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十篇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十篇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09:32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礼仪课程;问题;解决

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礼仪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1.中国传统文化是文化载体和历史符号

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儒家很成功地使整个中国保持了优美的风度与完善的礼节……这种理解并非仅限于上流社会,贫苦的人民也颇讲求。”当今天的我们崇尚西方的生活、使用英语和西方的社交礼仪的时候,也许不会想到,当西方哲学家在思考道德问题的时候,会将中国传统礼仪作为一种可供示范的典型。事实上,有学者研究指出,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时候,由于科技的发展让西方人信仰缺失,他们希望从东方重新探索到道德的边境。

对中国而言,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也最容易被学者们提起的是儒家思想。儒家讲求“仁义礼智信”,其中“礼”就与当今谈论的“礼仪”相关。道德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学者将其渊源归于“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够从他为人处事和生活态度中体现出来,将“礼”看做个人道德的外在表现形式。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与礼仪密切相关。

2.中国礼仪与西方礼仪在现代进行文化博弈

当各国都在强调文化“软实力”,美国提出文化“巧实力”的时候,韩国在保持本国文化传统和珍视本国文化方面做出了非常巨大的努力,甚至将中国的“端午节”申请为韩国的文化遗产。而在这方面,我国则有待加强。

当美国好莱坞输出它的产品的时候,它所传达的是自身的文化,而文化霸权将成为“精神及道德领导权”,并以这种该方式对社会加以引导和统治。因此,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竞争,想要保持自身的精神独立,就要保护自己的文化,礼仪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3.高校大学生对中国礼仪与文化的学习需求

之前在微博上有一条很火的微博,用生动形象的图画表现了中国传统礼仪中的一些基本要求。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能把筷子竖着插在米饭上,因为这样像是在坟头上插的香。很多年轻人尤其是高校大学生愿意转发,并且在转发的时候说“这些老规矩不能忘”。能够看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和文化具有敬畏之情,并且希望将其传播出去。

在网络上,也会有人归纳“作为中国人不能不知道的传统习俗”,将中国传统节日的礼仪加以说明,这些深受高校大学生喜爱。

二、融合过程中大学礼仪课程教学可能遇到的困难

1.礼仪与文化交叉部分的师资专业性问题

由于中国高校课程的细分,不同学科之间在教学侧重上存在差异,甚至由于不同学科在学科基础理论的建立和前提设置上就存在差别,导致在师资方面存在问题。例如,在文学院的课程中,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课程可能比较侧重于文学史,而文化史的方面也多从历史上的文学材料中提炼出来。

2.对于课程普及度的考量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礼仪课程中十分重要,然而应将其作为一门怎样的课程尚有待考量。一方面,学生日常的专业学习压力很大;另一方面,学校的课程资源有限,如果“一刀切”直接将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各教学院系又担心占用专业课学时。而如果只对某一个专业开设,又存在其他专业学生无法享受这一教学资源的问题。

3.教学方法上需要探索

杭州师范大学岳刚德副教授曾经指出,儒家思想讲究“修身为本,道德成人”,既重视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思辨,更重视对于人在培养自身修养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的教学层面,值得探求的内容最多。

三、传统文化与大学礼仪课程融合方式探索

1.多学科教师联合授课与集体研究

在中国,由于学科背景不同,一些教师没有足够机会相互交流,但事实上,不论是在研究过程中,还是在授课过程中,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碰撞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因此,建立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内容的大学礼仪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联合在一起,一起研究授课方式和研究这一新的课程。

在开始的阶段,可以采用不同老师分别进行几节讲座的方式来进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不同的老师可以在其他老师上课的时候“旁听”,这样一方面可以交流观点,另一方面,避免不同老师所讲内容有矛盾的现象而给学生造成误解。

2.教学调研与教学过程相结合探索培养模式

(1)可以考虑在课程前期、中期、后期进行教学调研。在已经有的研究中,能够体现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方向课程的热情。当问及“如果我们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您认为有必要开设以下哪些课程?”的时候,调查显示,已经上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课程的同学中有超过23%的同学认为仍然需要增加相关的其他课程。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一个比较新的尝试,除了在上课之前进行调查之外,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也应该积极收集同学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在课上希望学到些什么、目前的课程设置有哪些需要改进等等。

(2)对于应该如何开设课程方面,可以先选择进行提供公共选修课,以讲座的呈现方式面对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能够逐步了解有多少学生愿意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课程

定位。

(3)作为创新尝试,可以考虑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网络授课。在课程开始之初,可以在上选修课的同时进行课程录制,并且上传到网络上供学生观看和传播。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这种授课方式能被大学生快速接受。

3.教学法上注重传承与创新

(1)通过多媒体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相比之下,礼仪是比较容易通过实际举例子来形象地表现的,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进行模拟。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包括影视剧作品、历史图片等方面的搜集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的环境中,用更为活泼的方式表现出来,文

化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东西。

(2)现场情景模拟

虽然传统文化不是非常容易形象生动地呈现,但是礼仪是可以通过行动来表现的。例如关于在座位上如何体现“长者为尊”的概念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学生事先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请上来几个同学,让他们演示自己会选择怎样安排座位,之后给出点评。

(3)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创新

湖南女子学院是在全国高校中把礼仪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正式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所院校,从2003年开始,在全校学生中开设了《现代礼仪》公共必修课,组织了现代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各种教研活动,制订了现代礼仪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首创了“3+3”高校学生礼仪素质培养模式并具体组织实施。“3+3”模式是该校礼仪专家蒋萍教授的一个创造,即在教育内容上,实现礼仪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与现代礼仪相结合、系统介绍与专业特点相结合;在教育方法上,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知识传授与养成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4)组织多方活动,促进言行一致

有学者已经提出,对于礼仪课程的教育,完全可以配套举办以大学生礼仪为主题的校园活动。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自己组织,学生可以通过讲座、舞台剧、表演、辩论等多种方式进行,甚至可能会超出教师的预期和想象。

总之,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礼仪课程的问题,最需要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理论,而在教学方面则可以更加开放,相

信学生的价值观和能力,在“言”与“行”共同的培养中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靖.中华文化大观[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8:33.

[2]齐文东.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礼仪课程中之初探[J].高教,2012(1).

[3]Kim,taehwan:paradigmShiftinDiplomacy:aConceptualmodelforKorea’s“newpublicDiplomacy”,Koreaobserver,winter2012;43,4;proQuestResearchLibrary,pg.527.

[4]【英】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常江.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7):98.

[5]韦冬余,焦方瑞,尚金兰.理解课程改革的复杂性:中国传统文化、复杂理论与课程改革国际研讨会综述[J].全球教育展望,2010(12).

[6]石玉秋.高职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必要性[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7]刘慧敏,孙国军.传统礼仪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的机制与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2013(2).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宋代;婚服;礼俗

一个时代的服饰,是那个时代文化的表征。宋辽夏金时期,我国各民族交流频繁,融合进一步加剧。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民族服饰在交融过程中相互影响、取长补短,中原宋王朝传统服饰吸收了许多少数民族元素,而北方草原民族服饰也逐步汉化。服饰是礼仪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礼仪、风俗文化在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大幕下,通过服饰文化的交流,由中原王朝向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传播、发展。中原王朝内部,礼仪经历了统治阶层的不断调整、强化,最终形成了不同于汉唐的、独树一帜的风格、体系。服饰作为礼仪文化重要表现形式,其分等级、定尊卑的作用也进一步加强。为了人生最重要的仪式——婚礼而准备的婚服,是传统礼仪文化的重要象征。无论是婚礼用的服装、化妆、配饰、都是当时社会审美取向的体现。华美、精致的婚礼服饰,是服饰文化的精华所在,也是礼仪规范的集中体现。研究婚服,能够更直接的了解这一时期各个区域的服饰审美取向和其中蕴含的礼仪文化内涵。近二十年来,虽然婚姻礼俗和服饰研究这两个方向研究成果卓著,但将它们相结合,研究婚礼服饰与婚俗、礼仪关系以及婚服的礼制内涵的文章却不多,可以说研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一、研究服饰、礼仪的古籍、专著

有关婚礼服饰的内容在众多史书中曾被提及,如在《宋史》[1]、《辽史》[2]、《金史》[3]、《西夏史》[4]中都对皇帝、后妃、命妇、官员等贵族的礼服形质有详尽的记载,并做了具体的规定。郑樵所著的《通志》[5]中对天子、太子、后妃、官员的章服和婚礼仪制也有明确记载。这类史书虽然记载了统治阶级的章服制度,但并没有专门对婚姻服饰进行记录。尽管如此,透过这些记载,我们还是可以一窥那个时代华美礼服的形质,婚服做为其中的精品,也必然包含了这些礼服的特点。

官方史书只关注了统治阶级,对于广大民众的婚礼服饰没有给与很多的笔墨。朱熹的《朱子家礼》[6]以及司马光的《书仪》[7]则对士大夫阶层的婚礼流程及礼仪规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这俩部书侧重对礼仪习俗、规范的阐述,给我们认识和了解这个时代中下层人民的婚姻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但是对婚服给与的描述只有寥寥几笔,一带而过。

到了现当代,研究服饰通史的著作颇多,最著名的要数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8],这部著作通过研究考古资料如壁画、画卷、刻印等,对中国历代传统服饰作了详尽的介绍,并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做了细致的刨析。其中第一百零二到一百三十一章是研究辽宋夏金的服饰,沈从文先生更多的从平民服饰入手研究,展现了这个时期社会各个阶层的衣着习俗。孙机著的《中国古舆服论丛》[9]对封建贵族阶级的舆服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我们可以透过这些描述了解那时婚礼服饰的基本特征。此外,陈茂同的《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志》[10]、朱和平著的《中国服饰史稿》[11]、周锡保的《中国古代服饰史》[12]、陈高华与徐吉军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13]、周汛及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风俗》[14]、黄能馥编著的《中国服饰通史》[15]、王民泽编写的《中国古代服饰》[16]、臧迎春著录的《中国传统服饰》[17]、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18]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服饰的著作,这些专著侧重点不同,叙述方式不同,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相互佐证,使我们更清晰的认识我国古代服饰的整体面貌。此外,王瑜所著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19]对北方少数民族服饰进行了系统的介绍。王青煜所著的《辽代服饰》[20]、赵评春和迟本毅著《金代服饰》[21]为研究辽代、金代的服饰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黄强著的《中国内衣史》[22]是一部专门对历代内衣形质进行收录、介绍的著作。周汛及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妇女妆饰》[23]、孟辉撰写的《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史稿》[24]是专门研究女子服饰的著作。周汛和高春明编著的《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25]是研究我国服饰文化的重要工具书。阅读这些专著,可以让我们从各个角度,全面的认识宋辽夏金时期衣着服饰的状态,领略传统服饰的魅力。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隐藏在这些靓丽衣饰下的礼仪内涵。在这些书籍中,并没有专门研究婚服的篇章,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此外,相关的服饰美学著作也是做论文的重要资料,近年来研究服饰美学的文章不少,主要有:叶立诚的《服饰美学》[26]、蔡子谔所著的《中国服饰美学史》[27]、高春明编著的《中国历代服饰艺术》[28]、兰宇与祁嘉华的《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29]。

除了研究服饰的专著外,关于礼仪、民俗研究的著作也是我要了解的重要部分。台湾学者彭利云所著的《宋代婚俗研究》[30],是一部全面介绍和分析宋代婚俗礼仪的专著。美籍学者尹沛霞著,胡志宏译的《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31],从外国人的视角审视宋辽夏金时期的女性和婚姻,有许多独特、新颖的观点。王文宝著的《中国民俗研究史》[32]对我国传统民俗做了系统、深刻的分析研究。朱瑞希等所著的《辽宋金社会生活史》[33]对辽、宋、夏、金的社会生活面貌做了全面的展示。陈戍国著的《中国礼制史·宋辽夏金卷》[34]对这一时期几个政权的各种礼仪制度做了论述。此外,陈顾远《中国婚姻史》[35]、吴存浩《中国婚俗》[36]、彭林著的《中国古代礼仪文明》[37]、王炜民编著的《中国礼仪文化》[38]、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39]都是研究婚姻礼俗的重要资料。

二、相关的论文

研究宋辽夏金时期婚服、婚俗的论文并不是很多,主要研究服饰的有:贾玺增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首服研究》[40]、殷冰瑶的硕士论文《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41]、邓雅的硕士论文《探究我国汉族女性婚礼服的演变和创新》[42]、王雪莉的硕士论文《宋代服饰制度研究》[43]。相关的有杉本正年著、樊一译的《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44]、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45]、乔婷《宋代服饰特点的研究与探析》[46],陈熠鑫、韩丽东、郝云华的《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47]、谢檣《宋代女性词中的妆饰民俗》[48],这几篇论文多从民俗的角度分析宋代服饰的特点,对婚礼服饰提得不多,也没有谈到其礼制内涵。

对于婚礼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有:吕友人、王立军所撰《宋代婚礼概述》[49]、于佐君《谈婚姻礼服文化的变迁》[50]、《中国传统婚礼习俗》[51]、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52]、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53]、包福存《婚礼仪式研究综述》[54]、李金玉《略论中国古代的婚礼》[55]、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56]、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57]、王启发《礼义新探》[58]等等。

对于婚俗研究的主要有:王歌雅《中国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论》[59]、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60]、《中国各地婚俗》[61]、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1992年第5期)[62]、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63]、《中国特色婚俗》[64]、鲁婷,陈娟娟《浅析中国“彩礼”婚俗存在原因》[65]。

对于少数民族服饰、礼仪进行研究的有:岛田正郎、何天明《辽代契丹人的婚姻》[66]、黄莉《辽代婚姻综述》[67]、杨富学与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68]、夏宇旭及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69]等论文,为我们研究辽国婚姻礼俗提供了资料。谢静的《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70]、孙昌盛所撰的《西夏服饰研究》[71]、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饰浅谈——以ДX.02822为中心》[72]、陈霞的《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管窥》[73]等几篇文章都在西夏服饰方面做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牛达生《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74]、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75]等文章对西夏婚礼制度作了介绍。关于西夏服饰、礼仪方面的论文相对而言很缺乏,这方面的研究也很不足。研究金代服饰、礼仪的文章同样比较缺乏,只见到俞超伟所写的《填补金代服饰制度的空白》[76]这篇文章通过考古发现充实了金代服饰史料。此外还有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77]以及顾韵芬、高岩、李丹《金代女真族服饰文化的整合性发展》[78]等。这些文章虽然为我们在服饰、礼仪这一领域进行探索、挖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让我们用以学习和借鉴,但是它们都没有对婚礼服饰及其与礼仪、风俗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鉴于这方面的内容对于我们清晰地认识宋代的服饰文化、礼仪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元]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元]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元]脱脱.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元]脱脱.西夏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8.

[5][宋]郑樵.通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宋]朱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7][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9(1).

[8]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孙机.中国古舆服论丛[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10]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志[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1]朱和平.中国服饰史稿[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2]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

[13]陈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5.

[14]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15]黄能馥.中国服饰通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16]王民泽.中国古代服饰[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17]臧迎春.中国传统服饰[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3.

[18]张书光.中国历代服装资料[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1990.

[19]王瑜.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服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20]王青煜.辽代服饰[m].沈阳:辽宁画报出版社,2002.

[21]赵评春,迟本毅.金代服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22]黄强.中国内衣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

[23]周汛,高春明.中国历代妇女妆饰[m].北京:三联书店,1988.

[24]孟辉.中国历代女子服饰史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

[25]周汛,高春明.中国衣冠服饰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6.

[26]叶立诚.服饰美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

[27]蔡子谔.中国服饰美学史[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

[28]高春明.中国历代服饰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29]兰宇,祁嘉华.中国服饰美学思想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30]彭利云.宋代婚俗研究[m].天津:新文丰出版公司,1988.

[31]胡志宏.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32]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33]朱瑞希.辽宋金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4]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宋辽夏金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

[35]陈顾远.中国婚姻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36]吴存浩.中国婚俗[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37]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38]王炜民.中国礼仪文化[m].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2.

[39]钟敬文.中国礼仪全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0]贾玺增.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东华大学博士论文,2006.

[41]殷冰瑶.探究中国历代婚服上的民族元素[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2]邓雅.探究我国汉族女性婚礼服的演变和创新[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43]王雪莉.宋代服饰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6.

[44]杉本正年,樊一.中国古代的服色及其思想背景[J].成都大学学报,1995(4).

[45]许星.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6).

[46]乔婷.宋代服饰特点的研究与探析[J].山东纺织经济,2010(10).

[47]陈熠鑫,韩丽东,郝云华.浅谈宋代服饰的民俗风格[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48]谢檣.宋代女性词中的妆饰民俗[J].时代文学,2009(2).

[49]吕友人,王立军.宋代婚礼概述[J].殷都学刊,1991(4).

[50]于佐君.谈婚姻礼服文化的变迁[J].纺织导报,2008(11).

[51]中国传统婚礼习俗[J].现代语文,2007(4).

[52]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5(2).

[53]彦斌.中国婚礼仪式史略[J].民俗研究,2000(2).

[54]包福存.婚礼仪式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7(4).

[55]李金玉.略论中国古代的婚礼[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56]大勇.中国传统婚庆礼俗与当代婚礼[J].现代交际,2001(11).

[57]段淑萍.中英婚俗文化及差异[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58]王启发.礼义新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3).

[59]王歌雅.中国古代聘娶婚姻形式略论[J].求是学刊,1993(1).

[60]黄修明.中国古代“服禁”论[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6(1).

[61]中国各地婚俗[J].中国地名,2008(10).

[62]鲍宗豪.中国婚俗的文化意蕴[J].社会科学研究,1992(5).

[63]韩芳.中西传统婚俗之比较[J].中国校外教育,2008(1).

[64]中国特色婚俗[J].中国地名,2008(10).

[65]鲁婷,陈娟娟.浅析中国“彩礼”婚俗存在原因[J].传承,2009(6).

[66]岛田正郎,何天明.辽代契丹人的婚姻[J].蒙古学信息,2004(3).

[67]黄莉.辽代婚姻综述[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2003(3期).

[68]杨富学,孟凡云.契丹媵婚制考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1(4).

[69]夏宇旭,赵玮彬.辽金契丹女真婚制婚俗之比较[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70]谢静.敦煌石窟中的西夏服饰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09(3).

[71]孙昌盛.西夏服饰研究[J].民族研究,2001(6).

[72]石小英.西夏平民服饰浅谈——以ДX.02822为中心[J].宁夏社会科学,2007(3).

[73]陈霞.西夏服饰审美特征管窥[J].史学理论,2010(31).

[74]牛达生.从考古发现看唐宋文化对西夏的影响[J].考古与文物,2001(3).

[75]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J].宁夏社会科学,2009(1).

[76]俞超伟.填补金代服饰制度的空白[J].中国文物报,2001(8).

[77]王春蕾.试述金代女真族服饰及演变[J].黑龙江农垦师专学报,2002(4).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3

[关键词]清代 《仪礼》 文献

[分类号]G256

在古代,由于《仪礼》本身重视繁琐礼仪,并文义古奥、难以卒读,人们对其重视不够。至宋王安石改革科举,取消《仪礼》之房、不立学官以后,《仪礼》学研究一度滞后。这种情况一度持续到清代,随着朴学思潮的兴起而大有改观。

清代是《仪礼》学研究的高峰期,不仅涌现出一大批《仪礼》学研究队伍,而且拥有数量可观的《仪礼》学研究文献。据王锷统计,有清一代《仪礼》学研究有专著传世的有177人,专著225部,占整个古代《仪礼》学研究总数的45%,此还不包括清人文集中研究《仪礼》的单篇论文(本文主要以清代《仪礼》学专著作为研究对象),可见清代《仪礼》学研究之辉煌,成就之斐然。在如此空前繁荣的背景下,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也独具特色。

1 践履礼学思想、适应朴学思潮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始终与朴学思潮息息相关,总是伴随着朴学思潮的变化而变化。另外,随着朴学思潮的发展,清人也善于总结礼学思想,在礼学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仪礼》文献研究。因此,践履《仪礼》学思想,适应朴学思潮,使清代《仪礼》文献研究打上了时代的印记。

1.1 汉宋兼采的清初

清初学者在顾炎武、黄宗羲等一批明末遗老的感召下,针对宋明空疏的心性之学,掀起了一股回归原始儒学的思潮。“在清初回归原始儒学思潮中,一个令人注目的思想现象,便是学界舍弃了由官方支持的程朱理学,而置身于对传统经学的重新审视与体认”,这种审视与体认的结果,便是对汉代经学格外予以重视。“随着清初经学研究的日趋汉学化,清初经世学风也逐渐转向文献考证,从而形成了以实证方法治经的朴实学风。由经学的尊汉黜宋而引发的经典考辨运动,也必然导致清初学术领域研究方法的转向,即由浮诞改为质朴。”在这种朴实学风的引领下,一批学者开始专攻儒家经典,就连北宋以来少有人问津的《仪礼》之学,也开始有人涉足了。

首先对《仪礼》进行研究的是一批明末诸生,如沈昀、吴名溢、许裔、张凤翔、顾炎武、张尔岐等人,其中以张尔岐成就最大。顾炎武虽无《仪礼》研究之专书,但其于清初《仪礼》校勘之功不可忽视。“清人校勘《仪礼》,以顾炎武为嚆矢,肇端于顾氏以唐开成石经校明北监本十三经”,“顾炎武为石经之功臣,亦为《仪礼》之功臣。清人校《仪礼》,于起步时即能高出前人一筹,皆因顾氏睿识。”张尔歧《仪礼》学有《仪礼郑注句读》17卷、《仪礼丧服经传并记》1卷、《仪礼监本正误》1卷、《仪礼唐石经正误》1卷、《仪礼考注订误》1卷等。张氏《仪礼郑注句读》一书全录《仪礼》郑注,摘取贾疏而以己意断之,并为之句读,考辨详博,被誉为开清代《仪礼》研究之先河。《四库全书总目》对该书评价较高,认为“尔岐兹编,于学者可谓有功矣”,不失为公允之论。

稍后的姚际恒有《仪礼通论》17卷。由于该书于其生前未及刊行,故其对清代的《仪礼》学研究影响不大,学界也公认其早已佚失。后由陈祖武先生发现其抄本并加以点校出版,始为学界重视。陈先生认为:“姚氏治《仪礼》,受敖继公、郝敬旧著影响甚深。由于从宋学营垒出,故而际恒于敖、郝二家书极意推崇。”陈先生所言至确。

此外,毛奇龄有《仪礼疑义》2卷、《昏礼辨正》1卷、《丧礼吾说篇》10卷、《三年服制考》1卷。其《丧礼吾说篇》凡32篇,书前有目录及丧礼吾说篇标记,大抵以子夏《丧服传》乃战国以后人伪作,故逐条改之,务反其说,好立异说。徐乾学《读礼通考》120卷,该书是徐氏积十余年,三易其稿而成。其仿朱熹《仪礼经传通解》之例,兼采众说,于《仪礼》之丧服、士丧、既夕、士虞及大小戴《记》中有关丧礼,剖析其义,足称详洽。李光坡《仪礼述注》一书,采用疏注体的形式,遵照贾疏的体例特点及句、注安排情况,进行编撰。《四库全书总目》评价云:“光坡此编,虽瑕瑜互见,然疏解简明,使学者不患于难读,亦足为说《礼》之初津矣。”可谓一语中的。

林存阳在总结清初《三礼》学的历史特征时说:“……在方法上注重求实,不尚空谈,趋向于‘超越汉宋’或‘汉宋兼采’,基本不持门户之见;……清初三礼学的这些特征,亦即其历史意义所在,也是其得以在清代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原因所在。”林氏概括近是。作为《三礼》之一的《仪礼》学,在清初的历史特征就是如此。

1.2 汉学独尊的乾嘉

章太炎《清儒》一文认为清代学术“其成学著系统者,自乾隆朝始”。而萌发于清初的朴学思潮至乾嘉时期也达极盛,它主盟学坛达百年之久。有学者称:“朴学的‘汉学’化改造,完成于乾隆年间。标志有二:一是学术基本摆脱‘汉宋兼采’的影响,进入了独立自主、个性化的发展阶段;二是汉学家法的建立,把阎若璩、胡渭等实践的学术样式规格成为明晰的汉学范型。”

在乾嘉朴学主盟学坛的形势下,经学研究大家辈出,“家谈许郑,人说贾马”,已成时尚。该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参与《仪礼》学研究的经学大家,如吴廷华、胡匡衷、凌廷堪、张惠言等。其中吴、皖两派的创始人也均不废《仪礼》。吴派学者惠栋有《仪礼古义》1卷;皖派江永有《仪礼释宫增注》、《仪礼释例》、《昏礼从宜》各1卷;戴震有《仪礼正误》1卷。由此可见当时学者对《仪礼》的重视。

吴廷华有《仪礼章句》17卷、《仪礼疑义》50卷。其《仪礼章句》以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过于墨守郑注,王文清《仪礼分节句读》以句读为主,笺注失之太略,因此折衷先儒,以补二书所未及。每篇之中,分其节次;每节之内,析其句读。其训释多本郑、贾笺疏,亦间采他说,附“案”以发明之。于丧礼尤为详审。

胡匡衷有《仪礼释官》9卷,该书是胡氏《仪礼》学研究之心血所在。胡匡衷作是书,“尝刺取十七篇中所陈各官,条举件系,一准《周礼》为差次,明其所以分职联事之意,成书六卷。又取《左传》、《国语》、《戴记》诸官名,为《仪礼》所未有,而有合于《周礼》者,别辑为《侯国官制考》二卷、《侯国职官表》一卷,总名日《仪礼释官》。”因而,该书“断据精确,足补注疏所未及,诚古来治《仪礼》者未有之作而实不可少之作也”。

凌廷堪研究《仪礼》,提出“复礼”说,主张“以礼”,其云:“圣人之道,至平且易也。《论语》记孔子之言备矣,但恒言礼,未尝一言及理也。……圣人之道本乎礼而言者也,实有所见也;异端之道外乎礼而言者也,空无所依也。……圣人不求诸理而求诸礼,盖求诸理必至于师心,求诸礼始可以复性也。”故而他认为“圣学礼也,不云理也”。凌氏此说一出,对当时学界影响至深,故阮元云:“一时间,礼学披靡天下,学界

几几乎以言理为禁忌,后学者群弃理而归之。”凌廷堪有《礼经释例》13卷等。该书曾五易其稿而成,是一本专门释例体著作,仿照杜预《春秋释例》而作,分通例、饮食之例、宾客之例、射例、变例、祭例、器服之例、杂例八类。钱大昕对此书评价甚高,认为:“尊制一出,学者得指南车矣!”实为的论。

张惠言的《仪礼图》是专门以图解的方式来解释《仪礼》的著作,该书在继承宋人杨复《仪礼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表现为对经文章节内容的划分,认识更全面、更周密。是书六卷,以宫室图、衣服图单列一卷而总挈大纲,统领全文。其余五卷,按郑氏《仪礼》十七篇之仪节随事列图,便于读者理解经文。

1.3 多样化的晚清

道咸以降,朴学世风日下,不仅失去了乾嘉时期的辉煌,而且由于今文经学的复兴,众多学者在辨析汉宋学术异同的同时,开始提倡义理之学,主张调合汉宋。另外,应凌廷堪提出而由阮元倡之的“以礼”的理学思想影响下,陈澧提出并经黄以周修订了“理学即礼学”的治学主张。这种思想,对当时包括晚清阶段《仪礼》学研究影响甚深。

本阶段《仪礼》学研究较为复杂,有主古文经学,有主今文经学,也有持“汉宋兼采”之论的。主古文经学治《仪礼》,成就最大者当推胡培晕,其《仪礼正义》代表清代《仪礼》学最高水平的三部著作之一;梁启超评价其“为极佳新疏之一”。胡培晕继承家学,又师从凌廷堪研究《仪礼》,因而为学精审,于《仪礼》学尤为洽熟。其研究《仪礼》,“覃精研思,积四十余年”,基本写定是书,被誉为“二千余岁绝学也”。

胡培翠是著名的古文派经学家,他认为《仪礼》“非周公莫能作”。此后的曹元弼基本上承袭了这一观点。曹氏“于礼经可称深造”,其《仪礼》学有《礼经校释》22卷、《礼经学》7卷。《礼经校释》一书“发疑正读,择精语详。每获一义、解一难,必印证群籍,斟考钩稽,寝食与共。遇诸家聚讼处,务在折衷一是,不惜十易稿以求其当。……足为礼学功臣。即此书孤行,已可与张氏《图》、凌氏《释例》、阮氏《校刊记》、胡氏《正义》相伯仲耳”。

当然,也有不同声音。随着今文经学的兴起,一些今文经学家认为《仪礼》乃孔子所作。此以邵懿辰、廖平、皮锡瑞等为代表。《礼经通论》是邵懿辰礼学研究的代表作,该书称:“夫经礼三百,曲礼三千,《仪礼》所谓经礼也。周公所制,本有三百之多,至孔子时,即礼文废阙,必不止此十七篇,亦必不止如《汉志》所云五十六篇而已也。而孔子所为定礼乐者,独取此十七篇以为教,配六艺而垂万世,则正以冠、昏、丧、祭、射、乡、朝、聘八者为天下之达礼耳。”廖平曾指出:“邵《仪礼通论》以经本为全,石破天惊,理至平易,超前绝后,为两千年未有之奇书。”皮锡瑞尽管没留下《仪礼》学研究专著,但其《三礼通论》中有诸多论《仪礼》之内容,可取的内容不少。

另外,也有主张汉宋兼采的,如曾国藩。曾氏为学主张“一宗宋儒,不废汉学”,其《读仪礼录》,从内容上讲,是对《仪礼》一经的选注,而不是逐字逐句地校注《仪礼》;在篇次上,亦遵照《仪礼》郑注、贾疏旧本十七篇之序。该书凡录一百一十余条,十七篇皆有之,间有新义。

当然在晚清,治经主张“汉宋兼采”,也是时代的潮流和学术倾向,就连治经以汉学为宗旨的胡培犟也不鄙视宋学。胡韫玉说他:“先生虽专治汉学,然亦不菲薄宋人。尝答赵炳文论学,能综汉、宋学之得失而持其平。……此先生之所以大也”。胡韫玉之言是矣。

2 自上而下对《仪礼》学研究的重视

2.1 统治阶级对《仪礼》研究的重视

清代的《仪礼》学研究,也受到统治阶级的关注。如乾隆自登基始,便于元年六月颁发了一道圣谕,命纂《三礼》义疏,谕日:“《仪礼》、《周礼》二经,学者以无关科举,多未寓目。朕思《五经》乃政教之原,而《礼经》更切于人伦日用,传所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者也。……应取汉、唐、宋、元以来注疏诠解,精研详订,发其义蕴,编辑成书,俾与《易》、《书》、《诗》、《春秋》四经,并垂永久。其开馆纂修事宜,大学士会同该部,定议聚奏。”(《清高宗实录》卷21,乾隆元年丙辰六月己卯条)乾隆此次下谕,揭开了三礼馆开馆的序幕。经过20余天的酝酿,三礼馆便正式启动。“以此为开端,一项以最高统治者政治意志为导向的学术文化整理项目,走向政治舞台。……以此为基始,清代《三礼》学的演进,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也正是以此为基始,清代《仪礼》学研究大兴,并逐步达到鼎盛。经过十一年的努力,刊成《钦定三礼义疏》,其中《仪礼义疏》48卷。该书分经文为40卷,冠以《纲领》1卷、《释宫》1卷,不入正文卷数;殿以《礼器图》4卷、《仪节图》4卷,实为50卷。是书以元敖继公《仪礼集说》为宗,参核诸家,补其舛漏,至今文、古文之异同,则全采郑注。经文、记文之次第,则一从古本。所分章段,则多采朱子《仪礼经传通解》。是书考证之功,也甚于他经。

2.2 儒臣的《仪礼》研究

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很多儒臣进入了三礼馆并担任重职,如李清植、任启运、方苞等担任过三礼馆副总裁之职;诸锦、官献瑶、王文清、蔡德晋、吴廷华、王士让、姜兆锡等人担任过三礼馆纂修之职。而这些儒臣也都有《仪礼》学研究著作,如李清植有《仪礼纂录》2卷、《仪礼注疏考证》,任启运有《朝庙宫室考》2卷、《肆献裸馈食礼》3卷,方苞有《仪礼析疑》17卷、《丧礼或问》1卷,诸锦有《飨礼补亡》1卷,官献瑶有《读仪礼》,王文清有《仪礼分节句读》,蔡德晋有《礼经本义》37卷,吴廷华有《仪礼章句》17卷、《仪礼疑义》50卷,王世让有《仪礼钏解》17卷,姜兆锡有《古今丧服考》、《仪礼经传内编外编》等。这些儒臣位居高官,却不废《仪礼》,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无疑给清代、特别是乾嘉《仪礼》学研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3 在野文人的关注

除了统治阶级与一些儒臣重视《仪礼》学研究之外,一些在野的文人也都积极参与到《仪礼》研究之中来,如上文提到的张尔岐等。张氏在明末遭受家国变故,矢志不仕清,以布衣终老。他研究《仪礼》,步顾炎武之后注重以唐石经校订经文,其《仪礼郑注句读》末附《仪礼石本误字》1卷,就是以唐石经校勘《仪礼》经文的成果。彭林先生云:“尽管尔岐殆非最早注意唐石经者,但其识见犹有过于顾氏之处”。彭氏所言近是。张氏《仪礼郑注句读》在校勘经文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成就,故而《四库全书总目》称许该书:“其谬误脱落,衍羡颠倒,经注混淆之处,皆参考得实。”

3 《仪礼》学研究成果超轶前代

3.1 清代《仪礼》文献之分类

清代《仪礼》研究,无论从研究者的队伍,还是从研究成果而言,都超轶前代。在空前繁荣的背景下,学者们对《仪礼》文本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致使《仪礼》学在清代处于辉煌的巅峰。就《仪礼》文献内容而言,其涉及广泛、系统、全

面,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解《仪礼》经文的:如方苞《仪礼析疑》,吴廷华《仪礼疑义》,蔡德晋《礼经本义》等;②研究《仪礼》目录的:如臧镛堂《仪礼目录》,胡匡衷《仪礼目录校证》等;③研究礼法通例的:如凌廷堪《礼经释例》,江永《仪礼释例》等;④研究宫室的:如张惠言《仪礼宫室图》,江永《仪礼释宫增注》,胡培晕《仪礼宫室定制考》等;⑤图、表解《仪礼》的:如张惠言《仪礼图》,吴之英《仪礼礼事图》,马徵蘑《仪礼表》,蒋彤《仪礼丧服表》等;⑥研究官职的:如胡匡衷《仪礼释官》等;⑦研究古、今文的:如宋世荦《仪礼古今文疏证》,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义》等;⑧研究服制的:如张尔岐《仪礼丧服经传并记》,毛奇龄《三年服制考》,程瑶田《丧服文足征记》等;⑨研究《士丧礼》的:如沈昀《士丧礼说》,吴名溢《丧礼注》,方苞《丧礼或问》等;⑩研究《昏礼》的:如江永《昏礼从宜》,朱董祥《昏礼广义》等;⑩研究《仪礼》声读的:如檀萃《仪礼韵言》,段玉裁《仪礼汉读考》,陈光煦《仪礼汉读考》等;⑩通考礼书的:如徐乾学《读礼通考》,秦蕙田《五礼通考》,黄以周《礼书通故》等;⑩研究《仪礼》句读的:如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吴廷华《仪礼章句》,王文清《仪礼分节句读》等;⑩对《仪礼》经、注进行疏解的:如鄂尔泰等人《仪礼义疏》,胡培晕《仪礼正义》等;⑩对《仪礼》经文、郑注、贾疏进行校勘的:如卢文弼《仪礼注疏详校》,金日追《仪礼经注疏正讹》,阮元《仪礼注疏校记》,孙诒让《仪礼注疏校勘记》等。可见,清代《仪礼》文献种类繁多,不一而足,它涉及到《仪礼》研究的方方面面。

3.2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之总评

清代《仪礼》文献研究涉及面广,且系统、全面,是之前任何朝代的《仪礼》文献研究所无法超越的,堪称《仪礼》文献研究的集大成时期。清代《仪礼》文献研究的成就不仅超轶前代,而且在清代的众经研究中,《仪礼》文献研究也是最成功的。梁启超曾对清代《仪礼》研究作过总评,其云:“试总评清代礼学之总成绩,就专经解释的著作论,《仪礼》算是最大的成功,凌、张、胡、邵四部大著,各走各的路,各做到登峰造极,合起来又能互相为用,这部经总算被他们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尽了”。梁氏评价是符合实际情况的。粱氏此处提及的“凌、张、胡、邵四部大著”,即为凌廷堪的《礼经释例》、张惠言的《仪礼图》,胡培翠的《仪礼正义》、邵懿臣的《礼经通论》四部著作,粱氏云其“各做到登峰造极”盖不为过。其中胡培犟《仪礼正义》是清代《仪礼》学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清人引以为豪的9种12部著名的新疏之一,备受学界好评。

参考文献:

[1]王锷三礼研究论著提要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179-212

[2]陈居渊,清代朴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33-36

[3]彭林,论清人《仪礼》校勘之特色//彭林,经学研究论文选,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17-218

[4]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111

[5]林存阳,清初三礼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2-323

[6]周山,中国学术思潮史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98:303

[7]胡匡衷,仪礼释官//续修四库全书(第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8]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31-32

[9]钱大昕,钱辛楣先生书//凌廷堪,校礼堂文集王文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周淑萍,赵蕾,《仪礼》导读//白玉林,党怀兴十三经导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11

[11]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34-237

[12]清史列传,王钟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5619

[13]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527-528

[14]廖平,廖平学术论著选集(一)李耀先,主编,成都:巴蜀书社,1989:210

[15]胡韫玉,胡培罩传,国粹学报,1911(2):4-7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4

关键词古代礼仪;教育;思想政治;德育;目标

1引言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逐渐演变成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工作,但是本质上相差不多,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类社会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和对行为的约束,所以,从古至今都延续着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目前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也是基于古代礼仪的理论基础之上形成的,这就要求教育者需要根据古代礼仪文化进行对受教者的德育工作。古代礼仪注重“礼”的培养和教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按照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进行活动,只有在懂规矩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够有秩序地生产和发展,这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前提条件。从目前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来看,仍然存在不足和缺陷,这说明对于人们的德育工作并不到位,即使每个人心中都拥有了道德底线,但这并不是基本的伦理伦常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古代礼仪内容的宣传和教育,能够使人们重新全面地认识礼仪文化和树立行为的标尺,进而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这也是目前教育事业最重要的工作。

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在联系

2.1内容统一性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中的“礼”是人类社会、天地、自然的基本法则,是现代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规范,同时也是国家各项制度的基础,为人们规定了合理的行为准则,这也是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一致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具有在内容方面的统一性联系。所谓统一性,是指二者表达的思想和价值取向一致,并且能够相互融合和促进,共同传达同一个目标或者同一个理念,古代礼仪教育通过一定的社会规范约束了人们的行为,对社会进行控制,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使人与人和人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层面的关系以及义务和权利等都能够拥有统一的准则和规范,这也是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内容,同样提倡受教的学生能够学习和掌握这一系列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从而指导人们的思想和实践的内容以及方向,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是统一的,并且共同塑造在人类社会中统一的伦理道德规范,使社会能够更加秩序化和可控化。

2.2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制定了标准的体系,同时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德育目标的树立有一定的根据和基础,证明思想政治课德育内容具有科学的内涵,并不是

凭空想象出来的空谈理论,而是根据古代礼仪进行归纳和总结出来的德育资源,促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德育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同时思想政治课的德育教学目标能够进一步展现我国礼仪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促进中国古代礼仪之邦的美誉能够广泛地宣传和感染更多的人们,使古代礼仪能够不断地传承和发扬,将我国的文化发扬广大。因此,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之间是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相互之间融合了道德规范的不同理解和不同目标,形成统一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这不仅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长久传承,也体现了道德规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应该学习和掌握的基本内容。

3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意义

3.1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借鉴

中国古代礼仪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过程特别重视礼仪文化,学习礼仪不仅仅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同时也是对礼仪文化的发扬和保护,古代礼仪的内涵也逐渐成为了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实现的可借鉴的重点内容。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学习了古代礼仪的基本价值取向,将大部分礼仪文化也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不仅仅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代文化的巨大作用和可取之处,同时也将古代的文化传承下去,成为现代教学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古代礼仪文化的剖析和研究,使学生能够结合现实和个人来理解礼仪建立的好处和必要性。现代社会要求每个人都需要知礼仪懂廉耻,这也是学生通过德育逐渐养成的规律和习惯,所以,现代的德育目标是基于古代礼仪教育之上的,通过古代文化的借鉴,实现古为今用的效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素质教育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和效果。

3.2中国古代礼仪教育为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提供了保障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能够长期稳定地传承和发扬,并且在教育事业中一直以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这说明古代礼仪文化具有科学性和可利用性,能够切实地使人们学习到良好的文化,提高整体的素质水平和道德修养,正是由于古代礼仪教育的重要价值,也为现代的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树立提供了保证,通过礼仪文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不断感染和修正,同时产生了较好的效果,使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实施,并且在此基础上添加时代因素和现实需求因素,更加符合人们的素质教育目标。如果没有古代礼仪文化的存在,那么思想政治课德育资源的形成就会失去支持和保证,不仅仅不能够使人们产生信任和依赖,同时从内容本身就缺少科学的依据和参照,这对于教育来说毫无可信度可言,所以,中国古代礼仪教育的显著效果和传承性为现代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推进目标的快速实现和广泛地应用。

4运用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实现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践行策略

4.1宣传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仪文化,促进德育目标的实施

中国古代礼仪已经扎根于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中,长期以来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在无形中已经受到了影响和引导,这就是文化的巨大魅力和作用,但是,人们对于古代礼仪的全面了解和学习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都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次上,所以,现代社会为了进一步将我国的古代文化发扬光大,需要大力地宣传古代礼仪文化的内涵和作用,使人们能够充分地理解文化,并且受到全面的启发和督促,这样对于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就变得更加容易和快捷。因此,宣传古代礼仪文化是为了使更多的人们理解和认可思想道德规范对现代生活的重要性,也能够激发人们对文化的学习兴趣和支持,从而更加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只有人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响应德育工作,这样所建立的德育目标就会比较容易实现。

4.2提高教师对古代礼仪文化的理解能力和与现实结合的能力

古代礼仪文化虽然长期以来都在不断地传承和发扬,但是对于礼仪的具体内容和标准界定并不是每个人都熟记于心的,对于教师也是如此,还拥有较大的上升空间,礼仪文化的复杂和繁多也为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各种礼仪的概念和分类,同时需要重点研究礼仪存在的价值以及如何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所以,老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都需要不断地提高和培养,知识是无穷的,礼仪文化的学习也是无止境的,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要工作者,其个人的能力也决定了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和实际能力的培训和提升,这样才能够更快地实现德育目标,使更多的学生感受到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将我国的礼仪文化和道德不断地发扬和传承。因此,教师的培养工作也是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能力进行定期地测评,形成奖罚分明的政策体系,对教师也能够形成一种激励和促进,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增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礼仪知识传授给学生,促进我国礼仪文化的广泛应用,也能够提高人们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4.3创建情境教学,形成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教学

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可以模拟相关的礼仪内容进行现场演练教学,可以是行为表演,也可以是语言表达的演练,这些都是对固定的礼仪文化的动态表现,能够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实际应用效果,使学生体会到道德规范和高素质的重要性,这样也能够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现代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和变化,增加了情境教学的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性,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同样进行古代礼仪文化的真实模拟,尤其注重学生的言行举止的表现,教师根据实际的效果进行评价,并且纠正演练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给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体会礼仪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实际的应用,将理论切实地与实际相联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德育目标能够快速地实现,为现代学生创建了道德规范标准和行为约束,使人们能够逐渐按照规矩和伦理道德进行活动。

5结论

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是最主要的文化内容之一,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的道德水平和整体的人民素质高度,是其他国家对其评价的标准,中国一直被称为礼仪之邦,这说明从古代就开始注重礼仪的学习和使用,这也是我国能够屹立于国际舞台的重要原因,只有懂得礼仪道德和规矩的国家才值得尊重和信赖。现阶段对学生的教育主要集中于德育方面,通过充分发挥礼仪文化的巨大作用,也能够进一步实现德育目标,所以,本文对于中国古代礼仪教育在思想政治课德育目标建立和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也是现代社会长期坚持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主要内容,为我国教育事业提供了前进的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也为未来的更多学者的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方向和条件,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能够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

参考文献

[1]曲祖江.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功能的迷失及其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张丽.高中政治课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3]张晓丽.新时期思想政治课勤俭节约传统美德教育的创新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黄成菊.从思想政治课的变迁看中学德育发展的方向[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2.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5

【摘要】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方法来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文学上的探讨分析,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内容和特征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讨论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继承方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继承

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因历史文化的不断积累,最后沉淀出了最宝贵的文化底蕴,这些丰富的文化之一就是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礼仪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让我国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展现出谦虚礼让、以和为贵的文化形式。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介入,使得我国传统体育文化渐渐退出主要舞台,极大的冲击着我国体育礼仪文化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西方体育为主体的现代体育礼仪文化。据了解,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礼仪的发展,这使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继承问题成为了世人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一、民族传统礼仪文化的内涵

所谓体育礼仪指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人们相互尊敬、友好和谐的文化形态。从某些角度来讲,体育礼仪就像是仪表、装饰、礼貌礼节、语言等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在漫长的发展史程中,由最开始的走、跑、投、攀、蹬、爬、越等运动项目就已经有体育礼仪的形成,经过岁月的演化、发展、传承渐渐变成了如今的民族体育礼仪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是多民族汇聚而成的中华民族文化结晶,其的形成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密切相关,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了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崇尚道德。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逐渐形成了以身心修养和精神追求放在首位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二、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特性

1.时间变化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带来的影响

由于时代的发展,体育文化也跟着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然而产生这样变化的原因归根结为社会的改变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时,促使传统礼仪文化中新旧文化相互冲突又不断的结合,再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演变、更新,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局面,最K的结果就是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发生变化;而另一种则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使得中外体育文化开始相互交合、汇聚,从而打破了原有的结构体系,形成一种新的平衡体系。

2.地域差异给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带来的影响

结合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西方体育以激烈竞争、相互对抗为主,而我国传统体育主要以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礼仪文化的巨大差异,通常来说,各个民族之间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意识,正因为这样民族意识的存在,可以提高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众所周知,中国由56个民族汇聚而成,因地域环境的不同,进而造成人们之间生活方式的差异,所以各个民族都具备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特色,这样的传统礼仪往往是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而这些被传承下来的文化将会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

3.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当代继承的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传统历史文化不断积累沉淀的结晶,随着时代的演变,导致其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民族文化体色。然而全球的发展逐渐展现出一体化趋势,这使得我国民族体育礼仪文化也受到外界带来的影响,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传统体育礼仪文化需要一个合理有效的传承方式。

3.1注重内涵,严格把关思想层

礼仪的两大要点是形式和思想。若礼仪中只有形式而忽略了内涵,则这样的礼仪只是形同虚设。由于西方文化的引进,中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平衡体系逐渐被打破,而又因为新的体育礼仪文化平衡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所以有学者提出,现代体育的形成时间尚且较短,因此只是虚有其变,其文化内涵还有较多欠缺,在现实生活中,传统体育文化礼仪的把握需要始终持有一个理念,就是内容的根源来自于思想,形式只是其外表。民族传统礼仪文化在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下以“天人合一”为理念,追求互相尊敬、互相谦让的文化形态。这样的思想核心观念着重于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整体价值、社会道德等。所以,对于传统礼仪文化,不管是学习还是分析都要从其思想内涵出发,将以德服人、诚信友善等思想精神传承下来。从而达到无论是传统体育礼仪还是现代礼仪文化都具有中华民族与人交好、诚信友善的特点。

3.2打破禁锢,拓宽转化路径

民族传统体育的思想是文化的根源,是必须要传承的内容,但在形式和传播方式上不能固步自封。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民族传统文化也随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所以为了跟上时代步伐,传统文化需要不断的创新,而创新又包括形式和内容的创新。近几年来,国家发展迅速,致使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还可以利用学校教育、大众媒体等设施进行文化的宣传和介绍,从而达到提升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礼仪的了解。体育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所以在注重传统体育文化礼仪与外界文化交汇进而建立新的文化平衡体系时,还应该重视科技的发展,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进行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和完善。

结语:总的来说,对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继承需要弃其糟粕,取其精华,从而做到思想上的解放,加速民族体育文化礼仪创新道路的发展,以让其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播形式上的改变和创新,而对于外界体育文化带来的影响,人们也应当做到取其精髓从而使其合理的融入到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中,这样既保证了我国体育文化独有的特色也应和了世界统一化发展趋势,而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中,无论是形式还是其思想都需要进行传承,将我国传统体育礼仪文化和谐友善、文明和谐、包容谦让的儒家思想底蕴发扬光大,这样一来,当面对时代变化或者外来文化冲击等情况带来的影响时,民族传统礼仪文化也能很好的立足于实际生活中,并能得到很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于丽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6.

[2]汪全先,万义,宋彩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当代困境与消解[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07):51-57.

[3]刘少英,史永.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礼仪文化[J].体育学刊,2013,(04):120-123.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6

1.课程性质与目标的定位问题

就我区实施传统礼仪课程的预期来看,课程性质与目标的定位是课程实施者面临的核心问题。如果从课程内容的综合程度来区分,课程的管理者应确定课程的性质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如果确定为分科课程,课程管理者就应当以传统礼仪为核心推进课程的实施。如果确定为综合课程,课程管理者就应当围绕一定的话题或主题进行课程设计,或者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避免重复教学。同样,如果从教育哲学取向的角度来划分,课程管理者就要确定传统礼仪课程是学科课程还是活动课程。如果确定为学科课程,那么和分科课程的情况相似,就应当专注于传统礼仪的学习。如果是活动课程,就应当以学生经验为中心,以传统礼仪教育的日常化、生活化和形象化为重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实施传统礼仪教育课程。

2.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问题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实施传统礼仪课程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首先,课程内容的选择往往受到社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文化知识等因素的制约。从《中华传统礼仪教程》这套教材所构成的课程框架来看,传统礼仪教育课程中还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距离。《教程》选用的材料中生僻字较多,增加了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需要教材编写者标注注释。其次,从课程内容组织的角度来看,传统礼仪教育课程的组织范围和序列还需不断完善。课程组织的范围描述了学生在不同学习领域需要花费的时间,《教程》将四到六年级统整为一册教科书,是否有利于学生接受,还需要结合学校教学实践进行调研。另外,课程组织的序列问题也是课程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序列是学习内容和学习经验在有机联系中的表达次序,需要课程管理者综合运用学与教的心理学原理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

3.课程的评价问题

课程的评价问题也是传统礼仪教育课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课程的评价包括对教科书的评价、施教的评价和学业的评价。传统礼仪教育课程评价的关键在于施教和学业的评价,科学、系统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学生和教师的课程实施效果,需要课程管理者进行深入的研究。笔者认为,传统礼仪教育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同德育课程的评价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采用主观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客观性评价主要采用材料性客观题,构建真实的情境和人物,主要考察学生对传统礼仪文化经典的记忆和初步应用。主观性评价主要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档案袋评价,主要考察学生对传统礼仪实践的参与情况和积极程度。

二、传统礼仪课程的实施策略

课程实施的不同策略会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可以显著降低课程实施的阻力,从而保证课程的有效实施。传统礼仪课程的实施策略可以参考路易斯与朋蒂利的研究成果,采用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这种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因素:

(1)帮助教师注意来自校外的信息,利用这一点作为改革的诱因;

(2)鼓励教师带着改革和变化的观念,思考如何运用新信息;

(3)通过教师互相交流,提供机会,来促进新观念的广泛传播;

(4)通过向校内和校外的人宣传,促进新思想的普及、推广。综上所述,传统礼仪教育课程在我区实施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结合国家教育政策,确定科学、可行的课程标准(纲要)

在传统礼仪教育课程中,教师传授什么内容,学生学习什么内容,课程管理者应当作出明确的规定。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政策来看,笔者认为传统礼仪课程标准(纲要)可以参照《完善中华传统教育指导纲要》和《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两份文件来起草制定,因为这两份文件已经将传统礼仪教育的目标(包括学段目标)和内容做了较为具体和科学的表述,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指导意义,课程管理者可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补充,减少了课程标准的研发投入。此外,传统礼仪教育课程的管理者应逐步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首先,课程管理者可录制传统礼仪的示范教学片段,提供给任课教师和学生使用,以便更好地展开教学和学习。其次,课程管理者可建立课程的学习网站或微信公众平台,及时推送传统礼仪的文化知识和教学经验,便于任课教师沟通和交流。

2.推动传统礼仪教育课程基地学校的建立

学校作为课程实施的重要媒介,应当引起课程管理者的重视。课程管理者可选择一至两处文化基础较为深厚、传统文化课程有效实施的学区,建立三至五所基地学校,并且提供一定的课程支持,使其成为实施传统礼仪教育课程重要阵地。考虑到基地学校的建立设计到校区的整体教育和教学规划,为降低实施的难度,课程实施者可结合北京市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计划,先在基地学校建立宣传传统礼仪的学生文化社团,培养学生骨干,配合教师推动传统礼仪教育课程的实施。

3.鼓励学校和教师围绕传统礼仪教育开展校本教研

从课程互动调适的取向来看,课程实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的过程。面对一项新的课程,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关于课程的改进与改革建议,通常这些建议比较零散,缺乏整合。但是在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教研团队作为一个整体参与课程实施,团队内部通常会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并上升为教研组的整体意见,达成共识。因此,校本教研在学校如能广泛开展,将会显著降低课程实施的阻力,同时加速课程的完善。

4.积极开展传统礼仪教育课程的校区交流活动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7

【关键词】全程化礼仪素质教育

高等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共处、协作,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是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通过全程化礼仪教育引导学生成为礼仪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承者,推动者高校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素质进一步提高,并且使礼仪教育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最终达到提高高等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全程化礼仪教育价值基础:礼仪之邦的美德传承

在人类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上下五千年的礼仪之邦的传承逐步形成了以“礼”、“修养”、“仁义礼智信”等为核心的礼仪思想、形式和内容,这些内容和形式是我们构建当代大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礼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大学生礼仪素养教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的合理结合,创造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交往,人与社会和谐进步的新型的礼仪教育制度。因此,重视和加强礼仪教育,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富者有礼高雅,贪者有礼免辱,父子有礼慈孝,兄弟有礼和睦,夫妻有礼情长,朋友有礼意笃,社会有礼祥和”就是对礼仪作用的精彩诠注。当今礼仪教育更应该在时代精神的引领下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创造价值。

二、全程化礼仪教育的价值核心: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随着职业院校迅猛发展,浙江省高职学生招生人数快速增长,2012年我省高职实际报道人数已经达到11万多人次。高等院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据悉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于一般普通高校的学生来说相对薄弱,而高职教育模式也更专注于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中强调适时把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从“高技能人才”转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对高职院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高职全程化礼仪教育是最大化促进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礼仪属于人文素质类教育科目,是以最大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与应试教育以选拔功能为终极目标不同。人文教育强调受教育对象的“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学会关怀”,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一个人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礼仪教育正是遵循这种教育目标的有效探索:一是引导学生的情感和心态健康发展。学会多元和换个角度看事、看人、看问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学会善待和体谅周遭的人和事,运用礼貌讲理的方式处人处事,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情和寻找快乐,实际上就是慢慢学会成为一个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二是引导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学习,更多的是行为举止、语言谈吐和待人接物及个人卫生方面的小节小事。课堂内容不仅仅是礼仪理论知识,而是要结合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的成长为主要案例,指出礼仪修养、个人形象、人格魅力等方面对个人成功和职业生涯的重大影响。礼仪教育就从人际交往小节小事、个人习惯开始,让学生明白“与优秀为伍就能成为优秀”、“礼仪修养是和谐社会成功人士必备的素质”。

三、全程化礼仪教育的价值实现: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完善

教育旨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文化建设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成功转型,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这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提高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还需有效地提高礼仪修养水平,学会作为一个有教养的职业人去生存和发展。成功的素质教育从来就是把受教育主体放在最重要的地位,而不是像以往的应试教育把其视为灌输容器,编制种种考核、程序、规则来限制学生自由发展的身心,使学生变成记录机器人和机械智能人。礼仪教育就是学生在未来的社会交往中能够做到言之有方、行之有道的制胜法宝,能够让职业教育下的大学生真正做到以内在德行为本,在潜移默化中以礼克己、以礼待人、以礼感人。

很多高校目前探索实践的“校企一体、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办学模式在职业技能培养方面成效显著,技能突出已经成为在校学生的优势和特色。但同时也导致学校更多关注学生职业技能,使职业教育服务于人全面发展的功能被严重弱化。作为面向生产第一线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高校,其素养教育更应关注社会行业、岗位和市场的变化,更加关注与就业市场、用人单位之间的契合关系,注重二者之间文化信息互动机制的建立。尤其是在订单式培养中,对学校的职业人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立足于礼仪的定位来研究高校学生在社会、家庭、学校的素质表现,引导学生在行为规范、就业能力培养等方面成为礼仪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传承者和推动者。本研究不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并且有助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四、全程化礼仪教育的价值目标:文明和谐社会的推进

通过礼仪的形象感知进入感性的悦目悦耳之境;通过礼仪的内容领悟进入理性的悦心悦意之境;通过礼仪的个人求美、创美进入更高层次的悦志悦神之境,这是一种乐学境界。通过礼仪训练创造一种种有方向性的导学活动,力求在导情、导意、导练、导法的大学学习过程中,将学生喜欢的美感、愉悦感、吸引力和新知识新内容结合起来,将礼仪各种知识、能力、情感、精神等内化为人的综合素质。在育人过程中,它要求尽量按照美好和优雅的规律塑造学生,按照欣赏和鼓励的原则激发学生,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热爱生活、热爱他人、热爱世界,最终达到完善自身形象、提高内在修养直至精神境界的目的。在这种教育情景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被看做是一种和谐的高境界的人际。现代社会交往中的各种礼仪与中国传统礼仪有着密不可分的传承关系。在批判传统封建礼制、去其文化糟粕的同时,也割舍了文化精华,否定了传统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作用,于是出现了人际交往时既不讲礼貌、礼节、礼仪,也无行为规范可循,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没有诚信、友善,充满了敌意和斗争,社会的文明和谐受到了重创。之后的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但由于宣传文明礼仪和重视礼仪教育的力度不够,其收效甚微。党的十七大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即构建各种要素相互协调,结构合理,各种事物具有良好的生长及发展环境的社会;构建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的社会。推进文明和谐社会的建设,是大学生礼仪教育的现代价值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倩.高职院校礼仪教育合议[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

[2]黄凯.谈大学生的礼仪修养[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08).

[3]冯健崧.论礼仪教育与中学和谐校园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8.

[4]门奎英.我国高校毕业生职业能力素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8.

[5]姜大源,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02).

[6]潘懋元.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7,(01).

[7]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8]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J].理论月刊,2009,(06).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8

摘要:傩,是一种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傩文化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日本,与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稻作文花圈,因此,傩文化研究也构成日本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中的重要内容。文本回顾和总结了日本傩文化相关的先行研究,并且提出了日本傩文化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日本傩文化;先行研究;新视角

一、日本傩文化之简介

傩,是一种古老,奇异而又神秘的文化现象。傩文化以傩仪(傩礼)为核心,以傩舞、傩戏、傩艺、傩俗为主要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傩礼更是熔多元宗教礼仪、民俗、艺术、面具于一炉的复合文化体,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据众多先行研究得出的结论,傩礼从三千年前的周代开始成为国家宗法制宗教,影响着国人的精神生活。而后通过傩礼、傩礼、傩戏、傩俗、傩艺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庞大的傩文化丛系,经历了三千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然顽强地残存于许多省、区的广大农村。并且在汉、唐时期,它先后传入越南,朝鲜半岛和日本,与其各自民族的本土宗教,民俗、艺术相融合,创造出了自己的傩文化特征,最迟于宋代已形成东亚傩文化圈。傩文化不仅是我国最古老,生命力最顽强,历史积淀最深厚的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从世界眼光来看,也是东亚稻作文化圈中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研究日本傩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之概括

日本,与中国同属于汉字文化圈和东亚稻作文化圈,因此,傩文化研究也构成日本的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中的重要内容。

首先,总体来说,日本的傩文化与韩国、越南等地的傩文化一样,都呈现出“先同后异”的特点,即均从中国流入,在进入其国家的主流社会,又都展现出各自的一个民族化过程,从汉末开始到唐代显庆年间逐渐形成了中越韩日国际傩礼圈。而在正果国际傩礼圈中,傩传入日本的时间最玩,但其变化也最大。或许也正因为如此,才促使了中日两国相关专家学者对中日两国傩文化的携手同探。例如,诹访春雄就认为,若要研究日本民俗文化一定不能离开东亚稻作文花圈的视野。我国学者林河也持与此相同的观点。

其次,具体来说,中日两国的相关先行研究主要关注在傩礼、傩与能乐的关系、现存傩俗等三大方面。以下分别进行说明。

(一)傩礼

如上所述,傩文化以傩礼为核心,研究中日两国各个时期傩礼的状况不仅可以理清中日两国礼制历史发展阶段的脉络,也还可以勾勒出一幅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史的瑰丽画卷,因此,对傩礼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首要问题。不同学者对傩的奋起也不尽相同。我国学者钱笰、曲六艺就将日本傩分为五个时期:

(1)巫傩时期——包括绳纹、弥生、古坟三个时期;

(2)古代早期大傩之礼——包括飞鸟、奈良时期;

(3)古代中期傩礼——平安、室厅时期;

(4)古代后期傩礼——安土桃山、江湖、明治、大正和昭和前期;

(5)现代傩时期傩礼——昭和后期和平成时期。

(二)傩与能乐

傩,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最早关注傩文化研究的是戏剧学家,因此,傩被称为“戏剧的活化石”。又因为傩文化的核心内容为傩礼,所以傩又被成为“仪式性戏剧”。

日本的民俗艺能众多,总数大概在两万种以上,其中很多都具有傩的成分。后滕叔将日本民俗艺能分为神乐、田乐、风流、祝福艺能和外来系等五大种类。其中外来系又分为伎乐、舞乐、行道、追傩、散乐(飞鸟时代中国的大傩传入日之后,中国的散乐菜传到日本,散乐又为猿乐之前身)等。日本能越的形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既包含了伎乐、舞乐、散乐,又包含了田乐、神乐、踏歌等艺术部分。虽然日本能乐形成中的部分细节仍需进一步考证,但研究者们对其大致的演变路基本达成了一致:中国的大傩——日本的追傩——猿乐在寺庙追傩中生成——猿乐发展为能乐。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大傩,就不会有日本的能乐。转贴于

(三)傩俗与傩事

日本的古代傩俗与韩国一样,也曾全部引进中国的两大傩事——驱疫和送葬。如早期的皇室葬傩俗中,就同中国一样,有方相氏先导送殡的环节。而且众多的傩事活动的举办主体都是神社、寺庙和村寨。节分豆打是现代日本最主要的傩事活动,它在神社、寺庙和官方都是常用的形式或常用的项目,某些寺庙和神社甚至将豆打作为一定仪式的主要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以桃崇拜为主体的桃傩俗在日本非常发达。发展到现在,日本桃傩俗之丰富,是整个国际傩礼圈的其他国家都赶不上的。长期以来,日本学术界对桃傩俗的研究相当深入和广泛,不仅在人文学科有着大量著作,而且在植物学、医药学等方面也都有种类繁多的专著。

自从八十年代学术界开始关注傩文化、将傩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大概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阶段):表象研究、结构研究、意义研究等。迄今大部分的中、日傩文化研究都侧重于戏剧、音乐、舞蹈、服饰、历史等傩文化构成要素的研究,而以整个傩事的结构、象征体系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则极少。以上是关于日本傩文化相关先行研究的大致情况。

三、日本傩文化研究之新视角

日本的傩文化是农村社会的传统仪式文化,与在中国一样,它起到了维系日本农村社会关系、传统文化的作用。但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势必又破坏着其生长的土壤,影响着其生存的境地。傩作为一种古老的仪式,蕴含了丰富的象征,如以颂辞、诗文、韵白、咒语等语言形式出现的符号象征;以道具、服饰等物件形式船舷的符号象征;以行动、姿势、舞蹈、歌唱、扮演等行为形式出现的符号象征,这些符号构成了一个仪式象征体系,通过它人以实现与神的交流,满足信仰的需求。自学术界开始将日本的傩文也纳入亚洲傩文化研究范围以来,其研究的内容大概可以总括为三大类型:表象研究、结构研究、意义研究。迄今为止大部分的傩文化研究都侧重于日本艺能中的戏剧、音乐、舞蹈、服饰、礼仪史等具体的傩文化构成要素,而以中国人的眼光来省视整个傩事的结构、象征体系及其社会文化意义为研究对象的则极少。因此,用文化人类学仪式理论、象征理论、阐释理论、符号理论等理论来研究当前的日本傩文化,应该是一个理想的新视角。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一届大会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性宣言》,它指出:文化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而且还是个人和群体享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智慧、情感和道德精神手段。

事实上,对日本傩文化的象征研究,不仅限于傩文化相关的事项研究、具象研究,也可以从傩文化的象征研究来透视日本传统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的变迁,对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日本多元的、丰富的文化有着较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诹访春雄著.凌云风译.日本的祭祀与艺能[m].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曲六艺、钱茀.东方傩文化概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3]孙文辉.无傩文化之祭——文化人类学的中国文本[m].岳麓书社,2006.

[4]林河.中国巫傩史[m].花城出版社,2001.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9

关键词:高职教育;礼仪教学;生态课堂

引言

随着生态学与教育学的融合发展,课堂生态学成为了众多学者感兴趣的话题,礼仪教学课堂作为一个师生与教学环境共同作用的特殊微生态系统,各种信息的交流构成了礼仪课堂教学的生态运作机制。通过礼仪教学机制的建设、教学内容的优化、现代教学方式的运用等出发优化课堂生态环境,以促进礼仪教学课堂多维度互动的人际关系改进和教学实效的提高。

一、高等职业礼仪生态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的传授成为教育中的首要因素,课堂教学作为高等职业礼仪教育的最基本方式,蕴藏着如何将教学效果发挥出无穷大的生命活力。20世纪50年代,很多国外学者进行了课堂管理理论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课堂管理模式,并将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教学质量的评定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中。随着20世纪70年代教育生态学的兴起,建立了教育系统内部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紧密联系,将高等职业教育礼仪课堂教学质量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思维高度。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十”精神为指导,在高等职业教育礼仪课堂中实现课程结构内容与教学方式的转变,凸现学生本位,构建师生互动的民主和谐情感交流关系,创新学习方式,强化礼仪教育理念,创设能积极引导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环境,充分体现礼仪素质教育的价值,解决枯燥无趣的灌输式礼仪课程教育弊端,将会有效促进礼仪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如何利用高职礼仪课堂建立教学实效机制,促进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的转变,对他们的情感认知、正直乐观的品德、健康积极的心态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高职礼仪教学课堂生态问题研究,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二、高等职业教育礼仪生态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就在于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品德高尚的多层次技能型人才、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从而推动经济增长、民族兴旺。在高等职业礼仪教育环节里课堂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成效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的现实困境。很多国内学者提出了创建普通高等职业教育高效课堂的理念,为礼仪课堂教学确定了价值方向。同时,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高等职业礼仪课堂教学改革,引导重视学生自主、独立、创新的礼仪课程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探索将现代教育技术与礼仪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提高模式,建立高等职业礼仪生态教学多层次精品特色体系和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关注学生差异和优势潜能,积极开展创造性学习,强化高等职业礼仪生态课堂课程内涵建设,对于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创新意识的能力提升有重要的意义。以现实高等职业教育礼仪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为基础,深入礼仪课堂开展全面系统的礼仪课程实践研究,力争能为礼仪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研究的突破口,从而弥补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礼仪生态课堂教学中理论逻辑思辨能力研究的不足。

高职礼仪课堂生态教学体系的实践复杂性,使得对如何解决礼仪生态课堂构建,缺乏一定的实质性的研究指导,导致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礼仪生态课堂教学面临困境,尤其在高等职业教育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对新旧理念的冲击,很难把控教学的环境效应。利用礼仪生态课堂理论的教学实际情况,探讨教学改革中礼仪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难题,并提出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学生礼仪素养的综合训练具有指导和借鉴的作用。第一,教师教学领导能力对于促进礼仪生态课堂教学意义重大。作为生态课堂教学的主体和灵魂人物,教师的教学领导力是教学品质提升的关键。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性的主导地位出发,高等职业教师礼仪堂教学领导力是生态回归的需要,可以有效彰显礼仪教学实效在学生的行为上的展示,推动贯彻落实高素质教育改革措施,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第二,创新礼仪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构建礼仪生态课堂意义重大。以多维度的礼仪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新型的教学环境关系为途径,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转变。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获得的礼仪知识以及学科基本理论,培养创新实践愿望的能力,建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豁达宽容的人生境界。显然,传统的课堂很难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尤其是高等职业礼仪课堂教学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和任务难上加难。面对这种现实的状况,“生态课堂”呼之欲出,力求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端达到更加理想的课堂状态,从而有效的提升礼仪教学的成效。

三、高等职业教育礼仪课堂教学生态失衡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礼仪课堂教学是指在教学情境中,各有机生物相互交流信息与能量的过程,即教师、学生、教学情境、生态环境对礼仪知识的传承、应用的创新的载体性作用。与传统的礼仪单纯传授技术课堂相比,生态课堂是学生行为、心里、性情、特质与礼仪技术、课堂氛围、教师情感交流产生共鸣的过程。因此,保持多样性,留住独特性,尊重创新性,追求持续性是生态课堂的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情境,从而推动课堂中的教师和学生实现自由可持续的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礼仪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理论研究被注入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虽开设了礼仪课程,但对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教学的意义、课堂教学方法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管理和规范,致使礼仪教育课程仍处于边缘地带,这种现状直接影响了礼仪教育的发展和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

(一)高职礼仪课堂重视程度与学生对礼仪的急切需求失衡

高职礼仪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在教学计划制定上地位相对偏低,重视程度不高,绝大多数院校只在个别专业开设课时量较少的礼仪课程,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行为粗暴、着装怪异、言谈粗俗等不文明现象急需更正。这与学生对礼仪知识的需求和我国所提倡的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同时,礼仪教学内容体系不完善、内容不规范,使得礼仪教学方法被限制在单一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下难以突破,在学生需求与学院对礼仪课堂教育的供给方面形成了矛盾,阻碍了礼仪教学的发展。

(二)礼仪课堂教学师资力量供给与师生信息交流互动失衡

高职院校礼仪教学师资缺乏,给礼仪课堂教学造成了很多的困境,即使是目前从事礼仪教学工作的老师也缺乏礼仪工作的实践经验,知识综合性不高,课堂灵活应用能力较差,礼仪课堂教学水平与学生实际要求不同步,学生满意度不高影响了礼仪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教师成为礼仪课堂的主宰者被认同和固化,学生自然成为简单的信号接收器而失去了课堂的主动权。此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放弃了礼仪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代价,而失去了礼仪教学的意义,学生的被动性与师生间互动性致使礼仪教学生态环境不能良性的运转。

(三)礼仪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结果失衡

高职礼仪教学过程基本停留在课堂教学阶段,缺少现实仿真职业环境和实践教学环境的支撑,课堂与社会对接的效应不大,这与礼仪课堂教学目的必须以社会实践的成果表现相背离,学生的理论知识难以在实际的工作中得以体现,使礼仪教学缺少了对本质和内涵的把握,高职学生礼仪素养与礼仪技能偏低,学生自控力较弱,对文明素质认识不足,形成了行为、观念与现实的反差,失去了对礼仪教学实践检验的判别标尺。最终放弃教学过程的真正价值应以学生礼仪素质养成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结果,导致了教学过程与实际应用技能的失衡。

(四)礼仪教学考评机制与课程教学目标失衡

高等职业教育评价的怪象表现在学生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升学,教师的评价是为了评定职称与获得绩效等的现实功利。在此种评价模式下,礼仪教学评价机制多出了很多虚假的成分而掩饰了问题存在,最终虚假的结果掩盖了真实的问题,不利于礼仪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对于应用性很强的礼仪课程,沿袭传统的考核办法已经与目前现实的礼仪目标相去甚远。只凭理论成绩定教学结果的考评方式,导致礼仪教学将学生动手能力与社会实践应用技能拒之门外,阻碍了教学内容的渗透,限制了礼仪教学改革的深入。

四、打造高等职业教育礼仪教学的生态课堂路径探索

(一)创建礼仪课堂生态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学习氛围

在高等职业教育礼仪教学课堂中能动的、平衡的、和谐的、充满生命力的可持续知识的交流与互动是营造课堂生态环境的基础,归还学生学习权力的本质,让礼仪教学充满快乐、自由、成功与喜悦,消除学习被动的障碍和抵制情绪,达到充满吸引力的教学情境,将追求至善的礼仪教学思想境界与塑造美好心灵的礼仪教学目标融入课堂动态教学中,将实际生活中收集的案例带回课堂,如在课堂开展演说运用礼貌谦让的话语传达尊重之意,组织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式”充分展示语言表达的礼仪规范,利用小组观摩仿效,演练确保养成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体现礼仪课堂学生精神与心灵内化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创设多元自主的教学快乐展示环境,搭建开放式的教学平台,从而让学生在礼仪课堂中自主发展,自觉地将礼仪知识转化为能够与社会实际结合的行动,提高综合素质及礼仪技能。

(二)优化礼仪教学内容,促进生态课堂的有效进展

礼仪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礼仪教学实效达到的基本表现形式。因此,礼仪课堂教学内容应该是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关系到对教材的筛选、案例的处理、难度的分解与内容的拓展等。第一,吸收生活中礼仪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恰当地引进生活中的礼仪实例,填充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第二,建立前后礼仪知识的链接充实教学内容。将学生已有的礼仪经验引入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巧妙引导礼仪行为的规范作用,优化教学内容。第三,增加礼仪实践教学拓展教材内容。礼仪课堂教学总以实践作为教学实效的检验标准,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对内容重组,实现学生礼仪的最优个性发展。第四,利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活化礼仪教学内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让教学内容运动起来,帮助学生增强思维的跳跃性和灵活性,如礼仪短剧表演等形式,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情境,强化了课堂内容。第五,尊重教学理念构建个性化礼仪教学内容。个性张扬的礼仪教学意识培养与礼仪规范并不冲突,礼仪教学潜能的发挥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可以构建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三)创新礼仪生态课堂教学方式,构建生态课堂框架

礼仪课堂教学的师生共振效应是生态课堂生命力的表现,体现的是生命与生态交互作用而达到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促进了师生与环境的相适应,最大化的实现了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提升与动态良性的发展。第一,探索礼仪课堂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构建礼仪生态课堂模型。探寻礼仪生态课堂教学方式是优化师生关系与实现高效课堂的核心,构建师生对话沟通平台,发挥学生勇于质疑的学习风格引发自由互动合作探究的自我思维展示,以此推进礼仪生态课堂模型的建立。第二,建立礼仪教学生态课堂教学新形式促进生态课堂形成。礼仪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达到陶冶身心,树立信念,形成规范,展示真诚的效果,礼仪教学的生态课堂要求符合生命运动的规律与生态课堂教学节奏相统一,切实保障有礼有节的行为规范的形成,把握礼仪课堂教学的动、静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竞争性,以真实、自然的面貌应对教学生态情境,从而达到师生共赢的礼仪教学最高境界,使固定的礼仪理论知识瞬间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动态礼仪行动,焕发出生命能动的气息。

(四)强化生本化教学评价,促进生态课堂高效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不仅是职业技能的体现,而且也是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礼仪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的建立。礼仪课程评价是教学质量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保证。礼仪生态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礼仪知识掌握,礼仪技能练成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控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情绪展现同时作用于礼仪生态课堂中,要求老师不仅要关注学习的效率,更要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挥与个性的成长,礼仪课堂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信任与关注中得到赏识,增强学生自信。评价理念的师生共同发展、评价主体的多元与评价对象的学生参与都有助于礼仪生态课堂的深入发展。首先,学生本位的评价环境可以激发师生感情的融合,促进心灵沟通,让学生获得关爱、信心、自由与个性的成长,教师的收获、喜悦让教学机制持续健康进展。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机制的落实,有助于建立礼仪生态课堂的评价标准,随时关注学生不良的行为并给予及时反馈、更正,进一步促进学生礼仪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效推进礼仪课堂生态教学机制的形成。

结语

总之,礼仪生态课堂的构建是学生创造性礼仪知识的应用得以体现的新课堂模式,充满了人文关怀与情感交流闪烁着礼仪智慧的光芒,礼仪课堂生命活力的的充分展现把课堂交给其真正的主人―学生,让课堂充满创造的激情与挑战,而成为文明礼仪形成的摇篮迸发出生命力的火花。运用课堂生态学的方法,探索高等职业礼仪课堂教学情境的设定,揭示礼仪课堂教学赖以发展的物理、空间和时间环境,寻求由学生、教师和课堂教学氛围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综合体合理发展的教育方向。营造和谐健康、完美人格塑造、身心愉悦、启迪智慧、开发智能、活跃思维等认知过程最优化的礼仪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平等沟通交流、相互尊重、激发创造能动性、转化智趣、树立理想信念,保持良好的教学心境等的融洽教学环境,是礼仪生态课堂研究实践性较强研究的重点,其课堂教学研究的过程即是整个情景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处在礼仪教师转型与过度时期的高等职业礼仪课堂教学研究面临着新旧思维模式的碰撞与选择,在权力打造礼仪生态课堂的过程存在着教师、学生、学院领导等各种价值伦理的磨合,还同时存在着思想和行动上的压力与阻力,要面对理论与实践的礼仪教学现实矛盾。因此如何构建高效的高等职业教育礼仪生态课堂,需要将教育学、心里学、生态学等综合学科融于一体,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灌输在始终,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其终极目标。(作者单位:职业技术学院)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礼仪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研究》课题项目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岩高、邹京霞.校礼仪教学改革探索合[J].

[2]杨丹.对目前我国高校深入礼仪教学创新的思考[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4)

[3]王紫斌.态课堂的理念创新与建构[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3(6)

传统礼仪中的文化研究篇10

【论文摘要】作为民俗事象的婚姻习俗,曾引起民俗学、人类学与社会学的高度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大体上沿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人生礼仪等路径展开。此外,国外学者还就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婚姻习俗进行深入探索。与国外婚姻习俗的系统性研究相比,国内的起源性研究侧重于婚姻的外在形式与婚礼,在方法上偏重于文献传统。

婚姻习俗这一民俗事象曾经引起国外民俗学、人类学乃至社会学界的高度关注,并且就相关间题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研究成果。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

一、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视角下的婚姻习俗研究

国外学者关于婚姻形态和亲属关系的早期研究,主要以婚姻形态进化理论为代表。19世纪中叶,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学说。进化论提出以后,对婚姻形态以及婚姻仪礼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20世纪。摩尔根(i,ewishenrymorgan)在研究中全面引人了进化论,提出与社会形态相对应的婚姻形态进化理论。在摩尔根看来,人类的婚姻形态经历了从杂交、群婚到一夫一妻制的演化过程。此外,摩尔根还极为重视婚姻形态研究,认为它是家庭形态的基础,而家庭形态又是亲属制度的基础。换言之,亲属制度有赖于婚姻规则。基于这种思想,摩尔根率先提出了亲属制度理论,用以分析婚姻问题。这种研究视角一直为后来者所沿袭和推崇。

在20世纪中叶,结构功能论和结构主义理论秉承了摩尔根的研究思路,将婚姻纳人亲属关系的分析中,分别形成“家系论”(descenttheory)与“联姻论”(alliancetheory),并且就社会关系的原动力问题展开学术争论。这两种理论还有不同的表述版本,例如,纵向理论与横向理论、血统理论与姻亲理论、“继嗣理论”与“交换理论”等。当然,这些表述上的差异,并不影响理论阐述和学术争论。家系论强调亲属制度的纵向关系,主张代际关系的接续是社会组织的基础,认为婚姻是家庭之间的关系‘它不过是社会结构的重新组合而已。家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拉德克利夫一布朗((alfredreginaldractcliffebrown)、福特((daryallforde),福特斯((meyerforeed}与埃文斯一普里查德(e:e.evana-printchard)等人。与家系论的主张截然相反,联姻论以婚姻交换为中心,认为禁忌让家庭之间通过婚姻结成亲属网络,然后以横向联姻网为基础组建社会的框架结构,所以联姻重子家系。联姻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列维一施特劳斯(claudeikvi-sfreuss)b家系论与联姻论两种观点的对立,使它们在解释亲属关系时缺乏普遍性与连贯性,当然,他们对形式的过分注重,也招致了广泛批评。尼德海姆(}odneyneedham)就是批评者之一,在他看来,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和列维一施特劳斯“过早地建构了宏大理论”川。当然.也有人认为,理论上的对立责任并不在于学者,而是与田野工作地点的民众诊释传统有关。从总体上讲,结构功能学派所主张的家系论来源于非洲和中东的调查;而结构主义学派所主张的联姻论来自于南美洲、东南亚的调查fz}0签子这种逻辑,在同一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不同的理论,缘自于民众不同的解释系统。

不久,有关婚姻和亲属制度的研究进人全面反思。与此同时,婚姻问题研究也逐渐进人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本土人的观念成为发总的核心,即学者的理论是否真实地映射出当地民众观念,开始作为一个间题浮出水面。利奇主张反思工作应当从概念和分类假设开始,他指出,婚姻、亲属制度、单系继嗣与非单系继嗣、父系社会与母系社会的分类等都应当列人反思的范畴。这些分类的问题在于“分类者从来没有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个参考框架,而不是另一个”,而且“分类强加的思想禁锢很难彻底打破”。利奇总结说,“我们把时间耗费在把客观世界的现实填充到一组预先发展好的,而不是从观察得出的概念框架中去”}3)(pl.7b)。利奇的贡献还在于,他明确提出英语的思维模式不“定就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必然模式。利奇的这种主张得到了尼德海姆的赞同和借鉴。尼德海姆十分强调对分类词汇的批判性使用,以及对间题的恰当陈述。他认为,人类学研究应当直接依赖于本土内在的分类,用本土术语进行思考,换言之,就是按照个案自身的展现来理解它,而不是应用预设的概念和分类去解释。

20世纪70年代初,在婚姻研究中引人了更多的分析变量,例如性别、声望、地位和权力等。20世纪90年代以后,婚姻研究中的亲属关系转向再次得到关注。正如迈克尔·赫茨费尔德(michaelrierzfeld)所评价的那样,亲属关系获得了无所不在的社会文化意义。与此同时,对婚姻和亲属制度研究的反思工作仍在继续。例如,博恩曼(johnborneman)认为,婚姻研究具有意识形态和范式倾向,压抑了自愿亲属过程,他据此提议,亲属研究应当转向关心与被关心的框架上〔礴,当然,这种看法体现在学者质疑婚姻制度的普遍性等方面。

此外,其他学科还从各自角度加人到关于婚姻的讨论中来。例如,贝克尔(garystanleybecker)、彼德·布劳(peterm.blau)就分别从微观经济学、社会学角度研究婚姻现象。

二、人生仪礼层面下的婚姻习俗研究

一般而言,凡·吉纳普(arnoldvangennep)较早地对人生仪礼进行了系统研究。他的贡献在于,通过对个体“人生危机”的分析,提出了“通过仪礼”(theritesofpassage)的概念。他认为,所有的仪礼都是从一种社会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状态,因而具有通过仪礼的共同特征,而通过仪礼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脱离(separation)、转变(transition)和加人(incorporateion)仪式。在不同的仪式中,这三种类型发展的程度不一致。在理论上,凡·吉纳普将其提升为前闭限仪式(preliminalrites),限仪式(liminalrites)与后阂限仪式((postliminalrites),他认为一个完整的通过仪礼包括这三种仪式。根据他的解释,通过仪式的意义有两种:从社会角度看,它承认个体社会状态的过渡;从个体角度看,它使经历仪式的个体对自己的社会状态有充分认识。因此,通过仪礼的功能在于,整合由社会状态的过渡带来的无序和不稳定。凡·吉纳普一直将过渡仪礼的思想贯穿于订婚与婚礼研究的始终,他认为“婚礼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行动”,是一种“永久性地加人新环境的仪式”,同时也是一种变更关系、破坏社会平衡,以及从日常生活的“平淡中苏醒过来的场合”c5)(r}o-n.;}oas)

其后,涂尔干(miledurkheim)、拉德克利夫一布朗与沃纳(w.i,ioydwarner)等在审视仪式对于社会行为的影响和意义时,都运用了生命危机仪式,进而从结构功能的角度确认了凡·吉纳普的研究范式,在他们看来,仪式是社会组织的一种表述。而米德((margaretmead)、柏特生(gregorybateson)与杜波伊斯(coradubois)等学者则从心理的角度关注仪式,侧重于研究仪式与文化、人格的关系。在真正意义上遵循通过仪礼研究并对其分类进行拓展的,应当说是查普尔(eliotd.chapple)与库恩(carletons:coon)。他们在凡·吉纳普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强化仪礼,’(ritesofintensification)的概念,用以指代关于的仪式。而且,他们还区分了与季节相关的岁时仪礼、与群体活动相关的周期性仪礼以及与个体生命周期相关的通过仪礼,并指出后者在时间上的不可逆性。查普尔和库恩还引人互动理论来解释仪式,认为仪式的功能在于恢复社会互动中的平衡〔a7(wamt)0

特纳((victorturner)延展了凡·吉纳普关于“闹限”阶段的观点,提出人生仪礼的现实意义就蕴含于它的象征性中,在“阑限”期间,仪式主体处于一个既不属于过去也不属于未来的文化区域,主体的身份含混不清,通过“阑限”之后,仪式主体被安置到一个恰当的社会结构中,权利与义务得到明确界定〔}7(r}-vs>。在特纳看来,社会生活就是由结构与反结构组成的一个辩证地发展过程,而仪式创造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场合,将人类内在的反结构无序力量引人结构的社会有序中,在这个意义上,仪式使社会成为可能,于是特纳就将仪式研究与社会结构联系在一起。

特纳一反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的研究传统,引人结构冲突模型来解释仪式,不仅深化了凡·吉纳普的“通过仪礼”理论,而且还对以后的仪式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特纳一道同是象征人类学代表人物的格尔茨(cliffordgeertz),也曾对仪式进行了深人研究,他认为,“在仪式中,生存世界与想像世界借助单独一组象征符号形式得到融合,变成同一世界”,从而“塑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r}xs>。利奇也注意到仪式在生存世界和想像世界中的意义,只不过在表达方式上与格尔茨略有差异。他强调仪式所表达的是,实际经历的世界与抽象思维中的另一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文化则在其中起到了交流和解释的作用。在有关通过仪礼的论述中,利奇从互表的时间和空间出发,将通过仪礼的意义总结为跨越社会界限,并且标志着社会时间流逝的间断[[9](p83,8u-82)0近期的仪式研究还引人了诸多可变因素,例如,仪式行为、象征符号与政治权力的关系,以及仪式的整合与瓦解功能,等等。受到这种多元化研究趋势的影响,仪式通常被视为一个多角度的,兼具两重性的复合体。

三、中国社会背景下的婚姻习俗研究

除了以上研究以外,还有一类相关问题需要提及,那就是国外学者对中国社会开展的婚姻习俗研究。这类研究集中讨论了中国的婚姻、婚礼、亲属结构等问题,尤其关注社会转型、国家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趋向折射出他们研究视角的独特之处。

弗里德曼(mauricefreedman)在对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宗族世系理论,认为地域化宗族构成了汉人传统社会的基层单位〔’”〕,他还对中国的婚礼作了细致地描写,认为婚礼表达了姻亲关系的不确定性[f;](}-}s.}_zrz)。马丁(emilymartinahern)关注于婚礼中婆家与娘家地位的平衡,将娘家的优势地位解释为姻亲在“亲属仪式”中扮演的积极角色,认为强大的姻亲到场可以帮助姐妹的夫妇家庭完成角色转换,因而具有控制婆家的〔tz](tzar3o-r)0萧风霞(siuhelenf.)、杨美惠(yangmayfairmei-hui),阎云祥等人将目光聚集于中国婚礼的复兴与意义一匕提出铺张的礼仪具有强化关系建设的现实作用}is](etzt-1n,t}s-tes)。克洛(elisabethjoan}rnll)注重中国社会变迁中经济与意识形态的互动,以及婚姻与亲属结构之间的关系[14]d霍姆格林(jenniferholmgron)研究了中国北方的婚姻与亲属制度,并且就寡妇再婚、婚姻与地缘的关系、亲属关系与政治控制等问题作了深人探讨〔‘,。罗梅君(mechthildleutner)强调民间文化与上层文化之间的互动,并以此为框架说明官方婚姻策略与民众婚姻实践经历的变迁t叫。除了对中国的宗教与仪式进行研究以外,武雅士((arthurwolf)为了验证韦斯特马克((edwardwestermarck)的性嫌恶理论((sexualaversion),还一直致力于中国变异婚姻形态一一童养媳的研究,指出它是父系社会在婚姻规则和禁忌紧张之间的一种折衷[l](rtst-tsz)0

总之,这些学者在国内研究与国际前沿理论之间架设了桥梁,拓展了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体系。研究对象的一致性,使得这些研究成果更接近于中国本土的解释,与此同时也增大了理论检验的可能性,对于国内类似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国外婚姻习俗研究对中国的影响

与国外相比,国内学者基本上也是沿着婚姻形态和婚姻仪礼两条脉络展开研究。与国外不同的是,国内研究相对分散性,系统性较弱,这些研究特点,可能与中国社会在文化、民族、地域上的复杂性存在一定关联。

1924年《歌谣周刊》刊载婚姻专号,标志着中国现代民俗学意义上婚姻研究的滥脑。20世纪30年代以后,受国外婚姻进化论的影响,相关研究大多执著于追溯起源,把现存的婚姻形态解释为过去文化的遗留物。在这一阶段,民俗学的视野也从民间文学拓展到了民俗事象上。黄石、蔡献荣、陈怀祯、杨江松等人的研究成果充分反映了这种倾向。黄石十分注意吸收国外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使其在尚处于描述阶段的民俗学研究中处于显著位置。尽管在黄石的研究中能够看到历时性与共时性,也能够发现比较与实地调查的运用,但是大多数学者对此尚未给予足够重视,仍然坚持对民俗事象进行溯源式考察。在同一时期,也有学者注意到了进化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然而,进化论的研究思路,对中国民俗学研究影响深远,直至今日。钟敬文在阐述国外民俗学理论对中国的影响时,特别提到了英国人类学派的进化论。他阐述道,“总的来说,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当属英国人类学派。除建国之初的前27年外,这一理论对中国民俗学的影响几乎从未间断,[187(1b-}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民俗学研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即将婚姻习俗置于社会文化转型的背景之下,着重考察它的变迁。与此同时,婚姻习俗研究也出现了多学科交叉趋势,这使得不同研究视角聚焦在同一对象上,丰富了相关研究。此外,国内学者还对仪式作了深人研究。他们将社会变迁、权力关系与政治的视角导人仪式研究,关注于社会结构、文化传统与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方性知识与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相互影响。还有学者通过中国本土的调查,对国外亲属关系理论进行反思,质疑婚姻制度的普遍性,等等。

五、相关评价及讨论

国内外学者的开拓性研究,不仅丰富了婚姻仪礼研究体系,也为相关主题研究提供了许多可借鉴之处,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但是,必须看到,这些研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钟敬文指出,“事物往往有多个方面,理论都偏于一点。对一种理论,我们要知道其长处在什么地方,短处又在哪里。没有一种理论是万能的。作为一个学者,要运用某种理论,……要知其长处,用到什么程度,用于什么对象最适当”。〔’9]换言之,运用西方的理论应当注意其偏颇之处,与研究对象本土性的吻合程度以及运用理论的深度。由于社会文化背景、政治体系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加甄别可能对我们的研究十分不利,某些国外理论无法解释源远流长的中国民俗事象。例如,进化论可以解释婚礼的起源、发展与变异婚姻形态的存在,却不能够解释20世纪80年代以后婚礼的复兴,以及彩礼和嫁妆的不断增长?贝克尔的效益最大化理论可能适合于西方社会的婚姻行为选择,却不能解释在中国社会文化压力下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以及对单身的偏见?这些都说明,要有选择地运用国外相关理沦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