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十篇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十篇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5:19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1

理论和实践意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等的综合反映。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在现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得到新的发扬,注入了新的内容。比如,民主革命时期就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就有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冰雪灾害精神等等。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高度升华,而且为这一精神宝库增添了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比较抗震救灾精神和十年前的98抗洪精神(当时的概括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我们就会发现,同样是24个字,但内容有了新的拓展,内涵更加丰富。其中“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共有的,中间的八个字和98抗洪精神的后十六个字意思大体一致,而“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则是新的发展,新的亮点,使之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核心内容。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也是抗震救灾的基本理念。在抗震救灾中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对人的关爱,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具体表现为: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2

抚今追昔,浮想联翩。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屡经艰难困苦和外侮内辱中,不断磨砺,沉淀升华,薪火相传,孕育成了历久不衰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极其宝贵的精神,包括爱国主义精神、不畏艰险精神、自强不息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等。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植根于华夏大地的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发扬光大,更加熠熠生辉。特别是在这次空前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处处闪耀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光辉。

党中央、国务院对汶川大地震的高度关注用语言难以表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总理,都飞往灾区,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走进基层指导抗震救灾并看望抢险救灾人员,走进帐篷和救助站慰问受灾群众。地方和军队的各级领导干部都靠前指挥,身先士卒。这一切所彰显的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理念,均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内涵。

面对巨大灾难,我们举全国之力沉着应对。国家众多的有关部门竞相在第一时间,派人的派人,拨款的拨款,调物的调物;指战员、武警部队、公安干警、预备役民兵和专业救援队伍等10多万人,争分夺秒地抢救受灾群众;食品、饮用水、药品、帐篷、防寒衣被等救灾物资正源源不断地运往灾区,确保灾区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临时住处。抗震救灾工作在短时间里开展得有力、有序、有效,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新的升华。

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每天都会为灾区人民正视灾难、自强不息的事迹所感动。一位教师在地震发生之时毅然组织学生撤离,把死亡留给自己,成就了生命的永恒;一位女民警,在得知父母及女儿在地震中遇难的消息后,挺住不哭,依然坚守工作岗位;众多遇险群众挑战生命存活72小时的极限,在废墟下掩埋100多个小时之后被救出时,依然顽强地活着,创造了世界上生命的奇迹……面对灾难,选择坚强。这些举不胜举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真的催人泪下。它所折射出的灾区人民不怕艰险、坚强不屈的精神,可以从中华民族精神宝库里找到渊源。

地震无情人有情,大灾降临有大爱。牵挂灾区,爱心如潮。尤其是一些志愿者,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在成都双流机场帮助装卸货物的,90%的人是志愿者,其中活跃着一支100多人的老兵志愿队;安徽省蚌埠市的刘氏四兄弟,自带两台重型挖掘机,奔赴四川灾区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的团结协作精神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3

6月30日,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7周年之际,同志在中央召开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思想深刻、催人奋进,对于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中央组织部和省、市委组织部相继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认真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根据中央组织部和省、市委组织部的通知精神,现就组织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开展学习,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结回顾了建党87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特别是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中流砥柱作用的光辉业绩,精辟揭示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深刻总结了抗震救灾斗争中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刻,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于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把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精心组织学习,认真贯彻落实。要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把学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党委(党组)中心组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学习。

全县各级党组织要在学习讲话的基础上,着重深刻认识我们党87年来团结带领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顽强奋进的光辉历程;深刻认识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所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是抗震救灾斗争能够迅速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重要原因;深刻认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坚强保证,进一步增强做好各项工作的责任感。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4

关键词:抗震救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全力以赴投入抗震救灾,各地高校也在第一时间展开行动,并开展了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本次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事迹,为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育素材,笔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哀悼逝者、祈福同胞、支援灾区的同时,对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是这次的重灾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灾区广大教师始终把学生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舍生忘死,保护学生。如果说师德是为师之本,仁心则是师德之魂,灾难中教师们用生命书写了爱的教育,用行动诠释了为师的精神。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是与学生距离最近的教师群体,其师德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命运。因此,一言一行都要体现教师的尊严和修养,要以崇高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励学生,以卓越的见识赢得学生,以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总之,跨世纪的师德建设要在普遍遵守规范的基础上寻求层次上的突破、以全新的观念迎接新的挑战。

二、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准确把握学生思想特点

过去曾有一段时间,社会对“80后”大学生评价不高。但在“5.12”后,“80后”大学生们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积极募集救灾物资、献血,甚至直接到了抗震救灾第一线。事实表明,“80后”大学生们在国家需要他们时,能够挺身而出,为国分忧。他们主流积极向上,爱祖国、爱人民,思想解放,敢于创新,有朝气,有爱心,充满激情。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人理想信念不坚定,社会责任感不强;有人过于自我;有人缺乏自立能力;有人自控能力差等。只有准确把握“8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生命至上”是汶川地震灾害救援工作中的最高准则。抢救群众生命、给逝者以尊严、给生者以生存发展的希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彰显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意识。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理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一切以学生为本;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价值性;把学生的健康人格、自由、平等和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教育的终极关怀;坚决防止形式主义、;要贴近学生,把握学生思想脉搏和行为习惯,使思想教育工作可亲可信;此外还要努力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办学生之所盼。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细做好。

四、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高扬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抗震救灾精神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当前一些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淡漠的强烈思想冲击,是对当前极少数人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现象深刻的灵魂洗涤。大力宣传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深刻认识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的重要性,把加强抗震救灾精神教育列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今后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继续举办抗震救灾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五、加强和改进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引导学生热爱科学

人类在自然面前是渺小的,自然界在提供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在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然,更要热爱科学,揭示自然规律。汶川“5•12”地震,我们不能预测,说明我们的认知能力还很不够;大量房屋倒塌,说明我们的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专业水平还有待提高……

总之,抗震救灾斗争留下许多启示,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分析、总结、研究,并吸收到我们的工作中,落实到我们的行动中,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5

作者简介:杨力行(1952―),男,江苏常熟市人,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哲学。

张露(1987―),女,湖北宜昌市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摘要:频繁发生的地震灾害严重危及了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基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抗震救灾活动主要由党和政府主导。因此,党的抗震救灾思想,对于我国抗震救灾的行为模式以及结果都具有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党的抗震救灾思想的形成和演变,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思想脉络。这种与时俱进不仅是对建国以来中国人民抗震救灾实践的总结,也是对中国国情的反应,同时也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它将成为中国人民在今后抗震救灾中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震救灾;救灾思想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169(2011)06-0068-08

一、引言

我国是个地震频发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其占全球陆地面积7%的土地上,仅20世纪所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就占到全球同级地震的35%之多。且在20世纪全球地震所造成的120万死亡人数中,中国就占到59万人,居世界首位。新中国建立以来,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影响的地震发生过数十次。尤其是20世纪60年生的邢台大地震和70年生的唐山大地震,都给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留下了惨痛记忆。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又进入了一个地震多发期,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2009年的玉树大地震,不仅震撼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

在中国这样一个地质结构相对复杂、人口稠密、经济又相对落后的国家,离开了党的领导和组织,单靠公众自救以及任何一个第三方组织,都无法承担抗震救灾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正因为如此,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集体都对抗震救灾高度重视,形成了同各自时代背景相关且各具特色的抗震救灾思想。梳理建国后党的抗震救灾思想的形成和演变,对于评估我国已有的抗震救灾活动和规划未来的抗震救灾活动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二、抗震救灾思想形成的依据和标志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应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们行为的意识。低层次的思想仅仅是一种想法、一个观点,而高层次的思想则表现为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理论体系,例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它们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想法或观点,而是具有一定逻辑关联和实践模式的理论体系。本文所涉及的“抗震救灾”思想也不是指应景而发的想法或观点,而是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长期的抗震救灾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逻辑连贯性的、相对系统和稳定的理论体系。

时下学界并没有建立起一套标准来作为评判思想或理论体系形成的依据,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思想体系的认同。尽管如此,本文还是尝试寻求一种标准来判断建国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长期抗震救灾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能否成为一个相对系统和稳定的理论体系。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第11卷第6期杨力行,等:建国后党的抗震救灾思想的形成与演变

判断抗震救灾思想形成的标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量:一是理论层面,二是实践层面。从理论层面分析,任何思想要能成为理论体系,必须具备三个特点:明确性、完整性和稳定性。

明确性是指作为一种思想、一种理论体系,它应该有明确的对象,并且对该对象提出了相对准确的看法。不是泛泛而谈,也不是模棱两可。它应该是针对某个特定对象、而不是包罗万象或普遍适用的“万金油”。程永锋在探讨思想形成的标准时提出,思想的形成应该以“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内容的提出和阐述为标准”[1]。此前,针对中国的农民运动、中国革命斗争的方式等提出过各种各样的想法与观点,但这些思想对象各异、内容不集中,因而不足以成为思想体系。在明确了中国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并且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性质、特点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体、方式、道路等问题进行系统和准确的阐述以后,思想才逐步发展成为明确的思想体系。明确性还表现在可操作性上。认识的形成来源于实践,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这个指导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验证思想的过程。例如抗震救灾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在这种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思想要想成为抗震救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必须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并且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得以应用、验证和发展。

完整性是指对某一特定的问题有过全面系统的表述,基本建立起了理论框架和系统。200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阐述了“三个代表”的思想,对“三个代表”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党的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学界一般将这一讲话作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标志。但要说明的是,作为思想体系形成的标准不在于其时间上的标度,而在于在这次讲话中系统地提出了党在新时代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全面设计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理论框架。零散的想法和观点不足以支撑一个理论体系,因此完整性是一种思想形成的必要条件。

稳定性是指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基本观点和原则应该是一以贯之的,无论时生了何种变化,人员出现了何种变更,该思想体系的基本理论观点是稳定不变的,不会因时而异,也不会因人而异。科学哲学家库恩和拉卡托斯在研究科学理论的发展和变更时,虽然一个坚持“范式”理论,一个主张“科学研究纲领”,但他们在评价一种思想、一个科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时却都坚持思想与理论的核心内容应该是相对稳定的、不变的,不会因实践中出现反常现象就会轻易地被否定。稳定性是思想和科学理论存在的前提条件。程永锋在探讨思想形成标准时提出了四条标准,其中之一就是“以思想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为标准”[1]。如果一种思想前后不一致,就容易让人无所适从,那么很难想象这种思想能够发展成为思想体系而被世人所认同,并且成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因此,稳定性也是评价一种思想体系是否形成的标准之一。

从实践层面来分析,一种思想要能成为理论体系,首先要看其在实践中是否存在基础和依据,判断为什么会提出此种形态的思想而非其他形态的思想;其次是看它在实践中的应用和验证情况,有些想法和观点也许并没有明确地被提出来,但是我们仍然可以从相应的实践模式中概括和推导出来。

建国之初,由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对我国实施封锁和包围,使得国家在这一段时期一直处于一个非常艰难的国际环境中。当时的情况是:科技水平不足,经济发展落后,抗震救灾的能力也十分薄弱。在这样的条件下,抗震救灾就不得不依靠党的集中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来进行。因此,由党的主要领导提出抗震救灾的指导思想,并且由党和政府来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抗震救灾是这一时期中国的唯一选择。之所以把“独立自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抗震救灾”作为这一时期抗震救灾思想的主导思想,是因为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社会主义制度尚不稳固,为了捍卫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避免因为接受了援助而受制于他人,我们党选择了拒绝国际社会的震后救援。而进入21世纪以后,经过改革开放的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和政治已经足够强大,并且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以及整个国际大家庭的重要一员,因此参与国际救援和接受灾后国际救援也成为新时期我党抗震救灾的基本思想之一。

党的抗震救灾思想不仅体现为党的主要领导在抗震救灾中所提出的想法、观点以及所发表的文章、讲话,也体现为党和政府在抗震救灾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模式。从建国以来历次抗震救灾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中,我们完全可以透析党的抗震救灾的思想脉络。

总之,党的抗震救灾思想形成的基本标志就是:认识了中国抗震救灾的基本国情;明确了中国抗震救灾的组织架构和模式;解决了不同时期中国抗震救灾的道路和方法问题;形成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独特精神。

三、抗震救灾思想的内容与特点

党和国家领导人抗震救灾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从建国初期以为首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再到以、为首的第三、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过程,尽管不同时期领导人的抗震救灾思想会反映其所处时代的特色,但总体上几代领导人的思想还是一脉相承的。抗震救灾的思想历经60余年的演变,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既是对中国现实国情、灾情的一种反映,又是对过去几十年中国抗震救灾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

该理论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民族精神。党的领导明确了中国抗震救灾的组织架构和模式;群众路线解决了中国国情下抗震救灾的道路和方法问题;民族精神则昭示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独特精神。

第一,党的领导是根本。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同志针对中国的国情,明确提出了“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的论述,这一思想也逐步发展成为当时中国人民应对自然灾害及其他困难的基本思路,也成为中央和各级政府领导和组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看来,只有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发挥党的战斗堡垒作用,我们才可能战胜包括地震灾害在内的各种艰难险阻。离开了党这个核心,我们就失去了主心骨,而一个失去凝聚力的国家和民族是十分危险的。新中国建国以来历次抗震救灾都是在党的领导和举国体制下进行的,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才能保证全国一盘棋以及从中央到地方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才能有效地整合全国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迅速投入救灾行动。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两个小时后,国务院总理带领有关部委领导奔赴灾区,并于当晚在地震灾区都江堰市临时搭起的帐篷内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同时主席也在北京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国务院各部门在全国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团结协作,有序投入抗震救灾。中国地震局启动应急预案一级响应,并派出第一批216人次的现场应急工作队和紧急救援队奔赴灾区;卫生部派出10余支卫生应急队伍赴灾区开展救援;民政部紧急调拨5000顶帐篷支援灾区,且组成救灾工作组赴灾区指导;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调拨价值78万余元的救灾物资;商务部着手落实应急救灾物资的货源;国家防总、水利部派出5个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监测和巡查水利工程;交通运输部则组织各地抢修毁损公路,确保物资畅通。此外,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均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直接领导当地的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并迅速组织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以及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和水库大坝、铁路、涵洞安全,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上述行动表明,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灾后的中国才会全国一盘棋,才能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急事,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一个重要体现[2]。

第二,群众路线是基础。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群众迅速开展自救和互救,是取得抗震救灾胜利的基础。最重视群众路线,在他看来,“群众发动起来,救灾渡荒的力量大,办法多;靠群众,靠集体经济组织,自力更生,节约渡荒,而不是单纯依赖国家救济”[3]。群众既是受救助的对象,但同时也是救灾活动的主体。通过自救和互救,减轻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在灾后恢复阶段,灾区群众又通过发展生产逐步实现重建家园。其他未受灾地区的群众则有组织地参加对灾区的救援。地震发生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抗震救灾。广大社会组织则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抗震救灾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成为政府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的有力助手和补充力量。据统计,汶川地震后,仅四川就有6000多个社会组织直接或者间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其中,300多个社会组织在第一时间组织突击队深入灾区抢救生命、救治伤员、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2万余人,向灾区运送价值16.6亿元的救灾物资;有2456个社会组织发动157948名志愿者直接参与抗震救灾;有5600多个社会组织发出向灾区募捐的倡议,共向灾区捐赠现金26.2亿元,捐赠物资价值16.6亿元[4]。地震发生后,四川、甘肃、陕西、重庆4省市灾区的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冒着余震的危险,在救援人员到达之前,就开始生命自救、财产自救和生产自救。大批基层领导干部和公务员舍弃亲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20多万志愿者从全国四面八方赶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国内外地震专业救援队5200多人,也奔赴灾区,争分夺秒地展开史无前例的生死大营救。群众路线是我党从建党初期就形成的思想,在后来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建立以后一直得以坚持,并且运用到抗震救灾中来。可以说,正是因为坚持了群众路线,我们才能取得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第三,民族精神是支撑。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饱尝艰辛,因而形成了自强不息、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斗争中,这种民族精神又转化为强大的凝聚力,转化为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救灾精神。在1998年抗洪救灾全国表彰大会上曾对民族精神进行过概括,他说:“中华民族有着自己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个民族精神,积千年之精华,博大精深,根深蒂固,是中华民族生命机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成分。[5]”明确地将过去几十年中国人民形成的抗震救灾精神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来认识。2008年5月17日,他在四川召开的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称赞抗震救灾斗争“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既是对汶川抗震救灾精神的高度概括,又激励着中国人民去应对包括地震在内的一切自然灾害。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在应对自然灾害、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过程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一直践行着“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迎难而上、百折不挠”以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灾模式[6]。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从精卫填海到愚公移山,从大禹治水到黄帝立国,从革故鼎新到抵御外侵,民族的先辈们在同艰苦自然条件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勤劳勇敢、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并逐步凝聚为一种民族精神,融化到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面对建国以来发生的几次重大地震,中国人民并没有丧失信心,而是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清理废墟,搭起帐篷,重新投入到家园再建的活动中去。在整个抗震救灾的斗争中,中华民族在突然降临的灾难面前,表现出惊人的团结和亲密。所有中华儿女都视灾区同胞为自己的亲人,视灾区人民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不分老幼,不分远近,只要是中国人,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献自己的一份爱心,这种血浓于水、团结抗灾的局面,再次印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正是这种民族精神的支撑,使我们这个民族不仅没有被突发的灾害击倒,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团结。

综上所述,可以把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容概括为: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团结一致来进行抗震救灾,争取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

党的抗震救灾思想具有三个显著特色:时代特色、国情特色和制度特色。

时代特色具体表现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抗震救灾思想也在不断地与时俱进。尽管几代领导人的救灾思想在总体上是一脉相承的,但同时又无一例外地有着不同时代的烙印。时代的中国面临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双重压力,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和政治上封杀新中国,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由于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也同中国分道扬镳,我国几乎是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国内刚刚结束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又开始了抗美援朝和抗美援越战争,加上60年代的三年自然灾害,我们都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挺了过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又怎么能把抗震救灾的基点建立在他人的援助上?所以这一时期抗震救灾的主导思想就是“独立自主”,依靠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团结一致来进行抗震救灾。邓小平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代,也是一个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时期,所以“务实”成为这一时期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的主旋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广大群众利益的事情我们就要坚持。在抗震救灾中就体现为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人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一切活动的落脚点,这一时期“以人为本”的理念得以凸显。以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人倡导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上,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7]。”2008年6月30日,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这样阐明抗震救灾伟大精神的深刻内涵:“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8]对比两者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抗震救灾精神秉承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素即以人为本和科学的理念,但同时又对这两个理念进行了具体化。

国情特色体现在,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提出抗震救灾的思想时,无一不从中国国情出发来考虑问题和进行决策。中国的国情有两个:一是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的抗震救灾形势较之其他国家更为严峻,解决起来也更加困难;二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包括抗震救灾在内的任何决策,都会受到人口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我国抗震救灾的复杂性。曾多次强调,一定要从讲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工作一起抓。2008年6月23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因此,我们必须把自然灾害预测预报、防灾减灾工作作为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进一步抓紧抓好。”[9]可见历届中共领导人都充分考虑到了中国国情,认识到中国的抗震救灾只有坚持从国情出发,预防为主,统筹兼顾,从全局来考虑问题,才可能取得预期成效。2008年10月8日,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总结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的三个历史之最:中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10]。这三个历史之最同样也是中国国情的体现。

制度特色具体表现为,党的统一领导、举国体制以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行为模式。在党中央的集中领导和指挥下,于极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来整合和配置各种资源,充分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动员力和高效组织力。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的体制,有利于团结人民、凝聚人心,以便统一协调救灾行动;有利于整合力量、聚集资源,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在灾后重建中实施对口支援,更是中国体制的创新,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后重建新模式。党中央在震后37天即作出“一省帮一重灾县”的部署,18个对口援建省市积极开展了对18个重灾县重建项目的援建工作。此外,还明确提出要把功能恢复与跨越发展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城乡住房、基础设施、产业、城镇、文化、生态六大重建以及精神家园重建。这里包含的思想显然已经超越了抗震救灾的范畴,而是把抗震救灾同整个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起来加以考虑。这种思想就明显地体现了中国体制在抗震救灾中的特色。

四、抗震救灾思想的发展与演变

新中国建立以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抗震救灾思想也在不断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这个变化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

第一,从坚持“人定胜天”到更加“依靠科学”。建国初期,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人定胜天”是该时期抗震救灾的主旋律。唐山地震以后,《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号召中国人民“发扬人定胜天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团结起来,奋发图强,夺取这场抗灾斗争的胜利”[11]。唐山抗震救灾体现了人类力量和自然力量的较量,体现了中国人的坚韧不屈的精神。中国政府在抗震救灾工作中所采取的多种措施反映出了这种“人定胜天”的抗灾理念。正是依托这种信念和理念,在当时经济和技术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中国人民才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无论是科学技术还是经济发展我们都取得了极大的进步,以前所未有的经济基础作支撑,依靠现代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我们有可能对地震的发生做出更加精确的预测,可以用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救灾活动。所以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手段战胜灾害,要认识到“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10]。从坚持“人定胜天”到更加“依靠科学”,体现了尊重自然、按规律办事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这也可以看作是中国人民在自然观上的一次飞跃。

第二,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到“执政为民”的实践。执政为民就是把人民利益作为执政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执政的好坏以是否实现了人民利益最大化作为标准。在2006年6月30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好地体现在执政实践中。”[12]民本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形成,但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从未将其付诸实践。到了现代,民本思想演变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成为我党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新中国的缔造者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思想。到以为代表的第四代领导人,已明确地提出了执政为民的思想,并且作为一种实践模式固定下来。相对于人本主义的理念,“执政为民”的实践性更强,也更具有可操作性。抗震救灾就是一项非常具体的实践活动,它需要的不是理想,而是行为模式。执政为民的模式在抗震救灾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坚持抗震救灾中,一定要把人民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正是在这种模式的引导下,受灾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始终出现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和最危险的地方。这种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的执政理念也得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广泛认同和坚决拥护,并在抗震救灾的实践中得到了贯彻与检验。

第三,从坚持“自力更生”到实施“改革开放”。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内经济已近于崩溃的边缘,国际上又处于资本主义的包围之中,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对新中国采取了封锁的举措,以阻止社会主义在世界的蔓延。到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进一步使得中国处于一个十分孤立的境地。当时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国力不强,社会也不够稳定,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要开展包括抗震救灾在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不得不依靠自身的力量。因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这一时期抗震救灾的主旋律,我国拒绝国际社会的灾后援助,从表面上理解,可能是不愿意向国际资本主义示弱;从政治上考量,则是避免西方世界借援助之机向中国施压,从而使得我国承担资本主义复辟的风险。因此,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封闭性特征其实也是当时国际背景下的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已。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发展成为全球继美国之后的第二经济实体。发展是硬道理,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是要借助实力获得话语权的,有了强大的国力作支撑,我们才可能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开展平等的对话,不受其他因素的支配和左右。事实上,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开放态势,比如及时向全世界公布灾情,向各国政府和世界各种组织通报抗震救灾的情况,积极争取他国的援助,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在抗震救灾领域的具体表现。开放性不仅表现为争取国际社会的人道主义援助,也包括同有关国际机构的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防灾减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作用[10]。所以,抗震救灾的“改革开放”是有条件的,国际间的援助也是相互的,没有制度做保障,没有经济做基础,抗震救灾的国际援助不可能是平等的,要么我们需要在其他方面例如政治方面做出让步或者妥协,要么这种援助就是不可持续的。在抗震救灾的指导思想上,从坚持“自力更生”到实施“改革开放”,标志着我国国力的增强和社会的进步。

第四,从关注政治色彩到强化法制规范。尽管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但新中国的领导人更为关注抗震救灾过程及其结果的政治属性。具体来说,抗震救灾的政治色彩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抗震救灾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增强社会凝聚力,促使人民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二是通过抗震救灾体现中国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及“与天斗,与地斗”的革命激情,并且将这种激情转移到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三是通过抗震救灾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在当时国际社会对社会主义新中国采取封锁政策的环境下,中国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地震灾害,这本身就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也是对国际的一种反击。

中国经过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中国社会无论进步到何种程度,抗震救灾总离不开党和政府的领导,但是这种领导是要以法制为保障的,它并不取决于哪一个时期哪一任领导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政治动员和政治运动,而是政府的一种职责。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必须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行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0]。这样抗震救灾才是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才会更加有成效。抗震救灾从政治化向法制化的转变,不仅是抗震救灾科学化的要求和标志,也是我国社会法制化进程的写照。

第五,从单一的政府主导到广泛的社会参与。抗震救灾从单一化到广泛化,首先表现为从过去坚持单一的抗争到现在提倡抗争与科学预防相结合。建国初期,由于我国国力的弱小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对地震发生的机理缺乏足够的认识,更缺乏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监测和预报地震的发生。因此,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我们除了凭借精神积极地去同灾害抗争外,几乎别无选择。老一辈国家领导人强调更多的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及与灾害搏斗的革命精神。而当今时代,除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国力支撑外,我们还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起了地震灾害监测预报系统。有了经济与科技的支撑,我们就有可能采取多种方式、多条途径来进行抗震救灾。在2008年6月的两院院士大会上特别提出,要“加强对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时空分布等规律和致灾机理的研究,为科学预测和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加强自然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在完善现有气象、水文、地震、地质、海洋、环境等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增加监测密度,提升监测水平,构建自然灾害立体监测体系,建立灾害监测――研究――预警预报网络体系”[9]。党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已经意识到,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来提升抗震救灾的能力和效率。

从单一化到广泛化还表现为抗震救灾的行为模式已经由过去的政府领导和组织到如今的政府、社会组织和全民参与。政府领导组织抗震救灾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地震灾害也是一种公共危机,因此,政府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从抗震救灾的活动中脱离。但如果把抗震救灾的工作仅仅交由政府来完成又是远远不够的,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加之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频发,如果没有全社会的参与,抗震救灾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难以取得理想成效。坚持单一的政府领导和组织,那是计划时代的产物,是计划体制在抗震救灾中的具体表现。如今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的体制,这种市场机制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应该体现在包括抗震救灾在内的其他的社会活动中。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高度评价了全社会参与汶川抗震救灾的举动,他说“面对特大的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10]。正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参与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中国人民才能取得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胜利,才能从灾难中崛起,开始重建家园的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改变过去由政府单一领导组织的救灾模式,要求“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大力建设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9],以提升我国抗震救灾的能力和效率。

此外,从单一化到广泛化还体现为由过去抗震救灾的单一政府投资模式转向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模式。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卸政府的责任或者减轻政府的负担,而是有利于政府集中有限的财力办大事。例如将社会保险引入抗震救灾中,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又能够为抗震救灾提供更为可靠和持续的保障,大大地消解地震灾害给灾区和灾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永锋.试析思想形成的标准[J].湘潮,2008,(11).

[2]段若鹏.论汶川抗震救灾的几条宝贵经验[J].理论前沿,2008,(23).

[3]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关于生产救灾工作的决定[Z].北京:1963.

[4]罗百益,等.四川社会组织:抗震救灾的生力军[eB/oL].,1998-09-28.

[6]李德敏.在抗震救灾中弘扬民族精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6-18(8).

[7].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07-10-15.

[8].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news.省略/politics/2008-06/30/content_8468500.htm,2008-06-30.

[9].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eB/oL].省略/ldhd/2006-06/05/content_300810.htm,2008-06-05.

[10].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eB/oL].省略/ldhd/2008-10/08/content_1115568.htm,2008-10-08.

[11]新华社.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强烈地震,灾区人民在革命路线指引下发扬人定胜天的革命精神抗震救灾[n].人民日报,1976-07-29(1).

[12].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news.省略/politics/2006-06/30/content_4772820.htm,2006-06-30.

For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partysearthquakeReliefwork

ideologiessincetheFoundingofnewChina

YanGLi-xing1,ZHanGLu2

(1.SchoolofpoliticalScienceandLaw,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2.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6

杨勇同志长期战斗在处置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第一线,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他爱岗尽业、恪尽职守。在XX年暴雨洪涝灾害、XX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甘孜藏区维稳医疗卫生保障、XX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中,他冲锋在前,全力组织开展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他心系群众,情系民生。“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他不顾个人安危,率领80余名医护人员和20余辆救护车,第一时间赶赴震中汶川开展救援,连续5个多月没有休息一个周末和节假日;“4.14”玉树地震后,他先后两次奔赴玉树地震灾区,组织指挥省医疗卫生救援队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率领救援队深入结古等5个乡镇开展医疗巡疗,设立医疗救治点11个,灾后7天救治伤员4013人,后期救治各类伤病员4683人次。他身先士卒、无私奉献。在率队赴玉树进行抗震救灾中,他先后安排40多名出现严重高原反应的队员返川,却不顾自己身患严重感冒随时有出现高原肺水肿的危险,坚持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为保证玉树地震灾区防疫卫生工作顺利换防交接,他在返蓉后不久再次赶赴灾区,返川途中突遭暴雨,在车辆失去控制的紧要关头,仍不忘对同行人员进行安全提醒,错失自我保护的宝贵时间,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言。

杨勇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以实际行动模范践行了省委“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要求,生动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时代内涵,是抗震救灾的优秀代表,是卫生战线的优秀代表。

我们学习杨勇同志,就要学习他认真负责、工作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公仆情怀,学习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学习他冲锋在前、舍己为人的英雄气概。一份职业、一个工作岗位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爱岗敬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人的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敬业精神是一种基于挚爱基础上的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忘我精神。

通过学习杨勇同志的先进事迹,是我认识到,一个爱岗敬业的人,必然是一个有强烈事业心的人,必然是一个无私忘我的人,必然是一个忠于职守、持之以恒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以他为榜样,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更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7

[关键词]抗震救灾精神 和谐社会 现实意义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历史上罕见的大灾难,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摧毁了无数美好的家园,山河哭泣、草木呜咽。面对严峻的灾害,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行动,铸就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就是6月30日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座谈会上所总结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崇敬生命、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人本精神是一种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民族文化精神,其要旨在于以人为本位,尊重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重视人的发展。这次抗震救灾,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新闻媒体、各人民团体对人的价值的尊重、对生命的敬重、对人生存境遇的关怀,这主要体现在:

第一,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地震发生后,总书记立即指示:“尽快抢救伤员,确保灾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温总理更是在第一时间、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日夜辗转在灾情最严重的地方,指挥抗震救灾。抢救生命成为救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希望,一切为了救人,一切为生命让道,“人民、武警部队、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集结,奔赴灾区;医疗卫生各类救援人员和志愿者日夜兼程,赶赴灾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生死大营救,救援部队突破强行空降,不顾危险打通道路,舍生忘死废墟救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救援史上的奇迹。”

第二,崇敬逝去的生命。温总理在指挥救灾的过程中,面对满目疮痍的灾区,面对逝去的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年过花甲的他悲痛不已,在都江堰,他对那些遇难的学生深深地鞠躬。2008年5月19日到21日,中国为大地震中逝去的同胞举行国哀,举国祭奠遇难平民。

第三,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在集中力量抢救被掩埋人员、抢救生还者的同时,还想尽办法组织人力物力对伤员进行治疗和安抚;生活上,重灾区400多万无家可归灾民的衣食住行,被安排得有条不紊;处于灾区的其他受灾群众也得到妥善的安置,无论是人员的疏散、食品和生活补贴的发放还是信息的,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互助是人类得以生生不息和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文明、和谐程度的重要标杆,在困难时期,这精神更是人们共克时艰不可或缺的条件。地震发生后,无论是灾区还是非灾区,甚至是港、澳、台和海外华人聚集地,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人人都心系灾情,把灾区同胞的苦难当成自己的苦难,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各种行动方式付出真情和爱心,充分展现了患难与共、乐善互助的精神。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无畏的老师为救学生而直面死神――绵竹市遵道镇欢欢幼儿园的女教师瞿万容在地震来临时用后背挡住跨塌的水泥板,她去世的时候,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为了救人,志愿者排着长长的队伍,争相献血;的哥的姐们自发组织去灾区免费、热情地运送伤员;江苏企业家陈光标得知地震的消息便立即调集数十台大型机械,日夜兼程,抵达灾区,投入救灾工作;双腿不能行走的乞丐,坚定而又执著地“走”到捐款箱前,掏出皱巴巴的钱投入募捐箱。这一切都让人唏嘘不已、倍受鼓舞。

第二,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互助。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消息传出后,全国各省市的地方政府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慷慨解囊,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各地区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紧急派出大批抢险、医疗卫生、通信抢修等队伍全力参与搜救被困群众、救助伤员、防控疫情、抢修基础设施等工作,同时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矿泉水、方便面、奶粉、饼干、帐篷、活动板房等源源不断输送到灾区。许多地区还不计代价、不讲条件地与灾区形成了“一省帮一重灾县”的固定对口支援方式,如山东――北川、北京――什邡、上海――都江堰,这些帮助和支援为灾区度过难关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条件和精神鼓励。

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5・12大地震对中华民族是一次严峻考验和挑战,它震级高、烈度强、波及范围广、受灾面积大、次生灾害多,这些困难没有坚强的决心和顽强的毅力无法克服。在考验和挑战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冷静、科学应对,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赢得世人的称赞。在灾区,倒塌的幼儿园废墟里,幸存的孩子们用歌声相互鼓励,对抗饥饿与疼痛,坚强地与死神做斗争;救灾帐篷里,学生借着微弱的灯光专注地读书;灾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在遭受灾难的沉重打击后,不等不靠,不悲观、不埋怨,而是展开了自救互救,许多人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刚从废墟里解救出来,来不及擦去眼里的泪水、拭去身上的灰尘,就投入到抢险救人的行列。处于救灾一线的广大官兵们,夜以继日地在抢救现场连续救人。这些都是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真实写照!

抗震救灾精神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意义

弘扬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有利于促进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近些年来,官员等不良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滋生蔓延,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致使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不甚和谐。因此,大力弘扬抗震救灾期间所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本精神就显得意义重大:第一,有利于领导于部在工作中确立“人民权益、人民福祉高于一切”的指导思想,做到聆听民间疾苦,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第二,有助于领导干部摆正自己的位置、妥善处理好自身与百姓的关系,以人民为本位,以百姓为主体,避免出现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人民――尊重人民的意愿,尊重人民的各项权利,关怀民生,关心百姓的冷暖,想方设法多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

发扬患难与共、乐善助人的互助精神,有利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各地区间协调平衡发展。第一,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首要表现是作为单个的人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活动达到一种心灵的平和与安宁,而弘扬互助精神有助于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因为互助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对施助者和受助者而言是“双赢”,对于受助者而言,不仅能从他人的帮助中得到一份物质支持,或多或少化解生活困难,又能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怀,多了一份精神的依托和期待,为他克服困难增添信心和勇气;对施助者而言,他会从别人的称赞和感恩中得到一种满足感、体会到付出的价值和幸福。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8

一年前的今天,大地颤动,江河失色,中华民族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烈的地震灾害。甘肃是重灾区之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蒙受了巨大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迅速反应、紧急动员,沉着应对、周密部署。全省上下临危不惧,迎难而上,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开展了一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

抗震救灾的胜利,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一是以最快的速度开展应急抢险。地震一发生,省委省政府就立即派出负责同志赶赴灾区了解灾情、组织救灾;连夜召开会议,对抢险救灾作出部署;主要领导同志随即赶赴灾区,在一线指挥抢险;、空军和省军区、武警总队在第一时间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大量人员和物资支援抗震救灾。到5月18日,灾区受伤人员全部得到救治,遇难人员善后事宜得到妥善处理,灾区道路、供电、供水、通讯基本恢复;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更是直接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开展了一场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二是全力安置受灾群众生活。落实领导干部包县包乡包村包户责任制,完善县乡村救助体系,做到乡无漏村、村无漏户、户无漏人,保证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三是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援灾区。在全社会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捐助活动,累计收到社会各界的各类捐款35.8亿多元,各种救灾物资价值12亿多元。四是及早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应急抢险阶段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开始规划灾后重建工作,受灾群众住房建设陆续启动。截至目前,受灾较轻地区的住房已全面修复和建成;重灾区的农村受损房屋基本得到修复,74.8%的农村重建房屋已经竣工。同时,重灾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工农业生产设施的恢复重建,已纳入国家的总体恢复重建规划之中。正在按项目分步实施。

总体来说,目前灾区生产生活得到全面恢复,灾后重建进展顺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国人民和海内外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是灾区广大人民顽强拼搏的结果。党中央、国务院对我省抗震救灾工作高度重视,总书记、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我省重灾区,检查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极大地鼓舞了全省人民特别是灾区广大干部群众战胜灾难的信心和勇气。这场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英勇气概,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对甘肃精神的又一次提炼和升华,是我们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同这场历史罕见的巨大自然灾害顽强拼搏的过程中,全省广大军民表现的崇高精神,气壮山河、感天动地!这种精神,是总书记精辟论述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对甘肃精神的又一次提炼和升华,是我们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和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就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之所以能够始终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大灾大难面前,我们党始终把人的生命财产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地震一发生,省委、省政府以最快速度组织动员全省党政军民开展了抢救生命财产的工作。我们始终把抢救伤员放在首位,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救治,对危重伤员由直升飞机送往医疗条件较好的天水、兰州等地救治;对重伤员送到了市州府所在地救治;对轻伤员就近安排进行救治,做到了没有因救治不及时而发生新的伤亡。我们对受灾群众的生活作出详细安排,在天水设立了物资转运站,把筹措到的各类救灾物资迅速送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群众生活得到保障。我们不断完善市县乡村的救助体系,救灾物资发放向重灾区、重灾户倾斜。针对山大沟深、交通阻断的实际,派万名干部深入救灾一线,排查灾情。在兄弟省市的帮助下,我们采取搭建活动板房等办法,尽快恢复了学校、医院的正常运行,着力解决学生上学和群众就医的实际困难。在尽快解决群众饮水、食品供应等基本生活的基础上,把受灾群众住房建设作为灾后重建的重中之重,及时制定补助政策和住房建设规划,及早开工建设。

从应急抢险到灾后重建,各级党委政府竭尽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抚慰每一颗心灵、关爱每一位公民,把对生命的尊重和人民福祉的关注摆到了头等重要位置。这种生命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的救灾理念,鼓舞着受灾群众奋起自救,激励着全省上下全力以赴,也教育着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践行党的宗旨。可以说,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过程,就是进一步增强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是以人为本这一执政理念的充分展示。

这种精神就是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华民族从来都是一个不畏艰险、勇于奉献的民族,尤其是面临风险和考验时,表现得更加坚韧、更加无畏。在这场伟大的抗震救灾斗争中,甘肃人民充分彰显了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在这次地震灾害中,人员伤亡、房屋倒塌大多数发生在农村,主要分布在大山区和深山区,山越高灾情越重,救助的难度越大。主震之后余震不断,最多的一天发生三四百次余震,加之我省又是地质灾害多发区,随时都有发生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的危险。在道路阻断、通信中断、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和余震频发的现实威胁面前,人民和武警官兵奋不顾身、舍生忘死,不顾疲劳、连续作战,哪里灾情最重就冲向那里,哪里有生死考验就挺进到那里,在抢救伤员、打通道路、抢通宝成铁路109隧道、疏通嘉陵江堰塞湖及帮助受灾群众清理废墟的过程中,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打赢一个又一个硬仗。真正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以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地震灾害发生的当天,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医护救援人员就从全省各地奔赴灾区,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与时间赛跑,与死神较量,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态度,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宝贵生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灾区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许多人在失去亲人、家园被毁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团结带领受灾群众奋起自救、重建家园。在

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中,甘肃人民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大灾面前压不垮、大难面前有大爱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怀,把临危不惧、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镌刻在了陇原大地上。

这种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甘肃精神的核心内容。面对地震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繁重任务。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发出号召,要举全省之力奋力抗震救灾。我们把自力更生同国家支持和社会援助相结合、基础设施建设同扶贫开发相结合、恢复生产同调整结构相结合、防范次生灾害同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相结合,积极引导和组织灾区人民群众进行自救,自己动手先行开展灾后恢复重建。陇南、甘南等重灾区本来就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地震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更加困难,但灾区人民没有在地震灾害面前低头,广大干部群众不等不靠,不抱怨、不徘徊、不观望,以空前巨大的能量同灾难进行了一场殊死的拼搏。特别是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灾区人民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咬紧牙关,挺直脊梁,用自己的双手在废墟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奋斗与创造。

在全省上下尤其是灾区人民的艰苦努力下。目前各项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正在有条不紊、扎实有效地向前推进,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正在一步一步地变成现实。回顾一年来的奋斗历程,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使我们更加坚信:多难的中国必将在磨难中更加坚强地奋起,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必将在困难与挑战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这种精神就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写照,越是困难的情况下,这种精神的力量越强大。正是凭借这种精神,灾区人民经受住了最为严峻的考验。在特大灾害面前,全省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省内省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行动,守望相助,顷刻间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广大部队官兵、公安干警、医疗人员和专业救援队伍通力合作。密切配合;教育、卫生、交通、通信、电力等部门协调一致,戮力同心;社会各界倾力支援,共克时艰,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势磅礴的时代壮歌。地震一发生。我们就在全社会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捐助活动,为灾区筹集了大量的救灾款物。在灾后重建阶段,全省各地和所有的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各大型企业,都承担了相应的帮扶任务,省直机关的公用经费一律节省10%用于灾后重建。中央作出由广东省深圳市对口支援我省重灾区恢复重建的决定后,广东省和深圳市积极响应,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自身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广东省深圳市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帮灾区之所需,全力以赴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援建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为全国对口支援灾后重建工作树立了典范、作出了榜样。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血脉深情,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成为无坚不摧的巨大力量。

抗震救灾精神已成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和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

抗震救灾斗争是阶段性的,是一个时期的特定活动,但用鲜血和生命、爱心与奉献、拼搏和汗水铸就的抗震救灾精神,已经融入了陇原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我们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和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的宝贵财富。当前,我省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仍然繁重而艰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我们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着力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发展路子,确保年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全力以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对我省来说,没有较快的增长速度,就业、财政等许多问题就无法解决,灾后重建也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全省工作大局。我们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把扩大投资同扩大消费紧密结合起来,把促进当前经济增长同为长远发展打基础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的力度,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实现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正在开展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核心内容。我们要坚持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改善人民生活上,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集中力量办成一批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要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抓紧解决就医、上学、行路、饮水、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尤其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上关于解决和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加快以住房为重点的灾后重建步伐,确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改革开放30年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为我们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要围绕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进一步加大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力度,努力消除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着眼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断改善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加快企业联合重组步伐,深化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下功夫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的手段,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切实提高利用域外资本的水平。要着力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问题,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努力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事都干不成。由于受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复杂多变的影响,我省面临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繁重。我们要充分认识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在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加强社会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要进一步完善制度,深入开

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欢呼声,着力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要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就是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办好甘肃的事情,关键在于各级党组织。要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继续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保学习实践活动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着眼于提高各级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抓紧研究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

延伸阅读

究竟什么才是对这场地震最好的纪念

“5・12”是一个揪心的日子,是一个改变生活历程的日子,是一个永远需要有历史记住的日子。在“5・12”一周年之时,地震灾区,全国各地,以及各大媒体围绕见证灾难、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将纷纷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有的已经在实施中。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对这场地震最好的纪念?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9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和高度概括,其中的每一点都包含着非常丰富的思想内涵,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在这几个维度中,笔者认为要特别着重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内涵。以人为本是发展的目的和最终归宿,是核心和本质。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和深厚的历史、现实背景,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们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有着坚实的哲学基础

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西方古希腊时期普罗太拉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都蕴含着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西方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要求提高人的地位,维护人的尊严,肯定人的现世幸福生活,真正开始了人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发现,形成了后来的人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依据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了人类存在的真实本质,对以人为本思想作了最根本的规定和最有力的说明。马克思在《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中写道,“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之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是“历史的剧作者和剧中人。”社会的一切发展,离开人就无从谈起,社会的一切进步,离开人都无法实现,“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规定。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本质上就是“以人为本”的历史观和发展观,在唯物史观的科学体系中,人的发展是其理论的核心,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是历史发展进步的标志,只有从现实的人及其自主活动、实践出发,才能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考察社会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所以,“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系统地阐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同志告诫我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他在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也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他多次指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4“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重要标准,就是着眼于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高度统一起来,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的具体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同志指出,“党的领导、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依靠人民,相信人民,汲取人民的智慧,尊重人民的创造,接受人民的监督。这里既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有共产党人的工作方法”。

由此可见,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有着坚实的哲学理论基础,同时又是与时俱进地把马克思主义推向了时代的新高度,确立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现代社会主义的新观念。

二、“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提出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基本阶段的国情没有变”,我国的发展面临很多新机遇新挑战,也面临很多新课题新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重视和解决,这些新问题、新矛盾也是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理念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首先,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马克思曾尖锐描述道,“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便会践踏世间的一切。”这些马克思曾经批判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消极事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一定程度存在,金钱至上主义,“以物为本”主义等等,造成了人的被异化和物化,社会道德的败坏以及人对人的剥削与压迫。

其次,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了发展不平衡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发展阶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发展还很不平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是不同阶层、不同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出现了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加剧,阶层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持续扩大,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社会弱势群体生活困难等现象。另一方面是社会经济发展失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被片面地理解为GDp增长,“效率优先”成为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出现重经济发展、轻社会发展,重经济总量扩张、轻结构优化,重物质财富获取、轻环境生态保护,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等现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发展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制约了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在对当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反思中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对于反对和克服改革开放以来所出现的以“物”为本或以“经济”为本的偏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我们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科教更加进步、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社会更加和谐,就要克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落实到执政施政的各项活动中去,落实到领导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中去,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三、“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一体化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使得追求发展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目标,为了人而发展的思想也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的尊严和权利不断得到重视和强化,人的素质和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和改善,“以人为本”的理念站在历史发展的新高度来面对新的挑战,超越单纯的经济眼光,树立经济政治、文化与环境全面发展的标准,以人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着眼于全体人民的共同需要和长远需要,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也是人民的政党,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以人为本”的理念与党的这些执政理念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首先,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目的的一致。“以人为本”追求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既是对人的主体性和能动的全面开发,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这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目标和历程是一致的。其次,“以人为本”与党的执政建设的任务的一致。在我国,强调“以人为本”的“人”就是肩负建设社会主义的工人和占劳动者中的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党提出建设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不但揭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也提出党完成执政任务的路径。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我党深刻的执政理念。:

党的“以人为本”这种执政理念在“5.12”在今年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充分的贯彻和体现,成为指导我们应对重大挑战、战胜重大灾难的一面伟大旗帜。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篇10

真的不敢回想,那血腥的一幕还历历在目。霎那间,山崩地裂,江河呜咽,血流成河,废墟一片。昔日的家园在哪里?我们的亲人在哪里?那声声泣血的呼唤时时在耳边凄厉的回响。大自然无情的上演了最悲壮最凄惨的一幕,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哀恸。

灾难,震惊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灾难,让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伟大力量,灾难,将全球炎黄子孙的心凝结在一起。

在党中央和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一场抢救生命、抗震救灾的斗争在中华大地上迅速展开。

温总理三赴灾区,指导、视察抗灾工作,慰问灾区同胞。总书记也亲临一线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和救灾的官兵。11万人民的子弟兵上演“生死突击”,舍生忘死,日夜奋战在救灾第一线,将一个个生命从废墟中解救,用一双双手托起了生命的希望。还有那些白衣天使,那些从天南地北赶来的志愿者……点滴之爱汇成浩瀚江海,向世界诠释着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真谛。

更值得讴歌的是灾区的同胞,是那些为了抢救别人而献身的老师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人。大难临头时,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用血肉之躯谱写了一曲曲舍己救人的英雄壮歌。这些顶天立地的英雄本色,山河为之动容。

还有那些埋在废墟中的孩子,在等待救援的艰险时刻,拿出了课本静静地学习;靠咂墨水维持生命的孩子们在坍塌的废墟里歌唱:“幸福和快乐是结局!”许许多多侥幸逃生的孩子,没有只顾自己的安危,而是用双手刨挖抢救老师和同学;被压在废墟中的孩子,身处绝境,却对营救他们的搜救人员喊:“叔叔阿姨快出去,这里危险!”还有,还有……

这一幕幕催人泪下的感人场面如清纯的山泉,涤荡着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无不感动震撼,无不泪流满面。

灾难中的日日夜夜,多少人用勇敢、爱心、坚毅和执着书写了中华民族在大灾难中的心灵史。废墟上那些坚守自强,那些善良博爱,象阳光映照着天地,温暖着人心。那些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大爱撼人魂魄,感天动地。爱的传承铸就了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

默哀结束,一声呐喊骤然爆发:“汶川加油!中国加油!”,这发自13亿人民心中的呐喊响彻在华夏大地,震撼了世界!这就是我们的人民,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