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十篇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十篇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03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1

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是指针对金融突发事件而建立的一套防范、预警和处置的金融体系。它应由预警系统、防范系统和处置系统三部分构成。

王国刚、易宪容认为,所谓金融突发事件,是指具有影响某一局部地区,在中国可以“市”为界定单位,经济社会秩序稳定或影响全国经济社会秩序的突发性金融事件。因此,一般的金融犯罪、金融市场波动和金融系统调整不属于金融突发事件范畴。

他们指出,金融突发事件的可能类型包括:

1、银行挤兑。即在1日或几日内突然有大量存款人到商业银行提款并引致影响到经济生活秩序的不稳。

2、股市爆跌。由此引致一些投资者采取极端行为,甚至打砸等暴力行为,影响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秩序稳定。

3、技术故障。如金融机构中的计算机系统出故障引致相关人员的利益严重受损,一些人对处理方案不满意而采取极端行为。

4、金融机构倒闭。一些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因经营不善或其它原因而倒闭,可能引发地区性金融突发事件,如海南发展银行事件。

5、境外金融冲击。例如,在准许境外短期资金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条件下,一旦这些资金在短期内巨额外流或巨额进入都将对中国境内的金融市场形成强力冲击,由此,将严重影响境内投资者或存款人、借款人的利益,从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秩序的稳定。

6、金融危机。在中国金融市场日益国际化的条件下,国际金融市场的危机可能直接影响到中国金融市场的运行状况,引发中国金融的波动或危机,另一方面,中国实体经济部门或金融部门的风险在不断累积的条件下也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7、其它突发性事件引致的金融突发事件,如美国的“9・11”事件、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事件等。

建立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应从4方面着手:

一是在总结国内外有关经验的基础上,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并严格执法。其中包括,建立金融应急的法律或法规,建立金融应急的执法组织,明确金融应急的具体措施等。

二是建立金融突发事件的防范机制,以预先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其中包括,建立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研究机制,建立各金融部门的信息沟通制度和技术系统,建立有关防范性金融机构,如存款保险机构等,建立防范风险的市场机制,如上市公司的退市机制、金融机构的救助机制等。

三是建立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其中包括,金融突发事件的预警指标、监控组织、报告程序、处置制度、具体措施和信息管理等。

四是建立金融突发事件的处置机制,以免小事件酿成大事件。其中包括,针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指挥中心、决策程序、组织系统、信息报告程序、保密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资金调动、技术控制、金融机构接管直至实行金融管制等。

处置金融突发事件,应该结合我国国情和金融业的特点,应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明确责任、信息共享、措施得力、执法严格”的原则。

建立金融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目的主要有三:

一是防止金融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在金融突发事件发生后,防止该事件的蔓延扩大。

二是防止或最大限度地降低由金融突发事件给金融业及其它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三是防止或最大程度地降低由金融突发事件给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要达到这些目的,金融应急机制的建立就应科学、具体、严格,不应漏掉一个环节一个要点。

“9・11”事件发生后,为了使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并在短期内迅速恢复美国人民的信心,避免恐怖袭击事件酿成经济社会的灾难,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其中包括,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在2001年9月14日宣布将采取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以确保美国股市的稳定与发展;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立即做出反应,当天向金融市场注入了800亿美元资金,并要求欧洲央行向金融市场注入1300亿欧元,以保证金融市场的流动性。2、美国股市开市前两个小时,突然宣布降息0.5个百分点,使联邦基金利率降到近40年来的最低水平。

建立金融应急机制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应深化改革、大胆创新,而且应与时俱进地不断完善。从我国具体情况来看,以下几项基础性工作的展开是十分紧迫的:

1、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变中央集权式金融体制为符合金融市场发展要求的多元化多层次金融体系。目前,我国金融机构主要由中央政府部门直接掌管,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占有全国金融资产的70%以上。这种格局继续发展下去,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容易形成全国性大事件,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解决方案是,通过大力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降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系统中的地位,使单家金融机构引致的风险不至于酿成全国性事件。

2、完善金融技术系统,提高信息共享的程度。各个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顺畅,是引致金融突发事件的重要成因。要改变这种状况,消除金融突发事件的隐患,就必须加速金融体系中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各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

3、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不仅要完善监管部门对相关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监管,尤其是要对资金调动、财务活动、经营状况、资产结构、投资项目等方面加强监管,而且应加强各家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在金融机构国际化的条件下,尤其要加强对分支机构的内部监管,防止李森事件的发生。

4、建立全国统一的应对金融突发事件贷款机制和财政机制,一旦突发事件出现,立即启动运作。这些机制中包括:运用市场方法并购有关金融机构的机制,强制性停止有关金融机构营业的机制,接管有关金融机构的机制,中央银行的紧急贷款机制,对存款人的风险补偿机制,财政性救助机制等。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2

1.1编制目的

维护良好社会环境,保持正常金融秩序,促进全县金融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有关经济、金融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因下列事项引起严重后果,确需有关部门给予支持和援助的突发事件。

(1)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引起的、危及金融安全与稳定的突发事件;

(2)各金融机构出现被冲击、被盗、被抢、被袭击,运钞车辆遭抢劫、劫持等突发事件;

(3)金融机构计算机系统因硬件设施受损或普遍遭受病毒侵袭,发生系统性故障;

(4)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集体辞职、失踪、发生重大意外事故或者高级管理人员、业务营销人员携巨款潜逃,发生特大金融诈骗案件;

(5)金融债券到期未能及时兑付、金融机构被公告撤销(关闭)或其他因素引发存款挤提、保证金挤提、集体退保、其他债务挤兑、集体上访等规模较大的;

(6)金融机构发生支付困难、偿付能力恶化或者出现巨额亏损;

(7)出现对金融业、金融机构进行负面失实报道,造成严重影响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重大事件;

(8)暴发区域性金融风险或系统性金融危机;

(9)发生其他影响金融稳定运行的事件。

1.4工作原则

统一指挥,条块结合;依法处置,稳妥缜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2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成立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县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由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县长担任总指挥,县政府办联系金融工作的副主任、人行县支行行长担任副总指挥,人行县支行、县财政局、县公安局的分管领导为成员。

主要职责:研究部署全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工作,指导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修订《县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根据情况和需要,在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负责组织、协调各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协商应对策略,采取措施,妥善处置;围绕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分析经济金融形势,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维护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根据金融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决定是否终止本预案。

2.2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人行支行,办公室主任由人行支行行长兼任。应急值班电话:

主要职责:负责接收、管理、上报有关资料和信息,核实了解金融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提出处置意见建议,及时报告指挥部。在指挥部决定启动本预案后,通知并协调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具体实施;督促检查各部门、各成员单位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情况;组织开展应急工作信息报送和新闻报道工作;负责金融突发事件信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2.3各成员单位职责

人行县支行:负责组织制定本系统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根据相关职责,当全县银行系统或金融机构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按照相关应急预案和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有关规定,实施报告和处置;对金融突发事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做出判断,指导本系统和相关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根据金融突发事件严重程度和涉及范围,建议指挥部启动本预案。

县财政局:在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过程中需要动用财政资金时,经县政府批准后予以及时划拨;积极申请有关优惠税费政策,防止经济金融运行出现不稳定因素。

县公安局:加强对金融机构安全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督促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有关规定,落实防范措施;派出警力参与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对有关嫌疑人员采取控制措施;查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防止出现和发生治安事件,保证金融单位正常业务经营和员工人身及财产安全。

2.4各金融机构职责

负责组织制定本系统金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并将预案报县应急委员会和上级监管部门备案;及时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发生的金融突发事件;发生突发事件时,各金融机构按照指挥部要求共同开展处置工作。

2.5信息联络员

各成员单位要确定1-2名联络员,负责相关事宜联络和沟通、指令传达等工作,联络员变更要及时向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3事件分级

金融突发事件按照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级)和一般(iV级)分为4个等级。当金融突发事件等级指标有交叉、难以判定级别时,按较高一级突发事件处理,防止风险扩散;当金融突发事件等级随时间推移有所上升时,应按升级后的级别处理。

3.1i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级事件:

(1)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金融(含证券、期货)突发事件;

(2)金融行业已出现或将要出现连锁反应,需要各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共同处置的金融突发事件;

(3)国际上出现的,已经影响或极有可能影响县内宏观金融稳定的金融突发事件。

3.2Ⅱ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Ⅱ级事件:

(1)对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未造成全国性影响的金融突发事件;

(2)县级主管部门不能单独应对,需要进行跨市区或跨部门协调的金融突发事件。

3.3iii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ii级事件:

(1)对本县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未造成全县性影响的金融突发事件;

(2)县级主管部门能单独应对,不需要进行跨县区或跨部门协调的金融突发事件。

3.4Ⅳ级金融突发事件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iV级事件:

(1)对全县金融行业造成影响,但未造成区域性(县范围内)影响的金融突发事件;

(2)县级主管部门能单独应对,不需要市级监管部门进行协调的金融突发事件。

4预测、预警

4.1体系建立

人行支行应建立本系统定性、定量数据监测分析指标体系,加强本系统及金融机构运行情况的跟踪、监测、分析,及时收集、汇总发生在本县范围内和县外对本县辖区形成重大影响的有关金融突发事件的信息,及时向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报送风险提示信息,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4.2信息报告

各成员单位应将其监管职责范围内发生的较大及以上金融突发事件及时向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警报告,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各部门通报的信息,提出综合性预警报告。

5应急晌应

5.1应急信息

5.1.1信息报告原则

金融突发事件信息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及时准确的要求报送。

5.1.2信息报告程序

发生金融突发事件时,事件发生单位应在2小时内立即向其上级主管单位、县政府、人行县支行和公安部门报告,同时组织应急工作组,开展处置工作。各接警单位、部门应按工作权限、职责,及时向本系统、本行业的上一级单位报告。

5.1.3信息报告内容

主要包括金融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性质、等级、原因、危害程度、影响范围、涉及金额、涉及人数、可能造成的损失等情况;事件发展态势和拟采取的应急对策;其他与事件有关的内容。

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过程中,相关金融主管部门要及时统计、调查、分析事件所涉及的金融机构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等情况,处置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等内容,并报告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5.2事件处置原则

处置金融突发事件要反应迅速、专业对口、各方参与、相互配合,做到依法、快速、高效、稳妥和节约成本。同时工作人员要遵循保密原则,不得随意向外泄漏相关情况。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应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采取金融机构、上级主管单位和人民银行3级递进的层次处置

5.3i级响应

县级主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i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2小时内报告指挥部。指挥部召开紧急成员会议,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并与县政府有关部门协商制定处置金融突发事件的措施,必要时报市政府成立全市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进行处置。

5.4ii级响应

县级主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ii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2小时内报告指挥部。指挥部召开紧急成员会议,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维护全县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稳定。同时与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协商制定处置措施,并将结果报告上级单位。

5.5iii级响应

县级主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iii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指挥部。县级主管部门能够单独应对的,由事件发生单位与所涉及相关部门共同处置,启动本系统应急预案进行处置。需要县级主管部门跨部门协调应对处置的,由指挥部决定召开紧急成员会议,启动本预案进行处置。

5.6iV级响应

县级主管部门接到报警后,属于iV级金融突发事件的,应在2小时内报告指挥部。县主管部门能够单独应对的,启动本系统应急预案,并与突发事件发生单位共同处置。需要县级监管部门跨部门协调应对处置的,启动当地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5.7成员单位应急预案启动

本预案启动后,各成员单位要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立即启动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处置工作,防止风险进一步扩散。

5.8相关应急预案终止

指挥部根据金融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事件处置情况,决定终止本预案的实施。同时,各成员单位根据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处置情况,决定终止本系统应急预案,并向指挥部报告。

5.9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指挥部协调法院、检察院、工商、税务、企业主管部门,依法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打击各类损害金融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并给予金融机构各类优惠政策,帮助其渡过难关。金融机构出现支付风险时,县财政部门及有关部门单位应筹集资金进行救助。

5.10相关信息的对外

根据处置金融突发事件的需要,实行新闻制度,由指挥部或各成员单位指定专门的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信息。未经授权,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接受采访或对外信息。指挥部要协调各媒体,统一宣传口径,及时、准确报道事件的有关情况,澄清事实,正确引导舆论。

6后期处置

6.1原因调查和责任追究

各成员单位按照各自权限、职责对金融突发事件进行全面调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相关部门对事件所涉及金融机构的账目进行保管、清理,对关闭的金融机构个人债权进行核实,落实兑付和补偿措施。

6.2损失评估

相关监管部门对事件所涉及金融机构在突发事件中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进行评估,并报告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6.3分析总结

金融突发事件处置完毕,负责事件处置工作的成员单位应在处置工作完成后10个工作日内向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采取的措施、处置结果和防范措施。

6.4改进措施

各成员单位应及时总结金融突发事件处置经验,汲取教训,并针对事件暴露出的问题,找出差距,堵塞漏洞,制定和完善各项制度办法,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外部监管,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同时,向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出预案修订的建议。

7附则

7.1指挥部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并上报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3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研究起步较晚,应急机制建设还不完善。但是,我国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速度较快,继交通运输部2005年制定颁布实施的《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后,交通运输部又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于2009年制定并实施了《公路交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初步形成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形成了一套比较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在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1缺乏完善的应急反应机制

按照我国国家突发性事件管理条例规定,我国突发性事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务院。但是,由于受到人员、编制以及经费问题的影响,大部分突发性事件管理部门的职责起到的作用仅仅是预警作用,针对出现的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难以作出有效反映,不能够及时独立的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同时,我国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涉及到了诸多的政府行政部门,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缺乏统一的调度,导致办事效率低下,针对突发事件很难及时的进行合理、妥善的解决。除此之外,虽然在我国中央已经初步形成了科学的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但是在地方却还为形成系统的应对措施,应急机制的建立只是在做表面文章,难以真正的取得实际效果。

1.2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应急机制

建设中信息化建设缓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经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并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高速公路应急机制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对信息化建设认识严重不足的现状。由于信息化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即使高速公路发生了突发性事件,信息也不能够及时的传播出去,对于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减小事件的影响极为不利。

1.3应急管理观念淡薄

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再强调要实行安全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原则。但是,在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总是是缺乏预见性,难以做到防患于未然。在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发生以后,所做的也不是去寻找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而是急着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忙着相互推卸责任。这就导致了我国告诉公路突发性事件,经常出现,每次都妥善解决。但是,每次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管理者的观念问题。

2我国高速公路应急体系研究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存在的这些严重的问题,必须要提出有针对的解决措施,才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的发生,才能减少因不可抗因素导致的高速公路突发性事件带来损失。如此,才能推动我国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

2.1完善我国高速公路管理机制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多样性以及影响范围广等特点。针对高速突发事件我们要建立多部门共同协作的应急管理机制。要坚持“统一领导,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要加强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统一调度,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同时,也要注意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同时也要分级管理,要做到条块分明。

2.2建立信息化网络系统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互联网在人的生活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中,要注意加强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可以全天候,无间断的对高速公路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就可以及时将消息传递出去。如此,可以提高管理部门的反应速度,能够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将路况传达给社会公众,减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

2.3转变管理理念

我国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机制的建设,工作人员的管理理念严重滞后。高速公路应急管理针对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才会采取积极的措施,减小事件的影响较少损失。与此相对我们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预警机制建设速度明显滞后。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往往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因此,必须转变管理理念,针对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我们要防患于未然。将可能存在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切实减少高速公路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维护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结语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4

关键词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02-0065-04

一、引言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原材料采购开始到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将产品销售给消费者,把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进入21世纪后,企业的竞争模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企业间的竞争转向了供应链与供应链间的竞争。随着供应链层级结构变得更为复杂及所跨地域范围越来越广,加上供应链技术更多强调精益制造,使得供应链系统抵御突发事件的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据ComputerScienceCorporation的调查显示,60%的企业认为其所在的供应链是比较脆弱的;美国格鲁吉亚理工大学和加拿大西安大略省大学共同对是否无懈可击的课题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物流从业员追求“及时到达”概念,刻意减少库存量,会令流程操作灵活性降低,当发生突发性事件便会束手无策。突发事件发生可能造成原材料或零部件及产成品等供应的中断或延迟、需求市场的巨大变动、生产或销售等成本费用的急剧上升、交通运输系统的不畅、信息通道堵塞等等。如果供应链应急管理能力较弱,就将给供应链及链上企业带来严重的破坏或致命的打击。例如:2000年3月philips公司第22号芯片厂发生的一次意外大火;2003年我国的SaRS;2008年1月中国南方地区的雪灾;2008年出现的全球金融危机等突发事件的发生,都给供应链企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和破坏。这些都是供应链应急管理能力较弱,导致突发事件发生对供应链产生巨大破坏的有力佐证。

“应急管理”这一术语是由JensClausen等人在2001年的oR/mStoday上提出的,他们比较明确地给出了应急管理的定义以及管理原则,并且指出了应急管理在造船、航空、电信等领域的实际应用。但真正最早进行应急管理方面研究的是YuGang。近年来,供应链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如Qi等人研究了在报童环境中如果需求价格关系为线性的,当突发事件引起需求发生变化时的供应链协调问题;结果发现,由于产量的变化所引起偏差费用的存在,原生产计划具有一定的鲁棒性,并且当应用应急管理策略时供应链的利润才能达到最大,否则就会出现双边际现象。于辉、曹二保等研究了在市场随机需求下,突发事件引起市场规模变化,供应链系统利用回购契约、批发价格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应对突发事件。Xu等人研究了生产成本发生扰动的情形,分别对线性和非线性的价格需求关系得出需求发生变化后的集成化最优决策和分散式决策时的新的供应链协调策略。王传涛等人研究了突发事件引起生产成本和市场需求同时突变时,通过改进后的数量折扣契约可实现供应链协调。王玉燕等人研究了如何提高闭环供应链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政策协调。

供应链应急管理是通过提高企业对突发事件发生的预见能力、应急反应能力、危机处理能力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后恢复阶段的学习能力,以尽快恢复供应链系统自身的功能,尽可能防范风险和减少损失。供应链应急管理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自身的实力、供应链系统抗突发事件的能力及供应链企业间的协调合作能力;同时,政府的强有力支持和消费者的积极配合,也是供应链应急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供应链环境下突发事件发生的特点

根据2007年8月30日我国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定义,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通过对突发事件及对供应链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可以归纳得出供应链环境下的突发事件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高度的不确定性

从已经发生且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来看,突发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种类、规模等往往不能以人们的常态思维来进行思考,其变化的规律也不能凭借_过去的经验来作出常识性的判断,往往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二)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突发性和紧急性

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或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构,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其诱发原因往往具有偶然性和爆发过程的飞跃性。突发事件往往是平时积累起来的问题、矛盾、冲突因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在突破一定的临界点后突然进发。因此,突发事件发生时,需要作出快速有效的应急反应,在时间非常紧迫的情况下采取非常规和非程序化的决策和措施,才能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三)突发事件具有巨大的破坏性和扩散性

不论供应链系统内部还是供应链系统外部发生的突发事件,都将对供应链企业产生巨大的破坏;而且由于供应链功能网络结构自身的特点,一旦供应链上某个节点企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这种影响将快速向供应链上游和下游企业快速扩散,最终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产生巨大影响。

三、供应链应急管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应链功能网链结构的复杂程度

供应链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将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到最终用户等连接而成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衡量一个供应链功能网链结构是否复杂,一般可从供应链的长度和供应链的致密度两个方面来衡量。如果一个供应链的长度越长而且致密性越高,则该供应链的功能网链结构越复杂。供应链长度由供应链的网络长度和物理长度两方面构成。网络长度是指供应链中节点数量的多少,节点数量越多,供应链网络长度越长;物理长度是指各个节点之间的最短地理距离。从供应链牛鞭效应可知,供应链网络越长,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上游端或者下游端的企业将随着供应链节点数量的增加而增大;物理长度越长,供应链应急能力就会越差。供应链致密度是指供应链中同一个节点提供不同产品类型的企业数量。如果同一节点内不同类型的企业数量越多,供应链致密度就越大。供应链致密度越大,其管理难度就越大,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就越弱。可见,供应链功能网链结构的复杂程度既决定了供应链系统的脆弱程度,也决定了供应链抗突发事件能力的大小。

(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

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由于其自身的实力、地位及在供应链上的影响力,核心企业往往扮演供应链管理者的角色。如果核心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较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后,核心企业能够做出快速应急反应,组织供应链上所有企业共同面对突发事件,将突发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则整个供应链的应急管理能力也比较强。反之,供应链的应急管理能力就较弱。

(三)供应链整体协调能力

供应链协调是通过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使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通过该激励机制保持协调一致的行动,进而实现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其根本目的是协调机制使供应链企业间减少冲突及内耗,进行更充分的合作与一致行动,提高供应链的整体绩效。突发事件发生可能导致原本已经协调的供应链不再能够达到协调,使原本可高效运作的供应链难以实现其自身的功能,甚至还将导致供应链破裂,进而危及到供应链上各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如果供应链企业间能够设计具有抗突发事件的契约,确保供应链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后都能够实现协调,则供应链的抗突发事件能力较强。

(四)政府的支持和消费者的配合程度

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有时比较复杂,其破坏及影响的范围也可能超出供应链系统本身,因此,要有效应对突发事件,需要政府和消费者的积极配合。如对于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雪灾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如果没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和消费者的积极配合,光靠供应链系统自身的能力来处理,其破坏性和影响范围将会更大。

四、供应链企业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策略

(一)重新构建和优化供应链系统

从前面的影响因素可以看出,供应链的功能网络结构将会直接影响供应链的应急管理能力。因此,需要对现有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如果现有供应链系统应急管理能力较弱,则需要从供应链的复杂程度方面进行考虑,对原有的供应链系统进行重构并优化,使供应链系统的应急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加强供应链的协同管理

供应链协同是指信息能无缝地、顺畅地在供应链中传递,减少因信息失真而导致过量生产、过量库存的现象,使整个供应链能根据顾客的需求而步调一致,也就是使供应链获得同步化来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是关键,而在供应链环境下,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是针对单个企业而言,而是通过在供应链上各企业中流动和传递,最后到达最终用户。因此,终端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不仅要对企业自身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更需要对供应链上下游端的企业进行质量管理和服务管理,进而做到对产品与服务形成全过程的控制。通过加强供应链协同管理,实现供应链各层次的协同,可激发供应链各成员企业间的联动效应、整合效应和综合效应,最大化供应链价值,进而减少供应链风险。

(三)提升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应急管理能力,协调供应链管理中的利益分配机制

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中地位高、影响力大,是供应链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核心企业在供应链应急管理中起着示范带头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前和之后都起着关键作用。核心企业要主动提升其应急管理能力,并对供应链其他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方面起到推动、指导和监督的作用,这样整个供应链的应急管理能力将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在供应链构建中应采取围绕核心企业,构建一种多方共赢的利益协调机制,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对个体目标受损的供应链成员给予合理的利益补偿。

(四)选择好有利于供应链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的合作伙伴

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应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主要考察合作伙伴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要考察合作伙伴加入所带来的风险,应该尽量回避或减少供应链整体运行风险;二是要考察合作伙伴的核心竞争能力,看其核心竞争能力是否为供应链所需要的;三是要考察合作伙伴的快速反应能力,看其是否与供应链所要求的快速反应能力相一致;四是要考察合作伙伴的加入能否使得供应链的成本最小化;五是要考察合作伙伴的合作意愿;六是要考察合作伙伴的营运状况和成本绩效。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可供选择的合作伙伴进行综合评价,得到真正理想的合作伙伴。

五、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根据现实需要相继颁布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我国公共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了有效保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突发事件频繁发生且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当前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因此,需要根据目前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影响力,进一步建立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同时在突发事件处理中要把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检测跟踪机制

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破坏性和影响力巨大,一旦受到破坏其恢复成本要远远高于事前的投入。政府的体制优势、信任度、影响力等方面使得其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提前投入方面是无法用数字计算的。可见,政府在突发事件的预警和监测方面具有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政府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监测跟踪机制,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见能力。

(三)建立突发事件信息披露机制

突发事件发生时,信息的准确及时披露至关重要。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信息披露机制,一方面可向群众及时传递相关信息,避免群众的情绪失控,防止事态的扩大,维护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可让应急处理的各方及时掌握相关有用信息,为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理提供科学决策。

(四)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的紧密合作

非政府组织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资源优势,能够有效整合分散的各方资源,最大程度地将各种资源优化配置,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提供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二是非政府组织分布广,分工细致,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具有速度优势和效率优势;三是非政府组织有着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平时这些专业人员的信息交流非常活跃,如果机制畅通,专业性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更快。但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阶段,光靠政府的任务指令,其执行的难度较大。因此,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应该加强与非政府组织的密切合作,形成良性互动,提高应急管理的成效。

六、消费者在应对突发事件中的策略

(一)理性对待突发事件,消除人为的恐慌

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如果消费者不能理性地对待突发事件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将给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增加难度。如“非典”时期的相关药品与口罩等物质的需求被人为夸大,这与消费者的不理性和人为恐慌密切相关,而这将导致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剧。

(二)关注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

突发事件发生后,消费者对突发事件关注的要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有研究表明:消费者对突发事件关注要素中影响其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企业道歉程度、市场营销策略、政策法律、权威示范效应。因此,消费者需要更多关注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的应对行为,关注企业的突发事件应对措施是否把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5

【关键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近年来,我国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有逐步增加的趋势。这些严重伤害了部分学生健康成长,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与社会稳定,对高校管理者的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加强应对高校突发事件能力研究,对我国尽快建立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应急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高校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高校安全、有序、高效运转,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持续蓬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

在国外,对高“突发事件”、“危机”、“风险”、“潜在问问”的研究,最初源自公共关系学学科的学校公共关系。1952年,卡特里普、森特等著名学都对美国高校存在的管理成本上升、公众要求增长、财政危机等一些“问题”提出了对策。而美国学者库姆斯则正式提出并大声疾呼高等教育危机,他从宏观角度对20世纪80年代世界高等教育危机进行了研究,其代表作是《世界教育危机――八十年代的观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应急体系

所谓突发事件,按照我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定义,主要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而高校突发事件指高校中由于偶发性因素引起,突然爆发的紧急事件,并严重影响了学校正常教学、科研秩序,威胁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危及社会的稳定,要求政府和学校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加以应对。高校历来是突发事件引发的重要场所之一,且在推进高等教育改革时期显得尤为突出。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看,问题突出、影响大且发生频率高的突发事件主要集中在招生与就业、群体性行动、心理疾患、校园安全与事故等方面。我国高校突发事件主要特征:第一,突发性。高校突发事件具体发生时间、造成影响等,往往是很难预测的,具有很大的突然性。第二、破坏性。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都会在不同程度上破坏了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方面的正常秩序。第三,扩散性。高校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社会反响,成为公众热点。第四,主体活跃性。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学生往往会对事件反应迅速,积极参与,使得突发事件更具影响力。

二、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

㈠社会转型时期不可避免的各类矛盾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社会原因

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社会转型时期。认真分析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究其原因,与我国所处特殊社会转型历史时期的诸多矛盾紧密有关。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的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到不公平对待,为了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就把目标盯上大学生群体,在高校制造爆炸、投毒等恐怖案件,以引起社会关注。更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外敌对势力已经把大学生当作反华的工具,采取各种方式骗取大学生信任,如拉拢学生入教、以举办讲座、提供奖学金、组织旅游等名义,不断对大学生进行潜移默化、渗透,宣扬西方国家所谓的“民主自由”思想,一旦时机成熟,便伺机煽动学生闹事,以达到其险恶目的。

㈡学校管理的滞后性、学校教育的落后性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入,高校办学呈现出种类多元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信息来源网络化、课余生活多样化的趋势,使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稍不小心就有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现行的各种管理制度存在明显的滞后性,难以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如缺乏制度化、系统化的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缺乏专门常设的突发事件管理机构、没有专门的人员或者从事突发事件管理工作的人员既不具有专业背景也没有受过正规的、系统的突发事件管理培训。

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亟待增强。在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短信等一系列渠道获得境外或非主流媒体宣传的思想。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却不能针对这些思潮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缺少针对当时当地具体思潮影响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缺乏认同性,由此而带来的结果是其有效性大打折扣。在这样的情况下,有的学生虽然有满腔的爱国热情和良好的政治愿望和,却不能采取正确的表达方式,而是积极参与非法集会、游行,甚至还被组织利用,乱贴大小字报、标语,甚至聚众冲击学校、政府机关等,做出不利于国家、社会安定稳定的事情。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人性弱点与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相当的社会责任感、争强好胜的上进心、嫉恶如仇的正义感、不断探究真理的精气神、具有敢想敢当的豪爽劲;另一方面,涉世不深,缺乏经验,思考问题相对简单,判断是非的能力较弱,行为容易冲动,且不计后果。一旦周围发生闹事事件,他们就可情绪容易偏激。他们开始参与的动机和主观愿望往往是好的,但采用的方式方法相当不当。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教育引导和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那么就有可能演化为后果相当严重的事件。

另外,从心理意义是说,高校学生突发事件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极端爆发。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学校和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忽略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大学生因心理偏激而参与突发事件的现象并不少见。如有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而产生焦虑,直至对他人对做出伤害行为;一些大学生在婚恋问题上没有正确的认识,心理承受能力差,一旦失恋就会出现从情绪到行为上的偏差,导致突发事件的发生。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情况困难,会产生各类情绪、心理问题,并可能导致行为偏差。

(四)家庭教育不当是高校突发事件发生潜在的原因

家庭教育对学生会发生潜移默化影响。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相当多家长往往将孩子的培养目标定位高,并采取严厉措施,要求孩子顺从大人安排。很多家长在其子女考入大学后,万事大吉,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可以放心交给学校,自己可以可以撒手不管了。相当多没有与学校联系沟通,了解子女在学校学习切开和生活情况,甚至也淡化了与子女的继续交流。这种严厉措施与放任自由的管理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形成强烈反差,使得学生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而容易使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产生冲动与叛逆的行为。

三、当前高校应对突发事件存在问题

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紧急性、严重性等特点。如何应对,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当前,我国高校应对学生突发事件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应急管理理念滞后。不少高校在管理理念上相当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例如把学生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看成是学校学生工作、安全保卫部门的份内事,与其他部门、各个学院关系不大,甚至事不关己,可以高高挂起,尚未认识到高校应急管理必须依靠学校内外多元主体相互配合、相互合作、共同发力、共同治理,形成合力,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二)应对突发事件缺乏相应制度保障。不少高校不重视预防和预警机制的制度建设。由于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发生突发事件,无章可循。一些学校往往采取临时性的缺乏依据的“非常”手段,甚至一些高校将应急管理等同于应急处理;处理效果往往不理想,且留下了不少后遗症问题。

(三)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不高。不少高校没有设立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管理综合协调机构,或者虽然设立,但是没有相对固定的机构地点,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发生校园突发事件时,信息不畅通,从学生到辅导员到院(系)到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安全保卫部门到学校领导会出现信息梗塞,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大打折扣。

(四)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缺失。对心理危机的缺乏有效干预和预防,已经当前我国高校司空见惯的问题,也是构建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突发性事件不仅会给事件当事人带来肉体上痛苦、身体上的伤害外,而且往往给当事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心理上带来刻骨铭心的伤害,进而直接影响到当事人的价值取向、生活信念以及对生命价值看法。

四、提高高校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若干措施与建议

(一)重视应急意识培育,强化危机意识。各高校应当重视应急意识培育。加强日常的应急教育、注意应急预测,并在预防及演练等方面下功夫,做到寓应急管理于日常工作之中。其中,开展应急演练有利于师生更真切地了解危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除恐慌;可以使各位应急管理成员更加明确自身职责,彼此之间分工及相互间的协作关系,并有助于发现应急管理计划及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完善和修正。各高校应加大工作力度,将高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理念、典型案例等融入学校教育内容之中。大学生安全教育要“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例如应当让管理人员、学生充分了解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概况、特点,学习安全防范知识,掌握安全防护技能。

(二)构建高校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与应急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突发事件并非完全偶然,事件发生前一般会某种预兆。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先兆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则可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

1、要建立突发事件预警机制。?高校要建立预警等级。学校学工系统、保卫系统要积极与公安系统、卫生健康系统等建立信息共享、统一协调应对的联动工作机制,根据事件的影响大小及性质、参与人员的规模及成分等建立预警等级。要加强突发事件的情报信息收集与处理工作,高校要构建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情报信息监测网络,随时关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搜集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立信息分析、整理、辨别、反馈及传递机制,确保心理危机信息快速、及时地传递,使各方面情况及信息能够完整、快速地传递到学校决策层。

2、要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危机管理的真谛在于预案在先。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决策机构、指挥中心、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信息、安全措施、后勤保障、恢复重建、调查评估等。。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预警机制反应灵敏,指挥系统运转协调,一旦发生突发事件,马上启动相应预案,确保信息畅通,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团结一致,形成合力,尽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三)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

高校应该按照“有效控制,就地解决”的原则,秉承“抓早、抓小,以快制快”理念,建立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立由党委领导、行政指挥、校院联动、齐抓共管的领导组织保障体系。学校根据应急预案,设立后勤保障、医疗救治、教学协调、宣传教育、卫生控制、综合治理等职能小组,既要明确各自责任、互相分工又要互相配合、相互合作,并进行人力、物力和财力的配置,共同完成任务。各学院、二级单位应按照学校的要求组建突发事件应急队伍,一旦启动预案,立即投入处置工作。建立健全应急沟通机制,学生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与学生家长、新闻媒体沟通,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突发事件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让记者客观、公正报道事件的真相,避免产生负面影响。

(四)加强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

首先,要加快制定相关法规政策,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制度保障。密切关注测评中发现以及筛查出来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自杀倾向的学生。其次,各高校应建立心理危机的提前预防与教育机制。学校应通过课堂教育、专家讲座、社团活动等各种途径,努力帮助学生树立“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理念,开设一条24小时开通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加强心理健康宣传和教育工作。再次,建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各高校应尽快组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要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相关信息集散及相关资源调配,科学制定并规范心理危机干预流程。有关心理危机的信息一旦传递到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中心即应委派心理咨询师参与危机事件的处理。最后,建立适合大学生的心理干预机制、形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通过心理手段改善学生的心理偏激状态,削弱学生情绪化冲动的力度。

(五)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要紧密结合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实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舆论宣传到政治理论课教学,从思想政治工作到大学生党建,应建立起一套适合大学生心理生理和知识水平特点的宣传、教育、教学体系。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建立起适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机制的系统。同时,我们还应该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正确引导他们通过合法途径,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合法的权益。

参考文献:

[1]马春娟.浅析高校突发事件成因及危机预警机制建设[J].现代交际,2012(01).

[2]艾学蛟.危机――突发事件经典案例解析与实用指南〔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11.

[3]马德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征、成因及处置方法探析[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3).

[4]彭艳红.浅谈高校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2).

[5]王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1).

[6]张平,尹跃进.高校突发事件与辅导员工作[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8(05).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6

第二条本预案适用于由省人事考试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人考办)预防和处理的各类人事考试突发事件。

本预案指导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及人事考试机构应对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工作。

第三条本预案所称的突发事件是指影响人事考试正常进行或对人事考试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突况。

第四条处理突发事件的组织体系

省人考办设立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组长由省人考办主任担任,副组长由省人考办副主任担任。处理人事考试突发事件由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统一领导、整体协调。必要时,派出应急处理工作组指导有关工作。

省人考办综合科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日常管理、具体部署并协调各市考点开展相关工作;负责接受和办理向厅领导和上级报送事项,督促落实领导决定事项;履行值守应急、信息汇总、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等职能。

省人考办业务科室主要负责业务范围内的事件预防、监测和应急响应;按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处理方案并提供技术保障,指导、监督、落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是本地区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机构,负责人事考试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要建立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第五条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原则

(一)加强预防。高度重视人事考试安全工作,居安思危,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保障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事考试工作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依法规范。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加强应急管理,合理把握应急措施的运用范围和实施力度,使应对人事考试突发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快速反应。建立健全应对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掌握准确信息,跟踪预测,迅速处理,最大程度保障人事考试的保密和安全。

(四)分级负责。对特别重大、重大的人事考试突发事件由省人考办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在省人事厅的领导和人事部考试中心的指导下,协调厅内有关业务处室统一指挥处理。其他突发事件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主要由事发地突发事件应急机构负责处理。

第六条突发事件的分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程度、范围和可控性等因素,分为三级:一级(特别重大)、二级(重大)、三级(一般)。

(一)一级事件

1、考前试卷(题)及其标准答案失、泄密,丢失或在媒体及其他渠道发现考试内容的;

2、考试期间发生考生大规模集体作弊、集体罢考、围攻、冲击考点等导致考点秩序混乱、管理失控、正常考试被迫中止的;

3、试卷不能按时运抵考点或大量考生无法按时到达考点参加考试的;监考人员不能按时抵达考场致使考试无法按时开考的;

4、计算机考试机房损坏、题库光盘或载有题库的设备被盗、丢失,使考试无法正常进行的;

5、考后试卷运送中或阅卷中出现一个考场以上试卷丢失的;

6、由于出现突况,导致一个以上考点的考试不能照常进行;

7、由于地震、台风、火灾、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引起的不可预测和抗拒因素致使考试无法进行的,或突发大范围治安混乱、恐怖事件或疫情爆发;

8、其它影响严重的突发事件。

(二)二级事件

1、因命(审)题发生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2、试卷保管期间遭受水、火灾致使试卷毁坏的;

3、试卷预订有误、试卷数量严重少于考场编排人数,或试卷有严重的缺页、漏印、损坏、试卷科目发生差错等重大失误的;

4、考试成绩公布存在严重错误,或大量考生集体上访及投诉的;

5、考点、考场或考号编排存在严重错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6、考后试卷运送中或评卷中出现考生试卷丢失的;

7、计算机考试因网络故障、供电故障、病毒发作等原因无法正常进行的;

8、由于出现突况,导致一个考点内的部分考场考试不能照常进行;

9、其它有一定影响的突发事件。

(三)三级事件

1、网上报名期间,出现网络拥堵、瘫痪等情况;

2、其它突发事件。

(四)公共安全类事件

对人事考试造成影响的公共安全类事件,参照《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浙政发〔〕12号)相应类别、级别执行。

第七条预防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程序

预防处理突发事件的工作程序分为事先预警、预案启动、应急响应三个阶段。

(一)事先预警。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信息采集分析机制,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1、预防预测。要定期组织开展各项保密安全制度的落实检查,特别对试卷库房、计算机房等重要部位;试卷的运送、交接、分发过程;命题、审题、评阅过程;计算机工作记录、存储盘的保管、传递过程中的各项保密制度的落实,消除事故隐患。

2、信息监测。加强各项人事考试工作动态、信息监测和反馈,建立健全人事考试突发事件的监测。在考前40天、考后30天内,进行通讯及其他信息监测并设立举报电话,发现可疑情况应在12小时内逐级上报。

3、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省人考办有关科室或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要在第一时间如实向省人考办报告,不得迟报、瞒报、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时间、地点、性质、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及已经采取的措施。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并做好书面记录。

4、预警级别和。根据信息监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的人事考试突发事件进行预警。预警级别可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划分为三级:一级(特别严重)、二级(严重)、三级(一般)。

应急处理工作小组接报人事考试突发事件后,应根据考试管理范围分别迅速报省人事厅和

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并按照突发事件的危害度和紧急程度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件类别、预警级别、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拟采取措施。(二)预案启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领导和科室相关成员应立即就位,对所获信息进行全面分析,根据事件情况确定突发事件等级,启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评估预案执行效果,必要时派出工作组指导工作。

由新闻宣传引发的突发事件或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涉及与媒体沟通的,应及时报厅机关业务处室并在其指导下开展应对工作。

(三)应急响应。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对接报的突发事件,应及时确定事件等级。

在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直接危及人事考试、考生安全的事件时,事件发生地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即时进行应急处理,并迅速向上级报告。除此以外,按以下方式响应:

1、一级响应。发生一级事件,省人考办有关科室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省人考办领导,省人考办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上报厅分管领导,属于全国性考试的,在2小时内上报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经授权后对事件进行处理。

2、二级响应。发生二级事件,省人考办有关科室应在第一时间报告省人考办领导,省人考办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上报厅分管领导,属于全国性考试的,在4小时内上报人事部人事考试中心,并根据情况对事态发展进行预测,划分事件等级,经授权后进行处理或提出指导性意见,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工作。

3、三级响应。发生三级事件,省人考办有关科室应立即将情况报告省人考办领导,相关工作人员到位,迅速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对突发事件处置工作进行评估,如需进一步采取措施,应由应急处理工作小组统一协调,共同应对。三级事件须在12小时内将事件有关情况及处理结果报厅机关业务处室。

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应依据本级突发事件预案应急处理,及时、准确地向省人考办及当地政府人事行政主管部门报告人事考试突发事件,一级事件须在事发后1小时内报告,二级事件须在事发后2小时内报告,三级事件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应在12小时内将事件有关情况及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

(四)后期处理。省人考办会同有关单位或事发地人事考试管理部门,积极稳妥地做好突发事件善后处理工作;对突发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和经验教训等进行全面的总结评估,并做出书面报告,进一步落实改进和完善措施。

第八条应急保障。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针对突发事件,应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与措施,针对考试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做好相应的通讯、人员、技术和经费等保障,并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提供必要的治安、医疗卫生、物资、交通等保障,确保应急工作的需要和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九条省人考办及各市人事考试管理部门必须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根据本应急预案规定和要求,落实人事考试的保密安全工作责任制,经常分析排查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检查落实预防和处理人事考试突发事件的工作措施,切实做好应急准备。也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组织相关部门对相关预案进行演练。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7

论文摘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日益发展,对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城市的相关经验,为发展中城市制订相应的应急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引言

地铁一旦遭遇不可抗力,正常运营受到影响或中断时,必将对于城市居民的正常出行产生影响。健全和完善的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机制与模式,有助于降低地铁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国内外的一些城市,对此都日益重视,并陆续进行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和实践。

一、国内大城市地铁应急经验概述

国内对于地铁应急做出了一定的尝试,如广东广州成立了城市轨道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实行首长负责制。还下发了一系列应急方案,增强地铁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这些模式的优点:能够实现应急接驳运力的集中投放,迅速疏散滞留乘客。存在的问题是:应急车辆完全依靠从既有的公交线路中抽调,高峰期的操作性和响应速度可能难以保证;应急接驳车辆只沿地铁故障段开行,乘客可能需要经过多次换乘,才能到达目的地;只实现了滞留乘客的疏散,而忽视了公交对地铁的功能补充;方案实施至地铁滞留乘客疏散完毕,而没有考虑滞留乘客疏散完毕,地铁可能尚未恢复正常,居民的出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或解决;只对运力进行了重新分配,而总量供应没有增加。

二、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处理模式研究简介

在总结国内各城市地铁应急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对国内各城市地铁运营与地面交通应急处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1.基本策咯

从以上国内各城市地铁应急经验中可以总结出相关的应急预案所必须涵盖的构成要素包括协调机制和处理模式。

2.地铁应急协调机制

清晰明确的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以及上下畅达的响应机制,是地铁应急协调机制高效的保障和支持。

①构成要素。一套完整的应急协调机制应包含“责任主体”、“责任分工”、“应急方案”、“启动条件”、“协调机制”等五大基本要素。

②协调模式地铁应急响应模式有三种基本类型:

a水平响应型:政府中没有常设的应急机构。地铁发生紧急事件后,一般情况下,地铁公司是应急处置的主体,地铁与其他相关应急单位或机构采取一对一的联系模式。2000年以前的北京地铁基本上是这样一种形式;

b垂直响应型:政府设立有专门的地铁应急指挥机构。专业常设应急指挥机构,作为紧急事态下的处理中枢,担负着指挥协调的任务,运用政府强制力保障应急措施的到位。上海地铁和广州地铁采取的是这样一种形式;

c混合响应型:有常设的地铁应急指挥机构。由应急指挥机构负责下达命令,并协调工作,但是地铁突发事件下的地面交通紧急接驳,由地铁公司与公交公司自行联系,或交由自营巴士进行。北京地铁、香港地铁目前采取的是这样一种方式。

③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

⑴轨道交通应急机构的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a成立独立的常设机构,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

b应急机构的成员,应涵盖紧急事态或突发事件下可能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和单位;

c由市一级的行政领导出任该应急机构的指挥,必要时以强力的行政手段保障应急措施的执行效力。

⑵地铁应急指挥办公室的主要职能:

a制订、审核和完善地铁突发事件专项预案;

b组织指挥各方面力量处理城市轨道交通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指定现场总指挥统一指挥对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现场的应急救援,防止事故和事件蔓延和扩大;

c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做好抢险救援、信息上报以及恢复生活、生产秩序等善后处理的工作;

d检查督促各单位做好各项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每年组织领导重点防范单位进行一次应急救援的演练;

e建立应急救援信息网络,向社会公众信息,平息误传或谣言,保持社会安定。

④地铁应急响应机制

地铁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是指地铁突发事件的事故现场(或灾害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以及应急处理单位三者之间,在既定信息通道上的信息发送与反馈机制,具体包括:预测预警机制、预案启动机制、指挥协调机制、信息机制等。

⑴预测预警机制。一套完整的预测预警机制包括:预警、报警、接警、通报和响应五个部分。

⑵事件报告机制。

当地铁发生重大事故或者特大事故,地铁控制中心值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将事故详细信息、已经采取控制措施和控制效果等,通过专线电话,迅速上报至市地铁应急指挥办公室。具体上报程序、上报形式、上报内容等,参照市应急指挥中心要求和《运营分公司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执行;

当达到需要启动地面交通应急保障方案的条件时,地铁控制中心值班主任应将如下内容通过电话,迅速上报至市地铁应急指挥办公室:

a中断的开始时间,影响区段、方向

b预计影响的客运量;

c预计影响持续时间;

d需公交接驳的两端车站的站名、接驳地点;

e其他有必要报告的信息。

市地铁总公司在特大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后2小时内,必须按要求写出书面快报,分别报送市委、市人民政府,抄送市相关部门,并根据要求,续报有关情况。

3.3应急处理模式

应急处理模式包括地面交通应急和站内乘客疏散两个层面。站内乘客疏散的应急预案一般由地铁公司自行制订并完成,主要涵盖的要素有:站内监控、事态报告、信息、客流引导、进出站控制、地铁运营调整。

制订紧急情况下的交通保障方案,主要目的是快速、安全地应对出现的紧急情况,及时疏散地铁滞留乘客和有效降低突发事件对城市公共客运体系的负面影响,减少地铁停运对居民出行产生的干扰,工作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制订不同等级突发事件情况下的交通保障方案;②提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建议。

目前采用的交通应急保障模式主要有三大类:①疏运巴士;②出租车;③公交线路调整。其中,公交线路调整具体又分为:加密并行线路、开辟应急专线、线路延伸调整三种。

三、结束语

国内各个城市的交通应急保障模式各有优势,但是所采用解决方案单一,并且没有产生新的运力,只是实现了运力转移,缺口依然存在,平衡没有恢复。因此,实际采用的交通应急保障模式,应针对不同的故障情况和事态发展,组合搭配三组分项方案使用。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等方面均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我国在当前已经进入到了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阶段。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内容,然而,由于我国突发公共危机管理信息沟通机制存在较多缺陷,所以导致突发公共危机中的情报互通机制依旧存在较多的障碍与问题,如何完善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就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存在的障碍和解决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危机;情报互通

一、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频发的水灾、旱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矿难、海难、爆炸以及爆恐等重大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恶劣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个体及极端组织对全社会带来的危害程度不断增大,这一切也充分表明了我国在当前已经进入了一个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阶段。流通的情报互通机制可以有效提高情报信息的沟通效率,对消除社会矛盾、避免社会矛盾激化有着重要意义,并且良好的情报互通机制有利于政府部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使社会各领域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形成合力,实现对危机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从而帮助我国政府部门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时转危为安。

二、情报互通在处置突发公共危机中的作用

2003年爆发的“非典”危机是一场影响范围巨大的灾难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是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灾难性后果最严重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2014年9月21日发生的新疆暴力恐怖事件再一次为国人敲响了警钟……通过上述几个典型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可以证明,我国在当前已经进入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发的特殊历史阶段,对于突发公共危机管理来说情报互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有利于更好的传递和使用为突发公共危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撑的信息,还可以向民众以最快的速度来准确的公布突发公共危机的演变状况和政府处理措施,为政府部门彻底解决突发公共危机奠定了重要的民意基础。再者,突发公共危机中的情报互通机制有利于政府部门快速开展危机应对工作,确保各地区、各部门乃至全社会在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中,可以实现对各类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科学调配,有利于降低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带来的破坏与影响,及时消除社会中由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引发的消极言论。情报互通机制作为突发公共危机管理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其不仅被作为政府部门顺利解决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前提,同时也是政府部门在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过程中的有效保障,尤其是我国政府作为一个枝节复杂的官僚组织系统,通过情报互通机制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政府层级节制过多而导致的信息共享弊端,再加上无法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具备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情报互通机制可以避免由组织内外沟通不畅而引发的突发公共危机失控,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危害程度控制在一定程度后将其彻底消除。

三、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存在的障碍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视与研究力度,在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制度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信息法制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多成就,然而,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由于其受到信息源、信息以及传输渠道等多种因素缺位的影响,导致整个情报互通机制在运行中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效,这也意味着情报互通机制存在的障碍已经成为影响突发公共危机管理效果的主要因素。本文通过研究明确了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存在以下障碍:

(一)情报信息互通渠道不畅现阶段我国政府在关于部门内部情报互通机制建设上以“纵向集权式”模式为主,就该种情报互通机制来说上级政府主要依赖于下级政府的报告来获取信息,但是突发公共危机在本质上是偏离社会正常轨道的,很多无法公共危机事件均是由政府日常管理工作失误引发,部分下级政府为了规避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责任,会有选择性的向上级政府来报告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具体情况等,因此,政府内部缺乏顺畅的情报互通渠道容易导致突发公共危机情报出现不对称的问题。再者,就我国现有的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来说,其存在情报反馈渠道单一、情报反馈滞后以及情报反馈拥堵严重等一系列问题,上述多种问题最终导致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的运行出现很多障碍。

(二)多主体参与的情报互通机制尚未形成对于政府部门来说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很难独立解决所有的危害,只有调动全社会力量的参与才能将其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实现对人财物等稀缺资源的有效整合。然而,我国政府在强化对突发公共危机管理体系建设中,并没有形成以政府为核心、多主体参与的突发公共危机情报互通机制,具体表现为政府在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进行管理中,依旧受到全能政府理念的影响,非政府公共组织、新闻媒体以及民众没有被纳入到情报互通机制中,而政府部门所构建的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主要以政府各部门为主,例如,非典事件中的情报互通机制便是以政府的政治动员为主。

(三)面向公众情报不透明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时任美国总统布什在事件发生后公开发表讲话,并且将该事件的真相在第一时间内披露给了国民,利用这种方式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美国人对抗危机事件的勇气和信心;20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地方政府以“管网检修”为由,在该事件发生后的十几小时后才公布了松花江水污染的真相,在这十余个小时中大量民众开始陷入到了恐慌之中。通过上述事件可以发现我国政府在面对一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存在故意隐瞒、掩盖真相等一系列问题,这一问题在当前的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依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所具备的功能和作用。

(四)媒体失误导致情报互通不畅由于媒体传播具有广泛性这一特征,所以其已经成为政府在对突发公共危机管理中,进行宣传与情报互通最为重要的一种工具,就当前国内媒体来说依旧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喉舌,在针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中与政府站在同一立场,然而,2014年的“3•8马来西亚航班失踪事件”中由于情报互通机制不完善,导致互联网中大量的小道消息肆虐,媒体职责的缺失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不仅容易引发社会恐慌,同时也容易引起境外一些媒体有针对性的恶意报道。再者,我国现行社会制度的改革使社会中出现了大量新兴媒体与自媒体,这些媒体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报道上为了提高自身知名度或获取商业利益,利用现行的监督机制缺陷来对一些突发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恶意炒作,导致一些不理性、不客观的报道开始出现在社会中,在整个社会中产生了极大的恶劣影响。

四、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障碍的解决对策

我国政府在面对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存在的若干障碍,其需要有针对性的来制定一系列解决对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情报互通机制的运行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对顺利解决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和消除社会恐慌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完善政府组织体系为了确保政府内部情报互通机制在运行中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笔者认为建立一个精简高效的政府机构是核心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仿照欧美的发展经验来建立突发公共危机应对中心,设立一个拥有最高权力和居于核心地位的危机指挥机构,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对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的管理效率,同时也对确保情报互通机制的稳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建议我国政府通过设立高度集权的突发公共危机应对中心,来实现对各类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的动态管理,利用高效率的工作协调与信息沟通系统来强化情报互通效率,对强化对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的各类不实信息管理也有着重要意义。

(二)建立多元化的情报互通渠道针对构建多元化情报互通渠道中笔者认为需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我国政府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当前行政情报互通模式,即建立一个平板式情报互通模式,要求政府部门要以公共利益作为向导来吸收更多主体参与其中,并要构建一个开放的、共享的突发公共危机数据库,确保突发公共危机应对机构可以更好的实现情报互通。第二,要针对不同性质的突发公共危机事件来创设多样化的情报互通渠道,并且要确保其所创设的情报互通渠道具备可替代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的情报互通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促进多主体情报互通机制的形成在针对多主体情报互通机制的构建中必须要打破全能政府和信息垄断等误区,立法部门可以通过立法来明确多主体参与突发公共危机管理的地位、职责以及权利义务,对政府公共组织、媒体以及民众的权力范围、责任义务进行明确。再者,多主体情报互通机制建设中要坚持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的核心地位,政府在突发公共危机情报互通机制中需要发挥统揽全局、协调指挥的重要作用。最后,要通过建立资源库来不断推动突发公共危机中多主体情报互通机制的形成,建立资源库可以实现突发公共危机中社会网络的有效管理,并且可以更好的去协调突发公共危机事件中各主体的情报互通行为,对进一步提高情报互通的整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进一步提高媒体的作用现阶段新媒体、自媒体等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大众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我国现行的突发公共危机情报互通机制来说,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将新媒体融入其中,所以在突发公共危机情报互通机制运行中新媒体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在关于突发公共危机中情报互通机制建设中要明确媒体的新闻自由和责任,并要不断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与传播的有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媒体在突发公共危机情报互通机制中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报互通作为突发公共危机事件管理中的关键内容,其由于受到多种障碍因素影响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效用,政府管理部门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各种因素对其带来的影响,以便于有针对性的来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情报互通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一晨.公安情报信息共享的障碍与解决对策.公安研究.2010(12).

[2]蒋冠.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面向公众的信息沟通研究综述.电子政务.2012(7).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9

l.1编制目的

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以下简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项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迅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提高卫生部门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卫生救援水平,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l.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突发公共事件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健康危害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执行。

1.4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平战结合、常备不懈;加强协作、公众参与。

2医疗卫生救援的事件分级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导致人员伤亡和健康危害情况将医疗卫生救援事件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2.1特别重大事件(Ⅰ级)

(1)一次事件出现特别重大人员伤亡,且危重人员多,或者核事故和突发放射事件、化学品泄漏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有关部门请求国家在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上给予支持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省(区、市)的有特别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2重大事件(Ⅱ级)

(1)一次事件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5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跨市(地)的有严重人员伤亡的突发公共事件。

(3)省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

2.3较大事件(Ⅲ级)

(1)一次事件出现较大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3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较大突发公共事件。

2.4一般事件(Ⅳ级)

(1)一次事件出现一定数量人员伤亡,其中,死亡和危重病例超过1例的突发公共事件。

(2)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的其他需要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一般突发公共事件。

3医疗卫生救援组织体系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在同级人民政府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共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医疗卫生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的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专家组和医疗卫生救援机构[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包括医疗急救中心(站)、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3.1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组织、协调、部署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应急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省、市(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承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的组织、协调任务,并指定机构负责日常工作。

3.2专家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组建专家组,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技术指导和支持。

3.3医疗卫生救援机构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任务。其中,各级医疗急救中心(站)、化学中毒和核辐射事故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承担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和伤员转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根据各自职能做好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3.4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突发公共事件现场设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4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和终止

4.1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分级响应

4.l.1Ⅰ级响应

(1)Ⅰ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Ⅰ级响应:

a.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国务院有关部门启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Ⅰ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Ⅰ级响应行动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特别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组织和协调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导和协调落实医疗救治等措施,并根据需要及时派出专家和专业队伍支援地方,及时向国务院和国家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和反馈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国家总体应急预案和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事件发生地的省(区、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指挥下,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组织、协调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医疗卫生救援。

4.1.2Ⅱ级响应

(1)Ⅱ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Ⅱ级响应:

a.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人民政府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发生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省级有关部门启动省级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c.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Ⅱ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Ⅱ级响应行动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重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和有关人员到达突发公共事件现场,组织开展医疗救治,并分析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处理工作建议,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省级应急预案和省级专项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对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进行督导,根据需要和事件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请求,组织国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和有关专家进行支援,并及时向有关省份通报情况。

4.1.3Ⅲ级响应

(1)Ⅲ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Ⅲ级响应:

a.发生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市(地)级人民政府启动市(地)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Ⅲ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Ⅲ级响应行动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同时,迅速组织开展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市(地)级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卫生救援较大事件报告后,要对事件发生地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进行督导,必要时组织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并适时向本省(区、市)有关地区发出通报。

4.1.4Ⅳ级响应

(1)Ⅳ级响应的启动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启动医疗卫生救援应急的Ⅳ级响应:

a.发生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县级人民政府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b.其他符合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Ⅳ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

(2)Ⅳ级响应行动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关于医疗卫生救援一般事件的有关指示、通报或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工作,组织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现场处理工作,组织专家对伤病员及救治情况进行调查、确认和评估,同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处理情况。凡属启动县级应急预案的响应,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按相关规定启动工作。

市(地)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必要时应当快速组织专家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进行技术指导。

4.2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及指挥

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在接到救援指令后要及时赶赴现场,并根据现场情况全力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在实施医疗卫生救援的过程中,既要积极开展救治,又要注重自我防护,确保安全。

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做好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工作,使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有关卫生行政部门应在事发现场设置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主要或分管领导同志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决策效率,加快抢救进程。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要接受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处置指挥机构的领导,加强与现场各救援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4.2.1现场抢救

到达现场的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迅速将伤员转送出危险区,本着“先救命后治伤、先救重后救轻”的原则开展工作,按照国际统一的标准对伤病员进行检伤分类,分别用蓝、黄、红、黑四种颜色,对轻、重、危重伤病员和死亡人员作出标志(分类标记用塑料材料制成腕带),扣系在伤病员或死亡人员的手腕或脚踝部位,以便后续救治辨认或采取相应的措施。

4.2.2转送伤员

当现场环境处于危险或在伤病员情况允许时,要尽快将伤病员转送并做好以下工作:

(1)对已经检伤分类待送的伤病员进行复检。对有活动性大出血或转运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者,应就地先予抢救、治疗,做必要的处理后再进行监护下转运。

(2)认真填写转运卡提交接纳的医疗机构,并报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汇总。

(3)在转运中,医护人员必须在医疗仓内密切观察伤病员病情变化,并确保治疗持续进行。

(4)在转运过程中要科学搬运,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5)合理分流伤病员或按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指定的地点转送,任何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诊、拒收伤病员。

4.3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工作

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情况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和卫生监督等有关专业机构和人员,开展卫生学调查和评价、卫生执法监督,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次生或衍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4.4信息报告和

医疗急救中心(站)和其他医疗机构接到突发公共事件的报告后,在迅速开展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同时,立即将人员伤亡、抢救等情况报告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或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现场医疗卫生救援指挥部、承担医疗卫生救援任务的医疗机构要每日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伤病员情况、医疗救治进展等,重要情况要随时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报告有关情况。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信息工作。

4.5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的终止

突发公共事件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完成,伤病员在医疗机构得到救治,经本级人民政府或同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机构批准,或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医疗卫生救援领导小组可宣布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并将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响应终止的信息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疗卫生救援的保障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组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制订各种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方案,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5.1信息系统

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医疗救治信息网络,实现医疗机构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以及卫生行政部门与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5.2急救机构

各直辖市、省会城市可根据服务人口和医疗救治的需求,建立一个相应规模的医疗急救中心(站),并完善急救网络。每个市(地)、县(市)可依托综合力量较强的医疗机构建立急救机构。

5.3化学中毒与核辐射医疗救治机构

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依托专业防治机构或综合医院建立化学中毒医疗救治和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业机构,依托实力较强的综合医院建立化学中毒、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专业科室。

5.4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组建综合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并根据需要建立特殊专业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队伍的稳定,严格管理,定期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医疗卫生救援演练需要公众参与的,必须报经本级人民政府同意。

5.5物资储备

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卫生救援应急药品、医疗器械、设备、快速检测器材和试剂、卫生防护用品等物资的储备计划建议。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运,保证供应,维护市场秩序,保持物价稳定。应急储备物资使用后要及时补充。

5.6医疗卫生救援经费

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应由政府承担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所必需的经费,并做好经费使用情况监督工作。

自然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各级财政按照有关规定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或给予补助。

安全生产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事故发生单位应向医疗急救中心(站)或相关医疗机构支付医疗卫生救援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

社会安全突发事件中发生的人员伤亡,由有关部门确定的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医疗救治费用,有关部门应负责督促落实。各级财政可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或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对医疗救治费用给予补助。

各类保险机构要按照有关规定对参加人身、医疗、健康等保险的伤亡人员,做好理赔工作。

5.7医疗卫生救援的交通运输保障

各级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队伍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救护车辆、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

铁路、交通、民航、公安(交通管理)等有关部门,要保证医疗卫生救援人员和物资运输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情况特别紧急时,对现场及相关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绿色通道”,保证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5.8其他保障

公安机关负责维护突发公共事件现场治安秩序,保证现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科技部门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研究方案,组织科研力量开展医疗卫生救援应急技术科研攻关,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及药物研发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海关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急需进口特殊药品、试剂、器材的优先通关验放工作。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药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监督管理,参与组织特殊药品的研发和生产,并组织对特殊药品进口的审批。

红十字会按照《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自然灾害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自救和互救,做好相关工作。并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具体情况,向国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国内外组织和个人的捐赠,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

总后卫生部负责组织军队有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力量,支持和配合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6医疗卫生救援的公众参与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知识普及的组织工作;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要扩大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要加强对所属人员的宣传教育;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做好宣传资料的提供和师资培训工作。在广泛普及医疗卫生救援知识的基础上逐步组建以公安干警、企事业单位安全员和卫生员为骨干的群众性救助网络,经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

7附则

7.1责任与奖惩

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作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失职、渎职的有关责任人,要依据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2预案制定与修订

本预案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并报国务院审批。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本预案定期进行评审,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

突发事件响应机制篇10

【关键词】高校管理突发事件处理应付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010-01

伴随国内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教育呈现飞速发展的景象,然而高校管理中的各种突发事件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及安全建设。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正常管理过程中由自然、人为、社会政治等原因,引发的紧急事件,不仅威胁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严重影响高校正常的科研秩序和教学工作。一般可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非正常死亡事故、考试安全事故等。由于发生的地点和影响对象的特殊性,因而高校突发事件具有行为过激、波及迅速、影响持久等特征,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破坏高校正常的管理工作。因而加强高校管理中针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与应对水平,遵循科学原则,规范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师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第一、遵循科学原则,妥善处理突发事件。

根据教育部下达的关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处置原则,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遵循以下五条原则:以人为本,积极预防;统一领导,分级负责;部门联动,快速反应;科学规范,依法处置;把握主动,正确引导。将师生的生命安全作为首要的处理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事件的影响程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按照行政职能负责要求,应当切实加强各种预防工作,增强管理工作的主动性。面对突发事件,积极主动联系相关部门,展开相关工作,妥善处理各个环节,及时有效地降低负面社会舆论,避免不良信息的传播,深入学生队伍中,开展思想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稳定学生情绪。

第二、建立健全高校管理的预警机制,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体系。

在应对突发事件时,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的预警机制,通过组织专业部门工作人员,高效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这种预警机制由职责分工明确的专业人员组成,包括辅导员、专业教师、管理人员、保安人员等,通过客观地分析管理工作中的突发隐患存在的可能性,进行有效的监测工作,提高预警水平。并且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预警工作人员自觉地加强对心理健康、应变能力、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培训,从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预警能力。

高校管理工作的信息量繁杂,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对突发事件处理效率的影响程度高,造成预警管理的压力巨大,因而完善各项政策制度,构建保障体系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对突发事件的研究分析,修正制定相关的预案,形成完整的制度保障体系,为相关性质的突发事件提供政策处置措施。

第三、明确应急管理问责程序,落实相关管理问责制措施。

当前关于高校管理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程序文件政策比较含糊笼统,造成各个高校在实行问责程序和措施时缺少规范标准,因而出现隐瞒事实真相、管理监督措施不到位、相关人员失职渎职等现象,严重影响受害人员的个人利益。因而加强高校管理中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问责程序,落实管理问责制措施,实现管理部门的权责统一,维护工作人员的正常利益。一方面,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提升管理人员对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意识,有效地实现应急处理中的决策能力,形成强有力的监测效果。另一方面,实现具体的应急管理问责程序,即问责、调查、处理、申辩、执行等环节,对承担突发事件处置责任的工作人员,实行公平公正的问责措施,审辨对象是否妥善处理突发事件,是否按照正常的程序要求保障师生的正常利益,从而实现妥善处理突发事件的后续工作。这种问责制度不仅能提高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对于营造法制教学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辨析突发事件的性质,注重细节处置。

由于突发事件的种类性质不同,因而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慎重对待,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针对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管理工作人员必须配合相关医疗卫生组织,展开积极地救助工作,疏散受害人群,降低危机的影响力。针对社会安全突发事件,管理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引发矛盾的缘由,协调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重要场所进行保护警戒,控制事件的发展趋向,舒缓受害人员情绪,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安慰工作。管理人员应当采取合理措施,深入了解事实本质,判断发展态势,将危机引向良性方向。把握教育处理的尺度,从现场受害人员的反映中,冷静及时地展开相关的干预工作。

第五、加强学生针对应急事件的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