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旅游文化的定义十篇旅游文化的定义十篇

旅游文化的定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08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1

关键词:旅游文化;旅游英语;定位;意义 

近年来,我国各地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消费水平逐年提高,旅游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随着入境游、出境游的不断增加,旅游英语人才更为紧缺,而人才的短缺将成为制约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服务于现代化涉外旅游第一线的旅游英语人才,将填补旅游市场的需求空缺,因此,旅游英语专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的本质在于创新,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也不是各种文化的大杂烩,它是传统文化和旅游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头脑中原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特征、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与目的地的异质文化因素的相互碰撞与结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因此,所谓旅游文化实际上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也已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随着旅游的国际化发展,国家极需具有高素质的旅游人才,而职业教育是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而开设的,长期以来为国家培养大批的人才。 

        二、 旅游文化在旅游英语专业中的定位

旅游文化是旅游英语专业中一门重要课程,但是由于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时间不像四年制本科学生在校时间长,所以建议对于职业院校的旅游英语专业学生可以考虑将旅游文化定位于旅游知识拓宽课的范畴,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以实用为目标讲解旅游文化知识。其原因如下: 

(一)旅游文化的本质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创造的全新专门的文化,是一门新兴学科,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和新生长点。旅游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揭示了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是从文化方面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科。而世界各地各国文化包罗万千,几乎很难找到一个文化完全相同的国家,这就决定了文化知识最好以传授与展现的形式来介绍,以拓宽课的形式来定位。

(二)旅游文化的社会性

旅游促进了科学考察、学术交流和文化来往。科学考察、学术交流、文化来往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融。一方面,现代旅游业的兴起与发展,促进了国家与地区之间的文化与科技的交流,推动了文化和科技进步的步伐;另一方面,它加深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我国古代就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格言。在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有作为的诗人、作家、学者,都与旅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旅游文化的时代性

旅游活动是人类历史渊源久远的一项文化活动,因此旅游文化的积淀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文化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也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创造与生长的。在不同的历史社会发展阶段,文化的内容和功能是不同的。文化具有鲜明的社会时代性, 可以说,人类时代进化的不同层次,是构成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原因之一。同时,文化的时代性也是旅游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和融合,也会打破旧的文化传统,形成新的文化类型。所以必须与时俱进,将旅游文化以拓宽课的方式,既灵活的与时代结合,又可以充分体现文化的变化。 

        三、 旅游文化在职业教育中的意义

职业教育课程是培养人具有特定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一种总体方案。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分支系统,因此职业教育课程必定具有教育课程的一般特点,即在性质、功能及总体框架方面,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课程具有共同之处。同时,因职业教育培养对象、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等诸多特殊因素,职业教育课程又会表现出一些独立的个性。相对于本科制四年教育来讲,职业教育时间短,实用性强,积极推进教育与市场的结合,而旅游英语专业是一门以市场为主导,以英语为基础的跨学科专业,非常符合现代化的职业教育,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需掌握丰富的旅游知识而且还应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职业院校在开设课程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不仅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而且结合语言的应用性将英语应用于实践。然而,经过实践和考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几年学习后已经基本上具备了旅游人才的基本素质,能顺利用英语进行交流,但是在实际顶岗实习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对旅游文化缺乏认识,甚至几乎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对于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非常有必要开设旅游文化课程,并对旅游文化课程进行恰当定位,以保证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到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知识。目前,旅游文化不仅成为一种新兴的国际旅游时尚,而且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它把旅游活动的综合效益功能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促进了旅游活动向更高品位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向自然、社会、文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化。 

参考文献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2

关键词:遵义历史名城保护开发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历史相当悠久,“上溯春秋战国时期,遵义地区隶属于巴、蜀、夜郎等地,到了秦汉时期,在遵义西北地区开始置郡。延续到唐朝贞观年间,即公元639年设立播州,642年改播州的罗蒙县为遵义县,遵义之名自此开始并沿用至今。”[1]从唐末到明万历年间共经历七百二十五年,该地区由杨氏土司世袭。平播之役后,朝廷在此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制度,并设遵义府。解放后设遵义地区,1997年改名遵义市。

1遵义历史名城概述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经国务院核定批准保存文物古迹,特别是具有重大科学、文化、历史和革命纪念意义或艺术价值,而且现今依然存活的城市。”[2]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历史文化名城记载着一个地区的发展历程,显示了该地区的文化水平,并鼓励着人们不断奋进,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条件。

遵义在1982年2月8日公布的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中,遵义作为革命圣地载入其中。近年来,人们倡导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前辈吃苦耐劳的精神。遵义作为革命老区,旅游人数逐年增加。“五一”、“十一”假期和春节期间,从四川、重庆、云南、湖南等地的游客来遵义旅游,给遵义的旅游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遵义会议会址作为遵义的标志,吸引众多游客参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可供旅游的地方很多,有遵义会议会址、红军山、娄山关、海龙囤、四渡赤水纪念馆等。遵义不仅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而且自然风光也十分美丽,其中赤水市丹霞地貌在2011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2遵义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遵义位于云贵高原向湖南丘陵以及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悬殊较大,地貌形式多样。”[3]遵义属于黔北,占据云贵川交通要道,有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全市。

2.1遵义历史名城保护与发展现状

2.1.1遵义名城的保护现状。目前除了对遵义会议会址及相关旧居的保护修缮以外,其他方面与全国大多城市一样修高楼,建洋房,每年花在老城及周边反复修整的交通线上的资金较多,道路却依旧狭窄。硬件设施保护的层次低,用混泥土建筑模仿古老楼房,花费巨大,效益不理想。同时,遵义地区的各个历史建筑分布较广,海龙囤、沙滩文化遗址、杨粲墓等受交通限制,布局较为分散。再则,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种环境保护规章宣传不足,市民保护历史建筑的意识不强。

2.1.2遵义名城的发展现状。随着遵义经济水平的提高,历史名城也有了新发展。交通线路不断完善,旅游规划日趋合理科学,对旅游产品的配套逐渐更新。

一是旅游资源的技术更新和配套完善。遵义会议会址及其他旅游景区,都在不断应用电子科技和高新技术来展示自己。并利用科技对历史文物遗迹进行保护。遵义各个旅游地区在不断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增加公共服务场所,简化旅游程序。

二是交通网络体系发展较快。已经投入运行的遵义白腊坎至茅台高速公路,以及正在修建的遵毕高速公路、遵义至赤水的高速公路、遵义新舟机场以及遵义环城(一环)高速公路等,都在不断扩大遵义的交通网络系统。高速公路可以直达贵阳、重庆,始发列车也开通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三是旅游线路合理规划。遵义推出了红色旅游、国酒文化、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及休闲度假相配套的旅游线路体系。形成以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为主的红色旅游区,以及仁怀——习水——赤水旅游区等。

2.2遵义历史名城开发存在的问题

2.2.1商业化利用现象严重。为了增加经济收入,遵义历史名城的一些重要地理位置被贴上各种商品的商标,对历史名城的形象造成不利影响。各种良莠不齐的商业经营充斥在经济发展中,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协调现象严重,旅游文化产品质量粗糙,历史文化产品缺乏。

2.2.2旅游线路单调。目前规划的旅游线路中,遵义发展旅游的线路比较单一而且分散各地。由于旅游线路归属不同,导致旅游线路呈直线形式如遵义-仁怀-习水-赤水旅游线,游客旅游到一地就有走到尽头的感觉。这是严重制约遵义旅游循环发展的问题。

2.2.3旅游景区规划配套不合理。遵义旅游发展是以红色旅游线路为主,单一的红色旅游线路难以留住旅客,红色旅游与茶文化、国酒文化之间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历史文物景区与自然景观配套不衔接。如遵义会议会址旁边全是居民楼,老城被局限于会址周围一小部分地区。

2.2.4专业的保护和开发研究队伍缺乏。现今旅游业发展的势头强劲,旅游专业人员空缺较大。加之传统观念认为旅游业为服务行业,做服务员是被人们看不起的,造成许多即使是旅游专业的人员也选择其他行业就业的现象。没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地方财政对旅游教育科研的投入也不多,历史名城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缺少理论支撑。

2.2.5对历史文化认识和宣传不足。遵义的历史悠久,在这块地方形成的地域文化很多,包括土司文化、沙滩文化、国酒文化和茶文化等。人们在对外宣传时往往忽略了对各种文化的捆绑式宣传,导致在其他游客对遵义的认识就是“一座楼、一瓶酒”的印象。人们对自己拥有的文化遗产认识不足,相关单位的保护措施也不完善。

3遵义历史名城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遵义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开发是相互作用的,完善各项保护措施有利于科学合理开发,而合理的开发使历史名城得到更好保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遵义历史名城进行保护与开发:

3.1遵义历史名城的保护对策

3.1.1制定完善相关制度。“为了旅游资源可持续的发展,遵义市有必要制定完善的旅游法规,依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科学管理城市规划与发展。”[4]对遵义的历史文化遗址及革命纪念地加强保护措施,对遵义海龙囤、杨粲墓、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四渡赤水各渡口等区域划分严格保护区。鼓励人们多学习保护条例,对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规定的事迹进行举报有奖制度,让法律约束人们不良的举止行为。

3.1.2适当控制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保持着原来的自然状态,基于外来因素的影响所产生的污染物,自身能够完整消化吸收的能力。旅游资源所在地区在一定时间条件下对旅游活动的容纳能力,受游客数量、生态容量、污染量、自然净化时间的影响。”[5]遵义地区的旅游客流量最多的时间段一般在春节期间、五一假期和国庆节假期三个时间段。要从往年的客流量数据中掌握每个旅游区旅游的最佳容量,旅游价值才会得到最好的体现。不能让人们在高峰期破坏历史文化名城的文物,从而尽量减少淡季对历史古迹的修复支出。

3.1.3提高市民的保护意识。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保护,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市民用自身的行为做好保护名城的实践工作。通过提高遵义市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让人们互相学习,共同为打造旅游强市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全民参与到对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保护行列中来。加强旅游科普知识的宣传,转变人们传统的就业观和价值观,让更多人投入到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工作队伍中,以适应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发达国家对第三产业的投入比例是最高的,解决就业也是最多的,而且产生的经济效益比第一第二产业高得多。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工作当中,尽量减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3.1.4加大名城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每年从政府财政支付一定资金用于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修复和改进。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难免会造成一些破坏,政府要起到主导作用,对遵义会议会址定期检查和维修。号召社会各界对中世纪军事城堡海龙囤的开发修复积极献策,并集资对海龙囤旅游区进行科学开发。对娄山关战斗遗址以及其他革命战争场所设立专门机构进行保护。同时用一定资金投入到沙滩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搜集整理和保护工作中。历史文化名城的存在不能只是一具驱壳,要有生命力去支撑它。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存在不能一味商业化,否则就失去了历史价值。要保护好遵义各地的地方文化,把经济建设与历史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3.2遵义历史名城的开发对策

“旅游开发是指对潜在的旅游资源进行打造和包装,从而提高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活动形式。”[5]要把历史文化名城做强做大,遵义还得加强对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3.2.1旅游线路设计要多元化。现在遵义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线路较为单一,直线型线路居多。从遵义到仁怀、习水、赤水的旅游线路就是如此,这样的设计使旅游效益大打折扣。旅游线路规划设计应多元化,形成环形旅游线路。把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山水景观结合起来呈现给游客。运用大旅游的概念,和贵阳、毕节、重庆等地区合作,把旅游线路做大,扩大旅游辐射范围。

3.2.2注重品牌塑造,突出独特性。拓宽遵义历史文化渠道,把中世纪播州历史以及海龙囤土司文化设计为历史纪录片,搜集明朝末年平播之役的资料,开发成大型历史战争连续剧。从红色旅游入手,加强对精品旅游线的宣传,通过从电视、广播、音乐、网络和报纸、期刊等媒介打造“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红色旅游品牌。同时加强与白酒行业的合作,特别是以茅台酒为龙头的酱香型白酒,拓宽旅游品牌在市场上的影响力,通过召开各种酒类推销会议,也可以带动遵义旅游,使遵义的历史文化得到充分利用。

3.2.3明确定位,科学开发。既然遵义是“转折之城,会议之都”,就可以把遵义定位为会展旅游城市,通过召开一系列的展览会和洽谈会,引进外来资金,吸引外来游客,推广遵义的优质白酒和茶叶,同时给游客介绍遵义的历史文化和美丽风景,带游客通过环型旅游线路参观“大遵义旅游区”。这样不仅通过贸易洽谈签订合同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在遵义参观游览的旅客还可以为遵义的知名度发挥作用,也解决了一部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

遵义历史名城的保护开发要遵循“保护第一,开发次之”的原则,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尽量保护名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原生态”,彰显遵义名城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学东.说古道今话遵义,北京:中国改革,2004,(10):68.

[2]胡晓玲.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北京:城市发展研究,2006,(4):55.

[3]王国恩,肖荣波,彭涛,吴天谋.山地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开发策略—以遵义市为例,南京:现代城市研究,2010,(2):74.

[4]刘亭君.浅析《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意义及启示,青海: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16):227.

[5]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97-298,24-25.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3

[关键词]旅游本质属性;文化体验;文化涵化;经济效益;二律背反

[作者简介]马小骅,贺州学院外语系旅游英语教研室助教,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在职研究生;曾艳,贺州学院外语系副主任,讲师,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8―0061―05

当今经济和文化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旅游业也随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受到功利主义主导下旅游业的无序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涵化现象的双重影响,旅游系统运行内部的经济文化属性日益凸显出二律背反,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卡夫丁峡谷”。在本文中,笔者运用系统论等相关研究方法,解析经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所存在的“二律背反”,并就这种二律背反的适调提出自己的管见。

一、旅游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文化属性分析

(一)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其本质属性

旅游概念与旅游本质属性之间互相规定而又相辅相成,科学地界定旅游的概念不仅可以表述旅游现象的特征,而且有助于明确揭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总体而言,旅游的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性定义(或曰实践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或曰理论性定义)。20世纪中后期,随着战后稳定的工业社会持续发展,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便捷安全的信贷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便宜的喷气式商务交通日益便捷化,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变迁之下,旅游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新兴的特殊产业和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应运而生。此时,囿于人们从现象学视角出发来阐释旅游,旅游概念的技术性定义处于主导地位,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马尼拉会议对于旅游的定义成为技术性定义的典型代表,该定义强调:旅游是“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以及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的个人发展需要和促进人们之间相互了解与合作而进行的旅行活动。技术性定义对于旅游现象的测度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忽略了对旅游本质涵义的揭示。

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对旅游本质的思考,旅游概念的定义呈现出以理论性表述为主、技术性表述为辅的特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关于旅游的本质,道格拉斯・皮尔斯就提出了“旅游是人们出于休闲和娱乐的目的而出外旅行以及短暂居留”的观点。皮尔斯的观点得到了我国学者的认可和进一步阐发。冯乃康明确指出,旅游是“以去异地寻求审美享受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短期生活方式”,“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得精神享受为指向”,旅游“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美感享受而获得的”,因此,旅游又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谢君彦在对上述“休闲和审美”观点加以肯定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进一步将旅游的本质表述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即旅游是“愉悦”、“异地”、“暂时”这三者的函数。旅游本质的规定性是“审美和寻求愉悦体验”。和技术性定义相比,上述观点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角度更进一步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根据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就是文化体验与经济效益作为一对深刻而又关键的范畴在旅游系统运行中达到内在有序的辩证统一。

(二)现代旅游系统诸层面的经济文化属性

1947年,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Ludwigvon)发表了《一般系统论》,从而开创了一般意义上的系统论。他认为处在一定相互作用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整体即是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任何一个系统要素本身,都是较低一级的系统。每一个系统自成系统,同时又互成系统,关键在于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一关系可以用方程式表示:dQi/dt=fi(Q1,Q2……Qn)

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量度Qi改变,是从Q1到Qn所有要素变化的函数。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将引发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论通过眼观六路的全方位视野对近代以来分门别类研究所产生的片面性与形而上学作出了合理的调整。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系统论运用于旅游业的研究领域,强调旅游是一个由市场(旅游者)、旅行(交通)、目的地(景区、设施和服务)和营销(信息和促销)等一系列相关部分构成的完整系统。基于对这种观点的进一步阐发,笔者认为旅游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是一个由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等诸多层面所构成的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各层面的经济文化属性及彼此间的互动对于旅游系统运行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作中的互动:协调与二律背反

现代旅游活动的产生有赖于旅游系统功能的发挥。功能发挥良好的旅游系统,需要经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功能上表现出辩证统一的协调。但是,经济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的交互作用表现出相得益彰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二律背反。

(一)二律背反的概念范畴

“二律背反”是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意指在自然界中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着相反相成并可以论证的“理性矛盾”。当人们把二律背反这个哲学命题运用于解析经济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的关系时,往往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经济效益与文化体验之间的不协调性。

(二)经济文化因素在旅游系统运行中的动态交互关系:协调互动与二律背反

1.积极影响

经济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协调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文化体验对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旅游经营理念、旅游信息传播、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旅游产品(商品)的销售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文化属性对旅游经济的积极影响机制。

(1)文化思维是指导旅游经营理念的圭臬。经营者从维持企业平稳发展的长远观点出发,始终担负着更为合理化地组织企业经营活动的任务以积极应对经济的动态变化,而居于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界定企业的经营理念。旅游者处于旅游系统的核心,其兼顾旅游经济消费者和旅游文化体验者的双重身份,在旅游市场营销时,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必将受到文化动机的左右。这就要求企业确立起以旅游者价值为运行导向的经营理念。以旅游者价值为导向,就是在旅游系统运行过程中认识到“消费”并不仅只是经济学意义上“成本一效益”分析模式中旅游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是旅游者个人生活中文化意义与价值的建构与实现的过程。旅游系统的运行不仅应能提供“物质功能”,而且还应提供“文化理解”;不

仅应创造出“功能特色”,而且还要表达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文化思维来经营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成为做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篇文章的肯綮所在。

(2)文化的审美意象在旅游经济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信息功用。胡塞尔将人类的生活世界定义为“一个人在其自身所居住的世界的各种直接参与活动的总和”。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在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上来阐释的。在此,笔者在借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基本含义的同时,也对他的生活世界做出适当的延伸,即本文所指的世界,是人们相对于旅游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当今,在人们日常生活世界中,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不断创造与自然化世界相对应的人工化世界。但是,物极必反,人们在现代主义的功利性和效率第一原则的驱策下疲于奔命;作为西方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主义的失败的运势使然,前现代的卢梭式“皈依自然”的怀旧情绪悄然复归,这表现了人们渴望寻觅一种内生的生活方式,摈弃泊来或外界规程的影响。旅游正是人们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喧嚣与繁琐中逸出与超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寄情于山水观照,乘兴歌咏风物,从文学、审美和体悟的角度为人们构建一个形而上的意义世界,并通过旅游文学作品这一特定的物质形态流传后世。这些传世之作,成为现代旅游信息的文化载体。游客正是通过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景观图式及所蕴蓄的感情体验,实现了日常生活世界与其精神家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种憧憬和体验的张力中,“拯救和保存了人生的真正价值”,由此激发出炽烈的出游动机。以“江南水乡游”为例,2002年,以周庄为代表的江南6大古镇一年接待的游客总数超过了790万人次,仅一个周庄的游客人数就和故宫、八达岭长城的游客人数等量齐观。“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魅力向蜗居在现代“围城”中的人们娓娓讲述江南古镇所特有“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的静谧与恬淡,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诱因。

(3)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旅游产品文化意义的经济附加值的有机结合。在文化经济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因素显著提高,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能否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现在的消费者对于所享用的商品和服务的感性诉求在于“通过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在内心深处感受充裕和健康,并与文化产品生产者的灵感产生共鸣”。在今天,消费者这种追求独立于商品与服务之外的超经济需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从这层意义上说,旅游产品文化意义的经济附加值对于产品的销售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谓旅游产品、商品文化意义的经济附加值,是指该产品、商品的通常定价由于增添了文化象征内涵而超出通常定价的部分。当今,“生活艺术化”将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人们力求将文化、艺术的品质与商品、服务的便利及效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商品和服务所固有的文化价值。这就意味着,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商家在产销商品与提供服务时,必须充分发挥其天然的优势,并添加进富含个性的创意和设计,形成独一无二的价值。因此,处于文化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产品或商品的价值除了满足旅游活动中的基本需要,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旅游产品、商品的所凝炼的文化附加值将在产品营销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2.消极影响

由于旅游发展受到功利主义及文化涵化的影响,旅游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文化属性之间的二律背反也日益彰显,这表现在旅游经济活动对旅游地物质文化遗产所造成的破坏、涵化对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冲击以及“舞台化真实性”对景区文化影响力的侵蚀。

(1)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对景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由于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具有乘数效应,旅游每增加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相应增长4.3元,全球旅游收入为旅游业增加乘数0.50,为相关行业相应地增加0.517,诱导其他部门0.48。因此,各方对于发展旅游业趋之若鹜。但是,片面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摒弃旅游的文化特性,一窝蜂式的盲目开发,很容易将旅游业引向涸泽而渔的道路,从而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例如,有的景区为了创收,在古典园林中修建游乐场,把泉水改为喷水池,锉山建索道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景区原有的自然美感与文化氛围,其效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2)旅游所产生的涵化对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冲击。涵化是一个人类学的专业性概念,其含义是指不以人们意愿为转移,只要发生文化接触,其社会文化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文化并非一个静止均衡的实体,文化内部的创新、跨文化交流、自然或社会生态的改变都会影响文化内部结构及文化特质问的力量对比。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的展现。它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也造成文化的冲突,成为文化变迁的原因之一。而这种涵化的根源在于旅游者的外来文化与旅游地原始文化这两个相互开放的文化系统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了失衡的交互适应。尽管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传播是双向的,但是,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程度的差异,外来的旅游者处于一种“强势文化”的地位,而东道主处于弱势文化的地位。在来自于发达社会的游客及其所持有的资本的冲击下,东道主因其经济文化的欠发达,难以把握自己旅游的发展方向,“东道主社会更多地被动接受旅游者的外来文化元素”。文化涵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冲击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譬如,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在旅游景区中修建迎合旅游者的现代化住宅、娱乐消费场所、夜总会、酒吧等摩登建筑形式,使原有的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充斥着格式化的现代商业气息,景区的本色却荡然无存,这说明他们采用了外来的生活消费模式的绝对主导,会让他们的生活因此丧失了传统文化的亮点。

(3)旅游“舞台化真实性”对传统文化影响力的侵蚀。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个人生活中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构建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比较于单纯地购买物态化的商品和被动地接受服务,旅游者更倾向于“强调亲身体验,在享受文化氛围的同时进行消费”。在体验型旅游前景看好的背景下,粗制滥造的商业化民俗文化促销活动就不可避免地泛化,从而产生了旅游的“舞台化真实性”问题。舞台化真实性是指旅游者无法辨别场所和体验的真假,而旅游服务供应商为了刺激旅游消费,有意识地向旅游者提供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意义的体验、形成了物体与事件的非真实(前台)形式。而游客所享受的商品化的文化体验已经在商品化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和功能,导致其文化价值的大量流失。例如,有些景区出于促销目的而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组织旅游文化商业表演(如传统民族舞蹈、手工艺制作等假冒形式),欺骗不明真相的游客。上述旅游经济文化属性的二律背反所产生“飞去来器”效应将导致旅游景区吸引力的付诸阙如,最终促使旅游经济活动的必然消歇。

三、旅游经济文化因素二律背反的适调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对旅游经济文化属性二律背反进行适调的可行之道。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联合宣言》指出,合理的旅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旅游物质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及提高人们的旅游质量,教育和规划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两者都有必要且互为补充。对此,笔者将从资源开发、品牌创设与服务水平三方面予以探讨。

(一)发挥文化创意,科学系统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

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资金、技术等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生产要素拥有量。旅游系统中,资源禀赋是指由旅游地资源(含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构成的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游记系统,是有关这三大要素相互间吸引向性的总和。(如图1)

从上图可知,立足于景区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以发挥创意性思维为媒介,充分发挥旅游目的地的比较优势,可以有效地开发潜在的客源市场。陕西的华山旅游景区在发掘旅游资源方面,巧借现代武侠文化来标新立异,使旅游资源开发围绕“笑傲江湖”这个主题不断拓新。2003年10月8日,在有关方面的组织策划下,在华山顶峰上演一出现代版的“华山论剑”,特邀金庸先生谈古论今,指点江山。陕西电视台向内地26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直播了“华山论剑”的全过程。据预计,至少有3亿海内外观众观看了直播。通过“华山论剑”。主办方成功地使游客感觉到自己的华山之旅,既是与大自然对话,又在同古人叙谈,从而在自己潜意识深处体验了一回“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书剑恩仇,其收获远非单纯的观赏自然景观可比。据有关方面统计,华山连续多年出现旅游热潮。仅2008年7月,景区登山游客人数多达20000多人,其中学生占游客80%以上。这说明华山景区独辟文化蹊径,“以武会友”开发旅游资源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二)独创旅游产品的文化品牌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品牌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来源。基于服务和服务业在人们的生活及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学者们日益关注服务市场的品牌塑造。服务品牌理论的代表人物一英国学者L.D.彻纳东尼和m.麦克唐纳认为,服务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品牌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来源。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品牌形象营销就是通过品牌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美感观念向旅游者承诺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价值。广西桂林推出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界实施品牌战略的一个成功范例。举办方创造性地采用了“全景式、大舞台、总调度”的构思,巧妙地把自然景观与人文韵味的各种美感元素“诗意地栖居”于演出的整个过程中,以一曲渔舟晚唱演绎出“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少数民族风情给予游客以极大的心灵震撼,成功地展示了名牌战略在文化产业中连带性强、社会辐射宽泛的显著效应。有关研究报告称,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增量保持在20%以上。截至2007年2月22日,《印象・刘三姐》献演1000场,观众累计达到了160万人,在创造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

(三)通过文化教育提高旅游业者的职业素质,充分发掘人本资源的潜能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旅游服务作为“一经提供随即消失”的文化消费品,是以“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的形式存在的。业者的服务是旅游活动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中介,通过文化教育以提高业者服务水平成为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文化休克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公认的阻碍旅行者享受文化旅游乐趣的最大难题。文化休克是指游客在进入异质文化地区之后与东道主社会成员进行交往时,由于“遭遇了某种异质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对以往“社会交往中所熟悉的记号和符号的丧失”而产生“对适应新环境与民众不成功的反应”。而一个文化功底深厚的业者在向游客提供服务时,本着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方式,以积极友好的态度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旅游者,通过自己精湛而周到的服务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这样做的结果将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文化休克问题,圆满实现旅游服务的目标。

四、结语

现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求业者应以旅游者的体验和经历为旅游经营活动的目标定位,提高旅游经济的文化含量和发掘旅游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文化体验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因此,本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观点来指导旅游的系统运行。是跨越经济文化属性的二律背反这个旅游发展的卡夫丁峡谷的必由之路。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4

[关键词]文化旅游;旅游文化;概念辨析;发展趋势

[作者简介]吴光玲,中共宁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福建福安355000

[中图分类号]F59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61―03

时至今日,在许多关于旅游的学术论著或普及性文章当中,常常把“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互相取代。有些论文标题为论述“文化旅游”,文章内出现的词语却是“旅游文化”,而许多在标题上冠以论述“旅游文化”的文章,主体内容却是论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因此,厘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明确其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不但在理论上有必要,而且对于指导旅游实践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概念的不同界定

(一)文化旅游的概念界定

目前,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文化旅游”的研究与认识大都集中在对某地或某类文化资源的开发经营思路上,而从整体上对“文化旅游”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关于“文化旅游”的内涵与外延的争议不少。有人认为,“文化旅游”不是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而是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是一种突出吸引物文化气息的创意,消费者消费这种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这种观点同时也被认为是泛化了的“文化旅游”概念,把文化旅游作为六种旅游形式之一,即指参观那些“如诗如画”的或具有地方色彩的目的地,参观那些即将消失的“古老”的东西,如古建筑、手工纺织品、牛车、马车、从事农耕活动的工具,到乡村小饭店吃饭,观看民俗表演等。从旅游者角度来说,旅游活动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活动,从旅游业经营者来说,旅游业则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其强调旅游业的文化特点,正是为了使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得以更顺利地实现。总体来看,国内外目前对于“文化旅游”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认识:(1)文化旅游是一种旅游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可分为遗迹遗址旅游、建筑设施旅游、人文风俗节庆旅游和特色商品旅游等四大类型。(2)消费者消费带有文化色彩的旅游产品的过程即是文化旅游。(3)文化旅游相当于民俗旅游。(4)文化旅游是指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为旅游产品的消费者提供的以学习、研究考察所游览国(地区)文化的一方面或诸方面为主要目的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旅游、文学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5)人们对异地异质文化的求知和憧憬所引发的,离开自己的生活环境,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文化,满足文化介入或参与需求冲动的过程。(6)广义的文化旅游是指在寻求和参与全新或更深文化体验基础上的一种特别兴趣旅游,与一般的旅游活动区别甚微,因为旅游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现象,任何一次旅游经历,都是一次对新文化的体验。

世界旅游组织在1985年给出了“文化旅游”的狭义定义:“人们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诸如研究性旅行、表演艺术、文化旅行、参观历史遗迹、研究自然、民俗和艺术、宗教朝圣的旅行、节日和其他文化事件的旅行。”由此可以看出,把文化旅游当成一种设计产品的思路的观点,是一种广义的强调旅游产品文化性的思路,而主张类似于“民俗旅游”的观点,显然又把“文化旅游”的范围狭隘化了,而且缺乏概念的理论性定义。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界定

国内对“旅游文化”的研究相比“文化旅游”显得较为厚实。长期以来“旅游文化”就是一个被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的课题。到目前为止,国内对于“旅游文化”概念的界定有这样几种观点:(1)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3)旅游文化是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因素为依据,以旅游诸要素为依托,作用于旅游生活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4)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5)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狭义地说,它是一门研究商品经济运行环境下如何合理开发利用过去时代所创造的旅游文化遗产,如何立足本国本地创造有时代精神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的学问。(6)旅游文化是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旅游经营服务过程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的总和,是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作用的过程和结果。(7)旅游文化是以旅游活动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关系的总和。(8)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产品文化、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

分析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如下特征:一是前几个观点对于旅游文化的认识偏于强调旅游文化的外在物化表现,定义上比较笼统,后几个观点逐渐强调旅游活动和旅游者是旅游文化的核心;二是许多人偏好使用“总和”的概念来界定这一新概念;三是普遍没有借鉴国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缺乏横向对比与国际衔接。前几个观点导致出现一个普遍现象,即国内旅游界往往把旅游对象物的文化内涵完全等同于“旅游文化”,许多名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书籍,完全就是对建筑、园林、宗教、民俗、饮食等人文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的介绍与阐述。这种误解,或许与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与大国的因素有关,因为文化旅游资源毕竟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因而容易导致人们认为旅游文化就是旅游资源(产品)文化。

二、“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一)两者的区别

首先是侧重点不同。“旅游文化”是以“旅游”为限定词,“文化”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文化”,是文化范畴的一部分。广义的旅游文化包括了文化在旅游中各方面各层次的体现,也指旅游与文化的所有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广谱的概念,类似于“旅游与文化的关系”。我国目前对于旅游文化的理解和西方对旅游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等的研究属于此类。狭义的旅游文化是指由旅游者活动而引起的文化现象;而“文化旅游”是以“文化”为限定词,“旅游”为核心词,侧重点在“旅游”上,是旅游活动和旅游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是广谱旅游文化概念系统中的一部分。如“湄洲中华妈祖文化旅游节”、“闽东太姥山母亲文化旅游节”、“畲族三月三节”、“屏南鸳鸯溪爱情文化之旅”以及各种形式

的宗教朝圣旅游等就是具体的文化旅游活动。

其次是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的研究,在广义层面上关注的重心是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诸如旅游活动的属性、特征、影响等问题,狭义层面上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研究的重心,则是旅游活动的对象物――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特征问题等。

最后是学科归属不同。按照我国目前的学科划分体系,“旅游文化”主体属于旅游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的研究范畴,部分属于管理学范畴;而“文化旅游”主体属于旅游管理学和旅游开发规划学共同的研究范畴,从西方学术界对于学科的划分体系看,“旅游文化”主要属于基础学科,而“文化旅游”属于应用学科。

(二)两者的关联

首先,从概念范畴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二者的交集,一是文化旅游资源,二是趋向于文化景观的旅游活动。

其次,“旅游文化”研究包括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心理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的许多理论和结论,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可以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最后,从学科角度来看,旅游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视角研究旅游的知识系统,是把旅游作为文化的对象和内容加以研究。旅游文化学是商业文化研究的一个分支,是旅游学和文化学的结合,也是旅游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作为一个旅游者,仅仅知道旅游,只是一个看客;不仅知道旅游,而且知道文化,才是一个真正的旅游者,才称得上一个旅行家。同样,仅仅研究旅游,可以成为一个旅游业的指导者或一个有知识的商人;只有不仅研究旅游,而且研究旅游文化,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专家。

三、当代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研究的重点及发展趋势

(一)关于文化旅游

近年来文化旅游概念的研究在文献中偶有出现,但尚处于讨论阶段,没有形成统一观点。目前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重点问题,各有侧重。国外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遗产地旅游。随着旅游业的空间增长,人们对世界遗产地的环境和文化完整性的关注日渐增加。国外对遗产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遗产旅游的影响、遗产旅游的开发和遗产旅游的价值等方面。

国内文化旅游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大部分文化旅游资源属不可再生资源,由于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俗风情开始出现同化现象,使得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原有吸引力减弱甚至消失,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影响极大,也将影响到下一代人能否继续拥有这些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文化旅游资源发展的必然选择。

随着文化旅游的不断发展,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外文化旅游的研究趋势可能在文化旅游地保护与开发、居民参与和政府定位等方面形成热点。

保护和开发是文化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根本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保护,如果不加保护地开发,势必造成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开发也将难以为继。但这对矛盾并非是不可协调的,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矛盾问题的研究已有学者提出两大思路,期望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一是从规划和管理技术层面,利用先进技术方法来解决,如LaC理论、VeRp理论和RoS技术等;二是进行功能分区,根据文化旅游地每一区域的重要度和敏感度确定其功能。

社区参与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社区参与是文化旅游资源完整性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要实现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四大功能,就必须考虑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而利益的获得更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

政府定位问题主要体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的关系问题。文化旅游资源的特殊性、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使得文化旅游景区的管理和经营至关重要。政府部门由于受财政和行政等条件的限制,不能独立完成资源保护和管理的任务,经营权出让也存在经营者非理性开发和掠夺性经营破坏景区资源的风险。管理权与经营权是否应该分离,政府在文化旅游景区管理和经营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是当前也是今后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关于旅游文化

当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冲击,旅游文化呈现出冲突与整合相交织的发展趋势。这种旅游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势必对旅游文化学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我国旅游文化学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作出积极的回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应用化趋势。旅游文化学从形式上看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从其研究目的、特点和作用上看,它又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学科。旅游文化的研究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它必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而且这一特点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5

【关键词】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DiscusstheeconomicsConceptsofecotourism

【abstract】ecotourismhavebeenasanideallystandardfordevelopingareaprojects,whilenowadaystourismisbecomingtheemphasiseconomicdomaindepartmenttilltothesustentacularindustrialinsomeplaces.manyscholarstriedtofindoutdefinitionof"ecotourism"conceptsincethetermwascoinedin1980s,andresearchedonthestrategicideologyonsustainableendgenousparadigm,soundsin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ealthofecotourism,andtoinitiateth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Chinese.thisissuespaperfocusesoneconomicimpactbyecotourism,therearetworelated,butdistinct,economicconceptsinecotourism:economicimpactandeconomicvalue.

【Keywords】ecotourismDefinitioneconomic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著。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见/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禾.[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2004-16.

Brandon,K.[1993].BasicStepstowardsencouragingLocalparticipationinnaturetourismprojectsinecotourism.(edLinberg&Hawkins)[J].Vttheecotourism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H.[1996].ecotourism:aGuideForplannersandmanagers[J],theecotourismSocietyVolume2.

JohnstonR.J.[1986].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m].London:edwardarnold.

Kirkw.[1951].Historicalgeographyandtheconceptofthebehaviorenvironment[J].indiangeographicaljournal,,Vol.25:152~160.

Lash,G.[1997].whatisCommunity-basedecotourisminecotourismforForestConservation&CommunityDevelopment(edBornemeieretal)[C].pp.2-13ReCoFtCReportno15Rappublication1997/42.BangkokFao.

maslow,a.H.[1968].towardapsychologyofbeing(2nde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

maslow,a.H.[1971].the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2nded.)[m].newYork:theVikingpress.

Ziffer,K.a.[1989].ecotourism:theUneasyalliance[J],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ernstandYoung.

miller,m.L.[1993],theRiseofCoastalandmarinetourism[J],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20,181-199.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定义经济意义

   DiscusstheeconomicsConceptsofecotourism

   GuoYue

   (JiangxiVocational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332000)

   【abstract】ecotourismhavebeenasanideallystandardfordevelopingareaprojects,whilenowadaystourismisbecomingtheemphasiseconomicdomaindepartmenttilltothesustentacularindustrialinsomeplaces.manyscholarstriedtofindoutdefinitionof"ecotourism"conceptsincethetermwascoinedin1980s,andresearchedonthestrategicideologyonsustainableendgenousparadigm,soundsin payingmoreattentiontothewealthofecotourism,andtoinitiatethedevelopmentofecotourisminChinese.thisissuespaperfocusesoneconomicimpactbyecotourism,therearetworelated,butdistinct,economicconceptsinecotourism:economicimpactandeconomicvalue.

   【Keywords】ecotourism  Definition economicConcepts

   一、生态旅游概念的再定义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Ceballos-Lascurain(1996)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Hetzer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minimumenvironmentalimpacts)、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minimumculturalimpacts)、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maximumeconomicbenefitstohostcountry)、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maximumrecreationsatisfaction)(miller,1993)。

   Ziffer(1989)从当地社会参与出发,认为生态旅游隐含了地方社区参与观光发展的模式,目的在于使得地方旅游的发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区能适当地行销、设定旅游规范与产业经营规范,以及合理取得财务来源,用以支持提升社区的资源与环境品质。

   世界银行环境保护署和生态旅游学会给生态旅游的定义是:"有目的地前往自然地区去了解环境的文化和自然历史,它不会破坏自然,而且它会使当地社区从保护自然资源中得到经济收益。"(山禾,2004)

   日本自然保护协会(naCS-J)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山禾,2004)是:"提供爱护环境的设施和环境教育,是旅游参加者得以理解、鉴赏自然地域,从而为地域自然及文化的保护,为地域经济做出贡献。"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形态,已经成为国际上近年新兴的热点旅游项目。以认识自然,欣赏自然,保护自然,不破坏其生态平衡为基础的生态旅游具有观光、度假、休养、科学考察、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重功能,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为消费客体。旅游者置身于自然、真实、完美的情景中,可以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在世界生态旅游峰会的致词中指出的"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生态旅游的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为这三个重要的目标齐心协力的工作。"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经由国外传入我国并逐渐被接受,1993年9月份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过去的十年中,有关生态旅游研究的大量文献和资料都集中在对生态旅游概念的界定、内涵的解释、功能的探讨、特征的描述等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很多的专家和学者根据中国国情,赋予"生态旅游"概念以中国特色(马聪玲,2002)。国内出现的"生态旅游"的定义达几十种之多,如"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原则为指针,以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取向展开的一种既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又能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边缘性旅游生态工程和旅游活动。""生态旅游是到大自然中去的,将自然环境教育和解释寓于其中的,受到生态上可持续管理的旅游。"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管理暂行办法》中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

   目前,生态旅游一词虽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义仍存在很大争议,有的定义仍沿续绿色旅游和自然旅游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旅游产品。而新的观点则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达到可持续旅游目标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关于生态旅游的概念可分为三个范畴:

   一、从旅游发展战略上对生态旅游进行定义。这一定义将可持续发展目标为生态旅游核心概念,把生态旅游看作一种旅游发展模式,将旅游发展与社区发展、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认为只有同时具有保护资源和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功能的旅游是生态旅游。

   二、基于旅游主体行为对生态旅游定义。这一概念倾向于市场和消费行为为生态旅游核心内容,将生态旅游做为一种旅游产品向市场推销,向旅游者提供没有或很少受到干扰和破坏的自然和文化旅游环境,如自然旅游、文化旅游、科学旅游、探险旅游等旅游类型。这种类型的旅游活动相对一般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并可以增强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从旅游资源价值观的角度定义生态旅游。这一定义强调旅游管理者、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规范和旅游规划与开发的资源价值观,通过旅游活动和旅游教育使旅游者和当地居民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道德观。

   总之,生态旅游定义应包涵两个基本内容:首先,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为资源基础的旅游活动;第二,生态旅游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中国生态旅游实践的研究上形成了两个热点:一个是对我国开展生态旅游条件的判断和注意问题的研究,一个是针对特定区域的生态旅游规划案例研究。

   二、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探讨

   从以上生态旅游的定义中我们发现,旅游资源与景观环境,人文资源紧密相关。早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英国地理学者Kirk(1951)即指出:在被人类感知之时,环境被赋予了形状、内聚力与意义的整体,一旦意义被赋予后,便会代代相传(Johnston,1986)。近期研究指出,在旅游景观的概念里,除了早期Carlo.Sauer(1925)所关注的物质面向之外,尚存在其它不同异义,例如象征(symbolic)或美学面向等隐喻的景观概念陆续被学者们提出。他们对于文化在景观描绘及意义赋予上所扮演的角色以不同的定位,并对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而具有选择性对景观观赏行为作出分析。景观是人类周遭可见的实体环境,也是一种可以提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因此它提供的利用功能就成为人类保护它的理由,生态旅游理念的提出就具有其特有的经济意义。

   (一)生态旅游是对不可再生性资源的保护。作为一种资源从架构上进行分析,旅游景观不仅是一种有限的资源,而且遭到破坏就无法复原,具有不可逆性。不论是人口、科技、交通工具的发展,还是经济全球化使得旅游的"加速增长",或随成长而来的并发症(冲击),地球上有限资源所受的压力日增,大量消费的结果,使旅游资源日益趋于匮乏。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物质循环是地球循环系统中的一部份。由于地球的岩石圈所含的物质惰性最大,因此在一定时间内,对人为物理变化最具抗拒性,换句话说,旅游景观的改变具有持久性,因此也就使它具有非再生性资源的性质。

   (二)生态旅游能够满足人类对生活品质的不断需求。马斯洛(maslow,1968;1971)提出的人类需求层级中,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以及求知、求美的需求。无疑的这是真善美的境界。旅游活动包括在大自然环境中的自然欣赏以及在文化环境中,对人文景观的欣赏。从这种活动中不仅获得适当的身心运动和锻炼体魄,使身体更加健康;更因为活动中的静态休闲活动以及净化心灵满足人们生理上及心理上的需求,获得的各种感受(feeling),而使他感觉幸福(Senseofwell-being),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自尊的情怀,以及对精神上的追求。这些都是人类经验(experience)的有益面,强烈的使人获得满足感,强烈的使人感到幸福,使人快乐。除了这些身心所获得的感受之外,同时也获得知识、记忆、价值、态度、信仰、感动、欲望、情调等内心的成长。这些感受的获得正是情意教学的目标,也正是德、智、体、美、劳五育并行追求的成果。再者,旅游资源所提供自然实习是大众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与教学环境,也是对书本教材的有益补充。最后,由于从事旅游活动的增加,人们对于生态旅游和环境品质重要性的普遍了解,人类要求清新的空气和纯净的水源,以及减少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破坏的诉求。由此可见,人类的生活需要生态旅游进行调剂,为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需求,人类情愿花钱去获得更好的旅游质量。总之,不管时代多么进步、工商业多么发达,人类对生态旅游的需求是不可能降低的。

   (三)生态旅游是对历史资源的传承和延续。当我们在西方文明的侵袭下慢慢失去民族传统特点的时候,属于我们的旅游资源也渐渐地消失,如果我们不能以生态旅游的理念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那么民族的文化也就真的没落了!旅游资源是经由中华民族祖先的血汗、智能以及梦想改造而成的,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相当的重要的遗产。从旅游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各个历史阶段的痕迹,这些痕迹使我们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象征意义和潜作用力,生态旅游也后世子孙留下最好的宝贵财富。

   (四)生态旅游的社会生态价值链。大自然是一切科学发展的泉源,提供科学研究的环境。无论是生物科学﹑自然科学﹑或是工程科学都可从自然中找出法则。同时,旅游资源提供了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场所。由于无限制地不当开发及大型的人类社会活动,因此生态旅游将有助于集水资源保护、生物的保护、人文形态的保护﹑历史与古迹的保护﹑原始环境的保护﹑游览观光资源的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保护等。可以避免许多人为因素所引起的灾害,而成为安定的自然环境。

   (五)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体现为三个方面:直接、间接和交叉影响。直接影响反映在单个旅游者会由于生态旅游环境和行为支出增加,而间接影响体现为提高其它的旅游消费行为,交叉影响是生态旅游带来的诸如"口碑效应"等潜在影响。生态旅游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观能够不断地促进区域的经济活动,通过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过程可以使社会分工达到合理化,扩大社会就业机会。正如太平洋经济合作理事会(peCC)秘书长艾杜阿尔多·佩德罗斯在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2004)上指出的包括生态旅游在内的旅游经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特别是在就业方面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尤为显着。世界旅行与旅游理事会总裁让-克劳德·鲍姆加腾认为,私有企业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除盈利外,还要保护环境,取得社区的支持。同时,厄瓜多尔学者奥斯瓦尔多·马吉奥研究得出一颗50年古树发挥生产氧气、清理污染、保持水土流失、为动物构建家园等作用,其价值为19万美元的结论。可见,生态旅游构筑的价值链不仅仅是现实经济意义上的,也是潜在的,长期的(聂晓民,2004)。

   三、结论

   研究生态旅游的经济意义的目的所在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我们人类所拥有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旅游资源是人类可能利用的自然界和人文的物质;环境则是资源的状态;而旅游生态就是在旅游过程中人与自然界中各种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资源观就是资源的持续利用。通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节约使用、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实现地区经济和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应该维护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要求维护生态平衡。人类不可能不发展,生态不可能不改变。生态平衡既然不可能恢复,只有树立生态动态平衡维护观才是科学的,才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服务。

   当我们追溯历史,人类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自然资源的不断开发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古国,人类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尽管人类开始懂得理解自然,亲近自然,明白自然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但更加应该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理念。现在,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中应该回报自然,在原生态保存完好的景区景点,应采取开发单一旅游线路、不要过多地搞人工建筑、限制游客数量、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来尽可能地减少发展旅游业给当地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遵循自然法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开发资源、增加当地收入中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马聪玲.[2002].《中国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建议》[Z],见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234988.htm.

   聂晓民.[2004]."香格里拉共识: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并举--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综述"[n].《中国旅游报》:2004-11-11.

   山禾.[2004].《什么是生态旅游》[J].《信息导刊》:2004-16.

   Brandon,K.[1993].BasicStepstowardsencouragingLocalparticipationinnaturetourismprojectsinecotourism.(edLinberg&Hawkins)[J].VttheecotourismSociety.

   Ceballos-Lascurain,H.[1996].ecotourism:aGuideForplannersandmanagers[J],theecotourismSociety Volume2.

   JohnstonR.J.[1986].philosophyandhumangeography:anintroductiontocontemporaryapproaches[m].London:edwardarnold.

   Kirkw.[1951].Historicalgeographyandtheconceptofthebehaviorenvironment[J].indiangeographicaljournal,,Vol.25:152~160.

   Lash,G.[1997].whatisCommunity-basedecotourisminecotourismforForestConservation&CommunityDevelopment(edBornemeieretal)[C].pp.2-13ReCoFtCReportno15Rappublication1997/42.BangkokFao.

   maslow,a.H.[1968].towardapsychologyofbeing(2nded.)[m].newYork:VannostrandReinhold.

   maslow,a.H.[1971].thefartherreachesofhumannature(2nded.)[m].newYork:theVikingpress.

   Ziffer,K.a.[1989].ecotourism:theUneasyalliance[J],Conservationinternational,ernstandYoung.

   miller,m.L.[1993],theRiseofCoastalandmarinetourism[J],oceanandCoastalmanagement,20,181-199.

   SauerC.o.[1925]. Lamorfologiadelpaisatge,treballsdelaSocietatCatalanadeGeografia,43[m].[1997]:pp.155-186.

   tisdell,C.[1996].ecotourismeconomicsandtheenvironment:observationsFromChina[J],JournaloftravelResearch(USaUniversityofColorado):Vol34(4)pp.11-19.

   作者简介:

   郭跃(1971- ):男,讲师,英国留学归国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规划与管理,国际商务战略等。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7

关键词:广义虚拟经济;灾后重建;旅游产业

中图分类号:F590.1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674-9448(2016)03-0022-05

abstract: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theoryhasawiderangeforustoexplain,itprovidesacertainperspectivetounderstandthetourismvalueandbuildstourismdevelopmenttheorysystem,traveldecisionsinthepost-disasterreconstructionisanimportantapproachtothedisasterareastogetrich,therichnessofthetourismindustry,andserviceofvirtualsexalsobelongstothecategoryofthe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research.thearticlewillfurtherexplainthegeneraltheoryofvirtualeconomyinpost-disasterreconstructionoftheapplicationofthetourism.

Keywords:thegeneralizedvirtualeconomy,post-disasterreconstruction,thetourismindustry

一、引言

广义虚拟经济是指同时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并以心理需求为主导,以及只满足人的心理需求的经济总和。它是一种立足于人类生活,面向人的全面需求,以人为本的和谐经济,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二元价值容介态[1]。广义虚拟经济的产生,来自于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而来的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当人的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心理需求就会显得尤为迫切[2]。而旅游给人提供最多的就是心理上的满足感。如今,旅游属于广义虚拟经济研究的范畴,这是由它所具有的特征决定的。首先,主要要素不是土地,资源或劳动力,而是一个地区特有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其次,旅游给人们提供的产品是特殊,无形的体验。尽管旅游产业是实的,但其提供给消费者最终产品是虚的,这更加符合广义虚拟经济的特征。就其本质而言,广义虚拟经济是立足于价值再造,创造和交换满足人们心理需求的商品经济,是虚拟价值的价值量大大增加的经济[3]。广义虚拟经济是从人的精神需求出发,分析产品的信息容介功能,总结了价值进化及其发展规律,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4]。旅游业是典型的广义虚拟经济部门[5],可以开发的虚拟价值是无可限量的[6],根据广义虚拟经济理论,旅游资源开发中应注重研究的心理需求,注重泛媒体的参与性、文化与生产的关联性,将传媒作为基础设施,将文化作为基本的原材料,将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7]。然而,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对旅游活动中大量的信息进行取舍,从而做出计划并付诸实施。综合旅游决策概念的共有特征和旅游的概念,从个人角度来说旅游决策就是指个人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收集和加工旅游有关的信息,提出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并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从政府的角度来说,旅游决策不像个人旅游决策那么简单,它指的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决定,即旅游政策[8]。旅游政策是以政府为核心的旅游公共管理机构为确保旅游产业的正确发展,通过广泛参与和连续决策以及具体实施等途径,平衡并协调各旅游相关部门和个人的利益、优化旅游公用资源的公共管理行为和活动过程;也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政府为实现旅游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各种指导方针、条例和规章制度的总和[9],是为达到规范旅游市场,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并确保旅游者正当权益的目的而制定的一整套综合性的政策体系[10]。汶川地震后四川具备了推出灾害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灾后旅游可以成为灾后重建的载体,并逐步成为支柱产业[11]。本文基于广义虚拟经济的视角,立足灾后重建的情景,考察雅安灾后旅游的发展,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广义虚拟经济的应用。

二、雅安地区情况

本文选择的研究对象是雅安,总的说来,雅安是一个生态资源禀赋特别丰富,城市生态建设发展较快的休闲旅游城市,同时,雅安在2013年经过7.0级重大自然灾害,经历了灾后重建。政府的对旅游发展方面的发展也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这就为我们研究政府在灾后重建过程中的旅游政策逻辑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一)自然地理情况简介

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缘(图1),东边连接着成都、乐山、眉山等重要旅游城市,西边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接凉山州,北邻阿坝州,以山地为主,是成都平原向高原过渡的地带,是著名茶马古道的起点和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现代中心城市与原始自然生态区结合、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结合的过渡地带。素有“川西咽喉”、“入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雅安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森林覆盖率达63.1%,植被覆盖率达82%,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4%,空气质量达一级标准,具有“天然氧吧”之称。气候湿润怡人,常年气温在14到18摄氏度之间,降雨多,民间有“雅安天漏”的说法,被称之为“雨城”。素有具备最优良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旅游气候资源的区域之一。

(二)社会经济状况

雅安辖区共有2个区、6个县,分别是:雨城区、名山区;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面积15314平方千米,人口153万左右。2015年,是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的第三年,也是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雅安交出了完美的答卷。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502.58亿元,增长9%,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完成灾后重建项目1949个,完工率90.2%;累积完成投资646.3亿元,投资完成率为90.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31亿,增长10.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5318元,增长8.1%;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0195元,增长9.9%。雅安特别注重以生态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业的发展,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雅安强市、富民的重要途径。旅游业的发展对雅安市的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从表1中可以看出雅安旅游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逐年递增。计划在2016年达到旅游综合收入200亿元,旅游人次2000万的目标。

(三)旅游资源及发展情况

雅安市旅游资源禀赋较好,拥有大多数城市无法比拟的生态景观和人文景观,在这里有以碧峰峡、蒙顶山、大渡河峡谷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同时,拥有多处部级和省级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达到63.1%。雅安具有的历史文化是雅安旅游的重要一块,拥有汉文化、茶文化、三雅文化、熊猫文化、红军文化等多种历史文化,众多历史文化的积淀和相互交织形成了现在雅安独有的文化旅游资源,满足了不同阶层游客需求,很大程度的促进着雅安旅游的发展。这种深厚的文化积淀为雅安的旅游产业发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内涵。

雅安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5年举办四川第三届旅游发展大会、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后,又相继被评为全国青年最佳旅游目的地、生态城市、中国魅力城市、全省十大快乐城市,2007年开始举办一年一次的国际熊猫电影节、2008年推出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线、开展熊猫故乡行宣传促销活动等。通过这些年的发展,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全市拥有5a级景区碧峰峡一家,4a级景区有上里古镇、安顺场、东拉山大峡谷、熊猫古城景区、周公山温泉、蒙顶山、云峰山景区、金凤山景区等13家,全市旅游收入节节攀升,到2015年已经占GDp的30.3%。

三、震后雅安政府旅游政策分析

2013年4月20日又再次遭受了7.0级的芦山地震的破坏,这是雅安有史以来遭受的范围最广、破坏程度最大的一次自然灾害。雅安市8个县(区)全部受灾,死亡人数196人,受伤人数11470人,造成经济损失1693.58亿,是芦山、天全、宝兴三县2012年GDp总和的21倍,仅芦山县经济损失就达到了851.71亿元,是其全县2012年GDp的41倍,此次自然灾害使雅安市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直接导致2013年雅安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79.65亿元降到70.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占比第一次出现下滑,相比2012年减少了3个百分点。此次灾害对雅安旅游的影响超过了汶川地震,但是在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的第一年雅安市综合旅游收入增长到108.6亿,增长53.6%,2015年继续保持40.2%的高速增长。

芦山地震发生之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响应积极的开展救灾及灾后重建工作,这次灾后重建最大的特点是党中央、国务院不再指挥灾后重建工作,而是依照2009年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救灾法》以及2012年修订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规定,由四川省政府负责灾后重建工作,党中央及国务院提供帮助和支持。在这样环境下2013年雅安结合自身的情况迅速的编制了《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化旅游专项规划》,开始旅游的灾后重建恢复工作,该规划的编制工作由雅安政府根据本市实际灾区情况和自身发展诉求编制而成,明确了雅安旅游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

在灾后重建的背景下继续重提“红色文化”、“熊猫文化”、“茶文化”理念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精品旅游区,构建“大熊猫生态旅游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旅游带”、“川西民俗文化旅游带”、“高山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带”的文化旅游整体布局,尤其是“熊猫文化”是地方的特殊,最后,形成以文化旅游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采取之前一系列的政策工具来进行旅游业的恢复重建工作。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也为了响应国家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出了“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的理念,发展生态农家乐、休闲养生等农村乡村旅游,以实现乡村生态产业、生活方式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在党的十会议报告中单篇论述了生态文明,雅安在这样的环境下重新提出“国际化区域性度假城市”的理念,提出了“生态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的政策工具,挖掘整合公共文化、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统筹灾区生态、文化、国土、城乡建设、交通、农业、林业等要素,推进区域生态、文化、旅游业的有机融合。政府因地制宜地选择题材,打造真正的差异化情境,并辅之以一些现代工具和营销技巧,给灾后的雅安地区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创收的同时也极大的满足了当地居民的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是广义虚拟经济提倡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和谐发展观念。

四、结论

本文总结整理得到了雅安在芦山地震之后时期内政府旅游的政策话语逻辑,发现在庐山地震灾后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灾后重建旅游的恢复效果和对经济的恢复情况使我们认识到灾后旅游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构建“大熊猫生态旅游区”、“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旅游带”、“川西民俗文化旅游带”、“高山峡谷自然风光旅游带”的文化旅游整体布局,不仅仅有利于旅游者对雅安文化的了解、学习;而且也有利于当地居民的业余文化的丰富,精神层面的满足。同时,雅安政府需进一步根据因地制宜以实际为根据,找出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中的优势资源,给与其大力支持,这样对当地的旅游发展和经济发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论要[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5):1-15.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导论[J].管理学家―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09(1):1-8.

林左鸣,吴秀生.虚拟价值的人类活动论依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6-71.

李庆雷,暴向平,肖洪磊.广义虚拟经济视阈中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新探[J].旅游研究,2015,7(2703):10-16.

李庆雷,暴向平,肖洪磊.广义虚拟经济视阈中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新探[J].旅游研究,2015,7(3):10-16.

林左鸣.广义虚拟经济:二元价值容介态的经济[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442.

吴秀生.广义虚拟经济生产方式初探[J].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2):16-23.

汪伟全,许源.地方政府合作的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5):294-296.

张俐俐.地方政府管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8

关键词:旅游过境地;旅游地产;青城山镇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24203

1旅游过境地的涵义及特征

1.1旅游过境地的涵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旅游过境地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杨振之认为旅游过境地的概念是相对于旅游目的地提出来的。一般说来,旅游目的地含有直接吸引旅游者前往游览的吸引物;而旅游过境地是在长线旅游产品中,旅游者在达到或离开主要旅游目的地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地方。在旅游过境地,旅游者或单纯过境,或作短暂停留并参与消费,或顺访某些景点并参与消费[1]。笔者认为,旅游过境地意为着旅游者在到达最终目的地之前,乘坐交通工具所经过的具有一定旅游资源和一定旅游产业基础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地。

1.2旅游过境地的特征

1.2.1非完整性旅游供给

1991年孙尚清主持出版的《中国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第一次提出了“行、住、食、游、购、娱”旅游业六要素概念[2]。“六要素”的提出为构架旅游产业链提供了基本范式,对旅游产业的实践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旅游六要素已经成为代表旅游产业基本构架的固有术语,具有不可动摇的基础地位[3]。旅游过境地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是指过境地只是能够提供“六要素”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要素,并不能提供完整的“六要素”,旅游产业中只有餐饮业、住宿业或娱乐业等,旅游产业不完整,旅游供给服务不完整。

1.2.2旅游消费的不确定性

由于旅游过境地属于非完整性旅游供给中心,所以其只能提供旅游者旅游过程中所需要的部分旅游产品。旅游过境地的非完整性旅游供给的特性加之旅游者空间行为规律的约束,使得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进行的旅游活动都是匆忙的,表现出极大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消费的不确定性,影响旅游过境地的不确定性因素有很多种,如高速路堵车、旅游大巴车出现故障、极其恶劣的天气等,都可能导致旅游者原本计划在旅游过境地的部分旅游消费被迫取消。此外,由于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时间一般较为短暂,旅游者受限于自身的时间、精力等因素影响,也决定了旅游过境地的娱乐及购物业的消费同样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1.2.3对终极旅游目的地的过度依赖

从旅游空间结构上看,旅游过境地是旅游客源地和旅游终极目的地之间的连接[4],终极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吸引力的大小、强弱,旅游消费的性质等都会对旅游过境地产生深刻的影响,如果终极旅游目的的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过境地的旅游吸引物具有互补性,则会产生“旅游形象叠加”效应,反之则会产生“旅游形象遮蔽”效应[5]。旅游者在旅游过境地的停留动机、停留时间及消费水平等也深受终极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旅游过境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旅游过境地的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都会对终极旅游目的地产生过度的依赖。

2旅游地产定义及特征

2.1旅游地产的定义

目前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概念或者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不过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定义主要分为宽泛的定义和严格的定义两种主流定义模式[6]。宽泛的定义模式中,被引用最多的是宋丁对旅游地产的定义,他认为“旅游地产是在特定的土地上开发的、与某一类旅游区域在内外空间方面和主题内涵方面具有明确关联性的地产项目[7]”。严格定义模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沈飞对旅游地产的定义。他认为“旅游地产是依托周边丰富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借助旅游度假为目的的开发营销模式,以求全部或者部分实现度假休闲旅游功能而开发建设及经营运作的房地产项目[8]”。林峰认为旅游地产主要是作为第二居所或第三居所的住宅、产权酒店和分时度假酒店[9]。基于旅游研究的现实需要,分析对比两种模式,笔者倾向于严格意义上或者狭义上的旅游地产的定义。所以将旅游地产概括为:依托现有旅游资源或者再造人文旅游资源,并对旅游地进行一定程度的有利于旅游地旅游业发展的旅游开发建设,能够实现部分或者全部的旅游功能的房地产项目。

2.2旅游地产的类型

国内对于旅游地产的类型研究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由于研究者的背景、研究的区域、研究方法的不同,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类型分类观点。

吴悦芳等人根据国内已有的旅游房地产的研究理论以及国外相关的时权酒店(timeshare)、第二居所(SecondHome)的研究,将旅游地产分为4类,包括旅游景点地产、旅游商业地产、旅游度假地产和旅游住宅地产(主要指度假型第二居所)[10]。胡浩认为旅游地产分类系统由类、亚类和基本类型3个层次组成。把旅游地产分为景区(点)类旅游房地产和城市休闲游憩类旅游房地产两大类和八个亚类[11]。仲小谨等人将旅游房地产分为4类:景区住宅和风景名胜度假村、时权酒店、产权酒店、养老型酒店[12]。

综合分析以上学者的分类观点,主要是从旅游地产的概念和功能的角度进行的分类,此外还有部分学者从旅游地产的产权和使用权的角度进行了分类研究[13]。孙正茂从产权角度对旅游地产进行了分类,主要划分为统一产权型和分散产权型[14]。绉益民和孔庆庆等人根据旅游房地产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不同,将其分为4种类型:产权酒店、分时度假、主题社区或景区住宅、房地产大盘或新城项目[15]。

综合分析以上学者的观点,国内旅游地产的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旅游地产的概念和功能进行分类,一种是根据产权和所有权进行分类。由于国内学者对于旅游地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概念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旅游地产的分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对旅游地产的分类还存在很大的分歧。

3实证研究:旅游过境地青城山镇

(1)交通区位:青城山镇是成灌高速和成灌快铁两条交通线上的重要节点城镇,同时省道106贯穿整个城镇。在交通区位上,都江堰青城山只是起到了交通通道的作用,而不是交通的最终停靠地。

(2)旅游区位:青城山镇处于“九环线”的西半环上,是西半环的重要旅游节点。拥有世界级的遗产地青城山风景区。在旅游区位上,都江堰青城山受九寨沟―黄龙景区的旅游“形象遮蔽效应”[5]或“屏蔽理论”[16]的影响,都江堰青城山只能像汶川、茂县、江油、平武等旅游地一样,成为旅游过境地。

青城山的旅游者具有旅游花费少、停留时间短、旅游参与性不强等旅游过境地的非常典型的特点。青城山旅游者的旅游逗留时间仅为2h,旅游花费多为100~200元/人,直上直下的观光游,难以留住游客。总之,无论是从交通区位、旅游区位还是旅游者的消费特点来说,青城山还处于旅游过境地的阶段。

4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研究

4.1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现状

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发展迅速,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附加值逐年增加。据实地调研发现:目前青城山镇在建及待建旅游地产项目约14个,旅游地产主要产业业态是以度假酒店、度假山庄、休闲度假社区等为主的居住性型旅游地产和休闲型旅游地产。

根据对青城山镇已建地产的调查,青城山镇以住宅型地产和投资型地产占比较大,养生度假型地产所占比例较小,同时地产空置率较高,限制青城山镇产业的发展。从《青城山镇社区房产入住率统计表》可知:目前入住率最高的清芳苑也只达到50.00%,清溪映墅的入住率仅1.41%。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建成后入住率偏低,对旅游地产提档升级发展不利。

4.2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问题

4.2.1旅游地产出现空置、闲置及运营难等问题

首先,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入住率低,空置率和闲置率高,购买者购买旅游地产的主要目的是用于度假及投资,作为“第一居住场所”进行长期居住的人数所占比例较小,主要用作周末或者短期旅游休闲度假和投资升值,其次旅游地产多为异地购买和交付,因此经常会出现房屋长期空置的情况。空置和闲置的旅游地产主要集中分布在青景、桃花、和乐、青田和沙坪五个社区,其中青田社区的龙湖小院入住率最低,仅为1.38%,其次是和乐社区的清溪映墅入住率仅为1.41%。

4.2.2旅游地产与其他产业融合不深,未形成高端

产业链目前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经营业态与旅游业、文化产业、康体养生产业、娱乐业和购物业等产业的相互结合不够紧密。单纯的盖房子建别墅,未能充分发挥其旅游带动功能;经营业态缺少文化项目,使其文化内涵不够深入;缺乏必要的社区医院、医疗体检中心等康体养生产业业态;娱乐和体验性项目较少,难以带动旅游者娱乐购物消费。简单的房屋出售出租方式,还未形成高端产业链条。

4.2.3旅游地产配套设施不完善,缺乏产业支撑

首先,旅游地产开发与配套软硬件脱节,更注重地产本身发展,忽略相应配套设施。人口和社区密集区域,社区购物超市、农贸市场、医疗、教育等配套普遍较为缺乏,导致旅游休闲度假者日常生活不便利,为居家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难以聚集社区人气。其次,旅游地城山镇的产与康体养生产业结合不紧密,缺乏文化支撑、产业支撑,社区内部缺少基本的医疗检测和治病就医的专科医院。

4.3提升青城山镇旅游地产的措施

4.3.1转型升级定位

转变以住宅地产和投资地产为主的地产业态,促进地产业与康体养生产业的融合,打造以原生道文化为核心,道文化与生活的融合、道文化与商业的融合、道文化展示体验以及道文化养生为主题的康体养生旅游地产产业。

4.3.2总体提升思路

(1)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是根本。都江堰青城山作为常年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招牌,对成都、重庆等周边的一级市场和基础市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重新的形象定位和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成为成都等周边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为此笔者在做《青城山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时提出了“中国青城山世界康体养生旅游目的地名镇”的目标定位和形象定位。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产业的完善,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旅游消费的提高及旅游逗留时间的增加,从而使得青城山的旅游地产空置率降低,利用率得到提高。

(2)将道教文化与康体养生文化相融和。将道教文化与康体养生文化融入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产业是青城山镇旅游地产转型升级的关键。挖掘道教文化价值,以康体养生文化塑造品牌。

(3)青城山镇旅游地产建筑风景化。青城山镇旅游地产产品打造的关键是建筑布局依山而建,亲水排布;产品类型丰富,既有迷你别墅,又有大面积豪宅;户型设计酒店化,精装交付为主。

(4)完善旅游地产的配套设施。结合项目本身资源,完善旅游地产的配套设施如会所、商业街、高尔夫、游泳池、攀岩、Spa、咖啡厅、多功能会议室、商务中心、大型购物超市,综合农贸市场等。

5结语

从资源看,青城山镇拥有世界级的遗产资源―青城山,具有将旅游过境地转化为旅游目的地的资源上的优势;从交通区位上看,青城山镇处于成灌高速路和高铁的主线上,由成都到达青城山最快只需要30min,具有交通上的区位优势,从市场区位上看,位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内,背依成都3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具有市场上的空间优势。通过确立新的目标定位、形象定位,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实现青城山镇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转化,从而带动旅游地产的建设和发展,旅游目的地的转化将聚集更多的人气、资源、资金和管理经验,必将对青城山镇的旅游地产的发展产生深远的积极影响。而旅游过境地与旅游地产之间的内在关系,相互影响因子及影响因子的大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杨振之,陈顺明.论“旅游目的地”与“旅游过境地”[J].旅游学刊,2007,2(22).

[2]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年鉴[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1991:107.

[3]翟辅东.旅游六要素的理论属性探讨[J].旅游学刊,2006,4(21).

[4]黄光文,欧利平.基于旅游过境地特性和影响因素的开发战略与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1(2).

[5]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18(3):62~67.

[6]杨义,卜玮玮.旅游地产概念辨析与探讨[J].现代服务,2012(24).

[7]宋丁.关于旅游住宅地产的十点提示[J].特区经济,2003(3):40~43.

[8]沈飞.旅游房地产悄然起步[n].中国经营报,2001-06-29.

[9]林峰.从旅游专业视角看房地产运作[n].中国旅游报,2005-08-29.

[10]吴悦芳,徐红罡.大理古城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及社会文化影响研究[J].人文地理,2010(4):67~71.

[11]胡浩.旅游房地产发展与布局:以上海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12]仲小谨.我国旅游地产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6(6).

[13]薛诗清.旅游房地产研究综述[J].旅游学研究,2008(5):81~89.

[14]孙正茂.中国旅游房地产的区域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5]绉益民,孔庆庆.我国旅游房地产开发前景的探讨[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7).

[16]许春晓.旅游地屏蔽理论研究[J].热带地理,2001,21(1):61~65.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9

【关键词】百色;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

前言

红色旅游指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领导人民在战争时期形成的标志物和纪念物,以此作为旅游景点吸引游客,景点以其精神内涵和革命精神为主要承载,接待国内外的游客,引导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旅游景点、缅怀革命先烈,以此作为旅游主题的红色文化旅游活动。在我国,百色市是继井冈山和延安之后的第三大红色文化旅游胜地。自从2000年3月份以来,我国开展了以“追寻邓小平足迹之旅”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活动,基于当年左、右江武装起义遗留下来的革命纪念馆和革命文物,开发了当地的“红色文化之旅”的旅游文化产品。近几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追寻“邓小平足迹之旅”来到百色市革命老区,在旅游景点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游客们开展了形式多种多样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既培养游客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又促进了百色市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百色市地区的发展添砖加瓦,提升百色市居民生活质量。基于2016年百色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百色市全年接待国内游客2716.69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59.59亿元,同比增长29.8%,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当前,红色文化旅游越来越热,百色市如何利用好自身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走好红色文化旅游发展之路,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为百色市的社会发展提供机会,促使百色市在国内外的旅游胜地中迅速脱颖而出,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带领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踏上新的发展境界[1]。

1百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分析

百色市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百色起义为我国留下了很多重要的革命遗存,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性遗产和物质性遗产。百色市拥有的这些红色资源,除了反映我国深厚的历史革命厚重性之外,还体现了我国旅游的集聚性。百色市遗留下来的重要红色文化文物资源是邓小平领导右江地区地方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活动的重要历史见证,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必须重视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加强对百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宣传和推广。百色市现存的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百色市当地流传的红色革命歌谣,现存的物质性文化遗产主要有广西农民讲习所、长蛇岭攻坚战遗址、政治部和前敌委员会旧址清风楼、右江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旧址、田东县红军码头、百色起义烈士陵园、百色起义纪念馆和粤东会馆(红七军军部旧址)。在百色市右江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了第一次民族革命,领导人民翻身做主,开启了反帝反封建的新篇章。该地区区域内分布的瑶族、壮族和苗族等少数民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编制的红色歌谣,唱出了当地老根据地的革命精神,是当时时代风暴背景下的产物,真实的记录了当地革命人的感情和情怀。在百色地区革命的过程中,革命烈士们谱写了大量的红色革命歌谣,流传至今,传唱度依旧很高,例如《工农兵联合起来》、《红军红又红》等革命歌曲。在革命战争时期,红色歌谣起到了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和团结人民的重大作用,激励人们不畏困难,敢于牺牲。同样的道理,在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红色旅游文化是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推动爱国主要教育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当前百色市很多地区的男女老少都会唱老一辈流传下来的几十首红色革命歌曲,这些革命歌曲坚定了人们的革命信念,教会他们以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敌人作斗争,保持无私奉献的精神,形成了百色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吸引着广大游客的注意,也为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最好的素材。

2百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旅游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和基础是有良好的旅游资源,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是正确的评价地区旅游资源,基于当地的地域特色,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可以推动当地的地方经济的增长。百色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红色旅游开发的中心和重点地区,上级主管部门必须对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楚的定位,所以,正确的评价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2.1红色旅游资源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较大

百色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是在“百色起义”和解放后的几次反抗战争遗留下来,在当地政府和人们的努力之下,逐渐发展成为著名的红色旅游文化胜地。因为“百色起义”是在我党单独领导之下非常成功的一次工农武装革命起义,随着革命逐步取得胜利果实,随后逐步建立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促进当时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和进步,“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国内除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之外最大的一个革命根据地,在当时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百色市成为国内外著名红色旅游景点还与我国领导人邓小平息息相关,邓小平的革命生涯和丰功伟绩与百色市红色革命旅游取得成功息息相关。在邓小平的光辉生涯中,“百色起义”是一次非常辉煌的成果,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业绩,和他在百色市几年的革命生涯精密相关。所以,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胜地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都非常大。

2.2红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可塑性强

援越抗美战争和“百色起义”战争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革命战争,虽然他们本身包含着不同的精神文化内涵,既体现了顽强伟大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展现了百色人民“争先创新、奉献拼搏、团结务实和弘扬传统”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百色革命传统精神,激烈广大百色儿女自强不息,为国争光。除此之外,邓小平理论体系形成的重要来源就是“百色起义”,正是百色起义的促进作用,才能激烈邓小平在革命生涯中取得成功。因此,游客朋友们走入邓小平同志曾经奋斗过的百色地区,不仅可以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还可以重新温习那一段峥嵘的革命时光,促进我国游客朋友们精神境界的提高。

2.3红色旅游资源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度高

百色市地区的很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本身既是一道风景靓丽的风景线,同时本身又是一处红色革命的遗址,“绿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浑然天成,自成一体。除此之外,百色市的很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广泛的分布于周围的旅游风景区内,紧紧的挨着其它的高级风景旅游资源,例如田阳的敢壮山布洛陀文化遗址、乐业的大石围天坑群和靖西的古龙山大峡谷等,交相辉映,自成一体。高等级的绿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优势互补,极大程度的提高了百色地区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

2.4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分布相对集中

1929年12月11日,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革命家在百色地区展开了闻名国内外的百色起义,带领百色地区的人民进行不屈不饶的斗争,自此百色地区也成为了国内外名声在外的革命老区。百色市全市范围内共有8个县(市、区),每一个单位都广泛的分布着红色文化资源,主要的红色文化资源有纪念建筑物、歌谣、革命故事、遗物和遗址等,百色市是我国开展红色文化旅游的重要基地,与此同时也是百色市重要的精神财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是一个以壮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处融洽,所以,百色市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也蕴藏着以壮族人民为首的革命精神,激烈全国各地的人民展开百折不饶的斗争。尤为重要的是,邓小平的革命生涯、百色市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精密相关,所以,为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3百色红色文化旅游开发构想

3.1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设施

为了提升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魅力,必须不断的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①可以完善各个地区间各城市之间的可通达性,逐步改进百色市的交通条件,提升百色市各个景点的可入性。②必须完善红色文化旅游地区的相关服务设施的建设,逐步的加强游客接待设施的建设,为逐步提升红色文化旅游的服务质量提高必备的基础条件。百色市的基础旅游服务设施得到了提升,则百色市的红色文化旅游服务质量将得到提升,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进入百色市。

3.2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为了提升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和魅力,必须努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定期的举办相关的培训班,对百色市红色文化风景区的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提升他们的从业技巧和职能。①必须提升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风景区的管理效率,逐步建立各种各样的科学管理规章制度,促进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区管理效率的提升;②必须加强对管理人员特别是讲解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百色市红色旅游从业人员不仅是成功的红色历史知识的讲解员,更必须成为一名专业素质过硬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宣讲员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导员,只有达到这些要求,安全知识宣讲员才能更好的配合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一个素质过硬的工作人员不仅可以极大的提升景区的知名度,还可以向广大的游客朋友宣传爱国主义精神,提升游客朋友们的爱国情怀[3]。

3.3整合多种旅游资源,加强资源深度开发

百色市得益于其悠久的文化历史,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厚,本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自身聚集、厚重,尤其是百色市地区伴随着山地资源、生态资源和森林资源和众多的民俗民风资源、众多的革命红色文化资源,百色市是一处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旅游资源逢场丰富的旅游胜地。在百色地区,对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就是在开发当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时,必须充分的利用区域内各种各样的旅游资源,将“绿色资源”和“红色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将各种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探究各种资源之间最佳的结合方式。这些不仅仅是“绿色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同时也是我国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需求。这主要是受困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游客群体的局限性,游客的市场范围非常狭小,在同等条件下,大多数的游客通常不会将红色文化旅游作为他们首先目的地,因为红色文化旅游一般都带着显著的政治色彩,红色文化旅游的客源也都有一定的周期性,他们往往会在党的重要节日来红色文化旅游胜地进行学习。百色市将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和其它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展开综合性的开发,既可以增加我国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景区魅力,同时也可以避免旅游资源的过度浪费,以此来达到旅游的规模效益。当地部门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时,必须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联系本地的实际情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互动与体验、生态与人文、民俗与乡风、教育与休闲、红色与绿色相结合的形式多样的旅游形式,逐步实现以红带绿,以绿促红的综合旅游开发模式,以文化助推旅游市场,以体验型休闲度假引领市场,以“绿”拓展市场,以“红”感召市场,带动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进步和发展。只有采取这些综合开发模式,百色地区的红色文化旅游才能保持长盛不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4]。

3.4红色旅游与度假酒店服务业相结合发展模式

百色市红色旅游与度假酒店服务业应结合发展,按照“一轴两翼”发展模式,一轴即是以“深入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内涵”为主轴,百色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红色旅游景区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提升百色市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知名度,主打红色文化旅游,将百色市打造成世界闻名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两翼即是以“红色文化结合百色市地方各县区旅游资源特点”与“度假酒店服务业”相互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着酒店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文化娱乐业等一大批行业,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旅游业所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游客的“食”、“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的活动。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互动发展可以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享、优惠政策共享,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百色市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红色文化资源,百色市红色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动发展模式的构建对老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思路的确立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4结语

总体而言,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景区怎样进行精准的形象定位,打造百色地区红色文化旅游的整体形象,逐步成为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主导性营销策略。广西自治区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的形象主要是建立在对百色市市场环境、资源条件和文脉特征等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必须努力的突破百色市固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景区革命纪念形象的局限,最大限度的丰富和开发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风景区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必须揭示百色市地域文化、百色本土文化与红色旅游产品、资源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着重的突出百色市特有的红色文化主题,提升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景区的内涵,提高景区的质量。除此之外,百色市红色文化旅游景区应该按照“一轴两翼”发展模式,在做好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要相应的提升当地的服务业水平和质量,促进百色地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坚.基于生态保护视角的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15):478~479.

[2]王雯雯,吴忠军.百色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研究[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01):78~83.

[3]赵飞,苏少敏.百色市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307~11309.

旅游文化的定义篇10

关键词:现当代大众旅游;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旅游本质

aDiscussiononessenceofmorden-ContemporarytourismBasedonmartinHeidegeer’sexistentialism

abstract:tourismessenceisitsinherent,fundamentalpropertieswhichdeterminesappearanceanddevelopmentoftourism.Byreviewingcertainliterature,ifoundbothdomesticandforeignunderstandingofthenatureoftourismisalsoamatterofopiniontoday.thispaperchoosesonlymodern-contemporarywhichformedanddevelopedafterwordwalliiasits’object,andtrytoexplainessenceoftourismbyHeidegger’sexistentialism.thispaperanalyzesthehistoricalbackground,realisticconditionsandpersonalmotivationofmodern-contemporarymasstourism.thenthepaperpointsoutmasstourismisaexistentialismmatteredphenomenon.itisanattempttoescapefromthedestructionandalienationofmodernsociety.asresult,theresearchfiguresoutmodern-Contemporarymasstourismiscloselyrelatedtotheabnormally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inshort,modern-ContemporarymasstourismisaninevitableoutcomeofScienceandtechnology,itwillalsohistoricallyendwithmoderntechnology.

Keywords:Contemporarymasstourism;Heidegger’sexistentialism;essenceoftourism

所谓本质,就是使事物是其所是的特质,即指事物的根本属性,是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相区别开来的内在根据。而旅游本质就是指旅游这一事物固有的,决定旅游的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曹诗图曹国新邓苏,2011)。纵览文献,笔者发现国内外学者们对旅游本质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总括而言,旅游本质的研究主流成果可以概括为经济本质论和文化本质论两大倾向(曹诗图,2008),也有学者认为目前对旅游现象的本质的注解和阐释,从总体倾向上可概括为经济学观点、文化学观点和人类学观点三大流派(郑仕花张跃西,2007)。已有的种种关于旅游本质的讨论都是把旅游的某一属性过于拔高的结果,有以偏概全之嫌,很少能触及旅游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本质。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从人的存在本身去追问旅游的本质。本文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仅以二战以后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当代大众旅游本质为研究对象,用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进行一番哲学释义。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文献简述

早在1927年,罗马大学讲师马里奥蒂在其代表性著作《旅游学讲义》一书中认为旅游活动是具有经济性质的一种社会现象(申葆嘉,1996)。旅游的经济本质论是一种从经济学角度来寻找旅游本质的理论,认为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一种经济活动(朱君,2010)。冯乃康指出:“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取精神享受为指向”,因此“旅游不是一种经济活动而是一种精神活动,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冯乃康,1995)。因此,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精神文化活动(王德利,1996)。旅游主体即旅游者是探讨旅游本质的切入点,从旅游的起源与发展、动因与目的以及过程与特点三个方面来看,旅游的本质就在于其文化性(邓辉,2009)。有西方学者认为旅游是一种现代朝圣(Graburn,1983)。西方人类人家特耐(turner)曾言:“一名朝圣者有一半是旅游者,或者说一名旅游者有一半是朝圣者。”美国著名旅游人类学家纳尔逊・格雷本率先提出“旅游时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与游览的结合。”

有学者提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活动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旅游的本质应具有多层面、多向度的定义(马勇周霄,2003)。还有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表现为:流动性、异地性、暂时性、消费性和体验性。旅游只所以成为旅游,而不同于其它事物,并与其它社会现象区别开来,就是以为旅游具有这些本质属性(郑仕华张跃西,2007)。也有学者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赵耀峰白凯,2007)。曹诗图等认为从哲学的视角辨析,体验(异地身心体验)是旅游的本质(曹诗图曹国新邓苏,2011)。此外,美学家认为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综合性审美活动(叶朗,1988)。人类学家认为旅游的本质是具有“仪式”性质的行为模式(Granburn,1983)。文化学家认为旅游本质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孙洪波,2009)。还有学者认为旅游现象的生成是建立在存在论的前提基础上的,即人首先要满足生理生存需求和谋生需要,才会有旅游需求和旅游行为的发生(张文斌,2008)。

四、现当代旅游的存在主义释义

海德格尔认为,沉沦亦即非本真的存在是此在的常态,科学技术加深了对此在的原真状态的遮蔽和异化。叔本华说:“一个人,唯有当他抛弃一切虚伪自负并且求之于非文饰的裸的存在时,方可达到心灵的宁静,而这种心灵的宁静正是人类幸福的根基。”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存在主义肯定人的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它是一种强调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并鼓励人们不断积极向上的行动哲学。”大众旅游是逃避现实,逃避异化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活动。

旅游成了现当代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现当代人而言,按部就班、不断重复的日常生活让人们变得烦燥不安,于是人们开始诉诸于短时间的外出旅游,企图通过暂时离开工作环境,逃避异化,到陌生的旅游地区寻找、去感受此在真实的在场。因此,旅游地一种生存活动,这就是现当代大众旅游的本质。因为对此在而言,最原真的敞开和在场状态是其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不幸的是,在现当代社会,一切都逃不脱商业化和行政化的厄运,以暂时的逃离、寻找和归真为目的的旅游也不例外。人类社会进入了后现代,后现代摒弃了现代社会对科技和权威的盲从,‘重估一切价值’和‘承认和尊重一切存在’成为后现代的口号。随着后现代的进一步发展,现当代大众旅游时代将因为失去其存在的土壤而自然消亡。

五、结语

总而言之,旅游的本质是一种生存活动,现当代大众旅游是一种试图逃避沉沦和异化的生存活动。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容易沉沦、涣散于常人、滞留、被抛于上手事物,看不到此在的本真状态。现当代旅游是以社会的病态发展和人的异化为前提的,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现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也是阶段性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规律。随着人类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现当代大众旅游时代将被以游移旅居和健康生活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后现代旅游所取代。囿于笔者的经历,本文仅以现当代大众旅游为研究对象。有兴趣的读者对本文未能涉及的古代旅游、近代旅游、后现代旅游等的本质展开讨论。

参考文献:

[1]曹诗图,曹国新,邓苏.对旅游本质的哲学解析[J].旅游科学,2011(2).

[2]马丁・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合译.存在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马丁・海德格尔著赵卫国译.物的追问[m].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李汉民,现代西方哲学概要[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5]王永忠.西方旅游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