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经济活动十篇城市经济活动十篇

城市经济活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5:42

城市经济活动篇1

关键词:城市活动;城市形象;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3.1文献标识码:a

随着城市活动这个词高频率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人们对其的关注也越来越多。城市活动在我国发展也有了20多年的历史,在这20年中,我国城市活动与城市活动策划已经逐步形成规模跟套路。但是作为年轻行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整体面貌的高度概括,它是外界观察和了解这个城市的窗口,所以对一个城市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城市活动作为一个浓缩的城市形象任重而道远,对城市形象产生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

一、城市活动概述

如今,城市活动活跃在各城市之间,已经进入公众的视野中,并不断影响城市的发展。城市活动不但是城市形象的一部分,更是城市形象的一个标杆。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活动已经成为这个城市给公众一个城市形象的缩影,成为公众走进这个城市,了解这个城市的入口。

(一)城市活动的定义

所谓活动,是由共同目的联合起来并完成一定社会职能的动作的总和,而城市活动在本质上就是指城市居民参加的活动。它的相关概念是在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国家最先提出并形成与发展的在我国临近的日本60年代东京奥运会举办之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逐步走进人类的生活。城市活动一般包括由城市所举办的一系列活动或事件,例如节日、庆典、具有城市特色的活动等,或者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活动也越来越活跃,较为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城市活动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活动形式已经广泛应用为我国个城市间用来提升城市形象,发展城市经济等的有效途经。

(二)国内外城市活动的发展状态

城市活动源起于西方社会,因其提出时间早,形成与发展期较为充沛,故而城市活动在西方社会发展的比较成熟。在西方国家,多数的城市活动是以民间自发性活动为基础的,大致可分为七大种类:即全国或城市性狂欢类活动,体育赛事,文化艺术节,娱乐休闲类活动,健身运动,会议、博览会,宗教和地方性的庆典活动。呈现出的发展状态可以总结成一下几点:首先,国外城市活动公众参与热情高,参与程度高,参与人数多,总的来说是参与性高。其次,国外城市活动具有鲜明的活动个性。最后国外城市活动具有极高的市场运作程度起源于社区自发的民间活动,是完全市场化的。

我国的城市活动大体始于上世纪80年代,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黄金时期,由各地政府带头发展了一批能够彰显城市特色,提高城市知名度的城市活动。进入90年代初,国内城市普遍接受城市活动并加速了城市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在全国具有广泛意义。在当代,我国城市活动发展迅猛,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视。就目前我国城市活动发展,呈现出数量多但规模不等、类型众多但内容雷同、由政府为引导缺少市场化运作特点、历史较短,品牌处于成长期等特点。这些特点普遍反映了我国城市活动的目前发展状况。

二、开启城市活动策划时代

每一个新的热点的出现,便伴随着相关产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在城市活动突飞猛进的态势之下,城市活动策划逐步进步市场,进入公众的视野。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先生曾经大胆放言“主宰21世纪商业命脉的将是策划,因为资本时代已经过去,策划时代已经来临!”。接下来,我们就来走进策划时代。

(一)城市活动策划概述

城市活动策划区别于一般的活动策划,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活动策划的主体是城市本身,而其出发点是城市,目的是以城市为中心,发展经济、文化等产业,推动城市发展,塑造城市形象。从活动分类来看,城市活动策划属于混合型活动策划,是兼顾盈利和城市宣传的策划。

城市活动策划进行时需要充分顾及到两大理念:和谐理念和人本理念。在策划中充分兼顾到各方面的和谐和体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怀。同时,要严格按照个性化原则、系统性原则、市场化原则以及可行性等原则进行策划,充分保障城市活动策划的完整性。

(二)城市活动策划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1、打造城市标签性活动

在未来学家托夫勒放言策划时代已经来临的时候,策划所带来的深远影响就已经开始。城市活动策划将会把城市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打造城市标签性活动。就像上述的慕尼黑啤酒节的案例,在慕尼黑政府接管了啤酒节之后,不断有新的元素融入啤酒节中,而人民并没有因为这些元素的后期加入改变对啤酒节的忠诚与喜爱,反而更符合了大众现在的需求。纵观国际,世界上有三大啤酒节,分别是英国伦敦啤酒节、美国丹佛啤酒节和慕尼黑啤酒节,然而慕尼黑啤酒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三大啤酒节之一并能具有明显的辨识度就是源于对与这个活动的活动策划,它将慕尼黑啤酒节打造成面向社会各阶层的大众,吸引了大批量的游客,增加了慕尼黑这个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扩大了城市的影响力,从而促使了慕尼黑这个城市的啤酒节活动成为慕尼黑的标签,能从众多的啤酒节中准确的被辨识出来。

2、引领城市经济的发展

每一种流行的热点都将带动一个或一系列的新的产业的萌发、崛起与发展,从而引领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活动策划赋予每届城市活动一个不同的主题概念,再由这个主题概念为始点,展开相关的策划,而相应的周边产业将配合城市活动的主题概念开展设计生产活动,从而在城市活动中受益,促进经济发展。专家估计,由城市活动经济的产业带动系数为1.9,具有长运的经济效益。首先,城市活动策划将对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带来新契机。旅游经济是城市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全球经济活动中发展最为快速的一个行业,城市活动的举办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其次,城市活动策划将会带动城市投资经济的发展。好的城市活动策划会带来新的投资来源,这就增加了城市资金流入量,有利于城市的经济建设。城市活动策划也将影响城市餐饮业、住宿、交通购物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引领城市经济发展。3、弘扬城市文化,发展城市新文化

城市活动策划的文化策划是基于城市固有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这就对城市的传统文化的弘扬创造了有利条件,给游客以及世界了解本城市文化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城市活动策划,弘扬了城市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来自其他地区的文化与时下流行文化融入,有利于进一步的促进多方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文化传承和文化的与时俱进,有益于城市发展新文化,彰显城市活力与个性。

4、容易引发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优秀的城市活动策划会催化城市活动的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然而不完善的城市活动策划将阻碍城市的发展,严重影响城市活动的举办,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同时会影响到城市公众和各方游客对城市形象的判断,严重影响城市形象。由此,在进行城市活动策划时,一定要尽善尽美,避免给城市形象带来负面影响。

(三)城市活动策划对于城市形象的意义

城市活动策划对城市形象具有较为深远的意义,它是外界观察和了解城市的一个窗口,是城市经济、文化等方面整体面貌的缩影。优秀的城市活动策划会将城市最为光鲜的一面展示出来,有利于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完善城市形象。

三、城市活动策划的发展之路

我国现代的城市活动策划发展时间短,仍属于年轻的行业,但是在其发展阶段中仍然暴露出一些在短时间内迅猛发展才引发的一些问题。为了保障其能够健康的发展,我们必须要开辟出一条道路适合其发展。

(一)目前我国城市活动策划面临的挑战

城市活动在我国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现在仍处于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然而却存在许多问题,致使城市活动策划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多数城市活动策划缺少长期发展的思想。目前,多数城市活动策划单单考虑到眼下的城市活动如何策划与举办,缺少中长期发展思想与计划,导致城市活动在传承中出现断层现象,前后两届城市活动缺乏联系。其次,缺少差异化,内容有雷同。在盲目追逐城市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现象下,城市活动主办单位忽视了城市活动策划的重要性,导致城市活动在主题和内容上出现模仿跟风行为,致使国内城市间的城市活动内容雷同,缺少差异化,阻碍城市活动创新。再次,政府主导,缺少市场化运作。就我国范围内来看,城市活动多数为政府干预,这就促使了城市活动策划的相对片面,市场化运作没有充分发挥,引发资金紧张和赞助企业不能合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最后,形式单一缺少创新。一个优秀的城市活动策划的面市,往往会引发其他城市的攀比、跟风,导致同类型同主题的城市活动鳞次栉比,生搬硬套缺少城市本身特色,缺少创新。

(二)走名片性城市活动策划发展路线

想要将城市活动策划做的出色能够走出国界,就要以城市为载体,探索发现城市本身的历史跟文化,挖掘城市本身区别于其他城市和地区的魅力所在,以城市固有特色为基点进行策划,城市活动只有立足于发掘本地文化基础上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力图做到能够彰显城市个性,展现城市风采。城市活动策划要充分考虑到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根据城市所处环境,因地制宜,策划出城市专属的城市活动。在我国通过对城市本身特色的发掘而成功举办城市活动的优秀案例就是山东潍坊的潍坊国际风筝节。山东潍坊是风筝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潍坊就已经举办过风筝会。改革开放给中国经济带来新的生命力的同时,也给潍坊的风筝带来了新契机。1984年的4月1日,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节拉开了帷幕,也是我国最早冠以“国际”的城市活动,传承至今。可以说,潍坊国际风筝节是典型的以城市特色为出发点的城市活动策划案例。

城市经济活动篇2

由国务院新司办公室和国家旅游局指导,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网站主办的“2010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网络推荐活动,是一个层次规格高参与规模大,海内外影响广的全球性对外宣传活动。活动时间长

内容多,范围广,参与城市竞争激烈。为了有效地对外宣传推广济南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成就,在济南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宣传部门迅速组织,及时发动,有关单位集思广益,全民参与,在济南组织实施了“2010中国城市榜――济南城市名片”活动,作为“2010中国城市榜”在济南的落地对接活动,在济南市迅速掀起了参与“2010中国城市榜――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活动的热潮。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工作,最终,济南市荣获“2010中国城市榜――十佳中国旅游城市”称号。这是济南市的光荣,也是济南人民的光荣。

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焉荣竹在获知这一喜讯后做出重要批示:“要认真总结经验,巩固争办成果,全面提升我市文明总体水平和城市形象。”

总结“2010中国城市榜――济南城市名片”活动的成功经验,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领导重视是关键。活动期间,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先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多次听取有关情况汇报,做出明确指示推出具体要求,为活动指明了方向。二、综合协调是保障。活动期间,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市旅游局等单位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走向世界・天下泉城》编辑部天下泉城网站与国际台紧密衔接,组织网民参与投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保障了活动的顺利进行。三、全民动员的基础,在整个活动中,不少单位和个人勇于奉献,尽职尽责,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济南的美好感情,为济南市最终荣获“2010中国城市榜”十佳城市称号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为配合中国城市榜活动,提升天下泉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由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市旅游局组织发起,天下泉城网站和《走向世界・天下泉城》编辑部实施了“2010中国城市榜――济南城市名片”对接落地活动。先后策划了济南市五大行业网络参评。“光影济南”摄影征集大赛,以举办民间艺术展示刊发赞美济南的文章评论和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激发了市民热爱济南推广济南的激情并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推介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2010年10月18日至20日,“2010中国城市榜――旅游城市发展峰会”在济南盛大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著名旅游专家学者和境内外数十家媒体记者齐聚济南,共商旅游城市未来发展之路,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人士对济南的关注,增进了了解。

在本次揭晓的“2010中国城市榜――济南城市名片”活动评选中,根据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两个环节的选评,共有60个项目(单位)获得了“济南城市名片”奖项。

城市经济活动篇3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大量新生活元素的出现,大大地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夜经济就是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生的一种现象,夜间消费作为消费的另一主阵地,已经成为拉动城市经济繁荣发展的强大助推器,创造了令人惊奇的经济效益。

发展夜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夜经济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要大力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夜经济高度契合了这一要求,夜经济的繁荣,必将极大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拉动消费的增长,从而为构建现代城市产业体系增添动力和活力。

有资料显示,目前美国人已有三分之一的时间、三分之一的收入、三分之一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而其中60%以上的休闲活动在夜间。在国内,北京王府井出现超过100万人的高峰客流是在夜市,上海夜间商业销售额占白天的50%,重庆三分之二以上的餐饮营业额是在夜间实现的,广州服务业产值有55%来源于夜间经济。正因为如此,许多城市都将夜经济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一环倾力打造。石家庄将发展夜经济列为城市发展战略,桂林更是花巨资打造“两江四湖”夜景,而北京的酒吧、上海的party、长沙的演艺、成都的吃喝更是声名远扬,让每一个生活与行走在其中的人流连忘返。

夜经济不仅迎合了城市文化和人们的消费需求,更体现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世界上很多大城市都有“不夜城”之称,当地的市民夜生活丰富多彩,城市夜经济异常繁荣。从主题内容来看,夜经济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劳务、餐饮、购物等服务业,是人们一般需求之外的增量需求,这些增量需求的增加可以促进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催生新的服务内容。夜经济的繁荣能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提高服务业在产业中的比重,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推手。

夜经济最直接的经济效果是使得经济活动时间延长,通过延长服务时间、提供服务新内容,可以增加一批新的就业岗位,对解决就业矛盾、缓解就业压力有重大作用。

如何推动夜经济发展繁荣

目前中国的夜经济还不发达,但有些大城市已经尝到了夜经济的甜头,那么,如何将夜经济做得更火,点得更亮呢?

一是让“夜生活”多元化,为不同层次的夜间消费者提供丰富的休闲方式和空间。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人们的消费需求在增加。白天奔波于职场的人们其实很渴望晚上可以好好地放松一下,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能够舒缓压力的夜间消费,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但现在的一些娱乐场所定价普遍偏高,远非普通百姓所能承受。娱乐场所多数做的应该是大众化生意,花钱不多,却可以得到很好的身心放松。因此,可以通过对夜经济市场细分和逐步升级,让人们在夜间均有一个适合消费的场所。

二是结合城市特色,塑造城市的独特个性,发展特色夜经济。特色即个性,个性即魅力,魅力聚人气,人气生财富。结合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传承、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从文化、娱乐、休闲等消费形式着手,积极引导其向高品位、高层次发展,做到文化和娱乐并重,在娱乐中注入文化的内涵,这正是夜经济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还要着力营造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大众化文娱消费氛围,如定期举办广场文化活动,满足人们追求生活品质的休闲性消费要求。

三是形成有特色的夜市中心。城市的夜市有自发形成的背景,但需要有序引导。笔者建议有关部门搞好夜市总体规划,设立诸如酒吧街、小吃街、文化广场等多种多样的夜市中心,满足市民多样化和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夜间经济的繁荣,有赖于推出一批引导消费潮流的特色消费场所、建设一批应时应景的夜间观光旅游项目等。像上海外滩、夜重庆那样,一个现代化都市的亮化工程格外“抢眼”,特别能激发人们走出去看一看的愿望。

四是加强管理,创建健康文明的夜生活方式。目前不少城市夜市的地摊商品有许多假冒伪劣产品,而歌舞厅那昏暗的灯光会让人想起许许多多暧昧的流言。因此,给夜市一个恰当的定位,就成了发展夜经济的当务之急,加大对夜市的管理力度,依靠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要把夜经济纳入正常发展的轨道,创造良好的夜生活环境,为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坚实的基础。政府要结合实际,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保证结构调整工作的健康发展。

五是大力宣传,吸引市民广泛参与,推进夜经济快速发展。如果没有市民的广泛参与,再好的夜经济规划也免不了冷清收场。市民的生活习惯由来已久,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因此必须想方设法激活市民的热情。有关部门可通过举办一些富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来吸引市民眼球,整合夜间的旅游产品和资源,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和各项服务项目按照市场的需求有机整合,形成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真正有市场吸引力的项目,将休闲文化做到极致,就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海内外游客参与,拉动城市夜经济,推动城市旅游业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六是做好夜生活的后勤服务,确保夜生活的安全、有序。夜经济的外延不仅仅是别具特色的自然美景、商贸购物,还应包括高度发达的金融交通系统、配套的餐饮服务、文化娱乐休闲服务和安全保障等。通过立体化服务,打造城市特色夜经济,形成以夜间旅游观光、逛街购物、娱乐休闲为特色的消费格局。

总之,繁荣夜经济,政府部门要提供有力的支撑,创造良好的环境。夜经济亮起来的是城市,火起来的是文化,文化与城市在交融中相得益彰,城市品牌得以树立。繁荣夜经济,政府是推动力量,市场是主导力量。如果无法调动起市场主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真正形成繁荣的夜经济。

城市夜经济的繁荣程度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历史因素、人文与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年龄结构、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及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发展夜经济需要量力而行,要用发展眼光去看待,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准、主流消费群的收入、消费水平来考虑,这样才能水到渠成。如今,在中国的广大城市,夜经济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有望成为经济转型时期新的主导型消费热点,带动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我们相信,未来的中国城市,夜晚的灯光必将更美更亮,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兴旺,城市生活更加流光溢彩。

城市经济活动篇4

关键词:文化产业;城市经济;结合层次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32-02

一、文化产业对城市发展的贡献

文化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专家预测,21世纪是“文化经济”时代,在这种趋势下,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是仅仅局限于反作用,而是直接作用于经济,成为经济的一部分。

(一)文化产业是城市综合实力的体现

文化产业作为现代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不仅体现在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上,而且还体现在它在满足城市居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为城市发展提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为社会的协调与进步发挥的促进作用上。发达的文化产业还有助于形成城市的特色,扩大城市的影响。城市的特点和影响将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城市在区域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二)文化产业是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

城市文化产业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其进一步发展又给城市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改善,人们需求的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广大城市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这已向人们昭示,文化产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另外,中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文化积累十分深厚,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我们抓住机遇,把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既能丰富满足广大人民的精神需要,又能通过庞大的市场获得巨额利润,壮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再次,城市文化产业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增强后劲。在一个社会系统内,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共生互动的,文化生活既为经济生活所控制,而文化资源又是经济建设的宝贵财富。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提升了城市品位,塑造了城市形象,提高了市民素质。另一方面,许多城市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举办一些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统特色的节庆活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既充分展示了城市的形象,又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因此,发达的文化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它不仅会改善城市的人文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增强城市服务功能,也会提高市民的文化素社会协调发展。

二、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效益

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分析,经济增长必须不断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文化产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不断发现新的领域,不断衍生出新的产业部门,不断更新、引导新的市场需求,为经济的发展展示了广阔的增长空间,文化经济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它在城市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决定了它对经济增长具有投资和消费的双重拉动作用,在经济效益的构成中,文化附加值越来越成为决定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文化产业因其本身的创新性、文化性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较高的投入产出比例和经济效益,在许多传统产业平均利润趋于下降的同时,文化产业保持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水平。

(二)软化经济基础,优化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结构的基础具有明显的“软化”作用。现代城市经济结构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以高效、智能化的、知识和文化、信息服务活动为主的软件化产业结构的时代。文化经济和文化产业是以无形、智能化的知识、艺术和精神服务活动为主要特征的软产业从微观的角度看,在现代商品生产中,文化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作用,就是增加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和文化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资金的有形的硬投入,提高文化、艺术的无形的软投入。另外,无形投入的比重不断增大,也引起了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事文化产品的开发、咨询、销售服务等软职业等劳动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同时,文化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物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重组。广播、电影、电视、书刊、娱乐等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迅速普及,促使通讯卫星、广播器材、出版业、印刷业、文化金融业文化贸易等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投资结构和投资环境起到深度的软化作用。

其次,文化经济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第三产业的组成部分。文化产业属于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是产业高级化的结果。文化产业在城市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劳动就业中所占比例的提高也同时提高了城市产业结构。经济的发展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它将推动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经济文明类型,文化经济的兴起使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更加现实,文化经济时代的发展观是人文化的经济发展观、传统产业生产对物质能源消耗的依赖性使经济可持续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自身的资源是无限的,是比自然资源更为宝贵而且可以反复利用而不消失的资源,文化经济作为智力型清洁型增值型的经济,以精神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为主,将经济发展转向人类自身资源的开发、由于人类精神文化需求的无限弹性和人类精神文化资源开发的无限弹性,所以文化济没有传统经济所具有的发展极限和扩张边界。这就使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变为可能,文化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中面临的资源匮乏的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四)调节经济稳定发展

文化经济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稳定谐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发挥重要的杠杆作用。国民经济的稳定谐调发展,务必要求总量平衡,即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的平衡,就文化经济而言,社会总需求是文化投资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这两个方面的失衡都会导致文化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文化需求是人们满足了衣食住等基本生理需要以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求,文化商品的需求弹性相对较大,这种属性对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

三、文化与城市经济相互结合的层次

文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内在动力,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存在着两者结合于经济活动之中和经济活动之外两种状态,文化融合于经济活动之中的程度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因此,文化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融合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个层次,文化因素不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而对城市经济的发展环境、条件发生一定的影响作用。在经济发展动力中,人文资源、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作用突出,对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讲,人文环境直接影响经济发展环境和经济效益,城市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文化环境、文化条件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文化有着其他产业形态所不可比拟的巨大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文化的发展提高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改善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城市具有良好的文化形象,必将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2.第二个层次是文化因素渗透于城市经济运行之中,文化属性在总体上仍为经济发展的配角和产业活动的附属,文化因素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仍然比较间接和隐晦,这种“产业化”了的文化形成了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文化产业的隐性形态,对于经济活动的规模、结构、效益以及生产、营销、消费等环节的文明程度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企业文化是文化对经济微观个体的产业行为和生产活动的渗透,以及企业进行文化嫁接和创新的结果,企业文化融入于企业的经营目标、特点,使企业更具凝聚力、创造力以及盈利能力,从而逐渐沉淀成为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产品文化是指以产品为载体,把文化因素封装,融入产品之中,使生产产品更具科技含量和人文特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功能、品位,也使产品实现了更多的文化附加值,人们在物质产品需求得到相对满足后,必然对产品的文化意义有所追求,因此对产品进行文化附值是必然趋势,产品文化对于产品生产越来越重要。商业文化是指通过举行各类文化活动,创造更有人文精神的市场环境,从而形成的一种文化景观。文化普遍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市场营销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

3.第三个层次是在文化与经济的高度一体化阶段,文化经济处于显性状态,文化在最大程度上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此一阶段,产业机制和经济因素愈来愈多地融入到文化活动的过程和状态之中,这直接导致产业形态的文化经济实体应运而生,文化发展不再是经济发展的配角,它通过提供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方式,在金融资本介入的条件之下,直接参与城市经济的运行,文化经济的显性状态包括了科教、文娱、媒介、体育等产业类型,成为现代城市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经济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1-177.

[2]尹继佐.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8.

[3]高起祥.首都“布新”战略之一――文化产业提升[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

[4]林拓.世界文化产业与城市竞争力[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4).

城市经济活动篇5

关键词:会展经济区域经济带动作用

会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产出高而投入低、高效益且无污染的经济形式,在整个资源配置体系中占据重要组成部分时,才标志着会展业的形成[1]。其中,会议业和展览业为狭义的会展业总称,而会议、节庆活动、大型活动、展览等则统称为广义的会展业,内容上主要包括会议和展览这两个基本组成部分,应当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区域经济是指特定地域空间内的经济活动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总称,由各种经济要素发展而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些年的研究结果表明,会展业的发展对于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1.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性

会展经济与区域经济既有相关的联系,又有一定的区别[2]。会展经济与固定的区域经济不同,是具有区域特色的跨区域发展经济,它可以包容多种经济发展成分,吸引多元化要素,不完全受特定地域空间和特定产业部门的限制。因此,在特定的区域经济体系中,会展经济能够表现出所特有的区域特性,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主体。而两者具体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会展经济属于城市经济的一部分,它具有强烈的城市经济特征,而城市可以理解为一个特殊的区域,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也是一种区域经济,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所在区域的核心,因此城市经济自然就是所在区域的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会展业是会展经济的核心,而从另一方面来看,会展业算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发展行业,是构成区域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对区域经济结构的完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会展业的市场,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着会展经济的发展。第三,城市经济属于区域经济的核心,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带头作用。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区域经济的依托,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城市经济的带动,可以说两者发展荣俱荣,损俱损。而正是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关系,造成了城市和区域两者间的分工,形成各自的明显优势。

2.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2.1会展经济对城市会展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

会展经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然而城市在发展会展业的过程中,所带动的相关产业主要由前向关联产业、旁侧关联产业以及后向关联产业这三个部分组成[3]。

首先,会展经济前向关联产业。会展经济前向关联产业主要包括品牌会展的标志识别、会展反馈、跟踪、分析以及对会展群体式通讯系统的开发等,通过对会展过程的分析以及对相关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能够对会展经济的发展发挥积极的影响。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我国的会展经济前向型产业较之发达国家仍然相对落后,而这也为我国会展经济的发展指明发展方向。

其次,会展经济旁侧关联产业。会展经济旁侧关联产业主要包括、餐饮、住宿、销售、交通、文化、物流、旅游、环保、保险等多个方面。城市举办会展的过程会吸引大量的观众及其参展商前来观看,这些人的餐饮和住宿问题形成较大的需求,因此餐饮业和住宿业就得到较大的发展。从通讯和交通来看,举办会展的过程必将带动大量的人流和物流,因此无论是城市交通还是业务通讯都将产生较大的需求量。而从销售业来看,大量的人群涌入城市必将对各种生活以及生活用品产生较大的需求。保险业也是如此,产品展览、人群出行,专利产权等必将涉及保险行业。

最后,会展经济后向关联产业。会展经济后向关联产业主要由会展咨询、广告、展场布置、场馆建设以及会展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组成[4]。在一些发达国家存在着专业性较强的会展广告与会展咨询企业,这些企业为会展经济的发展和竞争中提供优质的保障和发展经验,而展台的搭建和布置都是由其它专业的企业来完成,这样就减少了相应的资源浪费,达到了较高的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率等特点。这些产业的发展是这些发达国家中会展经济之所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同时会展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些产业提供了更多的相关业务,而这些业务大都是有独立的专业企业来完成,这与我国的会展经济发展状况截然不同。而这就正好暗示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空间。

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会展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的推动会展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2.2会展经济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以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生活环境为条件的公共服务,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中的硬件系统,作为城市活动和经济发展的载体,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体现。其中,会展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大型会展举办能够明显的试验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与漏洞,从而更好的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明规划方向。一般来讲,大型会展活动的举办和开发都会带动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兴建。相对于会展活动来说,专业的会展场所条件还不够,还需要发达的交通、高校的通讯充足的后勤、有效的废物处理部门可靠的突发信息监测系统等,这都是大型活动会展的举办对城市所提出的基本要求。不过,会展经济本身具有高回报的性质,会展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这就使得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互惠双赢的局面。

2.3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宣传和营销作用

大型的会展活动一般都会邀请大量的媒体进行转播和报道,从而吸引众多的参展观众关注,这就为会展经济初步发挥出城市宣传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同时,会展活动的成功举办能够为城市带来正面的效果,尤其是人们在讨论会展的时候,一般都会提到会展的举办地点,随之便是该地点的特色、景点之类的,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城市曝光度、建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另一方面,由于大型的会展活动一般都规模宏大,其中的参展商家都有一定的影响特点,会受到投资者的密切关注。因此,通过这次会展的举办,能够让投资者更加客观的认识到城市本身所具有的投资环境和特点,并以此为城市的发展吸收大量的投资,这样就为吸收外来投资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效促进了投资积极性。

另外,城市也能够利用会展活动这一机会来对本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行推广和宣传,而且会展活动的举办有利于扩大城市人员、物资、信息等方面的交流,能够吸引大量的科学技术和先进设备投入。城市利用这些条件可以加强与其它城市间的交流和合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验。

3.总结

综上所述,会展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因此会展经济相应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所发挥的带动作用主要包括:会展经济对城市会展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会展经济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会展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宣传和营销作用。这几大作用充分的说明了会展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我国城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武文、邬佳桦.会展经济的发展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J].特区经济.2014(5)

[2]魏晓莉.会展经济:转型城市新的发展助推器――对大同市会展业发展状况和绩效的思考[J].沧桑.2013(03)

城市经济活动篇6

abstract:withtheacceleratingprocessofurbanization,moreandmoreagriculturalandpastoralminoritiesenterthecitythroughmigrantworking,tourismbusinessandotherways,whichhasprofoundimpactonthecity'ssocial-economicandethnicrelationsandotheraspects.thisarticleanalyzesthecurrentUighurpopulationcharacteristicsandstatusinUrumqi,andexplorestheirimpactontheexistingethnicrelationsinUrumqi.targeted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onUighurmigrantpopulationmanagementandserviceareproposed,whichisofpracticalsignificanceforbuildingharmoniousUrumqiethnicrelationsandpromotingeconomicdevelopmentandsocialstabilityinUrumqi.

关键词:维吾尔族流动人口;民族关系;影响;对策

Keywords:Uyghurmigrants;ethnicrelations;influence;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5-0324-03

1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生存特征

1.1流动人口难以有效融入城市社区,经济障碍首当其冲乌鲁木齐流动人口不能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因为他们的经济生活比较困难,他们生活在消费高端的城市,每天需要金钱消费,而他们由于在城市中没有固定工作,他们的经济来源极不稳定,他们与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比他们的经济消费能力就比较低;再者乌鲁木齐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的家庭结构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依靠家庭中一两个具有劳动能力的成员参与城市工作,依靠一两个人的经济收入维持整个家庭的负担,造成他们生活困难。

1.2在实现就业过程中主要受到语言、教育水平和户籍三方面的限制在我国多民族国家政治制度下,汉族占大部分人口,汉语是我国社会经济交往的主要语言,随着乌鲁木齐经济发展,其与外界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汉语在乌鲁木齐经济发展交流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集中在现代城市,他们必然会与周围语言发生冲突,尤其是一些乌鲁木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他们掌握汉语的程度不高,使得他们的就业途径范围受到限制,分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的就业渠道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依靠劳动力获取经济利益;独立自主参与个体经营,主要经营方向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特色饮食饭馆以及皮毛销售等;在城市某些行业打零工获取短期的经济报酬等等。同时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他们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文化水平不高,他们从事不了城市高端行业的职业,无法获得高薪报酬,而只能参与城市低端行业的城市建设,工作的稳定性无法保障,无法获得足够维持家庭收入的报酬。另外在城市参与工作,招聘单位对工作要求有许多硬性的限制,比如城市的基础工作岗位都需要具有城市户口等,而流动人口却没有城市户口,结果他们就不得与具有稳定性的基层岗位失之交臂,再者城市管理者对于流动人口的就业支持政策也不多,成为他们就业的屏障之一。

1.3拖家带口,医疗和教育需求难以解决维吾尔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最显著的现象就是举家搬迁到城市,他们的子女从小在城市生活,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而且他们与城市孩子没有不同,但是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子女最显著的本质不同就是其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在城市上学受到许多的条件限制,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子女上学需要交纳一定的借读费,因此这项额外的经济支出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更大的负担,造成他们生活困难;在流动人口医疗问题上,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缺失,虽然我国建立了农村合作医疗,也完善了城镇医疗保险,但是流动人口却面临着尴尬的现状,就是他们已经不在农村居住,他们不愿意参加农村合作医疗,而城市医疗保险需要城市户口,这样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就没有办法完善,同时流动人口参与的城市工作基本上没有缴纳各种商业保险,当他们出现生病时他们就会自己掏腰包治疗,高额的医疗费用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造成经济上的额外支出,造成生活困难。

1.4状态不稳定,且流且动流动人口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流动性强,他们参与城市为了就是获得比农村更多的财富,当流动人口在这所城市不能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时他们就会离开这座城市,而转向其它城市,流动人口的频繁流动会给流动人员以及相关城市的流动人口管理造成难度。流动人员的频繁流动会造成其身心疲惫,经济浪费,流动人员转移需要支付一定的经济支出,同时他们在流动的过程中不能参与工作,其经济来源就会断掉;同时流动人口的频繁流动也会给当地城市管理造成一定的管理风险,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1.5心理上的“进不来,回不去”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中他们在内心深处始终会存在自己与城市人员地位低下的观念,他们不能把自己认定为城市人口,近年来我国城市在对流动人口的政策上给予了大量支持,在各种制度上给予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相同的地位,但是他们还是在心理上很难融入到城市,他们不能适应城市的生活习惯、周围环境等,同时他们离开自己的家乡已经很多年,他们已经不能适应过去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贫困地区的生活习惯,使得他们在心理上已经或多或少的不把自己当做城市人看待。

2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

2.1积极影响

2.1.1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市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马克思曾指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经济关系作为民族关系的基础,对民族关系的影响起着重要的作用。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为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建设、商业服务业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在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方面它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特别对中低档商品的消费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乌鲁木齐市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补充了一些工作岗位劳动力资源不足的困境,促进了乌鲁木齐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乌鲁木齐市的城市化进程。

2.1.2维吾尔族人口的流动使得城市中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交往进一步加深。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参与城市建设,他们在城市生活中,会将许多具有维吾尔族特色文化、习惯等带入城市,增加城市居民了解维吾尔族的机会,尤其是加大了维吾尔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交流,使得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深入,维吾尔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融合会增加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风俗、民族特色以及民族习惯的了解,增强了我国民族之间的相互联系,尤其是通过经济联系建立内在的依赖关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多民族事业共同发展。

2.1.3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加快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步伐,促进了乌鲁木齐市不同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和多元化格局。流动人口可以将具有本地区的特色文化带入到城市文化建设发展中,增强城市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发展,为城市注入新的文化内涵,比如维吾尔族将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与音乐带入到城市生活环境中,增加城市民族特色的文化,同时流动人口也可以将城市先进的文化与文明带入到经济落后维吾尔族地区。

2.2消极影响

2.2.1涉及经济利益问题的纠纷与摩擦增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是不同民族成员间因为经济利益纠纷而表现出的过度敏感,进而采取过激行为;②是当本民族经济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处于弱势时,心理产生失衡感,从而以地缘、亲缘等为纽带联合在一起,发生互相排斥、互相攻击的情况;③是用人单位与少数民族外出务工人员之间出现的各种劳资纠纷而引起的民族矛盾。

2.2.2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长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与行为准则与城市都有很大的差别。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在进入城市之后,由于他们的生活习惯与城市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区别,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生活环境,一方面由于流动人口他们受到的教育观念不同,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导致其在城市生活中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另一方面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他们受到语言交流的障碍,使得其与周围民族人群的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他们不积极主动的与外界联系,同时不同民族由于民族习惯等不同,导致不同民族的人群不愿意与其进行交流,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上述原因都是造成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不适应城市环境的原因。

2.2.3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相对滞后。城市管理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到位,尤其是对于无固定流动人员的管理缺乏有效性,导致一些违法犯罪分子流入到维吾尔族流动人口队伍中,给流动人口形象带来负面影响,同时流动人口由于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使得流动人口的法律思想观念淡薄,他们有时为了生计就会采取非法的手段进行牟利,给城市治安造成威胁。

2.2.4“”的影响渗透。在流动人员中具有数量很多的宗教型流动人口,而这些宗教型流动人员由于受到历史特定原因等他们可能存在一些违法宗教分子的参杂,使得合法的宗教型流动人员会受到他们的影响或鼓动造成社会治安的混乱等。比如,在分析流动人口治安管理中,经常会取缔一些利用城市出租房或者城市偏僻地区进行非法的宗教活动,造成城市安全受到威胁。在某些历史时期和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宗教型的人口流动,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着一些“宗教情绪”和“民族情绪”的流动,因此宗教型的人口流动涉及的问题敏感而复杂,因而在管理的方法上应该比较慎重”[3]。

3加强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促进城市和谐的政府对策与建议

3.1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质

舒尔茨认为,由教育、保健、人口的迁移等投资形成的人的能力的增长和平均寿命的延长,都是资本的一种形式[4]。应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体系建设,加强对这些地区教育的投入和政策支持。此外,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应通力合作,建立流动性培训基地,使技能培训与流动同步,少数民族农民工不论在流出或流入地的任何城市都能接受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为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机会平等”和“竞争平等”,如果一些少数民族成员因语言问题(不掌握社会的主要工作语言)而造成竞争能力较低、无法参与平等竞争,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就有责任提供必要的语言培训来帮助他们[5]。

3.2大力发展经济,搞活市场,增加市场劳动力需求

经济发展是就业率提高的基础,提高地区市场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经济改革,新疆经济出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新疆近几年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契机。分析新疆的区域位置,新疆应该大力发展物流产业,因为物流产业符合新疆经济发展的实际,新疆具有独特的区域位置,同时期流动人口数量可以为物流产业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当然对于流动人口的工作需要政府等相关部门进行技能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3.3加强对少数民族就业和权利保护如果经济市场的实际运作对某些群体不利,那么就应在平等的基础上,制定针对特定群体的反歧视行动[6]。在城市生活中由于维吾尔族流动人员他们在语言上处于劣势,他们不能很好地利用汉语进行工作交流,使得其在工作起点阶段就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政府部门要在此方面加大对于维吾尔族少数民族的权利保护,尤其是在制度和法律方面维护其合法权利得到保障,尤其是关系到他们经济利益的权利,比如流动人员子女就学、获得相应劳动报酬、参加城市医疗保险等权利。同时还要保障流动人口在农村老家的合法权利得到维护,不能因为他们离开家乡而剥夺他们的合法权利。

3.4引导并支持少数民族农民工创业和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政府部门要在各方面加大对于少数民族创业的支持。首先政府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对其自主经营的要给予税费减免等;其次加大对于自主创业的宣传力度,激发流动人员自主创业的激情,通过在流动人员集中的区域通过电视传播、真实实例展示、免费培训教育等形式提高流动人口对自主创业的认识。最后政府要鼓励与帮助少数民族企业的发展与扩大,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经营过程中的困难,引导少数民族企业积极选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

3.5逐步尝试建立心理疏导工作中心,帮助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从心理上融入城市社区,引导城市居民接纳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由于其心理因素使得他们很难适应城市生活,尤其是他们不能适应城市文化,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对维吾尔族流动人口建立心理辅导中心,让维吾尔族流动人员参与心理辅导中心,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障碍,加强他们对于城市生活的认识,同时在社会中加大对于维吾尔族流动人员的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对维吾尔族人员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尊重维吾尔族流动人员的氛围。

4结束语

少数民族人口的流动既是城市化的必然途径,也是其自身寻求发展的选择。对此政府应当因势利导,通过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方面服务,逐渐降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带给城市的负面效应,使其逐渐适应和融入城市社会,发挥他们应有的积极作用,进而成为推动城市民族关系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平,徐平,于泷.乌鲁木齐市区维吾尔族流动人口特征分析[J].北方名族大学学报,2012(02).

[2]牛燕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20(01).

[3]吴奕.论人口流动与民族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1993(05).

[4]西奥多·舒尔茨.对人进行投资——人口计量经济学[m].吴珠花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8).

城市经济活动篇7

关键词:低碳城市理念;低碳经济;在我国实行低碳经济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01

一、关于低碳城市

1.什么是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生活中由低碳经济发展的生活理念,通过生产,消费,排放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方面进行转化,将人们的生活转化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三低”型城市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理念的内涵是在促进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同时,将城市建设模式的碳排放控制在低量环保的区间内,推动城市居民形成健康的节能的生活方式。现今的低碳城市理念由政府的一致规划与调动,加强建设低碳产品与技术,促进能源的节约使用,废物的循环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为城市的节能减排优化作出改革,最终实现城市能源的可持续性发展,达到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目标。

2.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分布。在低碳城市发展中正确的低碳空间分布的作用至关重要,在低碳城市规划中包括低碳交通,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以及低碳建筑。我国提出的低碳城市布局主要表现在大力发展土地的充分利用,将过去侧重于产业与工业的城市规划布局逐渐转变为重视生活型的人文低碳城市,提高城市的生态比重,将城市的自然生态资源适度配置,减少交通与工业的布局比重,体现低碳城市的规划人文性。

3.低碳城市的不同变化。一是交通的变化,在城市发展中交通工具也在不断地增加,交通道路四通八达,交通工具中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对城市环境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低碳型交通是指在保证交通的便利性的同时,通过使用清洁能源以及新型交通工具,减小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达到低排放的要求。二是建筑楼房的变化,建筑物是城市的主体,建筑物的低碳化是低碳城市的重点之一,在新型低碳城市建筑中使用了新兴的节能建筑材料,较之于传统的建筑设施低碳建筑的优点是能有效分担取暖与制冷的部分功能,而且在低碳建筑中可以有效地做到水循环利用。三是产业的低碳化,城市的经济支柱就是产业,是衡量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传统城市中产业多以工业为主,碳排放量大,对环境的污染过重而且能源需求巨大,相对于工业,服务业的污染小且对能源的需求较小,所以我国发展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产业创新。

二、低碳经济在我国

1.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可开发项目相当多。我国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能源消耗大国之一,能源储存供给量逐渐与能源需求量不符,我国对新兴能源的开发从未间断过。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对低碳经济的认识逐渐加深,我国的新能源利用逐渐有了成果,电动车替代耗油车就是低碳经济成果之一,电动车通过电力驱动,相对于过去的烧油车,使用起来更清洁对环境的污染更小,现在在人民群众中已经有了相当的地位。尽管如此,我国的低碳经济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各行各业中所占的比例还不够深入,低碳技术仍旧停留在初级阶段。我国低碳经济的企业相对过少,市场占有率不够,低碳经济对于我国来说不仅仅是保护环境那么简单,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都将由低碳经济所主导。

2.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当下全球关注的主流焦点已经转移到了气候与环境上,环保与改善气候越来越走进了国家的执政策略中,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进行技术创新与改革,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手段之一,我国在低碳经济技术发展中加大投入,发展新技术,有利于我国在未来国际市场上保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对我国现有的经济制度与经济发展结构能够进行调整,进行产业优化改革,为我国的产业转变奠定基础。

三、低碳城市理念下的低碳经济发展

1.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是我国的内在要求。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是牺牲自然资源,牺牲能源来实现快速的经济增长,但是事实表明,这样的经济发展不是长久之计。我国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科学发展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走向科学发展的一条可行性道路,现如今的城市规划发展也在走向这样的趋势,清洁能源,低碳建筑,低碳消费,这都体现着我国低碳城市经济的成果,达到低碳成果为人民共享的目的。

2.在人民群众中提倡低碳生活。在人民生活中充分加入低碳理念,可以正确的引导民众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政府对低碳产业的补贴与资助的力度也应该加大,让低碳理念存在于人民群众的生活里,支持低碳产业进行低碳技术的自主创新与研发,对低碳产品的生产应当大力支持,让城市居民的生活处处充满低碳。对城市居民的能源使用理念也应该进行影响,支持使用环保袋,节约能源的使用量,减少生活废物的排放和污染,让低碳生活走进城市生活,走进群众心中。

四、结束语

当下全球的发展主流模式是低碳环保的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有着良性的推动作用。现如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内,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推进,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将逐渐摸索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我国转变发展观念,优化产业结构及能源结构。在国家政策法规的监督以及全社会的参与下,低碳经济对大力发展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型社会有着推动作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低碳社会,全面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洪波.低碳城市规划:目标选择与关键领域[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1(108).

[2]刘嘉迅,杨运宇.低碳城市的发展策略研究[J].绿色科技2011(10):164-166.

城市经济活动篇8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经济

中图分类号:C91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城市的交通与城市的经济发展重要联系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下,城市是必然产物,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载体。当前积极的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是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重要内容。然而一个城市不断的发展以及完善,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设施的支持,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能力仍旧是城市经济发展中最基础的物质保障,而城市交通便是其中之一。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轨迹来看,城市的交通与城市的经济发展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城市的交通是推进城市的经济活动井然有序的进行、推进城市的经济发展的前提。

1.1交通作为城市重要的基础性设施,也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要想富,先修路,不管是任何的领域范围内经济发展都要始于交通建设以及发展。只有发展交通、发达了,经济才能够得到真正地发展。当前,我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需要,城市的交通事业快速的发展,城市的交通已不再局限于百姓代步的方式。从一般意义上讲,城市的交通直接影响城市的经济的发展。

1.2交通运输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性产业以及最重要的流动载体,也是社会生产、分配、交换以及消费各个环节实现联系和沟通基础和纽带,交通运输业不但自身创造着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也在促进其他行业的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另一方面,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在不间断完善的交通系统支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实现,否则难以谈上发挥交通运输业的基础性产业重要作用。良好的运输条件也降低了货运物流成本,这有利于企业参与的更大范围内竞争,扩大生产的规模。市场快速发展必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而使城市经济实现更好发展。

1.3良好的城市交通体系,直接拉近各城市间的距离,这有利于统一市场竞争机制的培育和完善,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市场的环境。便利的城市交通,很大程度上成为吸引投资重要因素,有利于资本的有效流动和合理的配置,能克服生产中瓶颈状况,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及经济进一步的扩张。便捷的交通运输系统能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文化活动等方面发展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也大大方便了交流活动开展,交流过程中有利于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拓宽城市的发展思路,从另一层面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社会环境和不断的动力支持,进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1.4当前不论是从国际上看,还是从我国经济的城市交通状况进行比较,不难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交通设施也发达、便利以及快捷。这也证明了城市交通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

由此可见,受城市的地理位置、规模、性质等差异影响,我国城市交通特征虽各有不同,但不可否认,城市的交通与当地城市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有着密切内在的联系。一方面,良好的城市交通是保障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各项活动有序的进行基础,城市的交通发展能大大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城市交通两者之间并不是完全独立或从属关系,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对于城市的交通提出新的要求,不仅有利于带动城市交通的改善以及升级。因此,在完善城市交通来积极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同时,同时积极关注城市的交通本身发展,让两者形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良好关系。

二、当前城的市交通存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改革开发不断的深入发展,城市交通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大发展。另一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交通中存在许多的问题,尤其是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和严重不平衡的现象,甚至在一定程度已经成为制约城市的经济一步发展的因素。随着城市供给能力和幅射范围的提高,对城市交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城市的交通设施建设速度在加快,交通运输网络在不断地壮大完善。另一方面,交通容量不足问题严重存在,同时大部分城市交通运输依旧没有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城市的交通发展速度仍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速度,难以满足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城市交通拥挤状况也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交通堵塞问题直接影响到运输和经济活动的开展,也对于城市形象建设以及宣传造成负面影响。

2.2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城市交通规划水平依旧处于较低层次,城市整体交通战略和规划中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影响到交通发展政策未给予充分考虑;对整个城市和城市间的交通规划中缺乏整体协调性。

2.3城市的交通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经济支持。从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具体实践看,一方面,经济发展落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使我国很大一部分城市交通发展缺乏有力的经济基础。所以,如何在资源有限地情况下实现以交通促进城市经济、实现它们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直接忽视经济快速的发展对城市的交通提出更高的要求,政府财政收入用于形象性工程的建设方面,城市的交通难以得到持续的发展。

另外,不难看出,城市的交通对于城市经济活动和发展影响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和差异性。加之交通建设具有资本密集、周期性长等的特点,导致了当前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很明显落后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城市交通建设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夯实城市交通基础,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在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从城市的经济发展角度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角度考虑,都需要进一步夯实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来适应经济高速发展需求。同时通过经济的发展更好推动城市交通发展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实现两者良性循环,产生更大效益。针对当前我国的城市交通中存在各种问题,在城市总体规划不断完善和发展同时,我国城市的交通综合治理研究与实施也在不断地往更深层次的推进,要明确城市的交通建设发展思路,作好城市交通发展规划,完善城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建立完善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体系,为城市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物质保障,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3.1提高政府对城市的交通建设与发展重视程度作为市场的经济重要主体,政府承担着通过宏观调控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重要的职责同时,也是社会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方。城市的交通作为具有双重属性特殊公共物品,是城市经济发展先决条件。政府应充分认识到城市交通的发展状况能直接关系到城市经济的发展,要将城市交通建设发展摆在更突出的位置,坚持城市的交通建设较于城市经济发展的适度超前原则,加大力度,改善城市交通,使交通更好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积极作用。

3.2做好城市的交通发展规划从整体上看,作为具有特殊性公益基础性设施,城市的交通战略和规划涉及到城市的交通方方面面,是一个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这对于城市的未来经济持续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城市交通建设过程中不仅考虑当前城市发展整体状况,也要对于城市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应充分地给予考虑,做好城市交通战略规划。

3.3加大城市交通投入的力度。针对当前很大一部分城市交通供给量明显不足的情况,应加大对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重视力度和投入力度,应合理安排专项资金,最大的限度提升每一笔建设资金综合效益,积极推进城市的交通发展。继续适当地扩大道路容量,优化城市的交通结构和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商品流通、扩大市场等提供便利运输条件和降低交易的费用,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积极引进现代化的交通设施,改善交通拥挤的状况。另一方面,鉴于城市的交通建设自身存在特殊性,在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前提下,政府可通过科学的论证形成有效方案,采取鼓励民间参与的模式,利用私人的机构资金、专业技术及管理的优势,共同推进城市交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常惠丹.我国城市交通与经济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

[2]谢疆.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现代城市交通规划探索与思考【J】,中外建筑,2010.

城市经济活动篇9

【关键词】小城镇战略统筹城乡城市经济圈

一、小城镇不足以承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

1、传统小城镇战略的历史局限性――小城镇无力改变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1)小城镇无力打破农村人才缺乏的累积性恶性循环。刘易斯认为,在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传统的农业部门缺乏资本投入,人口增长迅速,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极低,一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数,在这种条件下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一个固定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基本符合刘易斯模型。小城镇和农村,由于非农产业数量、规模有限,发展第三产业的空间很小,新创造的就业岗位十分有限,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空间转移的主要因素。流向城市的劳动力大多数是文化水平较高或是有一技之长,是农村中的精英。农村高文化素质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使文化素质本来就低的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进一步下降,制约了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技术的传播和扩散,进一步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反过来,农村收入水平的下降,城乡收入水平的拉大,会促进新一轮的人才流失,最终会使农村地区陷入人才缺乏的恶性循环。

(2)小城镇无力打破农村资本短缺的低水平陷阱。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αKβ,其中,0

(3)小城镇无力扭转生产技术的梯度分工。梯度转移理论,源于弗农提出的工业生产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该理论认为,工业各部门及各种工业产品,都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即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区域经济学家将这一理论引入到区域经济学中,便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创新活动是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性因素,而创新活动大都发生在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的。城市很明显处于技术创新的高梯度地区,广大小城镇和农村处于技术创新的低梯度地区。处于技术创新高梯度的城市,主要从事附加价值较高的产业和产品的生产,而处于技术创新低梯度的城市,只能从事附加价值较低的产业和产品的生产。打破技术和产业梯度转移规律,需要内力和外力的结合。广大小城镇和农村地区内力、外力有限,无力打破技术的低梯度分布。

2、小城镇战略的现实制约性――小城镇不足以承担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任

(1)小城镇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制约性。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正呈逐年增长态势,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是城市而不是小城镇。对中国这样一个疆域辽阔、区域差异十分显著的国家来说,要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仅有小城镇发展是远远不够。在统筹地区协调发展中,小城镇不足以承担消除城乡差别的任务。

(2)小城镇规模经济的有限性。产业向城市聚集的原因在于城市所带来的集聚经济和规模经济。我国星罗旗布的小城镇,由于规模太小,达不到大城市的集聚效益、规模效益和投资效益,达不到企业投资所要求的起码临界值。

(3)小城镇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性。城市化过程,是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也是资源配置效率不断改善的过程。小城镇模式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它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运行中的联系效率。如乡镇企业分散布局,村村点火、处处冒烟,这种聚集障碍,使资源不能合理流动,不能有效发挥协作效应和分工效应,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承担不起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任。

(4)小城镇环境补偿能力外部不经济性。由于受到分散型、粗放式的小城镇化发展模式影响,我国许多小城镇以产值、数量、速度为经济突进目标,表现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等。小城镇的这种粗放型发展模式,使企业只关注内部经济效益,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等外部不经济现象漠不关心,这种发展给我们的环境补偿能力造成了特有的压力。

二、城市具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明显优势

城市不仅是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地,更是先进文化、发明创造、高等教育等的发源地。城市具有更大的规模经济和聚集效应,更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更高的资本回报率,更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对农村区域经济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目前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首都三大城市圈以及我国各种大中城市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强劲动力。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关系改善,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将日益凸显。

城市化本质是城市文明取代乡村文明,是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改造农村落后农业部门的过程。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中心,在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承担着重大使命。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带动的作用,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统筹城乡发展。

第一,中心带动方式。城市是现代经济发展中心、市场运行中心、科教文化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交通通信中心、社会活动中心,完全有条件通过发挥多种中心的作用,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这种中心通过为农村提供经济要素,调节经济活动,指导生产经营,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如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对周边农村的带动作用。

第二,枢纽辐射方式。城市是各种网络的枢纽,农村是网络的延伸,城市通过枢纽向周边农村辐射,提供各种服务,输出各种商品,满足农村需要。为此,城市就必须强化枢纽,并以自身的为龙头,支持各种网络建设,完善交通、科技、信息、社会服务网络建设,提高网络联系程度和功能,从而通过网络服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西部省会城市对周边农村辐射等。

第三,建设示范方式。城市在经济活动、城市建设、市场消费、科技文化、人的发展等各方面对广大小城镇、农村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示范引导效应,对于带动农村发展,对于改造农村生活方式,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第四,市带县发展方式。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市管县、市带县的行政管理优势,使之成为城市通过县带动农村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

三、新世纪以城市为主导,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及现实举措

1、新世纪统筹城乡发展要坚持四个原则

一是平等原则,即要确保城乡地位的平等性。城市和乡村只是地域上的不同,城乡居民只有分工上的差异,而不存在社会地位上的高低,公民待遇上的优劣。因而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必须取消城乡间长期存在的种种不平等,保障城乡居民一律享受国民待遇,拥有平等的权利、义务和发展机会,使城市和乡村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

二是开放原则,即要确保城乡资源的开放性。城乡统筹发展,有赖于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走城乡统筹的城市化道路,必将致力于打破城乡界限,消除城乡分割,推动城乡劳动力自由迁徙,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最终实现资源要素在城乡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优化配置。

三是互补原则,即要确保城乡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城乡作为两个不同空间的经济体,由于先天自然禀赋及后天经济社会传统不同形成的差异,具有各自资源的相对优势。根据城乡优势互补原则,从城乡两个层次统筹考虑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形成既有分工又有联系,优势叠加、劣势互补、产业协调的区域综合经济体。

四是协调原则,即要确保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在坚持城乡平等地位的基础上,通过城乡开放互通、互补互促机制的作用,协调好城乡产业关系、城乡资源流动和配置关系、城乡居民权利义务关系、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关系,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的差距,实现城乡共同进步。

2、新世纪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举措

(1)城乡空间一体化。首先是加强城乡空间布局的总体规划。将城市中心与周围乡镇及乡村居民点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编制城乡产业发展、土地利用、城市人口、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专项规划,最终建立一个城乡相互配套、衔接,管理有序、落实到位的规划体系。其次,空间一体化的实现有赖于快捷畅通的联系渠道和联建共享的基础设施。因此,城乡交通、通信等区域性基础设施必须先行规划和建设,尽快形成内外衔接、城乡互通、方便快捷的交通通信网络,从而保证城乡生产活动联系的密切性、城乡居民远距离就业以及乡村居民生活消费行为的便利性。

(2)城乡市场一体化。市场是生产要素、中间产品和最终消费品流通、配置、交换的主要途径和载体。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经济自由”,重要的一条就是废除旧有的城乡二元化的市场管理手段,统一乡村市场与城市市场。首先,要消除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营造城乡一体化的要素市场。其次,实现城乡产品市场的一体化,主要是破除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增强城乡市场的联系。如进一步推进中心城市的展销市场、中小城镇的专业市场、乡村的农贸市场间的纵向联系,使城乡市场系统由孤立的市场区向相互依赖且等级多样的一体化网络系统转变。

(3)城乡产业结构一体化。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重点应发展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文化和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小城镇以生产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集聚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联片种植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益。

(4)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从当前城乡发展的综合情况判断,失衡现象仍然突出,农业依旧是弱质产业,农民依旧是弱势群体,农村依旧是落后地区。长此下去,城乡不协调的发展会演化为互相牵制的恶性循环,最终影响全面小康建设及现代化进程。因而需尽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在财政、金融、税收体制上采取突破性大举措,努力缩小城乡差距、农民与市民的差距。

【参考文献】

城市经济活动篇10

关键词:城市;夜态;空间

abstract:today,evening-nighttimelifeisgraduallycommoninhuman’slife,whichhasexertedasubtleinfluenceonthefunctionandlandscapeofcityspace.andanewtypeofcityspacehasformed,whichisdifferentfromdaytime.Viewingofthisimportantphenomenon,thisarticlesuggestsanewconception:theevening-nighttimecity.Basingonhuman’sbehaviorandleadingbyactuallyactiving-sitesineveningandnighttime,referringofthoughtsandproductionssuchasurbanspacetheory,behaviorpsychology,economyandculture,landscapeandaesthetics,thisarticlesuggeststhestudywayoftheevening-nighttimecity.

Keywords:city;evening-nighttime;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1-0063-03

当代,城市夜晚繁荣发展,已经远远超出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成为人们主要的休闲时间段,成为体现当代城市社会经济开放程度和繁荣程度的特征之一。在我国,尽管城市夜晚生活才刚刚起步,但是少数几个城市的发展规模已经比较大,并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国际品牌咨询公司“未来品牌(FutureBrand)”所发表的2005年度“国家品牌指数(CountryBrandindex)”报告显示中国的夜生活已经跻身于世界前15名[1]。面对我国城市夜晚生活的蓬勃发展,对夜晚的城市进行相应的研究是必要的。

1夜态城市的提出

1.1夜晚经济和24小时城市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为了复兴中心城区,提出了“夜间经济”(night-timeeconomy)发展计划,主要是发展各种酒吧和夜总会,其目的一是恢复英国传统的酒吧文化,二是改善城市中心区在夜晚的空城现象[2]。但是仅仅发展酒吧文化又带来了新的城市问题――酒后行为不端现象。同一时期,在意大利罗马负责文化事务的政治家Renatonicolini倡导每年夏天在罗马举行艺术节活动,该活动包括晚上在马克森提巴西利卡(Basilicamaxentius)不停的放映电影。1980年,英国城市规划专家FrancoBianchini将这种文化节的概念引入英国,并与英国夜晚经济发展相结合,初现24小时城市的雏形。

其后,随着信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出现了所谓的世界城市。世界城市通过金融市场而相互联系,这些金融市场一天24小时都在不停的运转,因此城市经济的发展变为24小时持续进行,并由此形成了24小时工作的经济贸易行业群体。另一方面,夜晚经济的发展,城市自身的商业活动向夜晚延续,打破了以前“上午9点―下午5点”的8小时商业经营模式,出现了18小时、甚至24小时的城市商业活动。城市的这些变化,使得学术界展开了关于时间和空间的讨论,形成了两个被广泛接受的关于“24小时”的时间观点。一个是世界城市通过金融市场而相互联系,这些金融市场在一天24小时内都在不停的运转,这样的城市往往被称为全球/世界城市;另一个是将传统的“商业时间”延长,形成一种16小时、18小时,或者24小时的活力,城市呈现出一种新的世俗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24小时城市”[3]。这两个“24小时”观点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因果关联性,可以说,“全球/世界城市”的出现与发展,推动了城市内其它非全球/世界性行业的24小时发展,直接促成了城市整体上24小时全时性活力的形成。现在,英国的伦敦、利兹、诺丁汉,美国的纽约、拉斯维加斯、亚特兰大、洛杉矶、芝加哥、迈阿密、圣何塞、新奥尔良等城市都已经提出24小时城市的发展目标。

“24小时城市”和“夜晚经济”都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夜晚活动状况的,其单纯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其难以对城市夜晚进行综合整体的考察和现实有效的控制。尽管城市的发展是24小时的,但是24小时城市的概念尚还存在着其它的歧义,即其和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经济运行模式有着一定的关联性。还有学者主要针对当时欧洲城市中心衰败出现的昼夜城市中心人群密度急剧变化的现象,提出只要有人居住,只要不是一座无人的空城,就可以称之为24小时城市。

1.2“夜态城市”的诠释

“夜态城市”这一概念,是笔者提出的一个基于城市规划研究的概念,而不是基于城市经济发展的概念。到了夜晚,昼与夜的差异、时间与空间的重构、地点的可达与不可达,等等,形成城市新的空间和地形学。在这个新的现代化城市夜晚创造的特殊地形里面,生成了新的行走路径、生活追求、空间安全和不安全感、自信和害怕、支配和附属等一系列新的城市状态。“夜态城市”主要研究城市夜晚的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以及最后所形成的一种与白天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状态,并且将这种生活状态反映到城市的空间布局和规划管理上。

对于城市规划学科而言,一种新的城市行为活动会占据城市内部一定的空间,并形成其对应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形态,从而对城市整体产生影响。随着夜晚城市内各种行为活动的发展,其在城市内部所占据的地理空间越来越多,分布的地理范围也越来越广。因此,“夜态城市”研究体系提出以城市夜晚活动为基础,以城市空间研究为核心,对夜晚的城市进行系统地分析和研究,总结当代城市夜晚活动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其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研究促进城市昼夜和谐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态。

“夜态城市”并不割裂与白昼城市的关联性,而只是把研究的重心放在夜晚这个时间段。至今为止,我国城市规划很少考虑城市夜晚活动的影响,基本是一个城市的白昼规划。故“夜态城市”概念的提出,是对城市规划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1.3“夜态城市”的研究界限

1.3.1活动时间

对于夜晚,物理意义上的界定就是以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时刻为基准。从城市社会生活的界定来说,人们白天工作,夜晚休息。因此,从下班以后的黄昏到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间段,被称之为夜晚。

在英国,夜晚被分为两个阶段:傍晚(evening)和深夜(late-night),夜晚经济发展也被分为两个阶段――傍晚经济和深夜经济。综合考虑到物理时间和社会生活方式,借鉴英国夜晚活动发展研究和我国夜晚活动发展现状及相关规定,本文将夜晚的时间界定为18:00一次日6:00之间,大约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里面,分为3个阶段(表1)。

1.3.2活动内容

英国将夜晚活动限定为:饮食(eating)、能饮酒的歌舞场所(drinkinganddancingvenues)、电影(cinemas)、剧院(theatres)、音乐厅(concerthalls)、夜总会(casinos)和其他的娱乐活动;美国的纽约夜生活协会(newYorknightlifeassociation,nYna)则将夜生活产业限定为酒吧(bars)、休闲室(lounges)、音乐厅(livemusicvenues)、跳舞俱乐部(danceclubs)。在我国,营业性的夜晚活动内容有:餐饮、酒吧、舞厅、电影院、剧院、音乐厅、综合性娱乐场所。从上述各国的分类中,不难看出夜晚活动的主体组成部分都是与娱乐有关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中的消费者服务业,即娱乐、休闲、旅馆等。

随着目前城市白天生活向晚上的延伸,昼夜活动的差异正在逐渐减小,很多白天的活动向夜晚延伸,如商业购物类、文化交流类、便民服务类等,对城市夜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1.3.3活动人群

“夜态城市”所关注的活动人群是指那些夜晚仍然在非居所以外的城市空间中活动的人群。他们或是夜晚活动的消费者,或是夜晚活动的服务者,或是其它工作的加班者,或是仅仅出来闲逛的人。他们在夜晚的行为活动需要都将是城市夜晚建设需要考虑的。

2夜态城市”的主要研究内容

2.1夜晚人们的行为模式特点

简・雅各布曾说过:“城市最基本的特征是人的活动”。不论是从城市空间本身的研究,还是从城市活动内容本身来说,人的行为活动都处于一个非常基础性的环节之中,对城市空间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城市夜晚活动促成了城市空间的形成。在对“夜态城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研究的就是夜晚城市中人的行为方式及其对于夜晚城市空间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这构成了“夜态城市”空间的基础性研究。

夜晚人们的行为活动,更多的体现出一种微观化的特点,而行为主义方法在城市空间研究别强调个体行为(如购物、迁居等)的决策过程,比较符合人们夜晚活动的决策特点。同时,行为的产生与时间是分不开的。我们不仅仅需要看到行为的空间,更需要了解行为的时间变化趋势。日本学者伊藤、天野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需要把社会学关于城市居民休闲方式及时间利用的研究,同区域规划及城市规划,同地理学关于居民行为空间规律,同交通科学关于交通规划、管理的研究结合起来,探明居民行为的发生机制,并用于指导协调城市规划。对于“夜态城市”而言,其作为城市白天活动的延伸,昼夜活动的连续性将是研究的重点,要关注不同时间段人们行为活动的需要。

夜态城市的行为研究,是一个将空间布局与时间过程相结合的行为研究过程,只有处理好了城市夜晚活动与白天活动的关系,才能真正促进我们城市昼夜和谐发展。

2.2夜晚的活跃功能空间定位

凯文林奇指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在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城市中任何一种行为活动在地理上的表现就是必须占据具有一定三维体积的活动空间,这个空间一般被称为该活动的功能空间。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历程来看,争议的核心问题就是城市的各种功能空间以什么样的规模和方式进行组合,才能符合时展的需要。

城市夜晚活动作为一种新的活动类型,虽然已经在城市中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和城市的其它功能空间之间有些什么样的关系,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整合到整个城市的空间规划中去才最佳,等等诸如此类都是“夜态城市”规划需要思考的问题,并且会最终影响其在城市中的地理定位。同时,根据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随着城市的发展增长,功能空间类型会发生变化和转移,也就是发生演替。夜晚活动作为人类新近发展的城市活动类型,还较少受到城市规划的关注和影响,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我发展的状态,或者说自我组织的发展状态。因此,研究现有夜晚活动所形成的功能空间布局结构及其发展规律,对于有效的引导和组织未来城市夜晚的活动空间,将其积极整合到城市空间整体发展中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

2.3夜晚的空间景观形态

城市的功能空间布局所体现的不同功能之间的结构关系,最后物化为城市的空间形态。夜晚,由灯光所形成的空间景观形态,与城市夜晚空间形态之间有了必然的关联,而这关联正是因为人的行为活动和人工照明的必须而形成。夜晚的景观形态的特殊性,即光作为城市夜晚景观形态的重要构成元素,生成新的“明与暗”的图-底景观,对于城市空间形态有着极强的引导和暗示作用,尤其是能体现城市空间在夜晚的活跃程度。

城市夜晚“图―底”景观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方面,“夜态城市”的“图-底”关系有一部分可以认为是白天“图-底”关系的反转。白天,实体的建筑物被道路、广场之类的虚体空间所分割,呈现为图,道路、广场等地平面上的开放空间则呈现为底。夜晚,道路、广场作为人们活动的空间场所被照亮,从黑暗的城市“底―景”中凸显出来,呈现为图,而大部分的建筑如果没有进行亮化照明,将成为暗的底。城市原本的“图―底”关系在夜晚发生了反转。另一方面,夜晚的图―底关系并不完全是白天图―底关系简单的反转。城市中的部分实体要素如建筑、雕塑等,往往也会成为夜晚重点表现的对象,具有很高的亮度,从暗的背景中凸显出来。所以,“夜态城市”的“图―底”景观是根据夜晚活动需要,借助于光所重新勾勒的一种城市“图―底”关系,反映的是城市夜晚生活的空间秩序。那些由于夜晚活动被照亮的城市区域,形成了只属于城市夜晚的新的肌理,这种城市肌理或者会与原本的城市肌理有着一些重合,有的则是完全属于夜晚的。可见,亮丽的景观体系中俨然隐含着城市夜晚的空间功能结构和形态。

2.4昼夜和谐发展的城市

和谐,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及至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思想,都是希望建立一个和谐发展的城市,和谐发展的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地球。因此,和谐也成为“夜态城市”发展追求的最终目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①昼夜和谐

“白天是一个工作的城市,夜晚是一个休闲的城市”。这是目前很多人对于城市昼夜功能的一个定位。显然,这种定位依然还有着传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的影子,但是当代社会的“息”却增加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是人们脱离白天紧张的工作状态,使其在精神上获得放松和情感上自我愉悦。因此,通过对城市昼夜功能变化的研究,寻找白天与夜晚相互衔接、结合的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以此作为城市夜晚建设的基础,建立一个昼夜和谐的全时性城市,建立一个符合夜晚本质的全时性城市,使人们的城市生活更为舒适、便捷和惬意。

②活动和谐

夜态城市各类行为活动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

居民的休憩需要和商人的经营需求之间的矛盾平衡;

经济活动和必要的基础设施供应之间的矛盾平衡;

消费者的需要和居民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平衡;

对于安全的需要和对犯罪的防治;

当地的工作、休闲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管理夜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一些不利问题,例如犯罪、噪声、垃圾,从而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这些矛盾的产生,在于人们对于夜晚资源的争夺,因此需要对于夜晚活动进行很好的规划设置,满足各种不同的消费需要。

③生态和谐

在生态环保的原则下,城市夜晚的发展也要关注生态伦理的需要。因此,既保持夜晚相应的活力,满足夜晚活动的需要,又要保持相对原始的夜晚状态,以满足那些夜晚休憩的生物体(包括人、动物和植物)的需要。

3结语

城市夜晚生活作为一种新的现代化生活方式,对于城市发展已经提出诸多要求,尤其如交通、照明等城市基础设施问题,噪声、光污染等城市环境问题,犯罪、安全等城市社会问题。此外,中国城市的现状和西方有所差异。很多发达国家的城市,由于现代化的城市规划策略和汽车交通的发展,使得大量居民迁往郊外,市中心的商业地位受到挑战,商务和娱乐活动进一步恶化,城市中心功能和居民数量丧失,因此倡混合功能模式(居住和非居住混合)来发展傍晚和深夜活动,并形成24小时城市[4]。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还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空城、衰败现象,很多地方仍然是居住和商业混合,这种现状恰恰和目前国外24小时城市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我国城市在夜晚的建设发展中应该关注这个问题,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要走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失败之路。

参考文献:

[1]Futurebrand,Countrybrandindex2005_insights,findingsandcountryranking,2005[2006-07-20].省略.

[2]thomasColinJ,BromleyRosemaryD.F.City-CentreRevitalisation:problemsofFragmentationandFearintheeveningandnight-timeCity[J].UrbanStudies(UK),2000[7]:1403~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