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十篇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十篇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1:15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1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流程,预设教学效果五大方面对《礼仪展风采》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要求

本课内容与2011版课程标准中的“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要求相对应。

2.本课的地位和作用

《礼仪展风采》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七课第二框的内容。本单元与前三单元内容相衔接,又为八年级下册及九年级内容提供铺垫。因此,本框是第七课的重点,是第四单元的重点,也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

3.本课的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乐于以礼待人,形成以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为荣的交往态度,体验讲礼仪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明白礼仪是一门学问及基本礼仪要求;在理解了基本礼仪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的场合适用不同礼仪,明白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形成的。

(3)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懂得讲礼仪的作用,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知道怎样对待传统的礼仪习俗和与不同民族的人交往应注意的事项。

4.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知)。教学难点:如何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落实礼仪知识(行)。

二、学情分析

现实生活中,现有的考试制度使得不少家长不得不更多地关注孩子智力、学业的发展,而往往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再加之不少家庭都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娇生惯养也滋长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致使一些孩子缺乏礼仪修养,甚至蛮横无理。这就要求我们对其给予必要的指导与训练,使孩子们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

三、教法、学法与教学手段

1.教法

始终贯穿“具有启发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思维品质”的原则,体现“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解为辅”的精神,采用“师生合作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2.学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感悟体验学习法。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四、教学流程

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导入互动交流,探究新课板书小结,强化认识激情结束,送出祝福”的流程教学。

1.我用三幅礼仪小姐的图片导入新课。学生欣赏了图片后,油然而生的感情:好美啊!教师引导为什么他们美呢?学生思考发言因为讲礼仪而美,优雅。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礼仪展风采》。

2.我给学生提供了第二组图片:天安门升国旗。让学生通过欣赏图片或视频感受升国旗的礼仪。教师创设情境,学生体验。教师适时提问,我们中学生参加学校升国旗仪式应注意什么?学生发言。这样将升旗礼仪的知识落实下来,既让学生掌握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也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

3.我给学生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83页的内容,并给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礼仪是怎么由来和发展的?(2)现代礼仪有什么特征?(3)礼仪仅仅是一种形式吗?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的读书,提高了读书的效率。让学生读书,思考,回答问题,这部分内容学生可以独立完成,这便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只是起组织课堂的作用。

4.教师展示第三组图片:接待外宾的礼仪(25~27幻灯片),让学生在看图片的过程中感悟体验礼仪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且是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精神文明的象征。通过图片能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

5.师生共同分析小茅的案例,阅读教师补充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的有关礼仪规定,学生在书上勾画出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讨论中学生在学校的基本礼仪要求。判断一些行为是否符合校园礼仪。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落实本节课的重点:懂得待人接物的一般礼仪和与中学生有关的礼仪规范(知)。(30~34幻灯片)

6.接下来我和学生一起探讨:为什么要讲礼仪?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个《女大学生求职》的视频,展示了一个中国球迷在球场起哄,国际篮联主席愤怒地说“中国哪里像礼仪之邦?”的材料,播放了如果你是主管你会录用谁的视频。通过三个情境,使学生体验讲究礼仪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应的内容。(36~43幻灯片)这里的活动将实现本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讲礼仪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从内心愿意做讲礼仪的人。

7.接下来,我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互相观察:我们现在的站、坐、行姿。

做一做:符合礼仪要求的站、坐、行姿。

说一说:符合礼仪要求的站、坐、行姿。

通过学生的活动让学生了解个人礼仪的主要要求。这是在落实本课的重点知识。

8.进入社交礼仪aBC的学习环节。在学习a基本的社交礼仪时,我让学生代表说一说:握手的礼仪,待客的礼仪,接电话的礼仪。其他学生认真听,补充介绍自己知道的相关礼仪知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86~87页的内容,回答为什么要掌握、遵守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并在课本中勾画出来。(51~56幻灯片)

9.在学习了解传统的礼仪习俗时,我给学生出示相应的图片和诗句,问学生这是什么节日?有哪些礼仪习俗?怎样对待传统礼仪?通过设置问题组织教学。学生思考回答。在书上勾画出怎样对待传统礼仪习俗。

10.学习少数民族礼仪时,我给学生补充了一些少数民族的礼仪知识。学生阅读思考回答老师的问题:与少数民族交往时,在礼仪上要注意什么?学生在课本中勾画出来。

11.板书小结,强化认识和激情结束,送出祝福。

五、预测教学效果

1.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用大量的图片动画相关的情境材料创设情境,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掌握本课的重点知识。

2.在教学中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思维品质达到明理导行的效果,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2

【关键词】转变理念;礼仪修养;完善与改革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迅猛发展,高职学生人数已占大学生人数的一半以上,而高职教育模式专注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校园人文环境本身还比较薄弱。作为大学生重要组成部分的高职生,它们的礼仪修养状况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作为人际交往的重要行为规范,是达成这些目标的重要教育途径。

一、有效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

教育不能只是教给人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更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1]。实行良好的礼仪教育,是达成这些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礼仪教育是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的本身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强烈需求。礼仪教育有利于帮助高职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交往氛围;有利于促进高职生的社会化教育,提高心理抗压力与承受力;有利于强化高职生文明行为习惯,提高文明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职院校面对现状必须适时“变”,在磨砺学生“技”的同时,必须为其修身养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深化礼仪教育教学,着力提升高职学生素质,使之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技能人才”。这是我们教育者必须共同承担起来的重要职责。高职院校领导应高度重视礼仪教育,从制度上给予政策支持与保障,重视礼仪教育环境的营造,重视相关礼仪活动的开展,重视对礼仪课程的建设,使礼仪教育从体现高职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高度出发,真正纳入高职生综合素质教育体系,让学生真正“学礼、懂礼、守礼、用礼”。

二、切实提高高职教师的礼仪修养

(一)深层次领悟教师礼仪的重要性

古往今来,人们认为“教师是文明礼仪的化身”。高职院校应该把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提高教育摆上日程,加强对教师礼仪方面的思想教育,不断强化教师的礼仪意识。教师与其职业特殊性,它比任何一个职业要求都高,教师的思想、语言、举止、服饰、形象、情绪等都将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着教育的成败。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礼仪不是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一种职业修养和职业素质的教育,一种道德修养的教育,一种道德境界的教育。

(二)分阶段实施教师礼仪素质培训

培训是高职院开展教师礼仪教育最集中有效的方式之一,在操作时可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的实施专题培训和行为实践训练。具体可分为:学习培训阶段、教育实践阶段、自我总结阶段和成果检验与展示阶段。实事求是地制订礼仪教育规划是开展礼仪的基础,把教师礼仪培训纳入教师岗前培训这是首要任务。培训内容应从教师个人形象礼仪到人际交往互动礼仪,从无声礼仪到有声礼仪,从校园礼仪到校外不同场合的礼仪。强化主要教育阵地――课堂的礼仪学习,课堂礼仪学习训练可以先从最基本的仪容仪表强调,然后是仪态、语言依次展开,力求以此为基点逐渐扩大至办公室礼仪、校园交往礼仪、社会交往礼仪等方面的学习。

三、全面完善礼仪课程教学改革

(一)教学内容注重基础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高职院校的礼仪教学内容,应结合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突出体现基础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特性,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专门的校本教材。所谓基础性在于礼仪教育作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道德性,注重学生个人基本礼仪常识。专业性也就是在课程设计与内容编写中要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的特点,强调与职业相关的特定礼仪规范。礼仪课程内容可分为基础礼仪知识与专业礼仪知识两部分。基础礼仪知识由传统礼仪、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公共场所礼仪知识等内容组成。专业礼仪知识部分则根据不同职业岗位的需求,组成若干课程模块,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如商务秘书专业后部分内容可由办公室礼仪、商务活动礼仪、文书礼仪等知识组成。铁路客运专业则可专门结合铁路旅客运输行业特点,设计售检票处服务礼仪、候车室服务礼仪、站台服务礼仪与车厢服务礼仪等多个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礼仪虽然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礼仪的道德内涵,要求礼仪教育必须注重理论讲授。如果礼仪教育仅仅是注重礼仪的规范和具体操作的训练,而不注意礼仪深刻内涵的挖掘,这样的礼仪教育是不完整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灵活运用规范,还要让学生从内心理解,明白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礼仪规范。如讲授男士和女士叠放手势时,在生活中一般男士是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而女士是左手放在右手上面。在正式场合,女士可把右手置于左手上面,便于指引和持物。学生除了了解这些,还应让学生明白从人体经脉养生的角度,这是最适合男女的叠放手势。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牢牢记住,并好好践行。同时,也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把礼仪规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以后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课堂教学要倡导“教学做合一”,通过形象感知、师生共同示范、学生正确模仿、情景互动模拟等方法,让学生领悟礼仪文化精神,掌握礼仪正确规范。各类的实践环节要精心设计,不能空谈,要多结合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设计具体内容。

结束语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和个人在人际交往中道德水平的外显,礼仪教育应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礼仪是一种文化,它是人外在的形象,也是内在气质的表现。从国家和民族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及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从公民个体的角度讲,礼仪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的综合反映。尤其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更需要发挥礼仪中真、善、美的品质。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3

关键词:企业管理商务礼仪作用意义阐述分析

前言:随着当前经济政策与市场环境的多元化开放,企业经济贸易活动得到很大程度的拓展与深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的初步形成,促使了企业经济正在逐步与国际市场融合与接轨。贸易合作与外交活动成为当前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要素,特别是当前复杂变幻的市场环境中,企业经济的商业贸易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商务礼仪作为企业组织或个人在商业贸易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与交往礼节,对于促进企业正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保障作用。

一商务礼仪的内涵特征

礼仪,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是在人际交往中运用具有一定习惯性和规范性的程序方式来表现对别人以尊重和友好的行为活动及过程,它涉及到仪表着装、交往行为、语言沟通、情感交流等内容。从个人修养角度上看,礼仪属于个人内在素质与修养的外在表现,是人际交往活动的一种交际方式或沟通艺术。

商务礼仪,通常是指商务活动中为表示相互间的尊重、亲善和友好态度所应用的具有一定规范约束性的行为准则和惯用形式。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间的尊重和友好,需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去约束和规范相关人员的行为,包括仪表言谈、行为举止、书信往来以及电话沟通等技巧。

商务礼仪是商务活动中对相关人员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的普遍要求,是人们在商务活动交往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交际能力。商务礼仪作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商务礼节和商务仪式两个方面的内容,商务礼节就是人们在商务交往中为了表示尊重对方而采用的人们共同约定并形成的规范形式,而商务仪式就是按程序进行的商务礼节形式。商务礼仪具有规范性、对象性、信用性、差异性以及技巧性等特征,商务礼仪注重强调商务人员待人接物的标准化要求,注重合理的区分商务活动中对象主体性,同时也讲究商务人员在活动中的可操作性,注重个人修养的基础性和外显性。

二商务礼仪的适用范围

相对于企业来说,商务礼仪是商务人员为了树立良好的个人和企业形象在商务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商务礼仪的核心是一种行为的准则,涉及到商务活动的各个领域。

1企业商务活动中初次交往时要讲究商务礼仪

在企业商务活动的初次交往中,尤其要注重商务礼仪的讲究和运用,商务人员的礼仪水准以及言谈举止,不但代表着企业给外界的整体形象,同时也反映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2企业商务活动中公务交往中要讲究商务礼仪

商务礼仪通常注重个人修养的外显,代表着企业整体形象。商务人员在企业庆典、迎送仪式,会议活动等公务交往中讲究商务礼仪,与交往对象保持一定适当的距离界限,能充分显示对对方的尊重和诚意,有效的维护企业形象。

3企业商务活动中涉外交往中要讲究商务礼仪

作为商务礼仪而言,由于不同的地域民族文化具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商务礼仪在很多商务活动中也体现着很大的迥异性特征。在涉外活动中的商务礼仪要尊重交往对象的风俗习惯。

三商务礼仪的基本准则

当前经济环境中,企业商务人员在相关商务活动中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时应遵循如下原则进行商务交往:

1尊重为本:商务礼仪的核心就是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作为商务人员,学会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是首要原则,准确的认识和定位自己,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更要学会换位思考,从内心去尊重别人。

2遵时守约:面对现代快节奏的市场环境,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时间就是效率。商务活动中严格遵守约定时间原则,不但是对交往活动对象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身诚信形象的维护。

3诚实守信:诚信,是人类交往互动的基本标准和态度,同时也是商务人员在经济活动交往中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现代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文明经商,反对尔虞我诈坑蒙欺骗的商业行为,成为商务礼仪的重要内容。

4热情周到:商务活动中,待人礼貌、热情友好、自然得体是商务人员的基本利益准则,注重商务礼仪的规范性、对象性以及差异性,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和理解,是商务利益的前提。

四商务礼仪的重要作用

商务礼仪是企业宣扬企业文化理念、展示企业发展风采、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增强组织凝聚力的重要途径,同时,商贸活动中商务礼仪也能够较好的展现个人职业道德素养与个性魅力,对于促进企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提高商务人员素质

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的趋向,人才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相对于商务活动来说,商务人员在商务交往中待人接物的个人修养、职业道德、言谈举止以及礼仪细节等综合素质,影响着商务活动的效果。因此,商务礼仪有利于深化和提高商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2构建市场合作关系

当前竞争激烈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良好的商务礼仪能够促使双方建立良好的商务市场人际关系,树立自我形象。随着活动交往的深入,企业通过规范性的商务礼仪在商务活动交往过程中互相尊重,互相合作,有利于获取增进商务对象双方共同合作发展的感情基础。

3维护企业整体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地位。商务活动中,企业形象是通过企业商务人员或企业员工文明高雅的言谈举止礼仪行为所展现的,商务人员的礼仪素质在活动对象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印象,影响着商务活动的成功率,商务礼仪作为塑造个人形象的重要手段,有利于维护企业形象。

4提高商务活动效益

对于企业来说,商务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企业商务活动中,通过规范商务人员的语言举止,沟通技巧、交流程序等礼仪行为,能够促使企业在相互尊重友好的基础上,诚实守信,相互合作,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打造自身知名度和信誉,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综合效益。

结束语:

总之,随着当前市场经济与商业信息技术的快捷化发展,商务礼仪在塑造个人或组织良好外部形象方面体现了重要功能。当前经济全球一体化格局形势下,通过探究商务礼仪的重要性,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4

礼仪,是个人素质和素养的外在体现,更是企业形象的具体化体现。礼仪已经倍受人们的重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企业形象的“名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金酒店员工礼仪培训心得总结文章,提供参考,欢迎阅读。

 

 

总结一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使我了解酒店服务接待工作中的礼貌仪礼节常识,学会并掌握酒店服务接待工作中所常用的礼貌服务用语、基本礼节以及礼貌行为规范,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培养服务用语、基本礼节以及礼貌行为规范,培训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礼貌待客的良好职业习惯,以真正实现优质服务的酒店宗旨。

酒店业是礼貌服务行业,对广大从业人员和即将走上服务岗位的新员工进行文明礼貌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是培养文明员工的需要,更是职业的基本要求。掌握礼仪的基本常识,结合岗位的要求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需要,努力在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自己更加充实,在熟练掌握本职工作业务和技能技巧的基础上,真正胜任本职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成为酒店业的合格人才。

在这次礼仪培训会议上,老师倡导学生干部要从上述八个方面树立良好的风气。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人民群众对广大党员干部的要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体现在物质的充足、技术的先进上,更需要陶冶完美的精神、高尚的人格。促进全社会成员健康人格的构建,需要重建礼仪,让人们心灵相通,友好相处,在和谐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心灵上的满足。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礼仪基础上,重建新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文明礼仪,让中国在成为经济强国的同时,也成为新世纪的“礼仪之邦”!

总结二

礼仪,是个人素质和素养的外在体现,更是企业形象的具体化体现。礼仪已经倍受人们的重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更是企业形象的“名片”。荀子说:“故人无礼则不生,是无礼则不成,过无礼则不守。”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作为职业人员,不知礼,则必失礼;不守礼,则必被视为无礼。职业人员若缺少相关的从业礼仪知识和能力,必定会经常感到尴尬、困惑、难堪与失落,进而无缘携手成功。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知道了职业礼仪是指各行各业的职业人员在因工作需要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应该遵守的交往艺术。职业礼仪是职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自尊敬人的行为规范,律己敬人的具体化表现和行为技巧,是个人素养和社会观的外在表现,也是企业具体表现。职业礼仪可以有效自己的专业形象,给交往对象以专业、敬业、权威、有礼、有节的良好形象,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职业礼仪作为社会交往中行为规范的准则,是由人们共同完善、共同认可产生的。在人际交往、商务活动、事物接待与服务工作中,人们应当自觉学习和遵守职业礼仪,按章办事,任何胡作非为、我行我素的行为都是违背职业礼仪要求的。职业礼仪鹰遵循宽容、敬人、自律、遵守、适度、真诚、从俗、平等的原则。从我个人的生活中来看,我存在好多违反职业礼仪的行为。自己看来不怎么样,其实早已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对于我们今后求职有很大的影响。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步入职场,但职业礼仪的内

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颇为有用。学了它我们可以减少好多

良好的礼仪行为能够改善和提升企业的形象,提升企业的生命力,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可以通过表层形象展示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目标追求等企业理念,是企业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个人而言,遵守职业礼仪能有效提升个人素质,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有利于人际沟通与交流。职业礼仪能使工作成为艺术。

总结三

这次参加了酒店组织的主管领班强化培训班的课程,使我有机会能聆听同行业资深专家的讲座,面对面的和专老师进行交流,接受指导,在第一课时所讲的主管领班必备酒店服务礼仪中,课程中所陈述的内容,使我深有感触。

作为一家高档次的酒店,不仅具有先进的设施设备,豪华的装潢,优雅的环境,更要拥有优质良好的服务,然而这些服务的前提是必须要给客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我个人认为,好的第一印象是从初见客人的礼仪开始的。

应该说我们每一位员工都懂得最基本的礼仪礼节,但在具体的接待服务工作中,不是我们淡忘了礼仪礼节,就是礼仪礼节做不到位,或者无法明显地表达出来,在这次培训中我学会了去赞美、发现别人的优点,用包容的心态去看待事物,用良好的仪容仪表和精神面貌来塑造酒店良好的品牌形象,使我们的礼仪礼节和良好的服务能够给宾客留下美好的印象。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5

【關键词】高职;语文;礼仪;教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氛围,而语文教育向来被认为是基础中的基础,但对应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其功能也是多层次的。最为基本的层次是培养学生的听读说写能力。就其高层次而言,则以传承中华民族古典文化、介绍和引进国外优秀的文化遗产及先进的人文精神为基本任务和核心内容。语文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情感教育功能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影响恒久,在当今社会人与人的交往中必须注重公关礼仪方面的礼节。所以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作为基础课的语文课程是以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其背景,以学生的实际状况为其基础,以社会的需要为其归宿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公关礼仪的教育。

一、公关礼仪教育的现状及重要性

(一)学生在公关礼仪方面的现状

经过我们对学院学生公关礼仪常识方面的调查,以及平时观察和相关的测试来看,高职院校的公关礼仪方面教育普遍欠缺。人们认为公关就是陪吃饭和喝酒等方面的内容,礼仪就是注重形象、穿着等方面的内容,其实这是很片面的看法。礼仪应当是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仪式、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部分学生比较有礼貌,少数学生连礼貌都没有。存在这样的现象,表现为骄狂,我行我素,自以为是,厚此薄彼,更有甚者傲视一切,目空无人,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为此加强学生的公关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公关礼仪的职能

1.塑造形象: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一职能,包括塑造个人形象和组织形象两个方面。

2.沟通信息: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二职能,包括三种类型:一种是言语礼仪;一种是饰物礼仪;一种是行为表情礼仪。其中,一个信息的传递=7%的词语+38%的语音+55%的表情。

3.联络感情: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三职能,其中最重要的情感特征是真诚。以真诚的心换取他人之心;以真诚的行为对待他人;以真诚的语言取悦他人。真诚是社交成功的一半,所以在社交场合,尤其需要付出一颗真诚的心,方能收获温暖。

4.增进友谊:是现代社交礼仪的第四职能。

(三)加强公关礼仪教育的原则

1.真诚尊重的原则。真诚是对人对事的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待人真心真意的友善表现,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所谓“骗人一次,终身无友”就是这个道理。其实表现为对他人的正确认识,相信他人,尊重他人,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真诚的奉献,才有丰硕的收获,只有真诚尊重方能使双方心心相印,友谊地久天长。

2.平等适度的原则。平等在交往中,表现为不要骄狂,不要我行我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厚此薄彼,更不要傲视一切,目中无人,更不能以貌取人,或以职业、地位、权势压人,而是应该处处时时平等谦虚待人,唯有如此,才能结交更多的朋友。适度的原则是交往中把握分寸,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情境而行使相应的礼仪,如在与人交往时,既要彬彬有礼,又不能低三下四;既要热情大方,又不能轻浮谄谀,要自尊不要自负,要坦诚但不能粗鲁,要信人但不要轻信,要活泼但不能轻浮。

3.自信自律的原则。自信是社交场合的一份很可贵的心理素质,一个有充分信心的人,才能在交往中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遇强者不自惭,遇到磨难不气馁,遇到侮辱敢于挺身反击,遇到弱者会伸出援助之手。

4.信用宽容的原则。信用即讲信誉的原则,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社交场合,尤其要讲究一是要守时,与人约定时间的约会、会见、会谈、会议等,决不应拖延迟到。二是要守约,即与人签定的协议、约定和口头答应的事,要说到做到,即所谓:言必信,行必果。故在社交场合,如没有十分的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他人,许诺做不到,反落了个不守信的恶名,从此会永远失信于人。宽容是一种较高的境界,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对不同于自己和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考虑一切,是你争取朋友的最好方法。

二、语文教学中公关礼仪教育的设想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性,可结合公关礼仪教育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公关礼仪教育的设想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公关礼仪常识的教育

现代公关礼仪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加强常识教育,有利于学生从基础做起。其常识内容简要包括公关礼仪的涵义,分类、基本理论、原则、注意事项、各类公关礼仪的具体做法、各民族的生活习惯及相关礼仪要求和禁忌、公共礼仪常识。

1.语言类礼仪。可分为语音类、口语类和书面类三种礼仪形式。

2.身体语言类。分为表情语言和动作语言。

3.饰物语言类。通过服饰、物品等语言符号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情感意义的礼仪行为。一种是由服装、饰物化妆美容等代表的礼仪,一种是通过各种物品代表的礼仪。

4.酒宴类礼仪。通过设宴饮酒吃饭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的一种礼节,古今中外,以酒宴款待亲朋好友已成为惯例。一则,通过美味佳肴表达对朋友亲人的深情厚意。二则通过宴席上种种礼仪行为表示对客人的礼貌尊重,以求此后友好的发展互相的关系。

从主体应酬的工作对象分,可分为内务礼仪、公务礼仪、商务礼仪、个人社交礼仪等相关内容。

(二)模拟公关礼仪实习

在学院的各种学习生活中模拟相关的公关礼仪实习场所,让学生得到实习的机会。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模拟实习。

1.语言礼仪;2.动作礼仪;3.会议礼仪;4.酒宴礼仪;5.行车、坐车礼仪;6.公务礼仪;7.商务礼仪;8.个人礼仪;9.各类角色的礼仪实习;10.各类社会公关礼仪实践活动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6

关键词:大学生礼仪教育必要性途径

礼者,敬人也,是对人的尊重;仪者,仪式也,是礼的表现形式,所谓礼仪就是指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即按照礼的要求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材。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礼仪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表现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出礼仪规范的缺失。他们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却不尊重别人,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礼仪规范和公德意识的缺失,高校校园文明风气状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然而大学生的这种礼仪失范的状况究其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是与大学中的素质教育过大、过空,质量欠佳不无关系,造成学生难以“入耳、入心、入脑”。所以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势在必行。

二、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一)礼仪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文明行为,提高文明素质。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因为讲文明、讲礼貌是人们精神文明程度的实际体现,普及和应用礼仪知识,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通过社交礼仪教育,大学生能明确言谈、举止、仪表和服饰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修养、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而且每个人的文明程度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形象,而且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乃至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

(二)礼仪教育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需要。

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结果显示,那些懂得以适当的方式解决身边问题和处理生活中烦心事的孩子,其身心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更好。戴尔・卡耐基的《成功之路》及吉米・道南与约翰・麦克斯韦尔合著的《成功的策略》都导出同一条公式:个人成功=15%的专业技能+85%的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因此通过人际交往活动,在交往中获得友谊,是大学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从“依赖于人”的人发展成“独立”的人的迫切需要,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功地走向社会的迫切需要。[1]大学生如能掌握基本礼仪规范及知识,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遵循相互尊重、诚信真挚、言行适度、平等友爱等原则,就能很快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提高社会心理承受力。

自觉地遵守社会礼仪规范的人,就被人们认定为“成熟的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能遵守社会生活中的礼仪要求,就会被视为缺乏修养的人,就会受到人们的排斥。大学生正处在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有强烈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惑。再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交际范围不断扩大,交际节奏和频率不断加快,这不仅对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学校和家庭过分关注学生的课业成绩,导致学生高智商、低情商,不会做人,不会处世。因此,给大学生补上礼仪教育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

(四)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体系中最基础的内容,其根本目的是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相应的礼仪规则,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使人们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有序,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将礼仪看成是治国安邦之本[2]。在现代社会礼仪的温馨和柔性可以弥补法律的刚性和无情,彰显人性关怀,只有把法律的“禁恶”“他律”与礼仪的“倡善”“自律”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人身心和谐,乐于为善,既富于情感,更富于理智,掌握更多为人处世的本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多种方式相结合,将大学生礼仪教育落到实处

(一)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制定系统的礼仪规范,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

(二)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课堂教学是系统学习训练的良好途径,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结合,既能丰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内涵,又能教会他们如何规范自身行为、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因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使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礼仪教育课程,系统讲授礼仪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提高学生对礼仪的认知,培养学生正确的交往动机,鼓励学生勇于交往,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恰当地遵守和运用礼仪的原则和技巧,最终使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引导大学生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实践[3]。

(三)通过校园各种媒介形式,将礼仪文化融入校园活动之中,形成良好氛围。加强礼仪教育必须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四)积极开展礼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交际中亲自体验到拥有礼仪知识、技能的成功感受,提高自身礼仪修养。

当然,大学生礼仪素养的提高,仅靠学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得到家庭和社会的大力配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林丽楠.实施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7

【关键词】礼仪教育;和谐社会

礼仪行为实际上就是一种道德行为,体现出一定的道德精神。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执著向往和追求,凝结了中华民族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深度智慧和哲学思考,是中华民族开化史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在动力。为了确保社会和谐,必须从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入手。所谓礼仪,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交往中相互交流情感信息时所借助的某种原则和方法的综合,它与一定的社会风俗、习惯相联系,反映着社会文明风尚的程度,即具有一种稳定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的功能。它源承于中国几千年的“和”文化思想。“和”作为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指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基本状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我国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盛誉。礼仪在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学礼,无以立。”因此,现代人,不可能不学礼仪;现代人,同样不可能不接受礼仪教育。坚持时时处处按礼仪规范要求自己,才能做到举止文明,处世得体,也才能有“礼”走遍天下。

当前,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和谐社会,是人人讲道德、懂礼仪、行为规范的社会,就是形成了包括法律法规和道德礼仪习惯等在内的系统的社会规范并且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地遵守的社会。人们都希望生活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之中,无论学习、工作和生活,如果人际关系紧张,见面、相处、离别时连句客气话都不讲,那么工作中必然会矛盾重重,生活也索然寡味,就根本谈不上社会和谐了。显然,讲究礼仪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剂,是人们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融洽关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和行为准则。不容置疑,礼仪在和谐社会构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礼仪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部分,传承与发扬优秀的礼仪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助于创造民主文明、公平正义、友爱诚信、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毫无疑问,为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应该多渠道推进公民礼仪教育,普及公民文明礼仪知识。下面,笔者就如何普及礼仪知识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重视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礼仪教育的启蒙阶段。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极为重视,将礼仪教育视为少年儿童的必修功课。虽然当代对于青少年儿童的礼仪教化已不及古代社会繁琐和严格,但礼仪教育仍然是家庭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并渗透入生活能力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之中。家庭教育是人生礼仪教育的重要阶段之一,推进公民道德教育,要求从儿童启蒙阶段抓起,将礼仪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相传的民族优秀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对他人尊重和关爱、具有很好礼仪的儿童是传承礼仪文化的关键实行者。人的习惯、态度和倾向一般在六岁以前形成,学前儿童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和孩子朝夕相处的父母是教育孩子具有良好礼仪的第一位教师,所以家庭礼仪教育是孩子学好礼仪的最有效办法。

规范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礼仪教育的规范化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之一,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个体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不仅要在学前阶段和中小学阶段注重礼仪教育,同时也应将其列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礼仪教育不仅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而且从其适用性来看,各种各样专业化的礼仪教育,如商务礼仪、公关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应用性课程的开设,也为其今后步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修养和素质。

文明礼仪是传承文明的需要也是时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德育为先”这句话,阐述了学校教育的前提和核心内容,然而,当今社会,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却偏离了这个前提和核心。某些学校为了讨某些领导的欢心,对学生家长有个交待,一味追求学生的成绩,却放弃了学校教育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危险品,这种教育是对学生、对社会、对民族不负责任的一种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是一种养成教育。各班主任、教师通过教育训练,持之以恒,使学生逐步形成文明识礼的好习惯。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让学生在认识和实践的循环往复中由被动变为主动,最终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质。只要我们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会养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氛围的好习惯。通过礼仪教育,对我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树立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提高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等都产生积极的影响,形成了良性循环。通过礼仪教育,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同时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它有灿烂的文化,它有优秀的传统美德。儒家学说告诉我们,礼为天下先,以礼治国、以礼治家,可见,学会文明礼仪非常重要。从古到今,我国涌现出了无数文明雅士,古有孔融让梨,今有雷锋助人为乐。文明礼仪让孔融和雷锋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更需要用文明礼仪来提高自己的素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2008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中国既遭遇了损失惨重的汶川大地震,又成功举办了两届扬眉吐气的奥运会,还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地震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间的大爱不正是文明的体现吗?奥运健儿,奋力拼搏,志愿者们,微笑服务,“北京欢迎你”不正是文明的最高口号吗?中国宇航员那开仓向世界招手的时刻,不正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又创造了新文明的奇迹吗?那么,在这充满希望的2009年,我们又该怎样让我们的礼仪洋溢在校园呢?看,课堂礼仪它教会了我们要尊重老师,对老师有礼貌,还要积极发言,在这样有序、文明的氛围中汲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营养。瞧,校园礼仪它教会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爱护公共设施,爱护花草树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同学之间要讲文明语言,要互相帮助,互相进步。同学们,让文明礼仪走进校园,让它像美丽的衣服一样穿在我们的身上,像美丽的文字和优美的动作一样镶嵌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中,像一颗颗闪光的露珠浇灌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自信地挑起传承文明礼仪的重担吧,让我们的心美起来,让我们的校园美起来,让我们的祖国强盛起来吧!

深化社会教育。社会教育是礼仪教育的深化与践行阶段,可以通过政府、大众传媒、单位以及社区予以引导推进。政府在礼仪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明渗透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终身接受教育。人生一世,必须交际。任何一个正常人如果打算完全回避人际交往,都是绝对不可能的。进行交际,需要规则。没有规则,人际交往难免各行其是,难以沟通,难以修成正果。

“礼”的含义是尊重。从本质上讲,“礼”是一项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礼”所规范的是一个人对待自己、对待别人、对待社会的基本态度。“礼”的基本要求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并尊重社会。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自己。一个人不尊重自己,就不会获得别人的尊重。尊重自己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尊重自身;其次,要尊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最后,则要尊重自己所在的单位。每一位现代人都应该尊重别人。因为“来而不往,非礼也。”一个人不尊重别人,就难以得到对方的尊重。尊重别人,具体要求往往有所不同: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客户,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则是一种做人所应具备的基本教养。每一位现代人都必须尊重社会。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都生活于社会。尊重社会,将美化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并有助于人类的最优化发展。尊重社会的具体要求是:首先,要讲究公德;其次,要维护秩序;再次,要保护环境;最后,则要爱国守法。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学礼,则不知礼。不知礼,则必失礼。作为一名现代人,不守礼,则会被他人视为不讲礼。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若被他人视为不讲礼,则往往无人理!现代生活已经告诫人们: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现代生活已经提醒人们:必须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必须时时处处彬彬有礼。礼仪教育,必须是终身教育。

途径与方法。制作出普及公民文明礼仪知识的宣传/教育资料(文字小册、图片或许讲座ppt),对各种群体进行文明礼仪知识教育,是普及公民文明礼仪知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公务员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对他们进行公务礼仪知识讲座,让这部分人更加懂得有意识塑造并维护自己良好形象的重要性,也明白如何去塑造并维护良好形象,对维护政府形象无疑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再例如,教师的形象重于生命!教师礼仪的核心是真善美:情感真、动机善、行为美。真善美的老师,是令人愉悦、受人欢迎的老师,真善美的老师,是真正能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老师。

政府在礼仪的传播普及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政策措施的出台将为礼仪教育提供正确的导向,地方政府应加强引导,将礼仪教育列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刊发或播出有关礼仪教育的公益广告及节目,使礼仪文明渗透入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单位和社区是进行礼仪教育的基本单位,可以组织职工或居民进行礼仪文化的学习,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宣传和评比活动,将礼仪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本课题研究成果,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建议。

总之,中国是“礼仪之邦”,重视礼仪教育是我国的优良传统。礼仪是有关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礼仪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通过礼仪教育,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当代道德规范和礼仪形式,不断提升公民素质,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总体而言,公民礼仪素质教育需要从不同层面、不同渠道、通过一定的途径与方法来进行,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推进。值得强调的是,礼仪教育,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王铭铭.想象的异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5页.

[2]王健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3]朱永新,王智新,尹艳秋.当代日本道德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58-67.

[4]金正昆.国际礼仪概论[m].北京人学,2006.

作者简介:

贺亮明(1964-),女,汉族,籍贯湖南湘乡;本科学历,硕士学位,教授职称,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文学。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8

2.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但它有自身的规律性,其基本的礼仪原则:一是敬人的原则;二是自律的原则,就是在交往过程中要克己、慎重、积极主动、自觉自愿、礼貌待人、表里如一、自我对照、自我反省、自我要求、自我检点、自我约束,不能妄自尊大;三是适度的原则,适度得体,掌握分寸;四是真诚的原则,诚心诚意,以诚待人,不逢场作戏,言行不一。

3.文明用语:1、您好!2、请坐!3、请问……4、请稍候!5、对不起!6、请原谅!7、很抱歉!8、没关系!9、不客气!10、谢谢!11、请不要着急!12、对不起,让您久等了。13、您请讲!14、我会尽量帮助您。15、为您服务是我应该做的。16、有不懂的地方您尽管问。17、非常感谢您的合作18、再见。

4.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之间难免磕磕碰碰,有时甚至失礼失态,一句“对不起”就能使怨气烟消云散,反之,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酿成人间悲剧。在人际交往中,学会道歉,是我们从小学做人的很重要的一项道德修养,我们要学会说“对不起”,力争做个文明青少年。而且,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文明用语则是通往心灵的金钥匙,在交际中能否使用文明用语,反映着一个人的修养,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讲脏话粗话的世界是“黑白”的,讲文明用语的社会才是“彩色”的。当然,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还有很多,要注意各种场合使用的礼貌用语。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9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字典上的解释是:由一定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在人际交往中,凡是把人内心待人接物的尊敬之情,通过美好的仪表、仪式表达出来就是礼仪。所以,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和仪式的总称,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1]

一、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礼仪作为一种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可引导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从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教育的内容与作用看,二者相互渗透、相互结合。思想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心理、审美等素质的培养。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内容包括在人际交往中的礼节、礼貌和礼仪等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从根本的意义上说,这两者的作用、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教育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礼形于外,德诚于中”,即思想道德修养蕴含于中,礼仪修养形诸于外。“在人际交往中,礼节、礼貌、礼仪形诸于外,交往对象可感知和体悟蕴含其中的感情襟怀。人的礼节、礼貌、礼仪是受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支配的,蕴蓄于中的思想道德是礼貌、礼节、礼仪的基础和内驱力。”[2]

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教育的侧重点不同。礼仪教育侧重于礼仪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着重于人际交往中应如何正确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和礼貌。思想道德修养则侧重于思想道德知识的学习和运用,着重于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与提升。“一个思想道德境界高的人,应该是一个有礼仪修养的人。”[3]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礼仪教育相结合,可以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和谐,帮助他们把握生活的目的、价值和意义,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境界。

二、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道德熏陶和教育、提高道德是非鉴别力、陶冶道德情操、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会化过程[4]。文明礼仪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综合体现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增强中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中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紧迫性

1.当前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文明礼仪体现于身边小事之中,但往往被学生忽略。在校园里,常常看到这样一些不和谐的场景:有的同学大打出手;有的同学乱丢、乱扔,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美观。很多同学对他人、集体的事漠不关心;对损坏他人利益的事无动于衷,他们心中只有“我”的利益。

第二,同学之间不礼貌现象常见。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增加,接受信息的能力也不断在增强,对一些不礼貌行为的模仿,比如说出口成“脏”,在他们眼中这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这种现象在要好的同学和朋友之间尤其多见;再比如说缺少尊重意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总是会看到学生对他人的苛刻要求,总觉得高人一等,不知道尊重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早已被他们抛诸脑后。

第三,部分同学荣辱不分。现代社会向多元化发展,由于每个人的教育背景、生活环境和社会经历不同,对一些事物的评价也是各不相同。一些学生免不了要受其影响,加上自身认知能力尚不完善,荣辱、善恶、美丑不分现象严重,把庸俗、粗俗、媚俗的东西当“个性”。比如说有些学生无视校规、校纪,将放荡不羁看成是有“个性”;学生中穿奇装异服、剪奇异发型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

2.当前中学生不良陋习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家庭教育缺失。现在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各方面的制度都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弊端,教育体制尤为明显。我们虽然正在进行教育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但是目标的实现仍需要一定的过程和时间,目前我国教育主要实施的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在这个背景下,家长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道德教育、礼仪教育不够重视。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民主的家庭氛围,所以在与人交往和交流方面的能力就会有所欠缺,而不与人交往又何谈懂不懂礼貌呢,所以,学生良好交际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常常会发现: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的一天。

第二,学校教育不当。首先,目前我们的学校主要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在这一背景下,学校仍然崇尚“分数至上”,这样多少会忽视学生的礼仪教育,而且,学校教育向来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而在我们的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中,表现出来的往往是,一味地给学生讲授空泛的大道理而对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和掌握无人问津。其次,个别教师缺乏责任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教书和育人的重要使命,所以我们才说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现实生活中,不少老师只是教书却不育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万事大吉,这样有损于教师形象,也不利于礼仪教育的开展。再次,部分老师还缺乏爱心和耐心,不能够切实深入学生的生活,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为学生分忧,对犯错误的学生更是缺乏耐心的交流和心理疏导。

三、加强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确定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

“如果对礼仪教育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金玉其外’的表层是远远不够的”[5],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将礼仪教育与思想道德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协调发展,这才是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首要问题。

1.把礼仪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显而易见,对公民的礼仪教育也包含其中。因此,我们应长期坚持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礼仪修养。

2.把礼仪教育与人生观结合起来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确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是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指出一个人有意义的人生就要为国家、集体、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些都反映了礼仪教育与人生观教育的相通之处。

3.把礼仪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结合起来

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速度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受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由于年龄尚小,社会阅历不够,基本的人生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对荣辱善恶的选择存在迷失现象。胡锦涛同志及时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荣辱、是非、善恶的界限,给中学生判断自己的行为得失提供了基本规范。

(二)在强调内在美德的决定性地位的同时,也要通过外在形式来加强

1.围绕学校德育目标,推进礼仪教育进课堂

首先,要加强教学基础建设。把礼仪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组织有关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编写《中学生礼仪常识》等书,作为礼仪教育课本统一下发给中学生。教师一方面要讲授礼仪教育的本质,即“真”、“善”、“美”的教育,同时,也要进行礼仪行为的模拟训练。其次,要合理确定教育内容。将与中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举止、谈吐、服饰、与人交往等礼仪常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中学生重点进行家庭礼仪、社交礼仪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还要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以后多年的礼仪教育的教学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创设情景―观察示范―合作体验―启发诱导―激情感悟”的课堂教学模式,融知识传授、体验感悟、行为培养、思想陶冶于一体。

2.挖掘整合多种资源,开展全方位礼仪教育

首先,要优化校园环境,营造浓厚氛围。可以在校园悬挂有校风、校训、学风的展示牌;在楼道内张贴名人伟人画像、格言警句等;在学生园地、班级板报、校园广播等开设礼仪教育的专题节目,宣传礼仪知识、树立表彰典型等。其次,要加强学科渗透,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要普遍将礼仪教育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通过语文课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谦让诚信等方面的教育;通过物理、化学、数学课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理、审慎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音乐、美术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结协作的美德。再次,要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形成示范效应。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身教非常重要,教师要通过自己榜样行为的示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矫正不良行为。

3.建立管理监督网络,实行自律和他律结合

交往礼仪的基本内容篇10

关键词:礼仪修身 公共道德 社会 素质 文明

公共道德是指“为维护、保证社会公共生活正常有序地进行,每个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最起码、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它又被称为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家庭婚姻道德三位一体。构成社会道德体系。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社会公共生活领域越来越扩大,人际交往也随着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愈加紧密,社会公共生活的秩序好坏对现代化建设的影响也越来越直接和越来越大。”可见,公共道德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对社会,公共道德的水平可以衡量道德风气;对个人,是合格社会成员的标志。要建设与现代化社会相适应的社会公共道德,必须提升每个社会成员的公共道德意识和修养水平。而礼仪修身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关于公共道德

公共道德是人类公共生活的必然产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产生和形成了。

1 公共道德是全民性的道德。它建立在维护全社会的共同利益、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基础上,涉及社会所有的公共领域,为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可并遵守。调节人们在社会交往、商品交换、交通、娱乐、旅游等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一般简单易行。公共道德还具有继承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它继承了人类社会如诚实、互助、谦虚、勤劳等传统美德。它与社会风气密切相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秩序。所以,很多国家都采取一些行政措施和法令法规迫使不自觉的人遵守公共道德。

2 公共道德是人的美德之基。公共道德意识的强弱。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代表着其修养水平和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不知道尊重他人、不规范自己的行为。势必妨碍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相反,如果能够助人为乐、维护公共生活准则,就是一个正直的、有公共意识、有公德心的人。可以说,公共道德是做人最起码、最基本的行为准则,高尚道德的拥有将以此为基础。因而,公共道德是培养人们良好道德品质的起点。

3 “社会公德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也可以说是一个社会、民族的文明窗口。任何人踏进一个社会、进入一个国家,首先见到的是这个民族是否文明礼貌,见到的是公共生活环境的状况,然后就会判断这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尽管每一个民族或每一个国家由于文化、传统的差异,对文明的看法有所不同,但对公共生活的文明几乎有共同的看法,都以此作为外部标志来衡量这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我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人们相互尊重,礼尚往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令社会成员为之自豪。但是,近年来,忽视文明、不讲公共道德的现象屡见不鲜。如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践踏绿地、污言秽语等等,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氛围。不利于经济活动和对外交往,妨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败坏着社会风气。

二、礼仪与修身

礼仪是人的素质的反映。礼仪的内涵是道德素质、文化品位和气质涵养。任何时代,人们都崇尚知书达理的言行。我国古代就十分重视礼仪:“容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礼仪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对人和社会的作用在于:首先,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础。得体的礼仪可以展现出个人魅力或团体形象,使得对方欣赏你、接纳你。只有得体的礼仪才会使你取得与他人进一步交往、沟通的资格。其次,礼仪是一种行为模式。人在一定环境中的所作所为。往往受社会约定俗成的模式的制约和影响。比如:音乐会上保持安静、服务场所排队等候等等。再次,礼仪是平衡人际关系的砝码。讲求礼仪。可以和谐人际关系,化解矛盾,获得尊重与信赖。

所谓礼仪修身,就是人们对自身的行为、举止、谈吐、穿着等外表因素作全面地规范与训练。礼仪修身以自尊为起点,以树立公众意识、形成遵守公共道德的习惯为目的,以尊重他人、诚恳待人为原则,以得体、自然、和谐为标准。礼仪修身是个体对自身态度和行为的调整和反思,是一种在社会公共关系中严格的自我约束,这种约束表现在:

1 功利约束。“在古代,有礼是有教养的表现,是一个人身份、地位、财富的标志。还是一种品位的外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人们已从基本的有礼发展到欣赏对方的品位、格调。这种品位、格调就是礼仪包装出来的。如果具备这种品位、格调,就被人们接受和认可,只有被接受或认可,才可能融入到群体当中,为争取成功迈出最重要的一步。”

2 形象约束。形象,就是一个人外在的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给人的印象。礼仪的形象约束,就是刻意在外表上规范自己。给他人一种彬彬有礼、谈吐不俗的印象,久而久之,为自己塑造出一种固定的公众形象。

3 身份约束。所谓身份,是一种让别人认可自己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的、特殊的社会角色,是一种社会分工的划分标志。如:艺术家、官员、老板等。举止有度,才能“不失身份”。

三、礼仪修身、道德修心

为了消除“文明古国不讲文明”“礼仪之邦不讲礼仪”公共道德严重缺失的现象,就必须在全社会形成以遵守公共道德为荣、违反公共道德为耻的社会风气。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社会成员中提倡礼仪修身,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办法。

1 礼仪修身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道德需求。人们在衣食丰足以后,对讲究礼仪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了解礼仪知识。掌握礼仪方式。使用合乎规格的礼节、礼貌。人们渴望得到举止有度的评价,这实质上是一种道德诉求,是道德自省自律的表现。同时。它给礼仪修身的兴起和社会公德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诚然,提升社会公德还可以通过教育教化、舆论监督和行政干预等方法进行。但这些方法都只是人们单向、被动的接受,效果并不理想。礼仪修身是最切合人们利益需要的方法。经过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自我行为规范,逐渐达到净化灵魂、陶冶情操。这是一个以礼仪修身为手段的道德内化的过程。“个体道德要真正成为个体行为的内在标准。做到有没有人看见、过问、监督都一个样。那就必须由他律转化为自律。但是,对于有理性的现代人来说。道德原则的接受、道德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并不是一种外在强压就能直接实现的,而是有一定的条件要求:一是道德主体需要有发挥自身内在的能动性的自由空间:二是这种道德本身要既具有足够的理性力量又具有足够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要具有让人理应和愿意接受它的充分的合理性。”

2 由礼仪修身提高人的道德素质。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人的素质的极大提高。而在人的素质中。道德素质比文化素质、职业素质更重要也更关键。礼仪修身作为提升道德个体公共道德水平的有效方法,可以由表及里,由小见大。从细微处开始,改变道德个体的道德面貌,提高道德素质。

首先,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的礼节礼貌可以反映出他的内在道德品质,他的良心自律与道德操守底线。礼仪与道德是内涵与表象、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正所谓礼仪塑造形象,道德内化良心。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只是人品优良。而行为举止不合礼仪要求。就会使人感到粗俗、野蛮:只注重表面的礼节方式。而没有崇高的品德修养,就必定使人感到虚伪、浮华。甚至厌恶。只有把外表的礼仪修养与内在的品格修炼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融于一个人的一身,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礼貌、讲文明、处处受到人们欢迎的人。”礼仪与道德二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内透于外、外形于内,“诚于内而形于外”,要达到礼仪和道德二者内外一致、有机结合,必须外修礼仪,由礼仪陶冶内心,实现道德内化,由外而内,造就身心俱佳、品行皆优、表里如一的高尚人品。

其次,在互为表里的礼仪与道德二者中,道德是基础、是依据,起决定作用。“人的外在是内在的一种反映,内心没有的东西外表就无法显露;人的心灵杰出,行为才可能杰出。人们通过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地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至善的理想境界。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礼仪素质与礼仪水平也会相应得到提高。”传统的礼仪规定,个人外在的仪容、仪表、仪态要以内在的德行为本。有诚敬之心,才会有庄重、恭敬之色。忠信形于内,感动才能应于外“否则,个人礼仪的修养就会流于形式。”比如传统的女性礼仪,“妇言,是女性德性美的语言表征。妇容,是女性德性美的人格形象表征,这些日常生活的仪表仪容仪态方面的修养,对于当代女性而言,择词而说、不道恶言,不仅仅限于家庭成员或日常人际交往之中;妇容,不仅包括整洁、大方、端庄的仪表形象,还包括与人交往中的风度美、气质美和情操美,既是维护女性自身形象,防止粗俗、失态、失礼、失身,自尊、自爱的要求,也是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社会公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