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民俗文化与旅游十篇民俗文化与旅游十篇

民俗文化与旅游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7:20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1

一、旅游业发展对民俗文化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是民俗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是展示与宣传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民俗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意识,丰富了旅游资源,使旅游内容更加多样化。二是旅游业的发展也会带动民俗文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旅游方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旅游业与民俗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弘扬当地民俗文化,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

(二)消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的商品化和庸俗化使民俗传统文化面临挑战。二是外来文化会对当地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三是民俗传统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会受到干扰。

二,民俗文化的变迁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一是旅游业和民俗传统文化的结合不仅使当地珍贵的民俗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保护,还使得当地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安阳的民俗文化真实地表现出了当地鲜明的旅游特色,增强了旅游竞争力。二是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业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提升了旅游的层次,提高了旅游吸引力。三是民俗文化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更对当地经济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消极影响

一是由于部分当地居民文化保护意识薄弱,年轻一辈对民俗传统文化缺乏兴趣,使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面临危机,对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民俗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会严重干扰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甚至过度的旅游开发会导致民俗文化的遗失和灭绝。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研读了崔凤军的砜景旅游区的保护与管理》、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钟敬文的《民俗学概论》等书,这些书籍对研究都有很大帮助。

(二)调查法

调查法的主要特点是,以问题的方式要求被调查者针对问题进行陈述的方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可以向被调查者本人做调查,也可以向熟悉被调查者的人做调查。此次我们研究的对象不是具体的人或物,而是一种具体的现象,所以设计了一个问卷调查,了解人们对这一事物的看法。

(三)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指对某一个体、某一群体或某一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研究方法也称为案例研究法。本次研究以安阳为个案,通过研究安阳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状况,找出现代旅游业与民俗文化结合过程中面临的共性问题,为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结合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四、调研过程

一是通过资料查找、网上文献查阅等方式找出有关“旅游业的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的材料,对课题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制订调研计划,确定行程,明确到安阳要进行调研的地点,比如殷墟博物馆、红旗渠风景区等地。三是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已经掌握的初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设计问卷调查表,进一步了解民众对旅游业发展与民俗文化传承保护的看法。

五、民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一)加强政府主导,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防止过度开发导致民俗文化破坏严重,降低民俗文化吸引力;二是不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使民俗文化发展出现商品化、庸俗化,扭曲其原始性;三是注重保护本地民俗文化,减少外来文化和现念的冲击。采取“政府主导十企业运作十社区居民监控”等管理模式,使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二)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

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固有资源,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以“人o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培育地方特色,树立品牌文化。坚持民族特色,突出民族个性,在保持民俗文化原生态的基础上,树立特色品牌。突破传统民俗单纯的看表演、看古建筑等形式,整合地方资源,深入挖掘民俗特色,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三)采用合理的模式,开发民俗资源

一是集锦荟萃式。它是将散布于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典型民俗集中于一个主题公园内表现出来,如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和美国佛罗里达州锦绣中华集中表现了中国的民族民俗文化,其优点是可以让游客用很短的时间,走很少的路程就领略到各地的民俗文化,其缺点是在复制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很多原有的民俗文化内涵。

二是复古再现式。它是对现已消失的民俗文化通过信息搜集、整理、建设、再现,让游客了解过去的民俗文化。如杭州和香港的宋城,无锡的唐城也属此类。

三是原生自然式。它是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对旅游者展开宣传,以村民的自然生活生产和村落的自然形态为旅游内容,如广东连南三排瑶寨,其优点是投资很少,让游客有真实感,能自然与当地居民交流,缺点是难以将旅游开发的利益公平分配给村民。

四是主题附会式。它指将民俗文化主题与某一特定功能的旅游业设施结合起来,形成相得益彰的效果,如苏州名园“网师”近期推出的“古典夜园”活动,游客可以领略苏州园林在夜景下的意境。

五是短期表现式。其一,出于民族民俗传统的节庆活动,如蒙古的“那达慕”大会等;其二,流动性的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如贵州组织民间表演队到国外演出松桃苗族花鼓等。

(四)加强文化保护,健全法规制度

建立旅游、公安、交通、工商、质监、安监、环保等部门联动执法机制,加强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治理整顿,切实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和法律政策研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五)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

目前,各地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其关键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因此,要切实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六)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民俗旅游

地方政府要深入领会和创新执行国家各项旅游开发政策,主动探索与本地区相适应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如建立民俗保护区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严格保护好地方民俗特色,切实增强地方文化的软实力。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2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菏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异彩纷呈,民风、民俗纯厚古朴,是菏泽的一份独特的文化财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它已成为丰厚的旅游资源。本文拟通过对菏泽民俗文化资源现状的剖析,阐释民俗文化与菏泽旅游资源的关系,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菏泽旅游业中独树一帜。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

“民俗”是人民大众参与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具有“实用性、知识性、审美性、神奇性”等多重文化品格。与自然旅游资源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比,民俗文化更有其独特的优势,表现出了强大的魅力与旺盛的生命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新潮流。文化旅游的许多特征与知识经济暗合的状况,决定了文化旅游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旅游热点。

二、菏泽民俗文化现状及优势

菏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菏泽是商王朝的发祥地,历史上曾经数度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凝聚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精髓,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发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底蕴。

1.资源丰富的戏曲之乡。菏泽“戏曲之乡”的美名得来已久,民间音乐资源十分丰富,各种民间小调、民间器乐曲、曲艺音乐、婚丧音乐、寺庙音乐等散存于城乡之间,尤其是民歌活动和民间器乐活动(如古筝、唢呐等)更是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相联,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传统地方戏曲有山东梆子、两夹弦等。曲艺有山东落子、莺歌柳书、山东琴书等,都已经收进了部级、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香气四溢的牡丹之乡。菏泽是中国的“牡丹之乡”,栽培牡丹可追溯到隋唐时期,明代就有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志书记载。菏泽的牡丹种植历史距今已有上千年,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基地、科研基地、出口基地和观赏基地。菏泽的爱牡丹、赏牡丹、绘牡丹、画牡丹、敬牡丹、尊牡丹,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文化现象,并深深植根于菏泽人心中,而牡丹已经成为菏泽市的市花,受到多方推崇。因而,牡丹成为菏泽市独具优势的旅游资源。

3.异彩纷呈的书画之乡。菏泽是饮誉海外的“书画之乡"。菏泽书画源远流长,名士名画不胜枚举。比如,清乾隆年间画家赵树屏的《饥民图》轰动一时。近现代较知名的书画家有田伯平、李眉川、晁楣、何方华、鲁风等。此外,菏泽民间工艺品种类多样,较为著名的有菏泽鲁锦、面塑、草条编等。其中菏泽鲁锦是鲁西南农村的家纺布,可制作鲁锦时装、工艺品、壁挂等30多种饰品。菏泽面塑,历史悠久,牡丹区的穆李村是有名的“面塑之乡”。

4.刚劲的“武术之乡”。菏泽市的郓城县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郓城不仅是水浒的源头,而且留下了水堡、黄堆集(黄泥岗)等水浒遗址。这里不仅有众多有关梁山好汉的传说,而且有宋江武校等现实的水浒文化载体。以上的优势造就了菏泽闻名遐迩的“武术之乡”,自古名人辈出,如孙膑、宋江等。

5.多元文化汇菏泽。此外,菏泽地处中原多省交界的要冲地带,历史上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文化体系之庞大、文化类型之多样、文化特色之鲜明、文化内涵之丰富,在地市一级的城市中难得一见。如土固堆文化,土固堆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起源于新石期时代原始先民为避洪水而修筑的住台,反映出黄泛区典型的地域特征,具有重要的考古学和文化学意义。

三、民俗文化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1.菏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资源缺乏垄断性、具象性。菏泽市缺乏在世界、全国有垄断地位的强吸引力的极品资源,难以吸引远程大众观光游客,如菏泽顶级的牡丹旅游资源缺乏垄断性,洛阳牡丹却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同位于黄河沿线,开放时节相同,同样每年都要举行盛大的牡丹花会。此外,菏泽各区县处于同一个地貌环境和地域文化之中,不少地方存在旅游资源相通、相似的情况。比如,几乎各区县都在进行湖泊滨水游憩开发,不少地方为了历史名人进行竞争性开发。最后,单一的观光性旅游,较容易使人厌倦。

2.菏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面临的机遇

①生态与休闲旅游成热点。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传统文化中索求精神支柱,同时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活动之一。菏泽大片的平原林网与湿地,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菏泽未来发展生态与休闲旅游有着巨大的潜力,并进而带动整体旅游业的兴起。

②国民出游能力增强。正在实施中的双休日休假和“黄金周”制度,使居民对休闲的青睐可能持续升温,“假日经济”将保持高速增长,并可能发生升级与转型。这对于未来发展以中近程休闲旅游为主体的菏泽市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③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其产业拉动效应十分显著。因此,“无旅不优”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这为各地旅游产业乘势而上提供了极好的机遇,旅游业的发展得到了资金、人才、税收等方面的倾斜性政策支持。

④新兴旅游地选择的机遇。从国内和省内看,经过了20年国内旅游的发展,大中城市的多数市民已去过我国的名山大川、古今名城。因此,众多的旅行社都在不断向市民推出新的旅游产品,富有特色的专项旅游产品在产品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从本地的情况来看,菏泽城镇居民在双休日这样不长的假期内极愿寻找本区域内的新兴休闲旅游地,无疑为中近程休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条件。

结语

加强民俗文化旅游的参与性,能够使旅游者亲身体验民俗风情,满足了其“求新、求奇、求知、求乐、求艺、求美”的多元化深层次文化旅游需求。可见,这种需求是传统的观光性旅游不能满足的,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韩广洁.正确把握菏泽文化的基本内核[n].菏泽日报,2009―11―13(4).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3

【关键词】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

引言

民俗文化简而言之就是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一个统称,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越来越重视,民俗文化以其特色性、民族性、区域性等特点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喜爱,而且作为一种“自然文化”受到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广大专家学者的重视,被广泛的应用与旅游业发展中,成为旅游行业的有一大旅游内容,并切实的带动旅游地区经济的发展。在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加强生态环境与民俗文化相结合,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同时传承当地的民俗文化,应地制宜的发展,既坚持了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化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同时保留了旅游景区的特点,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赋予旅游景点独特的人文、景观魅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

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的定位

民俗是具有普遍模式化的生活文化,是一定的区域里的一定群体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以共同的心理结构为依托,民族群体为载体,为适应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而形成的一种模式化的行为习惯和程式性的生活方式,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积淀。民俗具有典型的地域性、群体性、民族性、历史性、传承性、原始神秘性等特殊属性。

民俗文化旅游是民俗文化和旅游业两者的结合,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础的,随着社会各界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可持续观念的深入,民俗文化开始以一种新兴的姿态应用于旅游业发展中,以保障生态旅游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尽管目前对民俗生态旅游还缺乏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民俗文化已经开始正真的融入于生态旅游中,成为了生态旅游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一般而言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态旅游二者直接是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民俗生态旅游包含了生态旅游和民俗旅游,具有两种不同的概念。

生态旅游是原生态的景观,旅游的对象是不受到损害的自然风貌,是对大自然面貌的一中向往和追求。在环保意识日益深入的背景下,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而民俗旅游则是在民族文化的基础,打造具有区域性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民俗旅游与生态旅游是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发展的一个结合点,是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发展方向。

民俗生态旅游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既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使旅游景点更具独特性和更具特色,更能吸引游客游览的兴趣,更具有人文魅力。科学、合理的利用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自然生态资源相结合,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价值。

二、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是一个区域经过悠久的历史文化所遗留和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是由人民群众创造、传承的文化产物。不同区域的民俗文化带有其独特的区域特色,如一些少数民族的舞蹈、习俗、服饰、居住等各个方面,都有属于本民族和本区域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民俗旅游则是将这些富有特色的民间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让他们在一个新的环境中去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感受不同人文情怀,相比于简单的名胜古迹和风景旅游,民俗旅游更具有价值,旅游者通过参与民俗旅游活动中,切身的感受不同区域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体验不同人生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旅游中除了观赏到不同风景,同时也能满足旅游者对更多未知的了解,从而实现旅游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发展观的不断深入,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成为了外来游客来华旅游的根本目的,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中所占有的比例越来越重,在这种背景下,民俗文化旅游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游业开始注重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的结合,将旅游景点与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相融入,相结合,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吸引游客和旅游也持续发展的最终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明悠久,由56个民族组成,每一个民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魅力和特有的风俗习惯,如:阿昌族的进洼(关门)、出洼(开门)、烧白柴、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耍白象是阿昌族传统节日。侗族的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白族的大过年、绕三灵、火把节、耍海会、拜日望等。布朗族的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区域特色和文化传承的节日都是我国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标志。而这些民族特色所产生的服饰差异、饮食差异、民族工艺等,成为了我国民俗文化的基础,是民俗文化景观的基本内容。而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观赏,成为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

三、合理开发民俗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民俗文化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促进旅游地区经济发展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的内在要求。民俗文化是在一定的区域里人民群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文化,具有传承性和历史性。在当前旅游发展中,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既能传承和弘扬文化,同时又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带动旅游地区经济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本质上,合理、科学的开发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从资源角度来看。合理的开发民俗文化实质是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旅游环境中加入本土文化,使民俗文化资源以旅游环境为依托得以合理保留和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本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保障了民俗文化持久性和完整性,使民俗文化在大众文化的冲刷下能够依然保留特色,得以流传。

(二)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以民俗文化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又以经济发展推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将其合理的开发应用与旅游发展,赋予其商业性质,带动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使其由文化资源转为经济资源,满足该区域对经济发展的需求。简单来说,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而旅游者的消费过程实质也是该地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来源,也就是说民俗文化满足了旅游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而旅游者满足了该区域对物质资源的追求。

四、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

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结合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了现代化的环保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整体而言,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结合的作用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保护了民俗传统文化,使民俗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地区把旅游业作为其经济支柱性产业,大力的开发旅游资源和挖掘传统文化,以提高旅游地区的旅游价值。这就使得许多被淡化,甚至消失的传统文化被相继的开发和激活,让这些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引起大众注意,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第二,提高了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民俗生态旅游的开发让游客关注到不同区域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民族特色,在满足其好奇心和观赏的同时,使其内心对自身文化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提高其民族认同感,增加其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不同民俗文化的冲击下,更加深刻的感受到自我文化的价值。

第三,催生文化和资源的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的形成是由各个地域人民群众在经历不同时期的历史变迁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是以口头或者形式的行为得以传承的,但是对这些地区人民而言,这些民俗文化只是简单的生活习惯,根本不具备其旅游的价值。但通过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开发,让这些人民对自身的文化有了自觉意识,让他们开始重新的面对身边自然而然的习俗、文化,并且自觉地去保护和弘扬,使民俗文化与旅游环境能够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促进旅游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拓展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各个地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导致区域化越来越模糊。而且很多人认为民俗文化传承下来的东西往往是没有科学根本的,思想是落后的,虽然是对古老文化的一种保护和继承,但同样也象征着其生活方式的落后和生活水平的低下。但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种观念而言,民族文化并不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消失,而是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是持续传承的,人们为应对旅游的冲击,会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重构和解析,从而形成一些新的传统,拓展了民族文化的生存空间。在民俗文化生态旅游中,应充分尊重社区的自我选择,相信社区有能力保护自身文化。

五、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的具体措施

民俗文化是人民生活习俗和生活方式下的产物,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生态旅游中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就需要结合当地民俗文化的基本特征,合理、有效的开发,不能盲足的推崇民俗文化,也不能只顾旅游资源的开发,而是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的立意上,融入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保障旅游开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应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加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生态旅游是对原貌自然的推崇,在生态旅游中合理的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首先,必须要尊重和保护当地的文物资源和民俗文化意识,应地制宜,保留区域特色,避免被同化。其次,根据该地区的民俗文化特色,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挖掘和开发,使当地的民俗文化资源得以弘扬。

(二)打造原生态民俗特色,开创民族旅游新模式。以区域特色为中心,大力的进行宣传和有效合理的开发,打造原生态的民族生活风貌,从而有效的提高生态旅游区域的影响力和价值。保留原有特色和打造原生态民族生活风貌,还原一个真实的民族氛围,让游客在旅游中感受到民族的特色和魅力,提高旅游区域的吸引力。

(三)加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设计和研究。目前,很多旅游景区都打造了自身的民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在推动该地区经济效益的同时,起到一个更好的宣传作用。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如:如:布依对歌、赶表、布依古音、古调(如布依铜鼓、八音坐唱、唢呐、嘞尤演奏)表演;布依服饰、饮食、浪哨、礼仪(进寨拦路酒、杀鸡敬客礼仪、敬酒歌礼仪、布依婚礼、演示布依赶尕过程)、三月三”、“六月六”、“查白歌节”,苗族的“八月八”等民族节日进行主题宣传或举办民族旅游节,让游客亲身体验,既丰富了旅游活动,同时也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弘扬民族文化。

(四)加强景区(点)的开发、保护和传承。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构建和谐、互利共生的环境,正确处理好景区建设管理、旅游开发经营与区内群众生产生活的关系,鼓励包括规划者、决策者、管理人员、社区居民等参与到生态文化旅游区的管理。要依法加强景区治理,科学管理,确保生态环境文物古迹得有效保护和恢复、民族民间文化得到发掘、抢救和传承,以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快速地发展。

结束语

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组成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业发展的民俗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依据。然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加强,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仅只追求经济效益,而是用发展的眼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旅游业的发展开始逐渐的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方向转化,在生态旅游中,重视民俗文化的融入,保护民俗文化的传承,使旅游更加趋向于自然和人文风情。这对于促进旅游业长远发展,提高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菊凤.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理论与实践的若干问题[J].旅游学刊,2005?.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4

关键词:民俗文化;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

旅游开发作为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实力所普遍采用的方式,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本质上体现为一种辩证的矛盾统一关系。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4]徐赣丽.广西龙脊地区旅游开发中民俗文化的价值化[J].广西民族研究,2005,(2):201.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5

[关键词]:文化产园区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工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从全球范围来看,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闲暇时间和收入的增多,世界旅游活动处在高速发展的态势,旅游业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旅游园区和文化地产的建设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

陕西省作为中华民族及其悠久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一个民俗资源较丰富的省份,有大量民俗文化遗产并以其特有的方式存在,可以说陕西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我国重要文化大省,陕西省民俗文化旅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渐形成规模,具有综合化的旅游产品体系,且在文化表现、视觉表现、产业构架方面都较为成熟和完善。多元化、综合化、品级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

一、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对陕北民俗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1、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人文民俗旅游文化事业深入发展的需要

文化产业园区内以腰鼓、剪纸、民歌、民间绘画“四大”民间艺术品牌为展示内容,主要展示陕北独特的民间文化艺术,打造集民俗风情展示、演艺、休闲、度假、观光于一体的文化园区。将做大做强以旅游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带动第三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2、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丰富文化旅游产品类型,优化产品结构的需要

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构建城乡文化网络体系,形成文物展览与文物保护并举、民间艺术人才培训与文艺创作同步推进、文化阵地建设与文化活动协调发展的大文化格局,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持续开展。通过在文化产业园区内办好腰鼓、民歌、农民画、唢呐、陕北说书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带动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健全各类群众文化组织,推动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繁荣发展;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并且有效的补充当地文化旅游产品类型,开辟民俗风情旅游、特色休闲旅游、商务度假旅游等旅游产品。

3、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完善民俗文化产业旅游服务设施的需要

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旨在构建集文化旅游、文化商业、文化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市场化、高端化、特色化的陕北民俗主题文化旅游园区。

4、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周边区域居民休闲度假的需要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周末休闲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缓解工作压力、放松心情、全家出游的首选。对于周边地区的居民而言,将会迫切的追求差异化、休闲化、生态化的旅游目的地。文化产业园区将以其良好的地理交通区位和宜人的滨水自然环境、园林景观环境和绿色生态环境而成为周边区域居民周末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文化园区典型集中型的规划设计,将使广大游客和当地民众更加方便的体验和享受到民俗风情文化、民间餐饮文化、传统民居建筑和现代休闲活动。

5、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当地居民旅游致富的需要

通过文化产业园区,将吸收大批劳动力就业,解决群众就业问题,并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并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旅游致富的社会目标。产业化的联动将会促进当地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形成大旅游——产业化——城市化的良性循环。

二、文化园区的工程建设原则

1、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中,必须坚持“综合开发,保护第一”的原则,实行开发、保护、利用相结合,在保护性开发中使旅游资源不断增值。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观念,做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全面系统,实事求是:旅游产品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辅助产业调整当与环境保护规划等相结合,统一规划,共同实施,同时考虑文化园区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措施和设计方案。

3、阙值控制,政策引导:文化园区内的资源是有限度的,环境对污染和破坏的承受能力也是有限度的,因而对旅游环境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在其可承受的能力之内,确定其极限值。同时在方案的选择和执行过程中,辅以必要的环境政策、法规、条例等进行指导。

4、高效利用原则:营造一个高质量、全年性度假旅游娱乐的环境,提供娱乐性的舒适措施来吸引四季和各天气状况的来访游客。

5、因地制宜原则:选择适宜的地区进行相应的的游览设施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升级和改建。

6、分期建设原则:从旅游区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相互促进的要求出发,并根据资金投入状况,应当与全区建设开发规划分期一致,分期进行设施的建设,而不是一步到位式的建设。

7、相对集中与适当分散相结合的原则:相对集中是为了提高设施用地及旅游服务的效益,适当分散是为了使旅游者在文化园区内部的各个角落都能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8、与需求相适应原则:游览设施的配备,既要满足游人的需要,也要适应文化园区和设施自身管理的要求,并考虑必要的弹性和利用系数,合理、协调的配备相应类型、相应级别和规模的游览设施。

9、按着保护生态环境,保护自然的原则,尽量保护古树和现有大树。因地制宜地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以适地适树的原则,扩大林地。利用创造多种类型的植物景观或景点。

10、文化园区车辆多,噪音大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的居住环境。为防止噪声影响,靠道路一侧,种植树木隔离墙。

11、各道路两侧,种植一些乔木和灌木。

12、文化园区内房屋前后种植一些果树,草坪以及绿篱笆。草坪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生存环境起着美化、净化、改善、保护的作用。

三、总结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6

一、引言

民俗旅游的兴起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给我国带来经济效益,也给我国民俗文化提供传播渠道,大力弘扬中国民俗特色。因此,民俗景区的开发不仅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树立独特的文化形象,而且有利于丰富文化内涵,培育文化,树立良好的主体形象。由此可见,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民俗旅游概述

(一)民俗旅游的含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与完善,民俗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凭借其自身的特点,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因素,同时对我国旅游文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那么什么是民俗旅游呢?

所谓民俗旅游就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因为,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当地民众生活事项,实现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目前民俗旅游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等。由此可见,民俗旅游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也是独具特色的,它涵盖了当地的风俗习惯,贯穿了整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将民俗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与此同时,它的发展不仅仅可以增添当地的民俗文化气息,同时也可以完善我国旅游业的文化发展,对我国旅游业有着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二)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

提到民俗旅游景区,它也有其自身不同的类别,旅游景区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成为旅游资源,它主要分为两个类型,第一是自然旅游资源,另一个则是人文旅游资源。

首先,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类别而言,自然旅游资源是其最基本的类型,它主要包括:地质地貌旅游资源、水体景观旅游资源、气象气候旅游资源、生物旅游资源等等,这些自然旅游资源与当地的地理位置以及原本的生态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同时也受到其一定的限制与影响。除此之外,另一方面就是人文旅游资源,它主要包括:文物古迹、古典园林、文学艺术、宗教文化、城乡风貌、现代设施、当地的民俗风情以及饮食购物类等等,这些方面主要是由于当地民俗地区文化设施的改善与风土人情的具体体现。

(三)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特点

对于每一个民俗旅游景区来说,它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文化性与生态性。这也是民俗旅游景区最根本的两大特点,以下就对这两个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文化性是其自身最主要的特点。所谓民俗文化,不言而喻,在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中,文化是明显的,突出的,而恰恰是因为这种民俗文化的突出,民俗旅游才同其他形式的旅游有所区别。民俗旅游不仅仅单方面的指农村旅游,它们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本质性的区别。因为农村旅游指的只是农业活动,而反过来说,农业活动也不能简单的概括成民俗旅游。因为与农村旅游相比,民俗旅游的文化风俗习惯会更加突出,旅游景区当地的风土人情会更加明显,民俗旅游的范围较广,文化性较强;其次,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生态性,它的生态性又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自然生态无非就是指在开发民俗旅游景区的过程中要坚持保护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当地自然资源的滥用,而社会生态就是指保持当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等等。所以说,在对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时候,就要发挥其自身的文化性也要保留其原有的生态性,这对于民俗旅游景区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三、当前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整体性,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

目前来说,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缺乏整体性,也就是说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存在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也是影响我国民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根本问题。

对于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发展来说,它的旅游管理体制还尚未形成一个统一保护、整体开发、合理利用资源的管理格局。这主要是两个方面问题导致的:一方面,在开发过程中缺乏整体的、全面的规划,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管理层工作重心的偏离,再加上我国的旅游业起步较晚,就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出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且,相关部门指导的缺位会使旅游景区的开发失去控制,就会导致对民俗地区的盲目开发,这不仅仅失去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原本的生态价值,对于整个民俗地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损失。与此同时,更加失去了政府监管等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与合作关系,不言而喻,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整体的、全面的规划,以及政府的监管与指导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二)创新性不足,存在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

在我国许多行业中,都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模仿跟风的现象,即后进入行业的企业或商家总是选择复制、模仿前者的竞争策略来打开市场。同样,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而言,创新性的缺乏体现在了许多方面。例如:景区主题方面、品牌塑造方面、旅游产品方面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等等,这些综合因素创新性的缺乏不仅仅会导致自身发展的滞后,还会使其降低市场竞争力,逐渐失去消费者,失去市场,无法实现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模仿之风已经成为旅游景区开发的关键性问题,大量的效仿不仅仅会是民俗地区失去自身的特色,失去民俗旅游业发展的意义与价值,与此同时,也无法使自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还会随时面临着优胜劣汰的危机,所以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要进行大胆的创新,打造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品牌。

(三)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的问题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消费者的参与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决定作用,然而,参与性不强烈,存在项目内容过于简单也是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旅游景区的项目内容的缺乏不仅仅无法吸引到旅游消费者,同时也不能够集中体现出民俗旅游景区的内在价值,所以就进一步导致了参与性的缺乏,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旅游景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四)持续性不长久,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中,对于旅游资源的重开发、轻保护,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某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将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生态价值转化成了商业价值,不顾盲目开发的后果,破坏生态,再加上相关部门缺乏对旅游环境的重视与保护,大大缩短了旅游资源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这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资源损失。

(五)真实性不高,存在生造景观或虚假民俗的问题

除了上述存在的问题之外,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发展中还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民俗旅游景区真实性不高,即在实际的情况中,某些旅游景区出现了生造的现象,这不仅仅会导致民俗旅游景区失去其自身的价值,还容易导致民俗文化的混乱,除此之外,对于旅游景观的虚假生造也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一种不尊重,所以说,提高旅游景区的真实性对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来说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四、进一步加强民俗旅游景区开发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一)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在文章上部分集中阐述了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旅游景区开发缺乏整体性,以及地方政府监管与指导缺位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监管指导工作。

强化监管指导工作,首先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整体规划,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民俗地区具体情况的了解与掌握来进行调整,制定出一套完备的、有利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开发的方案,以此来为其自身更好地服务、运用。除此之外,政府也要加强对旅游景区创新管理的引导作用,避免指导位置的缺席与工作的怠慢,同时也需要各个管理部门相互交流与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协调性,达成一致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分配好工作,提高监管效率,真正为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所服务。

(二)强化主题设计工作

为了促进我国民俗旅游景区开发的更好发展,解决创新性不足,模仿之风盛行的问题,就要求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的过程中要强化主体设计工作,主题对于一个旅游景区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带给旅游消费者的是第一印象,也是其旅游景区民俗特点的集中体现。

在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强化主题设计工作,首先就要避免对其他地区主题的模仿,要打破陈规,进行大胆的创新,具体来说,就是主题形象概括要客观、准确、全面地表现出当地民俗地区的特征,体现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气息。其次,主题的打造还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也就是消费者真正的心理需求,因为旅游目的地的主题形象是要吸引人前去旅游的,因此,还必须考虑主要目标市场的状况及需求偏好。再次,民俗旅游景区的主题还要受到各个方面的认可,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当地地区的居民,只有这个主题获得了全方面的支持,才会有它存在的价值,最后,主题形象一定要有特色和新意,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新,而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能够吸引消费者,能够在大众面前脱颖而出,最后,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主题的打造必然离不开对其主题的大力宣传,所以主题形象的文字表述一定要有美感并能够产生美好的联想,要注意用词的感彩,这是实现旅游消费者心理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产生认同感、归属感的必然要求。

(三)强化品牌塑造工作

品牌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形象宣传工具,是企业文化和企业理念的体现,并且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来说,其自身的开发和建设必然也离不开对品牌的塑造,因为品牌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与其自身价值的外在体现,只有将品牌创造好,它自身的发展才能够长远。

强化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品牌,就要打造品牌专业化,可以将民俗地区当地的旅游产品的特征,以及当地的民俗习惯作为品牌的导向,集中于一个品牌的发展,着力于旅游品牌的精与细。与此同时,还要将当地民俗旅游景区的优点在这一品牌中集中体现出来,以独特、原真的民俗文化内涵塑造旅游景区的形象,通过品牌来提高景区的知名度以及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从而形成旅游市场的民俗文化唯一性品牌。

(四)强化设施建设工作

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开发离不开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首先就要加大对其的投资,进而对旅游景区中的各种硬件设施,以及软件设施进行全面的完善与发展,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满足旅游消费者在民俗旅游景区中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在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建立各种娱乐设施、健身设施,以此来促进当地游客的休闲娱乐。除此之外,加强基础设施更要涉及到文化方面,例如可以针对当地特有的风俗文化来促进文化纪念馆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因为完善的文化设施、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可以为当地招揽更多的游客,以此带动旅游消费者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旅游者对当地地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拉动当地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消费,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更好地开发。

(五)强化资源保护工作

要解决我国民俗文化景区在开发中的问题,还应该强化资源保护工作,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得以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加强对民俗文化旅游景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保护,不去盲目开发,不以商业利益为借口去破坏当地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旅游景区开发的相关部门还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坚持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到旅游资源的循环利用,做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的长远发展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7

关键词: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一、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现状

中国民俗文化村以“二十五个村寨,五十六族风情”的丰厚意蕴赢得了“中国民俗博物馆”的美誉。中国民俗文化村在深圳市锦绣中华的西侧,如今又建造了一幢幢傣族的竹楼、布依族的石房……。中国民俗文化村于1991年10月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5.8万平方米,包括中国21个民族的24个村寨,成为全国56个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族风情博物馆。24个村寨全部按照1比1的比例修建,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困境

1.民俗文化出现庸俗化倾向。随着民俗旅游的不断开发,旅游地的民俗文化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为了发展旅游业,接待地为积极吸引各方旅游投资者,在开发民俗旅游项目时把具有地域特点的文化弃之不顾,不重视自己的文化结构,并且抓住不少旅游者并不关心接待地文化特色的真实含义,而只是为了猎奇心理,急功近利甚至于一味迎合游客的心理,流于媚俗的层面上。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一些地方民俗文化特色的东西被肆意移植照仿,似乎其存在的基础再不是当地的社会生活,而是旅游者的需求。如在深圳部分农家乐旅游项目中,为了适应旅游者的日常生活习惯,农家乐旅游度假村改变了原有的农家生活方式,现代化的通讯设施及装备(电话、卫星电视、网络、豪华出租车)屡见不鲜,使农家乐旅游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乡土文化氛围,旅游者也体会不到乡村与城市的差异。

2.高质量、高品位旅游产品开发缓慢。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其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却不是很大,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过硬的旅游产品,开发的深度、广度和规模都不够。而旅游购物是旅游经济中最具弹性系数的潜在消费,可以有效拉动消费,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是现代旅游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民俗旅游纪念品品种少,地方特色不鲜明,纪念价值不突出,缺乏创意,做工粗俗,质量差,没有开发出过硬的品牌和特色商品。对于民俗旅游的投入更是不足,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景区和新的旅游项目开发缓慢,制约了深圳民俗旅游的快速发展。旅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也是产品,其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招来旅游者的多少,影响到旅游客源市场,影响到经济效益。一些民俗旅游景点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较低,景点环境卫生差,使游客产生了反感。

3.民俗旅游开发企业过度追求市场效益。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开发最直接的目的是获得市场效益,然而过度的追求市场效益,必然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在目前深圳民俗旅游开发中,民俗旅游开发企业过度的注重旅游开发的市场效益,而没有深入的去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不少旅游企业为了眼前利益,为迎合部分游客的需求,将民俗旅游活动过度的舞台化,将民俗活动转变为舞台性的商业表演活动,甚至随意歪曲当地民俗文化,加入一些现代化的元素,从而使当地民俗旅游活动失去神秘性和特色性,流于庸俗。因此,民俗旅游企业的过度市场化追求,导致目前深圳的民俗旅游活动流于形式,不能体现深圳民俗文化特色。

三、民俗文化村景区的出路

1.完善政府各项职能。政府主导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旅游业是个大系统,民俗旅游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民俗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受到地方政府的管理和指导,政府应该完善其自身各项职能,在指导民俗旅游业的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战略规划的指导,地方政府应该完善其战略规划职能,根据本地区民俗旅游资源类型和分布情况,统筹规划,制定合理的开发方案。一切开发都应该以旅游消费者为中心,分析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划分不同的目标市场和客源市场,根据需求制定开发策略、开发方向,并不断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科学制定开发民俗旅游资源的近、中、远期规划,加强规划执行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建立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监督约束机制,注重挖掘和开发民俗资源中先进的优质的产品,摒弃和打击各种腐朽、没落和颓废的劣质产品,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

2.注重深圳民俗文化村景区的保护工作。(1)引导当地居民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民俗文化的产生与当地居民的生活生产习俗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保护民俗文化中,当地居民的积极参与至关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向当地居民传递有关信息,使他们意识到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相信自己的生活文化更适合于他们,而不是盲目的接受外来的文化。采取各种学习和培训手段,为旅游地居民提供学习民俗文化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2)引导旅游者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引导旅游者尽量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要事先向旅游者提供有关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准确信息,尤其是那些不易被外来者所理解和接受的部分,让旅游者与旅游地居民之间保持恰当的距离,以免因旅游者的歧视、好奇而对旅游地居民产生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影响旅游地的好客度。要根据旅游地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穿戴及言行举止进行限制,以免旅游者的不恰当装扮及行为对旅游地文化造成不适当的影响。

3.提高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与从业人员素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主体是民俗旅游经营企业,企业管理水平以及员工素质直接影响到民俗旅游的发展,旅游地形象以及旅游精品的塑造。服务是旅游附加产品的主体构成内容,旅游服务质量是影响着游客从旅游产品中获得的旅游价值大小及旅游满意度的最直接因素。因此,在强调民俗旅游地的硬件开发与建设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其软件方面的建设,加强民俗旅游企业的自身建设,引进灵活高效的企业运行机制,选聘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加强对员工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从而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旅游景区的整体形象。

结论

加强圳民俗文化村景区开发是指以利用和发挥旅游资源的最大潜力为目的,以游客需求为基础,多层次、多方面分析市场,对现有的旅游资源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人为改造,挖掘其精髓,赋予其新的生命力和活力,延长其成熟期,延缓其衰落期,适时不断推出新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8

【关键词】民俗旅游民俗旅游资源作用问题对策研究

【abstract】thisthesisbeganfromtheconceptoffolk-customtourismandfolk-customtourismresourceandshowedthequestionsthatfolk-customtourismisfortourismdevelopment.itissuedsomeideasabouthowtouseandprotectfolk-customtourismresourceandinsistingonsustainabledevelopmentfolk-customtourism.

【Keywords】folk-customtourismfolk-customtourismresourcefunctionquestionsolution

以民俗为资源的民俗旅游正在兴起,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村为了摆脱贫困,对此项投入少、产出快的旅游项目尤其热心。但是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由于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对开发工作指导不力,使这项事业发展得并不顺利。因此,开展民俗旅游资源的研究,迫在眉睫。

1民俗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中的作用

民俗旅游资源,是那些特色鲜明,有较强吸引力,可供开发、利用并给旅游经营者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民间风俗习惯的统称。属人文旅游资源范畴,是民俗旅游存在、发展的基础。

首先,民俗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将使民俗旅游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潮流之一,热衷于民俗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民俗资源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其次,自然风光、文物古迹与民俗文化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民俗旅游资源具有可移性,民俗旅游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景区和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还可以通过开辟民俗旅游一条线或筹建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等形式,使之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再次,民俗旅游可促进文化交流与发展。旅游者的流动,可以打破地域界限,改变封闭状态,促进民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也是对当地民俗文化发掘、整理的过程,从中找出那些最具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加以保护和传承。

最后,为民族地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民俗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旅游者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间的流动,实现地区间经济收入的再分配,促进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2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随着民俗旅游的发展,在利用民俗资源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包括:

2.1对旅游地产生消极影响

民俗风情同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涌入,异族以及同族异地的文化、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的引入,旅游地传统的民族文化、风情民俗会逐渐被同化、冲淡,并逐步消失。

民俗文化庸俗化。低格调猎奇,标新立异造成民俗文化的庸俗化。在民俗风情丰富的地区,总流传有许多内涵极其丰富、带有民族色彩的神话、传说、等。有的旅游地在开发这些资源时,以发掘民俗文化为名,广修“鬼宫冥府”,竞相建造十殿阎罗、刀山油锅等子虚乌有的阴世,渲染一些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低级趣味的东西。生搬硬套,标新立异,制造一些民族地区根本不存在的假民族文化,造成庸俗化。

民俗文化价值观的退化与遗失。淳朴民风丢失,坑蒙拐骗,强买强卖,扰乱社会治安现象增多。

2.1过度强调经济效益的开发政策

很多地区的经济开发政策强调不惜代价引进资金,这一政策的结果是,当地许多产权被卖掉后,开发所得的收益流向外地;而且人们的意识中无形中树立了对金钱的盲目崇拜。部分地区领导一味地加强当地人民的商品意识,鼓励当地群众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传统文化包装为旅游商品。结果人们的经济意识增强了,同时淳朴之风也削弱了。这不仅可能误导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而且可能伤害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感情。

3对策研究

民俗旅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民俗旅游资源能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和保护,政府、旅游目的地、旅游者及开发商等各方面必须协调一致,共同努力。

3.1政府方面

对于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政府应树立科学发展观,实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政府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政府在当地民俗旅游业发展中,应协调好当地群众、旅游开发商、经营商等各方面的关系;在当地民俗资源开发、保护过程中,还要积极地给予正确的政策和策略指导。

建立、健全各项旅游法规。成立专门的旅游市场监察机构,通过各项旅游法规,加强旅游地综合治理,保障本地民俗旅游的健康发展。

3.2旅游接待地方面

旅游接待地要培养民众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让老百姓都知道保护民族传统文化旅游资源具有巨大、潜在的经济利益,培养他们保护民族文化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其次要落实旅游收益的合理分配,兼顾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和当地人民的利益,使当地人民从民俗旅游开发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成为民俗旅游开发的主人,将保护文化自觉意识变成具体行动。

取精弃糟,正确引导,防止民族文化同化。对于外来文化的冲击,我们一方面要遵循民族文化进化的规律,充分尊重当地人对如何继承发展自己文化传统的意愿,另一方面也要正确引导旅游地居民的消费与供给意识和行为,提高自身的抵制力。

3.3旅游者、旅游经营者方面

旅游者、旅游经营者要树立文化认同观念。旅游开发经营者必须认识到只有旅游地的民众才是民俗旅游开发的主人,外来的旅游开发经营者只是辅助他们完成这一壮举。只有实现这样的文化沟通,才能取得情感上的认同,才能在开发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时,对民俗文化进行认真保护,将对民俗文化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可持续地发展民俗旅游业。

提高旅游者自身素质。只有提高旅游者个人素质,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才能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尊重旅游地的风俗习惯,自觉抵制旅游活动中的不正当娱乐服务。在一定意义上,旅游者的需求往往会导致旅游地人民发展旅游的价值取向。只有从整体上提高旅游者的素质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俗旅游资源。

旅行社也应做出努力,对旅游者做“游前培训”。旅行社组团后,可对参团游客进行一个小型的教育培训,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所了解。旅行社可派专人向游客简单介绍一下旅游目的地人民和生活习俗、禁忌习俗及一些注意事项,以防游客无意中伤害当地人民的自尊及民族感情。

综上所述,为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地开发和保护民俗旅游资源,政府、旅游地人民、旅游者及开发经营者等都责无旁贷,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9

民俗文化独有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在全国各地大力倡导文化旅游的契机下获得了蓬勃发展,为增强地区旅游竞争力发展符合时代需求的参与体验型旅游产品提供了新的动力。近年来以少数民族聚集区尤为突出,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俗文化旅游村。

随着民俗村、民俗镇的不断兴起,陕西出现了一些知名民俗村,如党家村的古建筑群、凤翔六营民俗村的泥塑、袁家村的民俗、富平陶艺村的陶艺、平利龙头村的乡村美景。这些民俗村或依托自身文化资源,或发展农耕文化通过民俗民风的实体展示凸显出具有当地乡土气息的独有文化,吸引了周边和外地游客的目光。宝鸡作为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祥地,加之“青铜器之乡”和“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称,自然人文旅游资源不胜枚举,民俗文化更是众多,但是宝鸡虽然农家乐发展很早,却没有对民俗进行深入的挖掘,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尚未形成知名的民俗村镇。因此,宝鸡应在借鉴周边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后发制人,兼容并蓄为宝鸡创造新的旅游吸引点。

一、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概括

宝鸡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从静态的民俗工艺品到动态的社火表演,无不彰显西府风情,据粗略统计宝鸡市有市级以上非遗保护项目78个,如此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为宝鸡民俗旅游开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宝库。笔者根据陕西省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将宝鸡市的省级4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结成册见表一。通过此表就可看出宝鸡的民俗资源主要集中于隶属宝鸡的关中平原一带,且自古以来就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之地,同时宝鸡的民俗文化除竞技类外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类别,足见其的种类繁多。其中以传统手工技艺数量最为丰富,而且涉及范围最广,动静皆有是值得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重点项目。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分析

民俗文化旅游作为当前文化旅游的主打项目不仅具有文化旅游的文化历史传承性,而且还将文化旅游中存在的物态化表现力缺失通过民俗中的相关实物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由于其独有的地域特征使得旅游者在参与过程中对当地文化获得了更好的体验。因此在宝鸡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的契机下,民俗文化首当其冲是旅游开发的重点。

(一)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从宝鸡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来看,最早开发的当属岐山周公庙民俗村,随后在宝鸡各个县市得到了响应,但是主要是以单一的“农家乐”形式通过单调的起居饮食习俗来进行旅游活动,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2012年底市区建成了宝鸡民俗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积极申请部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通过2013年2月在陇县成功举办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的活动使得宝鸡民俗文化家喻户晓。虽然初具规模,但是依然属于旅游开发的初期,在深入学习袁家村乡村旅游成功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确定了千阳县黄里古镇、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建设项目,目前眉县庵岭古城和凤县凤州古城已开业运营,通过典型的民居建筑和饮食习俗为游客营造和体验出具有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

(二)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从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总体开况来看,静态展示多于动态的生动表演,仅仅是通过民俗工艺品陈列,蜡像泥人的场景再现对民俗风情进行简单的表现。而对于动态的社火、西府曲子等除了民间特定时间地点的表演外,基本没有形成一个完全的体验场所,更无从说将民俗文化动静结合的整体呈献给游人。民俗文化是对当地社会生活、精神态度的高度凝练形成的具有当地民众特色的涉及日常各个方面的信仰、社会、生活、经济的民俗。与当前旅游者的旅游需求不谋而合,即对旅游地的社会生活的参与和体验,但是要生动再现民俗文化不是简单的摆几个场景,放几件工艺品就能够完全做到的,对于民俗文化的开发需要一个整体的氛围,让民俗文化能够活起来,不仅仅是对动态的锣鼓、戏曲,还包括对传统手工艺的过程的展示和参与。这样才能将民俗文化的精髓通过体验和传承获得不断的发展融合。

2、旅游资源整合力度不强

所谓“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此因地而异者也。”对于民俗文化正是在宝鸡这块优越特定生态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民俗文化的产生与自然地理因素息息相关,只有将民俗文化融入到自然山水中才能真正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宝鸡民俗文化旅游目前的发展仅仅停留在对人文环境的展示,缺乏对文化大环境的重视和烘托,这也造成了民俗文化旅游商业化气息严重,产品类型单调,体验和参与性几乎没有的状况。

3、缺乏相关市场营销手段

宝鸡地处关中平原,自新石器时代起,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积淀下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民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地域风格鲜明,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瑰宝。其中凤翔木版年画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古朴自然的风格、夸张饱满的造型、强烈鲜艳的色彩闻名全国;凤翔泥塑以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大胆夸张的造型在全国泥塑艺术中独树一帜;宝鸡民间社火以其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和宏大气势而久负盛名。它们现已被列入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加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秦刺绣、社火脸谱绘制技艺、炎帝陵祭典、西凤酒酿造技艺等不胜枚举。但是这些民俗却由于开发手段和宣传力度不够几乎并不为旅游者所知。

笔者通过对宝鸡各县区旅游网站的查阅发现明确将民俗单独罗列提出的仅有眉县和扶风两县,但仅对其工艺品做了图片展示。旅游产品中基本将民俗文化的工艺品做为旅游商品售卖,没有将其作为旅游相关项目参与产品设计,因此对民俗文化的宣传根本无从谈起,很多具有民间浓郁乡土气息,旅游吸引力极强的民俗文化没有得到很好的推销。

三、宝鸡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一)民俗文化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

民俗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人类长期生活延续下来的民间观念、民间文学、宗教巫术以及婚丧嫁娶等相关活动。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脱离了自然环境下的民俗就失去了其真正所蕴藏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和发展过程中不能忽视自然旅游资源与其千丝万缕的关系。宝鸡的众多民俗就是依托自然景观共同形成的,比如信仰民俗,这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不能正确认知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这类民俗在西府地区流传甚广,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虽有些已经消亡或发生了变异,但有些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甚至有些地方还产生了新的信仰民俗。社火表演和龙门洞、灵山庙会以及春节、清明、冬至等传统节日,盛行的敬神祭祖都是民俗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初,宝鸡市重修了炎帝祠、炎帝陵,在每年一度的清明节和农历七月初七,两处都要举行规模宏大的民众祭祀典礼活动。平时,海内外炎黄子孙亦来此寻根祭祖、观光旅游。此外,在渭滨区的峪泉村、天台山,凤翔县的槐原村和陈仓区的桥镇白荆山,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一、三月初三和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祭祀炎帝及炎帝之母女登活动。祭祀炎帝已成为西府地区的民俗活动。

除传统的节目外,近年来新设立的有“清明祭祀炎帝典礼”、“炎帝节”、“太白山旅游登山节”、“法门寺国际佛教文化节”等。这些民俗文化旅游不仅为宝鸡旅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同时也为游客更深入的了解西府文化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视觉盛宴。

(二)引入品牌化营销理念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民俗文化旅游火热发展的同时,品牌化是其在旅游市场激烈竞争的重要手段,唯有建立属于自身特色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才能增强旅游吸引力。因此宝鸡民俗文化旅游要重点开发,推出具有典型特征的民俗村,民俗镇,并且利用智慧旅游和互联网+的助力创新营销方式将其展示给游客。

金台区的古陈仓印象,凤翔县的六营民俗文化村,岐山县的食为天公社,太白县的黄柏塬生态休闲古镇,凤县的凤州古城等16个乡村旅游计划项目无不各具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后期重点在于对其的营销。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发达,进行网络营销、病毒营销等手段让众多游客了解宝鸡民俗,产生对宝鸡民俗的参与和体验需求,从而吸引其前来。同时加强智慧景区建设,让游人能够实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与景区互动交流,达到高效高质服务的效果。

(三)合理规划发展特色卫星城镇

由于民俗文化的地域特征,使得民俗文化旅游具有典型的不可移动和模仿性,因此在百里不同俗的宝鸡地区,有重点、有计划、有特色的开发民俗村镇形成以围绕宝鸡市区为核心的民俗文化特色卫星城镇,进而带动宝鸡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建立卫星城镇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宝鸡周边的乡镇,而是在全面的城乡规划中,通过调研寻找具有典型民俗文化资源,交通及基础设施利于发展旅游业的村镇。唯有此才能在既便于外地游客前往,又具有强烈旅游吸引力的前提下达到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新的起飞点。

(四)形成政府保护引导,企业经营,本地居民参与共赢发展模式

民俗文化尤其是具有稀缺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的手工工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运行,后工业时代的碾压正面临消亡的局面。如何保护和传承将是摆在政府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为这些民间文化找到了维系的纽带,也通过旅游的方式为现代人展示了古老民间智慧的精髓,从精神层面给世人以新的推动力。

民俗文化与旅游篇10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价值;开发策略。

民俗文化是一种人文旅游资源,民俗文化是人类的一种基础文化,这是长期以来不断的消化吸收人类各种文化因素的过程中,不断的被过滤、筛选和沉淀,从而凝聚在民众的心理机构中的深层文化。

民俗文化在现代的旅游资源中占有不可代替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及民俗文化旅游的含义。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是在普通人民(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二、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价值。

1.民俗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国内一次抽样调查表明,来华美国游客中主要目标是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却达56.7%。目前,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民俗旅游均已蓬勃发展。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多种需求。

(1)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审美需求。我国各种民间建筑、民间服饰、民间工艺品,都自然流露着纯真质朴之美,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民俗旅游的开展,为旅游者提供了体验民俗审美文化的良好机会,常使旅游者获得终身难忘的审美感受。

(2)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娱乐需求。我国各地许多的民俗活动,如蒙族的那达慕大会、壮族三月三歌会、苗族的花山节、芦笙舞等等,都带有浓厚的娱乐性质。在旅游活动中,开展这些各具特色的传统民俗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求娱、求乐的心理需求。

(3)民俗文化能够满足旅游者的精神需求。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该民族成员的民族情感。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对于国内游客来说,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感受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貌,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我国目前民俗文化旅游的现状。

民俗文化变迁总的现状是:表层变化迅速,深层观念尽管变迁缓慢,但很多传统观念也都面临被打破的命运。传统民俗文化发生变迁或变革或消失,这是民俗发展的一种正常趋势,而且,在一些民俗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现代化的魅力。但不管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民俗文化的变迁还有一些负面的效应。

1.传统文化价值流失。

在民俗文化的变迁中,有一个现象特别需要我们的注意,那就是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它包括无形文化的流失和有形文化的流失这两个方面。在无形方面主要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西方的这些节日,但对我国传统的节日如端午节、重阳节等越来越冷淡。在有形方面主要表现在我们民俗文化的传统活动逐渐减少,有的甚至消失了。这些传统活动有的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对这些活动缺少兴趣,更不会参与,这样就造成这些活动后继无人。

2.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不足。

虽然我国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取得了良好的效应,我们采用“人创民俗文化村、实地民俗文化村、民俗博物馆、节庆活动方式、民族生态博物馆、民俗专题旅游”等民俗旅游开发模式,使民俗旅游健康稳步发展。但在开发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少不容乐观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保护力度不够,保护方式不完善。在保护民俗文化的立法不足,使得民俗文化“无法可依”,没有培训好民俗文化接班人,使民俗文化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界,大部分保护措施都据有“滞后性”,即民俗文化遭受破坏后才采取保护措施。

二是把民俗文化当成“摇钱树”。采取“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模式,使民俗文化和经济建设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了民俗文化商业化的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弊大于利,正如冯骥才所说“继续拿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产生的危害可能在10年以后才看到”。

三是民俗文化开发中伪造、破坏、同化严重。为了吸引广大了旅客,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有的地方不断模仿经典民俗文化创造文化,有的地方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的地方竟然表演一些低俗的文化。

四是粗俗文化遗毒未尽,把糟粕当精华,甚至有封建迷信活动,损害地区民俗文化形象,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就是运用调查取证等方法,有步骤地对民俗旅游开发的各个景点或其组成部分进行考察,以掌握大量有利于开发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民俗文化的发展动态。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对民俗进行合理、综合的开发,赋予民俗旅游产品更深的内涵以提高其品位。

2.丰富民俗文化旅游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都属于以静态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使游客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和熏陶,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3.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

要使民俗文化不受到异地文化的冲击和淡化,可以从旅游地居民、旅游者两方着手采取保护措施:教育并引导旅游地居民自觉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首先,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对一些逐渐失传的传统、风俗、习惯、庆典、节日、宗教仪式等,进行挖掘和再现,使民俗文化得到完整的保护和流传下来,并以此作为旅游教育资料用。其次,政府或有关部门要与旅游地居民多沟通,让他们知道本地传统民俗文化的价值,激发他们对自己生活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维护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不是去盲目接受外来文化来改变自己的生活。最后,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可以使用行政或经济手段来鼓励和扶持某些特色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政府可以为旅游地各种岁时节庆活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甚至可以参与组织协调,创造节日气氛,使民俗文化活动的传承得到巩固和加强。教育并引导旅游者减少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影响。

4.注重民俗文化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的有机结合。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可移性。民俗活动除了在本地开展活动,吸引游客,还可以移到自然风情区和其他旅游城市进行表演、交流,从而实现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与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有机结合,可利用现开辟的民俗旅游线和建成的民俗文化村、民俗风情区、民俗博物馆、民俗等形式带动民间绝技绝活、民间歌舞、民间小吃、民间蜡染、刺绣、编织等手工艺品的综合开发,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项目引进著名自然风景旅游区,以及国内外旅游城市,作为固定或流动性项目,参与到观光旅游和文物古迹游中,使它们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5.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

6.高品位开发和利用民俗旅游资源,防止“庸俗化”

民俗旅游开发要保证具有魅力的民族文化能真正得以弘扬和保护,就必须杜绝肆意亵渎和歪曲旅游地民俗风情资源的现象。因此,高品位开发利用民俗资源是举棋之关键。高品位开发指旅游地在民俗资源开发上,要正确瞄准本地区的资源特色,结合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旅游环境,把独特的风情民俗展示出来,开发建设民俗旅游资源,就应当对当地民俗资源充分地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选择开发方向,确定文化定位,尽最大可能挖掘出当地民俗资源的潜力。

综上言之,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蕴涵丰富的旅游价值,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实现民俗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实现其旅游价值,也能带来一定的社会、文化及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将成为民俗旅游业今后发展的又一新出路。

参考文献

[1]黄平文。《文化视野下的毛南族族群认同》。西民族研究,2009(97)。

[2]中国民族报。《民族地区文化亮点:探索转承保护新路》,2009,12(896)。

[3]刁统菊,曲洪,刘爱昕。《我国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29)。

[4]中国民族报。《长阳民族文化遗产保护转承模式启示》,2009,12(893)。

[5]高俊成。《民俗文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