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康复锻炼方法十篇康复锻炼方法十篇

康复锻炼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8:13

康复锻炼方法篇1

一、冠心病体育锻炼是冠心病综合治疗的组成部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患者可进行中等强度的步行、慢跑等有氧训练。千万要注意,在心绞痛发作和心肌梗死病灶尚未修复时期不要运动。老年医学研究者提出:清晨3~8点之间是老年心脏病的危险期,此时血压最高,易中风猝死。如果这时进行不恰当的锻炼,特别容易发生意外。因此,建议在上午10时左右锻炼最好。每次外出锻炼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

二、高血压据调查,无论何种职业的人,体力活动程度越高,高血压的发病率越低。除因病重卧床者外,各种高血压患者均可进行室外体育锻炼,如步行、慢跑、太极拳、医疗体操、骑自行车等。运动量虽可适当大一点,但心率不要超过130次/分。切忌做鼓劲憋气、快速旋转、用力剧烈和深度低头的动作。

三、肥胖症、糖尿病肥胖是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运动对Ⅱ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要比药物来得更直接,更安全有效。它可以通过肌肉运动增加脂肪和糖的消耗,从而减轻肥胖,使血糖和尿糖降低。体育锻炼治疗糖尿病与肥胖病的原则是体育锻炼与控制饮食二者结合应用,方法有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一般速度的散步,隔天走一小时,一个月可减脂肪0.65千克,一年可减少8千克。糖尿病病人的身体情况一般都比较差,宜从轻微的活动开始,随着体质的增强,可逐渐增加运动量。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造成机体缺氧使乳酸堆积而出现酸中毒;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在注射胰岛素后、吃饭之前(空腹)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应随身携带易吸收的糖类,以备低血糖时应用)。

四、慢性支气管炎坚持耐寒锻炼,其方法是从春季开始,先用手摩擦头面部及上下肢暴露部分,每日数次,每次数分钟,到皮肤微红为止;夏天用凉水毛巾,拧干后做全身摩擦,每日1~2次,并用手捧凉水冲洗鼻腔;秋后用冷水洗脸、擦身,或洗冷水浴,要持之以恒。这样可提高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性,增强抗病能力。另可练习呼吸保健操,因为进行深呼吸运动,不仅对呼吸肌是一种锻炼,还可改变肺内压力,迫使肺泡内残气的排出,增加换气量,同时对肺泡组织的弹力恢复也非常有利。地点选择湖边、树林、公园为好。

康复锻炼方法篇2

关键词:骨科护理骨科术后康复锻炼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266-02

骨科护理当中,康复锻炼在恢复身体原有功能,大幅度降低致残率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康复锻炼的护理应由主治医师和护士共同完成,一般根据患者的情况,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了不造成伤害,切忌动作粗暴。

1临床资料

2011年8月~2012年2月,观察了骨科术后患者64例。其中,按骨折部分来说,上肢骨折术后20例,下肢骨折术后44例;按年龄来计算,60岁以上50例,60岁以下14例。所有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了1~8周的康复锻炼。完全无肢体障碍59例,轻度障碍5例,康复率达92.2%。

2康复锻炼的方法和临床意义

2.1康复锻炼的方法。康复锻炼是指患者通过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来维持肌肉和关节的活动,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促进血液循环等,进而恢复骨骼功能,将致残率降到最低。其中主动运动靠肌肉主动收缩来完成,被动运动则是在外力帮助下进行关节运动,而肌肉不作主动收缩。一般情况下,骨折后的康复锻炼更注重使用复位固定术的治疗方法,忽视康复锻炼,这会使本可以恢复的功能丧失,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伤残,造成的伤害程度比原发性损伤更甚,因此,康复锻炼必须要依据科学进行。

2.2康复锻炼的临床意义。

第一,康复锻炼可以消除水肿。外伤手术的创伤愈合期为4-6周,在这期间手术部位会有一定程度的水肿状况,尤其是伤肢肢端会更加明显。因此在这期间一定要注意指导患者将患肢抬高有利于血液的静脉回流,减轻甚至消除水肿。

第二,康复锻炼可以减少肌肉萎缩的症状。骨科术后进行主动或者被动运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对患肢进行锻炼少肌肉萎缩,保证患者的健康。

第三,康复锻炼可以防止关节僵硬、粘连。骨折患者由于手术原因,肌肉不能自如活动,因此静脉和淋巴会瘀滞导致水肿的发生,最后会出现滑膜粘连的情况。所以在术后医生和护士可以指导患者做些主动运动。如果是上肢骨折可做些握拳运动;下肢骨折可做股四头肌的长收缩联系,因为主动运动有牵拉作用,通过温和的主动运动可以运动关节周围的肌肉,从而减轻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僵硬和粘连。

第四,康复锻炼有利于促进骨骼愈合。在进行康复锻炼时,肌肉会加速代谢从而产生乳酸。乳酸则可以刺激血管扩张,增加循环血量,加速新生血管的成长,促进骨痂生成,加速骨骼的愈合。

3康复锻炼的几种方法

3.1疼痛心理护理。在进行锻炼之前,我们要让患者明白关节僵硬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关节长期固定而出现的挛缩现象,也就是关节周围的肌肉短缩以及关节囊里的空间紧缩。除此之外,关节内还会出现由于脂肪组织增生导致的关节占位,堵塞骨膜上的通道,关节的软骨会被该软组织的过度增生覆盖,并且融为一体。在压力作用下,在关节表面互相接触的位置会出现纤维化和退行性变,更有甚者会发生纤维粘连造成的骨性愈合,丧失运动功能。

3.2骨折早期的康复锻炼。患者伤后的1-2周,是康复锻炼的早期,这时的骨折肢体局部反应相对较大,肿胀和疼痛状况明显,还未形成骨痂。手术后骨折断端虽然已经被固定,却并不稳固。所以,在此阶段的锻炼主要以不活动关节为前提,主要是进行主动收缩和舒展肌肉。

(1)上肢肌肉的锻炼方法是握拳运动,患者用力握拳,充分伸直手指,并进行反复和交替训练,从而增强双手握力。

(2)下肢肌肉的锻炼方法则是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该练习不仅可以增强臀大肌、小腿三头肌以及股四头肌的力量,同时用力做踝关节的伸屈和背伸足趾的运动,这样能够有效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关节僵硬的情况也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控制。

(3)被动活动,例如进行一些向心性按摩,可以达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的效果。

(4)肌腱用力踩床,用双肘和头部将全身支起,尽量使背部和臀部腾空,五点受力,即五点支撑法。该方法不仅能锻炼腰背肌,还能避免压疮。

3.3骨折中期的康复锻炼。手术后的3-6周是康复锻炼的中期阶段,这段时间骨折患者的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明显减轻,疼痛感减少,初步形成骨痂,骨折断端也已初步连接。这个阶段患者需要在医生和护士的指导和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逐步扩大肢体活动的力度和范围,但是还必须有所限制,避免由于活动范围的突然加大而导致的骨折错位。在这个阶段,有三步可以帮助患肢下地:第一步,用健肢和双拐组成三点,支撑身体的重量来进行地面活动,需注意的是患肢并不负重。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下,可以让患肢的脚尖轻微点地,适当负重。第三步,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让患肢全脚着地,与健肢一起负担全身重量。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一点一点进行,切不可一蹴而就,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训练时的不良反应,同时可以逐渐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3.4骨折后期的康复锻炼。骨折手术后的6-8周是康复锻炼的后期,这个时期骨骼已经基本愈合,关节活动也恢复到正常范围内。此时的康复锻炼强调的已不仅仅是局部的锻炼,同时也会进行全面的关节和肌肉锻炼。

3.5注意事项。康复锻炼一定要确保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进行,坚持主动运动,适当添加一些被动运动。首先,康复锻炼以恢复肢体生理机能为目标,以上肢为例,恢复手的功能是恢复上肢活动的关键,同理,下肢则是以增强步行能力和负重为主。其次,在进行康复锻炼时,既要稳,又要慢,不要急于实行对骨折部位的被动按摩。此外,康复锻炼也应有度,避免让患者感到劳累,更不能引起疼痛,如果运动过量则会出现剧烈疼痛,甚至出现水肿。

4结论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经过1―8周的康复锻炼,完全无肢体障碍59例,轻度障碍5例,康复率达92.2%,根据随访1-2年的情况,患者康复状况良好。

参考文献

[1]刘琼芳.康复锻炼在骨科术后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2012,10(5)

康复锻炼方法篇3

当然,在住院期间由于病情重,康复锻炼必须在医护人员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那么,出院后是否需要继续康复锻炼呢?回答是肯定的。

心肌梗塞患者的康复锻炼不同于正常人的体育锻炼,既要让心脏受到一定的锻炼,又不能让它负担过重。如何正确掌握这个尺度呢?最简便最常用的方法是测量心率。康复锻炼心率值的计算方法是:出院时先在医生的监测下做一次低水平的运动试验,或登1~2层楼,测出最大耐受量的心率值(称峰值心率)。康复锻炼心率值=(峰值心率-休息心率)×(60%~70%)+休息心率。例如,峰值心率为160次/分,休息心率为60次/分,那么,康复锻炼心率值=(160-60)×(60%~70%)+60=120~130次/分。这位患者在康复锻炼中应尽量达到这一心率值。

康复锻炼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一般开始时先采用运动量小的活动,如自理生活、养花种草、家务杂活、站桩等,逐步进展到散步、打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打网球、慢跑、轻体力劳动等。活动项目的选择可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体力及环境条件自行决定,只要能达到康复锻炼心率值即可。

在锻炼过程中还应注意:

康复锻炼方法篇4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21~52岁,平均(37.55±5.94)岁;其中单部位骨折30例,多发性骨折15例。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0~53岁,平均(38.51±6.12)岁;其中单部位骨折33例,多发性骨折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环境卫生、饮食干预及生活指导,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做好环境卫生监督检查工作。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训练结合骨折康复护理,具体步骤如下:1.2.1功能锻炼:①时间:骨折部位经治疗固定后,进行功能锻炼,医护人员根据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制定功能锻炼运动量,确保患者功能锻炼连续不间断;②方法:主动练习和被动练习结合,患者主动练习为主,医护人员辅助进行被动练习;③部位:重点部位为患者骨折关节处,为提升功能锻炼效果,需对患者骨折部位临近的关节进行功能锻炼。1.2.2康复护理:①运动干预: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者运动。定期进行患肢按摩;②饮食干预:制定营养膳食方案,鼓励患者补充营养物质;③出院护理:指导家属出院后协助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醒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

1.3观察指标:干预2个月后,采用本院满意度调查问卷(克伦巴赫系数0.828)评估满意度,采用百分制,≥90分为非常满意;60~89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本院护理效果调查表(克伦巴赫系数0.824)评估护理效果,包括功能训练、生活质量和康复程度,每项计10分,分值越高,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处理数据,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固位加上功能锻炼、康复护理,固位只是初步的治疗工作,为了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恢复,患者需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护理。因此,医护人员需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和康复计划,给予骨折患者有效的锻炼指导及康复护理干预。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是一种综合型的护理方法,近年来已在诸多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应用,所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3]。功能锻炼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方案,在骨折患者恢复过程中给予指导、监督和帮助,以促进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提升患者康复信心。骨折康复护理是指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案,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饮食干预以及出院后护理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及护理效果高于对照组,说明应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分析其原因在于给予患者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的过程,能够缓解患者治疗中的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主动性,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以及关节功能恢复。综上所述,骨折患者应用功能锻炼结合骨折康复护理效果显著,能够促进和谐的护患关系,提升康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4参考文献

康复锻炼方法篇5

关键词:脊椎旋转复位术;功能锻炼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最为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也是腰腿痛疾病中最常见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表现为持续性腰背部钝痛,如平卧则疼痛减轻,如站立则疼痛加剧,一般情况下,患者还是能行动自如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少则2w,长则数年[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手术治疗非常少,通常采用非手术的治疗方法,辅助功能锻炼,效果明显。我院2014年2月开始采用脊椎旋转复位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同时辅助功能锻炼,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2月~12月收治的脊椎旋转复位术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例,女性6例;年龄26~58岁,平均年龄(42.3±5.8)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病程(2.1±1.2)年;臀肌萎缩5例,脊椎侧弯3例。所有患者都有腰痛,且们有下肢痛,通过直腿抬高试验,抬高角度均

1.2脊椎旋转复位法所有患者使用生物力学原理,将椎移排正,恢复至正常解剖位置,对位错缝的关节突关节,恢复椎体间力的平衡。所有患者实施脊椎旋转复位法两周后开展功能锻炼,每个项目交替时行,30min/次,2次/d。

1.3功能锻炼①床上锻炼:直腿抬高锻炼股四头肌,飞燕点水式背伸锻炼,仰卧位梨状肌舒缩锻炼,仰卧位拱桥式背伸肌锻炼。②地面锻炼:脊柱小角度前屈、后伸、侧弯、旋转、环转腰部活动,站挺胸运动,起蹲运动。③器械锻炼:包括关节康复训练,肢体训练,平衡训练等等,此锻炼在康复室进行。

1.4观察指标观察所有患者的腰椎活动度、直腿抬高、脊柱侧弯和肌萎缩等症状和体征。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数值p

2结果

功能锻炼30d后,16例脊椎旋转复位术患者中腰椎活动度正常的有14例,占比87.50%;直腿抬高>70°的有16例,占比100%;脊柱侧弯消失的有4例,占比25%;肌萎缩恢复的有4例,占比25%,功能锻炼对脊椎旋转复位术后患者的康复起关键作用,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是人体组织中最易发生退行性变的部位。腰椎间盘突出后破坏了原来脊柱及椎间力的平衡,造成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是脊柱运动的基础。在脊柱处于任何时,椎间盘髓核的张力,关节突关节的压力和周围韧带的张力,都是相互平衡地保持椎间关节的稳定,构成脊柱的内平衡。脊柱内外平衡的协调一致是胜任人体各种功能活动的重要前提[2]。由于劳损和退行性变破坏了脊柱的内外平衡,导致病损部位解剖位置发生微细变化,是产生损伤退行性变性脊柱疾病一系列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脊柱周围的肌力低下,对脊柱保护作用不足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的重要因素。

功能锻炼是腰椎间盘突出症后期康复的主要措施。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局部及远处放射痛,主要是神经根传导特性的损害和神经根营养的障碍所致[3]。功能锻炼时,血液循环加速,大量的血液流向肌肉,血流发生明显重新分布,既有助于稀释致痛物质浓度,又能带走致痛物质,加速代谢产物排泄。其次,功能锻炼可增强腰背肌力,纠正不良姿势,改善腰背柔韧性和调整局部肌肉的肌张力,特别是对脊柱内外平衡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有助于恢复脊柱的生理曲度,促进损伤组织的恢复,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使腰背肌起着肌肉夹板作用,有利于腰背功能的恢复。

本组研究中脊椎旋转复位法后,虽然症状有所改善,但不是非常明显。而通过功能锻炼30d后,16例脊椎旋转复位术患者中腰椎活动度正常的有14例,占比87.50%;直腿抬高>70°的有16例,占比100%;脊柱侧弯消失的有4例,占比25%;肌萎缩恢复的有4例,占比25%,功能锻炼对脊椎旋转复位术后患者的康复起关键作用。对脊椎旋转复位术后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可以改善患者各项症状与体征,预防复发。

参考文献:

[1]闫保平.功能锻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脊椎旋转复位法疗效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6,10(3):26-28.

康复锻炼方法篇6

【关键词】下肢骨折;人工锻炼;康复器锻炼;比较

【abstract】objective:tolowerlimbfracturepatientartificialfunctionalexerciseandpassivedevicetrainingrehabilitationeffectcomparison.methods:respectivelyafterlowerlimbfracturepatientsusingartificialfunctionalexercisewiththereturntonormalactivityearlier,lesscomplicationsandtheadvantagesoflightin138casesandtheuseoft-GBQ-01microcomputerpassivejointtrainingforclinicaldataof122cases,thetwogroupsofpatientsatthesametimeforexercisewhenthefemoralmusclestrength,extensionandflexionangle,swelling,painandcomplicationswerecompared.Results:theuseofartificialtrainingonmusclestrengthandflexionanglerecovery,swellingandrelievepainandreducecomplicationseffectthant-GBQ-01microcomputerjointpassivetrainingeffectisgood.Conclusion:theuseofartificialfunctionalexercisewiththereturntonormalactivityearlier,lesscomplicationsandtheadvantagesoflight,isworthyofarehabilitationmethod.

【Keywords】Lowerextremityfracture;artificialexercise;Rehabilitationexercise;Comparison

患者下肢骨折术后的特点:卧床时间较长,运动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肌力差等,锻炼患肢能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疼痛、促进肌肉收缩,增加肌力,增强关节活动[1],平时对下肢的功能锻炼常使用t-GBQ-01型微电脑关节被动训练器作被动功能锻炼。但这种被动功能锻炼的缺点是患者经常有紧张、恐惧的心理,怕骨关节再次损伤,影响肌肉的代谢平衡[2]。而人工功能锻炼具有恢复正常活动早,并发症少或轻的优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科2008年8月—2010年12月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术后的260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两组,双月入院的138例为人工康复组,年龄5-90岁,平均52岁。单月入院的122例为被动训练康复组,年龄10-86岁,平均55岁。

1.2方法:人工康复组病人取平卧位或者半卧位,让下肢对抗一定反作用力做关节的活动锻炼,这种锻炼可使肌肉收缩,这种肌肉运动也比较符合大多数人在日常运动中肌肉的运动方式。可改善肌肉神经的控制。在进行这种锻炼时应采用“渐进抗阻练习法”《pRe》,逐渐增加肌肉阻力进行练习[3],在此之前先测定患者下肢肌肉关节运动的肌力活动度,然后逐渐加大抗阻力,每完成一次抗阻力练习就让患者休息0.5—1min,视每位病人体力而定。每天练习1次,每次30min。被动训练康复组术后使用t-GBQ-01型微电脑关节运动训练器进行锻炼,每天1次,每次40min。两组均在术后15天开始锻炼,直至出院,然后观察患者的下肢肿胀疼痛肌力伸屈角度及并发症等情况。

2结果

两种不同的锻炼方法可见人工康复组的患者轻度肿胀,疼痛能忍,肌力4—5级,伸屈度为80-90度,但可能出现肢体肿胀疼痛。而被动训练康复组的患者可能出现轻中度肿胀,疼痛基本能忍,肌力3—4级,伸屈度70-80度。有可能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及骨关节损伤的可能。

3讨论

功能锻炼是骨折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术后应正确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并教会患者及患者家属正确的锻炼方法,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和重要性,克服恐惧心理,使患者进行主动的配合锻炼,同时锻炼应根据骨折术后的不同时期,骨折断端的稳定性,骨折部位骨痂的生长情况等循序渐进的进行。禁止做强力的主动和被动活动,以防再次发生骨折。人工功能锻炼和t-GBQ-01型微电脑关节运动训练器进行功能锻炼这两种锻炼方法操作均简单,都能促进静脉血流速度,减轻肿胀疼痛,促进肌肉收缩,增强关节活动度,避免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但人工功能锻炼更能掌握锻炼的度,尤其是骨折术后早期以病人的耐受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更受患者的欢迎。

骨折患者的功能锻炼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并且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等不适伴随,医护人员应耐心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和指导,指导患者家属配合病人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最大限度地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以健康的身心尽早融入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1]孙智玲.下肢骨折后主动功能锻炼与被动功能锻炼的比较.中外医学研究.2010.8(30):144-145

康复锻炼方法篇7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康复训练;主动锻炼;持续被动锻炼

[中图分类号]R6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0-093-01

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我国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一项新的矫形手术,是关节疾患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1]。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平均每年有50余万人施行手术治疗,精湛的手术技术只有结合科学的术后康复训练才能获得理想的疗效。因此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日益受到重视。随机抽取我院44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分为两组。

1临床资料

1.1本组资料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收集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44例,男18例,女26例,年龄50-74岁,平均63岁,病史最短的5年,最长的19年,平均13年,全部为骨关节炎,术前膝关节周围肌肉肌力正常,能主动配合治疗,手术全部成功,无手术并发症。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主动锻炼为a组,持续被动锻炼为B组。

1.2方法

1.2.1a组术后第一天开始协助患者行直腿抬高锻炼及踝关节背屈运动,每天完成2-3次,

指导患者行股四头肌和蝇肌静态收缩锻炼,每次5秒,每10次一组,每天10组,术后3天在病情允许下可下床站立,并逐渐延长时间,第二周开始加强患肢主动运动,行膝关节主动伸屈锻炼和进一步加强直腿抬高运动,改善关节主动活动范围,鼓励患者下床[2],术后第三周恢复患肢负重能力,进一步改善关节活动范围。

1.2.2B组术后24小时即可进行患肢持续被动活动,方法是用力将腿伸直并用力将足后跟往后蹬,每次15-20分钟,每天4-5次,首次活动范围可调整至0-40度,术后第一天起在Cpm机上进行被动锻炼,Cpm机角度从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5-10°,持续使用至术后10天,伸屈活动一个动作45秒,持续30-60分钟,每天两次。患者初次锻炼时惧怕疼痛,要耐心解释安慰鼓励患者,提高患者对康复训练的认识,使之积极配合。

1.3效果评价两组患者术后5天、10天膝关节的平均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本组资料采用方差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5天、10天膝关节活动度见下表

术后5天、10天膝关节平均活动度

3讨论

3.1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增加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尤为重要。关节手术后易致关节周围软组织粘连,关节活动受限,采用康复训练有利于下肢关节功能的康复[3]。机械作用力可调节新形成的胶原纤维的方向和生长,因而手术后当天立即开始自主运动,可减少纤维组织的限制,达到最大的运动范围。主动锻炼有利于下肢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相同时间内a组优于B组,与国内报道一致。

3.2早期主动锻炼不仅可以增强膝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而且还可以增加肌肉的做功,并且在术后第一天即进行主动功能锻炼,刺激肌肉组织血管扩张,改善膝关节周围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发生肌肉萎缩,有利于肌力的恢复,并可改善膝关节周围肌力及软组织平衡协调性,保证关节稳定性,对维持术后下肢正常的解剖力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全膝关节置换术的目的和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恢复下肢正常的解剖力线[3];而Cpm进行功能锻炼虽然具有改善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同时改善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与关节的营养代谢,促进损伤结构的愈合等优点,但Cpm的被动性和局限性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惧怕疼痛是造成患者拒绝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将导致关节不能达到理想的恢复效果。本研究显示,a组和B组两种锻炼方式在术后康复效果差异上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建议在临床工作实践中鼓励患者完成主动锻炼,同时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的功能锻炼,鼓励患者尽早主动锻炼,以提高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呈厚生.人工关节的新进展[J].首都医药,2001,8(4):36-37.

康复锻炼方法篇8

【关键词】骨折;功能锻炼;护理

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中断。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采用手术治疗。之后进行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肢体恢复,预防废用性萎缩,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患肢的康复,必须充分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进行锻炼。

1.不同时期的功能训练

根据骨折愈合的不同时期,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训练。

1.1骨折早期

伤后1―2周内,患肢局部肿胀,疼痛,容易发生再移位。因此功能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使四肢肌肉作舒张收缩活动。前臂骨折时,可作轻微的握拳及手指的伸展活动,上臂仅作舒缩活动,上下关节则不活动,而身体其他各部位均应进行功能锻炼。此期功能锻炼的目的是促使患肢血液循环,有利于消肿,防止肌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1.2骨折中期

2周以后患肢肿胀消退,局部疼痛逐渐消失,骨折端也有某种程度上的连接,骨折部日趋稳定。此时除继续进行患肢肌肉的舒缩活动外,可在医生指导和他人帮助下,逐步活动上下关节,动作应缓慢,活动范围应由小到大。至接近临床愈合时,应增强活动次数,加大运动幅度和力量。

1.3骨折后期

骨折愈合后,功能锻炼主要方式是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锻炼,使各关节能迅速恢复正常活动范围,此时如仍残留关节僵硬等功能障碍,功能锻炼更应积极。配合理疗,中医方剂熏洗,特有助于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时间、形式、强度及骨折约定期复查,应该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2.康复功能锻炼

骨折后的康复治疗以功能训练为主,辅以物理因子治疗。物理因子包含高频电疗、直流电离子导入、光疗法、微电流疗法、热疗、音频及超声波电疗等。

功能训练包括被动活动和主动活动。①被动活动是当肢体不能随意活动时,可进行按摩和关节的被动活动。按摩远端肢体,以助消肿和缓解肌肉痉挛,为主动活动作准备。被动活动的外力可以是机械力,也可由治疗师、家属或患者的健肢帮助进行。被动活动应从远端关节开始,要作多方向的活动。禁止冲击性或暴力性牵拉,以免导致新的损伤。被动活动应在无痛或微痛的范围内进行,若有明显的或持续的疼痛均表明有损伤,并可反射性引起肌肉痉挛,不利于功能训练。②主动活动:活动的全过程均由患者自主完成,是功能训练的主要方式,既有增强和恢复肌力的作用,也可防治关节僵硬。主动活动应在不增加或减弱骨折端应力活动的情况下进行,因引起骨折端间的剪力、成角及扭转应力的活动均将影响骨折愈合的顺利进行,都应禁用。等长收缩既可预防肌肉萎缩及增强肌力,又能促进骨折端的紧密接触,克服断端分离趋势,常用于骨折早期的功能训练。

3.功能锻炼中的护理

3.1心理护理

骨折多数是由意外造成,给患者心理造成很大打击,容易引起惊慌、忧郁、悲观、消极等不良情绪[1]。针对心理准备不足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照顾,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以最佳心理状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应给患者讲解骨折手术方式以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给予心理支持,增强患者信心。术后应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整洁的休息环境。给患者介绍功能锻炼目的、方法、注意事项,让患者主动配合,正确地进行功能锻炼。

3.2不同时期护理

3.2.1早期护理

术后2周内,局部反应较明显,会出现较大程度的肿胀。早期骨痂未形成,不应过度锻炼,劳逸结合,切勿操之过急。早期上肢功能锻炼要求患者抬高患肢,将患肢向心性肌肉按摩,对未固定的关节进行训练,有助于消除肿胀。

3.2.2中期护理

术后2至5周内,骨痂逐渐形成,骨折部位肿胀程度减轻,骨折端稳定。此时期应适当进行关节和功能位锻炼,根据患者骨折病情恢复具体情况制定锻炼方案,在不影响骨折固位稳定的下,可较大幅度活动。医护人员应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活动。在活动关节的情况下,有意识得将肌肉紧绷,能使肌肉等长收缩。股四头肌的锻炼:仰卧,两换抬腿,伸直膝关节,足跟稍离地面,保持5s,放下。反复交换双腿进行锻炼,每天早晚一次,一次约5min。腓长肌的锻炼:按摩小腿部位,做双足背屈活动,每日2次,具有预防肌肉萎缩和足下垂的作用。不能自主锻炼的患者,可使用Cpm康复机进行被动下肢锻炼,每天2次,每次约25min。当X线显示骨折端有骨痂大量形成时,可扩大活动范围增强活动力度。中期锻炼的目的是恢复肌肉力量,活动关节。

3.2.3后期护理

术后5周以后,骨折端的骨痂形成足够多,外固定物已去除,患肢会感觉很轻松,关节活动基本能恢复正常。此时期还需要进行肌肉和关节的全面锻炼,加快患肢功能恢复,活动以骨折部位不发生疼痛为最大限度。注意在锻炼时不能增加骨折端的旋转、剪切等不良作用力,锻炼的力度和部位不正确是导致关节痉缩和僵硬的常见原因。

3.3出院指导

骨折康复过程比较长,医护人员在患者出院时应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详细指导,让患者在家进行康复锻炼。在家锻炼应循序渐进,锻炼的强度和时长应根据患者的承受力为限,避免锻炼不当引发再次骨折。上肢的锻炼以增强患者双手的握力进行锻炼,下肢锻炼以患者负重行走的能力进行锻炼。

4.健康教育

骨科护理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模式,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治疗态度,也是护士自身价值的自我体现。健康教育应涉及医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护理技巧等。

5.小结

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重要护理措施,能加快骨折愈合,促进肢体功能恢复。辩证护理在不同疾病的护理过程中十分重要,骨折患者治疗的目的是促进骨折愈合,最大限度地恢复肢体功能,减少骨折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骨折患者护理的全过程需用辩证的观点,将动与静相结合,功能锻炼与心理干预相结合,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骨折炎症扩散,防止肌肉萎缩,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另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骨折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功能锻炼,对骨折病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康复锻炼方法篇9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康复;研究

肺康复方案将循证医学作为分析基础,其中还结合各种学科知识,对患有CopD患者制定出个体化综合性治疗方法。石等人[1]报道称,作为一项具有显著效果而且非常主要的非药物治疗方法,目前没有相对统一的模式,肺康复主要包括有患者评估、运动锻炼等6个具体步骤。本文就肺康复治疗方法在研究进展方面进行分析,为医务人员提供诊治根据。

1运动方案的制订

1.1锻炼骨骼肌锻炼骨骼肌主要是上下肢阻力及耐力练习。上肢锻炼,能有效锻炼增加力量从而改善上肢体能,比如上肢肌力计、弹力带及重物阻力等支撑上肢锻炼。优于支撑性的练习并没有在其中。王海峰等人[2]报道表明,下肢锻炼通过如跑步机、单车测力计、步行或者重物阻力训练进行改善运动耐力,而下肢锻炼可以减少下肢功能失用(主要的CopD患者运动障碍原因)。改善单腿与双腿的训练与有氧代谢功能相似。其中单腿所需要消耗的代谢量更少,患者能够长时间进行锻炼。上下肢共同运动比单纯只是上肢或者下肢运动更能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而且在运动之中患者比有氧运动时出现呼吸困难的可能性更小,这是由于呼吸做功更少。

1.2呼吸肌与全身锻炼杨秀云等人[3]报道称,锻炼呼吸肌可以增加患者呼吸肌力量、耐力及功能。患者可以通过排痰训练等得到增加。而全身性质运动主要是进行有氧运动,包括游泳、爬山或者跑步等。其可以重建并维持个体的功能运动。而单独进行有氧运动较有氧运动配合骨骼肌抗阻力训练等共同训练更有成效,所以我们采取综合运动方案。制订方案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患者在进行锻炼的时候改变平时行为方式,从而一步步建立有益的生活方式。在此过程中,患者可以长期进行锻炼从中获得益处。

2运动场所和组织者

朱健峰等人[4]有报道表明,在医院或者社区,即使是家中亦可进行康复运动,其锻炼康复效果与锻炼场所并无很大联系。所以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病情选取不同锻炼场所,选择最合适自己的锻炼场所。若身体状况差不允许进行集体或者正式锻炼的患者,则可以选择自行锻炼方案。据相关资料,理想的方案应当是结合多门学科知识,包括医生、护士、心理医生及运动专家等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实施的综合体。人力资源情况根据医疗条件进行相应配备,一般来说,至少应配备1位全职人员。患者状况和需求应当是主要负责医疗人员所需要了解掌握的。在基层医疗服务中,在人力资源情况有限情况下,以护士为主的的计划同样可以获得成功。

3适宜人群以及锻炼时间安排

3.1适宜人群疾病的各个时期及各年龄阶段患者都是适宜人群,都可以进行肺康复的康复训练,急性加重入院的患者亦是如此。张俊红等人[5]报道证实,肺康复训练可使得早期进行锻炼的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症状、运动与生活能力都能得到显著改善,还可以降低患者住院天数与死亡率。所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患者进行运动锻炼都能产生效果。但是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目前主要是呼吸困难评分3级以上患者进行肺康复锻炼。

3.2锻炼时间安排王芳等人[6]调查表明,不同时间变化会影响CopD患者所感知症状,日常生活活动影响着,在早上感觉为最差,所以最佳时间是在上午晚些时候及中下午早些时候来进行运动锻炼。一般采用的有效锻炼持续时间是6~12w,一般是时间越久越好。但是给患者带来的益处会随着肺康复训练后慢慢减少。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实施康复计划重复是否更好。患者的健康是可以通过在家或者其他场所坚持运动锻炼维持的。

4锻炼频率及其强度

目前就CopD患者锻炼频率与强度没有标准定义,由于不同患者在进行锻炼运动时患病症状程度不同。就美国运动医学会(aCSm)与美国心脏协会(aHa)所公布,年纪较大患者每周应当有不少于150min中度训练运动。对于一部分CopD患者而言,要做到这样比较困难。患者理想中治疗锻炼就是既不能有负担又可以达到锻炼效果。在锻炼运动开始患者还能继续,没有不适宜感,然后慢慢加大锻炼的时间与锻炼强度。黄秀琴等人[7]报道称,不少于3次/w,运动时间为10~45min/次,强度在60%~80%最佳。如果患者由于病情因素而无法持续完成高强度运动,就可以进行间断性的训练,但要求间断练习与持续练量保持不变,才能达到所需强度。对大多数患者而言,低强度的运动对于CopD患者更具有实际意义,更可以长期锻炼。

5效果评估

5.1呼吸困难目前最常见患者进行自我评估是否引起呼吸困难的量表是呼吸困难分级评分(medicalResearchCouncildyspnedScale)相比于FeV1分级而言更好能进行预测患者生存率。对于干预之后的呼吸困难的微小变化则不是监控的很好。据临床显示,呼吸困难等级分为基础呼吸困难指数(BDi),短暂呼吸困难指数(tDL)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问卷(CRQ)中呼吸困难。而在锻炼中,选用离散间隔固定时间报告进行困难的测量。

5.2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估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QoL)量表有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等用于临床评价。这些表缺点是条目繁多,填写麻烦,统计起来较为复杂。目前,Cat问卷是临床康复测量最重要工具。问卷一共包括8个问题,包括活动能力等方面,是患者对自己测试工具。可以持续客观评估患者症状变化,也可以快速反应病情改善与恶化。

5.3综合评估CopD经常伴有严重肺外症状表现,是一个系统性的疾病。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比单方面的某一方面表现更加全面突出疾病的变化情况[8]①CopD病情程度与病情表现指标(BoDe),包括有体质指数、呼吸困难及运动能力。BoDe相比于FeV1而言可以更好判断患者1年之中疾病加重率与死亡率。但是不适于CopD急性重期评估;②与BoDe功能相似,多维度指数(aDo)能够评估以及判断CopD患者的干预之后效果;③多维指度指标(DoSe)指数可以比较好判断病情的发展。包括呼吸困难和急性加重频率等。

6影响因素

在实际生活中,CopD患者往往由于病情本身原因,还与社会、生理及家庭多方面原因有关,不能较好的完成锻炼运动计划[9-10]。所以要想制定一个较好运动计划应该把其因素考虑在内。比如时间方面安排、场所安排不理想都会影响患者参加锻炼计划。时间要与患者平时作息时间符合。场所方面,不能交通不方便。孙艳芳等[11]对CopD的康复方案中研究认为,患者不能对运动锻炼有不正确认知与理解,应该对其要有积极的态度对待锻炼运动。锻炼强度,锻炼内容以及患者锻炼的同伴是否积极互动,组织活动专业程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患者是否能持续锻炼运动。

7小结

根据目前研究表明,CopD患者康复方案即肺康复方案已经在临床上开展相关研究,而且取得了可观成绩,引起了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深切关注。尽管目前其没有完全运用到治疗中,但是对于CopD患者康复是值得进行研究使用的。结合多学科知识运用,实施合理康复锻炼计划,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CopD患病率及死亡率。造福CopD患者及其家庭。对社会亦有积极贡献。但我国内地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重点主要为治疗加重期及急性发作时患者心肺功能衰竭上,对患者的肺功能康复阶段的工作重视度不高,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基层医院实施综合性肺康复方案没有显著实质性进展[12]。护理工作中应用BoDe评分及评分标准尚在研究中,以上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及解决。

参考文献:

[1]石,严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运动康复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70-672.

[2]王海峰,李建生,王丁超,等.中医辨证配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急性加重呼吸衰竭52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3,54(8):664-667.

[3]杨秀云,杨中良.CopD稳定期维持治疗的研究进展[J].浙江医学,2013,1(13):1307-1309.

[4]朱健峰.CopD患者肺功能易感性与感染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6):1253-1255.

[5]张俊红,周庆伟,崔青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32-3334.

[6]王芳,程兆忠,王镜銮,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栓塞发生率的荟萃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24):1868-1871.

[7]黄秀琴,张鸣华,叶瑞海,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1):2542-2544.

[8]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评估和稳定期治疗[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3,12(7):497-498.

[9]王彩霞,金先桥,彭德荣,等.社区肺康复对轻中度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2):1332-1334.

[10]陈贵华,周向东,虞乐华,等.肺康复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者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6):868-871.

康复锻炼方法篇10

【摘要】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对照组进行常规锻炼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满意,其中两组患者经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术后2周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关键词】胫骨骨折;康复锻炼;临床效果研究

胫骨骨折在四肢骨折中较为常见,因为其血运具有特殊性,常合并膝关节功能障碍[1]?胫骨骨折手术后常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与畸形愈合等并发症,因此胫骨骨折术后早期康复锻炼越来越受到骨外科医师的重视?笔者选取我院骨科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其效果令人满意,有助于分析骨折康复和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的关系,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骨科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60例胫骨骨折行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3.5~66岁,平均35.2±2.1岁?右侧骨折36例,左侧骨折24例?患者均为车祸?坠落或跌扑造成胫骨骨折,均无神经和血管损伤?骨折分类,按ao分类方法,开放性骨折32例,42-C1型闭合性28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在入院后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根据骨折情况行内固定术,并尽可能恢复胫骨关节面的平整,需要时进行植骨?

1.3评价方法对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依据克氏康复学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估[3]?优:关节活动自如,能够灵活站起?下蹲,关节活动度丢失≤15°;良:关节自主活动,关节活动度丢失20°~30°;可:关节活动尚可,关节活动度丢失>30°;差:存在关节的自主活动,关节活动度丢失≥70°?

1.4康复锻炼方法

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锻炼联合Cpm机功能锻炼,对照组仅应用Cpm机行功能锻炼?观察组康复锻炼内容:1.术前康复训练: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主动屈伸膝关节?引体向上运动?直腿抬高?踝泵练习等,2~3次/d,每次10~20min?要将被动锻炼与主动锻炼相结合,把床下锻炼和床上锻炼结合,充分使各关节活动度得到锻炼,指导下地行走;2.术后康复训练:术后清醒后立即开始有效咳嗽?踝泵锻炼?深呼吸练习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的运动,如抬高患肢,令其高于心脏平面,保持屈膝30°能有效减轻肿胀,需要时静滴甘露醇?甘油果糖等;下肢骨折的患者因为患肢制动?长期卧床?手术创伤等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中老年患者血液黏稠度较高,容易发生下肢静脉栓塞等并发症,需要在术后嘱患者抬高患肢时令其进行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及患肢肌肉被动舒缩运动等;在术后要早期行主动功能锻炼,来有效提高康复效果;并且禁止过早负重,造成关节功能受损,至少于术后8周才能逐步行负重训练;并在术后开始应用Cpm机行功能锻炼?

1.5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满意,其中两组患者经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术后2周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胫骨骨折,尤其是合并腓骨骨折或者多段骨折极不稳定,采用跟骨牵引手术或石膏固定操作简单,但是对稳定骨折作用差,容易导致畸形愈合或者骨不连接[3]?胫骨骨折治疗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帮助骨折的愈合,因为在术后第二天新生胶原组织就开始沉积在关节周围,这种胶原纤维不利于膝关节的运动?患者在术后立即开始关节运动能够把瘢痕对关节Rom的限制降到最小限度?同时早期康复锻炼有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机体淋巴回流,避免术后深静脉的血栓形成[4]?还能够促进膝关节液的渗透?扩散,恢复肌肉力量,预防肌腱?关节囊粘连?挛缩,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膝关节的屈曲,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经评估后发现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术后2周肢体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因此胫骨骨折积极手术治疗配合优质的康复护理能够提高治疗和改善预后?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心理护理,鼓励术后尽早进行主动锻炼,并掌握各种注意事项,能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通过术后早期采取康复锻炼的方法能够提高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使膝关节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日,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段贤斌;卢小虎;裴志杰;程锦珍;皮下钢板治疗胫骨骨折术早期康复锻炼[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4(02):50-51.

[2]戴闽;艾江波;帅浪;范红先;张斌;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0,4(12):973-975.

[3]张丽华;健康教育对胫骨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生活质量影响[J].当代医学,2011,11(07):92-93.

[4]张淑华;胫骨骨折临床综合治疗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