奶粉事件(2004年)、哈尔滨水污染事件(2005年)、禽流感疫情扩散(2005年)、四川汶川大地震(2008年)、贵州瓮安“俯卧撑”事件(2008年)、新疆袭警事件(2008年)、湖北石首事件(2009年)、甲流疫情(2009年)、云南躲猫猫事件(2009年)、湖北邓玉娇事件(2009年)、成都公交车燃烧事件(2009年)、上海闵行倒楼事件(2009年)、呼和浩特越狱事件(2009年)、上海钓鱼执法事件(2009年)、河南伊川“3·31”特别重大煤矿事故(2010年)、福建南平凶杀案(2010年)、王家岭煤矿透水事件(2010年)、西南五省大旱(2010年)、青海玉树大地震(2010年)、陕西幼儿园凶杀案(2010年)、“我爸是李刚”事件(2010年)、上海火灾事件(2010年),等等。尤其是从2008年以来,全国性突发公共事件似乎呈井喷之势。

在突发公共事件面前,个人的力量和作用是微弱的,需要动用社会力量、国家机器甚至是国际组织来解决相关问题。其中,政府的作用非常关键,不可缺失。判断一个政府的执政倾向、执政能力和执政效率,通过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可以管窥。实际上,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一个国家和政府的最基本职能之所在。英国著名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人们之所以联合成为国家并服从政府的统治,最重大、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保护他们的财产。”①法国政治学家卢梭也说过:“政治联合的目标是什么呢?那就是对它的成员的保护和使之繁荣。”②

我国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更是把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基本利益作为执政兴国的基础。《党章》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需要面对和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对公共事件的确认、启动应急预案、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信息沟通和、危机监控、善后处置、恢复和重建、调查与评估等。其中,信息沟通和,就是政府面对媒体、面向公众披露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的重要环节。是媒体和公众了解事件信息的最权威和最可靠的渠道。由于突发公共事件事关大众切身利益,容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甚至关涉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的问题,党和政府必须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政府应向媒体和公众及时、准确、全面地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及时报告事件处理的进展情况,这是人民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政府官员如何对待信息公开

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政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表现不尽如人意。尤其是在信息的和公开方面,失分颇多,广受世人诟病。有的地方政府甚至陷入了自欺欺人、前后矛盾、非常尴尬和被动的地步。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方面,一些政府官员或者害怕承担责任,或者怕引火烧身,造成官位不保,容易陷入认识上的误区,存在着对于信息公开的错误认识。在面对媒体和公众舆论对于信息公开的吁求时,一些政府官员采取了以下不当对策:

1.“鸵鸟”策略: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有的政府官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装聋作哑,拒不承认。犹如鸵鸟一样,看见危险临近,把脑袋深深地埋入沙土,不愿意相信事实,不敢面对事实,不承认当地发生了公共突发事件。

2.“泥鳅”策略:有的地方发生了公共事件以后,一些政府官员怕得要死,吓得要命,不知如何向社会和媒体交代。看见媒体记者,犹如遇猫之鼠、入泥之鳅,立即绝尘而逃,奔走四散,唯恐避之不及。

3.“袋鼠”策略: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有的地方官员生怕为外人所知,极力把事实真相掩盖起来。就像大袋鼠一样,把小袋鼠装起来、藏起来,遮遮掩掩,躲躲闪闪。有的政府官员为了保官保位,甚至对于自己的上级也不说实话,对于媒体和公众更是坚不吐实。面对记者的提问,要么轻描淡写,藏头露尾;要么“坚壁清野”,“无可奉告”。

4.“壁虎”策略: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有的地方政府力图“丢车保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承认存在一些小问题、小事情、小事故。公布的事实和数据大为缩水。就像壁虎断尾一样,为了“大局”和“整体”,舍小存大,舍末留本。近年,内地一些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和地方政府在上报伤亡人员数字时,经常少报瞒报,就属于这种情况。

5.“麻雀”策略:有的地方对于突发性公众事件,地方之间、部门之间、官员之间互相推诿指责,各说各的理,各唱各的调。向媒体和公众信息时,也不统一口径,互不通气,各自为战,叽叽喳喳,信口开河,让人真假难辨。有的事实还没有调查清楚,就妄下结论,煞有介事地所谓权威消息,结果事情越弄越糟,越发不可收拾,最后给自己乃至给政府造成极大被动,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6.“鹦鹉”策略:有的政府官员在处理和对待突发公共事件时,完全没有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一切唯领导和上级马首是瞻。在对外信息时,一切看上级的脸色行事,完全照搬照抄照读上级的文件和指示,就像鹦鹉学舌一样,生怕漏掉一个字,也生怕多出一个词,老是重复设计好的那几句话,简直成了会走路的留声机。

普遍说来,对于突发公共事件,一些政府官员出于“害怕”和“自保”的心态,本能地抗拒媒体,疏远记者,不能够科学、理智地对待信息公开问题,总以为突发公众事件是“坏事”、“丑事”。对于这样的事件,他们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生怕一句话说不好,弄得上怒下怨,引火烧身,轻则内辱外羞,重则丢官失位,身败名裂。说到底,还是党性和执政观念问题。不能正确对待个人得失和公众利益的关系,做不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如何对待突发公共事件,是否敢于承担责任,能否坦然面对媒体和公众,是考验各级政府和相关官员的一块“试金石”。

政府部门如何突发公共事件信息

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是一种政府行为。目的是为了及早让社会公众了解与突发公共事件相关的信息,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最大限度地增加事件的透明度,减少民众的恐慌和疑虑,增进公众对于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有利于事情的解决,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和不必要的损失,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在进行信息公开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建立发言人制度。针对某一特定的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政府部门应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确定专人作为该事件的新闻发言人。各级政府应把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常态工作抓起来。早在2003年1月9日,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时就指出:“要建立健全对外新闻机制。新闻要做到经常化、规范化,要建立国务院新闻办、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三个层次的新闻机制和工作程序。涉及党和国家重大政治事件和重大经济活动等内容的新闻,要由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向国外记者介绍情况”。③

对于新闻发言人来说,平时就应该有预案、有储备、有准备、有培训、有演练。一旦发生突发公众事件,立即启动预案,进入发言人状态。在对外新闻信息时,一定要统一口径,不要话出多门、语出多人。涉事信息应全部由新闻发言人对外公布。因为新闻发言人掌握的信息最全面、详尽,最为了解事件的情况,他受到过专门训练,能够应对复杂局面。作为新闻发言人,其的信息也具有可信性、权威性。

组织好新闻会。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很多情况下是通过召开新闻会议,由新闻发言人向媒体记者公布出去的。如何召开新闻会,是一门学问。其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应做好准备:

确定新闻的主题。这次新闻会,主要内容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拟的信息有没有新闻价值,这些都要考虑。

组织好新闻材料。有关书面材料应事先仔细研究和推敲,经领导审定。该书面材料应向记者散发。不要为新闻发言人和新闻记者各准备一套材料。记者们如果发现他们拿到的材料和发言人的材料不一样,会立刻产生种种联想,挖掘各种“隐情”,并会想方设法搞到发言人手中的材料。

确定新闻人。召开新闻会时,新闻发言人可能不止一个。要确定某一个新闻发言人作为本次会议的主要人,其他发言人可进行补充。主要人应坐在台上最显著、突出的位置。主要人不仅对于该事件的情况非常熟悉,还要熟悉政策,大局观念很强,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新闻会不是一般的工作会议,与新闻内容无关的领导不要在台上就座。

设计好应答提纲。对于记者可能提问到的相关问题,应做好功课,有备而来,设计好应答的提纲。有关的数字、时间、概念、名词和基本事实,与会发言人应烂熟于心。重要问题的答问,应设计好应答顺序和深入应对策略。对于邀请的记者拟提出什么问题,可以事先有所了解。

确定与会媒体范围。拟邀请什么范围和性质的媒体参加新闻会,以及与会记者的数量、层次,组织会的政府部门可以控制。是否邀请境外媒体、网络媒体,要特别慎重。

做好会务保障工作。新闻会的后勤和技术保障工作也很重要。要根据事件的性质、会的规模、拟邀请记者的层次,安排好场地。要准备好台、席卡、座位、话筒、灯光、电源、音响、空调、主题板等会务器材和用品。如有境外记者参与的新闻会,还需要准备好翻译人员。

把握信息的基本策略。政府部门在向媒体和社会公开涉事信息时,应把握这样的基本策略:早说事实、慎说原因、细说道理。

早说事实就是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部门在明确了事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情况后,应尽可能早地把基本事实向社会和媒体公布。这种事情越早说越有利于安定人心、稳定秩序。2005年11月发生的“哈尔滨水污染”事件,就是因为政府晚说了事实、瞒报了事实,才造成了民众的极度恐慌。11月21日中午,哈尔滨市政府得知松花江上游污水团将于30小时内到达冰城后,通过电视向社会政府公告,宣布因“市政供水管网检修”全市停水4天,引起了市民的纷乱猜疑,继而引发了市民的疯狂大抢购。迫于情势,11月22日凌晨,哈尔滨市政府了第二份政府公告,向公众承认了由于上游化工厂爆炸导致松花江江水污染的消息。并告知市民政府正在设法采取措施,保障居民生活用水。真实消息一出,各种谣言顿时云消雾散,市民的恐慌情绪很快稳定下来。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东北部发生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故后,我国部分省市一度谣言四起,有网民传言日本核辐射将造成海水污染,从而很快引发了上海、杭州、南京等地的碘盐、碘片抢购风潮。先前在超市一元多一袋的碘盐,一夜之间涨到了十多块,而且还断货,一度造成了广大群众的心理恐慌。为了稳定民心,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立即召开新闻会,向媒体解释我国人民群众食用的碘盐主要来自内陆的矿盐和湖盐,海盐非常少。上海的碘盐储备充足,市民完全可以放心,不必抢购。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同时表示,对于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的不法行为,要严厉打击,绝不手软。3月17日,韩正市长专门主持召开市政府专题会议,要求“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充足,确保食品安全。与此同时,各部门要做到第一时间信息公开,让群众知情,让群众放心”④。正是由于措施得力、反应及时,这起碘盐抢购风潮几乎在一夜之间得到了平息。碘盐抢购风潮的化解,成为上海处理公共危机事件的典范之作。

慎说原因,就是在信息公开过程中,对于突发公共事件所产生的原因、过程等深层次问题,不要妄下结论和判断。有些事实,要等专家、技术人员算出分析数据和做出监测报告之后,才能做出判断。在引发新闻事实的原因上,如果政府部门前后的消息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会造成恶劣影响和不可挽回的损失。2008年6月贵州瓮安“俯卧撑”事件和2009年6月湖北石首事件之所以愈演愈烈,弄到群情激奋,出现严重打砸和焚烧事件,局面几乎失控,就是因为民众不明事情真相,政府有关部门妄下断言,引起民众极度不满所致。

细说道理,就是政府在与媒体和社会公众沟通的过程中,针对突发公众事件和民众关心的问题,从维护民众的利益出发,详细解释有关政策、法律和制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说原因,化解民众的不满情绪,尽可能地做好安抚和善后工作。2009年6月,上海市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小区的13层在建商品房出现整体倒塌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事件发生后,该楼业主纷纷要求补偿,周边几幢楼房业主也纷纷要求换房、退房。上海市委、市政府对于“倒楼事件”非常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和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迅速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市建交委、市安监局、闵行区政府等有关部门和专家立即组成联合调查小组,彻底查清事故原因。从规划、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施工图审查、工程监理等各个环节逐一审查,并依法公开严肃处理”,并要求“严肃追究事故责任,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及时向社会公布查处情况的相关信息”。⑤

“倒楼事件”发生后,上海市和闵行区政府做了许多化解工作,耐心向涉事业主解释倒楼的原因,会同开发商提出了具体的赔偿方案和换房措施。到2009年11月,赔偿工作基本结束。直接与“倒楼”案相关的41户居民有18户退房,另外23户在小区内换房,事情得到了比较圆满的解决。

总之,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问题,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事关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也事关政府的形象和执政基础,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认真对待和妥善处理。信息公开问题如果处理得及时、巧妙,能够化被动为主动,可在一定程度上变坏事为好事;信息公开问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可能使事件火上浇油、雪上加霜,小被动发展成为大被动,小损失演变成为大损失。但是,只要把握好信息的口径,做到“早说事实、慎说原因、细说道理”,就能够得到民众的理解和信任,从而有利于维护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也有利于矛盾的缓和与解决。

注释:

①约翰·洛克[英]著:《政府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2页。

②让·雅克·卢梭[法]著:《社会契约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③汪兴明、李希光主编:《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5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存在问题;提高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变迁的加剧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国际、国内矛盾相互交织,高校正发生着各种深刻的变化,这使得高校突发事件时有发生,也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高校各级领导干部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也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要求,如何增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突发事件,积极维护高校稳定已经成为新时期高校做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及其主要特征

1、高校突发事件的涵义

200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依据这一定义,可以将高校突发事件定义为:由大学生自身不当行为或其他某种内在偶发性因素导致的突然发生、引起广泛关注、必须立即处理、对学生身心或学校造成影响的事件。

2、高校突发事件的主要特征

(1)突然发生、难以预料。“突发事件”即表明其具有“突发”的特性。高校突发事件具体发生时间、影响等等,往往是难以预测的,而且演变十分迅速,具有很大的突然性。尽管发生事件有一定的契机,但是这个契机也是偶然因素居多的。如大学生因学业、感情等问题引发的自杀行为,宿舍火灾事故等。

(2)社会危害性严重。高校人员聚集、密度大,如稍有疏忽,突发事件就可能迅速发生。同时,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学生容易迅速聚集,客观上加大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比如某些政治事件、热点问题或学校管理缺失所引起的学生聚集、游行、示威等。

(3)成因、发展及影响复杂。高校是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一般的高校在校生都在两至三万人之间,而且一所高校还有若干个校区,比较分散;高校更是知识密集型的地方,不但汇集众多高级知识分子,更掌握着国内外前沿高端科技。在此条件下,突发事件的成因、发展以及影响变得复杂起来,带有更大的隐蔽性,给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难度。如利用高科技犯罪,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朱令案”。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现状

1、应急管理理念滞后,无法适应当前形势需要

我国高校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普遍存在缺乏危机意识的问题,忽视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对于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大多没有树立前期防范、中期处理和后期善后的一系列全程管理的理念,只是把应急管理当作高校管理中的一项普通任务,未从源头上加以重视,往往要到事件发生后,才寻求解决之道。

2、应急管理制度薄弱,缺乏法律与制度保障

高校应急管理的有效运行有赖于制度建设来加以保障。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实施,为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提供了法律依据。各高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也制定和完善了相关制度策略。但在应急预案的体系、内容、操作方面,存在着设计缺陷、内容薄弱、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原因之一就是目前国家还没有专门法律来约束危机状态下的具体行为,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学校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缩手缩脚,瞻前顾后,严重影响突发事件处理力度。

3、应急管理体系协调力较差,应急管理能力不强

虽然大部分高校均设置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常设机构,但体系中各个部分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合作的能力不足。应急管理体系中的人员构成无法稳定、工作内容不能合理衔接,经验教训不能有效地传递;危机处理需要学校内外各个机构间的通力协作,但现实情况却是临时领导小组由于事先没有制订有效的应急处理计划,往往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同相关机构进行协调的过程中,而难以形成一整套成熟的应急处理操作方案并成功实施。

三、加强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夯实理论基础,逐渐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理念

(1)核心价值管理理念。学生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核心价值。高校突发事件违纪处理都应以保护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为其核心价值,优先考虑,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突发时间危机处理中的体现。

(2)重在预防的“四早”理念。事前预防是应急管理的重心,高校应充分利用信息渠道,完善监测网络,及时、准确、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发展过程,力求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消除”。

2、健全组织体系,实现高校突发事件的公共治理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一般由决策模块、实施模块、辅助模块组成。

(1)决策模块应由学校的主要党政领导成员组成,主要职责是确认危机事件发生、判定危机成都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指挥、协调各相关部门采取应急处置行动。

(2)实施模块应当包括学校各个院系、党政部门、学生组织以及各类服务组织和力量,主要职责建立应急处理预案,并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准确、全面掌握突发事件信息,及时沟通交换处理意见,快速形成决策和工作不是,及时控制危机局面。

(3)辅助模块主要是指具有特别专业能力、特定资源和设备,在应急控制中担负着某些特殊任务的部门,如心理咨询中心、校医院等,它们可以提供后勤保障及专业指导。[1]

3、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虽然具有突发性,但也是经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在矛盾初始积累阶段能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化解矛盾于无形之中,是可以避免突发危机的。

(1)要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突发事件防范意识。通过培训、宣传等教育措施,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意识,提高管理者的鉴别能力、快速反应能力、驾驭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依法处置能力。

(2)加强大学生突发事件的警示教育。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讨论,违法事件的曝光等相关宣传活动,坚持正面导向,达成共识,使学生理性看待事件,并对类似事件给予正确的评价。[2]

(3)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主要包括系统手机信息、排查危机隐患、制定应急预案、开展模拟演练等。高校要切实加强日常管理,突发事件一旦爆发,则立即启动预案,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参考文献】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6

英国危机管理专家罗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即主动沟通(tellyourowntale)、充分沟通(tellitall)和及时沟通(tellitfast)。主动沟通,强调组织应主动披露危机信息,抢夺危机话语的主动权,形成对信息流和舆论场的引导之势,而非被媒体和公众牵着鼻子走;充分沟通,强调组织提供信息要把握好“量”和“质”两方面的要求,既要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但非全部信息,在危机中保守机密至关重要),又要向其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无效信息只能徒增混乱;及时沟通,强调组织对沟通时效的把握,要在最适宜的时机,通过最适宜的人,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告诉利益相关者。罗杰斯特的“三t”原则在西方各国得到认可和推崇,成为危机管理尤其是危机传播管理的行动原则。①

推动紧急状态立法,完善危机管理机制。近年来,全球突发公共事件发生频率、量级、影响和损失日益加大,危机已由非常态变成了社会生活的常态,对各国政府应对危机能力提出挑战,加强危机管理刻不容缓。响应联合国的防灾减灾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西方各国普遍推动紧急状态立法,建立国家危机管理机制,成立专门的统一应对处置机构,完善应急处置规划并经常演练。早在1955年,法国就颁布了《紧急状态法》,对全国性紧急状态处置工作进行规范。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紧急状态法》,“9・11”事件后,美国针对恐怖主义活动又出台了专门的《国土安全法》。1988年加拿大制定了《紧急状态法》,1999年澳大利亚制定了《紧急事件管理法》,2001年俄罗斯制定了《联邦紧急状态法》,2004年英国政府通过了《国内紧急状态法案》,分别对本国紧急状态进行界定,对预防和处置工作做出规定。依据紧急状态法案,西方各国都结合本国国情,建立起了不尽相同的紧急事务管理体系,制定了详细的应急处置规划,强化政府应急管理职能,以减少、控制和缓解紧急状态带来的影响。通过立法指导和规范政府对突发公共事件实施有效的应急管理,成为现代民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各国处理紧急危险局势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应急措施。②

显然,紧急状态法律的制定,也当然地将新闻应急管理或者危机传播管理纳入到法制化、制度化轨道。西方各国政府均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信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突发事件紧急应对工作中的决策者很容易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影响,而媒体则在形成突发事件的集体认识方面起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客观的风险信息的缺乏和媒体信息的混乱是导致风险夸大的重要因素,风险沟通与媒体的作用以及社会的理解成为管理过程中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毫无疑问,媒体能够使突发事件的合理处置工作变得异常复杂;相反,充分利用媒体的能动性,可以减少那些可能扰乱针对特定问题紧急处置工作的虚假消息和推测性夸大事实情况的出现,有利于突发事件的顺利解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2003年发表的《21世纪面临的新风险:行动议程》,提出了危机管理机制的新观点,其中之一就是:利用新兴技术,进行有效监测和监视,落实紧急状态应急计划和做好协调工作,对媒体宣传进行合适的管理。③因此,在西方各国的应急管理机制中,信息沟通机制和新闻应急处置都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透明的信息疏导机制,是西方发达国家处理危机的一个共同点。

制定信息公开法律,保障公众知情权利。“知情权”的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西方学者提出的,最初作为保护和扩大新闻自由的一个原则依据被人们广泛接受。知情权最基本的内容是民众应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法定权利。保障公民知情权是“公民行使一切民主自由权利的基本前提”,是“现代民主国家的基础要素”和“防止出现恶劣政府的必要条件”,是西方新闻界和法律界普遍认可的观点。突发事件发生后,一方面,公众对信息的要求变得尤为迫切和必需,满足公民的知情权是政府和媒体的义务;另一方面,及时公开信息,让公众知晓事件真相,也是政府化解危机、处置事件的最佳选择。近60年来,西方国家普遍制定信息公开法律,从法律上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实现。自1951年芬兰制定了《官方文书公开法》后,相继有美国(1966)、丹麦(1970)、挪威(1970)、法国(1978)、荷兰(1978)、加拿大(1982)、澳大利亚(1982)、新西兰(1982)、奥地利(1987)、意大利(1990)、比利时(1994)、爱尔兰(1997)、日本(1998)、英国(2000)等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法。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经有近50个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法,多数国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制定的信息公开法,1999年至2002年就有16个国家制定了信息公开法。④以美国1966年《信息自由法》、1976年《阳光下的政府法》和1996年《电子化信息公开法》为代表,各国信息公开法基本上都确立了以下原则:(1)政府信息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2)政府信息面前人人平等;(3)政府拒绝提供信息要负举证责任;(4)法院具有重新审理的权力等原则,包括了政府信息的获取权、政府信息的公开方式、政府信息的豁免权、政府信息的可分割性以及信息公开的诉讼与反诉讼等主要内容。⑤

信息公开立法保证了突发事件中政府信息的内容、范围、时间、步骤等,使之制度化和法制化。据此,西方各国普遍建立起健全的信息制度,通过新闻发言人等渠道,及时向媒体和公众传达突发事件的即时信息、政府的态度、采取的措施、解决的程度,满足公众趋利避害的需求,缓和公众的紧张情绪,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以有效调节公共关系,树立责任政府的良好形象。“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各职能部门、军方以及情报、司法机构频繁召开各式各样的新闻会、吹风会、电视会议,发表书面声明,召集媒介负责人会议,政府首脑也多次发表电视讲话,用密集的动态的方式不断提供事实性消息,通过新闻媒介表明美国政府的立场和观点以及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决心、信心,很好地化解了美国民众的恐惧、悲痛心理,引发了一场爱国主义热潮,政府的良好形象得以树立,政府的决策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⑥

重视发挥媒介作用,建立信息疏导机制。西方国家普遍重视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危机预警、信息沟通、舆论引导、危机记录等重要功能,强调在紧急时期政府要积极进行公关,加强与媒体合作,充分发挥媒体功能。英国政府认为,对重大突发性事件,如果处理得当,媒体能在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上起到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媒体还能帮助政府迅速向公众传达一些重要的建议或指示。反之,如果媒体不能及时得到重要的建议或指示,由于新闻传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在公众中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引起恐慌。英国政府由此非常重视政府各部门和公共服务机构在紧急情况下应对媒体的能力。按照英国政府规定,在紧急事故中,有关部门有义务及时、准确地向媒体提供信息,与媒体进行有效合作。英国政府与各电台及电视公司都有协议,若遇严重突发事件,政府有权中断节目,广播有关通告并为公众提供安全指导及有关事故的资料。英国政府要求有关机构在平时就必须做好准备,把应对媒体作为紧急反应计划的一部分进行讨论和演习,必须任命专门的、受过充分训练的新闻官员负责媒体事务,新闻官员应全面参与紧急反应计划的制订和工作准备。⑦在应对危机时,美国政府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与媒体合作、控制新闻是处理危机的第二位的重要任务。如果政府没有可靠的信息来源,记者就会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信息加以报道,这些信息可能失实或道听途说,难免会造成受众的思想混乱。2001年1月,美国出现炭疽病危机时,为应付媒体和其他方面的询问,邮政服务的公关部门组建了一个通讯指挥中心,与哥伦比亚特区的媒体公司每天举行远程会议。会议结束后,邮政服务的发言人立刻就出现在镜头上最新消息,目的是以主流的信息引导舆论,安抚民众,争取可信度,以正视听。⑧

西方各国政府普遍重视在第一时间向媒体和公众信息。法国政府多层次设立新闻机构和新闻发言人,各主管部门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各司其职进行新闻。在危急情况下,法国政府及时对外提供权威信息,以避免媒体根据一些不可靠的信息来源进行报道,向公众传达错误的信息,引起误解、恐慌,妨碍应急工作,甚至危及公民安全。非典期间,法国卫生部和卫生监测研究所每天必须通过新闻公告、新闻会和政府网站及时对外公布非典发病情况、控制手段、科学研究进展等所有情况,以避免公众引起恐慌。⑨美国、加拿大政府要求,突发事件发生后,要抓住时机,及时信息,不要等一切都搞清楚了再。同时,不应该因害怕出错而坐失第一时间的信息,只要公开透明,媒体不会揪住个别错误信息不放。突发事件的信息后,媒体和公众就会特别关注,最佳方案是不间断地信息。⑩英国政府对如何举行新闻会的各种细节都做出了详细的指导建议,例如新闻场所应当拥有各种通讯设备以方便电视、广播、文字等不同媒体记者;会上必须安排有关部门高层人物出席以增加可信度,决不能由毫无决策权的小人物对着讲稿照本宣科;参加会的专业人员最好穿上专业服装以加强其形象和权威性;所有参与会的人员必须口径一致,不能提供相互矛盾的信息;在同一事件中主要的新闻发言人最好是同一人;要定期发表最新情况,对过去发表的不准确信息要立即纠正等等。{11}

西方各国政府正是通过媒体及时地与民众沟通,告知真相,一方面,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增强民众对政府应对危机的信心;另一方面,稳定民心,引导民众积极支持,参与政府的应急管理,从而提高政府应急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积极调控新闻媒体。西方国家强调政府加强与媒体合作,同样重视在危机处置过程中对媒体的调控,但其调控手段较为隐蔽和巧妙,主要运用法律和自律方式进行。以新闻发言人制度为代表的信息公开制度,一方面是政府与媒体和公众沟通的方式,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合法”地控制新闻传播的手段。信息公开制度体现了政府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根据国家的需要、公众的需要,设定政策议程,以此影响媒体议程,进而设定公众议程,其中更多地表现了政策议程对传媒议程和公众议程的引导。美国是世界上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但美国的信息公开同任何国家一样,是控制中的公开、公开中含控制。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以后,美国政府就开始了积极的“说话”,政府无权决定“说什么”、“说多少”,但能决定“怎么说”,拥有权威的信息解释权,媒体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依赖政府信息来源。{12}英国的媒体不具备任何特殊的地位,除对广播电视等特殊媒体外,英国新闻出版业主要采取行业自律的方式自我管理,即由新闻投诉委员会(pCC)制定行业规则,规定突发事件新闻采访和报道要求,独立仲裁和处理违规事件,法律则是最后的解决手段。2004年6月1日起,英国新闻投诉委员会推出新的媒体报道行为准则,要求媒体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必须准确,符合公众利益。英国虽无单独的新闻法,但与新闻行业相关的法律很多,其中《保守秘密法》规定:只有公开某一消息的公众利益大于不公开这条消息的公众利益时,媒体才可以予以公开。这一条法律已成为阻止媒体滥用话语权的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工具。{13}日本媒体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是关键时刻维护国家利益,坚定地站在政府一边,也没有媒体敢碰军事秘密,因为媒体一旦泄密,政府会把媒体告上法庭。{14}

除了采取较为隐蔽和艺术的调控方式,西方国家也不放弃采取显在的行政手段对媒体进行管理。实际上,在奉行新闻自由的西方,政府对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媒体决不是生存在“绝对自由”中的独立个体,新闻报道也不是放任自流的。客观报道、言论自由向来是美国新闻界推崇的原则,而一旦严重危及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这一原则就会退居次要地位。“9・11”事件发生后,美国媒体面对的是美国政府的信息管制,其严密程度超出了以往。因不顾政府禁令直播领导人的采访报道,美国之音电台台长同国际广播局局长一起被国务院撤职。而在事件发生后的两个月里,美国政府对新闻媒介报道活动多次进行批评、训诫,美国广播公司(aBC)的一档谈话节目因批评总统讲话一度被停播,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白宫新闻发言人甚至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防部长等高级官员通过新闻会或召开电视会议,批评媒介在报道中触犯联邦法律,明确要求各大广播公司和电视台负责人不得全文播出本拉登号召“圣战”的录像带,需经剪辑编排后再播放,而且应同时表明美国的立场。{15}“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实施新闻审查、限制公众的知情权,制定新法律以允许政府在更大程度上侵扰社会成员的私生活,初秋的‘9・11’事件之后,这些都慢慢浮出水面。”{16}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国内媒介的“言论一律”和世界范围内“挺伊”言论的脆弱,亦是强势政府支配国内媒体、强势国家主导世界舆论的明证。{17}2002年10月莫斯科人质危机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立法机关通过国家传媒法修正案,支持政府加强新闻控制,严格禁止媒体散发任何不利于反恐行动的消息。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俄罗斯政府就加强了对电视媒体的管控力度。{18}

注释

①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196页

②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2-4页

③同②

④周汉华:《外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比较》[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第154页

⑤胡华涛:《新闻制度化构建中的立法问题》[J],《新闻大学》,2005,(春)

⑥李斯颐:《新闻报道的宣传与管理》[J],《中国记者》,2002,(1)

⑦徐剑梅:《英国政府与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协作》[J],《中国记者》,2004,(10)

⑧李忱:《美国政府是如何管理新闻的》,环球视野网:/

⑨罗南、侯晓辉:《法国政府部门如何新闻》[J],《新闻与写作》,2005,(6)

⑩毛群安、李杰、陈小申:《加、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管理与》[J],《国际新闻界》,2005,(5)

{11}徐剑梅:《英国政府与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协作》[J],《中国记者》,2004,(10)

{12}肖燕雄:《美国新闻制度及其实践》[J],《新闻记者》,2004,(9)

{13}徐剑梅:《英国政府与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协作》[J],《中国记者》,2004,(10)

{14}何德功:《日本媒体突发事件报道的原则》[J],《中国记者》,2004,(10)

{15}李斯颐:《新闻报道的宣传与管理》[J],《中国记者》,2002,(1)

{16}[美]唐・R・彭伯:张金玺、赵刚译,《大众传媒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7}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第171页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7

一、工作原则

1.准确把握、快速反应。舆论事件发生后,首先与区委宣传部取得联系,力争在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稳定公众情绪,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公众猜测的不准确报道,掌握舆论的主动权。

2.加强引导、注重效果。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意识和工作水平,使突发事件的舆论有利于全区和财政工作,有利于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置。

3.讲究方法、提高效能。坚持舆论突发事件处置与宣传同步启动、同时落实,积极引导和应用好媒体,处置舆论突发事件的各部门密切配合舆论工作,确保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新消息,正确引导舆论。

4.严格制度、明确职责。完善我局工作信息报送制度,加强组织协调和归口管理,健全制度,明确责任,严明纪律,严格奖惩。

二、组织机构

为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应对、早处置日常工作中发生的舆论,经局党组研究决定后,预成立达州市通川区财政局舆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长由党组书记、局长黄本松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党组副书记李京同志担任,局内设股室预算股、国库股、债金股、党建办、行财股、监督局、社保股、投资股等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舆论的评估、预警、分析和报告工作,主要工作职责为:

1.根据舆论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启动应急预案,决定各相关股室介入突发事件的处置。

2.对舆论突发事件与信息应急处置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及处置措施,确定相关股室进行处置。

3.落实上级领导交办的其他事项。

三、应急程序

舆论应急,应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1.各股室(中心)要密切注意舆论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报告,由各科室负责人对事件进行初步分析,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召开局舆论应急处置工作会议。

2.舆论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办人参室接到报告后,召开应急会议,有针对性地布置处置工作,形成新闻通稿并组织宣传报道。

3.工作领导小组将舆论情况及时以书面形式上报区委宣传部,及时上报事件有关信息,并与新闻媒体及时保持信,息沟通。

4.做好突发公众舆论事件的24小时全程处置工作的文字、声像记录工作。

四、健全制度

1.建立信息反馈常态机制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加强工作调度,认真做好信息反馈,严格执行信息报送制度。

2.建立健全舆论监控体系

一是做好新媒体管理工作。局网络管员为办公室工作人员李进涛,网评员为席峯、陈玮,加强新浪微博等网评工作,积极应对媒体舆论,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传播的舆论信息正能量。二是由网络管理员加大监测监控力度,做到早发现、早上报、早应对、早处置。

3.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要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是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做到及时、客观、透明,把握舆论的主动权,最大程度消除突发事件所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促进事态向良险方面发展。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8

理机制的内涵及突发事件的类型,提出高校应尽快建立完善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及其配套制度,以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配套制度

中图分类号:D9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1-0108-02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变化,我国社会全方位进入转型期。多元文化、价值观念碰撞与各种风险和危机并存,而且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日益加剧。高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知识传播、科研、发展和创造等多重职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校园安全和秩序受到严峻的挑战。频发的突发事件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类事件呈现出信息扩散速度快,波及范围广,危害性日益增长的特点。比较典型的事件有:2004年2月,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杀人案轰动全国;2004年11月26日晚,四川大学发生了一起因后勤三食堂经理酒后驾车在校园内撞伤一名学生后逃离现场,随后引发学生大规模聚集,进而发生别克轿车被砸事件;2006年6月16日,郑州大学因拒发毕业证书引发学生大规模骚乱;2007年9月20日,新疆司法警官学校两名学生因琐事由个人对骂、推搡而演变成为部分学生的群体斗殴;2008年10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大四学生付某因个人感情问题,手持菜刀冲进教室,将正在上课的程春明教授砍杀身亡;2008年11月14日,上海商学院一宿舍因使用“热得快”引发火灾,四名女生慌不择路,跳楼身亡。2013年3月31日中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将其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槽。林某杀人是因与黄洋琐事引起不和,投毒舍友。上述这些典型的突发事件给各大高校校园安全敲响了警钟,因此,应尽快建立完善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及其配套制度,以促进高校和谐稳定发展。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所谓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据此高校突发事件可以界定为在高等学校内部突然发生的,不以学校管理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对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生活秩序等造成一定程度不良影响、冲击或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这种突发事件在内涵上具有突然性、破坏性、敏感性、不确定性、非预期性、持续性等特征。高校学生突发事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因学生行为过激发生打架斗殴甚至群殴的事件;学生违反校规私用家用电器酿成的火灾事件;学生因学习、失恋的压力大而自杀的事件;因国内外大事件诱发、学校管理失误引起学生与校方矛盾激化等原因造成的聚众、游行、示威事件等。①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内涵

应急管理机制是指在突发事件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应急管理机制是应急预案、应急体制和应急法制的具体化、动态化与规范化。

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是指高校的各个管理主体在预防与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为了防范、化解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恢复校园秩序,保障高校师生员工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促进高校安全与稳定所采取的各种制度化、程序化的应急管理方法与措施。其主要任务是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置各种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负面影响。应急机制应包括预警、决策、动员保障、心理干预和信息沟通五个方面的内容。它具有协调功能、发展功能、稳定功能与规范功能。②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配套的制度建设

高校应根据频发的突发事件,结合高校发生危机的一些规律、特点进行研究,建立相应的应急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搞好配套的制度建设。

(一)建立思想引导机制

对大学生进行生命观和法制教育,对大学生内心世界与精神层面的有效引导,是防范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途径。生命观和法制教育等内容对防范突发事件有重要作用。第一,生命观教育。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的调查显示,45.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要减少大学生自杀、他杀类突发事件的发生,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一是教育学生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二是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论体现着生命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生命本身的质量,智力和体力状态决定了生命的内在价值;生命对他人和社会意义决定了生命的外在价值。第二,进行法制教育,强化大学生知法、守法的意识,特别要培养大学生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合法维权有序维权。

(二)建立危机教育机制,强调“预防为主”

危机具有不确定性、潜在性、突变性和危害性等特点。灌输和培养危机意识能从容应对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地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高校可以在新生入学军训的同时,增加危机意识教育,并且在日常学习过程中,进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应急管理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必要时还可以针对一些经常会发生的校园突发事件,进行模拟演练应对,以此提高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能力。③

(三)建立心理干预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迅速成长的阶段,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经常会表现出情绪波动比较强烈,偏激、自我调控能力差等不良的心态,由于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大学生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大学生身心的不成熟性决定了他们是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因此我们要建立大学生心理干预机制。

1、加强预防性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防范素质,培养心理危机防御能力。高校每年要对新生心理状况进行测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同时要密切关注调查中发现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等问题的学生。心理危机预防教育应涵盖心理健康教育、挫折教育、思想教育、危机识别和应对知识教育等多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体系,应该让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团队辅导、社团活动、网络匿名咨询等各种途径和形式,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并传授大学生调试心理的方法,例如积极地自我暗示、自我安慰以及找同学和老师倾述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节法,防止不良情绪的加深。④

其次要控制大学生危机源。可能引起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危机事件中,发生频率最高的五类分别是:课业负担重、生活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利;恋爱与失恋问题;就业压力大等几个方面。归结起来是学业压力和人际关系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压力主观认知引导,通过培养乐观人格、压力理论教育、体验式活动等增加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经验积累,减轻大学生压力感。同时引导高校管理者对大学生客观环境危机源进行控制。

2、加强反应性心理危机干预,削减引发突发事件的心理诱因。

近年来,由大学生自身心理危机而引发的出走、自残、自杀、杀人等突发性事件呈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下的学生必须采取有效的干预,降低引发突发事件的几率。一是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情绪宣泄,适当的情绪表达可以减轻心理压力,倾听是最主要的心理干预方法。二是稳定情绪。通过安慰和开导减缓或消除受害人的痛苦和恐惧,准确而及时地危机信息,在此基础上实现情绪稳定,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事件升级。三是教授学生自我缓解稳定情绪的方法,如把情绪表达出来、与朋友分担痛苦、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认知等。四是转移情绪。针对一些暂时难以化解和消除的不良情绪,要设法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转移注意力,进而转移情绪,弱化原有不良情绪。

(四)设立高校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

应急管理机构成员应该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学生工作负责人、各院、系、部负责人。应急管理者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1.具有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意识。2.能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和潜在的危机。3.了解具体的突发事件。4.当突发事件出现时,能迅速反应、清晰评估、快速处理和启动学校应急的系统程序。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的职责,主要是针对危机事态进行决策并统一指挥应对危机,制定应急预警方案、应急管理计划及应急处理程序,建立善后修复与转化机制,及时对外信息等。

除此之外,加强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建立一支高效的基层应急管理队伍,也是快速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高校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的接触最直接,对学生的了解也最多,他们既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指导者,也是学生遇到困难、困惑时的求助对象和倾诉对象。因此全面培养高校辅导员的安全意识、价值观、信仰和高度责任感,不断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培养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五)完善日常工作机制,建立畅通的信息渠道。建立并逐步完善重点关注对象档案,对可能发生情况的学生或事件做到心中有数;完善信息沟通渠道,在宿舍、班级层面构建以学生骨干、生活委员为依托的信息采集通道;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辅导员之间通报相关信息,沟通相关工作;辅导员应保持全天候信息畅通,保证在第一时间能够接收消息,到达突发事件现场;应定期研讨当前时政热点,对于热点问题给出及时、正确的官方解释,避免流言蜚语扩散,加重恐慌心理,失去引导师生的主动权;了解社会发展形势,识别可能会诱发学生突发事件的社会因素。建立一个畅通的信息渠道是快速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条件,也是保证正确决策和指挥的前提。

(六)畅通与外部的沟通渠道。外部沟通指学校与学校之外,包括媒体、上级主管部门以及学生家长等的沟通。在高校的应急管理中,保持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良好沟通,一方面可以帮助高校尽可能多地获取各种经验或教训,对本校的突发事件的预防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上级主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高校的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帮助高校有效地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此外,高校还应当保持与公众、学生家长和学校周边社区等与学校相关环境的联系,及时掌握最新状况,从而消除隐患,为高校预防突发事件的发生设立层层防线。

参考文献

[1]何国焕,关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1-08-15.

[2]何国焕,关于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11-08-15.

[3]熊雁兵,龙诚果,强化高校应急管理机制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知识经济》,2011年06期.

[4]马松,闫肃,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新探讨《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7期.

作者简介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9

关键词:移动电视;媒体;应急事件

 1 移动电视界定及其功能

1.1 移动电视界定  狭义上,移动电视是指在公共汽车等可移动物体内通过以数字技术为支撑,通过地面或卫星电视信号广播、地面设备接收的方式播放和接收电视节目。广义上,一切可以以移动方式收看电视节目的技术或应用,这就包括了狭义的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其他。相对于传统电视,公交、地铁、出租车上的移动电视就是一种新媒体。这里所说的新媒体,更多的是由于承载电视终端的载体不同、收看环境不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媒介环境,使得突发事件的传播弥补了传统电视媒体空间上的空白,变得更加便捷、快速和直观,而如何使突发事件报道传递具有权威性,真正起到引导舆论、疏导受众,值得新媒体不断探究。

1.2 移动电视的宣传疏导作用  如何发挥宣传疏导作用?软环境、硬条件要兼备,才能在突发应急事件中发挥新媒体的独特作用。

1.2.1  获得政府部门支持,决定信息的权威性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不断推动着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新的媒介形态不断出现,改变了传统大众媒体相对单一的传播模式。网络微博随时随地高效率,使得突发事件的传播迅速蔓延开来,使舆论的引导变得愈加困难。而这里所讲的新媒体移动电视,以北京北广传媒移动电视为例,肩负着政府喉舌的作用,发挥着舆论导向的作用,其权威性远远高于一般网络媒体。如北广传媒移动电视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户外应急媒体,利用完善的应急播出体系,先后在北京京广桥塌陷事件、5·12汶川地震、甲型H1n1流感、日本地震海啸等重大突发应急事件报道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疏导和应急保障作用。

1.2.2  完善应急系统,决定信息的多样化与粘合度  目前,针对突发事件报道,有新闻现场报道、滚动字幕新闻、插播字幕板、插播新闻和专题报道五种形式:1)新闻现场报道。这里又分为现场视频直播和电话连线两种方式。这种报道形式的优势在于实时、快速、直观、生动、受信度高,但人财物成本高、现场不可控因素较多。2)滚动字幕新闻。通过info系统突发事件进展情况及引导信息的滚动字幕。这是移动电视的突出优势,可以实现第一时间,随时刊发,既快速,编辑操作又简单。3)插播字幕板。利用半屏或全屏的字幕板,随时插播。4)插播新闻。对于突发事件,及时播发相关新闻,对事件进行回放,弥补无现场直播的遗憾,同时可以对事件背景及应对措施有进一步的说明和提示。5)专题报道。根据对突发事件的跟踪采访,背景事件发生后细致分析,制作专题进行深入报道,报道相对全面。但对于突发事件的棘手、现场不可测,无法发挥及时作用,时效性差。

综合来看,info滚屏字幕和插播突发事件信息字幕板的形式最为快捷,插播突发事件信息字幕板效果最佳,字幕清晰,连续或滚动播出,容易引起受众关注,对于户外移动媒体来说,可以更好的实现与观众的粘合度。

1.2.3  事后积极总结经验,可提高信息的能力  既然是突发事件,就存在不可预测性,应急预案再完善,也有无法触及的角落,“举一反三、积累经验”在这里尤为重要。在每一次突发应急事件发生后,通过总结可以分析反映速度、应对手段、播出质量、社会反响、流程规范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是否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这是一个逐步摸索,逐渐完善的过程,最终目的是服务市民生活,协助政府进行公共管理,以提升媒体的公信力及品牌价值。

2 移动电视未来应用及发展期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媒体的要求更加挑剔。新媒体的外延不断扩展,三网融合、3G、4G时代的到来,微博的便捷,随身携带的手机功能日益强大、自主性强,这大大削弱了电视、电脑的使用频率,这对移动电视的收视关注度是极大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

2.1 在三网融合大环境下,加大新媒体间联动  2010年北京广播电视台成立,资源、渠道形成了整体合力,对于移动电视来说提供了一个“借力使力”的高效通道。可以借助电视台、电台较之自我的强大硬实力,联动楼宇电视、地铁电视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来烘托自己的软实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完善应对突发事件应急举措,做到急而不乱  拥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可以做到”快、准、稳”。应急预案中规定了不同级别的事件,配合采取不同行动、行动人员参与情况、宣传手段、时效控制等,便于上级统筹指挥,以及一线人员操作,从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与社会效果。

2.3 获得政府更大支持,成为信息的窗口  北广传媒移动电视公交电视终端日受众超过1,300万人次,每个时点收视受众超过50.07万人次。为了更好的向这一数量巨大的户外移动人群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在政府相关部门的配合下,提供相应的资源,做到“紧急避险、合力疏导”,全力打造城市应急媒体。

2.4 为百姓生活提供更实用的信息,突出社会引导作用  作为新媒体,要不断探索新节目形式,以求更好的服务百姓,制作受众需求的电视节目。突发应急事件宣传报道一样要做到“关注百姓所关心、提供百姓所需要、协助政府来管理”的社会作用,在突发事件面前为社会和谐做出一份贡献。

2.5 打造良好的媒体口碑,树立媒体公信力  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形象是公众通过对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内容、传播方式、信息特点等方面的评价而形成的媒介印象,主要包括公信力和权威性两个方面。对于一个新媒体,要在媒介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建立公信力,形成品牌效应,突发应急事件的宣传报道可以使媒体在短时间内,影响力得到极速提升。

作为一个新媒体,在突发事件面前如果只是一个型的媒体,还远远不能对品牌提升起到什么作用。在突发事件宣传报道中,必须提供引导性的建议,掌握舆论的主动权,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从而确立媒体的公信力,加强影响力。

我们可以看到,近几年来,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无论人为还是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发生频繁,对突发应急事件的报道则是宣传媒体的责任所在,事关党的执政能力、政府形象和媒体的公信力。为此,移动电视作为新媒体中的一员,我们必须革新观念、增强意志、创新方法、不断研究探索,做好突发应急事件报道,发挥新媒体的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中国广播电视年鉴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10.

[2]孟建.中国广告业的发展与中国消费形态[eB/01].

突发事件应对法最新篇10

关键词:突发事件;新闻策划;报纸

中图分类号:G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6-0112-02

什么是突发事件?目前国内外界定不一。学者赵振宇在其《新闻报道策划》一书中指出:突发事件,是指人们难以预测,或未能预测而突然发生的某种客观情况或事件[1]。徐学江先生在《突发事件与国家形象》一文中则认为“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出乎人们意料的事件,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因为它的突发性,突发事件总是迅速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的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2]”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钱小芊的看法是“突发事件是有重大影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安全事故,重大的刑事案件,自然灾害,社会群体式事件,恐怖主义的破坏活动,以及重大的涉华外交事件,比如中美撞机。在实际工作处理中,也包括一些重要的案件,在社会上比较敏感的案件,比如孙志刚案件。[3]”整理可见,突发事件的学术定义都集中在:一,突然发生,不可预测。二,带有严重的社会影响结果。

一、突发事件的新闻特征

(一)时效性强

尽管每一种新闻都要求时效性,但没有哪种像突发事件一样,对新闻时效的要求那么“苛刻”。突发事件最根本的特性之一就是没有先兆,而且一旦爆发,蔓延迅速,新闻现场资料也稍纵即逝。这就对新闻策划的时效性提出一个很高的考验。它要求媒体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在最短的时间,挖掘出其新闻价值,设计最佳报道组合形式,以实现最好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应。如新闻报道常见的重大矿难、交通事故、水灾、火灾等,都要求事故一发生就采取相应对策,否则报道的最佳时机也就会被错过。

(二)变动性大

通常突发事件伴随而来的是激烈冲突,可能是人与人的冲突,也可能是人与自然的冲突,例如9·11事件之后我们无法判断恐怖行为是否还会在城市蔓延,汶川地震之后我们无法判断余震会带来什么新的情况,受灾的人群和城市在行为和心理上会有什么与以往不同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很快消失,但更多的是呈现出一种阶段性和多状态性的特点,使得突发事件的报道变得更加难以把握。

(三)影响面广

突发性事件,通常又表现为灾难事件,往往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灾难本身会对人类的自身安全密切相关,同时影响到生活、政策、安全、经济等方方面面。以5·12汶川地震为例,虽然灾情发生在四川,但是它的影响绝不仅仅是数千人的人员伤亡,随之而来的还有四川地区的交通全面紧张,旅游业的冲击,震区的经济体系冲击,而这些冲击就像水中投下的一颗巨石很容易波及更大范围,尤其在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的今天,金融、环境的危机都不是一方或者一个国家所能独立承担和解决的。所以,突发事件本身所造成的影响面非常之广。

二、报纸相关报道策略分析

可以说,报纸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属于“先天不足”,因为在电子信息化的今天,它首先在时效性上已失去先机,而“时效性是衡量突发事件报道的首要标准,谁能更快、更先的报道某一突发事件,谁就抓住了受众,引导了舆论,设定好了人们的‘认知议程’,在竞争中取得了至少一半的成功。”和电视及网络微博等相比,报纸无法做到现场直播,且这种时效上的滞后性无法改变。但是报纸有自己的优点是易保存。我们假设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有时间、注意力在观察突发事件的同步发生。而对于突发事件的紧急利益之外读者,或者“兴趣读者”来说的话,在稍后的几个小时或者第二天清晨接收这个消息,也没有存在太大的信息损失。相反,对于这一类读者来说,他们更关注的是事件进展,事件影响和分析,而这一部分,恰恰是报纸的传播优势所在。下面笔者用一份突发事件下的典型成功报道个案,探讨在突发事件中报纸如何展开新闻报道。

事件: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

案本:《东方早报》3·12日1~8版内容:

1.消息的披露(头版)

用醒目的标题及图片引出新闻事件的发生,引起读者和潜在读者的关注。

2.事件详情(第2~5版)

以大量图片文字,详细描述新闻事件。顺应读者心理,首先带入新闻现场图片和最新灾情详细报道,同时搭配几则事件侧面消息的组合,例如“核反应堆气压超标,日本急遣化学特种兵”、“美国‘里根’号航母驰援日本,梁光烈称中国军方愿协助救灾”

3.读者的联系(第6版)

灾难事件中,人员的伤亡往往最牵动人心,在介绍完事件现场状况之后,从报纸的人性化角度出发,第三部分介绍人员伤亡情况,同时,更关注该报的目标读者,即上海市民的伤亡情况,找到新闻的接近性,“中国在日3000游客暂无伤亡”、“宫城县一带有3万中国人上海在日游客共有55个团1550人”。

4.资料的配合(第7版)

“日本地震能量超过汶川几十倍”,与5·12地震的对比,可加深我们对日本此次地震的了解,“专家解读日本地震关键应急体系”,同时放入相关的应急体系解读,既可借鉴国外优秀经验,又起到传播知识的社会功能。

5.专业角度的影响分析(第8版)

“强震或拉低日本GDp一个百分点”,快速反应,从经济的角度分析日本震灾带来的影响,做深度报道,同时市场预警“股市下挫”、“半岛芯片价格可能暴涨”,一方面,做到立体解读事件,另一方面,彰显报纸在经济报道领域的专业实力。

通过以上对《东方早报》的结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目前的报纸类突发事件报道中,独立的新闻报道特点有:

(一)以大标题、大图片强调冲击力,以版面实现表现力

对于突发事件尤其是灾难事件初期,对受众来说最有震撼力和冲击力的莫过于新闻现场。报纸做不到现场直播,但是近年来的版式已经在标题和图片的醒目性上变得更加大胆。《东方早报》的这份设计,头版主题图片是海啸中心的巨大漩涡,头条标题字字硕大,通栏,仅在右下方给出4个标题导读,整版让位于图片和大标题;2~3版更是实现少见的通版,随着报纸的展开,一张震区现场残垣瓦砾四处失火的巨幅照片扑入眼前,熊熊的大火燃烧了半个版面,右边配有一张小图,首相菅直人在国会会议中神情惊慌,成功的塑造了灾情告急的紧迫形势。

可以说,有声画面媒体的优势是可以通过画面、声音、解说的组合实现更大的信息量和现场感,这些都是最能造就真实感和冲击力的因素,但是现场直播也可能产生的一种结果是,现场环境的混乱使得直播新闻质量不稳定,并且要求突发事件的拍摄角度、节奏和逻辑推进上有一个快速准确的把握,而报纸的优势就在于有一定的时间可以去筛选一至几张极具表现力的新闻摄影图片,以其为核心,强调、放大这种简单明确的震撼,同样也可以打动人心。

(二)层次清晰的事件详情整理

突发事件初期是信息量爆发的时期,但是受众接收什么,最应该选择什么,最有价值的又是什么?报纸编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和比较之下,可以更清晰的整理出事件的核心与主次,把它们分重点、多角度、成梯次的整合在读者面前,使得读者对新闻事件的整体、主次有一个清晰的系统认知。这种系统性,对于那些信息把握能力弱的受众来说是一种帮助,而对灾难事件的社会引导更有重要意义。通常灾难都会伴随着救援,有人受伤就会伴随着温暖,报纸编辑可以巧妙的把将它们同时展现在读者面前,避免了信息失衡,这对安定社会情绪、安抚社会恐慌起着极大的积极意义。

(三)广视角、深层次的事件解读

“报纸单纯的报道发生了‘什么’事件,只是单纯的叙述传统报道中的5w已不合时宜。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意义与背景同样需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这种体现类似一个专门的称谓:解释。传媒要解释引发该事件的主、客观原因,来自政府方面的事件姿态,同时思考在社会发展的方面该事件所带来的意义及警示,换句话说,追寻事实真相、寻找延伸性新闻,思考新闻背后的意义,这是现代传媒要做的事情。”这是美国学者沃尔特·福克斯最近在其《新闻写作》一书中指出的。

这种解释的工作,即报纸传媒的最优势:深度报道。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当地、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可能产生关联,例如汶川地震,虽然震中在四川,但是全国仅三个省没有震感,事件在地域和人口上牵连极广,心理和地域上也呈现双接近性,这样的事件,单纯介绍地震本身,远远不能满足新闻需求。身处突发事件当中,真正可以将新闻实力展现出来的是传媒挖掘事件延伸性新闻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展现,又依赖于记者必须有深刻的远见和宽广的视野。如强震在经济社会交通方面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反应出社会应急体系有什么缺陷,事件中的齐心救援在民族凝心力上给我们什么样的启发等等,都是传媒可探索和要报道的选题。

(四)新闻策划、社会活动的策划

近年来报纸在传播的双向性上也在做出不断的尝试和突破。利用自身的社会资源,发起社会活动的新闻策划,或者利用自身的传播平台,展开社会公益活动策划,是越来越多的报纸的探索方向。例如汶川地震中的《钱江晚报》也以一句“我拿什么帮助你,灾区?”作为策划主题,体现了它独特的人文关怀视角。值得一提的是,在突发事件初期,更多的是信息的爆炸,而突发事件因其影响的巨大性,一般不会很快结束,随着事件的后续进展,将给报纸的新闻策划、公益活动带来更多的时间和新闻角度。

综合来说,擅长深度报道,注重新闻策划,以更加慎密的事件详情弥补时效,版面表现手段更加多样化,版面设计更加追求冲击力及表现力是目前报纸在突发事件报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