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应对突发事件法十篇应对突发事件法十篇

应对突发事件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4:01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1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六条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八条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

第十一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二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十三条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第二十八条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

第二十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三十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

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

第三十四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

第三十五条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

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

第三十七条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第三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四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十三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四十四条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四十五条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第四十六条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八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第四十九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五十条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第五十一条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五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技术支援,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给,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第五十三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五十五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十六条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五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五十八条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五十九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第六十条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第六十一条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第六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二)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四)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五)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六)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七)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

(八)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第六十四条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二)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三)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决定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七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九条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2

(一)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

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施行后,各地区、各部门要结合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情况,对这部法律的重大意义、立法宗旨、主要内容和贯彻实施要求等,以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报道。新闻媒体要围绕立法背景、法律确立的主要制度和贯彻实施情况,结合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积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新举措新成效新经验开展宣传,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进行正面引导。各地区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

(二)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与培训。

1.各地区、各部门负责同志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并通过专题讲座、报告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好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的学习活动,使行政机关工作人员都能了解、掌握这部法律。

2.各地要组织城乡基层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及从事应急工作的人员认真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大培训力度,推动相关规定和要求在基层得到全面落实。

3.国务院办公厅将会同有关部门举办中高级领导干部突发事件应对法培训班和研讨班。国家及地方行政学院举办的有关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要将突发事件应对法纳入学习研讨范围。

4.各级行政机关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增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内容。具体工作由人事部负责。

5.各级普法主管部门要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为“”普法重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具体工作由司法部负责。

二、关于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

(一)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各项规定。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按照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财政投入,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所需经费;及时制定、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面向基层和群众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和应急预案演练活动,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教育和社会动员制度;统筹城乡规划,加强应急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避难场所;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整合各类应急资源,推动建立应急物资和应急队伍保障制度;加强突发事件的监测预警、信息报告工作,切实做好应急处置、救援和事后恢复重建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其所造成的损失。

(二)抓紧研究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

1.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5条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民政部、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对建立和完善国家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研究提出意见。

2.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6条、第26条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民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完善社会动员机制的意见和措施,鼓励和规范社会各界开展应急救援志愿服务。

3.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9条的相关规定,由中央编办会同有关部门,对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研究提出意见后报批。

4.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2条、第34条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办公厅会同财政部、民政部、水利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完善应急财产征收、征用补偿制度;研究建立应急管理公益性基金,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通过开展捐赠等活动,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5.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17条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办公厅会同有关部门,对应急预案制定、修订的程序做出具体规定。

6.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5条的相关规定,由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有效防范、控制和分散突发事件风险。

7.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第36条的相关规定,由国务院办公厅、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促进应急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鼓励研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提高应急产品科技含量;由教育部、科技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的具体措施。

三、关于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监督检查

(一)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现行有关突发事件规定的清理完善工作。凡与突发事件应对法不一致的,应当及时予以修改或者废止。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做好对下级政府的督导检查工作,推动突发事件应对法各项规定得到落实。对不认真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的,要依法予以纠正。

(三)监察机关要依法加强对有关行政机关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情况的监督检查。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3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对活动,适用本法。

第三条本法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突发事件的分级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条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

第五条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六条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第七条县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

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置工作。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八条国务院在总理领导下研究、决定和部署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负责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必要时,国务院可以派出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指导、协助下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应部门做好有关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第九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及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

第十一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十二条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为应对突发事件,可以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被征用的财产在使用完毕或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财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十三条因采取突发事件应对措施,诉讼、行政复议、仲裁活动不能正常进行的,适用有关时效中止和程序中止的规定,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四条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军事法规的规定以及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参加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突发事件的预防、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同外国政府和有关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与交流。

第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作出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报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第二章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十七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

国务院制定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国家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和国务院相关应急预案,制定国家突发事件部门应急预案。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制定机关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和情势变化,适时修订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程序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八条应急预案应当根据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针对突发事件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和突发事件的预防与预警机制、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措施等内容。

第十九条城乡规划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应对突发事件所必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第二十条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省级和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容易引发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危险源、危险区域进行调查、登记、风险评估,组织进行检查、监控,并责令有关单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本法规定登记的危险源、危险区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一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矛盾纠纷。

第二十二条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十三条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运、使用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并对生产经营场所、有危险物品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周边环境开展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发生突发事件。

第二十四条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和其他人员密集场所的经营单位或者管理单位应当制定具体应急预案,为交通工具和有关场所配备报警装置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设施,注明其使用方法,并显著标明安全撤离的通道、路线,保证安全通道、出口的畅通。

有关单位应当定期检测、维护其报警装置和应急救援设备、设施,使其处于良好状态,确保正常使用。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培训制度,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负有处置突发事件职责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应急资源,建立或者确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可以建立由成年志愿者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单位应当建立由本单位职工组成的专职或者兼职应急救援队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合作,联合培训、联合演练,提高合成应急、协同应急的能力。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第二十八条中国人民、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和民兵组织应当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救援的专门训练。

第二十九条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乡级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所在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有关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和必要的应急演练。

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第三十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把应急知识教育纳入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应急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与互救能力。

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对学校开展应急知识教育进行指导和监督。

第三十一条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

第三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保障制度,完善重要应急物资的监管、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体系。

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和突发事件易发、多发地区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储备制度。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与有关企业签订协议,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生活必需品和应急处置装备的生产、供给。

第三十三条国家建立健全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与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通信畅通。

第三十四条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提供物资、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

第三十五条国家发展保险事业,建立国家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保险体系,并鼓励单位和公民参加保险。

第三十六条国家鼓励、扶持具备相应条件的教学科研机构培养应急管理专门人才,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研究开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第三章监测与预警

第三十七条国务院建立全国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或者确定本地区统一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汇集、储存、分析、传输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并与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下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和监测网点的突发事件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交流与情报合作。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专业机构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收集突发事件信息。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有关单位建立专职或者兼职信息报告员制度。

获悉突发事件信息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当立即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或者指定的专业机构报告。

第三十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人民政府报送突发事件信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相关部门通报突发事件信息。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信息报告员应当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突发事件信息。

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应当做到及时、客观、真实,不得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汇总分析突发事件隐患和预警信息,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专业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认为可能发生重大或者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向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四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种类和特点,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

第四十二条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制度。

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级别,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一级为最高级别。

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确定的部门制定。

第四十三条可以预警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即将发生或者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相应级别的警报,决定并宣布有关地区进入预警期,同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并向当地驻军和可能受到危害的毗邻或者相关地区的人民政府通报。

第四十四条三级、四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措施:

(一)启动应急预案;

(二)责令有关部门、专业机构、监测网点和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及时收集、报告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反映突发事件信息的渠道,加强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工作;

(三)组织有关部门和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学者,随时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预测发生突发事件可能性的大小、影响范围和强度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级别;

(四)定时向社会与公众有关的突发事件预测信息和分析评估结果,并对相关信息的报道工作进行管理;

(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可能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警告,宣传避免、减轻危害的常识,公布咨询电话。

第四十五条一级、二级警报,宣布进入预警期后,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除采取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措施外,还应当针对即将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可能造成的危害,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措施:

(一)责令应急救援队伍、负有特定职责的人员进入待命状态,并动员后备人员做好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的准备;

(二)调集应急救援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准备应急设施和避难场所,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随时可以投入正常使用;

(三)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和重要基础设施的安全保卫,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四)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五)及时向社会有关采取特定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危害的建议、劝告;

(六)转移、疏散或者撤离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并予以妥善安置,转移重要财产;

(七)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易受突发事件危害的场所,控制或者限制容易导致危害扩大的公共场所的活动;

(八)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必要的防范性、保护性措施。

第四十六条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第四十七条突发事件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事态的发展,按照有关规定适时调整预警级别并重新。

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第四章应急处置与救援

第四十八条突发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针对其性质、特点和危害程度,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调动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力量,依照本章的规定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第四十九条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可以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二)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三)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四)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五)启用本级人民政府设置的财政预备费和储备的应急救援物资,必要时调用其他急需物资、设备、设施、工具;

(六)组织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要求具有特定专长的人员提供服务;

(七)保障食品、饮用水、燃料等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八)依法从严惩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制假售假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稳定市场价格,维护市场秩序;

(九)依法从严惩处哄抢财物、干扰破坏应急处置工作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维护社会治安;

(十)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必要措施。

第五十条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组织处置工作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并由公安机关针对事件的性质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采取下列一项或者多项应急处置措施:

(一)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

(二)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

(三)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

(四)加强对易受冲击的核心机关和单位的警卫,在国家机关、军事机关、国家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外国驻华使领馆等单位附近设置临时警戒线;

(五)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必要措施。

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第五十一条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的影响。

第五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以向单位和个人征用应急救援所需设备、设施、场地、交通工具和其他物资,请求其他地方人民政府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或者技术支援,要求生产、供应生活必需品和应急救援物资的企业组织生产、保证供给,要求提供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组织提供相应的服务。

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运输经营单位,优先运送处置突发事件所需物资、设备、工具、应急救援人员和受到突发事件危害的人员。

第五十三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置工作的信息。

第五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第五十五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十六条受到自然灾害危害或者发生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单位,应当立即组织本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工作人员营救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扩大的必要措施,同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报告;对因本单位的问题引发的或者主体是本单位人员的社会安全事件,有关单位应当按照规定上报情况,并迅速派出负责人赶赴现场开展劝解、疏导工作。

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其他单位应当服从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做好本单位的应急救援工作,并积极组织人员参加所在地的应急救援和处置工作。

第五十七条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公民应当服从人民政府、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所属单位的指挥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积极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第五章事后恢复与重建

第五十八条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者消除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停止执行依照本法规定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同时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社会安全事件。

第五十九条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组织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受影响地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工作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组织和协调公安、交通、铁路、民航、邮电、建设等有关部门恢复社会治安秩序,尽快修复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

第六十条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受影响地区遭受的损失和实际情况,提供资金、物资支持和技术指导,组织其他地区提供资金、物资和人力支援。

第六十一条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

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的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妥善解决因处置突发事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

公民参加应急救援工作或者协助维护社会秩序期间,其在本单位的工资待遇和福利不变;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在应急救援工作中伤亡的人员依法给予抚恤。

第六十二条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查明突发事件的发生经过和原因,总结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并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根据情节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发生次生、衍生事件的;

(二)迟报、谎报、瞒报、漏报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或者通报、报送、公布虚假信息,造成后果的;

(三)未按规定及时突发事件警报、采取预警期的措施,导致损害发生的;

(四)未按规定及时采取措施处置突发事件或者处置不当,造成后果的;

(五)不服从上级人民政府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的;

(六)未及时组织开展生产自救、恢复重建等善后工作的;

(七)截留、挪用、私分或者变相私分应急救援资金、物资的;

(八)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或者对被征用财产的单位和个人不按规定给予补偿的。

第六十四条有关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一)未按规定采取预防措施,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二)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

(三)未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检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的;

(四)突发事件发生后,不及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的。

前款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决定处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暂停其业务活动或者吊销其执业许可证;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对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六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不服从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决定、命令或者不配合其依法采取的措施,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十七条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突发事件发生或者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六十九条发生特别重大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或者社会秩序构成重大威胁,采取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应急处置措施不能消除或者有效控制、减轻其严重社会危害,需要进入紧急状态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国务院依照宪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决定。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4

应对方法:你不能改变招聘流程,但是你可以为此做好准备。当有人联系你参加面试的时候,你可以问一下面试流程相关的问题,比如:面试过程是怎样的,你要与谁交流,包不包括群面。

如果你需要进行群面,做好心理准备。要注意到所有参与面试的面试官,特别是那些不太说话的人。不要害怕回答问题前的短暂停顿。在群面的环境下,你用一点时间来思考的话,并不会显得那么明显。首先要记住,在群面的情况下,求职者很容易陷入一种发表模式。不要这样做。面试是一种交流,群面也是一种交流只不过是和更多的人交流而已。

2.面试官空谈可能性。很多面试官会推销职位、公司甚至他们自己。他们会谈到你被雇佣后可能会遇到的项目,潜在的发展和机会但是他们把这些可能性说得很明确很绝对,这可能会让你在不切实际的期望中选择接受这份工作。

应对办法:仔细听任何关于未来的表述、询问细节。当然,你不要弄得像是在审问面试官一样,而要狡猾一点。不要说,那个项目已经批下来并成立项目组了吗?而是问一个导向型的问题,例如,那听起来不错,我猜想审批手续应该也很紧张吧。

最重要的是,利用你对工作的了解现在职务,报告链,薪水,福利等来决定是否接受这份工作。随后那些可能性如果兑现,那就是额外的收获了。

3.面试官坚信标准答案。面试官对于提出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具体的问题有自己认为的标准答案。但是如果面试官不问求职者其他相关问题的话,是没有办法对求职者的技能和成就有全面了解的。

应对办法:对我只是来看你的回答是不是标准答案的面试官要保持警惕。如果你最开始几个问题不能引起额外的对话,你就要扩展你的回答,更多的来推销自己。分享你所做过的事情中的一些细节,你如何去调整,事情如何发展将你的答案以短故事形式呈现,而不是像法庭证词一样。

如果面试官没有问问题,找到方法来告诉他。准备好一些谈话要点,来突出你的技能和经验,并找到方法来把这些话组织进来。

4.面试官垄断谈话。独白的面试官是一个重大挑战。总是打断面试官或者试图恢复对话的平衡,你就会看起来很不礼貌;被动的坐着的话,面试就是浪费时间。

应对办法:抓住机遇,在做出回应的时候插话。假设一个面试官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如何在多项目、高回报的项目中面对各种挑战。

试着去一句话,哇,那听起来确实很困难我理解你的意思,有次我负责了一个团队来重新设计网络平台,我最满意的事情是让所有人齐心协力做事情。可能你不能完成很多,但是你至少可以分享你完成的一个成就而且这可能会在面试官脑海中种下一颗种子,让他觉得你有点像他。(当然,不是和他一样可怕。)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5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切实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我们招商局认真按照##政发[2009]12号文件的精神,切实加强对局内全体干部职工的培训与教育,并充分借鉴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对照文件中的相关要求进行了充分的自查,做到了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到位、宣传到位和贯彻到位。现按照应急办的通知要求,将招商局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相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到位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综合办、项目办、资源办主任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综合办公室,负责学习培训、组织自查、提请领导组复查和整改工作。尤其是在学习方面,以集中培训的方式,把学习《突发事件应急法》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在能够熟练撑握和正确使用相关应急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提高全局干部职工的认识,让职工充分认识到该法在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确保应急法在实际工作中正确应用。

       二、切实提高认识,确保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到位

       在加强对全体干部职工培训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公共防灾应急手册》等教材,由综合办主任及时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传达和宣传,在宣传内容上突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等重点内容,并结合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启发干部职工动脑思考安全,促使干部职工互相开展安全教育,做到了融安全的宣传于各项活动之中,为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提供了广阔的宣传舞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突出工作落实,确保将突发事件应对法贯彻到位

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人员对全局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加大了对安全工作的领导、监督和检查力度。同时,招商局的安全工作制度也进一步健全,并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安全工作条例、安全教育制度等等。

       一是做好各种节日期间的安全和保卫工作。为保证春节、五一、十一及清明、端午等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亲自挂帅,由综合办、项目办、资源办三位主任牵头,安排专人对节日期间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着重落实好节日期间的值班、值宿制度,定岗定人,坚持日常检查,领导亲自值班,切实保障了节日期间的办公安全工作。

       二是做好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因招商局现办公楼为原农机大厦,作为在区政府综合办公楼外工作的单位,我们切实着重加强了对消防安全工作,在各楼层、楼道口内均安装了消火栓、配置了灭火器,并对有关人员进行了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同时,在易发生火灾的地方、重要场所都悬挂好消防安全标志,起好警示作用,提醒全局同志严格执行防火管理措施,基本做到了将一切火灾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是做好用电安全工作。招商局的办公设备,尤其是电器设备较多,用电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因电路故障引发火灾,切实加强电气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检查设备是否有过载、短路、接触不良、漏电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经常组织人员检查和维护各办公室的照明设备、电器设备,检查防静电和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查做到细而实,避免疏忽大意而造成消防隐患,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是做好防盗等安全工作。招商局十分重视防盗工作,对防盗工作坚持从细处、实处入手,力求万无一失。对电脑、电视机、摄像机等贵重仪器均有专人保管。并在财会室等重要场所均安装了防盗门和防盗窗,并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实现现金不过夜。同时,严格执行值班制度,日常均有人值班,值班为全天候,并设有专职门卫室,平时能对进出人员、物资等均作好登记、核对工作。

       五是做好检查和抽查等工作。定期及时组织全面的安全检查,由领导小组组织对各个办公室进行检查和重点抽查,对发现的不符合应急法规定的予以批评和教育,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督促进行整改,从源头上做好预防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在自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个别同志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部分干部职工还不能熟练使用灭火器;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6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突发事件应急方法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大量丰富而珍贵的文献资源及数百网微机,是集现代化技术、设备与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知识宝库,其财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若处置不当,其损失是惨重的。而图书馆的突发性事件有些是因自然或图书馆周边环境发生的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1],有些则是可预测、可预防的人为突发性事件。

当图书馆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一线馆员不同的应急方法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成功的处理方法不仅能成功地化解部分可以预防的危机,而且还能够在较大突发事件中为馆领导和相关救助部门实施应对措施赢得宝贵时间。与此相反,不当的处理方法,则会将自己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更会加大突发事件给图书馆和读者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

1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出来。众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加之环境恶化造成的自然灾害,致使突发事件频发,而且很容易引发为危机,影响到高校。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集聚最密集、流动最频繁的场所。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都会波及到图书馆,加上图书馆自身存在的诸多诱发突发事件的隐患,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1]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的加快,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资源相对紧张,图书馆座位成为“稀缺资源”,图书馆人员密集程度创历史新高,紧张的资源引来学生的青睐与争抢,以我校主楼三楼为例,早7点开门,10分钟左右,486个座位迅速占满,抢占各类资源事件时有发生,若处置不当,极易引起集体失控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努力防范和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但专门针对图书馆馆员应急突发事件方法的研究较少。截止2011.10,中国期刊全文库中有关突发性事件的论文5193篇,其中涉及图书馆的仅27篇,但专门论述馆员应急方法的文章为0篇,而且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论文多是从管理、运行、预警等机制方面着手,突出了机制及管理者的重要性,直接涉及一线馆员的应急方法较少,能学习的事例也不多。但馆员是第一现场人,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反应者和组织者,他们的临场应急方法和能力是突发事件运行机制能否发挥良好作用的关键因素,提高馆员在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法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相关研究是目前亟待加强的领域。

2应急方法研究

一线图书馆馆员是第一现场负责人,他们日常面临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师生读者和平和安静的环境,难以积累临场处理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本研究利用他山之石事例,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综合选取相关案例,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研究应对方法,据此进行现场模拟并实战演习,定期的培训图书馆员,提高其应变处理能力[2]。

2.1分析突发事件

首先要分析与图书馆相关的突发事件类型,如地震、水灾、火患、流行传染性疾病等因天灾人祸、人群密集造成的常规性传统突发性事件。还有近年来,新出现的高校图书馆因抢占座位可能引起人为突发事件也应加强防范,据报道,搭帐篷整夜排队、挤掉玻璃门、打群架[3]等抢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看似分散在极少数图书馆,不足以引起重视,但任何高校图书馆都可能潜在发生,若处理不当,极可能引起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首先对相关突发事件分析归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便寻找合适的案例进行研究应对方法。

2.2搜集相关案例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析,可以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或论坛、亲朋好友、微博搜集一般信息或相关事例及相应处理方法,也可以利用国内外专业期刊数据库、图书、电视、广播搜集相关研究整合及应急方法的成果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搜索进行采集加工成更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例。

2.3筛选特色案例

根据搜集的典型事例,筛选出与本馆环境、背景相似的案例,特别是本馆曾出现过的类似事例,要重点筛选,多角度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对于本馆曾出现过的处于萌芽状态未引起较大事故的案例,或是潜在可能出现的事例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取相关处理方法,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分析更多应急方法编写成方法知识库,为馆员提供全方位应对方法参考以便应对避免或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发生。

根据以上所筛选的特色案例,而后对各种有代表的相似案例及应急方法进行分类编写成案例集锦。突发事件可能各有不同,但都有着紧急、难以预测等相似特性,都有着相似的应急方法,根据特色案例,选取合适馆员模拟这些特色案例现场,并直接采取已查阅信息中包含的相应处理方法,并让全体馆员参与其中感受不同的方法可能造成的处理结果,以提高馆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并把过程录制下来。

2.5完善应急方法

组织全体一线馆员观看录制的模拟现场节目,结合亲身体验,利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在可能相关的方法中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根据各自实际工作经验产生新的观念或方法,在创新中互相激发灵感,设置出最合理的模拟场景并研究应对方法,以保证方法有效、实用。而后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汇总,再用质疑头脑风暴法对这些方法逐一质疑,结合馆情分析其现实可行性。如此反复几次,探讨出最适合本馆的一线馆员实践应用的突发性事件应急方法。

2.6应急方法培训

根据多次反复探讨完善的应急方法,模拟更合理的各类突发事件现场,让全体一线馆员身临其境实际运用这些应急方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临场反应技巧,消除馆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恐慌心理,提高科学、理智、迅速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救援赢得时间,争取时机,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献信息资源安全、保障读者生命安全。

3评价

突发事件虽说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但关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抢险工具、人员抢救、物资抢救的基本方法是类似的,是可以学习并借鉴的,如曾经出现的SaRS,需要及时了解其发生的基本原因、途径、来源、消毒液的科学配制、防护方法等,可以借用到预防其它传染疾病的方法上;如火灾,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首先查找火灾产生的原因,正确选择灭火措施、切断火源的流程、人员的疏散,防火通道的指引等是相似的,使用各类灭火器的技能也是必备的;如社会无证读者因不能入馆威胁馆员的处理办法可以借用到其它社会环境因素对图书馆突发事件的影响事件中。

另外,突发事件的发生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防范得好,突发事件也有可能不发生。提高一线馆员的应对水平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或降低造成危害的关键因素。图书馆馆员作为第一现场人,多加学习应急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练,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有效避免或降低突发事件对图书馆的危害,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及读者生命健康安全,已成为图书馆当务之急。

4结语

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难以预料和避免,但高校图书馆的一线馆员作为第一现场人,若临场处置得当,既可以减少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也能及时控制事态减少损失,甚至化解危机,取得积极后果。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以图书馆最常见的第一现场负责人为切入点,研究图书馆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提高他们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晓,韦一尧.突发事件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5):82-85.

[2]马学伟.浅论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8,25(4):160-163.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7

【关键词】大学生伤害事件处置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一直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更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随着社会安全稳定形势的复杂化,学生个体安全意识和预防能力的下降,使得在校大学生伤害事件频发,给学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如何妥善处置已发生的学生伤害事件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伤害事件处置的范围

通常情况下,大学生伤害事件既包括校方有责任的伤害事故,也包含校方无责任或无过错的伤害事件。各高校在开展学生伤害事件处置工作中,主要依据的是《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关于审理人员伤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规。对在校大学生所发生的伤害事故规定如下:“在学校实施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者学校组织的校外活动中,以及在学校负有管理责任的校舍、场地、其他教育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内发生的,造成在校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除此以外,实际工作中还有大量在校园内外发生的伤害事件,学校行为并无不当的,不承担事故责任,但仍然需要学校妥善应对和处置。

二、大学生伤害事件处置的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理、合情的原则

首先,对大学生伤害事件的处理应当严格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客观公正;其次,对大学生伤害事件的处理要考虑情感和死者当地的风俗习惯,考虑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可承受力,坚持合理适当的原则;另外,在充分尊重学生家长的痛苦感受和合理要求的基础上,要最大限度给予家属必要的人文关怀和适当的帮助。

(二)及时、快速、稳妥的原则

当发现有学生受到伤害时,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及时救助受伤害的学生。在处置事件时要按照“宜缓不宜激、宜快不宜慢”的原则开展工作,心平气和地就事件的处理达成共识,及时妥善地处置大学生伤害事件。

三、大学生伤害事件处置的工作方法和步骤

(一)确认信息,及时反馈

在获知学生发生伤害事件时,确认信息的准确性后,要第一时间向医疗救治机构、公安部门拨打电话,及时救治并由国家执法机构依法处置,同时向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反馈信息,做出预判,从而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二)现场处置,争取主动

在学生伤害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和人员应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协调指挥处置。只有在现场才能准确了解事情的具体情况,掌握真实信息,争取事故处置的主动权。

(三)启动预案,协调配合

结合发生的具体事件,及时启动预案并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要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或者分管领导为组长的事故处理领导小组,直接协调指导学生事故处置工作中的综合协调、善后处理、家属接待、后勤保障、媒体管控、校内稳定等事宜。各小组既要按照分工收集信息、各司其职,又要及时沟通、步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四)明确责任,依法依纪

大学生伤害事件性质的确定和清楚的案情是事件处置的前提,责任区分是事件处置的重c和关键点。学校职能部门要与公安等部门积极配合,查明事故原因,做出相应处置。

(五)做好接待,有情有理

家属接待与安抚小组要按照人道帮助、人文关怀的原则做好死者家属的接待工作,对于死者家属的吃、住、行等安排,既要周到、细致,有利于事件的处置,又要有理、有节,恰到好处,不铺张奢华。

(六)协商谈判,合法合情

一般而言,善后事宜的协商,尤其是经济补偿或人道主义援助金额是整个事件处置的难点、关键点。事件处置协商重点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①摸清情况,掌握主动。在协商之前,应充分研究整个事件的过程,家属可能提出的问题、可能接受的赔偿或补偿金额。②人员组成,结构合理。分别由发生事件学生所在院(系)干部、相关职能处室及学院干部两个层面的协商谈判组组成。分步进行协商。③具体协商,耐心谈判。谈判协商小组要耐心、细致地与对方沟通,明确性质,讲清责任,兼顾好学生家属、学校双方利益,同时告知家属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等。④把握机会,签订协议。确定经济补偿或者人道主义援助金额后,签订保护双方利益的严密的协议。

(七)掌控大局,统筹兼顾

在全力以赴做好学生家属的协商处置的同时,要做好与事件相关师生的心理疏导、安抚等工作。对事件发生所在班级、寝室的学生、好友或在事件中参与程度较深的师生开展心理咨询、疏导工作。要关注媒体的动态,减少负面影响。如发现有媒体、网络介入,应及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负面报道和炒作。注意关注网络舆情,必要时通过相关媒体公布准确信息,可以将事情真相逐级传达至师生,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媒体介入后影响校园稳定工作。

四、大学生伤害事件处置工作中应重点把握的几个环节

(一)领导重视,全力支持,是学生伤害事件得以妥善处置的前提。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学校主要领导要从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给予全力支持,为学生伤害事件处置工作组在谈判协商过程中赢得灵活主动,为协商谈判组提供坚定的信心。学校主管领导亲临现场,全程协调指挥并主动看望家属,以便表明学校立场、原则,将对事件的顺利处置发挥重要作用。

(二)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辅导员队伍,是学生伤害事件得以妥善处置的关键。面对事件,辅导员、学生干部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牺牲休息时间,高效率地应对,才能使事件得以妥善地处理。每一个接到信息的辅导员,无论职位不管性别,都要克服各种困难及时赶到,按照学校的统一调配,分工协作,加班加点,不推脱不推卸,敢于担当,争取以最快的速度妥善处理事件,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体现出辅导员极强的责任心和大局观。

(三)处置预案翔实,各部门相互配合,是学生伤害事件得以妥善处置的有力保障。相关职能部门要分工配合,通力协作,共同处置突发事件。

(四)及时掌握事件的相关信息,是学生伤害事件得以妥善处置的重要基础。事件发生后,学生要第一时间告知辅导员,同时采取力所能及的救助措施,并迅速上报学生处、保卫处等职能部门,为有效、快速处理好事件赢得宝贵时间,也可为后来与家属谈判协商争得主动。

(五)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骨干队伍,是学生伤害事件得以妥善处置的有力梯队。学生班团干部、学生助理等学生干部要积极协助辅导员做好班级、年级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参与现场秩序的维护。在学生家属情绪失控、行为过激的情况下,从学校大局出发,不信谣不传谣,积极维护学校的正常学习生活秩序和声誉。

五、今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制度,及时补充辅导员队伍的人员,保证队伍的基本人数,使他们有精力、有时间去和学生交流沟通,指导、引导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健康,把工作做实做细。

(二)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在配足班主任的基础上,强化班主任工作考核,落实责任,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关注、教育、引导学生,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帮助学生安全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

(三)进一步明确辅导员职责,统筹做好各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学校多个部门都给辅导员安排工作,都要求辅导员开展相关工作,有的工作是职能部门的本职工作,辅导员只是协助或帮助,却成了辅导员的应尽之责。因此要明确辅导员职责,抓住重点,他们才能有时间、有空间深入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教育与管理。

(四)进一步加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培训。辅导员、班主任作为直接与学生接触的群体,他们自身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教育对于学生有很大影响,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培训的模式和途径可以是参加专业性考证、专题培训班、外出进修等。

(五)引进保险机构,化解学校资金矛盾。由于大学生伤害事故的多样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与社会商业保险类似,而学校作为行政主体并无相关资金预算,因此可通过引进校方责任保险制度,有效化解和转移学校经济赔偿责任,防范和妥善解决校园安全事故责任风险,保障学生的权利,解除学校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董伟武,胡玲.高校突发事件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干预路径[J].教育评论,2011(03).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8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

一、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有的学者对校园突发事件定义界定为,是指因为某种具体或者综合原因所致,在校园内部发生,并可能迅速演变或者激化为较大规模,严重影响校内稳定和治安秩序,进而危及社会安全和政治稳定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可分为学生事件和教职工事件、个体事件和、政治事件和非政治事件、刑事事件和灾害事件。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危害性、扩散性、潜在性、紧迫性、难控性等等特点。

1.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必要性

(1)高校外部环境的复杂化增加了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西方敌对势利加紧进行的“西化”、“分化”,敌对势利历来把高校作为渗透和破坏活动的目标;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给师生员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带来深刻变化;校园周边不良的社会环境,使得校园内各类案件有上升趋势。

(2)高校内部环境的多样化使高校突发事件风险增加。高校后勤社会化,导致校园内治安问题更为复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影响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问题;高校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引发突发事件的土壤。

2.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可行性

(1)理论层面的可行性。目前一些比较成熟的社会及软件科学理论可为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机制的建立提供科学指导。通过多学科的协作研究,可建立有效的、具有较高适应性的防范及应对机制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国外已经有了相对比较长的研究国际危机管理和企业危机管理的历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文献,这些研究成果为我国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非典”爆发后,国内很多学者开始注重对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专著、论文等研究成果,内容涉及紧急状态的法律法规、管理组织机构、危机应对机制以及国内外情况介绍等。因此可以说,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已经初步具备了理论层面的可行性。

(2)实践层面的可行性。一些发达的国家已经建立了突发事件的智能应急系统,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其中包含了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及法律责任等内容。以上这些做法、经验及法规,为我们建立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实践经验。

二、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要素的构成

1.规章制度。“非典”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加快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大课题,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了许多紧急应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地震预报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一般都涉及紧急状态的决定和进入程序、突发事件出现前的预备工作、应急组织机构的职责划分、相关信息的获得与、紧急应对行动中政府机构的行政权利扩展、公民和法人的权利限制和义务的扩大,紧急状态的中止等方面的规定。所有这些都将成为高校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法律依据。但高校的突发事件具有自身的特点,以上的法律、法规不可能完全满足高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高校还应对其进一步细化,建立适合自身情况的日常管理制度,以及适合高校特点的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2.组织机构。组织机构的目标就是对突发事件进行事先的防范和事后的应对,其职责就是全面负责突发事件的预防、应对和善后恢复工作,对突发事件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根据组织机构的职责要求,它包括高层决策指挥、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边界信息的畅通等内容。

3.公众支持。对于重大的突发事件的应对,仅仅依靠管理部门的力量是不够的,公众支持对有效的应对突发事件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在应对大规模的突发事件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没有一个强大的社会支持是难以实现的。公众支持应包括对校内人员参与的引导和协调,校内学生团体的建设与发展,危机信息网络的建设与完善,师生危机应对素质和参与技能的提高以及危机参与意识的强化等方面。

4.资金保障。应对突发事件,缺少不了资金的支持。那么对于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方法就需要有效的方法来约束,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其主要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加强资金监督、拓宽筹资渠道等。设立专项资金是指高校在资金预算时划拨应对突发事件的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在核定过程中对预算项目安排的必要性、轻重缓急、经济效益等进行必要的论证。资金的规划、使用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应对突发事件的效果。

三、高校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的实施

1.高校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

(1)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预防教育。应对突发事件,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预防工作。其次,要对大学生进行应对突发事件的思想心理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素质。第三,组织落实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训练。增强广大师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2)建立预警机制的组织机构。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机制大致包括: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机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措施及值班制度、应对突发事件的物质采购及供应制度,突发事件的信息采集、报告和制度和突发事件的检查监督制度等。

突发事件的预警组织机构,应成为学校的常设机构,该机构可定期或不定期地研究突发事件的有关事宜,可以进行实战演练,提高应战能力。

(3)编制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应急预案是针对未来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构想,预先制定的应对预案。当出现了诱发危机的苗头或危机已经爆发,就可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以最快的速度控制危机的蔓延,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2.高校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实施

(1)成立应对突发事件指挥部。突发事件指挥部的职责就是全面负责指导应对突发事件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统筹和协调各部门的工作,负责重大减灾预备计划的制定,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修改,重大项目的决策和实施的监督,决定重大预警信息的,负责重大应急行动的指挥等。

(2)界定突发事件的范围和性质,制定相应对策。现场指挥部要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加工、分析,确定事件的范围、性质和事态的发展,以便制定应急措施和对策,减小和避免事件对学校的损失和影响。

(3)建立高校惟一的信息同,统一思想。保障公民知情权,保证高校有效地处理突发事件。公众只有获得准确的信息,了解突发事件本身的情况,同时也了解高校正在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即将采取的紧急措施,公众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知道如何配合。

3.高校突发事件善后恢复和处理机制

(1)善后处理机制的范畴。善后处理机制主要包括:采取或者继续实施必要措施防止发生突发事件的次生、衍生事件或者重新引发的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伤亡人员的处理,制定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计划;突发事件之后的心理辅导与咨询;突发事件的责任追究;突发事件的经过和原因调查;突发事件的总结与表彰等内容。

主要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当高校的突发事件得到初步控制后,学校应立即组织力量开展调查研究。对突发事件的调查,在内容上强调针对性和相关性,查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态发展、控制措施、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态度以及师生员工在事件中的反应;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调查中广泛收集和听取事件参与者和目击者的意见、反映和要求,重视专家的意见,从中分析事件的性质和因由。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9

论文关键词城市应急机制应急权突发事件法制化

随着全球人口城市化趋势的加强,全世界已有一半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25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55—60%。城市人口密集,活动频繁,经济发达,突发事件多发易发,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极其严重。如若应对不当,极易导致灾难或公共危机。城市在应对突发事件时,虽然政府及其部门往往具有许多及时性和便利性的权力,它们的决策具有超常规和非程序性,但是现代民主和法治社会的一个基本要求是,立法者应当以法律的形式来规范整个应急机制,特别是当政府在行使涉及到应急资源的配置和征用时,多波及公民权利,更应当有法律依据豍。这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在突发事件多发易发的情况下,城市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二是如何对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行为进行法律上的规范。进一步说,就是城市应当如何构建其应急机制,以及应急机制法制化的问题。

一、城市应急机制释义

何谓城市应急机制?中国警察协会副会长朱恩涛认为,城市应急机制是城市有关管理部门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和制度安排豎。在此基础上,广州荔湾区科学技术局工程师毛松柏进一步认为,城市应急机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预防、准备、反应和救治、恢复,其中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救治各种城市灾害和突发事件是城市应急机制建设的核心豏。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雅莉认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是指,有效应对和处置城市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公共管理救急能力和紧急制衡功能的系统工程豐。

相比较起直接给城市应急机制下定义的研究方法而言,也有从城市应急管理的角度来阐释城市应急机制,还有从系统的角度来阐述城市应急机制的,等等,不一而足,笔者则倾向于从突发事件的概念入手,阐释突发事件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厘定应急“机制”与“体制”的区别,从而正确认识何谓城市应急机制。

(一)突发事件概念的界定

我们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来阐释突发事件:一方面,就内涵来说,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公共事件,它具有突发性、影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从外延而言,我们可以运用分类的方式,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例如,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自然灾害、生物灾害、技术性事故、经济危机和社会冲突;以影响空间范围为标准,可以分为国际性突发事件、全国性突发事件和区域突发事件;以引发突发事件的诱因为标准,可以分为人为因素的突发事件、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以及人为因素的突发事件与自然因素的突发事件交互作用的突发事件,等等。

(二)“机制”与“体制”的区别

在明确了突发事件的内涵和外延后,下一步就是探讨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问题了,也就是应急机制的问题。一般意义上讲,“体制”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而“机制”主要从动态维度研究。从学理上分析,行政管理体制是由机构、职能与运行机制等要素所构成的。那么,行政应急管理体制是由应急机构、应急职权与应急运行机制等要素所构成的制度总称。即,应急机制是应急管理体制开启、运行和终结的标志。通过应急机制,应急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才能够被有机联结起来,应急机构才能有效履行应急职权。由此可见,应急机制比现有学理上的分析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而且,城市有其自身特点,这也表明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对城市应急机制作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三)城市应急机制的概念

在厘清了相关问题后,不难明白,城市应急机制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对政府行政权力进行应急配置而形成的权力运行机制。城市应急机制作为行政应急权运作的社会现实通道,是行政应急权的权能充分发挥的社会体制平台,行政应急权目标实现过程中人、财、物的调动能够被统一支配,因而实现行政应急权最大的权能效益。

二、城市应急机制理论分析模式

显而易见,以突发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演变为线索,运用系统的方法设计城市应急机制,无法涵盖城市应急管理的所有方面。比如,以城市间的合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的参与机制为主的社会支持制度等等。为实现城市应急机制的法制化,在此,笔者基于研究角度的不同,提出城市应急机制的三种模式,即以突发事件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理论分析模式、以政府部门为视角的分析模式和以合作式应急管理主体为视角的分析模式。

(一)以突发事件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理论分析模式

不容置疑,任何突发事件都会经过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那么,以突发事件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分析模式,就致力于对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研究,进而构建基于其发生、发展甚至消亡过程之上的城市应急机制。这里涉及到一个“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概念。在世界上,美国堪称贯穿“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理念于城市突发事件应对实践的楷模。在2003年,其根据《国土安全总统指示令》,建立了统一的国家突发事件管理系统。该系统在“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将突发事件的生命周期分为预备、应对、恢复以及缓解等四个阶段。在每一个阶段,应对的策略存在显著异同,——在预备阶段,策略主要是准备计划、培训人员、协同演练,在应对阶段,是向国民发生灾难警告、实施撤退、提供食物和暂居地以及进行搜寻和救援等。

那么,以突发事件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就是指应急机制的构建应当以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消亡过程,即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为对象,构建如何预防、如何应急准备、如何检测和预警、如何处置和救援以及如何事后恢复与重建的应急机制。

(二)以政府部门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理论分析模式

以政府部门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分析模式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的政府部门。作为政府部门,其对城市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主要集中在行政应急权的行使。行政应急权是特殊的行政权,是行政权在非常态社会的运用和表现。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为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行政机关必然拥有的较大程度的行政自由裁量权,以及对公民的合法权益必然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损害。行政应急权的主体主要是行政机关,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也可行使行政应急权。它包括几个层次:应急的决策主体、应急的领导主体、应急的协调主体、应急的执行主体。豗对于行政应急权的内容,由于其权力设置大多是在原有权力职能的基础上,大多行政应急权都由原行政主体行使,因此,行政应急权几乎包含所有的行政行为。

以行政应急权力的行使过程为主线的城市应急机制,是指应急机制的设计应当反映或体现在行政应急权力的全过程中。而行政应急权的行使过程,理论上讲,是以突发事件生命周期为基础的。从不同研究维度出发,可以给以政府部门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分类。例如,从纵向的应急权配置的角度,城市应急机制可以分为市级应急机制和区(县)级应急机制;从横向的行政职能部门的角度,可以分为卫生、金融、环境、财政等行政机制等类型。

(三)以合作式应急管理主体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理论分析模式

以合作式应急管理主体为视角的城市应急机制理论分析模式是以这样一种假设为基础的,即突发事件的危害或影响范围往往超越一个城市的能力范围或单单政府无法单独应对,需要多个城市甚至多个主体合作应对,每个主体都有参与政府治理的权利和责任,而政府也有义务通过正式与非正式的渠道增加与民间或其他市政府的互动,并建立起政府与民间、政府与政府之间互信、互赖、互惠的良好关系。如库伊曼所提出的三种模式,包括“自我治理、层级节制治理、合作式治理”,可以称得上当代治理的制度形态。其中“合作式治理”比较符合突发事件发生时所要求的公私协力的基本精神。

在合作式模式下,一个城市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以及与其他城市政府不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成为突发事件的应对主体。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与非政府组织以及与其他城市就共同应对突发事件进行了一些尝试,但合作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香港在突发事件中应急管理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合作式治理模式,即“政府机构+志愿者”的组织形式和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的合作关系,可以为我们合作式的城市应急机制提供借鉴]

三、城市应急机制法制化的路径分析

当前,依法治国是全球各国的基本共识。与该共识相适应,突发事件应对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最可行的办法是法制化。换言之,现代法治政府应对突发事件是在应急法制的框架下进行的,在突发事件的整个生命周期,应急权的行使必须有法律依据。城市将应急机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是世界大城市建立健全政府应急机制普遍遵循的一项原则。结合上述的三个理论分析模式,笔者就城市应急机制的运作方式、权责明确和合作共治的法制化路径进行分析。

(一)城市应急机制运作方式之法制化

在2007年以前,在国家层面上,我国已经实施了防洪法、防震减灾法、《传染病防治法等多项单项法;在城市层面,北京有《首都应急管理基本法》、《社区安全基本条例》、《北京消防条例》、《北京防震条例》、《北京防汛法》等多种法律文件。由于突发事件产生的特殊性、突然性和诱发因素的多向性,仅靠当前这些部门性的法律法规是难以足够应付的。让人欣喜的是,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简称《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突发事件应对法》多是些目标性的规定和制度性的构架,对城市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规定得不够清晰,可操作性不够强,容易造成政府及其部门在突发事件来临时无所适从、不知所谓或随意扩大行政紧急权力。因此,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制定更具针对性、更具有操作性应对突发事件的实施办法,或者说制定一个适合城市“市情”的《突发事件应对条例》,是地方政府当前和今后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2008年以来,地方省市就实施办法进行了立法。截至目前,省级立法有10部,分别是:2009年《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0年《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2年《甘肃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山西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山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市级(包括直辖市)立法的有三部,分别是:2008年的《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2009年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突发事件应对条例》、2012年《重庆市突发事件应对条例》,上述立法为城市应急机制法制化走向正规迈出了坚实步伐。应该说,城市应急机制法制化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因此,加大对突发事件生命周期的深入研究,从而规制应急主体在其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权利义务关系,成了亟待学者和立法者重视的问题。

(二)城市应急机制权责明确之法制化

突发事件应对中,一方面是政府行政应急权的极度扩张,另一方面是公民权利的克减。推进城市应急机制走向法制化道路,就是要对各种出现的突发事件的政府行政行为和公民权利,用法律规范制约,依法建立起一套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权责分明的规则体系,确保城市及早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根据城市实际情况,推进城市应急机制法制化,必须明确两个方面的权责关系。

一是要明确各级应急指挥机构的权力和责任。《突发事件应对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当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据此,城市要依法规范各级政府的应急指挥机构,从市政府到区(县)政府,各级政府应急指挥部的组成人员、最高指挥长的人选,各级指挥部及指挥长的应急权,等等,都必须在法律中进行明确规定。在规范应急指挥机构时,需要明确的是,突发事件的特点要求指挥机构的扁平化,豙突发事件环境中对时间和秩序的要求一改自上而下的应急指挥组织机构,要求减少中间层次,实现应急指挥机构的扁平化,并赋予其相当的行政应急权,以对危机作出快速反应。

二是要依法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权利和责任。城市的各级政府及其部门,是政府行使职权的重要机构,必须依法纳入突发事件下城市应急机制的法律规范范围,把它作为城市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赋予其在突发事件下在本职责领域的行政应急权。在规范城市的人民政府与职能部门(“条块”之间)的权责内容上,应对以突发事件的“分类”豛原则作为依据,即:对于专业要求较高的突发事件由城市的上级人民政府职能部门为主要应对机关,下级人民政府(如区政府)积极配合和指导;对于专业不强的突发事件则以城市的各级人民政府作为领导机关,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积极配合和协助;涉及跨区、跨县、跨部门或多领域的突发事件,由市政府统一领导,其职能部门具体实施,这样才能既发挥了人民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技术优势,又要保证突发事件应对的有效和权威。

(三)城市应急机制合作共治之法制化

应对突发事件法篇10

一.原则

1.一领导原则:**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全面领导本单位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统一协调紧急情况下本单位人员.设备等方面的力量。

2.依法规范原则:依法明确各相关部门.个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规范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紧急情况下的组织.协调.指挥,保证紧急情况下本单位的稳定。

3.负责原则: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别负责其主管范围内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力量不足时可请求本单位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支援。

4.以人为本原则:在发生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时,做到以人为本,确保本单位人员安全,保持本单位稳定。

5.高速高效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各部门应尽最大努力避免或减少对本单位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造成的影响。

6.工作方针

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以本单位力量为主,必要时,可请求上级领导部门予以支援。

7.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

8.制订依据

依据《**市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二.**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

1.组织体系

成立**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本单位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全面整合本单位的各种资源,全力以赴应对我单位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

2.**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人员组成,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成员分别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3.办公机构

**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设在局XX楼,负责本单位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日常工作。值班电话:XXXXXXXX。

4.**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市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

(2)代表港务管理局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3)组织召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4)根据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分析,研究决定是否预警信息或启动应急预案。

三.预防机制

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以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通过建立预警预防机制,分析预警信息,判断危险程度,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和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1.信息来源

本单位有关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的所有信息

2.信息分析

**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评估.分析,根据可能对本单位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应对方案和建议。

3.当各种渠道的信息显示事态的发展将可能威胁本单位稳定时,**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报请区政府批准后,向本单位所有部门和人员预警信息。

4.预警信息的渠道:通过发通知.打电话.口头告知等方式。

5.预警预防行动

预警后,**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采取相应措施,做好应急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工作。

(1)**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密切关注形势的发展态势,及时作出反应;

(2)相关部门加强值守,采取防范措施,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组织好应急保障队伍,随时待命;

四.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

1.**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对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信息进行评估,分析事件对本单位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及紧迫程度,提出处置方案和建议。

2.发生突发事件时,按照预案组织实施,并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上报。在必要时,报上级要求志愿。

3.当紧急情况消除,本单位稳定,解除应急预案。

五.后期处置

1.对在实施预案应急行动中造成的伤病人员进行医治。

2.对因在实施预案应急行动中造成财产损失,由预案应急行动实施单位负责恢复和补偿。

3.应急行动的总结在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港务管理局民间融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对应急行动进行评估.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