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途径十篇文化交流途径十篇

文化交流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19:49

文化交流途径篇1

关键词:十大流行语边疆传播途径

在汉语里,传播是指长久而广泛地宣布、传扬。在英语中,传播(communication)是指传递、交流、通信、传达、交往、沟通、传染等①。传播主要由传播者、接受者和信息三要素构成,同时必须通过一定途径才能实现传播。传播的途径一般可分为口语传播和书面语传播。口语传播以周围人的口耳相传为主,书面语传播则可以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实现。

为了调查“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分别选取六类不同职业的人为调查对象,同时兼顾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文化程度等信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

调查中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我们综合了分群体调查和不分群体调查两种方式,在不分群体调查中,要求调查对象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等几种传播途径中做单选题,选出一种了解、接触“十大流行语”的主要途径,不可兼选其他途径。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在不分群体调查结果中,发现“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主要以网络为主,广播电视次之;书刊等传统媒体的影响力较新兴媒体有大幅度下降;通过周围人的口耳相传这一途径所占比例较小,这也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现代人比较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少依赖别人进行学习。

不同的群体对2008~2014年70个“十大流行语”的认识了解,可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同一个群体对各个流行语,认识途径也可能存在差异。在分群体调查中,我们选取了大学生、教师、公务员、公司白领、媒体工作者、农民等六类群体为调查对象,每类群体各选20名代表,让他们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四个主要传播途径中进行多选。调查结果见表2。

对大学生这一群体调查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接触“十大流行语”,这与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主体不无关系。广播电视途径次之,通过与周围的人学习交流位列第三,这说明大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也是一种学习途径。书籍报刊途径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少,这从侧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阅读书刊的时间远远少于使用手机、电脑上网的时间。

对教师这一群体分群调查的结果显示,教师主要通过书刊接触流行语,其次才是网络,说明教师这一职业比较倾向于通过传统媒介来学习,同时也能够使用网络了解接触流行语。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的教师群体全部为大学教师,大学教师面向的是年轻有活力的大学生,是使用网络的主力军,这就要求大学教师要与时俱进,通过网络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相比之下,教师通过周围的人了解、接触流行语这一途径反而所占比例最小,这与教师的知识结构、人际关系、学习途交本固化不无关系。

公务员了解接触流行语的途径主要是书刊,这与公务员经常要阅读书籍报刊有紧密关系,通过广播电视、网络两种途径了解的比例基本持平,从周围人口中接触流行语所占比例最小。

公司白领是一个收入高、流动性大、思想观念比较开放的群体,“十大流行语”在这一群体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网络,这与白领这个群体自身的特点和他们多数使用网络办公有密切关系。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周围人口耳相传的传播途径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重为第二,这应该与公司白领经常与别人交际有关。通过书刊了解的途径在这一群体中所占比例最小。

媒体工作者是最早接触社会前沿热点的群体,本身就是流行语得以传播的助推者,广播电视是他们工作的主阵地,因此,“十大流行语”在媒体工作者群体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这一途径得以传播。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调查的媒体工作者多数是传统媒体的记者,因此,通过网络接触流行语反而少于通过广播电视接触。通过周围的人了解接触流行语所占比例最小。

农民群体受生活环境和文化程度的限制,了解接触流行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广播电视,途径比较单一和集中,其他主要是通过和周围的人交谈了解接触,通过书刊和网络了解的只有寥寥数人。

综上所述,“十大流行语”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途径主要有四种:书刊、广播电视、网络、周围的人。调查发现,在这四种传播途径中,以网络传播为主,广播电视次之。根据不同职业的分群结果来看,“十大流行语”在大学生和白领中主要通过网络传播;在教师和公务员群体中主要通过书刊传播;在媒体工作者和农民群体中主要通过广播电视传播。职业成为影响传播途径的主要因素。

(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近七年‘十大流行语’在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传播研究――以德宏州为例”[项目编号:2015C128Y]阶段成果之一,主持人李秋萍。)

注释:

①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

参考文献:

[1]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周芸,崔梅.语言传播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谢俊英.新词语与时尚词语社会知晓度调查与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2004,(1).

[4]张陈晨.近十年流行语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刘懿.流行语模因类型与特点――以近五年《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

文化交流途径篇2

关键词:高校;排球文化;功能;实现途径

在高校教学活动中,排球文化隶属于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范畴之内,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的价值,更多的表现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其次,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研究,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关于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研究工作中,高校体育教育者必须在开展相关体育项目教学活动的时候,时刻关注学生参与的程度及表现,并深入分析教学问题产生的原因,积极的探究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

一、高校排球文化的概述

我们都知道,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文化是一个相对宽泛多义性的概念,对于体育文化的发展,很多专家学者给出了定义。校体育文化在主要是指在高校教育环境下,将学生作为主体,以专业教师作为主导,在各种体育活动中互相作用创造出的高校文化形态,其中包括体育活动能力、体育观念以及体育精神。在高校排球运动的过程中,排球运动文化的概念,大多数学者将其定位于体育文化的一种,其文化活动的开展主要是以人们自身为活动对象,以排球为媒介,通过高跳、前扑、滚翻等活动形式伸展四肢,从而达到强健身躯、愉悦精神等目的。

二、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

(一)健康功能

在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研究中,高校排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健康功能。排球运动作为一项有氧和无氧相结合的运动,其运动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都需要参与者的肢体和躯干相互配合,每个排球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都需要参与者经过反复的练习才能实现。在高校排球运动的开展活动中,学生会逐渐对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形成一定的正确认识,并在不断的排球运动训练中促使自身的身体修长、均匀、健壮,这一定也符合大学生健康体魄的认同和追求。

(二)教育功能

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育本身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是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方式。高校排球文化的发展,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高校排球文化的教育功能的表现形式往往是隐藏的,它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不断磨练学生的意识,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并在长期的训练和比赛中,发挥教育功能,使学生体会团队凝聚力及集体智慧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排球文化的相关研究中,重视高校排球文化具有的教育功能非常重要。

(三)凝聚功能

在关于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研究中发现,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中,还包括凝聚功能。在高校排球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排球运动是展现团队凝聚力的一个群体运动项目,备受学生的喜爱。排球运动在追求个性发展的同时,更追求团体的协同合作,它是一个需要个人和集体进行合作,才能最终达成目标。在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场上的队员必须有团队精神才可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在

三、实现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的途径

(一)利用现代传输途径实现排球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播

在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实现途径研究的过程中,利用现代传输途径实现排球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播,来深化排球文化的影响力,是高校发展排球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事项之一。利用现代传输途径实现排球文化在高校校园的传播,有利于学生在参与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切实感觉到排球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并积极的研究排球文化发展的意义。

(二)高校排球课程教学是实现排球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

不断的教学实践经验表明,高校排球课程教学是实现排球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促进排球文化的发展,通过强调高校排球课程教学的方式,在提高排球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参与到排球运动中。在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研究中,重视高校排球课程教学是实现排球文化功能的重要途径这一发展策略,不断提高排球课程教学的质量,使学生可以更好的享受排球运动的乐趣,并在参与运动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的突破。

(三)营造多元的排球活动氛围,提供多样的排球运动交流平台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营造多元的排球活动氛围,提供多样的排球运动交流平台,是促使学生参与排球运动及理解排球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营造多元的排球活动氛围,提供多样的排球运动交流平台,可以不断增加学生参与运动的机会,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各项训练活动中,并逐渐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因此,在高校排球文化的发展中,重视营造多元的排球活动氛围,提供多样的排球运动交流平台,增加学生参与排球文化发展的机会非常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发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在排球实践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及教学问题的基础上,积极的指定相对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案,逐渐完善排球文化发展事业,促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安全、健康的参与到排球运动中,并切实感受排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在高校实际教育工作中,应针对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探究其存在的原因,通过有效的工作措施加以完善,不断促进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的发展,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晓燕,汤跃斌.关于校园排球文化内涵及其结构的文化学审视[J].东方教育,2011(08).

[2]臧实为,王伟强.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和实现途径微探[J].科学与财富,2015(05):240-240.

[3]井海波,杨静.高校排球运动文化的功能及价值研究[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4(09):67-79.

[4]蒙祖兵.高校排球文化的功能及实现途径[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3):125-126.

文化交流途径篇3

[关键词]谈话节目语境生成途径主持人

谈话节目在近几年大受欢迎,不仅因为节目形式的多样化,满足了观众多元化的需求,更是因为许多谈话节目都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观众的内心,体现出巨大的人文关怀。近几年国内谈话节目呈现繁荣景象,一时间谈话节目成为人们交流情感、表达思想的有效平台。随着谈话节目的日渐增加,我们需要对谈话节目的各种要素进行研究,尤其是语境途径生成这一部分。

谈话节目的语境是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之间的互动,主持人在整档节目中的突出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主持人要适应不同对象、不同时机、不同节目现场所产生的各种不同的语境,这样不仅能有效引导谈话参与者达到电视谈话的目的,营造和谐的气氛,还使得各种信息能够分门别类地组合和串联在一起,大大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广度,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评论,能够有效地加深信息的深度,拓宽观众的视野。所以对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作用的分析和对谈话语境生成途径的影响是十分有必要的。各种不同的谈话节目谈话语境生成的方式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形成不同的谈话风格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和谐语境、“不和谐”语境生成的途径。

一、谈话节目的语境生成途径是如何形成的

“语言是人类的主要交际工具,但由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语言在表达的时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语言往往不能单独完成交际任务,因此语言的交际功能在合适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更加完满地实现。”[1]这个言语的环境就被称之为语境,就是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言语环境。在人们的交际中,交流与沟通常常会出现问题,问题不是出现在语言的本身,而是出在语境上,语境有不同层次上的意义,如果没有语境,语言表达的意思是不完全的。人们在交流的时候总是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的,语境对谈话交流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谈话节目中,也是以口语表达为主要交流的方式,所以语境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主要从语境对节目的制约、主观语境与客观语境方面,来对谈话节目的语境生成途径进行分析。

1、和谐的语境生成的途径

从现代语言学关于语境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语境的构成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语境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具体语言活动的特定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社会、文化背景等等,是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动态,可变因素,对于话语的形成、意义的确立、风格的选择等都有非常重大的影响。语境的主观因素,包括说写者(这里主要指谈话节目参与人员)的年龄、身份、性别、职业、文化修养、处境心情、生活阅历、道德水平、思想品质及言语行为的动机、目的等。”[2]这些因素对言语行为中的话题的确立、词语的选择、风格的表现都有很大的影响。语境对人们使用语言有约束力量,这就是语境的制约。这也是语境的特点之一。

(1)谈话节目客观语境生成的途径

我们在这里主要谈论电视主持人与现场嘉宾以及参与的群众之间交谈的语境。这个语境中的主人要跟现场参与者、现场嘉宾互相对话。电视谈话节目是主持人与受众之间互动的特殊节目形态。而主持人是这个语境“客厅”的“主人”,这个“客厅”指的就是电视谈话节目,也就是主持人在电视谈话节目中扮演主人的角色。所以说,主持人在谈话节目语境生成的途径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谈话的场所、嘉宾的身份、地位、阅历,现场观众的职业背景等等,对于主持人来说,都属于客观语境,这些是客观存在的,是谈话节目形成语境时的必要因素,也是主持人必须考虑的因素。

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充分考虑客观语境在于要想方设法发起嘉宾和观众的自我表现欲望,但是这有一定的难度,因为谈话节目是在大众传播媒介中进行的人际交流,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嘉宾和现场观众难免在袒露心声的时候有些拘谨和害羞,同时也会有顾虑。这个是根本原因,要克服这个语境生成的瓶颈,主持人就必须拉近自己与嘉宾、现场观众的距离,打消他们的顾虑,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消除他们的紧张,逐步提出一些使嘉宾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调动他们谈话的积极性,当嘉宾逐渐适应现场环境,并融合到主持人所设计的语境中当中去的时候,和谐的谈话语境就生成了,嘉宾谈话的兴奋度就会逐步提升,自我表露的欲望也会加强。这样的语境,会产生一种“谈话场”,也可以说是“情绪场”,这种氛围的形成看似无形,但它对谈话参与者的心理起着某种暗示作用,使他们的言行产生不同于日常生活的表现。在这种情况下,嘉宾可能会说出很久以来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秘密。

(2)主观语境生成的途径

文化交流途径篇4

关键词: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问题深化途径

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我国高等教育面向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不仅能够吸取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还能让世界充分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理念和发展效果,对我国高等院校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也非常有帮助。但是,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要想实现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因此,本文以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为重点,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深化途径进行了深入分析,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的发展理念比较滞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的发展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也成为了高等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但是,国际间迎来送往的接待性工作与国际化的高校交流合作不是特别相符,导致发展理念比较滞后,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影响。

2.外事工作有所欠缺。对于目前的高校来说,外事工作部门中的人员比较少,很难满足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需求,而且外事工作部门的工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以前的层面上,在高校中不受重视,很难与当今国际化的交流合作形式相适应,这使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成为了一种空想。

3.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不高。在现阶段的高等院校发展中,大部分的教师对高等教育国际发展的趋势以及热点等很少关注,对教育国际化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更不用说做好高校国际交流工作,所以说,高等院校的教师只能担任单一的教师角色,不利于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深化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

1.创新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观念。不断创新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国际化的教育理念,是实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和经济不断发展的社会,一定要站在世界的角度,以国际化的视野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在分析和观察国际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创新我国的教育国际化思想观念,使其在世界上占据领头地位。如果不能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角度出发,肯定会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被淘汰。高等院校的教育发展也面临着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只有转变教育观念、与时展齐头并进,才能创新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观念,才能实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顺利进行。

2.加强外事部门的管理工作。a.从思想认识的角度入手,高校一定要认识到外事工作部门的重要性,将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开展与外事工作部门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水平和效果。B.从人员配备的角度入手,高校一定要加强外事工作部门的人员配备管理。外事管理人员能力的高低,对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高校一定要对外事工作部门的人员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使其能够在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3.实现外事工作部门机制的改革。一直以来,我国高校外事工作部门都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存在等、靠的心理,所以,一定要实现外事工作部门机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工作的顺利开展。

4.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对于高校来说,要想促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不断完善培养制度,

5.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国际教育的办学条件。高校国际交流合作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为其提供相应的支持,所以,高校应该尽量增加资金的来源和渠道,多多引进经费投入,与社会机构实现良好的合作,这样能够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另外,国际交流合作以及留学生教育管理相应部门的成立,对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种机构能够对高校国际化活动的组织和进行进行详细的研究,从而实现高校国际化活动的标准化、系统化和规范化。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对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还能间接推动社会的统一发展。因此,我国各大高校应该从全局的角度进行思考,实现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效结合,对国际交流合作中遇到的问题重点关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从而提升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水平,实现高校国际交流合作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涛.深化新时期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几点思考[J].前沿,2012,01:160-161.

文化交流途径篇5

[摘 要]“少教多学”是新课改的教学方法。实现“少教多学”的途径有让学生觉得小学数学有趣,小学数学生活化,能用交流的方式学习数学。教师只要通过这些途径实施“少教多学”,必能使数学教学的效率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少教多学 途径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5-085

“少教多学”既是新课改的教学方法,也是数学教师的需求。每一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希望用较少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使教学效率能够提高。本文将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少教多学”的几条途径。

一、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兴趣化的途径

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还抱着让学生苦学苦练的思想,这些教师认为,学生现在不下苦工夫背数学概念、记熟定理、熟悉数学公式,那就学不好数学知识。然而这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如果学生觉得学习数学的过程太辛苦,他们就不会自主地学习,因此数学教师要达到“少教多学”的教学目的,就要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觉得学习数学很快乐。

比如教学“找规律”时,可以设计一个数学游戏——找同伴。游戏一开始,数学教师会发给学生一张纸,在游戏正式开始以前,学生只能看自己的那一张纸。等每个学生手上都有一张纸后,教师发令:“开始!”学生要亮出自己手中的纸,然后在限定时间内找到属于自己的同伴。比如整数和整数是同伴、分数和分数是同伴、小数和小数是同伴、负数和负数是同伴、符号和符号是同伴等。找错了同伴的学生就要出局。经过数轮游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学生出过局,有哪些学生一次也没有找错过同伴”,并思考“小数的特征是什么?分数的特征是什么?负数的特征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就能够自己找到数字的规律,通过这个简单的游戏就能拥有分类归纳的思想。

小学数学教师应用兴趣化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避免在枯燥的学习中思考,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能用较少的教学量,让学生积极地思考数学知识,使数学教学的效率提高。

二、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生活化的途径

部分数学教师认为学生学好数学的目标是会做数学题,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的时候,会让学生做海量的数学题,会经常用模拟考试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这将造成学生理解数学问题的能力不强、动手实践的能力不强、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强,教师的数学教学效率难以保证。教师要用“少教多学”的方式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要把握住数学生活化的本质,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数学。

比如“加法”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使用进制这个概念是因为数太多了,我们如果用十个指头计数,十个指头不够数怎么办?而此时又无其他的道具,于是可以用进制,让第一个指头代表个位数,第二个指头代表十位数,以此类推,最后十个指头就能计下庞大的数字。然而,十进制不是唯一的进制方法,生活中还有很多别的进制方法,那么,我们还曾用过哪些进制方法呢?一名学生提出二进制,马上有学生发现六十进制——时钟的记数;十二进制——年月;七进制——一周;五进制——计数的时候画“正”字。当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存在那么多的数学问题,只是他们过去没有发现,就会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接下来就会自己有兴趣研究进制和进制之间的换算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要让学生愿意自主学习、探索数学知识,就要把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愿意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知识。

三、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交流化的途径

部分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不注意用交流化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知识,这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会产生“孤岛”式的思维,即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得不到需要的帮助,这会浪费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要消除这种现象,教师就要定期引导学生用交流化的方法学习知识。

以“混合运算”为例,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做四则混合运算题,部分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就不容易找到做四则混合运算的要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玩“算二十四点”的游戏,最快、最准确地算出二十四点就记一分,游戏过后算总分。有一名学生总是算得最快,他得到了小组最高分,教师让这名学生谈谈自己的计算经验。这名学生表示:二十四点的加法计算中经常存在“1+23”、“2+22”等计算规则;减法计算中存在“25-1”、“26-2”等规则;乘法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则。只要看见有一张1、2等牌数,就试图把其他三个数字凑成可加、可减、可乘、可除的数字,从而快速计算出来。学生经过学习和交流,就会明白:学习数学知识不能一味地套数学课本中的公式,还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找规律。

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用交流的方式学习,学生能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碰撞、彼此取长补短,从而使学习效率提高。

文化交流途径篇6

关键词:培训;胜任力;有效性

1 胜任力的源起和内涵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国务院支持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mcClelland博士对选拔外交官(FSio)的方法进行研究。在项目过程中,mcClelland博士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胜任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并建立咨询公司承担为美国政府选拔外事情报官员的任务。20世纪70年代初,在其具有标志意义的文章{(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ee)首次提出胜任力概念。他运用大量的研究说明滥用智力测验来判断个人能力的不合理性,从第一手材料人手,直接发觉那些能真正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在此之后,全世界的学者对胜任力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自mcCleiland博士首次提出“胜任力”的概念后,胜任力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在西方发达国家就成为一种前沿的管理理念。但是对于什么是胜任力,不同专家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综上,胜任力是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绩效优秀者与表现一般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这些特征是人格特征中深层且持久部分,可以迁移到不同的情况中,并且能持续相当长的时间,胜任力能预测个体的行为表现及工作绩效。

2 企业员工培训问题与胜任力的融合

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目的是为了提升员工知识、技能、行为和态度等,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实践表明,以往的实际培训过程中出现内容、课程、形式与企业总体目标联系不紧密的现象。培训内容的确定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简单枯燥;培训目标不明确;培训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员工参与程度不够,是被动的接受,学非所用,使培训投入难以形成良好的效益。这无疑是企业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度浪费。

企业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效益,而绩效考核恰恰能达到检验的要求。胜任特征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建立员工胜任特征与组织绩效之间直接联系的分析思路。彭剑锋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一书中,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了胜任特征与绩效之间的驱动关系。他认为;动机、个性、自我形象、价值观、社会角色、态度以及知识与技能等都决定并作用于人的行为,以至最终驱动绩效的产生。而胜任特征构成要素之间则以潜在的部分“推动”或“阻碍”表象的部分的方式,影响胜任特征作用于行为的过程乃至结果。

由于胜任特征与绩效有很好的表面效度。因此,从理论上说,企业如果希望通过培训提高绩效,就必须想办法通过培训的方式,让员工具备了相关的胜任特征。

3 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方法研究

培训方法是培训内容得以交流的载体,也是培训效果的保证。结合胜任特征的分类,将培训方法分为基准性胜任特征培训法和鉴别性胜任特征法。

3、1 基准性胜任特征培训方法

基准性胜任特征主要包含知识、技能这两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编码化。可以脱离拥有者而独立存在。对于这些内容,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就是由培训者整理之后,通过集中强化的手段灌输给被培训者。其理论基础为学习理论中的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现有的培训方法,如课堂讲解法、远程学习法、视听技术学习法以及在职培训、情景模拟、商业游戏、案例分析、行为塑造、交互式录象、互联网培训等都可以很好地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3、2 鉴别性胜任特征培训方法

鉴别性胜任特征主要包含社会角色、自我概念、特质和动机等胜任特征,其核心是“知道怎么做(knowhow)”与“知道谁来做(knowwho)”的内隐知识。因此,针对这部分内容的培训,传统的培训方法如果不经过相应的变化就无法取得很好的效果。

由图1可知,鉴别性胜任特征的培训可以通过这样四条途径加以培训。第一条途径就是将鉴别性胜任特征转换为外显的内容,然后针对这些外显的内容用传统的培训方法加以培训。第二条途径是从将鉴别性胜任特征的拥有者与鉴别性胜任特征的被培训者放在一起,创造他们辅导和学习的环境。第三条途径是通过现代手段,将鉴别性胜任特征拥有者的信息录制下来,不必让两者面对面地交流,而且可以大面积传播。第四条途径是被培训者试错法。该方法无需鉴别性胜任特征拥有者的榜样作用,只要提供环境和判断的标准,让被培训者实际操作就可以了。下面,我们将具体结合这四个途径,来谈谈他们是如何操作的。以及在操作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途径一。当试着用语言或笔把头脑中的观点和想象描绘出来时。就会发现这些表达往往不尽人意。因此要精确地勾勒出头脑中内隐的鉴别性胜任特征,将其外显化,是相当困难的。这就意味着必须寻找到一些方法来表达那些可以意会却不可言传的胜任特征。而达到这一目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便是充分借助和利用概念、归纳、类比、假设等一系列的逻辑方法。将抽象的鉴别性胜任特征具体化、直观化。

王继承在《谁能胜任一胜任模型及应用》一书中,谈到胜任特征在培训中的应用问题,所用的培训方法选择的就是这个途径,相对比较容易操作。但比较粗糙。他提出从胜任特征到课程开发的一个流程,如表2所示:

(2)途径二。将鉴别性胜任特征的拥有者与鉴别性胜任特征的被培训者放在一起,目的追求的是从个体到个体的传播。这种过程不需要经过鉴别性胜任特征的显化,它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等手段,将鉴别性胜任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转移。该方法属于比较传统的方法,讲究学习者的悟性,不可言传,但可以身教。且效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3)途径三。鉴别性胜任特征存储的理论基础跟第二条途径一致,通过被培训者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来达到鉴别性胜任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的传播,所不同的是,它借助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克服了鉴别性胜任特征拥有者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有助于鉴别性胜任特征更好地传播。

(4)途径四。这个途径与前面三个途径所不同的是,该途径没有胜任特征拥有者,也就是说没有参照对象,但是被培训者的每一步举措都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显示,告诉他情况如何。这种方法最早运用在医生和飞行员的培训当中。我们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增加了一点东西,那就是胜任特征模型,将之作为改造时的参照标准,让被培训者在发现自己做的不好时,参照胜任特征模型自我或相互寻找差距,从而达到将胜任特征传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DavidmcClelland,testingforCompetenceratherthanforintelli。genee口]tamericanpsychologist,z8,1

[2]约翰·瑞文著,钱兰英译,现代社会胜任工作的能力——能力的鉴别、发展和发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3]王继承,谁能胜任——胜任模型厦应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彭剑锋,人力资潭管理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苏文平,有效培训体系探计[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8)

文化交流途径篇7

1优化设计是最好的节约

优化设计管理是降低投资最有效的途径,在遵循“设计的优化是最大的节约”的准则下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先进性、经济性、可行性,促进设计的符合率,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经实际测算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造价5%~10%[2],甚至可达10%~20%;在布利达住宅项目中为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尽快适应当地规范要求,我方将设计外包,在初步设计出图后,项目部组织水、电、暖等安装专业工程师并邀请当地权威部门水利局和煤气公司的专家共同对图纸进行详细会审,根据阿尔及利亚国家水、暖、电、设备等不同专业设计规范和合约功能明细表的要求,由专家级工程师、监理师、权威部门的总工程师及设计院的设计师共同协调选定合理技术经济参数,对影响安装工程造价的主要分项进行重点控制,多次协调协商一致后,多方共同签订pV记录,后由设计院进一步优化布图,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工程师的角色非常重要,既要懂国际礼仪又要有高超的沟通协调技巧,这样才能同外方设计、当地审批官员在关键点达成一致意见;如给水专业,初步设计进户主水管为Dn25,我方根据当地设计规范,同布利达水利和煤气公司进行沟通并请他们的总工程师为我们讲课,同他们对影响管径选择的技术经济流速进行详细论证和试验,在符合当地规范和风俗的情况下将入户管道直径由初步设计的Dn25改为Dn20,将图纸报省水利局批准后实施,从而将整个系统管径降低一个规格,单此一项约168000m铜给水管道节省840万第纳尔;优化设计不单是降低材料成本,更重要的是相应降低人工费、机械费、设备租赁费及工期等相关成本,在总价基本不动的epC承包模式下,细化设计经济技术参数、优化设计方案是降低成本、控制质量、进度和安全等生产要素最有效的途径,真可谓是“设计笔下省条线,节省投资上千万”。

2细化施工工艺是降低人力资源成本的有效途径

在epC管理模式下,细化施工工艺流程是解决国际工程承包人力资源成本的重要途径,工艺流程细化是针对不同的生产过程,先将复杂的生产流程变成简单的模块化,再对不同的简单模块定出工艺标准和操作标准,然后对不专业的员工进行定向培训使其快速满足复杂生产的过程;在国际工程承包中人力资源短缺是各跨国公司面临日趋严重的问题,尤其是建筑安装高素质的安装工人更是难招聘,为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复杂技术分解细化为不同技术分项,定出细部标准,对员工进行定向培训,先熟练做好一个技术分项,不同小分项班组流水作业,实行不同分项按生产逻辑关系形成合理流程,使施工生产向标准化、规模化、流水化转化,同时工序间相互检查,这样既大大提高效率又有质量保证;例如将铜管安装分为如下流程:定位放线(放线小组)支架制安(支架小组)铜管煨弯(煨制小组)铜管安装焊接(安装小组)打压修补(打压小组)刷漆(刷漆小组),每个小组控制在2人~3人,对每个小组制定相关行为规范、质量标准及奖罚管理细则,鼓励创新技术淘汰落后手段,同时相同流程分项建立竞争组合体系和顺畅流程机动小组,实行奖优罚劣,在经过一周~两周磨合期之后,平均功效有了较大的提高,管道和设备工种试点成功后,细化生产流程在木工和钢筋工中展开,相同数量的工人主体结构施工原来由5d/层~6d/层缩短为3d/层~4d/层,大大降低了劳务资源成本,提高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缩短了工期并且保证了工程质量。细化工艺流程为现场施工向类似工业化流水线方向迈进创造条件,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质量,促进技术进步建立安装工程典范。

3加强索赔管理是降低风险成本的有效途径

加强索赔管理是降低风险成本的有效途径,但索赔在大多数情况下往往是只索不赔,为保证索赔的质量和实质性收益,首先要注重索赔事件及其影响发生事实证据的收集整理,特别是音像记录等同期资料和作为有效证据的事实细节整理很关键,事实资料要准确、清晰、详实并符合合约和法律条款规定要素要求,为保证事实资料可靠性和有效性,事件发生必须由专人和工程师共同做好签字记录,例如布利达工程在工期索赔方面,每次发生下雨下雪等情况时,项目安排专人和阿方工程师共同在pV上签上时间及相关影响,同时我们向阿尔及利亚国家气象局订购了同期天气预报资料,这为我们成功索赔一百多天的工期提供有力证据;其次在实际工作中递交索赔意向书时尽可能避免使用“索赔”(Claim)这个字眼作为标题,一般选用“经济补偿”(financicalcom-pensation)的说法业主容易接受,索赔意向书要在28d内以书面形式提交并说明需要经济补偿的合同条款号,意向提交后28d内要将说明准确工期或具体金额的索赔报告书递交给工程师,索赔最好一事一报[3],并将不同类型事件分别编号,做到一目了然,报告书中陈述事实要充分详实,图文并举,并要优化相关资料的协调包装,不给对方任何反索赔的口实,这就要求安装负责人要同商务经理和法律人员一道详实研究招标文件、功能描述文件、清单文件、合同文本、过程各项记录等相关文件,收集影响施工进度、成本的各种要素证据,并及时报现场监理师批复,尤其是对功能描述不清、清单漏项等对我方不利的安装分项一定要按当地规范和国际惯例及时做好与监理师和业主的洽商记录并签字备份,每次洽商之前,资料准备要充分有力,谈判过程一定要做到不亢不卑、有理有利有节,这样才能在相互尊重平等的基础上坦诚互惠地达成一致协议,争取利益最大化。

4结语

文化交流途径篇8

所谓现代远程教育主要指通过基于运用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而实施的远程教育,也称为网络化远程教育,在这里所说的运用网络技术主要指运用基于tCp/ip协议建构的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包括使用卫星传输等现代通信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最佳的实现形式就是天网与地网的结合,天网主要是指通过卫星途径实施远程教学,地网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途径实施远程教学。天网、地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其他远程教育无法比拟的优势:

1、实时性。无论是通过天网的卫星途径进行传输还是通过地网的互联网途径进行传输,远程教学都能达到教学情景实时性。也就是说,通过现代远程教育的天网、地网,教学内容可以实时到达学员端,学员可以实时的进行学习,这是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2、交互性。传统的函授教学与广播电视教学都是单向传输的远程教育形式,这种单向传输的形式是教师按照自己的设计单向实施教学,无法了解学员的实际情况及与学员进行及时沟通,这不利于以自学为主的远程学员的提高。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通过天网、地网的结合,学员可以与教师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流,使自己的疑问得到及时的解决。在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在前沿培训网(省略)所采用的天网、地网结合的远程教育中,学员可以通过三种形式与主讲教师进行交互:(1)通过借助于卫星传送途径与教师实现实时对话;(2)通过借助于互联网,通过文字的形式向教师提问,提出问题,通过卫星途径接收教师的解答;(3)通过登陆前沿培训网的答疑中心实现与教师的实时、非实时交流。这三种交互途径保证了所有学员达到了与教师交流,从而解决学习过程疑问的目的。

3、个性化。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或传统的远程教育形式,都无法达到兼顾学员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而现代远程教育却能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现代远程教育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达到学员的个性化需求:(1)学习者可以通过与教师的交互来反映自己的实际情况,解决学员的实际问题,缩小个人的差距;(2)可以通过卫星投递及网络下载,满足学员的不同需求。

拥有实时性、交互性、个性化特征的以天网、地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被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商所运用。对于受众群体巨大的职业教育领域,天网、地网相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将有利地推动终身教育的实施,是实施职业教育的最佳途径,上面提到以职业培训为主要业务的前沿培训网(省略)就开始采用天网、地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原因在于:

1、远程职业教育群体空间上分布的差异。远程职业教育的群体多是正在从事工作的在职人士或即将从事工作的职前人士,对于他们来说,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要将他们集合在一起进行面授是有困难的。而天网、地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形式没有空间上的限制,学员可以在相对较近的地方集中学习或在家中进行单独学习,解决了空间上的距离问题。

2、远程职业教育群体学习时间上分布的差异。远程职业教育的群体在学习时间的安排上会因工作时间的安排与传统教育不同,他们的学习时间多在晚上或周末或假期,而且不同的群体在这些时间的分布上还具有差异性,天网、地网结合的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利用直播或转播及下载等方式为不同时间分布的群体提供学习的课程,解决了他们因时间上分布的差异而不能学习的问题。

文化交流途径篇9

关键词:新闻出版走出去差异人才队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同志强调,要提升我国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新闻出版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对增强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

1.新闻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新闻出版是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推动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提升我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综观世界形势,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构建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1]。首倡软实力理论的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文化的全球普及性是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来源[2]。也就是说,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文化能够在国际社会广泛传播,并得到世界公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时候,国家的文化潜力才会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资源丰富,是文化资源大国;然而,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并没有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我国文化软实力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地位不相称。新闻出版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加快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只有把载有中国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的新闻出版产品推向全世界,才能使国际社会和世界公众认识、认同和接受中国文化,从而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其二,提升我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必要手段。美国学者雷默深刻分析了国家形象对中国的重要性和目前中国国家形象存在的问题与难度。雷默指出:“国家形象对当代中国来说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假如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那么许多其他困惑和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3]”。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新闻出版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一本书相当于一个外交大使”,我国新闻出版要为世界选送更多更好的“外交大使”[4]。新闻出版“走出去”,一方面可以将我国和平发展的决心与愿望更好地向全世界传播,赢得更多国家与民族的认可和支持,提升我国国家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新闻出版的渠道,积极参与并融于国际社会,并在其中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

其三,促进新闻出版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渠道。我国新闻出版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一方面,新闻出版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新闻出版的发展面临更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新闻出版并购重组势头加强,国际新闻出版竞争进一步加剧,这使我国新闻出版做大做强、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严峻。推进新闻出版“走出去”,有利于我国新闻出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我实施新闻出版“走出去”战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也面临诸多挑战,存在很多制约性问题,影响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

其一,新闻出版“走出去”体制机制创新不足。2014年10月,我国颁布《深化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从五个重点方面改革任务提出政策措施:完善新闻出版管理体制;增强新闻出版发展活力;建立健全多层次出版产品和要素市场;推进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提高新闻出版开放水平。该《方案》为推进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体制与机制活力,但是,实践证明,由于深化新闻出版“走出去”体制机制改革涉及多领域、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在改革创新新闻出版“走出去”体制机制过程中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制约新闻出版“走出去”体制机制改革,影响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

其二,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内容与国际社会受众的需要存在差异。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受众是国外读者,所以,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内容要符合和满足国际受众的需要。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本质是跨国界、跨地区的文化交流,而内容是新闻出版的核心。由于在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文理念、阅读习惯、审美标准等方面,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存在着差异,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内容难以满足国际社会受众的需要。当前,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内容主要局限于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而关于中国的政治、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内容不多,从而严重影响国际受众对中国新闻出版的兴趣和期望,直接影响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效果。

其三,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人才培养要求高、难度大。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必须熟悉国际新闻出版情况,能够进行精细化、专业化的经营与管理,这些人才包括市场调研人才、经营性人才、管理性人才、版权贸易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语言翻译人才等多方面的人才,这些人才队伍正是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薄弱领域。

其四,新闻出版“走出去”方式与途奖冉系ヒ弧p挛懦霭妗白叱鋈ァ毙枰借助一定的方式与途径,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将新闻出版的内容传递给国际社会的受众。一般而言,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方式与途径越多,其传播的受众就越多,传播的领域就越宽广,其市场份额就会越大,影响力和竞争力就越强。现实表明,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方式与途径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依赖于文化贸易。

3.促进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应对策略分析

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存在的问题,我国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克服问题与挑战,为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加快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步伐。

其一,推进新闻出版“走出去”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促进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需要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一是深化新闻出版“走出去”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激发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与世界接轨,开拓国际市场。二是构建促进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普惠机制。国家必须制定优惠政策措施,从政策保障、资金投入、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环境营造等方面对新闻出版“走出去”的产品与企业提供普惠支持和激励。三是健全创新新闻出版“走出去”对外开放机制。新闻出版“走出去”面对的是国际受众,必须构建以开放、有序的对外合作机制,创新构建有利于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的对外开放机制。

其二,加强适合“走出去”的新闻出版内容建设。新闻出版内容为王,新闻出版“走出去”更要考虑国际受众对新闻出版内容的期待与需求。新闻出版要尊重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与多样性。新闻出版内容的实质是文化、价值、理念的表现,新闻出版“走出去”不是文化入侵与文化殖民,而是在坚持文化平等、文化多元化基础上的交流与融合。要丰富新闻出版“走出去”的内容,全面介绍、宣传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军事、历史、文化,让国际受众全面认识和了解中国。

其三,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新闻出版“走出去”,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一是加快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高精尖缺”人才队伍建设导向,实施重大人才工程,着力发现、培养、集聚各类新闻出版“走出去”专业人才。二是促进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优化配置。新闻出版“走出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人才的相互配合与协作。对此,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要建立健康有序的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三是营造良好的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发展环境。一方面,我国要加大教育投入成本,加快培养更多高精尖缺的新闻出版“走出去”本土人才;另一方面,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新闻出版“走出去”人才引进政策,学习国外先进的运营模式与管理经验,提升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水平。

其四,拓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方式与途径。新闻出版“走出去”是国家战略,具体实施必然要依托一定的方式与渠道。2013年8月19日,同志在全国思想工作会议中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拓宽新闻出版“走出去”的方式与途径,可以依托“借船出海”、“落地海外”和“多边联合”的三种模式。“借船出海”就是借助世界其他国家新闻出版机构和版权发行机构宣传我国的新闻出版内容;“落地海外”就是实现和扩大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鼓励具有竞争优势和经营管理能力的新闻出版企业通过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等多种途径,在境外兴办新闻出版企业,创办报刊,以本土化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多边联合”就是积极争取和更多的国家新闻出版企业形成联合协作的合作关系,为我国新闻出版“走出去”提供更加宽广的平台,有利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新闻出版贸易规则的制定,争取国际话语权,增强我国在国际新闻出版领域的国际地位。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4.

[2]约瑟夫・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m].何小东,盖玉云译,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25.

[3]乔舒亚・库珀・雷默.中国形象:外国学者眼里的中国[m].沈晓雷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

文化交流途径篇10

关键词:学术交流能力国际化研究生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与本科生教育相比,研究生教育不仅是对现有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更强调对新知识领域的开拓、对研究空间的拓展。研究生教育更强调关注国际最新学术动态、学术研究成果与学术理论前沿,因此研究生教育需要更深刻的国际化教育需求。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与提高是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中的核心问题,笔者通过文献调研、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刻理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本质和需求,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提供一些途径和方法的建议。

笔者采用自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对部分在读和已毕业的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国内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现状及期望的提高途径和方法。据调查:不到三成研究生在读期间有出国经历,超过七成研究生对所在学校国际化培养感到一般或者不满意,并认为学校缺乏国际化教育意识,缺乏经费支持是目前发展的主要瓶颈。针对以上现象,本文力求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结合国内外高校国际化教育经验,对国内高校提高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能力途径和方法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是在读研究生和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在本次调查中,共收回问卷129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涉及人文、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专业,涉及硕士、博士各个年级及已经毕业的研究生。其中,在读研究生63人占52.5%,已毕业研究生57人占47.5%,男生占57.5%,女生占42.5%。

(二)研究工具

笔者采用自编“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情况问卷调查”,其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段、所在省份、毕业高校、所在年级、国际交流情况、期望加强的途径与方法等共计20个题目。其中6道题目是关于学生个人的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所在身份、毕业高校、所在专业、在读年级;其中11道题目是关于研究生参与国际交流现状的调查,包括研究生阶段出国经历类型、出国次数、出国时间、出国费用、出国费用来源、与国外学生上课经历、参加全英文课程、参加英文学术活动、做英文报告、参加国际科研项目、发表英文撰写论文;1道题目调查研究生对所在学校的国际化教育是否满意;其中3道题目调查研究生对所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主观感受和期望,包括对所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满意程度、最大瓶颈、期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用网络的方式进行,调查时间集中在2015年5月,问卷无需填写姓名,保密性和真实性强。调查问卷详细说明了测试目的、填写注意事项及保密原则。

(四)数据处理

所有调查问卷相关数据由笔者进行整理,根据需要探索的具体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和交叉分析。

三、结果分析

(一)结果总体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占比28.33%,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的学生有86人,占比71.67%。

2.就总体情况而言,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有30人,占样本总数的25%;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有90人,占样本总数的75%,占大多数(详见上表)。

3.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最大瓶颈问题调查中,学校缺少国际化教育意识占27.5%,学校缺乏经费占26.67%,导师不支持、学科实力差分别占13.33%,专业冷门占5.83%,其他方面占13.33%。学校层面原因占据54.17%,是主要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经费管理严格、出国审批程序复杂、学生多机会少、时间不足等方面的原因。

4.在最希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问题调查中,选择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占比45%,出国参加学术会议占比19.17%,邀请国外专家开设短期课程占10.83%,聘请外籍教师和开设全英文课程分别占9.17%,招收外国留学生占5.83%,出国参加比赛占0.83%。

调查发现,无论研究生对所在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程度如何,均最希望学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其次是希望出国参加学术会议(详见下图)。

(二)有出国经历学生数据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1―2次的有32人,占比94.12%,有1个学生出国3次,有1个学生出国5次,出国3次以上的学生占比5.88%,占比非常低。

2.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参加学术会议13人,占比38.23%,参加文化交流9人,占比26.47%,短期访问16人,占比47.05%,联合培养14人,占比41.18%。

3.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时间1个月以内的14人,占比41.18%,一个月到6个月的有5人,占比14.70%,6个月到2年的有15人,占比44.12%,2年以上的没有。

4.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费用自费的有5人,占比14.71%,非自费的有29人,占比85.29%。非自费学生经费来源包括导师资助、学校资助、CSC资助、国外对方单位资助。

5.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有出国经历的有34人,出国累计费用5万元以下21人,占比61.76%,5万元到10万元有2人,占比5.88%,10万元以上有11人(其中10万元至20万元之间有9人),占比32.35%。

(三)无出国经历学生数据分析

1.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无出国经历的研究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满意和非常满意的占16.28%;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占83.72%,与总体情况相比满意程度更低。

2.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与国外学生有一起上课经历的学生40人,占比46.51%;参加过全英文课程的学生有48人,占比55.81%;参加过英文学术活动的学生有53人,占比61.63%;做过英文报告的学生有25人,占比29.07%;参加过国际科研项目的有4人,占比4.7%;发表过英文论文的有29人,占比33.72%。

四、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应加强重视研究生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培养

调查发现,在研究生阶段没有任何出国经历的学生有86人,占比71.67%。研究生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感觉一般和不满意的有90人,占比75%。由此可见,国内普遍存在研究生对国际化培养需求很大和学校支持较少的矛盾。

从古至今,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求学的人络绎不绝到鲁国接受孔子教育,受到儒家文化熏陶;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冯・洪堡创办了第一所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青年学生、科学家前去学习交流与深造[1]。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之一[2]。

在学校国际化教育的最大瓶颈问题调查中,研究生认为学校缺少国际化教育意识占27.5%,认为学校缺乏经费占26.67%。从人才培养的需求出发,提高对研究生国际化教育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支持俨然已经成为国内高校进行发展和改革要做的重点工作。

(二)高校应鼓励学生“走出去”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国际化学术交流能力主要包括学术论文交流能力、学术会议交流能力、学术探讨能力、学术报告能力以其他与学术相关的交流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有利于开阔研究生的学术视野,推动研究生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尤其是通过学术访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走出去”的方式参与国际学术竞争,从而占领学术高地。

在调查研究生最希望学校加强的国际化教育途径与手段问题中发现,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的和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是研究生最希望学校加强的方面,分别占比45%和19.17%,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出国时间较长,有机会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出国参加学术会议时间较短,所需经费支持较少,比较容易实现。通过对有出国经历的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参加短期访问、联合培养、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占比最大。

(三)国内高校应创造“走进来”的机会实现本土国际化培养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水平及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外学者及学生到我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越来越多。参加调查的学生中无出国经历的有86人,46.51%的学生与国外学生有一起上课经历,55.81%的学生参加过全英文课程,61.63%的学生参加过英文学术活动。

从全球来看,实现“本土国际化”非常重要,是高等学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注。德国的高水平高校招收博士生实行“三三制”,即来自本校、德国其他大学及国外大学毕业生各站1/3[3],促进学术交流。英国在研究生国际化教育中比较重视课程教学[3],大量招收课程学习研究生。美国通过设置灵活多样的奖助学金政策,美国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非常成功[4]。哈佛大学以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活动带动教学和人才培养是其办学的一大特点,它以大量的开放式研讨会、讨论会、学术报告会、讲座等为基础,重视学术氛围的营造[5]。国内不少高校举办了有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如清华大学从2002年3月开始举办博士生学术论坛,北京航空航大学已经举办12届研究生国际学术论坛,参与人数和学术报告数量均十分可观,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也重视构建研究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6]。

国际化教育中“引进来”和“走出去”同等重要,高校搭建校内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创造本土国际化教育环境,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更多研究生培养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别敦荣,李连梅.柏林大学的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及其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0,6.

[2]顾明远.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3]Graduateeducationreformineurope,asiaandtheamerica.2014.

[4]檀慧玲.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4,5.

[5]阳婷婷.研究生学术沙龙的模式研究[J].湖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