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经济统计分析十篇经济统计分析十篇

经济统计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3:13

经济统计分析篇1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方法;发展;思考

中图分类号:F222.39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01

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什么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这里我们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解释,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是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以指导国民经济运行为目的,对宏观经济的整体运行过程进行分析的一种实证经济。在国际上,宏观经济这个词语第一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由恩格斯提出理论知识,我们国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产生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不断增加,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宏观经济统计方法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制定经济政策进而实施宏观调控,刺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

(一)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类别及特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事前分析、事中分析和事后分析;(2)状态性分析、规律性分析和预测性分析;(3)专题分析和综合分析;(4)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特点主要包括应用性、数量性、对比性、综合性、实证性五个特点,从真务实,用数据和事实说话,通过实证分析研究宏观经济问题。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课题和内容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按照经济活动来进行课题划分,可以划分为国民收入分配、消费需求、投资需求、进出口需求、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分析、宏观市场运行等多个课题,在不同的历史阶段,由于其现实背景的差异,宏观经济分析角度都会有不同的研究课题,描述我们宏观经济的变化过程、特征、以及变化规律等问题,揭示影响事物变化的关键因素,探索其因果关系,并积极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供决策者选择。

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方法

(一)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是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重要手段之一,这一分析方法认为各种变量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最终会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就供给需求理论而言,均衡分析理论认为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在一定的价格和数量条件下,这两种曲线就会达到均衡,这种理论在马歇尔将图形引入宏观经济学以后一直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主导地位;非均衡分析方法是相对于均衡分析方法而言的,认为市场上的供求不可能相等。非均衡分析方法更加贴近生活,它认为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由于信息的短缺和不对称以及信息成本的提高,所以市场的供需总是会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其中不完全竞争将是非均衡分析方法的研究重点。

(二)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作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的一个分支,由于其缺乏理论知识的基础,所以人们更多的还是倾向于定量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运用在金融领域,其中数学依据主要是计量和统计,在经济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又分为5小种,分别为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以及数学模型法,在这5种分析方法中,比率分析法是所有分析方法的基础,趋势分析方法、结构分析法、相互对比法是分析方法的延伸,数学模型法则代表了定量分析方法将来的发展方向。

(三)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静态的分析方法主要是横截面分析,是相对侧重于分析经济变量的均衡条件,而动态分析则引进了时间维度,比如较为流行的时间序列分析,相对侧重于随着时间发展经济状况的发展,这两种分析方法都是不全面的,需要两者相结合来看待,以长泰县为例,不仅仅要对长泰县现有的经济状况、发展水平、发展特点以及问题作出分析,还要在时间维度上来作出整体把握,充分考虑内在条件和外在因素的双重作用,从而制定出相对的经济改革策略。

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要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什么的意义?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研究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有利于把握证券市场的总体变化趋势,在证券投资领域是离不开宏观经济分析的只有把握住了整体的经济发展方向,才能把握证券的整体变动趋势;2.利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这里的证券市场泛指整个证券交易市场,从狭义角度来说整个证券市场的投资价值就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质量与速度的体现,当然对于长泰县这个小整体而言也是这样的;3.通过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证券市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息息相关,认真分析宏观经济政策,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趋势和价值变动方向,对投资者、证券业本身,乃至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方面在实证分析中,各类分析方法通常综合起来,多种分析方法共同作用,解决相关经济问题;另一方面实证分析方法也和规范分析方法相结合,实证分析方法为规范分析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提到“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因此在我们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的时候,要用多种分析方法来综合考虑,研究宏观经济分析方法的内容、方法以及意义。长泰县作为一个城市近郊县,在经济发展的今天,也要秉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制定严谨的经济发展路线,带动经济的腾飞,希望本文能对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涛.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4.

[2]杨海琴.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作用[J].现代国企研究,2016.

经济统计分析篇2

   就在当今经济建设下,经济统计学在其中的应用情况开说,我国现在的经济统计应用还不够深入,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阶段,如果想进一步让经济统计学服务经济建设,就需要研究人员和教育人员一起努力。要想经济统计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就必须要抓住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通过不懈的突破与应用经济统计学去解决和改善问题。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代相结合,才能为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在当今的经济发展中,对经济统计应用要求不断提高,但是,我们对经济统计应用的研究却只停留在便面,不够深入,经济统计的应用还需进一步被研究,如此才能在经济建设这个没有硝烟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应该是研究我们当今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课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统计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的要求,基础薄弱,但在不断发展中,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已经有所好转。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学界的专家们和经济部门的一些工作人员越来越意识到数学方法在解决经济问题上的重要性,因此,他们正在探索经济问题中数字的发展规律。实践证明,经济统计的应用是发现经济问题以及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工具,为经济问题的预测和决策提供了有效地手段。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及经济效益。

   二、经济统计学的发展过程

   统计是一种社会调查活动,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只要是有关数量方面的信息以及数字背后所反映的问题。

   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开始于国民收入统计,早于1665年,英国的威廉·配第建立了英国国民收入估算法,他采用从收入和支出方面进行复式核算的方法,但是在核算项目和平衡关系上尚不够成熟。为了避免这一缺点,1791年,法国的拉瓦锡首次提出了最终产品的概念。1886年,澳大利亚统计学家t.柯格兰提出了从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三个方面进行反应此问题。1759年,由法国经济学家F.魁奈编制的《经济表》理论,反应了从在生产过程和部门投入产生角度描述经济运行过程的学术思想。

   经济统计学经过长期的演化,到1940年左右初步形成国民账户体系,并且,在经济学家凯恩斯的指导下,形成了当今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体系。国民账户体系在2008年得到了重新的修订。

   就我国的统计学的发展情况来看,原来实施的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原本的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情况,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数年的努力,1992年,我国提出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试用方案。随着不断的努力,经济统计学也在逐渐的完善。

   三、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

   统计学在经济研究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一,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一种必要的方法,因此,它可以为收集经济研究上所需的数据提供有效地方法。只有采用定性分析才能在研究经济学上取得显着地成就。想要开展定性研究就必须有充足的数据库,这就需要统计的帮助。二,为总结和提炼客观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规律提供方法。因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同时会出现许多不同的现象,为了对它们进行分析数据,以便可以从偶然中发现必然。三,为检验经济学理论的真实性和完善程度提供基础。任何新得出来的理论都只是相对真理,只有经过验证后才会成为绝对真理。因此,这些理论需要人们利用经济数据去检验和核实它的准确性。

   总之,经济学是离不开数据的,然而,统计是收集数据的,如此看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了。

   四、经济统计学今后主要的研究课题

   我们知道,现在我国在经济统计方面的应用还不够深入,由此可见,在此方面有空白就有机遇。究竟,今后我们在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我国经济核算的研究,主要包括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充实的完善,对非市场产出、金融证券服务、环境经济综合的核算。大的方面还有统计在管理领域的应用、统计在金融投资中的应用研究、政府统计工作的研究等。

   面对这些经济统计学今后要研究的课题,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因为有太多的选择,在寻找捷径的同时,也容易迷失,所以首先要做的就是坚持统计学的正确方向。在利用统计学服务于经济学的同时,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错误,那就是在利用统计学中的数字的出的结论需要用语言总结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所以,坚定方向是十分有必要的。

   五、经济统计的应用的意义

   当今形势下,经济所涉及的方面在不断增多,涉及到的信息在不断增加,接近“爆炸”的程度。这就给经济的研究增加了难度。我们知道,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数据,同样经济中所出现的问题,也需要通过数据来分析,如此大的信息量唯有通过统计学中的科学的方法进行调查整理,才可以服务以后的研究。

   统计学不仅可以应用在经济上,在其他领域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都没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经济的研究没走一部都需要数据的支持,由此可见经济统计学意义的重大。如果没有统计学的支持,经济的研究寸步难行。统计学的分析及研究离不开数据,统计是收集数据的主要工具,所以经济统计的应用十分重要。经济统计的应用提高一小步定会是经济发展的一大步。

经济统计分析篇3

关键词:经济水平;主成分分析;SpSS统计软件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51-03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各行业、各部门相互协调发展的综合系统,对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有利于宏观政策的制定,调控各行业的协调发展。湖北省孝感市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级城市,处于江汉平原腹地,地理位置优越。为了实现孝感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城市,有必要采用数学的方法对经济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了解孝感市近5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发现其中的规律和存在的问题。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孝感市近5年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以确定影响孝感市近5年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并从比较分析中找出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找出优化经济水平的途径和方法,从而给决策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指标的确定

2主成分计算的方法步骤、程序设计及结果分析

应用相关矩阵方法计算主成分的具体步骤如下

(1)将原有指标变量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求其相关系数矩阵R;

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具体操作步骤:

(1)选择菜单analyzeDateReductionFactor;

(2)把参与主成分分析的10个指标变量选到Variables框中;

(3)在Factor窗口中单击Descriptive按钮,依次点选initialsolution,在Correlationmatrix框中选Coefficients,点击Continue;

(4)在Factor窗口中单击extraction按钮,在Display框中选中Unrtatedfactorsolution和Screeplot选项;

(5)在Factor窗口中单击Scores按钮,选中SaveasVariables项和Displayfactorscorecoefficientmatrix;

(6)保持其他默认设置不变,点击oK。

SpSS系统默认从标准化后的原始变量的相关矩阵出发求解主成分,因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下用到的各主成分、特征根、特征向量及相关数值都是经过标准化处理的值。

通过上表以及SpSS系统的操作,可得下面的图表(分析结果图)。

考察表2,根据主成分个数提取原则(所提取的主成分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要大于等于85%),前2个主成分可解释原有变量总方差的98.58%的信息,而从第4个主成分到第10个主成分的特征根值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提取前二个主成分从总体上看,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主成分分析较为理想。

考察表3,第一主成分的特征根很高,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最大;第三个主成分以后的特征值都较小,对解释原有变量的贡献很小,已经成为可被忽略的“高山脚下的碎石”,这能够直观地看出,提取两个主成分为宜。

考察表6,第一主成分对所有的变量(除X、X外)都有近似相等的正载荷,系数都在0.105附近,可以认为是对所有经济指标的度量,反映了孝感市总的经济水平情况。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总差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个指标。第二主成分在变量X、X上有较高的正载荷,在变量X、X上有较高的负载荷,在其余变量上有较小的正载荷或负载荷。可以认为这个主成分是用于度量第二产业工业对经济水平的影响。所以第二产业总产值、地区生产总值是经济环境中的增长能力因子,提高第二产业工业的产值可以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可见,第一主成分反映的信息不但全面而且集中,它反映的是经济环境中的经济基础因素,有效提高这10个指标的发展,就可以促进经济水平的提高。第二主成分虽没有第一主成分反映的信息那么集中,但从因子载荷最高的两个指标,X、X仍可看出它是经济环境中的增长能力因子。提高工业、制造业产值可以在发展的同时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增长。实际情况也说明,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其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等产业就会相对落后一些,所以总的经济水平比较低。

3分析与建议

3.1孝感市目前的经济状况

孝感市位于江汉平原的腹地,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第一二三种产业比较均衡,但农业发展相对于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总体来说,发展态势良好。如2007年全年生产总值480.7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09.14亿元,增长6.5%,第二产业产值190.87亿元,增长20.1%,第三产业增加值180.78亿元,增长14.3%。

3.2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1)地区生产总值(GDp)即经济总量不大且增长速度缓慢

从原始数据表可以看出,2003年的GDp总量为343.55亿元,2007年是480.79亿元,5年间只增长了137.24亿元。为此,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在农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带动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2)孝感市投资增长速度不快

2005年投资增幅达到16.5%,2007年达35.6%,投资增幅低于同时期湖北省平均水平。投资增长不快主要原因是缺少大项目支撑,特别是过10亿、50亿的项目。如黄冈市火电项目投资就有220亿元之多。荆门也有总投资48亿元的火电扩建项目。但孝感市目前最大的投资项目不超过5亿元,全市自1998年总投资19亿元的黄麦岭矿肥结合项目投产以来,一直没有投资过10亿的大项目。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孝感市作为一个目前劳动力低成本和工业化还不够发达的地区,社会购买力还很有限,产业水平还不高,很难形成以消费和出口需求为主体的增长机制。因此,一段时期内我市的增长机制必然是一个以投资拉动为主体的增长机制。为此,抓投资、抓大项目是保持投资快速增长的动力,也是增强我市未来发展后劲的关键,大招商、招大商,才有大发展,让更多的企业落户孝感。

(3)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

从全国来看,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工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核心。从孝感市的产业结构上看,2007年产业结构比为22.7∶39.7∶37.6,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偏高,第二三产业比重偏低。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缓慢,这种农业偏高的结构,决定了孝感市经济实力较弱,是个农业大市、工业弱市、财政穷市的现状。因此,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无法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和带动其他服务业的发展,就不能解决农民向城镇聚集,实现城镇化,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增加农民收入。因此,强市先强工业,要把工业作为发展我市经济的主要思想。一是孝感市现有工业企业要加快技术改造,自身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吸引新的工业企业到孝感落户。

参考文献:

[1]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统计资料.孝感统计年鉴(2003~2007)[m].孝感:孝感市统计局,2003-2007.

[3]高惠璇.应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孝感市政府网[eB/oL].

[5]梁晓俐.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成分分析研究[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00,(2).

theapplicationofprincipalComponentanalysisontheRegionaleconomicalDevelopment

wanGCheng-ying

(Departmentofmathematics,XiaoganUniversity,Xiaogan432000,China)

经济统计分析篇4

[关键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经济发展;解决措施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23.019

[中图分类号]F2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3-0035-02

0前言

宏观经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并掌握我国宏观经济最新趋势很有必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的市场经济开始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也提升了人们生活质量。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作为其中重要指导方,其运用领域不断扩大,但受到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部分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克服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合理判断分析,从中找到方法和策略将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控和解决,是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所必须思考的问题。

1关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具体概述

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是经过两种知识体系发展而来,即统计学知识体系以及经济学知识体系。这两个知识体系的相互融合,并遵循宏观经济理论,分析经济发展规律的过程,能够根据相关数据资料,得出科学的国民经济运行,并对发展过程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三个非常大的发展阶段:第一大阶段主要将其重心归纳为国民经济,并将统计指标划为关键点,以当时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为依据,对经济进行分析探讨;第二阶段为国家经济审核体系完善期,核心经济指标确定,宏观经济分析中的科学统计得到优化;第三阶段为宏观统计与微观统计相辅相成阶段,形成新局面。上述内容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分别占有地位,其职能依次为分析过程的关键内容与重要基础、对研究问题做出定性认识以及统计局在年初做好上一年度的经济统计分析。以上三个工作内容能够解释宏观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并科学预测经济发展态势,针对经济制度或者运行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管理建立。

2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宏观经济统计分析方法逐渐增多,在促进经济预测准确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2.1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因素导致缺乏创新思维

受到工作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分析过程中,其缺乏统计过程的创新思维,统计分析方式较落后,在分析时不能很好的遵循统计原则,使得统计分析结果存在误差。与此同时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统计分析赋予了新的时代要求,但实际运行时,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局限性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时代特征,导致构建出的经济统计分析模型无法准确预测经济趋势。

2.2市场机制被弱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步入到了高收入的阶段,实行投资补息、国债技改等政策,扩大了投资规模。但与此同时投资需求的增长速度没有上升的迹象,经济增长速度呈现一种下滑的趋势,使得市场机制本身的推动力被弱化。

2.3出口难以为经济增长起到大的作用

自从2012年以后,净出口已经没有为我国经济增长带来实际贡献率,相关文献显示净出口不仅没有带来增长甚至还出现负贡献率得现象。分析其原因发现是由于出口量以及进口量减弱,且都出现衰退迹象。在这种条件形式下,经济增长更多的是靠内需,只是从当前来看,投资消费的增长速度跟以往的年份比起来明显放慢了步伐,影响着出口、跨过企业的积极性。

2.4消费需求低迷且国民收入分配悬殊较大

很多居民收入主要是用来消费可增长平缓,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国民收入悬殊较大、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其收入增长跟政府收入增长比较起来要慢,所以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并不是很协调,因此供需矛盾突出。

3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建议

3.1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型企业存在一定的劣势,其主要劣势为融资困难,在贷款项目上存在较大阻碍,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型企业的政策支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经过简化银行贷款手续流程及降低银行贷款门槛,为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提供充分的信息支持与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立法制度体系为中小型企业出台科学的发展优惠政策。帮助中小型企业制定适合其发展的方案,不断推进其发展,引导其朝着健康、科学的方向发展。

深化中小型企业生产模式改革不仅助于企业的发展还是为宏观经济统计分析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融合多种统计方式提升工作效率

基于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无法准确把握大数据的特征的发展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顺应时展潮流,对经济信息进行多方面的分析。通过融合多种统计方式,进一步加深政府部门对宏观经济的掌握和了解程度,提升统计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以便更加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

4结语

在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政府和相关单位应不遗余力的加强对宏观统计分析的支持力度,制度相关政策,及时地预测经济发展态势,从而让我国经济能够更加稳定也更加良好。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惠.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5(8):18.

[2]李伟.探索宏观经济统计分析发展的基本问题[J].现代营销,2016(1):8.

经济统计分析篇5

(一)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论就是数学降维方法的运用,其宗旨在通过新变量代替旧变量,同时新变量之间是独立的,同时使用者还可以自己决定是否进行分布统计,因此,主成分分析就是一种以多数相关的变量取代少数不相关变量的分析模式。主成分分析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其可以避免设定参数与实际误差的影响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并且在统计的过程中该分析方法选取了较多的变量,提高了变量基数大小的准确性,同时在分析的过程中变量较少,而且较少的变量之间互相不影响,这样的一个过程可以使得统计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更加符合。

(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方法是在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发展出的分析方法,其主要研究的对象就是矩阵内部的联系程度,即以带有原始指标数据的矩阵为基础,研究该矩阵的内部结构,进而寻找对该结构具有支配作用的独立新的因子,从而定位那些能够影响变量的特殊因子。因子分析的目的不在于寻找主因子,而是要知道这些因子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可是主成分分析方法寻找到的主因子的解初始载荷矩阵并不满足简单结构原则,各因子的典型代表变量不很突出,因而容易使因子的意义含糊不清,不便于以因子进行经济解释。为此可对因子进行旋转,以便得到满意效果。

(三)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的基本定义是通过统计变量的分布情况,并在分析过程中将具有同类性质的变量予以归纳总结,从而实现减少系统变量的目的的一种统计学方法。实际上,聚类分析法就是一个寻找一种统计量,即可以客观反映变量之间密切联系程度的统计量,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变量进行分类,目前常用的聚类统计量有距离系数和相似系数两类。但是聚类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种:系统聚类法、调优法、图论法。

二、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的意义

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是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而兴起的数理统计学的分支,借助计算机对数据超强的处理能力而研发的统计分析软件已经使得统计分析变得更加简单,并且可以处理更大容量的数据,可以说大数据时代已然来临,而多元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也被应用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多元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是对数理统计方法的原理应用,进而对多变量问题进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其可以将复杂的基尼指标变得简单化,更加清晰地反映经济指标的背后含义,这也是多元统计分析的最重要的作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在不有损既有信息的前提下,进行变化和构造模型,使得复杂数据简单化。

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在国民区域经济评价的应用

(一)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选取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状况是需要从整体上予以评估和考量的,而这种经济评价可以客观反映区域经济发的综合经济实力,展现与区域内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就是区域内的具有的全部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以及经济地位和影响力。[4]本文所选取的分析对象是武汉市的区域城市圈的经济发展指标,其中的数据来源主要是湖北统计年鉴和湖北省统计局于2014年所公布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大致了解武汉城市圈区域经济的基本综合经济实力。所以,我们主要选取了其中的15项经济指标,并标记为X1-X15,同时利用了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了分析,最后的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

(二)聚类分析及其结果评价聚类分析主要是将需要分类的对象按照特定的规则和方法进行分类,我们主要是对这些数据的特征进行观察,然后确定这些分类的。在聚类之后,同一组内的对象应当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组的对象是不相同的。我们根据表3.1的原始数据,我们可以对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九个城市进行聚类,结果如图1和表2。

(三)结果评价根据以上的聚类结果的分析,我们基本上把武汉城市圈区域内的九个城市分为三类,通过表图1和表2可以看出,不同类别区域的指标分值的差异,由此也体现了其城市综合经济实力的差距。首先,区域内的经济实力最强的当属湖北省会城市武汉,因为武汉是该区域内的经济中心,基于其地理位置的优势,交通和基础设施完备,这些指标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武汉作为该区域经济的中心,其领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武汉也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带动周边经济体的发展。其次,该区域内的综合经济实力第二类就是黄冈、咸宁和孝感了,该三个城市的相同点都在于地理位置的便利性,而且经济发展模式比较健康,在利用外资方面成绩显著,在武汉城市圈内整体实力较为强大,因此该类城市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同武汉共同实现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的提升。

经济统计分析篇6

摘要:经济统计是企业实施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贯穿在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也是领导做出决策的重要参考标准。本文首先介绍了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运行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供水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供水企业统计职能的建议。

关键词:供水企业经济统计问题策略

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的基础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整个企业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当今形势下,经济统计工作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这成为供水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经济统计工作对供水企业运行的重要性

1.1统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统计管理工作把提供有效信息作为目标,涵盖公司生产、财务、消耗等综合数据,为企业领导决策分析和管理提供切实可靠的数字依据。

1.2统计工作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组织均衡生产,对生产进行控制,提高协调能力,这些都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环节。企业要想实现高速、高效生产的目标,就必须重视生产的连续性、均衡性、协调性、经济性和平衡性等控制问题,同时,也必须依靠及时、准确、安全、可靠地信息。依靠这些信息分析生产情况,研究生产条件、生产任务和生产时间三方面的综合因素及动态平衡,从而为企业提供进行生产控制的有效依据和建议。

1.3统计在挖掘企业内部潜力中的指导作用

供水企业要实现高产、低耗、优质、增效的目的,就要重视挖掘内部在节能降耗、生产能力、技术改进、组织管理和人才开发等方面的潜力,并且在充分发挥统计指导作用的前提下,才能不断挖掘这些潜力。因为,发现潜力依赖统计调差,认识潜力依赖统计分析,挖掘潜力依赖统计督促。企业可以以挖潜为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广泛搜集同类企业的技术改进和各种指标水平等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横向和纵向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指导企业的挖掘活动,提高挖潜水平。

2.供水企业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2.1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的形势,统计工作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在一些方面还会存在一定的差距。例如,统计数字不准确;统计计算方法和口径不明确;基层单位报表不及时,影响汇总时间;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的开展不平衡;具有份量的分析研究不多。具体来说,供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1统计队伍不够稳定

基层单位对经济统计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大部分统计员经常更新,流动性大,容易导致新任统计员对统计口径缺乏统一,进而影响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严重影响报表质量。

2.1.2统计人员的素质不高

基层统计人员大部分是兼职,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只会搞数,但是不懂数,更不会用数,往往不能写出较高水平的分析,因此,不可避免的会影响经济统计工作和供水企业的正常运营。

2.2解决方法

2.2.1责任人制

在每个单位选出统计报表责任人,其负责本单位具体的统计报表任务,如日后出现迟报现象,便可与其取得联系。此外,以文件形式将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报表要求、统计工作制度和指标解释下发到各个单位,由负责人统一管理和掌握,以利于在更换统计员后,迅速掌握统计口径,保证上报数据的质量。

2.2.2重视培训

定期采取多种形式对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在规定时期内对统计人员进行轮训,提高其业务水平。令统计人员熟练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类报表的编制技巧,了解新知识尤其是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技能、现代统计调查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令他们在懂数字的基础上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进行研究分析,从而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新问题及新情况。此外,还要经常组织统计人员召开统计工作经验交流会,可以到同类或兄弟单位参观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转贴于

3.充分发挥供水企业统计职能作用的建议

3.1加强统计职业道德教育

统计职业道德是从事统计工作人员应该履行的行为准则,它关系到统计人员的思想状况、凝聚力、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关系到统计队伍的稳定性以及统计事业的兴衰。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实事求是,这是统计工作的灵魂,也是真个统计工作职业道德的核心;服务社会,统计信息服务于社会,如果不注意经济统计职业道德建设,就很容易造成信息垄断,令统计失去原本意义;保守秘密,这是统计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统计人员必须遵守的重要一项。

3.2强化统计分析,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统计分析需要利用各种统计数据,开展深入调查研究,对供水企业全部或局部生产经营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统计活动是一个重要阶段,是发挥统计整体功能的重要途径。所谓整体功能,是指信息、咨询及监督,其中每一项都不能离开统计分析。提供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和实用性,只有通过统计分析才会体现其价值。统计咨询与监督的目的是为科学决策提供建议策略,揭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对统计资料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等综合加工及分析研究。

3.3加强统计信息管理

信息对供水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生存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统计的各项具体作用都是在统计信息的基础上派生的,随着现代信息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已经进入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因此,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建设,加强统计信息决策功能,令其尽快适应供水企业自身的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统计已发展成一门社会科学,并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提供统计信息及咨询服务是统计工作的目的。供水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要充分发挥统计的作用,把统计工作纳入到各部门,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的协调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静.供水企业经济统计工作浅见[J].职业,2009(30)

经济统计分析篇7

摘要:目前有效的缩小区域经济的发展差距是区域经济领域研究的重点,运用因子分析找到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根据因子分析得出因子得分情况。以云南省为例利用回归分析重点对第三类地区进行经济指标的分析。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确定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并得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多元统计

0引言

近十年随着中国的经济快速的增长,对于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陈斐等人[1]将空间统计分析嵌入到GiS系统中进行可行性分析。李雪梅等人[2]将主成分分析应用于区域经济分析中,吴涛等人[3]基于粗糙集理论对区域经济进行了分析。S.Luo[4]通过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区域经济。但是区域不平衡的现象并没有真正地解决,为了对每一类地区制定合适的经济发展的方案,本文对近几年中国的各类经济指标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并找到加快发展的动力。

1分析方法的理论

本文在对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过程中采用了两种数据多元统计的方法,分别是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因子分析(factoranalysis)模型由主成分分析发展而来。在降低维度思想的基础上,将多个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转变为少数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的方法。与主成分分析方法相比,因子分析的特点是更注重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近年来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提高,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经济学、心理学、医学等各个领域,不断丰富了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回归分析属于统计学中的基本分析方法,一般用来确定因变量与若干个因素变量之间的关系表达式,通常称为回归方程或数学模型;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可控变量的数值,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回归分析还可进行因素分析,寻找出影响显著的变量,从而可以区别重要因素和次要因素。

2经济指标的选择

区域经济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反应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每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制约。

3区域经济的数据分析

3.1因子分析本节主要应用因子分析的方法

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原始变量进行分组,从而提高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通过该方法提取影响经济发展的主因子。将收集的资料导入数据分析软件SpSS19.0。

3.2多元回归分析

通过对以上各省份的区域经济的划分,可以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最多,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必须大力促进第三类地区的省份的经济的发展,从因子分析的结果分析选取了三个因子得分较高的指标X1(工业增加值)、X2(城镇居民人口数)、X3(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为了便于分析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这里以云南省为例,选取2005-2015近十年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模型,以便于对未来的生产总值做出预测。

4结果分析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区域经济的划分,无论是通过聚类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还是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区域划分都能够得出属于第三类地区的省份占到绝大多数,所以在进行经济战略部署的时候,应该以第一类地区的发展带动第三类地区的发展为重点才能够达到缩小经济区域发展差异的目标。通过区域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区域经济问题:①以广东、山东、江苏为首的发展迅速的三大省份,都是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说明中国沿海地区的省份拥有经济发展的资源更加的丰富,也可能在地区经济制度方面更加的完善,从而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②从第二类地区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直辖市,这说明该类地区的发展影响因素最大的应该是社会因素,人类的活动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③第三类地区的占到全国省份的2/3,这些地区的地理条件有很大的差异,说明影响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仅应该从自然条件方面找到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应该从社会资源等方面寻找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

5结语

我国的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是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过上述的数据分析在众多的指标中确定了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工业生产增加值,所以应该从行业发展的状况中找到适合各类地区的有针对性的经济发展策略。以第一类地区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锋,继续保持该地区省份的经济发展势头,整合该地区的各种发展资源,能够为第二、三类地区提供有效的经济发展资源,能够起到各地区相互帮扶的作用。为了加快第三类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以第二类地区为联系的纽带,通过第一类地区对第二类地区的经济带动,进一步的使得第二类地区帮助第三类地区的发展,形成一个经济发展的链条。通过建立的回归分析模型可以得出城镇人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也是国家要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今后的经济战略部署中应该加快各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不断的增加城镇人口的数量。

参考文献:

[1]陈斐,杜道胜.空间统计分析与GiS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2002,27(4):391-396.

[2]李雪梅,张素琴.主成分分析在区域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45(19):204-206.

经济统计分析篇8

关键词:市场经济;企业;统计;影响;策略

一、市场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统计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企业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还有具有一定的预见性。此时,运用现代化的系统管理手段,能够大大提升企业在制定决策时的科学性。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进行分析,发现我国企业统计改革相比较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问题。这种问题主要出现在企业统计指标的制定上。其选取的统计范围较小,信息来源的渠道较少。市场经济给企业发展带来了较多自由,企业缺少了计划经济的控制,必然要在企业统计上有所表现。

1、企业统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当我国企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时,其统计工作主要关注的是检查和监督,观察企业的国家计划指标任务的完成状况。企业统计的日常工作,就是自下而上地完成规定的报表。这种方式就很容易导致统计工作受报表的限制,无法发挥能动作用。在计划经济发展的时期,企业的统计指标就不能全面地显示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统计指标更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因此,企业统计变革势在必行,最好的办法就是,将企业统计的职能转变为直接性的参与企业经营管理。从现在有效的企业统计指标来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统计企业各项工作的劳动成果;②分析企业现有的劳动条件情况;③对一段时期内企业获得的经济效益状况进行统计。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反映的是企业的内部情况,如内部增量、存量,以及流量状况。但是对于市场的实际情况的关注却较少,这是导致企业统计指导性、预见性差的主要原因。因此,在现有的企业统计改革当中,我们要增加有关市场统计指标的内容,增加市场在企业统计中所占的比例。转变以往以生产为统计核心的观念,将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市场竞争等放在同等地位,都加入到统计指标体系当中。将企业的统计职能由以往的监督,转变为全方位的、综合性的管理。

2、企业统计范围的扩展

在我国以往的企业设置当中,企业统计的主要工作一直都是以企业内部,以及工作之后的统计为主。统计的对象,主要固定在企业工作的劳动成果、企业获取的经济效益分析上。而且主要是对企业发展中已经发生的事情进行总结,了解企业内部情况,却缺乏对于市场部分的考察,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缓,就无法对企业进行合理定位。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要从整个市场的角度着手,转变传统的企业统计理念,增加企业统计管理的范围,增加对于同市场竞争的横向对比。除此之外,还要着重关注市场经济的文化、思想“软环境”,这是全方位掌握市场发展动向的重要内容。企业统计关注市场文化思想的变化,能够为企业提供即时的市场条件发展动向。企业统计在不断扩大空间范围的同时,不仅仅要关注企业事物的事后总结,还要多关注事物开展之前的计划、事中行为等。增加企业统计的科学性和预见性,最终建立有效的预警和监测系统。

3、企业统计的资料来源与统计方式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在执行统计工作,资料搜集的主要途径是分层级的报告,简而言之就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报告”的单一层级报告模式。这种层级报告的模式,因为都是以报表中的内容为准,因此导致统计的范围受到限制,无法满足企业实际发展的要求。在实际的发展中,探究了一些扩大信息渠道的方式,如:①尽可能扩展企业调查式资料的来源;②尽可能开发间接统计信息的来源;③可以向民间的一些优秀统计单位求助,寻求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在企业统计工作当中,所搜集的统计信息的准确性、综合性有很大影响价值。科学的、真实的、量大的信息是保障企业统计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要转变以往一套表制度的观念,转变企业下层机构被动接受信息搜集任务的状况。从信息搜集的角度出发,激发企业统计职能的科学性、预见性价值。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统计的变革具体策略

1、企业统计要从以往的计划检查,转向于能动性的经营管理

现在提倡的经营管理统计手段,其实就是企业调动统计职能,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活动当中,对企业发展的劳动成果、经济效益进行量化处理,反应企业现在的发展情况,完善企业现有的经营管理状况。从实际的工作性质来说,企业经营管理所运用到的指标,与企业统计报表质变有较大的区别。其中企业统计报表指标,主要是企业上级部门报表体系在企业各项职能当中的延伸。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是,重视企业内部发展,忽视企业在市场整体环境中的发展,重视对于企业事务的事后总结,忽视对于企业发展过程的分析和归纳。重视企业经济效益的量化统计,忽视企业经营活动各个环节中的变化。这就要求企业统计人员,从企业发展的方向、计划着手,创建出一套适用于现阶段的统计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市场信息、企业效益数据,对企业各项技术活动的观察,并配合有效的企业经营预警体系。与此同时,还要及时向企业的决策者汇报情况,让他们掌握实时的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状况。对企业现有的物资存储数量、市场销售额进行量化处理,制定样的数量界限,尽可能降低企业发展的物资消耗,为企业发展寻求最大的经济效益。此时,还要充分关注国家出台的有关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关注同市场竞争对手的生产经营状况,关注市场经济下社会思想文化的变化。只有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认识,才能为企业的科学管理提供有效依据。

2、企业统计要实现从政府性向企业型转变

从长期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企业的统计主要关注的是统计报表的填报情况,以统计报表展示的数据,制定企业发展目标,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的。而且,企业统计往往会忽视数据分析、市场状况预测等,企业的统计工作逐渐成为企业上级管理部门的“派出机构”,导致企业统计的时效性得不到发挥。近几年,我国企业发现这一问题之后,虽然采取了一定的改善措施,但是企业统计的设置仍然是为向国家,或者企业上级汇报的工具。在现在的市企业各级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真实信息为出发点。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有效的内部管理、市场发展动向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策略的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将以往的“政府性”的企业统计报告,转化为“企业型”的市场经济统计。

3、企业统计要从静态分析型向调查统计型转变

调查统计型的企业统计,指的就是以市场经济条件为基础,采用市场实际市场调研的方式,为企业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经营,提供有效的市场情报。除此之外,还要采用有效的动态分析型统计。运用现代化的预测统计办法,辅助运用有效的统计策略、评价方式,对现代企业的经营全过程进行追踪调查,不断增强企业在制定发展策略时的预测能力。上文已经提及,现在的企业统计主要采用的就是层级汇报的情况,首先,层级汇报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少,而且时效性较差,在报表层级传送的过程中,各个企业阶级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导致报表的真实性削减,不能客观地反应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状况。除此之外,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条件下,企业发展所面对的外部情况较为复杂,企业要想仅仅依靠全面调查的方式获取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对外部和内部信息进行调查时,可以有效采用非全面调查的方式,如抽样调查法等。这种调查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另一方面能够突破专业指标以及体系的限制。

三、结语

在长达半个世纪以来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我国的企业统计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固定的统计模式。不可否定,这种模式曾经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统计模式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企业要想在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先进性,就要转变原有的统计模式,增加统计的预见性和科学性。我国各个企业的领导,以及相关的研究者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方针中的有效内容的指导,根据市场经济的状况,建立一套适应于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祥斌.我国企业统计理论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中国统计.2016(07)

[2]杨晓华,杨晓娜.新形势下企业统计创新的分析[J].商.2015(14)

[3]王莉.企业统计存在问题及完善措施[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02)

[4]王佥.新经济对企业统计的挑战与改革方略[J].民营科技.2011(07)

[5]王红英.搞好企业统计促进企业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2)

经济统计分析篇9

随着我国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我国的企业也走上了信息化的发展之路,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企业以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为核心内容,经济时代的发展也为企业的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企业的统计工作需要开展创新性的统计,企业统计提供的是统计信息,在统计工作中使用创新的方式能够实现企业经济与时代的共同发展,使得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出来。

1.企业统计工作的现状

我国的企业统计工作起源的时间还算比较早,这主要是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程度,前苏联是这项工作开始发展的最初时期,在这个时期,统计工作已经有了一定的统计理论的基础,但处于这个时期的中国,我国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在这个时期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政府,而政府的统计就作为了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这种统计的模式是以一套表的形成为基础,此表的形成是自上而下布置、自下而上层层上报的模式,这些表能够为政府提供一些统计信息,这些信息更利于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企业统计经过了多年的变化,但统计的原有制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新的统计中,统计的要求在不断的增加,企业的统计工作任务也变得更加繁重,统计人员在这种形势下,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完成国各项统计任务,统计人员在完成统计任务的同时要不断的探索统计工作的创新方式,为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统计工作,但一部分企业的统计工作仍然存在问题,工作状态欠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了谋求生存和发展过于重视工作中要上报的统计报表任务,大多数都是应付心里,由于统计数据比较复杂,以致企业统计工作的内容过于复杂,而且有些指标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很多企业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数据,在实际的情况下,有些数据可有可无,计算机应用软件能够实现统计工作的人机结合,从而保障企业统计工作的发挥。

2.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①企业的统计制度还不健全。企业的统计制度主要是指工作中的规范制度欠缺,企业的相关统计报表不够规整,欠缺统一的管理制度,一些企业中的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记录的不够清晰,统计数据质量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兴的企业不断的壮大,在这些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建立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划分不够明确,统计报表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报送,在统计部门中没有按照统计制度的具体要求来计算填报。

②企业的统计人员法制观念本文由收集整理淡薄。在统计工作中涉及到一些法律方面的问题,很多统计人员对这方面的意识比较淡薄,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统计数据上造假,虚报数据,有些甚至为了逃避税收而瞒报数据,因此,统计数据就更加的不真实,这样的统计数据无法让人们信任,对统计工作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

③统计人员的队伍素质不高。一些企业中的统计人员素质较低,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不够,很多企业中的统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不少企业人员对统计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工作经验,统计方法不得当,弱化了企业统计信息,影响企业统计整体职能的有效发挥。

④统计工作的手段落后。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统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统计手段的落后导致统计工作发展比较缓慢,不少企业统计机构根本没有配备必要的自动化办公设备,难以适应统计工作的要求。

3.统计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统计环境的变化使得企业统计工作的难度增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的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经济结构和经济联系更加复杂化,投资方式、就业方式、收入分配方式、消费方式日益多样化;统计调查的对象也在逐渐的增加,而且环境的变化也越来越频繁,统计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的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

②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比较滞后,同时也制约了企业统计工作的开展。目前,我国仍继延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统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只是要求上级对下级布置调查任务,而调查经费和调查人员分级负责,这种模式完全可以变为一种管理模式,在市场化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在这种管理体制下,对数据进行采集时,会影响其及时性和准确性。

③统计报表的方法与企业的需求不相适应。在统计服务对象的方面,我们都知道统计的模式有其自身的一套模式,就是以表的制度为主,形成自上而下的布置、自下而上的层层上报,这种模式比较传统,偏重于为上级服务,这种观念需要转变,而且统计的指标不能满足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为了满足宏观经济管理需要,目前,很多统计部门制定了统计指标体系,这时的企业已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为确保企业经营决策的正确性,统计目标需要明确。

④对企业统计作用认识不到位。一些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认为统计只是对数据进行单纯的统计,例如简单的填写统计报表,对于这种比较简单化的工作来说,这种统计并不能较真实的反应工作的完整性,加之一些企业中缺少专门的统计机构货和统计人员,从而忽视了统计机构和统计岗位的重要性。

4.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必要性

①企业管理的发展对企业经济统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制度要求企业的统计工作更为规范,为此,我国的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可以说企业的管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而企业经济统计主要表现于企业管理工作中,其重要性主要表现在统计的结果方面,统计的结果能够辅助企业的领导者作出重要的决策,结果中包含的决策信息能够引导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管理在面对经济统计工作时,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统计人员,对于企业的经济统计信息要不断的完善,这些工作开展的依据是统计指标体系,但统计工作的统计指标体系要通过统计人员来设计,这个指标体系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数据,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与决策。

②目前的企业经济统计状况要求创新工作的开展。我国的企业经济的统计模式的建立缺乏创新性,没有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状况,在计划经济时期,企业经济统计只是对领导的汇报工作,其统计信息也不够准确,经过变革后,统计制度仍没有实质性的变化,统计方法和制度严重滞后于经济改革步伐,统计内容不科学、统计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等,这些都是产生统计问题的诸多原因,因此,统计创新工作迫切需要开展。

5.企业经济创新性统计的可行性

①科学发展观适合我国的企业进行经济统计的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的企业发展的更加稳定,科学发展观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是重要的思想理论,这种思想正是企业统计创新工作所需要的,企业在进行经营活动时以此指导,进行实践活动,做好统计创新工作,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②企业经济进行创新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我国的科学发展步伐在不断的加快,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科学技术是一种动力,带动了企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企业经济进行创新性统计的技术保障。例如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的应用,使得统计工作更加准确便利,统计工作的不断进步促进了企业经济统计的创新。

6.企业经济统计创新的主要内容

①企业经济统计思想观念需要创新。传统的思想观念要被现代的观念所取代,因此,企业要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统计工作的重要理论,而我们必须要重视统计工作,强化统计人员素质要的提升,完善对统计人员的管理,并且要建立统计人员的培训规划,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此调动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重视统计人员的全面发展,协调的发展观要求企业经济统计的各个环节协调有序的进行。

②企业经济统计内容的创新。企业经济统计的创新主要是体现在基本内容的不断拓展,并将信息化、网络化的企业虚拟运作统计真实的反映出来,其中还包括知识经济的人才创造力统计的反映和人本主义的企业文化统计的反映等。

③企业经济统计功能的创新。企业经济统计的主要功能包就是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创新评价功能,这种功能就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评价,这种量化的评价需要判断和测评,这种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挥出来的;分析功能就是指企业的统计人员应使用先进的统计软件,运用科学的手段,对企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

④企业经济统计的方法创新。企业经济统计方法创新就要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例如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这些技术推动了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能够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⑤企业经济统计的人才管理创新。统计人才在管理上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人才要在素质上创新,以满足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统计人员通过培训要能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掌握现代统计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

经济统计分析篇10

关键词:统计方法;经编产业;经济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近年来,我国经编产业在广泛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及设备并加大自主创新力度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品质量,经编产业呈现出稳步高速成长的势态,不仅经编服装及面料品种更加丰富,而且开发出具有先进水平的经编产品,在复合材料等领域取得明显成绩。但是,由于我国经编产业的发展基础比较薄弱,产业发展资料比较缺乏、研究方法比较滞后,我国经编产业在产业发展规划、产业管理以及产业决策等方面受到明显制约。因此,必须要从产业统计的角度,把统计方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经济管理中,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经编产业的基本信息,而且有利于搜集积累国内外经编产业的数据资料,为建立我国的经编产业统计制度及经编产业统计方法,加强我国经编产业的研究、预测以及管理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经编产业统计分析指的是在运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经编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对经编产业的统计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准确掌握经编产业的经济活动特征及运行规律。结合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实际,可以运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成本分析方法、趋势分析方法以及综合评定分析方法等。

一、成本分析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在统计学中,成本分析指的是利用有关成本资料为依据,对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产品成本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经编产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挖掘我国经编产业的生产潜力,在有效利用资金的基础上,不断降低经编产业的生产成本,努力提高经编产业的经济效益。

(一)经编产业成本分析的内容

经编产业的成本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1.深入研究并分析成本计划的执行以及变动情况的主要原因。2.比较不同的经编企业之间的经编产业成本差异,并研究出现这些差异的内在原因。3.研究单位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情况、单位生产费用以及单位产品成本等影响产品成本变动的主要因素。4.分析经编产品的成本项目,深入分析构成经编产业产品成本项目的结构及其特征,全面把握经编产业产品的各个成本项目对经编产业成本变动的影响情况及其程度。5.还要对经编产业的盈利情况进行分析,把握经编产品的盈利或者亏损状况以及影响因素。

(二)经编产业成本分析的主要方法

根据经编产业的特点以及成本分析内容的相关要求,经编产业成本分析可以采用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以及保本分析法等进行。

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一种相对简便而且应用广泛的经济统计及分析方法。在一般的成本分析活动中,通过对性质相同的指标进行比较,就可以基本分辨出成本水平等情况以及成本管理状况。把比较分析法运用于经编产业中,其主要内容包括:

(1)检查经编产业的成本计划执行情况

在检查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过程中,要把实际成本指标与计划成本指标进行比较,就可以分析出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状况及其程度,并且可以采用百分比法等来计算出成本计划完成情况。

(2)判断本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方面的差距

经编产业的企业要了解本企业与其他经编企业之间在生产成本水平上的差距,也可以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3)了解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状况

了解经编生产企业的成本变动情况时,可以将某一个时期的实际成本与历史同期的实际成本进行比较。

2.因素分析法

在进行经编产业的成本分析过程中,如果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经编产业的成本变动,并且要分析各个因素在成本变动中的作用时,就应当采用因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不仅可以分析各种因素在经编产业成本变动中的作用及其影,而且能够分析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保本分析法

在经编产业的生经营产中,由于很多因素的变动会对经编产业相关的企业出现亏损等问题。因此,要推动经编产业的发展,使经编企业获取经济效益,防止由于经济形势等的变动而出现亏损等局面,就应当认真做好包括生产成本核算在内的经济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经济分析等工作,以科学的方法指导经编产业的发展。而保本分析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由于我国经编产业基础薄弱,对于成本计算以及分析等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因此,在把成本分析方法应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时,应当要做好以下工作:1.提高经编产业生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在成本分析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意识。2.重视并加强成本核算等基础性工作,根据经编产业的生产特点及管理要求,选择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3.对于成本分析结果以及发现的问题,应当根据不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针对性措施妥善解决并进行有效控制。

二、趋势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一般来说,趋势统计方法指的是在对财务报表中相关指标或者数字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把两期或者多期连续的相同指标、比率等进行定基对比以及环比对比,就可以了解它们的变动情况、变动方向以及变动幅等,在此基础上,揭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情况等。就经编产业来说,可以采用的趋势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动态分析法以及统计预测法等。

(一)动态分析法

动态分析法指的是分析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预测其未来演变规律。动态分析法的研究内容包括:1.借助于相关数据指标等分析经编产业的发展变化特征。例如,使用平均速度以及平均增长量等数据揭示经编产业的发展水平等。2.借助特定的数据模型等描述经编产业的变动规律。3.对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状况进行预测。

(二)统计预测法

根据统计学的基本观点,统计预测法指的是在运用有关统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数据信息等,对经编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测算或推断。统计预测主要包括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借助于统计预测方法对经编产业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对经编产业的服务需求量进行预判,而且可以对经编产业的市场状况进行预测及决策。

三、综合评价分析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

综合评价分析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经编产业的相关企业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进而制定出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案。在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中,单一指标的评价分析总是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综合评价分析方法是一种更加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某些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而且具有计算方便、实用性强等优势。综合评价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层次分析以及模糊综合评判等。

(一)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就是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基础上,把复杂的经编产业现象分解成各种要素,通过分析或比较,选择出最优的方案。借助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准确把握经编产业的经济状况,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但是,由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层次分析法在经济产业管理中的应用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有:1.因素的设置非常重要,但是没有统一的法则。2.层次分析法中所建立起来的指标体系必须合理。3.层次分析法中在进行多层比较时,应当符合一致性指标的要求。4.层次分析法中需要求矩阵的特征值,否则容易出现误差。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在统计学中,模糊综合评价法指的是将模糊评判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结合起来,是对多重属性、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这一方法有助于将定性指标数量化及各项指标的无量纲化,从而把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结合起来,以综合反映经编产业在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各方面的状况。把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于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评价中,首先要建立各子系统运行状况的综合结构模型,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模糊数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建立起隶属函数以及评判矩阵,最后经过一系列矩阵运算,分析出不同水平年经编产业的运行状况以及得分情况,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得出评价结果。

四、结语

随着经编产业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经编行业的地位显著提升,经编服装以及产品的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由于经编产业资料缺乏以及经编产业研究方法的滞后,我国经编产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必须要重视统计方法在经编产业中的应用,采用科学的合理的统计方法,对经编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指出经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经编行业快速、协调以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房娜.当前国内外经编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J].纺织导报,2012(8).

[2]陶云彪.基于集群竞争力的海宁经编产业竞争力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