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经济学就业十篇劳动经济学就业十篇

劳动经济学就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14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1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广受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众说纷纭,本文用劳动经济学的视角系统探析此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对于解决此问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劳动经济学;就业难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涉及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放在就业工作的首位,这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严重性。与此同时,“用工荒”也成为社会关注问题,这不仅出现在沿海发达省市,更有向内地蔓延的趋势,甚至连四川、河南这样劳动力输出大省,也有部分企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那么为什么大学生的就业仍是社会的难题?本文从劳动经济学角度系统探析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对于日后提出综合应对的建议和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大学生劳动力数量供大于求

由图1可见,大学毕业生的人数是逐年增长,在2013年毕业生总量已逾七百万,而企业招的员工始终有限。而且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的岗位需求量也是不稳定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校毕业生的总体就业率为87%,有80多万大学毕业生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到了2012年我国有680万大学生离开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学生,无业大学生超过200万。人数的供给大于需求自然导致找工作难。

2人力资本投资的收入预期增加了大学生就业难度

图2教育程度―年龄―工资关系

上大学的总成本包括货币与非货币成本。其中货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机会成本)。上大学的总收益也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都认为,人力资本投资获得的经济收益应当大于货币成本,所以大学毕业生就业预期工资要高于未接受大学教育的人。然而企业并不是这么想,竞争者众多,所以企业可以压低工资让自己利润最大。当大学生的实际可以得到的工资低于自己预期设想,那么很多人就会选择要么辞去现有工作继续找工作,要么干脆就一直观望等待更好的工作。还有一部分人则选择考研或者出国去提升自己的学历。

3大学生的寻找成本与交易成本过高

因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信息摩擦和制度摩擦,这样抑制了劳动力的参与率,加大了求职者与企业双方的的寻找成本。若是求职者自寻门路,那么找工作中的交通、住宿费用以及所花费的精力等,都是很大的付出。若是求职者委任求职中介,那么又要为中介的可靠性付出一些成本。

大学生想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需要对工作的方方面面做出判断,所以对于心仪公司的财务、未来发展、员工保障等等信息都需要自己去把握。而且企业还要对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技术水平等进行测量。从衡量预测到被企业测量,大学生要付出的交易成本是很大的。

4招聘中对大学生的歧视

有的企业在招牌中明确写出非“985”和“211”的大学毕业生不要,或者即使没有写出,在筛选简历的时候也会带有倾向性。这也是最近一个社会热题“高考定终身”,把高考的成败当做永远的标志,把很多非重点大学但是有能力的人排除在外。

还有一些企业或者职位对大学生求职者的性别有歧视,这就把一些人排除在外。这样一来就会产生“拥挤效应”,也就是由于劳动歧视导致的一些部门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现象,第一是人数拥挤,第二是工资率下调,使得大学生的预期与实际工资期望差距太大,一部分人选择观望。所以这部分被歧视的大学生就业更加困难。

图3歧视性劳动力市场的进入效应

5供求双方的结构性不匹配

目前很多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第一是专业设置不合理,很多专业扎堆设置造成人才泛滥。第二是只重视书本知识轻视综合素质。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2

关键词:女性;劳动参与率;经济持续增长

中图分类号:C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158-02

0、前 言

劳动力参与率反映一国或地区的劳动力参与社会生活的程度,它与劳动力供给密切相关。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则是指女性经济活动人口占女性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FLF-pR),反映女性人口参与市场性劳动的程度,是研究女性劳动力就业状态的重要指标。各国的经济文化不同,女性劳动参与率也不同。在人口总量和劳动力资源总量一定的条件下,较高的劳动力参与率将为社会提供较多的劳动力供给,反之,则将减少劳动力供给。同时,由于劳动力供给与失业和社会保障密切相关,当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过量的劳动力供给不能被社会需求所吸收,会使失业人数增加,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当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低,社会上将存在大量的非劳动力人口,他们主要依靠家庭及社会力量来供养和保证其基本生活,增加了社会保障的压力。当前在我国劳动力数量较多,劳动力供给大大超过需求,就业压力较大的现实条件下,过高的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将进一步加大就业压力,显然不适合我国的基本国情,但盲目压低劳动力参与率又会带来社会保障方面的压力。

文献综述:对于男女参与率的差距问题,李丽林通过分析1990年到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及两性劳动力参与率的资料得出:男女之间的劳动参与率差距越来越大,女性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幅度大于男性。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姚先国从我国不同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的稳定性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从1978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走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我国收入的不平等程度普遍扩大,包括两性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与此同时女性劳动参与率则明显下降。

蔡利用probit模型和multinomiallogit模型估计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退出劳动力市场。

在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的李连勇及河北大学经济学院的金剑,还对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做了简要分析,得出:女性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是正相关的。发达国家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较低。但我国是个例外,因为与美国劳动部公布的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相对比,我国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水平平均比美国高10个百分点左右。显然,我国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超越了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

1、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水平较高,但总体上比男性劳动参与率低

我国的劳动参与率整体水平比世界水平要高,比拥有共同文化背景的日本和韩国也要高。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发展中国家的各类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较高。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资料计算的结果,我国2000年“五普”普查时点上劳动力参与率为76.82%,其中男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82.94%,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70.57%,男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比女性高12.37个百分点。

2、女性就业岗位需求与其就业技能“短缺”相关性

知识是培养人类活动能力和提高活动技能的重要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的思维活动成果,在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尤为重要。所谓知识经济,其实质就是高技术、高文化经济的积累和利用。在知识经济中,经济是经济增长的内在的核心因素,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

根据男女就业率波动的动态分析,两性就业率的差异随着就业时间的推移不断缩小。女性就业率不稳定波动,其原因之一是低就业质量技能的凸显。在劳动力市场分化进程中,高素质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女性的学历层次、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综合素质,甚至于就读的院校等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求;女性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劳动力市场变化中的特殊性,从而产生格兰诺维特所言的匹配问题。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适应性定位调整中,部分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还不能适应经济与社会的新发展和劳动力人才市场变化的新要求。许多高校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多元化需求的变化错位,成为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众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只是单纯立足于学校自身内在结构变化,而不是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导致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这种情形不仅使高校存在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结构性差距,而且其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专有性指向特点,忽视了农村服务指向。这种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到女性的就业进程。

3、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呈现下降趋势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中、高等教育如学率的提高,技术进步对高素质结构劳动力的需求,以及高学历者的较高工资收人等,造成女性就业年龄推后,女性青年劳动参与率下降。1990年,我国15-19岁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为67.05%,其中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70.52%;到2000年相同年龄段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为全国50.38%,其中女性人口劳动参与率51.74%,分别下降了16.67个和18.36个百分点。

4、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城市总体水平比农村低

比较城乡女性劳动参与率,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总体水平明显低于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第五次人口普查10%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国2000年“五普”普查时点上城镇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为67.64%,其中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是59.30%;农村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为82.62%,其中女性人口劳动力参与率是77.78%。城镇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无论全部人口的劳动力参与率还是分性别的劳动力参与率,均低于农村人口的相应劳动力参与率。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我国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直线上升,而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则明显下降。

5、结论和建议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劳动参与率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率范围内,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相较其他国家,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较高。而且目前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城乡之间差别悬殊,这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

5.1我国女性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减弱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人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经济增长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在考察人口因素时,主要考察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人们普遍认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数量相对是固定的,因此人口质量的高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尤为重要。但实际上,被忽略的一点是,在人口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在经济发展中投入的劳动力数量是不定的。劳动参与率越高,投人经济发展中的劳动力数量相对就越多,经济增长越快;反之,则会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劳动参与率下降可以缓解失业现象带给社会的压力,但是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一定时期内,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技术条件不能得到改善,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经济中的整体劳动力数量下降,不利于经济持续增长。

5.2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加重脆弱的女性社会保障系统压力

总体看来,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除了受社会客观原因影响以外,还受到女性主观原因的影响。首先,经济制度变革改变了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机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制度下,劳动力的配置由政府统一进行,只要参加工作就可以生存。经济制度转变为市场经济后,就业与否成了个人的选择,使劳动参与率自然下降。一些人自愿选择退出劳动力市场,在女性中表现明显,有人因为某些原因成为“职业家庭主妇”和“职业妈妈”;也有人因寻找工作太困难而放弃,被迫成为非劳动力人口中的一部分。其次,由于退休与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在为公众提供“安全网”的同时,也降低了一部分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最后。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也使女性劳动参与率进一步下降。

劳动参与率与社会保障系统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保障体系也在转变过程中。针对女性的社会保障系统包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社会保障系统资源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劳动年龄范围内女性主观原因的不参与就业,就会加重本来就不完善的女性社会保障系统负担,使这种再分配制度很难做到公平公正。

5.3我国农业女性化趋势日益突出

农村妇女在农业劳动力中的比重在持续上升,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与贡献越来越大,农业逐步地女性化,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第一,农业女性化会影响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由于农村妇女逐步成为承担农业生产生活的主体,但其受教育的程度普遍低于男性,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农业劳动力结构性文化水平降低。第二,农业女性化将导致农业劳动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下降。由于女性大多从事非技术性劳动,男性多从事高技术水平的工作。因此,大量的男性劳动力转移出去势必影响到农业劳动技术的推广和利用。第三,农业女性化使得农业生产和日常管理相分离。这种情况不利于农村针对资源变化和市场条件做出及时有效的选择,易对农业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针对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负面影响,建议采取以下措施调整:

(1)各级政府积极推行就业政策,改进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向就业困难的女性群体提供扶助,增强劳动者的信心,提高城市女性劳动参与率。

(2)鼓励各种就业方式,使就业渠道更加多样。如非正规就业方式,它是相对于正规就业方式而言的,正规就业方式实行全日制、月工资、固定工等,非正规就业方式与之不同,如弹性工时、非固定工作场所等。

(3)为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转移创造条件,降低农村女性劳动参与率。一是提高农村女性的科学文化水平,二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大量吸纳女性劳动者。政府部门应该积极帮助低技能女性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参与尤其是到潜力巨大的劳动密集型服务行业。

参考文献:

[1]徐伟红,劳动经济学案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李丽椿,劳动参与率;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数据[n],光明日报,2005

[3]胡学芹,秦兴方,劳动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蔡防,王美艳,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度其政策含义[J],中国社会科学,2004

[5]李玉峰,知识经济学卿[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6]张车伟,吴要武,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现状、问题和对策[J],中国人口科学,2003

[7]王德文,刘玫,农业发展中的妇女参与及其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2,(2):54-60

[8]潘辞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J],管理世界,2002,(7):58-68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3

关键词:数字化经济;劳动力市场;经济;社会

数字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商务模式,数字化是信息社会的技术基础。数字化经济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数字化经济带来了电子商务的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同时也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所以有必要研究适应数字化经济变化和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便提升劳动力市场运行效率和促进就业,进而推进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一、数字化经济的产生

数字化经济,是指在计算机、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人类社会在信息化和网络化下的一种经济形式。数字化经济,实质是指一个经济系统,并且在这个经济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地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根本变化。数字化经济同时也是一个信息和技术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系统。数字化经济还包括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电子政务是指应用计算机、网络及通信设备等,来实现政府工作流程和组织结构的整合与优化。电子商务是指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

二、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也会受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今,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主要包括三种:新增劳动力、失业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如图1所示,2002年第1季度,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约有3320740名求职者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岗位,到2010年第4季度,这一数据增加到8700720,增长了158%,这充分说明,劳动力市场逐渐成为中国劳动力配置的重要途径。

(一)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现代服务业迅猛发展,传统产业诸如工业、农业的就业需求大量减少,而第三产业的就业需求却大量增加,现代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增加,已成为国家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平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近700万。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

2013年上半年中国有6.7万家民营企业倒闭。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三)新兴产业高技能岗位人才缺乏

劳动力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新技术高科技人才缺乏。相关的统计资料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有8.4亿左右,其中90%以上的人没有受过良好教育,没有人力资本,也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根据目前的发展情况,新兴产业人才严重欠缺,高技能岗位人才尤其匮乏。

三、数字化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变革,必将推动中国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向数字化经济转变,这也将深刻影响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其中主要包括了劳动力市场结构、工作方式及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变化。数字化经济带来电子商务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冲击。

(一)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

数字化经济是以数字化技术大量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改变了劳动活动过程中生产工具与劳动力结合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使劳动力市场在数字化经济技术下进行的,这样就在微观和宏观层面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影响。

(二)影响劳动力的供求关系

数字化经济带来了新服务和新产品需求,导致市场供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进而就引起了劳动力在内的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和优化,最终将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

四、国外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数字化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速了人力资源在全球的流动。数字化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在美国经济和社会中大量普及,越来越多的经济投入和经济产出以数字化形式出现,工作实际活动场所的作用逐渐弱化,虚拟工作场景和远程作业模式却随之出现。根据世界薪酬协会统计,2001~2008年美国从事远程作业的人数迅速增大,如图2所示。

随着数字网络技术在中国经济、环境和社会领域的大量运用,其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一)新的工作模式出现

数字化网络技术变革带来了全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作为21世纪的新作业模式的远程就业在中国也已经开始出现了。

(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

美国在数字化经济进程中,通过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远程就业,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配置效率,通过开展职业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引进国际人才以保持科技竞争力,进而形成了“产出人才、培养人才和吸引人才”的高素质人才供给体系。这些都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

五、中国劳动力市场的调整策略和建议

面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失衡的这些新变化,只靠劳动力市场的自身调节是不能解决失业问题的,我们需要采取更加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劳动力市场策略,发挥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能效。

(一)建立互联网服务就业平台

互联网可以大大降低信息技术传递的成本。为了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更加匹配,我们可以构建就业服务网络平台,搭建劳动力供需信息交流平台,使求职者可以通过网络有效获取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从而降低劳动力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的信息技术沟通成本。我国的网络化就业平台可以包括“岗位信息网”、“技术培训网”和“工作交易所”这三个基本信息库,进而形成“岗位匹配、职业引导及技能培训”三位一体的综合就业平台模式。

(二)实施提高技能的职业培训计划

随着网络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工作岗位越来越少,新岗位及新工作模式需要具有大量的知识技能,因此劳动力市场需要的是知识密集型的大量高素质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了阻碍中国网络数字化经济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的瓶颈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以提高技能为重点的职业培训计划,发展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的职业教育,通过培训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改善其在劳动关系中的弱势地位,加速中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训,确保网络数字化经济的稳定顺利转型。

(三)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要适应数字化经济的发展,针对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状况,结合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发展形势,设定当代大学的使命和目标,改进和优化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制订符合国情和学校情况的人才招生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设定切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开发学生的第二课堂,加大实训实践课的教学,产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的实际能力,办中国特色的品质大学,培养高素质的特色学生,提高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适应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四)制定有利于引进人才的人才发展政策

数字化经济加速了全球化经济发展,加速了人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步伐。我们要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优化人才引进的机制,改善人才引进的环境,加大人才引进的力度,大幅度地吸引和引进国外优秀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以弥补国内对Stem领域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匮乏。同时,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完善人才成长的职业规划,改善人才成长的环境,加快人才培养的力度和步伐,吸引和引进人才的同时留住和培养人才,促进人才的更快成长,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而减小数字化经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数字化经济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样带来电子商务进步和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还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力,带来了更加敏捷迅速的就业模式,延扩了劳动力市场匹配的虚拟空间,进而引发了劳动力产业间的流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现状,针对数字化经济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并且学习了国外劳动力市场的经验,提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适应网络数字化经济变化的方案和策略,进而提高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并以此来促进就业,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在全社会营造和谐的数字科普环境,充分发挥首都科技优势,开展数字科普学术交流,推进“数字北京”,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滕远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及完善策略[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3(29).

[2]田大洲,田娜.我国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征分析[J].全球科技经济嘹望,2013(28).

[3]翁杰.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07).

[4]SamiraBoroujiHojeghan,alirezana

zariesfangareh.Digitaleconomyandtourismimpacts,influencesandchallenges[J].procediaSocialandBehavioralSciences,2011(19).

[5]anaC.Dammert,JoseGaldo,VirgilioGaldo.Digitallabor-marketintermediationandjobexpectations:evidencefromafieldexperiment[J].economicsLetters,2013(120).

[6]梁晓滨.美国劳动市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7]何枭吟.经济数字化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启示[J].经济问题探索,2013(08).

[8]KazuhiroKurose.thedynamicsofthelabourmarketandincomedistributioninrelationtothespeedofdemandsaturation.StructuralChangeandeconomicDynamics,2013(24).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4

【关键词】民工荒大学生就业难产业结构调整倒逼机制

一、引言

近年来“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并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同一年龄组的两个就业群体面临着截然相反的两种就业状况,即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开始大规模的短缺,而以大学毕业生为代表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却出现明显的劳动力过剩。一方面,“民工荒”日益普及,2004年首次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制造业出现以后,已迅速蔓延至各个行业及地区,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重视。“民工荒”问题已经发展为全社会的困局,愈演愈烈的“民工荒”意味着中国传统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格局正经历一场大的变革,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之后将进入劳动力局部短缺甚至全面短缺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将迈入新的时期。另一方面,2003年之后大学毕业生开始进入就业难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发生改变,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据国家公布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2700万人,2006和2007年大学毕业生的市场供给量年均增长22%,2008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为532万人,而到2010年已增至631万人,同时劳动力市场上还存在大量尚未就业的历届毕业生,至2010年市场总共存在大约2100万大学毕业生供给(如图1),在世界面临经济急速下滑的时期,大学毕业生群体将迎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就业机构的合理演变,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也同样会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如何有效抓住产业结构升级的合理契机,充分利用“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所形成的倒逼机制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矛盾成为了产生“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困境的主要原因,这已不是简单的就业问题,更加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着密切相关。基于此背景下本文拟从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对产业结构的倒逼机制来进行研究,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快速推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从而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倒逼产业结构调整

“倒逼机制”是指以末端逼上端,进而实现改善经济发展模式。我国农村劳动力由无限供给转向局部短缺、大学生就业难的产生等就业困境的出现正在倒逼我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的转型拐点。

“民工荒”现象的产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到来,它不仅是对现有的发展模式和增长结构的挑战,更标志着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时期的结束。虽然其中暴露出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但也意味着中国经济转型的拐点。只要积极引导,利用得当,必将成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的重要契机。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量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中国的经济增长明显过度依赖劳动力,“民工荒”的出现就是对中国现行发展方式的重大挑战。通过统计发现,近似于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资源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巨大优势,然而随着“民工荒”的出现,这一比较优势正在趋于弱化,主要表现在“民工荒”所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持续上升。在“民工荒”爆发之后,农民工工资的快速上涨更充分说明了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的远去。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将是如何充分利用“民工荒”形成的倒逼机制的市场力量,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实现经济内生增长和创新驱动。

而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严重困境却是由于产业结构所带来的大学生就业角色的定位错误,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缓慢市场主体并不能提供充足的高端岗位,这就给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创造了沉重的压力。但是,在面临产业结构的一系列问题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的出现也同样带来了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只要我们抓住机遇,充分把握劳动力升级速度快于产业升级速度的趋势,不断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创造出路,其必将成为倒逼经济结构调整的另一契机。传统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由于现行产业结构的限制,大多企业所提供的都是管理、技术岗位,这种岗位的需求较少,工资收入相对不高;而适合大学生就业的技术密集型与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服务业、社会管理等第三产业则发展比较缓慢,限制了大学生就业的水平。因此,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一定要在积极发挥大学生就业难的倒逼效应下,加快产业升级速度,提高企业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升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并创造更多适合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寻找新的人才培养方式,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契机,推进产业转型与升级,使其容纳更多的高知识型劳动力。

三、倒逼机制下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思考

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最根本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重要因素。因此,努力实现就业困境倒逼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是正确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根本之路。而要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困境,就必须实现从低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结构转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素质结构的吻合,抓住经济发展的契机,在摆脱“民工荒“的同时又可以消除大学生过剩的现象。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关于对倒逼机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策的思考:

第一,要正确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主要针对改变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逐步调整为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高附加值的服务业,既可达到缓解民工的短缺又可以实现大学生的就业。而产业结构转移则是针对具有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地区,强调产业结构(主要是指劳动密集型和低加工制造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其充分利用中西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二,积极促进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实现知识型劳动力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目标一致,完善劳动者的素质结构,推进技能型劳动力培养的合格化和知识型劳动力培养的应用,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积极促进知识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化方向发展。

第三,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搭建良好的就业信息平台,降低劳动力市场供需搜寻的成本,引导供需双方规范劳务行为,实现理性就业。同时,建立有效的就业保障体系,依据经济形势和相关政策的变化适度而行,充分实现劳动力的各项合法权益保护,增强人力资源在市场上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四、结论

“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与需求不相匹配的象征。这一现象的出现是对传统发展方式的挑战,同时也是重要的发展契机,它将成为倒逼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民工荒”的出现并非劳动力资源的枯竭,只是我国产业结构矛盾在劳动力市场的特殊体现。同样,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也只是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不一致的表现。在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并存的就业困境下,对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要充分抓住转型调整的契机,积极利用市场的倒逼机制来加快经济转型发展。首先,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努力提高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以此提供给社会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其次,加快发展第二产业,促进制造业的升级,实现加工制造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进行转移,提升产业整体的服务水平;最后,改善劳动者的素质结构,促进劳动力合理就业,使劳动力市场的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劳动力素质结构与产业结构、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等得到协调平衡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萧琛.“民工荒”的原因、应对与劳工市场制度变革前景[J].社会科学战线,2010,(11).

[2]詹浩勇.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就业的互动关系探讨[J].现代经济探讨,2010,(3).

[3]余东华,范思远.生产业发展,制造业升级与就业结构优化——“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与出路[J].财经科学,2011,(2).

[4]姚俗群,彭思舟.关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讨论综述[J].人口与经济,2008,(3).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5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失业原因分析

(一)由于技术进步、经济变动产生人才的结构性失业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实际供需状况,并不算十分严峻,而真正严峻的是结构性就业矛盾。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一般表现为毕业生就业在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地区结构上的失衡现象。随着技术进步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国家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组,特别是传统产业比重的下降,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在结构上发生很大变化。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滞后于瞬息万变的社会需要,无论是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还是教育内容都与社会需求有一段距离。

(二)高校毕业生自由择业和人才流动引起摩擦性失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采取的是自由择业模式。这种模式以完善劳动力市场为条件,由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双方自由选择,达成就业协议。而目前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并不完善,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充分和不平衡,高校毕业生在谋求工作时不能获得合适的岗位,形成摩擦性失业。有些学者把这种摩擦性失业称之为“自愿性失业”,即一种不满足于已有的工作机会而继续寻找工作的失业现象。从经济学理性人假设角度出发,认为大学生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会努力实现其行为的预期收益最大化,大学生保持偏高的期望值并非不理性。但大学生在寻找工作时,存在自我期望值偏高,偏好大城市,发达地区,高收入,工作稳定轻松,只想当白领,不愿做蓝领等观念误区。而用人单位则提出各种各样的条件,设置各种门槛,在人才使用上采取“高消费”,这就造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不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的状况。

(三)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体制性失业

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许多制度具有转型时期的性质和特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这种特殊制度背景下劳动力供求双方双向选择的结果。有些学者称之为“体制性失业”。首先,户籍管理制度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体制,而且是其他许多制度形成的基础和条件。户籍制度使我国高等教育具有身份转换功能,从而造成相当数量毕业生“体制性失业”。其次,劳动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改革滞后引致的体制性失业。有些学者认为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更多地表现为制度性分割。这其中主要是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和城市内部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分割,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这两种分割统称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分割。沿海地区、城市、外企、国家机关等可以看作是主要市场,农村、西部地区、乡镇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中小企业等可以看作是次要市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的根本差异表现为,前者工资高、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权利较平等,并有较多晋升机会。

二、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理论依据

首先,分析大学生失业原因可见,大学毕业生失业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就业是劳动力供需双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大学生应该认识到,超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就业选择是无法实现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只有在现有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基础上进行才是现实和有意义的。旧体制的改革和新体制的建立有个过程。因此,在现实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在大学生供给迅猛增加而经济发展水平无法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高工资就业岗位时,若大学生仍依据传统的就业观念固守主要市场,无异于缩小了自己的选择范围,限制了自身发展空间。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会逐渐增强,工作转换成本会大大降低,劳动者起始工资对终身收入的影响也将大大减少。在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小企业等次要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定会大量增加。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大学生要做经济学上的“理性人”,但更要勇于在更宽广的崭新舞台上努力拼搏,艰苦创业。大量不断成长的中小企业将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其次,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角度来认识劳动就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寻求解决大学生就业的办法。研究劳动力市场的现代经济学主流就业理论认为,就业量的多少决定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均衡状态。劳动力的供给决定于劳动者在工资报酬与闲暇无为(或避免负效用)之间的选择,劳动力的需求决定于企业的产品销售量和利润率。作为劳动力供给函数自变量的闲暇无为是与作为劳动力需求函数自变量的利润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王诚研究员提出现代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社会已经打破传统上企业家和劳动者之间(即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之间)的严格界限。现代经济社会中“劳动力”的概念不同于某些经济理论把“知识”(包括知识、教育和技能)从劳动力中分离出去,而认为“劳动力”仅是一种简单体力支出的概念。而这里所说的劳动力供给是指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劳动力供给。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的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是有相互关联的,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都决定于创新能力。在现代经济社会,劳动力的需求仍然来源于产品销量和利润率。但是,现代企业利润率的产生已经主要不是靠模仿他人的生产方式和简单重复生产,而是靠企业本身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团队创新能力越强,其长期稳定的利润状况越好,所创造的直接和间接的劳动力需求越大。在劳动力供给方面,闲暇无为不再被有一定知识的劳动者当作不工作的最佳选择,相反,人们通过教育和学习所拥有的知识和智慧,总想通过某种方式运用出去,这些知识和智慧运用到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中,就是企业创新。因此,作为劳动力需求决定因素之一的利润率与作为劳动力供给决定因素之一的闲暇无为的选择之间存在相互关联。这种关联在于“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力的需求或就业量在本质上是由劳动力的供给所创造的”(王诚,2004)。依据上述理论观点,在中国的整个劳动力队伍中,大学毕业生具有独特优势,可以通过自身的能力培养和持续努力,采取去中小企业就业及自营创业等不同就业形式,发挥出创新创造能力,发展个体、贡献社会。

三、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现实意义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经营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所有行业和领域。但是,人才匮乏也是制约着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积极鼓励广大中小企业聘用高校毕业生,既有利于改善中小企业的人才结构,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也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知识和技术优势,做到人尽其才。

现实中,中小企业对促进就业具有重大作用。首先,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多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能更多地使用劳动力资源。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众多,其就业潜力十分巨大。其次,劳动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随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而第二、三产业当中,又以中小企业为主。第三,中小企业资金效率高,就业承载量大。中小企业单位投资容纳的劳动力(就业容量)和单位产值使用劳动力(就业弹性)都明显高于大型企业。等量资金的投入,中小企业可以比大型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第四,创业门槛底,新增就业机会多。

中小企业想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并取得发展,就需要而且必须走创新之路。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中小企业的生产手段,生产自动化技术使许许多多的中小企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摆脱了落后面貌,先进生产设备的引用使中小企业的有机构成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幅增加。除有机构成提高外,在中小企业要素构成改变中,更为重要的是劳动力内涵的变革。过去的中小企业势力薄弱,所能吸引的多为具有一定体能、文化水准低的初级劳动者,他们在生产活动中所贡献的主要是他们的体能。而现在的中小企业,人员素质已经与以往大不相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使社会人力资源的总体状况有了重大改观,劳动者的知识水平普遍提高,中小企业能够吸引到的劳动者同样具备了掌握操纵现代化生产设备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状况的改善使当今社会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拥有高新技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使劳动在与资本争夺企业发展主导地位中占据上风。一个企业竞争力的大小不再如大机器时代那样由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多少来决定,人力资本的状况,即他们的知识与创造力成为更重要的竞争力源泉。高科技中小企业大量涌现,它们以知识为基础,以创新为手段,通过开辟新市场争取生存空间。高科技中小企业凸显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本方面翻天覆地的变革,而中小企业也主要是因为这种要素内涵的“质的飞跃”,才可以有以往不可能有的作为。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进一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首先,目前中小企业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关键因素。其次,现在中央和各地方政府都很重视非公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包括国有民营、集体民营的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它们都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第三,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都高度注重发展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而高科技产业一般多属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比例更高,高校毕业生这种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性的作用。

在我国,就业矛盾主要表现在就业结构上的矛盾。一方面,高级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熟练高级技工等十分缺乏,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大量的普通劳动力和非熟练工人等寻找工作十分困难。大学毕业生既不是普通劳动力,也不可能刚毕业就成为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而我国发展中的广大中小企业越来越成为培养和使用高新技术及管理人才的家园。由此可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知识经济日益突出的格局下,更依赖于科学和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人才,更加取决于对智力的开发和利用。同时也为大学毕业生这样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就业舞台。这也正是大学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现实意义所在。■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6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富民政策,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甚至转移到境外就业。2006年,全市仅劳务输出就达12.4万人,收入53500万元,占全市农民收入的21.7%,是农村经济中除粮食以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目前,这种以“劳务输出”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具有相当规模,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且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由于我市的农村人口较多,农民依靠土地增加收入有局限性,因此必须要把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和农民劳动的剩余时间充分予以开发利用,通过发展劳务经济这种有效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对此,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必须树立正确、科学的劳务经济观念,明确其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高度关注,因势利导,积极支持和引导,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以此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选择和突破口,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步骤和重要措施。

二、明确发展劳务经济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劳动力就业,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引导扶持、高效服务”的原则,以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核心,以农民技能培训为支撑,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转移就业、劳务输出就业及政策引导就业、市场供求就业,通过劳动力转移就业推动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壮大。

(二)目标任务。

2007年至2010年,我市要逐步实现以下目标:

1.健全和完善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即城乡统筹、竞争有序的就业市场体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技能培训体系;链接内外、方便高效的职业介绍体系;覆盖面广、形式多样、城乡对接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实现规模转移就业。到2010年底,力争全市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2万人次,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达到48万人次(含本地区以外就业3个月以上的),转移新增剩余劳动力4万人次,使全市55%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或经商,20%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

2007年,力争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输出达到12万人,其中:境外就业0.5万人;转移新增剩余劳动力1万人。

3.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比重。2007年至2010年,全市劳务经济工资性收入力争实现以每年12%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10年,全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400元左右,占农民纯收入40%左右。

2007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力争达到1150元以上。

三、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措施和途径

(一)加大农村劳动力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

技能培训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前提,要加大就业技能培训力度。到2010年底,全市培训农村劳动力11.6万人。其中:“春风工程”培训8万人,“阳光工程”培训3.6万人。

2007年,“春风工程”培训要完成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5千人(含免费培训农村低保子女);“阳光工程”培训0.91万人。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和任务,组织相关部门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要细化2007年至2010年农村劳动力培训目标,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农村中小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的作用,根据农村劳动力的资源状况和转移就业的需要组织培训,培训内容要贴近市场、贴近农民。培训方式可根据用工市场的需求,通过政企联合、企校联合、企社联合、校社联合等方式,实施定点培训、订单培训、定向培训、流动培训和用工单位岗前培训等。在培训内容上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做到公共知识培训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普通培训与证书培训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操作培训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本着“就地、就近、方便”的原则,要在农村大力开发培训基地。

(二)巩固和打造劳务输出品牌,不断提升劳务输出数量和质量。

要不断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建立与外地中介机构的协作互助网络,在劳务输出品牌集中地建立相关组织和联络制度,在劳务输出人员中聘请信息员,扩大用工信息交流和劳务输出覆盖面。要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充分发挥其在发展劳务经济中的效应,提高劳务输出质量,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升劳务输出层次。进一步巩固和做大做强我市“保安”品牌、东辽县“缝纫工”品牌、*县“农业研修生”品牌,培育“操作工、建筑工”等具有*特色的劳务输出品牌,努力实现“一乡一品”。大力组织专项输出,尽快形成劳动力转移就业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技能化,长期稳定输出,推进劳务经济快速发展,加快推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劳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分散型向规模型转变,普通型向品牌型转变,实现劳务输出转移就业以品牌占领市场。要运用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工季节性和灵活性转移就业,支持农民工从事非农生产转移就业。

(三)实施支持劳务经济发展政策。

1.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工作。用人单位要依法与农民工签定劳动合同,保护农民工权益。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对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用人单位要同所有职工一道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并积极组织其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或在原籍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执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要严肃处理随意延长工作时间和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要开辟农民工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并视情况减免仲裁费。

2.鼓励农民进城经商创办企业。减免农民进城经商办理营业执照的相关费用;对被征地农民在进城创业和自主创业中有资金困难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并享受创业指导、创业培训政策;对农民个人创办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收入所得,免征营业税。新创办独立核算的、主要从事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科技企业,自确认之日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为劳务经济发展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

人力资源市场要设立专门的服务窗口,为农民进城提供优质服务。计划生育部门要为进城务工农民工免费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卫生部门要建立农民工职业危害预警和处理机制,有效防止职业危害事件的发生;对进城务工农民工的住宿、生活和环境卫生问题进行监督,积极做好农民工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把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免疫计划,免费治疗患有结核病的农民工。教育部门的各类公办学校要承担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任务,不得违反有关规定乱收费。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农民工组织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公安部门要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积极创造条件为有意愿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开展户籍服务。

(五)加大劳务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

要安排资金专项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发展劳务经济工作,重点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机构、中介服务组织、劳务输出基地、驻外劳务机构、信息网络等建设以及帮扶救助、农民工维权、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工作等支出。继续按规定的资金渠道安排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经费,落实村级劳动保障工作补贴。劳务经济工作经费,要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六)加强发展劳务经济各项基础工作。

要尽快建立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劳务信息共享的网络系统,特别要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和基层就业保障工作机构的作用,畅通劳务信息渠道。基层就业保障工作机构要建立本区域内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数据库,设立统一台帐、统一信息薄、统一统计报表、统一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档案,实行动态管理,随时登录和掌握劳动力外出就业、转移就业及境外就业情况等。人力资源市场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劳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人力资源和用工信息资源共享。要不断扩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服务范围,为农民定期举办进城务工招聘交流大会,并逐渐延伸到县区较大的乡镇举办农民工专场用工洽谈会,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四、加强对发展劳务经济的领导

(一)建立发展劳务经济的领导体系。

市政府成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相关副秘书长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市劳动保障、农业、宣传、政策研究、农办、发展改革、财政、地税、教育、商务、工商、统计、公安、司法、民政、人口计生、供销、中小企业、扶贫、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劳务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也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乡镇政府要有领导具体负责发展劳务经济工作。要建立各级领导干部联系乡镇、村制度,培育、树立劳务输出转移就业示范典型,引导农民学习技能,走出土地,进城务工经商。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积极配合,各司其职,全力支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动劳务经济的发展。

(二)认真做好发展劳务经济的宣传工作。

各新闻媒体要采取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发展劳务经济的宣传力度。全市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以及各类宣传阵地,以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农民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劳务中介、农民工培训等方面为重点,宣传在发展劳务经济中的典型经验及先进做法。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要把本区域内在发展劳务经济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果直接宣传到村、引导到户,帮助农民转变“小富即安”等保守思想观念,努力营造一个关心、支持、参与劳务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三)科学制定发展劳务经济规划。

各县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劳务经济发展为主导,科学合理的制定2007年至2010年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促进劳务经济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计划和措施要有创新理念和开拓步伐,要具有操作性和应用性,并建立工作激励机制,促进工作有序发展。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7

关键词: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分析

劳动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以及劳动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可以为企业扩展生存空间提供智力支持。企业需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合理规划设计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高效稳定运行。

一、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在配置上存在问题

通常来讲,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本投入都是相对固定的,但劳动数量却存在相应的可变性。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的发展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者的数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自身支出,就会让一名员工从事多个职务,从而通过减少劳动者数量来提高企业发展效益[2]。但是这种行为容易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员工的能力是一定的,如果工作量增加的话,很容易使员工工作出现失误,这反而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快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就会大量聘请员工,从而导致企业薪酬支出大量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劳动力缺失或者是劳动冗余,已经开始成为制约当前许多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

2.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

劳动经济学中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通常会将企业劳动力的投入与劳动力的产出效益,作为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参照依据。劳动经济学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它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产出,要基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合理扩大劳动力数量,注重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3]。目前来看,有许多企业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发展进行研究。虽然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会在招聘环节严格把关,但他们却没有重视对劳动者开展后期培训工作。这种行为容易使劳动力产出效益无法持续上升,会呈现出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

3.人力资源存在置换问题

通常来讲,企业的劳动力数量以及资金投入都可以有效控制。企业通过投入设备购买资金、厂房建设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进而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产出更多商品。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替代效应,就是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实现了相互替代。当劳动者数量不变时,如果劳动者的薪酬不断上升的话,企业的资本投入也就会上升[4]。当劳动者薪酬不上升,数量增加时,企业也需要加大资本投入,这就是资本跟劳动力之间相互替代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置换,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没有深入研究劳动力跟资本投入之间的置换关系,这就导致了企业在遇到相应的发展难题时,往往会为了降低资本投入而实施裁员措施。当企业需要扩大发展规模时,又会通过扩招来增加劳动力数量。这种不合理、不规范的劳动力置换方式,容易造成企业发展不稳定,影响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基于劳动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企业需要通过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明确具体的劳动力费用。当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超出了所对应的边际费用时,企业需要增加劳动力数量;当劳动力边际收益小于边际费用时,企业需要控制好劳动力数量,通过提高劳动者质量来增加企业的发展效益。

2.员工招聘与培训相结合

劳动经济学认为,企业不仅需要重视对员工的招聘工作,更需要重视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努力发掘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实施重点培养,通过较小的劳动力资本投入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及措施,有效采取员工招聘与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劳动力发展的可持续性。

3.合理组织规划好人力资源发展方案

劳动经济学认为,开展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因此,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组织规划好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方案。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注重持续性与有效性,根据员工具体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实施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企业需要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及策略实施探讨与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作者:李沐青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蔺仿如.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62-164.

[2]王媛.试论基于劳动经济学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时代金融,2015(,9):184-187.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8

一、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刘易斯拐点”的形成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阿瑟・刘易斯,在其《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著名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所设计的模型,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二元就业结构,是与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二元生产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的。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会相对上升,所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而农业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会相对下降,所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根据刘易斯所创立的要素配置模型,由于在农业部门中存在着过剩的或者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其实际生产率很低,甚至为零。此时,只要工业部门能够提供稍大于维持农村人口最低生活水平的既定工资,农业部门就会将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工业部门,为工业部门扩张提供无限劳动力供给。而农业劳动力大规模地向工业部门转移,就会有效地抑制工业部门劳动力价格上涨,促进工业资本的积累。随着工业资本的积累,又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吸纳和有效利用从农业部门转移过来的近乎无限供给的劳动力。与其相对应的,在农业部门中,由于过剩劳动力的减少,而产量没有减少甚至还有可能增加,农业劳动的绝对生产率和相对生产率就会提高,农业劳动的效益和报酬也会跟着提高,农业劳动与非农业劳动的比较利益就会趋于平衡,劳动力在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就会逐渐减缓下来,直至相对稳定下来。这就是所谓的“刘易斯拐点。”

我们可以把“刘易斯拐点”概括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向劳动力供给短缺的转折点。即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逐步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直至枯竭。其理论逻辑是,经济发展过程是现代工业部门向相对传统农业部门的扩张过程。这一扩张过程一直持续到把沉淀在传统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完毕,直至出现一个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为止。“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前,是人追逐工作,即使不涨工资,劳动力也会源源不断地供给着;“刘易斯拐点”到来之后,是工作追逐人,不涨工资就找不到员工。“刘易斯拐点”与“人口红利”之间的关系。“刘易斯拐点”的显现,是“人口红利”即将消失的前兆。需要指出的是,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是着眼于剩余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即依靠城乡之间的外部分工,来转移剩余农业劳动力。目前我国已有2.45亿剩余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这种转移的结果虽然也给农民带来增加收入的效果,但是,不仅没有缩小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还扩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别(即从1986年的1.7倍扩大到2010年的3.3倍)。客观地说,刘易斯在其所创立的城乡二元结构模型所得出的结论,即随着剩余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必然会导致城乡劳动力比较效益的均衡,并没有被我国的实践所证明。这就涉及到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质的差别。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与我国二元劳动力市场、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我国的现实生活中,被扭曲为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即把二元经济结构制度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经济赶超过程中,政府主导型的财政政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发展经济的起步阶段,发展中国家既可以选择模仿发达国家曾经经历过的发展模式,又可以选择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如果是选择前者,就必须实行扭曲要素价格的财政政策。即依靠政府强制性制度安排,人为压低劳动力价格、土地使用价格、资本使用价格。并以此为代价承接国际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实现经济的高速度增长。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之所以能够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长,没有承接国际资本的大规模流入和国际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是不可能做到的。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揭示这么一条定律,就是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种生产要素投入的持续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是逐渐递减的。而资本与劳动力是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两个最重要、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如果经济发展中仅仅有资本要素的积累,那么,不可避免地就要受报酬递减规律的制约,经济发展速度就会趋于下降。相反的,如果经济发展过程和人口红利产生过程相吻合,则可以通过劳动力要素的积累,延缓资本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从而创造出有利于经济快速增长的条件。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近乎无限供给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获得超常规发展,还在于实行高积累的财政政策,和近乎无限供给的低成本劳动力价格(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与扭曲的要素价格体制相联系的财政制度与政策,导致劳动力市场出现制度性的分割状态,在城市中表现为市民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分割。市民与农民工的划分,是客观上存在的城乡制度性差别在城市的复制。农民工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第三元。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农民工赖以形成和存在的制度基础。由于城乡分割的制度性差别,农民工即使与市民何出等质等量的劳动,其报酬和福利差别仍然相当大。这种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界限,主要体现在由于制度性歧视而造成的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的差别上。据有些专家测算,目前全国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与市民的工资福利待遇约相差5倍左右。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民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资本原始积累,除了尚未完全消失的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还借助于农村劳动力的近乎无限供给,和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格局,把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强制性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这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战略的延续。我国工业化战略的一个重要政策,就是通过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强制低价收购农产品,以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形式为加快工业化提供积累。这种政策强化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从而也强化了工业化的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这就为我国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创造了条件。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在这个基础上所形成的产业分工表现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特点是,同一个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到销售、消费等往往要通过数个国家的生产与经营环节。从产业环节看,高端环节主要集聚在发达国家,而产业的低端环节则主要集中在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加入国际经济大循环的主要形式是“三来一补”。所谓“三来一补”是指来料加工、来样定货、来件组装和补偿贸易。在当时的背景下,如果不从国外(境外)引进原材料、技术设备和销售渠道,是很难迅速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三来一补”正好把这三大要素送上门来。这些要素与我国廉价劳力、土地结合起来,形成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是建立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劳动力低成本的基础上。它既是以劳动力低成本为基础,又强化了劳动力低成本优势。要从这种路径依赖的惯性中摆脱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况且,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只能说是一种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相当一部分资源还直接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中。当地方政府还担负着经济建设职能,即还没有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成为公共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把效率放在第一位,“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便是不可避免的。因为相对于农村和农业,城市和工业是经济增长极,能够高效率拉动经济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扭曲状态、农村居民在收入分配格局中处于不利地位,也是顺理成章的。工业化与财政支出的“双重城市偏向”以及“城市化先于农村”的发展战略,使得城乡之间的差别以及农民工与市民的差别一直处于刚性的胶着状态。我们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艰巨性、复杂性,必须有足够的认识。

三、“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倒逼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之所以能够依靠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导向型经济,拉动国民经济长达30多年的高速度增长,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我国正处于人口红利的时期。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一个国家在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过程中的某段时期,社会总劳动力在总人口中出现较高比例,再加上出生率的下降,形成总人口中“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将带来劳动力比重提高、储蓄率提高的效果,从而引起的经济高速增长,就称为“人口红利。”简而言之,“人口红利”是指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占较大比重,相反的,抚养人口比重较低(1982年至2000年我国总抚养比例下降20%)。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种人口结构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宽松的人口生育政策加上期间的无政府状态,造成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这个期间出生的幼儿到80、90年代,就进入劳动年龄阶段,大量劳动力进入就业期;同时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严格节制生育政策导致出生率的迅速下降,使得这部分劳动力需要供养的子女明显减少。而劳动力的充足供给辅以低抚养率就会带来高储蓄率,并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度增长提供最重要资本条件和劳力条件。劳动力的充足供给(供大于求),辅以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压低农民工劳动力价格,使企业能够在低成本的基础上获取较高利润,刺激着企业迅速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拉动经济的高速度增长。由于人口红利带来的低劳动力成本和高储蓄率,使得高储率带动高投资率进而带动高增长率的经济增长过程得以维持较长时间。虽然目前我国还处在人口红利时期,但离开“刘易斯拐点”已经不远了。2007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负值。即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由2006年的1491万人,猛降到2007年的894万人,并以此为转折点,呈逐渐下降趋势。据研究人口问题的专家预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减少的时间,大约出现在“十二五”末期到“十三五”初期。这就不难理解,2003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暗示着我国已经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转变为“结构性选择”的时代。2010年,我国新增的农民工人数仅在200万人左右,这就必然强化未来企业普工短缺的趋势。劳动力供给短缺必然带来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2010年,我国农民工工资比2000年上升一倍以上。农民工工资的较大幅度提高,首当其冲的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的主要是农民工,其平均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涨,对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必然产生推动作用。况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总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对劳动力价格变化的反映特别敏感。农民工工资的较快增长必然成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即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持续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产业升级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当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着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必然会对劳动者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加大对包括农民工在内的产业工人的培训力度,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但是,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对社会所带来的冲击(特别是就业的冲击)也是相当大的。地方政府必然采取各种措施延缓这种转型的过程。我国当前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与产业结构相脱节。这种脱节现象表现在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明显超越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学校大规模扩大招生。1999年高等学校招生人数扩大到160万人,此后每年以平均两位数的速度递增着,2008年招生规模达到599万人。从2010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受教育水平结构看,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供给1000多万人,全日制大学毕业生供给630多万人。高中以上文化教育程度(包括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的主体。但占绝大比重的低附加值企业对初中教育程度以下的劳动力需求仍然居高不下。这就反映了劳动力人力资本投资增长速度超前于企业的需求速度,出现鲜明的反差。这就不难理解,2003年以来,一方面是农民工的供给越来越短缺;另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尖锐。当然,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大学专业设计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也有一定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广泛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当前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基于这种现实情况下,企业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探讨分析

劳动经济学主要是研究劳动关系以及劳动经济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属于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人力资源管理是劳动经济学中的重要内容,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对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1]。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潜力的重要体现,可以为企业扩展生存空间提供智力支持。企业需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合理规划设计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经济高效稳定运行。

一、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在配置上存在问题通常来讲,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资本投入都是相对固定的,但劳动数量却存在相应的可变性。企业为了减少自身的发展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劳动者的数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甚至有些企业为了最大程度减少自身支出,就会让一名员工从事多个职务,从而通过减少劳动者数量来提高企业发展效益[2]。但是这种行为容易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为员工的能力是一定的,如果工作量增加的话,很容易使员工工作出现失误,这反而会对企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快速完成某项工作任务,就会大量聘请员工,从而导致企业薪酬支出大量增加,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劳动力缺失或者是劳动冗余,已经开始成为制约当前许多企业发展的重大难题。

2.人力资源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劳动经济学中认为,员工是企业的一项重要资源,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们通常会将企业劳动力的投入与劳动力的产出效益,作为评价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重要参照依据。劳动经济学为企业人力资源发展指明了方向,它要求企业要不断提高劳动力的产出,要基于企业实际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合理扩大劳动力数量,注重通过提高劳动力质量来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3]。目前来看,有许多企业都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往往忽视了对人力资源发展进行研究。虽然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会在招聘环节严格把关,但他们却没有重视对劳动者开展后期培训工作。这种行为容易使劳动力产出效益无法持续上升,会呈现出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

3.人力资源存在置换问题通常来讲,企业的劳动力数量以及资金投入都可以有效控制。企业通过投入设备购买资金、厂房建设资金来扩大企业规模,进而生产出更多的商品。另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雇佣更多的劳动力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产出更多商品。我们将这种行为称为替代效应,就是资本与劳动力之间实现了相互替代。当劳动者数量不变时,如果劳动者的薪酬不断上升的话,企业的资本投入也就会上升[4]。当劳动者薪酬不上升,数量增加时,企业也需要加大资本投入,这就是资本跟劳动力之间相互替代的过程。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置换,从而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当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没有深入研究劳动力跟资本投入之间的置换关系,这就导致了企业在遇到相应的发展难题时,往往会为了降低资本投入而实施裁员措施。当企业需要扩大发展规模时,又会通过扩招来增加劳动力数量。这种不合理、不规范的劳动力置换方式,容易造成企业发展不稳定,影响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二、基于劳动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企业需要通过开展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明确具体的劳动力费用。当企业的劳动力边际收益超出了所对应的边际费用时,企业需要增加劳动力数量;当劳动力边际收益小于边际费用时,企业需要控制好劳动力数量,通过提高劳动者质量来增加企业的发展效益。

2.员工招聘与培训相结合劳动经济学认为,企业不仅需要重视对员工的招聘工作,更需要重视对员工开展专业培训,努力发掘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员工,实施重点培养,通过较小的劳动力资本投入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去研究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策略及措施,有效采取员工招聘与培训有机结合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劳动力发展的可持续性。

3.合理组织规划好人力资源发展方案劳动经济学认为,开展长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可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因此,企业需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组织规划好相应的人力资源发展方案。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的制定要注重持续性与有效性,根据员工具体工作质量、工作效率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实施相应的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有效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提升。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需要引起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针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企业需要基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及策略实施探讨与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蔺仿如.浅谈劳动经济学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62-164.

[2]王媛.试论基于劳动经济学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J].时代金融,2015,(9):184-187.

[3]梅.基于劳动经济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4,(9):74-75.

劳动经济学就业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劳动者报酬;动态作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F01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355-01

引言:随着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我国的经济与国际进行了接轨,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平稳增长,使得我国的收入差距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劳动者收入较低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各界政府的关注,相关学者和专家对经济的各方面也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经济全球化影响着所有参与的经济实体的每一方面,对于我国来说,这是经济发展的良好时机,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收入的水平,此外,我国的收入分配局势也受到了很深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对不同的人群产生不同的积极作用。本文试着对劳动者的收入规律进行经验分析与总结,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全球经济化对劳动者报酬的动态作用

自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以来,我国劳动者报酬总体水平在经济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下呈现出动态的阶段性特征。

1.上世纪八十年代。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逐步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但仍处在起步阶段,市场经济还达不到建立的要求,在国外的投资较少,虽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处在经济全球化的时期较短,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报酬以及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必须对陈旧的制度进行改革制定促进生产力的有效政策

2.九十年代初到本世纪初。从大约1990年开始,随着外国直接投资的大量进入,我国对外贸易和生产快速增长,导致经济全球化对劳动者报酬的影响与逐渐增大。说到底劳动者工资增长的主要原因就是生产率的提高,提高劳动生产率从根本上提高了劳动者报酬。具体来讲,我国劳动者受益的原因有:一是全球化为中国更来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廉价的物品提高了劳动者的实际收入,三是生产率提高使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

首先,工资收入的提高在于一个国家的物品生产与劳务能力,经济全球化在我国这个大型的劳动集中地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与此同时,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高水平人才不断拥入中国的大门,投资的企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中国国内的企业树立了标准也起到了积极的领导作用。

然后,我国人口众多在此时成为一大优势,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更是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许多劳动力,使中国在国际贸易方面占有很大优势。当中国为全世界生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品时,全世界的就业机会大部分转移到中国来,使许多下岗职工可以在就业。我国农村地少人多,这样一来,大量的劳动力没被利用,适时地融入全球化为大量劳动人口进入工厂提供必要的条件,由此可以提高劳动者报酬总量。

最后,经济全球化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更为丰富便宜的消费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生产单位所需的劳动时间,进而降低了商品实际价格,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就会大幅提高。

3.本世纪初至今。虽然我国经济全球化程度不断上升,但是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却没有实质性改变,一直处于低利润率。在这一阶段全球化对我国劳动者报酬的影响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全球化对不同技术能力等级劳动者的影响不一样。很明显,具有某些专业特长的劳动者收入增长大大快于非熟练技术工人。有高技能的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流动性,从而有更多机会调到生产率更高的地方,而没有娴熟技能的劳动者很少有机会进入生产率高的单位就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是分层的,全球化对劳动力的影响也不同。

二是全球化带来的好处普通劳动者没有充分享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普通劳动者占为多数,他们的就业情况和收入水平以及其变化,是评价经济发展成败的根本标准。近十多年的时期里,我国劳动者报酬的提高低于GDp增长率,普通劳动者未能充分享受到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好处。

三是部分体制不完善障碍提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地位。经济全球化包括技术、资本、服务和产品等诸要素的全球化,但不是全部经济要素的全球化。总之,中央政府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和进一步深化改革力度的不足,国民经济对旧有增长模式的强烈路径信赖等等,都构成了提升我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地位的根本。

二、提出的政策建议

1.首先要做的就是摆脱对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经济发展由投资及出口导向型向国内消费导向型的转变。提振国内消费,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升级。

2.其次,要关注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状态,从提高就业培训、基础教育质量等长期性的措施入手帮助低收入的劳动者提高收入水平。具体讲就是打破贫穷的代际传递,为低收入者打开向社会中上层的致富通道,让低收入者慢慢致富,实现全体劳动者的体面劳动。

3.再次,需要创造更加公平的生产市场环境。资本、劳动力、土地和信息是生产经营活动中要使用的各种资源。目前来看,我国的生产要素市场中仍然存在大量的流动,即是大量农村土地无法满足集约生产条件,同时把过量的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劳动力市场不健全,户籍制度也成为农村劳动力城镇化的障碍。以上这些问题中有些是因为市场机制的不健全而间接作用于劳动者报酬,有些则是因为限制了劳动力流动性而直接制约了劳动者报酬的增长。

结语:就理论方面而言,经济全球化和收入高低差距两者中间没有一种简单肯定的内在关系。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在劳动者收入方面所起的作用绝对不能片面的归结于好处多或者坏处多。两者其实存在着一种动态的联系,就像经济全球化劳动收入的高低差距由他在产业链中所处的位置而定。

参考文献

[1]钟坚,刘晓晗.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劳动者报酬的动态作用[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2]关春芳.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J].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