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十篇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十篇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2:16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1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特点

1.1心理健康与德育教育活动相互融合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呈现出与德育教育相互融合的特点。很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会想传统的儒家思想融入其中,更加注重学生优秀德行、品质的培养。比如《论语•子罕》中所提出的“仁者不忧”,指的是仁德的人就不会忧愁[1]。《礼记•大学》中提出:“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指的是“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借助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思想,指导学生积极面对生活,并且形成优秀的思想品质。

1.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对接

纵观当前各类世界级著名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情况而言(详见下表),大部分高校均比较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大学生创设参与心理训练与心理培养的场所[2]。但是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中却缺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即便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将高校学生的实际生活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相互融合。心理咨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高校需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服务活动,为高校学生答疑解难,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避免学生由于进入思维误区而出现心理扭曲问题,使每一位高校大学生均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价值观念[3]。

1.3师资力量与服务设备比较匮乏

结合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很多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以心理咨询师为例,当前很多高校中缺乏心理咨询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由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等进行教学指导,或者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完成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是在美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的教师数量相对较多,且各个心理健康咨询师均具有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精神病学等相关博士学位,从业资格证等等。以美国哈佛大学为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职教师30名,学校学生为21000名,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教师与学生比例为700∶1。30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精神病学家包含8名,临床心理学家8人,临床社工13人,临床护士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0%。

2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相关建议

2.1明确健康教育服务理念

理念是服务机构的核心,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凝结,也是服务机构的灵魂所在。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中所关注的内容与重心各有不同。比如有的高校比较注重整体性健康,以哈佛大学为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爱学生,为学生提供社区性心理健康服务。有的高校则比较注重优化学生的心理境界,以牛津大学为例,则通过心理健康指导的方式,重点使学生能够学会如果自主调节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我国高校需要基于本土性特点,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明确自身的健康教育服务理念,凸显高校的教育特色。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根据高校培养人才的理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定,重点包含积极思维培养、合作意识培养、职业素养培养以及心灵健康等相关内容,创设尊重、平等、真诚与专业的服务模式,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与发展。

2.2构建专业服务组织机构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多数属于学生工作处,一些也属于团委、医务科或者是德育教研室等,设在专业院系中,还有的属于学校直接管理部门。基于世界著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所属单位而言,与我国高校模式大致相同,一些属于医学中心,比如新加坡国立大学、哈佛大学;一些属于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比如香港大学等。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设置,能够为高校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而明确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所属机构,也有助于进一步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学生优秀思想品格的培养能够创设良好的条件。高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的重视程度,开设多个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服务组织机构,由不同的所属部门负责相应的管理内容。比如心理咨询功能主要由心理咨询中心承担,心理咨询中心中需要配备足够的心理科医师、精神科医师等,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社会康复功能则可以由学生生活园区负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生活环境,营造舒适的学习与生活氛围。同时,可以通过配备专业的社工以及临床护士等方式,使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能够尽快康复。

2.3构建多元支持健康关系

中国传统儒家社会非常强调关系,并将其概括为“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学生与朋友、家人、兄弟等直接相互的模式,形成的关系,将会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当前社会组织关系比较复杂,所涉及的组织与组织关系相互较多,在指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思想品格、价值观念的基础上,还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组织多元支持健康关系指导,使学生能够学会与人相处的方式,在积极的社交氛围中感受到与人相处的乐趣,获得更多的团体支持与团体援助。高校可以以服务为中心,构建各类援助团体,比如心理咨询团体、课程团体、康复团体等,让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其中找到关系,感受到幸福。还可以开展人才培训与发展机构,强化在岗培训活动,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职业教育活动,保证教育服务的专业性与有效性。

3结束语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表现,对于高校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相较于国外世界级优秀的教育学府,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素质教育理念下,高校可以基于本土性思维,通过多种方式,为高校大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关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高校学生能够形成优秀的思想品格,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

作者:刘一迪单位:泰国正大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的构建———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的报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82-85.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2

通过对农村重点高中教师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分析,揭示出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里健康问题。同时,对其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进行探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教师的自我认知意识、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能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辅导策略。

【关键词】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36-0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干预力度增大。然而,由于农村各种现实的原因,对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高度重视研究和解决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培养身心健康的青少年一代的迫切需要,更是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最近,笔者以四川名山区第一中学等农村重点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经过问卷测试发现,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状况从总体上讲是积极的,教师经常或有时感到自己的状态非常好和很健康的比例达到了81.33%;对任务的完成感到满意的比例占到了94.67%。但部分教师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不平衡、焦虑、情绪失调等方面。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人际关系、适应性、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方面女教师与男教师差异不显著。女教师在心理不平衡、心理承受力、情绪失调这几个方面显著高于男教师;男教师的躯体化、偏执水平高于女教师;低学历教师在焦虑方面明显高于高学历教师;中级以下教师的心理承受力、焦虑、抑郁、偏执的水平比中级教师与高级教师要高;语文教师和英语教师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情绪化方面明显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班主任教师在躯体化、焦虑方面明显高于非班主任教师;非高考学科教师在心理不平衡、敌对方面明显高于高考学科教师。

二、影响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1.升学压力的影响。生源差,升学压力大,任务繁重是造成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地方教育部门每年都有一定的升学指标,升学率高的学校和教师将获得奖励,考上北大、清华等名牌高校的学生也将获得较高的奖励。而生源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升学考试,由于大量优生流失,要使农村重点高中能够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花大力气提高教学质量。于是,学校只能实行高压政策,给每个班下达升学指标,给每门课下达双入围率,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升学的压力不仅加剧了校与校之间的竞争,还加剧了教师之间的竞争与矛盾,学校几乎把一切时间都安排来上课。调查发现,农村重点高中大部分教师的工作量超标,约20%的教师工作量严重超标,繁重的教学任务和班务工作使农村重点高中教师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在升学竞争下,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期望变得格外沉重,同时也转化为学校和教师的自我期待,这种期望使许多农村重点高中教师产生了较大焦虑感,从而导致相应的心理问题。

2.学历提升、科研成果考核,使教师心理负担加重。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中学教师也面临较大的科研压力。由于农村重点高中还存在晋升部级示范性高中的发展压力,地方教育管理机构和学校行政按照部级示范性高中的考核指标对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要求,其中学历提升和科研成果指标给教师们尤其是青年教师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可是,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无暇顾及科研和培训。60%的青年教师认为,攻读在职硕士研究生和有较大的经济压力和时间压力。还有约20%的教师感到读书、搞科研太累人,身体不适。约25%的教师认为,自己的科研素质太差,写不出论文。由此,给教师们造成了较大的焦虑感。

3.教师职业特点的影响。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和教育工作目标的高要求,决定了教师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状态之下;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又要求教师必须有多维度的心理取向;教师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自我修养和师表形象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知识广博,终身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凡此种种都说明,教师职业本身就承载了相应的心理负荷,客观上造成了教师心理健康问题比一般人群严重的状况。

4.教师职业心理素质欠缺。缺乏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一方面,教师的职业角色认识误区导致职业心理承受能力差;另一方面,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缺乏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受后工业文明的效率、效益的影响,部分教师在职业角色认识上走入了一个误区:教师成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手段,致富的敲门砖,教师的价值取向功利化严重,许多教师只是知识的“兜售者”;“一桶水”型的教师,不愿充电,倚老卖老,教育培训只是流于形式,报个名,拿个结业证或文凭,急功近利,只是为了应付考核和评职称,不注重创新性和发展性,耗时耗钱,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却得不到真正的提高,与新课改所要求的学者型、研究型教师的期望值相差甚远。由此,在学习压力、考试压力、科研压力过大时,部分教师便产生恐慌的心态、对抗情绪,还有极少数出现强迫症,长期压抑导致心理障碍。

5.深化教育改革的影响。绩效工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和实施,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工资随岗位和教学质量变化而浮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焦虑、担忧、甚至恐惧等心理压力产生的重要原因。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平等的“对话者”、“研究型”、“学者型”教师,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与较强的教育研究和实践能力,特别是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些教育理念陈旧、专业技术水平低、教科研能力不强、学历低、职称低的教师往往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高要求,难免心里失衡、担心、焦虑、恐惧。

6.不健全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调查发现,一元化的评价机制是不健全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是造成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把对教师教学效能的考核当作教师的全部价值评判,把对考试的“量化”考核作为对教师绩效考核的唯一标准,把教师本质的内涵的评价仅当做事实判断。第一,评价内容一元化,对教师的评价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考评,不重视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工作量的考核,不重视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目前,学生高考成绩已经成为衡量一所高中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也是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生命线,这种评价理念落实到各个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时被扩大化。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教师年度考核和高考奖发放、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而科研能力和科研成绩基本与之无关。第二,教学实效的考评不管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一刀切的现象严重。如,文科、理科一个标准,此外,由于评价偏重于高考成绩,因此,非高考学科教师每学期拿不到教学目标考核奖,高考奖也很少,心理极不平衡。总之,由于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给农村重点高中部分教师心理造成了不平衡,甚至偏执、敌对等心理健康问题。

7.教师个体发展空间有限。教师个体职业发展尤其是职称晋升的限制,使不少农村重点高中教师感觉无能为力。调查结果表明:农村重点高中80%以上的教师认为晋职最大的障碍是指标太少,只有近30%的教师认为是自己实力太差。教师的“发展空间”是造成35~45岁的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相对于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来说,35~45岁的青年教师正面临着一个自身发展的瓶颈问题——年龄问题。35~45岁这个年龄段的农村重点高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刚刚评上中学一级职称,却不再是学校重点培养的对象,这部分教师发展空间极小,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职业倦怠心理严重。

由于内外环境的不和谐,导致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使教师在职业意识、创新意识、价值定位诸方面都处于停滞状态,工作满足于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重点高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针对以上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促进教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探究,把握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特征,以人为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育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加大投入,拓展教师发展的空间,促进教师身心和谐发展,才能更好地提高农村重点高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农村重点高中优质发展,快速发展。

1.开展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可是对教师尤其是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却不够重视甚至忽视,因此对农村学生造成一些师源性心理健康问题。首先,要培育农村重点高中学生健康的心理,就必须对教师进行可持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农村信息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精神生活单调,再加上农村重点高中的特殊性,教师在城市化进程中难免造成一些心理问题,必须有针对性地对农村重点高中广大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如,聘请心理学专家对教职工进行定期的心理辅导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测试,建立心理诊断室、交流室、发泄室,学校应配备一定比例的心理学专职教师,开展心理健康交流会,可利用学校广播、大会、电视、校园网站、板报、校刊等渠道宣传、交流、诊治,并及时反馈信息,建立特殊群体和个体的档案袋,并作跟踪调查和研究。其次,应培养教职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意识。有心理问题的教职工应主动到心理交流室去咨询,通过个别心理辅导,达到缓减心理压力的效果,从而更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上的心理困惑。

2.强化教师的自我认知意识、提高教师自我专业发展能力。现代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给农村重点高中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而最大的压力源是教学质量,因此,培育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健康心理的瓶颈则是加强教师的自我认知意识和专业发展。

教师对自我应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认识,包括角色认知和自我认知。在社会中,每个人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每个教师都应该恰当地判断自己的角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并认同自己的角色功能,这是教师角色认知良好的主要表现。作为教师必须明白,身为教师需要奉献精神,不管你愿意与否,这是教师这个职业决定的。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棵草去”。应做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了果实,却并不要求什么回报”。要有“我当为十方人做桥,念悉踏我上度去”的佛的普度众生的精神,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教师胸中要有一团火,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朝气蓬勃,对学生才有感染力、辐射力。“只有燃烧自己,才能在学生心中点燃理想之火,塑造优美的心灵。”动物植物尚能无私奉献,教师更应如此,更应有草根、春蚕、树根精神,有红烛精神,只有送人玫瑰,才能手留余香,只有度人才能最终度己,观念至胜,否则,无论你多么法力无边,最终也难脱离患得患失的苦海。

农村重点高中教师应当正确地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的优缺点,能对自己的生理、社会地位、心理状况有一个全面而中肯的认识,尤其要认清自己的职业特点及相对固定的职业发展和自我发展目标。教师要学会一些能获得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来缓解、减轻压力对自身的冲击和伤害;放松心情,调整心态,保持良好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掌握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展信息源,开拓与人交流的畅通渠道;消除不合理想法,强化对社会系统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的认识。

培育农村重点高中健康的教师心理,必须强化教师的自我专业素质提升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制定自我专业发展规划,增强专业发展自觉性,主动参加教师培训和自主研修,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做研究型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逐步提升专业发展水平,努力完成考核评价要求,才能从根本上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缓解心理压力,健全心理。

3.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搭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是培育农村重点高中教师良好心理的外部保障。首先,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原动力,要培育良好的教师心理只有树立“创新教育,科研兴教”的文化理念,为农村重点高中教师搭建良好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提高自己的专业魅力,展示自己生命的价值,艺高人胆大,只有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忧虑,并从中获得快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不断深化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教育改革,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其次,学校要将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教师管理的重要依据,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完善教师岗位职责和考核评价制度,健全教师绩效管理机制。学校应为教师提供足够的教研、培训机会,使教师通过边培训,边研究,边实践,以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可通过专家引领,校与校,组与组,年级与年级之间的立体互动式交流,案例反思,个性凸显,求异存同等方式来构建属于教师自己的专业实践知识。拓展教师个体发展空间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尤为重要,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平衡教师心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予以重视,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给予相应的空间自由,对于有较突出的科研贡献的人应给予较多的科研经费和奖励,并与职称评定挂钩,也可提高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以拓展农村重点高中教师的发展空间,以科研提升教学,提高教师的心理平衡度。

参考文献:

[1]阮成武.示范性高中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8(12):20-23.

[2]岳理.普通高中心理教师专业角色职能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8(3):29-30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问题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在被社会、广大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己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理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卫生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也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个体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虽然早已蕴涵在传统的教育思想当中,但系统的研究却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截至到2006年底,全国92%高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在20余年的历程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认真探究并解决这些问题,将对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心理健康教育概念的界定存在争论,观点不一

目前流行的观点概括起来有四种,分别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活动论”;以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授心理保健技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全个性,促进心理健康过程的“过程论”;从学生心理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心理各个方面进行积极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个性全面而和谐发展,维护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系统工程的“系统论”;以培养、完善人格,提高心理素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的“功能论”。上述观点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和内涵予以界定,但差异也比较大。概念界定不清,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

2.大学生中究竟有多少人有心理问题,不同的研究结论高低差异很大

相关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人数最低的4%,最高达64%,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就更多,代表性的如16%-25%、20%、25%、30%-40%等。这种差异不但会引起广大民众频生困惑,也令众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深感困惑、棘手。

此外,在研究工具的选择上,大多数心理健康的调查还是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虽然在国内已被广泛应用,但是该量表主要用来衡量门诊或住院病人的自觉症状和严重程度,以没有症状就是心理健康来作为判断的标准。消极的意义多,没有从积极方面来考虑。用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试不是很完备。

3.教育者的观念落后,把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混为一谈

一些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混同起来,把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统统视为思想品德问题。他们常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德育化的倾向,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

另有一些人将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与心理问题等同起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一种崭新的途径,而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各类思想品德问题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只要在高校中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即能有效的解决学生的思想品德问题。从而主张取消德育而代之以心理健康教育,片面夸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出现了德育问题心理化的倾向。

4.课程建设滞后,不能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育人上的独特性

一些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课常常变成了传授心理知识的课程。实践性、活动性和互动性弱,教学形式单调,课程考核流于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心理测试、轻科学分析,重障碍性咨询、轻发展性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解决、轻预防引导工作,重心理问题的调查、轻心理教育方式的调研,重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轻心理训练活动的开展。

此外,忽略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其它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渗透;一些教师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教师的工作,与他们无关,以至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能靠心理教师势单力薄地开展着。

二、应该采取的对策

1.更新观念,立足教育发展模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虽然也以问题为导向,但这里的问题不应该只是狭义地理解为个别学生有可能危及社会、他人或自身的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而首先要理解为整个大学生群体在青年时期的心理发展问题。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于教育发展型而不应是医学型。应该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关注特殊问题的学生;工作重点应集中主要精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调整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提高人生质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要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职能,利用学校教育组织形式的特点,采取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实施有计划的主动性教育(如图1所示),如课堂教学、学科渗透、行为训练、团体辅导等,以实现教育目的。

2.整合多种教育力量协同合作,建立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全国有专职心理咨询人员2000人,兼职人员13000人左右,专、兼加起来15000人。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要求是1:1500(多数州已达到1:300),如果我国要达到这样的要求,至少需要14.7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员。为此,我们应另辟蹊径,以学校建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为核心,形成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牵头,各系部(校区)心理健康教育分机构为实体,在全校各班级中设置心理委员、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并成立班级心理健康关怀小组(让学生之间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心理卫生三级保健网。

3.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大学生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师源性的,是因为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存在偏差、教育教学与管理方式不当或师生关系不良甚至恶化导致的。因此,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增强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是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我国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由非专业人员兼任,知识、经验的不足和角色的混乱,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与提高。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对兼职人员,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对专职教师,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一定数量的由心理学专业教师和医务人员等组成的精干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在知识、技能、时间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另一方面,教师的心理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教师本人的工作、生活与健康,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在教学与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格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人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能够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

4.在其它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要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学活动之中,建立一个以提高心理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统帅各科教学活动的总纲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线,使其与其他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形成一种协同效应,从而构建一个由学科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课程组成的统一的全新的课程体系。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活动之中,将有助于改变各科教学的现状,又有利于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全面与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

5.使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在具体目标上虽然侧重点不同,但终极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两者在内容上有许多重叠之处,方法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高校德育工作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贯穿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善于调节、控制情绪,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学会选择自己的职业等。使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步发展。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要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

现代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可以归因于信念的淡化和价值取向的扭曲,要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必须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二者在教育内容上的有机结合。

德育工作要引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德育在采用传统的说服、榜样、评价等方法的同时,还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根据学生的能力、气质、性格等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多采用会谈、讨论、调查、生活技巧训练、角色扮演、行为矫正等心理教育的方法,增加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借鉴德育的方法和手段,改变过去那种等学生上门,个别交谈的单一方式。在教育方法上可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教师走进学生寝室等形式,积极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高度复杂的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创新工程。我们应当理性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的根本变革。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走向规范,走向成熟,走向科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文件,1999-6-3.

[2]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2005-1-12

[3]卢爱新.《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综述》.教育与职业,2007,(3):80-82.

[4]梁宝勇.在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主试培训会上的讲话.北京航天航空大学,2004.

[5]马建青,王东莉,王晓刚.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干预研究.浙江社会科学,1998,(4):27.

[6]张大均.我国高校心理咨询亟待解决的问题.高等教育研究,1996(1):66.

[7]郑日昌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2.1.

[8]樊富珉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6.13.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4

论文摘要:随着国内高职院校的示范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作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与延伸的一门学科,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的完善,教育心理学理论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育心理学与具体学科的结合来阐述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教育心理学如何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同时,也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并将其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这是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动力也是其存在并飞快发展的重要原因。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同时也是应用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始终与其在教育中的实践过程密不可分。高职教育教学中课堂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授课效果均无形当中受到教育心理学的影响,教师在授课中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运用程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真是教育环境的经验积累又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更新。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发挥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一、拓宽教育心理学研究体系,为高职教育教学提供直观指导

教育心理学是在教学与和心理学结合并逐渐走向独立的一个分支学科,它来源于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发现与经验积累,而形成其对教育教学有巨大实际指导作用的教育心理学理论。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为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以及受教和施教双方的心理现象等,每一个研究对象都会对教育教学过程和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高职院校中,教育特色即为教育的专业性和方向性较为明显,如何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在高职院校的专业性教育中作用最大化,这成为高职院校心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不仅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更要有针对性的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其问题和教学特点结合起来建立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因此,拓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体系,让教育心理学成果在不同院校中发挥其特色的引领作用,为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努力构建起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和理论框架。

二、以理论指导实践,深化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一)以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于高职教育实训课程

现代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学校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专业性突出的社会成员和用人单位的合格员工,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等都需要应用教育心理学对认知、能力和人格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来使其符合学生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最终使教育实践取得如下成效。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的特点是专业性和方向性,实训课程在高职教学中占有巨大的比例,根绝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高职院校的专业实训课程占到总的教学任务的30%-50%。试训教学既是专业性教育的特色和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的重要实施部分。由此可见,实训课称的开展和质量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合格的专业型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

实训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探究学习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摆到突出位置,强调培养学生的自我体现学习和实践能力。实训课程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课堂中通过自我体验发现问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目前,在实训课程中已经将教育心理学中很多理论,例如:自我体验、以学习者为中心等应用其中,但是还需要进一步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融入大高职的实训教育教学中,培养出更多合格的专业型人才。教育心理学理论中的全面发展心理研究为多元课程设置提供了心理科学依据,多元化和应用型是当今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衡量指标,因此在实训课程中更多的引入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培养多元化、专业型、应用型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以理论指导课堂教学,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实训课程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是课堂教学始终是教育教学的中心,因为无论是提高教学质量,还是创办国家示范性院校特色院校,都要求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心理规律的研究。教育心理学认为,有效教学主要取决于课程施教内容在多大程度上对学生有意义。当代教育心理学把学习看成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结果主要取决于学生的积极认知活动,教师则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有效的认知活动。高职院校的教学活动一个显著特点是课堂组织的灵活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因此需要将教育心理学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三)将理论融入高职德育教育,促进德育发展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中也不例外。德育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学生的培育和社会未来发展方向,因此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引入德育教学,提高德育效果对于学校、学校和社会都有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对德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激发学习主体的潜能,改革德育教学内容,为迁移而学,遵循动机与学习的辨证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师素质,丰富德育教师教学技巧,重视隐性课程作用,塑造教师健全人格,结合德育内容改革,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结合大学生认知特点,丰富教师教学技巧。高职院校德育教学过程是德育教师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学生,启发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并转化为个人品德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师生双方的努力程度为条件,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共同完成教与学两方面任务。

(四)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管理,从施教主体实践素质教育的理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重要实施者,因此将教育心理学引入教师的教学水平管理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践行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认为"在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在心理准备阶段,学生对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学校的德育教师更要充分意识到自身修养和价值取向中的德育意蕴,既要以学识教人,更要以人格育人。

三、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应用

加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院校各层次的应用和指导,主要体现在对公司员工的职业培训、英语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

职业培训是高职院校教学部分的延伸,职业培训对于职业技能更新、职业动向指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担负着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型人才的职业培训对于职工的技能更新、技能考核及学历晋升都有着重要作用,也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一直在考虑如何更加有效的组织英语教学,如何提高英语课程的受教效果,施教者认识到课程内容的有序组织和精彩进展离不开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揣摩,将教育心理学知识切合实际的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于英语教学效果的如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教育心理学密切结合英语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为了满足我国教育改革的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了解教育心理学,大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在英语教育中,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而且要研究学生的心理,这样,英语教学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现阶段的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摸索,科学教师们越来越意识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将课堂内容与教育心理学结合起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所在,把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运用到科学教学过程中去。目前,教学现代化多媒体的应用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提供了可行性,有了这些条件的支持,我们就能够设计一个完整的学习情境,开展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刺激,并得到知识的强化,科学课程的教学也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我们在重新设计课堂结构时一定要符合这些学习理论。

总之,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培养着社会专业型应用人才,因此如何提高其教育教学的成果是教育心理学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体现,同时,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和教学事例又对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力求使高职教育赶上时代的潮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是当前推进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施的基本途径,而做为研究教育领域心理现象和规律的教育心理学对于教学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将教育心理学中符合高职教育教学发展的理论充分应用到各项教学中,使我国的高职教育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黄晶.浅析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09/06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5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德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处理好三个关系(德育和智育的关系、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关系、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德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德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德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是解决德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这就为办好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很快,在新形势下,在抓好高等职业教学的同时,如何抓好高职德育,为社会培养出具有高职特色、社会认可、企业欢迎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德育在商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最为根本,是人的素质的灵魂。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面向社会需求,适应市场需要,为企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宽、素质高等特点。简而言之,就是有知识、懂专业、能操作、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不能忽视德育在高职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在注意学生专业技能知识培养的同时,必须注重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道德的发展,高素质的人才,首先要有高水准的道德。合格是前提和基础,实用是条件和要求。道德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技能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事的本领,做人是成才的前提条件。不会做人就难以成为有用之才。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云南大学校训“会泽百家,至公天下”都讲的是教会学生做人和做事,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如果把学校专业知识教育比做筋和骨,道德教育就是气和神。因此,德育与智育并重,不能厚此薄彼,否则我们培养出的人,有知识,没有教养;有目标,没有信仰;有欲望,没有理想。这样的人不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要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绝不仅仅是知识和能力可以包容的。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高职教育应当把道德摆在首位,在新的形势下加以认真落实,使培养高素质人才不成为一句空话。 

二、当前高职德育存在的主要问厄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德育的重要性和地位从理论上讲,学校领导和教师无一不接受,但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总难摆到“首要”位置,难以贯穿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往往成为“社科部”、“公共课”部的事,形不成合力,处于“单打一”的状况,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就更难以达到。笔者从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前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忽视德能培养的情况依然存在,除领导重视程度、师资配备、资金投人等方面摆不上重要议程,空洞抽象的要求多,实实在在的支撑少以外,高职德育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四个不到位”。 

    1.认识不到位。确立在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还需要克服认识上的偏差,走出两种误区。一是要克服那种高职教育就是单纯进行专业知识、劳动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传授,轻德育的误区,牢固树立授业首先要传道,教书首先要育人的思想。必须把德育纳人教学的整体规划,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决不能把德育当成软任务、虚功夫,使之流于形式。二是要引导学生克服那种上学只是学文化、专业技能的偏差认识,走出重专业知识学习、轻思想品德修养的误区,牢固树立要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的思想。 

    2.教育模式不到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所有制并存,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巨大变化,必然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双重表现形式,既有明显的进步,又有模糊的困惑;既有竞争意识增强,也有集体主义淡薄,价值取向趋于实惠,奉献和索取等价交换的信条;既有一定的理想追求又有较强的功利主义思想。这些变化,给德育提出了挑战,主要表现在“四差”:一是传统的道德内容、教育观念与现实社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二是陈旧封闭的教育方式与开放复杂的社会之间存在较大的反差;三是简单化、机械化的德育过程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复杂化之间有着“逆差”;四是德育目标与培养人才的需求和实际状况之间有误差。这就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面对21世纪人才竟争的时代,与时俱进,顺应时势,建立新的德育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培养人才的需要。 

    3.方法不到位。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加强学校德育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德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撞击的过程,是一种情感的双向交流。长期以来,德育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强调正面灌输,教育者以宣传道理为主,属于“灌输”教育,这样教有其强化效应的优点,但是形式单一,单向传播,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社会实际不够紧密,缺乏双方交流,学生处于被动地位,难以引起学习兴趣。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管教式”的教育方法。辩证地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也是教育的主体,提倡“双交流”、“互动式”、“教学相长”,使教育内容通过“载体”,融思想性、科学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只有通情才能达理,这才符合党中央提出的“德育工作要与关心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能力要求,德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 

    4.教材改革不到位。教材是搞好德育的根本依据,高校德育教材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人们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价值取向的多样化,给德育也提出了挑战。高校德育不尽如人意,教材改革跟不上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特别是高职高专的教材显得更突出,德育教材不像工科教材,成型成熟。因此当前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是要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谈到关于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的:“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目标要求,下功夫编写出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实际的教材,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既不能丢“老祖宗”,又要赋予德育新的时代内容。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对策 

    德育的地位作用,“教书育人”的道理一直在强调,几乎无人不晓,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始终摆不上重要位置,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流于形式和口号,时而德育变成“附加搭配教育”,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也就不能集中力量去研究解决。笔者认为,确立德育在高职(高专)素质教育中重要地位以及解决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就要建立一个机制,处理好三个关系,做到三个结合。 

    1.建立一个机制。要把德育工作列人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建立党委组织领导和全面协调,行政专门负责,部系落实,团委、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做到教育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新型的高职高专人才。 

    2.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认识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好“核心”与“重点”的关系。高职教育要始终坚持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提高专业理论和技能为重点。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重专业课,轻德育课;重技能培养,轻做人培养的倾向,把德育和智育有机地、辩证地统一起来,贯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二是正确认识思想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的差异,处理好“整体”与“个别”的关系。高职学生就大多数而言,考不上本科,心理上存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思想,有的多次高考落榜受打击;有的达不到期望值而灰心,厌学情绪,混“文凭”思想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脆弱,经受不住波折;还有就业的心理压力等等。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看,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比本科生的难度大得多,他们更需要关心和激励,在进行德育时既要注意对大多数进行正面教育引导,更要注意对个别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在这方面有些学校在加强德育的同时,开设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三是正确认识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关系,处理好“灌输”与自我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古自今教育家都特别强调德育的“知行合一”,“践履”,“生活即德育”;道德被马克思称之为“实践精神”。因此,一方面要重视“两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按照“要精、管用”的原则,抓住重要理论问题,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必要的“灌输”,达到晓之以理的目的。同时,要延伸课堂教育,拓展教学空间,把德育融会到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学生公寓、社团活动中去,自觉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根据学生“求知、求实、求乐、求新”的特点,不同层次的兴趣爱好,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适合青年特点的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使他们受到哲理的启迪、心灵的感悟、情操的陶冶。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6

(一)进一步明确指导思想

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在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的思想;认真贯彻“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自觉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加大投入,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努力完成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工作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达到65万人,毛入学率力争达到30%;建成6至8所具有较强综合实力和特色优势,在国内同类学校处于先进水平的高水平综合大学或多科性大学,3至5所部级示范高职学院;建成一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重点课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达到西部前列。

主要任务是: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着眼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突出建设重点,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努力实现高等教育工作重点和重心从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转移,实现从改革教育体制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业与就业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着力抓好几项重点工作

加快实现两个战略转变。一是工作重点从扩大规模、调整结构为主,转变为改善条件、提高质量为主;二是改革重心由体制改革为主转变为教育教学改革为主。

积极破解三大难题和矛盾。要破解加快发展与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扩张生源和充分就业等三大难题和矛盾。

着力加强四个方面的建设。一是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重点试验室和重点课程建设;二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三是大学城、大学园区以及大学校园建设;四是管理制度创新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切实实施五项重大举措。一是完善三大规划,明确改革发展目标;二是不断深化改革,推动教育制度的创新、教育机制的创新,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三是继续扩大开放,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四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加快发展提供经费保障;五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贡献。同时,进一步加强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保证改革发展稳定。

扎实推进建设“六个一批”。建设一批精品课程、一批品牌专业、一批示范实习基地、一批教学名师、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和教学评估优秀院校。从而全面提升我市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工作全局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的关系,坚持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这是国家长期坚持的方针。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发展则必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紧密结合,坚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从现实的紧迫需要出发,加快调整高等教育结构,集中更多的财力和物力,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优秀人才。要从国家和*的长远战略需要出发,加强我市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提升学术水平,推动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与繁荣文化、社会进步紧密结合,着力提高我市高等教育质量。

二是正确处理突出重点和统筹全局的关系,坚持走高校特色发展之路。高等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知识和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大力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只有*的所有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的水平高了,才能形成*高等教育整体的高水平。提升我市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必须集中力量建设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坚持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之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重点、抓亮点、创特色,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有重点地培育若干优势学科和拳头专业,打造特色品牌,创构独到而杰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独特的办学治校风格和科学人文优势,全面提升学校的学术声望和社会影响力。

三是正确处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关系,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现代化事业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强调的是,大多数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良好的学校教育,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要鼓励大学生们学好专业知识,打好专业基础,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和发现,提出前人没有解决并试图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伟大实践中立志创业,锻炼成才;引导他们到基层、到企业、到各行各业第一线去建功立业。

四是统筹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协调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市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必须坚持高等教育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的辩证统一。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以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确定不同的侧重点。前一个时期,高等教育规模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把工作重点放在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速度上是完全必要的。目前,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质量和办学效益上来,是实现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要把好招生计划、教育投入两个重要关口,抓好外部评估制度和内部质量保障机制两个关键环节,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五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切实维护高校稳定。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发展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稳定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保证。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就谈不上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坚持改革促发展,尊重教师的首创精神,破除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要根据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要求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选择改革突破口。当前,要把教学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作为重点,力求取得重大进展。同时,要始终把维护学校稳定摆在重要位置,建立维护高校稳定的长效机制,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高校宣传舆论阵地,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等问题,及时化解各种矛盾。要高度重视解决好师生的实际困难,高度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建设文明安全和谐的大学校园。

三、切实加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

第一,进一步明确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培养高水平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各个高校的党政一把手,要把最多的精力和最多的财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高等学校要以高质量、高水平的高等教育,服务学生,办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需要的高等教育。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重视不同类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和特点,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充分发挥教学评估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作为学校增设专业、确定招生计划、进行资源分配等有关工作的重要依据,逐步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有机结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敢于逗硬,对于长期教学质量差、学生家长严重不满意、社会反映太大、又不认真整改的高校,要严格追究责任,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必要的时候要终止其办学资格,以维护*高等教育的形象。

第二,进一步改善高等学校教学设备设施。

高等学校要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切实加大教学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要调整经费支出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的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的投入力度,确保教学正常运行需要。要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改变实践教学经费不足的现状。要积极推进大学城及大学园区建设。市级有关部门、沙坪坝区、有关高校和建设单位要按照“五个一体化”的要求将大学城建设成为“国内一流、西部领先”的人才培养基地,实现入住学校之间资源共享。到2010年,力争大学城入住11所高校,入住师生10万人以上。此外,要继续推进其他高校的新校区建设,大力改善我市高校的基础设施。对江南大学园区和北碚大学园区等,进行扶持和支持。

第三,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也在教师。要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牢固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的理念,抓好教师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努力吸引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师和学科带头人,继续推进名师上讲台工作。要深入推进以“*市高校特聘教授制度”为龙头的高层次创造性人才“221”工程,启动“*市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推进“*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加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新人的扶持、培养力度,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优秀人才梯队。要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的支持力度,鼓励和支持他们敢于创新、勇攀高峰。要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真正把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要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到教师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倡导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

第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7

生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取向,为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现状,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如何更好地开展。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从整体环境出发,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进行横向与纵向结合,开展系统、全面、可持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生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新兴的一种研究取向,自20世纪中期西方开始出现。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开始更多关注这一研究取向,对其进行分类和界定,研究其理论取向及意义,根据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模式进行新的探索。研究内容也陆续从以生态危机及环境保护为初衷的生态心理学角度扩展至研究人—环境交互作用的注重实际应用性的生态心理学,谋求人与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生态心理学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也为更加系统地、动态地、发展地研究心理打开了新的思路。生态心理学观点在各个学科当中都有运用。它系统宏观的思想可以给予各项工作许多启发,并十分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每个高校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实际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需不断提升,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需不断改善。利用生态心理学观点整体把握、综合考量、系统操作并用发展眼光看待问题,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和谐、稳定,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思路可结合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探索。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16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以来,各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学生工作中逐渐占有较重的地位。2011年,教育部先后颁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各高校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1.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近年来,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机构设置、体制机制、队伍建设、硬件软件等方面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开展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正在逐步走向理念人本化、队伍专业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标准化、发展科学化的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主要体现为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相辅助,以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相配合,进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普查、心理危机排查,对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重点关注并及时加以疏导和干预。

1.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虽然国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已有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与此同时,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当前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除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外,重点针对已经出现问题和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学校甚至把心理健康教育错认为仅仅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第二,很多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主要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足,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面学时设置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不足,学校其他教师及行政人员不重视、不理解、不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导致工作开展不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较为单一,目前大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往往只有课堂,相应的社会实践课程少,且课堂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第四,由于家庭环境、成长经历、网络资源、社会多元思想等多方面的环境影响,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呈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1],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受到诸多影响。

2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生态心理学,狭义上可界定为: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是一种新的心理学研究取向。有学者先后对国内外生态心理学本身进行了梳理、分类和界定,概括出其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在研究中学者们达成以下共识:第一,生态心理学受深层生态学理论影响,以整体主义为指导思想,认为生态系统(整个生物圈乃至宇宙)中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2];第二,生态心理学强调环境或背景性因素的重要性,反对脱离环境孤立研究有机体的心理或行为;第三,多元的交互的因果解释对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指导性[3];第四,生态心理学的基本原则是交互作用,研究对象是人—环境,研究要在真实环境中进行[4]。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可以看出,心理学不应该仅研究人的意识和行为,更应重点研究人的心理和所对应的环境因素。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意义与价值。

2.1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研究的意义及应用概况整体主义是生态心理学遵循的原则,研究侧重于谋求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有机和谐,并致力于提升人类生活幸福感。自兴起以来,将实验室心理研究扩展到了社会应用性的心理研究,其观点对心理学研究及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很长远的发展趋势。研究者发现:“更为宏观的社会及自然环境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塑造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同时,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模式不仅仅是对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被动响应,还能够反过来作用于塑造它们的宏观环境”[5]。因此,生态心理学观点将研究对象从个体与近端环境扩展至宏观环境,可以为各领域研究创建更多视角,将生态学理论融入各领域理论体系,更系统全面地、贴合实际地研究问题。目前在各个心理学应用领域,运用生态心理学观点进行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对心理疗法的探索、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构建、对学生学业成绩提升的作用、对教育活动的启示等。如在心理疗法领域,荒野疗法、家庭疗法都运用了生态心理学观点,行之有效,应用广泛;在教育领域,生态学习观、情境教学观应运而生。这些研究的结论将有助于系统全面地思考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2用生态心理学观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研究价值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与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个体与环境的组合同样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同理,在高校中,大学生、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各自分别是一个生态系统,而大学生所处的环境本身也是一个生态系统。以往大多数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将大学生自身与外在环境隔离开,习惯于对学生做单一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预防和处理,以不出现问题为目标,很少采用积极手段维护学生的和谐心理;在学校整体环境上,仅仅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负责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学生家长、学校其他教师及工作人员极少参与,如此很难真正实现各个独立生态系统与整体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想要构建大学生和谐心理状态,不仅需要做针对大学生的工作,更应融合环境,把握整体情况,共同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使其更加系统、全面、行之有效、可持续。

3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对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可知,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整体研究,要考虑到其相互之间的共生关系,结合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可从整体环境入手,坚持横向全面发展,纵向可持续发展,系统地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1从整体环境出发构建和谐心理环境大学生心理本身是一个生态系统,需要依托于整体环境情况,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不能割裂联系孤立地看待心理活动。任何心理的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实现的[6],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发展。从整体环境出发,作用于学生心理这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将各种环境的资源相融合,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层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有助于改善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3.1.1注重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上文提到,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之一是过多强调心理问题与危机的防范处理,而缺乏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教育与心理健康的维护。若要构建整体和谐的心理环境,不能孤立来看学生的心理活动,应改善原有的仅针对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提高学生自身调节心态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培养学生整体心理素质,促进其内心全面和谐发展。

3.1.2建立全员心理教育的体制机制学校环境与校园文化直接作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而当前很多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仅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一个部门来完成,学校各级人员(包括领导、行政人员、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学生所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片面并具有局限性。全员心理教育是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在体制机制上,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加强每一位教师的心理知识素养。除对问题的处理以外,在日常管理、教学、活动、校园文化等方面传递心理教育讯息,培养学生积极心态,使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得到教育,共同营造一个时时温暖、处处温馨的和谐心理环境。3.1.3把握“互联网+”时代开展全面教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互联网+”时代为人的各种社会活动提供了新的媒介,社交、娱乐、学习……以上种种活动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来实现。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基于生态心理学观点,有两方面启示:一是防范。即要注意大学生在新媒体获取的信息是否对其积极心态有不良影响。二是利用。即主动通过新媒体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通过新媒体对学生心理状态“察言观色”,如通过微信朋友圈观察学生实时心理状态,通过个人博客博文看学生的心路历程,通过微博使用情况观察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向,通过播客、小咖秀等作品上传观察学生的气质个性[7]。把握“互联网+”时代这个社会环境,开展全面的心理教育。

3.2从横向与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生态心理学观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整体主义和可持续原则,开展系统的、全面的、可持续的教育活动。可从横向和纵向双向考虑全面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1从横向角度全面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内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多项工作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等,从生态心理学观点出发,每一项工作都应站在宏观的角度系统地探索其开展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方面,结合人—环境的交互作用,第一,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尽可能多利用情境教学,创设相应的相对真实的情境,使学生更直观地处在真实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育内容,掌握处理方法;第二,改善仅有课堂教学的现状,多结合实际的社会实践课程,加强学生心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在心理普查方面,除了利用相关心理普查量表进行筛查以外,可以基于生态心理学视角建立新的心理健康标准,以弥补目前心理健康标准存在的片面的、静止的、孤立的缺陷,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心理健康标准体系,宏观考查心理健康问题,全面地衡量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关注个体的症状表现,而且注意心理健康问题与环境的关联性,在相互影响中审视心理健康的表现及其影响[8]。在心理咨询方面,生态心理学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状态被破坏,这时可采用荒野疗法、森田疗法、冒险疗法、自然疗法等,在行动上回归大自然,在思想上顺应自然,为所当为,从而改善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对于未出现问题的学生应多注意动态平衡的维持,尽可能将工作重心从“治”转换为“防”。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体系方面,可在个人成长性质活动基础上开拓团体性质活动,重在协调学生与环境的关系。一方面,可以开展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为主题的活动,加强学生与环境的互动;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可以增添心理和谐的校园文化,使学生处于积极温暖的校园环境中,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2从纵向角度开展可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纵向开展主要是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果应具有持续性,要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不能只顾眼前,不能只把重心放在处理问题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之积极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学会遇到问题积极调节心态,确保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持续,学生心理得以长久健康发展。大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其自身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应加强师生互动、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加深校园文化影响,让学校、家庭、社会、文化形成合力,构建和谐的整体环境,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共同保障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态。生态心理学观点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随着生态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将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更具实际意义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王珲.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5,(14):63—65.

[2]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易芳.生态心理学之界说[J].心理学探新,2005,(25):12—16.

[4]易芳,俞宏辉.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6—20.

[5]窦东徽,石敏,赵然,刘肖岑.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43—53.

[6]李梅.从生态心理学的视野看心理健康[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35—139.

[7]吕妍,马小晶,王军胜.新媒体环境下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高教学刊,2016,(7):223—224.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8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未来[1]。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贯彻实施人才强国的战略。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的摇篮,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理性认识,是统帅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最高原则与标准。只有确立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才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针、政策和措施,从而做好整个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实施、监控与评估[2]。

(一)树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体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就是要以大学生为本,尊重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始终把大学生放在核心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协调发展。

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还体现在教育理念要与时俱进,这就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着眼当前的社会变革,还要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时展变化对大学生提出要求设定目标,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树立“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追求个性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大学生的个性,进行分类引导、因材施教,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设定不同的培养目标,最终实现其个性发展,给每个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提供切实的帮助和指导。

(三)树立“自我教育”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自我教育是内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此,应积极调动大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促进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动地位,着力培育他们的自我教育意识,变被动教育为主动受教[3]。

(四)坚持“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大学生的任务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更要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高度重视大学生品德塑造,就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通过长期地、耐心地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大学阶段的全过程,创新教育模式,优化管理机制,强化服务能力,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向精细化发展。

二创新科学的教育方法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一)探索互动参与式教育方法

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充分尊重大学生,主动与他们交流、沟通,使用互动参与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和引导,共同营造一个轻松的课内外环境。课堂上可以采取主题辩论、师生研讨、情感沟通等,课后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主题团日等活动,通过双向互动、取长补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

我国高等院校采用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为课堂教育、专题理论讲座、政治形势报告会等,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主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给大学生一种“灌输说教”的压迫感。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指通过无意识接受的形式,引导大学生获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让大学生发自内心地、自愿地接受教育[4],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针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并重,使二者扬长避短,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口头说教与内心体验并重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基础。教育者不仅要通过口头说教把思想政治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传授给大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内心产生共情和体验,并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质。这就要求教育者主动深入到大学生中,观察、分析他们价值观状况及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热点、疑点和难点,积极寻找共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受体验、长水平、作贡献,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5]。

三采取确实可行的措施

(一)注重教书育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观点、方法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面对教育发展的国际化和学生需求的多样化,迫切需要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时俱进,提高自身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发挥好主渠道的功能。

1、提升教师的水平和能力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要宣讲者和传播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较高的理论素养,还要有开阔的视野和博大的胸怀,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课堂教学才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2、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敏锐的眼光和敏感的政治嗅觉,及时把握和了解国内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根据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和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实际问题的需要,及时增加反映社会实际、时代要求的新内容,并对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视角,让大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新鲜感。

3、创新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要积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立体教学,努力营造和谐的、生动的课堂氛围,力争触动大学生的心弦,引起大学生的思想共鸣。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有针对性地进行意识形态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多用典型事例,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通俗语言将抽象的道理讲清楚,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

(二)注重管理育人

不断提高学工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注重岗位培训和工作能力的提升、经验的研讨,使之具备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组织管理能力、分析研究能力和表达写作能力等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格。

学工人员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学习和掌握好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让他们真正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

学工人员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求的调查和分析,充分尊重他们的现实需要,注重观念和想法的交流,分类引导,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发展。

学工人员要注重提升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并运用到心理咨询实践中。要对所有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对个别心理存在问题的要关心疏导,帮助其释疑解惑,对存在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果断的处理危机事件,并做好心理干预记录,随时向家长通报信息,与家长共同来帮助大学生走出困境,解决危机。

(三)注重活动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有助大学生在活动中自我教育、主动受教。

1、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的指导

加强各类学生组织的建设,关注各类学生组织骨干的选拔与培训,创造性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到校园文化活动中去,同时在设计活动环节时要尽可能调动大学生的主动性,尽可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2、提升讲座报告的育人效果

名人讲座、学术报告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通过典型人物和优秀事迹加强大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的途径之一。邀请和组织毕业后事业有成的校友、品学兼优的在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的优秀典型进行宣讲,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以点带面,对广大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3、注重特色学生活动的建设

学生活动要根据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方向,结合大学生的个性及需求,把握好活动的主导思想和方向,让大学生积极参与、自我组织,要加强学生活动的特色化建设,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要打造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学生活动。

(四)注重实践育人

加强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6]。我们要发挥好这一重要途径的作用,增加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用心灵去感知,实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

(五)注重环境育人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高等院校环境氛围包括校园环境、校风学风、校园文化等等,是大学生健康成长、不断走向社会化的重要土壤,是传播先进文化和先进思想的重要阵地。优美的校园环境和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发挥对大学生的陶冶和熏陶功能,让他们在无意识中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我们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建设丰富的校院文化,浓郁校园的育人环境,实现对大学生的持续、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成自我教育、主动受教,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成长成才成人。

(六)注重网络育人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当代大学生几乎人人拥有一部手机,而且可以手机上网。手机载体与网络新媒体技术结合起来,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

1、拓展教育载体

创造性地发挥手机媒体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优势,通过开通官方微博、红色网站、手机报、校园BBS等形式及时相关信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信息点对点,直接发送到学生的手机上,并开通反馈平台,了解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倾向于使用微博、飞信、QQ等大学生喜欢的网络平台,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沟通。我们要积极加入到这些时尚的、虚拟的组织中,掌握大学生的动态,并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发挥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的手机媒体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培养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引导大学生使用手机媒体时言行自律,合理安排使用手机媒体的时间,不沉迷和依赖于手机,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

2、提升网络育人的实效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己成为一种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非常普及的媒介和载体。高等院校要重视校园信息网络的建设,建设好各级各类网站,既要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又要顺应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科学合理设置栏目,内容要体现理论性,也要体现出时尚性和生动性,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满足学生的网络文化需求,突显校院网站的育人功能[7]。

(七)注重过程育人

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引入团体辅导理论和方法。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环境下,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运用团体动力和适当的心理咨询技术,协助个体开发心理潜能和解决心理障碍的心理辅导方式。它以大学生为中心,突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通过组织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活动,引发大学生的参与、互动、体验和思考,使大学生获得感悟和提升。

1、将团体辅导的方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结合,将大学生的知、情、意、信、行等多种心理因素调动起来,尊重他们的人格需求,满足个性化的内部需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习热情,将育人的目标“内化”在团体辅导的全过程中。

2、将团体辅导方法运用到大学生教育和管理的

工作中,有助于大学生在安全、自由的团体情境中实现与学工人员、同学的交流,易于接受教育和管理,进一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和接纳自我,实现大学生的主动受教、自我成长。

(八)注重服务育人

高等院校的后勤保障人员直接面对学生,服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服务教师的教学和生活,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后勤保障人员要摆正位置,加强道德修养,以勤勉、积极的工作态度扎实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及时满足大学生的正当需求,积极、主动地深入到大学生中去,与他们交朋友,把握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体察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困难,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服务育人。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高等院校要与时俱进的担当起人才培养的任务,树立起21世纪新的人才培养观,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周宏伟.“90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3]刘富胜.从大学生主体性特征看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4]肖文,周俊,簟英,杨雨.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隐形教育及载体探索[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3,1.

[5]赵军霞.论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J].中国人才,2010,11.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9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3-0226-02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大学生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期,如何面对困难与挫折、调整自我的情绪、与他人和谐相处等,都是他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出走、暴力、突然死亡等突发性事件的发生,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要从思想观念、工作内容和自身素质等方面实际着手,抛弃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视关心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弊端,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工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把健康界定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用能力。”可见,人的健康不仅指生理正常,而且还包括正常的心理和健康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堪布斯认为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至少有四种特质:有积极的自我概念、能恰当地认同别人、能面对和接受现实。随着高校心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心理问题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如何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其健康成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内容和挑战。

1.心理健康教育为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奠定了心理基础,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心理上的修养,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想象。”通过心理教育,使大学生形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为其较好的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必备的心理条件。一个学生要形成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首先必须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能够成功的与人交往,恰当的表露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高校中,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抑郁、轻生、自卑等心理状态如何调解、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面对大学生出现的许多心理问题,只有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解决了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使大学生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思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业,它反映了社会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的要求。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偏重于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诸方面的培养,而对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重视不够。对于高校的大学生,高素质不仅表现在政治、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也包括心理健康,具备健康的人格。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学会认识自己、学会积极适应社会等等,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延升,所以说,注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拓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路,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更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3.心理健康教育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途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去处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误区。大学生诸多问题的出现,不仅表现在思想方面,更多是表现在心理方面。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心理问题的存在,忽略大学生的真实感受,采取说服、评价等方法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这些方法往往流于形式,令人感到单调、枯燥,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反而会出现负面效应。高校政治教育要把握人的心理活动,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来发掘大学思心理的潜意识,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促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认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心理教育的方法,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现状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心理教育环节缺失。目前,在高校的教育工作中,许多高校只重视教育学生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和改造世界,而没有全方位的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能力作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予与重视,从而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典型的如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

2.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中,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人员相对薄弱。在高校中,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是由辅导员组成,而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大学毕业就踏上了这个岗位,大多缺乏社会阅历、社会经验和社会实践能力,导致思想政治工作不够深入,工作方法和内容单一,不能有效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的问题。

3.高校心理教育存在表面化、短期化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大学生都有一定的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有一定的自我情绪的反省能力,但他们往往学到的只是情绪调解的方法,只是用于逃避问题的,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表面化的一种表现。然而,要真正解决情绪问题,要依赖于解决其认知。而认知问题的解决,其实正是一个辩证思维方法加心理学技巧的问题。

三、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体系

1.正确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做人的工作,在内容和形式上互相交叉、重叠,在方法上互相补充。如某些思想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解决,某些心理健康问题也可以通过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得以解决。从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来看,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政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健康心理这一基础之上的,只有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2]。

思想政治教育的某些范畴,如形势政策、方针政策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很少涉及。另一方面,诸如社会障碍、考试焦虑、求职、抑郁等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解决不了,而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教育却在这些地方有用武之地,可以弥补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并非是彼此分离的,而是互相促进的。所以,在教育工作中,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关系,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集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和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与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工作的开展很不平衡,一些高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把这项工作提到日程。一些高校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还缺乏足够的理解和研究,因此使大学生心理健康得不到维护,一些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辅导。为了预防和控制学生障碍的高发率,增强心理调适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应该加强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如组织各种社团活动、举办心理讲座等等,使学生在集体、社会活动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构,将宣讲与咨询紧密结合起来。在定期向学生宣讲心理卫生知识的同时,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业辅导,以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辅导着重解决一些学生共性的心理问题,并对此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个别咨询辅导则着重学生个人,发展自我,促进其人格发展。

4.增强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能力,形成和发展优良心理品质。个性是指一个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具有一定倾向性、比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特点的总和。一个能正确认识自我又能客观评价自我的人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这样的人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傲自大。他能审时度势,脚踏实地、坦然地面对挑战,对自己的能力、才智、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那些心理不健康的人,既不能用恰当方式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又不能很好的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只是一味归因于自己的无能。

5.加大培养力度,拓宽师资队伍。心理素质教育能否实施取决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教师、管理人员的心理学知识,让更多的教师及管理人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使他们有能力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有能力解答学生的心理困惑;对教职员工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教育,特别要对那些心理亚健康和不健康的教工要进行心理辅导和调整。因为学生一天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与老师接触,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者除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语言、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感情和坚强的意志等[3]。若教师人格不健全、情绪不稳定,也会影响着人格尚未定型的学生。但反过来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也许会改变一个学生的消极心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

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有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新形势下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实现,将有利于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真正的深入到学生心理层面,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42.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篇10

【关键词】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新途径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思想特点:

(1)他们的智力发展达到了高峰,但缺乏思辨能力。

(2)他们追求理想,但动机功利化。

(3)他们的自我设计愿望强烈,但自我评价片面。

(4)他们情感丰富而强烈,但带有较大的波动性。

(5)他们要求独立,但又存在依赖心理。

2.当代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大学时期是人生最活跃和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但也是大学生的心理匮乏的阶段。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生活日趋复杂,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现实社会生活中各n问题和矛盾冲突的交织,使思想异常活跃,感情丰富的大学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障碍,因而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状况并不是很乐观。下面,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做深入探讨。

(1)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

(2)人际关系困扰

(3)恋爱心理困惑

(4)就业心理困惑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引发大学生思想动荡和心理动荡的的因素越来越多。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处于一个成长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对各种事物还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当理想和现实发生错位产生落差时,便会产生各种心理矛盾和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些都需要我们从新的方位和角度去分析、研究和思考,开拓创新,不断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总结加强改进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有效对策和方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误区

1.高校思想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模式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特征和现状缺乏足够的了解,教育没有针对性和及时性,由此出现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育人”工作的“贫血”现象。心理素质教育不只是对心理疾病的防治,更重要的是对正常人的心理健康、个性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等方面起积极的作用。

2.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者高校常以说教式的课堂教学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撑点。老师讲、学生听,期末考、考完丢,几乎成了惯例,思想政治教育忽略了从人的心理角度入手,进行入心入脑的教育。

3.把心理问题当成思想政治问题。大学生处在心理成熟、人格成熟的关键时期,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道德问题,而是认知问题、心理问题,重点应放在如何引导上,同时应该多从人的发展和人性的角度来开展教育,如果将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不仅收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甚至会出现负面效应。

4.教育内容滞后、方法简单,缺乏科学性。一是教育内容的片面性,学校只注重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忽视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活动中,涉及到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少得可怜,更没有心理健康的标准,以至于一旦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后果就较为严重了。二是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空对空”。受市场经济和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部分领导干部和教师对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5.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匮乏,经费欠缺。经费保证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能否真正落实的关健,高校应对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有单独的经费预算,专款专用。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队伍,即吸纳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精神卫生医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发挥任课教师的工作优势,结合专业知识开展相关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和培训,并在评优、职称评定方面给予一定的制度保障。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新途径

为了把思想政治教育更好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高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做到“三个保证”,即领导保证、经费保证、队伍保证。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与组织机构,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团各部门和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

1.准确把握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

通过准确地把握心理健康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关系,做到二者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各有自己的侧重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对自我、对客观世界有正确的认识、有良好的自我调控能力、能正确地评价他人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到心理与行为的和谐统一等方面,它侧重于对人的潜意识心理活动的研究,有助于从大学生的认识、情感、意志、态度的全过程施加作用,引导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为接受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使教育内容更具科学性。

2.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开展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针对性不强,“一刀切、一勺烩、一锅煮”的问题,就是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个性心理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第一、同一年级,要根据学生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分类把握他们的思想心理特点,有意识地开展学生心理问题研究,进行归纳、整理,采取积极、主动的办法和措施,克服可能出现的情况。第二、要针对不同年级,把握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3.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学生的心理、思想教育贯穿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是要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指导并实施全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开展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工作,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政治思想教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二是建立新生心理健康情况档案。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障碍,很多是在中学或更早时期就存在的。因此,在新生入学之际,可以进行必要的心理状况普查。学校可利用各种量表,通过测量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登记备案,并主动适时地对他们进行心理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尽早走出心理困境。三是重视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思政工作者要特别重视做好经济困难、学业困扰、家庭变故等有心理困惑的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树立自强不息、立志成才的精神,有效地将思想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起来。

4.在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有自己的侧重点,但是作为学生,他们遇到问题不仅有思想方面、品德方面、行为习惯及法律观念方面的问题而且还伴有心理方面的问题,而且大学生所碰到的各种现实矛盾与问题,许多是思想问题和心德育工作者要深入到w生中去通过谈心、咨询等活动,指导他们处理好在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遵循大学思想认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健康发展的规律,从心理的角度入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方法,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既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顺利成长,同时也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并为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5.在教育策略和方法手段上的有机结合

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恰当地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享资源、互补互益、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发挥“1+1>2”的整体效应,将有力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更高的台阶迈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方法和手段上既有交叉又有不同,我们要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中真诚、接纳、倾听、尊重、同感等理念,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行为和工作态度,在教育引导学生中感受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这样才能更会面地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使育人理念成功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付诸行动,产生良好的行为效果。心理健康教育改进过去坐等学生上门、个别、保密进行的方法,要主动、公开、广泛地面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用课堂教学、小组讨论、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重视心理问题,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在教育队伍上的有机结合

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共同完成好育人任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两支队伍在人员构成上有很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专职政工干部、德育专业教师等来完成。而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尚不稳定,其人员构成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占很大比例,再加上心理学专业教师、医务人员等组成,很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员并不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要达到二者结合,教育者除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把实的专业知识素质,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具备明确的自我意识、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流畅的语言、强烈的责任心、真挚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等。这就要求让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知识,提高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以身作责,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去教书育人,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区别思想意识、道德品质问题与心理障碍问题,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针对性的帮助。

7.利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构建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网络教育平台。网络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学生在网络上可以毫无顾虑地直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况,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准确地对受访者进行指导,相互交流沟通并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

8.实现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的结合

依据在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课程设置上,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吸纳到“两课”教学中,也可以开设心理咨询选修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政教育中,实现两者的结合。

四、结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在逐渐得到重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在探索着前进。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面对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各种各样的不适应,他们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面对这种情况,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解决实际问题。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正好可以弥补思想政治教育之不足,给学生以正确的心理疏导,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仅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阐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从理论及实际工作中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现状分析,具体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机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与紧迫性,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的对策等几方面进行了很多的分析及探讨,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很好结合起来,以达到一个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