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财务管理权衡理论十篇财务管理权衡理论十篇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4:19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1

对于财务治理概念的解释,目前有以下几种:

1.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与公司治理结构基本相同。主要包括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手段。财务治理结构就是这样一种契约制度,它通过一定的财务治理手段,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以形成科学的自我约束机制和相互制衡机制,目的是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和权责关系,促使他们长期合作,以保证企业的决策效率。

2.企业财务治理,应该是一种企业财权的安排机制,通过这种财权机制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企业财务治理作为企业治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种经济利益冲突。

3.财务治理有狭义与广义解释,“狭义财务治理,一般指财务内部治理,尤其是特指财务治理结构,可简单定义为:由企业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等权利机构对企业财务权利进行配置的一系列制度安排,通过财务治理结构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分配,以形成一种财务激励约束机制。广义财务治理,一般是指企业采取共同治理,即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对企业财务进行治理。可定义为:用于协调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关系、平衡财务权利的一套正式的、非正式的制度或机制。”“涵义可概括为:财务治理就是基于财务资本结构等制度安排,对企业财权进行合理配置,在强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前提下,形成有效的财务激励约束等机制,实现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等一系列制度、机制、行为的安排、设计和规范”。

笔者认为,财务治理的实质是一种财务权限划分,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理由如下:

首先,财务治理是企业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发展到公司制这一时期的产物。在公司制以前的企业形式中,独资企业和合伙制企业的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基本上是统一的,出资人承担无限责任。而在公司制条件下,企业的资产规模扩大,出资人只承担有限责任,资产的终极所有权、法人财产所有权和法人财产经营管理权分离了,在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上层经营管理者与下层经营管理者之间形成了层层委托关系,原有的经营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要求,不能满足股东、债权人和经营管理层之间的权利划分及利益要求,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与之相配合而产生,对财权的划分进行制度规范。

其次,财务治理应是一种财权在企业有关掌管方之间划分的制度规范。财权主要包括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各方如何划分财务收支管理权、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监督权,依据谁对财产最终承担责任而定。但是,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各自拥有多少剩余索取权,不同层次的财务监督者或监督机构各自掌管何种和多少监督权,事先必须用明确的契约或制度来规范。

其三,财务治理应是有关各方及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在财产支配、财产使用和财产处置等财务活动、财务行为方面各自拥有权限的划分及运行管理制度。企业的财务活动每天都在进行,所有者不可能事必躬亲,只有交给经营管理者运营,但如何确定框架让其不违背所有者的意志,就必须建立一种制度,事先规定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活动权,以便在日常财务活动中有章可循,财务治理就是这样一种财务活动权限的划分制度。

其四,财务治理是一种财务权限掌管和财务监督执行的人员安排制度。在公司财务治理结构中,所有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志安排公司的高层财务管理人员,有权按照自己的需要派遣有关层次的财务监督人员,公司的经营管理者在不违反所有者意志的前提下,有权根据财务活动需要安排下属机构的财务机构负责人,并相应配置有关的财务管理权限,财务治理结构要包括这种财务人员的管理制度。

其五,财务治理是一种委托方对方本身财务利益的安排制度。所有者对经营者,高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属各层次经营管理者要设计利益刺激机制,以促使有关方努力完成所有者的财务利益目标。因此,委托方要适当考虑方的财务利益,并将这种财务利益在财务预算或财务权限中事先设定,这是财务治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六,财务治理是一种政府插手设计的财务管理制度。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要从公司的财务活动中取得财政收入,也要保证公司的财务运行秩序正常,必然会根据具体国情,从宏观管理方面,设计和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财政税收管理制度,以促进公司财务活动顺利进行,这也构成公司财务治理的组成部分。上述各项制度的综合,就形成了一套管理体制。因此,财务治理可以归结为:财务治理是在公司制条件下,政府、出资人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在财务收支管理、财务剩余索取、财务监督、财务利益分配和财务人员配置等方面划分权限,从而形成相互制衡关系的财务管理体制。

财务治理这种管理体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多层次的财务治理主体。从公司的终极财产所有权至最终财产使用管理权之间,存在着多层次的委托关系,因此,企业财务治理主体表现为多层次性,即每一层面都是下一层面的财务治理主体。一般来说,下一层面的治理主体受制于上一层面治理主体,执行者受制于委托者或决策者,决策者受制于监督者和所有者。在国有制公司中,国家政府既可以所有者身份作为治理主体,又可以社会管理者身份成为治理主体,参与公司的财务治理行为。

2.多个不同的特定财务治理客体。相对于多层次的财务治理主体来说,每一财务治理主体都面对一个或一群特定的治理客体,即各治理主体在其财务监督权、财务分配权和财务决策权范围内被掌管、被制约的对象,这些对象可能是子公司的经营者及其财务行为,也可能是公司某一职能部门的财务收支活动,或是同一层面各主体制约的其他职能部门的财务行为。

3.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共存于一个财务治理结构中。不同层次的财务治理主体与客体,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如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需要采用契约或合同的方式,规定各自的财务权利和义务;采用解聘或辞职的手段,弥补契约的不合理或一方不履约;在不同经营者之间需要采用确定薪酬方式,固定双方的委托关系;采取扣减薪酬或增加奖励等手段,激励方努力。这些不同的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共存于一个财务治理结构中。

4.相互制衡是财务治理中的基本状态。与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不同,财务治理中的主体与客体、不同的委托方与方、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之间,按照市场规则形成相互约束、互为条件的制衡关系。在这种制衡关系中,高层与中、下层经营管理者之间,终极所有者与法人财产所有者之间,彼此的关系既表现为权力统制与服从的关系,又表现为依靠契约相互界定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任何一方超越自己的权利与义务作为或不作为,都有可能使这种制衡关系遭受破坏。

确认财务治理是公司制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正确认识财务治理的复杂性。财务治理是一个复杂问题,它是一定经济管理体制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表现形式,要涉及相当多的财务关系,影响国家、投资者、债权人、经营管理者和公司员工等利益相关人的财务利益。设计合理的财务治理结构,在短时期内难于一蹴而就,务必小心谨慎。

2.财务治理主体应将国家政府包括在内。在公司内部财权分配和制衡关系中,国家政府对公司的财务政策和财务行为进行规范,是不可避免的,中国如此,外国亦如此。撇开国家政府研究财务治理问题,难以保证财务治理结构合理,在实践中会带来不利后果。

3.研究中国公司的财务治理问题,不应脱离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沿革。目前中国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过去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延续。沿着中国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历史轨迹,借鉴外国的经验,去研究财务治理问题,或许更能做到取人之长,加快我国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合理与规范。

二、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1.所有权关系理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本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分离,财产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分离,形成了财产所有、占有、使用与处置权归不同利益主体或机构掌握,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终极所有权拥有人与法人财产所有权占有人之间,在资产运营、资本投向、收益决定和剩余分配的财务事项上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关系,这种由于两权分离而形成的关系及其有关的理论就是企业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2.委托关系理论。由于两权分离,财产所有者与经营管理者在企业财产所有与占有使用上形成了委托关系,经营管理者内部不同层级之间也形成了委托关系,这些委托关系容易引发“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完美无缺的契约几乎不可能。因而,委托方必须设计一种体制,使受托方在其监督之下,努力工作,不发生“逆向选择”行为,确保或超额完成委托方的任务。受托方在努力工作的同时,亦会千方百计为自己寻找机会和理由,以谋求更多的个人利益。这样,在不同的委托方之间,客观上需要建立一种互相约束、相互制衡的管理体制,这种委托关系及其有关理论,亦是企业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

3.公司治理理论。财务治理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公司治理基础上,公司治理理论自然成为财务治理的基础理论。公司治理或公司治理结构理论是关于公司制条件下,所有者和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之间在公司财产占有、使用、处置、剩余分配与监督控制方面形成的相互制衡关系的理论。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公司制,公司治理理论的出现是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前提,没有公司治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就不可能有财务治理理论的产生、发展和成熟。

4.财务关系理论。企业内外部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财务关系,包括财务管理权与财务执行权的划分与协调关系、收入和支出权限分割关系、不同经营管理层次和利益主体之间的财务权责关系、企业税利交纳和财务剩余分配关系、财务监督约束和薪酬激励关系等。这些财务关系理论将影响财务治理结构的设计、构建和调整,正确处理这些财务关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计、构建和调整财务治理结构的过程。财务治理结构如果不慎重处理好政府、昕有者、经营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关系,这种财务治理结构将难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变化。从这一角度看,财务关系的理论应该是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之一。

三、财务治理的主要组成

1.公司内部财务管理权限划分制度,即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及下属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财务部门和相关人员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权限界定制度以及权限调整制度。具体表现在资本投资决策权、经营收入和产品定价决定权、成本费用开支权、利润实现确认权与分配权、注册资本扩张与缩小决策权、对外融资举债决策权等方面的权限划分制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政府作为所有者或出资者,成为财权划分的主要方面。

2.公司内部掌管财权的人事安排制度。掌握财权的人员、特别是高层掌管财权的人员选聘安排制度,是公司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治理和其他管理体制一样,没有相应的人事安排制度作为其基本条件,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其引起的财务行为就不能做到令行禁止,也不能在企业内部形成财权制衡。这一制度不仅包括财务总监、总会计师、财务部经理及下属部门财务人员的配置,而且包括掌管公司财务决策大权的董事会成员、总经理、副总经理和下属部门经理的人事管理制度,以及负责公司财务监督的监事会成员的任免管理制度。在国有和国家控股的公司中,政府职能部门代表国家制定和掌握该人事安排制度。

3.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具体包括股东大会对董事会、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属经营管理者在成本费用计算、财务收入与支出、薪酬确定与支付、利润计算与核实、财务业绩考核与评价等方面的事前、事中与事后监督制度、监督方式与运行操作方法等。在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政府以所有者和社会管理者双重身份参与公司的财务监督活动,设计和调整公司的财务监督体制。

4.所有者对经营管理者、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激励机制。这种激励机制是促使不同层次的经营管理者认真努力工作的条件。没有激励机制,企业财务治理结构的有关组织机构难以发挥正常效力。财务激励机制主要包括:财产终极所有者对法人财产所有者或法人代表的激励机制、董事会对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激励机制、上层经营管理者对下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激励机制等。国家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给公司设计财务激励制度创造相应的环境。在国有和国有控股公司中,国家政府直接以所有者身份参与财务激励机制的设计、建立和调整,并监督其实行。

5.下层经营管理者对上层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的财务信息反馈制度。为了尽力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不利影响,上层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会建立一种定期的信息反馈报告制度,迫使下属及时、尽可能准确报告企业的财务信息,这种制度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财务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政府对此亦会作出相应的制度规范,以掌握必要的财务信息。

6.企业下层经营管理者对上层经营管理者、一般员工对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从世界各国的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实际情况看,下属对上层、一般员工对高层和不同层次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通过工会或派员参与监事会、董事会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国家,这一体制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以上几方面构成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权限划分体制是财务治理最基本的制度;掌管财权的人事管理制度是保证财权划分并能顺利实施的决定性条件;财务监督体制和财务激励机制能促使掌管财权的经营管理者努力工作;财务信息反馈制度可以帮助所有者、高层经营管理者及时了解财务状况,防止不同者出现“逆向选择”行为,避免人的“道德风险”;而下层经营管理者和一般员工对上层经营管理者的财务监督体制则是其维护合法权益、形成制衡关系的保证。

四、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联系与区别

公司治理与公司财务治理的联系主要有:1.公司治理是财务治理的基础。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其制定的《公司治理原则》中认为,“公司治理是一种据以对工商业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公司治理明确规定公司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遵循的规则和程序。”财务治理作为一种管理体制,在很多方面要根据公司治理的规则和程序来制定自己的管理制度,要根据公司治理的责权划分来决定自己的财权划分,要根据公司治理的机构设置来配套相关的财务机构,要根据公司治理的目标来确定财务治理的目标,要依据公司治理的监控体制来设置自己的财务监督体制。2.公司治理的形式决定财务治理的形式,财务治理的形式反作用于公司治理的形式。公司治理的形式如是美英公司模式,财务治理的形式就会将财权集中在公司经营管理者手中,所有者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会主要依靠外部监督形式;公司治理的形式如是日、德模式,财务治理的形式就会更多地表现为大股东直接掌管财务监督权、机构控股及直接派员参与财务管理等。反过来看,所有者、经营管理者和有关利益方若在财权方面作出变动,必将影响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如将部分财务监督职能从所有者指定的相关监督机构转移到内部审计机构,会引起公司治理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3.公司治理的目标影响财务治理的目标。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出资人的经济利益,财务治理的目标受其影响,亦是围绕出资人的财务管理权、财务监督权和财务剩余索取权不受侵害,使财权尽可能掌握在出资人所信赖的人手中。4.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都根源于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没有财产终极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分离、法人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就不可能产生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问题。

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的区别主要有:1.制衡的着眼点不同。公司治理制衡的着眼点主要侧重于公司内部人事组织制度及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剩余索取和监督权力的分配,经营管理运行机制的设计、构建与调整,以及由此产生的激励约束问题;财务治理制衡的着眼点在于财务决策权、财务收支决定权、财务监督权和财务人员尤其是高层财务管理人员的配置问题。2.运行方式方法不同。公司治理的运行方式方法主要是通过确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的人选,规定各自的职责权限和激励方法,形成制衡关系;财务治理的运行方式方法主要是通过对不同经营管理层次在财务决策、财务执行、财务人员安排和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权责划分,形成在财务活动管理权限上的责权利关系。3.激励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激励形式主要侧重对经营管理层的职位提升、预期收入增加、薪酬或期权、期股的确定,以及非薪酬方面的奖励,如带薪休假等形式;而财务治理侧重用货币价值形式实行的薪酬、期权或期股的激励。4.约束制度的侧重点不同。公司治理的约束制度偏重行政、人事、经济和法律等方面;财务治理的约束制度侧重于以货币价值形式表现的薪酬降低、承担经济责任、赔偿经济损失和取消期权期股等。

「参考文献

[1]冯巧根。财务范式新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0.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2

一、财务治理的核心是财权配置

西方财务界最初是各自独立地就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开展研究的。但随着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企业内部出现了多层次的委托关系以及与之相伴随的各类财务问题,要求结合制度、权力层面去阐释,由此推动了以价值管理为基础的传统财务理论的拓展,推动了公司治理理论与财务理论的融合。1991年,英国卡德伯瑞(Cadbury)报告作为世界上第一部公司治理文献,在强调财务重要性的同时,阐述了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及控制等问题,对财务治理理论的形成影响深远。

在西方,有关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对资本结构进行的非数量性研究形成了诸如资本结构的激励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控制权理论等,这些新财务思想为财务治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学者们的研究无论是从资本结构与经营者行为之间的关系出发解释最优资本结构问题,还是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阐述企业产权配置与不完全契约之间的关系问题等,都充分体现了财务理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相融合的研究思路。我国学者在充分借鉴西方财务学和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将财务与产权、制度相结合,并在我国既定的制度条件下进行创新,提出了“财务治理结构”、“财权”等概念,初步建立了以融资结构为基础、以财务激励和约束机制为支撑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在此过程中,伍中信的财权配置论颇有影响力。他认为财权是一种“财力”与“权力”的结合,“财力”即财务资本或本金,“权力”即支配财力的权能,主张以财权为核心,体现企业内部各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制衡的关系。李心合则强调应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逻辑下考虑财务治理,由此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将参与财务治理的主体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了企业外部。杨淑娥等认为,财务治理是指通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财权,调整其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何进日等认为,财权是体现财务权责结构的一系列权利束的总和。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来解释财务治理,则静态强调的是公平,动态是在兼顾公平的前提下强调效率,财权配置表现为公平和效率的权衡。

综上,本文认为,所谓财务治理就是以财权配置为核心,在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下,兼顾公平性与效率性,体现企业内外部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权利,形成有效财务制衡和激励约束机制的一系列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实践中,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存在不同,表现在诸多方面:首先,财务治理主体既包括依赖公司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自然人和法人,如出资人、董事会、经理层等,也包括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的自然人和法人,如小股东、政府、债权人等。财务管理主体是指企业内部以资金运动为主的财务活动参与者与执行者,包括各层级管理者和员工等。其次,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方面,它从处理利益相关者之间财务冲突的角度研究财务理论,始终关注产权中的核心即财权问题,期望通过财权配置和再配置,达到维护利益相关者利益的目的;财务管理则是基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产生的,所关注的是如何提高企业内部的财务效率。其研究视角更多地局限于从财务指标、财务报表等资金数量层面以及企业资本筹集、运用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分析企业财务活动及其成果,关注的重点在于配置资源的价值运动上。第三,财务治理的研究结合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企业合约的性质与所有权配置之间的关系,旨在为解决以财务资本受托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委托关系寻找途径;财务管理则是在既定财务治理模式下采取行动,实现资本有效利用和各相关主体的财务利益均衡等。有关产权契约关系问题以及制度问题的研究并不构成财务管理研究关注的核心。

二、财务治理通过财权配置提高公司治理效率

众所周知,财务活动是一种价值运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本金投入和收益活动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的经济关系。它不仅能综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而且对企业各项决策具有导向性作用。财务治理处于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决定公司有机体能否生存的前提;财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的核心,财权配置的效率体现着公司治理的效率。

有关公司治理涉及的内容极为庞杂。从企业层面看,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在股权结构分散的情况下,公司治理的重点在于解决分散的小股东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在股权集中的情况下,公司治理则旨在解决企业“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实践中,公司治理的目标主要是借助于财务治理实现的。财务治理通过财权配置界定各利益主体的财权边界,由此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财务运营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所采取的财务政策,以及财务行为的优化与财务管理的效率,并最终影响企业价值。作为一种管理体制,财务治理一方面要遵循公司治理的规则和程序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划分财权,并设置配套的财务机构及相对应的责任。另一方面,财务治理要根据公司治理要求,分配财务决策权力和责任,在利益相关者之间配置财权,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保障其经济和社会利益,使实施经营行为的人拥有做出经营决策所必要的财权。

公司治理存在不同的模式,对其选择的依据在于是否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但不同治理模式的区别仅在于拥有财权的主体不同。概括地说,公司治理和财务治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如果说公司治理的目标旨在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绩效的话,那么,财务治理的目标则是为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现实中,每个财务治理主体都具有扩大自身财权、保障自身利益的内在要求,因此,单靠财务治理主体自身的自我约束是不够的,财务治理主体之间必须借助于权力制衡、承担责任并得到一定的利益回报实现责权利的恰当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既可以依靠某种契约来界定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也可以通过权力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起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利益相关者任何一方超越自己的权利与义务,都可能导致这种制衡关系被破坏。

虽然由两权分离而形成的委托关系是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产生和发展的共同根源所在,但不能简单地将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等同起来。究其原因是因为:公司治理主要侧重于公司内部各利益主体如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相互制衡和激励,以及由此产生的激励约束问题;财务治理则侧重于财务控制权、财务收益权的配置等问题。财务治理期望通过建立科学严密的权力制衡机制,将企业财权多层次分配的问题由局限于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机构之间的分配延伸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各个方面,使企业一切重大项目的立项、审批等决策活动更趋于公开、公平、有效。从外延的角度看,财务治理除应强调通过治理结构等制度安排形成有效治理机制的同时,还应强调治理行为规范的作用,目的是通过企业财权的合理配置制约企业的一切财务活动,提高治理效率。

三、财权配置的关键是利益相关者财务控制权与收益权对称

财权总是与特定主体相关联的,主要可分为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其中,财务收益权是对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取得的收益的要求权,是剩余索取权在财务方面的具体体现;财务控制权则主要表现为对财务主体做出财务决策施加影响和监控的权利。判断企业财权配置是否合理的一个基本标准就是看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权是否对称,也即掌握财务控制权的经济主体是否能为其实施财务控制导致的结果承担主要责任,进而得到相应的财务收益。具体而言,一方面,安排财务控制权的主要依据是财务收益权,实现财务收益权的保证则是财务控制权。企业各层次财务主体对财务控制权的掌握程度最终会影响到财权配置的结果。由于企业的重大财务决策大都涉及到其战略层面,因而,财务主体对财务决策权影响和监控的程度必然直接关乎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就决定了企业必须以战略的眼光配置财权,协调与平衡各相关利益主体关系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财务收益权的分配来实现其产权收益,通过参与财务控制权的分配来互相制衡。对利益相关者而言,企业的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若不呈对称分布,而是集中于某一类利益相关者,其结果则意味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可能被损害或被剥夺。从财务方面看,由于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各方的收益保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决定了随财务状况的变化而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转换其财务控制权的可能性。

财权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原始产权而又独立于原始产权。现代企业财务的产生、运作等都与产权息息相关。对于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而言,财权随产权的分解而分解,分解的过程也就是对财权进行分割、配置的过程。因委托关系的多层次化,使得与之相对应的财权分割、配置也呈现出多层次化的特征。由于企业本质上是一组由利益相关者签订的契约的集合体,每个利益相关者在各自利益最大化目标的驱使下,必然会围绕财权展开博弈,并期望通过博弈实现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权相对应。为此,企业财权配置不能只考虑股东和经理层的利益,而必须兼顾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问题在于,公司财权结构是动态的,尽管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是财务治理效率的核心,但由于受各种制度、技术条件的限制,上述二者之间在某些情况下仍难以实现完全匹配的要求,由此将导致财务治理效率与企业期望值之间的差异,差异程度直接体现财务治理的有效性。

四、财权配置的过程是规范与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过程

历史地看,企业财务的价值导向经历了从保障股东利益向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演进过程。按照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专用性投资缔结的合约网络,由此决定了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每个利益相关者应享有的权利。在共同治理逻辑下,一方面,企业不仅要重视股东的利益,保障经营者的权威,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要重视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监控,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实际参与带来的收益等,通过“财”和“权”合理有效结合,使财务治理的过程成为规范和协调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关系的过程。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的不确定性和契约的不完全性,企业经营存在着风险性。作为企业产权的核心内容,财权的有效配置是保障企业降低风险、有效运行的关键。为此,企业应依靠一系列财务契约,来明确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同时,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迫使公司经理层执行制度、报告真实财务信息;通过借助于有关法律条款来保护所有者的财富,不断调整企业财权配置状态,进而实现产权高效配置及产权结构优化。当然,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要确保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规范与协调以及财权配置的有效性,还需要有一个有效的市场机制,从制度层面规定企业财务运作的基本框架,并对其效率实施影响,以便真正实现各利益主体在财权配置中的相互制衡。

总之,财务治理及财权理论的提出,既是现代财务区别于传统财务的根本标志,也是我国财务理论研究和财务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基石。企业财权配置不仅应是其内部股东和经营者的财权配置,而且应扩展到包括中小股东与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外部财权配置。这样一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财务治理模式不仅有助于实现对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调整和分配,而且有助于在充分体现公平性和效率性的前提下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3

关键词:财务治理机制;效率释放;机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0)01--0052--05

一、引言

财务资源配置与财权配置两大职能的提出,将现代财务分为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两大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领域,有利于构建两大平行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治理理论与运作体系,从而为完善现代财务体系提供了良好的思路(伍中信、张荣武,2005)。既然财务理论体系可以分解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财务治理理论体系,相应地,财务机制也就可以分解为财务管理机制与财务治理机制。限于研究主题的需要,本文主要探讨财务治理机制。

张敦力(2002)探讨了委托结构中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张兆国等(2004)认为,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要使各利益相关者的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能实现,就必须建立一套共同治理和相机治理相结合的企业财务治理机制。杨淑娥等(2005)认为相机治理机制主要是通过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确保财权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配置能发挥衡量监督和激励是否相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否匹配,从而利用财权配置达到相关利益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财务治理机制包括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财务约束机制三个方面,这三大机制与财务基础机制的财务主体机制、财务动力机制和财务制衡机制保持着内在的一致性(衣龙新,2005)。也有学者认为财务治理机制主要解决财务基本机制、财务激励约束机制以及财务相机治理机制等问题(林钟高,2005)。尽管已有研究成果还不够深入和完善,但毕竟为后续的财务治理机制探讨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构建

我们研究发现,公司财务的本质是“产权价值流”,“产权价值流”集中体现为“财务价值链”,而“财务价值链”的有效传导和流转离不开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协同运作。“机制”(mechanism)一词在人们的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含义甚广。将“机制”概念引入财务学领域,就产生了“财务机制”范畴。我们在借鉴宋献中(1999)、罗飞和王竹泉(2003)等学者观点并融入个人理解的基础上,对财务机制进行了拓展。所谓“财务机制”是指财务体系内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务体系内在的本质的调节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运行规律。它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财务机制是一个动态人造系统,按照一定的规律自动发生作用并导致一定的财务经济结果;(2)财务机制既不是最终结果,也不是初始原因,它是把财务期望转化为行动、原因转化为结果的一种中介;(3)财务机制制约并决定着财务功能的发挥,在一定财务体系中,财务机制是客观存在的,它所反映的是财务内在的、本质的作用方式和规律,是财务体系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4)财务机制的优劣是以其作用于财务体系而导致的机能强弱来评价的;(5)财务机制主要由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和财务监督机制构成,其中,决策机制是“方向盘”,激励机制是“发动机”,监督机制是“刹车”,三者同舟共济,为财务机制体系的健康运行保驾护航。

财务治理机制体系是财务机制在财务治理领域的分支机制体系,主要包括: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财务监督制衡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其中,财务战略决策机制、财务激励创新机制和财务监督制衡机制等三大机制是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核心机制,分别对应于财务机制体系的财务决策机制、财务激励机制与财务监督机制。但是,仅有核心机制还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本文建构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作为动态协调机制,为前三大核心机制服务。由于各种财务治理机制的运作需要信息,也由于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信息不对称,因此,我们又提出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作为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保障机制。

三、财务治理机制的效率释放机理考析

尽管财务治理环境是基石、财务治理结构是内核,倘若缺乏财务治理机制这一“引擎”,财务治理也必然是低效率的。因此,我们务必在构建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各财务治理机制的效率释放机理,使各机制有机联动和配搭,从而形成财务治理机制体系的协同运作,催生财务治理效率强劲释放。

(一)财务战略决策机制与治理效率

我们研究发现,公司财务本质可以精炼为“产权价值流”,“产权价值流”集中体现为“财务价值链”,而“财务价值链”最为关键的模块就是“战略决策”。因此,财务战略决策机制是财务治理机制中最基本的核心机制,任何财务激励创新机制和监督制衡机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财务战略决策机制基础之上的。所谓“财务战略决策机制”,是指公司为了实现财务治理目标,在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重大财务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所进行的非程序化的风险型的选择或调整过程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作用过程,以及由此决定的财务治理体系内在的本质的调节形式、方式方法和手段的运行规律。财务战略决策机制是财务治理的最主要机制,公司重大财务行为都需要由其来引导和规范。财务战略决策机制着眼于公司资源、能力和环境有效整合的连续一体化,着眼于战略价值观、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基础上的剩余财权配置与利益分享机制、长效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全面预算管理与业绩评价,着眼于权变理论基础上的战略决策与财务环境的动态协调。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及其动态竞争优势的内化,是确保公司财务治理目标实现的关键,以剩余财权配置为中心的财务动态治理是竞争财务观和战略财务观形成的助推器,而财务战略决策机制则是财务动态治理效率的根本引擎。

财务决策权是战略财务决策机制的核心,也是财务治理权、财权配置和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而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收益与财务治理成本的对比,其核心是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财务战略决策机制以“财务决策权”为媒介进而强力牵引财务动态治理效率释放。

(二)财务激励创新机制与治理效率

创新是公司发展的灵魂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财务激励创新机制是以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对应为手段,综合运用各种财务激励方式,协调公司财务契约参与者之间的财权关系和财

务冲突,诱致利益相关者实现公司合作剩余最大化的一种机制。

股东一经理人财务冲突,债权人一股东财务冲突,消费者一公司财务冲突已经成为现代财务学的基本命题(芬尼特,1999)。财务治理主体的构成广泛,各主体的需求不同,存在大量财务冲突的可能性,财务激励创新机制对各主体积极参与财务治理的极端重要性凸显出来。事实上,股东一般十分关注红利和资本利得,而且股东之间也存在差别,大股东更关心控制权收益等长期收益,中小股东则偏向于短期利益,投机性浓;债权人主要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安全性良好的公司容易获得债权人更多的财务支持;职工对薪酬和岗位安全较为敏感;经理层则是财务激励创新机制的重点,激励效果事关经理层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对公司价值创造具有决定性作用。企业家是公司的中心签约人,其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家区别于一般经营管理者的关键。报酬激励机制越完善,企业家创新的效用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创新;控制权激励作用越大,越有利于企业家进行创新。利益相关者对公司财务治理的参与,有助于良好的公司激励约束机制的形成,有助于合理配置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他们的反馈信息可能优化创新行为,获得最大化的创新回报(王辉,2005)。因此,公司的创新与激励机制密切关联。

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就是促进以企业家为中心签约人的要素所有者之间由非合作博弈转变为合作博弈以提高公司合作效率。而财务治理要实现其根本目标,就必须科学设计激励创新机制,将财务激励与权力激励、财务激励与精神激励、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个人激励与组织激励等有机结合。实际上,制度是影响公司发展的根本因素之一,制度促进或阻碍公司发展是通过激励或压抑创新实现的,因为公司发展的实质就是创新。因而,好的制度是能够持续激励创新的制度,同时,这种制度本身也应是充满生命力的、开放的、不断调整和创新的。从本质上说,财务治理制度是一定约束下的激励创新机制的多元组合。总之,财务激励创新机制通过创造公司价值,降低治理成本,进而增进财务治理效率;财务治理效率高的公司因具有坚强后盾而更有动力进一步优化激励创新机制而对其实施正反馈功效。

(三)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与治理效率

财务监督制衡机制是指对财务治理主体行为进行监督制衡,防止权力失衡而导致财务治理效率低下的一种保障机制。其中,公司经理层是财务监督制衡机制的作用焦点。

现代公司是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和社会资本所有者之间一系列产权契约的联结体,抑或说是由资本、劳动、管理和技术等不同生产要素所有者组成的产权契约体。公司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要素所有者相互合作能够创造出组织租金或合作剩余。实际上,企业契约理论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石,企业只有为利益相关者服务才能获取高效率。利益相关者之间谈判力的对比及其所处的环境决定了公司财权结构的动态性和状态依存性。仔细分析发现,财务治理体系并不是一个天然的“和谐社会”,因为通用财权的履行未必能自动实施,剩余财权的配置也未必实现帕累托最优。合作剩余的创造与分配需要财务治理机制的支撑,合作效率的提高也需要财务治理机制的鼎力支持。其中,财务监督制衡机制就是不可或缺的机制之一。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职能严重弱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严重缺失的现实,为了完善公司财务治理,强化公司内部监督制衡,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由此带来了公司监督制衡机制的制度冲突问题。实现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的制度契合与同构,进一步完善监事会的监督职能,是实现上市公司良好的治理机制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支撑。

我们认为,财务监督制衡机制需要通过内部监督制衡与外部监督制衡构成的具有递进性和交互性的综合系统,来建立相关各方的激励约束关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股东和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本质上讲,内部监督制衡机制是以产权为主线的内在制度安排,其治理载体就是公司本身,而外部监督制衡机制是以竞争为主线的外在制度安排,其治理载体是市场体系。当然,公司监督制衡机制的“路径依赖性”,公司制度的历史、管理实践和公司文化传统等,在监督制衡机制的确立和演进中也是很重要的,但旨在解决财权契约主体之间合作与冲突的治理精髓却是相通的。通过“产权”与“竞争”这两条主线,构建由“内部监督制衡”与“外部监督制衡”组成的财务监督制衡机制,促进利益相关者“竞合关系”的形成,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限度增值,降低治理主体的交易成本、股东与经理之间的第一类成本、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成本等治理成本,从而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四)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治理效率传导剖析

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动摇(或日颠覆)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根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明显晚于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然而,利益相关者理论通过“内外兼修”日臻成熟,并于20世纪90年代一改与公司社会责任思想独立发展的路径,从而出现有机融合发展的态势。当前,企业契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公司社会责任思想,均是炙手可热的理论前沿和实践焦点问题。这为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的构建奠定了基石。

共同治理兼具创租优势与效率困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不仅强调利益相关者特别是人力资本所有者的产权应该得到保护,而且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合作对于公司组织租金的创造和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但是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存在道德风险问题,即效率障碍问题。

财务相机治理(contingentgovernance)是指公司控制权随公司绩效或经营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动,或者说是财务动态治理。相机治理机制的依据是关注公司所有权的或有特征,主要是通过对剩余控制权的争夺来改变既定利益格局。相机治理考虑公司动态发展的可能性,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财权契约支持网络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其中最容易或最有可能利益受损的一方就会暂时获取控制权。财务治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动态相机治理,通过恰当地界定安排财权契约当事人在不同状态下的责权利,使其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和稳定,在矛盾中达成协调与一致,力求公司财务治理有效,共同推进公司决策效用最大化,实现公司价值创造。有效率的公司相机治理至少需要三个有效率的市场作为其外部条件:竞争性的产品市场;竞争性的劳动力和原材料市场;竞争性的资本市场和高效的金融体系(林竣清、黄祖辉,2003)。

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在逻辑上陷入了西方经典企业理论的团队道德风险,存在效率障碍问题;而相机治理在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并不能有效“相机”,相关者控制权行使效率不能得到确保。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有机契合而形成的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在关系契约治理的辅助下,成为财务治理效率

的重要源泉。公司治理结构本质上是一个关于公司所有权安排的契约,其核心命题在于如何通过一个人力资本所有者、物质资本所有者与社会资本所有者之间的权利的契约安排,实现公司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对称分配,进而提高公司组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中的决策效率。随着人力资本、知识与信息在公司核心竞争能力的形成与积累中的功能日益凸显,共同治理日益成为公司发展中的现实诉求。作为公司在知识成本与成本双重约束之下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结果,共同治理是公司所有权安排的常态,而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的结合则是公司所有权安排动态发展所必须基于的原则(严若森,2004)。

综上所述,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的对称是有效率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前提;共同治理体现了常态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为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而进行的合作,而相机治理则是在特殊情况下客观面对利益相关者财务冲突的基础上,保证这一合作状态持续稳定的机制;共同治理与相机治理耦合机制是利益相关者在常态和异态下尽可能长期合作的有力保障和公司财务治理效率释放的源泉。

(五)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与治理效率

所谓“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就是使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外部性内在化,从而提供真实与公允的财务信息的制度安排。上市公司财务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问题,确切地说是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财务冲突;二是不完全契约(信息不对称)。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不完全契约,本质上是由于信息非对称性引起的,因此,可以说信息不对称是财务治理产生的根本原因。既然信息披露与财务治理如此密切相关,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就是提高治理效率,那么,科学的财务信息披露机制对于财务治理效率就是至关重要的。财务契约的利益相关者必然会围绕具有经济后果的财务信息展开博弈,力图改变利益分配格局,由此催生了财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谁应受益、谁应受损的财务信息产权问题。公司剩余索取权为利益相关者参与财务信息产权博弈提供动力,剩余控制权则决定着财务信息产权博弈的动向。

在财务治理的全过程中,定期并及时对外报告(披露)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营管理信息是上市公司必须承担的持续性的社会责任。完整、透明的对外财务报告是提高财务治理效率的关键。财务信息市场失灵主要有三个原因(崔学刚,2004):由于财务信息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从而使它具有外部性,公司的趋向将是减少信息生产或降低财务信息质量;鉴于投资者的“天真”和不能充分掌握和分析信息,促成那些经济效益差的公司可能多报不真实的信息,反过来又迫使经济效益好的公司为了争取到顾客而再追加信息成本;财务信息存在不均等或非对称性,公司经理可能操纵财务信息的披露。

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制定不合理所造成的财务信息披露外部性,可以通过政府和财务信息使用者的机制设计予以逐步矫正;财务信息披露主体故意行为不当所造成的财务信息披露外部性和财务信息披露主体非主观故意(行为偏差)所造成的财务信息披露外部性,可以借助于政府、审计机制和财务信息使用者等手段予以逐步缓减。在此基础之上,财务信息披露规则制定过程和执行过程中的外部性得以内在化,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性得以增强,财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程度得以提高,进而使全过程都对财务信息具有依赖性的财务治理具备功能发挥的基础。财权契约的不完全性因信息的非对称性降低而缓减,问题导致的财务冲突因决策有用信息的增加而得以部分消融,换言之,财务信息披露机制从财务治理产生的根源方面,降低了财务治理成本,提高了财务治理收益,即财务信息披露机制的有效性与财务治理效率具有正相关关系。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4

[关键词] 资本结构;股权结构;负债结构;财务治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6—0062—05

一 引 言

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抽象概括,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1]。公司治理结构以财务治理结构为核心,财务治理结构的要点是在效率的基础上使公司剩余财务索取权与剩余财务控制权相匹配[2]。

纵观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史,可以发现其研究内容都与财务治理(结构)效率(融资效率)有关,只是研究视角和程度不同。尽管西方学者已经意识到公司财务与公司治理具有内在关联性和依存性,但并未展开深入研究,未能正式提出财务治理范畴,未能构建出完整的财务治理理论体系,更没有深入研究财务治理的根本目标财务治理效率[3]。而国内对于财务治理的研究也是刚刚起步,还远未成熟。以往学者的研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也存在以下不足:1)简单地用资产负债率来衡量资本结构,忽视了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影响。2)只从成本或收益角度分析财务治理效率。3)资本结构对财务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大多停留在资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股权结构、债务结构对股权成本的影响,很少涉及到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的深层次系统研究。

鉴于此,本文在衡量资本结构时加入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并从财务治理成本(股权成本和负债成本)和财务治理收益(会计业绩)两个角度来衡量财务治理效率,分析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深层勾稽关系,为我国上市公司优化资本结构从而提高财务治理效率提供合理的经验支持。

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关系的检视,是对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成本、财务治理收益相关关系的统一检验,存在叠层关系检验(如图1)。资本结构包括三大内容:资本结构(狭义)、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良好的财务治理效率是财务治理活动的根本目标,财务治理效率的实质在于:在既定的财务治理环境及其变迁中,财务治理结构与机制在多大程度上降低财务治理成本并同时获得多大的财务治理收益,或者说以尽可能低的财务治理成本取得尽可能高的财务治理收益[3]。

(一)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

资本结构的选择决定了公司财务控制权在公司所有者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机制,决定了有效率的财务治理机制安排,即在公司破产时财务控制权能从公司所有者转移给债权人。债权人通过债务契约设置的限制性条款可能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以及债务可能导致的财务控制权的转移成本,构成了公司负债的成本。当公司的负债逐渐增加,公司破产风险和过度投资的动机也加大,管理层的积极性和自由裁决权也随之扩大,股权成本降低,债务成本升高。但是保持适度的负债率可以使增加的债务成本小于减少的股权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使财务治理成本最低[4]。如果财务治理收益一定,那么财务治理成本最低就意味着最高的财务治理效率。故提出假设:

假设1:公司的产权比例较低时,适当提高产权比例能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二)股权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

Shleifer和Vishny研究表明,公司经营的好坏与大股东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大股东更愿意并有能力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从而解决了股东监督管理层的动力和信息成本问题,使股权成本得以降低[5]。elston和Goldberg对德国公司研究表明,股权越集中,管理层获取额外高报酬的能力越小,即股权集中能够约束管理层的金钱利益。公司如果存在几个大股东,形成控制权共享的局面,即股权制衡。由于多个大股东的存在,可能会大大降低控股股东对管理层的监督效率,因为第一大股东需要为协调其他大股东之间的矛盾而付出额外的代价,从而导致治理成本的上升。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股权集中度与财务治理效率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财务治理效率负相关。

吕长江等、张兆国[6]研究表明,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由于存在产权主体缺位问题,管理层更容易牟取私利、产生在职消费行为,从而成本更高。但张翼、王鹏等、李明辉研究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于需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从而会较好地保护股东及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公司业绩更好[7]。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国企的管理层大多接受政府的监督和干预,因而管理层的行为跟投资者更能够保持一致,从而可以降低成本。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3: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更高。

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存在利益分歧,这是因为管理层存在自利行为。如果提高管理层持股比例,管理层发生自利行为的成本也上升,随着管理层持股比例的上升,如果公司业绩提高,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更趋于一致,因为管理层可以按持股比例分享公司业绩提升的剩余收益。Fama进一步发现,当管理者持股比例过高时,管理层与外部股东又会产生更大的利益冲突,从而可能导致更大的问题,即存在壕沟效应[8]。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4: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呈倒U型关系。

(三)负债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

负债按期限长短可以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流动负债对管理层具有相当的硬约束力而具备财务治理效应,流动负债对管理层的自由现金流量的裁量权和对企业清算形成一定的硬约束。流动负债比例越高,公司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对管理层的硬约束也越大,管理层在实施自利行为时就会越发谨慎,因为这种机会主义可能导致公司破产,而破产对管理层而言损失也是巨大的[9]。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5:流动负债比越高,财务治理效率越高。

负债按工具形式不同可以分为商业信用负债、银行借款、企业债券等。商业信用作为一种自然性质的负债方式,完全依靠公司的信用度,其债权人一般是公司的供应商,他们基本上不会参与公司治理。但是,如果公司经常性的拖延债务偿付,势必会对公司信誉造成非常坏的影响,实际上,商业信用负债对公司管理层具有较强的潜在约束力,能够形成积极的治理效应。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6:商业信用负债比例与财务治理效率正相关。

Diamond研究德国和日本企业发现,银行在克服搭便车问题和获取信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银行作为公司的主要债权人,一般直接派出董事参与对方的经营决策,这样能够保证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更好的匹配[10]。衣龙新、肖坤等发现,在我国,银行的财务治理效应并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因为国有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债务关系大多由政府意志决定,而不是银企平等协商的结果[11]。由此提出假设:

假设7:银行借款比例与财务治理效率非显著负相关。

三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7~2009年沪深两市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对初始样本进行如下处理:1)剔除金融保险业的公司;2)剔除已经发行H股的公司;3)剔除St和*St的公司;4)剔除数据缺失的公司,对数据库的部分样本数据进行手工检验和更正。数据主要来源于CSmaR数据库,部分数据取自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17.0、eXCeL等。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以会计业绩来衡量财务治理收益,选取主营净资产利润率作为会计业绩的替代变量。因为主营业务利润纵的难度较大,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公司的会计业绩。以成本来衡量财务治理成本,成本包括股权成本和负债成本。目前衡量股权成本最常用的就是ang等、Singh和Davidson Ⅲ提出的管理费用率和资产周转率。我们借鉴他们的做法,另外,选取利息支出率计量负债成本[12]。

2.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产权比例反映资本结构(狭义),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的衡量依据上文分析所定。另外,我们还选取了以下控制变量: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行业和年度,有关变量的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设计

根据研究假设,本文构建了以下的回归模型来检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效率之间的关系,其中,Yi为财务治理效率的变量:

四 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变量中,股权制衡度稳

1.2483定性最差,结合股权集中度的均值达到45.89%,说明我国a股“一股独大”的现象比较普遍,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占大多数。流动负债占比均值达到81.32%,说明我国上市公司负债的短期化倾向比较明显;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负债占比都比较高,分别约为49.28%和37.18%,说明银行贷款成为了上市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而商业信用在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中也担当重要角色。

(二)回归分析

根据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我们发现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一般显著的相关关系,虽然相关系数均不大,但是为了防止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我们在回归分析中,并不将反映股权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各指标全部放在同一个模型中。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分析如下:

1.产权比例与管理费用率负相关,与资产周转率、会计业绩正相关,但都不显著。这说明,在我国,

负债融资的确存在软约束,但由于债务契约的硬约束力,负债虽不能有效约束管理层的在职消费,但能够一定程度上限制过度投资行为,假设1基本成立。

2.股权集中度与管理费用率、负债成本显著负相关,与资产周转率显著正相关,与会计业绩正相关,而股权制衡度与管理费用率正相关、与资产周转率负相关,虽都不显著,但足以证明较高的股权制衡度降低了财务治理效率,假设2基本成立。这一结论与宋立、韩亮亮、高雷、宋顺林、李明辉的一致。结果表明,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监督效率越高,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提高财务治理效率。虽然我国“一股独大”现象十分普遍,但由于“掏空行为”的可能性致使其他大股东会尽力制衡第一大股东,而导致协商成本的增加,进而降低财务治理效率。

3.国有控股与管理费用率、资产周转率及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而管理层持股与管理费用率、负债成本负相关,与资产周转率正相关,但均不显著,与会计业绩显著正相关。这表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费用率很高,但其资产周转率更高,会计业绩也高,因此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更高,假设3基本成立。而用mBoR的平方项回归后发现,mBoR与mFR显著负相关,而其平方项与mFR显著正相关,即mBoR与mFR呈U型关系,管理层持股又与会计业绩正相关,即管理层持股与财务治理效率呈倒U型关系,假设4成立。

4.流动负债与管理费用率非显著负相关,与资产周转率显著正相关,而商业信用负债与管理费用率显著负相关,与资产周转率和会计业绩都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流动负债比例越高,负债的短期化倾向越显著,对管理层的约束越强,流动负债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治理效应,提高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假设5基本成立。而我国商业信用负债总体上能够有效发挥积极的财务治理作用,降低成本,促进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提高,假设6成立。

5.银行借款与管理费用率非显著负相关,与资产周转率非显著正相关,假设7基本成立。这表明,在我国,银行借款的确存在软约束问题,银行借款的财务相机治理作用并不能有效发挥,银行作为债权人没有能有效监督公司管理层和控股股东。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实证结果表明,资本结构各要素的财务相机治理效应不尽相同。负债虽不能有效约束管理层的机会主义,但却能通过债务契约来发挥财务治理效应;股权集中度有助于降低财务治理成本,提高财务治理效率,而管理层持股与财务治理效率呈倒U型关系;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管理费用率高,但资产使用效率更高,说明国企改革以来,虽然在职消费依然严重,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确实有所提高,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较高的流动负债比能发挥一定的财务治理效应,但作用不够显著;银行借款由于存在软约束问题而不能有效发挥财务相机治理作用,而商业信用负债却更能有效发挥积极的财务治理效应,提高财务治理效率。

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意义在于: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方面,调整和优化资本结构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效率的提高。其具体表现在:第一,进一步明晰国有产权主体,加大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尽量减少国有企业高管在职消费,使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财务治理效率更上一层楼。第二,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企合作机制,通过逐步完善《证劵法》、《商业银行法》和《国有企业破产法》等相关法律制度,降低银企产权的同质性程度,以充分发挥银行和负债融资的相机治理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杨淑娥,金帆.关于公司财务治理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2,(12):51-55.

[2] 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D].长沙: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92-115.

[3] 张荣武.财务治理效率论纲[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7):43-47.

[4] 李碧虹等.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高校教师工作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10,(6):66-70.

[5] Shleifer,andrei,Vishny,Robert.a Surve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J].Journal of Finance,1997,(2):737-787.

[6] 张兆国,宋丽梦,张庆.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股权成本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2005,(8):44-49.

[7] 李明辉.股权结构、公司治理对股权成本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2001~2006年数据的研究[J].金融研究,2009,(2):149-168.

[8] Fama,eugene.agency problem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3,(2):288-307.

[9] 戴钰.我国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7-62.

[10]Diamond D.w..Reputation acquisition in Debt marke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9,(4):828-862.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5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财务管理是一门关于企业创造财富决策的学科,在这门学科里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财务决策工具和技术方法在财务管理决策中的依据和指导准则。笔者从基本原则的视角来探讨财务管理在价值、成本和效益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和管理方法。

一、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概念综述

(一)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概念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是指企业财务管理者根据工作实践经验和以往理论知识不断对财务管理的原则进行总结、提升而得出来,它主要是用于指导财务管理决策者在管理财务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目前,财务管理基本原则被业内界和学术界广泛认同,是对财务管理基本要求的体现。

(二)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特征

关于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特征,笔者总结如下:

(1)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是经过实践考验过的,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财务管理准则,具有同一性认识的特征;(2)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是对财务管理假设和概念以及原理的推断,是为专家、学者所论证的合乎科学的研究成果,具有理性认识的特征;(3)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是为实际工作中对财务管理进行指导和管理的理论依据,具有实践性的特征。

二、国内外关于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研究现状

(一)国外关于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研究现状的综述

美国学者DouglasR.emery、JoneD.Finnetry在研究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时提出了3大类12条的观点,3大类具体是:(1)价值和经济效率原则下的价值创意、优势比较、期权等原则;(2)市场经济竞争原则下的交易双方、信号传递、自利行为等原则;(3)财务交易原则下的货币时间价值、成本—效益、风险—报酬权衡等原则。

(二)国内关于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研究现状的综述

学者王化成(2004)指出,财务管理基本原则应包括系统原则、平衡原则、弹性原则等其他;周忠惠(2001)认为,财务管理基本原则应有:成本效益原则、收益风险均衡原则、资源合理配置原则等其他;何进日(2007)认为,财务管理原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基本原则、具体原则和财务制度等三大方面,其中基本原则有资源配置原则、成本—风险—收益统一原则。

三、关于对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具体分析

根据关于对财务管理基本原则的相关学术成果和研究文献,笔者认为财务管理基本原则主要有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成本—效益原则、风险—报酬权衡原则、资金合理配置原则、伦理道德原则等五个原则。

(一)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在如今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财务管理首先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是货币时间价值原则。货币时间价值原则,能够确保企业的资金免受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不理影响。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即使在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在不同时点上也具有不同的价值。按照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做好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

(二)成本—效益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基本原则就是成本——效益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企业生产经济活动所获得的收入与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权衡比较,使得企业收入大于开支,出现盈利的状况。财务管理人员应始终将成本——效益原则贯穿于企业的所有财务活动。在具体运用成本——效益原则时,应避免“沉没成本”对我们决策的干扰,“沉没成本”是指已经发生、不会被以后的决策改变的成本。因此,管理人员在做各种财务决策时,应将其排除在外。

(三)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风险——报酬均衡原则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必须对风险和报酬作出科学的权衡,使所冒的风险与所取得的报酬相匹配,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在筹资决策中,负债资本成本低,财务风险大,权益资本成本高,财务风险小。企业在确定资本结构时,应在资本成本与财务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四)资金合理配置原则

资金合理配置是指企业在组织和使用资金的过程中,应当使各种资金保持合理的结构和比例关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使资金得到充分有效的运用,并从整体上(不一定是每一个局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资金的配置从筹资的角度看表现为资本结构,具体表现为负债资金和所有者权益资金的构成比例,长期负债和流动负债的构成比例,以及内部各具体项目的构成比例。

(五)伦理道德原则

伦理道德原则就是要做正确的事情,道德错误可能导致事业终结以及未来机会的丧失。例如德崇证券公司就是由于与内部交易有关的道德丑闻使公司倒闭。所以作为一名财务经理要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经营,同时面对金融中的道德问题,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注意道德行为。

四、结语

财务管理基本原则是用于指导财务管理决策者在管理财务时的基本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是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的财务管理准则。本文对财务管理基本原则进行精简,对主要、重要原则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本文仍存在一些不足,今后不断学习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红靖.财务管理10项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07)

[2]武小华,周燕,胥清.公司财务管理基本原则及目标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3]何学飞.论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J].中国农业会计,2006(09).

[4]穆振.公司财务管理基本原则及目标探析[J].会计师,2011(12).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6

【关键词】契约理论;财务冲突;管理

从契约的角度看,企业财务是一种规定各种索取权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利益冲突及其治理机制的契约组合,其目的在于明确各利益主体在财权配置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即确认和分配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从而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称分布。然而,由于财务关系人的信息不对称、利益非一致、契约的不完全,这必然在相关利益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在财务管理上表现为财务冲突。本文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围绕财务冲突的缘起、原因和协调,构建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互惠互利”的财务契约关系,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经济利益。

一、财务冲突与:财务契约推论的关系

企业作为一系列契约的耦合,在组织形式上表现为通过对企业契约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对应配置而形成的治理结构。同时,企业作为生产要素及其所有者之间的契约祸合,要受到要素所有者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的行动驱使,这必然在各要素所有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因而对企业契约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进行界定、反映和控制便成为企业整体契约机制得以运行与生存的关键所在。诚如法玛和詹森所言:“契约是一种内部游戏规则”,财务、会计、审计便根据这些“内部规则”对各人的业绩进行评价与控制,因而也由此成为企业整体契约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契约理论是公司治理,尤其是财务治理的理论基础。因此,财务契约就是指企业在理财过程中为改进各自的经济状况或经济预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通过运用财务数据、程序或方法,与各个权利主体确立的一种经济权利流转的协议或约定,其目的在于明确各利益体在财权配置和分割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即确认和分配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剩余索取权和控权,从而实现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的对称分布。事实能影响公司财务运作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是包括公司自身的产权结构及与此相关的法人财产权在公司内部的配置结构等公司制度层面的问题,尤其是公司财务治理权(包括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和财务监控权)的配置结构。因此,财务契约的制度安排对财务运作和效率的影响,应该成为财冲突关注的重要问题。

因此,财务契约资源的配置不能只考虑某一类利益相关者,而必须兼顾或者说协调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需求,在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厂,建立起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互惠互利”的财务契约网,以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经济利益。

二、财务冲突的主要表现

企业的财务行为实际上是为满足各利益相者利益要求的、一组复杂的且有交互影响的契约系统的均衡行为,而财务冲突包括企业内部益相关者之间的冲突和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冲突,其主要表现如下:

1.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冲突

基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背离,以及对经营者短期行为、保守行为、“消费”行为、偷懒为的分析,我们认为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财务冲突主要表现为:经营者不尽最大努力去实现企的财务目标,在工作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以增加闲暇时间、避免风险;经营者背离股东的愿望,蓄意压低股票价格,然后以自己的名义借款买回,增加自己的报酬并损害所有者(股东)的利益,或在工作中贪图享乐,随意开支使股东利益受损。比如:在投资行为中,经营者增加在职消费和扩大商业帝国的动机与股东要求经营者提高经营效率的矛盾,股东迫使经营者投资于高风险收益项目的动机与债权人要求证投资安全性的矛盾。

2.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冲突

股东和债权人有着共同的需求,因为他们收益(股利或利息)实现的基础都依赖于企业的经营,但也有分歧。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冲突,其本源在于两者对现金流量要求权的本质差异,类似股东与经营者的风险和成本,也存在于所谓利益相关者是指在某一企业里享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或者其利益受到企业活动的影响,与企业活动存在一定的联系的个体或体。

此外,企业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和职工的短期利益,重分配轻积象,同样也会极地影响到债权人的权益保护。股东和债权人双方属于“零和博弈”。两者之间冲突的激化导致债权人或申请企业破产或不再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并带来交易成本。从长远角度上讲,它将损害企业价值增加这一理财目标的实现。

3.股东、债权人与经营者、员工之间的财务冲突

企业是一种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结合体。一般来说,股东和债权人是物质或财务资本的所者,他们投人财务资本,其中股东对企业享有剩余索取权,债权人享有按时收回债务本息的权利。企业经营者与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所有者,他们依靠人力资本的投人来获取报酬并为企业创造财富。财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尤其是股东与员工之间的财务冲突是必然存在的。

4.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冲突

受利益驱动的影响,企业的偷税漏税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从而表现为企业对政府利益的侵。另一方面,政府也侵蚀企业的收益(政府寻租),在多数市场导向的经济中,政府对经济活动管制比比皆是,这些管制导致各种形式的租金,以及人们经常为这些租金展开竞争。政府寻租是政府各级官员利用手中的权力对企业寻求租金的行为,政府的寻租能力越强,则对企业财务力的影响就越大。

企业因为承担社会责任将会使股东的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如为了防环境污染、合理雇佣员工、保护消费者权益厂企业要么付出一定代价,要么造成一些机会损,从而不利于财务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不可能自觉地完全履行社:会责任,从而造成企业与政的冲突。

三、基于契约理论对财务冲突的解决途径

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本质的理解是:企业是其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的联结,它通过协商的方来执行各种显性契约和隐性契约,由此规范其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并将剩余索取权与剩控制权在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进行非均衡地分散对称分布,进而为其益相关者和社会有效地创造财富。因此沿着利益相关者合作的逻辑,我们认为在处理企业财务冲突中,应遵循平衡原理,通过采取财务平衡治理,在动态变化的环境中平衡地协调好各种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以合作的方式处理各个财务主体的财务冲突行为,从而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1.财务目标的调整:由股东价值最大化到利益相关者共同财富最大化

按照所谓的“资本雇佣劳动逻辑”或“股东至上逻辑”,人们将财务目标抽象为股东财富最大化,认为让股东拥有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唯一出路。然而,随着现代企业组的发展,“资本雇佣劳动”的观点也正在向“劳动雇佣资本”的观点转化,主要表现在利益相关者开参与企业治理。因此,按照“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公司财务治理的目的在于为包括股东在的利益相关者服务。公司财务目标的确定必须分析对企业财务产生影响的相关利益集团。由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合约”,因此对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含物资本和人力资本)的,都应确定为利益相关者。

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相比,利益相关者共同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可持续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的基本思想是将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摆在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

2.财务治理机制的完善

财务治理机制的完善由股东单边治理到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公司内部所有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行为是公司财务治理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构造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系统时,应根据不同层级的财务主体在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地位,赋予其适当的财务决策、执行与监督权力,界定其自己的财务行为应承担的财务责任和应享有的财务利益范围,从而对各财务主体的财务治理为形成有效激励与约束,促进公司整体财务治理目标的实现。

财务共同治理机制是通过建立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财务收益权来实现其权收益;通过分享财务控制权来相互制衡,以保护其权益免遭他人侵害。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构建共同治理的受托人模式。第二,实现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多元化,设计一个由各利益相关者的代表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从而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第三,企业剩余分享机制设计,一般根据财务控制权和财务收益权对应原则,按照分配董事名额比例来决定各方分享剩余的比例。

财务共同治理机制的顺利实现,有赖于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即通过财务控制权状态依存机制,让债权人部分地分享企业的务控制权。从财务方面看,企业所有权状态依存就是指企业的财务控制权随企业效益和财务况的不同而在契约中的利益相关者各方转换,通过财务控制权的相机配置让债权人部分地分企业的财务控制权,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企业债权人的财务利益。从理论上看,股权契约主要通剩余索取权的配置来保证选择有才能的经营者,报酬契约则以控制权为基础从而保证充分调经营的积极性,两者作用互补便共同解决企业治理中的关键性问题。

3.财务职能的变更能实现管理激励与制度激励的职能化与合约化

从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制以及财务分析等作为传统财务职能来看,财务激励职能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而且理论也未从管理实施层面和制度建设层面来深人认识财务激励,这与财务激励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广泛应用很不相称。近二十年来的中外理财实务经验中,诸如年薪制、员工持股计划、管理者股票期权的实施,以及应收账款管理中现金折扣的运用和可转换债券在筹资中安排等等,这些价值激励方式广泛运用的事实表明,一项新的财务职能和有力的财务手段—财激励业已形成,并在企业理财实务中通过管理和制度两个层面相对独立地发挥着作用。因此,在财务理论与实务知识体系加人财务激励的相关内容,特别是关于财务激励原理、财务激励用的形式和内容、财务激励制度设计等内容,对于广泛地系统地实践财务激励意义重大。

四、结论

借鉴契约理理论进行财务冲突管理关于财务冲突的研究,能提供给我们一个全新思路。在变动的财务环境中,围绕和谐主的分辨,以优化和不确定性消减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运用契约理论来研究财务冲突仅仅是一个研究思路,还要广泛采纳行为科学、社会学、经济学及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以便能更清楚地认识财务的本质特征、财务行为规律以及可充分利用的各种管理技术,为财务冲的管理提供更为广阔、有效、实用的思想和方法。

参考文献:

[1]袁振兴.财务目标:最大化还是均衡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财务框架[J].会计研究,2004,11.

[2]张兆国等.论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的企业财权安排[J].会计研究,2004,2.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7

关键词:财务战略管理;基本假设;具体假设

在科学和学科建设领域,假设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而任何基础理论的形成都需要事先提出若干基本假设。作为财务战略管理理论,同样也不例外。财务战略管理假设一般由基本假设、具体假设和派生假设两个层次组成。前者是假设中的基本构成,由理财主体假设、货币时间假设、资金增值假设和持续经营假设构成。具体假设是财务战略管理在上述四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之上所演绎推理出来的,主要由十项具体假设构成。派生假设则是具体假设的进一步延伸。下面主要就十项具体假设展开深入讨论。

一、有效资本市场假设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事实上是关于理财行为的一个环境假设。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是以下列假设为出发,即:“金融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完全地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1]p672该假设实质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它是联结财务管理与金融市场的基本纽带,是财务战略投融资的基本前提。有效市场的有效性表现在资源配置有效性、市场运行有效率(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要完善,使市场运作能够有效率的自如进行)、评价的有效性和信息有效性。有效市场的形成是投资者相互竞争所引起的,作为投资者都竭尽全力研究所得到的信息,研究的结果使所有信息都发掘殆尽。有效市场分为弱式市场(市场最低程度的效率)、半强式市场(高于弱式效率程度的有效性)和强式市场(市场最高程度的有效性)三个等级。其划分的意义,在于人们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对有效资本市场的公允对策模型进行经验上的验证。三个等级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符合半强式有效性的市场必然符合弱式有效性,符合强式有效性的市场必然符合半强式有效性和弱式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强式有效市场只是一个抽象而已,大凡有内幕交易的市场或市场中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刺激别人去猜相关信息就不具备强式效率。一般而言,人们研究证据往往与半强式假说一致。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市场没有记忆、相信市场价格、没有财务幻想、投资者自我选择、公司股票的需求是有较强的弹性以及内部信息是极其重要的。对投资者而言,该假设提供如下启示:⑴股价不能被预测,而只能被现在不知道的未来事件所影响;⑵带着寻找价值被低估的个股的企图而对个别股票作详细分析是没有用的;⑶投资者应尽量减少交易的次数,以使交易成本最小化;⑷在投资活动中,资本规模是非常重要的;⑸最佳的管理是组合管理;⑹应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⑺对投资专家、顾问的言论不能完全相信,因为市场有效,投资者根本不可能通过他们的建议获取超额收益。[2]p9该假设的内涵还派生出市场公平假设和资金借贷无限制假设。前者是指理财主体在资本市场上公平竞争,不存在内幕交易;而后者则指无论哪个理财主体都可以依市场利率水平借贷所需资金。

二、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

现代财务领域中有关风险与收益均衡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投资组合,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科维兹的观点,有效投资组合是一种具有预期收益水平下的最小风险或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它对于企业进行多角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作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多样化投资组合中资产的风险和所需要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套利定价理论认为,风险性资产的收益率不只是同单一的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而是同多个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意味着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由于高风险项目的预期收益较高,所以投资者有时也会选择风险高的投资项目。问题的关键是此时人们更加关心如何能够降低风险,使收益率一定的时候风险最低,或者风险一定的时候收益率最高,以及如何确定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来帮助企业作出合理的财务战略决策。该假设还体现在: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的逆反性和资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互换性。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是评估股票、债券以及新投资机会价值的重要前提。由于此假设作用的发挥,企业竞争性财务战略制定与选择才具有生机和活力,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著名的理财数学模型都与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有关。

三、财务资源稀缺性假设

受资源稀缺经济学思想的影响,研究战略财务管理必须建立在财务资源稀缺性前提下探讨财务资源的配置问题。财务资源通常指企业所有的资本以及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财务专用性资产。财务资源比资本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尽管资本是财务资源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形态。基于财务资源稀缺性假设,战略财务管理者一方面应策划、提供并控制为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和高效的战略管理体系以及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须的财务资源;另一方面则应考虑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财务战略方法,将有限的财务资源配置出最佳的财务利益,以支持公司或企业的业绩改进,进而实现战略财务管理目标。

四、财务战略管理者———理性人假设

财务战略管理者———理性人假设是指从事财务战略管理者的所有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随机的决策,他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大化。财务实践中,可以利用这一假设,设计出一套完善的利益调控机制,按理性人的原则去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当战略管理者面临种种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最有利于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实现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如果理性人发现正在执行的方案是错误的,都会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使自身行为由不理性变为理性。该假设也是企业建立各种财务战略决策模型的基础。因为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都是假定财务战略管理者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的,从若干财务战略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如战略管理者总是选择最佳的筹资方案,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总是选择那些风险相对小,而收益相对大的投资组合;总是选择有助于建立健全战略管理者激励机制,将管理业绩和物质利益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假设可派生出另外一项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即指企业有了闲置的资金或产生资金的增值,都会用于再投资。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原理、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计算等都是建立在此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五、非对称信息假设

非对称信息是指财务战略管理各方当事人拥有不完全相同的信息。其含义有两点:⑴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⑵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地位是清楚的,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缺乏相关信息,但可以知道相关信息的概率分布,并据此对市场形成一定的预期。非对称信息的产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前者称之为逆向选择现象;后者称之为道德风险现象。这些概念来源于信息经济学,但也是企业从事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前提。该假设在财务战略管理中将直接转化为收益和风险。一方面,资产持有者会因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而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另一方面,资金需求者也可能因非对称信息较少而能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财务活动,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增值。这就要求财务战略管理者在资金供需双方之间,进而在财务风险与报酬之间实现一种均衡。

六、财权占优假设

财权是现代财务的核心概念,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而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3]p9该假设的含义之一是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对财务战略管理者而言,财权是否占优,财权占优机制有无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投融资决策和利益分配决策的结果。如企业投资决策权不到位,企业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企业融资决策权不到位,企业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规模扩大而筹措所需的资金,有效的资本结构也就难以形成;企业收益分配决策权不到位,就无法真正体现利益分享原则,利益激励也就形同虚设。也就是说,没有财权占优这一假设,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机制的运行及其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

七、委托———假设

公司企业在本质上是由若干个人之间的一组相互重叠的“契约关系的综合”。根据这一契约,一个人或若干人(委托人)雇佣另一个人(人),授予其一定的决策权力,使其代表雇主的利益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委托———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委托人和人之间各有不同的“个人利益”,他们受个人利益的驱动,从市场进入企业,以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该假设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基本内容都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在投资领域存在着委托人投资权益被架空的担心与人投资饥渴症之间的矛盾,从而在战略财务管理中产生委托人的投资决策权集中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行为。即使人履行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委托人也必须以一定的投资报酬率指标约束和考核人的投资行为。在筹资领域存在着委托人增值的稳健性与人的增资扩张性,委托人的防范股权稀释与人的增资扩股行为,委托人的风险防范意识与人的负债经营的矛盾。上述两者的权衡与妥协促成了以杠杆利益为核心的筹资决策技术的形成和应用。在收益分配领域存在着委托人既得利益的实现与人企图留有大部分收益以便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股利分配政策。[5]p45

八、竞争财务优势源于创新假设

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目的之一是要谋求获得某种竞争财务优势。竞争财务是“一种以顾客价值为目的,围绕企业竞争优势,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服务于企业竞争战略的财务管理”。[6]p1“顾客价值”,是竞争财务管理中最核心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竞争性财务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讲,竞争与战略是相辅相成的,竞争财务本身可以看作是财务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有机结合的产物。在竞争财务实践中,企业往往借助于竞争战略制定相应的竞争财务预测、决策模型,并围绕培育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以获得和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竞争财务优势真正的来源在于管理者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形成竞争财务优势的源泉。

九、利益相关假设

利益相关假设的提出是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大多遵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就是那些投资于企业专用性资产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人,这种思想在英美外部治理模式中体现的较为充分。但事实上,股东并不必然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性组织,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不能简单地用物权的方式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在现实的企业中,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主体,不仅仅是出资人或股东,企业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参与了这些权利的分享,从而成为影响战略财务目标的利益集团。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要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需要。企业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使企业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忽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可能立即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由于企业管理者需要管理价值的欲望日益强烈,致使曾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大管理学分支———公司战略与财务,经剧烈冲突后融为一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为财务战略管理者,在制定、选择和实施财务战略过程中,就必须把利益相关作为其战略管理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财务行为与财务关系应紧紧围绕着相关利益集团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并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该假设旨在引导财务战略管理者既考虑出资人或股东的利益,又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既适应当前战略制胜时代的要求,又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它又派生出道德经营假设和信任合作假设。前者在承认企业是盈利性组织的现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后者则是缘于管理从来对信任有着天然的依赖。财务战略联盟的形成,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十、财务战略选择:环境决定假设

管理要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把握环境的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是制定财务战略的首要问题。如果把整个企业财务战略工作看作为一个系统,那么,企业财务战略以外的并对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财务战略环境。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总是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的,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强烈的刚性约束特征。经济环境主要由经济体制、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公司治理结构、行业竞争、投融资管理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要素组成,它既影响企业财务的规模和质量,又影响着企业财务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社会文化环境诸如教育、文化、科学和观念等,也会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产生持久的深远影响。[9]p36-39特别是企业文化,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理财是在一定文化背景基础上的一种理性活动,它不应与自身的文化传统有明显的对立与冲突。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著,李扬、贝多广等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2]杨松,西方学者对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1)。

[3]伍中信等。高级财务管理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4]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8

有效资本市场假设,事实上是关于理财行为的一个环境假设。有效资本市场的概念,是以下列假设为出发,即:“金融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价格完全地反映了所有可得信息。”[1]p672该假设实质上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在金融市场的延伸,它是联结财务管理与金融市场的基本纽带,是财务战略投融资的基本前提。有效市场的有效性表现在资源配置有效性、市场运行有效率(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要完善,使市场运作能够有效率的自如进行)、评价的有效性和信息有效性。有效市场的形成是投资者相互竞争所引起的,作为投资者都竭尽全力研究所得到的信息,研究的结果使所有信息都发掘殆尽。有效市场分为弱式市场(市场最低程度的效率)、半强式市场(高于弱式效率程度的有效性)和强式市场(市场最高程度的有效性)三个等级。其划分的意义,在于人们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信息对有效资本市场的公允对策模型进行经验上的验证。三个等级之间存在着这样的关系:符合半强式有效性的市场必然符合弱式有效性,符合强式有效性的市场必然符合半强式有效性和弱式有效性。实证研究表明,强式有效市场只是一个抽象而已,大凡有内幕交易的市场或市场中存在“犹抱琵琶半遮面”刺激别人去猜相关信息就不具备强式效率。一般而言,人们研究证据往往与半强式假说一致。有效资本市场假设,对财务战略管理的影响集中表现在:市场没有记忆、相信市场价格、没有财务幻想、投资者自我选择、公司股票的需求是有较强的弹性以及内部信息是极其重要的。对投资者而言,该假设提供如下启示:⑴股价不能被预测,而只能被现在不知道的未来事件所影响;⑵带着寻找价值被低估的个股的企图而对个别股票作详细分析是没有用的;⑶投资者应尽量减少交易的次数,以使交易成本最小化;⑷在投资活动中,资本规模是非常重要的;⑸最佳的管理是组合管理;⑹应充分认识到投资的风险;⑺对投资专家、顾问的言论不能完全相信,因为市场有效,投资者根本不可能通过他们的建议获取超额收益。[2]p9该假设的内涵还派生出市场公平假设和资金借贷无限制假设。前者是指理财主体在资本市场上公平竞争,不存在内幕交易;而后者则指无论哪个理财主体都可以依市场利率水平借贷所需资金。

二、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

现代财务领域中有关风险与收益均衡理论主要包括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旨在寻求一种最佳的投资组合,按照美国著名学者马科维兹的观点,有效投资组合是一种具有预期收益水平下的最小风险或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预期收益的投资组合。它对于企业进行多角化投资,分散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具有重要作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揭示了多样化投资组合中资产的风险和所需要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套利定价理论认为,风险性资产的收益率不只是同单一的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而是同多个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意味着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由于高风险项目的预期收益较高,所以投资者有时也会选择风险高的投资项目。问题的关键是此时人们更加关心如何能够降低风险,使收益率一定的时候风险最低,或者风险一定的时候收益率最高,以及如何确定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来帮助企业作出合理的财务战略决策。该假设还体现在:融资风险与融资成本的逆反性和资产流动性与收益性的互换性。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是评估股票、债券以及新投资机会价值的重要前提。由于此假设作用的发挥,企业竞争性财务战略制定与选择才具有生机和活力,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许多著名的理财数学模型都与财务风险与收益均衡假设有关。

三、财务资源稀缺性假设

受资源稀缺经济学思想的影响,研究战略财务管理必须建立在财务资源稀缺性前提下探讨财务资源的配置问题。财务资源通常指企业所有的资本以及企业在筹集和使用资本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财务专用性资产。财务资源比资本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尽管资本是财务资源中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形态。基于财务资源稀缺性假设,战略财务管理者一方面应策划、提供并控制为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和高效的战略管理体系以及实现战略目标所必须的财务资源;另一方面则应考虑开发具有创新性的财务战略方法,将有限的财务资源配置出最佳的财务利益,以支持公司或企业的业绩改进,进而实现战略财务管理目标。

四、财务战略管理者———理性人假设

财务战略管理者———理性人假设是指从事财务战略管理者的所有行为都是有意识的和理性的,不存在经验型的或随机的决策,他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大化。财务实践中,可以利用这一假设,设计出一套完善的利益调控机制,按理性人的原则去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当战略管理者面临种种选择时,一定要选择最有利于企业财务战略目标实现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企业社会价值的全面实现。如果理性人发现正在执行的方案是错误的,都会主动采取措施进行纠正,使自身行为由不理性变为理性。该假设也是企业建立各种财务战略决策模型的基础。因为对不同方案的比较分析都是假定财务战略管理者从理性的角度出发的,从若干财务战略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如战略管理者总是选择最佳的筹资方案,形成最佳的资本结构;总是选择那些风险相对小,而收益相对大的投资组合;总是选择有助于建立健全战略管理者激励机制,将管理业绩和物质利益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该假设可派生出另外一项假设———资金再投资假设,即指企业有了闲置的资金或产生资金的增值,都会用于再投资。财务管理中的货币时间价值原理、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的计算等都是建立在此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五、非对称信息假设

非对称信息是指财务战略管理各方当事人拥有不完全相同的信息。其含义有两点:⑴有关交易的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分布是不对称的;⑵交易双方对各自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地位是清楚的,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缺乏相关信息,但可以知道相关信息的概率分布,并据此对市场形成一定的预期。非对称信息的产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前,也可能发生在当事人签约之后。前者称之为逆向选择现象;后者称之为道德风险现象。这些概念来源于信息经济学,但也是企业从事财务战略管理的重要前提。该假设在财务战略管理中将直接转化为收益和风险。一方面,资产持有者会因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而要求较高的风险报酬;另一方面,资金需求者也可能因非对称信息较少而能以较低的资金成本进行财务活动,从而获得最大程度的增值。这就要求财务战略管理者在资金供需双方之间,进而在财务风险与报酬之间实现一种均衡。

六、财权占优假设

财权是现代财务的核心概念,它表现为某一主体对财力所拥有的支配权,包括收益权、投资权、筹资权、财务预决策权等权能。这一支配权显然源于原始产权主体,与原始产权主体的权能相依附、相伴随。而随着产权的分离,财权的部分权能也随着原始产权主体与法人产权主体的分离而让渡和分离。这样,法人产权主体在拥有占有权、使用权、处置权等产权权能的同时,也拥有了与此相联系的收益权、投资权等财权。[3]p9该假设的含义之一是公司是否拥有独立自主的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是否能独立理财在涵义上是协同的。对财务战略管理者而言,财权是否占优,财权占优机制有无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投融资决策和利益分配决策的结果。如企业投资决策权不到位,企业就无力对投资者承担资产保值增值责任;企业融资决策权不到位,企业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因规模扩大而筹措所需的资金,有效的资本结构也就难以形成;企业收益分配决策权不到位,就无法真正体现利益分享原则,利益激励也就形同虚设。也就是说,没有财权占优这一假设,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机制的运行及其目标的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

七、委托———假设

公司企业在本质上是由若干个人之间的一组相互重叠的“契约关系的综合”。根据这一契约,一个人或若干人(委托人)雇佣另一个人(人),授予其一定的决策权力,使其代表雇主的利益从事财务管理活动。委托———关系的本质体现为各方经济利益关系,委托人和人之间各有不同的“个人利益”,他们受个人利益的驱动,从市场进入企业,以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该假设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基本内容都产生较为强烈的影响。在投资领域存在着委托人投资权益被架空的担心与人投资饥渴症之间的矛盾,从而在战略财务管理中产生委托人的投资决策权集中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的行为。即使人履行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委托人也必须以一定的投资报酬率指标约束和考核人的投资行为。在筹资领域存在着委托人增值的稳健性与人的增资扩张性,委托人的防范股权稀释与人的增资扩股行为,委托人的风险防范意识与人的负债经营的矛盾。上述两者的权衡与妥协促成了以杠杆利益为核心的筹资决策技术的形成和应用。在收益分配领域存在着委托人既得利益的实现与人企图留有大部分收益以便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而产生了股利分配政策。[5]p45

八、竞争财务优势源于创新假设

企业财务战略实施的目的之一是要谋求获得某种竞争财务优势。竞争财务是“一种以顾客价值为目的,围绕企业竞争优势,以培育和发展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宗旨,服务于企业竞争战略的财务管理”。[6]p1“顾客价值”,是竞争财务管理中最核心的概念,核心竞争力是竞争性财务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从一般意义上讲,竞争与战略是相辅相成的,竞争财务本身可以看作是财务管理与企业竞争战略有机结合的产物。在竞争财务实践中,企业往往借助于竞争战略制定相应的竞争财务预测、决策模型,并围绕培育与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以获得和保持企业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战略地位。竞争财务优势真正的来源在于管理者的创新性。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现代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形成竞争财务优势的源泉。

九、利益相关假设

利益相关假设的提出是源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大多遵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认为企业的“所有者”就是那些投资于企业专用性资产并享有“剩余索取权”的人,这种思想在英美外部治理模式中体现的较为充分。但事实上,股东并不必然是企业的所有者。企业作为一种契约性组织,是由各个利益相关者所构成的“契约联结体”,其所有权不同于财产的所有权,不能简单地用物权的方式来定义企业所有权的归属。在现实的企业中,拥有企业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的主体,不仅仅是出资人或股东,企业管理人员、一般员工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同样参与了这些权利的分享,从而成为影响战略财务目标的利益集团。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要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需要。企业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使企业变得更加有利可图,健康的生存和发展。忽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将可能立即危及企业自身的生存。由于企业管理者需要管理价值的欲望日益强烈,致使曾是水火不相容的两大管理学分支———公司战略与财务,经剧烈冲突后融为一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为财务战略管理者,在制定、选择和实施财务战略过程中,就必须把利益相关作为其战略管理的基本前提,企业的财务行为与财务关系应紧紧围绕着相关利益集团的不同要求而均衡展开,并最终实现利益相关者财富最大化。该假设旨在引导财务战略管理者既考虑出资人或股东的利益,又要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既适应当前战略制胜时代的要求,又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财务的特征。它又派生出道德经营假设和信任合作假设。前者在承认企业是盈利性组织的现时,还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后者则是缘于管理从来对信任有着天然的依赖。财务战略联盟的形成,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十、财务战略选择:环境决定假设

管理要适应环境并能改造环境。把握环境的现状及未来的变化趋势,利用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会,是制定财务战略的首要问题。如果把整个企业财务战略工作看作为一个系统,那么,企业财务战略以外的并对企业制定和实施财务战略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财务战略环境。企业财务战略管理总是处于某种特定的环境之中的,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政治法律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具有强烈的刚性约束特征。经济环境主要由经济体制、社会经济结构、经济周期、通货膨胀、公司治理结构、行业竞争、投融资管理创新、全球经济一体化等要素组成,它既影响企业财务的规模和质量,又影响着企业财务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社会文化环境诸如教育、文化、科学和观念等,也会对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产生持久的深远影响。[9]p36-39特别是企业文化,它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理财是在一定文化背景基础上的一种理性活动,它不应与自身的文化传统有明显的对立与冲突。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美)弗雷德里克著,李扬、贝多广等译。货币银行金融市场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

[2]杨松,西方学者对证券市场信息有效性的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1997,(1)。

[3]伍中信等。高级财务管理理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

[4]宋献中。财务理论与机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5]冯巧根。竞争财务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6]程淮中。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环境分析[J].黑龙江财专学报,2001,(3)。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9

一、国外会计目标相关文献的回顾

(一)财务报告目标概念的提出

在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中,财务报告目标起到了逻辑起点的作用。理论界对于财务报告目标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deuine(1960)认为,企业在构造一种服务职能的理论体系中,第一个程序是建立职能的目的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目的或目标是会改变的,但在任何时期,目的或目标都必须规定明白或有可能明白地予以规定。

在对财务报告目标有了足够的重视之后,理论界对“财务报告的目标到底应该是什么”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代表性观点主要有受托责任学派、决策有用学派、折中学派。

(二)受托责任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的思想早在会计产生之初就已经存在,但作为一种学派则形成于公司制盛行之时,它的发展与现代产权理论和公司制的发展休戚相关。按照产权理论,资源所有者将其资源委托给受托者,同时赋予受托者以资源的保管权和运用权,受托者接受委托者的委托,有权对资源独立自主地进行经营。通过有关组织规则和法律制度等约束机制明确规定委托者和受托者的权力、责任和利益,这样,在委托者和受托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受托责任关系。而在公司制下,资源的委托——受托责任关系十分明显,客观上要求会计系统反映受托经管责任,从而形成了以受托经管责任为目标取向的受托责任学派。www.133229.Com

chen(1975)研究了受托责任的本质、发展历史及在财务报告中的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1.受托责任的概念起源于财产权利——所有权和使用权,使用权是在所有权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所有者将使用权交付给人的时候,人便负有受托责任。2.在明确了受托责任的起源后,chen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受托责任,即社会财富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3.在中世纪时期,受托责任带有浓厚的封建庄园色彩,受托责任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形式。4.受托责任的概念随着主流社会理念的变化而变化。在商业社会中有两种主流的社会理念:古典型和管理型,分别代表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相应的,受托责任也有古典和管理两种形式。5.对于古典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于管理型受托责任来说,管理者的主要责任是追求社会财富最大化,其中包括了股东财富最大化。6.财务报告是管理者基于其受托责任的基础上出具的,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财务报告应有利于投资者评价管理者的业绩。7.管理者的业绩应该从公司利益和社会利益两方面进行评价,而社会利益方面长久以来受到财务方面的忽视,因此,有必要对管理者在增加社会财富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

gjesdal(1981)研究了在会计目标的确定上受托责任观与决策有用观的异同。gjesdal首先对会计目标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提出了研究目的,即系统地研究受托责任观下对信息的需求、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关系,然后,作者建立了一个通用的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有:1.在各个分散的组织中普遍存在对基于受托责任编制的财务报告的需求,需求产生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报告对预测未来有用。这样,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就处于同一个概念框架之下。2.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的标准并不一样,因此,将两者区分为两种会计目标是有必要的。3.分析结果支持ijiri的说法,即基于受托责任下提供的会计信息是有用的。

总的来说,受托责任学派的主要观点有:1.会计目标是以恰当的方法有效反映资源受托者的受托经管责任及其履行情况。2.强调会计人员的中立性,会计人员以客观的立场反映受托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其行为不受委托者和受托者的影响,只接受会计准则的指导。3.强调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效性。

(三)决策有用学派

决策有用学派是在证券市场日益扩大化和规范化的历史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在完全的市场条件下,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需要有大量可靠而相关的财务信息,而信息的提供又必须借助于会计系统,因此,会计系统必须以提供信息服务于决策为目标取向。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fasb,1978)贯彻的是决策有用的思想。公告指出,在一个经济社会里,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是提供企业决策和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而不是去确定这些决策应当是什么。编制财务报告的职责,要求它提供公正的、不偏不倚的信息。公告将财务报告的目标具体确定为以下三个主要方面:

1.财务报告对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和其它使用者做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及类似决策提供有用信息;2.财务报告应提供有助于其使用者评估来自销售、偿付、到期证券或借款等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和不确定性的信息,即估量现金流量前景的信息;3.财务报告应提供关于企业的经济资源,对资源的要求权以及使资源和要求权发生变动的信息,诸如有助于估量企业获得现金流量顺差能力的信息。

(四)折中学派

在受托责任学派与决策有用学派的比较中,有的学者力图在二者之间找到某种平衡,笔者将其视为折中学派。

anthony(1983)认为在现时世界复杂的环境中,决策有用观不(下转第14页)(上接第12页)是一个合适的会计目标的标准。提供对各种投资者有用的会计信息不一定会导致财富的增加。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在使用者的需求与管理层的控制需求两方面作出权衡,以达到财富增加的目的。

(五)对公告效用的研究

美国概念公告第一号的颁布对企业财务报告目标的确定起到了政策上的指导作用。对于公告的效应,学者们也做了专门的研究。

dopuch(1980)先对fasb1978年颁布的第一号概念公告的内容作了一个回顾,包括财务报表和财务报告、目标与环境的关系、所提供信息的特征与局限性、潜在投资者关心的问题、外部财务报告的一般作用。继而挑选了三个有争议的会计问题进行分析,以检验财务报告目标在处理具体会计事项中的作用。这三个会计问题是:递延贷项、石油和天然气行业勘探成本的计量、资产和负债现值的披露。检验结果表明关于财务报告目标的公告并没有使这些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我国学者对会计目标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理论界对于会计目标的讨论也涉及受托责任与决策有用两个方面。但从最近的文献看来,学者们倾向于结合中国的经济环境,将受托经管责任作为我国的会计目标。

葛家澍、刘峰(2003)对我国目前经济环境进行分析后认为,当前我国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应定位在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上,即向资源委托人报告所委托资源的保管与经营情况。将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报告作为财务报告目标只是一个总体目标。具体到受托责任的评价上,委托人对管理当局经营业绩将是最关注的。因此,提供有关经营业绩的计量及其结果的信息将构成这一目标下的主要内容。此外,企业经济资源的保管情况也是委托人所关注的,所以,关于企业经济资源的状况及其变动信息,也是反映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

《会计目标》课题组(2005)从经济管理体制、企业资金来源、证券市场三个方面对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特征进行研究,从而对我国会计目标进行定位。表述为三个层次:一是会计应该提供有助于各类会计需求者进行各种决策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包括管理型投资人、职业投资人、企业经营者、贷款人、政府、公众等;二是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目前企业应主要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从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来看,为管理型投资人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各类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三是随着会计环境的变化,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企业可以适当提供对职业投资者投资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

财务管理权衡理论篇10

一、我国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是随着我国财务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第一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这样一些方面:关于企业财务本质;关于经济核算的实质、客观依据、考核指标体系、国民经济核算和专业核算与群众核算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存在利润。此外,这一阶段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还涉及到社会主义的资金理论、成本理论、财务与会计的关系等问题。

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第二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对财务本质的继续讨论,提出财务本质“价值分配论”、“价值运动论”、“本金投入与收益论”等。2.关于财务的职能,提出财务的两种职能、三种职能、四种职能、六种职能等观点。3.关于财务调控机制。有人认为财务调控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运动的自我调控系统,经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人认为财务调控是财政部门代表国家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的调节与控制。4.关于财务的主体。提出作为企业财务主体的,应当是企业本身。5.关于财务管理的目标。提出的认识很多,分别有:企业利润最大化、经济效益最大化、企业净现值最大化、所有者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资金运动合理化;还有人认为财务管理目标应当是多元的和具体的。6.关于财务管理假设。共同的认识是财务管理的假设并非一个而是一组,但对其组成持有不同看法,如有的认为应包括理财主体与自主理财假设、资金市场健全假设、连续经营假设;有的认为应包括独立理财主体假设、谋求价值增值假设、财务风险假设、财务关系客观性假设、利益平衡分配假设、财务环境与财务文化决定假设、财务可管理假设,等等。7.从产权角度对财务管理的研究。有人主张应重视从产权角度对财务管理进行研究,并论述了产权理论与财务管理的关系、产权管理中的财务问题。还有人将产权分析与财务管理理论相结合,提出了所有者财务的观点、出资者财务的观点、经营者财务的观点。8.关于宏观财务或国家财务,即将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所有者与作为社会管理者所具有的不同经济权利及责任的学说。9.关于财务理论体系,即讨论财务理论体系的构成。10.关于预算管理。有人认为实行预算管理是改善企业经营的重要措施,并从预算与国有企业改革、预算管理的内涵与本质、预算管理模式、预算管理特征、预算管理的前提与条件等诸方面对预算管理进行了探讨。

二、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基本情况

理财学界普遍认为,1958年美国米勒教授和莫格迪莱尼教授关于资本结构无关论的研究论文的发表,标志着现财学的诞生。从那以后,现代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大体包括这样一些内容:1.有效市场理论。说明的是金融市场上信息的有效性,即证券价格能否有效地反映全部的相关信息。有效市场理论给财务管理活动带来了很多启示,如既然价格的过去变动对价格将来的变动趋势没有影响,就不应该根据股票价格的历史变化决定投资或融资;既然市场价格能够反映企业的状况,市场上的证券价格一般也就是合理的,因此凡是对证券的高估或低估,都应当谨慎;既然市场价格是准确和可靠的,对企业状况的人为粉饰也就不会长久地抬高企业的价值;既然资本市场上的证券都是等价的,每种证券的净现值都等于零,因此各种证券可以相互替代,也就可以通过购买各种证券进行投资组合。2.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这一理论给出了关于证券投资组合收益和风险的衡量办法,即:在一定的条件下,证券投资组合的收益可由构成该组合的各项资产的期望收益的加权平均数衡量,而风险则可由各项资产期望收益的加权平均方差和协方差衡量。计量出了证券投资组合的价值,投资者便可以通过适当的证券组合,提高投资效益。3.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理论用于对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价值的评估。按照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某项风险资产,比如某股票的必要报酬率,等于无风险报酬率加上风险报酬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回答为了补偿风险,投资者应当获得多大报酬的问题。4.套利定价理论。该理论提出了一种比资产定价模型理论更为通用的定价学说和方法,是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扩展。这种理论认为,风险资产的报酬不只是同单一的共同因素之间具有线性关系,而是同多个共同因素具有线性关系,从而将资产的定价从单一因素模型发展成为多因素模型,这样就更好地适合了现实中的复杂情况。5.资本结构理论。最初的理论认为,根据某些假设,通过套利活动,企业不会因为资本结构的不同而改变其价值,即对于企业价值来讲,资本结构是无关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问题的认识有了变化,即如果考虑公司所得税,由于债息可以抵税,在一定假设的前提下,企业的价值会随负债程度的提高而增加,因此企业的负债越多,价值越大。以上理论的某些假设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成立,所以其结论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在放宽了一些假设条件,进一步考虑个人所得税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负债企业的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的价值加上负债所带来的节税利益,而节税利益的多少依所得税的高低而定,于是企业的资本结构仍与其价值无关。这些理论引起了很多讨论,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诸如“权衡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等。其中的权衡理论继续放宽上述理论的假设条件,引入负债的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认为负债企业的价值应当等于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节税利益,再减去财务危机成本和成本。这样,当节税利益与财务危机成本、成本相互平衡时,便是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6.期权定价理论。期权是一种能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衍生金融工具。期权定价研究的是期权签出方补偿价格的确定问题。很多现资和融资活动都带有期权的性质(如认股权证就可以看成是一种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买方期权;可转换债券相当于非转换债券加上投资者的买方期权,等等),因此期权定价在投资、融资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期权的定价,先是有股票期末价格概率服从正态分布情况下的定价模型;后又对该模型所存在的误差进行了修正,使其进一步得到完善。7.股利理论。股利理论是关于企业采取怎样的股利发放政策的理论,分为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两类论点。在股利无关论看来,在完全市场条件(即具备一定的假定条件)下,由于存在套利活动,投资者对于企业留存较多的利润用于再投资,还是发放较多的股利并无偏好,他们可以通过套利自动补偿损失。既然投资者不关。c股利的分配,企业的价值就完全由其投资的获利能力所决定,企业的股利政策不影响企业的价值。股利相关论则认为,现实中不存在股利无关论提出的完全市场条件,企业股利的分配是在科林制约因素中进行的,企业不可能摆脱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有法律、社会的,又有股东的,还有企业自身的。由于存在诸多影响股利分配的因素,企业的股利政策与其价值必然相关,企业的价值就不会仅仅由其投资的获利能力所决定。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又形成了若干股利政策影响投资者行为的理论,如“信息传播论”等等。

上述理论支撑着西方财务管理的体系,但也在不断变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理论认识有了新的进展。一类是针对以上理论的假设条件。其中一种被称为行为财务的新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引入财务研究,释放以上财务理论赖以生存的基本假设之一——理性预期假设,认为在经济社会中至少有部分市场参与者在某些时间不能完全理性行事,因为人们总会存在认知偏差。当这些认知偏差广泛存在并具有系统性时,就会影响证券价格。行为财务假设股票对信息的反应是长期的,因此就股票价格对信息的反应做了长期测试,发现了很多与有效市场理论相反的现象,如价格的过度波动、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等等。行为财务还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建立了行为模型;另一类是针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完全,β系数不能完全解释资本资产的定价,最典型的是股票的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比(be/me)可以很好地说明股票报酬率的变化,其解释力远高于β系数。

三、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比较

从以上的概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差异,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研究对象和内容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是财务活动本身,着重研究资金筹集、投资行为(主要在市场上)和股利分配,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管理实务。研究的内容是这些财务活动如何开展,具有哪些规律,如何去做会更好。如:资本结构理论研究应当如何搭配筹资的比例;有效市场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期权定价理论研究投资的适宜标准;股利分配理论研究如何进行股利分配对公司有利,等等。

不论历史上哪个阶段,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财务活动中的财务关系和财务概念,研究工作偏重于财务管理的上层建筑。研究的内容主要为:财务关系应当是怎样的;财务管理应当建立哪些概念,这些概念应当如何表述,相互关系如何,等等。

应当说,由于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期,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是必要的,也具有其合理性。

从财务研究的大环境来讲,建国以来我国财务研究的重点放在财务关系上。而西方国家财务研究没有过多地关注企业的财务关系,最近美国的会计造假,冲击了关国的经济,这引起了西方学者对其制度建设的重新审视。当前西方经济学,包括获得诺贝尔奖在内的各类经济学说,研究和解决的主要是其经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很少涉及社会经济制度,这与其当前的财务理论研究是一致的;而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前和建立之初的经济学说,主要论述的则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

从财务活动的实践来讲,由于我国的经济制度处于变动和建设之中,经济活动不稳定且无序,这使我国的财务理论研究不可能像西方的研究者那样针对一贯性的财务活动进行研究,这是中、西方财务研究对象和内容存在差异的另一个原因。比如,西方的研究者可以长期观察企业在相对稳定的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行为与后果,而我国的研究者面对的则是先由行政命令指定,后来又方式多变且混乱的企业投资行为。在我国这样的财务实践基础上,必然造成对具体财务活动进行量化研究的困难。

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提和惯性来讲,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紧紧结合其经济、金融理论的发展,与其经济、金融理论相辅相成,水乳交融;这既是西方财务理论发展的必要前提,也是其他任何国家财务理论发展的必要前提。我国的经济理论与西方经济理论不同。首先,我国传统经济理论主要围绕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展开,研究的是社会政治经济关系;其次我国传统经济理论所运用的基本是宏观的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很少有微观的和定量的研究。我国的经济理论现状,构成着我国财务研究的理论前提和研究氛围,造就了我国财务研究人员的思维惯势,即凡事习惯于宏观和定性的分析,不进行具体经济行为的研究,而这样的研究内容与方式恰与西方财务理论研究不同。

(二)关于研究方法西方财务理论研究较多地采用实证的方法,上文提及的各种理论大都是以实证研究结果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财务理论研究则完全采用规范研究的方法。

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方法差异的形成原因,大体与以上的分析相同;此外,我们的研究人员缺乏实证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是形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这里讲的实证研究方法,不仅指实证研究的程序,还包括基本的数学、统计方法。至少在现有的财务理论研究人员中,这方面的素质不能满足实证研究的需要。

四、对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认识

如何看待中、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不同?这首先涉及对理论和财务理论的认识,即究竟什么是理论,什么是财务理论,财务理论应当起什么作用,什么样的财务理论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然后才谈得上如何看待和改进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

按照多数人所接受的说法,理论是对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对实践活动的基本认识;理论的基本功能在于对实践的解释和预测。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应该说是对我国现实财务活动的解释,但一是侧重对财务关系的解释;二是只做定性的解释。如果对事物只有定性分析而缺少定量分析,会使分析缺乏依据。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对现实解释的不足,也主要表现在这里。比如,当我们说企业应当如何把握自己的资本结构时,很多情况下不是根据对企业筹资与经济效益关系的长期观察和数据统计做出的结论,而是以某一论点为出发点经推理得出的。由于对现实财务活动的解释不够准确,不够深刻,根据我们的财务理论很难推知某项财务活动所产生的未来结果,财务管理理论的预测功能发挥得不理想。

对我们的财务管理理论做了这样的判断之后,是否意味着西方的财务管理理论十全十美呢?当然不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同样存在很多问题,本身的矛盾之处和误差层出不穷,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就是对其经典理论的冲击。但总的讲,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和预测功能较强。

那么,怎样才能使财务管理理论起到应有的作用呢?研究方向的选择和研究方法的采用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