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物保护案例分析十篇文物保护案例分析十篇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10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命教育;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086-01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使学生领悟书本知识,陶冶情感意志,开启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案例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生命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案例导入,激发兴趣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在新授七年级《生命最宝贵》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突出主题,选择典型的案例进行导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生命最宝贵》中"珍爱生命"这一框时,我用案例引入,通过播放视频:《生命的短暂》和数据的例举,提问:这段视频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出示数据地球的45.5亿年;人类出现的时间距今500-700万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73.5岁;按平均寿命和365天计算生活26827.5天;如果按分数计算你已度过了几分之几(约1/7)。学生结合视频和数据感受到生命的短暂。通过这个案例导入课题,不仅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从中感悟到:这样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以及丰富的想象,学生很快投入到新课探究中来。教学效果非常明显。

2分析案例,体验感悟生物的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道德观念比较抽象,再加上学生的社会经历有限,缺乏体验,往往理解不深。我就选择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进行体验和感悟。例如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保护生命的多样性》中,我就引用了"野味餐馆里的对话"案例:

星期天,小敏和叔叔一家去郊游,叔叔带大家去一家野味餐馆吃饭,叔叔说:"这里有山羊鹿肉,弄两斤尝尝怎么样?"嫂嫂就说:"好啊,听说吃野味营养好,长得快!"

然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1、野生动物该不该吃?你是小敏,面对此情,你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什么?2、这件事让我们得到什么启示呢?让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有的同学说:"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朋友。滥烹、滥吃野生动物,不仅会对自然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还会助长乱捕乱猎、走私贩运野生动物行为。"也有同学说:"小敏应该主动地把学到的关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知识讲给叔叔一家人听,使他们一家人认识到:山羊鹿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但不吃山羊鹿,还要揭露"野味餐馆"销售野生的事。对于违法行为,应予以严厉的法律制裁。"还有的同学说:"吃野生动物不仅违法,而且也不利于健康,因此,说吃野生动物营养好,长得快是没有道理的。"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受到极大地启示:保护野生动物是每个公民的职责,是美德,不仅不能吃,还应该对这些不良行为制止和举报,从而,提高自己的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己的生存。

3评价案例,认识生命的价值

3.1面对生命每个人都有价值一节时,提供材料;

3.3.1我的价值:展示以我为中心的一个同心圆。

3.3.2有孕妇、老人、罪犯、学生、领导、民工、科学家、医生、影星一些人遇到了灾难等着你去救助。

3.3.3出示党和国家领导人面对灾难始终强调救人是第一位的图片,和为遇难者降半旗致哀的图片。

3.3.4他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他永远离开了我们。"

3.3.5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冰雹般的砖瓦、灰尘、树木纷纷坠落到他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他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

3.2问题:

3.2.1这段视频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3.2.2新出生的你有价值吗?

3.3.3现在的你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3.3.4你的价值还会体现在什么方面呢

3.3.5如果你只有一次救人的机会,你愿意先救谁?为什么?

3.3.6分析一下,他们分别从哪个角度选择的?

我让学生通过视频和数据的感官感受,能感受到生命的短暂。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进,而认识到每个生命都是有价值的。通过学生选择最想救的人,了解学生对生命价值的理解的原始经验,在原始经验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在生命面前人人平等,但生命的价值却因不同角度体现的价值不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认识到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每个生命都是值得肯定、尊重、善待的。

总之,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案例的展示方式可多种多样,可以借助实物、图片、语言文字、多媒体演示,也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等,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分析案例师生要互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找准案例与学科理论知识的结合点,激发学生思考,进行讨论、引起争论,从而辨别是非。案例法运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的不同内容,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分析案例和思考中获得真知,升华认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多思考多摸索多改进,进一步认识了解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势,运用案例教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更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略论生命教育视野下的生命观[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16)

[2]李高峰.论美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建构维度[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07)

[3]苏海针.生命教育内涵之综述[J].继续教育研究.2008(03)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抗结核药物;肾损害;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978.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4)01(b)-0150-03

analysisandnursingonimpairmentofrenalfunctioncausedbyapplicationofantituberculosisdrugs

LiUYiLiYanfenSHenXiaojunHeSitingLiUYuhuan

ChronicDiseasespreventandCureHospitalofBao'anDistrictinShenzhenCity,Guangdongprovince,Shenzhen518133,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nursingonimpairmentofrenalfunctioncausedbyapplicationofantituberculosisdrugs.methods84casesofrenaldamagedpatientscausedbyapplicationofantituberculosisdrugsfromDecember2010toDecember2012inChronicDiseasespreventandCureHospitalofBao'anDistrictinShenzhenCitywereselectedrandomly;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renaldamageinducingdrugsandrenalfunctionindexesbeforeandaftertreatmentwereanalyzed.Results41cases(48.8%)ofrenaldamagewerecausedbyapplicationofRifampicin,23cases(27.4%)werecausedbyapplicationofsodiumaminosalicylate,20cases(23.8%)werecausedbyapplicationofethambutol.Cr,BUn,Uaaftertreatment[(82.9±8.1)μmol/L,(5.1±1.1)mmol/L,(111.8±45.5)μmol/L]werebetterthanthosebeforethetreatment[(106.5±13.6)μmol/L,(6.7±1.2)mmol/L,(329.4±88.2)μmol/L],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ntituberculosisdrugsmaycauserenaldamage,inclinicalmedicationprocess,doctorsshouldintimatelymonitorrenalfunctionindexesofpatients,andthentheyshouldpointoutreasonableindividualizedtreatmentschedulesandnursingschedulestimely,soastoreducerenalfunctiondamageafterapplicationofantituberculosisdrugs,andthesecanimproveclinicalprognosis.

[Keywords]anti-tBdrugs;Kidneydamage;analysis;Care

肺结核是临床常见疾病,国内发病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临床抗结核治疗的周期长,此外,抗结核药物功多具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可引起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坏死以及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毒副作用[1-2]。临床研究发现,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抗结核药物所致肾损害发生率及程度等呈现较大的差异。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对患者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越为严重,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起激烈。这是因为患者年龄增长的同时,药物经过肾脏排泄速度也会减慢,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并且长期以往在体内累积,使得毒性不断增加[3],自然肾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也会相应的增加。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学体制的不断完善,临床肺结核医师越来越重视抗结核药物对患者肾功能损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为此,本研究选择收治的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肾损害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慢性病防治院收治的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肾损害患者84例,其中男61例,女23例;年龄16~85岁,平均(47.4±3.3)岁,其中年龄>50岁者66例;用药至发病时间7~30d,平均(18.4±3.2)d;20例(23.8%)为初治患者,64例(76.2%)为复治患者;均存在少尿、无尿、恶心、呕吐、浮肿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所有患者均患有肺结核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排除原发性的肾脏疾病及肾功能损害,所有患者肾功能损害均在使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

1.2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4]

①患者结核病诊断明确,有明确的使用抗结核药物史。②用抗结核药物后出现肾损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异常。

1.3研究方法

观察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后肾功能变化,所有患者均例行肾功能、尿常规、双肾B超检查,记录结果,并且记录每组患者出现肾损害时所使用的抗结核治疗方案及其具体使用药物情况,详细记录每例患者病情变化。

1.4治疗方法

本组82例患者均停止应用抗癌药物,予以静卧休息。42例患者予以保守治疗,停止用药后改善营养状况,积极纠正贫血以及低蛋白血症,并予以利尿剂以及激素等进行治疗。40例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经连续性血液过滤治疗1年。

1.5临床护理措施

1.5.1个体护理患者在治疗和护理中,需要按照诊断标准划分不同的年龄段,所有患者均例行肾功能、尿常规检查,以正确判断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并且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合理方案,从而将患者肾功能损害降到最低[5]。

1.5.2药物护理要注意观察患者用药的反应,如患者的尿量、皮肤、体重以及患者的循环情况和酸碱平衡情况,另外,在改变用药方式之前时,不可以操之过急,不能突然停药,要做好科学的调护,以便于患者的快速康复。对于肾功能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组,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用药量降到最低,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合理选择抗结核药物以及剂量。抗结核药物都可能诱发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甚至还可以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引发血尿和肾功能衰竭。因此,要严格掌握利尿剂应用指征和合适的剂量、疗程,可以减少该类药物肾损害发生。

1.5.3心理护理患者常常由于疾病而表现出忧愁、烦躁、甚至于恐惧等心理失调现象,这不仅不利于患者疾病的治疗,而且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为此,要求护理人员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责任心,给患者以信任感和安全感,积极帮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因素,避免疾病的复发。

1.5.4临床预防处理在用药前和用药过程中每月检测肝功能,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时,应及时检查肝功能;对低蛋白血症、重度贫血者应及时调整纠正;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给药剂量及给药时间间隔;每2周评价1次肝肾功能。

1.5.5细节护理对于高危肾损害患者,需要采用血液透析等方法,从而减轻患者肾功能损害[6];加强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动态观察,做好患者的病情分析,从而为患者的预后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确保患者使用最为合理的抗结核药物,促进患者的尽早康复。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肾损伤原因药物

本组84例肾损害患者中,41例(48.8%)使用利福平,23例(27.4%)使用对氨水杨酸钠,20例(23.8%)使用乙胺丁醇。

2.2肾功能指标变化

治疗前,患者肾功能指标明显异常,结束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以及尿酸(Ua)指标[(82.9±8.1)μmol/L、(5.1±1.1)mmol/L、(111.8±45.5)μmol/L]均显著优于治疗前[(106.5±13.6)μmol/L、(6.7±1.2)mmol/L、(329.4±88.2)μ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x±s)

注:Cr:肌酐;BUn:尿素氮;Ua:尿酸

3讨论

临床抗结核治疗时间长,加之抗结核药物属于化学性质类的药物,具有较大的毒性,在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中常常会导致肾功能损害、肾小管坏死以及急进性肾炎综合征等发生,而且抗结核药物对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3.1用药现状及肾功能损害原因

目前,我国肺结核患者的患病人数仍旧居高不下,严重威胁到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临床研究发现,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对患者造成的肾功能损害程度越为严重,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越激烈,这是因为患者年龄增长的同时,药物经过肾脏排泄速度也会减慢,导致药物半衰期延长,并且长期以往在体内累积,使得毒性不断增加,自然肾及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易感性也会相应的增加[7]。本组84例患者中,48.8%的患者因服用利福平引起肾损害,27.4%使用对氨水杨酸钠,23.8%使用乙胺丁醇。就利福平致肾损伤的病理类型分析,主要有急性间质性肾炎、轻链蛋白尿型、急性进展性肾小球肾炎以及急性肾小管坏死四个类型。在应用上述药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肾小管功能以及血尿常规等。

3.2科学护理及方案

近年来,随着医疗事业的进步和医学体制的不断完善,临床肺结核医师越来越重视抗结核药物对患者肾功能损害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使用抗结核药物肾功能损害患者通过科学的护理[8],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有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具体的护理方案如下:①在用药之前,将患者按照年龄段进行划分,确定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给予患者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为患者病情判断提供有效支撑。②肾功能不全者不得不使用此类药物时,应减少剂量或延长用药间歇,并定期作尿液检查或肾功能测定,应测定血清药物浓度,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时间,本组患者的Cr、BUn以及Ua三项肾功能指标均呈现异常增高。③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制定最适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减少抗结核药物所造成的损害,将肾功能损害降到最低[9-12]。④根据患者的年龄段,科学选择药物,严禁药物的滥用,要保证抗结核效果的同时,采用及时准确的低肾损害药物,对于肾功能损害严重者及时进行血液透析,从而减轻患者的肾功能损害[13-14]。本组患者在严密病情监测和护理下,予以44例接受保守治疗,40例接受长期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结束治疗后,患者的Cr、BUn以及Ua等肾指标均获得了显著改善。

综上所述,通过抗结核药物使用引起患者肾损害研究,为患者提供最适合最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案,减少抗结核药物使用后肾功能损害,有利于增强患者预后效果,应该加强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级谦.卫生部全国12320公共卫生公益电话结核病防治资料集锦[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9,33(2):12-30.

[2]周碧波,徐来荣.免费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5):509-510.

[3]李文婧,孙强,闫赟,等.结核病专科医院和结防机构二线抗结核药物使用现状调查[J].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1):706-709.

[4]GandhinR,molla,Sturmaw,etal.extensivelydrug-resistanttuberculosisasacauseofdeathinpatientsco-infectedwithtuberculosisandHiVinaruralareaofSouthafrica[J].Lancet,2006,368(9547):1575-1580.

[5]柯发敏,张开莲.肺结核病人51例抗结核药物使用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9):1327-1328.

[6]姚晶瑞,张悦凤.血液透析治疗抗结核药物引起的急性肾损害11例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6):121.

[7]CoxH,KebedeY,allamuratovaS,etal.tuberculosisrecurrenceandmortalityaftersuccessfultreatment:impactofdrugresistance[J].pLoSmed,2006,3(10):384.

[8]贾忠,吴晶,马建军,等.一线抗结核药物肝损害的研究现状[J].中国防痨杂志,2013,35(6):468-471.

[9]DevasiaRa,Blackmana,Gebretsadikt,etal.Fluoroquinoloneresistanceinmycobacteriumtuberculosis:theeffectofdurationandtimingoffluoroquinoloneexposure[J].amJRespirCritCaremed,2013,180(4):365-370.

[10]余元华,王永慧,熊晓红,等.抗结核治疗对结核患者th17细胞及调节性t细胞平衡状态的影响[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3,8(3):305-307.

[11]张福成,岑文昌,温文沛,等.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265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院,2012,12(8):50-51.

[12]陈燕梅,钟球,周琳,等.1699例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和异烟肼药物耐药性分析[J].现代医院,2013,13(6):74-76.

[13]刘蕾,张晓岚.药物性肝损伤诊断与防治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28(6):477-481.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3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16例慢性乙肝患者住院期间分别应用甘利欣、美能两类护肝降酶方案治疗的情况作回顾性分析,进行不同病情程度条件下两种制剂的药物经济学评价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6例患者系本院住院患者,全部病例均符合《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和相关文献《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的诊断标准[2]。血清Hbsag和Hbe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HBVDna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在正常值上限2倍以上者,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感染、失代偿性肝病、肝硬化、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甘利欣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其中重度27例,中度23例,轻度8例,年龄20~58岁,平均(37.11±12.57)岁;美能组58例,男39例,女19例,其中重度28例,中度24例,轻度6例,年龄21~57岁,平均(40.75±11.41)岁。各组在性别、年龄、分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基础护肝治疗(肝泰乐、能量合剂、维生素C等)。甘利欣组使用国产甘草酸制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美能组使用进口甘草酸制剂(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

观测项目及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肝功能(如:tBiL、aLt、aSt)指标的变化值。疗程以患者实际住院时间计算,并计算住院总费用及平均费用。

1.3临床评判标准

显效: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降至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血清总胆红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下降>50%;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或血清总胆红素不降反升者。

1.4成本计算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隐性成本,本研究只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主要包括药品费、给药费、检查化验费、住院费等[4]。药品费用按当年度我院招标价格计算,其他成本费用按当年度本市《医疗收费标准》统计,即总成本=C药+C给+C检+C住。依上标准,先计算每例患者实际住院总费用,再依据病情程度计算两组的平均成本费用。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计量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观察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在肋痛、腹胀、纳差、乏力等临床症状上均有明显改善;轻中度病例中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无明显差异;重度病例中在有效率及住院日方面美能组占优(两组有效率的计算均是以患者住院期间的病情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来进行统计分析)。

2.2肝功能改善状况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前后肝功能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轻中度病例中未见明显差异,在重度病例中差异明显,显示美能护肝降酶作用优于甘利欣。

2.3敏感度分析为验证结果的准确性,需进行敏感度分析。将两组治疗方案药品价格下降10%,其他费用不变,以此进行敏感度分析,可见,价格波动对成本效果分析各参数影响不大,说明结果可靠。两组间轻中度和重度病例敏感度分析。

3讨论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4

本课是重庆市首批精品选修课程“地球的呼唤――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的一节,是在人教版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第四章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和第五章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上,整合多种创新高效教学资源编写而成。行课班级是本校高一年级“地球的呼唤”校本选修班级。主要教学目标:①区域认知:通过情境、案例对某区域旅游环境问题深刻认知;②综合思维:通过概念解读,案例分析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方法;分析破坏或保护旅游环境的心理趋动;③地理实践力:角色扮演,提出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写出参与保护旅游环境的实际行动;④人地观念: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学重难点:旅游环境容量及其调控方式;旅游环境破坏或保护的心理趋动;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及实际参与方式。

二、教学过程

旅游环境的破坏

环节一:情境导入,关注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破坏

导入:(播放“党丽娟摄影作品2012―2016”短片)老师喜欢旅游,但每从一处美景归来,心中除了欣喜,还有丝丝不安――对美景的愧疚。当旅游者踏上一片土地,在那里活动哪怕几个小时,都会对当地旅游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设问:哪些对旅游环境的破坏是游客无意中造成的?(学生回答略)

引导:其实正是这些旅游者无意识的行为,常被人们忽视。

展示图片:自然环境:黄山人满为患可能造成土壤板结和植被破坏。人文h境:故宫地面因踩踏过多而磨损、敦煌壁画因游客涌入加速风化。游客有意破坏的也不少,请同学们举例。

展示图片:攀爬城墙、喂食动物、吸烟打牌、踩踏草坪、随意便溺、乱扔垃圾。

讲解:旅游者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作出贡献的同时,也有意无意地通过个体行为或群体行为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

小结:旅游者对旅游环境的破坏。①对旅游资源本身的破坏:偷猎珍禽异兽,毁坏林木、乱挖草药野菜等造成生态结构失调,足踏、触摸、攀花折木、乱涂乱写等使自然景观人文古迹受损;②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等;③对社会环境的冲击:占据当地生活空间、公共设施、生活资源等。

设计意图:教师对教学内容次序的安排直接影响学生的关注度。本课将“旅游者无意识破坏环境行为”先行提出,让学生意外、警醒、印象深刻。“有意识破坏环境的行为”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环节二:案例分析,总结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破坏

转承:曾有人将旅游业称为“无烟工业”,但在旅游活动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旅游造成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重。

案例1: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

环北冰洋地区兴起旅游热,冻土地带留下机动雪橇的条条印痕,可能要50年才会消失。阿拉斯加州行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但每周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原住居民已换上西服,住进固定居所。直升机的轰鸣声惊扰着居民和动物。

设问:该地旅游活动造成哪些环境问题?(提示从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两方面总结)

学生回答:噪音污染、对生物生活习性的干扰、对冻土地表的破坏、传统生活方式消失……

小结: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破坏。对自然生态环境:①环境污染(食、住、行等造成固废、水、土壤、噪声等污染);②危害生物(捕猎、采集、干扰、阻断、灭绝等);③破坏地表环境、自然资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损害天然洞穴等);④破坏视觉效果(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等破坏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对社会文化环境:①破坏传统文化(商业化、表演化、甚至消亡);②破坏文物古迹(不可逆转);③过度开发造成系列问题(破坏城市景观、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

旅游环境的保护

环节一:概念解读,案例分析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方法

转承:这些问题显然不是由游客个人行为产生,主要是因为游客太多,而游客数量由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把控。在旅游开发中,应该注意控制旅游规模,尤其是游客数量。专家提出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

概念解读:旅游环境容量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简称旅游容量或旅游承载能力。由于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旅游环境容量常用游客流量来衡量。旅游环境容量分为旅游极限容量和旅游合理容量。前者是所能容纳的最大旅游活动量,旅游活动量达到旅游极限容量的称为饱和。后者也叫旅游最适容量或旅游最佳容量,保证游客满意程度最高,旅游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案例2:世界遗产颐和园的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

旅游是时空差异很大的活动,颐和园游客量时空差异明显,古建筑区、高峰期游客流量超过旅游环境容量。

设问:通过阅读材料可知,目前,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与管理具体措施主要是节流,还有没有其它办法?

分析:节流:控制游客的流量,如在饱和景点实行分批放客和限时游览,尤其是旅游团队。在旅游旺季,可实行门票预订,促使游客分流,尤其是人数较多的团队。开源:新辟旅游地点,实行分流,如季节性客流调节,安排一些淡季可以吸引游客的旅游活动,如大型节庆活动、室内活动,改变游客认为适游期与不适游期区别明显的观念;开发夜游项目,以丰富多彩的夜间活动吸引游客;与周边旅游景区合作,做到客流的协同调节。

小结:旅游环境容量的调控:控制游客数量;提升景区承载力。

设计意图:从旅游者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过渡到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概念解读是学生能力提升的基础,旅游环境容量是旅游环境保护重要的理论支撑。

环节二:角色扮演,提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

转承: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必须以旅游环境容量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就是科学发展观。各职能部门具体该怎么做?

分角色讨论:开发者、经营者、游客、政府、机关、教育专家。

学生回答摘录:加大环保宣传教育;环保宣传教育不仅是教育专家要做的事情,开发者、经营者、政府、机关、游客都可以做,可以相互教育;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作为标准,科学开发旅游资源;如果每一位游客可以做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保护旅游环境……先从自己做起……

小结:旅游环境保护措施:制订相关政策、法规(重要措施);建立环境保护区(有力措施);普及旅游环保教育;禁止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提倡绿色旅游六要素: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品、娱乐等领域必须严格管控到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程度,形成良性循环的旅游经济。

再现案例1:环北冰洋地区的旅游环境。

学以致用:从环境容量的角度分析,严格测算旅游环境容量,控制客流……

设计意图:分角色讨论开展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让学生体会到环境保护不是个人事情,需要各方合力。

环节三:思维拓展,认识破坏或保护旅游环境的心理驱动

学生活动:分别从旅游者和监管部门两个角度来谈如何解决在景区内乱涂乱画问题。

图片展示:2013年5月25日消息:“在埃及最难过的一刻,无地自容。”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展示教拍摄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上的刻字照片。

设问:分析旅游者涂画时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会写下“到此一游”?监管部门应如何有效地“堵”和有效地“疏”?

小结: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如图1),而中国人的旅游基本上属于第四个层次――获得尊重的需求。而“到此一游”这种生硬的展示方式正好符合了一些人的炫耀心理,但文明程度越高,这种不良行为越少。疏之道,在迎合。就像黄山等一些景区设“爱情锁”、“祈愿树”一样,在景点或文物面前设涂鸦墙,既纾解游客的表现欲和存在感,又不损文物,可谓一举两得。堵之道,罚为本。建章立制,订法定规,明确文物不可侵犯、侵犯要付出代价的观念,而不仅是媒体曝光、道德谴责层面的惩戒。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本课高潮之一。教师有意将心理学与地理教学联系,只有了解行为驱动,才能改变行为。

环节四:课后延伸,用实际行动保护旅游环境

转承:现在文明出游已不仅是道德的要求,更是法律的底线,守住这一底线,事关国家民族形象,也事关中国以何种心态和姿态走向世界。作为学生,能为旅游环境保护做些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实物展示:这是老师每次出游必带的一个包,猜猜里面都装了什么东西?(水杯、餐具、垃圾袋、洗漱用品……)这么多年,老师几乎没有用过外面的一次性生活用品,从未乱丢垃圾。这是我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方式。

以身作则:每逢长假处处人头攒动,于人山人海之间要保持一份优雅与修养实属不易,但这并不能成为纵容自己破坏旅游环境的理由。浏览景区地图时,留意一下哪里设有果皮箱,哪里有卫生间;欲折一支鲜花时,想想他人尚未品味过芬芳。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

转承:作为游客不应做破坏环境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参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如何参与?

阅读材料:劳务旅游关系

近年来,日本与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建立了劳务旅游关系,旅游者可以在旅游区通过付出劳务,赚取旅费,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的地方。并通过参加工作接触社会和当地普通民众,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日本的许多旅行社为保护生态环境,还推出一日游特别团。游客只需要在观赏美景之际,在风景区搜集一小时垃圾,便可免费享受温泉浴和午餐。

小结:学生积极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方式:加入旅游志愿者项目;建立劳务旅游关系。

拓展:如果有一种旅游方式在有利于旅游地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满足旅游者的旅游愿望和需求,你会不会优先选择?这就是生态旅游。展示重庆生态旅游地图,思考如何做一名生态旅游者。

课后活动方案设计:重庆市某地区旅游环保现状调研;重庆市某地区生态旅游现状调研;环保旅游方案设计。

设计意图:身教重于言传。与其让学生说如何去环保行动,不如展示教师自己的出游做法;与其告诉学生要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不如讲讲自己的志愿者经历。教师本身即最好的教学资源。

环节五:情感升华,最美的风景就是保护环境的你

结尾:仪式感活动――课桌里有老师事先放好的原创摄影明信片,请大家在背面写三条旅行环保行动,记住对美景写下的承诺。文明从不是生来就有,环保也不是一蹴而就,让我们整理好文明的行囊,再出发,积跬步,至千里,崇尚环保,是旅行中最好的留念,参与旅游环保,你就是最美的风景。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5

【关键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土壤学

【基金项目】沈阳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4-3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42-01

一、将案例教学法引进土壤学教学的必要性

《土壤学》作为土地科学最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和农学类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概论课程,是研究土壤的形成与演变、分类与分布规律、数量与质量评价。以及土壤的开发、利用、保护与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几乎是所有农业类后续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应用人才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学》顾名思义,看起来就是让人感到枯燥乏味的一门课程,施教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讲述专业知识,也确实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往往在课堂上表现出睡觉、看小说、注意力不集中、甚至茫然等现象,使课堂处于一种涣散状态,上面老师讲的卖力,下面学生听的随意,整个课堂气氛师生之间难以协调共鸣,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那么,如何使学生觉得土壤学课“有意思”?能够坐得住、听得进去?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除了在课程体系、内容及教材编写等方面要进行改革以外,作为任课教师,关键是要进行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进而达到人耳人脑的目的。

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初创于哈佛商学院。1910年,科普兰(Copeland,D.)博士最先在哈佛商学院使用讨论法进行工商管理教学。1921年在当时的校长多汉姆(Donham,B.)的建议和鼓励下,科普兰出版了一本案例集,由此推动了该校教师运用案例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地方在于,教学内容有着独特的来源、性质、内容编排体系,教学方法不仅指向教师,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相当大的行为变化。

在土壤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特点,引入典型案例,可唤起学生学习土壤理论知识的热情。使用的案例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退化、土壤污染等方面。例如,在园林专业的土壤学教学中,引入花卉花色变化的实例,讲解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开花的密切关系等;在林学专业的土壤教学中,引入林木栽培、林木施肥、营林措施等方面的实例,并恰如其分地与“土壤学”基本理论相联系。通过这些案例的引入,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合理施肥的必要性。

二、案例教学方法在土壤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的设计也包括案例教学方法的设计。案例教学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须针对不同类型案例来设计教法。

1.讨论法

这是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讨论可使不同思想产生撞击,有利于训练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例如:对于“粮食安全与耕地保护”部分的内容也可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掌握。针对目前我国“耕地面积逐渐减少,而人口仍然逐年递增,为了保证粮食的充足供应,必须进行耕地保护”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家乡耕地利用、保护和破坏的情况分析人口―粮食―耕地之间的关系。通过本次讨论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以及强化学生耕地保护的意识。

2.质疑法

这是由学生根据案例充分地从不同视角提出问题,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质疑、答疑、存疑几个部分。其中,可由学生质疑,教师答疑;教师质疑,学生答疑;遇到有争论的问题可以采取存疑的办法。经过反复质疑、答疑,从中筛选出优选方案。如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净化功能的问题便包括土壤的吸附反应、沉淀反应、生物化学过程以及污染物物质的特征等,要解决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净化问题,便需要通过解决土壤对污染物质的吸附、沉淀、生物降解等问题来实现。例如,在讲解土壤肥力时,可以采用由现象到本质的提问方式。

3.提示法

这种方法即教师对案例的处理方法不直接发表意见,而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学生独立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在运用综合案例进行教学时,对于较复杂或容易忽略和环节需应用提示法,引导学生操作。如在“土壤有机质”一章中,土壤腐殖质含量和质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是该章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既有很强的理论性,又有广泛的应用性,既与前面所讲的土壤腐殖质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密切相关,又与后续课程的许多内容如土壤结构、土壤水热性质、土壤养分、土壤胶体、土壤管理等紧密相连,因此,可以提出“为什么土壤腐殖质是影响土壤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

三、土壤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土壤学教学效果。

在土壤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实践的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有助于训练学生有效的思维方式,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2.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据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土壤问题。我们在土壤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是学生在农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体构造、土壤污染等方面。将土壤中的具体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3.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源于实践活动中典型事例的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喻理性、释疑作用,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广泛采用。我们在土壤学教学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是学生在农村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体构造、土壤污染等方面。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农村实际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土壤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从而使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四、总结

在实际的土壤学教学中,要求教师需要认真准备,精心挑选适宜案例,通过合理安排让学生切身体会土壤的本质所在,最终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能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黄昌勇.土壤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马文军.案例教学法在房地产估价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旅游:学术版,2009,7:72-73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编写

中图分类号:X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1-112-2

0引言

验收监测报告一般包括前言、概述、企业概况及污染分析、环保治理设施情况、验收监测具体内容、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结论与建议等七大部分,环评为环境影响报告表的企业项目建设一般不要求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告中可以省去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章节。环评及审批部门的批复为验收监测报告编写的重要依据,贯穿始终,下面就各章节的描述进行展开与讨论。

1概述

该部分描述的是建设项目的概况,即项目的地址、占地面积及建筑面积、环评编制及批复情况、项目开工竣工和试生产日期、总投资额和环保投资额、验收方案的编写,以及现场监测及实验室分析情况等,是该扩建项目对原项目情况进行概述,然后过渡到现建设项目。该部分包括报告的编制依据、监测目的、评价标准和环评结论及批复等内容。

①编制依据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13号令,2002年2月1日)、《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0]38号)、《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政府第288号令,2011年10月25日)、《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管理规定》(浙江省环境保护厅,浙环发[2009]89号,2010年1月4日)、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报告书及环保部门审批意见、建设单位委托书、验收监测项目基本情况调查表、验收监测期间有关情况记录表以及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方案等。

②验收监测目的为:通过实地调查和监测,考核该建设项目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章制度情况;评价项目排放的污染物是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的要求,是否对周围环境质量造成污染。核定国家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放总量;评价其环保设施的建设、运行情况和处理效率,核实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提出存在问题和对策措施。

③评价标准参照环评结合实际进行罗列,实际监测中有测的项目其标准列出,未测的则不列。废气排放速率

与排气筒高度有关,标准未列的高度,需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附录B内插法或外推法计算,排气筒高度若低于15米,外推法之后还应再严格50%执行。

④环评结论及批复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针对环评报告中的结论和建议等进行概括和总结,主要包括水、气、声、固废的环境影响结论和总量控制及防治对策等,欲想报告的篇幅加长,亦可将批复进行展开。

2企业概况及污染分析

这部分包括公司的概括、生产工艺、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

①公司概括主要对公司的历史、特点,生产规模、地址位置及周边情况、劳动定员和工作制度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概述,同时对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和主要设备清单进行罗列,包括环评数量和实际数量,这两者相差较大的,在验收监测之前可判断是否项目竣工阶段性环保验收监测或者项目阶段性竣工环保验收监测。

②生产工艺及流程图和各工艺流程说明一般可参照环评,但工艺有改进的且不产生新的污染或污染可控,应予支持和提倡,不然应重新申请环境影响评价的报批。

③污染源及污染物分析一般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这些也可参照环评内容,注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对废水、废气等污染源及污染物进行分析,都是哪些污染源、哪些污染物,产生多少量,对环境有什么影响。固废还应依据固废清单和处理协议进行概述。

3环保治理设施情况

处理设施主要是针对废水和废气的污染,根据处理设计方案并结合实际进行描述。

①废水处理设施一般需说明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及实际处理能力,日运行时间,处理工艺和原理(更形象的还可画出工艺流程图),处理后排放何方,是直排还是纳管,纳管的对应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执行什么标准,以便计算污染物环境排放量。

②废气处理设施一般也有设计和施工单位,设计风量,处理工艺及流程图,还有很一个重要的参数排气筒高度,这个关系到排放速率的标准值,一般排气筒高度应大于15米,氰化氢还应大于25米。

4验收监测具体内容

这部分是验收监测报告的核心和灵魂,包括监测内容、分析方法、质量保证、实施情况和工况分析、监测结果与评价,其中监测结果与评价是最重要的内容。

为更形象直观,监测内容、分析方法、质量保证、监测结果等均为列表形式,例如

验收监测的实施应说明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情况,有分包也应说明,现场监测时应保证工况大于75%,需现场负责人监督,范文如下

2015年10月22日至23日我公司组织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抽样监测,期间该企业正常生产,10月23日至11月4日我公司组织对废水和废气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其中非甲烷总烃项目由浙江新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分包检测,水中锡项目由上海宝钢工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分包检测。

据企业统计,监测日10月22日、10月23日分别生产线路板273m2和274m2,目标日产量为340m2,则生产负荷分别为80.3%和80.6%,均大于75%,生产工况符合验收监测的要求。

监测结果一般列表形式列出,同时列有排放口的排放限值,评价内容则为文字形式,具体每个项目、每个方法,务必详尽、清晰,以废水为例:

项目标准排放口出水监测结果中,pH值、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和石油类排放浓度及其日均值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氨氮排放浓度及其日均值均达到《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间接排放限值。

5环境风险防范和应急措施

这部分内容主要针对有编写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企业,然后根据应急预案文本进行简单概述,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备案情况、应急物资配备、应急组织机构和应急演练。

6结论与建议

最后就是收宫了,就是全篇内容进行概括和结论,并提出建议意见。结论包括水环境保护结论、气环境保护结论、声环境保护结论、固体废物核查结论和总量控制结论。

竣工验收监测报告根据环评和批复,结合实际,把以上内容都编写好,基本也可以交出作为主管部门现场验收的依据了。

参考文献

[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7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5)33-0111-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5.33.053

有机磷中毒本身为急诊科临床常见病症,具有发病迅速、病情危急以及死亡率高等特征,会对机体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为了控制死亡病例的发生,必须予以有机磷中毒患者系统性急救方案。与此同时,还需实施全方位护理措施,对于提升急救效率、控制病死率等都起着重要意义[1]。笔者将66例例有机磷中毒患者视作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33例患者接受系统性急救方案+全方位护理措施,通过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急救与护理效果,旨在提升患者整体急救效果及生存质量,控制死亡病例的出现,现将具体研究程序作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7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急救与护理方案的6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男女比例38∶28;年龄9~75岁,平均(52.00±3.05)岁。其中,服用药物为甲拌磷21例,服用药物为敌敌畏18例,服用药物为敌百虫19例,服用药物为乐果8例。所有病例都表现出意识恍惚、大汗淋漓、意识不清、口吐白沫、瞳孔缩小以及皮肤湿冷等临床指征。将6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年龄、服用药物类型、临床指征以及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常规护理措施,而试验组研究对象接受系统性急救方案+全方位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对比及研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长、死亡率等指标。

1.4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2.1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44.3±26.1)d,对照组为(65.3±37.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急救效果对比例(%)

组别治愈死亡

试验组(n=33)32(96.97)1(3.03)

对照组(n=33)25(75.76)8(24.24)

2.2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1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是81.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例(%)

组别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试验组(n=33)15(45.45)10(30.30)8(24.24)033(100)

对照组(n=33)8(24.24)11(33.33)8(24.24)6(18.18)27(81.82)

3讨论

3.1系统性急救方案

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方案涉及几下环节:(1)诊断。给予病患急救之前,需了解其中毒方式、农药种类、服用剂量、临床体征等信息[2]。(2)毒物清除。帮助病患及时脱掉污染衣物,并以清水进行皮肤清洗,将其指甲内、头发内毒物清除出去。对于口服中毒病例,需予以生理盐水或温开水等彻底洗胃[3]。(3)解毒措施。解毒药物包括碘解磷定与阿托品等,若以阿托品为主要药物,应保持早期治疗、足量治疗以及反复给药等基本原则,达到阿托品化目标,但必须严格防止机体出现心率异常加快、瞳孔扩大、口干以及皮肤潮红等症状[4]。阿托品化之后,需严格控制阿托品应用剂量,以1mg/h为最佳,疗程约1~3d,直至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之后,给药方式改为肌内注射、静脉注射[5]。(4)透析治疗。对于重度中毒病例,可予以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治疗方案。其中,血液灌流即以活性炭对病患体内的有毒物进行吸收,用以环节其症状。而血液透析则经由弥散作用实现对毒物的有效清除[6]。

3.2全方位护理措施

有机磷中毒患者的全方位护理措施涉及以下环节:(1)严密监测患者病情。给予患者定期测量脉搏、血压、心率、呼吸以及体温等指标,10min/次,同时查看并记录患者意识、瞳孔、肌力的实际变化情况[7]。(2)心理护理。对于主动服毒病例,多是由于失去生存信心之后选择服毒自杀,对于这类型患者,需予以心理护理,用以防止其再次萌生自杀倾向[8]。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家属给予其关心与鼓励,通过开导患者,尽量使之感受到来自于家庭及社会的关爱,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3)饮食护理。待患者意识已经恢复至正常状态后,可予以进食流质食品。针对半衰期相对较长的患者,通常需要适当延长其禁食时间,早期予以食用易消化、高维生素以及高热量的食物,如果没有出现任何异常状况,可予以进食半流质类饮食[9]。(4)呼吸道护理。给予患者呼吸道内异样分泌物及时清理,使之头部偏向于某侧。如果病患还处于昏迷状态,需要予以气管切开或者是气管插管,以防其呼吸道出现感染等症状,而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给予患者及时吸氧[10]。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当今中国、城镇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abstract:thepresentchinaisundergoingurbanizationdevelopmentperiodoflarge-scale,violentstormtideofurbanization,conflictbetweenurbandevelopmentandthe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isverysharpandcomplex.inthefaceofsuchahistoricalperiod,throughtheanalysisandthinkingofseveralcases,putsforwardproposalsfromthegovernment,thepublic,expertsandscholarsfromtheaspectsof.

keywords:intoday'schina,urbanization,historicaland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8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0.引言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大潮对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破坏,然而现在的破坏不同于以往的破坏,他是基于当今中国是开放的、稳定的中国,处在当今世界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获得全面共识的潮流下;是基于当今中国从政府到公众都有文化遗产保护的“强烈意识”和基本的保护知识;是基于当今发达的媒体、快捷的讯息通道以及较为全面的监督平台和法律保障。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前提下,面对城镇化的大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依然是那样严峻。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1.案例

1.1北京梁林旧居遭拆除事件

2009年,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3号四合院(现为12、24、26号院)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旧居因涉及商业项目,被划入拆迁范围引起关注。多数文物专家认为应将其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予以保护。在随后的两年中经过“拆迁”与“保护”的拉锯战,梁林故居终究没能逃脱碎为瓦砾的命运。这期间,国家文物局表示该建筑已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正如北京市文物局局长孔繁峙说,此次是“公然拆毁已被认定的文物建筑”。

一名小女孩从废墟上走过。位于东城区北总布胡同24

号院的“梁林故居”已被拆除。新京报记者孙纯霞摄

1.2蒋介石重庆行营“保护性拆除”事件

梁思成、林徽因故居被“维修性拆除”余声未了,2012年初,作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的蒋介石行营也被拆了。

照片说明:被脚手架和防护网包围着准备拆除的蒋介

石“重庆行营”。图片作者:刘潺

当地文管部门回应称,这是“保护性拆除”,将在原址原貌复建行营。根据当地文保部门的说法,2011年11月,该址的保护方案通过了重庆市文物局的审批。当时正在进行的施工是这项文物保护项目的一部分,2012年8月将在原址进行文物复建。工程预计2013年10月竣工。

1.3南京张治中公馆违规拆改事件

图为被拆毁的张治中公馆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中心—现代快报(南京)

图为重建后的张治中公馆

图片来源:网易新闻中心—现代快报(南京)

南京张治中公馆被列入“第三批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名单”。

2007年,有消息称,张公馆被“非法拆除”。南京市文物局对此的回复是,当时产权人以“年久失修,结构严重老化”为由向文物局提出维修申请,但暗地里行的却是拆除之事,直到媒体将此事曝光。文物局对此的处罚是“罚款25万元,责令改正”。后又违规重建,并以数千万元价格挂牌出售,2012年则又沦为开发商的售楼处。

2.分析与思考

2.1分析

三个案例都发生在不仅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有影响力的大城市中,三座城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都有非常健全的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城市中,依然发生了强拆文物的轰动事件,而且是在文保部门介入,在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下发生的。这个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2.2思考

针对当下中国的城镇化大潮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冲突,我们应该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在北京、重庆、南京都能发生如此恶劣事件,

么其他城市,其他小城镇又会发生什么呢?那些拆除的都是省市级文保单位,而未定级文物或级别更低一级的县级文保单位又会怎样?

2.北京梁林旧居违法拆除后,北京市政协委员李乔指出:“……,目前的处罚力度太小,最高处罚才罚款50万元,……。我要是开发商的话,你让我赔50万元,我给你加10万,真成一个笑话了。”【1】

李乔说的并没错。中国的文物保护法中指出擅自迁移、拆除不可移动文物的,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资质证书。

上述案例都是在执法部门三令五申的前提下,被公然拆除的,那么这算不算情节严重呢?为什么仅仅是罚款了事,而不吊销资质证书呢?如果公然抗法都不算情节严重,那什么算呢?

3.重庆蒋介石行营拆除案例中,根据当地文保部门的说法,其程序合法,既然合法,为什么整个事件闹得沸沸扬扬,迁延数月,是文保部门撒谎,还是公众和媒体没事找事,借题发挥?要知道,文保部门代表的是政府,这么简单的事情都不能说清楚,都要让公众和媒体猜疑,政府的公信力何在?

4.著名作家冯骥才表示:“作为文物保护专家,我们只有呼吁和心疼的份儿,但文物保护的主体不是我们这些人,而是某些政府部门。”【2】一语中的,可是面对被拆迁文物的某些政府部门,他们是怎么表现的呢?

3.几点意见

3.1法律法规层面

大幅度提高违法拆迁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处罚金额。

同时,对于入刑的标准应降低,目前刑法中最低是破坏省级文物,可以降低至市级文物,同时将目前文物定级改变,取消县级和未定级,未定级的为准市级,法律层面等同市级。

3.2政府层面

在政府层面,只能依靠政府内部的管理体制的完善,以文保部门为主体,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的配合。根据有关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会定期举行学习,这时可以增加或加强有关城乡规划、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因为他们才是城市建设和文物保护的“真正主体”。

3.3专家、公众与媒体层面

虽然冯骥才表示,“……,文物保护的主体不是‘我们这些人’”,但就当下,“我们这些人”在许多情况下还是起到了相当多的作用。“我们这些人”不单是文物保护专家,还包括公众与媒体。

政府部门总是说,文物保护面广、量大,管理人员不足,文保经费也不充足,都给保护带来难度。在此情况下,完全可以依靠专家、公众和媒体,招收义务文保人员,定期开展民间“寻宝”(主要指不可移动文物)活动,可以大量减少文保部门人员和经费的不足。

3.4扩展文保覆盖面

城市每个时期都应有其代表性的建筑,并纳入保护范围。包括近现代具有一定价值的工业厂房、办公楼、中小学、高等学府,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内成片的低矮破旧的住宅区,不是拆掉,建设一些仿古的住宅楼,应当是逐步改善居住环境,保留一些历史居住环境。体现历史名城价值的不仅仅是那些文物保护单位,还应包括这些居住环境。

结束语:

面对城镇化大潮下摇摇欲坠的历史文化遗产,不是仅靠某一个部门或人员的能力,而是需要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部门的有力作为以及公众、专家和媒体的监督,创新工作方法,是一个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1.三个案例——综合了每日经济新闻、新浪新闻、新华网、新京报、网易新闻中心、现代快报(南京)等媒体。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9

关键词:脑疝;颅脑损伤;前准备流程

脑疝是颅脑损伤、颅内疾病引起的颅内压增高及颅内压增高加剧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并发症[1],它具有病情危重、变化快、发展迅速、预后极差等特点,其脑疝持续时间与生存率呈正相关[2]。因此对具备手术指征的脑疝患者应争分夺秒的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尽快手术减压,才能提高生存率、生存质量。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科对急诊脑疝患者制定了急救预案,优化了术前准备流程,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使急诊颅脑手术患者获得较好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将2013年5月~2015年7月我科收治的60例急诊脑疝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2012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68例急诊脑疝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6例,女24例;年龄在14~82岁,平均年龄52.43岁;34例重型颅脑损伤,26例脑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GCS)为4~8分,对照组男52例,女16例;年龄在15~76岁,平均为54.53岁;其中重型颅脑损伤36例,脑出血32例;GCS为4~8分,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GCS昏迷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1.2.1观察组

1.2.1.1制定脑疝患者急救流程根据医护人员在脑疝患者术前准备工作中的流程、影响因素建立脑疝患者入院流程、急救预案、术前准备流程,使抢救工作急而有序,行之有效。

1.2.1.2按照改进后的脑疝术前准备流程建立医护合作团队建立护理术前准备组、手术组、沟通组、后勤保障组。定期进行脑疝抢救及术前准备相关知识的培训,组织抢救演练,效果评价。

1.2.1.3划分抢救区,设立脑疝术前准备单元,配备急救药品、设备、设施。将术前准备常规用物放置在脑疝急救箱内,待患者入科后可直接使用。急救箱内所需药品报药剂科备案。

1.2.2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患者入科后,安置床单元,开具入院申请,办理入院手续。护士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措施。待确定需要手术后,再完善术前准备相关工作,送入手术室。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准备时间、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scale,GoS).

1.4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所得计量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对所得计数资料描述采用[n(%)]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从表1可看出,对照组术前准备时间为(60.08±8.32)分,而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37.50±5.53)分,两组术前准备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脑疝是颅内压升高到一定的程度,部分脑组织发生移位,挤入阻力较小的硬膜或颅腔内生理裂隙,进一步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脑组织而出现的生命体征紊乱及一系列临床体征。脑疝患者虽病情危重,但并非都"不治"。研究表明,脑疝患者手术时机应争取在1h内减压效果最佳,超过2h效果极差[2]。时间是挽救脑疝患者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脑疝早期应快速的进行病情识别、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药物治疗,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减缓脑疝的进展,为手术赢得抢救时间;对已发生脑疝且具有手术指征的患者除应用脑疝急救预案进行抢救外,还应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脑疝患者的急救、术前准备,急救流程、人员配备、物品准备就显得十分重要。

本观察观察组植物生存和死亡为46.67%,对照组为52.95%。也证明观察组在实施标准化术前准备流程后,植物生存和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黄文强等[2]、彭一鹏[3]指出尽量缩短脑疝手术窗时间,及早手术,才能有效降低脑疝患者死亡率及致残率。

本观察组术前准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表明通过对脑疝的术前准备流程的优化能有效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李秀娥等[4]也指出标准化抢救流程可以缩短有效抢救时间。护理流程改进主要是对原有工作流程中薄弱环节实施流程再造,对不完善的工作流程实施重建[5]。因此,我们将原来的逐步执行医嘱的阶梯式术前准备流程改进为由护理术前准备组、手术组、沟通组、后勤保障组四个小组构成的平行交叉式术前准备流程。改进后的流程能规范医护人员行为,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项工作穿插式进行,保证了各项抢救措施顺利快速的进行,有效的缩短了术前准备的时间。

在以低年资医护理人员为主,缺乏临床经验、应急能力的基层医院,即使流程合理、完善,面对紧张、慌乱的急救场面不知所措者仍众多。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刘美仪等[6]指出高年资人员更具备高素质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张亚军[7]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医护合作模式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数倍平常的抢救工作任务。因此,建立以高年资医护人员为总指挥的医护合作团队尤为重要。该团队成员相对固定,医生是决策者,在急救过程中,医护、护护之间互相协助、提醒,进行无缝式衔接,使医护配合上达到最佳状态。高年资人员及时处理应急情况,确保各项抢救措施顺利快速的进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文献[8,9]在流程、人员配置方面阐述了如何缩短脑疝持续时间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在物品准备方面对此造成的影响鲜有报道。本研究发现,医护人员常因物品放置分散、慌乱,在进行操作前需多次、多个位置取物,耗费时间,且容易出现遗漏所需物品的现象。划分抢救区,设定术前准备床,将心电监护、氧气、简易呼吸器等常规物品备齐且处于备用状态,将脑疝术前准备所需物品静脉输液、采血、导尿、术前常规用药按照物品摆放原则集中式放置于脑疝急救箱内进行"一体化"管理,避免了医护人员多点取物或备物不齐的现象,保证医护人员在抢救中瞬间就可以找到所需物品,节省了准备物品的时间,为患者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提供了基础保障。

综上所述,制定合理的脑疝患者急救流程;搭配不同层次的医护合作团队;完善抢救物品配备等措施,可有效的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70.

[2]黄文强,王东华,朱盛,等.84例创伤性颅脑损伤脑疝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创伤外科杂志,2012,14(6):15-17.

[3]彭一鹏.手术时间窗对外伤性脑疝手术患者术后脑梗死发病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66-67.

[4]李秀娥,王玉玲,金海燕.急诊专科护理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02,2(4):50-51.

[5]陈敏,李小峰.脑疝患者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再造及应用[J].护理研究,2015,29(507):2404-2406.

[6]刘美仪.论高年资护士在niCU的作用[J].吉林医学,2013,34(11):2186-2187.

[7]张亚军,梁英,夏雪莹.急诊护士对医护合作水平状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11):2859-2860.

文物保护案例分析篇10

方法:调查诱导期透析患者在透析方案、体重增长、心理、用药及血管通路维护方面的依从性,结合患者问题和对知识需求情况制定健康教育路径。

结果:实施健康教育路径对诱导期透析患者的依从性影响存在显著差异(p

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明显提高了诱导期透析患者依从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血液透析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028-02

采用健康教育路径,可以保证健康教育内容全面、深入,避免护士因学历、经验、知识水平等差异造成健康教育内容的遗漏。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研究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在我血液净化中心诱导透析3周以内的患者66例,病情稳定,无智力障碍。其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18~77岁,中位年龄40岁,血管通路状况:静脉置管58例、内瘘4例、动脉穿刺4例。文化程度:文盲4例、初中以下22例、高中29例、大学以上11例。原发病:慢性肾炎17例,高血压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28例,痛风性肾病1例。随机分2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性别方面,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2.1个案调查:由责任护士发放问卷调查表,详细了解病情,透析和治疗情况,调查病人对透析方案、饮食控制、用药、心理、血管通路维护的依从性。评估患者对相关知识的需求。

1.2.2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的制定:查阅文献,参照国内外血液透析相关健康教育的最新文献,结合诱导期透析患者特点和具体需求制定血透患者的健康教育路径。

1.2.3评定标准[1]。①未按时透析次数达10%以上为透析方案不依从;②二次透析间期体重超过干体重2.5kg为饮食控制不依从;③未按时按量服药,出现未被药物控制的临床症状为药物不依从;④血管通路护理不当为血管通路保护不依从;⑤发放心理问卷调查表,评估心理依从性。

1.2.4健康教育路径[2](见表1)。

2结果

诱导期患者不依从现象普遍存在,心理是否依从对其它方面的依从性有很大的影响,健康教育路经中反复进行心理疏导很有必要性;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经后文化水平低的依从性好;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比随机健康教育病人的依从性好

(p

3讨论

3.1心理依从性决定其他依从性。有调查表示42%诱导期血透患者处于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状态[4]。通过常规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路径的实施,通过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后发放相同的调查表发现患者的心理依从性都有所改善,实施路径的患者改善状况优于前者。通过本调查发现心理依从的患者其他发面依从性都符合要求。

3.2实施健康教育路径病人依从性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病人的依从性。通过表2发现实施路径教育患者依从性优于教育常规的患者的依从性,由于健康教育路径中对患者的情况及时进行有效评价,对一些健康知识反复教育。护士操作中遵循这个路径,没有遗漏。另外因为路径表是跟随患者病历的,不同护士教育时都能了解前面患者接受教育的情况[5]。

参考文献

[1]王兰,全蕾.健康教育对腹透病人依从性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4):290一291

[2]刘昆.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体会[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0.3.(1)

[3]鲁新红,姚景鹏,魏军.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