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传播方案十篇网络传播方案十篇

网络传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17

网络传播方案篇1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特点原理;要求;可寻址编码器

张家港市广电公司根据现有农村情况结合自身网络特点,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农村公共应急广播系统,更好地为农村乡镇服务。

农村公共应急广播信息系统以区县为一个系统单元,采用智能化编码播控技术,以有线共缆传输为主,结合无线调频等传输手段,实现市、镇二级可以同时控制播出,采取市级优先乡镇为辅的播出原则。由于其广播播出方式采用的是编码方式,即每只户外音箱的编码具有唯一性,另外编码器以秒为单位周期对特定区域广播音箱进行授权播出,可以有效抵制非法插播和干扰。这和传统意义上的调频广播方式具有质的飞跃。

由于可寻址有线调频广播,与其独有的可分区域、多区域或单独控制某只音箱的特点,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市至各乡镇区域编码要统一规划,对已经确定的各乡镇广播可寻址区域码具有不可重复性,这样可以避免造成特定情况下对某区域广播对象的误播事故发生。现就结合我镇实际谈谈在安装和调试过程中几个要点问题,供同行参考。

1系统总体框图

广播电视光纤已通达各乡镇,且有线电视网络结构严格按照行政区域构建,市前端机房光缆直接通达各乡镇的分前端机房,可以利用有线电视传输网络(HFC)共缆传输的方式,将广播信号传到各乡镇。终端采用寻址接收音箱或寻址调频收扩机带动高音喇叭,系统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图1应急广播系统总框图

2乡镇应急广播前端机房播出设备的添置和方案的确定

乡镇广电站广播机房前端广播系统设备添置,除了原有的播出设备基础上,还需要添置电脑以及安装由厂家提供的播出控制软件和相应配套的可寻址编码器和调频调制器(这里所要说明的是调频调制器分普通调频调制器和远程调频调制器,这种远程调频调制器是利用专用应急固定电话接入语音方式,是在特定应急情况下提供给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使用,其使用必须有严格的程序来保障,一般情况下,不推荐使用)。另外需要添置的混合器必需专用信号混合器,不能用普通的有线电视终端分配器反向接入,由于这种普通有线电视分配器信号隔离度不符合接入标准,损耗较大和不稳定,应杜绝使用。市镇两级应急广播联动,其平时乡镇播出内容以市台信号为主,市台机房可以控制全市所有户外应急广播音箱,乡镇需要播出本地重要事项必须通过乡镇广电站广播机房来实现。这里插播乡镇应急广播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同频抑制方式,还有一种是陷波方式,其中陷波方式虽然简单可行,但是由于其原理是把某段市台广播频率抑制信号,电视信号正常通过,由于我们担心这种陷波设备稳定性及安全播出的系数不是很高,最终选用同频抑制方式,只是采用这种方式我们只要通过提高乡镇广播前端机房同频调频信号合理,厂家提供的理论抑制电平是9dbuv以上,我们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发现应该实际有效抑制电平,应该大于12dbuv,否则将不能有效抑制市台同频调频信号,这一点务必切记,这也是乡镇站能否成功插播信号的关键所在。总之,合理确定插播方案要以安全播出为原则。

3乡镇应急广播播出设备的调试

3.1广播机房前端播出设备的调试主要分为fm输出电平和编码器灵敏度调试。其中编码器灵敏度的调试最为关键,正常情况下,一般工厂对其生产的设备已经调试过,但在实际安装调试过程中还是要重新确认,以最佳可控性为标准,调试时机房应该安装一只监听音箱,打开电脑运行软件,输入监听音箱的编码,同时点击该只音箱的开与关的灵敏度,同时应该清晰地听到音箱喇叭中发出滴答声音,并且音箱开关自如,包括高中低3种声音应该较为明显,操控成功率必须达到100%作为标准,紧固编码器的调节螺帽,同时注意电脑连接编码器输入端口假如是一号口的,在电脑软件运行设置必须也设置为输出端口一,否则将不能正常操作电脑。乡镇机房前端广播电平调试,主要是调节调频调制器的输出总电平的调试,以市台广播电平为基准把本镇广播调频广播信号提高13dbuv以上,此时应该关闭本镇机房调音台声音输出,同时听监听音箱里有没有同频的市台信号,不能有同频信号干扰的沙沙声音,否则说明本镇插播的广播信号还没有完全抑制住上级台站的同频调频信号。

3.2户外应急广播音箱安装选取,主要分为市电供电和电视网络60v两种。采用市电供电方式好处是音箱输出功率大小和有线电视60v供电器的输出功率没有影响,对有线电视网络也没有因户外音箱的故障发生有影响。但是假如是采用60v供电方式的,可能会由于同一条干线因户外广播音箱安装的数量,功率的大小,电平插入的损耗等等因素存在,随着各地双向网改造升级,广电宽带和互动电视接入,要求对有线电视网络每一个接口要求都要求严格,因此户外应急广播的野外型分支器必须严格规范。采用何种供电方式应该因地制宜的选取,目前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网络传播方案篇2

关键词:网络传播;视觉传达设计;设计应用

0引言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过程中,视觉传达设计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视觉传达设计在网络传播中的良好发展,能对网络传播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两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1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及设计基础

1.1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的特点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有着鲜明的特征,体现在几个层面,如艺术表现形式的丰富性。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的题材比较丰富,也有着比较丰富的形式,风格独特,这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艺术影响力。[1]网络不只能传播信息,也能对受众对网站的形象认同产生影响,所以视觉传达设计的形式需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求。视觉传达设计的信息传达有效性特征也比较突出。视觉传达设计能将文字图形有机整合布局,引导人们视觉浏览流程,这能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

1.2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基础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需要有一定的基础作为支撑,不能把视觉简单理解成被动复制眼前对象,要主动积极地活动。视觉应有眼睛的功能,也要有心灵眼睛的功能,前者是生理感官的功能,后者是形式后的精神内容。视觉传达过程是视觉符号接收和信息解读过程,视觉传达设计是在这一基础上以符号为载体展开的。[2]

2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形式和方案

2.1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形式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例如,采用文章的形式进行网络传播,把想要通过网络传播的信息归纳总结在一起,通过文字的方式进行表现,这一形式在论坛网站应用比较广。又如,通过图画形式进行网络传播,对热点和内容进行整理加工,采用图画形式表现,这样的方式能体现出图画的写实以及直观特点。[3]再如,采用视频方式展开网络传播,这是比较新颖的网络传播形式,视频能给人生动、形象、直观的视觉感受,能使视觉传达设计效果更高效,传播内容的表现也比较突出。色彩的应用形式也比较重要,网络视觉传达设计的色彩应用会对人的视觉感受产生很大影响,不同的色调对人的心理情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对色彩的应用进行优化,从而呈现出不一样的形式感特色。

2.2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方案

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应用需要选择适宜的方案,这样才有助于提升设计应用效果,可从以下几点加强重视:(1)注重包装传播方案的实施。视觉传达设计通过强化受众视觉体验的方式来包装传播内容和信息,结合不同的受众特点包装传播内容,从而提升传播的效率。如果内容受众是学生,就要在视觉传达的设计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特点,对标题进行包装,封面图片的设计也要和学生的特征相结合,达到精准引流的效果,从整体上提升精确推广的作用,这样有助于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2)注重资源互换方案的落实。网络传播中的视觉传达设计,其资源互换方案的实施十分重要,视觉传达设计所涉及的内容比较丰富,覆盖很广的领域,将图画以及文字和视频结合应用,需要在设计的时候能和其他网络传播行业产生共鸣,资源流量上实现互换,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跨行业联动效应。例如,金融湾在概念设计方面,使用比较优秀的视觉效果BanneR图,结合房产网站以及新闻网站,将资源互换,把两者的LoGo设计在一个BanneR图上,通过吸引流量以及受众等方式,有助于网络传播行业联动效应的发展。[4](3)注重传播人文理念方案的实施。网络传播中视觉传达设计要在传播中融入人文理念,在当前知识经济占据主导经济地位的发展背景下,网络传播中人文思想的渗透越来越重要。优秀理念被放大,粗劣认识被淘汰,将热点和行业有机结合起来,把正确思想主张合并起来,要注重人文理念和网络传播行业的紧密结合,将视觉传达设计中的特色鲜明直观地体现出来,从而在信息传播的时候将人文理念的特色呈现出来,从整体上优化网络传播效果。

网络传播方案篇3

当前,在重大新闻事件特别是突发新闻事件中,网络媒体发挥了特殊的作用,而随着网络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网络新闻传播规模的急剧扩大,我们有必要就其传播特点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

新闻传播时效性极强

2005年7月7日(当地时间)上午8点50分左右,有3起爆炸几乎同时在英国伦敦3个不同的地铁站响起;9时47分,第四次爆炸发生在巴士车上。伦敦连环爆炸案造成至少49人丧生,700人受伤,大约25人失踪。这一突发事件震惊全球,而最先将这一爆炸事件传播开来的正是互联网。事件的目击者、亲历者、幸存者第一时间把事发的信息(包括事发经过、伤亡情况、破坏程度等)通过电话(手机)告诉自己的家人和朋友,在震惊中他们的家人和朋友,甚至是他们自己,迅速通过网络并传播了这一重大新闻。事发后短短几分钟,全世界都得知了这一消息。

网络新闻传播是基于其tCp/ip协议及各类强大的功能实现的,这些功能主要有: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录(telnet)、网络新闻组(Usenetnews)、文件传送(Ftp)、万维网(www)、网络论坛(BBS)、网络即时通讯(iRC、iCQ)等。由于这些功能在信息传播中处于一种复合使用的状态,故可使其传播的时效性极强,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扩张到极大。在时效性方面,传统媒体是无法和网络相比的,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必须经过编排才能信息,是定期的,传播范围有一定的限制。网络新闻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几乎每隔几分钟就更新一次,有时候甚至几秒钟更新一次,达到实时更新的程度。网络具备时刻传播新信息的条件。

新闻传播主体多元、角度多元、手段多样

在伦敦地铁爆炸案的网络传播中,既有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以新闻报道为主的官方网站,也有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财经网站,还有非新闻类的网上论坛、公共聊天室等。总之,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一切可以信息的网站都出现了关于此次爆炸性新闻的消息。和传统媒体不同的是网络新闻传播主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性。

网络在对这一突发事件的传播中,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外,还采用了大量图片展示4个爆炸现场的位置和相对关系;采用了大量目击者、亲历者、记者用数码相机和手机在现场拍到的照片,以及来自事发现场的采访录音和电话录音,显示了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新闻传播的目的有非利己性

传统媒体中,文字和照片基本上都是由其属下的专业记者采写和拍摄的,限于媒体的篇幅,群众来稿采用得有限,而且都是有偿的。

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和交互性,事实上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消息(信息),没有身份、年龄、职业、地区和行业的限制,所以面对突发的重大事件,知情人(目击者、亲历者)希望所有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传播而传播),他们的第一选择就是在网上传播信息,其传播信息的目的并不是以给自己谋取利益为目的,而是出于本能想让大家都知道有大的(可怕的或可喜的)事情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传统商业传媒。在伦敦地铁爆炸案后网络传播过程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网上的很多文字和照片都是目击者、亲历者无偿提供的,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新闻的内容。这也是网络新闻传播的一大显著特色。

新闻传播控制极为困难并失去意义

像伦敦地铁爆炸案这样的突发事件,想对其在网上传播加以控制是非常困难的,网络传播范围的广泛性和全球性使网络媒体不受发行量和地理空间的限制,只要受众登录到相关的地址就可以看到。互联网当初是出于军事目的开发设计的,全球无数个节点构成网络,只要不能把网络彻底摧毁,任何信息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全球性的传播。没有一个人或一个国家能够全权控制网络媒体。

网络媒体新闻和信息传播具有参与人员海量、信息海量、形态多样、迅速及时、易于复制、便于检索、超文本链接、自由、交互、“一人一媒体”、全球传播的特点,它很快就使控制其传播的努力失去意义。各种社会力量和因素对传播的控制,如经济控制、政治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受众控制、技术控制等,都很难真正发挥作用。这也是网络新闻传播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一个显著特点。

新闻传播反响、反馈迅速,影响巨大、强烈

2003年3月17日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广州打工期间被故意伤害致死,《南方都市报》首先披露了这一案件,新浪网的转载使其迅速升级为全国新闻,成为一个突发的公众事件,众多的网站上迅速出现了对这一案件的评论、对案件进展的关注和议论,网络传媒伴随着孙志刚案揭发、调查、审判的每一个环节,对案件的报道和评论影响了其发展进程,促使其向合理的良性的方向运行。6月20日,国务院总理签署国务院第381号令,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收容遣送即将退出历史舞台,我国对在城市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6月27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孙志刚被故意伤害致死案作出终审判决,18名罪犯分别被判死刑、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全国各地收容遣送站开始摘牌并着手进行改造。在这一过程中,网络新闻传播所起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

无论是政治部门还是公众人物,今天都可以感受到网上舆论所发挥的巨大力量。网络舆论的力量越来越明显,正是因为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如广州的“孙志刚案”、哈尔滨的“宝马撞人案”、湖南湘潭的“黄静案”等。网络新闻传播的开放性使得受众获得了空前的自主和自由。信息不需要专门的设备和程序,任何受众都有获取信息和信息的自由和条件,在网络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中,也极大地促进了大众公共表达。

网络传播方案篇4

酒店通常仅提供场所,视频点播服务系统提供商与酒店通过合同建立合作关系,通常为系统提供商提供节目内容,酒店收取客人费用后双方按照比例分成。酒店未经权利人许可,提供作品内容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版权几经辗转,双方各执一词

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称,该公司独家享有影视作品《大话股神》在中国内地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北京宝辰饭店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且未支付报酬,在其酒店客房内提供上述作品的有偿播放服务,其行为严重损害了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给北京网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造成经济损失。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故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北京宝辰饭店有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赔偿其他合理开支6000元;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庭审中,网尚公司律师武剑云向法庭呈交了三份公证书原件,证实《大话股神》已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公映许可,并且其出品单位上海华林公司已于2007年8月15日将该影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独家转授给世纪星途公司,此后,世纪星途公司将转授权给原告公司享有。

但是,被告宝辰饭店律师谢国利却表示,饭店所播放的《大话股神》影片来源合法。原告已经将《大话股神》的权利转让给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该公司再转让给北京同方易豪科技有限公司,其后同方易豪公司又合法授权给饭店播放。

庭审中另一个争议焦点是HVo点播是否为网络传播。据了解,HVo视频点播系统是同方易豪依托影音节目内容、结合酒店行业客户需求创建的独特品牌。播放光盘的时候,电视遥控器上都注有HVo,以电视机为终端接收。

被告律师认为,消费者通过HVo电视视频点播系统点播影片并不涉及网络,HVo的播放方式不同于信息网络传播,而原告并没有获得HVo传播方式的明确授权。

不戴侵权“高帽”,多方你推我搡

被告则认为,根据宝辰饭店与上海东方宽频公司2006年9月签署的关于视频点播的合作协议,双方约定的合作模式为东方宽频公司负责业务和版权,宝辰饭店提供场地。如果存在侵权,应由东方宽频公司承担责任。2007年12月,东方宽频公司将协议的权利义务转让给同方易豪公司,同方易豪公司应保证享有合法的版权或授权,提供影片方应保障影片的权属,被告在此次事件中不存在过错。

而原告则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是指以有线、无线方式提供信息传播途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非常广泛的,如果在列举的范围中没有涵盖,并不表示不属于原告的授权范围。

对于赔偿数额双方也存在争议。原告网尚公司要求宝辰饭店赔偿经济损失5万元,原告律师解释说这5万元是根据被告播放涉案影片的收费系统显示的金额和客房数、入住率等综合因素考虑计算出的。

谢国利则辩称,从百视通公司提供的电影更新目录单来看,《大话股神》上节目单的时间是2008年7月22日,在得知此次诉讼后,立即撤下了涉案影片,并没有造成原告的损失。

饭店只要自身未买版权即侵权

法院经审理认为,上海华林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是电影《大话股神》的著作权人,其将涉案电影的独家信息网络传播权(具体指网络点播、直播、iptV、nVoD、无线增值业务等网络信息传输范畴)、转授权、二次改编权及在网络打击盗版、追究非法使用涉案电影的权利,独家授予北京世纪星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世纪星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将其获得的涉案电影的授权全部独家授予原告。宝辰饭店公司提供了视频点播系统,入住客户可根据需要选择点播系统所提供的节目,该点播服务行为属于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被告未经原告许可使用涉案电影,提供点播的行为侵犯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判决宝辰饭店公司停止提供涉案电影《大话股神》的点播服务,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万元及合理支出5000元。

法院对这一案例点评道,酒店作为经营场所,在其客房房间内向入住客人提供视频点播服务,是现实生活中较为典型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酒店通常仅提供场所,视频点播服务系统提供商与酒店通过合同建立合作关系,通常为系统提供商提供节目内容,酒店收取客人费用后双方按照比例分成。酒店未经权利人许可,提供作品内容的,应承担侵权责任。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酒店影视盗版还是很陌生的,通常侵权酒店都是在自己内部设置一台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将整个酒店做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局域网系统,酒店的相应管理人员在酒店内部的服务器上添加影视内容;或者通过外包的系统建设承包商,为酒店铺设点播系统;有的酒店和当地电信服务商以机顶盒的形式做点播。无论哪种方式,房客都可以通过房内的网络,使用酒店提供的影视点播服务。如果酒店自身没有购买那些被点播的影视版权,就构成酒店侵权。这种侵权行为较为隐蔽,且由于房客都为短期住宿,版权公司一般都很难维护到自己的权利,此次网尚文化的也首开国内该类案例的先河。

焦点一:

《大话股神》来源是否合法

庭审中,网尚公司律师武剑云向法庭呈交了3份公证书原件,证实《大话股神》已经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的公映许可,并且其出品单位上海华林公司已于2007年8月15日将该影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独家转授给世纪星途公司,此后,世纪星途公司将转授权给原告公司享有。

武剑云还提供了一份公证,上面详细记录了被告内播放《大话股神》的事实和经过。原告认为,宝辰饭店未经其许可且未支付报酬,在客房内提供网尚公司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影视作品《大话股神》的HVo有偿播放服务,严重损害了原告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要求被告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但是,被告律师谢国利表示,饭店所播放的《大话股神》影片来源合法。原告已经将《大话股神》的权利转让给百视通网络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由该公司再转让给北京同方易豪科技有限公司,其后同方易豪公司又合法授权给饭店播放。

焦点二:

HVo点播是否为网络传播

据了解,HVo视频点播系统是同方易豪依托节目内容,结合酒店行业客户需求创建的独特品牌。播放光盘的时候,电视遥控器上都注有HVo,以电视机为终端接收。

“消费者通过HVo电视视频点播系统点播影片符合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界定吗?毕竟这个点播系统不涉及网络。”谢国利就原告认为被告侵犯其信息网络传播权提出异议。他认为,HVo的播放方式不同于信息网络传播,而原告并没有获得HVo传播方式的明确授权。

焦点三:

层层授权下饭店是否为被告

原告认为,信息网络传播是指以有线、无线方式提供信息传播途径,信息网络传播权是非常广泛的,如果在列举的范围中没有涵盖,并不表示不属于原告的授权范围。

谢国利则认为,根据宝辰饭店与上海东方宽频公司2006年9月签署的关于视频点播的协议,双方约定的合作模式为东方宽频公司负责业务和版权,宝辰饭店提供场地。如果存在侵权,应由东方宽频公司承担责任。2007年12月,东方宽频公司将协议的权利义务转让给同方易豪公司,同方易豪公司应保证享有合法的版权或授权,提供影片方应保障影片的权属,被告在此次事件中不存在过错。

焦点四:

赔偿数额计算标准是否合理

要求被告赔偿原告5万元经济损失,是原告提出的另一项诉讼请求。那么,这5万元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

武剑云解释说,是根据被告播放涉案影片的收费系统显示的金额和客房数、入住率等综合因素考虑的。

网络传播方案篇5

关键词:企业危机传播;网络媒体;内容分析法;演变趋势

中图分类号:F27235;G2062文献标识码:a

如何科学地认识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海量传播的现象,采用积极正确有效的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对策,既是企业、媒体、及各方公众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对于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传播的研究情况,本文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以“企业危机”和“网络传播”为关键词,检索2006-2010年分别包含这两个关键词篇名的论文,得到含有“企业危机”的有4770篇;含有“网络传播”的有2048篇,说明这两个研究领域,皆为学界所重视。鉴于近年来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在网络上海量传播的现状,以“企业危机”和“网络传播”为关键词,并列检索含有这两个关键词篇名的论文,得到2006-2010年中仅有5篇。再以“企业危机”和“网络环境”为关键词,仍以并列检索得到13篇,其中与本文相关的8篇。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或网络环境企业危机传播管理的研究与实际现状相比,处于较为滞后的状态。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通过对企业危机事件样本个案的量化分析,从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变量情况,探讨2003-2010年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的演变状态、企业危机事件网络传播的时间长度等问题,旨在为网络时代的企业危机管理对策,提供有关危机信息网络媒体传播的实证依据。

一、网络媒体企业危机传播分析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危机传播与网络媒体的相关概念

企业危机指的是“对组织、企业或产业可能造成潜在负面影响的重大事件,此事件也可能波及到该组织的公众、产品、服务或名声,因其冲击到组织的正常运作,甚至威胁组织的生存”[1],“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2]。也就是说,由于不确定性、威胁性的事件,使得企业处于一种危险状态,“导致这种状态出现的原因事件或因素可能来自企业的外部,也可能来自企业的内部,或者是外部与内部的共同作用,习惯上我们将这些原因事件称为企业危机”[2]。概言之,企业危机是致使企业处于一种非正常的、甚至危及生存的危险状态,而由那些具有不确定性、威胁性、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致使企业处于危险状态,它就是企业危机。

美国学者KathleenFeam-Banka将“危机传播”定义为“危机事件发生之前、之中、之后,介于组织和其公众之间的传播”[3]。廖为建等人指出,危机传播“关注和强调信息在处理危机事件中的核心地位和作用。不管是危机前的信息预警,还是危机爆发后的新闻和公众沟通,抑或是危机后期的形象修复等,无一不需要调动一切信息传播手段来进行处理”[3]。可见,危机传播是指通过媒体,贯穿于危机事件处理全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沟通的活动。

网络媒体是“一定的组织或个人,在计算机为核心的各种多媒体交互式数字化信息传输网络上,建立的提供各种新闻与信息服务的相对独立的站点”[4]。网络媒体集印刷、声音、图像等媒体的优势于一身,迅速被人们普遍使用。一般认为在广义上网络媒体就是网络本身,而狭义上则指网络中的各种传播介质,如门户网站、论坛、BBS、群、博客、微博等。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在网络媒体上的传播,已成为了贯穿于企业危机事件全过程常见的传播方式,而网络媒体又因为能够满足相关利益的各方公众获得“危机认知”的要求,也成为了信息沟通交流的平台。

(二)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是大众传播中用于媒体内容量化分析的方法,可用于“评价所有传播形式的内容”[5]。我们以为,内容分析法对网络媒体的分析也应是适用的。它的分析方法“是以一些规定的单位为基础的,单位是可以仔细限定和估价的印刷品、电影或广播讯息的任何属性,单位可以是具体词语、定性主题、行动类型等等,通过计算在一条消息中重复篇幅或时间单位内出现的频率进行评价”[5]。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对内容分析方法的描述,概括而言,涉及大众媒体内容分析数据采集的三个方面:“限定和估价的印刷品、电影或广播讯息的任何属性”是指对分析来源的媒体限定;“单位可以是具体词语、定性主题、行动类型等等”指对分析内容框架的限定;“计算在一条消息中重复篇幅或时间单位内出现的频率”则指则指在限定时间单位的前提下测量某一相关信息的传播量。遵循这些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方法规则,扩展应用于网络媒体的内容分析,是一项具有尝试意义的工作。正如周翔所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播学研究者开始日益关注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在新媒介平台上的应用和改进,使之适应新媒体的介质特性并反映网络信息内容的本质。脱胎于传统内容分析法网络内容分析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它具有传统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特征,但又不是内容分析法范围的简单扩大”[6]。

网络中企业危机信息的传播,相应的网络媒体是信息流动的分析途径,企业危机事件的信息沟通与认知是网络传播内容的分析框架,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持续时间则是限定时间单元的依据。参照内容分析的规则,采集样本个案企业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媒体中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的数据,研究描述企业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传播中的演变状态。从企业危机事件信息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的变量指标,揭示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有效性的量化判断依据,为企业在网络环境中,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危机信息沟通,化解由公众危机认知与态度的信息形成的“舆论压力”,为消除危机事件给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网络传播分析的实证参考。

(三)时间范围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时间单位的设定是基于两方面的考虑:

1.网民规模的扩大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1年1月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7]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多亿,比2002年5910万人增长了近774倍,2002-2010年,中国网民人数平均每年增长152%。从网络功能使用情况来看,图1显示了与危机事件信息传播相关的搜索引擎使用、网络新闻浏览、博客应用、论坛\BBS等使用率数据[7]均处于较高的比例,体现了网民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需求、自主信息和自由表达意见的传播行为的比例明显上升。

2002-2010年是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时期,网民规模持续扩大,网络功能使用率明显提高等网络条件的日臻完备,扩充了包括危机传播在内的信息传播交流的通道。

2.危机传播的社会信息环境的开放。我国自2003年非典事件以来,信息传播逐渐开放透明,公众危机意识的觉醒,频频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涉及社会各方的公众利益,且以其自身所包含的新闻价值,愈益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议题和焦点。由于从2002年开始我国互联网步入快速发展期,因而,公众能够更加及时通过网络获取包括企业在内的危机信息。

以“企业危机”为关键词,2002-2010年期间每一年度(1.1-12.31)中含有此关键词的网络新闻,显示出企业危机网络新闻传播的总体情况(图2)。从信息源来看,企业危机网络新闻主要由于新闻网站和相当部分转载线下媒体新闻的信息所构成,转载线下媒体的新闻信息反映了网络传播的覆盖特性。图2表明,第一,显示了网络新闻媒体对企业危机的总体关注情况。第二,尽管2002年列入其中,但它的实际数据仅个位数,与以后各年度的数据相比,实在太少,说明2002年媒体对企业危机的关注度还相当的低,可以忽略不计。第三,媒体对企业危机的关注程度自2003年急遽上升以来,大体呈现抬升的趋势。

如果图2是网络新闻对企业危机总体情形关注的话,那么图3是博客对企业危机事件总体关注的情况。考虑到博客是个人的网络日志,大多是针对具体企业危机事件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意见。因此,以“企业危机事件”为关键词,采用与图2相同的方法,显示自2002-2010年每一年度企业危机事件博文传播的总体情况。由图3看出:第一,2002年的数据仅个位数,与图2相同,忽略不计;第二,从2005年开始,博文篇数明显地逐年快速增长,到2010年博文篇数达到了将近2005年的80倍;第三,博文篇数在2007年开始步入了高位增长时期,显示了企业危机事件的传播,博客的比重迅速提升。综合企业危机信息网络新闻和博客传播的总体情况,本文将时间范围设定为2003-2010年。

(四)样本个案

内容分析法涉及样本的采集。本文利用百度和谷歌搜索工具的功能,采用简单随机网络抽样的方法,以搜索引擎能采集到符合要求的信息为原则,这里的“符合要求”,是指样本个案的抽样需要同时符合3项要求:(1)能够采集到网络新闻篇数的量化信息;(2)能够采集到博客篇数的量化信息;(3)采集的信息要能反映企业危机事件的传播从起始到消退的完整过程。在2003-2010年这个时间段中,按每年抽取企业危机事件信息传播3个个案作为样本,总量为24个,见表1。

需要说明的是,在众多搜索工具中仅百度和谷歌能对1年以前的网络新闻网页和博客网页进行搜索,在设定的时段单位中采集企业危机事件样本个案的网络新闻篇数数据和博客篇数数据。实际上企业危机传播利用的网络媒体,还包括电子邮件、论坛、帖子、微博等等,由于目前搜索工具对搜索条件有一定的限制,只能在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样本个案数据的采集工作。当然,这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局限性,不过由上文图1对2005年和2010年网络功能使用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博客使用率的比例明显超过了论坛/BBS。因此,以博客这一网络媒体采集的数据,仍然具有典型性。

二、企业危机事件网络媒体传播的演变趋势

(一)2003-2010年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演变状态

对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演变状态的观察,其基本数据的建立是采集样本个案发生期间,网络新闻和博客中含有设定关键词内容的信息,以第一时间在网络新闻或博客中的出现为起始日期,以同一内容信息出现明显回落甚至消失的日期为该事件信息传播的终止日期,采集个案事件信息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的数据,并以每年度样本个案的均值数据显示,以反映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一般状况。

图4是2003-2010年中样本个案事件的网络新闻和博客篇数均值的演变状态,反映每年度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强弱程度,侧重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体之间传播量波动的趋势状态。其中,网络新闻2005年、2008年的数据和博客2008年、2010年的数据分别是这一时期企业危机信息在两种网媒传播量波动趋势的峰值。

图5是2003-2010年样本个案事件网络新闻和博客传播持续天数均值的演变状态,反映每年度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持续时间的强弱程度,侧重企业危机信息在网络媒体之间传播时间长短的趋势状态。其中,网络新闻2005年、2008年的数据和博客的2006年、2008年、2010年数据分别是这一时期企业危机信息在两种网媒之中传播天数演变趋势的峰值。

比较图4、图5得知,第一,企业危机网络新闻05年和08年的篇数与持续天数皆呈波峰状,形成正相关的作用。第二,企业危机博客2008年的篇数与持续天数也皆呈波峰状,形成正相关的作用,并由博客2006年持续天数的峰值蓄势而成。而博客2010年篇数和持续天数的峰值正相关翘头上升状,预示2010年及其以后企业危机信息的博客传播将形成第二个波峰。第三,企业危机网络新闻与企业危机博客一前一后相差两三年,却同时在2008年形成波峰交汇,表明两种网媒同样存在正相关的牵引关系。从上述整个演变趋势看,网媒的各自传播及其相关作用、网媒相互间的相关作用,对于观察、分析和评估网络时代企业危机信息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高峰的峰值数据显示不及第一个波峰的高度,这是因为第二波峰客传播的危机信息分流了网络新闻中的企业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也就是说,这一类型信息流利用博客甚至更多的网络媒体进行传播,这是与第一个波峰相比,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演变状态中不同前期的显著特征,由此表明:

1.企业危机认知和态度信息普遍开始利用博客进行传播,与网络新闻的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所不同的是,博客更体现出个人化、更具自由度和开放度的信息传播特点,它与网络新闻中的同一类型危机信息流彼此呼应,对企业危机网络传播构成了新的挑战。

2.图5显示博客传播持续天数的数据在2008年达到峰值之前,连续3年均高于网络新闻,说明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在其中持续传播和滞留时间要比网络新闻更长。与此同时,网络新闻传播持续天数的数据在连续2年回落至低位后,在2008年超出了以往每年的数据,达到了历史最高位,而且,与博客传播持续天数2008年的峰值数据叠加重合,一定程度上由博客与网络新闻媒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牵引互动所致,致使危机当事企业在网络环境中不但面临由危机信息传播量所构成的网络舆论信息环境的压力,而且还面临这种舆论环境得以延续形成的时间压力。因此,网络环境中企业危机传播在网络媒体范围的覆盖、传播时机的把握、以及真实、完整危机信息沟通等应对策略的并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

3.网络新闻中企业危机传播既要应对危机认知与态度的信息,同时又需回应与影响博客中危机认知和态度的信息,而且针对博客的特点,还需要针对博客中的信息做出适时的回应,达到降低和缩短网络新闻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的同时,降低和缩短博客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化解和消除由多元网络媒体危机信息传播所形成的舆论和时间的双重压力。换言之,企业危机传播对于博客的应对是间接的。如能同时在相应的不同网络媒体如博客进行危机沟通与传播,那么,企业危机网络传播的运作则事半功倍。这对于企业危机网络传播应对更多网络媒体具有指向性意义。

三、结语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采集样本个案企业危机事件信息在网络媒体中的相关数据,运用企业危机事件信息的网络媒体传播量和传播持续时间两个方面的数据,能够比较直接地揭示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演变态势,是分析企业危机网络传播的两个重要指标。

企业危机认知和态度信息流在网络媒体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的实证数据,有助于分析判断企业危机事件舆论和时间在网络环境中的压力状况,为企业争取在较短的时间中,化解和消除危机事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供网络传播分析的实证参考。

企业危机传播信息流在网络媒体的传播量和传播持续天数的实证数据,有助于分析判断不同网络媒体中企业危机传播的有效性状态,使企业能够及时调整和改善网络媒体的危机沟通的运作。

2003-2010年企业危机信息网络传播的相关峰值数据分析显示,我国企业危机信息朝着多元网络媒体传播的趋势发展,企业应当能在更多网络媒体,与公众进行有效危机沟通的运作,是网络时代企业危机传播管理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本文对样本个案的数据采集,由于网络搜索引擎工具的限制,对样本数量和相关信息数据的采集均有一定的影响,这对内容分析法应用于网络媒体的实证分析,难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吴宜蓁.危机传播——公共关系与语义观点的理论与实证[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5:17.

[2]单业才.企业危机管理与媒体应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24.

[3]廖为建,李莉.美国现代危机传播及其借鉴意义[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邹甜甜.网络媒体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影响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1(1).

[5][美]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大众传播通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80-381.

网络传播方案篇6

“‘媒介审判’,最初是西方新闻传播法中的一个概念,意指新闻媒介超越司法程序,在法庭判决前对案情作出判决,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期或胜诉、败诉等结论的现象”[1]。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一种更为严重的“媒介审判”现象——“网络媒介审判”产生了。

一、“媒介审判”与网络“媒介审判”

在我国,传统的“媒介审判”主要表现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一些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大案件,在法院尚未作出最终判决前,就进行大量带有强烈感情色彩和主观舆论引导的报道,如1997年8月24日河南民警张金柱酒后驾车过失致人死亡最终被判死刑的案件,因张金柱在临刑前说“记者害了他“的话而备受关注,此案也成为我国“媒介审判”现象的经典案例。而“网络媒介审判”除了具备传统“媒介审判”的特点外,更多的是被赋予了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下所衍生的新特点。

(一)“网络媒介审判”与“媒介审判”的异同

“网络媒介审判”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审判”有很多相同之处,都是指媒介干预、影响审判独立的“越位”行为。总结起来,其相同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对案件的报道带有强烈感情色彩,以博得更多关注;2.主观臆断,只对一方当事人的观点加以陈述;3.断章取义,为了达到宣传效果,甚至刻意歪曲事实;4.发表大量指责批评性评论,言语犀利,严重影响大众对案件的感受;5.案件尚未正式审理,就给被告人定罪,严重影响司法公正。

除此之外,由于传播环境的改变,“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也被赋予了全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传统的“媒介审判”其主体是大众传播媒介,而“网络媒介审判”则更多强调的是全民参与性,“主要指的是网民、网站或网络公关公司通过网络媒介对某些还未正式审判的社会性案件进行分析调查和评判,从而形成一定的舆论压力,影响人们对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对当事人造成重大伤害等影响和妨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行为”[2]。

由于网络舆论具有自由性、双向性、匿名性、非理性及随意性等特质,使网民个体的舆论表达更容易发生变化甚至扭曲。一旦涉及重大司法案件时,其舆论监督更容易“变异”和“扭曲”,从而直接转化为“媒介审判”。

(二)“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成因

1.网络匿名性

互联网时代,网络在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开放性及强大的互动性吸引汇聚了无数网友。匿名性是网络媒体有别于其它媒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说,网友在互联网传播环境中之所以可以毫无顾忌地行使自己的言论自由权,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网络匿名性。匿名发言给予了网友足够的安全感,但与此同时,也使得大批浑水摸鱼者暗藏其中,他们随意、传播信息。更有甚者为了自身利益刻意虚假信息,主观非理性舆论充溢于各大网站之中,这种情况下,“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也就随之产生了。

例如2010年10月16日发生的河北大学车祸案,由于肇事者一句“我爸是李刚”的言论而迅速在网络上传播开来,随后,正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一系列毫无事实根据的网友“爆料”接踵而至,所谓的“人肉搜索”让肇事者父子的隐私也被一“挖”再“挖”,案发后不久,肇事者李启铭本人以及与女友的私生活照便在网上被公布出来。网友甚至还用歌曲、漫画等形式恶意丑化李刚父子的形象并在网上广泛传播。这种饱含浓重泄愤心理的行为纯粹是以取乐为目的,导致舆论不再针对该事件本身,而是转向对当事人进行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沉默的螺旋效应最终导致网络舆论发生错位和偏移,无形的舆论压力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因此,网络匿名性成为“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产生的必要条件。

2.“把关人”缺失

“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库尔特?卢因在1947年发表的《群体生活渠道》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把关人’的概念,他认为:‘信息的传播网络中分布着把关人,这些人负责对信息进行把关,过滤信息的进出流通’”[3]。在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的作用处处可见,他可能是记者、编辑、主持人等特定的个人,也可能是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介组织,他们负责信息的筛选和过滤,修改认为不适合传播的信息。

不可否认,把关过程会导致部分信息带有主观意识和个人意见,这也就是传统“媒介审判”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是强有力的“把关”也充分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可以说,“把关人”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然而互联网则提供了一种没有把关人或者信息提供者就是把关人的传播环境,使得信息能够直接从信息源传递给受众。海量的信息在网络中飞速传播,却没有足够的“把关人“对其进行规范管理,因而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大打折扣。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由于人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的传播,不可能人人都具有职业道德,也难保证每个人都受过新闻专业的严格训练,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还是无知之见,‘互联网中把关人权利的削弱使那些非理性‘情绪化’的言论得到传播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多’”[4]。大量的非理性舆论所形成的强大舆论压力往往会对处于审判过程中的司法机关产生影响,从而产生“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由此看来,相较于传统的“媒介审判”现象,“网络媒介审判”现象更容易形成和发展,相应的,其产生的影响也就更加严重。

二、“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负面效应

(一)妨害司法公正

“在传统的媒介环境下,媒体通过议程设置引导舆论:而网络是私人表达空间与公共交流空间的集合,在观点表达与意见交换的过程中形成信息对流”[5]。网络时代,对于某一事件,往往都会迅速形成网络舆论,之后传统媒体又会收到网络舆论的影响。如杭州富家子胡斌飙车一案,此案刚一发生,网络媒体就迅速传播并率先展开激烈讨论,因此使得这一案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主要议题被公众高度重视,从而影响传统媒体对此案件进一步的调查和深度报道。对这一案件的网络舆论进行分析,通过其中的“豪华跑车”、“富家公子”等关键词,不难发现,媒体的义愤填膺实际上不仅仅是因为肇事行为本身,法律的制裁也已不能终结这一案件。网络媒介中的舆论直接将此案件的焦点转移到为贫富阶级之间的正面对立。仇富心理所衍生的非理性言论,必然也将严重影响到对于案件报道的客观性、妨害司法公正。

一个案件的审判,应由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网络媒介应该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司法的独立,但绝不可发生滥用言论自由干预司法公正等“越位”行为,形成“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二)妨碍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在上文提及的河北大学车祸案中,肇事者在醉酒驾车撞人之后扬长而去,被拦阻后还说出:“我爸是李刚!”的言论,从道德层面来看,这种行为确实应该受到谴责,但是客观的说,这只是一件醉酒交通事故,到底该做出怎样的判决应该由司法部门作出。而“网络媒介审判”非但无助于案件的依法处理,只会不断产生大量的非理性言论,一方面很容易影响网民对案件的客观判断,另一方面也会误导网民认为,不管案件的犯罪程度怎样,判决的结果都会朝着“民意”所向的方向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严重妨碍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从而严重影响整个社会法制观念的形成[5]。

(三)影响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

“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出现,往往同时伴随着大量的民事侵权行为,包括肖像权、名誉权、信息传播权等。如上文提及的河北车祸案中,肇事者李启铭及其家属就遭到网民们不止一次的人肉搜索,其个人隐私都被公之于众。由此看来,“网络媒介审判”现象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利益,其包含的虚假信息也严重的侵害了网络媒介的公信力。尽管大多数的网民本意是基于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但其很多行为却有违道德、法律规范。上文中提到的由于网络匿名性、“把关人”缺失等原因,使得海量的网络信息未经筛选就在网络中飞速传播,从中产生的谣言、非理性言论使得网民对网络产生不信任感,最终影响网络媒介生态环境的发展。

三、“网络媒介审判”现象的防范策略

一个案件的审判,应由公安机关、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网络媒介应该正确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司法的独立,绝不可发生滥用言论自由干预司法公正等“越位”行为,形成“网络媒介审判”现象。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策略以防范和消除“网络媒介审判”现象。

(一)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首先,政府应积极建立健全网络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网络主题的各个部分。另外网络媒介的管理机制、网络舆论传播中的法律法规也要及时完善,从而运用法律途径预防和减少网络犯罪,做到真正有法可依。

其次,政府应当有的放矢的制定相关政策法规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一方面严格控制有危害意义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并保持信息公开透明,保障网民的知情权;另一方面政府网站应当充分发挥社会典型示范功能,积极宣传以建立民众信赖度、消除误会、将网络舆论引向正轨。

再次,政府应加大力度对扶持建设重点新闻网站,将网络舆论引导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形成一批政府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网络媒体品牌。同时强化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引导网民冷静思考、理性表达,形成良性的网络舆论环境。

(二)加强网络把关力度

对大多数盈利性质的网站来说,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尽可能多的增加网站的点击率以获得利益,在这样一种目的的驱使下,难免会做出譬如放任网民发言甚至聘请网络来吸引网民等等的行为。对于网络中的不和谐行为,网络媒体的“把关人”大多存在一种想管又不敢管的矛盾心理,不管怕影响网站的声誉,管了又怕影响网站的人气,因此经常出现“上面”紧则管得紧,“上面”松则放任的情况。

事实上,加大把关力度非但不会降低网站的人气和点击率,反而能使网民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相互交流,从而更有利于人气的凝聚。网络媒介的“把关人”应尽忠职守地做好“意见领袖”,积极引导正确舆论,及时删除那些明确误导网民的帖子或评论,提高信息透明度,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准确把握热点、扩大信息量、建立有自我特色的网站把关模式、监督开展良性互动等等。

(三)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审判”现象之所以在网络媒介中泛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网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良莠不齐。网民素质完善的速度较之网络媒体发展的速度还远远不够,这必然影响网络舆论的发展与传播。因此,为了解决网络舆论的发展问题,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必不可少。具体如何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点:

1.将媒介素养教育纳为学校基本课程

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全过程,因此,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指导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媒介的性质、学会利用和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系统地普及、提高学生对媒介的知识和认识,才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不同阶段的学生特点不同,媒介素养教育方式也该有所不同。比如中小学学生,教育重心要以灌输为主,要让他们了解,从媒介中所接触到的现象和看法只不过是很多现象和可能的观点中的一部分而已,帮助他们学习如何用自己的感受来欣赏、理解所看到的内容。对于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判断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他们如何正确解读媒介内容,并懂得如何利用媒介满足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多方面需要。理论上,每一位网民,都需要接受学校教育,所以通过学校教育体系来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长远来看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

2.利用公共信息平台教育提升网民媒介素养

网民离开学校以后,主要的学习方式变为自学,学习场所由学校转变为一些公共信息平台,例如,网络中各式各样的虚拟学习社区等。因此,通过各种公共信息平台,向网络普及和推广媒介知识,将是提高网民媒体素养的主要途径。

首先,应该通过公共信息平台教育引导网民运用批判的眼光评估各种信息,学会从社会属性、技术力量、信息内容以及策划设计等各个方面综合考查网络站点,从而评价一个网站的权威性、可靠性。通过这种有意识的媒介素养培育,使之具备基本的判断、辨别能力,做到去伪存真。

其次,应该通过公共平台教育培养网民形成正确的网络需要观。海量信息在网络上飞速传播,让许多网民分不清网络信息的真假以及内容的好坏。许多反动网站、色情网站趁虚而入,许多网络游戏也以情色、凶杀、暴力为主色调进攻青少年这块阵地。因此,网络媒介素养应教会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有取有舍,从而真正提升自身媒介素养。(来源:《今传媒》杂志文/黄茜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编选:)

参考文献

[1]陈绚.新闻道德与法规——对媒介行为规范的思考[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2]孔德钦,陈鹏.“网络媒介审判”的负面效果成因[J].新闻世界,2010(2).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蔡骐.当网络暴力步入现实生活之后[J].信息网络安全,2007(11).

网络传播方案篇7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0)06(c)-0191-01

高校档案作为保存高校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行政管理等方面最原始资料的载体,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档案的信息化进程也不断的加快。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的信息传播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实时化,以及档案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都为新时期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实现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网络时代对高校档案管理带来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方便,容量得到了无限的扩大,为传统的档案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是信息传播的多元化。网络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的领域更加宽泛,互联网在人们沟通方面的优势,使得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已逐渐取代了纸制档案,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等基础工作的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纸制+数字化”的档案管理,成为高校档案工作的多元化新格局。二是信息传播的实时化。传统的纸制档案管理,受时间与空间的制肘较为严重,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都是手工的。而在网络条件下,信息的传播更加快速,档案的收集、分类、存贮和管理都可以“实时”获得,网络时代是一个信息交换、传输异常频繁、迅速的时代,档案用户之间、档案馆之间、档案用户与档案馆之间的地理距离已消失,要求新时期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与计算机和网络进行衔接,才能够“与时俱进”,为快速、准确和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创造条件。三是公众需求的个性化。在网络时代,档案利用者对档案的要求更高,许多资料档案利用者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搜索引擎轻松的获得。对档案部门的档案质量的要求更高,要求档案部门必须考虑到使用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充分考虑不同用户对信息的特殊要求,才能够适应新时期的需要。

2络时代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途径

2.1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突出主动性,主动与网络对接,才能够获得档案使用者的青睐。高校要积极建立档案管理网站,通过网站平台将档案的“收集、分类、存贮、利用”集成化。为学校的各部门分配用户名与密码,赋予一定的权限,相关的档案资料可以通过网站直接上传到高校的档案数据库中,积极组织各单位上传档案资料,通过档案的“自动上传“,提高收集工作的效能。同时,要推进档案信息的网上检索,在保证密级的前提下,在网站上公开部分档案的目录,使使用者能够直接下载,使网络背景下档案的利用更加方便。要积极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传统的档案工作进行改造。档案管理工作要积极与“云计算”相结合,与“云服务器”商进行合作,将高校的档案上传到服务商的“云服务器”中,利用商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来对档案资料进行共享,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2.2案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网络时代的档案管理要更加精细化、专业化,对相关的资料进行细分,使每个档案使用者都能够精确的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档案的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收集、存储、利用的过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档案管理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职工职业化。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可以利用“云计算”的精确定位功能,建立精确搜索矩阵(matrix),满足档案使用者的特定需求。要积极开辟“在线服务”功能,通过细分化的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校的日常教学、行政管理、学术研究等模块的数据训查询,契合网络时代下信息实时化传播的需要。

2.3案管理工作的互动性

在网络环境下,要进一步突出档案工作的互动性,使得档案管理部门与使用者能够实现及时的沟通,了解档案使用者的所想,以便对档案工作进一步改进。要利用好论坛、QQ群、微博、微信等形式,积极与使用者进行沟通,积极建立读者信息反馈机制。在网络环境中,要广泛应用推广opaC(联机公共目录)系统服务,为档案使用者打造互动的平台。同时,要进一步与其它档案馆进行联动,实现档案资源的充分共享。充分利用好校园网、高校校域网、城域网,增强与其它学校档案馆的协作、相互整合,形成更大的档案资源,提高为档案使用者服务的实效性。

2.4案管理工作的市场化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从信息资源开发与使用的角度看,高校档案馆的职能不断发生着变化,不再是单纯的资料收藏机构,而是高校各类信息的聚集中心和交流中心。因此,有必要利用信息化的优势,创造性的探索高校档案管理的市场化运作模式,为高校的档案馆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活力。可以将传统的高校档案使用过程进行商业化运作,实施“人性化+商业化+趣味化”的管理模式,针对用户需求在互联网上建立一个集“检索查询、特色服务、在线资料商店”为一体的网站,打造档案产业服务实体。高校的档案馆要深入的进行市场挖掘,研究自身特色,将自身的特色作为档案市场化运作的“亮点”。将传统高校的档案服务范围,扩大到整个社会。可以为全社会的档案使用者提供“有偿”服务。要把传统的信息采集、编目、使用、咨询等业务扩展到社会活动中来,通过一系列社会活动,增强高校档案馆的影响范围。例如:高校可以利用自己的学科优势,结合海量的档案资料,开展经济、法律、管理待方面的咨询,广泛吸纳全社会的档案使用者。

总之,近年来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档案的信息化进程也不断的加快。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的信息传播的途径发生了变化,信息传播的多元化、实时化,以及档案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都为新时期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进一步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主动性、精细化、互动性、市场化,才能够不断满足网络时代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能。

参考文献

[1]李群.浅析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创新[J].黑龙江史志,2013(13).

网络传播方案篇8

互动电视点播的实现是通过上行和下行两个通道完成的,上行通道实现用户点播信令的上传,下行通道实现下行页面和用户点播节目流的下行传输。(1)上行信令:机顶盒发出的上行信令与数据通过回传网络,由机顶盒发出,经回传网关发送到前端的接入网关系统;(2)下行页面:页面服务器接收用户点播信令后经过与上行相反的顺序将下行互动页面传至用户终端。(3)下行节目流:用户点播经过封装的ip节目流从互动电视平台视音频服务器系统发出,通过传输网络转发至相应的边缘调制解调器(ipQam),ip节目流经ipQam调制后与数字电视射频信号混合,最后经有线电视网络传送到相应的用户机顶盒。

航天数字电视专网双向互动改造方案

三院地区的电视、宽带网络健全,并且不使用同轴缆传送宽带信号。为了解决有线电视网络“最后一百米”的数据传输问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双向互动改造的成本,考虑现有网络情况,提出通过宽带网对互动信号进行回传。在保持三院电视专网原有网络结构的情况下,通过在光节点和楼宇放大器处分别部署互动回传设备———回传网关和中继器来解决双向传输通道问题。本文中将三院地区的双向互动网络分成三部分:同轴分配网部分、以太传输网部分、光传输网部分。同轴分配网部分主要解决入户网络的回传问题,针对很多网络由于在建设阶段的设计和施工不够规范所造成的分配网络干扰较大的情况,双向传输技术将机顶盒端上传的信号调制到高频(915mHz)进行回传,这样能够有效地解决汇聚噪声造成的干扰问题,同时也避免了对分支分配器、用户线接头进行更换而带来的庞大的工程量。以太传输网部分回传网关与楼宇宽带交换机相连,能够对来自机顶盒的互动点播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后的数据信号通过宽带网进行回传;针对单向放大器对反向传输的信号具有隔离的作用,在放大器处并联中继器设备,以便于上行信号的通过。由于回传网关已经有效屏蔽了汇聚噪声的影响,因此在此将信号调制为宽带网信号适用长距离传输。光传输网部分比较简单,在光节点使用光纤收发器对回传网关解调后送至交换机的基带信号转成光信号后上传,由于是和宽带信号共享光纤资源,因此需要对互动信号划分专门的Vlan,此处互动信号均处于Vlan100。整体方案如图2所示:该方案能够真正适合航天数字电视专网现状,并且能极大提升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效率,能够在无需更换入户电缆的情况下很好地保证回传信号的质量,现有所有网络设备无需更换或升级,避免了因更换设备而造成的浪费。应用该方式实施有线电视网的双向传输改造,其户均成本几十元。相比较CmtS+Cablemodem方案和e-pon+eoC方案,该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经济性:设备成本低:网络回传设备接入网关成本低廉,未采用已有的国外专利技术,避免了由此产生的高额费用。(2)可靠性:采用独特的二级网络结构,末端放大器配置的中继器通过数字信号再生,过滤了用户端的回传噪声,解决了上行噪声汇聚问题。(3)可扩展性:采用网络设备推向用户的方式,建网覆盖规模可以根据业务发展情况而扩展;灵活的业务扩展能力,从基本的面向数字电视的双向增值业务扩展到支持Voip语音与上网业务。

总结与展望

网络传播方案篇9

公开审判是指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的过程和判决的宣告,都公开进行,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界依法公开采访、公开报道。也就是说,法院开庭审判案件,除休庭评议这个程序是秘密进行的以外)其他审判程序即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和判决的宣告,均公开进行,不仅向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而且向其他公民公开,向社会公开。审判公开的法律依据是:《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特别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刑事诉讼法》第11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一律公开进行。”《民事诉讼法》第120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行政诉讼法》中第6条中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法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

但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已经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发展方式,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思维。一些传统的权益和方式,人民群众希望能够借组互联网来进行和维护。人民法院也应当适应互联网下的社会变革,将传统的司法工作与高速的互联网结合起来。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就是互联网时代下公开审判发展的必然之举。是庭审公开在互联网上的自然延伸。

XXX法院庭审网络视频直播工作是应高级法院的要求,顺应时代的潮流,于2011年逐步开展的。这项工作一开始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也没有专门机构名称,现在的组织机构设立在宣教科,负责操作的人员也由宣教科工作人员兼任。工作职责仅限于网络直播案件的登记、网上开庭公告、开庭视频的直播、录制和上传。现阶段,今年由于直播任务比往年大幅度增加,直播压力增大,宣教科也对这项工作加大的督促力度,实行了定期统计和通报制度,但各业务庭由于还不太适应大量案件的网络直播工作等原因,工作推进比较缓慢。

XXX法院2011年正式组装了第一台网络视频直播系统,在2013年以前,由于直播任务并不算多,一台系统已经适应当时的直播需求。2014年直播任务出台以后,我院为适应省高院的新要求,又组装了两台网络庭审直播系统,目前还有一台正在组装中。对于2013年以前,由于省高院和市中院下达的直播任务不是太多,直播对有些复杂案件的庭审掌控力要求更高,有的审判人员出现不适应和抵触的心理,但各业务部门还能按时按质完成任务。但2014年任务加重以后,要求符合公开审理条件的案件都要网络视频直播,这给办案人员造成了空前的压力,直播工作推行困难重

《人民法院改革纲要》第二部分第五条提到,最高法院已于去年启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和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而庭审直播只是审判流程公开中的一部分,易于放到审判流程管理系统中统一管理更加节约。而宣教系统兼管视频直播,与审判流程中其他工作已经处于不衔接的情况,不适应当前审判流程公开的统筹管理,势必影响直播工作和其他审判流程公开工作的有效衔接。

XXX法院于2014年建立了网络视频直播的通报机制,但还仅限于直播数量多少的简单通报,对直播质量等细节的评查和通报还没有开展。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直播工作都是由宣教科的人员兼管,系统多了,人员没有增配,人员长期缺少。而另一方面,审判管理部门开展的评查活动不能和庭审直播有效的统筹安排,造成审判管理部门和宣教部门的案件庭审评查“两张皮”,在基层法院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又形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于直播的考核机制也仅限于数量的考核,而庭审质量的评查,XXX法院一直由审判管理部门负责这项工作。

XXX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工作的舆情收集工作和直播质量评查工作也由宣教科负责,由直播的同志负责两项工作。但随着直播任务的增加,直播技术操作人员没有增加,网络视频直播舆情收集和上传质量评查工作的开展受到很大影响。

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是司法公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提高司法公信力和权威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庭审直播拓展了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的途径,适应了网络时代的发展,逐渐的成为人民群众学习法律,了解法院工作情况的新窗口。第二,庭审直播去除了庭审的神秘性,使司法更加透明。庭审对普通的群众来说,印象还停留在电视、电影的画面里,人民群众通过随时观看庭审,对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有了大概的了解,对正当程序下的作出的裁判的合理合法性会有更理性的认识。提高了人民群众程序价值的认同感。第三,庭审直播将庭审置于大庭广众之下,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司法程序中的暗箱操作,促进法官公平合法的办理案件。第四,庭审直播将案件的事实和证据公之于众,当事人的言行举止接受社会道德的评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恶意诉讼、虚假证据的提出,促进案件的调解,减少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第五,庭审直播可以对庭审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客观的回放,对于在庭审中质证、辩论、陈诉的意见存在争议的可以通过庭审的回放妥善解决,提高了案件的客观公正性。

XXX法院庭审网络直播工作历年都能够完成上级法院教给的任务,但是2014年,XXX法院没有对网络发展和上级的要求有一个客观的评估。尤其高级法院提出全省庭审网络视频直播案件数量要突破10万件的新要求,XXX法院办案人员甚至有些院领导对直播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还不适应,直播意识还有待提高。另外在硬件和人员的配备(直播设备和系统的建设,和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还没有达到上级法院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影响着2014年庭审网络直播任务的完成。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有必要让法院的领导和各业务部门认识到庭审直播是司法公开重要的一部分,是司法改革中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举措,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任务的层面上。他已经超越了个案庭审公开的简单意义。其次,直播设备数量安装要和法院年收结案数量相适应,并作出明确的要求。第三,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庭审直播起初设在宣教系统,就是将其作为宣传工作的重要一部分来看待和运行的。而庭审直播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社会对直播的关注、期待和要求已经与直播的初衷大相径庭,庭审直播应当作为公开审判的应有之内涵不能进停留在宣传工作的层面。因此有必要设立专门的机构以适应新时期司法公开的新要求。第四,加大培训力度。对技术操作人员应当进行必要的技能培训,XXX法院现在庭审直播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还处在自己学习摸索的阶段,庭审直播系统的操作还很生疏,因此应当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网络传播方案篇10

内容提要: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广播组织的权利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网络环境下的转播问题、重播问题、交互式广播问题、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问题、发行广播节目的录制品等新问题都对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我国应当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已有立法的基础上,根据新技术发展的要求,构建新的广播组织权的保护模式,完善我国的广播组织权保护制度,如扩大解释转播的含义,增加广播组织的录制后播送的权利、提供已录制的广播节目的权利、发行被复制的广播节目音像载体的权利,并拓宽向公众传播权的范围。

在20世纪60年代,为了制止日益猖獗的盗播广播信号的行为,国际社会制定了《保护表演者、音像制品制作者和广播组织罗马公约》(以下简称《罗马公约》),授予了广播组织转播权、录制权、复制权等权利,体现了在当时的技术背景下广播组织的权利要求。这些规定后来被1994年达成的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所采纳。及至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与广播技术的有机结合,使传统的广播形式发生了天覆地覆的变化,网络广播、数字广播的出现都对现有的广播组织权制度产生了新的冲击。《著作权法》虽然对广播组织权已有规定,但在新技术的冲击下,原有的广播组织权保护制度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此,笔者将结合新技术发展的趋势及国际立法的最新动向,对此予以探讨。

一、网络环境下的转播问题

广播组织是有关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总称。在20世纪中叶广播组织诞生之初,一些广播组织的节目经常被其他广播组织未经许可而转播,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一种盗播行为。为了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罗马公约》第13条第1款规定,广播组织应当有权授权或禁止转播其广播节目,该权利即为转播权。关于转播的含义,该公约第3条第7款将其解释为:“一个广播组织的广播节目被另一个广播组织同时广播”。由此可见,转播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转播的广播节目并非实施转播行为的广播组织自己制作的节目,二是转播表现为对他人已有的广播节目的同时广播,即转播行为与其他广播组织的广播行为发生在同一时刻。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罗马公约》制定时期,广播的手段主要是无线广播,当时还未出现有线广播,因此《罗马公约》所规定的广播和转播的方式主要是指无线广播和无线转播。这些解释后来被《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4条第3款所采纳。[1]

《罗马公约》制定时,广播技术采用的是无线广播技术,传播过程易受干扰,信息播放的效果和质量不太好。后来,人们尝试用导线(明线或电缆)组成的传输网络来传播广播节目,此即为有线广播。相比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稳定可靠,收听设备简单,价格低廉,收听质量高,节目内容易控制的优点。于是,有线广播逐渐推广开来,一些有线广播电台、电视台也相继建立。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始运用数字技术来表达、传输和处理信息。数字技术的优点在于:(1)传播过程不易受干扰,信息播放的效果和质量较好;(2)发射功率低,效率高,覆盖面广;(3)可以节约无线频谱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正因为如此,数字技术成为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并与卫星广播技术、网络广播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广播节目数字化后,大大方便了广播节目的传播,许多网站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广播节目录制下来并通过网站进行传播。例如,中央电视台是2008年奥运会中国内地电视直播权的权利人,其下属单位央视国际网站取得了通过互联网及移动平台转播节目的权利。2008年6月,央视国际在一个多月的时间中,先后与ppS、搜狐、新浪等9家网站签订商业转让合同,对新媒体转播权予以转让。尽管如此,在奥运会召开期间,仍然一些网站未经许可而转播了奥运会节目,并在其中插播了自己的广告,从而分流了相当多的电视观众,降低了央视的收视率,减少了其广告收入,损害了央视的经济利益。

有线广播、网络广播的出现,对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产生了冲击。《著作权法》虽然在第44条第1款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进行转播,但是,该法并未对“转播”的含义进行界定,《著作权法》的实施条例及有关《著作权法》的司法解释也未对此予以阐释。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如下问题,有线转播是否构成侵权行为?通过网络、移动平台等新媒体进行的转播是否属于《著作权法》第44条所规定的转播行为?如果有网站、移动公司未经许可而对广播、电视节目进行同步转播,这是否侵犯了广播组织的转播权?

对于以上情况,我国有学者认为,根据现行法律的规定,尚不能将通过网络进行的转播行为视为《著作权法》第44条规定的“转播”行为。其理由是,《著作权法》第44条主要是参照《罗马公约》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的相关规定而制定的,既然上述国际公约未将网络转播行为视为“转播”,则我们在对《著作权法》进行解释时不应超出国际条约的相关规定,也不能超出我国立法者在制定《著作权法》时的立法愿意。

从其他国家的立法来看,目前已有一些国家授予广播组织对于有线转播的控制权。例如,《日本著作权法》第99条规定广播事业者有权禁止他人将接收的广播信号通过有线广播播出。《印度著作权法》第37条也有类似的规定。由此可见,随着有线广播的逐渐推广,将广播组织的转播权的控制范围从无线转播扩及有线转播将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但是,在网络转播方面,目前对其进行规范的国家并不多见。不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制定《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时对此做出了反应。[2]该条约草案的第9条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以包括转播、以有线方式转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转播在内的任何方式转播其广播节目的专有权。”[3]从该条有关转播权的规定可以看出,它在内容上突破了《罗马公约》第13条第1款的规定,将广播组织的转播权的范围从无线转播扩展到了有线转播、卫星转播、网络转播等多种转播方式,从而全面反映了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动态。对于广播组织而言,如果能在法律上授权它们对于网络转播等多种转播方式予以控制,则对其利益保护十分有利。

对于《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第9条的规定,一些国家提出应当对广播组织的转播权的范围予以适当的限制,以防止广播组织所获得的保护水平过高,他们所提出的建议是:“任何缔约方均可在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交存的通知书中,声明将仅对某些转播适用授权或禁止以有线或无线方式转播未加密的无线广播节目的权利,或声明将以某种其他方式对其加以限制,或声明将根本不予适用。”[4]对此,美国代表团在该草案的讨论会中也持类似的看法。[5]尽管如此,多数国家对于扩大转播权的范围的规定还是持支持态度。

我国现行著作权法未对转播的含义予以明确,这对于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处理司法中遇到的一些案件。从司法实践来看,尽管现实生活中存在“新媒体转播权”转让行为,但该权利的内涵不清,权利的转让也无法律依据。一旦发生纠纷,很难对广播组织的利益进行保护。因此,必须根据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对转播权进行新的解释。笔者认为,著作权法应当对于转播的含义进行扩大解释。首先,从技术特点来看,无论是无线转播、有线转播,还是网络转播或手机转播,其本质上都属于转播行为,都符合同时转播的特点,因此应当将其定性为《著作权法》第44条所规定的“转播”行为;其次,从公平的角度来看,广播组织在节目制作中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投资,在购买节目转播权中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如果不允许广播组织对于有线转播、网络转播、手机转播等新的转播方式予以控制,则转播权的控制范围非常小,广播组织的利益难以得到充分的保护;再次,从国外立法来看,目前国际社会已倾向于根据新技术发展的特点来扩大转播的含义,我国应当顺应这一趋势。因此,今后在完善著作权法时,应当在立法中明确转播的含义,将无线转播、有线转播、网络转播、手机转播等新的转播方式都定性为转播行为,授权广播组织对此予以控制,以保护广播组织的正当利益。

二、网络环境下的重播问题

广播电台、电视台通常在某一特定的时间首次播放某一节目,但很多听众或观众往往不能收听或收看到该节目,为此,广播电台、电视台需要重播该节目,其他的电台、电视台也可能会重播该节目。所谓重播,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再次播出已播放的节目。重播显然不同于转播行为,因为转播是指一个广播组织的广播节目被另一个广播组织同时广播,即两个广播组织的广播节目播放的时间一致,而重播则是一种滞后的节目播放行为。此外,要想重播节目,必需利用原始播放的广播节目的录制品才能进行。

《罗马公约》第13条第1款仅规定了广播组织的转播权,而未对重播问题进行规范,我国著作权法对此也未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广播组织往往未经许可而将其他广播组织的节目录制下来,然后通过电台、电视台或网站予以重播并在其中插播自己的广告,这种利用他人劳动成果来牟利的行为显然损害了其他广播组织的合法利益。

一些国家已在立法中对于重播行为进行规范。《意大利著作权法》第79条第2款规定,广播组织有权利用其广播节目的录制品进行重播。《墨西哥著作权法》第144条第2款也规定广播组织对其节目有重播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制定《保护广播组织条约》的过程中,美国、阿根廷、埃及等国的代表团都主张对重播行为进行规范,即在重播方面给予广播组织以权利保护。为此,《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第14条规定了广播组织的录制后播送的权利(即重播权),其中包括两个备选方案。其中,备选方案1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在其广播节目被录制后播送此种广播节目的专有权。”该方案由阿根廷、埃及和美国所提出,其立法例属于一种授权式规范,即以授权的方式来保护广播组织在节目录制后的播送权,其中包括广播、有线广播和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播送。[6]备选方案2规定:“(1)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在其广播节目被录制后以任何方式播送此种广播节目供公众接收的专有权。(2)任何缔约方均可在向wipo总干事交存的通知书中,声明其将规定广播组织不享有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授权专有权;但规定凡未经广播组织的同意,利用未经授权对其广播节目制作的录制品,播送其广播节目的行为,均应予以禁止,从而为广播组织提供保护。”从中可知,该方案第1款与备选方案1的规定一致,第2款则属于一种禁止性规范立法模式。从第14条的规定可以看出,相当多的国家不仅希望授权广播组织对于重播行为进行控制,而且希望广播组织能够对各种重播方式都进行控制,这包括无线广播、有线广播、网络广播等多种重播方式,从而适应了新技术发展的要求。

广播组织认为它们在制作和播放广播节目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技能和资金,广播节目被他人随意播放将会损害其利益,而且也无法保护广播节目中的表演者的利益,所以,广播组织迫切希望对其利益进行保护。既然广播组织的劳动和投资应当得到法律的承认,那么,我们能否将广播组织制作的节目视为一种作品而给予著作权保护呢?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妥。这是因为,广播组织制作的节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独创性的节目如春节联欢晚会,对此类节目可以将其视为作品而给予著作权保护;另一种是无独创性的节目如天气预报,对此类节目不宜视为作品。因此,将广播节目视为作品来给予著作权保护的做法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且,重播行为不仅会损害著作权人的利益,而且也会损害播出该节目的广播组织的利益,只有赋予广播组织单独的对重播进行控制的权利,广播组织才能单独提起诉讼来保护其合法权益。所以,要想彻底解决该问题,应当在立法中应当借鉴《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的规定,明确增加广播组织的录制后播送的权利,以便使广播组织能对节目的重播进行控制。无论是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还是通过网络进行的重播行为,均应取得广播组织的许可。应当注意的是,广播组织的这一权利不是一种信息网络传播权,因为在重播的情形下,广播组织提供什么节目,则公众只能收看或收听什么节目,而不能自由选择。

三、网络环境下的交互式广播问题

传统的广播方式是一种“点对多”的模式,即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播出信号,广大公众收听、收看节目的模式。在该模式下,广大公众不能自由选择节目播放的时间和地点,只能被动地接收节目,因此广播的影响范围有限。广播模式除了传统的“点对多”模式以外,还出现了“点对点”的广播模式,即广播行为发生在广播者与请求广播节目的特定用户之间。

“点对点”表现为一种交互式广播,即公众可以根据需要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广播组织发出广播某一节目的请求,广播组织则根据请求向该用户提供节目,从而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化广播。目前,交互式广播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通过广播组织的无线电波、有线电缆或卫星广播来实现,例如有线电视台提供的“视频点播服务”即可实现交互式广播,电视台以菜单形式向家庭用户提供电影等节目的目录,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选择需要观赏的节目,然后该请求会被发送到电视台,电视台即可通过电缆向该用户播放节目。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节目,例如一些广播电台、电视台或电视台的网站将已播放的广播节目放在其网站上,供公众自由地选择时间和地点来收听或收看。

“点对点”的广播模式对于传统的广播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在该模式下,公众可以通过遥控器、网络等设施对广播组织发出节目播放的指令,自由选择广播节目来收听、收看。有了这些技术,广播节目的互动性大为增强,用户可以广泛使用点播、录制、回看等互动电视功能。显然,“点对点”模式显然不同于传统的“点对多”的广播形式,这也是人们不习惯将此模式称为“广播”的重要原因。

一些学者认为广播组织可以根据著作权法规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来保护其利益。其理由是,如果播放的节目是广播组织自己制作的,则广播组织作为著作权人对节目享有著作权,其他网站未经许可上传广播节目的行为侵犯了广播组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如果播放的节目是广播组织录制的,则广播组织可以以录制者的身份而对节目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从而可以制止其他网站上传其节目的行为;如果广播的节目是通过许可合同从制作者那里获得的,则可基于许可合同而获得法律的保护。笔者认为该观点虽然不无道理,但并不全面。这是因为,第一,广播组织所播放的节目既有受著作权保护的也有不受著作权保护的,既有自己录制的也有他人录制的,这在实践中非常复杂,很难分辨清楚。在广播组织自己制作节目的情况下,广播组织可以根据著作权法中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来制止其它网站的传播行为。但是,如果广播组织所广播的节目(如体育比赛实况转播)不能享有著作权,则广播组织无法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来保护其利益;第二,如果广播组织在保护自己利益时必须借助于著作权人或节目录制人的帮助来保护,一旦著作权人或录制者不予配合,则广播组织的权利很难实现;第三,目前国际公约及各国著作权法都未规定广播组织对广播节目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播组织对于其他网站传输其广播节目的行为尚难以根据现行规定来获得保护;第四,实践中已有一些广播组织将其他广播组织的节目录制下来供公众点播的行为,这种行为区别于作品在网络上的传播,因此不能简单地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定来处理此类问题。因此,广播组织作为一种单独的邻接权权利主体,要想对交互式广播的行为进行控制,就有必要从法律上创立一种单独的权利。

从国际立法看,目前仅极个别国家规定了广播组织对交互式广播的控制权。例如,2001年欧盟通过的《信息社会版权与相关权指令》第3条第2项d款规定,成员国应规定广播组织就其广播的录制品享有授权或禁止他人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使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该节目,无论该广播是以有线还是以无线方式传播的,包括电缆传播及卫星传播方式。此外,《匈牙利著作权法》第80条、《瑞典著作权法》第48条也有类似的规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主持制定《保护广播组织条约》的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对此提出了建议,希望能授权广播组织对于交互式广播予以控制。例如,《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第15条规定了“提供已录制的广播节目的权利”。该条包括三个备选方案,备选方案1规定:“广播组织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已录制的广播节目,使该广播节目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该方案是根据阿根廷、欧盟及其成员国、洪都拉斯、日本、肯尼亚等国的提议而形成,是以授予广播组织专有权的方式使其拥有在网络环境下向公众提供广播节目的权利。[7]该方案除细节上作必要修改以外,参照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0条[8]和第14条[9]的规定。备选方案2规定:“广播组织应有权禁止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利用未经授权制作的录制品,向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从而使公众中的成员可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该广播节目这一行为。该方案是根据美国提议的禁止性规范模式来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埃及也建议规定禁止提供录制品的权利,但该建议中没有关于录制品须系“未经授权制作”这一条件。[10]由于代表们对授权式和禁止式立法模式存在争议,所以后来又形成了备选方案3,其内容是将1是2两种备选方案结合起来,[11]以供成员国来选择。

《著作权法》目前对于交互式广播问题未予规定,而在实践中频频发生类似案件,很难从现行法中寻找到处理此类问题的法律依据。如果法律上不对于交互式广播予以控制,那么,要不了多久,公众将可以通过网络轻松地得到被盗播的广播节目,这将大大降低广播节目的收视率,损害广播组织的利益。笔者认为,广播组织的节目是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一些广播组织或网站未经许可而以交互式广播利用其他广播组织的节目的行为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一种无偿占有,这不符合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公平精神。为了解决该问题,我国应当学习《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的规定,在《著作权法》中增加广播组织的提供已录制的广播节目的权利,以保护广播组织的合法利益。

四、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的问题

所谓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是指影院、歌厅、餐厅等营利性场所播放广播、电视节目的行为。换言之,影院、歌厅、餐厅等营利性场所接收广播组织的信号并向公众播放的行为,即构成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的行为。一般来说,如果公众个人或家庭收看、收听广播节目,属于合法的行为。但是,如果营利性场所将广播信号接收下来并向公众传播,则该行为的合法性值得考虑。这是因为,影院、歌厅等场所具有营利性,它们在营业过程中利用了广播组织的劳动成果,因此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它们应当向广播组织支付一定的报酬,以补偿广播组织的劳动投入。特别是在体育赛事的广播中,如果影院、餐厅等场所公开播放赛事节目,将会大大减少赛事承办人的的门票收入,赛事承办人往往会拒绝授权对赛事进行电视播放,除非广播组织能够对节目的公开播放进行控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61年通过的《罗马公约》在第13条第4款规定了广播组织的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的权利:“广播组织有权授权或禁止他人向公众传播电视节目,如果此类传播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行使这种权利的条件由被要求保护的缔约国的国内法律确定。”根据该规定,如果公共场所营利性向公众播放电视节目,则应取得广播组织的许可。上述规定后来被一些国家的立法所吸收,《加拿大著作权法》第21条、《巴西著作权和邻接权法》第95条都有类似的规定。但是,也有些国家的法律规定与此存在差异。例如,《德国著作权法》第87条第1款第3项规定,广播组织有权许可他人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如果此类传播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该规定与罗马公约存在一个差别,即公共传播权的客体不仅包括电视节目,还包括广播节目。《荷兰邻接权法》第8条第1款第4项的规定也与此类似。从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来看,如果能将向公众传播权的范围从电视节目扩展到广播、电视节目,则对其利益保护较为有利。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起草《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时也遇到了争议。埃及等国的代表认为,向公众传播权的客体应同《罗马公约》一样仅限于电视节目,[12]而阿根廷等国的代表则认为,该权利应当延伸到所有的广播节目的传播行为。[13]后来,《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第10条起草了两个备选方案,备选方案1规定:“如果向公众传播其广播节目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进行此种传播的专有权。”该方案是由阿根廷、欧盟及其成员国、洪都拉斯、日本、新加坡、瑞士和乌拉圭提议的,[14]其目的是将向公众传播权扩及到所有的广播节目。备选方案2规定:“(1)如果向公众传播其广播节目是在收门票的公共场所进行的,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进行此种传播的专有权。(2)行使这一权利的条件应由被要求提供本条第(1)款规定的保护的缔约方国内法律确定。(3)任何缔约方均可在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交存的通知书中,声明将仅对某些传播适用本条第(1)款的规定,或声明将以某种其他方式对适用这些规定加以限制,或声明将根本不适用这些规定。如果某缔约方做出此种声明,其他缔约方则无义务将本条第(1)款所述的权利给予总部设在该缔约方的广播组织。”该方案由埃及和美国提出,它允许成员国对第(1)款的规定予以限制,这实际上赋予了成员国更多的选择余地。无论采取何种方案,授予广播组织向公众传播广播节目的权利,都将有利于保护广播组织的利益。近年来,我国在社会生活中频频出现类似的案例。例如,在足球世界杯比赛期间及奥运会比赛期间,经常有一些餐厅、酒店、车站等营利性场所利用大屏幕向公众传播上述广播节目,甚至一些录像厅在传播广播节目时还收取门票,这在性质上是一种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对此,我国著作权法并无规定。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广播组织的广播节目是其劳动成果,酒店、餐厅等经营性场所营利性使用他人的劳动成果应当向广播组织支付一定的报酬。这对于保护广播组织的智力投入和经济投资,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我国在《著作权法》修改时,有必要增加广播组织的向公众传播权。

五、发行已录制的节目的复制品问题

1961年制定的《罗马公约》第13条规定了广播组织的转播权、录制权、复制权和向公众传播电视节目的权利,但却没有对广播节目的录制品的发行行为进行规范。而在实践中,广播节目播放后,不法分子往往将一些受欢迎的节目刻成光盘销售,例如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同一首歌》常常被制成盗版光盘销售,这严重地损害了广播组织的利益。

为了解决该问题,许多国家都在著作权法中规定了广播组织的发行权。例如,《德国著作权法》第87条第1款第2项规定,广播组织有权将其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到音像制品、照片上并且对这些音像制品或者照片进行复制与发行,但出租行为除外。在英国和美国,广播节目被看作是作品,广播组织享有的权利类似于作者享有的著作权,因此广播组织对于其制作的广播节目也享有发行权。除此以外,西班牙、荷兰、瑞士、意大利、印度等国的著作权法也规定了广播组织的发行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所制定的《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的第13条也规定了发行权,该条款有三个备选方案,其中备选方案1规定:“(1)广播组织应享有授权通过销售或其他所有权转让形式向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录制品的原件和复制品的专有权。(2)对于在广播节目录制品的原件或复制品经广播组织授权被首次销售或以其他方式转让所有权之后适用本条第(1)款中权利的用尽所依据的条件(如有此种条件),本条约的任何内容均不得影响缔约各方确定该条件的自由。”该方案由欧盟及其成员国、瑞士和乌拉圭提议而成,它以授权方式规定了广播组织发行其广播节目录制品的权利。该条第1款规定的发行方式包括以销售或其他所有权转让形式而向公众提供录制品的原件及复制件的行为;第2款则规定的是权利穷竭问题,即关于广播节目录制品的原件或复制品被首次销售或以其他方式转让所有权之后权利的用尽所依据的条件,留待各缔约方确定。[15]而且,权利用尽原则仅仅适用于作为有形物品而进入流通领域的复制品,而不涉及其他权利。备选方案2规定:“广播组织应有权禁止向公众发行和进口未经授权制作的其广播节目的录制品的复制品。”该方案采纳了埃及和美国的提案,是以禁止性规范来保护广播组织的发行权。[16]该方案强调发行权的范围不仅仅包括销售权,还包括其他权利如进口权。为了解决备选方案1和2的争议,《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的第13条还列举了备选方案3,即允许缔约国可以同时选择适用方案1和2,即提供了采用双重保护的可能性。

《著作权法》第44条规定,广播组织有权禁止他人将其播放的节目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该音像载体。但是,该条未规定广播组织有权禁止发行被复制的音像载体。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著作权法也未规定广播组织的对于已录制的节目的复制品予以发行的权利,因此,如果有人销售非法录制的广播节目的光盘,广播组织很难从现行法律中寻求到保护。所以,要想使广播组织的利益得到保护,必须对著作权法进行适当的修改,允许广播组织享有通过销售、赠予或其他方式向公众提供广播节目的录制品的原件或复制件的权利。

总之,在新技术发展的背景下,广播组织权的保护是一个疑难问题,以至于有的法学家感叹说:“广播组织的邻接权竟然如此复杂”。[17]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从1997年起就试图在国际上制定一个《保护广播组织条约》以应当网络环境下的广播组织权利保护问题,但十多年过去了,这一条约都因各种争议悬而未决而未成功。我国作为一个广播节目消费的大国,理应充分认识解决该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完善我国的著作权法来合理解决该问题,构建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的广播组织权保护模式。

参考文献

1、欧阳宏生.广播电视学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2、王迁.著作权法修订之“前沿问题”[a].国家版权局.著作权法第二次修改调研报告汇编(下册)[C].北京,2008.

3、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罗马公约和录音制品公约指南[m].刘波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姚琳.意法半导体预言数字互动电视时代来临[J].电子设计技术,2008,(5)

5、matthewD.asbel.lprogressonthewipoBroadcastingandwebcastingtreaty[J].24Cardozoarts&ent.L.J.349.2006.

【注释】

[1]《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第14条第3款规定:“广播组织应有权禁止下列未经其许可的行为:录制、翻录、以无线广播手段转播,以及向公众传播同一录音制品的电视广播。若各成员方未向广播机构授予此种权利,则应依照《伯尔尼公约》(1971),向广播内容的版权所有者提供阻止上述行为的可能性。”

[2]为了解决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的保护问题,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从1997年开始组织起草了《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规定了广播组织的若干权利及权利的限制,但该条约目前尚未通过。

[3]wipoDoc.SCCR/15/2,article9(July31,2006).

[4]wipoDoc.SCCR/12/2,para.6.05.(october4,2004).

[5]wipoDoc.SCCR/8/9.para.19.(november8,2002).

[6]wipoDoc.SCCR/15/2,para.14.02.(July31,2006).

[7]wipoDoc.SCCR/12/2.,para.12.02.(october4,2004)

[8]《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0条规定:“表演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以录音制品录制的表演,使该表演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

[9]《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第14条规定:“录音制品制作者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录音制品,使该录音制品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

[10]wipoDoc.SCCR/12/2.,para.12.02.(october4,2004)

[11]备选方案LL规定:“(1)广播组织应享有专有权,以授权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公众提供其已录制的广播节目,使该广播节目可为公众中的成员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2)任何缔约方均可在向wipo总干事交存的通知书中,声明其将规定广播组织不享有本条第(1)款所规定的授权专有权;但规定凡未经广播组织的同意,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利用未经授权制作的录制品,向公众提供其广播节目,从而使公众中的成员可在其个人选定的地点和时间获得该广播节目的行为,均应予以禁止,从而为广播组织提供保护。”

[12]wipoDoc.SCCR/15/2,para.5.09.(July31,2006).

[13]wipoDoc.SCCR/12/2.,para.2.10.(october4,2004)

[14]wipoDoc.SCCR/12/2.,para.7.02.(october4,2004)

[15]wipoDoc.SCCR/12/2.Rev.2,para.10.02.(october4,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