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十篇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十篇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1:06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1

[关键词]“民工荒”;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0-0096-03

1沿海城市“民工荒”的现状

近年来,在沿海城市,尤其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民工荒”,春节后表现尤为明显,其中既包括“普工荒”,也包括“技工荒”。根据媒体的调查报道,从2009年8月以来,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劳动力市场求人倍率在1∶1.14~1∶1.51,每个求职者有超过一个的岗位选择。2009年8月,温州的用工缺口达到73%,比2009年6月的52%上升了21个百分点。2011年春节后,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说,2011年春节后广东地区用工缺口约在百万人次,接近广东省超过3000万用工总量的5%左右。

2011年春节后,“民工荒”现象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第一,中西部省份和沿海城市拉开了“民工争夺战”。中西部省份大打亲情牌,在村镇、汽车站、火车站等民工集中地大力宣传,以图吸引留住当地民工就地就业。第二,沿海城市不少企业依然为招不到工人而忧心忡忡,但有个别企业门前的求职者却排起了长龙。第三,历来大量输出劳动力的中西部省份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用工荒”现象。第四,“技工荒”问题变得更为突出。

2沿海城市“民工荒”的原因分析

沿海城市“民工荒”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劳动力供给方的原因、劳动力需求方的原因和政府方面的原因,并且三方面原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1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的原因

2.1.1劳动者对自身权益的考虑

随着广大民工子弟意识的提高,更加注重自身权益,尤其是工资待遇、劳动强度和社保等方面。目前在我国依然存在大量的“血汗工厂”,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差。不按国家法律规定加班加点,任意克扣员工工资,无视民工权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社保的认识逐渐提高,但是很多工厂企业并未按规定给民工购买社保。无视工人权益导致部分工人离职。

2.1.2异地上学及赡养老人的限制

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抚养教育小孩和老人的赡养是生活的一部分。异地上学难度很大,高额的费用开支更是让民工望尘莫及。我国还未建立养老制度,老人都是完全靠子女赡养,上了年纪的老人身边必须有子女照顾生活。我国中西部省份有大量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基本上不太可能一起到沿海城市。出于这两方面考虑,外出务工人员很可能在当地觅工。

2.1.380后年青一代的特点

目前外出的务工人员相当大部分是80后年青一代,这部分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成长,受西方思想影响较大。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追求自由的生活,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更懂得维护自身的权益,同时也有急功近利、吃苦精神不够等消极思想。

2.1.4相应知识和技能的缺乏

尽管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但广大务工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依然难于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落后,而且教育中重知识灌输轻技能培养的现象又比较严重,致使我国“技工荒”现象非常突出。

2.2劳动力需求方(企业)的原因

2.2.1企业用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

我国的大部分工厂用工条件较差,车间拥挤不通风、空气质量差、嘈杂等,厂区杂乱无章、卫生条件差等。同时,劳动强度相当大,加班加点、时间过长的现象相当普遍,不少工厂每天平均工作时间竟然长达十几个小时。这些都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情绪和身心健康。

2.2.2工资待遇差,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匮乏

我国的大部分工厂依然靠大量压榨工人劳动来赢利,工人工资待遇过低。根据广东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数据,珠三角农民工月平均工资不到1500元。近十年,珠三角工人工资提高不到200元。在金融危机和通货膨胀影响下,工人实际工资水平就更低了。在这样的工资水平下,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相当匮乏。大部分工厂伙食差,住宿条件也差。

2.2.3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提出新的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少企业开始谋求转型升级,将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技术密集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势必对劳动力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更专业的知识和相应的技能。而工人要想掌握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接受较为系统的教育和训练,这些显然不可能短期内实现。

2.2.4企业管理层陈旧观念的影响

改革开放中,我国成长起一大批企业家和管理者。这部分企业管理者由于自身知识和视野等的局限性,在管理上观念较陈旧,带有较强的狭隘意识。工人依然被当做是操纵机器的“机器”,被当做是机器的一种替代,把工人当做压榨的对象而没有体现“以人为本”。

2.2.5内地经济的发展使得民工返乡觅工

随着沿海经济的辐射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省份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劳动力需求上升。这使得本来外出务工的人员重新考虑工作地。到沿海城市打工,家人难团聚,并且生活成本、返乡成本高。在本地觅工,家人团聚容易,既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子女教育和赡养老人等问题,生活成本和返乡成本都较低。

2.3政府方面的原因

虽然沿海城市出现“民工荒”现象主要是供求双方的原因,但是,出现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失衡,不能简单地只从劳动力供给方和需求方找原因,还要从政府这个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和社会经济的调控者身上找原因。

2.3.1传统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的限制

虽然近年来政府在户籍制度上做了一定的改革,但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工要想获得城市户口依然相当困难。不能在城市落户意味着子女的教育、社保等问题都难于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社保的地区分割现象更是限制了民工到沿海城市觅工。国家提出的社保“一卡通”主要还是指“本地通”,很多地方连“本地通”都尚未实现,跨省市统筹面临的难度就更大了。有的沿海城市企业虽然给民工购买社保,但是民工回到自己省内却无法享受到社保的实惠。传统户籍制度和社保制度的缺陷显然限制了民工到沿海城市打工的积极性。

2.3.2企业税费负担过重

现行税制的弊端使企业税负过重,2000年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均超过GDp增长,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税负不会很轻。国内民营企业普遍感觉税收负担过重,税收负担和各种变相或强制性收费太多。企业的税收负担太重,不利于企业的成长,也不利于扩大内需。税收负担过重,企业为了生存和追求赢利,就容易产生压榨工人的做法,以提高自己的赢利空间。

2.3.3《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落实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需配合使用。不少企业并未严格遵守两法,违反和蔑视两法的行为常有发生,不仅损害了工人的权益,也损害了法律的权威性。由于广大民工寻求法律帮助的机会成本太高,往往忍声吞气。工作情绪受到严重影响,一旦有较好的机会便“跳槽”。政府在保证两法的贯彻落实方面应该下更大的工夫,确实维护工人权益和维护法律的权威性。

2.3.4未能及时提供就业信息

市场就业信息纷繁复杂、瞬息万变,工人们获取市场就业信息的渠道有限,往往工人因不了解就业信息而找不到工作,而企业则招不到合适的工人。前几年广东汕头的不少玩具厂碰到招工困难,而珠三角则有大量工人却找不到工作,这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政府因其特殊的地位,掌握市场信息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但在提供就业信息方面显然做得不够。

2.3.5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

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教育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异地求学难度大、成本高,应试教育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等。我国教育资源分布的特点是城市优于农村,东南沿海优于中西部。不少外出的民工想把子女带到沿海城市接受教育,但是异地求学难度大、成本高。出于监督子女学习和满足父(母)子(女)情感的需要,只好返乡在本地觅工。目前从小学到高中都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下,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严重,重高等教育轻职业技术教育更使得社会技工短缺。

3解决沿海城市“民工荒”的对策

3.1劳动力供给方(劳动者)的对策

3.1.1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广大民工,尤其是80后年青一代,要端正工作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上不要拈轻怕重,不要“未富先懒”,切忌急功近利,要有吃苦耐劳精神。生活上不要沉迷于网络和游戏,不要沉迷于花天酒地的世界而不务正业,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工作和生活上都不可散漫,要积极向上。

3.1.2提高自身知识技能

民工子弟要不断给自己“充电”,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和技能。要养成学习习惯,工作中虚心好学,掌握有关技能,提高工作能力。平时多看有益的书报,多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等,扩展视野。有机会有条件的可以多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谋生能力。

3.1.3提高权益保护意识

民工们要提高权益保护意识,首先要扩展视野,转变传统思想观念。被企业损害利益时,不能忍声吞气,不能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阿Q精神”,要有权益保护意识。要了解公司的规章制度、行业规范等,认真了解合同条款内容,只有熟悉了这些内容,才懂得哪些是自己可以争取的权益。平时要多学习了解《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必要时可以借助法律,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

3.2劳动力需求方(企业)的对策

3.2.1企业管理层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企业管理层要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千万不要把员工的利益和企业主的利益对立起来,也不要把管理层和员工的关系对立起来,应该视员工和企业主为利益共同体。应该把工人当做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工作上、生活上要多站在员工的角度想问题,为员工谋利益。

3.2.2改善用工条件,降低劳动强度

为工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既有利于提高工人工作效率,增加企业赢利,又有利于工人身心健康,符合“人道主义”精神。企业要根据行业生产的特点,尽量让车间通风、干爽、清洁,保持足够的光线,降低噪声污染等,让厂区干净卫生、整洁美观。同时要降低劳动强度,不随便加班加点,让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

3.2.3提高工人工资待遇,丰富工人精神生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工人的工资待遇,让经济成果惠及经济发展的贡献者——工人。在金融危机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双重影响下,更应该逐步提高工人工资,否则广大工人的实际工资可能不升反降。企业还应该改善工人伙食和住宿条件,只有吃得好住得好,才能安心认真工作。同时,企业应该丰富工人精神生活,缓解工作压力,让工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身心健康。

3.2.4加强工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企业对工人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可以使工人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企业劳动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能让工人觉得企业是他学习的好课堂,增强归属感。企业可以通过岗前培训让新进工人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定期不定期举行一些必要的短期或长期培训,不断更新提高工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过程中要注重实效,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同时还可以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不断提高工人的专业技能。

3.3政府方面的对策

3.3.1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和配套政策,促使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如果一味强调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优势,不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我国将永远处在制造业的低端水平。因此,政府要根据经济的发展阶段,制定不同时期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引导促使产业转型升级。要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各种有利条件和配套政策。要改革税制,适当减免企业税费,降低企业负担。要科学合理引导沿海企业转移到中西部,防止沿海产业为追求廉价劳动力而大量转移到中西部省份,从而丧失转型升级的动力。

3.3.2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和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

国内教育体制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教育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是推动教育的均等化,教育均等化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必要前提之一。要大力支持和建设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基础设施。通过工资福利待遇、职称晋升等鼓励政策,鼓励优质师资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教育。改革现行升学制度,打破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同时还要逐步建立农民工培训机制,不断提高民工的谋生手段。

3.3.3改革传统户籍制度和完善社保制度

现行户籍制度弊端重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折射,已经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格格不入。应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促使城乡居民合理流动。不断完善社保制度,提高社保覆盖率和参保率。尽快实现社保省内统筹,国家要加快改革步伐,尽早实现社保省际统筹安排,打破目前地方条块分割的局面。

3.3.4保证相关法律政策的落实

国家要保证《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政策落到实处,发挥法律政策应有的作用,也保证法律政策的权威性。有关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法律和政策,不折不扣落到实处,对执行不力的应该予以惩处。对不执行国家法律政策的企业,要按规定予以惩处。媒体要加大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有关法律政策,从而为相关法律政策的落实创造良好的氛围。

3.3.5政府应该及时向市场提供掌握的就业信息

政府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将掌握的信息对外,以促进民工就业,也帮助企业找到合适的工人。政府可以通过掌握的各种媒体对外信息,也可以在公共场所的宣传栏加大宣传力度。要加强在民工集聚地区的宣传力度,降低民工获取就业信息的机会成本。劳动部门尤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沿海城市“民工荒”问题事关重大,原因复杂。但只要劳动力供给方、需求方和政府部门三方合作,一定能够妥善解决,为我国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华婷.“民工荒”的经济学原因及其对珠三角产业发展的启示[J].经济论坛,2010(7):60-62.

[2]王寿斌.民工荒:中国职教发展的危与机[J].职业技术,2010(5):1.

[3]黄娇蕊.我国经济转型期的“民工荒”问题破解[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6):48-51.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2

关键词:海洋文化;遗产;浙江;保护

一、前言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沿海发展、港口建设、船舶建造、航海技术、航路开辟、政治联结、文化传播、商品生产、贸易互利等诸多方面,通过开发、利用海洋环境空间而存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中国沿海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的半壁江山,沿海、海岸、港口、航道、岛屿、水下等现存和蕴藏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藏量和独特的价值。这些海洋文化遗产对推动当代中国海洋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相比世界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近十年,且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遗产调查与发展理论,缺乏对于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针对性研究成果。同时,近30年来沿海城市发展与经济建设,导致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破坏严重,大量遗迹不复存在,而且这一趋势至今仍在持续。因此,在推动沿海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寻求合理保护沿海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径已刻不容缓。

浙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端,临近东海,作为一个海洋大省,浙江沿海人民与海洋朝夕相处创造了璀璨的海洋文化,但是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政策体系还不是非常完备。本文即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考察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将直观可靠的现状与学科前沿理论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有效建议,为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方向,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浙江文化软实力。

二、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浙江省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的南翼,拥有海域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域面积的2.56倍,大陆海岸线和海岛岸线长达6500千米,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20.3%,拥有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3061个,占全国500平方米以上岛屿数量的47%。浙江的海洋活动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优越的海洋地理环境与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划,使得浙江在漫长的海洋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于舟山、宁波、温州、台州与嘉兴(按分布数量多寡排序)这五个城市。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既有共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如海防物质文化遗产(诸如烽火台、炮台等历史军事遗址)、妈祖文化遗存(诸如浙江沿海渔村及岛屿上分布的天妃宫),也有独具浙江特色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涉及中日交往的海洋文化交流遗产(如舟山、宁波一线的市舶司遗址、寺庙日本友人题词与绘画等)、涉及浙江先民抵御海洋灾害的海塘文化遗产(如嘉兴海塘)。就浙江本省而言,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也有诸多的地域色彩,如舟山涉海博物馆、宁波远古文化遗址、温州沿海炮楼遗址、台州章安港遗址、嘉兴海塘遗址。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遗址不仅呈现出面上的空间分布,还是区域海洋文明历史累积的结果。如宁波至温州一线的海防遗址就包含自明代抗倭烽火台直至民国抗日工事近500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存,而温州至宁波、嘉兴一线的天妃宫遗址也是随着沿海渔村妈祖信仰自南向北扩张而不断累积的下来的。总体而言,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海洋远古文化遗产、海洋商业文化遗产、海洋港口文化遗产、海洋军事文化遗产、海洋信仰文化遗产等五个部分,其在浙江沿海城市的分布状况如下表。

表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现状

资料来源:据互联网统计与实地调查整理。

相比其他浙江沿海城市,舟山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最为成熟,这里建立了12家涉海类博物馆,将本区域乃至全国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博物馆的形式进行保护与开发,如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等国字头的博物馆。除此之外,舟山沿海村落与摩崖石刻的广泛分布也体现了这一区域海洋文化历史的悠久。而作为中国沿海著名的港口城市,宁波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其海洋文化遗产几乎涵盖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如远古河姆渡遗址、东汉越窑青瓷遗址、唐代天封塔、宋代海运码头遗址、元代高丽使馆遗址等一批在浙江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存明清时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不计其数,仅海防物质文化遗产就有120处(其中明代87处,清代33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地处浙闽交界的温州不仅分布大量明代抗倭遗址,还有20世纪三四十年代防范海匪的炮楼,这一融居住与军事防御为一体的独特建筑仅在乐清就有22处。除此之外,温州还有郑成功的遗址,如洞头郑成功校场遗址、平阳郑成功摩崖石刻等。另外,除信仰妈祖的天妃宫外,沿海渔村还大量分布信仰温州海神杨府爷的杨府庙,这种庙宇仅温州洞头县就有39座。相比前三个沿海城市,台州和嘉兴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海洋军事与信仰物质文化遗产。与温州相类似的是,台州的海神庙宇既有天妃宫,也有杨府庙,另外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仙居下汤文化遗址与东吴时期章安港遗址。嘉兴乍浦的水仙庙、天妃宫、普照庵、城隍庙,海宁的海神庙,海盐的云岫庵等众多庙宇则祭祀着形形的海神。除此之外,嘉兴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当属海塘遗址。

三、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如一颗颗明珠般点缀着这个沿海大省,它既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追根溯源的历史依据,其对当代浙江“两富”建设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在对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近一年的实地考察与访谈后,发现现存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很多问题,其现状不容乐观。这些问题主要集中研究基础数据缺乏、城市经济发展破坏、政府政策导向不足与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

1.缺乏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基础数据

尽管自2008年以来浙江文物保护部门与各地旅游部门都发起过大规模的文物遗址普查工作,但是至今我们仍然无法全面了解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除了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偏僻与难以准确鉴别外,更重要的是我们缺乏对积累基础数据的重视。而海洋物质文化遗产随时间流逝而产生的变动也给数据统计工作带来了难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现有数据已经无法准确反映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现状。如我们在平湖市博物馆网站上查到嘉兴有一个“龙湫”摩崖石刻位于平湖市乍浦镇陈山北麓的九龙山森林公园内,但在实地考察中却没有找到此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当地人对此也一无所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数据的缺乏,不仅为相关研究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也使得我们现有涉海文化政策的出台和实施缺乏现实基础。

2.沿海城市发展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

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近三十年来,浙江沿海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旧城改造工程使得原有城市格局荡然无存,宁波历史上的码头、商埠、渔港等建筑、街区、场地、标志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只能在博物馆看到,而宁波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三江码头如今只剩下一片现代化景象。与此同时,工业化建设也导致浙江大量海岛物质文化遗址消失。如在舟山市马岙镇的实地考察过程中,我们就发现当地很多海岛先民建造的土墩都被工厂取代。至今我们已无法知道浙江沿海有多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消失”,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再不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我们在几十年后将很难找到一个沿海城镇所特有的文化传承。

3.政府所出台的相关政策导向性不足

中国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是纳入文物保护的范畴。浙江现行的《浙江省文物保护管理条例》于2005年制定。就地方相关立法而言,只有1994年的《宁波市文物保护管理条例》和2001年的《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作为浙江省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舟山市,还没有专门的文物管理条例。至今仍旧空缺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使得浙江沿海各级政府缺乏对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依据。缺乏足够政策导向的后果就是不具备经济开发价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被忽视。如在舟山嵊泗列岛上的金平天后宫、沙帽礁沉船遗址、白节山灯塔、各类摩崖石刻等有专人负责管理,而定海马岙镇的凉帽篷墩遗址和洋坦墩遗址却一片荒凉。如果任凭这一状况持续下去,大量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消失就成为必然。

4.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

没有意识,就没有自觉。政府政策导向性是大方向,但具体到基层还要看民众的态度和行为。在涉及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热门旅游景区,游客还基本了解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但对其历史渊源知之甚少。具体到乡镇,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的淡漠更加严重。我们在对舟山马岙镇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仅有17%的居民知道当地有哪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而高达53.33%的居民仅在政府组织的情况下才会参与相关的保护活动。民众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还表现在浙江沿海地区有不少工厂和企业在不经批准的情况下建造厂房,破坏海洋物质文化遗址。同时,趋利性的海底非法打捞水下文物的行为在浙江沿海也时有发生。

四、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建议

对于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到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行动中去。针对实际调查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目前最迫切的是由政府支持地方高校常态化普查与研究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成立由省市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加强政策引导。在此基础上,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的模式。最后,各地方文化旅游部门要加强对本区域居民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与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

1.常态化的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研究

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分布的准确把握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相关保护政策的前提,而普查工作需要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就需要由省政府牵头协调地方政府与相关科研院所开展常态化的普查与研究工作,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以便各级政府了解本区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与保护状况。与此同时,省政府应适时引导高校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以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教训。

2.涉海省市成立由政府主导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

要改善现有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缺失的现状,就需要成立由省政府主导,各相关部门、高校参与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以统筹制定符合地方特色的相关条例、规定,以实现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法可依,更加合理有效的强化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同时,该委员会作为省级及地方政府的咨询机构,负责提供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前瞻性政策研究。

3.浙江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高低及广泛分布的态势增加了我们管理与保护的难度,这就需要由省市旅游部门主导,文物保护部门、高校参与设计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级分类保护与开发模式,将本省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可开发程度的高低及其价值进行合理排序。将符合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交由专业旅游机构进行保护性开发,而其余不适合进行市场性开发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按照其价值由文物保护部门进行差异化保护与管理。

4.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

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大人民的参与。通过支持地方海洋文化活动,大力宣传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提高海洋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区域的保护意识。与此同时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与媒介,加强海洋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不同区域的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以增强其对于海洋物质文化遗产了解的兴趣及参与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宏,李强编.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12)[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

[2]张亚红,徐炯明编著.宁波明清海防研究.宁波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系列丛书[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2.

[3]杨宁主编.浙江省沿海地区海洋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4]余群鸣.乐清炮楼的分布与建筑特色[J].东方博物(第三十九辑),2011(2).

[5]陈爱琴.洞头杨府爷信仰调查[J].苍南文化,2011.

[6]柳和勇.简论浙江海洋文化发展轨迹及特点[J].浙江社会科学,2005(4).

[7]李加林,王杰.浙江海洋文化景观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8]苏勇军.浙江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9]曲金良.海洋文化艺术遗产的抢救与保护[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10]浙江省温州市人民政府.《温州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温政令第49号),2001年3月17日.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3

关键词:山东;传统海洋信仰;近代化

导言

山东传统海洋文化崇拜历史悠久,从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清前期,有过繁荣、也有过衰落,但是从未中断过。可以说,山东传统海洋信仰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山东传统海洋信仰在这几千年的传承中可能因为特殊环境有所改变,但总体而言山东传统海洋信仰是一脉相承的,其本质特征没有变。而到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传入却对山东的传统海洋文化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山东传统海洋文化发生了质的改变。其中受冲击最大的就是海洋信仰,冲击的急先锋是基督教和西方的先进科技。

一、基督教对山东传统海洋信仰的冲击

基督教对山东海洋信仰的冲击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基督教对山东沿海民众海洋信仰的直接冲击,即原来信仰海洋崇拜的人们开始接受基督教;二是,传教士在传播基督教的过程中通过创办新式教育和医院,来传播科学知识,促使信仰传统海洋崇拜的民众对崇拜对象由盲目到科学的转变。

(一)基督教信仰对山东传统海洋信仰的直接冲击

在基督教传入山东之前,山东传统海洋信仰主要是龙王信仰、天后信仰、仙姑信仰、神化的海生动物信仰等。这些信仰主要是在科技水平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在面对无可预测的海洋,自发形成的一种盲目崇拜。虽然基督教与山东传统海洋信仰有很大差异,但是基督教在山东传播过程中采取了与传统海洋文化融合的手段,因此基督教在山东沿海的传播还是使许多原本信仰海神的民众接受了基督教。

基督教传入山东是在19世纪20年代。最开始传入的是新教一派,进入山东的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沿海到内陆:从烟台、登州登陆,然后由北向南、由东到西传播;一条是由内陆到沿海:由北部的天津南下,一路向东向北传播。这两条路线以第一条为主,第二条次之。基督教从海上而来,不免会对山东沿海的海洋信仰直接造成冲击。《高密县志》载:“释道两教逐渐式微,最近调查,释家仅有数人,道教虽较释家为多,亦不过假庙舍为糊口计,清真道人现已绝迹,耶稣天主教颇为发达。”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对当时山东传统信仰的全面冲击,包括海洋信仰。

(二)基督教传播过程中对山东传统海洋信仰的间接冲击

基督教对山东海洋信仰的间接冲击,是通过传教士创办教育、开办医院等方式,传播先进的科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对山东沿海居民海洋信仰产生影响,使其自发地意识到海洋崇拜的盲目性和迷信性,从而信仰发生根本性改变。

基督教在山东创办过许多学校,小学到大学不等。其中最著名的教会大学是齐鲁大学,由美国、英国等国的传教士共同创办。除了大学,传教士还创办了大量初等教育。在青岛就建立了8所中学,1899年创立的德华书院、1901年创立的礼贤书院、1910年创立的北长老会、1912年创立的同善会等等。传教士不仅传播正规的学校教育,还对普通民众进行知识的普及。随着上至知识分子下至普通群众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为过去无法解释的海洋自然现象找到了科学依据,对之前的海神信仰有了新的反思,不再盲目迷信海神。

古代,在人们心中,海神除了保佑出海平安、渔业丰收的功能外,还司职很多事情,如护佑国家安定、掌管人之生老病死乃至生育。传教士开办的医院即对海神所司职的治愈疾病功能造成了冲击。医院运用科学手段和仪器,救死扶伤,比祈祷海神效果更加明显。因此人们生病不再盲目地祈求海神或使用巫术,而是更多地采用科学方法医治疾病。民国时期,山东沿海的教会医院主要分布在烟台和威海:烟台4所,医治人数212人,治病人次58645人;威海一所,医治人数45人,治病次数39476人。②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教会医院在山东沿海的医疗卫生事业中已占有重要地位,医治人数众多。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人们向海神祈求平安的诉求大大降低。

二、西方科技促进山东传统海洋信仰的转变

西方科技对山东传统海洋信仰的冲击是根本性的,质的变化。山东海洋信仰起源于生产力极低的古代,人们面对海洋这一不可预之的自然,萌发了最原始的崇拜。但到了近代,西方先进科技的传入,尤其是海洋灾害防御能力以及航海技术的提高,使人们不再一味地畏惧海洋,而是对海洋有了更加科学理性的认识。

山东传统海神崇拜的首要内容是祈求平安,这在航海技术不发达,对海上天气不可预知的古代,是首要之义。山东沿海最频发的海洋灾害是风暴潮、海冰、海雾,危害大、波及范围广。1845年春曾爆发一场大规模的海潮,波及八县。许多县志都曾记载:光绪《利津县志》:“道光二十五年春,海潮为灾。”③光绪《沾化县志》:“二十五年春,海溢。”④民国《无棣县志》:“二十五年春,海潮漫溢,淹稼。”⑤

沿海渔民遭受过海洋灾害带来的痛苦,深知它们的“无情”。因此,在长年累月的航海中,总结了一些预测气象的经验,以防灾害。虽然这些实际经验对渔民出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海洋是变幻莫测。要准确预测海洋气候变化,必须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技术。1898年德国在青岛建立“气象观测所”,这是近代山东第一个气象研究机构。之后,山东海洋气象监测站如雨后春笋般在沿海各地建立,山东海洋气象监测系统不断完善,为沿海海洋灾害的发生起到了精确的预测作用,减少了海难的发生。与此同时,人们的心理上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对变幻莫测的海洋不再盲目崇拜,面对海洋更加从容、自信。

山东海洋交通的近代化主要体现在交通工具的现代化,现代新式轮船取代传统木帆船。轮船相对于木帆船有其明显优势。轮船是由动力驱动,不仅速度快,载重大,在面对变幻莫测的大海及海盗时,能较好地抵御灾害。《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载:“民船航行,依靠风力、水流或人力,因此常因天气恶劣而延长运送日数,而且,水浸及其他事故给货物带来的损失也不少,由于保险制度不发达,这些损失得不到可靠的赔偿。轮船运货迅速可靠,而且可以在短时间内运送大量货物。”⑥因此,轮船出海遭遇事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安全性提高。这样以来,人们对于海神的诉求就没那么强烈了。(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

注解:

①余有林,曹梦九:《高密县志》,民国24年(1935),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302页。

②《民国山东通志》编辑委员会编:《民国山东通志》第四册,山东文献杂志社出版2002年版,第2072页。

③盛赞熙修,余朝弊耄汗庑鳌独津县志》清光绪九年(1883年)刻本。

④梁建章修,于清胱耄好窆《沾化县志》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铅印本。

⑤侯荫昌修,张方墀纂:民国《无棣县志》民国十四年(1925年)铅印本。

⑥日本东亚同文会:《支那省别全志》,第10卷,第281―282页。

参考文献:

[1]交通部烟台港务管理局编:《近代山东沿海通商口岸贸易统计资料(1859-1949)》,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2]青岛市档案馆编:《帝国主义与胶海关》,档案出版社,1986年。

[3]聂宝璋、朱荫贵编:《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4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叫__*,负责__*全面工作。20__年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分局领导班子的工作思路,本着俭省、节约的原则,引导全段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全段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不断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及时、准确、高效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七项工作任务,向党委和分局领导班子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给各位领导、各位同事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积极参加分局组织的各项活动,始终坚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关心下属;业务上,精益求精,充分利用工作之余,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自己加压、充电、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和工程管理技能。全面贯彻党委和分局领导班子的指示精神,以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引水畅通为目标,结合分局今年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现有情况下,对单位和工程管理有利的先进做法,创新性的开展工作,使__*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二、业务工作:

20__年按照管理段职责和分局领导班子的安排,坚持引水期间二十四小时值班,适时处理引水安全工作,全年无责任事故发生,完成了安全引水,渠道安全度汛、水毁工程统计、05年度水毁工程维修质量监督、四护员管理合同修改、配合分局有关科室完成了三义寨灌区专项应急抗旱预案的起草工作,已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主要完成工作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

1、安全引水工作。

20__年第一次引水前,带领全段干部职工对本辖区内的分水口门进行了保养、维修、调试,渠道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处理,从而保证了启闭机运用自如和安全引水。引水期间,对渠道、各分水口门严加管护,早晚巡查,确保了引水安全。

2、渠道防汛工作。

根据分局度汛暂行办法,制订了__*安全度汛实施办法,责任到人,作到了“三到位(措施到位、实施到位、监管到位)、一确保(确保工程万无一失)”,共整修、保养、调试启闭机20余台次,清除排水口内土方30立方;每次大雨过后,都能及时到渠道上查看水毁情况,分析水毁原因,形成书面材料及时报分局有关领导,保证了__*范围内的渠道、建筑物安全度汛和沿渠工程管理道路全年畅通无阻。

3、完成了20__年度四护员工作总结及表先工作,南分干四护员合同修改及新管理合同签订工作,免除了近3年全部补助费用。

4、完成了本段范围内水毁工程及桥、涵、闸的统计工作,为分局拟订下步工程维修计划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5、全段人员共同参加了辖区内05、06年度水毁工程修复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在施工中严格按规范、规程进行,要求各道工序必须做出样板后方可施工,经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达不到样板要求的坚决返工,变事后监督为事先预防,不但减少了材料浪费,同时提高了工程质量,遇到施工难点问题,积极同施工单位一道出注意、想办法,给施工单位提合理化建议,解决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得到了施工单位的认可。

6、定期对毛古枢纽及沿渠启闭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及维护,做到“经常养护,随时维修,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方针,确保设备良好,运行正常。每周定期对管理段院内及启闭机房卫生进行清洁打扫,始终保持清洁卫生。在南分干0000——1500道路整修工作中。共购买砖渣5.8m3,动土方240余m3,淤泥路段得到了改善,如今道路平整,树木整齐,使亮点工程真正靓起来了!

7、每周定期不定期对渠道四护员合同履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告知有关四护员,及时记入四护管理档案,及时修复合同范围内的水毁工程,发挥了群管人员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使四护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全年四护员无大的违约事件发生,使沿渠树木得到了正常生长,即使在汛期所辖管理道路也达到了常年畅通无阻。

8、组织全段人员积极参加了分局举办的职工运动会,强化了全段人员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提高了全段人员的参与竞争意识。

9、在市文明委对我局进行省级文明单位验收时,全段人员积极主动地配合局有关部门迎接文明委的验收,为我局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了各自的一份力量。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5

现行高中新课标教材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内容的编排、知识结构的更新,以及与现代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衔接,都体现了出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新编教材不但增加了大量有现代气息、内容多样的插图,增加了生物教材的趣味性,还在主体知识之间穿插了“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阅读板块。这些内容虽然不一定在考试范围之内,但是其丰富性、多样性与趣味性,都为生物教科书和生物学习增加了一抹清新之风。同时,也表现出了生物学科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注重发展学科育人功能的显著特征,即在注重生物知识体系的同时,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发展生物思维能力,提高生物素质。那么,如何利用新课标教材优化高中生物教学呢?该文将进行详细分析。

1发挥教材编排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教材的每一张开头都有配有说明的插图:文字既有生物学科的严谨,又有有诗一般的韵味,改变了生物教材刻板的特点;插图与学习内容紧密相关,却更富有审美情趣。它具有导入新课的功能,以此为知识背景或实际问题引入该章主要学习内容,或以它为背景向学生介绍了有关生物概念,或带着由实际问题抽象出生物概念,或给学生说明生物概念是从我们生活中逐步抽象出来,并为生产和生活服务,进一步在生产和生活中发展的事实,使得原本严谨、刻板的生物学习变得富有活泼而富有生机。教材中还有“知识链接”(“相关信息”)、“与生活的联系”、“科学前沿”(“科学教的故事”)等了解与阅读板块。这些板块的内容丰富生动,符合高中生学习的需要,不但实现了生物相关知识的拓展,开阔了学生的生物学习视野,还加强了生物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了生物学习为生活服务的特点,而且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学教的故事、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沿,来激发学生树立学好生物、献身科学的人生理想。

2利用教材环环相扣的优势,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新编高中生物教材每个章节内部学习内容的设计环环相扣:每一节开头都会图文并茂地提出“问题讨论”,设置一个悬念吸引学生主动进入探究(起到激趣作用);然后以“本节聚焦”的形式设计数个(2~3)问题,来引导学生对本节主要学习内容的思考(提纲挈领的作用),突出学习要点;然后是“实验”(“思考与讨论”、“技能训练”、“资料分析”等)环节,这个环节主要是发展学生的实践操作、合作探究和生物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操作和思维能力发展);之后课后“练习”题目设计;每章结束有“本章小结”,概括本章学习重点,已在对学生的课堂学习进行训练、巩固和检测。

教材编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提高教学实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教师要充分发挥教材的编排优势,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发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操作实践和科学思辨能力,让学生由传统的通过听讲获取知识,转变为通过与课本对话、与周围人互动(包括教师)和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创新思维能力,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见解,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和创新精神。

3结合教材的新特点,突出生物教学的德育功能

《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生物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并显示出强大的经济力量,已成为科学发展和技术革命的世纪标志。生物科学和技术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由此可见,生物知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生物技术如任何一项科学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需要知识的拥有者具有高尚的节操,因此,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成为生物教学的重要内容。但是,德育教育的进行,要做到潜移默化,寓德于教。既要克服单纯传授知识、忽视德育的倾向,又要克服脱离学科教学内容空洞说教的倾向。翻开高中生物教材,我们发现教材中选择了古今中外无数生物学家及生物工作者不畏艰辛,努力探索的事例。正是这些前人的刻苦追求、不懈努力,才形成和发展了“生物”这门科学。研读它的历史会使学生受到启迪,心灵上受到熏陶,精神上得到享受,有助于对生物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教材中还有许多环境保护方面的小知识与思考题,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让学生懂得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要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如:教材的绪论部分对达尔文、孟德尔、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我国在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新陈代谢中介绍了斯巴兰让尼的发现;教材中让学生思考臭氧层的破坏对植物和人体有什么危害?如何保护臭氧层?等等。

4从阅读板块入手,推动生物学习的拓展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6

在铁路护路联防工作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开展多形式地宣传教育,在全区上下创造浓烈铁路护路舆论氛围

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铁路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教育广大群众自觉知法、守法、爱路、护路,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护路联防工作中来,我们坚持经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广泛宣传与重点宣传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开展铁路护路宣传活动。

1、利用宣传媒体,开展广泛性宣传。我们护路办通过不定期地编发简报和新闻稿件等方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优势,开辟专栏节目,面向全社会开展了广泛地护路宣传活动。年编发简报和新闻稿件20余篇。同时,我们还采取在铁路附近的村屯设立护路宣传板、在村委会设立法制宣传栏、在村规民约中加入爱路护路内容、结合四五普法开展法制讲座等方式,对广大群众开展宣传教育,切实解决部分群众对铁路护路法律意识不强的问题,加强了群众社会公德教育,培养了广大群众参与支持护路的社会责任感。

2、抓住重点对象,开展包保性宣传。我区护路联防工作开展以后,各乡镇都相应成立了由综治办、公安、司法、武装、妇联、团委、教育等部门人员参加的法制宣传组。针对不同对象,经常深入大牲畜养殖户、五残户、废品收购点、小烘炉及暂住户、有前科劣迹人员户等重点户中进行包保性宣传,签订责任状,明确专人看护,防止造成大牲畜及痴呆聋哑傻人员上路,发生不必要的伤亡;防止违法、违规收购铁路设施、设备,减少偷盗、破坏铁路设备的可能性;预防流动人口和有前科劣迹人员偷盗、破坏铁路设施、设备,保证行车安全。

3、面对幼小孩童,开展教育性宣传。为扩大法制教育的宣传面,从2000年起铁路沿线的中小学法制教育课中,都普遍增设了爱路护路内容,并针对不同层面,开展灵活多样的教育宣传。对幼儿班的孩子采取课前、课后讲解,与看护人搞好对接等方式进行宣传教育;对1-5年级小学生采取每周利用课余时间,请法制副校长讲授爱路护路方面知识,同时规定每学期不少于3课时铁路护路知识教育,并不定期召开以爱路护路为内容的主题班会、队会和家长会,采取以案说法、排演护路小节目、法制演讲比赛、组建义务宣传队等多种形式,教育广大中小学生和学生家长自觉爱路护路。在暑假期间,中小学生义务宣传队还与乡镇法制宣传组一起深入村屯、农户,向广大群众宣传爱路护路知识,开展科普宣传和法制宣传。

4、地方铁路联手,开展集中性宣传。我们和铁路部门互相配合,结合宣传《铁路法》、《铁路运输法》;开展铁路站车专项整治;树铁路运输良好形象等活动,充分利用有线广播、组织文艺宣传队、散发宣传单、张贴标语口号、挂过街旗等形式,每年都开展了2-3次大规模的爱路护路集中宣传活动。今年我们共出动宣传车52辆次,发宣传单2万余张,张贴标语570幅,刷写标语68条,仅四方台、东富等铁路沿线乡镇直接受教育人数达1.2万余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二、坚持经常性地打防结合,在铁路护路上确保安全畅通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区、乡、村三级都坚持经常抓、抓经常,加大对护路工作人、财、物的投入力度,确保打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了铁路动脉的安全畅通。

1、加强治安巡控。目前,我区铁路沿线的每个村都成立了5-7人的护路联防小分队。全区共有护路联防员174名,统一标志,巡查看护。在广泛巡逻的基础上,护路联防小分队还对易发案及群众法制意识淡薄的重点村屯、无人看守道口等重点部位开展了重点巡逻,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快速处理,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和治安案件的发生。在加强铁路沿线治安防控巡逻的基础上,各乡镇综治办和公安派出所还经求辖区铁路部门的意见,密切配合铁路部门维护站区治安秩序。

2、明确责任监管。自2000年开展护路联防工作以来,我们就在铁路沿线乡镇的村规民约中增加了爱路、护路的内容,规范村民的行为,提高村民的法制意识和护路的参与意识。每年初,区委、区政府、铁路部门与铁路沿线各乡镇、乡镇与所辖各村都分别签订《护路承包责任书》,落实责任,细化任务。铁路沿线各村与大牲畜养殖人员、五残人员的监护人、废品收购站点和小烘炉的经营业主也分别签订责任书,落实了包保责任制,每年兑现一次。2003年,我们对因乡镇领导工作变动,两个月没有配备护路办负责人,而导致护路工作无人管、无人问,工作脱节,不能及贯彻落实护路工作精神的一个乡镇,进行了全区通报批评,并限令其马上配备护路办负责人员,保证护路工作正常进行。

3、突出重点整治。在认真落实防范控制措施的基础上,我们每半年对铁路沿线治安状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了解铁路沿线的不安全隐患、重点路段和易发治安案件的重点村屯,掌握治安信息,并制定方案集中整治。今年以来,通过调查摸底和集中整治,共清理三无(无暂住证、无固定住所、无固定收入)人员63名,对11名劣迹人员逐人落实了帮教措施,依法取缔了3个违法经营的废品收购点,有效地维护了铁路运输大动脉的安全。

4、强化督导检查。为了加强护路联防工作的督导检查力度,在各乡镇护路办定期自检自查、上报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区委政法委、综治办专门成立了铁路护路工作检查督导组,不定期地深入铁路沿线乡镇和重点路段、重点村屯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限期解决,同时全区通报。督导组把各乡镇护路工作开展情况记入年度考评档案,作为年终综合治理工作考核考评、排列名次、奖惩的重要依据。在年初召开的全区政法工作会议上,我们从护路经费中拿出1万元表彰奖励了10名护路工作先进个人和10个护路工作先进集体,有力地促进了创建活动的扎实开展。

三、坚持党政齐抓共管,在发展稳定大局上高度重视铁路护路工作

自护路工作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就把爱路护路工作作为关系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评、同总结、同奖惩,严格实行护路工作责任制,精心组织实施。

1、建立组织机构。几年来,区委、区政府把铁路护路工作作为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盘考虑,一并实施,并切实加强了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在原有铁路护路联防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重新调整组建了包括铁路相关部门在内的全区爱路护路暨创建安全文明铁道线活动领导小组,实现组织领导一体化,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是坚强的领导保证。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委综治办,并抽调得力干部专抓此项工作。同时,沿线各乡镇党委、政府也把护路联防工作作为深化基层综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工作日程和全年工作规划,明确职责任务,认真组织实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组成的护路工作领导机构,在乡镇综治办挂护路办牌子,由乡镇主管政法、综治工作的副书记负责此项工作,并设专人负责情况综合、信息反馈,及时掌握创建活动情况,保证了此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7

医院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也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1]。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与科室护士长素质密切相关,科室护士长是最基层的管理者,肩负着众多角色,是联络者、代表者、传达者、计划者、处理冲突者,科室资源管理者和分配者,而门诊护理工作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因此,对门诊护士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士长的工作能力、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护理质量,如何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医院管理、护理管理、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变化是护士长面临的挑战。本文浅谈门诊护士长的工作能力及自身管理素质。

1注意服务意识,提高护理质量

1.1采用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护理队伍中,人员素质高低不一这是由于护士的年龄结构、业务能力、临床经验、知识水平、学历及事业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护士长在工作中对护士应坚持经常性教育,要教育护士懂得自身的价值和创造力,以各种方式宣传我国护理前辈为护理事业呕心沥血的事迹,使护士在平凡的护理工作中觅出其伟大崇高之处;还要进行严格规范化训练教育,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对门诊护士的考核内容及细则要求护士长要定期抽查考核每班护士工作质量,做到分诊、巡诊及基本操作随时查,专科技术重点查,帮带年轻护士,同时发挥年轻护士特有的朝气和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强烈的创新意识带动、影响老护士,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1.2把握目标管理,提高门诊护理基础质量:熟练掌握门诊基础护理工作理论和操作是门诊护士的基本功,也是检验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护士长应重视护士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能力的培养,有目标的拟出计划,将其落实到班次个人。当班护士必须熟悉各科疾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每天在分诊空隙时间问候诊患者,宣传疾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并同时宣传季节性传染病的特点及预防。护士长则采用跟班抽查的考核办法认真检查其责任落实情况,检查结果交护理部汇报,并作为年终对每位护士进行业务综合评价的依据。

1.3合理排班、科学分工:根据工作的任务和要求,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思想水平、工作表现,本着有利于工作,有利于节省人力,护士长作为护士的代言人,首先,要有利于工作,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要以诚相待,做护士的知心人。护士长在工作中要关心下属,做到一视同仁,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发现下属的错误时应注意批评言辞,不要因为用辞不当而伤害护士之间的自尊心。做到科学分工、职责清楚、分工明确,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防止脱节,真正做到有条有绪、忙而不乱。

2运用心理学调动护士的管理潜能

护士长单靠传统的经验管理手段远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管理需要,为使护士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护士长应做到:①更新护理管理方法:护士长应将强硬的单控式管理转换成柔性的激励式管理,在管理行为上尊重护士,从心理上缩短与护士间距离。护士长既是护理工作领导者,又是护士的同事和朋友;②要激发护士的管理潜能:要唤起护士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护士的管理潜能,才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护士长应有目标地引导护士建立领导者和管理者意识,创造条件使其掌握领导和管理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当护士的管理水平提高,成为有效的管理者后即可主动地、有计划地实施、落实各项护理计划。护士长则作为领导者和指挥者,全面控制护理管理系统工作,而护士群体参与管理,提高了门诊护理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3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管理效益

护士长的理论道德修养水准支配并决定护理管理效果,而护士长的思想觉悟,业务技术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又直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在现代护理指挥系统中,一名称职的护理管理者应具备以下素质。

3.1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包括善用职权的领导能力,激发创造性、调动积极性的组织能力.具有沉稳冷静、敏锐、果断的分析判断能力并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谦虚谨慎,朝气蓬勃,光明磊落,一丝不苟,以身作则。具有积极上进的拼搏精神,善于自我调节,使自己的心境在工作时保持最佳状态,以一个积极向上的我形象去影响和带动周围护士,使之产生巨大凝聚力[4]。

3.3具备爱人之心,容人之量护士长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学会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克服心胸狭窄,嫉贤妒能的自私行为。

3.4刻苦钻研业务,做学科带头人护士长必须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熟练的操作技术,了解国内外护理工作的前沿动态,走在护理改革、护理科研的前列。

3.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对工作敢抓、会抓、敢管、会管,敢于讲真话,勇于承担责任,讲究方法,注重实效。在不越级指挥的前提下将自己独立自主的管理才能和灵活的应变能力恰到好处地应用到管理工作中,以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地实施管理工作。

总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长,不仅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还应是学习上的带头人,技术上的排头兵,在精神上和体力上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胸怀坦荡,待人诚恳,知人善任,善于沟通,能够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集思广益,妥善安排科室工作,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护护、医护、护患关系及兄弟科室、辅助科室、后勤供应、器具维修等系统的关系,使各方面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才能提高整个科室的工作和服务质量,最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这样的护士长才能成为称职的护士长。

参考文献

[1]李纯素,唐平.门诊护士长质量管理体会.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101-102.

[2]潘景雯.浅谈当好门诊护士长的体会.世界今日医学杂志,2001,2(8):736.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8

关键词:护理教育;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近年来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护理教育研究也日渐深入,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护理专业岗位特点,符合护理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而形成独立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加强教材改革与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和目标要求的教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缺少护理专业的专用教材,且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护理专业的需求,未能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现有供本科护理专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供其他专业用的教材并无明显差别,如国内大多数高等护理教育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与临床专业共用由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编写模式,但大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的选取侧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坚守基础课程的定位;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人体结构学》教材,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融合为一体,但90%以上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属于两门课程,分别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与考核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教学借鉴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形式,部分高校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实践已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近几年我们开发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1]融为一体,编写适合本科护理教育的《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势在必行。

2《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是为学生以后临床护理服务,但临床上到底需求哪些内容?如何根据护理职业岗位需要重组《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真正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如何确定教材结构、教材形式以及编写思想上的创新点?特别是教材编写思想上的创新;如何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护理解剖学》教材的编写中?首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各级护理工作统计中急危重症监护病人显著上升;随着介入治疗的大量开展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急剧增加,术后导管护理大量增加;尤其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专科护理操作如心内注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泪道冲洗等逐渐增多。其次,分析以上述临床护理工作调查结果设计座谈提纲,组织高年级学生、临床护理专家召开座谈会,主题贴近护理岗位来确定编写重点内容。如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定位编写教材突出全身体表标志内容;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编写教材突出表浅血管神经体表投影;为提高学生防范失误的能力编写教材突出与各种注射、穿刺、插管、急救等操作定位、操作技术控制的解剖学知识。最后,结合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学教研相关文献检索分析,最终确定编写思想、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创新,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并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最后通过课堂实践,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用于教材内容的调整上,以编写出既能够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又能兼顾终身教育的高等学校《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3《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创新

3.1思想创新

在教材编写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遵循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为护理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须够用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重在基础,贴近临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2]。

3.2内容创新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紧贴护理岗位需要,同时保证人体解剖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内容选择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职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尽可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教材编写中。对与护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充分描述,如运动系统内容突出全身表面标志、易于发生骨折和损伤部位的解剖知识;如内脏学突出各系统重要脏器位置、结构功能,尤其要突出内脏插管涉及的脏器和部位;如脉管系统突出心、全身动脉主要分支、表浅动脉压迫止血点和全身浅静脉等内容;如神经系统突出周围神经重要分支、与注射和性神经损伤等有关内容。同时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在各章节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对其他内容只作一般介绍。如腹腔血管和神经的分支分布、出入脏器的结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运动系统部分内容等进行删减和压缩。

3.3形式创新

在教材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尽可能做到贴近专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3]。根据高等护理教育需要,重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本教材是医学基础课程贴近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机尝试。全书分为9章,每章前设置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大纲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每章内容分基础模块和护理应用模块2部分,基础模块在内容选择上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护理专业需要,使其内容符合护理专业岗位执业标准。基础模块中“知识卡片”是护理专业知识的拓展(如学科进展、学术前沿等),体现专业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护理应用模块结合临床常用的诊疗、护理操作技术,从解剖学知识应用的角度上,研究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阐述操作的定位、局部层次结构与操作的关系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提前感受基础知识与应用的结合。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服务人群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专业模块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每章末设置思考题,紧贴执业考试内容和题型,尽可能利用临床护理案例展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4]。如第七章感觉器:上部基础模块包括第一节视器(分眼球、眼副器、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节前庭蜗器(分外耳、中耳、内耳);下部护理应用模块包括泪道冲洗术、球结膜下注射术、球后注射术和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共四节内容,每节内容包括应用解剖和应用要点;正文后临床护理案例如:某高校大一男生,游泳后出现双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接着出现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眼皮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就诊后医生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请运用视器相关知识指导结膜炎病人局部滴眼药水,如何滴入眼药水才能使其与结膜完全接触?滴完后常常需要自己用手指尖按压该眼内眦角处,请解释其原因?为避免急性结膜炎的传染流行,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编写《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即使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又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增强学习兴趣,是解剖学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革新的一种尝试。期望这种尝试能使学生不再感到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枯燥无味,难学难记,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应用它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护理应用能力。形成人体解剖学教学与临床护理应用的零距离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充分体现《护理解剖学》教材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刘桂萍,张伟宏,吴爱群.护理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8.

[2]张伟宏,赵秋民,刘桂萍.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临床与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4):492-493.

[3]张伟宏,郑老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56-224.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9

关键词:科普剧;创作与表演;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1-012-001

近年来,科普剧发展犹如雨后春笋,势头喜人。广大基层学校借助编写科普剧、表演科普剧宣传科学知识,形成了鲜明的学校科普教育特色。然而,在实践中发现,基层学校科普剧本的创作和表演还存在良莠不均的现象,题目大内容空、内涵窄表演单一,直接影响科学知识在广大青少年中正确的普及和表演效果。如何能让科普剧有很高的观赏及感受价值呢?笔者认为,科普剧要符合几个基本要素。1、完整的故事。2、符合故事内容的科普知识。3、感人的剧情。4、生动的表演。

对学校开展科普剧创作与表演,有以下一些基本思路

一、创作题材多样化

1.捕捉热议话题,题材前沿化

词典中对“前沿”一词的界定为:前部的边沿。这里提到题材的“前沿化”是指编写创作科普剧立意要新颖、独特。创作者要从生活、学习、社会热点、世界新闻里发现好题材、挖掘新题材。

世界是平的,每天来自网络、电视、报纸的新闻、动态铺天盖地。创作者可从繁杂的信息来源中筛选热点话题、重点话题作为科普剧的题材。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人们逐渐意识到震前防御及震后自护自救知识的重要,我市某小学借此题材创作了科普剧《生命》,剧情生动感人,表演真挚质朴,让观剧者在被剧情打动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地从中细致了解到地震防护的相关知识。近年来,温室效应、垃圾分类、低碳环保、食品安全等热议话题,也可以成为创作者的选择。

2.重组经典素材,题材创新化

《十万个为什么》是少年儿童出版社在20世纪60年代初编辑出版的一套青少年科普读物。50多年来,这套书作为科学启蒙读物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学校教育中《科学》《物理》《化学》等课程的教材中也包含着许多经典的科学知识。创作者如能将这些经典的科学知识变换角度,重新构思,也是不错的题材。

二、表现方式多样化

科普剧它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在观看表演,跟随人物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参与科学实验,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少年儿童是科普剧的主体受众,因此,科普剧的创编应充分考虑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但持续时间不长,自控能力还较弱的特点,巧妙设计和安排,引人入胜,才能使科普剧获得成功。

1.增加矛盾冲突。科普剧创作需充分利用故事情节为线索展开,体现戏剧冲突。因此,创作者要围绕想要表现的科学知识,设计故事情节,故事中应巧妙地制造矛盾,产生冲突,形成戏剧效果,然后通过科学的方法或科学原理的解释,消除矛盾,解决冲突。例如某市的科普剧《两小儿辩日》中,通过两个小朋友对太阳大小、远近、冷热的激烈辩论,制造冲突,并穿越时空把古代和现代的科学代表融入在剧情里,对辩论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展现了较高的舞台效果,普及了科学知识。

2.呈现形式多样。科普剧要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可以在保证正确传播科普知识和科学观念,崇尚科学的前提下,借助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来进行科学知识的宣讲。如:小品、相声、音乐剧、演唱、舞蹈等。特别是学校在科普剧的创作中可以充分发挥学校在音乐、舞蹈方面的群体优势,尽可能地丰富科普剧的表现形式,增加其观赏性和趣味性。

三、表演形式自然化

学校科普剧一般由学校的老师、学生参与表演。他们不是专业的演职人员,而演出中不论是剧情的展开、科学原理的阐述,还是实验的操作等,都需要演员投入地表演。要想使科普剧的表演自然、清新,需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演员的挑选。科普剧演员应挑选性格活泼、外向、开朗的教师或学生。这样的表演者才能在表演中落落大方、既自然又有激情。还能够活跃整场的演出气氛,营造出活泼热烈的舞台氛围,调动起观众的观看热情。

2.精炼语言的表述。科普剧的语言因其受众面是少年儿童,就要求科普剧的语言简短明快,可使用孩子们常见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让语言活泼生动起来。尤其是剧中涉及的科学原理,表述的语言要简洁、好记、易懂。创作者可恰当选用网络语、地方方言、口头语(不可通篇使用),让科普剧中的语言更加贴近生活,赋予时代气息。

3.加强技巧的培训。表演者选定后应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表演技巧培训,让他们学习如何利用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塑造角色,吸引观众融入剧中。表演者要在熟背台词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观察、体验生活,揣摩所扮演角色的心理特点,展现他们的表情、神态、举止和动作,让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传神。

4.巧用镜面打磨。为使科普剧表演更为自然,在科普剧排练时,可录制现场视频,进行特写拍摄或是让表演者面对镜子演练,让他们可以细致的观察到自己的一举手、一投足,以便不断改进。使自己的表演吐字清晰、生动;动作准确、到位,面部表情自然。

神经内科护理前沿知识篇10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缺少护理专业的专用教材,且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护理专业的需求,未能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现有供本科护理专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供其他专业用的教材并无明显差别,如国内大多数高等护理教育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与临床专业共用由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编写模式,但大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的选取侧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坚守基础课程的定位;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人体结构学》教材,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融合为一体,但90%以上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属于两门课程,分别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与考核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教学借鉴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形式,部分高校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实践已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近几年我们开发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融为一体,编写适合本科护理教育的《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势在必行。

2《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是为学生以后临床护理服务,但临床上到底需求哪些内容?如何根据护理职业岗位需要重组《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真正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如何确定教材结构、教材形式以及编写思想上的创新点?特别是教材编写思想上的创新;如何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护理解剖学》教材的编写中?首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各级护理工作统计中急危重症监护病人显著上升;随着介入治疗的大量开展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急剧增加,术后导管护理大量增加;尤其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专科护理操作如心内注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泪道冲洗等逐渐增多。其次,分析以上述临床护理工作调查结果设计座谈提纲,组织高年级学生、临床护理专家召开座谈会,主题贴近护理岗位来确定编写重点内容。如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定位编写教材突出全身体表标志内容;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编写教材突出表浅血管神经体表投影;为提高学生防范失误的能力编写教材突出与各种注射、穿刺、插管、急救等操作定位、操作技术控制的解剖学知识。最后,结合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学教研相关文献检索分析,最终确定编写思想、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创新,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并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最后通过课堂实践,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用于教材内容的调整上,以编写出既能够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又能兼顾终身教育的高等学校《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3《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创新

3.1思想创新

在教材编写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遵循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为护理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须够用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重在基础,贴近临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

3.2内容创新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紧贴护理岗位需要,同时保证人体解剖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内容选择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职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尽可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教材编写中。对与护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充分描述,如运动系统内容突出全身表面标志、易于发生骨折和损伤部位的解剖知识;如内脏学突出各系统重要脏器位置、结构功能,尤其要突出内脏插管涉及的脏器和部位;如脉管系统突出心、全身动脉主要分支、表浅动脉压迫止血点和全身浅静脉等内容;如神经系统突出周围神经重要分支、与注射和性神经损伤等有关内容。同时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在各章节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对其他内容只作一般介绍。如腹腔血管和神经的分支分布、出入脏器的结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运动系统部分内容等进行删减和压缩。

3.3形式创新

在教材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尽可能做到贴近专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根据高等护理教育需要,重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本教材是医学基础课程贴近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机尝试。全书分为9章,每章前设置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大纲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每章内容分基础模块和护理应用模块2部分,基础模块在内容选择上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护理专业需要,使其内容符合护理专业岗位执业标准。基础模块中“知识卡片”是护理专业知识的拓展(如学科进展、学术前沿等),体现专业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护理应用模块结合临床常用的诊疗、护理操作技术,从解剖学知识应用的角度上,研究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阐述操作的定位、局部层次结构与操作的关系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提前感受基础知识与应用的结合。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服务人群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专业模块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每章末设置思考题,紧贴执业考试内容和题型,尽可能利用临床护理案例展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如第七章感觉器:上部基础模块包括第一节视器(分眼球、眼副器、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节前庭蜗器(分外耳、中耳、内耳);下部护理应用模块包括泪道冲洗术、球结膜下注射术、球后注射术和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共四节内容,每节内容包括应用解剖和应用要点;正文后临床护理案例如:某高校大一男生,游泳后出现双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接着出现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眼皮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就诊后医生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请运用视器相关知识指导结膜炎病人局部滴眼药水,如何滴入眼药水才能使其与结膜完全接触?滴完后常常需要自己用手指尖按压该眼内眦角处,请解释其原因?为避免急性结膜炎的传染流行,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