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十篇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十篇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4:23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1

>>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客流组织方法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探讨应急照明电源装置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应急调度指挥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探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的应急处理方案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解析城市轨道交通与综合开发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换乘构想浅谈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设计城市轨道交通wLan网络应用探究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供电制式分析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测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环线合理长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预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节能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模式分析浅谈城市轨道交通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2006?01?08)[2014?02?16].http:///view/2507959.htm.

[3]国家处置城市地铁事故灾难应急预案[eB/oL].(2006?01?23)[2014?02?16].http:///view/3362683.htm.

[4]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2007?11?01)[2014?02?16].http:///view/1177495.htm.

[5]刘光武.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平台建设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22(1):12?15.

[6]张振江,张岐山,程军军,等.城市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信息系统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2009,22(6):53?55.

[7]曾建军.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模式初探[J].都市快轨交通,2011,24(4):74?77.

[8]宋键,杨耀.城市轨道交通应急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9(9):7?9.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2

1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应急处置就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管理处置机构,在轨道交通行车中能够制定科学的预防策略和应急处理机制,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正确、高效处理,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将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公共交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运行比较复杂,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因此城市交通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中具有一定的特点。

1.1关系到多专业知识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网覆盖的面积比较大,并且为城市中所有的人员提供运行服务,使得运行管理的数量、规模都比较大,在出现突发事件后,需要轨道交通运行指挥机构合理的对调度、电力、工务、乘务等多个专业的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保证人员、资源合理配置。由于城市轨道各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技术水平也是不同的,运行管理中需要涉及到多种设备,这给运营行车管理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2人流多,导致突发事件的因素多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是在地下进行的,空间的密闭性比较好,并且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承担大量的人流运输,如果发生突发事件,很难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人员进行疏散,甚至处理不当会出现踩踏伤亡事件。此外,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的危险因素也比较多,处理自身的机械设备问题,自然灾害、人为破坏、袭击等众多因素都给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1.3对网络运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网络具有十分极大的影响,轨道运行中出现的突发事件造成的不良的影响也会在网络中不断传播和扩散,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可靠,就需要积极发挥网络系统的积极作用,更好的处理客流量以及突发事件等问题。

2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的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中,相关的规章文件措施没有落实到位,行车相关人员没有严格的按照一定的制定的政策法规等开展工作,工作中的主观臆断比较多,没有认识到及时处理应急事件的重要性。在对城市交通轨道问题处理时过分依靠自己以往的经验,认为很多事件都能够自动修复,并不需要人为处置。还有些行车人员在处理故障时没有认真分析,凭经验做事,不能对症下药。城市轨道交通行车是整体不可分割的,处置应急事件时需要行车相关人员从整体出发,不仅能需要对发生故障的位置进行关注,还需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能够更好的解决好问题。此外,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处置中,信息沟通存在着不畅的现象,对于行车中出现的安全隐患,一些行车指挥人员及现场处置人员并没有将真实的情况告知相关部门,使得信息沟通不及时,不到位。而且由于信息交流时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信息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混乱,不能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内容传达给相关部门。

3城市交通轨道行车应急处置策略

3.1树立整体意识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运营管理其实是一个整体,指挥人员应亲自到现场处理发生的故障,积极参加各种讲座学习,能够更好地把握各部门的整体运行情况,能够区分处理发生故障的场所和非故障场所,及时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联系,根据自己的经验以及实际的故障情况实现整体的处置效果。在日常工作中,行车相关人员应积极认真,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留心工作中的各种情况,能够有一定的预测事故的能力,并且行车指挥人员要有果断的决策能力,在处理应急事件时能够更加果断、及时,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应急事件得到有效地处置。

3.2提高行车指挥人员的服务意识

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管理中,应提高行车指挥人员的服务意识,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工作中,要做好乘客公众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认真处理好轨道交通行车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做好事件处置的应急处理,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保证出现突发事件后,能够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处置和管理,保证突发事件能够得到有效地解决,避免对乘客以及社会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3.3制定科学的应急处置方案

在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中的突发事件时,需要紧急处理,根据设备线路的情况,对次生事故进行科学的预测,制定科学的、全面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应急处置方案。利用行车调度应急处置辅助系统,将可以使用的应急处置方案列出,并找到不同突发事件的合理处置方案,根据处置方案明确相关的人员,并及时同时相关人员,根据事故发生的位置科学的进行人员、资源的配置,保证应急处理方案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

3.4实现标准化的应急处置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突发事件是不可预见的,因此事件发生时通常会使人手足无措,并且处理不同突发事件的程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但是也存在共同点,就是需要制定科学有效地应急处理措施和操作标准,保证行车调度的安全。制定标准化的应急处置机制,并以此来进一步规范行车指挥人员的行为,促进操作的质量以及效果,保证突发事件得到有效地处理。实现标准化的运行处理,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的安全,使故障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同时,完善规章制度,对标准化的作业进行进一步优化,实现高效、便捷、安全的作业。在标准化的应急处理中,需要做到协调、统一,避免出现常见的问题。

3.5加强信息沟通

调度人员在应急处置中,需要加强信息沟通,避免出现信息沟通中出现重复和漏洞的问题,保证信息能够准确、真实。在应急处置中需要科学的收集到相关的信息,并将信息及时传递,使各岗位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实现调度人员与现场人员能够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保证事故得到有效地处理。

4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3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2000年前,全国仅有北京、上海、广州3个城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居民对快速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国的轨道交通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自2007年起,国内各大城市分两轮递交了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第一轮城市为15个(北京、上海、广州、青岛、深圳、南京、重庆、武汉、杭州、成都、苏州、西安、哈尔滨、大连、长春);第二轮为10个(宁波、无锡、长沙、郑州、福州、昆明、南昌、东莞、沈阳、厦门),其中绝大部分城市都已获得国务院及发改委的批准。截至2013年底,全国已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河南、湖北、广东、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等1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投入运营。2010-2015年,全国规划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总里程将达到1700km,我国的地铁轨道交通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各地安全监管的工作

自2009年交通运输部履行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职责以来,行业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总体来看运营平稳有序、安全可靠。2013年,企业平均准点率达到99%以上,退出正线运营故障率平均低于国标要求的0.4次/万列千米。为提升运营安全管理水平,各地不短探索新思路新方法、摸索好措施好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探索一体化管理体制

部分城市逐步建立了规划、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体制,保障规划、建设与运营的有效衔接,规避前期规划、建设给后期运营安全管理和服务组织遗留困难与安全隐患。如:北京和上海均由市交通委员会承担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职能;西安设立地铁建设指挥部管理办公室,负责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深圳成立轨道交通建设指挥办公室,负责建设和运营监管工作。

注重法规制度建设

各城市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条件,逐步制定和完善了城市轨道交通地方性法规制度,促进政府监督、企业运营、乘客乘车等相关工作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在开展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的19个城市中,上海、武汉、昆明等11个城市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或者管理办法,其他部分城市制定了运营安全类管理规定。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运营企业与城市政府签订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书,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运营企业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组建了“公司级、部门(车间)级、班组级”三级安全网络,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把安全生产工作目标、事故控制指标及防范事故措施等,逐渐落实到具体部门、岗位和人员。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为规范运营安全管理,各运营企业通过建立安全管理、行车、客运、施工、维修养护、消防、应急管理等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使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如成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制定安全管理制度54个,安全操作规程19个,形成了以“基础管理、监督检查、评估考核、安全保障、应急救援、事故调查处理”为基本框架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加强应急处置能力

多数地方政府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了发生突发事件时的人员疏散、公交接驳、部门联动、指挥协调等要求。运营企业大多数建立了“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程序”多层级的预案体系,注重采用桌面演练、现场演练提升突发事件发生时的现场处置能力。

重视公共安全防范

为应对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形势,公安部于2014年2月24日、6月27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加强地铁公交安保工作。各地公安部门成立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分局,在车站设立公安值班表,配备警力、保安进行日常巡查。北京、上海等地组织开展了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小组,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

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

自2013年12月起,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了《关于深入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运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专项活动。通过专项活动,排查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进一步厘清了今后的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工作。

在专项活动开展前,交通运输部组织专家研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内容,制定工作方案和安全隐患排查明细表。

对于企业,确定了运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行车组织管理、客运组织管理、车辆及车辆基地管理、设备系统管理、土建设施管理、人员管理、应急管理、公共安全防范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等10个可能存在运营安全,需要进行深入排查的问题。

对于政府部门,则明确需要深入排查隐患的方面:是否编制了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是否制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引导、平衡措施和方案。《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和交通运输部《关于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通知》(简称《通知》)下发后,对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否按要求开展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评审是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组织程序是否规范、安全隐患是否落实整改、是否存在未达到条件载客运营的情况;对已开通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是否定期组织运营安全评估,内容包括是否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组织程序是否规范、安全隐患是否落实整改、是否有存在运营安全隐患继续运营的情况。政府相关部门是否设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管理制度,是否开展监管工作,是否建立了运营信息报告制度、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和事故调查处理制度。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是否有专门部门或者机构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安全管理工作,是否组织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等。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4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可靠性

 

     安全和可靠性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安全第一”是乘客的基本需求和首要标准,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永恒的主题。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水平综合反映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水平和运输服务质量,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顺畅、高效运营的前提。高运营可靠性不仅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追求的目标,也是满足乘客需求、获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听到地铁出现故障,就容易和地铁安全问题挂上钩。其实,这是很容易引起混淆的两个概念。安全同事故及突发事件相对应,而故障同可靠性相对应。一般来说,有些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可以通过日常保障及维护来降低它的发生率。就事故和突发事件而言,理论上是可以通过规章制度以及处置措施予以防范和杜绝的。

     城市轨道交通日常运营管理中,涉及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事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恐怖袭击、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原因发生的火灾、爆炸等灾难性重大事件,造成生命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一般情况下,发生突发事件的概率很低。二是由于客流波动、技术设备故障、运营组织等原因,引起列车运行延误、列车运行中断等列车运行“大间隔”故障,造成乘客的出行延误。相比较而言,故障的发生率是很高的,但是一般不会引起地铁的安全问题,只是降低了地铁运营的可靠性。因此,理清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一些基本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对确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对策很重要。

1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定义及相互关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可靠性是反映地铁系统正常运营情况的总体概念。然而从后果及造成的影响看,运营安全与可靠性则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运营中发生的安全问题除了造成列车运行延误、运营生产中断外,更重要的是涉及到人民生命财产损失、设施设备破坏等重大问题;而运营中的可靠性问题则主要涉及运营生产的稳定、运输质量的好坏。因此,加强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可靠性,首先要从引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与可靠性事件的原因出发,科学地对运营安全和可靠性进行定义。

     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统称为事件。根据其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造成的后果和影响,可分为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三类。

1)故障

     故障是因设备质量原因或操作不当导致设备无法正常使用,须人工干预或维修的事件,根据表现和影响程度可分为轻微故障、一般故障和严重故障。轻微故障可以迅速排除,一般不会影响运营可靠性;一般故障将造成短时间的列车运行秩序混乱,部分列车运行延误;严重故障则会导致较长时间的运营中断,严重影响系统运营可靠性。按照设备类型和原因,故障又可分为列车车辆故障、线路故障、供电系统故障、通号系统故障、环控设备故障、车站客运设施故障等。

2)事故

     事故是因故障或工作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影响可靠性或危及运营安全的事件。事故根据其表现、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事故、险性事故、大事故、重大事故等;按其专业性质可分为行车事故、客运组织事故、电力传输事故等。

3)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是指由故障、事故或其他原因(人为、环境、社会事件等)引起的、突然发生的、严重影响或可能影响运营安全与秩序的事件。突发事件根据其影响程度与范围可分为一般突发事件、险性突发事件、大突发事件和严重突发事件等;根据其引发原因又可分为运营引发突发事件、外来人员引发突发事件、环境引发突发事件等。

      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关系如图1所示。事故中,有部分是由于故障引起的,突发事件中又有部分是由故障和事故所引起。一般地,故障、事故、突发事件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日常运营过程中的发生概率有很大差别。故障可以认为是多发事件,大部分故障不会对运营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但会影响运营的可靠性,降低运营质量。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概率较小,严重的事故和突发事件可以认为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事故和突发事件对运营安全造成极大危害,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在处置和预防不同的事件种类时,应有相应的侧重点。对于一般性的故障,应侧重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运营管理的优化等;而对于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严重事故或突发事件,则应侧重预防和应急处置。

2 影响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主要因素

1)技术设备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运营安全和可靠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包含了以下主要设备:线路及车站、车辆及车辆段、通信信号、供电、环控设施、售检票以及防灾监控报警设备等。只有各项技术设备协同可靠工作,才能保证列车安全高效地完成运输任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一般采用了高可靠性的元件、设备和软件,而且构成的系统具有“故障导向安全”的特征,使整个系统具有应对设备故障及突发事件的高度安全性。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长度、站间距离相对较短,列车种类单一,因此为了保持列车运行秩序稳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自动调整列车的运行状态。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一般不设置配线,列车在车站正线上办理客运作业,如果一列车出现故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列车的正常运营。因此,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设备维护和管理是十分关键的。

2)网络的运输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网络运输能力体现了运输效率。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出行要求,安全高效地完成输送任务。网络的运输能力主要影响轨道交通运行系统的可靠性,列车一旦发生延误不仅会影响到自身线路的正常运行,而且会影响到网络中其他列车的正常运行。正是因为地铁运行延误具有传播性,在发生列车运行延误时,列车到达晚点或者取消车次都会降低线路与车站等设备的通过能力,限制系统设备能力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在客流高峰时段的运行延误,将导致更大的能力损失,严重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提高网络的运输能力,减少列车的运行延误对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是很重要的。

3)运营组织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应为乘客提供满意的出行服务,良好的运营组织是这种供给的前提和保证。在一定的网络结构和设备条件下,采用的运营方案应针对客流变化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网络系统的整体运输能力,适应客流需求,增加运营效益和运营可靠性,满足乘客在出行安全、舒适、准时等方面的要求。

4)突发事件

     除了系统本身可能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因素外,自然灾害、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也是影响运营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这些突发事件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以及运营中断,产生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自然灾害、恐怖袭击或人为破坏事件的预警和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 提高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途径

1)加强人员培训和系统设备的日常维护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一个包含土建、车辆、供电设备、通讯信号、运营管理等多学科、多专业、多工种的复杂大系统。系统的安全与可靠性贯穿了从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施工到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的全过程。对每个有不同岗位要求的工作人员而言,高质量地完成本岗位的工作要求,是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培养。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所依赖的交通设施,虽然采用了较高的可靠性标准,列车运行控制软硬件系统也采用了冗余设计来增强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但在长期复杂多变的外界因素干扰下,仍然难以保证运营设施与设备不产生功能失效,因而系统实际运营过程中发生随机故障在所难免。为了降低故障发生率,就需要对系统的各种设施设备做好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发现问题及早解决,最大程度地消除发生故障的隐患,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系统安全高效的运行。

2)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技术装备水平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中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发生,应尽可能地利用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高科技手段。如采用高技术支持的信息管理、应急处置系统等来确保各种事件发生时的信息传输通畅以及应对措施的有效实施;采用列车运行智能化调度系统,减少因人工疏忽所引发的各种故障或事故;采用线网综合运营协调系统,保证网络中各车辆的高效、安全、可靠运行。

3)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达不到绝对的安全。因此需制定在发生轨道交通事故后所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处置预案,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力量,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并尽快排除事故,保护乘客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设施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应急预案是应急救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各种不同的紧急情况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不仅可以指导各类人员的日常培训和演习,保证各种应急资源处于良好的准备状态,而且还可以指导应急救援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防止因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混乱而延误事故救援,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预案演练时,可以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等系统的相关部门实行联合演习,增加演练的实战性,更好地掌握演练技巧。

 

参考文献

[1] 施毓凤,杨 晟,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问题[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3(2):26.

[2] 陈 铁,管旭日,孙力彤.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安全管理体系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4(1):16.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5

随着新开通线路的增多,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州地铁线路运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一是线路客流量越来越大。从1999年地铁1号线开通的日均17万人次,到2014年的日均620万人次,客流量飞速翻倍上升。二是地铁运营场所处于地下,形成封闭的环境,聚集密集的人员,通风和疏散都受到极大限制。近几年,地铁又成为破坏与恐怖袭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地铁安全工作的特殊性和脆弱性日益突出。三是运营设备系统复杂,导致故障的潜在环节和因素多。地铁内部有车辆、信号、电力、环控、火灾、自动售检票、屏蔽门、防淹门等多个专业系统,任何一个系统故障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随着建设规模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州地铁安全隐患和风险也呈现了上升的趋势,安全形势越来越严峻。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强化应急处置能力,推动广州地铁安全生产管理向科学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提高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管理水平,广州地铁提出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向科学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于2010年开始进行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的工程建设。

体系结构介绍

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是以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科技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急管理流程为主线,软硬件相结合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技术系统,是实施应急预案的工具。该系统具备风险分析、信息报告、监测监控、预测预警、综合研判、辅助决策、综合协调与总结评估等功能。

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的建设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急管理的特点出发,具有轨道交通行业特点。遵循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相关标准,建设中力求符合国家及省市对安全与应急管理的要求,支持异地、异域、异构数据交换,能够与上级政府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全面涵盖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与应急管理的业务范围;“大系统、小机构”的建设与管理工作模式,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急管理提出了新思路;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急管理提出了技术平台和应用示范,提供了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实用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方法。

广州地铁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依托于该体系,应急指挥场所内设大屏幕显示系统、应急通信系统、数字会商系统、图像接入系统、综合控制系统、音响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并接入各条运营线路的综合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建设线路的各工点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建设与运营现场视频等信息的实时监视,各安全监测子系统信息的实时查看;通过网络、电话、传真、短信息等多种方式,实现预警与应急处置信息的准确、快捷传递。如图2所示。

综合应用软件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可概述为“九五一”模式,遵循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按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处理主线,划分为9个核心功能模块:预警预测、日常事务、预案管理、资源管理、应急值守、应急处置、事态评估、模拟演练和系统维护。结合广州地铁日常安全检测子系统的建设情况,实现5个安全监测子系统的无缝接入:建设安全管理子系统、设施安全监测子系统、运营机电设备安全检测子系统、运营关键设备安全检测自系统、安防子系统。此外,基于满足政府的需要和企业管理的需要,依据广州市各类重大活动,应急平台还可定制不同专题功能,如“春运专题”“广交会专题”等。如2010年亚运会期间,广州地铁结合特殊安保要求,设置了1个针对亚运安全保障的亚运专题模块,实现亚运期间场馆周边、亚运抢险组织、资源配置、救援点布置等的管理。安全预警与应急平台综合应用软件系统的总体功能架构如图3所示,综合应用软件系统的实现界面如图4所示。

创新和探索

应急平台综合应用软件系统建设中遵循Soa(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集成了当前先进的各类软、硬件及通信技术,主要在以下9个方面做出了创新和探索。

实现了建设期应急和运营期应急统一管理,打造了新线从建设期到运营期的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应急管理模式。

符合国家、住建部及省市对安全与应急管理的要求,具有轨道交通行业特点,遵循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标准建设,可以实现与上级政府部门间的平滑对接和互联互通。

解决了多个监控系统间的海量异地、异域、异构信息的共享,实现重大风险源预警和应急处置的紧密结合。

集成了电话、语音、短信、图片、视频等各类应急通信技术,实现了突发事件信息的快速,提高应急通知的效率。

探索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急资源的分类和图符标准,并基于webGi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各类应急资源的统一管理、快速定位和动态调度。

探索了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突发事件的分级分类处理标准,采用数字化预案技术,实现应急预案的动态生成。

建立了覆盖“突发事件接报――视频会商――处置――总结”这一全过程的应急管理,实现了事件相关的数据、话音、图像等各类信息的留痕管理,为事后总结和统计分析提供了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6

关键词:试运营演练,西安地铁,城市轨道交通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全国许多大中城市都在逐步建设或开始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城市轨道交通属于公共交通范畴,其运营组织具有特殊性,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复杂、涉及专业多、技术先进,各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各个设备之间的联动运转性能是否良好,人员设备操作技能是否掌握,各工种之间是否配合默契、工作流程是否顺畅,这些都需要检验才能确定是否达到运营开通的条件;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是面向广大市民服务的公共交通工具,社会关注度高,对安全性、应急事件的响应及处理能力有较高要求,所以为了顺利开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新线开通之前开展试运营演练具有重要意义。

2试运营演练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演练(本文探讨范围为新线开通之前运营筹备期的试运营演练,下同)是在新线开通之前模拟运营过程中正常及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活动。新线开通之前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演练具有重要意义,运营演练是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综合联调的功能验证,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与运营衔接的关键环节,是检验设备及人员队伍是否能够确保新线顺利开通。城市轨道交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共包括30多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由不同厂家生产,一些系统由国内外技术、产品组合而成,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率,一些关键技术采用了国产化产品,相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说是首次应用,存在着系统集成、系统结合后是否能够成功运行的风险,因此,运营演练将显得尤为重要。

(1)试运营演练对开通试运营的组织方案及相关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完备性进行检验,并针对性的确定新线开通时相对最优且可行的运营组织、运作模式,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保障运营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2)试运营演练可以检验各部门、人员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及快速反应能力。城市轨道交通发生火灾等应急事件后,涉及到的相关站务、乘务、调度、设备抢修部门均要参加到事件的应急处理中,通过试运营应急演练,可以检验和锻炼各部门、工种之间的协作配合能力[1]。

(3)通过试运营演练,加强运营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对新线设备的熟悉和了解,提高员工应急事件的协同处理能力和安全生产意识,达到锻炼运营员工队伍的目的。

3试运营演练前提条件

运营演练一般在综合联调完毕,新线开通前进行。根据运营筹备期的演练目的及性质,演练的开始时间应安排在“三权”接管后,并且大部分项目,尤其是运营组织方案演练类及应急预案演练类中可能对乘客服务产生较大影响的项目,应在开通试运营前完成。设备故障抢修类演练项目可根据设备系统完善情况、检修机具到位情况、检修人员技术技能成熟情况及综合联调和演练策划时间等情况,安排在开通试运营前或开通后试运营期进行。

4试运营演练主要内容

根据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设备配置情况,运营演练按照目的及性质主要分为以下三类[2]:运营组织方案演练类、应急预案演练类、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演练类。

4.1运营组织方案演练类

运营组织方案类演练项目主要包括:运营时刻表演练、票务运作演练、信号降级运营演练。运营时刻表演练一般在试运营前1-2个月每天开展演练,其它各类演练穿插在运营时刻表演练中进行,票务运作演练的目的是为了锻炼票务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并检验票务设备的运转情况,信号降级运营演练是为了锻炼信号降级后调度、车站、司机人员及相关抢修部门的行车安全保障能力。

4.2应急预案演练类

应急预案演练类项目主要包括:突发性大客流演练、应急公交接驳演练、车站火灾演练、列车发生火灾演练、区间发生火灾演练、车站大面积停电演练、屏蔽门故障演练、列车在区间故障救援演练等。以上演练项目是为了应对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的处理,通过应急预案项目的演练,使员工熟悉各类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并锻炼各岗位之间应急衔接配合能力。

4.3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演练类

本类主要对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预案进行演练,验证重要设备设施故障抢修预案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实效性,包括接触网事故演练、供电系统故障演练、线路挤岔事故演练、车辆故障处理演练、钢轨伤损及折断处理演练。设备设施故障抢修类项目演练需要占用资源较多,对正线时刻表演练或其它演练项目影响较大,所以这些演练项目可安排在车辆段等试车线进行演练。

5西安地铁二号线试运营演练经验总结

西安地铁二号线是西安城市轨道交通首条开通线,综合联调及试运营演练均为第一次,地铁公司、运营分公司领导对联调演练高度重视,超前谋划,聘请专家、咨询公司作为技术指导,在各部门全力协作下,顺利完成了综合联调及试运营演练,具体经验总结如下:

5.1高度重视,超前谋划

试运营演练是开通之前练兵的重要时机,西安地铁二号线从2011年7月初开始试运营演练(2011年9月16日开通),在试运营演练之前,公司各级领导将试运营演练作为2011年重点工作去抓,成立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广州中咨公司专家及运营分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的工作组和广州中咨公司专家为项目指挥的执行组[3]。超前谋划,由广州中咨公司结合西安地铁实际情况编制演练方案,组织公司管理、技术人员进行讨论,确定演练方案,并由演练项目指挥组织各个部门演练参加人员进行方案培训。

5.2聘请专家团队,为演练保驾护航

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前请经验丰富的广州中咨公司进行试运营演练组织、评估,对试运营演练进行全程指导,从第三方的角度对试运营演练进行客观总结、评价。另外聘请广州、上海、南京等国内知名城市轨道交通专家作为咨询团队,为试运营演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从演练实际开展情况来看,专家团队及咨询公司为试运营演练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对试运营顺利开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5.3精心组织、认真总结经验

按照开通节点目标,演练领导组织小组对试运营演练项目进行统筹考虑,按照演练项目的重要程度及发生概率选出17项必做项目,将必做项目安排在试运营演练的前期开展,确保了必做项目的按时完成。为了保证演练的顺利开展,广州中咨公司演练方案编制人员提前组织演练项目培训,并于演练之前召开演练部署动员会,对演练重点事项进行强调。演练开展过程中,由项目指挥宣布演练开始和结束,演练过程中评估人员全程参与各岗位的评估。演练结束后,所有组织人员及评估人员召开总结会,总结演练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广州中咨公司专业人员结合西安地铁特点对相关问题提出一定的建议,经过演练参与人员讨论、公司领导决策,演练总结会将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和规范,为试运营开通积累了宝贵的现场运作组织经验。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7

垅司乳塑曼通

应惑警型象纷封劣j刭

牛卫星

摘要城市扎道盘通应喜事件管理与处置}统是城市轧道交通窖奎口靠运营的前提和基础,分析介≈城市轨道交通应虐事件管理与赴置¥统的设想.系境皋构的设计和构建方法.H厦靶件、控制平台

的选择。

交通的作用。

(4)应急服筹。城fF宾发公北事件应急管用’系统是一十整体.城fH轨道交通应急系缝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叉足城市应急系统的爪要组啦部讣,所吼,蛋考啦城市轨道

关键词:城市轨道主通应怠¥境:泉构;柱耕;管理Hm.戕iq的噍急管理体制们翘设ll:址f_十起步5『『段.城市轨道砭通型足如此,地市轨道奠迎啦急管理系统足提聃轨道文通突髓小件应急响血能力,加强行i-安全保障的1e要手段。枷f【lf建世我m墟iH轨进文通的应急综管用’信息系统.魁当前城lH空通ij管鼹门和轨进文

通矬世运怙单位16mill6igl<j十非常迎

培十咀突鞋公共事件应惫响应仝过程为l:线.浦盛城市轨遵文通并凳冀发公典rfill:l‰删l柠、・Jf什舰阱.项测顶替报_野,接管,处臀瓜/持凡小什的址理灾宙辟后评协和,e建队艟为城lH突发。Jf件提址哦靠等环节谯内的系统【:样。

盐世轨道文通突髓堆件戌急最缱的指导思想如F。

(i)Ⅳi衙向i・。逝址秉缱的蚀

奠通提供J—Z急暇务和应急点提帕

内容。

址rH轨j酋交通应急系统建l女指导思想足一十整体.与奠他应急系统建设有币同的地方。

垃iff轨道文通应急恃理系绕中钉3个承受碾忠:应急恃胄。应急指挥、心急盯陡并。应急管理系统

emS(emergency

managemenl

切的州题。

根据多年从小人防地键气蒙等应急竹理决策指挥.机灾救援系统建设中祝掣了的经验,经廿。j从m城市轨道空通建设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磋商.捉H{“轨道文通的应急事件管理是目!最统工程”的规划设想,研究.探讨扦i应的应急臀用o・F

台。

System)油盖监嗍崎控、预测琐臀野i肪娃性应急响应(指挥l,啦急*鹕恢复/评们/分析6十盘f群;应急指挥eRS(enlergency

s))ollse

设和应用.亢分发挥人.目L结裔的作川.把突发,川十消火在研芽状恋。即使突发小件发生,也婴努山把事件拄隹戳制n:螗小范f目。

(2)性建响虚。通过系统的建设和运行,n突发班件发生时能快速响应.实现抗戎减炎的Ⅱ的。

(3)半战结台。城fH轨道文通址蝉包尘通.快建、安全.弃运情夫.枉j成市童洒til起荷啦晕作用,娃系统建设也委每虑到乐统艘时应川.凄珧-F战结台.充分艇挥城市轨道

Re

System)主要指的足第4和

郝5过程.有报管.接警、处警.指挥现场处倚、处蹬结束和应急协州等环节一应急服务系统l!S

S

(emergencyServiceSystem)点

1应急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1

要指城市发生1R特大事件时.需要轨道交通支援的应急怫调服务.它也是实现城『H应急系统之同互通Ⅱ联平战结台.信包共卓的桥辩。

1系统的概念

城lH轨j酋文通幢急管理乐统.

十Ⅲi:自¥Jt*iⅡ4m##¥¥*i“"4{-it¥2loooe

ⅢnⅢmn_女j

6/201D∞珊f懈“m^哪‘?!i

安全防护

1

城市执遗£通&喜f理}地∞"宽牛t{

2彖缝纳休采半曲

il'发性止缝H采皖蝣啦(鼽slclll

l|『鞔进奠jm现nL蚺盹的系缱Bnm;驰啦刮心急补,H采统-i|米.以宴眦衍应业。≯机吠减火的总阵¨标。

Hi址城『H轨地盘迎心急系统

业并:H,K.牲水作乐拍的址地泄艘rH轨道文通牲急系统所婴遵m的技术标准,系统摊最指的是实现牝符前求和挂术怀准所震圳的持术最统。

鳗l¨轨进寞逝心急系统。S世抒小l≈件系结鼬的押剃一信息最纰档舟一骘米址蜓’n的浆成系统的驰啦.橄

lii{eglaii(J11)刊J’饕墟乐统帕驰成

(Syslem

o

r

SysLe}衍疆。计J:

城lH轨避文通而.i,颅管n&控.环境lm测运行{f雕和州艘,fi号乐统、冉鼎等部L不缱蚍幢.目;盯个n!讧的什邢乐缱,时r城ilil-t急ill|1..登世潲防奠埘地雉’c钍埴控等腓订fJL的一急*删系统。11旧址l『『轨道奠越障r完成fJdn挪多十船戚彖匀e帕系统批成外迁皿’*理’,肚巾“他麻急系统的浆戚和忆联1L埘.n息儿‘≯.形收十完情的蛾l“心急怍系.昕眦泣现“越船懂最缱们啦啦.

为f.曩脱Ⅳi研为i:、提供服务娥i¨啦急斑豫帖台ngm思赞把肚

的总体禁曲王i}设雠型。

1

3系统柏JF赴口法

啦啦系统n0驰啦址弁乱们艟rf

打法。。}址董H军厅wl廿的c’lslt(指抒:牲制通f:if博帆20帖报、航眦恤簪)的Doi)a17fi)elmr{lllCil[

of

i)ef

en

批J£她黉一咖0心急系统世・l维验.

计r城『“轨进奠墟这个。f”玳。f‘川小”仆譬ig《现。,r战纠.行’.完士lⅡ以采川i)oi)aF这骶梨。按照这一氍架.札扦衙求件系足晦急系

sear

rr洲l㈨l

Ch…i【U

re

k

J艇架.e认为椠喊系

统的蜗成iii3个J自nl组啦.3个体系i!lj札抒;K求悱乐,技术悼乐系统件采。3十联lnJitll战术|ll『.战Kml战

略illl。

统的接0和越6忆技术怍系‘辐坑

休乐绑成J,心急最统披求系统.拙术糸统址崔现业抒拼求体系的F段

和拽件。

mj赋m轨进受通托部f】址奉

时城rli‘JL进空越inJli.北并拼求休采指的址晦急钒。用!彖绕的应怎

L肝钉ri已的竹n乐缱翱恬也璇

张,

雌蹦『】jl什成急预摩,昕眦.

||肿戍急系统挫世们俺心姚址”帖舟’和“悱m”.帖台魁f段.心川址ii怀。靛舟阱脊牡筹体系拄术最匀e趾议的个过秤.也址趣墟系统帅粕成芷键。

佴川和联劬缃锉往珊打fi息东统啦井乐缱、成急瘃缱2i:.“f_奠脱协旧int.而d:耻推酣味盯的乐统。通常懂急系统采刖“总体抛划”班尘缱.突m轨j酋空洒最缱特也’的盐设啄91JJ。

2技术系统的基本设想

21牲术采统的J0艇联敬

H最统的观点疗,技木系统仆却5十功能越次,城市轨道文通J—i急乐境JJ能体彖站捣艇掣屺『q

2.

e乜描:综行鞭扦艋、随川决策“.

m自*№《%∞m№gmmn∞ⅡHem*'

晦肘点持J#(蛊成H]支撑和々怛盘掸州月:{})蚺础设施腱{通“膳跳

目1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的女成框架

蹬盹和讣博饥iq野}蟮础设袍).m

r1生,∞Ⅺw赋Ⅲ咖6/2010Ⅻnmm#_i_

城市轨道变通&惠管理^蟪的研£牛1{

酲e王挫■删

圉2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功能体系结构模型

急顸播山嚅腱(包古各种々业设施艘坏抢修灶锉打啭,消防医疗抢陵车辆啊监与城fH应急-1,心帕求援力罱)。

往麻川决策窿虹得i兑州的避颅瞽和愤处髓两琐戊川,这是々州的系统f同的地宵,体现预防为j:.把郴故消火自萌芽状恋的

成朋功能。

指挥鄙5L联¨m帕通道.拒此f:运

行的K大业务应川系统轴助究肫业符怍系所蟹求的址扦流程‘o职能。技术体准。・碰范址瞳急公批限并,r台帕牡础。

22

世行阱州。

2233个平台

指信乜硪源1r台m绪通信。r音心急悖邢公其暇箭‘F白。

(1}陆息资糠・r台是址前爰的

1一套植木#堆自规范

指为5t联5nm而翩定的软碰件

小啦酃讣.乜禽窄川倍丘L.针对性的

坝;£^案

麻急登11¨i也等竹息资

接¨m议数据格式等.刖f。嵌理啦急决策巾心与r级应盘信息系统的语音,数据、圈像互联Ⅱ面.H及信息共享与应刖冉怍。

222日娄申・i

源耻设.队膻情腔资源的采驰、tH恢、求^维扩型新共享。

i2】网络逋信平台蜥建各十;}1

在综台服务层.宙协耐应急暇并.它体现丁城市应急是一十档悼.轨遭文通可提供对韭他应急求助艘并吼及战时运输支持.实现。平战结台。.当然这暇还古有丰H应的资埠整龠和平战结龠支持陕策软件等。

2

0和节点的公翦有线和无线睛卉数据罔隙通道使之互联互埘。

(3】应急舒理公批服g-1’台掏盐公典应用通道,‘j县体职能部门虹著无关.魁支撑市级应急指捅:最统和连接各个专业应急指挥f系统的錾础垃施为专业衄急指挥乐统挺供再类资源(包括基础信息资源.备々业信息资i日、服势资源等}鸯

争的变换

指啦急决策巾心和鳗rH轨道文

通々舭指挥巾0.通常迁打呃箭cii

心和#他节点的建设。胜地讲.噍

急决蕺中心。j专业指挥中心可互为箭份。随急决蕞巾心对砸,:、特”l畦大寅整公北、“件进行协调决蕺,蝙mi。n然戎*呵生产鸯仝方面和战叶.而腔公其1Jf件pj由专牝指挥巾0指挥处髓.;}有斗线路跨K,跨机构需要协峒时山应急决策中心

2血急技术体乐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系统的技术

最统体系建设包括垂技术标准吁

规范两类tl,D

3十平台iL夫应

搀亭与性台服务。公肚

十一Ⅱ扩克的

m。3十,r台摊供奠现两类中心、J£服务・p台他系统成为

帷裂。

虺应急机构,现场指挥力帚或现场

日nⅢmq_亚目6/20tom∞w晡Ⅲtm—s_r

n?誊,

城市札追女通&急菅Ⅱ}兢岣研览牛1i

匕生蔓没量埘

2.24五太业务虚m{纯

脱“枭侧颅桨,惯例舶堪础i。进f

r

廿和生许,从’j“十加垭卅,对r

将辅助完成成急颅案昕定帕业扦涟删和职能:}|;(删l&牲和颅删自!符.应总保障准蔷腿划.心急响晦(指挥、姓性、支持).恢复抨什丹忻,应急竹息霞m。

(i)l|;i洲俯拄日l颅测颅符糸统乜禽技防报警接入

Fi然吠僻颅臀

讣忻和镀台。城市轨道蹙皿麻急中心的指挥决策系匀艺姓时突艟-Ⅱ什和一q能艇乍的突发小忡帕指挥决毓一1‘台。遗就足“对抗决策”。简要引^ln艾H技术,L¨l杆挑能刊!斛颇榘范例

蜕曩现对抗决麓盘仆系统轴

城市轨世文通应急这个“准军‘H化的系统”.对抗决策要研究的问题也秘多,霉魍研究.ji:垃小这个系统i.程.除r需哥城【|『轨逆盘通部门的每2,和点持型衙竖政府时这项i。雠的支持和投凡。

助决策肯进行决策。iq此.业口iqii,i外皿大轨道奠通寅垃-¨什沿卫豢例库屉}舒必饕的。蛾『“轨道受通应急2"仆的决蒙打婪研究㈣f"i把c1[SRlllliefl,'J对抗决策引人到轨进文通-l-米肺忱或施和饪拟1…练.这样干能“Jl做硎自!防为L.把可能笈生的安发1“什1il『火在萌芽状惑.赏现・r战结合机吠娥比的总flii杯.

3

最统接人.安争l‰控系统、宣生生产忭用’信息乐统.m!"lk世仝一生综俞敏曲}庳最缆等。

(2)成急保障准备规划系统乜禽预案竹用!系统成急保障系统、J,Z急挑划系统、啦急资源功志1}罔!’i嘲配系统.动恋椎控与竹碍!系统1…缚2J演习乐缱等。

(3)心急晌啦乐缱乜音挑蕺点持最统々tkJ;/盘指鼎’系统成急处髓乐统移动指挥系统一J【仆^谢2,眈挂最统r特柞功f二心最缱(tpSl,itlj系统肆。

(4)慨牡"竹分析系统也禽

4结束语

山{。城市轨j苴立通足绿色≮埘,“染小,客运聃火、+*垒和遮蔽.九论自1’时迂足在战时部响啦要作Ⅲ。冈此.找们婴特圳尤诖轨Jd交通肺息最统的盐世。

国内外在域巾轨道受通戊盘系缱建设-}-n田迁没订特定的樽℃供枣#.所吼.墟1t-…q特也城c{i轨进崔曲心急指挥乐缱就辅褂格外一R嶝丁。

2证m。#丹fj髓j0‘.‘f刊…fj口址决策的培础mr城iH

轨进奠迎戌盘系统址址^m城l“轨道变埘耻竹lf¥f;ii:|J系统托1,11最缱指挥州懂最统之肝,鉴刊川丝雌佶目.轧蟛进仃钳源憾舟.槛小杵陡璇扦所需的信心晰im,【J,i此,m时遗屿批城乐统进仃f.i0桨墟。i'l多茉缱设}|时.仆没打#啦‘oJe他最统的’i_肫inⅢ竹0JtlZ,lq此.裳现资源键、fj息按曹.就成为麻急彖娩进蛙的戈谜和一R点¨题2。

33

参考文献

心急-Jf…讨峰数抻:挖概丹惭采i兜

战后评价系统啦个仆价qm随丹析最统等。

《5l

茎}㈨删㈣

H急f二启.笸加系统乜禽对

内外佑n垃m系统公Jer播和奎议空最统等。

3轨道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的关键问题

31"机北镶

m::ea【£{々

时j=城市轨道奠通心急指挥糸坑米il}.除r世解决颅删、推理、对抗决策所趟到差链技术之外.土矍足协州和点持,枷何北t2.柯的乐境恬n时外JF放.置地址阱州.”f虬域『¨轨道文通J、t急系统址项系统工程.晰且它还址城iH心急决策表统一i-的十r最统.㈨¨蛮现最统之间的H联互通.造就前耍吐啊的领

却r嵌现颅e玎~1:.把小敞火害突发班件淌灭枉叫芽状志.嵌bir执行的是’对抗啦策’。麻急情抽!柏坎心肚麻急颅槊,”J耐¨能发生的・R.特太,H件的处代或扦耐已髓

牛曲-n特凡班仆托不到百仆之百

篙裟戮篱鬣篇m篓薰蠹滋銎巢一

舭蛳№孙牡叩=量

n#目自20】008-07

蜥㈣w。船㈣~

料龇

进Ⅲ的月!寨.揶谢螫根槲脱场伏时帖况和颅兆进行推朋。和丹折.#韭

衄eⅢ眦“巩^咖6/20"10日nⅢmⅫ_女日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系统的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牛卫星,niuweixing

南京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江苏南京,210008现代城市轨道交通moDeRnURBantRanSit2010(6)

参考文献(4条)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8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我国有20多个城市正在建设或规划建设地铁等轨道交通项目,在建线路总长度超过390公里,有1500公里线路正在规划建设中,同时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处于运营或试运营中。长期以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也是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企业进行管理的重中之重,安全管理对于轨道交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1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因其发展历史较短,经验不足的现实,在建设和运营管理中留下了以下七个方面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安全隐患:

1.1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城市轨道交通要从前期论证、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的全过程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各个环节上相互脱节,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1.2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铁安全管理法规,是实现地铁建设、运营和管理法制化和规范化的基础,也是实现地铁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设部已于去年制订颁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但仅此是不够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1.3相关的安全标准规范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

地铁行业安全标准的建立,对规范企业的安全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立地铁行业安全标准,既要考虑地铁行业可能达到的水平,更要充分考虑乘客和社会各界的期望值和认可度。如何制定统一的安全标准,确定事故分类、事故等级及其划分办法,进而形成完整的安全标准体系这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

1.4没有形成一种全民的安全意识

地铁运营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要实现地铁运营安全有序,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基础上,必须对广大乘客进行宜传教育,要大力向乘客宜传并任促其遵守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全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形成全面的安全意识方面尚有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1.5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与缺乏演练

由于地铁运营环境的特点使得事故发生时危险性和紧迫性较高,因此对地铁事故的处理.预先制定各种预案并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新建成的地铁线路,在投人试运营期间更应该进行起复、救援、抢修、抢险、消防、突发事件等不同类型的演练。目前大多数地铁公司都制定了一些应急预案,但突出的问题在于既不够细化又缺乏定期演练。

1.6安全评估制度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和推广

安全评估是保障系统安全性的重要手段,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的全过程。在轨道交通项目投人运营之前、运营企业必须通过安全监管部门会同消防等部门对系统进行初检和安全评估;进人运营阶段,安全监管部门必须定期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检查,还可以指定专业科研或咨询机构对运营企业进行安全评估,责令运营企业对检查评估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从而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建立科学有效的安全评估体系,确定统一、规范的安全评估标准方面还须进一步推广和深人。

1.7各地对于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投入不够

安全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管理、技术、资金等。安全标准与人、财、物的投人成正比,要实现可控的安全标准,一定要加大投人。我国的轨道交通在安全的投人方面还很不够。

2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对策

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的各个环节及众多部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抓好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生产管理,政府主管部门、企业要从强化安全意识、建立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人手,从体制、机制上确保安全生产。

2.1加强城市轨遗交通规划、建设、运管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

理顺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体系,加强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协调一致和相互配合。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提前参与到涉及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阶段的安全性论证工作;施工审查部门要加强对有关安全强制性条文的审查力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单位也应将运营安全保障前移,提前参与前期各项安全审查工作。

2.2制定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法规

认真总结国内外地铁建设和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经验,针对我国地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和完善统一的地铁法律法规,明确地铁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营单位的安全职责,依法规范乘客行为,保护地铁安全设施,使地铁建设和运营管理走上依法管理的更高层次,确保地铁系统安全运营。

2.3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推进设备技术国产化

设施设备的可靠性是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应通过制定统一、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使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各类运营设备符合接口的技术要求,切实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为运营安全创造必要的条件。同时,运营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加大国产化的推进力度,强化运营设施设备保障,不断提高运营安全质量。

2.4完善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地铁运营安全需要相应的监控和评估体系来保证。应逐步建立起包括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运营安全评估体系及安全控制体系等方面在内的大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形成职责清晰、层次分明、衔接紧密、覆盖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把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和每一个员工。

2.5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多种形式的演练,提高应急应变能力

按地铁运营的具体特点,完善各种事故情况下的应急处理预案,建立与公安、消防、医院、公交、供电等单位沟通联系的地铁灾害抢险救援联动机制与指挥体系。通过演练,达到各种设备与各级员工之间的“联调”,提高多工种共同配合抢险作业的能力及地铁运营管理人员紧急应变能力,同时也检验设备维保质量和应急功能状态。

2.6加强运营设施保泽,提高运管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一方面应用新技术、新设备,采用白动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系统设备,提高运营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采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建立维修管理信息化系统,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时、物料、定额、检修规程等进行全面监控,保证维修计划的落实,全面提升设备设施维修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维修质量,保证设备设施的质量状态。

2.7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社会”

大力开展公众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建设运营安全文化,努力提高全体地铁员工和全社会的安全意识。通过培养安全型的地铁员工、地铁家庭、地铁乘客,将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致力于建造“安全型的社会”,从而确保地铁运营安全。

参考文献:[2]谢正光.北京市地铁运营安全管理[R].北京: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研讨会.2004.7.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9

关键词:地铁运营运营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U231文献标识码:a

1国内地铁运营发展趋势

现今国内地铁发展越来越快,目前拥有庞大地铁网的城市有北京(442km)、上海(439km)、广州(236km)、深圳(176km),其中北京地铁的日均客流量达到850万,上海地铁达到750万,广州也达到650万,乘坐地铁出行越来越成为市民的首选。目前已经开通地铁运营的国内城市有成都、南京、武汉、长沙、天津、昆明等,在建的城市有东莞、佛山、福州、厦门、郑州等。

地铁发展的趋势是建设一个经济、舒适和安全的地铁系统,对行车安全有很高的要求,我国及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均推行列车自动驾驶、自动控制和设备自动诊断等先进技术来实现行车安全。

2地铁运营存在的安全隐患

随着地铁网络的形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发展创造了机遇,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也为市民出行带来便利,同时,列车追尾、脱轨、火灾、爆炸、水淹、人员踩踏等事件时有发生,伴随恐怖主义的泛滥及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地铁安全环境及安全运营面临的风险也随之产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安全形势日益严峻。这就要求地铁运营方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提高安全生产能力,确保运营安全可控。

3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措施

3.1强化安全责任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宣传教育是提高员工安全素质的必要手段,在员工的安全宣传教育上,要采取形式多样、机动灵活的宣传教育方式,时时说,事事说,要充分利用安全活动、安全会议、事故案例展示、张贴安全标语等形式,宣传学习安全知识,营造一个“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企业安全文化。

创建一种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使其深入每个员工心中,成为安全意识,形成一个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互相指导的安全管理体系,变领导的强制管理为员工的自我管理,变领导的监督为员工自我需求。

健全安全责任体系,确立安全考核指标,通过签订安全责任状,将安全目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责任到人,体现一岗双责,对安全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形成“安全责任无小事,人人头上有指标”的管理责任机制。

3.2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思想

根据对重大地铁事故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人是造成重大地铁事故的主要因素,运营员工的误操作、乘客携带易燃物质以及恐怖袭击都可能造成重大的地铁事故,因而需要提高地铁运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技能,建立自己的培训体系和专职培训师队伍,与设备供应商合作开发设备模拟操作系统,提高员工的动手能力,避免员工误操作。营造一个“学技能,明责任,我的岗位请放心,我的岗位无差错”的良好氛围。

此外,还需加强对乘客安全意识的教育,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乘客安全乘车守则,需要有一定的法律约束力,加大宣传力度,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反守则的行为和乘客加以制止、处罚,形成一股震慑力,非常时期需要加强车站的安检工作,防止乘客携带违禁品乘车,营造一个文明乘车的良好环境。

通过定期举办“地铁开放日、地铁安全进社区、地铁安全进校园”等活动来培养市民安全乘坐地铁的习惯,教育市民正确使用消防设施和安全装置,充分利用列车上和地铁站的多媒体播放安全知识宣传片,普遍树立“安全运营,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

3.3建立全面的运营安全评估体系

地铁建设的遗留风险威胁着我国地铁的运营安全,因此,运营方需将安全管理工作前移,介入到工程设计与建设环节,使运营方与建设管理单位协同合作,及时发现整改各项安全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遗留风险。

轨道交通的设备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地铁车辆、信号、屏蔽门、轨道、接触网等各大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处理故障的及时性是保证地铁安全运营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运营方需建立地铁运营安全评估体系,与专业机构或高校合作,建立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模型,开发相应的安全评估软件,正确评价地铁运营安全状况、纠正管理偏差,实现科技兴安。

3.4重视现场管理,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

在地铁车站、重要设备房现场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和学习的“8S”活动,对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规范和排查,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深入查找不安全的活动场所、设备和不安全环节。规范各类物资的存放,确保数量和状态良好,在不安全区域设置警示标示,制作醒目的“8S”标示,实行全面目视化管理,对地铁车站和设备房划分管理区域和确定管理责任人,张贴安全责任牌,为员工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让员工一开始就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减少误操作造成的不安全故障或事故。

3.5构建轨道交通应急救援体系

“预防为主”是轨道交通安全正常运营的原则,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根据国内外轨道交通运营救援抢险的经验和突发事件的特点,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轨道交通运营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同的事故,不同的地点,其应急处理方法不同,只有事先制定多套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才能把事故与灾害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应急预案需与时俱进,需根据事故处理经验不断丰富和设备设施的更新换代不断进行优化。

迅速的反应和正确的措施是处理紧急事故和灾害的关键,进行事故应急处理模拟演练是提高应急处理水平的有效手段,通过模拟演练可以及时暴露预案的缺陷,检验救援设备是否足够、检验员工是否熟悉掌握各种预案,提高各部门间的协调作战能力,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增强员工对事故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4结语

地铁作为一种城市公共交通工具,为人民群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便利,对城市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和负责人应该积极做好地铁运营的安全管理工作,使地铁运营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人民在安全的基础上享受地铁的便利与快捷。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预案篇10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地铁

中图分类号:U231+.2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地铁作为一种安全、高效的现代交通工具,在各个城市迅速兴起。但由于其运营组织专业性强、技术装备复杂、客流量大、封闭运行等特点,一旦受到系统自身或环境影响时,极易发生重大事故,处置不当对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依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2006年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等国家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1][2][3][4],通过研究总结天津地铁运营生产现状,重点阐述了地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危险性分析、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培训与演练等方面的研究与思考。

2组织机构

2.1组织体系

以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为原则,由公司主要领导组成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救援工作。其下设应急救援执行组,由各部门按相应职责及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图2-1。

结合地铁运营生产特点,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常设于控制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当发生突发事件时,转交指挥权。

2.2人员构成

总指挥:运营公司总经理

副总指挥:运营公司副总经理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各部门经理

现场指挥:依次为现场负责人,业务主管、部门经理、副总指挥和总指挥。

应急抢险队伍分为三级:

一级:在岗人员(现场人员);

二级:兼职抢险队(各专业抢险队伍);

三级:支援抢险队(由各部门人员组成的支援现场救援的抢险队伍)。

3危险性分析

从“人、机、环、管”四大要素,针对地铁运营基础设施、技术设备、作业环境、现场管理及周边环境、气象条件、人口密度、社会环境等进行分析。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制定专项预案。

本文针对地铁运营生产特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

3.1火灾、爆炸

火灾、爆炸是地铁运营安全的重要突发事件。大量的电气设备、建筑装饰材料、乘客违章携带危险品、恐怖袭击、纵火等均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地铁火灾事故扑救困难,事故后果损失严重,容易造成较高的社会影响。

3.2大客流冲击

天气变化、地面交通堵塞或中断、交通管制、大型活动等可能诱发地铁车站大客流。一旦突发大客流冲击,造成乘客滞留车站,甚至造成踩踏、运营秩序混乱等。

3.3通信系统故障

设备老化、维护等原因造成通信设备故障,会引发运营局部中断、列车降级无安全防护运行,造成客伤、运营中断、运营秩序混乱等

3.4列车故障

地铁运营各设备系统技术密集,构成复杂,相互协调配合难度高,部分设备直接服务于乘客。在列车高速运行时,一旦发生故障,可能造成客伤、运营中断、运营秩序混乱等。

3.5电力系统故障

电力系统因发生短路、断线或保护、遥控等功能失效而导致电力设备本身或其他相关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或危情发生的故障。可能导致电力系统降级运行、照明缺失或用电设备无法运行、运营局部中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6建筑设施损毁

运营正线上由于外部施工、建筑病害、车辆撞击、隧道施工质量、地质灾害等原因,会造成区间结构出现裂损、坍塌、道床起拱的等现象,此类事故发生概率较低,风险等级较大,会造成运营局部中断、列车冲突脱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由于运营生产条件及其环境不断变化,所形成的危险性分析仍须不断更新。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目前地铁监测方式主要由设备监控、人员检查、数据分析三个方面[5]。

设备监控主要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列车自动超速防护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车载视频监控系统等构成。

人员检查主要由数据测量、安检、作业人员巡视、工作检查等构成。

数据分析主要由行车数据分析、设备故障分析、客流分析、气候分析等构成。

4.2预警行动

4.2.1突发事件预警级别

按照突发公共事件即将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由高到低分为i级(特别严重)、ii级(严重)、iii级(较重)和iV级(一般),并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4.2.2突发事件预警范围

当发生以下可能预见的会影响地铁运营的重大事件时,需突发事件预警:

车辆、重要设备设施突发严重故障,影响正常使用;

地铁车站周边重大活动;

可预见的大客流冲击;

恶劣天气;

控制区内发生可能危及运营安全事件;

各工作点位认为有必要上报的预警事。

4.2.3预警信息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到各类预警信息后,应立即向各应急救援执行组传达;各应急救援执行组接到预警信息后,依据各自职责分工,分析其发生、发展的等级、趋势和危害程度,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提出相应的预警建议,做好急准备;信息组根据预警级别向社会公众相关信息。

4.3信息报告与处置

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人员应迅速、准确、逐级上报至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依据应急预案要求进行处置,如图5-1。

5应急响应

5.1响应分级

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本文结合地铁行业应急处置特点,将四级突发事件进行了重新整理,见表5-1。

5.3响应程序

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6]。如图5-1。

5.4应急结束

按照“谁启动,谁结束”的原则,i级、ii级突发事件由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决定终止,iii级、iV级突发事件由现场指挥决定终止。

应急终止的条件:事件现场处置完毕,导致次生、衍生事件隐患消除,满足运营条件后,经现场指挥确认后,现场应急结束。

6培训与演练

培训与演练是保证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级应急人员能够正确进行应急响应的重要保障。本文采用四级培训与演练管理制度,见表6-1。

7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深入,城镇人口不断增加,随之带来各地地铁运营里程不断增长,地铁运营面临的内、外部风险日益上升。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将有效的保障地铁运营安全,减低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发〔2005〕11号);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0号);

《天津市轨道交通管理规定》(2006年天津市人民政府令第101号);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