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建筑市场特征十篇建筑市场特征十篇

建筑市场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47

建筑市场特征篇1

关键词:地震安全性评价;建筑抗震;场地条件

中图分类号:tU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9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对抗震设防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高层、有着特殊功能的建筑,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或地震动参数分界线两侧的地区,需针对建筑物的功能,专门研究建筑工程的场地条件及地震动参数,才能满足建筑物对抗震设防的要求。一次地震灾害的大小,除与地震的大小、震源的深浅有关外,还与特定场点的断层分布及活动性、覆盖土层厚度、岩土性质、地形地貌等工程地震地质条件有关。1985年墨西哥西南太平洋发生的地震却使远离震中400公里的墨西哥城遭到严重破坏,主要原因就是软弱场地土使该市的高层建筑对远震中长周期的地震波敏感而产生的震害。汶川地震产生的总长度300km左右的地表错动带及其附近产生的地表形变,是汶川地震成灾的重要因素(高孟潭等,2008)。

一、安阳及附近断层分布特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7条规定:“场地内存在发震断裂时,应对断裂的工程影响进行评价”,规范要求发震断裂的最小避让距离见表1:

据本地区的建筑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中的物探结果,安阳市及附近存在的主要断裂有十条,据断层走向可分为两大类: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断层皆为正断层。此十条断层的活动性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最新活动到晚更性世(Q3)。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1.7条第1款“非全新世活动断裂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据此,本地区的建筑抗震设计可不考虑避让措施。但如有断层活动性的最新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安阳及附近断层特征见表2:

二、建筑场地类别特征

安阳市区地貌属太行山前冲洪积带,第四纪沉积变化较大,厚度从20多米至90余米,总体走势是从西北至东南逐渐变厚。

安阳市区的覆盖层厚度一般为15~58米,主要变化规律是从西向东渐厚,从北向南渐厚。作者对安阳市区66个工程场地的119个地震地质钻孔进行了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统计。此66个场点遍布安阳市2010年规划区范围,对距离过近的钻孔和场点作合并或剔除,有效统计场点样本数62个。统计结果显示,等效剪切波速vs≤140的场点无,140

三、地震地质灾害

地震地质灾害是由地震动或断层错动引起的可能影响场地上工程性能的场地失效。地震地质灾害主要有三类:一是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直接影响的工程地基基础失效,如砂土液化;二是由于地震动作用导致的对工程有间接影响的工程场地失效,如岩体崩塌、滑坡;三是由地震断层作用导致的地面变形(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卢寿德等,2006)。

对于场地土液化,通过对62个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和多个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查看,未发现有场地土液化的评价。统计对安阳市区未发现场地土地震液化评价的原因,有如下三种:一是安阳市区地下水开采严重,地下水位埋深较大,市中心及铁路以西的地下水位一般都大于20米;二是安阳市地层多以粘性土为主,20米以内少有砂和粘粒含量小于13的粉土(安阳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三是据安阳市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土层年龄样测定结果,安阳市一般8~10米以下为晚更新世及以前的地层。以上三种原因,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3条,可不考虑液化问题。

对于岩体崩塌和滑坡,安阳市地处安阳冲洪积扇平原区,地势平坦,一般海拔65~73米,为第四系地层覆盖区,一般无陡坡、基岩出露,故不存在岩体崩塌和滑坡问题。

对于地震断层错动对地表的影响评价,据目前掌握的证据,安阳市的主要断层只能证明其活动到晚更新世,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建筑的影响。

四、结语

1.安阳市及附近存在的主要断裂有十条,据目前掌握的证据,最新活动年代更新世(Q3)。但如有断层活动性的最新成果,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

2.安阳市的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主要为中软场地土,Ⅱ类场地。

3.安阳市区建筑工程场地一般不存在地基土地震液化、断层地表错动、滑坡等地震地质灾害。

参考文献

[1]卢寿德.地震安全性评价宣贯教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2]高孟谭,等.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特点及其防灾启示[J].震灾防御技术,2008,(3).

建筑市场特征篇2

【关键词】城市地景建筑;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建筑特征;设计策略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生活的复杂化,现代主义建筑带来多种城市问题:城市景观空间被侵占、建筑空间的非人性化、场所感的缺失等,地景建筑作为一种有新型的解决城市问题的建筑类型,不断寻求建筑、城市和景观的交叉融合,为公众提供更好的城市空间与宜居环境。

1城市地景建筑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地景建筑,是在社会快速发展,百姓的精神、娱乐生活进一步丰富的基础上,顺应时势而产生的新的建筑类型。其具体含义是指,建筑形态在历经大地形态的回应、介入、重塑、整合之等系列步骤之后,具有了在水平方向延伸的大地景观的形态特点,最后使建筑达到和大地形态同质的境界。地景建筑打破了城市长久以来以方盒子式建筑无限复制扩张的陈旧模式,而且由于地景建筑自带一系列相对完整的功能,所以其外观其内在都宛如一个微缩的城市,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城市市民对于公共空间的多样化的需求。

2城市中地景建筑的特征

2.1消解建筑一市视角下的地景建筑特征

从人类建造建筑物起,建筑就成为地球上一道别样的风景线矗立,并且其形式开始逐步走向多样化、艺术化。建筑的异质性体现在独立的几何形体和人工化的材质肌理等等方面。就常见的建筑与大地的关系上,其异质化趋向更明显,在大地广阔的平面上,建筑如凸起的立体雕塑耸立着。

2.2巨构形式一建筑视角下的地景建筑特征

首先,是常见的水平伸展趋势。众所周知,广阔的大地呈现出非常剧烈而直接的水平视觉特征。且具体说来,此类“水平”印象,表现出了它幵放和隐秘并存的空间特点,与垂直型物体差异明显。水平性的建筑以一种平缓舒和的态势,传达出关注与身体相关的生活世界的理念,因此这种类型的地景建筑在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融合城市空间、包容城市生活的问题。

2.3流动的空间形态

城市建筑的空间形态,离不开边界的模糊性一点。边界,是在建筑中区别不同空间领域的实体结构或媒介边缘。建筑的实质是提供庇护居民的居所,可以用一定的边界将室内外加以隔离。在地景建筑中,其明显的水平性加重了楼板乃至屋面与地面连接的程度,这种无处不在的直接联系打破了传统造型中必须存在室内外区别的规矩。人们在行走时转换于室内外之间,更使边界进一步被模糊。其次,是在空间运动的连续性方面,它指人在地景建筑的运动中是以相对明晰的形式与地面相连的。

3地景建筑在城市环境下的设计策略

3.1呼应城市地形

呼应城市地形,对待城市的态度应该尊重与呼应,而不是颠覆和取代,因此,首先需要保留原有场地因素。不同功能的建筑混杂在一起会导致城市出现一定的混乱,而地景建筑是一种兼具雕塑美学与水平延展特性的新型建筑,它采用适当保留原地样貌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问题。城市的喧闹杂乱,在另一个角度上看,也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因此,对这种活力现象进行科学的保留,就是一个既省力又漂亮的手法。当然,仅仅是适应传统城市建筑样式是不够的,要使城市展现出新风貌,需要重组场地信息。地景建筑的覆盖面广,因此占地广阔,临界面长,因此设计地景建筑时,需要对其它相关的诸多场地信息进行了解与科学处理。这个过程,可以被称为场地信息的综合解读和科学编码过程。编码的操作就像是对正统的建筑设计方式——美丽的图形、对称的轴线提出的反抗与创新,它在对场地中多种要素的重新编制的基础上,用新的方法建设全新的地景建筑。埃森曼的许多地景建筑实践来源于对场地多种因素的综合解读。在《图解日志》一书中,他详细阐述了对于场地因素的编码过程。在其成名作品维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就有所体现。

3.2重构城市地表

地景建筑的建设是依靠人力完成,但也要尽量避免陷入与大地异质二元化的孤立的危险。第一点,楔入地表。楔入地表,是指把建筑体量埋入或半埋入地下,从而延续城市底面的一种建筑理念。这种方式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刻意抹杀建筑在地球上的存在感,即使它是建设在地面之下,也是对人工化营造楔入土地的痕迹加以强化。这种地景建筑设计理念,表现出一定的隐秘性,是与城市低调对话的手段,以城市为背景,又最终融入到城市之中。第二点,掀幵地表,这是把城市地表掀开并设计成新的地表结构,新生成的地表通常采取与周围的自然条件类似的肌理,将地景建筑隐身在巨大的社会建筑系统中。UoB建筑事务所设计的萨维利亚博物馆是坐落在萨维利亚老城区的建筑,当时在设计建筑物体时,采取了把建筑本体所在的广场掀起的策略,使倾斜的屋面成为长有植被的斜坡,使建筑与地形二者有了连续的异质转换物质,建筑以屋面为桥梁和城市地表融合。第三点,折叠。折叠在建筑中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既可以针对表皮,也可以是空间秩序或者某些结构。

3.3激发城市活力

新城市的建设,不仅是对过去城市样貌的改变,还必将带来全新的生活模式,在这个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必须解决传统城市怎样跟上现代城市的运作步伐、并且提供新的功能,新城市怎样在快速发展中保持城市的合理规模与建筑的近人尺度这两个问题:1、提供便捷的通道使人穿越,使人在其中发生各种行为2、充分利用屋顶起伏变化的场地与景观,吸引人流上去,激发场地的活力3、利用底部或者灰空间,凝聚人流,营造活力空间。充分利用地景建筑的形态为城市建立各种行为联系,促进公众对城市生活的参与,从而激发城市活力。

4结语

综上所述,当代城市地景建筑在设计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有效的组织城市、景观、建筑与人之间的关系。当前中国城市快速发展有着诸多城市问题,也是地景建筑发展的重要机遇,设计师们应该明确城市地景建筑相关概念、理论,并且掌握城市地景建筑的特征与设计策略,改善城市空间与人居环境为美好的城市建设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建筑市场特征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高层住宅;地域特征;构成;凸显

高层住宅是我国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筑工程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在施工的过程中,也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与能源,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能源以及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设计人员对施工方案进行改进与优化,而且在城镇中,高层建筑的施工项目越来越多。高层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地域特征对其有着较大影响,这也是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由掌握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才能更好的提高设计的水平以及技术,才能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1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概述

高层建筑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设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除了需要优化施工的流程,还需要在设计中增加文化蕴含,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当地的风俗习惯,才能更好的展现民族的灵魂。高层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涉及多个领域,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特征,建筑的风格可以体现时代的进步性,其也是历史重要的见证者。建筑是城市的名片,具有特色的建筑甚至可以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高层建筑的增多,使得城市的形象越来越现代化。高层建筑最早是在欧美流行起来的,在刚刚兴起的过程中,对地域特征要求比较低,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高层建筑的地域特征逐渐显现出来,这也成为了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内容。西方高层建筑具有平面紧凑的特征,建筑的形状比较简单,而东方的高层建筑,受到地理文化以及经济影响,地域特征越来越明显,而且高层建筑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高层建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民用建筑中,设计人员对其体系结构不断的改进,而且在设计中,加入了很多特色文化,这对当地风俗文化底蕴也有着重要的宣传作用。高层建筑设计的地域特征,需要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其还展现与凸显了当地的地域形态,这促进了当地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播。我国的建筑企业发展并不均衡,有的设计人员水平不高,使得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存在一定误区,这影响了高层建筑的施工工艺,也影响了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

2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构成

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包含多项内容,其也是群体、平面以及立面的集合体。高层建筑群体特征有很多,有的属于行列式,有的属于院落式,这些建筑群体有的是对称式的,有的在排列的过程中是自由分布的。建筑设计的好坏不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自然环境,建筑施工属于耗能的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优化设计,或者施工人员素质水平不高,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会造成较多的环境问题。高层住宅的设计还容易受到地域文化的限制,根据不同地域的气候特征,设计人员需要对住宅结构进行优化,还可以在设计中加入当地的文化底蕴以及自然风光。

2.1自然环境温度、湿度、日照、台风、地震等自然环境条件对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产生直接影响。如寒冷地区住宅,大间距行列式布局以利获得充足阳光,封闭的外观有利防风保温,深色外墙有利于吸收热量;热带地区住宅则间距小、外观开敞、色调浅淡。

2.2城市环境城市历史、形态、规划等对高层住宅特征影响深远。历史文化名城常见对称中轴线,现代城市多为自由形态。

2.3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经济水平引导住宅户型、楼型、外观的设计取向。如为满足中餐烹饪要求,中国住宅厨房需要自然通风采光;而欧美的西餐制作对厨房的采光通风要求不高。

2.4建筑与文化传统尽管继承传统是个充满争议和困难的问题,但还是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台湾建筑师李祖原坚持“中国式建筑”的设计理念,他设计的等高层住宅,从总体布局、户型到外观细部,力图表达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3凸显中国高层住宅地域特征的思考

近20年来,中国高层住宅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当下中国高层住宅外观相似,地域特征模糊,由此削弱了城市特色,加剧了“千城一面”状况。更有甚者,许多楼盘钟情异国情调,照搬港式、美式、欧式样式风格,出现了虚假与错位的地域特征。此外,由于城市大规模拆旧建新高层住宅切断了城市发展脉络,造成居民对城市记忆的缺失。

在吸收与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将西方文化元素融入到地域文化中,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中,最终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对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要保持建筑文化的民族性,继承发扬优秀的地域文化传统,就存在一个正确对待西方文化的问题,西方文化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无法回避的文化环境,它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思维模式。

凸显中国高层住宅的地域特征意义重大,但也困难重重。首先是全球化困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地域特色比较容易形成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建筑师国际化,地区文化差异逐渐缩小,传统特色难以持续;其二,现代与传统建筑在技术体量、居住要求等方面相距甚远,现代高层住宅很难在传统住宅中找到功能和形式关联。世界各地高层住宅的技术手段逐渐接近,如相似的结构、设备、交通等,限制地域特征的显现;其三,高层建筑有其自身的造型规律,不能简单照搬传统样式。如在高层建筑顶部加上中式大屋顶,往往会破坏建筑造型的和谐统一;其四,由于高层住宅多为房地产开发项目,市场导向对建筑设计方向起到关键作用。大众的喜好决定住宅市场的发展方向。大众往往无意识地选择洋风而轻视传统。

结束语

我国建筑事业发展很快,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建筑设计人员增加了高层建筑的设计,其可以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最大利用率。高层建筑最早起源于西方,但是由于地域特征、文化、经济的不同,东西方高层住宅的设计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我国的地域比较辽阔,而且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地域特色,不但气候环境有一定差异,文化内涵也有着较大区别,尤其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建筑的风格比较特殊,而且高层建筑地域特征的构成不同,所以,我国高层住宅的设计呈现出的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张琪.高容积率住宅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建筑市场特征篇4

关键词:建筑文化景观;城市保护;整体性

1引言

但是,城市环境的突变使得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城市感到陌生和恐惧,找不到认同和定位。人们对个性化城市的渴求使得城市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尤其是那些历史和文化气息浓厚的古城,其建筑和街道建成于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创造出了多样的建筑文化景观,经过数个世纪的洗涤,彰显出独特的魅力,如何保持这种魅力便成为城市保护的当务之急。

2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

一个城市的个性和魅力的形成离不开当地的景观特色,建筑文化景观是人类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产生的自我精神反映的进化结果。通常,在大力保护城市特色的工作中,人们往往错误地保护那些象征性的东西(如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东西),而不是本质[1]。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标记着“历史性建筑”、极具当地特色的古建筑被一群现代化的、毫无特色可言的新建筑包围的现象。城市保护不光局限于单体建筑的保护,需要把它放在整个城市的环境背景之下,才能确保我们的保护活动产生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作品[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在1976年的内罗毕建议中指出了历史地区保护的基本原则:每个历史地区及其周围地区都应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考虑,它的特性取决于组成这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融合,如建筑、空间组织、环境、人类活动等所有的元素,这些构成元素的变化,都会影响到城市的整体特色[2]。

3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对于这样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来说,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承载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下文结合杭州湖滨地区的调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城市建筑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保护方法。

3.1地理位置特色

一个明确规定了边界的区域,处于整个环境之中。这些边界很容易被划出。该区域的性质可以具体,也可以抽象的说明[1]。

杭州的湖滨地区位于西湖之畔,其边界很容易识别,它集西湖的自然景观、大量的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其建筑风格是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拥有强烈的地域特色,给人以独特的感受。

3.2空间的场所感

场所感可以定义为各种带感彩的、与历史保持一定联系的、独具视觉景观特色的、使城市展现某种主题的、可以提供某种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与自然地理生物要素等亲近的感觉,即空间氛围感觉[1]。

湖滨地区的传统街区是千百年来人们的开发建设活动不断发展形成的,其传统景观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下,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同化、组合形成的,其构成的空间氛围传达着历史和文化的信息。人们与这个场所之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独特的感情是人们心中的精神支柱。

3.3内在联系

研究区域中关于城市的各个空间与街区之间,存在着特殊性与内在联系。支配着区域环境中各构成要素、场所位置、道路的尺度(长度与高度比)等的空间设计手法(不一定指个别的建筑物)是比较稀有的,也是十分突出的[1]。

湖滨地区集商业、旅游、居住功能于一体,由于各个街区之间功能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景观特色,如商业建筑呈现出开放的特点,而居住类建筑却比较私密,但是它们之间又有着共同的内在联系,如各式各样的平台和挑台(如图1),为观赏西湖的风景提供了方便。此外,建筑物种柱子的运用也极具特色(如图2),有各类欧式柱子,简单立柱等,柱子作为建筑物的立面装饰,不仅丰富了立面效果,使得建筑物显得修长,与西湖的美相得益彰;而且满足了湖滨地区商业、旅游功能,形成建筑物通透的效果,为人们购物、欣赏西湖美景提供了便利。这些特征元素使建筑物之间相互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湖滨地区整体的景观特色。

3.4风格与设计

这包含了色彩、材料、质地、造型等,以及建筑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1]。

在建筑风格上,由于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湖滨地区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石库门式里弄式建筑(如图3),它不像上海的石库门建筑那样有华丽的西式雕刻,只是简单的与传统建筑的淡雅风格相结合,体现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同时也不乏中式和西式建筑,几种建筑风格和谐共存。但是,由于湖滨地区位于西湖之畔,其自然景观的清秀使得这个地区的风貌不得不以素雅与之相匹配。因此,湖滨地区的建筑在色彩、质地上多以淡雅为主,并且建筑物所呈现的线条也相当柔美,如各具特色的天窗和坡屋面丰富了天际线的变化,与杭州的自然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并且丰富了街道的立面景观。

3.5工艺性

用于建筑的材料经过加工,可以显得新颖而耐用。这包括了拱、穹顶、粘土墙,尤其是加工过的装饰石块。建筑方法涉及到各个城市要素,它们往往不是存在于个别的建筑中,说他是存在一个连续性的过程更为确切[1]。

湖滨地区的形态各异的墙门非常独特(如图4),有的带有拱券为主的券式雕刻图案,有的简洁素雅,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过渡,但是大部分住宅的墙门雕刻图案较简洁淡雅,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征,使建筑立面景观丰富多彩,富有艺术性。此外,各式各样的廊柱(图2),其大小不一、表面肌理也不同,富于变化的同时又有着其共同的特征。湖滨地区建筑对窗户的修饰避免了立面上的单调,使立面富有层次感。

这些元素反复不断地出现在湖滨各街区中,由于各类街区的场所、功能不同,常常会显示出风格各异的景观结构形态,但在多样、混杂的背后,又同时蕴藏着共同的、一致的景观构成元素,成为有机联系的纽带;并以某种空间排列的隐性次序(如韵律方式),形成相互融合的均衡整体[2]。这些特征要素的运用在街区整体风貌设计中不仅提高了整个湖滨地区的整体性;而且其变化也体现了历史的延续性[3-4],而这些特质正是我们所需要保护的。

4结语

在进行城市保护时,不能将历史性建筑孤立出来,面对日趋失去特色的城市传统街区,需要将这些特征元素广泛地融入到新建筑中去,与原有的建筑之间相协调并保持有机的联系,使整个传统景观成为一个和谐的、连续的整体,将城市的特色随着时代的变化永远的流传下去。

参考文献

[1]nahoumCohen.UrbanConservation.[m]themitpress,1999

[2]王紫雯,王媛.城市传统景观特质的整体性分析研究——以杭州市环湖地区为例[J].规划研究,2004,28(7):14—20

[3]王媛.论景观特征要素在历史街区整体风貌设计中的作用[J].浙江建筑,2005(6):15-16

建筑市场特征篇5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China'seconomy,alargenumberofindustrialzonesinthecityconfrontthefateofdemolitionandrenovation.intheprocessofestablishmentandtransformexistthelackofthespiritoftheindustrialplace.Forthelackofthespiritofplace,location-basedtheory,proposedreconfigurationstrategiesofthespiritofplace.

关键词:后工业景观场所精神缺失场所精神重构

Keywords:post-industrialthelackofthespiritofplace

Reconstructionofthespiritofplace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序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时期。各大城市都在积极的调整产业用地布局,以此改善城市环境。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工业企业不断倒闭从而被商业、住宅区所取代,工业用地已经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发展,很多建设者只考虑到了眼前利益,而完全没有考虑到工业场所的特殊历史、文化、精神意义的前提下,采取了不恰当的保护与利用的手段,有的甚至全部推倒,使得很多重要的历史工业场所失去了宝贵的场所精神,使人们逐渐忘却了曾经的工业辉煌,并产生很多无场所现象。

2我国城市后工业景观场所精神缺失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场所具有相随稳定性又同时随时间的流逝而发展变化。场所的发展变化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积极的变化能使场所精神以新的方式体现出来,而消极的变化则会破坏场所的结构,导致场所精神的丧失。

2.1工业环境消失

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一些尚未被界定为文物、未受到重视的工业建筑物和旧址,正急速从城市里消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改造者观念的相对滞后,对工业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和过分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缺乏对城市整体文化等宏观因素的统筹考虑,导致几乎所有的改造模式都实行“铲平重建”,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性工业场所消失殆尽。

2.2工业场所空间混乱

2.2.1工业场所空间肌理混乱

从空间形态的角度来分析,城市旧工业场所的空间结构布局完全是适应工业生产的功能而形成的。在建设初期,建筑、场地、道路、景观绿化的规划布局上基本没有考虑到空间形态的问题,因此工业场所空间肌理略显混乱,没有形成有机、连续的空间秩序。

2.2.2工业场所中景观无序

工业场所中景观的无序主要体现在工业场所中建筑、构筑物的尺度、比例和特征等方面。在工业场所的总体上看,建筑、构筑物和室外空间呈现几近均匀的分布状态,没有占据主导地位的建筑,没有核心的外部空间,相互之间缺少清晰的层次和秩序关系,破坏了工业场所空间的整体性。诸多不同形态、不同特征的景观要素组合在一起,造成了视觉和心理上混乱。

2.3工业场所中要素孤立

城市的工业景观在改造后,多以碎片的形式存在着,这些工业景观碎片蕴含着一定的工业场所精神,但是并不能全面表达其身后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内涵,也构不成场所,场所是由若干场所要素,结合场地、自然环境构成的,所以场所要素的孤立存在是不能表达任何意义。由于异质要素的介入,破坏了环境的整体感从而冲淡了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联,使保留下来的场所要素之间毫无联系,形成各自为政的局面,并以分散的片区存在,最终导致场所缺乏内在联系而不能表达整体的含义。

2.4场所特征模糊

2.4.1工业场所建筑风格模糊

我国城市工业的发展史同时伴随着外国的侵略史,而且工业建筑也吸收了不同城市建筑的异域特征,具有不同风格的建筑立面林立在工业用地之上。但是由于建筑使用功能的限制和更改,使得建筑的风格表现出杂乱无章的状态。这使得很多建筑显得不伦不类,而失去了保护的价值,从而导致工业场地特征模糊,获得的认同感缺失,大大降低了场所的整体气氛。

2.4.2工业属性模糊

工业场所主要的意义和价值就是它的工业属性,人们通过景观而达到对工业场地的认同,如果不强调这一工业属性特征,那么后工业景观的价值也得不到实现。工业遗产作为景观的转换过程中,很多都未得到应有的保护,使工业场地是去了工业属性。在历史发展中存在一些有历史价值的景观要素,这些要素在改造过程中一旦消失就模糊了场所特征。

工业场地的场所感隐含于地段中有待挖掘的各种要素之间,对这些要素的关注可以有效提示人们的历史感,及将景观视觉更新延伸到审美效果、鼓舞性、启发性等精神领域,因此“重构”的策略即是充分利用场地的历史信息、场地的特殊经历,通过适当的方法保留工业场地的场所感。场所精神的重构是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3城市后工业景观场所精神重构策略

基于我国现存后工业景观中场所精神的缺失,利用场所精神重构策略来解决我国现存后工业景观中的场所精神缺失问题。

3.1.1核心空间突出

核心空间是指在场地中占据突出的位置,并起到形成空间意象、环境氛围的空间,其它新增的场所结构要素应以配角的方式出现,衬托出核心空间的重要性。核心空间是以主要景观要素结合其周围的环境而形成的景观空间,后工业景观的核心空间最能够传达场所意义。

3.1.2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整合

工业建筑具有超大的空间,结构多采用单层结构,层高比较高,采光条件较好,因此,工业建筑空间可利用性比较强。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是工业特殊环境和功能下产生的,蕴含着工业场地的场所精神,保留和改造,可以延续工业历史文脉和场所记忆。

3.2重组场所要素

场所精神是以由“空间”和“特征”组成的场所结构为载体,一般需要场所结构要素的综合作用来体现完整的场所精神。但由于城市工业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场所积淀了很多不同时期,不同功能、不同形态的场所景观要素,这些场所要素的大拼盘,不但不能体现场地的个性,还容易混淆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对场所的理解,因此,对这些场所构成要素进行重组是必要和迫切的。

3.3强化工业场所特征

场所精神是通过场地的各要素和场所特征的综合体现。每个城市工业场所有很多共同的场所特征,因为他们有着共同背景,这些有别于西方国家工业场所,通过对这些共同特征的强化,凸显出我国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的个性,提升了我国城市后工业文化景观的魅力。

3.3.1诠释工业特征

工业化时代用机器代替人力,强调机械性,机械设备是工业行业特征的重要体现。完整的个体,或者只是一个局部,甚至只是一个残留的片段,都能成为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

3.3.2凸显工业建筑风格

建筑风格是形成城市风格的重要元素之一,并且与建筑的文化历史息息相关。建筑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相应的建筑风格体现,同一时期不同的建筑类型也向我们展示着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

3.3.3表达工业场所意义

根据舒尔茨的场所精神理论,一个场所意义便是场所的灵魂,气氛也就孕育在场所的意义之中。对于这些己经遭受严重破坏的地段进行更新设计,不可能采用前面的方法进行保留式的场所延续,但为表达对原有场地文化历史的尊重,可以考虑用全新的景观隐喻或暗示原有的工业场所个性,达到恢复场所内涵的目的。

4结束语

随着国内后工业景观案例的增多后工业景观的概念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却很少以强调场所精神进行的改造设计,并且以场所精神理论贯穿于城市后工业景观的研究也不多见。因此,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定位出场所精神,进而提出重构策略。通过提出场所重构策略解决我国后工业景观中场所精神缺失。

参考文献

1贺旺.后工业景观浅析.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王向荣,林箐.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建筑市场特征篇6

关键词:文化广场娱乐休闲空间

一、空间品质特征

城市文化广场是由基面、边围、家具等物质要素围合所形成的空间,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户外活动场所,满足了人们休闲、交往、娱乐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而且是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传统和风貌特色的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广场在空间构成上应具备下列四个条件:①城市的边界线清楚,能成为“图形”,此边界线最好是建筑的外墙,而不是单纯遮挡视线的围墙;②具有良好的封闭空间的“阴角”,容易形成广场“图形”;③铺装面直到广场边界,空间领域明确,容易构成“图形”;④周围的建筑具有某种统一和协调,广场的宽和高有良好的比例。广场空间品质不仅要关注实体,更重要的是要关注空间。老子在《道德经》中有“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的论述。参照老子的辩证观,空间与实体的相互作用正是建筑空间造型的本质所在。广场除实体围合的空间外,人在广场上的活动形成了广场空间品质的丰富内涵。我们要尊重周围环境的文化,注重广场的文化内涵,将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加以深刻的理解与领悟,从而形成广场良好意象。

二、城市文化广场的特点

1.城市文化广场与周围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城市文化广场与周围环境、街道在形式上和组成上有许多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协调与统一是构成广场上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城市文化广场的结构一般都为开敞式的,组织广场环境的重要因素就是其周围的建筑,即边围。要结合文化广场主题性,运用合理适当的处理方法,将周围建筑很好地融入广场环境中。广场空间的类型和层次可看作是广场环境系统的空间结构,丰富空间的层次和类型是对系统结构的完善,这将有助于解决广场使用多样性的需求。

2.城市文化广场具有共享空间的作用

城市文化广场不仅是空间的载体,而且具有“共享”的特征。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代表作,有人把它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人们之所以把广场称作露天的客厅,是因为广场具有交往功能,广场的形成是共享空间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高峰时期,在这个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往,形成群体意识,克服自身的不足。

3.城市文化广场的标志意象

广场特色是一个国家、民族在特定的城市、特定的环境中的体现。所谓广场特色,就是要表现其所具有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文化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也能带来文化休闲气息,广场特色除了反映在当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还体现在当地人民的习俗和情趣之中。广场不仅要具有特色,它还是一个时代特征的重要载体。广场设计必须要有时代精神和风格,为了更好地表现出广场的时代特征,就必须运用最新设计思想和理论,追求新的创意,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的艺术手法.反映时代水平,使广场设计更具时代特征。家具是广场空间内相对活跃的因素,对广场空间来讲,家具的主要作用体现在空间的方向性上,它可以是以树木、水体、休闲座椅、环境小品、设施等,以此来点缀广场、平衡视觉,营造适合多数人利用的交往空间,形成广场文化意象。

三、城市文化广场的空间尺度

一般文化广场的比例设计是根据广场的性质、规模和其文化特点来决定的。广场给人的印象应为开敞性的,否则难以吸引人们停留,所以一般文化广场满足这样的条件比较合适:大小在1公顷左右,广场宽度介于边围1倍建筑高度与2倍建筑高度之间。

据研究认为,人眼以大约60度角的圆锥为视野范围。一般来说,在大约100米处,远处的模糊人影就变成了具体的个人,这一范围,被称为社会性视觉领域;在70—100米的距离,人们则可以分辨出性别,根据姿态与服饰认出熟悉的人;在30米处的距离,则可以看清细节,可识别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当距离缩小到20—25米时,人们能识别对方的表情与心绪。这与芦原义信的“外部模数理论”相吻合。

尺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广场的平面尺度和其界面的高度具有一定的联系,但最为根本的是应以人对环境的舒适度为依据。“在实际建筑总平面规划中,d/h=1,2,3,4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d/h>4时,相互间的影响已经很薄弱了。”芦原义信还提出:25米是外部空间亲切尺度的最大距离。从人的视觉能力来看,距离为20—25米时,大多数人能看清别人的表情与心绪,在这个距离上,见面才真正令人感兴趣,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而观看他人活动的最大距离为70—100米。广场的形成与围合它的建筑物有直接关系,因而其尺度受到建筑物尺度的直接影响。人的行为表明人在空间中倾向于寻找可依靠的边界,即“边界效应”。环境通过物质形式向人提供传达环境意义的线索,因此,在空间边沿的设计中,应丰富其类型,提高人们选择的可能性,从而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结语

城市文化广场的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课题,它反映了城市整体设计的重要性。广场是城市的客厅,是城市特色形成及空间构成的重要因素。文化广场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文化环境的独特差异和特殊需要体现了广场的空间品质特征。城市文化广场,具有娱乐休闲功能,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交往空间和环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夏祖华,黄伟康.城市空间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3]蔡永洁著.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唐奕.论文化广场设计[j].中外建筑.

[6](美)凯文·林奇.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建筑市场特征篇7

论文摘要: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很多意见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的设计正陷入雷同的误区,笔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分析。

城市广场不仅有满足人们视觉审美的景观,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个城市文明的缩影,并逐渐成为人们旅游、休闲、交流的理想场所,大大超出了其本身的价值,创造出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城市广场的出现最早是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广场正逐渐成为一个城市的中心和某种意义上的象征。它不仅是一个城市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故城市广场,特别是城市中心广场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是城市的名片。一个城市要令人可爱,让人留恋,它必须要有独具魅力的广场。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在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迅速增多的城市广场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各界议论颇多,有一种意见较为突出即认为我国的城市广场的设计正陷入雷同的误区。笔者也持有相同的看法。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作“广场八股”现象,还有人开玩笑地概括当今的城市广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www.133229.Com城市广场的雷同化现象,基本上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1滥建问题

作为“城市客厅”的广场是城市空间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场的开发和建设正迅猛地成为我国城市建设中的一个热点,从北向南,十几年间,几乎遍满全国大大小小的城市,其中不乏有一批优秀作品的呈现,然而滥建浪废的现象也日益严重。在很多地区,城市广场已经成了政绩广场,某些城市领导爱讲三年要变样,五年大变样,只是一味地地抓硬件建设,短期内抓完了标志性建筑,又抓广场建设。这种广场只会考虑气派、豪华,钱花得很多。对百姓生活却无益。和现在网上热传的“乡镇书记坐红木龙椅”现象相似,某些贫困市、县,每年都向上申请扶贫资金,然而却在某些方面大张铺费,耗资几百万几千万建一个大广场,有音乐喷泉和花岗石铺装,检查团来的时候,就象征性地表演一下音乐喷泉,平日里寸草不生,烈日下温度灼人,根本起不到一个城市广场应有的使用价值。更有甚者,有的城市广场建好了,上面领导看了不甚满意,地方官领导头脑发热,屁股一拍,拆掉重建,劳民伤财。城市广场滥建问题突出,究其原因反映出部分地方官的政绩观,急于在任期内搞一些形象工程。而这种现象,不光是—个体制的问题,更是一个应该从深层次去挖掘的问题。这里就不再赘述。我想说的是政府应该转变观念。不要只从局部利益出发,要为大局考虑,特别是不要让开发商牵着鼻子走。开发商看重的是重拆、重建、加大规模的利益,而作为人民的政府,应该好好审视自己的职责,保持头脑的冷静和清醒,真正从人民利益出发,杜绝滥建现象。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目前浙江省几个市提出了重大事项市民参与制度,网络等媒体广泛征求意见,可以避免少数领导的错误决策,城市广场滥建问题可以得到遏制。

2大与小。即尺度问题

城市广场面积大小的确定,一般来说,城市越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以为城市广场越大越好、越大越气派,那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作为时代产物的大尺度城市广场,其巨大的空间匮乏的功能、呆板的形象已与当前的市民生活不相适应。

有人拿天安门广场的宽阔和成功作例,但是大家可以看到它两侧的建筑,如人民大会堂、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后又建立了毛主席纪念堂,这些建筑物丰富了广场的内容,增加了广场的层次,使人并不感到不空旷。一般来说,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处于高宽比1:2左右时,广场更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例如,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等,是举世称颂的佳例。总的来说,大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应有较大的比例尺度,小广场中的组成要素宜用较小的比例尺度。

充分利用临街转角处的建筑物留出的一部分空地,或是两座建筑之间的空间,建设一些分散的、小规模的城市广场。或称中心花园广场,不但可以节约资金,疏散人流,而且它们在城市空间中还具有视觉心理上和环境行为等多方面的调节和缓冲作用,为单调的城市空间增添了丰富的景观。位于深圳地王大厦一侧,解放路和深南大道相夹的三角形广场,就是一个典型的称得上是小巧玲珑的小型化广场。在这边角空间的弹丸之地,不仅疏散了大量出入地王大厦、购书城等建筑物的人流,而且仅有的几棵棕桐树和环状的花坛,又使这狭小空间充满了变化和情趣,为周围高楼林立的都市空间营造出一片温馨的休憩场所。从这里可以看出小广场的优点所在,而且在当前节约能源与材料的口号下,规模的小型化也是尤为必要。

尺度问题也是一个专业问题,笔者建议地方政府邀请专家参与,特别是请一些大家发表高见,制定城市规划要统一考虑,广泛征求各方意见,通过媒体信息展开讨论,提高全体市民的参与率和认可率,然后通过地方人大以法律或决议的形式确定下来,不得随某个领导的意见任意变动。

3文化特征问题

建筑市场特征篇8

abstract:Sinceourcountry'sopenandreform,thecityandconstructionaredevelopingwitharapidspeed,moreandmorenewbuildingsaretakingplaceoftheheritagebuilding.thepresentcityinchina,wealmostcouldn'tseethecharacterofcity.therearehighbuildingsandlargemansionseverywhere.theheritagewhicheverattractedworldisgraduallydisappearing.Basedonthecomparisonofcityphenomenonandevolutionofforeignanddomestic,thesituationoflocalfeaturesdisappearsandHumanismdecreasesarediscussed.

关键词:建筑;设计;“内”;“外”;思考

Keywords:construction;design;interior;exterior;thoughts

中图分类号:tU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3-0168-01

1建筑具体设计之前的思考

在做设计之前,或者说无具象设计的状态下的时候,自己有没有思考过建筑本身的意义是什么?自己对设计又有怎样的追求呢?也就是说如何树立自己的建筑价值取向。

这步至关重要,很多人拿了设计题目后就埋头苦干,集中精力在“做”上面,却没有在“想”上深花功夫。这样的设计只能说是没有错误的设计,但深度上有所欠缺,所以先建立自己的建筑价值观,定位一个努力的方向是做设计前应该思考的,有个目标后,自身常常会陷入一种自问自答的状态,伴随着越来越丰富的履历与理论的影响,自己该走的那条路也渐渐明晰起来。

这段时间里,我总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建筑留住时间,记住历史,成为永恒的艺术品,在历史的长河中让建筑承载过去,启导未来。对此问题,很认同拉菲尔・莫内欧的观点。他认为“如果不根植过去,不根植历史和传统,想要建立一个有着坚实基础的未来,或是一个能真正保证人类文明社会持续良性发展的文化是不可能的。”

建筑最终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文的关怀。我们现在看到的传统建筑形制是在人类世世代展与改进中形成的,然而这些形式上的特征只是表面的表达方式,这种形制的形成是由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而决定的,形制风格的成熟表明这种建筑适应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结构,这就是为什么说建筑是哲学的末班车,永恒的建筑形制必将符合人类哲学理念,这也是隐藏在建筑背后却又是能让建筑散发永恒魅力的关键。

确定了这个设计目标后,具体的步骤就可以展开了,我习惯于把设计过程分成“内”与“外”的两个部分。

2“内”的研究

“内”是指建筑生成的逻辑,要建造一个建筑就必须有场地,而这个地方必定有自己的历史,这个历史对于建筑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建筑师,应该去了解场地,了解它的历史,它的根。这时,我们就会回顾传统建筑中功能相近的空间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人只是对传统空间进行简单的元素提取,拼接出所谓的“仿古式”现代建筑,这种方式无异于复制传统。复制只会带来感性的麻痹,也是一种很愚蠢的行为。那么,应该如何面对传统建筑与文化背景呢?

这也就回到了之前的讨论,传统建筑形制是通过人们的行为方式与心理结构长期的选择与改进而产生的,建筑由此承载了文化的沉淀,这也是荣格所提到的“集体无意识”层面,它带有一种意象,可以唤醒人们心底的共鸣,而这种精神在建筑方面表现在具像的空间品质之中。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研习人们的文化与心理,提取一种精神,然后用建筑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于这种感性抽象体验的提炼,有时不一定只是分析建筑,艺术五大类中其他任意一类都可以,文化、音乐、绘画与舞蹈在精神的表达上相对于建筑来说受限更少,更直接而彻底。因此,艺术学多方面都可以激活你的思路,你可以欣赏首古诗,从意境中得到启发,你也可以品位一幅山水国画,在浓墨淡彩之间感受那份情感。学会用自己的内心去进行调查与思考,捕捉最内心的感官体验,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根”的情结。

3“外”的思考

“外”是指强调与重视场所对建筑的影响意义。记得拉菲尔・莫内欧讲过:“场址是一种有期待的实体,它总是等待着它所期待的建筑建于其上,通过这个建筑物来表现它隐藏着的特征。”的确,在我眼里,场所如同人类一般有着自己的感情与特征,作为建筑师必须静下心来去聆听场地的低声细语。

在我看来,每个场所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最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是由场地内部与场地周边环境一同影响而生成的,如果不重视场地的话,做出来的设计就会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或者如“国际主义”式一般,处处皆行,建筑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表情。

讲了许多有关于场地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把握场地特征,唤醒人们对场地更深层的认识呢?

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一个眼光的培养。面对基地,我们通常思考的是交通出入口,流线与日照,景观面等基础问题,当然,这些必要的也是基本功,学生时代应培养的能力。但在这种基地分析的项目里哪项才是你最应强调,最应放大的呢?在这里,建筑师的决策力发挥了关键作用,有的人看重流线,有的人强调与历史连续,有的人发掘与环境的形态处理,当然,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每个人思考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不好说谁对谁错,艺术的东西有时难分对错。在这个问题上我只能讲讲自己的看法。

面对场所,我更看重的是这个场所在城市中处于什么地位,城市对她的要求是什么,思考应该用怎样的方式面对城市。

建筑市场特征篇9

关键词:标志性建筑;城市;概念;特征;趋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是一本书,打开它就能通过不同的字符欣赏到不同的风景。建筑就是城市的字符,字符的风格与排列组合反映出不同城市各自的特质与品位。标志性建筑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识别符号、城市名片和城市象征,是一个城市特质最直接、最浓缩的表现,而且更代表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追求,艺术地记录一个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发展脉络,最终成为一个城市品牌,使人们用最短的时间对一个城市产生最深刻的印象。

一、标志性建筑的概念

标志性建筑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标志性”,标志在《设计辞典》中解释为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符号和图形;二是“建筑”,它有作为建筑的一切构成要素,可是建筑单体,也可是群体建筑。关于标志性建筑,本文拟概括为:具有标志性、反映象征意义和内涵的城市重要单体建筑或建筑群体。

标志性建筑在英语中常与“Landmark”对等,翻译为“地标”或“地物”,但标志与地标是两种不同层面上的概念,地标偏重地理层面,形象新颖、体形突出的建筑可能具有地标性作用,但并不是所有形象突出的建筑物都具有标志性特征,只有同时具有心理和地理意义上的标志作用的建筑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标志性”建筑。

二、标志性建筑的特征

标志性建筑之所以能够代表一个城市,成为一个城市的象征,主要因为标志性建筑的成立一般具有以下五个特性:

2.1建筑具有的特殊功能。比如皇家建筑--北京天安门,她雄伟宏大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是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具有其他建筑无可相比的特殊性,无可争议的成为北京的标志性建筑。纵观世界各地的著名标志性建筑,如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红场”,美国的“自由女神”、“白宫”,法国的“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等无不以其特殊性,担当起所在城市的标志性建筑。

2.2标志性建筑通常由国家或世界公认的著名建筑师设计,这也是赋予建筑特定标志性的前提。当然也有例外,如悉尼标志性建筑―悉尼歌剧院,丹麦建筑师在35岁设计的时候是无名的,如果没有有名的建筑师发现他的作品,那么悉尼歌剧院就被淘汰了。但经过时间的检验,当初被公众口诛笔伐的颇具争议的设计方案逐步得到人们的公认,丹麦设计师约恩•乌特松46年后荣获建筑界“诺贝尔”大奖,被誉为“悉尼歌剧院之父”,历史再次印证了这样的事实:建筑是时间的艺术,是凝固的音乐。

2.3标志性建筑的规划选址大多在城市区域的特殊的地段,在某些城市关键性节点或者在城市特定的中轴线上或者在城市比较有争议、敏感性的地区,周边有开场空间,有良好的视觉视线效果,并与周边环境完美结合,充分体现区位地段优势特点。

2.4标志性建筑具有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或与一些特定的历史性人物有关联,成为一种历史纪念性的标志性建筑。如青岛五四广场的“五月的风”。众所周知,五四广场因而得名,1919年爆发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导火索是青岛的问题。自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中国人民就一直为收回青岛而努力。1914年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作为战胜国出席会议,提出收回青岛等正当要求,却遭到英、法、美、日等国的拒绝,并强行将青岛转让给日本。北京学生于5月4日举行游行示威,强烈要求拒绝签约,学生的爱国运动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中国北洋政府被迫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粉碎了日本企图永久侵占青岛的阴谋。在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下,终于在1922年12月12日收回了青岛。鉴于青岛与“”这一特殊的关系,青岛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新建广场命名为“五四广场”。五四广场中标志性建筑“五月的风”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充分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基调和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2.5历史上包括现代的一些偶发事件,这个偶发事件也许不是太具革命性、历史性的纪念性事件,纯粹是偶发事件,包括灾难,同样促成了标志性建筑的诞生。如世贸中心双塔楼,在9.11事件前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但9.11以后它的遗址也成了标志性的建筑,纽约市政府抓住机遇开辟成旅游景点,在周边包括地铁出入口放置了大量照片,极大的激发了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再如5.12汶川大地震后中国侨联灾后援建的北川中学将着力打造成北川县的标志性建筑,建成后北川中学将蕴含苦难与希望、爱心与关怀、坚强与重生、奉献与参与。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成为全球华人爱心的见证地。

三、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符。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文明城市的“城市名片”,我们对一个陌生城市的认识往往是从标志性建筑开始,它也往往是我们对一个城市记忆的尽头。标志性建筑的内涵应是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能反映出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是向外界标志城市独特存在价值的商标和载体。因而,越是具有历史和文化的内涵的标志性建筑便越是具有张力和生命力。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形象代表。提到北京,标志性建筑当然是古典的天安门;繁华的上海则以外滩的万国建筑群为代表;古城西安的形象代表是古城墙和大雁塔;拉萨的标志性建筑是布达拉宫;香港标志性建筑首推维多利亚港⋯⋯这些标志性建筑已经融入各个城市的血脉,充分展示了其人文历史、地域特色与个性魅力,成为举足轻重的城市品牌和无形资产。

四、标志性建筑发展的趋向

4.1文化与技术的结合。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是城市文化的表征,反映城市固有的个性风貌。我们强调标志性建筑的精髓是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但它必须与现代的技术结合,我们不必、也不可能再用传统的砖、木、石构造今天设备齐全、功能复杂的建筑。不少标志性建筑本身就记载着建筑发展的历史,如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在材料、技术、造型上都可以说是建筑史上的里程碑,它们开创了玻璃与生铁在建筑上的广泛运用。因此,标志性建筑不仅要注重文化内涵,也应该注重体现新的建筑思潮,在功能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包容性。

4.2构建多层次、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布局。

标志性建筑是一个文明城市的城市名片,是一个城市的城市符号。在城市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其作用,在城市中建立多层次、多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布局。以标志性建筑影响范围和水平,既要构建能代表城市整体形象的城市级标志性建筑,在城市的各个市区又要构建区级的标志性建筑,甚至再细分到社区、街道,使每个区域都具有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大家喜爱认可的标志性建筑。用标志性建筑来构建城市区域,使整个城市形象更加鲜明、直观,促进人们更好的认识与记忆城市,为人们留下一个美好、清晰的城市意象。

4.3保护与发展并进。

在高速发展的城乡建设中,城市建筑遗产被破坏、拆除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很多历史性标志建筑周围的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标志性建筑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例如郑州市的“二七”纪念塔被周边现代建筑的高楼大厦包围,显得毫不起眼。这说明标志性建筑的自身保护与周边环境的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协调。

结束语

城市标志性建筑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历来受到各方的关注与重视,可今天对它的研究与探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中国面临的城市化高潮中,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沉积,有利结合地形地貌、合理地规划、布局,采用先进的材料、技术,建设好城市中标志性建筑是城市优美空间环境营造与城市个性特色形成的必备手段。

参考文献

[1]周拥军,郑卫民.标志性建筑的原生与创新.中外建筑.2007(2).

[2]牛建宏.走出标志性建筑的误区.中国建设报.2003.10.30.

[3]戈晓芳.“标志性建筑”要体现中国特色.广东建设报.2005(4).8.30.

建筑市场特征篇10

〔关键词〕地景建筑液态化动态化

地景建筑,是建筑地景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模糊了传统欧几里得体系建构下的六个界面,使得其可以亦内亦外的空间形态、图底互为因借的建筑形式与城市空间交融。建筑地景化,实质也是重构地形的过程,地景建筑连续的形态使空间可达性成为可能,建筑与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耦合在一起,为人们自组活动提供了条件,籍此营造出生机勃勃的公共空间。

一、形态特征液态化

形体的液态化意指形体脱离固有静止状态,在流变中以不定性姿态消解自身、融于周围。建筑所呈现的液态化特征,表现为在非欧几里德体系下的非线性审美倾向,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常以消隐体量、消解界面、消融边界、模糊图底的形式完成与周围基地的对话,最终实现与大地的同生共构。

(一)界面消解

当建筑界面以弱化、模糊的形式消解时,建筑传统意义上的实体感被打破,建筑与大地主客置被颠覆,单一、均质的建筑空间变得连续,建筑在与场所重新构筑新关系时逐步建立起建筑、景观、城市三者相互渗透的新秩序,这也正是地景建筑的价值追求。在传统认知中,建筑体是由六个界面共同围合而成的“方盒子”,界面更多的是承载维护功能。建筑地景化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六个界面,解放了内部空间,使建筑空间走向了空间与时间上的连续。

(1)底面消解。西方建筑的传统,历来重视对建筑体量感的塑造,建造时往往将其实体化、雕塑化,弱化传统意义上建筑底座的敦实感,使之以一种克服地心引力的轻盈之姿悬浮于大地上。

(2)墙面消解。墙对外,分隔建筑与外部空间;对内,是内部空间的一种限定形式,若将墙体从造型、材质、肌理等方面进行弱化或消除,那么内部空间将变得连续,建筑内外空间也因这连续而变得互为渗透、相互交融,人在其中的体验变得更为丰富,空间随着内外的叠加而变得有层次,传统意义上的墙面便不再只具备维护功能,而多了交流及丰富场所的意义。

(3)顶面消解。建筑的“顶”是以覆盖的形式限定建筑内外的,通常只能从特定角度、静止定点观察。而建筑屋顶作为“第五立面”,不仅构成组织城市肌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城市形态多向度展示的载体之一。建筑地景化中,将传统意义上的屋顶消解后,以拓扑形态与其它界面转化,用覆土的形式使建筑与周围景观共融共生,以开放、流动的姿态来容纳空间中的多种事件的发生,制造生动的多向度、多维度空间。

当传统意义上的六个界面消解后,必然将带来建筑上下空间“层”的解放,视觉阻碍被消除,垂直向度得以摆脱,人在内部空间活动的约束得以释放,多孔性和局部互联的构造使之整合为内部松散、但又有序连接的集合体。

(二)边界模糊

边界,物理学中的解释为不同物理性质物质间的接触部分。2建筑边界是建筑界面之间的交界,界面消解使得界面之间的关联不再为静止,而是以动态、连续的形式在模糊自身的同时,追求与场所之间的对话。建筑边界的模糊,可使形体以“不定形”的姿态最大程度地容纳各种要素和事件的发生,“混沌”状态的流体边缘,也可使建筑以塑形之姿模拟自然形态,融入周围环境,灵活应对多种复杂基地情况,延续城市肌理,从而营造出建筑、景观、城市有机一体的空间。人于其中游走,单一的三度空间感知将变成多向度的场所感知。

例如Big设计的哥本哈根超级公园,是集建筑、景观、艺术为一体的集合体,公共交通体系、自行车交通体系、步行系统在这集合体中无缝连接,各功能区域都因为边界模糊而互为因借,游玩其中的人获得了更有层次、更丰富的场所体验(图1)。

(三)图底转换

建筑边界模糊让地景建筑得以用柔性动感的形式迎合基地情况。4当边界被打破,建筑与基地的主客体次序不再,传统图底关系被废除,建筑(图)与景观(底)之间相互转化。Roger・trancik曾在《找寻失落空间》一书中提及:“图底理论系研究地面建筑实体和开放虚体之间的相对比例情况。”5基地与边界相互展现的关系便是图底关系,在传统设计模式中,建筑作为孤立形象的“图”总是试图从以基地为“底”的背景中抽离出来,作为“底”的基地往往被忽视。地景建筑便是要模糊常规的图底关系,重新书写场地与边界。正如C・J・伯恩和a・康指出的另一种图底关系―――太极图(图2):图与底在不确定及模糊中相互渗透,观看者视角的交替使之或翻转、或融合、或颠覆、或层叠,图便在其中重获生命力,连带底进入一种新的天地6。

海德格尔认为边界并非事物结束之外,而恰恰是出现之始。7随着地景建筑的边界消解,建筑(实体)与景观(虚体)之间平滑过渡,使得建筑向景观消融,建筑作为“图”最终从“底”(基地)中解放出来,并作为基地的延续和景观的延伸,生成可识别感知的场所,并与景观一道,营造新的城市景观。

二、空间特征动态化

“动态建筑”(antimateform)是由格雷戈・林格(GregLynn)提出的。“动态”是一个充满多重含义的词,区别于以往建筑的静态稳定标准,以灵动、增长的形态见长,是一种形态演化过程的描摹,是参数化建造的结果。地景建筑在形态生成中,是以当代的数字建造技术作为辅助工具,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综合基地情况后的自生成,动态化空间特征既回应了城市中各种人流、车流、信息流,也能打破传统空间中内与外、上与下的分界,创造全新的空间体验8。

(一)内外空间的连续性

伊东丰雄将空间喻为“液体(水)”9,这意味着,只要存在着势差,液体便会处于流动之中。地景建筑的形态液态化使得建筑内外泾渭分明的界限打破,建筑内外相互渗透、各自延伸,在彼此交融中制造丰富的时空体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统一,就如同柯布西耶的“漫步建筑”,空间的连续性是通过时间维度的介入才得以体现。在空间之间通过连续性过渡时,空间运动得以实现,各层级的空间在动态中得以发展,随之衍生而来的建筑形体更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基地情况。

地景建筑内外空间的连续,使其能以水平延展的“弱体量”形式与开放的城市空间相连,内外实体与虚体空间的相互渗透,也利于营建多元的公众活动平台。

Unstudio的莫比乌斯环住宅,是用拓扑几何中的“莫比乌斯环”10命名(图3),不仅是设计概念的点明,更是隐喻建筑螺旋交缠的形式,建筑实体在交绕的形式中,沿着各自的轨迹展开,相遇则形成公共空间,分离则是私密空间,生活、工作、休息、娱乐便在这莫比乌斯环中无穷无尽地循环往复,获得彼此渗透、亦内亦外的空间体验(图4)。

(二)上下空间的模糊性

从四维分解到四维连续,从现代主义建筑运动就开始的空间探索,以消解体量、解放空间为己任。内外空间的连续流动只是解放了一部分空间,四维连续法中对于“层”概念的消解,使得建筑空间能在垂直维度上进一步解放,空间关系得以拓展,形体塑造也有更多可能性。

地景建筑中对于“层”的消解无论从外部形体还是内部空间着手,都能以拓扑变形来营造空间的流动性,复杂性科学的介入与参数化建造技术的支撑,使得地景建筑可凭借层的消解实现形式上的动态变化。

格雷戈・林格(GregLynn)将折叠(fold)作为曲线建筑的特性11。是平滑建筑的生成方式之一。平滑,意味着将各种异质元素整合在一个连续而非均质的系统下,地景建筑借助“平滑”的生成方式,可使其以“连续的多样性”对话复杂的基地。非欧几里德几何的建构方式,打破了传统观念中水平与垂直、图与底、内与外的二元对立关系,以可变的时空关系及丰富的时空体验来回应城市的多样性。

aS建筑事务所就以挪威克里斯蒂安桑活动中心阐述了上述设计理念:连续折叠的平面连接起不同的空间,人在其中穿行,可自由漫步到不同楼层,上下空间被连续的斜面相连,漫步其中的人随着步移景异,获得了多层次的时空体验(图5)12。

三、功能特征复合化

复合,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作“重合在一起”、“结合起来”之解。功能的复合意指建筑对内组织自身功能的同时,对外延续部分城市智能,形成多层次多要素的复合开放系统,就如同肯尼斯・弗兰姆普敦(KennethFrampton)提出的“巨构形式”,作为连绵不断大都市地景的节点,表现为地景建筑的一种毯席状态,使地景建筑作为微缩城市单元重构地形,激发城市能量流动。

地景建筑多元功能特征,表现为同时空间中容纳多样功能,即功能特征复合化,以及同一空间不同时刻容纳多样功能,即功能的历时性复合。

(一)功能的共时性复合

当代城市的多元背景下,城市各要素在相互交融,互相促进中衍生了建筑综合体。“综合”并非“量”的积累,而是各组成部分的优化组合。地景化建筑能连接城市中各种不同要素,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综合体。由于建筑地景化是城市基面的操作结果,因而更易整合建筑与周边城市环境,使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耦合,建立与环境的积极对话,并在容纳多种行为与事件的同时,将建筑功能互相激发、相互促进,满足多元化背景下人的多样性需求。由pURedesigne设计的中国上海文化公园便是这样一个建筑综合体:延寻上海城市肌理自然生长的公园,以连续交织的地景化形态将艺术家工作室、展览区、情调酒吧等区域并置在一起,为各种行为和事件的发生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图6)。

(二)功能的历时性复合

建筑本身其实是一系列事件组成,在时间之维展开,汇成事件流。事件是一个不分时空不可分隔的结构,通过事件将建筑、景观、城市整合为一个互相关联的系统。相对于功能,事件描摹的是真实而具化的空间,以空间作为容器,将时间并置下的多重事件交叉在一起,人在其中的体验也更为丰富,这是基于诺伯特・舒尔兹(norbergSchulz)场所精神的作法。建筑在地景化中,寻求与城市景观新的关联,将身处场所中的人记忆实体化、空间化。

哥本哈根的一座大型商场是由BiG建筑事务所改造而成。随着四季变化,建筑有着不同的功能适应性,连续折叠的地景化屋顶将商场与附近广场、人行道有机联系在一起,形成可供市民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丹麦四季分明,春赏夏游、四季更替,在屋顶的活动随之更换,或在绿意盎然中放飞风筝,或在明朗夏日中做个日光浴,或在枫叶飘红中欣赏音乐会,或在皑皑白雪中尽情驰骋……冬去春来,地景化形态的多维表面,承载着各种事件的发生,体验的人与体验对象(场所),在体验过程中融合为一个整体。

结语

建筑在地景化过程中,以界面消解、边界模糊、图底转换的形式,建构起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这种互动使得地景建筑呈液态化状态,建筑形体不再是边界独立闭合的静态形体,被视作“object/对象(或实物),而是与之相对的“Field/场域”状态,形式充满多种可能,并可籍由场域之间的柔性状态带来丰富的体验;液态的建筑形体带来建筑空间的灵动、不确定性及动态化,内外空间的连续及上下空间的模糊,使得地景建筑能以可变的时空关系来回应城市多样性;平滑、开放的游牧空间特征,使得地景建筑以流体、无边界的形式融入周围环境;复合的功能特征使得建筑可藉由地景化生成手段积极有效地操作城市基面,从而走向建筑、景观、城市三位一体的统一格局。

注释:

1所谓的第五立面,是指相对于建筑的前后左右四个立面而言,把屋顶看作是建筑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立面。

2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建筑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32.

3来氏太极图,明来知德易学图式。表明气机生生不息、循环不绝之理。

4周瑞.基于非线性的当代地景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3:39.

5谭文勇,阎波:《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第28卷,第28页。

6陈洁萍:《场地书写―――当代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中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2页。

7同上

8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建筑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41.

9方翎珊等译:《伊东丰雄作品集》,黑龙江: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1年。

10莫比乌斯环是一种拓扑学结构,它只有一个面(表面),和一个边界,是由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莫比乌斯和约翰?李斯丁在1858年独立发现的。

11高天.当代建筑中的折叠发生与发展[D].上海:同济大学,2007:8.

12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地景建筑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35.

参考文献:

[1]张帆.城市环境下的建筑地景化研究[D].辽宁: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2]周瑞.基于非线性的当代地景建筑形态设计研究[D].湖南:湖南大学,2013.

[3]高天.当代建筑中的折叠发生与发展[D].上海:同济大学,2007:8.

[4]陈洁萍.场地书写―――当代建筑、城市、景观设计中扩展领域的地形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62.

[5]谭文勇,阎波.图底关系理论的再认识[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