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临床护理病例十篇临床护理病例十篇

临床护理病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0:07

临床护理病例篇1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经验

小儿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的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居第2位[1-2]。长期以来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由于小儿年龄小,不能清楚正确的向医务人员表达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一定要严密监护,科学合理的做好小儿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工作,从而提高临床治愈率。现对腹泻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172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2010年8月期间入院治疗的腹泻患儿,年龄7~24个月,其中7~18个月的腹泻患儿有140例,占本组患儿的81.4%。

1.2临床表现:①轻度脱水患儿精神好,反应好,眼睑前无凹陷,哭时有泪,口唇湿润。皮肤有弹性,面色红润,无口渴表现,尿量基本正常。一般失水低于体重的3%。②中度脱水患儿精神较烦躁,反应稍差,眼睑、前囱有轻度凹陷,口唇干燥,哭时泪少,面色暗,有口渴表现。皮肤弹性差,用手捏起,回缩慢,尿量减少。有明显吸吮动作,输液时回血较慢。失水约占体重的3%~10%。③重度脱水患儿精神萎靡,反应差,嗜睡,眼睑前囱凹陷,口干舌燥,面色湿冷。极度口渴,乳儿频繁吸吮,年长儿频繁饮水。哭时无泪,皮肤弹性极差,尿量极少,静脉注射时回血极慢或无自动回血,血液黏稠,血色暗。失水大于体重的10%。

1.3结果:病程5~10d,治愈率为100%,其中臀红者40例。

2护理措施

2.1输液护理

2.1.1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

2.1.2静脉补液:①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min)补充血容量;②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天补钾总量静脉滴注时间不应短于6~8h,严禁直接静脉推注;③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尿时间,以估计疗效;④正确记录24h出入量。

2.2饮食护理:由于腹泻患儿在腹泻时会大量排出体内水分、电介质及营养物质,容易造成身体脱水,因此在饮食护理方面,首先要及时补充体液,根据患儿的病情来来调整喂养方法:①单纯母乳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缩短每次哺乳时间;②母乳、牛奶及其他乳制品等混合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单纯的进行母乳喂养,暂停喂养其他喂养品;③单纯人工喂养的患儿,此时应当减少原来牛奶等乳制品的喂养量、多加水稀释原喂养浓度或单纯喂食温热的米汤;④原已经加喂辅食的应减量或暂停不喂;⑤对于年龄稍大患儿,可选择清淡易消化食物喂养,如面条、米粥等。喂养时,一定要把握好喂养量,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逐渐过渡到正常的饮食。

2.3发热护理:严密监控患儿,仔细观察其病情变化,由于腹泻患儿常伴有发热,一旦发现患儿体温升高应当立刻向医生汇报,及时对患儿采取退热措施。腹泻患儿急性期,应当每半个小时测一次体温,对于持续高热不退的患儿,应当及时的采取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体温正常后,每2小时测一次体温,患儿病情稳定后,每天早、中、晚各做三次体温测试,直到患儿康复。此期间,应当认真仔细的记录患儿的病情和体温测量记录。

2.4口腔护理:由于多数腹泻患儿经常喂食糖水,加上婴幼儿抵抗力低下和大量抗生素的临床使用,会导致患儿口腔内的细菌的大量繁殖,因此应当时常清理患儿口腔,保持口腔的清洁,防止细菌伤害到患儿娇嫩的口腔黏膜。

2.5皮肤护理:每次便后应用温水洗浴,尽量保持肛周干燥。如出现红臀可tDp照射并涂以紫草油。如出现尿布疹,可给予制霉菌素甘油和氧化锌乳膏交替涂抹[3-5]。勤换尿布,尿布采用柔软的吸水性好的棉布。

2.6控制感染,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观念,除对环境(病室、洗涤间等)每天用2%来苏儿喷洒、擦洗外,对感染性腹泻患儿应做好床旁隔离,食具、尿布等应专用,最好用一次性尿布,护理后双手应用0.1%新洁儿灭溶液浸泡2min,对于病程长,抵抗力较弱的患儿应注意保护性隔离,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加重腹泻,观察并记录大便的次数、性状、颜色和量。

3小结

由于婴幼儿患者多数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病情,无法和医务人员沟通自己的不适和痛苦,因此婴幼儿患者在就诊时多数会哭闹,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加强对患儿的巡视和观察,详细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的病情和发病情况,从而全面、科学的制定护理措施,根据患儿的临床病情,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工作,使患儿早日痊愈。本组腹泻患儿经过临床的及时治疗和以上的护理措施,全部康复,治愈率为100%。体会:小儿腹泻患者,除了及时科学的临床治疗,切实有效的临床护理是必不可少的,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和控制腹泻患儿的病情发展,有效的促进患儿的临床康复。有利于保证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小儿的健康成长。

4参考文献

[1]熊彤彤,刘闲兰.小儿腹泻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当代医学,2010,16(1):82.

[2]孙淑青.浅谈小儿腹泻的病因及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09,17(1):39.

[3]王鑫花,王玉伟.小儿腹泻的临床护理措施[J].中外医疗,2009,21(3):498.

临床护理病例篇2

【关键词】硬皮病;临床特点;护理分析

硬皮病,又称系统性硬化症,是指以局限性或弥漫性皮肤增厚和纤维化为特征,并累及心、肺、肾、消化道等内脏器官的结缔组织病[1]。皮肤的改变是硬皮病的标志症状,一般会经历肿胀期、浸润期和萎缩期三个阶段,病变呈对称性,多由手指逐渐向远端扩展,且病变皮肤与正常皮肤无明显的界限。此病病变程度差别很大,较轻的患者仅有局部皮肤的硬化和钙化,严重的可出现全身广泛性皮肤硬化增厚[2]。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以20~50岁人群为发病高峰人群,女性的发病率约为男性的3~4倍,发病季节大多在春、秋二季。目前,硬皮病的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临床上无明确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6月共收诊28例硬皮病患者,采取内外兼治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为今后硬皮病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3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收诊的28例硬皮病患者为治疗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硬皮病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性6例,占总患者的21.43%,女性22例,占总患者的78.57%,男女比例为1:3.67;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19±10.23)岁,发病年龄为(37.24±9.02)岁,病程为(34.83±28.15)月;其中局限性硬皮病患者17例,占总数的60.71%,系统性硬皮病患者11例,占总数的39.29%;系统性硬皮病患者中,肢端性患者5例,弥漫性患者6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无明显的诱因。

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

2.1密切观察并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心电图、肺部X射线、尿量等临床指标的变化,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如果患者有呕吐现象,要观察呕吐物,判断有无出血的可能,若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2.2内外综合治疗内治选用注射药物泼尼松30mg/d、复方丹参20ml/d、低分子右旋糖苷200m/dl,适当剂量的秋水仙碱及胸腺肽等,口服维生素e300mg/d,伴有肺部感染的患者可注射抗生素;外治选用以下药方进行药浴:威灵仙、白附子、石菖蒲、羌活、艾叶、蛇床子、栀子、千年健、川芎、白鲜皮、红花等药物用食醋水煎,浸泡患病部位,局部严重的部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每个疗程为1个月。

2.3对出现雷诺现象患者的护理雷诺现象的出现多由低气温诱发,必须做好硬皮病患者的皮肤护理。建议患者戴手套、穿棉袜、穿柔软且保暖性强的衣服,防止受到寒冷刺激而发病;所住病房应阳光充足、保持温暖清洁;保持个人卫生,防止感染,避免用冷水洗手脚,适当地进行全身及患肢的运动,促进全身血液循环,筋脉舒通,有利于症状的恢复。

2.4对发热患者的护理硬皮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常有发烧、寒战、烦渴等症状,护理时建议采用物理降温,如酒精浴或温水浴等,但不可用西药大量发汗退热。发热后病人应多饮水、多卧床休息。

2.5对呼吸道的护理 肺部受累常常会导致系统性硬皮病患者死亡[4]。常表现为劳累时呼吸困难、咳嗽、肺纹理增多、增粗,导致肺的换气功能出现障碍。预防患者呼吸道感染,避免着凉感冒,定期监测肺功能,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用4%的硼酸液漱口,保持口腔的湿润和清洁。

2.6饮食护理系统性硬皮病常常累及食管[5],食道病变导致吞咽困难,防止饮食时呛咳,甚至导致窒息;给予高热量和高蛋白并且容易消化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食鱼汤、牛奶、骨头汤、莲子等加强营养,禁止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严重吞咽困难的患者用留置鼻胃管进行营养支持。

2.7精神护理及心理干预情绪激动可导致末梢血管痉挛,使肢体缺血,加重病情。病人及其家属应多了解硬皮病的基本知识,对其进行心理干预,让患者保持精神愉快,摆脱悲观、焦虑的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康复。

治疗结果及分析

3.1临床指标总结所有患者主要的临床指标结果见表1.

表1.临床指标总结

临床指标异常患者(例)正常患者(例)

皮肤变硬28(100%)0(0.00%)

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19(67.86%)9(32.14%)

色素沉着23(82.14%)5(17.86%)

雷诺现象25(89.29%)3(10.71%)

肺部X光17(60.71%)11(39.29%)

心电图11(39.29%)17(60.71%)

肾脏检查6(21.43%)22(78.57%)

食道造影20(71.43%)8(28.57%)

3.2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56天,平均住院天数为(38.54±10.03)天,经过相应的治疗及护理后,皮肤硬度及雷诺现象等临床指标有明显好转的患者为26例,占患者总数的92.86%,无效患者为2例,占患者总数的7.14%。

讨论

硬皮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目前尚未研究清楚,我院在治疗时采用内外兼治的方法并采取到位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明显好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此外,患者出院后还应继续调理饮食,坚持功能锻炼,以愉快的心情对待疾病。

参考文献

[1]孟小英,吴凤歧,赖建铭.儿童硬皮病15例临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17(4):304~305.

[2]栾天庆.内外合治硬皮病12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报,2003,31(3):17.

[3]王侠生,廖康煌,杨国亮.皮肤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540~547.

临床护理病例篇3

通讯作者:王芬娟

【摘要】目的总结68例重症手足口病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分别观察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神经系统表现,血压、脉搏、呼吸比较。结果机械通气组与非机械通气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做好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观察与护理是抢救治疗成功的必要措施。

【关键词】手足口病;机械通气;临床观察;护理

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68patientswithsevereclinicalobservationandnursingcarewanGFen-juan,HoUJun.QingdaomunicipalHospital,Shandong266071,China

【abstract】objectiveSummaryof68casesofseverehand,footandmouthdiseaseinclinicalobservationandnursingcare.methodsin68patientswithseverehand,footandmouthdiseasewereobservedinchildrenwithmechanicalventilationmechanicalventilationandnon-nervoussystem,bloodpressure,pulse,respirationcomparison.Resultsmechanicalventilationandnon-mechanicalventilationgrouphadsignificantdifferencescompared.ConclusionchildpatientswithHFmDtodoclinicalobservationandcareisnecessarytomeasurethesuccessofsalvagetherapy.

【Keywords】Hand,FoodandmouthDisease;mechanicalventilation;Clinicalobservation;nursing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近年来我国台湾及东南亚地区不断有手足口病爆发流行,并在5岁以下儿童中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爆发性死亡[1]。2009年手足口病在青岛地区爆发流行,起病急,流行强度大,病情重,死亡率高,为历史罕见。为了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笔者对68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进行了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临床观察,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纳入观察的68例重症患儿,男性42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者6个月,最大者8岁,平均4.5岁,其中5岁2例,均符合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重症诊断标准[2],其中城市儿童28例,幼儿园9例,农村散居儿童31例。按照随机的原则,本组分为机械通气组(27例)和非机械通气组(41例)。

1.2重症观察标准本组患儿均有以下特征:(1)持续高热不退,38.5℃~40℃;(2)抽搐、呕吐、肢体抖动;(3)呼吸急促、频率快,(40±5)次/min;(4)心率增快,(135±42)次/min;(5)高血压或低血压,收缩压(117±20)mmHg,舒张压(69±18)mmHg);(6)外周血、白细胞明显增高;(7)高血糖。

1.3临床观察采用机械通气和非机械通气组神经系统表现比较,头痛、呕吐、嗜睡、四肢抖动、易惊、抽搐、血压、脉搏、呼吸变化比较。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神经系统表现比较由表1可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系统表现嗜睡、易惊、抽搐、四肢抖动、病理征阳性者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比较由表2可见,两组患儿呼吸增快、血压升高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心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神经系统表现比较

3讨论

手足口病是由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Coxa16)等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重症者可病发脑炎、心肌损害、肺水肿、肺出血等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表现,病程发展快,伴随较高的死亡率[3],因此,加强监护,及早发现相关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降颅压、正压机械通气、协助

表2血压、心率、呼吸变化比较

做好各项辅助检查,做好重症患儿病情观察、科学护理至关重要,并做好如下护理工作。

3.1及时隔离为了及时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本院专为手足口患儿设立首诊患者分诊台,经专科医生确诊评估后由护士送入手足口危重病区,严密观察呼吸道、消化道,接触传播等隔离措施,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3.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意识与精神状态,如烦躁不安(阵发性哭闹)、头痛、嗜睡、四肢抖动、呕吐、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情况。观察患儿对疼痛刺激反应来判断其意识,如有情况变化,及时通知医生对症处理。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根据病情,定时进行血气分析,测血糖等。

3.3高热护理体温超过38.5℃以上者,可给予物理降温,用50%酒精温水擦浴,冰袋敷头部及大血管处,同时可辅助药物降温,放置消痛栓、头置降温贴等。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面色、出汗、肌张力等情况,警惕高热惊厥。本组持续高热15例患儿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及时给予头部置冰袋,并在乳胶手套内装小冰块放置于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同时注意四肢保暖,及时更换潮湿衣裤、床单,使患儿舒适,室温以21℃~23℃为宜。

3.4纠正缺氧,调节参数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儿咳嗽、咳痰与呼吸情况,若出现肺水肿早期表现,心率、呼吸增快,血压升高等,氧合指数进行性下降时,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正压机械通气。本组患儿采用压力支持(SimV)加同步间歇指令模式。氧浓度40%~80%,peep8~10cmH2o,潮气量8~10ml/kg,呼吸24~30次/min,并根据血气分析随时调节呼吸参数。呼吸机治疗的患儿中,27例进行了呼吸机机械通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参数,保持呼吸道通畅,待病情稳定,血气分析正常后,撤离呼吸机。27例患儿均取得满意效果,无死亡病例及后遗症发生。

3.5拔管后护理拔管后给予高坡侧卧位,患儿胸部和后背分别用软枕支撑,使口腔分泌物顺嘴角流出[3],以免出现积液堵塞,引起肺不张。拔管后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收,每次20min,3次/d,以减轻喉头水肿。观察本组有4例出现肺不张,护理人员加强拍背、吸氧,经常给患儿更换,保持呼吸道通畅,未再出现肺不张病例。

3.6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手足口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可通过近距离飞沫或接触患儿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物等途径传播[4]。因此,做好隔离消毒至关重要。根据消毒物品的性质选择合适方法,加强室内空气消毒,每天3次定时排风,每天3次用含有有效氧1000mg/L分别消毒擦拭病房和物体表面,一桌一布,一床一套湿式清扫。患儿餐具用含氧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洗,衣物被服等用紫外线照射1h后清洗。患儿分泌物、废弃物等用容器成装,集中销毁。传染病房用过的一切物品,均按照传染病废物集中收集,然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4做好心理护理及卫生宣教

人对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也是肠道病毒唯一的传染源。HFmD主要经胃肠道(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染,亦可经解除患者皮肤黏膜疮疹液而感染,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一周内传染力最强[5~8]。在告知本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方式、临床表现同时,指导家属做好患儿的病情观察,同时让其了解手足口病为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传染性疾病,但不是终身免疫性传染病[9],该病是可预防可治愈的等相关知识,固定家属陪护,使患儿和家属能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消除顾虑、恐惧、急躁心理。

平时加强个人卫生,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特别是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如有发热、出疹等症状,应尽快去医院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赵敏,古家常.重症手足口病13例临床分析.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8,15(4):321-322.

[2]李敬风.重症eV71感染手足口病抢救成功1例报道.勋阻医学院学报,2008,23(19):15-17.

[3]张美美.8例重症手足口病的监护.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092-1093.

[4]孙方红.32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和护理.天津护理,2010,18(3):141.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版).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8,15(6):46-48.

[6]孟庆玲.21例重症手足口病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护理学报,2009,16(6):57.

[7]黄瀛.手足口病医院感染防控的护理措施体会.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35(8):37.

[8]仇桂华,何燕平,刘艺颖,等.重症手足口病(eV71感染)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儿的急救与护理.安徽医学,2008,29(4):37.

临床护理病例篇4

摘要目的:总结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及探讨冠心病临床护理的对策。方法:收治冠心病患者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74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4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0%。结论:合理药物治疗及优质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控制病情。

关键词冠心病临床观察护理对策

nursingexperienceof74casesofcoronaryheartdisease

ZhuCaixia

thepeople'sHospitalofXinDistrict,GuannanCounty,Jiangsu222500

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theclinicalcurativeeffectofnursingof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toexploretheclinicalnursingofcoronaryheartdisease.methods:74case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wereselected.weretrospectivelyanalyzedtheclinicaldata.Results:in74cases,23casesweremarkedlyeffective;49caseswereeffective;2caseswereinvalid;thetotalefficiencywas97.30%.Conclusion:Rationaldrugtherapyandthequalityofnursinginterventioncanimprovethecomplianceandactivetreatmentinpatientswithcoronaryheartdisease,effectivelyalleviatethesufferingofpatients,improvethequalityoflife,andcontrolthedisease.

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Clinicalobservation;thenursingcountermeasures

冠心病(CHD)是一种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痉挛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心力衰竭而死亡的临床常见心脏疾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冠心病的病死率仅次于脑血管意外、肿瘤,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身心健康。提高冠心病的预防、诊疗护理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病情的发展[1]。现将我院收治的74例冠心病患者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8月-2013年10月收治冠心病患者74例,男39例,女35例;年龄30~81岁,平均年龄(47.15±2.23)岁;心悸、心绞痛患者46例,心力衰竭24例,陈旧心肌梗死38例,急性心肌梗死21例。

护理方法:护士通过向冠心病住院患者作健康宣教,入院介绍时通过交谈、询问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病史及家族史、身心状况、社会家庭背景、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资料,进行评估,制定针对性的诊疗护理措施。①一般护理(健康宣教):保持病室环境安静,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流通。冠心病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可做必要的由轻逐渐加量的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以防诱发心绞痛。医务人员详细向冠心病患者介绍心悸、胸痛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其病因主要是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吸烟、酗酒等。护理人员指导冠心病患者改变日常的不合理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②用药护理:冠心病的诊疗以药物治疗为重点,故用药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冠心病护理要依据病情、遵照医嘱服药,减少用药种类、用药速度以防药物的不良反应,尽量

结果

74例冠心病患者实行全面、系统的护理后,显效23例(31.08%),有效49例(66.22%),无效2例(2.70%),其中1例因心力衰竭和休克抢救无效后死亡,总有效率97.30%。

讨论

伴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方式也不断变化,如吸烟、饮酒,大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高糖,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被称为冠心病。机体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脂质沉着在动脉内膜上,形成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的白色斑块,从而引发冠心病,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5]。因此,做好冠心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和健康指导,使患者合理膳食、适宜运动、保持心情舒畅,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护理中,要有整体观念,规范护理的程序,满足冠心病患者身心健康的需要,对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控制病情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74-197.

[2]胡玉华.心绞疼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3(2):63.

[3]冀欣玲.浅谈老年人心理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7,11(4):150.

临床护理病例篇5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潍坊,262500)

【摘要】对69例住院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eniledegenerativeheartvalvulardisease,SDHV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多伴发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针对发病群体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心里疏导,建立良好的、科学的生活方式,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对疾病的转归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临床表现;护理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隐匿,病理基础主要为衰老过程中随年龄增加,瓣膜退行性变,国内文献报道检出率为23.2%〔1〕由于多与其他老年心血管疾病并存,极易延误病情治疗。现将我院2003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69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3年7月-2010年7月收治的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并发心力衰竭69例,其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55-87岁,平均年龄71岁,所有病例均经美国飞利浦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及X线检查而确诊。诊断标准为瓣膜和(或)瓣环有致密或团块状强回声,边缘规则,活动度降低。69例中除12例为单纯SDHVD外,其余均与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并存〔2〕。根据美国纽约心脏学会推荐的心功能分类法:心功能Ⅰ级18例,Ⅱ级32例,Ⅲ级12例,Ⅳ级6例。

1.2临床表现及治疗除9例无自觉症状,健康查体时发现主动瓣区杂音,经ie-3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及X线检查而确诊,其余病人均分别伴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及晕厥等症状。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经强心、利尿、降压及血管扩张药物等治疗10-15天后,症状缓解,好转出院。

2护理

2.1心理护理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多与其他疾病并存,由于受到疾病、生活观念及生存环境的影响,患者易产生焦虑、悲观、恐惧等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根据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采用适当的方法、语言与病人交谈,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并将治疗典型病例向他们介绍,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获得安全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同时护士也应与家属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夫妻之间的爱情,以及与子女之间的亲情也为病人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做好解释、沟通工作,争取家属积极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必要时也可采用缓解负性情绪的方法和措施: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

2.2生活护理

2.2.1平衡膳食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后易过度限盐或忌盐3,极易发生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建立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坚持低盐饮食,食盐摄入量6克/天以下,注意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及刺激性食物,保持足够的营养。多食用谷物、豆制品、香菇、黑木耳,新鲜蔬菜、水果,薯类含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保持肠道功能正常,提高免疫力,降低肥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奶类营养齐全,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且有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

2.2.2适量运动,根据年龄、病情控制情况制定个性运动处方,运动前必须有5-10分钟准备时间,运动强度以自我感觉轻松,心室率100次/分以下。适合的运动方式有:慢走、快走、散步、慢跑,广播体操等。

2.3心律失常的护理严重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是诱发和加重心衰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律的变化,备齐急救药物、器械,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需要手术治疗及安装起搏器的患者应向患者做好解释,讲明注意事项。

2.4输液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为防止发生肺水肿及更严重的心力衰竭,根据心功能分级及药物性质,严格控制输液总量,滴速控制在20~40滴/min,必要时可使用输液泵准确泵入,注意观察尿量及出入量情况,保持出入平衡,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2.5保持大便通畅随着年龄的增加,胃肠功能也随之减弱,所以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经常通过饮食调理:多食用高纤维素蔬菜、水果,如各种豆芽、芹菜、菠菜、香蕉等,也可每日清晨饮用蜂蜜水一杯起到很好的华润肠道的作用,必要时可应用开塞露灌肠,或果导、泻叶口服等。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大便用力腹压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或引起猝死。

2.6出院指导及健康宣教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积极主动地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也是当前护理内容的重要核心部分。大多数患者出院后都要继续服用一段时间的药物或持续服药,因此出院时应向病人及家属详细交代药物的用法、用量、治疗作用及副作用,特殊药物如强心、利尿药等特别交代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接受理解能力告知复诊频率及时间,并进行定期随访。

3讨论

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对于心功能代偿期病人无需治疗,可定期随访。临床治疗主要针对其并发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因此做好护理工作意义重大,尤其是针对并发心力衰竭的病人,指导一种良好、科学的生活护理方式,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信念,对病情的转归,以及并发症的发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彩荣,张蕾.老年人群钙化性心脏瓣膜病的超声诊断与常见病相关因素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8):631-632.。

[2]梁建超,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56例临床分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1,23(1):59-60.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4

临床护理病例篇6

【关键词】

糖尿病;临床观察;护理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病程漫长属终身疾病,治疗护理不当易出现急性或慢性并发症,最终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因此对其合理治疗、全程监护和护理指导显得尤为重要,现将48名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内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糖尿病48例,发病年龄22~66岁,平均年龄34岁。发病年限≤5年15例、~10年10例、>10年23例。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例、周围神经病变8例、肾病5例、低血糖反应3例。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修订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211健康宣教

将治疗糖尿病的五项基本措施即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自我检测,贯穿糖尿病治疗过程的始终。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讲座、生活指导等方式,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帮助他们了解防治糖尿病的基本常识,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提高治疗效果。212饮食护理

饮食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基本措施,能降低血糖,减轻胰岛素细胞的负担[2]。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糖高低、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制定合理膳食方案,并长期执行。原则是:控制总热量摄入,合理均衡营养,维持理想体重。每日摄入量:脂肪约占总热量的30%,碳水化合物约占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约占总热量的15%,食盐摄入量低于60g/日。三餐进食量分配为1/5、2/5、2/5或1/3、1/3、1/3。限制甜食,增加纤维性食物。

213运动护理

运动疗法具有以下优点:增强胰岛素作用,纠正异常代谢,降低血糖;改善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紧张情绪,提高生活质量。运动时间:25~30min/次,运动原则:适量、经常性、个体化。年轻、消瘦且体力不适者,应做低强度运动;若心肺功能许可,应做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羽毛球、乒乓球、游泳、骑车等;若血糖波动明显或>167mmol/L或有急性并发症,不适合运动。为防止运动中出现低血糖,要尽可能在饭后1~2h运动,避免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最强时运动。一般不主张空腹锻炼,若空腹血糖>67mmol/L,可进行运动,

214胰岛素注射护理

胰岛素应用须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抽取所需量皮下注射,有计划、按次序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发生肌肉萎缩或增生。长、短效胰岛素混合使用时,先抽短效胰岛素、后抽长效胰岛素,混合均匀,以免影响疗效。餐前30min注射,按时进餐、避免发生低血糖。

215口服降糖药的护理

磺脲类、双胍类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减。严密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尿糖、尿量、体重变化及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需要调整药物或剂量时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应用磺脲类降糖药要从小剂量开始,餐前半小时口服;应用双胍类降糖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餐后或餐中服用。若出现低血糖、厌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治疗。

22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21低血糖的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药量过大、使用不当、体弱、饥饿、发热、急性胃肠炎、饮食摄入不足、运动过量、夏季大量出汗、大量饮酒等因素,可导致低血糖,主要表现为肌肉颤抖、心慌、出汗、饥饿感、软弱无力、紧张、焦虑、性格改变、神志改变、认知障碍,严重者抽搐、昏迷。应尽快给予糖分补充,如口服糖块、点心等食物,如无好转立即送医院救治。可用50%葡萄糖静脉注射,不能纠正低血糖时可用5~10%葡萄维持,并连续监测血糖48h以上,直至血糖稳定,以免再发生昏迷。

222糖尿病足的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应指导患者经常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及皮肤色泽、温度的变化。若患肢出现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皮温下降或色泽变化、感觉麻木、疼痛、溃疡、肢端坏疽等异常现象,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改善患肢血液循环,提高局部抵抗力。方法是患肢适度运动、做下肢肌肉收缩练习、经常按摩足部等,按摩时应由趾端向上。冬天注意足部保暖和清洁,避免长期暴露于寒冷和潮湿的环境中。每天用35~42℃温水泡脚20min/次。皮肤有小水疱者,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泡脚,2次/d,不超过1周。水疱小、压力不大者,局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敷料包扎,待血液循环改善后自行吸收;水疱大、压力大者,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液体后,碘伏消毒无菌敷料包扎。注意保护皮肤切勿剥脱,有溃疡创面者,保持创面清洁湿润,经常用生理盐水、双氧水清洗,彻底消除坏死组织、脓性分泌物,并取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便选择有效抗生素。局部用生理盐水3~5ml加胰岛素4~8u温敷,以改善局部营养,降低局部血糖,使新鲜肉芽组织形成,利于创面愈合。创面亦可用红外线灯照射,距离30~50cm,2次/d,20min/次,效果较好。

223糖尿病肾病的观察和护理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发生的微血管并发症,一旦进入临床阶段,出现持续蛋白尿,肾功能将发生进行性恶化,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尿微量白蛋白的出现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敏感指标,要定期检测,防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22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的观察与护理

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属内科急症,立即输液治疗是抢救的关键措施。通常采用等渗盐水补液,同时视失水程度、血压、心率、尿量、末梢循环及中心静脉压等情况决定输液量和速度。治疗前若有低血压或休克,应联合应用胶体液,并进行抗休克处理。当血糖降至139mmol/L左右时改为5%葡萄糖并加胰岛素,同时调整剂量、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有可能或已经发生代谢性酸中毒者,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神志、24h出入液量等),昏迷患者执行昏迷常规护理。治疗期间,绝对卧床休息,低流量持续吸氧,注意保暖、作好口腔及皮肤护理。

3小结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的改变,发病率逐年攀升,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给医疗护理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医护人员面向全社会健康人群和患者,实施全面系统地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不良行为,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对减少人群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在糖尿病不同的疾病发展阶段,给予护理指导和干预,可提高患者自我监护能力和低血糖自救能力,能有效降低血糖,控制病情,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临床护理病例篇7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护理

随着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率在不断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应予以及时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本文对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护理体会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56例,均符合相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标准。其中女36例,男20例。年龄17~75岁,平均为15.2岁。病程大于10年的18例,小于5年的13例,5~10年的29例。诱因:中断、停用胰岛素,降糖药引起的14例,并发感染的29例,饮食不当8例,过渡劳累5例。入院时所有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絮乱、脱水等情况。空腹血糖为18.7~38.4mmol/L,平均为26.1mmol/L。血钾1.8~4.1mmol/L,血酮体60~181m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9.5~18.8mmol/L,血pH值6.77~7.31。

1.2临床护理措施

护士应向患者询问发病时间和临床表现等了解患者病情,遵医嘱及时对患者补充液体和胰岛素。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观察,结合患者年龄、血压、尿量、心率、电解质、脱水等方面情况来调整输液的速度。对血糖监测,掌握血糖变化情况,在去除诱因,纠正内分泌代谢絮乱,及时补液和滴注小剂量胰岛素,补充碱性药物和钾,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方面治疗。此外,应进行特别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血氧分析、血压、血糖、呼吸、心率、神志、尿酮体、尿量以及电解质等情况。测脉搏、血压、呼吸各0.5~2h/次,查电解质、血酮体、血糖各2~4h/次,观察瞳孔、意识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差尿酮体、尿糖2h/次,并记录尿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输液速度。遵医嘱观察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变化情况,注意眼眶是否凹陷、皮肤干燥、弹性程度等,记录出入量、尿血化验结果以及钾、葡萄糖、胰岛素的用量,并做好总结随时告知医生。对观察昏迷患者的心率、面色、神志变化情况,保证呼吸道畅通,准备好吸痰器、心电监护器以及抢救用药。将呕吐或痰涎壅盛者的头偏向一侧,并向前拉舌头,以防舌头坠造成气道堵塞。每天温水泡脚,用生理盐水或多贝尔液漱口,一天2次,按摩、清洁受压皮肤,2小时一次。做好会阴护理,防止发生感染。

1.3心理护理

与患者多沟通,向患者介绍疾病诱因,治疗方法,治疗成功案例,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正确服用药物的方法,控制饮食。

1.4饮食护理

根据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对患者的饮食进行科学指导和管理。

2结果

经过经静脉补液和胰岛素治疗配合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理、饮食、临床等方面进行的针对性护理,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得以治愈好转,并顺利出院。

3讨论

临床护理病例篇8

【关键词】糖尿病;肺结核;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5.35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680-02糖尿病是一种较常见的代谢内分泌性疾病,控制不好可引起许多并发症,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发率很高,目前患病率在我国呈上升的趋势。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临床表现类似肺炎或肺化脓症,多数有咳嗽咳痰、胸痛、咯血、消瘦等明显症状,X线表现以浸润性与干酪病灶较为多见,病灶分布广,易形成空洞,多发性空洞为多见,痰结核杆菌检查:痰菌阳性多,排痰多,复发病例多等临床特点。两病并发的合并症比单纯糖尿病或单纯结核病治疗难度要大,原因是并发症病情复杂而严重,糖尿病对肺结核的不良影响明显大于肺结核对糖尿病的不良影响,因此治疗时首先控制和稳定糖尿病病情,肺结核才能有明显好转。现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8例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经过有效地控制血糖和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的干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糖尿病并发肺结核6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2-62岁,平均年龄(31.8±2.6)岁,病史2-18年;i型糖尿病的患者29例,ii型糖尿病的患者39例;患者入院时测空腹血糖值为10.1-19.6mmol/L,餐后2h血糖值在12.8-25.4mmol/L;并发肺结核血型播散型肺结核(Ⅱ型)6例,并发肺结核继发型肺结核(Ⅲ型)62例,其中浸润病性28例、干酪病变24例,有多发性空洞形成者10例;初始肺结核41例,复治肺结核19例,耐多药肺结核8例;临床主要表现:咳嗽、咳痰、发热、盗汗及咯血。所有患者做痰细胞结核杆菌试验为阳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降糖药物治疗尽量使用胰岛素,同时给予抗结核性化疗,采用原则是早期用药、联合用药,坚持按计划适量、规律、全程用药。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空气消毒,减低空气含菌浓度为了避免病菌的传染,患者不得随意吐痰,应将痰液吐在指定的杯内,每天针对痰杯清洗消毒;患者不要过多的劳累,注意多休息,当患者咯血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进行适量活动。

2.2心理护理具有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因两种病种,疗程久,治疗时间长,而且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需长年注射胰岛素及饮食控制,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经济重负及心理压力,结核病有传染性,人群的排斥及隔离治疗,导致患者会出现自卑、抑郁、不安等情绪,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沟通很重要,让患者了解糖尿病及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自觉按照医嘱合理服用药物,消除不利于治疗的种种因素,树立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

2.3饮食护理糖尿病患者应当低糖和优质蛋白质饮食,而结核病患者多饮水、多饮食肉、蛋类和水果等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综合两种病饮食需求,鼓励患者多豆浆、鸡蛋、瘦肉、鱼类及蔬菜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水果及牛奶、豆浆、鸡蛋、粗杂粮、瘦肉等食物,进食根据年龄、性别、体重、及活动量、病情制定配餐,严格按照配餐进食,对血糖、尿糖进行检查,随时掌握病情变化程度。

2.4用药护理抗结核药物:抗结核药物应遵循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原则。护士应督促患者不可间断用药、随意换药及随意增减药量,以免影响治疗疗效及产生耐药性。抗结核药物副作用大,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异常问题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及时处理,定期进行痰液检查、肝肾功能及胸片等检查。降糖药物:68例患者均采用皮下注射中效胰岛素,并按时按量进行注射,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提醒患者要在餐前服药,在餐后按时进餐,每天监测、记录患者血糖情况。

3结果

本组68例患者经过三个月强化治疗和护理干预,血糖控制率56例(82.38%),痰菌转阴率61例(89.71%),病灶吸收率54例(79.41%)、空洞闭合有效率55例(80.88%)。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

4讨论

糖尿病和结核是互为影响的两种病症。①糖尿病对肺结核的影响:由于糖尿病患者的代谢失调,引起血脂、甘油增高,使微循环受阻;糖尿病患者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营养不良,机体免疫力下降;糖尿病患者肝脏转化给维生素a下降,使呼吸道粘膜上皮抵抗力下降,有利于结核菌侵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血液里的糖量不断增加,这样有利于结核菌生长繁殖。②肺结核病对糖尿病的影响:由于肺结核所致发热及中毒等症状可影响胰岛素分泌功能,使胰岛素受体功能降低;有些抗结核药物对糖代谢或降糖药有一定的影响,如吡嗪酰胺、利福平、异烟肼等。糖尿病与肺结核并存时,相互促进恶化,对肺结核的治疗难度大,临床在对肺结核治疗的效果上,很大程度取决于血糖的控制,只有控制住糖尿病的血糖指标,病情才可不再发展,从而才能提高抗结核治疗疗效。通过本组实验表明,采取正确、合理的综合治疗和护理措施,对病人转归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设芬,徐桂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患者临床康复效果影响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2,28(1):22.

临床护理病例篇9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28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100-01

由于临床上常见的中风后遗症以及帕金森等导致患者吞咽功能发生障碍时,为了保证机体营养的需要,必须给予长期留置鼻胃管进行鼻饲营养液治疗。但由于患者长期的卧床,使胃肠功能发生障碍,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等,因此会出现胃食管返流并发症,由于胃食管反流严重者可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使患者病情加重,对患者的恢复造成了影响同时增加了住院费用。笔者现将胃食管反流性疾病48例临床护理分析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收治的48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55-88岁,平均年龄(63.29±4,37)岁,躯体疾病有:中风后遗症8例,脑出血12例,帕金森2例。此组患者均卧床,由于疾病导致吞咽功能发生障碍,留置胃管发生胃食管反流的时间为3d-7d。此组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反复咳嗽以及发热,而且胃内容物从口中反流。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22例,一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重新留置鼻肠管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给予离职鼻肠管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留置胃肠管方法在患者空腹的条件下,使用胃镜直视下经鼻置入鼻肠管,在管末端所有侧孔均越过幽门送至十二指肠内时,将鼻肠管内的导丝撤出,并详细记录鼻肠管插入的长度。运用棉质扁带在鼻孔处的鼻肠管打双套结并拉紧,一侧余带在耳后与另一侧余带在绕过头后打结固定,此方法可以有效防止鼻肠管的脱出而且减轻患者由于胶布粘贴而发生的不适[1]。

1.2.2肠内营养液(en)的选择可以根据患者的疾病对营养的需要正确的选择肠内营养制剂以及量,如能全力、百普力或者自制的肠内营养液。配置肠内营养液需要注意主要是以提供患者每日的热量,补充机体所需要的水、电解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的流质食物,可选用可食性的米汤、鱼汤、肉汤、鸡汤、豆浆、菜汁、果汁、新鲜牛奶等富含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进行系统性的加工。

1.2.3营养液的使用方法①开始由小剂量匀速滴人过渡到间歇推注鼻饲,长期开始鼻饲时采用输液泵24h连续匀速滴注,患者第l日进行鼻饲时,24h总量不超过500mL。第2日开始逐渐增量,增加到24h共1000-1500mLen。4日后过渡到使用注射器定时推注en,一次注入量200mL,每次间隔2-3h,一般24h总量不超过1200mL。②:给予患者高鼻饲时将床头抬高30-45°,进食后30-60min后再将床头放下,有关报道,[2]抬高床头30-45°进行鼻饲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危险性。痰多者鼻饲前为患者翻身叩背进行吸清呼吸道内分泌物,鼻饲后减少患者咳嗽,避免在鼻饲后30min内进行深部吸痰,以免发生刺激性剧烈咳嗽引起食物反流而致误吸[3]。每隔4h观察患者鼻肠管位置一次,并详细记录,进行胃肠功能的评估,监测胃残余量,如胃内容物大于100ml时暂停鼻饲,并监测胃肠功能情况,观察肠鸣音。③en加温:连续滴注en时,使用具有加热装置的输液泵进行持续泵入,在使用注射器推注时要给予en加温,en的温度保持在38-40℃,避免过凉,使用温度较低的en能使患者增加腹泻,温度较高容易发生烫伤。

1.2.4口腔护理长期留置胃肠管,患者常因缺乏食物对口腔腺体的刺激,时唾液减少分泌而使口腔内细菌滋生。因此,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防口腔感染和不适感增强,以减少细菌下移引起腹泻。留置鼻肠管时一侧鼻孔应每天进行清洗,并给予涂抹石蜡油,以减少管与胃肠道的摩擦,避免鼻黏膜干燥结痂、损伤而导致出血。

1.2.5并发症的护理①腹胀、腹泻或便秘:按计划设置营养液输入量与速度,保证营养液适宜的温度,减少过冷引起腹泻。注意观察患者每次大便的性质、颜色和次数,观察肠鸣音肠道功能。②胃―食管反流:发现患者恶心、呕吐症状时尽快采取相应措施,并停止en的注入。在滴注期间为患者取半卧位,以减少返流增加肠蠕动;长期卧床患者变换时,注意动作勿过大。

1.3数据处理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两组患者经护理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的胃-食管反流发生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讨论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全身免疫力低下,肠道吸收功能逐渐下降。进行en治疗时,通过胃镜直视下留置鼻肠管,在留置鼻肠管期间加强口腔护理,减少肠道感染导致腹泻发生。鼻饲时掌握鼻饲使用方法,加强营养物质与胃肠道充分接触,增加消化吸收的功能,减少胃残余量,使患者胃增加耐受能力,减少胃一食管反流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赵玉敏.iCU患者腹泻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9,39(11):810.

临床护理病例篇10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护理;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7(a)-0115-02

Clinicalnursingofcerebrovasculardiseasesin80cases

DaiYu-ping

DadukoutownCentralHealthCenterofDongzhiCountyinanhuiprovince,Dongzhi24721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clinicalnursingmethodsforcerebrovasculardiseases.methodseightypatientswith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shospitalizedinourhospitalfromJuly2009tooctober2011receivedspecializednursing.implementationofeachnursingmeasureandearly,reasonableandscientificrehabilitationwereemphasized.Resultsaftermeticulousandprofessionalnursingandrehabilitationguidance,ofthe80patients,except3deathsand10patientstransferredtootherhospitals,17cases(25.37%)basicallyrecovered,45cases(67.16%)gainedbasicself-careabilityand5cases(7.46%)didnothaveobviouseffect.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cerebrovasculardiseases,implementationofeverynursingmeasureandearly,reasonableandscientificrehabilitationareconducivetoacceleratingthelimbfunctionrecovery,promotingthebodyrehabilitation,reducingtheoccurrenceofcomplicationsandimprovingthepatients'self-careabilityandqualityoflife.

[Keywords]Cerebrovascularaccident;nursing;Rehabilitationtraining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三大致死疾病之一,具有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急性脑血管病发病急骤,恢复较慢且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肢体功能障碍者占致残率的65%以上,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生活能力,并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1]。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同时,加强患者各项护理工作,对增进疗效,平稳渡过急性期,减少并发症,促进疾病的康复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了80例脑血管病患者,通过细致专业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0例,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45岁,平均年龄为69.2岁;其中,脑出血27例,脑梗死53例;均经Ct、mRi检查确诊;均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吞咽困难、失语;均经改善循环、营养脑神经药、活血化瘀、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神经内科常规治疗。

1.2临床护理

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重视患者自理能力的评估,早期加强患者康复训练。

1.2.1活动为了避免患者出血或加重出血,急性期内禁止头部剧烈活动,应卧床2~4周。有躁动现象者给予加床档,必要时使用约束带约束或给予镇静剂,使其镇静。

1.2.2饮食宜低盐、低脂、软食,急性期患者48h内为防止加重脑水肿一般控制摄入量,48h后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鼻饲过程中注意温度和量,监测胃液pH值,若pH

1.2.3心理护理脑血管患者由于疾病的原因,产生肢体活动障碍、失语、大小便失禁及其他生活不能自理等,使患者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表现为抑郁、烦躁易怒。因此,尽早进行有效地沟通和交流,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以增强患者的信心,使其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对意识清楚的好转患者,讲解疾病的治疗及转归,耐心准确回答患者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情绪稳定,有利康复。

1.2.4颅内高压的护理有颅内压增高者,床头抬高15°~30°,昏迷者釆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以利口腔分泌物流出。按医嘱及时、正确使用脱水剂,给予20%甘露醇250ml,30min内滴完,同时,严密观察静脉通道,防止高渗透药物外渗,发生组织坏死。

1.2.5呼吸道的护理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及痰液不能咳出者,予以吸痰;对长期卧床及无力咳嗽者,应帮助其翻身拍背,同时鼓励患者咳痰,避免发生肺部感染和肺不张,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祛痰药或配合超声雾化吸入。为改善脑缺氧状况,减少脑细胞损伤,及时予以氧气吸入,流量为2~3L/min。

1.2.6大小便的护理对大、小便失禁者,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对有尿潴留者,禁止膀胱区加压、按压,防止血压升高,予以留置导尿,严格做好留置导尿的护理,预防泌尿系感染。由于患者卧床时间长,活动少,饮食摄入少,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3d以上未大便者给予开塞露外用或低压灌肠。

1.2.7皮肤的护理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动态评估,实施主动预防[3]。对于压疮高危患者,每隔1~2h翻身、拍背1次。骨隆突出处给予康惠尔透明贴保护,可有效防止皮肤发红,保持床上清洁、平整、无碎屑,发现衣被潮湿及时更换。用温水(30~40°C)清洁皮肤,每天2次,以促进血液循环。对已形成压疮者,可用康惠尔渗液吸收贴外用保护,防治感染,促进愈合。

1.2.8病情的观察定时监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和血氧饱和度。严密观察患者的瞳孔大小和意识障碍的变化,及早发现脑疝征象,并及时处理。

1.2.9康复护理①肢体功能训练:肢体功能的恢复一般在病后的6个月内,尤其是前3个月视为黄金时间[4]。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48h后即可进行康复的护理[5]。动态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循序渐进地进行肢体功能训练。早期患者自理能力低下,给予进行按摩、推拿、翻身、肘弯曲、腕和手指伸直等被动活动,每天2次,关节活动要合理、适度,由近到远,先大关节后小关节。且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勿使肢体关节扭转弯曲,防止挛缩。中期对患者耐力进行训练,协助患者进行床上坐起运动,开始从每天5min逐渐增加次数和时间,慢慢过渡到床边的椅子上;鼓励其进行主动运动,如上肢上举、肘关节伸直、下肢伸直等;指导患者用健侧肢体辅助患侧进行运动,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次数。后期协助患者练习走路,先可以床旁站立,逐步步行训练,注意手的精细动作的练习。动态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根据生活能力,指导并协助患者完成日常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6],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②语言训练:宜早进行,病情稳定患者48h后可进行语言锻炼,失语患者多存在交流障碍,帮助患者制订代偿方法,如用卡片、图片代替,促进患者交流的恢复,减少孤立和满足患者交流的需求。指导患者练习吹气球鼔腮[7],从单音单字开始训练,如让患者数“1、2、3、4、5……”、“你、我、他……”等[8]。语言恢复需要一个过程,劝导患者要有耐心,让家属共同参与,以提高患者的语言能力,满足患者语言交流的需要。③健康指导:嘱患者生活要有规律,根据自理能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饮食应低盐、低脂、低糖、适量蛋白、高纤维素。为防止便秘,多食用一些富含纤维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配合腹部按摩,或适当的药物治疗,如麻仁丸、蜂蜜、开塞露等。注意气候变化,适时添减衣物。教会家属配合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2结果

本组80例患者,平均住院43d,死亡3例,转院外10例,67例出院时均能翻身;其中,基本痊愈能独立行走17例(25.37%),能借助拐杖行走、生活基本能自理45例(67.16%),效果不明显5例(7.46%)。8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

3讨论

因高血压、动脉硬化等而导致的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病死率及致残率极高,且大多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偏瘫、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严重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压力。由于脑血管疾病治疗上缺乏特殊性,而康复护理时间较长。因此,对脑血管病患者早期、合理、科学的康复训练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康复训练宜早进行,早期的锻炼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早日重建。在患者病情稳定后48h即可进行肢体锻炼。动态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根据其自理能力,由被动运动到主动活动,促进肢体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自信心。语言障碍给患者交流带来一定困难,从单音开始多练习,逐步过渡到可以背唐诗、读报纸,促进语言的恢复,满足患者交流的需要。患者住院的时间相对较短暂,大多数患者出院后能否坚持康复训练关系到患者的功能恢复,在做好患者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家属的健康教育,指导家属配合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从而把康复训练从医院走向家庭,使患者训练持之以恒。

总之,通过实施以上护理,从中体会到,高质量完成各项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可促进患者机体康复,且能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皮鑫.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369.

[2]鲜继淑,李翠红,毕国玲,等.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4-25.

[3]赵丹凤.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的应用与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9):24-25.

[4]黄丽钗,姜小鹰.脑梗死患者的时间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1-22.

[5]李红.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6):19.

[6]徐玉珍.353例脑梗塞偏瘫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J].全科护理,2012,10(7):1761.

[7]赵月晖,张宏宇.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0,6(17):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