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十篇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十篇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2:45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1

【关键词】妊娠,青少年期;生殖健康服务;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态度,实践;干预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5.1R169.421G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817(2010)02-0154-03

有效减少青少年未婚怀孕是促进青春期生殖健康领域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在生物、社会和心理方面都发生着深刻改变的时期,此时的青少年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在心理、社会方面都尚未发育成熟,因此,与成年时期的怀孕相比,这一时期怀孕的危害更为严重。

为减少青少年不安全以及未婚怀孕,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有相关的研究项目来提高青少年的生殖健康[2]。而我国该类研究较薄弱,对于未婚怀孕青少年的服务多仅局限于终止早孕,缺乏其他相关教育和支持。本研究在对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以及相关社会心理能力的研究分析基础上,试图深入探索以未婚怀孕青少年为中心的综合教育、服务干预策略,初步了解综合干预模式内容和方式的适宜性及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分别选自北京市、济南市、广州市妇幼保健机构,于2006年8-12月来就诊要求进行人工流产手术的、未婚、年龄10~24岁女青少年,采用自愿原则参与,有精神疾病及智力障碍者除外。本研究最终参与干预前后问卷调查者共计385人,其中干预组190人,非干预组195人。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及内容运用自行设计的自陈式不记名调查问卷(Kap)与相关心理测评量表,分别在干预前后完成问卷填写,比较其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Kap)及心理社会能力,以评价干预效果。问卷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自尊量表[3]、应对方式量表[4]、内外控制源量表[4]。在就诊和干预完成即时,分别在独立、安静的房间对被试进行问卷测试,调查员审查合格后,当场收回。

1.2.2干预研究设计在流产术实施前后分别提供干预。主要内容为:流产手术前提供必要的医学检查,并提供面对面的流产前咨询和健康教育,包括流产过程及各种可能后果等信息,帮助青少年提高认识,作好相应的心理准备。同时提供一般流产后复诊联系卡片和保健宣传手册,内容为避孕指导、术后康复等。

流产术后,以本研究自行编制的《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活技能教育与保健指导活动指南》[5]为基础,通过联系安排流产青少年术后复诊,为其提供流产术后日常护理与自我保健、营养及体型恢复指导、避孕知识及技能、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以及缓解压力、有效交流、合理决策、拒绝与协商等生活技能指导。研究将这些内容设计为2个活动,并利用术后1~2月内的随访安排干预。

活动1――流产术后自我保健:帮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生殖健康知识,认识未婚怀孕对健康的危害,掌握流产后护理、营养保健知识和技能。同时学会交流与表达、缓压、拒绝等生活技能。

活动2――提高生活技能:是使青少年掌握必需的避孕知识及方法,减少不安全;同时培养青少年做决定、协商、自信与自尊等生活技能,逐步形成个体责任感和健康行为。

干预活动以参与式培训为主,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游戏等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技能,并设计康复训练操,增加青少年兴趣,鼓励参与。每次活动2~2.5学时,总计4~5学时。

同时,研究设计编制了知识宣传折页及手册,“如果怀孕你该怎么办――学会求助”、“未婚青少年人流术后保健指导”及“呵护花季共享青春,提高你的生活技能”,在每次干预之后发放至青少年,帮助其进一步学习巩固有关知识。非干预组不提供如上综合干预措施。

1.2.3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0软件包统一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的录入,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对知识、态度分别采用相应的赋值进行评分。知识、态度平均得分越高,表明知识掌握水平越好,态度越趋保守。

2结果

2.1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比较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生殖健康知识得分情况,总体前者(87.3分)明显高于后者(64.6分)(t=14.29,p

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自身知识得分发现,干预组知识总平均分从干预前的68.7分上升为干预后的87.3分(t=-14.91,p

2.2态度反应性态度是一个人在性方面基本价值取向和道德判断的体现。本研究设计性态度问题共7项,内容涉及对“婚前”、“未婚同居”、“保持多个”、“”、“对男友性要求”以及对“未婚怀孕”等态度。

干预后比较,干预组与非干预组青少年性态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7,p=0.821)。但在对于“婚前”一项上,干预组态度平均得分(51.25±20.45)明显高于非干预组(43.50±17.50)(t=3.916,p

比较干预组自身干预前后的性态度可以发现,干预后青少年性态度得分有所提高,从(60.35±12.02)上升为(62.74±10.97),表明性态度在干预后转变更趋于保守(t=-2.609,p=0.010)。对于婚前,认为“准备结婚男女就可以有婚前”一项上,赞同率由干预前的63.2%下降至56.9%;表示“赞成未婚同居”者的比例由干预前的31.1%下降为23.7%。对于“未婚怀孕”的态度,干预前后该项得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2.520,p=0.013),由(52.50±35.68)上升为(59.50±32.23)。干预前28.9%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不能接受未婚怀孕但认为是正常现象”,在干预后该比例下降为24.7%;表示“完全不能接受”未婚怀孕者却由干预前的17.4%上升为干预后的22.6%。

2.3行为比较本研究对行为干预效果评价时,设定了包括、避孕行为、求医行为、行为改变意愿以及生殖健康应对策略等多项问题及相关场景。

在针对不同生殖健康问题的应对策略方面,接受干预的青少年呈现了更为积极的变化。面对生殖健康问题的做法,干预组青少年表示会“找医生咨询”的比例(64.9%)明显高于非干预组(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3,p

涉及婚前上,本研究未发现干预组青少年的发生比例呈现明显降低。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干预前后干预组自身比较则发现其避孕措施使用频率有所提高,多数干预组青少年在干预前选择“偶尔使用”避孕措施,而在干预后选择“每次都用”避孕措施的比例明显上升,由干预前的13.0%上升为干预后的65.9%。非干预组在干预后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虽然也有提高,但是上升比例低于干预组,提示干预措施对于提高青少年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具有一定帮助。

另外,对于“在结婚前是否打算避免”,多数干预组青少年持否定态度。对于“在结婚前是否准备避孕”,则大多数干预组及非干预组青少年均予以肯定的应答,而且干预组青少年比例(85.9%)明显高于非干预组(53.7%)。提示干预措施对帮助青少年选择安全的具有一定的作用。

2.4干预前后2组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的变化见表2。

自尊、应对方式与内外控制感在本研究中被选为评价心理社会能力的指标。

3讨论

对文献回顾发现,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以相关的研究理论为基础涉及发展青少年非意愿怀孕的干预研究[5],而我国起步较晚。本研究以青少年门诊为研究现场,试图在为未婚怀孕青少年提供生殖健康和自我保健知识技能的同时,融入相关的心理社会能力培训,旨在提高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知识和良好应对、交流等心理社会能力,进而减少导致未婚怀孕的危险行为,预防再次怀孕;并探索一种改善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综合服务模式。

结果发现,干预使青少年在生殖健康知识,尤其是避孕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提高,干预组生殖健康知识总分显著高于非干预组(p

国外有研究指出,对怀孕进行预防的模式不仅要提供信息,还应包括决策技能、如何处理性关系等[5-7]。开展以价值观与决策能力等方面的干预可以使青少年的性态度明显改善,减少怀孕。笔者的一些前期研究也证实,青少年未婚怀孕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结果,其中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8]。本研究针对与青少年危险发生关系密切的几项心理社会能力(如交流、协商、应对、建立自信、缓解压力等)进行了干预,但由于心理社会能力目前尚缺乏完善的量表加以测量,因此研究者以一些国内外研究为基础,选择了3类量表。结果显示,干预组在干预后应对方式平均得分显著高于非干预组;内外控制源得分显著低于非干预组,提示在干预后青少年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并且更倾向于自我内控。表明干预活动对青少年的相关心理社会能力有所影响,并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未来生活,产生积极的长远效应。

虽然本研究未发现干预活动对减少青少年发生有所作用。但深入分析发现,尽管干预组青少年发生比例相对依然较高,但采用安全比例增加,避孕措施的使用频率,特别是“每次使用”的使用率明显上升,而采用“体外”等不安全的避孕方式下降。事实上,本研究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并未过多地、严格地提及利用“禁欲”来避免未婚怀孕的再次发生,而是集中于“如何避免不安全”。美国有关以减少青少年生殖健康危险项目[5]18个月随访结果显示,对于已经发生的青少年,参与项目可使之无保护的可能性减小。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干预组青少年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不准备避免”,但“准备避孕”。提示对已发生和怀孕青少年,其干预重点应在于促进其建立一种负责的安全,以减少重复非意愿妊娠的风险。

本研究初步发现,对未婚怀孕青少年实施涉及知识、态度以及心理社会能力方面的综合干预,可以取得一定的效果。但鉴于青少年未婚怀孕问题的敏感,本研究在实施干预上面对较大挑战,以至总体研究人数相对有限,因此外推结果存在一定局限性。今后有必要在此初步探索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4参考文献

[1]李游,余小鸣,宫露霞,等.非意愿妊娠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5,16(5):281-284.

[2]KiRBYD,BaRtHRp,LeLanDn,etal.Reducingtherisk:impactofanewcurriculumonsexualrisktaking.Famplannperspec,1991,23:253-263.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19.

[4]卫薇,余小鸣,邱敏,等.控制源量表和心理社会能力量表在大学生中的应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10):945-947.

[5]余小鸣,主编.未婚怀孕青少年生殖健康综合干预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10-150.

[6]CHRiStopHeRFS,RooSamw.anevaluationofanadolescentpregnancypreventionprogram:is"justsayno"enough?FamRelat,1990,39(1):68-72.

[7]aLLenJp,KUpeRminCG,pHiLLiBeRS,etal.programmaticpreventionofadolescentproblembehaviors:theroleofautonomy,relatedness,andvolunteerserviceintheteenoutreachprogram.amJCommpsychol,1994,22:617-638.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2

关键词:阳光体育青少年体质

阳光体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对学校工作的评价要注重考核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成效,建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工作评价体系和学生考试评价制度,阳光体育功能不小。

一、能营造出积极锻炼的氛围

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鼓励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参加体育锻炼。与家长定期沟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引导和促进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使他们积极支持和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支持学校为加强体育工作采取的措施。争取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共同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合力。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加强体育工作的环境、氛围。

二、促进锻炼场地设施水平的提高

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要与学校体育需求统筹考虑、综合利用;城市和社区的“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要充分考虑青少年体育锻炼的特点和需要;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要因地制宜,尽可能地与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结合起来;要继续加强与教育部门的配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全面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设施免费或优惠向周边学校和学生开放;学校体育场馆在课余和节假日应向学生开放。另外,要继续办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各级各类体校,充分发挥其组织引导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促进青少年体育组织网络和竞赛活动体系的建立

加强校内外体育、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的结合,不断改革和创新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要进一步加强体育科学研究,积极研发和推广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锻炼项目和健身方法,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为青少年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提供科学指导。要广泛开展体育器材、体育赛事、体育指导、健身科普等进校园活动,培养青少年的体育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养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是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举措。各级体育部门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积极支持、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做好学校的日常体育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体育师资培训、体育锻炼项目辅导、业余训练、体育竞赛活动组织以及场地、器材、设备、教练等方面提供支持和方便。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抓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使“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理念深入青少年人心。以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契机,使广大青少年成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生力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是全球竞技体育的盛会,也是推进我国青少年体育和全民健身活动的重大契机。各级体育部门把人人参与的“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辐射到各级各类学校,把体育意识、体育精神和文明素质注入到每个青少年的心中。在广大青少年中积极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宣传强身健体的理念,激发锻炼身体的热情,把广大青少年关注、支持奥运的激情转化为积极投身体育锻炼的自觉行动。通过广泛组织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使人人活跃在运动场,个个“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充分展示新时期青少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既为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浓郁的全民健身氛围,又使青少年体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大力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为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的健康素质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围绕“用体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探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方式、途径和举措,增强阳光体育运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小学,我们要通过“红领巾小社团”等形式,引导兴趣爱好一致的少先队员组成体育类的小社团,自发地在课余开展体育锻炼。在大学和中学,大力实施“大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引导学生参与广播操比赛、长走、球类比赛等体育活动,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广泛开展军训、素质拓展、夏令营等项目,帮助青少年提高健康素质。发挥共青团所属青少年宫、青少年活动基地的作用,积极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和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体育活动,充实青少年的课外生活,更好地服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调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鼓励参与国家青少年体质健康领域的调研,参与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为教育、体育等有关部门开展学校体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同时,要努力把新时代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中心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参与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的平台,通过承办政府项目、开展学术交流、设计和推广青少年体育活动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交流研究成果,推动增强青少年体质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能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潮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宣传合力,为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大力宣传普及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健康观,大力宣传青少年群众性体育运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青少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在媒体上开辟专栏,面向青少年和广大家长,推广好的体育项目和科学的锻炼方法,普及饮食营养、心理健康等保健知识,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指导。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全民健身,掀起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热潮。

参考文献:

[1]徐英微,张辉.蜀道难――析开展“阳光体育”所遭遇的社会阻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3

在新的形势下,对于刚刚诞生的社区心理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在社区心理学的研究问题领域上。以下我们从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两个视角来审视社区心理学的研究领域问题。

1.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社区心理学不同于心理学的其他学科,其要求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变革,经历社区的发展历程,具备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在其心理学体系中,社区心理学主要重视的是强化自身对于现实中人的行为的理解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去调整和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简单来说就是以自身掌握的社区心理学知识去帮助人们走出困境。从这个视角来看,社区心理学不仅仅是心理学的分支学科,而且是社会性公益性于一身的职业价值观。社区心理学界定的基本环境是社会系统,即人们生活的真实背景,在这样的系统中和背景下去理解人们的举动,去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由此,我们可以说其学科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社会,人处于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由人的集合构成,这是西方国家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2.社区心理学的主要目标综上所述,社区心理学关注的对象是人与社会。在现实生活中,必定要以特定的人群为其研究的终极目标,以达到其研究的目的,即帮助人。一般意义上来讲。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如果将社区心理学的援助体系分解成为三个步骤的话,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应该是第一个环节,也就是预防阶段,对于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开展一系列的预防措施。而且相关心理学家认为,预防大于治疗。其二,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问题;在社区心理学家眼里,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个人也会因为自身适应能力的不同而表现出对于环境的不同态度,但是最佳的状态就是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其三,关注生态,希望以调整的方式达到生态上的平衡;也就是说为了实现生态上的平衡,人要积极的调整自我,环境也要做出改善,争取都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发展。其四,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和集体之间的个性化;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一面,其在表现上很可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在社区心理学中要求要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化表现。这些人往往会在现实生活中成为弱势群体,是我们社区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其五,提高个人能力;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与环境的融合,人要不断的改善自己,以充分的控制和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二、社区心理学的学科功能

由于社会心理学科要求能够进入社会真实环境,以社会化的心理学理论去审视处于社会系统下的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的认识,以此展开各项活动。其实践性和公益性很强。由此可以将社区心理学科的功能概括如下。

1.能够有效的预防社区环境中的心理问题倾向由于社区心理学科强调预防重于治疗,也就是说其需要在心理问题出现的前期就要在社区范围内开展各种形式的措施,以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在开展心理援助的过程中,将最好的心理资源、时间精力集中在第一个环节,的确可以有效的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我们知道心理问题的产生与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如果在前期我们以健康、积极、正面的思想去引导人们的生活,使得社区范围内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将有利于规避心理问题的产生,将其抹杀在萌芽状态。

2.能够保证人与社会之间形成和谐发展的趋势在社区心理学体系下,人要求实现更大的发展,这需要健康的外在环境,也就是需要社会给予其发展创造一定的基础条件;社会要想形成健康发展的局面,这就需要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积极主动的去维护,去创造。两者之间形成合力,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此社区心理学倡导生态学观点,充分尊重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社会积极创造条件,以满足个人。由此形成和谐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实现共赢的局面。

3.能够合理的处理好社会环境中弱势群体问题由于社区心理学关注于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认为其具备权利去表现出个性化。基于这样的理论基础,社区心理学势必会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视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在展开相关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的时候,这样的弱势群体将会得以关注,在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之后,其必然使得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得到解决。由此活动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也就是引起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从制度、资金上去解决弱势群体问题。

4.能够提高社会环境中个人的综合能力社区心理学认为,在社区心理学的体系中,个人的能力会得以更好的提高,因为社会环境的转变,给予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在这样的基础上,只要个人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掌握机遇,发展自我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将会在社会环境中找到自我的定位,充分的掌握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三、中国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对于中国来讲,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主要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对于我国的社区心理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审视。

1.从社区青少年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青少年心理理论体系在社区环境中,青少年是一群比较特殊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社区环境是其认知形成、感情寄托、行为发展的地方。在这方面,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中国在此环节还处于初阶阶段。但是总体来说,我们在青少年特点的基础上,以社区心理学的视角去研究其心理健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首先在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因素上。对于社区青少年来说,其年纪都集中在14-25之间,其活动的区域限制在学校、社区、家里,普遍缺乏家长的监管,因此常常处于游离于学校和家庭,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在社区环境方面,学校教育难以管制,家庭教育严重缺失,社区环境危机四伏,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容易形成心理问题。其一,在社会方面,徐静平等人以调查研究的方式,对于一定年纪的社区青少年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结果显示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水平,尤其在敌意因子中呈现出不稳定的特点,情况严重于现阶段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此情况下,提出要以社会支持的观点去审视其问题的产生,希望社会对于其展开系列的救助措施,以避免心理问题不算恶化。其二,在家庭因素方面,郭云霞同样以调查的方式对于社区青少年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严重影响到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家庭软环境作用的结果。希望以人格的力量去感染社区青少年,避免其问题的恶化。在于社区青少年犯罪方面,主张展开社区预防和矫正措施。我们知道,社区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往往是家庭、学校、社会三种环境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渐渐成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保护青少年避免其走入歧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我们从犯罪心理学的视角去审视青少年的犯罪现象,其中心理问题往往成为其犯罪的主要原因。依据吉朝珑等人(2005)的文章,其提出社区应该积极发挥其在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上的作用,要在尊重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以各类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去指导问题少年及时纠正行为误区,合理调整其情形,形成健全的人格。除此之外,也有相关学者关注于国家权威部门的作用,如徐素娣等人在对于上海某社区服役青少年进行调查来看,一般有着心理问题的青少年其犯罪的几率比较大;其在服役过程中,不仅仅要面对外在环境的质疑和唾弃,还要处理自身心理问题。由此,其呼吁社会对于这类群体要予以重视,倡导以心理辅导的方式去化解其内心的困惑,促进其社会矫正的进程。

2.从社区老年人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老年人心理理论体系对于社区老年人心理发展来说,我国学者展开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主要涉及到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支持的力度,集体效能,以及心理方面的干预措施等。以下我们从微观的角度去审视社区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其一,社区老年的生活质量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这方面,张卫东(2002)基于Lawton理论框架,以上海地区某社区的老年人为例,对于其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在结构建模的研究方式下,关注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生活环境与心理健康水平。结果发现,生活质量、生活环境都会对于其心理健康水平产生影响;由此可见,社区生活环境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很重要的。对于生活质量方面,戴静以三组试验为基础,对于老年人的抑郁情况进行了评定试验,得出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其认定焦虑情绪和认知功能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王芳、廖晓春、王庆华等人认为由于抑郁情况的恶化,会使得老人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其二,社区老年人的社会支持影响着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对于社会支持方面来讲,王永丽等人主要从城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因素中发现,良好的社会支持对于老年的心理健康来说,有着积极方面的作用,有利于缓解老人的抑郁症状。对此张明园在调查的基础上,以社会理论看待老人的心理问题,认为社会支持不足,会使得老人的心理问题不断恶化。贾晓清等人对于干部门诊的老年患者进行了调查,倡导以提高退休干部的社会支持水平,以缓解其抑郁状况。王兴华等人以测量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证明了社会支持与老人抑郁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社会支持与家庭支持将有利于缓解不健康情绪,使得易感抑郁人群处于健康的状态。其三,社区老年人的集体效能影响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国内来说,在集体效能与心理健康上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完善。但是依据相关方面的研究发现,集体效能可以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对此艾娟等人在2005年就以集体效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得出了其预测的结果。可惜的是,对于老年人这样的群体来说,其集体效能与心理健康之间还处于待开发阶段,但是从一般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来看,以提高老年人集体效能的方式去探索心理问题,想必可能成为全新的解决老年心理问题的方式。其四,心理干预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结合目前我国开展的各项心理干预措施,对于老年人群体来说,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其一,家庭探访;其二,康复锻炼;其三,心理知识讲座;其四,心理影视观看;其五,心理咨询,其六,心理护理。对于干预效果来说,钟深秀、于琪等人都以效果的发挥为研究目的,对于其效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心理干预措施能够使得老人的心理状态呈现出良好的状态。其一方面有利于社区老年人心理障碍的调整,另外一方面还使得老年人的心理调节能力增强。总而言之,心理干预在社区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解决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五,老人幸福感影响着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幸福感的视角去审视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我国来说,始于上世纪初,起步比较晚,但是在相关方面的研究还是有一定成绩的。对于幸福感来说,我国的老年人主要考虑的有文化水平、职业、人际交往、经济来源、健康状态等等。关维俊等人以唐山市的社区老年人为数据源,调查发现幸福感与健康与否有着很大的联系。对于文化高的老年人,其知道以何种方式去调节身心,使得其处于健康的水平;对于经济收入好的老年人,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于人际关系良好的老年人,其感觉到外界的关怀;李志雄等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娱乐活动、生活能力、身体感知对于幸福感有着一定的影响。3.从社区特殊女性心理发展视角出发,健全社区特殊女性心理理论体系这里的特殊女性,主要指的是更年期女性和离婚女性。首先,更年期女性,对于此类社区人群的关注比较晚。李英坤等人以调查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发现更年期阶段的女性,其在心理水平上呈现出很多的问题,比如对于疾病的恐惧,遇到事情焦躁,容易冲动,敌对情绪明显等等。对于这样的情况,相关的学者赵卫青等倡导以社会干预的措施去化解其心理障碍,争取有效的解决其心理问题。其二,对于离婚女性来说,其经历了离异,家庭破碎,其对于旧的生活有着愤恨的心理,对于新的生活有着怀疑的心理,再加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很容易使得其心理出现问题。对此,俞文敏对于离异女性展开了系列的调查,发现离异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人群,常常出现负面的心理状态。其也倡导以社会干预的手段去加以引导,以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发展。

四、中国社区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培养模式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心理学专业教育与培养要在尊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去探索自身发展的模式,争取做到科学、有效、精准、健康。详细来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注重引进,主要是指对于西方国家先进的社区心理学理论和实践要不断的学习、总结、归纳,不断夯实我们的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为我国社区心理学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其二,重视本土化,无论是引进经验,还是开展实践,其首要做好的是对于本社区实际情况的了解,由此制定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案,才是最符合实际的。其三,关注弱势群体,因为弱势群体在社会体系中,其地位决定了其话语权不多,需要我们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去关注他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以采取合理的措施去解决社区中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其四,强化预防,在社区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中,预防一直是处于主要地位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做好社区的心理预防工作,将心理问题扼杀在萌芽的状态下。其五,注重制度化,对于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要以适度化的体系建设来审视,对于谁来管理,谁来维护,谁来负责的问题,要形成统一的认识,并将其纳入制度体系,营造良好的制度管理环境,使得社区心理工作长期有效的开展下去。其六,讲究合力,我们知道社区心理问题的出现,是由于各方面教育工作的缺失,学校方面、社会方面、家庭方面应该高度重视社区心理问题,群里群策,以形成合力,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其七,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全社区动员,积极学习社区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心理问题的形成、预防、治疗都要有清晰的认识,以便指导自我舒缓情绪,缓解心理问题的时候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4

论文摘要:“阳光体育运动”是在当前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不断下降的背景下提出的,其目的是让青少年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法等,对以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与分析。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阳光体育运动为伴,促进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共同营造和谐校园。

1前言

针对我国青少年健康体质水平不断下滑,2006年12月23日,全国第一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并通过了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倡导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通过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至5年的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能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85%以上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掌握至少两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1〕。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下达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并把“阳光体育运动”作为落实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的主要措施〔2〕。“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明确了学校体育改革的要求和措施,突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必将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对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阳光体育运动的概况

2.1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

根据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从1985年开始,我国进行的4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结论令国人吃惊:最近20年,除青少年的体重、身高、胸围等形态发育指标持续增长以外,青少年的速度、力量、耐力、肺活量、柔韧性等体能素质均持续下滑,肥胖率比5年前翻了一番。更令人担忧的是超重率、肥胖率的持续迅猛的增长,给青少年带来巨大的身心压力,导致一些成年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正向低龄化发展。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一小时,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成为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3〕。这样的身体素质的学生,如何能担当建设祖国的大任?于此背景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

2.2阳光体育运动的定义

所谓阳光体育运动,就是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沐浴阳光的温暖,享受运动的快乐,满足青少年在自然环境中快乐与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其开展的目的主要是针对长期以来我国“重智育轻体育”的教育观念及当前青少年体质健康方面令人担忧的现状而采取的措施。

2.3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学校形成浓郁的校园体育锻炼氛围和全员参与的群众性体育锻炼风气,有效地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具体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在全国亿万学生中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的热潮,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达标争优,强健体魄,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2.4开展阳光体育运动采取的措施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且确保阳光体育运动有影响、有声势、有内容地顺利进行,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青少年体育运动蓬勃发展、增强青少年体质,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和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认真研究制订方案,以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与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确保学生每天能够锻炼一小时。

2.5阳光体育运动的效果

根据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情况,各个地区通过下发文件、举行活动、媒体宣传等,使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对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对学校体育工作有了更强的关注,于此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学校一般体育工作与阳光体育运动不能区分,在平时开展的学校体育工作中冠以阳光体育运动之名,就算是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着对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主体认识不清,了解以点盖面,对3-5年后实现的目标没有长远的详细规划;对阳光体育运动和中央7号文件以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文件的一体化理解不够,还没找到一种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方法;由于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行为并没有完全被根除,体育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受重视,等等。〔5〕因此,有些地区实施效果并不理想,但是阳光体育运动还是在持续发展的,总体效果还是有待观察的。

3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体育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可以说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回顾这三十多年来我国的体育教学改革的主题:80年代,教学改革处在“开放与引进”阶段;90年代初期,是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以提高体育教学效益”为主题;90年代中期,提出了“素质教育”,指出传统教学要向现代化教学转化,并且注重学生主体性培养;新世纪以来,我国主要进行了“新课程标准实验”,以此来探索体育课程改革新出路。经过调查研究,我们逐渐发现了体育课程改革存在着很多漏洞,很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转贴于

3.1体育课程设计研究缺乏理论高度

体育课程设计的研究方面理论水平不高,并且滞后于课程改革实践的需要,会直接影响其实施效果。理论应该与实践密切结合,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充实理论,通过“理论——实践——反馈——再理论——再实践”这个循环过程,才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来提高体育课程改革研究方面的理论水平,才能有力地指导实践。此外,课程开发还缺乏一定的专业设计和研发队伍。

3.2缺少必要的社会群众基础和现实的动力

客观地说,2001年实施的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非常缺乏的背景下进行的。所以,体育课程改革缺少必要的社会基础和现实动力。

3.3研究观念滞后,视野狭窄

体育课程研究中体育观念滞后,阶段体育观、体质教育观、竞技体育观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社会生活脱节,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难以与终身体育接轨〔6〕。

4阳光体育运动对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学校体育教学是贯彻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重要途径,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渠道。因此,在“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重新审视和改革,无疑对于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4.1阳光体育运动弥补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不足

学校体育课程忽视了培养学生健身意识、能力和锻炼习惯的养成,而阳光体育运动却弥补了这一缺憾,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阳光体育受到家庭、学校及其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扭转青少年体质健康下滑现象。

4.2阳光体育运动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

学校教育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以“强健体魄、健康心理、坚强意志和创造能力”为人才观和教育观,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要的突破口,充分认识学校体育对强身健体、培养情操、弘扬民族精神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人才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7〕,开创学校体育改革新局面,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共同促进我国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5结论与建议

“阳光体育运动”是我国教育和体育行政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要求下,认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以“健康第一”为理念,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步骤。“阳光体育运动”一词蕴涵着健康、生机与活力,给学校体育注入了富于创新和文化寓意的标识。由于它直接指向了当前学校体育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因此应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体育改革的主要方面。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应抓住当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与社会舆论氛围的有利时机,切实纠正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下大力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相信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定会开创学校体育改革的新局面,使学校的体育工作取得实效性和突破性的进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Z〕.教体艺,200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

年体质的意见〔Z〕.中发〔2007〕7号.

〔3〕毛晓荣.“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的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改革〔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8-10.

〔4〕刘海涛,王宜馨.对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的背景、归因与实施举措的研究〔J〕.科技信息,2007,34(8):33-36.

〔5〕王月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认识

与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6):81-82.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5

【关键词】未婚人流患者;健康知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05-02

1.未婚人流患者逐年增加的原因分析

现阶段,社会对婚前的看法有所转变,比以前更加宽容,再加上别有用心的商家的推波助澜,婚前开始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所接受。年轻人以为无痛人流不仅耗时短,而且没有痛苦,因而不愿意或者不积极采取相关避孕措施,如此一来,造成未婚先孕的情形更加司空见惯[1]。

未婚人流是个人行为,多发生在年轻人身上,目前已经演变成一种严重的社会问题,具体而言,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性知识的缺乏。在国内教育环境中,智育教育是重点,很少有人关注生殖健康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的现实需要;2)家庭因素。父母本身没有接受过科学、系统的性知识教育,因而很难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3)社会因素。黄色刊物、不良网站以及等方面的负面刺激使得未婚人流问题更加严峻。

2.未婚人流的危害

由于相关医学知识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人流的危害,再加上受不良广告或宣传的影响,没有规范就诊,因而有可能发生人流并发症。常见的术中并发症有吸宫不全、漏吸以及子宫穿孔等,尤其是大月份的引产危害更甚,可能出现羊水栓塞以及宫颈裂伤等问题。另外,术后近期并发症也较为常见,如人流不彻底、流血时间超过正常标准以及发生子宫内膜炎等炎症。

据相关文献报道,未婚人流女性受到的身心伤害往往远远大于已婚人流女性。另外,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发现,人流危害性名列前茅[2]。由上述分析可知,人流危害巨大,控制并降低人流发生率具有相当积极的社会意义。

3.健康教育

若想有效降低人流发生率,则有必要重视并做好女性生殖健康教育工作,一方面做好避孕知识的最大化普及工作,另一方面还应让广大女性深刻认识到人流的巨大危害。

3.1健康教育的内容

3.1.1对于女性的生殖健康教育以及性知识教育

落实该部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女性性心理健康教育;2)女性性生理健康教育;3)女性卫生知识健康教育;4)女性性道德教育等。通过上述教育让广大女性意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尤其要让她们深刻了解未婚人流将会给青春期女性所带来的严重危害,要求她们防患于未然,避免事后的追悔莫及。

3.1.2对于女性人工流产术的健康教育

首先,应以患者为教育对象进行正确而有效的教育,帮助她们树立预防感染的意识,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预防有较大几率发生的以继发输卵管梗阻为代表的一系列并发症,指导并帮助患者科学规划个人饮食,重视并做好所需营养的及时和适量补充,帮助她们树立正确性生活的意识;其次,应指导患者学会科学避孕,除了掌握科学避孕的方法之外,还应帮助她们树立良好的避孕意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身心安全[3]。

3.2健康教育的方法与实施

3.2.1从学校做起

学校应积极担负起相关教育职能,以生理卫生课以及心理教育课为根据地,结合青少年学生的身心特点科学设置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如性心理教育、性生理教育、生殖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以及自我保护教育等[4]。借助上述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够对早恋以及人流等有一个清晰而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以及世界观,严于律己,保护自己和他人,坚持婚前安全。

3.2.2增强对未婚人流危害以及避孕知识的教育

长期以来,避孕知识教育工作主要以已婚夫妇为目标对象,忽视了对未婚人士的关注,在青少年群体中有无必要开展全面的避孕知识教育仍旧是一个较为敏感且争议颇大的话题。现阶段,青少年由于避孕知识不足或者未能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而导致未婚人流趋势不断加重。为实现对青少年未婚先孕以及性疾病感染的有效控制,对该群体予以系统的避孕知识教育便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母亲有责任和义务告之女儿未婚人流的危害以及相关避孕知识。学校以及社区应借助一系列现代化途径和渠道(如网络等)向青少年提供必要的避孕知识[5],尤其是的正确使用,从而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最终降低未婚人流的发生率。

3.2.3开展社会的综合治理

卫生部门、公安部门、妇联以及学校等应齐心协力,严厉打击以传播文化制品为代表的相关社会犯罪活动,重视并做好对性病以及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积极开展和落实性观念以及性道德教育工作,出于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加大对性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让广大青少年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懂得自尊、自爱以及自强,最终营造一个积极的、健康的理想社会环境。

通过上述措施的积极落实,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未婚人流的危害,从而自觉自发地采取相关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如此一来,便可实现对未婚人流以及已婚人流的发生率的有效控制和降低,这具有相当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温且木・阿布都拉.无痛人流术后闭经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044.

[2]李雯,杨秋生,查文婷.未婚人流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0,07:1278-1280.

[3]李国正,张亦心,吕丽华,张素芝,任丽娟,张婉萍.未婚人流女青年生殖健康状况及避孕知识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1,22:3446-3447.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6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制与健康趋势分析

体质是人体的质量。我国体质研究会及各专家学者对体质下的定义是:体质是构成人体各要素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是人体的的质量,是在遗传性和获得性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因素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包括: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心肺功能、心理发展水平、适应能力五方面内容。[1]

一、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2005年对全国31个省25个民族的38万名学生进行体制与健康的检测,其结果与2000年相比发现身体形态呈增长趋势,包括身高、体重、胸围与2000年相比都有所增长,身体素质方面(肺活量、力量、速度、耐力等)其值有所下降,肥胖和超重的比例上升较大。同时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居高不下,与2000年相比各年龄组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均有所上升,且有随年龄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明显升高、城市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农村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的特点。[2]由此可见祖国新生一代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正呈下降趋势。

(二)国外青少年健康状况。

从日本文部省2003年对日本青少年成长状况进行调查所得数据发现日本青少年男女生身高比1973年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明生长发育均有所提前;而男女生的最大握力和抛球平均距离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说明体质方面有所减弱。[3]

而美国各州的体质测试方法与措施各有不同。现以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为例,美国2003年春季对加利福尼亚公立学校5、7、9年级的学生的体适能测试发现只有49%--59%的学生合格,65%--66%的学生身体成份达到合格标准,79%--83%的学生腹部力量合格,79%--83%的学生的躯干伸展肌力量合格,65%--66%学生的上肢力量合格,79%--83%学生的柔韧性达到合格标准。[3]

中国、美国、日本的青少年的体质与健康的数据显示出三国的共同特点即身体形态的发育水平有所提高,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胸围等方面的提高且身体素质方面有所下降,但中国和美国、日本的差距也明显加大,这是不可忽视的事实。此外,肥胖已日益广泛地出现在世界各国,成为20世纪流行较大、具有潜在危险性且较难控制的健康问题。[4]

二、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方面。

(1)公共体育设施缺乏,学生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课外体育活动。

(2)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化。现代生活方式下的家庭教育对学生体育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改变学生以往“动态积极”的身体运动,使其向“静态消极”、“以静代动”的身体运动方式转变,影响了青少年骨骼、肌肉、神经的发育。

(3)家长的错误认识。家长重智育轻体育,重升学轻素质,重营养轻锻炼的错误意识,将孩子培养成弱不禁风的文弱书生或是“小胖墩”。

(二)学校教育方面。

(1)现行教育体制的缺位。由于受到高考体制的影响,学校和学生把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化课学习上,忽略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虽然体育已纳入中考范围,但是很多中学的体育教学在中考体育考试上仅仅局限于眼前,不从长远考虑,急功近利,你考什么我就练什么,体育考试工作的力度不够,只是“走走过场”,尚不能引起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中学毕业生的体质与健康的质量。

(2)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的不足。学校运动场地面积与学生人数比重严重失调,体育活动器材明显不足。尤其是实施新课标以来,部分体育器材的使用率不高,学生的选项比较集中,尤显得场地和器材匮乏。特别在经济条件较差的山区,连最基本的体育达标器材都得不到满足,更何谈充足性。

(3)体育教师和体育教学因素。一方面很多省市(特别是西部和山区)没有足够的体育师资,另一方面体育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较差,有些根本就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而是跨科教学,再加之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使体育教师自身产生懈怠心里,进而使教学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三、提高体质的措施

教育部针对学生体质下降的情况,下达了一些文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水平,改良现状。最为典型的是“阳光体育”和“蛋奶工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只治标不治本,要想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质,就要从多方努力,从基本着手,采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以下搜集了一些公认可行的措施:

(一)加强学生自身的体育意识,形成终身体育观。

(二)完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提高体育教师自身素质。

(三)加强体育教学,加大体育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运动风气。

(四)完善体育考试制度,加大中、高考体育分数比重。

(一)认真完成教育部文件,杜绝形象工程。

(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和体育法律法规,切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杨贵仁在2006年8月召开的“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论坛”上讲到“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首先是推进素质教育,我们要把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我们要认真落实国务院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所规定的学生每天要锻炼一小时的要求、我们教育部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增加体育课时,这体现教育部对体育十分重视。我们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和教育部对我国青少年的体质十分关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改善青少年体质的现状,提高健康质量,缩短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参考文献]

[1]候乐荣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0,1.

[2]教育部.2005年全国学生体制与健康调研结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网站:moe.省略

[3]杨贵仁.学生体质健康泛教育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5.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7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肥胖;原因及预防

儿童、青少年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是国家医疗卫生保障的重点对象,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青少年肥胖问题一直是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问题之一[1-2]。并且研究表明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诱发青少年肥胖发生的重要因素,加上现代青少年饮食结构不合理,体育运动少也加重了这种现象的发生。本次研究对于1150例体检儿童做出统计分析,探讨肥胖的原因以及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健康普检的1150例儿童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受检对象的年龄7~15岁,平均(10.2±2.11)岁;1150例儿童青少年中男性654例,平均体重(54.3±5.1)kg;女性496例,平均体重(50.1±6.2)kg。体检调查中对全部受检者进行身高,体重测定,测定指标按照《2004年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身高筛查》标准进行统计数据,计算Bmi(Bmi=体重/身高2(kg/m2)指数。

1.2评价标准Bmi指数评价标准:Bmi≥26.9kg/m2为肥胖;女Bmi

1.3统计学处理选取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采用x±s作为数据资料,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率作为数据分析,采用?字2检验。

2结果

2.1Bmi指标比较通过对于1150例健康体检儿童的Bmi指数统计调查表明,儿童肥胖发生率为25.4%,超重发生率为5.7%。其中Bmi指标不正常儿童353例,有291例为肥胖,超重为62例。儿童发生肥胖的人员中,有135例男性,占比例为52.6%,156例女性,所占比例为53.6%;儿童发生超重人员中,有34例男性,占比例为54.8%,女性28例,占比例为45.2%。

2.2营养结构比较通过对353例体重指标异常儿童进行膳食结构分析中得出:291例肥胖儿童每天蛋白质摄入量(58.2±12.3)g/d,超重儿童每天摄入量为(52.1±3.85)g/d,体重正常儿童的摄入量为(48.3±5.01)g/d;肥胖儿童脂肪摄入为(58.2±7.15)g/d,超重儿童为(52.8±5.13)g/d,正常儿童为(49.5±4.3)g/d。脂肪以及蛋白质的摄入量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嘻嘻,p0.05。

2.3预防措施

2.3.1建立儿童青少年预防肥胖意识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调查表明,由于儿童自身以及家长的预防意识不到位所导致,首先对于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家长应该要提前做出预知,因为儿童青少年由于年龄较小,心智不成熟,所以对于饮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家长要督促儿童避免过度饮食;单一饮食,控制儿童的每日营养摄入,制定良好的营养供给,达到健康饮食,避免肥胖的目的[4]。

2.3.2制定健康营养食谱首先对于儿童的能量摄入要控制在健康的标准,要严格控制蛋白质以及脂肪的摄入,每日摄入剂量要按照中国营养学会推荐饮食摄入量进行,不能超过推荐摄入的剂量,要给儿童多补充膳食纤维,适量减少容易导致肥胖的营养素。

2.3.3加强儿童健康锻炼对于儿童出现肥胖的另外一大原因是由于儿童缺乏体育锻炼,在摄入一定量的营养之后无法充分的消耗,导致摄入的能量被人体吸收,增加肥胖的发生率。所以对于家长而言要对儿童制定相应的体育锻炼计划,在不减少摄入的同时增加能量的消耗,保证长期营养的摄入与消耗达到良好的水平,保证儿童健康的成长。

2.3.4加强儿童心理卫生健康教育肥胖症是儿童生长发育中一种常见问题,对于肥胖而言,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更为关键,有的儿童通常为遗传原因导致肥胖的发生,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避免儿童产生自卑心理,要自觉接受这种事实,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去克服这种状况。

3讨论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是现代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表现,对于这种情况的发生必须要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制止,肥胖的发生伴随着很多其他疾病的出现,例如高血压等,由于肥胖发生的原因中,饮食结构的不合理,高脂高蛋白饮食是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

通过研究表明,发生肥胖的儿童已经达到两成以上,并且有将近一成的儿童为超重,也是肥胖发生的高危人群,所以这两种人群成为重点对象,要积极灌输肥胖疾病的发生,告诫其加强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效的预防肥胖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对于儿童肥胖症患者主要在营养结构的调整方面进行强化,也要在患者的心理,以及身体上进行辅助,加强心理教育以及体育锻炼,保证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是关键。要对所有儿童加强宣传,强化减肥意识,但是不是盲目减肥,要保证在健康的范围内进行。

参考文献:

[1]张美仙,米杰.儿童肥胖遗传易感性研究现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9):836-841.

[2]蒋新液,裴晶晶,卫雅蓉,等.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儿童肥胖之间的关系[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476-1478.

[3]李春芳.儿童单纯性肥胖的生活环境因素分析对策[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5(4):263-264.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8

(一)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

健康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学习能力的一个主要因素,政府有责任提供最好的学习条件。这个目标可通过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实现,能把所有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因素进行有机地组织和联系。

学校健康教育的意义是:我国中小学在校学生约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儿童青少年处于人生的生命准备时期,做好儿童青少年这一代人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使他们从小接受系统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预防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乃至成人病,可以为他们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影响终身健康。青少年时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接受能力最强、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时期。这种行为模式一经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二)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范围

学校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健康教育课程,还可通过多种健康教育活动,向儿童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渗透。从学校政策、安全、营养、环境、控烟、个人卫生习惯、心理健康、卫生设施和社区参与等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活动。

1.学校卫生教学健康教育应是整个学校系统教育的一部分。

1)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儿童青少年卫生习惯的训练可在幼儿时期或更早年龄阶段就开始,但系统医学科学知识及保健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得以实现。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是他们获得此类知识的主要途径。

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接受能力及思维方式均不同,因此在设置健康教育课程时,目的要求、教育内容、形式、教学模具及教材选编等均要符合该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因人施教。应尽量使学生对健康教育课程产生兴趣,主动学习而非被动学习。

设置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知晓有关健康知识、信息,掌握自我保健的技能。因此培训称职教师是十分必要的,应不断地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培训,使其知识不断更新。

2)健康行为指导健康行为指导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把学到的卫生知识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主要通过卫生保健信念的改变和正确信念的形成,培养学生正确判断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习惯。习惯是逐步养成的,一旦形成不易更改并可影响全部生活。习惯的好坏可影响个人、家庭和社会。在学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许多优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学校既是有计划的教育机构,也是培养健康公民的场所,尤其是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具有权威性。所以在学校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是最适当也是最有效的。

健康行为指导的方式一般有2种:集体活动和个别咨询。前者是针对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行为问题;后者是对出现特殊卫生保健问题的学生逐个进行帮助。

行为指导对学生卫生习惯的形成和巩固起着相当大的作用。为达到满意的效果,学校尚需与家庭之间保持经常联系。

2.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服务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状况的活动,是整个学校卫生规划不可缺少的部分。包括学生生长发育监测、健康检查、牙齿检查、视听检查、免疫接种和传染病管理、常见病预防和身体缺陷纠正、突发性疾病紧急服务、意外事故应急措施、心理咨询以及为伤残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等。

3.学校卫生环境学校卫生环境是激发和促进学生参加有益健康的活动,主动培养健康意识的外部环境,包括人际、事物和物质环境。

人际环境主要指校内师生、同学和其他人员间的人际关系是否密切协调、互尊互敬、尊师爱生,形成一种和谐健康的气氛。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9

关键词育龄妇女避孕

资料与方法

资料来源:2007年1月1日~6月30日期间来沁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做中期引产的育龄妇女。

调查方法:对来站引产的育龄妇女的引产原因进行单独询问与记录,然后进行归类、整理。

结果

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无措施导致怀孕引产占56.78%。造成无措施的原因有产后、引流产后未采取避孕措施,因某种原因取出宫内节育器后未采取避孕措施。①产后一直未采取避孕措施占比例最大,许多育龄妇女认为产后不来月经,不需要避孕,或者对放置宫内节育器存在恐惧心理,不了解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优缺点,对产后避孕知识缺乏了解,未采取避孕措施,导致意外妊娠。②因某种原因,如妇科炎症、节育器到期更换或想生育2孩找出种种理由取出宫内节育器后,未采取避孕措施,导致怀孕引产。③以前做过引流产手术,未及时采取避孕措施导致怀孕引产。宫内节育器脱落占比例较大:通过调查发现,这方面存在有不真实的一面。有个别可能想再生育的育龄群众找出种种理由取出宫内节育器,但自诉宫内节育器脱落,怀孕后可能因性别原因,进行终止妊娠手术。

带器妊娠的比例较低:2003年以来,沁阳市先后两次招聘执业医师补充到市计生服务站、乡计生服务中心,使全市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较以往有明显提高。

未婚青年怀孕引产:未婚女青年是弱势群体,因外出打工,父母不在身边,加上生理卫生、生殖保健、计划生育知识缺乏,不能自主自己的身体、婚姻,甚至有的以怀孕生育作为条件来换取婚姻,换取自己的后半生,这部分人是可悲的,婚姻也是不稳定的,这不仅影响着计划生育工作,更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着未来的婚姻质量。

胎儿畸形引产3例:1例为脑积水,1例为无脑儿,另1例无脑儿合并脊柱裂。这说明缺陷儿的发生占一定比例,通过二级预防,减少了缺陷儿的出生。

女扎术导致引产的比率较低:1例为04年以前的银夹法,另一例为2005年行女扎术,当时因盆腔粘连只扎一侧输卵管,嘱其术后放置宫内节育,本人未采取避孕措施,故导致意外妊娠的发生。文献报道失败率为4‰~5‰,我们在近年的实践中总结达5‰~6‰。从2005年开始我站改用普式改良法,通过2年随访总结,女扎失败率有明显降低。

讨论

服务中存在的问题:①避孕方法知情选择宣传不到位。育龄妇女未能及时获得避孕节育有关知识和信息,以致不能正确地采取适合的避孕方法。②个别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不够高。个别技术人员对宫内节育器的性能了解不够,在避孕方法选择上对育龄妇女的指导不到位,导致节育器的类型、型号选择不当。③对青少年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不到位。

为提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水平,保护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降低避孕失败率,在此特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加强对避孕节育知识的宣传:利用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发放计划生育知识折页,走村入户进行宣传,加强对村计生管理员的培训,有利于计划生育知识的普及与推广。另外,利用康检有利时机,组织宣传队,向育龄妇女讲解避孕节育有关知识,让她们了解更多的避孕节育知识,了解各类宫内节育器的优缺点,选择适合自己的长效避孕措施。

加强对技术人员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技术人员的责任心,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在避孕方法选择上,首先做到自己知情。例如,哺乳期妇女选择可塑性较好的节育器,此类节育器有mCU375、爱母环等。带器妊娠较高的年轻妇女,或有带器妊娠史、异位妊娠史的妇女选用避孕效果好的muntiload375、元宫Cu300、GyneFixiUD等可降低带器妊娠率。多次宫内节育器脱落的妇女,可选用GyneFixiUD和mCuiUD可降低脱落率。月经较多或过多妇女,选用LnGiUD或有吲哚美辛的宫内节育器可降低因症取出率。宫腔为等腰三角形的妇女适合放置各种类型宫内节育器,而宫腔形态为倒三角结构和窄长型的妇女分别放置t型、γ型和mL型宫内节育器,可降低失败率。通过培训,掌握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选择适合育龄妇女的避孕方法,降低意外妊娠的发生。

重视对青少年生殖健康宣传教育:青少年缺乏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来源的渠道。她们把握不了自己,有的甚至怀孕几个月了还不知道,有的甚至有多个。因此计划生育部门应扩大宣传面,将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摆到重要位置,将性与生殖健康知识送到学校,让她们从中学开始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多开展一些大型宣传活动,让社会青年也能接受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做好“四术”随访:将在市站的“四术”人员名单及时反馈到乡计生服务中心,对放置宫内节育器的对象,做好康检和随访工作。对引、流产人员在做好随访的同时,要督促其及时采取相应的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意外妊娠的发生。

青少年心理健康措施篇10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大量阳光体育的相关文献资料,从多方面对阳光体育活动进行探究,了解其对青少年学生身心体质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其目的在于通过了解现行的阳光体育活动发展现状,结合当前学生体质的变化,对阳光体育活动提出相关有效合理的科学措施,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阳光体育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阳光体育运动青少年学生体质

一、前言

根据国家的相关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健康中国”的相关健身政策,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以“天天锻炼、健康成长、终身受益”为目标,全面提高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今校园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如火如荼。例如特色课间操,足球游戏、跳绳等项目的普及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阳光体育运动”是新时期为提高青少年体育锻炼意识,加强青少年锻炼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其身体素质的重大战略举措。

二、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现状

现今,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在某些方面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近几十年来,总体上,中国学生的形体发育水平不断提高,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常见病患率持续下降。但是,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肺功能持续降低,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到全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8.5%,而导致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1.看书姿势存在问题,平时也忽略眼保健操的动作规范。2.作业量大,缺乏睡眠。3.过度使用电脑和电视。

从另一个方面资料显示,全国青少年学生肥胖率及营养状况进行统计,据调查显示,全国青少年学生肥胖率普遍增高,当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营养状况普遍较好,某些学生存在营养不良主要是因为不正常饮食,偏食,挑食现象所导致。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情况,了解到在不达标的学生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的柔韧以及力量类项目水平较差,上肢力量较弱,体育项目动作不规范,身体耐力较差。针对这些情况,探究改善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策略势在必行,对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改善青少年学生体质发展的阳光体育运动举措

(一)国家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国家应大力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国内体育课程改革,适当增加校内体育课比例,完善体育课程。做到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在锻炼的同时掌握相应的运动技能。同时要完善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建立大中小学体育课程衔接体系。

(二)学校贯彻落实相关政策,丰富校园体育活动

近年来,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大力促进校园阳光体育的发展。例如在校园开展的各项体育活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每天锻炼一小时。这样由国家出台政策,学校进行实施相关措施的方法,很好的提高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社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平台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开展

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帮助,社会相关机构应该积极相应国家号召,在社区、相关俱乐部等提供锻炼平台,为学生提供体育锻炼的机会。例如在学校周边多建立体育场馆,同时社会体育场馆设施应该免费或者较大优惠的对学生进行开放,让学生充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进程。同时要大力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普及健康知识。

(四)学生个体应该转变思维模式,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青少年学生应该在学习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步伐中来。同时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课间操时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能够使自己在学习的同时培养体育兴趣,增强体育健身意识,提高身体素质。青少年学生应该提前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形势不断改变。提前融入社会实践活动,能使自己更好更快的与社会接轨,从而更快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结语

青少年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建设状况。所以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全面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建构完善的体育教育体系,培养出真正的适应社会发展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调查报告[J].青少年体育.2016-05-25(1).

[2]朱亮典.开展特色阳光体育活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3-4.

[3]唐宜峰.简论阳光体育运动对中学课余体育训练的影响[J].运动.2016(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