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十篇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十篇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4:30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1

转衔教育是一个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的概念。1990年美国《身心障碍者教育法案》将“转衔”定义为:“转衔是以社会适应为导向的一连串广泛服务与相关经验。”智障者在就业前接受转衔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我国在学校中某一阶段所进行的转衔教育已比较完善,但在智能障碍者支持性就业这一过程中所进行的转衔教育还比较少,这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智能障碍者就业前转衔教育存在诸多问题

由于智障者自身的智力原因,面对新的工作生活环境会出现一些比常人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比如社交焦虑,如果不提前进行心理辅导,可能导致智障者直接失去独立工作和独立生活的信心和机会。而目前的转衔教育内容不够完善,只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人际关系和智障者心理的辅导。

工作单位是智能障碍者就业后工作生活的主要场所,工作单位对智能障碍者的帮助才是真正持久而有效的。但由于目前的转衔教育没有有效调动工作单位的积极性,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合作不够密切,不能有效地对智能障碍者进行培训和指导,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并且对智能障碍者形成不良影响。

对智能障碍者进行转衔教育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也明显不足,社会支持力度不够。有研究发现,社会对智能障碍者独立生活和就业的支持力不够,直接影响智能障碍者在就业过程中获得尊重和成就感。目前,国家投入特殊基础教育的资金越来越多,但是投入到转衔教育和智障者就业的资金却很少。而学校和教师缺少转衔教育的意识,同时由于繁重的课业负担也没有时间和能力对智能障碍者进行转衔教育。缺少基本的转衔教育师资和资金支持是转衔教育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

对智能障碍者转衔教育的建议

扩大对智能障碍者转衔教育的范围,对智能障碍者进行支持性就业。智能障碍者也是社会人,也需要在社会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和条件。智能障碍者除了要像普通人一样获得基本的物质精神条件,还要面临由于生理原因所导致的心理问题。在对智能障碍者进行转衔教育时应该注重加大教育范围,更加注重对智能障碍者心理及人际交往的指导和支持。通过就业前的实习辅导,如陪同智障者参与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及时解决智障者工作及心理各方面遇到的问题,以确保智障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就业能力并适应新的生活工作环境,保持良好的心态。

在智障者正常工作后,给予长期不间断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工作适应的辅导。转衔教育并不完全等同于过渡教育,还应该包括智障者正常工作后的各方面长期而不间断的辅导。而这些辅导不仅包括工作技能的辅导,还包括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这种指导可以由学校老师进行,也可以由单位同事进行。这种指导的益处往往大于简单的工作技能指导。

加强学校社区和工作单位的紧密联系,建立台理有效的智能障碍者个别教学计划。为了满足智障者工作生活的需要,智能障碍者就业前的个别教学计划可以由学校、社区、工作单位共同制定,提前为进入社会做准备。同时,加强学校社区和工作单位的联系,有利于保障智力障碍者转衔教育的持续,为后来者总结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以提供更多的借鉴。

加大对智能障碍者转衔教育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保障转衔教育的顺利开展。国家应该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当地调整特殊基础教育和转衔教育的资金和人力分配比例。同时,加大对残疾人保护相应法律的执行力度,以保障智障者有足够的机会就业。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2

关键词:人工智能影视教育课堂在场价值观

人工智能技术作为社会媒介化发展的特殊产物,不仅能够建构起智能媒介化的信息社会,更能深入到传媒研究领域,引导影视传媒研究朝着“互联网+教育”的方向发展。当前影视传媒教育正面临重要的转型阶段,如何通过媒介信息技术调整现有的理论学习模式和教学培养目标,已经成为影视教育进行改革创新的突破口。基于人工智能为教育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影视教育正致力于从“刀切教育”迈向“精准教育”,从“课堂缺席”转为“课堂在场”,从人才培养模式到教育信息平台搭建,都在不断强化智能教育培养,力求为影视传媒教育的智能化改革和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一、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应用价值

智能化影视传媒研究是教育信息化极为重要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拓宽了影视传媒教育的研究方向,同时也在技术手段、渠道搭建、傳媒伦理等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消除数据鸿沟,发挥智能传媒教育技术赋能和知识平权的双重功能。影视传媒研究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性教学,以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为教育目标。教育学者是影视文化传播的驱动者,因个体间存在传播技能、信息储备和交往行为方面的差异,造成影视传媒教育具有严重的知识鸿沟。在影视研究学者步入算法教育的重要阶段,智能教育平台可通过读取人的反馈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调整每一位受教育者的天赋类型。与此同时,教育学者能够充分利用算法技术和人工智能手段,获取定制化的影视资源和学习条件,以技术逻辑引导学习流程,用分析框架提高教学模式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强化教与学的变革场景,激活文化创作的想象力和逻辑性思维,使科技创新在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的引导作用下,从一般的理论教学形成智能媒介化的信息教学模式,从单向传授转变为双向互动的学习教育模式。

2.拓宽学习渠道,推动教育形态从理论课堂到智能媒体教育课堂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引发起一场新的教学革命。从教育手段和学习途径上来看,原有的课堂教学已无法满足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求,大数据催生出的智能化影视教育,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间搭建起新的算法课堂,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简化理论教学的概念,又通过具有超强运算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技术手段协助实践操作。例如,人工智能照相机作为辅助型的教学工具,被运用于智慧课堂的摄影实践教学中,借助云端技术和物联网连接远程数据中心,可以帮助不懂摄影技术的学习新手尽快了解电影拍摄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技能,推动教学场景从应用性教学到智慧型课堂的氛围建构。人工智能与影视教学的跨界融合,成为智能传媒教育进行颠覆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形态正逐渐从智慧课堂过渡到智慧校园,从传统的理论范式过渡到智慧媒体的应用型范式,帮助构建起新的学科话语体系。

3.重视传媒伦理,推动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价值观和技术性的生成。人工智能是以追求效益为初心的理性工具,在技能研发阶段尚未对伦理规范提出强制要求,技术伦理向来是人工智能难以逾越的一道鸿沟;影视传媒教育则是以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和价值观为出发点,重视以道德审美为核心的理性意识。智能化传媒教育将信息技术和影视教学进行结合,使得理性工具得以同理性意识深度融合,人文关怀建立在技术作用之上,这既是培养受教育者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需要,亦是强化人工智能技术伦理的有效途径。人工智能时代,强调智能化影视传媒教育技术性和价值观的生成,与其说是建立在影视教育应用场景上的技术伦理规范,不如说是借信息技术完成对传媒伦理和受教育者价值观的理性建构,让人工智能发展紧密联系意识形态和伦理道德问题,加深技术手段和教育学习的彼此作用,从而获得传媒教学在伦理层面的共识。随着传媒影响力的逐步扩大,以内容为载体的影视教学活动意味着要担负起更重要的教学责任,学科研究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注重传媒伦理和技术伦理为教学基础,重新建构现有的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工智能技术注入价值观的活的灵魂。

二、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风险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赋予影视传媒教育极大的应用价值,与此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风险问题。

1.灌输式教育仍占据主流,智能化影视教学陷入价值认知困境。在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以前,理论+实践的教学策略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形态存在于传统影视教学工作中,受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培养目标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包括影视创作及影视理论等相关课程都按照相同的培养模式进行。由于教育主体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过往只能够通灌输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教育,智能化影视教学则是处于小范围内的实践和创新。对影视教育而言,理论与实践是学习的内容,继承与创新才是研究的实质。明确人工智能教育的价值认知,从灌输教育逐步迈向定制化教育,为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应当是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发展的着力点。

2.智能教育应用场景缺乏思考,其深度和广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当前,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的出现奠定了智能传媒教育的基本雏形,依靠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支撑的智能传媒教育,在平台搭建层面已出现显著性成果,但对应用场景的深度和广度挖掘还存在明显问题。影视教育智能化应当以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教育为目标,崇尚的是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不应当将人工智能技术仅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课堂,除了要从“线下”走向“线上”,还需要考虑到以人机交互为主要形态的教学应用场景,挖掘人工智能教育更多的应用情境和展现方式,从而对影视课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价值提供合理的在场性证明。

3.专业壁垒依然存在,智能化教学成果马太效应极为明显。智能教育世界要求培养更加多元化的应用型人才,但人工智能的马太效应逐渐渗透到影视传媒教育工作中,也会导致教学成果受到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难以满足高校对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作为艺术研究的影视教学活动,其科学精神和创新实践同样重要。尤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要想推进受教育者从“影视学者”逐渐过渡到“影视作者”,人工智能不仅需要满足师生的定制化教学任务,还应当破除专业和行业的壁垒,对其相关联的学科和传媒领域进行合作,才能够改变当前智能化影视教育在教学模式上面临的不足,不断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三、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面对智能传媒教育的风险与挑战,影视专业更应当立足于自身的教育发展特色,从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场景建设、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推进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转型实践。

1.从“灌输教育”走向“精准教育”,创建新的人才培養模式。智能传媒教育范式的自主性建构,应当立足于对传统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颠覆。基于当前影视传媒智能化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的不足,其转型实践需要从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出发,在师生、家长和社会的通力合作下,创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碎片化学习完成系统化的学习过程,逐渐从“灌输式教育”走向“精准化教育”。例如,人工智能时代对影视学生的培养更趋向于“以个人为导向的系统化学习”,通过前期对受教育者的大数据整理,对每一位同学的逻辑性、想象力、创造性和沟通能力等进行分析,从影视理论和影视创作两大方向出发对受教育者形成定制化的学生画像,并提供针对性的智慧作业,帮助教师采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实现规范化的信息管理。可以预见的是,智能传媒时代,“互联网+教育”学习模式的生成,在推动知识平权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价值,成为影视教育智能化追求的重要转型路径。

2.从“课堂缺席”走向“课堂在场”,打造新的传媒教育平台。人工智能不仅要改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也应当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应用场景。过去的影视研究多局限于单一的课堂场景,采用课上理论和课下实践的方式进行授课,完成影视教学的闭环。人工智能时代,影视传媒教育应当调整原有的受教育模式,通过搭建合理的人工智能应用平台,可以巧妙地将课堂场景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加多样性的教学应用场景,从而实现成长课堂的“在场共生”。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带动影视制作的推陈出新,通过搭建智慧超媒体系统,将电影屏幕从影院搬到校园,自动生成无穷界面。与此同时,影视传媒的智能化还可以帮助教师自动生成电影梗概,将理论性教学转变为可视化形象,使电影理论同定制化的影像人物之间建立匹配关联,让教育场景从线下逐步延伸到线上,为影视研究提供重要的云服务。

3.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实现产研学的自主对接。影视教育智能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寻求理论与实践的融和,帮助构建起传媒教育和传媒业界的良性生态关系。传媒教育智能化也可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学习效率和工作效率,通过优化教育资源,带动影视内容的高质量生产、影视人才的高质量创作。因此,从“媒教分离”走向“共建合作”,引导产研学的自主对接也成为了影视教育智能化转型实践的有效探索。未来的影视传媒发展,能够抓取海量资源建构独立的影像景观模型,为机器人参加艺考创造可能性,并且也可以紧抓电影内容的智能化生产,从前期的电影脚本自动化写作到后期的虚拟演员个性化定制,系统均可以对剧本创作、电影拍摄等课程进行精准化评估,从中筛选出符合影视公司要求的作品,进入后续的市场化操作。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和在校生的数量均快速增加,随班就读工作迅速发展,培智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以招收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然而,90年代中期,大量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生不能得到就业安置,已经就业的毕业生也纷纷下岗。社会需要受过一定职业培训的智障学生,但此时我国智障教育的体系不够完善。

首先,智障儿童的学前教育未建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学前中度智障幼儿教育(4~6岁)几乎空白,有的学校虽然有了学龄前一年的教育,但对中度智障幼儿的教育训练才刚刚起步,使许多智障幼儿错过了身心发展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

其次,智障学生的高中教育未形成。90年代中期,我国尚无智障学生高中段教育,以致智障学生不能发展必要的专业能力,形成一技之长。在市场经济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愿意接受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的智障学生,九年义务教育毕业的学生一迈出校门就将陷入“就业无门,升学无路”的境地。

再次,智障教育的康复训练刚起步。智障儿童缺陷的补偿、纠正,需要医疗、训练、康复工作的干预。因此,培智学校不仅应具有教育职能,同时也应具有康复职能,但当时的培智学校尚不具备。由于缺乏康复训练,智障儿童丧失了康复良机,严重影响了其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回归主流。

最后,中度智障教育的课程、教材不配套。为适应轻度智障学生教学需要,1987年原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培智学校(班)教学计划(试行)》,组织各地进行了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于1992年开始陆续使用。这套教材积极推动了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智障教育规范发展。但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巨大变化,1987年的《教学计划》和1992年的教材,已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中重度智障学生的教育训练需要。

综上,探索十五年智障教育意义重大。它可以更好的保障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能够进一步完善智障教育服务体系,可以提高智障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社会。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1.建立纵向的教育体系

(1)建立学前康复班,开始智障教育向前延伸的探索

为了解决智障幼儿入园难的问题,1991年开始招收6~7岁的学前智障儿童,建立学前班,开始智障儿童学前教育的探索。

(2)开办职业培训班,开始智障教育向后延伸的探索

为了解决九年义务教育后的智障青年职业培训难的问题,1996年,在综合分析当地社会发展现状对劳动者的实际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智障学生的特点,与区教育局、区残联、区劳动局一起研究,开办了面点制作专业培训班,开始了职业教育的探索。

(3)创办全国首个智障教育职业高中部,开展系统的职业教育

智障学生经过一年职业培训后,其职业能力确实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我们发现,他们在这一年内只能获得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其文化知识、社会适应能力等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智障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其就业所必需的文化知识和社会适应能力,2000年,经市教育局批准,我们首选了烹饪与园林花卉两个专业,在全国率先办起了智障教育职业高中部。

(4)创办全国首个智障青年就业培训托管中心,对中重度智障青年进行就业培训和托管

职业高中部的成立,为中重度智障青年解决了升学和接受职业教育的困难。但是如何安置九年义务教育之后的中重度智障青年,这在当时是一个难题。我们在考察研究了发达国家和地区智障人士生涯教育机构的基础上,于2001年在教育局与市残联的支持下,结合我市具体情况,办起了智障青年就业培训、托管中心,专门接收经过九年义务教育后无法继续升学而又暂时没有得到就业安置的中重度智障学生。开设了文化学习、社会适应、劳动技能、康复训练等课程对中重度智障学生进行生涯教育,这在全国属首创。

至此,形成了“学龄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纵向教育体系。

2.建立横向的教育体系

(1)教育康复

20世纪90年代初期,由于智障儿童学前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形成智障儿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为了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我们系统分析智障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深入调查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着手编制智障教育学前课程。

随着培智学校生源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期,我校学生已经以中重度智障儿童为主。当时,只有原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没有适应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的教材。1999年,为了发展智障教育职业高中,我们启动并完成了《智障教育职业高中课程》初稿,开始编写职业高中教材。为了满足一线教学的需要,2000年,我们着手编写《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课程》和生活语文教材,2002年启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数学编写。

为提高智障教育的有效性,我们开展了课堂教学改革,并于2000年开始了个别化教育研究。

(2)医学康复

20世纪90年代,学校针对智障儿童的具体缺陷,与省儿童医院、省中医学院联合组成智障儿童治疗小组,接着又成立了“智障儿童康复实验中心”,对智障儿童用头针、水针、生命信息等方法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对病情进行控制。2000年后,学校引进了专业康复人员对智障儿童进行专业化的康复训练。目前学校正在开展的康复训练有: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训练和自闭症儿童的康复训练。

(3)训练康复

通过建立智障学生康复档案,进行基线测评,并采用动态评估等方法对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专业评估,实施了感知能力训练、运动能力训练(包括大运动训练和精细动作)、感觉统合训练和语言与沟通能力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主要研究成效

1.全国率先建构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模式框架

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我们设计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模式:将九年义务教育向前延伸三年,解决智障幼儿入园难问题,重点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促进智障儿童的功能康复,挖掘其潜能;开发中度智障教育的课程、教材,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优化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促进智障儿童适应生活;将九年义务教育向后延伸三年,解决智障青年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难问题,开设适宜智障青年的专业课程,开展职业教育,提高智障青年的职业适应能力,促进其回归主流。智障学生在接受十五年教育的同时,还充分接受康复训练,以补偿其身心缺陷,促进其功能康复和健康成长在接受十五年教育之后,通过有效的措施,开辟多元的途径,帮助他们较好地得到就业安置,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真正地回归主流社会。

2.建构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的课程

我们设计了十五年制智障教育课程、学前教育课程、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高中课程。

(1)以康复训练为重点的学前教育课程,填补了我省学前智障教育的空白

我们以康复训练为重点,开发了《学前教育课程》,涵盖了生活自理、感知、肌能、认知、沟通和社会适应等几大领域,并提供了相对应的教育康复训练计划和教学实施过程,填补了我省学前智障教育的空白。

(2)以生活教育为核心的义务教育课程和教材,补充了我国智障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教育课程。为了使教学适应智障学生,我们根据原国家教委1994年颁发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把其中的生活适应课程目标进行了细化,并把课程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还开发配套教学评价,形成了分年级划分课程内容的生活教育课程纲要和相配套的教学评价表。

二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课程。我们吸收了基础教育改革语文教育新理念,依据《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训练纲要》精神,围绕生活教育这一主题,开发了义务教育阶段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语文课程。提出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目标,建构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语文字、词、句教学体系,形成了常用1000个生字教学序列和口语表达教学序列,建构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生活化语文课程体系。

三是中度智障儿童生活化数学课程。我们以生活教育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中度智障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调查结果为依据,根据智障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特点,把握生活化、实用性和弹性等原则,从“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从空间与图形、数与计算、度量、数据处理等四个方面,围绕中度智障儿童生活问题,选取学生现在或将来所需要的、学生有能力学的、生活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经研究,形成了中度智障儿童数学课程体系。

我们编写了义务教育生活语文教材(中度)、义务教育生活数学教材(中度),填补了我国中度智障儿童教材的空白,提高了中度智障儿童教育教学质量。开发教材中所提出的“生活化”理念,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3)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高中课程,填补了我国培智学校职业高中的空白

我们把智障教育职业高中课程分为文化课、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等部分,提出了职业高中课程计划。选用“a”型课程结构(文化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1:3左右),用以训练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其掌握岗位操作技能。文化课围绕专业课设计,文化课中的语文、数学与全日制培智学校十八册教材相衔接,为专业学习和职业活动中必要的实用语文、实用数学,它直接为专业服务,为今后的就业服务。专业课的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而公共课和选修课则根据智障青年适应社会要求和专业要求而设定。

3.完善了我国智障学生的教育体系

建立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纵向教育体系和“教育康复―医疗康复―训练康复”横向教育体系,完善了我国智障教育体系,保障了智障儿童的受教育权,为我国智障教育向两头延伸积累了经验。

4.创新了我国智障学生的就业安置,拓宽了智障青年就业安置渠道

本研究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支持性就业模式。

(1)进行分流培训

学校采用职前分流、分项培训的方法,对轻度的智障学生和中重度的智障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内容的职业培训。通过简化工作流程,创设专用教室,开办劳动工场(缝纫车间、针织横机车间、工艺品制作车间)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训练;职业高中则对学生进行两个专业的系统培训,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发展专项技能,全面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2)开展定向培训

定向培训的方法有:进工厂实习,培养操作能力;定向编组辅导,发展专项技能;定期回访,反馈情况,调整培训方案。

学校用定向培训的方法,为福利工厂输送了缝纫、印刷、小五金二十余名学生。

(3)建立实习基地

学校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现已建立的实习基地有:杭州花圃、大观山农场(园林)、新丰小吃(面点)、钱塘大厦(客房服务)。实习基地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职业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实现多元就业

学校设立了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化运作,与民政、残联、劳动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广泛联系,逐步形成了几条稳定的毕业生输送渠道:与街道签定定向培训、定向分配意向书;由残联推荐按1.5%的比例就业推荐给用人单位;与市劳动局形成意向,每年推荐劳动就业岗位。

由于政府出台了1.5%残疾人就业保障政策,我校的毕业生又大多取得了初级和中级专业资格证书,企业愿意接受受这些过良好教育且有一技之长的智障毕业生。

经过多年努力,学校建构了包括基本劳动技能、职业训练、实习基地专项培训和职业证书教育相结合的与就业安置相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多元安置模式,有90多位学生得到了就业安置。在毕业生追踪调查中有如下三方面的发现。

第一,毕业生就业后,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家庭生活状况有了改观,完全融入了社会,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家长不再担心自己年老后如何养活智障儿女。

第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对智障人士的认识。毕业生得到了所在单位的首肯,他们能遵守劳动纪律,工作主动积极,对同事、师傅、领导能礼貌相待,能够自食其力,能够为社会做出一份微薄的贡献。

第三,毕业生在职业劳动中认识了自我的价值,感受到了做人的尊严,他们人生的价值在职业劳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多元安置模式,为智障人士就业安置提供了思路和典范,更具创新性和普遍意义。

5.创新了我国智障教育的教学模式

建构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多学科、多专业整合的教学模式,增强了智障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提高了教学有效性;形成了在个别化教育计划指导下的包班制管理、主辅式教学、分层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形态,为培智学校实施个别化教育提供了借鉴。

6.扩展了我国培智学校的服务对象

研究了学前儿童、学龄儿童、智障青年、脑瘫、自闭症、言语障碍等学生的教育、教学和康复训练,为我国今后培智学校教育对象的扩展积累了经验。

7.提升了培智学校办学的实效性

本研究发展了教学思想,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造就了一支事业心强、专业素养高、多学科专业团队结合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为巩固、深化和扩展课题成果储备了人力资源,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了长效机制。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4

【摘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河北省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专业教育向全面教育转变,从教研分离向教研融合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我们必须更新认识,勇于创新,才能积极开辟引智新形式,为加强学科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和培养创新人才铺垫。

【关键词】新时期高等教育引智创新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发展

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不只是教师的任务,而是一个系统的全员工程。素质教育是今后教育发展的主题,这个转变的实现,需要我们认真反思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实际价值,并对教学方式、课程设计、评价标准、教师能力、社会适应、就业创业、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性的改革与创新。

(二)从专业教育向全面教育转变

传统的教育模式还存在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以专业教育为主。主要是依据社会分工尤其是产业分工来确定专业,与我省工业化进程紧密联系。面对未来,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一种高于专业教育的全面教育,全面教育应该是塑造人生的教育,全面教育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全面教育应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习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教育获得技能,提升品位,更要使学生通过受教育来实现价值、完善自我。

(三)从教研分离向教研融合转变

教学研究型大学与教学型大学之间的差别绝不仅仅只是“教学多一点”还是“研究多一点”,更重要的在于“教学”与“研究”之间的互动与相生。如何将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以研促教,教研结合,是所有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变的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四)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

传统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学校教育为主的封闭式教育。这种封闭式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以及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也导致了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开始熟悉社会,熟悉所从事的岗位与所在行业,不得不经历较长的适应社会的过程。开放教育要坚持实践化,放教育要坚持社会化,开放教育要猿止际化。

二、新时期高校引智工作的变化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河北省高校引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新时期高校引智工作的变化,高校相对独立性、自主性的增强要求高校的各项工作能够有益于发展目标的实现。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引智工作要调整引进方向,应由单一“讲学型”逐步向讲学、科研、开发综合型转变,为重点学科、新兴学科、缺位学科的建设以及老专业的改造服务。新时期的高等教育向市场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必然要求高校引智工作要为科技成果市场化服务,要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服务。

三、新时期高校引智工作的创新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深入,河北省高等教育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从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从专业教育向全面教育转变,从教研分离向教研融合转变,从封闭教育向开放教育转变。因此,河北省地方高校应该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我省经济和教育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积极构建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引智机制。

(一)引智政策创新。各高校应该将引智工作计划纳入到整体发展规划中,按照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有计划、分层次开展引智工作。学校制定并逐步完善自主引智的政策和规章,规定主要负责部门、协调机制或联合管理委员会、激励机制、奖惩办法等相关制度,适当放宽对高端引智的条件要求和限制,使引智工作不再只是“一盘散沙”,而是真正有章可依、有据可查。

(二)引智渠道创新。引智渠道的创新是自主引智的核心内容。传统的高校引智工作强调“为我所有”,根据新形势、新常态的发展要求,真正提升高校办学的内涵建设,地方高校应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引智工作重心放在“为我所用”上,采取柔性引智模式,强调智力的使用权而非所有权。柔性引智的形式灵活多样,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外高水平专家的理念和知识,推动学校自身的内涵建设。

(三)引智结构创新。由于引智渠道的调整和改革,引智结构必然发生变化。地方高校应该倡导多样化、分层次的引智结构,改变僵化的引智体系,避免统一引智模式,用系统化的、发展性的眼光,调整引智结构,合理规划引智梯队,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引进外专与本校教师组建年龄、性别、学历、职称结构均合理的研究团队。

(四)管理模式创新。我省地方高校在外智引进工作中应该增强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既有明确分工又要通力合作,顺畅沟通,不互相推诿,各部门统一管理标准。科研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应提前做好引进外国专家的工作计划,人事管理部门应与外国专家协商签订引智协议或合同,外事管理部门应作为引智工作的协调管理和牵头单位,通过专题业务学习和培训打造一支素质高、理念新的引智管理团队,对引智工作进行综合管理。

(五)绩效评估创新。河北省地方高校的引智工作必须建立长效评估机制,才能使引智工作步入稳步健康发展的轨道。外事部门应协同科研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定期对引进的外国专家计划执行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估。同时,高校应该设立符合本校情况的激励机制,对评估情况进行合理奖惩,奖励以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外国专家工作和研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1]张荣.新常态下,创新引智机制必要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5(16)

[2]张立军.当前高校引智的现实问题与机制建设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11)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5

关键词:智慧教育;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信息技术

作者简介:陈波涌(1969-),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刘青(1993-),女,湖南张家界人,湖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基金项目: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高职贯通的课程衔接研究”(编号:ZJC2012080),主持人:唐智彬。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6)33-0010-06

一、从智慧教育到智慧职业教育课程

2010年11月美国《美国2010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以下简称为netp2010),通过将教育领域应用技术的状况与近三十年来企业部门应用技术的经验与教训进行对比,发现教育改革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报告提出:“教育部门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就需要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渐进式的修修补补”,提出了应用信息技术变革教育的基本理念。2012年3月,我国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为《规划》),提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为实现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提供不懈动力与支撑。

在教育系统中,学校教育系统是制度化教育的主体与核心。“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显然应当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关键及主要内容[1]。作为人的解放的基本形式,教育过程中人必须取代知识、技能而真正成为教育的目的,不应只终止于某种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的获得,要进一步在向完整的人的生成复归的过程中把这些方面平衡地协调整合起来;教育过程也必须和历史运动现实地统一起来[2]。课程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手段。因而,“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的核心部分。课程应在内容上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同时关注当下教育活动所发生的具体时代情境。当下,信息化是最显著的时代特点,学校教育结构性变革的核心则在于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为基本手段,开发面向学生的能力全面发展与素质提升的智慧课程。

理解智慧课程,首先要理解智慧教育。2008年,iBm在智慧地球概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智慧教育。基于智慧教育,许多专家学者又提出了智慧校园、智慧教室、智慧课程等。从形态上看,智慧教育是数字化和信息化支持下的新型教育形态,智慧课程是信息技术与学科(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新型教育形态的实践载体。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智慧课程的内涵进行了相关的界定。张琪认为智慧课程是在智慧教育框架下,帮助学生提高智慧生成与应用含量、培养时代价值观和思维特质、综合运用新学习工具与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教育过程及评价等优化重构的“灵巧”课程体系[3]。汤伟则认为是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发展过程中,挖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使学校形成有慧眼和慧心的大智慧群体[4]。陈琳等从课程本质的视角,指出智慧型课程是着力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能力和适应时代创新创造能力,使学生更富有智慧地学习、教师更富有智慧地教育教学的课程[5]。不难看出,智慧课程是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依托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程活动中共同成长的一种新型课程形态。任何教育过程都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或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即都涉及“教什么”的问题[6],课程是教育过程中各类因素的中心,是“教”的主要内容,培育人才的过程,主要是课程实施的过程。赋予课程“智慧”,才能培育智慧之人。

基于上述分析,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可以初步界定如下: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与智慧教育的基本框架,以培养学生应对未来世界的“生活与工作的智慧”为取向,以“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为基本路径,以“人机协同”的智慧学习环境、多种学习工具与创新学习方式为基本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学习与职业技能习得内容过程及评价等优化重构的课程体系。通过智慧课程的实施,一方面,利用智能的手段为学生获得进入职业世界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与素养,改进学生的学习评价,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智慧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学生与教师在此过程中共同成长,共同生成智慧。智慧职业教育课程既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核心特征

技术的发展为学校教育带来各种新的可能。从古代的结绳记事和口耳相传,到后来的印刷术,到世纪初的互联网,再到如今的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人类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给教育带来了新的面貌和愿景。信息技术与教育整合,多媒体教学出现,这是智慧教育的初始形态,当今,在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变迁――教育变革三元互动结构中[7],以教育信息化Ф教育现代化成为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的趋势。智慧课程将在信息化大背景下,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针对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难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成为驱动职业教育转型的结构性力量。智慧课程是“教育+互联网”的最集中展现,是信息技术与教育在实体中介中的“深度融合”。构建智慧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改变长期以来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效不显著的问题,引领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具备传统职业教育课程的部分核心特征,同时具备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特征:

一是选择性。智慧课程是在信息技术这一“时代催化剂”的作用下课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是信息化元素充分融入教育后的课程新理念。从课程的形式上,智慧课程理念催生出一朵朵课程变革的浪花,mooCs、微课、网络视频公开课等都是智慧教育理念下的新课程形式。学校教育从仅限于校园到跨越校园围墙,只需通过某个平台就可以在线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学校教育形式和个人学习方式都显在和潜在地发生变化,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等都发生了结构性变化。学习者从个体学习需求出发,选择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进度安排等,由此带来学习评价的相应改变,彰显个性发展需要,从而实现课程适应学生,而不是学生适应课程。

二是开放性。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体现了时间、空间与结构上的开放性。在时间上,智慧课程的形成是持续修订、持续完善、持续发展的过程,通过不断试用,最终走向完善。在空间上,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主要通过网络平台呈现,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不同需求的人群,可以随时通过链接互联网,接触或下载相应的智慧课程资源。基于平台,课程学习者能及时了解课程开设的信息,如排名情况、下载量、好评度等。从结构角度来看,智慧课程具有较强的兼容性。课程资源以共建共享的形式,一方面,课程开发者的智慧为学习本课程的人分享,通过设置问题,激发学习者的思考与激情,培养学习者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课程学习者为课程的完善贡献自己的智慧,学习者通过批判性地学习课程,在理解与接受课程知识的同时,提出改进课程、完善课程,并逐步生发出课程智慧。

三是先进性。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缘起与发展于信息化的大时代背景之下,从内容到形式都与这个现代化时代紧密相连。先进性首先体现在内容上,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应该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最前沿、最重要的内容,满足职业教育教学的最新需求。其次是教学方法先进。智慧课程不仅仅是利用最先进信息技术开发的教学资源,同时体现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最新发展,融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理念,突出了对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的最新探索。再次是依托平台先进。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空间局限,依托我国各类教育平台,将智慧课程的开发成果通过最便利的平台,分门别类地展示课程,引导学习者进入相关学习平台,并最终成为引领职业教育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

四是友好性。传统课程的最大缺陷在于封闭性,这种封闭性直接影响到其与学习者之间的联系。智慧课程的友好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智慧课程的“易获得性”,即学习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非常便利地获取到相应的课程资源,随时随地开始学习。二是智慧课程自身设计的便利性,突出界面友好,结构清晰,内容重点突出,特点明显,学习者根据课程框架,确定自己的学习安排。友好性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三是智慧课程为职业教育学习者提供了许多的机会,多元化的学习资源还全面支持泛在学习,既服务于在校学生,又支持社会学习者,支持学分银行。帮助人们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后,可以根据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获得各种自己目前职业或者未来职业所需的各种培训的机会,鼓励学习者用一生的时间来充实、完善自己,满足自己对教育享受的需要。

五是研究性。智慧课程是一种情境化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的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的交互环境中进行学习[8]。其区别于以往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探索性,这源于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与职业教育研究性学习的深度结合。课程内容上,通过融入职业教育探索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创造欲。培养过程中,将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作为创新意识与创新素质的培养基础,以线上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学生凭借虚拟环境的优势,尝试不同的角色参与工作过程,进而锻炼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完全进入探索过程,直接接触感性知识来强化形象思维,使学生把不合理的随意调节转化为从中总结经验的手段,从而给予了学生个性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感性到理性、从直观到思维,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是立体性。立体性首先体现在智慧课程的呈现形式上。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不仅仅是授课视频资源,还包括相应的文字教材、配套练习、技能细节讲解视频、学习自我评价和诊断平台以及其他拓展支持资源。所有资源的集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同时也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整体性解决方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灵活选择最适合的优质资源,并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与手段,完成相应学习任务。其次,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体现在能力培养的立体性上。智慧课程从来不限于以某一个特定的目标作为人才培养的终极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探索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智慧课程体系既突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对职业技能的重视,这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又注重学生通用技能的培养,如信息素养、新设备操作能力、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等,这是学生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和职业世界的重要素养;同时更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育,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眼界视野和数理思维等纳入智慧课程的总体框架,并进行重点培养。

三、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课程目标定位、实施及评价

一个社会若按自身的形象塑造其成t,最有力的工具便是教育[9]。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受教育阶段,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实施媒介,一直是学生通过教育走向社会化的实体中介。科学的课程开发将更好地考虑到学生、社会和学校三者的发展需求,是调节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矛盾的根本手段。课程开发是为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阶段。面对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变革,其对教育的影响与冲击越来越显著,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将呈现什么特征?这些特征将如何体现在智慧课程上?

(一)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定位

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目标应体现当今经济社会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的《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中明确提出,教育要“反思课程编排”,重申人文主义方法,要努力发展更加适应实际需求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增加多样化和灵活性,以便调整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这意味着要确保个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能最有效掌握和应用职业适应能力[10]。美国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中谈到:“虽然专业技能和技术对于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过渡至关重要,但是如果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技术和技能,而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改变,那么他们就本末倒置了。如果我们只改变学生学习的技能,而不改变他们的观念,他们就会依旧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高效的劳动者。这样培养出来的劳动者就会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实用主义心态去开展经营活动”[11]。国内学者的调研也发现,我国的学生最缺人格培养、通识性能力缺失及适应国际劳动力市场能力偏弱[12]。从这一点看,现代职业教育面临的任务是培养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技能创新型人才。既要培养学生成为未来劳动力市场的“职业人”,更要培养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智慧人”,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结合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6个层次分类[13],智慧课程要超越简单的知识性课程目标,着重通过知识和认知过程的不同结合方式来厘定课程目标。具体说来,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目标将定位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工作世界的职业技能,并着力于提升学生的“可转移技能”“二十一世纪技能”和“非认知技能”,其中包括交流、数字素养、解决问题、团队合作及创业能力等。课程不仅要服务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更要指向并服务于学生的素养以及创新创业素养,使学生能够在特定的条件下,以富有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方式运用有关知识(信息、理解、技能和价值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与他人建立新的联系[13]。总而言之,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定位于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工作智慧、生活智慧的生成与应用,培养学生符合时代的价值观和思维特质,并以此作为课程实践的取向。在实施上,依托信息技术,探索各种课程形态的创新创造、互动互补的方式与途径。

(二)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教学实施与评价

智慧课程要有智慧型的课程主体关系,即智慧型的教师与学生关系。要改变“教师在讲台上自我表演,学生充当看客或听众。所谓知识也好、信息也好,都是一个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流动”[14]的问题,智慧课程的教学实施应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的实现,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有效结合[15]。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学习需求,同时教师根据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师生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具体的教学方法上,尤其鼓励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自主、探究和协作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如翻转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对象的不同、培养需求的不同,选择适合的教学实施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在师生互动交流与学生深度参与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与演说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探索与创新意识等得到尊重与培养。此外,重视探索性与研究性是职业教育智慧课程教学过程中的特征,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听课与探索、理解与创新紧密Y合,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通过以探讨的态度、批判的角度进行学习,一方面,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得到更为深度的理解;另一方面,学生能更深刻理解方法,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

在智慧教育的背景下,课程评价同样凸显信息技术在其中的重要意义。首先要建立职业教育智慧课程规范,确定智慧课程的基本要求,明确课程的完整性、适应性和体系性,完善智慧课程规范的评价标准。其次课程内容评价,即课程覆盖相应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在构成、组织、呈现以及更新速度方面的总体性评判,其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融合程度是课程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再次,智慧课程的评价还包括教学设计的体验。从这一角度出发,智慧课程的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较高创造性、较高参与度和较愉悦的学习体验,在兴趣与动机、教学设计层次目标以及学习反馈与交互方面形成明确的观察点。最后,智慧课程评价还应该关注课程实施的支持构件,如支持智慧课程学习的设备与网络环境,并有充分的软件技术条件、平台以及管理技术,这些主要是从运行环境、操作与应用、兼容性以及开放程度等角度进行评价[16]。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实施过程应充分科学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融于课程的各个阶段,既要评价开发,也要评价实施;既要评价结构,也要评价内容;既要评价基础条件,也要评价支撑条件;既要充分考虑智慧课程的创新要素,也要关注传统课程的经典因素。

四、推进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按规划、分层次推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建设

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技能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持,建设职业教育精品智慧课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配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开发规划与发展思路,按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通用能力类课程等课程类型,分层次推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开发。通过建设一批、总结做法、提炼经验、带动一批,逐步形成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经典之作,构建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体系。

(二)发展与智慧课程相配套的智慧评价,以评价促课程建设

智慧课程要有配套的智慧评价,以课程评价促进课程建设。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评价中,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借助有关学习平台,挖掘与收集学生学数据,通过分析学生的智慧课程学习行为,形成更为科学、智能、严谨、精准的课程评价。通过确定与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相配套的智慧评价体系,学生将形成对课程学习评价的全新认识,在课程学习目标、学习要求、重点难点等方面都将有更科学准确的认识。智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过程。通过建模,对学生课程学习的内容挖掘、结构挖掘和使用记录挖掘,完整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逐步积累学生的学数据,并对学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促进智慧学习与课程研究,从而有利推动智慧课程建设。

(三)加强适应智慧课程教学要求的师资队伍建设

智慧课程从建设到使用,都离不开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的支持。建设一支适应智慧课程开发、教学实施与评价的教师队伍,一是要使职业教育教师走出封闭的课程意识,理解信息技术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发展趋势,发展互联网思维,顺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从思想层面理解智慧课程的建设理念与需求。二是逐步强化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为教师参与智慧课程开发与利用智慧课程奠定基础,这也是信息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集中授课、网络学习等方式,针对性地提高教师的信息能力。三是利用名师的典型效应,总结智慧课程开发、应用的典型经验,带动其他教师的参与。四是要为教师参与智慧课程开发与应用提供有利条件,从经费、设备与时间方面得以保证,并鼓励和保护教师的探索行为。

(四)加大智慧课程的共享平台开发力度,提高课程的开放性和利用率

智慧课程将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不断进步。因此,应加大智慧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开发力度,逐步形成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准淘宝”市场,搭建一个课程资源平台,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根据个人需求,选择自己的课程。利用现有的“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建设基础,将优质智慧课程资源精准地推送给每位学生。同时,也可以在自建平台之外寻求其他的平台空间,与国际化慕课大平台,如edx、Coursera等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将相关课程在知名平台上线,有力扩散我国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影响范围与纵向深度。

(五)加强研究,将职业教育智慧课程建设引向深入

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也因为职业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推动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理论研究,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理论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深入:一是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理论研究,对厘清课程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以及课程模式等问题有深刻意义,这是我们理解职业教育智慧课程一些基本问题的基础。二是研究职业教育智慧课程的教学与应用模式,并对应用进行案例研究。通过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让职业教育智慧课程落地,不断提高智慧课程建设水平。

总之,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在各种因素、部分、全部内容的复合最后完成之后,结果才能降临。静待花开是在纷繁的教育事务和问题中的一种自觉,是对人和教育的一种理性[17]。因此,不管是传统课程还是智慧课程,都只是促成学生生成智慧、全面发展的一种影响因素。要实现职业教育的技能创新型智慧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期待有智慧的课程,更期待促成智慧生成的人才成长环境和教育者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耐心与不懈付出。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结构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J].教育研究,2015(11):78.

[2]项贤明.泛教育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537.

[3]张琪.技g变革视域下学科智慧课程建设――基于“长尾”评价的研创课程探索[J].远程教育杂志,2015(3):89.

[4]汤伟.在“智慧课程”创生中体现校本特色――关于学校课程校本化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8(1):68.

[5]陈琳,陈耀华,李康康,等.智慧教育核心的智慧型课程开发[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1):34.

[6]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

[7]祝智庭,管珏琪.教育变革中的技术力量[J].中国电化教育,2014(1):5.

[8]王济军.智慧教育引领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05(5):56.

[9]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

[10]UneSCo.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eB/oL].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2015年出版,巴黎.http:///new/zh/education/themes/leading-the-international-agenda/rethinking-education/.2016-4-6.

[11][美]杰里米・里夫金.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m].张体伟,孙豫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

[12]阎光才.我们的教育缺什么?[n].光明日报,2016-01-05(13).

[13]王小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学(修订版)对课程目标制定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1(4):22.

[14]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4):96.

[15]何克抗,等.“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2000(2):5.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工智能;转型发展

一、高职教育现状

(一)客观层面

(1)社会面。当前社会发展处于转型关键期,高职教育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对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传统思想中,家长学生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高职教育。随着社会给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很多高薪岗位,部分学生主动选择高职院校进修学业,提高自身技能水平。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发展趋势为导向,及时调整自身发展战略。(2)政策面。在新课程改革视域下,政府高度重视高职教育的发展,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极大的推动了高职教育的稳定发展。

(二)主观层面

(1)教学理念。高职教师受传统思想影响,往往重视成绩和理论知识,亟需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时代,自身转型创新的必要性,正积极将全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2)教学方式。高职教育逐渐创新教学方式,将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实训教学等应用在常规教学中,适应时展,彰显职教特色。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理念未发生变化,能力无法满足新型教学方式需求,存在亟需改进优化的地方。(3)教学体系。只有完善的教学体系,才能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创新提供依据参考。当前高职教育体系中含有诸多不足,如学科单一、理论与实践比重不协调、知识内容陈旧等。高职教育要想适应新时展趋势,应积极完善教学体系。

二、人工智能现状

(1)国家战略。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35号),提出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是人工智能,提倡积极构建全新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实现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的目标,推动智能经济的发展。各部委也积极颁布一系列政策,如《智能制造2025》《“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等[2]。可见,国家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人工智能已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2)产业发展。多年的探索,人工智能技术有了明显提升,在问题求解、泛逻辑理论、不确定推理、拓扑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方面有了显著研究成果,一部分成果甚至领先世界水平。例如我国在模式识别领域的研究,文字识别、语言识别、虹膜识别都取得优异成果,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医药、机器人视觉研究、卫星遥感、自主导航、军事等领域。企业十分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像360人工智能研究院、阿里人工智能研究院、百度人工智能研究院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研究,使应用和商业价值最大化。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人工智能产业创造700亿元市场价值,预计在2020年产业规模超过1600亿元。

三、人工智能推动新时代高职教育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一)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高职教育发展的目的是培养适合岗位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人工智能时代,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部分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发生明显变化,逐渐形成了“机器换人”的局面。企业中简单、重复、劳动强度大的岗位,都由智能机器人予以代替。例如在京东电商的物流中,出现无人机配送方式,直接冲击了传统人工物流配送模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智能机器人走向物流配送的工作岗位,形成全新的工作体系。此外,在生产制造的质检环节,由于传统人工监测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应用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动态检测。可见,人工智能时代会有大批岗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机器人。高职教育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模式,顺应时展趋势,结合社会岗位对技能人才的需求,调整高职教育方向,实现高职教育价值。

(二)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

以往的发展致力于“中国制造”,但新时代“中国制造”已无法提升综合国力,国家必须调整发展战略。人工智能时代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这一发展战略的转变,能看出先进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2025年实现“中国智造”的目标,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顺应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同时,高职教育转型过程中,转变以往以理论、成绩为主的思想观念,对人才进行更加系统的培养,调整理论知识、实习实践之间的关系比例。人工智能时代的高职教育转变与创新,可以加大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力度,使人才综合素养得到更好提升,满足“中国创造”的需求。

(三)学生自身价值实现的需求

时代的发展使高职学生的思想发生变化,传统的高职教育虽能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但并不满足当前企业对工作岗位的需求,学生无法实现自身价值。曾经的学生,没有认识到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存在“得过且过”等不良思想。新时代,高职学生逐渐认清自身地位,意识到自己与国家民族是“命运共同体”,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要力量。高职教育转型创新,根据时展要求、学生需求,合理调整教学方案与计划。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7

关键词:人工智能;创新性教学;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教学改革

人工智能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智能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知识点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课程内容广泛,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和挑战性[1],其开设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和问题求解手段。同时,本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前沿技术的前瞻性,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和学术水平。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基本原理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启发了对人工智能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中南大学人工智能课程开设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3年,蔡自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普度大学研修人工智能,并与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傅京孙(K.S.Fu)教授及清华大学徐光v教授合作研究人工智能。在傅京孙院士教授的指导下,蔡自兴和徐光v教授执笔编著《人工智能及其应用》一书,并于1987年5月在清华大学出版社问世,成为国内率先出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教材。本教材不仅为我校人工智能课程提供了一部好教材,而且促进了国内高校普遍开设人工智能课程。此后,又陆续编著出版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二版、第三版“本科生用书”和“研究生用书”、第四版等,修读该课程的学生也与日俱增。该书第二版还获得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经过近20年建设,该我校人工智能课程于2003年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在2008年评为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这是至今国内唯一同时获得部级精品课程和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的人工智能课程。同时,我们还开发了人工智能网络课程,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等特色,被国家教育部评为优秀网络课程,供兄弟院校人工智能教学参考使用,受到普遍欢迎[2]。

作为国内第一门人工智能精品课程,我们按照教育部精品课程标准建设《人工智能》课程,尤其是在教学内容、创新性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进行不断进行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即为我校人工智能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经验的初步总结。

1教学内容优化

1.1课堂教学内容优化

教学内容的确定是课程的首要任务。如何选好教学内容,使学生既能了解本领域的概貌,又能适合学生的基础,便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是一件难事。教学内容除了包含基础理论外,还应该反映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动态,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本课程最初设定的教学内容分基础部分和扩展应用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知识的表示以及推理,而扩展应用部分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机器规划、机器视觉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科学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大批新的方法和算法,研究热点问题也从符号计算发展到智能计算和agent等。

学内容,既能使学生了解本领域的概貌,又能适合学生的基础,便于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是一件难事。教学内容除了包含基础理论外,还应该反映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发展和新动态,跟上学科发展的步伐。本人工智能课程最初设定的教学内容分基础部分和扩展应用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发展、知识的表示以及推理,而扩展应用部分主要包括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机器规划、机器视觉等。

近年来人工智能科学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大批新的方法和算法,研究热点问题也从符号计算发展到智能计算和agent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计算方法无法在一定时间内获得精确的解。为了在求解时间和求解精度上取得平衡,很多具有启发式特征的智能计算算法应运而生。这些算法通过模拟大自然和人类的智慧来实现对问题的优化求解。计算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一个新的分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它主要涉及神经计算、模糊计算、进化计算和人工生命等领域,在如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自动控制、通信网络等很多领域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另一个近10年来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是agent和多agent系统,其理论最早来自分布式人工智能,并随着并行计算和分布式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为热点。

以上两个内容都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因此,我们在《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三第3版[3]和第四第4版教材[4]中已经顺应形势加入了这方面的内容,并将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扩展,加入了计算智能、分布式人工智能与agent。由于不确定性推理和基于概率的推理方法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我们也将此类非经典推理方法单独作为一章来进行教学。另外,还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如本体论和非经典推理、粒群优化和蚁群计算、决策树学习和增强学习、词法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以及路径规划和基于web的专家系统等。图1给出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大纲。

人工智能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且内容较多,要在有限课时内完成教学计划并让学生掌握,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有所取舍。中南大度。因此需要根据教学对象的需求有所取舍。中南大学在智能科学与技术、计算机、自动化三3个专业中均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根据相关专业课程教学对象,对学时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对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为必修课,共48个学时含实验8个学时。表1表示为相关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内容分配情况。对于计算机和自动化专业,人工智能课程为选修课,共32个学时含实验8个学时。许多兄弟院校的计算机专业都把人工智能定为必修课,课程学时也在50学时左右。因此,我们一再强烈建议我校的计算机专业把人工智能列为必修课,并适当增加学时。由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有专家系统和智能计算选修课程,因此在人工智能教学内容中只将这两部分做简要阐述,而将重点放在知识表示和推理以及扩展应用上。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除基本的知识表示和推理外,计算智能和agent技术也是他们在软件开发和通讯技术理论学习中需掌握的重要概念。同时,计算智能、专家系统对自动控制和电气工程也十分重要,对自动化专业则应掌握该方面的内容。

1.2实验实践教学创新

国内人工智能课程在开设之初大多没有安排实验内容,仅为理论基础和概念讲授。由于理论比较抽象,很难理解,学习效果不理想,学生们对于其应用实现也十分困惑。此后,各高校也逐步在该课程中分配了实验学时,大多数采用prolog语言和专家系统作为实验语言和对象[5]。为了改进该课程的教学,我们也从没有实验到将实验学时从零调整为设置4个学时的实验课时,然后到现在的8个学时的实验课时。随着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内容也进行了优化和更新。

人工智能课程实验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发挥主动性,研究探讨人工智能算法和系统的运行和实现过程,提出思路并验证自己探索的思路,从而更好的地掌握知识,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实验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实验项目应具备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目标明确,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进行实验,但实验过程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进行适当的调整。再者,充分采用虚拟实验方式进行实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分析和探讨智能算法的很好平台。同时,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分析既有格式要求,又给学生报告自己的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留有空间,并在评分时加以充分考虑。这些做法能够鼓励学生,特别是鼓励优秀学生进行独立性研究,满足他们学习的需求。

1)人工智能课程的实验环节不足和课时分配问题。

中南大学的人工智能课程的实验环节经历了从精品课程建设前没有到开设,一直到其内容和形式上的不断改进过程。但目前实验还主要处于演示性和编程的实验阶段,而非设计和训练阶段。此外,由于人工智能课程涵盖范围广、内容多,而课程所设置的学时有限。,如何分配好课堂教学与实验课时也是一个需要在今后课程建设中不断探索的问题。

对于某些专业的人工智能课程,可以考虑单独开设人工智能实验课程或人工智能程序设计与实验课程。

2)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情况下如何保持该精品课程持续发展的问题。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高度融合的交叉科学,其发展速度迅速,不断有新理论、新问题涌现出来。我们的

人工智能教学既要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又要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势必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不断更新,这对我们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结语

本文介绍了中南大学的精品课程――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内容和创新性教学方法的一些探索,已在课堂教学内容的优化、实验环节的改进、教学方法的创新的实施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充分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多方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想法和做法可供兄弟院校同行参考。不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随着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更为广泛的应用,人工智能课程的重要地位必将更加突显,我们也需要继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人工智能精品课程的建设。

注:本文受教育部质量工程部级精品课程人工智能(2003)、全国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工智能(2007)项目支持。

参考文献:

[1]薛莹.创新教育新途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教育: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张丽华院长访谈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20-22.

[2]蔡自兴,肖晓明,蒙祖强,等.树立精品意识搞好人工智能课程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8-29.

[3]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韩洁琼,闫大顺.人工智能实验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135-138.

[6]刘丽珏,陈白帆,王勇,等.精益求精建设人工智能精品课程[J].计算机教育,2009,(17):69-71.

explorationofinnovativeteachingmod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elabrateCourse

――ConstructionandReformationinelaborateCourseofartificialintelligence

CHenBai-fan,CaiZi-xing,LiULi-jue

(instituteofinfor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CentnalSouthUniversity,Changsha410083,China)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8

【关键词】人工智能;未来教育;未来学校;创新变革;挑战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7)07-0012-03

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相继了相关研究报告。2016年10月,美国白宫了《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究与发展战略计划》两份重要报告。2016年11月,英国政府《人工智能:未来决策制定的机遇与影响》报告。2017年3月,国务院总理发表2017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当前,人工智能正逐渐融入电商零售、医疗健康、交通以及个人助理等多个领域,并展现出巨大的应用空间。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同样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知识表示方法、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将在教育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1]。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典型应用主要集中在智能导师辅助个性化教与学、教育机器人等智能助手、居家学习的儿童伙伴、实时跟踪与反馈的智能测评、教育数据的挖掘与智能化分析、学习分析与学习者数字肖像六大方向[1],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学校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织场所之一,人工智能将为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带来变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四大方面:维护校园安全、辅助教师教学、变革学习范式以及优化学校管理。

维护校园安全

校园安全是顺利开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基础,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樱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2]。计算机视觉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维护校园安全成为可能,其将在非法人员识别、消防安全预警、活动事故防护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非法人员识别

部署保安机器人将是未来学校保证维护校园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保安机器人能通过眼部的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进入校园人员的面部信息,识别当前人员身份,若未检测到相关人员信息,系统则会通知学校的安保人员进行身份验证、登记等工作。同时,位于校园各处的保安机器人还将实时监控是否有陌生人通过非正规途径进入校园,检测到相关行为之后,则会通知学校安保人员进行处理。此外,位于学校门口的保安机器人还将采集学生的面部信息,与信息库中的学生信息相比对,确定学生身份,并记录学生到校与离校时间,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

2.消防安全预警

未来学校的消防安全预警系统包含了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火焰探测器、可燃气体探测器等多种感应器,同时通过摄像设备实时采集图像信息,分析画面中是否出现明火、烟雾等现象。其综合图像分析与探测器感知,判断是否有火灾现象发生。此外,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校园内人员的行为数据,与数据库中消防安全危险行为做比对,分析是否有相关危险行为发生。若危险行为发生,则会通知学校安防人员。在火灾发生时,拥有智能搜救技术的消防机器人将会代替人进入火灾发生区,通过生命探测仪,自动感应、搜索、识别被困人员,将其救出火灾发生区。消防机器人的部署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员进入火灾发生区受到二次伤害现象的发生,其机动性超越了现有的消防安全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校园内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

3.活动事故防护

目前,校园课间活动的伤害事故主要表现在拥挤踩踏伤害、追逐打闹伤害、危险游戏伤害等三个方面。基于人工智能的活动事故防护系统通过校园内的摄像设备实时采集师生行为数据,通过与数据库中活动事故危险行为模型相比对,分析判断是否有危险行为发生。若相关行为发生,系统则会将相关危险行为发生的地点、类型等发送给学校的安防人员,提醒安防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辅助教师教学

随着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工具被应用于教育领域,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教育机器人和智能作业测评工具的出现大大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教师教学的效率。

1.辅助备课

备课是真实教学实践的预演,是应用教师知识并发展教师知识的过程。其既是确保教学质量的条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3],是教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机器人能够通过语音识别记录教师话语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整合教师话语信息,识别教师要求。备课机器人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生的基础知识等,在相关学科的知识库中进行资源的搜索与整合,形成电子教案。同时,根据教案内容为教师提供课堂测试习题以及上课所需课件。教师只需要根据所教班级的学生特点与自己的教学习惯,对教案、测试习题以及课件稍作调整即可应用于教学。

2.智能作业测评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作业自动批改成为可能。科大讯飞将“讯飞超脑”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全学科阅卷”技术应用于考试,实现阅卷过程的数据化与自动化,在将教师从简单重复的阅卷工作中解放出来的同时,完成对考试数据的采集[4]。基于人工智能的作业评测系统可对作文、阅读等主观题进行语义识别并提出修改意见,根据学生的作业结果为教师自动生成详细的学情报告。智能作业评测技术的应用将有效分担教师的教学压力,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能够更多地专注于与学生互动、教学设计和专业发展。

3.辅助课堂管理

在未来,教辅机器人将走进教室,辅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教辅机器人能够识别学生身份,读取学生当天所学课程信息以及学生在课堂的行为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解题方案奠定基础。教辅机器人通过语音识别获取学生问题信息,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整合学生话语信息。然后,教辅机器人通过人脸识别采集学生的面部信息,综合面部表情、姿态和语调通过情感计算技术分析目前学生的情绪状态,综合学生的情绪状态和行为数据确定学生当前学习状态。教辅机器人依托优秀教师授课资源库,智能搜索相关答案,针对不同学习状态的学生采取不用的解题风格。此外,教辅机器人将收集到的学生行为数据上传到学生管理系统,辅助教师等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

变革学习范式

学习范式是指特定时代的学习共同体所共有的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并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以促进学习的有效进行[5]。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自适应学习系统真正地为教育所用,为学习所用,人工智能将使现有的学习范式走向自适应学习。

自适应学习系统在本质上是一类支持个别化学习的在线学习环境。它针对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因人、因时)而提供适合个体特征的学习支持,包括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等[6]。基于人工智能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将整合自适应内容、自适应评估和自适应序列三种工具。自适应内容通过分析学生对问题具体的回答,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反馈和学习资源推送。自适应序列利用一定的算法和预测性分析,基于学生的学习表现,持续收集数据。其中在数据收集阶段,自适应序列会将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与学生互动集成起来,再由模型计算引擎对数据进行处理以备使用。自适应评估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正确与否,及时改变和调整测评的标准。

优化学校管理

学校是教育的核心单元,高效的学校管理是学校开展各项工作并得以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7]。人工智能的融入将使未来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高效,使学校更好地服务于教师的教学与学习者的学习。其将在考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考务管理

在未来的学校中,监考机器人将代替监考人员进行考务工作,很大程度上节省学校考务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监考机器人通过内置于眼部的摄像头采集学生的面部信息,与数据库中学生信息比对,确定学生身份,自动完成签到。其通过内置于手臂端的金属探测器,扫描学生全身,z测学生是否带有作弊物品。监考机器人通过摄像头、红外感知等确定学生位置以及教室内的桌椅等位置,规划行动路径,分发和收集试卷。此外,监考机器人还将通过位于眼部的摄像头实时采集学生行为数据,与数据库中作弊行为实时对比分析,如果学生有作弊行为发生,则会立即制止,维护考场纪律。

2.教师管理

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评价则是教学管理中的核心部分。人工智能为教师的智能评价提供了可能。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师评价系统通过教室的摄像设备实时采集教师及学生的行为数据、表情数据,通过学生的穿戴设备采集其体征数据。系统经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数据、情绪数据和体征数据的分析(如系统与学校的学科管理系统相连通,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是否与教学大纲要求相适应,重难点是否突出,所讲述内容是否具有实用性;教师讲授知识时,根据学生的行为、情绪和体征的反应确定教师所讲授知识是否被学生理解;教师在讲授内容和组织学习活动时,语言是否规范、清晰,态度是否亲切和蔼等),最终评定教师的教学效果,并生成可视化报告,辅助学校完成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估工作。此外,系统还将通过教室的摄像设备采集教师面部信息,识别教师身份,自动记录教师的出勤情况,辅助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

3.学生管理

学生管理在学校管理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学生管理系统可通过位于学校门口以及教室的摄像设备采集学生面部信息,识别学生身份,自动记录学生的到校时间和离校时间,为学生的出勤考核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位于教室的摄像设备实时采集学生的行为数据,分析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余时间的同学之间的交流情况,为学生管理的班风、学风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同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成绩、课堂表现、课下交流情况,判断学生是否有异常行为(趋向),并及时反馈给学校管理者。此外,系统还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包括到校时间、离校时间、测试成绩、作业完成情况等反馈给学生家长,家校协同完成学生管理工作。

让机器在没有人类教师的帮助下学习,让机器像人类一样感知和理解世界,使机器具有自我意识、情感,以及反思自身处境与行为的能力,是人工智能面临的主要挑战[8]。除此之外,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学校的管理与教学应用方面仍面临着数据基础薄弱、决策和推理机制适应难、缺乏专业应用人才等挑战。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闫志明,唐夏夏,秦旋等.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美国《为人工智能的未来做好准备》和《国家人工智能研发战略规划》报告解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7(1):26-35.

程天君,李永康.校园安全:形势、症结与政策支持[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1):15-20.

翁春敏,陈群波.基于教师情境知识的备课研究――国外研究的视角[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5(5):51-57.

搜狐教育.科大讯飞吴晓如: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eB/oL].http://sohu.com/a/69484549_372506,2017-6-15.

GeorgeR.Boggs.whatistheLearningparadigm?[eB/oL].http://vccslitonline.cc.va.us/mrcte/learning_paradigm.html,2017-6-13.

陈仕品,张剑平.基于eaHam模型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体系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8(11):53-57+82.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9

(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结合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从教师队伍建设、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设置、发展优势科学研究方向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有关交叉学科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队伍;课程体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粤教高函[2014]97号);中山大学2014年校级本科教学改革项目“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中大教务[2014]148号)

作者简介:李晓东,男,教授,研究方向为智能控制、人工神经网络,lixd@mail.sysu.edu.cn。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主要研究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它以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研究如何用计算机去实现人工智能。它是信息科学技术的核心,也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目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已上升到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高度,智能科学已被列入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中。

自2003年北京大学自主设置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在教育部备案以来,我国先后有北京邮电大学、南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开办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加快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已成为众多高校的共同愿望。然而实际上,智能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内涵发展还很不成熟,教育部对此专业甚至还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2014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体系与课程设置给出了征求意见稿,可是各高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建立时间都很短,缺乏足够的办学经验,基本都处于独立发展、各自探索的阶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专业建设问题。为此,笔者结合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情况,给出以下几点思考。

1教师队伍建没

国内智能科学系或专业大多是在计算机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发展时间短,这就决定了目前国内智能科学系或专业的教师主体具有很大的专业偏向性。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质上是以脑科学、心理学等为基础,以信息学科为实现手段的交叉学科,其所承载的任务不是以上单个学科所能独立完成的。因此,教师队伍一定不能在原有基础上封闭发展,应邀请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师加入发展,要特别注重引进心理认知学、逻辑学等方面的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注意吸收青年教师,强调教师队伍构成的综合性。我们必须像医院培养“全科”医生一样来培养我们的智能科学教师。

以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由于所在的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涵盖了电子与通信工程系、计算机系、智能科学与自动化系,涉及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等5个信息科学的一级学科,现阶段学院鼓励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院内跨专业使用教师。因此,专业的课程教育实际上吸纳了5个信息科学一级学科的教师,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此外,专业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积极开展与校内心理学系、逻辑与认知研究所的合作办学,吸引这些系、所的教师为专业开设必修或选修课程,同时为这些科研教学工作提供发展的平台。各专业教师通过参与智能科学与技术这个交叉学科的专业教学,达到了相互学习交流、“全科”培养、共同提高的效果。

2本科教育

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实际上是多学科交叉渗透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探索。专业人才培养应立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的相互交叉特性,立足于信息科学的发展方向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立足于国家,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智能技术及其应用已经成为it行业创新的重要生长点,其广泛的应用前景日趋明显,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化机器、智能化电器、智能化楼宇、智能化社区、智能化物流、智能电网等。这些对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迫切需要既掌握计算机系统工程的基本技能,又掌握复杂信息处理的智能科技知识,具有智能系统的搭建能力,擅长处理网络环境下大规模复杂的环境行为、机器行为和人类行为的专门科学技术人才。因此,为适应智能化应用的创新发展趋势,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创新型、复合型的智能科技人才,努力做到两个“复合”,即学生在知识结构方面的复合和学生在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面的复合。此外,人才培养还应结合本专业师资力量的实际,扬长避短,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

2.2课程体系建设

基于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需要制订出相应的多学科交叉的课程体系,包括规划理论课程体系、实验课程体系和学生实习。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和专业轨道课程的科目设计;需要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合理分配各学期的学分;建设多功能集成的实验室,探索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学生课外实习基地的模式等;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参考2014年10月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对专业课程设置的征求意见稿,既要参考兄弟院校的做法,也要体现出校本专业的办学特色和发展优势。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正在建设以智能系统为统领、以智能机器人为综合实验平台、兼顾物联网和大数据处理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原理、模式识别、计算机网络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上,设置了丰富的选修课程。特别地,把它们归类形成了不同的专业轨道选修课程集,具体包括:

(1)模式识别轨道选修课程:数字图像处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数据挖掘、多媒体信息处理、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

(2)智能系统轨道选修课程:机器人导论、自动控制原理、数字图像处理、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人机交互技术、计算机视觉等。

(3)智能传感网络轨道选修课程: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践、机器人导论、无线传感器网络、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导论等。

每年当学生进入选课阶段时,我们都组织学生进行课程体系和轨道课程集的介绍宣讲,让学生了解各轨道方向的内涵,辅导学生的选课决策。借助课程体系的合理配置以及轨道选修课程集的功能发挥,我们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往不同的智能科学子方向上发展。

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自动化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起初的课程体系难免与自动化专业过于贴近。几年来,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逐渐改变了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过于重复的现状,强化了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和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向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迈进。

3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3.1科学研究

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向来是相辅相成的。教学为科研提供了基础,科研则可以引领教学内容的发展。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如果在科学研究方面过分强调全面性,则会分散研究力量,不能形成明显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培养构建几个特色研究方向,则是科学研究的切实可行之路。中山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目前正在组建研究团队,设立学术带头人,制订研究规划,在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智能电网与新能源等研究方向加强建设,形成研究优势。

智能系统与智能控制研究方向围绕医用穿戴智能设备、服务机器人系统和智能车载系统等;重点研究复杂系统分析与设计中信息处理、信息利用的新理论及新方法;探讨智能感知处理、人机交互方式、终端系统、智能医疗、服务机器人系统的控制等内容;解决车载高性能可靠的计算机系统、车载软件可靠性分析、车载网络优化以及这些理论在无人驾驶和车联网等特定领域的应用问题。

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方向以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为基础,重点开展人脑、认知和人体行为的关系,智能视频监控.人脸识别和物体识别这3个方面的研究;重点解决智能终端的多媒体信息感知和智能处理问题,特别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居和公共安全解决视觉感知和智能处理的问题。该方向主要研究认知科学与机器学习、智能场景分析与理解、基于生物特征的模式识别等,侧重于智能视觉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新技术探索。

智能电网与新能源方向致力于为我国,特别是为广东省培养高水平的智能电网和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由于各种新能源(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具有波动性和间断性的自然属性,其发电单元不能直接并网,否则会降低电网的电能质量;所以,新能源发电单元与电网之间必须用到功率电子变换器。因此,该研究方向主攻新型功率变换器优化设计及控制,其应用包括智能电网架构下的一系列领域,比如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海洋能发电、燃料电池等。一个智能的电网系统将会使电力的传输和供应更加稳定可靠,让每家每户可以优化自己的用电习惯,享受到先进的家居设备。

3.2学科建设

对于一个学科,没有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和高水平的科研,该学科的发展就很难走在同行的前列。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开办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上,依托自身信息学科齐全的优势,联合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正在筹备申报智能科学与技术交叉学科博士点,试图以高层次的博士点教育带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壮大科研力量。

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技术的时代,信息技术不可能停留在电子化、数字化之上,而是要不断走向智能化,因此,智能技术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的主流。智能科学处于信息技术的前沿和制高点,掌握利用好信息技术发展的这个规律,对于实现高校信息学科的发展重点转移和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信息新技术的不断融入,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遇到了瓶颈,我们及时调整学科发展战略,以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来带动传统自动化专业的发展,结果在招生就业、人才引进、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中山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科建设面比较宽,涉及5个一级学科,而相关教师的体量比较小,因此不可能5个一级学科都均衡建设,而应该重点建设这5个一级学科交叉的部分,即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这对于完善交叉学科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领和推动这些一级学科及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4结语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成果正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很多领域,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现代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社会需要大量的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知识的高水平专门人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交叉学科来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还很短,其专业教育不同于一般的信息学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今后还需在师资建设、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发展等方面进一步探讨,培养合格人才,迎接智能化社会的到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S].2006.

[2]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体系与课程(本科)(征求意见稿)[S].2014.

[3]邓志鸿,谢昆青,刘宏,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通讯,2011(2):36-40.

[4]胡军,李伟生,王国赢,等,重庆邮电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9(11):57-60.

[5]陈毅东,李绍滋,潘伟.厦门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进展[J].计算机教育,2011(15):21-24.

[6]张俊,陈飞,冯士刚,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建设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2(18):22-27,30.

[7]王万森.适应智能化应用发展趋势,培养创新型智能科技人才[J]计算机教育,2013(10):1.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篇10

关键词:实践智慧;教师文化;专业服务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03—05

“专业”的实质是不可替代性,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其社会立足点就在于它能够为社会提供独一无二的教育服务。因此,从专业服务角度来探讨教师工作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迄今,教师教育专业化正经历着由“教师专业(teacher’profession)”、“教学专业(teachingprofession)”向“教育专业(educationalprofession)”的发展过程。其中,“教学专业”是撑起专业型教师教育的顶梁柱,它体现着专业教育服务的应然状态。在专业教育观念、专业教育判断和专业自的合力下,教师对教育问题、教育事象形成了一种个性化的认识视角、应对方式,教育实践智慧从中赫然而现。由此,专业化的倡导者以为,实践智慧是统摄教师的一切专业性品质,是贯通教师专业化全程的一条内线。同时,教育实践智慧具有个体性、涌现性、情景性等特征,它能够赋予教师一种独特的素质构成和行动方式,从而提升教师服务的专业性水平。正是基于此,专业型教师教育认为: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是教学专业化,而教学专业化的基础是教师的实践智慧。其潜在动机之一就是试图以教师的实践智慧为依托,致力于面向社会打造一种专业的教育服务。卡—桑德斯指出,所谓专业就是指“一群人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这种职业需要特殊的智力来培养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社会服务”。这里所言的“特殊智力”实际上指的就是教师的实践智慧。以教师的实践智慧来整合教师专业品性的所有方面和环节,并以之为支点面向社会打造专业的教育服务是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旨趣所在。

一、教师专业化的潜逻辑:从实践智慧到专业服务

所谓“实践智慧”,它是指在教育情景中教师从专业教育观念出发,以教育经验为基础,以直觉思维为形式,用专业的教育眼光来对具体教育实践问题做出恰当判断,给予机智应对的能力,其实质是一种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给予创造性地应对的技艺。实际上,教师的实践智慧是教师理性的教育判断力和教育思维力的延伸和体现,是教师的专业教育观念与真实复杂的教育生活的接合点,它是打造专业性教育服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从某种程度上看,实践智慧是教师专业型教育实践的最前沿,是专业型教师教育要在教师身上培植的最高智慧。钟启泉教授指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基于行为主义基础之上的教师能力本位的发展,而是基于认知情境理论的‘实践智慧’的发展”。换言之,正是教师教育实践智慧的境遇性、个体性、情景性、一次性等特征才使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表现具有了专业性、独特性、不可重复性、不可还原性、难以传递性的特征,才使教师专业的社会服务有了专门性,才使教师成为了专业人员。

那么,何谓专业的教育服务呢?笔者认为,它具有五个特征:

其一,它是社会所必需的服务。所谓“必需”,是指由教师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是一种社会性的服务而非个别性的服务,这种服务的产生以社会发展的普遍需要为基础并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转为目的。显然,教师向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就具有这种特征,这是因为教育活动是人类文明传承的必需纽带,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实现代际“遗传”的枢纽环节。所以,社会必需性既是教育服务存在的理由,又是它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客观基础。

其二,它是基于社会分工而产生的服务。社会分工是一种专业服务产生的客观基础,社会分化的程度与行业的专业性程度呈正相关。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它的发展是以高度分化、高度整合为特征的。在社会高度分化时,某些社会服务就会由高度专门的行业、人群、机构来提供,随之专业服务应运而生。专业教育服务的产生亦是如此,它是社会分工纵深推进和专业社会化发展的一个环节和产物,教育服务从其他社会事务中分化出来并获致专业身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其三,它是一种领域性的服务。就专业服务而言,它是以对特定领域的垄断为后盾的。在这一领域中,不仅专业服务占居着绝对统帅地位,而且这种专业服务一旦离开了这一领域根本就无法生存,二者之间具有相互依存性。这既是专业服务的优势,亦是其致命的弱点。专业服务在具有不可替代性的同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个弱点就是其难以适用于其他领域。对专业教育服务而言,之所以它“专业”,就在于这种服务是唯一而且只指向教育领域的,它具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特征,是一种高度特殊化的、专门化的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