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十篇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十篇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6:38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1

[关键词]技术创新 科学计量学 文献共被引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分类号]n99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数据获取,采用主题检索形式,经过反复比较,参考若干比较权威的技术创新研究文献,并咨询相关领域的专家,确定采用ts:((technologicalinnovation*)oR(technologicallnvcn-tion*)),在webofScience的SCi、SSCi与aH&CH中进行主题检索,比较符合学术规范。检索时间跨度为2004-2008年。

研究所用的主要软件是CiteSpaceii,是美国德雷克赛尔大学美籍华人陈超美博士开发出来的一种知识可视化计量软件,该软件可以在其主页(http://cluster.cis.drex-el.edu/-ccben/citespace/)上自由下载,免费使用。

2、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知识图谱

利用Citespaceli软件对所下载的5179篇文章进行文献共被引(citeddocument)分析,运行结果显示网络中有304个节点与l321条连线出现,并且形成形象化的“聚类面积”;另外,启动CiteSpaceii中作者关键词与出现频次功能,图谱的各文献聚类中会进一步显示各共被引聚类文献的施引文献出现的关键词,见图1。

某一研究领域作为知识基础的被引文献与作为研究前沿的施引文献,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共生依附。对于知识基础的内涵而言,可从被引文献的中心度、被引频次等角度进行解读;相应研究前沿的研究主题可在代表性被引文献解读的前提下,从施引文献中出现的关键词内容剖析,相互结合起来,综合考虑而界定。

2.1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核心知识群

根据核心知识群中关键节点论文和施引文献关键词,对这个研究前沿的内容和特点做如下概括:以演化理论和知识理论为基础,以国家创新系统为条件,以企业及产业联盟为主体,形成从机会来源、研发、产品到扩散的技术创新链。

在这个核心知识群内,存在10多个关键节点论文,如纳尔逊与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和格瑞特的《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等,是这一研究前沿的主要知识基础。同时,从这个知识群的施引文献中提取出若干关键词,作为核心知识群的内容分析与术语标识。

这一研究前沿知识基础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两个主要理论:①演化理论,其代表性著作为――纳尔逊与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被引频次为43,中心度为0.09。纳尔逊等在著作中,提出经济变迁的演化思想,标志着现代演化经济学的诞生,其在提出惯例、搜寻、选择等概念的基础上,认为企业的惯例化行为是产业分析的微观基础,企业间的竞争是产业演化的动力思想。②知识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核心知识群的一个关键节点论文――格瑞特的《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被引频次为17,中心度为0.01。在假定生产的知识需求与知识特征的前提下,认为企业是一个集成知识的制度,探讨了企业集成专家知识的协调机制。

这一研究前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关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提出,成为企业技术创新链的社会条件。其代表作是弗里曼的《技术政策与经济绩效:日本国家创新系统的经验》,被引频次为23,中心度为0.08,该著作是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的名著。弗里曼根据日本的经验,首次提出并阐释了“国家创新系统”学说,其通过对技术创新的本质和各个层次的分析,指出技术赶超不只是个别技术的赶超,而是技术经济范式的转变和赶超,依赖于国家创新系统对技术创新资源的集成能力、集聚效率和适应性效率。

这个研究前沿的中心内容是以企业及产业联盟为主体,形成从机会来源、研发、产品到扩散的技术创新链。其涉及到的主要关键点文献有:①斯彻勒的《企业规模、市场结构、机会与专利发明的结果》,被引频次为13,中心度为0.06。该文论述了企业规模与专利及发明、企业规模与国家环境政策、市场结构与技术机会及技术绩效、市场结构与技术变迁、市场集中度与创新等问题。②艾森哈德特的《动态能力:它们是什么?》,被引频次为23,中心度为0.04。该文重点集中动态能力与更广泛的资源基础观的企业问题,提出动态能力是一组具体过程,譬如,产品开发、战略决策制定与联盟。

核心知识群“以演化和知识理论为基础的创新链”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1所示:

核心知识群的研究内容中,代表性的被引文献主要体现演化经济学、企业知识理论、国家创新系统、动态能力、架构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生命周期等思想,同时,表1所示施引文献中出现了创新、研究与发展、产业、企业、知识等代表性关键词,由此可以推断,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以演化和知识理论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链”方面。

2.2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

由图1可知,以“核心知识群:演化与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链”为中心,经由若干关键节点论文的中介作用,在附近衍生出若干小聚类迭加而成的“次级知识群”,这是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进一步延伸。

2.2.1 次级知识群1: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

在显现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次级知识群l中知识基础的被引文献,突出的内容是对国家创新系统深化发展的新见解:创新三螺旋。其代表作是提出“创新三螺旋理论”的艾茨科瓦茨的著作《创新动力:从国家系统与“模式2”到大学一产业一政府关系的三螺旋》,被引频次为8,中心度为0.01。其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针对研究体制,比较了大学、产业、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与可替代的模式。

次级知识群1中,另一项重要内容是核心竞争力及相关创新能力。涉及到的重要论文有:①伦德瓦尔的《生产、创新与竞争力构建的国家系统》,被引频次为11。首先,该文说明了国家创新系统慨念的出现与扩展;其次,从生产结构与创新及竞争力构建结合方面,描述了国家创新系统奥尔堡版本的演化;再次,讨论了国家创新系统概念的挑战。②普拉哈拉德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被引频次为23。普拉哈拉德首次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认为鉴别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有三:①核心竞争力能为企业进入多个市场提供方便;②核心竞争力应当对最终产品为客户带来的可感知价值有重大贡献;③核心竞争力应当具备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特性。

次级知识群1“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创新、研究与开发、企业、产业、动态能力、吸收能力、成长等施引文献的关键词以较高频次

出现,可以推知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创新三螺旋与核心竞争力”方面,同时,绩效、产品开发、竞争优势、动态能力等关键词的出现,可做为该知识群所密切关注的“知识域”。

2.2.2 次级知识群2: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研发与创新

次级知识群2中,构成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研发与创新”主要代表作是:巴尼的《企业资源与可持续竞争优势》,被引频次为43,中心度为0.03。巴尼基于企业的战略资源是异质的、不可流动的与稳定的前提下,认为企业资源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头,产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潜力的四个实证指标是价值、稀缺性、可模仿性与可持续性。这个研究前沿被引文献的主要关键词,如表3所示:

巴尼的企业资源观的思想属代表性研究内容,另外,表3中创新、研究与发展、产业、企业、基于资源观等代表性关键词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研发与创新”方面。

2.2.3 次级知识群3: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合作创新与企业成长

次级知识群3中,体现研究前沿的首要内容是国家创新系统,其中深入探讨国家创新系统的有两篇代表作:①伦德瓦尔的《国家创新系统――分析概念与开发工具》,被引频次为35,中心度为0.36。该文认为创新系统慨念产生已有20余年,并在今天的决策者与学者之间广泛传播。该文还探讨了这一概念如何与为何产生,主张进展的关键是更好地理解作为创新基础的知识与学习,理解不同的创新模式之间如何相互补充,找到具体国情的支持。②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一个比较分析》,被引频次为13,中心度为0.01。该著作比较分析了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资助技术创新的国家制度体系,并明确指出:创新是大学、企业等有关机构的复合体制,制度的主要任务是在技术的私有和公有两方面建立一种适当的平衡,并且研究了大学、政府、企业在新技术生产中的作用。

次级知识群3“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合作创新与企业成长”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4所示:

次级知识群3中的被引文献,伦德瓦尔与纳尔逊的国家创新系统等的被引频次与中心度处于突出位置,并且,表4所示创新、合作、成长、企业、产业等代表性关键词出现,这说明其研究主题为“国家创新系统下的合作创新与企业成长”;另外,技术、知识、扩散、创新系统、可再生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其亦是该知识群所关注的前沿所在。

2.3 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边缘知识群

图1显示,除“核心知识群”延伸而出的“次知识群”之外,周围分散着一些“边缘知识群”。它们虽然处于比较分散的状态,但是属于值得关注的创新研究前沿的生长点。这三类知识群构成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核心一衍生一边缘”三个层次格局。

2.3.1 边缘知识群1:行为医学与人口质量边缘知识群1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主要有艾然博格的《如何评估诊断标记测试――氟美松抑制试验的上升与下降的经验》,被引频次为1。边缘知识群1“行为医学与人口质量”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5所示:

由表5可知,边缘知识群1中,行为改变、信息、医学、人口、质量等关键词出现,结合主要被引文献的内容,说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主要围绕“行为医学与人口质量”方面。

2.3.2 边缘知识群2:工程设计与工程教育 边缘知识群2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主要有何弗的《反现代主义:魏玛与第三帝国的技术、文化与政治》,被引频次为2。边缘知识群2“工程设计与工程教育”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6所示:

由6可知,边缘知识群2中,工程教育等关键词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与前沿主要集中在“52程设计与工程教育”方面的问题。

2.3.3 边缘知识群3:生态毒理学与微污染物处理技术 边缘知识群3中,作为知识基础的主要文献有莱恩尔特的《瑞士农民从再循环人类基因营养中如何认识肥料》,被引频次为1。该文对467个瑞士农民进行邮件调查,研究接受尿样为化学产品的情况。研究认为,信息与早期利益参加者,对于成功的技术转移是至关重要的。边缘知识群3“生态毒理学与微污染物处理技术”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7所示:

边缘知识群3中,被引文献内容及表7所示废水系统比较、循环、生态毒物学危险评估、微污染物质等关键词的出现,说明该知识群的研究问题主要关注在“微污染物质处理”等方面。

2.3.4 边缘知识群4:新型临床检验与诊断 该知识群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主要有萨迟尼的《膀胱癌诊断中调聚物的适当量》,被引频次为2。边缘知识群4“新型临床检验与诊断”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8所示:

边缘知识群4中,通过对被引文献内容的理解,另外,表8所示蛋白质组学化验、诊断等关键词的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主要研究主题与前沿围绕着“新型临床检验与诊断”等问题。

2.3.5 边缘知识群5:胚胎干细胞与基因技术 边缘知识群5中,作为知识基础的文献有古顿的《从喂养蝌蚪肠上皮细胞提取的核开发能力》,被引频次为11。边缘知识群5“胚胎干细胞与基因技术”的施引文献中关键词,如表9所示:

由表9可知,边缘知识群5中,胚胎干细胞、胚泡、杂交细胞、重组等关键词出现,表明该知识群的研究主题与前沿主要集中在“干细胞与细胞重排”等方面。

因此,边缘知识群的研究主题表明,当代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正在逐步向工程科学、医学科学、环境科学与生物工程等领域深化和开拓,这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反映,亦是值得关注的技术创新研究前沿的生长点。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2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科研驱动;模块式课程;多元考核

一、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科技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生培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创新思维欠缺,创新意识亟待提高,创新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因素。

1.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为期1年,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课程体系。目前,我国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论是公共课程还是专业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等大多参考国外医学研究生教育。与国外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相比,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设置缺乏新颖、授课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造成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忽视了理论传承和创新,过多注重实验技术培养,且局限于细胞、动物等基础实验,这种传统的培养模式忽略了对研究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导致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只会做”实验,而不知“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的现象,制约了研究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研究生培养平台资源不足。国内很多医学院校研究生的培养硬件与软件等条件欠佳,现有实验室仪器设备陈旧,仅能满足一些常规实验,高精尖实验仪器较少。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师生比例失调,研究生进入实验室后,由于实验技术人员的缺少及精力所限,往往由学长传帮带,缺乏正规的指导与培训,大部分研究生习惯于理解、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很少主动思考和实践,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发现问题、探索新知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少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学术活动不够活跃,师生之间也缺乏互动和讨论,研究生获取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的机会较少,也影响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3.研究生缺乏个体化培养。研究者应该在学术上都具有极强的个性,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有独到的见解,而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不具备逆向诊断思维与独立判断能力,对已有的学说或学术成果总是采取赞同的态度,不善于将不同的看法和反对意见表达出来。分析研究生个性缺乏的原因发现,从培养方案、教学方法、科研过程和临床能力,研究生能独立操作、思考、得出结论的机会不多。研究生个体化培养方式在传统的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束缚了研究生创造力的发展,难以完成从医学生到医学研究者的角色转换。

二、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的设计思路

201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指出,要“重视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科研训练,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前沿性、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技术支撑高水平研究培养”[4]。学术型研究生的素质能力需求特征具体表现为:学术创新能力、复合型知识结构、综合思维能力、科技发展前瞻能力、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主动进取精神、多层次谋划能力[5]。针对当前学术型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改革形势,滨州医学院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新型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将研究生科研素养培养作为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采用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将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的培养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始终将参与科研训练与传授理论知识相结合,通过参与系统化、规范化的培养模式,使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了能将科研化教学彻底融入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中,我校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导师团队、平台资源及考核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并对课程满意度进行了学生调查反馈。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设置学位课程群,开展模块化课程教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程教学,通过开展专题系列讲座、第二课堂等方式为学术型研究生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融合国内外优秀资源,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确保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得到保障。

三、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科研驱动式培养模式的探索

(一)推行模块式课程体系,将科研引入教学环节

课题组针对我校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和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存在问题,制订课程改革方案,将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使研究生掌握开展科学研究所具备的知识体系和实验技能,为进入高层医学人才培养和参与高水平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将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程按照基础理论课程体系与科研专题课程体系的模块形式开设,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内各门课程之间体现培养目标,科学设计课程内容,注重专业基础与前沿进展的有序衔接,使研究生既能扎实基础理论,又能顺利获取足够前沿知识,满足课题研究和做出开创性成果的需要。通过模块式课程体系,可以将高水平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模块,从课程设置、选课制度、授课方式及教学氛围等方面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当前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现象。1.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基础理论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分为:①通识教育课模块,包括思政类、外语类、计算机类等课程,旨在全面提升思想道德、人文、科学等素养。②医学基础课模块,包括公共医学基础课程,如临床解剖学新进展、病理学新进展、分子生物学、临床基因诊断与治疗等。③医学技术课模块,主要进行技术方法操作训练,如形态实验学技术、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流式细胞术、细胞培养技术、基因组学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体系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掌握科研课题开展过程中所需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巧。2.科研专题课程体系教学模块。科研专题课程体系教学模块分为:①医学前沿进展模块,主要对学科国际学术前沿,尤其是今后学科的发展趋势介绍。②学科教学实践模块,引导研究生参加本科生带教活动,培养研究生独立自主带教和科研的能力。③研究生科研论坛,组织研究生对学科知识及科研活动进行交流汇报,通过互相借鉴学习,吸取经验,在科研学术上互助发展。科研专题课程体系要求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使科研活动真正融入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系统、全面的掌握硕士研究生阶段需要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二)科研化教学模式,实施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科研化教学,是指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差异,把培养科研创新性思维运用于研究生的教学过程中,其本质在于创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6,7]。我校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学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改革,将科研化教学不仅局限在课堂上,还可通过查阅文献、课题设计、实验实施、撰写论文及申报课题等多方面指导学生主动求知、独立思考、亲身实践,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研品格,培养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1.借助多样式教学平台实行开放式课堂教学。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讲授方式,借助现代化教学平台,如“慕课”、“微课”、网络教学平台、智能app教学等,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医学基础课模块教学为例,将授课内容以“微课”形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借助我校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可以兼顾课程学习与科研实验,较好地完成自我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医学前沿进展模块中《SCi论文写作》课程采用智能app教学,课前、课堂与课后均能实现师生互动,进行问题解答与互动讨论,培养学生的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同时,通过“慕课”建立课程资源库,将国内外优秀课程资源引入研究生教学,突出学科知识的前沿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国际性,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和研究进展。2.开展专题系列讲座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更注重培养高素质专业性人才,使其拥有更强的实践和实验技能,扎实的理论基础及推进学科理论向前发展的能力。我校针对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开展了学术专题讲座,紧密追踪学科前沿信息,开拓研究生的科研视野。如医学前沿进展模块,教学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完成,组织名家讲堂、学术沙龙、博士讲坛等活动,同时开展小范围讨论会,让研究生与学术专家进行近距离互动交流,专家分享各自科研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和科研成果。研究生根据专业特点和研究方向,参加一定场次的学术讲座,完成模块学习任务,紧密追踪学科的前沿信息,有利于自身主动式、探索式学习能力的提高。从广泛性到深入性的专题性学术讲座可以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充分调动研究生对最新学术前沿动态的兴趣和求知欲,同时建立了学术专家与研究生交流讨论渠道,专家针对学科专业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保证研究生培养阶段科研选题的创新性,实时解答科研进展中遇到的难题,协助研究生将最新的学术理论和先进实验技术融入具体的研究工作中。3.通过第二课堂体系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按照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安排,研究生在完成基础课程学习后,需要进入不同教研室或学科组,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各项工作,还要完成所属学科专业的本科生带教任务。我校每年选拔部分学术型研究生作为导师助教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每位研究生指导2—3名本科生组成科研小组,从课题申报、实施到结题等各环节协助指导本科生。我校由研究生带教的本科生科研小组参加省级大学生病理生理学实验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这种采用“科研—教学—社团”一体式的培养方式,强调研究生的带教地位,发挥其主体能动性,锻炼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今后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应具备的科研素养,使其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术型研究生人才,此外,鼓励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并指导研究生参加部级等各项科研创新技能大赛,全面培养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综合实力。我校研究生三位研究生科研成果被第16届人类蛋白质组学会议收录,被受邀作大会报告。

(三)组建跨学科导师团队,拓展研究生培养平台资源

国际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大多源自于不同学科间的交叉贯通。我校在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打破学科壁垒,将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实现不同研究方向、研究领域的导师互补,采用多位导师集思广益,发挥团队优势,克服单一专业知识面狭窄和科研思维单向的难题,实现教学和科研资源优势共享,为培养复合型高水平学术型研究人才提供保障。我校导师团队建设还采用校内跨学科导师联合、校内与校外导师联合、国内与国外导师联合等多种方式组建导师团队,协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不同学校、不同学科的教师通过现场教学、视频教学、网络课程等方式互动交流,加强以高水平科研为导向进行研究生的导师团队建设,为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提供国内外高水平科研资源。此外,还借助我校工作站、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泰山学者岗位建设学科举办与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为研究生提供了解学科前沿、追踪国际科学与技术发展最新动态的最佳学术交流平台。取得了积极效果。

(四)建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将科研能力纳入考核指标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建立适合不同模块特点的考核方式,将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课上评价与课下评价、个人自评与小组互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内容、形式、目标和指标上进行重新构建,建立覆盖教学全过程的综合评价体系,使考核评价能够体现培养医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如通识课教学模块,将调查研究报告、读书汇报和分析报告作为考核依据;医学基础理论模块,以学生在师生互动活动中的参与情况、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测试为考核依据;医学前沿进展模块,以学生参见专题讲座的情况为考核依据;此外,研究生参与本科生带教,参加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也作为考核学生学术科研能力的参考依据。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3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模式;考核

当今人类面临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严重挑战,传统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的巨大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同时受开采条件和资源枯竭等因素影响,人类将会面临资源危机,而且化石类能源所排出的废气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影响巨大。因此研究开发无污染的、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转换技术成了当前科学和技术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已经上升到经济、社会和战略安全的范畴。工科高校担负培养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的重任,因此,为了适应科技和社会的发展,满足工程实际对人才的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的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的工作。[1,2]因此在新的能源形势及人才需求下,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在高年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热力发电方向)开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课程,让学生在全面掌握常规火力发电的基础上,掌握可再生能源利用基础知识、能源利用形式及其相关技术,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技术,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社会需求。[3,4]

本文通过分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课程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从而达到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孕育学生科学的素养,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全面了解。

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1.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主要包括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风能发电和海洋能发电等内容,课程的主体是分别对上述发电形式进行较为系统的解析,重点介绍各种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以及目前国内外该发电形式利用的现状和最新进展。所有以上内容涉及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半导体物理、空气动力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因此教学内容涉及领域广、研究对象较多,知识结构复杂多样、学科交叉非常突出、知识点集成度高等特点,这将给讲授带来挑战,即如何将这些知识点,尤其是跨学科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并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是该课程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2.教学方式亟待改革

由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多学科交叉,一般而言,在短时间内掌握非本专业理论知识较困难,因为没有该专业的理论基础知识,经常会很难理解有关知识点,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因此,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没有参与进来,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所讲授的内容;同时该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因此如何将教师的“教”转化为学生的“学”,将多学科交叉课程的课堂组织好是该课程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研究属于当今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等不断涌现,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现有的教材显然不能很快地响应这样的变化,以教材为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教学要求。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上通过参考权威书籍、资料和自身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国内外期刊文章、学术专著及网络平台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当前研究的动向,并整合所有材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及课外拓展阅读资料。广泛获取信息,动态更新与拓展教学内容,把握最新的专业前沿,有助于引导学生去探索新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由于课程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在有些学科领域上,学生缺乏知识储备,课堂教学较难获取有效的效果,因此,摒弃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5,6]以太阳能热发电为例,太阳能热发电涉及流体力学、传热学、自动控制等多学科,当整合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作为案例讲解时,主要向学生阐述太阳能热发电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政策激励等,让学生充分接触各种知识,拓宽视野,了解科技前沿的最新动态,目的是给学生专业素养的形成提供一个有利、有效的平台。课程内容应深入浅出、科普性与前沿性并重,当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后,再进行该学科的基本理论的讲授或学生自学就非常容易切入,这样就可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新型的教学模式

根据“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的特点,本文提出新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组织者,通过设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任务,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进行积极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增强其科学素养等方面发挥作用。

1.专题讲授

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多样,涉及本学科各个分支学科,具有多学科交叉与耦合的特点。为了避免各分支学科相互之间影响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提出采用专题讲座的授课形式,集中时间讲授某一类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形式。此外,争取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工程技术人员每学期做1~2次课堂报告,将工程中碰到的问题简化并整合成案例,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择案例进行剖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

2.互动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做几次完整的典型研究报告,包括几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原理、设备组成、科研前沿等,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宏观现状背景和如何从微观把握问题与分析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掌握归纳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撰写科技或科普论文,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此基础上安排学生参与课堂中来。具体做法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自主选择相关研讨课题,通过查阅文献和小组研讨,形成专题研究报告,并由小组成员在课堂进行汇报,根据其汇报内容,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并进行解答,教师及时进行指导并对其评分。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主讲,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讨论的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经历查阅文献、分析问题、报告写作和报告陈述的全过程,显著增强了创新能力、科研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利用对多个相关课题的讨论,学生对可再生能源特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前沿技术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3.虚实结合

在学科平台及自建教学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实物参观、模型演示,多媒体教学等虚实结合、多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1)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模型的利用。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学生以往大部分接触的是火力发电方面的知识内容,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认知较少,特别缺乏针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原理和发电设备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如果直接进行理论的学习,学生会感到很枯燥,对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和发电设备结构很难理解。为了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笔者所在课程组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教学平台。在学习课程的理论知识之前,学生首先了解小型模型的实物结构,内部构成,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使得学生具有整体的感性认识,然后再学习本课程,同时结合模型进行讲解。

(2)健全的多媒体素材。“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课程内容较多,课时有限。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信息量大,采用灵活的图形、视频和动画等表现形式,能够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物。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选用《国家地理》节目里的《伟大工程巡礼——太阳引擎》视频作为太阳能热发电原理及形式的教学内容,直观地介绍了槽式、塔式、菲涅尔等形式的太阳能热发电原理,以及聚光器的制造工艺等。选用Ge的水轮机设备,采用Flash方式制作水力发电中反击式水轮机设备的教学内容,直观且易于理解。通过多媒体的应用,展示现场实际设备,简化教学中的难点,增加了课程的信息量。

四、小组式考核方式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作为高年级的课程,课时有限,知识点多,内容模块化强,科普性和专业性并存,采用常规的卷面考试方式难以准确考核。笔者在该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小组式考核机制的尝试,即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课程学习的整体报告,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答辩,汇报内容结束后,其他组成员和教师针对报告内容进行提问,组内成员均可就相关问题进行回答。其他组同学根据该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打分,打分表如表1所示。除此以外,在考核中增加动态考核,每个小组选出组内最佳贡献成员,给予动态加分;同时为了增加考核上互动,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对于提问积极的学生在成绩上给予加分。该考核方式,对课程的教学实行了动态的考查与过程管理,实现了以考核促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推进学生协作能力培养,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较整体的教学效果。

表1考核打分表

小组名称选题创新性(共20分)查阅文献情况(共20分)分析问题能力(共20分)报告质量(共20分)表达能力(共20分)总分

(100分)

五、结语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经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科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具有典型的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同时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因此无论是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方法都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通过紧跟前沿的研究热点,设计深入浅出的教学内容;采取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入工程案例,专题研究与课堂讨论等模式,并辅以教学模型与多媒体动画演示等多种灵活多样教学手段的改革,让学生在了解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了学生挖掘问题,解决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和团队协作的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工程实践本领。

参考文献:

[1]孙欣,黄永红.“新能源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95-96.

[2]刘忠,邹淑云.专业选修课《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1):185-186.

[3]张力,杨仲卿,郑泓.“能源、环境与社会”全校性新生研讨课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24):54-55,69.

[4]余霞,夏菁.关于高校本科专业选修课的若干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2,(32):72-73.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4

1煤田地质勘探的重要性和作用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之一,煤炭资源的开采和供应是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贯穿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中。煤田地质勘探是指在开采之前,对煤层的形成、特征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初步勘查研究,为煤炭开采提供周围环境、开采技术以及煤矿价值等基础信息,使煤炭开采设计人员对开采方式、开采的安全性和技术性进行合理判断,为煤炭的开发、利用、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打好牢固的基础,为煤炭工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2煤田地质勘探的前沿现状和存在问题

2.1提高煤田勘探精度

随着煤炭工业现代化发展,煤炭采掘机械化和自动化的程度逐步提升,在进行煤炭开采之前,对所采煤层的厚度、结构等局部细小变化的信息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但现有的煤田地质勘探技术很少涉及到这点。因此,目前的煤炭地质勘探任务应当从计算煤炭储量逐步发展为提供煤炭开采的可靠信息,从资源地质勘探逐步发展为包含一般地质勘探和多阶段勘探的深入勘探模式,甚至将勘探作为煤炭开发的一种手段,扩大煤炭开发的节点和时间范围[1]。

2.2完善矿井水防治与保水采煤研究

矿井水防治和保水采煤现象跟当地的地质特征有关,在我国东部的一些矿井中常常出现突水事故,突水量日益增大,一些地面缺水地区甚至出现了恶性突水事故,水害威胁使得许多煤炭储量难以开发。因此,防治煤矿水害,进行保水采煤研究是煤田地质勘探的前沿方向。想要防止煤矿水害,可以通过开发突水预测预报技术,加强实际观测与室内模拟,运用新的理论方法综合分析矿区深部的情况,得到符合实际情况的突水预测预报模型。开发采掘区无水险水害防治技术,将其与现代机械化开采的现实情况相互结合,减小采掘区突水几率,保护生态环境。

2.3防治地质灾害,加强环境勘查

在煤炭矿区的勘探与开发过程中,由于开发破坏了矿区的天然条件,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比如水源污染、植被破坏、大气污染、耕地破坏等,更有甚者,会产生地裂、滑坡、地表塌陷等灾害地质现象,严重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煤炭地质勘探前沿中,将对矿区环境的评价和治理作为重要内容,在勘探过程中进行环境地质和在灾害地质的研究,对开发后的人为地质做出一定预测,在此基础上进行环境治理和灾害防治,是环境勘察的重点所在。

2.4注重动态地质研究

在煤炭地质勘探的前沿研究中,对岩煤突出、冲击地压、井筒破裂等动力地质现象开展研究,通过分析现象形成的地质机理,可以对采掘阶段岩体应力的变化进行事先测定,从而预测灾害现象的发生,提前做好消除或者减弱的防治措施。

2.5加强对煤层气开发的研究

煤层气被普遍认为能够当作能源使用,许多国家已经开展了煤层气的研究,但大都面临着产率不高,容易衰竭,钻井冲洗液污染煤层,水力压裂效果不明显等问题。我国需要从国内煤矿的实际情况出发,着重研究煤层渗透率、煤层气富集和产量等内容,寻找到适合我国低渗率煤层的钻井、完井、采气和增产实用技术[2]。

3煤田地?|勘探前沿的发展趋势

(1)发展水平钻进技术。水平钻进技术是从受控定向钻进发展来的,不但能够在井下沿煤层钻进,还能够在地面上沿垂直-圆弧-水平线的轨迹深入煤层钻进,这项技术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石油部门引进的,可以与随钻测斜技术配合采用。(2)开发井下勘探技术。国内外资料表明,如果断层和褶曲的落差小于五米,长度小于一百五十米,就无法通过地面勘探方法准确查明,需要采用矿井物探和水平钻进技术,对井下开展采区勘探或者工作面勘探。因此,井下物探技术是煤田地质勘探前沿的重要发展趋势,槽波地震勘探技术和雷达系统都是对于井下物探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成果,与传统勘探手段相比,它的费用更低,勘探的准确性更有保障。(3)煤田勘探的信息化应用。计算机技术在煤田勘探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通过计算机进行卫星图像处理,分析成煤地址背景,通过数理统计圈定找煤预测单元,提升找煤效果。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计算机可以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智能分析地质勘探数据,将来通过研发能够进行现场预处理、提高勘探精度的物探仪器,提高煤田勘探的精度和效率,是煤田地质勘探的发展方向。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5

关键词:系统工程学科知识图谱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50

1引言

1.1系统工程学科介绍

系统工程是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边缘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工程作为一门有效组织和管理复杂系统的应用技术,其研究范围已由传统的工程领域扩大到社会、技术和经济领域,可以解决的问题涉及到改造自然,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国防力量,直至改造整个社会活动,成为系统研究领域一大热门应用学科。

1.2知识图谱概念及应用

知识图谱(Knowledgemap)也被称为科学知识图谱,是显示知识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的一系列图形。具体来说,知识图谱是将图形学、应用数学、信息可视化技术等学科的理论方法与计量学引文分析、共现分析等方法结合,利用可视化的图谱形象地展示学科的核心结构、发展历史、前沿领域以及整体知识架构的现论。知识图谱以科学知识为对象,它把复杂的知识领域通过数据挖掘、信息处理、知识计量和图形绘制显示出来,揭示知识领域的动态发展规律,为学科研究提供切实、有价值的参考。

知识图谱作为科学知识及其间关系的可视化结果,具有直观、定量、简单与客观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集成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分析方法和工具,能够获取可靠的结论并被广泛应用。1.3CiteSpacelll简介

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是基于Java程序语言编写的用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可视化应用软件,由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博士开发于2004年9月,现已更新到CiteSpacelll。CiteSpacelll的目标是通过科学知识图谱辨识和探测学科知识领域研究的热点,分析学科研究前沿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软件提供了词频跳变算法,通过考察词频的时问分布,将那些频次变化率高、频次增长速度快的“突现词”从大量题录的常用词中检测出来,用词频的高低以及变动趋势来分析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2图谱建立

2.1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的界定

研究前沿用来描述一个研究领域的过渡本质,强调新趋势突现的特征,表现为知识点被引用次数的变化率。研究前沿可以看作是在某一时段内,以突现词或高频词所表现的科学问题或专题,可以通过对学科知识领域的关键词的突现情况来探测该学科知识领域研究前沿的变化。

研究热点是在某一时间段内,数量较多的、有内在联系的文献集所探讨的科学问题。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看,在某学科领域内被引频次最高的研究型文献通常是该领域研究热点的集中体现,而关键词共现网络可以展现一段时间内相关文献集中反映出的研究热点。

2.2数据选择与处理

2.2.1数据来源与选取

数据获取来源直接影响数据分析与结论的质量,不同的文献数据库在数据的收录范围、表现形式、数据加工质量等方面都有所差别。鉴于CnKi数据库具有收录范围广泛、数据库更新及时及表现形式全面等多方面优势,选取该数据库作为数据源。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统计的系统工程类期刊影响力情况,以影响因子最高的《系统工程》、《系统工程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三种系统工程学科核心期刊为文献来源检索,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且可靠可信。以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为时间范围,共检索到6483条记录,其中2005-2009年共3430条数据,2010-2014年共3053条数据,2014年只有前三个月的文献数据。

2.2.2数据处理

CiteSpacelll大多是针对webofScience数据进行的可视化分析,基于中文引文数据进行的可视化分析只占很少的比例。在CnKi中文数据库中,CiteSpacelll数据转化功能能够识别refworks数据格式,可将该格式转化为符合自身运算要求的形式,并自动去重。

2.3系统工程学科研究前沿与研究热点图谱解读

运行CiteSpacelll,设定阀值为top50,即选取每年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0个关键词为分析对象,突出高被引关键词,同时提高网络的清晰度。结果显示,2005-2009年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中包含节点137个,连线102条(如图1),2010-2014年共词图谱包含节点157个,连线110条(如图2)。

CiteSpacelll绘制的关键词可视化知识图谱是由不同颜色的节点和连线组成的共现网络。其中不同的颜色显示的是生成的不同年份的结果,蓝色、浅蓝、绿色、黄色和橙色分别代表2005-2009年以及2010-2014年,带有紫色外圈的节点表示关键节点,这些关键点往往是产生研究领域变革的转折点。节点采用了年轮表示法,节点向外延伸的圆圈描述了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序列,节点宽度代表了相应年份关键词出现次数;节点的大小和关键词频成正比,节点大表示该关键词出现频次高;连线的长度、宽度和其相应的共引系数成正比,连线的颜色代表共引次数首次达到所设定阀值的时间

图l

2005-2009年段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由图1可看出,2005-2009年段,相对较大节点为“遗传算法”、“供应链”、“供应链管理”、“复杂网络”、“预测”和“实物期权”等,“遗传算法”尤为突出。几个高频词之间有联系但距离很远,其中部分甚至是独立的,共词网络极其单一。原因可能与阀值设置有关,使得一些与之相关联的低频词未能出现在图谱中,但这部分低频词应作为知识冷门出现,不会对分析结果造成实质性影响。图谱显示高频词并未出现在同一文献中,高频词所代表的知识领域之间交集很小,学科研究热点具有多方向性。

图22010-2014年段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由图2可看出,2010-2014年段,高频词为“遗传算法”、“供应链”、“供应链协调”、“预测”和“复杂网络”,高频词之间的联系依然不紧密,但大部分处在网络中,并成为局部中心词。结合图谱中的节点年轮来看,这五个高频词在五年内均有相当比例的发文量。尤为突出的是,2013年“遗传算法”出现的频次占比最高(橙色年轮厚度最大),可以推断其一直处在学科领域的研究前沿位置。

3结论

随着应用领域和层次的快速拓展,系统工程学科已经成长为科学领域的参天大树,研究热点及前沿在不断更新发展,探究学科的热点问题与发展前沿有重要意义。

由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遗传算法”、“供应链”问题、“复杂网络”、“预测”和“系统动力学”作为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传统热门依然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价值,会继续走在学科研究的前沿;作为前沿理论,“碳排放”、“面板数据”以及“再制造”可能会是学科研究下一个重点方向和领域。

第二,存在一些前沿问题,但在当前表现还不够明显,这些热点通常会与国家政策、社会经济发展动态等密切相关。

第三,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会集中突现新的理论,出现频次在短时间内呈爆发式增长,但持续时间不会太长,甚至是昙花一现,这很可能会与当时的某一或某些特定事件或新发现有关。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4-5.

【2】Chen,C.,etal."thestructureanddynamlicsofco-citationclusters:amultiple-perspectiveco-citationanalysis."【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10,61(7):1386-1409.

【3】妄源2000-2009年图书馆信息服务领域研究现状分析――基于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法【J】.情报科学,2012,(6):873-875.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6

关键词: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区域和谐;产品内分工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和贸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随着中国从落后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国际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尚处于一个艰难时刻,贸易壁垒与贸易摩擦也潜流涌动。对中国而言,以玩具、食品、牙膏、药品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事件也愈演愈烈。这背后是质量、标准、劳动力和各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汇率、环保以及贸易保护等尖锐矛盾的凸现。面对这样的形势,跨国公司FDi主导的全球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利用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参与并嵌入的加工贸易模式遭受多重危机,一个直接的证据就是加工贸易的大本营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最近出现了大量的企业倒闭或者外迁。在加工贸易产业面临新一轮梯度转移的背景下,一系列必然出现的问题是:产业梯度转移究竟转向何处?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怎样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和谐?落后区域在承接东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时所面临的问题及采取何种对策?就这个层面而言,着眼于战略眼光来研究产品内分工下的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就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文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是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模式困境与产业转移;第四部分分析了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中的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第五部分为基于中国纺织服装业出口的一个经验研究;最后是简短的小结。

二、文献回顾

有关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可以追溯到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1936)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他以日本的棉纺织业为例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过程,从而奠定了产业国际转移的理论基础。后来小岛清(1973)在“边际产业扩张论”中提出了产业移植的比较优势这一概念,从比较优势变化的视角探讨了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揭示了产业跨国转移的根本动因。20世纪60年代,Ver-n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说”从技术层面解释了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问题。这些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产业转移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象。维尔斯的小规模技术论、拉奥的技术本地化优势、坎特威尔等的技术创新升级理论则从发展中国家的视角解释了产业转移。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下,国际分工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产品内(intra-production)分工代替了传统的产业间(inter-industry)分工和产业内(intra-industry)分工。所谓产品内分工,指通过产品制造中生产环节的工序分解,把产品的生产过程分散到拥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国家进行,从而实现了产品生产进而贸易等资源优化配置的全球分工模式。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兴起和发展,较好地解释了以跨国公司主导的FDi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Helleiner(1973)首先观测到了在纵向一体化条件下跨国公司主导的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存在着劳动环节转移这一产品内分工的新形态,从而奠定了产品内分工理论的基础。其后,Finger(1975)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的海外组装(offshoreassembly)这一产品内分工现象。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承接产业转移的产品内分工新模式不断出现,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日益增多。这个时期以来对产品内分工的研究基本沿着以下两个方面展开:其一,分析产品内分工的收益分配,并据此解释产品内分工的主导因素。比如Hederson(1991)的网络垄断性的国际市场结构决定了产品内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分配。Gereffi(1994,1999)从产品内分工中的商品链(GlobalCommodityChain,GCC)地位的不平等这一现象出发,解释由于进入壁垒的不同造成的产品内分工的不同收益分配。其二,通过产品内分工解释其对国际贸易、技术创新等的影响。有些学者得出的结论是产品内分工能够促进国际贸易,改善参与国的福利水平,比如amdt(1997,1998)的研究;而Deardorff(1998)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同时,中国东部沿海区域通过加工贸易等方式融入了国际市场,国内外学者也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向了这方面。Rahardja(2007)通过分析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机械产品贸易,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大并没有形成对东南亚出口的挤压,原因就在于东南亚国家增加了对中国中间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提高了出口单价。

产业转移在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转移的基础、模式、效应等方面,其中就包含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和实证研究。陈建军(2002)分析了产业梯度转移和东扩西进战略,并用浙江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施建军等(2007)通过借鉴欧盟东扩和泛珠三角的经验,提出了长三角扩张有利于资源互补、产业分工协调和结构优化升级,从而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观点。刘志彪(2007)对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进行了比较研究。卓越等(2008)通过对中国纺织业的分析,认为跨国采购商主导的分工格局和升级控制,把从事加工贸易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锁定在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从而陷入“悲惨增长”。

梳理有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文献我们可以发现,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和谐发展问题目前还不多见。本文在已有的产品内分工研究基础上,提出通过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和产业升级及产业梯度转移,扩大内需,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

三、加工贸易模式的困境与产业梯度转移

在出口方面,1981--1992年间,一般贸易出口额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1993年加工贸易出口额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期间尽管1994年一般贸易出口额略微大于加工贸易出口额,但此后加工贸易出口额开始逐步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2005年达到最高的1014亿美元后开始缓慢回落,但仍然远远超过一般贸易出口额。在进口方面,刚开始是一般贸易进口额大于加工贸易进口额,然后在1994--1999年间加工贸易进口额大于一般贸易进口额,此后一般贸易进口额又超过了加工贸易进口额。总体而言,呈现出一般贸易进出口额所占比重下降而加工贸易进出口额比重上升的趋势(详见图1、图2)。

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看,东部地区乃至全国以加工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是高能源消耗、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代工制造模式。这种代工模式的边际回报率已经处于下降区问,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也在下降,跨国公司主导的FDi代工模式的技术扩散效应也不明显。更严重的是,这种模式不利于本土产业升级和提升国际竞争力,不利于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的和谐,也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可持续发展。

2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过去的外向型、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消耗扩大。据统计,中国工业部门每年多用能源约2.3亿吨标准煤。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仅为30%,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无论是按照每千克石油当量产出的GDp,还是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计算,目前中国比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低15%以上,比欧盟国家则低40%以上。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但没有出现能源消耗弹性系数的下降,而是出现了近几年能源消费的增速高于GDp增速的反常现象。此外,中国的战略资源石油和重要工业原材料对外依赖严重。

3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加剧

产品内分工下的东南沿海地区以代工模式参与国际分工的另外一个影响是导致中国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剧。本来在要素充分流动的情况下,东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吸纳中西部的劳动力和原材料,通过国际贸易能够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从而缩减地区差距。但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产品内分工方式参与的国际代工生产,其增长收益是偏向于资本、出口和政府的。已有的研究表明,代工模式下的收入主要流向了资本的所有者跨国公司、以税收获利的地方政府以及某些资源和能源的垄断部门。从而,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不但没有实现要素价格均等化而带来的地区差距的缩小,反而进一步加大了地区经济差距。地区发展差距的进一步加大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困境的突破:国内价值链构建中的产业升级与产业梯度转移

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国际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所遭遇的困境,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遭遇了瓶颈。跨国公司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下产品内分工把东部沿海地区嵌入在国际价值链的最低端,即原始设备制造(oem)阶段,其设计、品牌、销售以及关键零部件等都处于跨国公司控制之下,跟国际市场的最终需求之间联系薄弱。因而中国尽管能够以成本竞争优势获取加工贸易方式的国际代工生产,但正是由于这种生产选择的成本导向使得中国在国际需求发生变化时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就是这种分工格局下国内市场的割裂。这种割裂表现为加工贸易的零部件和中间产品来自国外进口,东部沿海地区是以土地资源吸引了包括中西部在内的劳动力资源与跨国公司通过FDi带来的资金、成熟技术以及设备等结合进行生产,然后出口世界市场。候鸟式的加工贸易方式跟国内市场没有太紧密的关联。不但如此,这种产品内分工下的代工模式还进一步割裂了国内市场:原来的国内装备制造业的市场被其进口设备夺走、优秀人才被挖走、本土品牌被合资收购等方式后退出市场,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在国内价值链构建中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突破加工贸易企业的困境。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都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本身也是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来,在经历这么多年的发展后,也必然面临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的现实问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只是加快了这一进程。

1加工贸易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按照Humphrey(2002)的观点,可以分成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但对于产品内分工下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而言,必须寻找新的思路。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成本优势丧失的同时,已经完成资本和一些技术的积累,因而,已经具备了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的可能性。此外,在链条升级方面,加工贸易产业可以从原来的加工制造向生产业、物流、品牌等升级,而把制造加工环节转移出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市区的一些生产企业,比如上海制造局改造成为上海智造局,从原来的生产制造升级为创意产业园区的智造。

2加工贸易产业转移

对于一部分有能力有条件通过产业升级摆脱过去价值链中低成本价格竞争的加工贸易企业,这当然是一种最优选择;但并非所有的企业都得放弃成本竞争的利器。加工贸易产业本身成本导向属性决定其总是在寻求成本洼地。从这个层面而言,加工贸易的产业转移是继续寻求成本竞争的一种现实选择。同时,产业的升级也需要产业转移为其腾出空间。通过加工贸易产业的转移,把加工生产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去。从而在加工贸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仍然能够利用成本优势保持出口份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都属于寻找新的竞争优势的行为,而那些不能升级或转移的产业将被市场淘汰。

3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国内价值链的构建

基于成本的考虑,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后会更多地就近采购和就近雇佣;同时,通过企业前后向关联形成的产业集群将通过分工的深化增加中间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最终扩大对中间产品的需求。随着雇佣劳动工资收入的增加与采购的增加,国内销售增加。在这一过程中,采购一生产一销售等更多环节都在国内进行,从而国内价值链体系建立。随着整个国内价值链的完善,国内劳动和资本获取的收入进一步增加。

在国内价值链构建的进程中,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必然伴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国内市场呈现一定的梯度分布,这为东南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方面可以把东南沿海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从而为产业升级腾出空间。依据产品内分工理论的价值链升级,即为已经转移出去的加工贸易企业提供生产,包括融资、研发、品牌、物流、销售等环节。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又可以为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后的一些新兴产业提供足够大的国内市场需求。这时,加工贸易产业可以根据国内市场的反应更为迅速地调整产品、改进技术,进而完成产业升级。

过去东南沿海地区的加工贸易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仅仅参与加工制造,处于价值链低端,与国外市场需求隔离,本土企业因为是被动嵌入在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因而面临升级困境。现在如果东南沿海在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结合过程中完成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国内价值链的构建又反过来促进产业的升级,最终形成动态循环,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四、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这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

1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由于内部矛盾的积累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东南沿海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的思路需要调整。而加工贸易的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提高要素的优化配置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这包括劳动的合理流动和资金的合理流动以及技术的梯度分布过程中的流动。此外,加工贸易产业的梯度转移还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能源和矿产资源。

2产业的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按照产品内分工理论,东部沿海地区与后发区域应该形成专业化程度高、互补性强、城市间协作性良好、产业特色突出、制造业布局随城市等级梯度发展的格局。产业的梯度分工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的梯度转移后,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二是后发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通过完善配套能力,在有选择性地发展低成本和充分就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实现国内价值链的构建。这两者结合起来,能够形成产业升级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有效衔接进而促进区域的和谐发展。

3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实现社会和谐

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从工人靠近工作到工作靠近工人的改变,能够促进家庭的和谐。在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相对以前背土离乡的状况,以农民工为代表的劳动力可以在距离家庭更近的地方工作,这有助于在工作的同时更好地关注家庭,从而大大提高家庭及社会的和谐。

4一体化的国内市场与一体化的国际市场促进区域和谐发展

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和谐发展,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表明,在一体化的国内市场和一体化的国际市场关系上,大国模式和小国模式有着极大的区别。探索一条区域经济与区际贸易协调的内需主导型的开放经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总之,我们的分析表明:加工贸易产业通过梯度转移和产业升级能够促进区域和谐发展,从而实现共享式繁荣。

五、纺织服装业的经验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承接纺织服装业的国际产业转移,借助加工贸易的方式,纺织服装产品已经成为中国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

1纺织服装业的出口情况

1994年,中国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出口额为342.17亿美元,2007年增长为1711.7亿美元。但2006年以来,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出现了下滑。图3比较直观地说明了这一情况。

2纺织服装业出口的困境

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率调整、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一些低附加值、资源性工业品的出口难度加大。其中,纺织服装业出口所受的影响更大。据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棉纺织、毛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率将分别下降3.19%、2.27%和6.18%。在这些因素作用下,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明显感受到传统的出口竞争优势受到削弱。第104次广交会上,出现有订单已经或准备转向更具成本优势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现象。当外部需求缩减后,出口进一步下降。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6个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72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0.8%。多重因素使得纺织服装业遭遇“寒冬”,其竞争力处于下降通道。

3困境的突破:升级和转移

面对“寒冬”,一些大型纺织服装企业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资金优势,开始进入纺织服装的品牌和设计环节,把纺织服装的生产外包,完成产业价值链上的升级。在价值链升级的同时,纺织服装产品能够通过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质量安全和环保认证及检测,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一些企业则继续挖掘成本优势,如通过进入国内市场或者把产品的生产进一步转移到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其产业转移可能包含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省内转移以实现双赢。目前,纺织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尚未出现大面积的跨行政区域趋势,更多的转移仍然在省内进行。典型的例子有苏南企业到苏北投资新厂转移生产,粤南地区的纺织服装产业慢慢向粤北和东西两翼发展,福建、浙江一些产业集群也向周边扩散。省内的低成本地区成为中国纺织服装业梯度转移的第一站。第二种途径是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结构的巨大变化,内需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巨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将吸引更多的企业投资内地。目前,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主要产业转移接受地的实际投资同比高速增长。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向中西部转移,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能源优势及劳动力成本优势,在大量节省经营成本的同时充分带动中西部资源的利用,使东部沿海的经济要素与中西部资源要素互相结合,实现东中西部联动,达成双赢局面。此外,纺织服装产业向内地转移可以兼顾出口和内需的双重需求。这种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也实现了国内价值链的构建从而成就多赢:既平衡了区域经济发展,又完成了产业梯度转移并保持了成本竞争优势。第三种途径是产业向海外转移。目前除了部分优势企业可考虑这种途径,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要实现这样的转移还不成熟。最后,有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成本优势的丧失只能放弃出口,退出市场。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7

关键词:川菜;企业;消费者偏好;竞争优势;品牌策略;风险防范战略

2001年,四川省政府提出川菜要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之后,得到了当地企业的热烈响应,川菜开始大举东进,巴国布衣、成都谭鱼头投资有限公司、四川简阳海底捞餐饮有限公司等中国餐饮百强企业更是依靠强大的资金和品牌优势,在东部沿海地区一、二、三线城市全面布局,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经过十多年的扩张发展,川菜已经控制了东部沿海地区饮食消费市场的较大份额,强化巩固了自己在四大菜系中的“龙头老大”地位,东部沿海地区也成为众多川菜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为扩大和保持目前的优势地位,今后在东部沿海地区能有较大发展,川菜企业只有进行相应的发展战略研究,转变增长模式,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实现新时期下的跨越式发展。

一、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业发展格局与态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东部沿海地区异军突起,利用自身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速度迅速,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经济实力雄厚,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教育发达,人才资源丰富的良好格局。2009年全国GDp总额335353亿元,其中东部沿海地区九省两市就高达209700多亿元,约占全国GDp总额的63%。

区域经济的腾飞,催生了高度发达的餐饮经济。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竞争态势十分激烈。目前已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规模化竞争;竞争地域也从一、二线城市延伸到三线、四线城市。从总的趋势来看,呈现出投资主体多元化,消费主体大众化,经营业态多样化,消费行为理性化的明显特征,产业规模和经济总量都取得了较好较快的增长。

另外,从全国各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可以看出,2005-2009年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业每年都以两位数的增长率高速增长。根据产业寿命周期定量分析理论,Y(销售量增量)/X(时间增量)属于产业成长期。在这一时期,餐饮市场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会继续扩大,投资餐饮的企业会越来越多。东部沿海地区餐饮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川菜企业快速发展的优势因素

1、产业环境优势。东部沿海地区餐饮市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环境。当地政府十分重视餐饮产业的发展,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投资政策。外来的投资项目还会给予相应的资金支持,允许外来企业享有与当地企业完全相同的待遇。同时还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保证投资者能得到良好的投资回报。据估计,在东部沿海各省市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餐饮业仍将被列为重点扶持的产业之一。

2、人才资源优势。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决定性的因素,并不取决于实物资本,而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和市场化。随着川菜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依赖专业人员的参与。川菜的发展既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创新设计人才,也需要大量的一线熟练劳动者,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川菜企业在扩张过程中急需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在东部沿海地区都很容易找到,可以有效打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

3、特色技术优势。众所周知,四川本土虽然自然资源禀赋较好,但管理制度、信息资源等知识性要素比较差,可是这并不表明川菜企业不具备竞争性。川菜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这些传统工艺现代科技难以代替,即使在信息、经济时代也有独立存在的空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川菜企业只要将其很好的发挥利用,就会变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

4、消费者偏好优势。近年来,由于东西部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四川、重庆、贵州等地求学、经商、旅游的东部人口日益增多,这部分人在感受了川菜的魅力之后,对川菜的喜爱已经大大超越了其他菜系。在回归东部沿海地区之后,成为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的超级忠诚客户。此外,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透露,2009年中国总的流动人口规模1.8亿人左右,其中外出农民工是主体,去年末达1.49亿人。还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仅四川、重庆两地农民工的净流出量就达600多万。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产业带,有大量外来人口涌入,西部地区农民工主要聚集在这一带。这部分外来人口构成了庞大的消费大军,对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的贡献不容低估。

(二)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跨区域经营本土化程度较低。川菜企业在东部沿海地区的生产经营与在四川本土有很大的不同,地域空间、经济空间、人文空间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对企业的影响利弊兼备,但无疑会增大跨区域川菜企业的经营成本。地域空间的变化也会加大四川本土员工的地理、交通、气候、环境的成本。对川菜跨区域经营影响最大的是文化适应问题,东部沿海地区的人文传统、文化习俗、饮食习惯、个性心理等都与四川存在较大差异,无疑会对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态度等产生强烈冲击。另外,跨区域经营在为东部沿海地区带来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对当地产业的冲击。因此,对川菜企业来说,实行经营区域本土化战略,有利于缓解消费者对外来品牌的抵触心里,降低进入东部沿海地区的壁垒,缓解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人才匮乏局面。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川菜企业做的并不是很好。

2、企业扩张与自身资源的不匹配。企业拥有的组织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影响企业扩张战略能否有效地付诸实施,这些资源包括与其扩张规模和速度相适应的企业制度和治理结构,完善高效的管理组织,足够的资金、设备、合格的员工、技术能力和无形资产等。如果企业的扩张与自身资源不协调,必然导致企业的畸形发展。许多川菜企业在有了一定的积累之后,不考虑自身综合资源配置情况,就盲目开始快速扩张,希望通过扩张实现企业更好地发展。其结果是,由于战略选择与资源的不匹配,造成经营上的严重受挫。这种例子在东部沿海地区比比皆是。

3、面临本土企业竞争的压力日益增大。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餐饮业最密集、最发达的地区,经过多年的持续竞合互动,业务的演化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高,当地许多餐饮企业开始形成规模经济。由中国烹饪协会和中国商业联合会评选出的“2008年中国餐饮百强企业”中,东部沿海省份上榜60余家,占上榜总数的60%。这些东部沿海地区土生土长的“巨无霸”,营业额动辄上亿,甚至十几亿、几十个亿,在当地市场处于比较优势地位,严重打压了川菜企业的生存空间,对川菜在当地的渗透扩张形成了严重阻碍。

三、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发展战略的对策性建议

(一)战略管理的核心是要创造和维持企业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是组织为了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而采取的分析、决策和行动。也就是说,企业战略管理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自身的有效的资源资产,在充满竞争的环境下去满足顾客的需求,从而实现价值的创造。

实证研究证明,企业竞争力是由众多的、不同层次的、不同类别的竞争优势共同支撑形成的,各种竞争优势之间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在同其他企业竞争时,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进行多点攻击或多点防守,比竞争对手创造出更多的顾客让渡价值,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超额利润或高于所在产业平均水平的盈利率。但是,企业竞争优势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不会自然发生,需要企业高级管理者审时度势,不断进行战略变革,才能完成。

(二)实施品牌战略,以品牌竞争代替价格竞争

东部沿海地区多数川菜企业品牌相对比较薄弱,在产品和服务价格上只能走低端路线。2010年1月,根据课题研究需要,我们曾经对上海市74家、济南市54家川菜企业的人均消费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人均消费在30元-80元的占到70%以上,低于两个城市的平均人均消费水平。客源的低端性,使川菜企业的利润水平较低。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部沿海地区川菜企业必须以品牌培育为突破口,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积极开展餐饮市场和行业发展研究,踊跃参加政府权威部门开展的评审认定活动,提高企业(或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立企业(或产品)品牌。当然,品牌应当是企业经过长期努力形成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概念和评价,并由这种评价产生普遍的认同感和品牌忠诚度,最终导致其重复购买。创品牌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踏踏实实稳步推进,这是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必须经过的长期过程,而餐饮名牌只能是实施这一战略的必然结果。

(三)企业经营要引入风险防范战略

现代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经营风险。川菜企业进入东部市场以后,面临着与西部市场完全不同的经营环境,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加,其经营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大提高。因此,引入对不确定风险的防范战略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说,就是要建立完备的风险预防机制,对跨区域经营项目进行严格的考察论证,包括市场需求、生产条件、政府态度、税费政策、盈利水平等。要遵循行业经营规则,虚心学习东部沿海地区的先进管理经验、经营策略;要不断提高协调、解决经济纠纷的能力;要慎重选择合作伙伴,不要盲目轻信口头承诺,切忌感情用事;要依法行事,按市场运行规则和经济运行规律经营。

(四)积极鼓励员工参与战略管理

按照人们惯有的观点,战略的选择、制定和实施,是高级管理者的责任,与普通员工关系不大。但经过实践证明,没有员工参与的战略实施过程是十分低效的。这是因为对竞争环境的动态和不可预测的变化做出预测和反应,是组织日益增长的需要。特别是在知识经济里,人力资本(与金融和实物资产相对)成为确保企业市场竞争优势不随时间流失而消失的关键。因此,组织内部自上而下各个阶层出现领导者文化的过程,是高绩效团队的典型特点。川菜企业在实施战略管理的过程中,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同时通过大量的沟通、培训和提高,将企业的战略观点根植于各级员工头脑中,保证企业战略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指南。

参考文献:

1、韩伯棠,张平淡.战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万蓬勃.对我国餐饮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J].商业研究,2005(310).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8

【关键词】流动改进剂?沿程阻力?流量

目前,我国东部管网很多管线已进入低输量工作状态。东北管网虽满输量运行,但最终衰减也是必然。由于流动改进剂输送原油,可以显著改善低温流动性,从而避免正反输运行,节约投资,节约能源及管理费用,保证管线在低输量下的正常开采工艺中的不断运行。随着流动改进剂对原油降凝效果以及对原油组分的适应性的不断提高,流动改进剂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加入改进剂后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规律研究

对加入流动改进剂的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规律的研究意义重大。我们准备从流动分析方面对加入流动改进剂的含水原油沿程阻力进行规律研究,流动分析主要是进行流动实验,在加入不同改进剂浓度时,根据压降与流量变化关系来确定改进剂对沿程阻力的影响,根据这些研究确定沿程阻力的变化规律。

2实验方案

实验温度为40摄氏度,试验液体分别为40%、50%的含水原油,每种含水原油分别加入0毫克/升,150毫克/升,200毫克/升,250毫克/升不同浓度的改进剂,以探讨直径为Φ76mm,Φ62mm的圆管,在不同含水率原油、不同浓度的流动改进剂、不同流量的条件下,流动改进剂对转相点的影响规律。

2.1实验步骤

(1)配制40摄氏度条件下与实际流动相对应的含水原油,进行流动试验;

(2)由小至大改变原油含水率(40%、

50%);

(3)对于每一固定含水率原油,加入不同浓度的流动改进剂,以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拟乳状液(0毫克/升,150毫克/升,200毫克/升,250毫克/升);

(4)开动螺杆泵,待形成稳定拟乳状液后,调节变频器以改变流量(约15个不同流量),同时测取管道压差、温度。

按上述实验方案,应进行72组实验,每组实验中约改变15次不同流量,每个流量下测量6个参数(压差、流量、时间、温度、管长、管径)。

2.2实验数据处理及数据分析

在流量为5立方米/小时的条件下,绘制含水率分别为40%、50%的含水原油在0毫克/升,150毫克/升,200毫克/升,250毫克/升流动改进剂作用下,Φ76mm、Φ62mm管道加入不同浓度的流动改进剂后压降与流量关系曲线。

(1)含水40%原油Φ76mm、Φ62mm管道加入不同浓度流动改进剂后沿程阻力规律的研究。

由图1,图2实验曲线可以看出,在含水40%的原油中加入流动改进剂后,原油的压降大大减小,并且改进剂的浓度越高压降越小。当流动改进剂浓度为200毫克/升时,其流动阻力减小已非常明显,当流动改进剂为250毫克/升时,阻力效果减小已没有更大的变化。

(2)含水50%原油Φ76mm、Φ50mm管道加入不同浓度的流动改进剂后沿程阻力规律研究,在含水50%的原油中加入流动改进剂后,含水原油的流动阻力减小明显。当使用流动改进剂浓度为200毫克/升时,流动阻力减小已非常明显,当使用流动改进剂浓度为250毫克/升时,流动阻力的减小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由此可知,当流动改进浓度达到200毫克/升时,降粘的效果趋于稳定,浓度再高处理效果无明显变化,且不符合经济要求。

加入流动改进剂后,相同浓度不同管径条件下的压降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说明管道直径对压降的影响不大,含水原油压降主要受改进剂浓度变化影响。

3结论

(1)在加入流动改进剂的含水原油中,原油压降随着改进剂浓度的升高而减小。

(2)含水原油压降主要受改进剂浓度影响大,受管径影响较小。当流动改进剂浓度为200毫克/升时,其流动阻力减小的效果已非常明显,浓度继续增大时,流动阻力减小的效果没有明显的提高,由此确定,最佳改进剂使用浓度为200毫克/升。

(3)流动改进剂能够实现降低含水原油的沿程阻力且效果明显,改善其低温流动性,对于提高工艺集输能力、节约能源及节约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文.油输送减阻技术与减阻效率[J].石油学报,1990,11(3):24-129

[2]刘文辉,朱杰,金华.国产降凝剂的发展及应用概况[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2.11,21(6):18-19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9

内容提要:区域差距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的一个重要视角,区域不均衡发展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区域差距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建构方式。中国区域间差异大,不宜于与单一民族同质地理的小国相比,也不宜于与平原广阔交通网发达的大国相比。中国平原地区在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中率先发展有其地理上的必然性。中国社会阶层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的演变不可能是总体指标在各个区域的同比分解和线性模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一个多种要素积极互动的社会结构变化过程。特区政策、区域壁垒政策、环境保护政策、要素价格政策,这四组政策的组合对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有显著影响。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将阶层结构纳入视野,加强区域权益和区域能力建设,促进公共服务的区域均衡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显著作用。主题词:社会结构区域阶层发展和谐社会目前我国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正在经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社会转型时期必需的阶层已经全部出现,各个阶层位序基本确定,社会流动成为调整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的一种常态,个人努力及素质竞争在阶层地位上升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各阶层规模比例还不适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需要扩大中间阶层,缩小农民阶层,将现在阶层分布的金字塔型提升为橄榄型结构(陆学艺2002:第61页)。提出这样的理想型目标参照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趋势,价值合理性有充分根据,进一步需要回答的是理想化的阶层结构调整在中国社会实现的路径和约束条件。区域差距是研究社会阶层结构的一个重要视角[1],在区域不均衡发展中调整阶层比例、协调阶层关系是关键所在。探索区域社会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分析区域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特点和区域差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的发现是:(1)中国区域间不均衡发展有其客观依据。中国社会阶层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的区域特征和路径,不可能是总体指标在区域间的同比分解和线性模仿。(2)中国收入的基层系数很高,但阶层矛盾并不如预想的那么突出,区域社会结构差距有重要解释力。(3)协调当代中国的阶层矛盾应当从能够最大程度削减不公平程度的方面入手,解决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大省的问题比解决西部贫困问题更为重要,能够更有效地协调中国社会整体的阶层利益关系。一、区域社会结构是研究当代中国阶层结构的重要视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距。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社会结构的差异性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地区发展差距呈进一步扩大趋势,已经成为中国发展中的严重社会问题。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已成为我国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已经有许多研究,对于区域社会结构差距的研究迫切需要开题和深入。经济发展总是嵌入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中,并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展开,区域社会结构的差距和发展方向表现为区域间质和量的差异,这些结构差异动态调整着区域关系。由于不同地区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不同,阶层关系、城乡关系、就业关系、劳资关系聚合起来体现为区域性社会结构的差别。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和变化各课题组积累了相当多的数据[2],其中包括了区域分类,但缺乏从区域角度的深入分析,借鉴世界各国阶层分化资料多是限于国家模型,从产业升级阶段特征和区域市场研究相对薄弱。边燕杰从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研究社会分层,提出了地区壁垒阻止劳动力流动,但该文认为“地区壁垒虽是由户籍制度保护和维持的,但其根源在于再分配体制的内在逻辑:资源统统上交中央,然后再按‘条’‘块’分配下去,地方政府成为资源的控制和分转中心”似有片面之嫌,轻视了造成区域差异的多种约束条件。区域是指在社会现象上具有同质性和内聚力的地区。区域结构是指自然历史过程中长期形成的、具有行政区划边界的社会经济实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模式,区域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结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结构之一,在发展中表现出区域之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由此纳入更高层次的区域聚类。区域社会结构包括两重含义,一是区域内部的社会结构,如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二是区域关系,包括了由行政区域管辖权决定的区域隶属关系以及区域之间基于市场机制的合作和竞争的平行关系,这两类关系未必重叠。区域关系体现出“核心”与“边缘”之分。中心的意义在于它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方面比边缘地区更占有优势或者是支配地位,将区域按一定的层次和规模等级关系组织起来。区域不同性质的中心—边缘结构可以不重合,核心区和边缘地带是“支配-依附”关系。在古代农业社会,最主要的资源为可耕地,因此区域的核心部分大都位于河谷或低平地带,边缘地带则位于区域周边的高地、沼泽、盐碱滩或绵亘的山区。在工业化时期由于增长极带动了城市扩张,产业结构升级拉大了区域之间的差距,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分化明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近几年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对协调区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地区差距拉大的趋势并没有改变,抑制区域差距扩大这一难题在现实在还没有找到有效解。1997年党的15大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系列社会经济和产业结构差距,“是由地区经济文化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过程”。2000年提出西部大开发,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2005年提出六个统筹,其中就包括了地区差别。区域差距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已经进入世界国家内部区域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缩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已成为我国统筹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抑制区域差距扩大进展缓慢,说明区域差距背后有深刻的社会结构原因。区域差距不仅是一种梯度状态,也成为社会结构的一种建构方式。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一个多种要素积极互动的社会结构变化过程。区域差距有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有社会结构要素和社会关系方面的差距。结构要素差距是指区域发展的内部要素不完备,或者是要素完备但是不稳定,在开放条件下存在着稀缺要素的流失。区域之间由于各种要素、机会、能力、环境因素不同,在发展中形成的差距必然存在。H.钱纳里提出:由于结构失衡造成可利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是“落后”的本质特征。发展就是“在改善结构功能上对限制因子的不断解决与更替过程。”当代中国的区域差距,是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间社会结构的综合差距,是一个内部地质地貌地理区位差异明显的大国的区域差距,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差距,是一个转型国家的区域差距。我国是一个大国,生产要素禀赋的空间差异和经济发展的地区不平衡十分明显,不同地区拥有的资源种类、储量、市场价格和地理环境不同,人文历史习俗不同,与同质地理单一民族的小国发展和小国区域关系调整不能简单对比。有研究指出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区域分化最突出的国家之一,其实不宜于将中国的区域差距与单一民族狭小区域的小国发展简单对比,也不宜于将中国与地理环境布局差别不大的大国简单相比。我国的区域差距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差距,中国的发展受到全球化市场的影响和发达国家的制约,中国的发展要兼顾全球市场和国内区域均衡两个方面。我国的区域差距是转型时期的区域差距,工业化、市场化以及由这两个因素决定的城市化,区域发展处于合作和竞争的格局中,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的市场开放程度,不同时期不同的政策对区域发展空间和发展动力机制的调整,各种内外因素都会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化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阶层分布在不同区域间分布体现出规律性差异。如经济发达地区企业多,社会服务业发达,相应的投资者和企业经理阶层比较多,专业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也比较多;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农业社会,第一产业人员比重大,政府工作人员多,投资人和企业家规模小,成员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人员缺乏。二是区域间的社会结构表现出异质性。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地区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率1995年达到33.7%。地区相对差异系数高于世界各国,城乡差距对全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44%[3]。加拿大中国研究学会会长耿庆武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分配不均问题的症结在于区域发展程度的快慢不一。当前中国大陆全国人口中贫富不均的67%是由地区差异造成的,其余的未能被区域差距所解释的所得分配不均的问题,基本上是由各省区内的贫富不均造成的(耿庆武2005:第251页)。这说明,一是中国阶层结构的区域差别很大,二是工业化、市场化进程不是一个简单的先行者创新、后来者模仿的继起复制进程。按照世界银行分类,我国已走出了低收入国家行列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国际经验表明这个时期往往是区域结构大调整和地区差距扩大的时期,也是经济活动和生活要素向优势地区集中的时期。经济水平发展经过一系列的关节点,就会形成产业和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变化。发展经济学家路易斯(Lewis.w.a.)提出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魔力3000美金”阶段。这一阶段标志着由工业化的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支持经济发展一系列社会条件和人们的主观需求结构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协调不同利益主体或集团之间的利益关系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同时也成为社会政策的核心。现在中国地域产业发展发展很不均衡,不仅有量的差异,也有不同发展阶段质的差异。浙江、江苏和上海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甚至中高级阶段,部分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有的还是农业社会。以GDp为核心指标政绩观,以工业化、城市化作为区域间赶超比较标准,要求各地区用同一模式、同一思路增大中间阶层,无视区域的约束条件,不但不具备实现社会结构优化调整,反面会制造社会矛盾。本文使用的数据以省区为基本统计单位,根据发展状态对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特征的整合性地区分类,整合性地区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完整的“中心-边缘”关系的区域单位,地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域通常不具备这样的特征。这样有利于解释不同时期政策调整对区域分化的影响。相应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正式出版数据和已经发表的研究报告。国家宏观数据具有整体解释力,据此形成对于区域社会结构差异性的总体判断应当成为社会分层调查的抽样基础。中国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有历史承继背景。虽然自1952年以来中国内部的区域差距总体上呈持续扩大趋势,但1990年代以来,中国地区之间发展差距迅速扩大,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分化明显。研究划分国内区域结构的划分方法根据研究研究目的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本文使用(1)以大的地带即东中西部为区域划分标准;(2)以省区(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区域单位分组;(3)根据发展状态对具有相同或者相近特征的整合性地区的类型集合。对东中西部划分是国家七五以来区域政策制定和调整的基本依据,在解释转型时期的区域结构变化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有历史资料方便对比。根本的原因在于,三大地域的划分代表了中国基本的地质地貌,反映了地位区位对人类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基本制约。虽然三大地域内部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但数据分析显示三大区域有明显的聚类特征。以具有区域调控决策能力和协调能力的省级为单位进行区域分析,包括了中心城市对边缘地区的影响,省级指标也易于获得和比较。章国荣教授课题组以1980和1990年为基期,以2002年为报告期[5],从经济、社会、科技和对外开放等四个角度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变动趋势作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伴随着极其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尤其是区域间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反差更加突出,而且差距越来越大。经济差距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三方面的差距。社会发展差距主要体现为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支出方面的差距逐步扩大。科技差距从科技人员人均经费支出的变动情况看,“九五”时期东部与中西部差距扩大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八五”时期减缓的程度。区域开放差距。改革开放以后,东、中、西三大区域在开放度上的差距经历了扩大、缩小再扩大的变化过程。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当前三大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十分明显,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省际间差距变动趋势与三大区域差距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这进一步说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省份与中、西部内陆省份之间的不平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城市化扩张趋势下,大的区域结构类型内部同质化加强,大的区域之间的异质性增强。最新且系统的划分区域方法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他们根据空间上相互毗邻;资源禀赋相近;经济发展水平接近;社会结构相仿;区块规模适度;有历史延续性;保持行政区划完整;便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政策分析的原则,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02》卷及其他相关资料和数据,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区域[6]。他们的划分在传统统计指标基础上增加了经济结构指标,从基本情况、经济总量与结构、基础设施、对外开放、市场规模与居民消费、发展能力与经济活力等6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八个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比较分析。根据其报告我们整理了与社会结构有关的分类指标:一.人口规模。西南地区人口最多,2001年人口24611万,占全国的19.28%;大西北地区人口最少,人口5800万,占4.54%。从人口密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最为稠密,2001年人口密度为660人/平方公里;大西北地区人口最为稀少,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前者为后者的44倍。二.经济总量与结构。(1)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水平最高,2001年人均GDp15617元;西南地区人均GDp水平最低,人均GDp4698元;前者是后者的3.3倍。(2)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有4个,分别是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也有4个地区,分别是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3)在沿海地区,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南北差距。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超出北部沿海地区的43.68%。三.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人口分布。(1)西南地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最高;东部沿海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东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就业份额最高,为33.16%。(2)从就业份额来看,各大区第一产业仍居于首要地位,就业结构与产业就业比重不同构。有5个地区接近或超过50%,分别是北部沿海、黄河中游、长江中游、西南和大西北地区。(3)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高,2001年达52.1%;西南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低,为26.8%。前者比后者高25.3个百分点。四.交通运输设施:(1)北部沿海铁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铁路25公里;其次为东北和长江中游地区;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铁路密度仅为2公里/千平方公里。(2)以线路密度为标准,南部沿海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状况最好,2001年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公路536公里;其次为东部沿海、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线路密度超过400公里/千平方公里;最差的是大西北地区,公路密度仅为48公里/千平方公里。(3)东部沿海内河航运状况最好,水网密度高,每10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内河航线177公里;其次为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五.城市基础设施:(1)各大地区自来水使用人口占城镇人口的比重都不是很高,比重最高的大西北地区也只有63.99%的水平;经济发达的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分别只有63.26%、61.72%和47.43%的水平;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比重只有45.44%。(2)各大区煤气、天然气和石油气使用人口的比重都比较低,比重最高的东部沿海地区的水平也不足60%;长江中游、大西北、黄河中游和西南地区的比重尚不到40%,依次仅为38.91%、35.95%、27.95%和16.79%。(3)从相对水平上看,东北、东部沿海、长江中游地区工业废水处理设备的负荷较重,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地区的负荷较轻;除南部沿海地区外,其他各大区工业废气处理设备的负荷都比较接近。六.对外开放:(1)进出口和利用外资,南部沿海地区开放程度最高,对外依赖程度最大。(2)沿海三个地区即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的开放程度显著地高于其他地区。按开放程度高低排序,南部沿海(先于)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3)从进出口和外资利用占全国比重看,大西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最低。2001年大西北地区进出口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8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比重仅为0.31%。如果从进出口依存度看,则长江中游地区对外开放程度最低。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进出口依存度7.36%,进口依存度3.99%,出口依存度3.37%,和南部沿海地区相差103.08、55.64和47.43个百分点。七.市场规模:(1)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市场。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86亿元,占全国的18.72%。(2)沿海三个地区的市场规模大于其他地区。按规模大小排序,东部沿海(先于)北部沿海(先于)南部沿海。(3)北部沿海地区商业和餐饮业的规模最大。2001年北部沿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98.9万,占全国的20.51%。(4)大西北地区市场规模、商业和餐饮业规模最小。2001年大西北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0亿元,占全国的2.77%,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从业人员15.5万,占全国的3.22%,不足北部沿海地区的1/6。八.居民购买能力:(1)城镇居民购买能力,南部沿海地区最强,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黄河中游地区最弱。2001年南部沿海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9510.5元,人均消费支出7255.9元;黄河中游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364.7元,人均消费支出4225.5元,分别只有南部沿海地区的56.41%和58.24%。(2)农村居民购买能力,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依次次之,大西北地区最弱。2001年东部沿海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4303.5元,人均消费支出3032.5元;大西北地区农村人均纯收入1604.1元,人均消费支出1243.0元,分别只有东部沿海地区的37.27%和40.99%。(3)不同地区农村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大于城镇居民购买力之间的差别。2001年八个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均方差为0.6158,小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0.9592的均方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均方差为0.5530,小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0.8916的均方差。(3)城乡家庭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在城镇,彩色电视、冰箱、洗衣机等传统耐用消费品已经普及,各地区差别不甚明显。在农村,一些传统耐用消费品尚未普及。就城镇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大西北地区。2001年大西北地区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电脑7.1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20.4台;拥有移动电话24.4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52部。就农村家庭而言,典型耐用消费品拥有水平最低的是西南地区。2001年西南地区每百户农村家庭拥有彩电37.7台,比南部沿海地区少39.2台;拥有摩托车10.9部,比南部沿海地区少46.5部。九.居民生活条件指标:(1)大西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多,2001年达31.1平方米;长江中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最少,为22.1平方米,比大西北地区少9米。(2)东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多,2001年为37张;西南地区万人拥有的医疗机构病床床位数最少,为20张,比东北地区少17张。十.发展能力与公共服务水平1、投资和财政能力:(1)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2000年、2001年和2002年前8个月,东部沿海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占同期全国固定资产总投资的比重均高于其他地区,分别为21.29%、21.23%和22.96%;大西北地区最小,上述三个时期的比重分别为4.32%、4.54%和5.21%,比东部沿海地区小16.97、16.69和17.75个百分点。(2)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而论,沿海三地区的投资能力强于其他地区。在沿海地区中,东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北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的能力强于南部沿海地区。(3)从财政能力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的21.5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于其他任何地区,达1239元。(4)从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总额的比重来看,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差,2001年其比重只有2.8%。然而,从人均财政收入的水平来看,长江中游地区最差,人均只有300元,不足东部沿海地区的1/4。(5)各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均小于其人均财政支出。这说明,中央政府对各地区均有财政转移支付。从人均水平上看,大西北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最多,达999元;南部沿海地区获得的最少,为245元。2、技术开发能力:(1)专业技术人员绝对量,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最多。2001年西南地区国有企事业单位人员占各地区总人数的16.53%。长江中游和北部沿海地区科技人才总量也不少,南部沿海地区人才总量较少。西北地区人才总量最少,2001年比重仅为5.19%,比西南地区低11.34个百分点。可惜的是缺乏反映民营部门的科技人才分布数据。(2)专业技术人员相对水平,东北地区人才最为富裕。2001年东北地区每万人中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201.2名。其次,为大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人才最为匮乏的是西南地区,同年,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127.2名。(3)北部沿海地区投入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最多。2000年其研发费用占各大区研发费用的28.87%,超过各大区总费用的1/4。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的投入也比较多。大西北地区的投入最少,2000年其投入只占1.53%,不足各大区总费用的1/50。(4)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人才培养能力较强,大西北地区能力最弱。2001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高等院校在校学生数占全国的比重均超过了16%,大西北地区只有1.53%。在沿海地区中,南部沿海地区人才培养能力最弱。3、产业能力:(1)从工业生产能力来看,1997年东北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强,增加值占全国的21.18%;东部沿海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强,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22.56%、23.47%和28.10%。东部沿海地区采掘业生产能力最弱,增加值只占全国的4.23%;大西北地区中间投入品、消费品和资本品制造能力最弱,增加值分别占全国的1.78%、3.12和1.17%,与制造能力最强的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均相差20个百分点以上。(2)从开发区建设情况来看,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产值的比重最大,达28.66%;东部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占全国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出口总额的比重最高,达34.02%。4、商业联系能力:(1)长江中游地区人员往来最为频繁,大西北地区最为稀少。2001年长江中游地区旅客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18.38%,大西北地区占4.59%,前者高于后者13.79个百分点。(2)北部沿海地区货物运输最为繁忙,大西北地区最为冷清。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货物周转量占全国的比重达30.52%,大西北地区占3.55%,前者高于后者26.97个百分点。(3)北部沿海地区交通工具最多,大西北地区最少。2001年北部沿海地区民用汽车拥有量占全国的比重达22.57%,大西北地区占4.82%,前者高于后者17.75个百分点。5、经济活力:(1)从经济活跃程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最强,2000和2001年GDp分别增长10.8%和10.3%;西南地区最弱,GDp分别增长8.2%和8.5%;前者比后者高2.6和1.8个百分点。(2)沿海三地区的经济活跃程度强于其他地区。2000年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2001年三地区经济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八区报告”通过对东中西部、省级单位的纵横向对比概括,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地区差别扩大明显地发生在新兴工业化地区与中西部之间。2006年中国沿海五六个省市GDp的总值占到了全国的50%以上。省区市之间差距的总和值也加大,说明经济增长更趋不平衡,集中度越来越高,增速快的省区市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比较八个地区的经济社会结构指标可以发现,从改革之初到现在,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均GDp的增长并未能与居民实际收入的增长同步,GDp的增长没有及时地为当地居民的人均收入增长作出相应的贡献。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地区差距日益扩大,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不仅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且是社会发展和社会结构的全面差距。2006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达10.7倍,其中有阶层因素,也有地区差距因素。发达省区内部的地区差距也开始显现。2005年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公务员津贴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拉越大,造成欠发达地区“人才流失”。其分析表明,地区差距已经超过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任何一个时期,已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二.区域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当代中国的区域发展差距,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结构的综合差距,是一个地质地貌差异明显的大国内部的区域差距,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差距,是一个转型国家的区域差距。不宜于将中国的区域差距与单一民族狭小区域的小国发展简单对比,也不宜于将中国与地理环境布局差别不大的大国简单相比。区域差距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是工业化发展不同阶段的差距,是市场化激励机制的差距。从中国区域结构差距的形成可以看出这一发展和变化轨迹。首先,中国的地区发展中的产业结构差距和发展水平差距是由中国大的地质地貌和不同区域的经济地理区位决定的。中国大陆有占总面积18.8%的盆地及占总面积12.0%的平原。根据2004年遥感数据,大陆耕地面积为19.88亿亩(13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8%,其中12.90亿亩(85.93万平方公里)在坡度不大于8度的平原上,耕地约占大陆115万平方公里平原面积的3/4。基于中国的人口增长和粮食安全政策,占有平原面积75%的耕地不会转为他用,因此中国大陆仅剩有约29万平方公里的平原,为15亿以上的人口建设城市、工商业、交通网及其他各种基础设施之用。中国大陆低人均平原的天然限制,促使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形态趋于集约使用平原土地的区域化。中国的平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沿海一带,工业化要求便于要素集中,便于运输,而资本、技术、人力便于游动,地理约束就成为刚性条件。可以说,即使没有改革开放政策,平原地区的率先发展也是必然的。国家优先发展东南部,以东南部沿海作为改革开放的特区,是适应了市场经济经济内在要求的必然。不顾地质地貌的差异,简单地将中国与主要是平原和交通网的美国相比,与单一民族狭小岛国的日本相比,或者是将上海与贵州的人均GDp及人均收入相比,并不能说明问题,反而会混淆问题。第二,产业布局与市场化的重叠效应扩大了区域差距。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使轻工业和消费品生产结构受益大于重型产业结构。在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中,国家先放开了消费品市场,消费品价格由市场决定,而对能源、原材料的价格实行严格控制。东部向中、西部高价输出制成品,而中、西部则向东部提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这种产业布局和区位分工下的市场交换决定了中、西部与东部存在着不平等交换,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日益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上世纪80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发达地区的区域竞争优势地位,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和城市扩张则在产业结构基础上促进稀缺资源跟着资本向发达地区集中,欠发达地区力图复制改革初期发达地区那样的工业化转型模式已经是困难重重。中国的区域差距还受到市场分割的影响。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同体,但从来不是一个市场共同体,中国大陆的总体经济仍然是由许多规模并不很大的地方市场所综合而成。经过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大陆境内大部分的经济活动仍然主要局限于地方性的交易,长距离区域间的经济贸易活动并不普遍。一般来说是交通一日可以抵达的300至500公里范围之内的人口中,贫富不均或城乡差距等问题才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占中国大陆地区贫富不均2/3以上的跨省区、远距离的贫富差距的阻隔,对当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并不如有人所说的那样严重(耿庆武2005:第251页)。由于平原主要在东部,陆路和水路交通网主要在东部,要求中西部地区按沿海地区水平和路径实现城市化,是有空间概念但没有地理知识的简单理解,因为中西部客观上没有东部的产业结构和就业能力,片面理解的城市化最简单的就是驱赶农村人口,结果是造城毁地、破坏资源,剥夺占用农民土地,激化社会矛盾。第三,以投资为动力推动的工业化拉大了地区差距。日本在工业化进程中有一个从劳动追逐资本到资本追逐劳动的转换,中国农村劳动力的供在于求使这一转换点在近期还难以出现。就投资而言,东部地区的外贸和外资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中西部基本处于“荒芜”状态。2000年底,西部12省区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累计为181.22亿美元,只占全国各省累计数的5.24%,而广东省2000年当年外商投资额就达112.81亿美元。从人均外商直接投资来看,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中,除广西(11.69美元)、重庆(7.91美元)、陕西(8.3美元)、四川(5.25美元)之外,其他省区的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均在5美元以下,比全国人均32.16美元要低得多。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体制与国际接轨,中西部地区明显存在较强的“路径依存”约束,在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均表现得非常突出,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投资结构和规模决定了对要素的吸纳能力和产出能力。由于累积性因果关系作用,资本、劳动力和企业家会一起流向收益较高的地区,贸易也给这个地区带来收益,其结果是发达地区发展更快。落后地区与东部经济增长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第四,现在的区域差距格局还是政策倾向导致的结果。优先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的特区政策,为中心城市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区域壁垒政策、全国统一标准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限制政策,对稀缺资源输出地缺乏优惠和补偿的要素价格政策,这四组政策的有机组合对区域发展现在格局的形成和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有显著影响。制度创新资源配置不均、政策受益和受损不均、不同级别的竞争、逆向的“边际效益”是加剧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控制点。地区开发的制度创新和差别性的地区开放政策。特区政策使东南部沿海地区发展获得先机,使这些地区率先对处市场化,对外引进投资和技术,对内引进廉价劳动力,加上政策特许,在全国市场化之前完成了工业化,确定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区域优势地位,利用这样的政策先机,东南部沿海地区率先实现了从鱼米之乡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虽然特区政策在全国性市场机制确立后效用已经不再明显,但领先一步占据增长极的中心位置形成的地位优势已经是后来者难以取代的,即使是经济辐射的扩散效应惠及边缘地区,也只是核心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衍生物,只能强化增长极的中心地位。区域壁垒政策。资源要素流动存在着地区壁垒。欠发达地区的收入落后、公共服务落后、人口完整意义上的转移滞后,有利于发达地区在在选择资源上居于优势地位,同时也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机会。欠发达地区资源流出但当地又缺乏资源价格谈判能力,也使欠发达地区和边缘地区丧失了仅有的利用稀缺资源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发展机会[7]。产出地对于要素价格缺乏市场谈判能力,资源输出给产出地的利益微薄。资源输出地区得到的利益补偿不但数量少,而且不规范。全国综一标准的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由于处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环境的压力不同,同样的政策对于后续发展的地区极为不利,对发达地区是“去尾”,对欠发达地区是“斩首”。这实际上剥夺了欠发达地区追赶的机会。环境保护政策在不同时期标准的调整对于先行者对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没有追究力,实际上也造成了区域发展在不同时间相同阶段过渡时期的不平等。第五,在区域中心增长极位置不变条件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显著作用。上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开放政策迅速缩小了地区收入差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制度创新让偏重农业的中西部获得了实惠。这一时期的地区差距缩小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1985-1989年期间区域结构变化有两个特点:一是直辖市与其他地区的收入差距缩小,原因在于虽然农业改革的作用发挥渐少,但直辖市以外的轻工业迅速发展在此时期内弥合了与大都市工业化程度的差距,特别是乡镇企业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起了支撑和促进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地区差距扩大与农村乡镇企业的衰落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城市对农民工有就业需求但没有纳入的规划,增加了农民收入,但以扩大了区域差距,而且使农村发展规划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第六,公共服务水平区域之间差距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水平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从反映生活质量状况和基本公共品保障程度的指标看也有明显的区域差距,生活电力消费量,东部地区(剔除京津沪等不可比城市)比中西部地区人均生活用电高出6倍多,人均初级教育费支出高出3倍多。在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基层教育方面,地区之间也存在巨大的差距。区域差距过分拉大对中国社会协调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现代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艰难;区域间的互动在制度供给与市场能力方面存在双重的机会不平等;区域之间过度竞争遏制了区域合作;区域间的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显。三.将阶层结构演变纳入统筹区域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包括“统筹区域发展”在内的五个统筹,标志着我国区域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由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转型,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均衡发展战略是指不同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主要产业之间保持相对平衡发展比例关系的重大举措,它要求资源配置合理化、经济布局科学化、收入分配公平化。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各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区域间的互动在制度供给与市场能力方面存在双重的机会不平等;区域之间过度竞争遏制了区域合作;区域间的社会经济矛盾日益突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分析了中国区域发展的趋势,认为在未来20年中,地区发展差距仍将呈扩大之势,但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能够减缓差距扩大的速度。要打通理想目标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阻隔,就需要统筹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将社会阶层结构纳入视野。第一,中国区域不平衡发展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基本特征,决定了阶层结构调整受到区域发展异质性的影响。对中国区域发展历史和现状的认识,有助于使我们从对发达国家社会结构变迁的轮廓化借鉴,逐步聚焦成为类似于施工图纸般的清晰认识,提供了对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社会结构调整的整体把握。对于中国社会阶层分布的抽样调查,也应当将这种整体把握作为抽样依据。发达国家实现社会转型的一般规律和发展阶段只是参照,重要的还是要立足于了解本土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约束条件。可以说,区域不均衡发展是中国转型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色[8]。协调区域发展只能对不均衡发展的支持条件和约束条件进一步细化分析,剔除不可控因素,对可控因素进行监控和调整,使区域发展差距限定在合理即社会各个阶层可以接受并认同的范围之内。第二,区域发展战略涉及国家和地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的更为重要。市场经济国家一般对国内发展什么产业并不干预,但却普遍注重区域调控。区域间的自然地理条件、自然禀赋、人文历史背景是不可以选择的变量,可以改变的是人的选择与政策选择。重视协调地区差别。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这是国家主体的责任。一是转移支付。二是公平的劳动力市场,保护流动工人的权益。三是资源谈判,注意区域间要素市场价格的形成,各个区域要有对等的谈判地位。四是在区域定位后,要有相应的发展政策。如果放任区域之间进行“新古典过程”,只会进一步拉大区域差距。中央政府在促进区域发展方面具有发挥作用的巨大空间,包括提供跨区域的基础设施、引导区域合理分工、促进区域合作、支持落后地区提高公共产品供给能力、鼓励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等。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引导要素向区域政策的目标区域转移;也可以运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支持区域政策目标区域的社会事业发展。政府协调的内容包括,1,促进资本向落后地区流动。政府投资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性培训是必要的。2,促进信息在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流动。政府投资设置信息交流机构,就可以弥补市场中信息不完全问题,减少风险和不确定性。3,促进技术向落后地区流动。4,促进生产资料在地区间流动。要改变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不等价交换关系。5,政府应谨慎地处理劳动力流动问题。跨地域的劳动力流动固然可以增加务工收入,但是纯粹的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也有问题,关键是政府要注意劳动力流动的个人预期和区域差别条件。大规模的移民潮的流动状态和在发达地区沉淀状态都会造成严重问题,政府对此要有预期和解决的方案。西方发达国家近年来也改变了过去“把劳力引向工作”(bringpeopletojobs)的作法,代之以“把工作带给劳工和社区”(bringjobstopeopleandcommunity)的战略。协调区域结构的关键在于,公共政策设计要顾及欠发达地区的现实条件,扭转机会分配结构失衡的格局,确立区域间的平等市场地位,培育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第三,注意区域的资源承载力,跨区域大规模调动资源要特别慎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一个地区资源的尊重,是对这个地区人类存在的历史和现实状态的尊重。如果基于服务中心城市的意愿随意调拨其他地区各种资源向中心城市集中,会使各区域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信号失真,造成城市中心地区滥用和浪费资源,资源输出地则失去了发展机会及潜在优势。在市场配置资源,要素流动的开放背景下,要落实对欠发达地区的资源价格补偿。第四,强调区域权益和区域能力建设。协调区域结构的关键在于,公共政策设计要顾及欠发达地区的现实条件,扭转机会分配结构失衡的格局,确立区域间的平等市场地位,培育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能力。需要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来平衡地区差距,更需要地区的发展能力建设。根据现在的产业结构布局、城市化发展方向和区域市场分割状态,未来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很可能是以八至九个“大都市经济圈”为增长极的多元化、分头并进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国的社会结构调整也会以九个增长极为中心来调整,并伴有跨区域的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流动。转型社会的一个测量维度就是成员社会地位由先赋性向获致性转变。结合区域发展角度看,这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个人社会地位上升不是仅靠个人努力的获致因素就能够完全解释的,最终还受到区域市场的制约。由于区域发展阶段的异质性和制约条件不同,各地区阶层的演变不是对于现代化国家阶层比例的简单模仿,社会阶层结构在发展进程中的演变也不是简单的同比同构增长和线性扩张的复制过程。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阶层规模和比例不同,阶层关系也会有所不同。第五,建立科学的区域发展评价体系,建立对区域发展程度有敏感、有弹性的区域发展调控政策。强化空间均衡的理念。必须转变只重视产业均衡,不重视空间均衡的规划编制理念。所谓空间均衡,就是要促进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在各个区域之间要均衡,并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我国城乡和地区发展失衡、空间开发无序导致的空间结构失衡已十分严重。“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中,中国首次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注意到了区域的功能互补和发展的异质性。进一步的工作就是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四类主体功能区要明确各自的阶层结构和阶层关系。第六,促进公共服务的地区的均衡化。如果说经济发展指数更多地体现了效率诉求,那么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应该在于公平、公正。“社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显然体现了发展过程中效率诉求与公正原则的失衡。正因为过去政府对经济效率、对DGp贡献更看重一些,而旨在促进社会公正的制度性安排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社会失衡的问题不断压积下来,成了制约当前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基础教育、邮政电讯、水电道路、垃圾处理、文娱设施等。发达国家政府往往用财政平等化的方式来为各地区居民提供大致相当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消除地区发展程度的差异在这些方面的影响。基础设施有很强的经济外部性(externalities),私人资本一般不愿进引投资,更不要说是投资于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而没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外来投资是不会流入的。政府出面提供基础设施有利于打破这个恶性循环。地区差距通常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公共服务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差距。在现实中我们往往过多强调前者,以致出现开发投入巨大而居民生活改善缓慢的情形。《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地提出了我们要缩小的是“城乡、区域间公共服务、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提供公共产品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公共财政工具,可以实现地区之间的均等化。解决我国地区间、城乡间的发展差距,也应当将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放在首位,要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及广大乡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尽快使那里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公共设施等向东部看齐,让居住在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第七,在区域中心增长极位置不变条件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对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有显著作用。中国现在阶层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减少农民,为农民提供进入非农产业的选择机会,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和规模经营程度。统筹区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和一段时期内可以双向选择的前提下,将现在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外出务工转变为就业性质的跨区域移民。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本质是要使全体国民享受现代城市的一切城市化成果并实现生活方式、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素质等的转变。其技术指标就是要带动城市以就业为核心的容纳相应的人口。在此基础上才有可以设计和建设新农村,新农村也才会有稳定的服务对象和承载的主体。与此相应的还要促进企业流向欠发达地区,变劳动力追逐资本为资本追逐劳动力。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对于农民、农业、农民的优惠政策和制度设计都有可以有效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协调当代中国的阶层矛盾应当从能够最大程度削减不公平程度的方面入手,解决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大省的问题比解决西部贫困问题更为重要,能够更有效地协调中国社会整体的阶层利益关系。参考文献:[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樊胜根、张林秀、张晓波(2002):经济增长、地区差距与贫困—中国农村公共投资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iSBn7-109-07495耿庆武:《中国不平衡经济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胡晓鹏:《不平衡增长格局下中国区域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李善同等:“中国大陆,划分社会经济区域”,《上海证券报》2003年4月2日陆大道薛凤旋:《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商务印书馆1997魏后凯:“十一五”时期中国区域政策的调整方向,学习与探索2006年第1期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周晓虹:《全球中产阶级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合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章国荣等:“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9期。[1]本文所探讨的区域是指中国大陆,不包括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2]相关的数据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结构课题组,中国人民大学阶层结构课题组的数据,也有安徽、深圳的区域社会阶层结构课题组的研究资料。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收入分配的李实课题组的资料。此引用还可以进一步细化。[3]城乡差距与区域差距的综合解释力不是二者解释力的算术和,事实上二者有明显的叠加作用。[4]整合性地区是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相对完整的的“中心-边缘”关系的区域单位。地级市以下的行政区域通常不具备这样的特征。[5]2002年以后一系列区域统筹协调政策开始实施。[6]“中国大陆,划分社会经济区域”,李善同、侯永志、刘勇、冯杰、陈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2006年11月。[7]“民族地区干群呼吁落实资源补偿”,新华网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杨郑玮娜)[8]这里的不均衡发展是研究“中心-边缘”关系体系中不同性质地区发展特征使用的学术分析概念,“统筹区域发展”所讲的均衡发展战略则是指保持平衡的比例关系,注意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能源与动力工程研究前沿篇10

关键词:南渡江;河域;生态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5)24-95-04

abstract:throughsurveyinganddetectingthenanduRiverwhichisourmotherriver,therearealotofdamagestotheecologicalenvironmentbecauseofonlylayingparticularstressonGDpeconomicbenefitgoalforalongtime.thepaperabidingbythepresentsituations,proposesthepathtocreatethefreshwaterofecologicalcompensationmechanisme.B,tomaketheeconomy,thesocietyandtheecologicalsystemcirculateanddevelopmenteffectively.withthehelpoftheecologicalcompensationmechanisme.B,wewillrealizethesoaringoftheecologicalcivilization.

Keywords:nanduriver;Riverbasin;ecologicalcompensationmechanism

生态学上所讲的河域主指河水源头至其入海口形成的湿地系,不仅包括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同时也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湖时水深超过6m的水域。并且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水深浅于6m的海岸带等。这些范围的划定,在生态学范畴内是非常科学和及时的。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常态,生态系统地位逐步显现,并且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评判的重要指标。以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基础,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刘建博士研究团队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分类(见图1)。该分类体现了一种以人类自我发展为中心的理念,这应该说是与人类在经历传统走向文明过程中各种“冲突”碰撞中相伴而生的。

1问题导入

本研究课题项目以海南岛南渡江(淡水)河域,以Costanza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为指导,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进行拓展,通过课题组成员实地调研与河域检测,结合当前我国乃至世界上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我们展示一个真正的淡水河域应该而且必须面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及亟待破解的严峻事实。

海南岛处于热带和干湿季风气候的过渡带上,地形四周环海,从中部山体向四周沿海逐级降低,构成了一个由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的近似环形的层状地形。海南淡水资源以地表水(雨水占85%)为主,由于海南降雨受地形和时空的影响,形成了海南岛季节性的东湿西干地带分布。淡水资源对于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有母亲河之称的南渡江对于四面环海的海南人民来说,其作用和功能不言而喻。然而,在海南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特别是从1988年建省以后,由于当地政府长期深受见物不见人的经济GDp拜物教思维方式的浸渍及当地群众急于摆脱贫困(经济方面)思想的牵引与影响,配以落后的生产方式的导入,出现了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不协调局面。由此,本课题项目对母亲河南渡江河域现状进行了多层面透析,以点带面,在生态补偿层面上提出了积极创建淡水河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性命题。

1.1偏重于经济GDp视域下的南渡江河域现状

1.1.1海南省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分析以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采用监测点水样进行检测,进行导入式SpSS分析,结果共抽查210份水样,仅有49.05%的水样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规定的1~3级水标准,其中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超标率分别为30.95%和22.38%。

1.1.2南渡江源头及淡水流入琼州海峡沿途迎水坡地带该区域依然在经历着由原始生态林向人工经济林木和水田转变,也就是说河水所经流域,原有的原始热带森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热带季雨林等)特别是水源的迎水坡不断萎缩,而人工经济林在潜移默化的滋长。

1.1.3中部山坡(水源迎水坡)该区域坡度大于45°,地表原生植被种类及厚度减少,加之山坡坡体植被破坏,泥石流滑坡的发生,土壤有机质进一步地流失,使得中部山坡原有植物承载能力下降,地表植被减少反过来又使得地层蓄水能力降低,并且出现恶性循环。

1.1.4水源流域的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依然固守于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无科学的排水、净化设施,采用明排水口与暗排污口相结合的恶性循环方式,加以一些单位以大型容器蓄积工厂废水,在海南雨期到来时,废水与雨水一起排出,借雨水排污,这无形中都加大了海南岛南渡江河域地表承载能力,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影响海南人民的宜居环境。

1.2南渡江河域现状产生的原因分析(1)南渡江淡水资源源头及沿途迎水坡多为少数民族(黎、苗)居住的边远山区,传统的“刀耕火种”农业生产方式,偏重于土地的开发量与使用量。同时,在近年来当地人口急剧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地扩张,捕捞、狩猎、砍伐、采挖等过量。经过实地调研:传统的漫灌方式,淡水的利用率相当低,只有20%~40%。加之海南炎热天气,蒸发量大,极易导致土地地表层次生盐渍化。海南工业(轻工业)用水量大且用水效率很低。(2)河域流经市县重用轻养,生态保护政策疲软,政府行政力度时有反弹,对土地及淡水缺少保护意识,特别是海南南渡江流域淡水资源随季节差异出现的不均衡性,使得该区域长期处于超负荷生产与入不敷出的状态,并且有机肥用量明显缩小,而现代工业肥料却飞速扩散。(3)市场经济优惠政策的刺激,临海周围企业的注入及落户,一些地方,特别是源头及沿岸迎水坡带(中部交通不便的山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无形中也承接“污染转移”或间接“污染转移”的困境,加之行政主管部门偏重于于企业见物不见人的GDp增值,就会或多或少对其社会责任的不作为行为有所庇护。(4)源头及沿途迎水坡水质、土壤及植被监管人员和专业人员较少,经费不足,水质、土壤质量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平台尚未建立。大量原始生态林面积缩减,取而代之的却是大面积的短期人工经济林。

1.3产生的后果(1)河域原生态不同程度遭受的破坏,天然湿地日益减少,生态植被及净化功能等受损,由此引起各种潜在的次生灾害,已经威助到群众的生产生活。如东方某些村镇饮用水严重不达标,就是南渡江源头的白沙黎族自治县的很多镇村,由于近年来河域破坏,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等)发生数量在逐年增加。经过卫星监测及数据统计显示:南渡江这座“淡水水塔”河域面积正在不同地段、不同流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面积萎缩。(2)源头及沿途迎水坡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污染及涵养净化能力下降,陪以集中的强降暴雨季节,造成土坯下滑、泥石流、滑坡,水质污染面积扩大,大分子化学元素混入,同时实现有害物质的累积过程。地表水受到污染,地下水水位下降,海水倒灌,井水变苦,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已经危及到部分村镇淡水饮用安全。(3)源头及沿途迎水坡土壤侵蚀剧增,严重减弱了海南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原始生态林(沟谷雨林、山地雨林和热带季雨林)浓密的冠层减少而不能中和暴雨势能及缓冲暴雨对源头及沿途迎水坡地势表层的打击,造成平均现实土壤侵蚀量与平均潜在土壤侵蚀量的增大,从而使得河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功能严重受损。(4)干湿热带季风气候下的雨季与旱季过渡影响,地域降水量减少,使得河段水体稀释及自我净化能力降低,加之人居环境范围拓展使得生活污水及受污面源扩大,水质下降。经过对不同河域流域地段化学分子追踪监测,发现这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近海海域污染,触发次生灾害的发生,如水域水产污染,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存秩序。

2淡水河域生态补偿机制实验带的创建路径

2.1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综合机制由于河域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所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内容复杂,并且直到今天还无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加之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因而必须积极建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协调的综合机制(协调机制和监管机制二者统一)(如图2),这样才能在共同遵循的战略规划和行动指南一盘棋的状态下形成联动。

科学调研测量海南南渡江源头及沿途迎水坡湿地现状,相关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存为海南省生态补偿科学管理工程信息储备库。与此同时,制定《海南江河源头及迎水坡湿地生态补偿机制》规章,逐步建立起海南地方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以此作为海南省生态补偿科学管理工程图实体联动可依必依、生态执法可循的法律与规章。即以省主管部门为主导,联合个相关单位执法力度,建立完善区域保护政策和法制体系;建立保护管理协调机制;减缓区域湿地退化,加强对其的综合保护治理;开展公共宣传教育与人材培训体系;持续性的开展区域内的资源调查、监测及科学研究;成立专项行动组织及国际合作小组。加大南渡江源头及沿途迎水坡湿地,特别是沿途水库边缘,生态补偿机制,加大生态法制的宣传与文明生态经商的宣传。南渡江源头及沿途迎水坡流经市县规划并划区定界,上报省政府,并根据生态补偿机制获得不等的补偿。依据是事故处理系统进行的相关“预案”、“控制”及“重建”等相关程序。

2.2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大林业部门专业化、职能化建设,积极配建专业化、职能化及区域质量监管人员建设,搭建全省大江大河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平台及预警预报和有效监管体系。对尚未划定为生态公益林河段全面的调查,将流域有水源涵养作用的迎水坡地域,纳入政府生态公益林建设范围,并严格设立标签,对已经开发的经济林的迎水坡,要以政府收购的方式(同时做到退经济林为生态林),伴之当地居民退经济林入公益林的股份制模式。针对源头及沿途迎水坡现状,可根据生态补偿机制给予居民以怎么补、补多少列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即让作出牺牲的农民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同时持股方式的公益林模式并入基本保障体系,相对加快了农村城镇化进程(图3)。地方政府,特别是河流流经市县,在经济发展规划中,坚决退出以往经济发展优于环境保护的规划,河流流经市县要成为保护各自市县河段的主力,并对流出自己市县出水口水质,含沙量作出数据记录,与此同时还要加大资金技术等投入,认真、长远地规划好淡水资源保护范围区及居民的饮水工程。整治南渡江源头及沿途迎水坡企事业科技净化机制,把工业、生活水回收机制及植被保护并入税收增减偏向机制和企事业单位品牌评价机制,形成真正的良性激励机制,体现作为公共产品的生产环境的功能;真正让边远中部待发展的山区在承担了较多生态保护任务的地区,不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牺牲者”,社会成果分享的“弱者”。

2.3设立生态补偿机制专项基金省、市、县各级政府要设出生态补偿机制专项基金,特别是要倾向于南渡江集雨区、源头、水库等“大水缸”地方;针对南渡江上游经济发展现状,沿途市县受益区要给上游源头及沿途迎水坡民众以生态补偿贡献资金,为保护“大水缸”注入新的活力。并且专项资金多少要作到前期的论证规划,中期的编制和报批,后期的反馈与公开的主要依据,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与有关非政府组织、学术机构和团体基金组织及其友好人士的合作与交流,经验与举措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生态区可有效获得生态补偿资金,立足“谁受益、谁补偿”的运作方式,从制度上调动源头及沿途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同时河段区域市县乡镇干部的考核中,提高生态保护的政绩指标。关闭迁出规划区的企事业单位,税收及产值仍归原市县。

参考文献

[1]欧阳志云,郑华,岳平.建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与举措[J].生态学报,2013(2):686-692.

[2]曲富国,孙宇飞.基于政府间博弈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83-88.

[3]王军锋,侯超波.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框架与补偿模式――基于补偿资金来源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23-29.

[4]刘春腊,刘卫东,徐美.基于生态价值当量的中国省域生态补偿额度研究[J].资源科学,2014(36):148-155.

[5]刘世强.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综述[J].求实,2011(3):49-52.

[6]汪劲.中国生态补偿制度建设历程展望[J].环境保护,2014(15):18-22.

[7]李小云,靳乐山,左停,等.生态补偿机制:市场与政府的作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魏楚,沉满洪.基于污染权角度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型及应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35-141.

[9]陈挺.五位一体框架下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构建[J].贵州民族研究,2015(9):16-19.

[10]完善山西省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9):122-128.

[11]史树生.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浅理解[J].法制博览,2015(9):298.

[12].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Z].谈治国理政,2014,10.

[13]吕植,顾垒,闻丞,等.中国自然观察2014:一份关于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独立报告[J].生物多样性,2015,23(5):570-574.

[14]陈思,杨广,何新林,等.干旱区荒漠植被茎干液流影响因素研究[J].节水灌溉,2015(9):7-13.

[15]谭凯兴,唐洪.留住青山留住“金山银山”[J].美丽广西,2015(18):46.

[16]斯萍,谢屹,王昌海,等.我国自然保护区集体林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林业经济,2015(9):101-105.

[17]柳洋.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学,2015(6):90.

[18]乔永波.企业环保投资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18):48-53.

[19]熊学海.长江经济带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研究[J].学术理论,2015,8:227.

[20]赵光州,陈妍竹.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0,1.

[21]贾学军.从生态伦理观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论西方生态哲学研究范式的转变[J].伦理与现代化,2015(5):66-71.

[22]罗德里克・纳什.大自然的权利[m].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2015:36-37.

[23]王雨辰.当代生态文明理论的三个争论及其价值[J].哲学动态,2012(8):24-30.

[24]王女杰,刘建,吴大千,等.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区域生态补偿――以山东省为例[J].生态学报,2010,30(23):6646-6653.

[25]李晓光,苗鸿,郑华,等.生态补偿标准确定的主要方法及其应用[J].生态学报,2009(8):4431-4440.

[26]赵雪雁,李巍,王学良.生态补偿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1-7.

[27]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中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组.北京:科技出版社,2007.

[28]徐大伟,等.基于wtp和wta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以辽河为例[J].资源科学,2012(7):1354-1361.

[29]孟浩,白杨,黄宇驰,等.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86-93.

[30]杨光梅,闵庆文,李文华,等.我国生态补偿研究中的科学问题[J].生态学报,2007(10):4289-4300.

[31]赵翠薇,王世杰.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研究,2010(4):59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