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综合能源管理前景十篇综合能源管理前景十篇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4:12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1

大家好!

首先感谢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风景名胜区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下面,我向大家简要介绍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有关情况。

一、开展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的历史背景

风景名胜资源是大自然和前人留下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和宝贵财富。风景名胜区是自然史和文化史的天然博物馆。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业,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都具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当前,保护和利用好风景名胜资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需要;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需要。人们在游览祖国大好河山、观赏美好自然风光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享受生态文明,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今,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目前,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已达到187个,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近11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13%,基本形成了部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系。在部级风景名胜区中,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等16处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等30个单位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经过25年来的努力,基本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风景名胜区管理体系,一大批珍贵的风景名胜资源进入了国家保护和管理的轨道,有力地推动了国家旅游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的繁荣,巩固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开创了风景名胜区事业的新局面。

前几年,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1999年,总理在全国城乡规划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近年来许多地方片面追求经济收益,对风景名胜资源过度开发,使许多重要的风景名胜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污染,一些风景名胜区自然和文化景观正在迅速退化和消失。这种‘自杀’行为必须立即制止。加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为此,2002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建设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明确提出了加强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具体要求。据此,建设部从2003年起部署开展了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其主要内容是,针对一些风景名胜区存在的保护管理不善、资源破坏现象严重的问题,重点对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总体规划编制实施与核心景区划定、违规违章建设拆除与破坏风景名胜资源行为的查处、规范设立标志标牌、景区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六个方面开展集中整治。通过综合整治工作,进一步促进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水平的提高,向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树立风景名胜区的良好形象。

二、五年来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的主要工作和主要成果。

通过五年的综合整治,全国部级风景名胜区体制机制明显理顺、规划监督管理力度明显加大、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保护监管手段明显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整体形象明显提升、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一)加强部门协调,体制机制明显理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建立健全综合整治领导组织机构,发挥各部门的管理优势和积极性,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综合整治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综合整治,地方主管部门和许多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一些风景名胜区推行了综合执法,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推进了风景名胜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工作。

(二)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许多省市和风景名胜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法规体系,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规划建设、行政管理和旅游服务等发挥了重要的保障、规范和指导作用。

(三)严格规划建设管理,规划监督管理力度明显加大。目前,已有144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或修编)并已上报国务院审批,占部级风景名胜区总数的77%;其中97处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占部级风景名胜区总数的51.9%。l30多个部级风景名胜区编制各类详细规划300多项,保障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具体实施。规划建设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大,开发建设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四)大力整治违法违规建设,风景名胜区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各地景区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0752起,拆除违规违章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取缔违规商业摊点2.4万处;关闭非法采石场10618处;净化水面、美化水景700平方公里;退田还湖、退地还海1000平方公里。这些举措,改善了风景名胜区的环境,保护了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五)建设监管信息系统,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监管手段明显增强。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4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基本完成了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采购遥感数据8.5万平方公里,对15个省的21个部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遥感监测抽查,监测面积达到3.5万平方公里,共采集变化图斑1000余处,并对其中500余处有疑问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运用,实现了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状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动态监测,提高了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

(六)规范设置标志标牌,风景名胜区整体形象明显提升。通过综合整治,风景名胜区共撤消不规范标牌2.5万块,更换和添置新标牌4万块。现在,绝大多数部级风景名胜区规范设立了部级风景名胜区的标志,景区标识标牌新颖美观、富有地方特色,基本形成了“部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景观景点介绍牌、古树名木保护牌、公益事业宣传牌、公共设施标志牌、交通导引牌、森林防火警示牌、游览安全提示牌”等功能齐全、美观大方的标志标牌引导系统,改善了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形象。

三、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考核验收情况。

五年来,各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文件精神,精心部署,狠抓落实,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在各省、市、自治区进行自查的基础上,今年7月至9月,建设部组织十个检查组,分赴全国对五年来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通过综合整治验收考核,建设部对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授予峨眉山、黄山、武夷山、庐山、杭州西湖、泰山、南岳衡山、织金洞、石林、新疆天池等10家管理机构“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的荣誉称号,授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等43家单位“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授予秦福荣等20位同志“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李晓肃等175位同志“部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同时,建设部还对二十五年来为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全行业有重要影响的谢凝高、陈素伟、姬保山、马纪群、马元祝、张国强、张延惠、李正明、姚国钧、冯关芳等10名老同志颁发了国家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网络评选出来的“最爱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黄山、峨眉山、武当山、武夷山、武汉东湖、庐山、衡山、洛阳龙门、蜀南竹海、八达岭--十三陵);“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峨眉山、黄山、武夷山、九寨沟、庐山、崂山、泰山、杭州西湖、石林、天山天池);“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蜀南竹海、武陵源、三江并流、大理、织金洞、鼓浪屿、华山、方山长屿硐天、黄果树);“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三清山、黎平侗乡、麦积山、天柱山、五大连池、腾冲地热火山、河南云台山、荔波樟江、崀山、本溪水洞)等四十个部级风景名胜区颁发了奖牌;对在风景名胜区职工、管理、领导岗位上分别工作25年、15年和5年以上的领导、干部、职工颁发了事业发展纪念奖。

通过综合整治考核检查也可以看出,各地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很不平衡。少数地方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对照综合整治工作的标准和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建设部已对其中存在突出问题验收不合格的十个风景名胜区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要求,这十家风景名胜区分别是:湖南省猛洞河、辽宁省金石滩、福建省桃源洞—鳞隐石林、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成山头景区)、湖北省大洪山(钟祥景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长江三峡(重庆市辖区)、四川省石海洞乡、贵州省赤水、云南省瑞丽江—大盈江部级风景名胜区。

这些部级风景名胜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建设项目违规审批和建设;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将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划、监督以及门票出售等行政管理职能交由企业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未实行有效管理,环境卫生、旅游安全等管理混乱;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

对上述部级风景名胜区的整改要求,建设部已向有关省发出督办通知,责成有关省级建设(园林)主管部门督促有关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限期整改,要求在2008年6月底之前完成整改工作,报建设部审核验收。对整改以后仍然达不到要求,或者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管理混乱,对风景名胜资源造成破坏的,将按规定程序建议撤销其部级风景名胜区的命名,并依据《条例》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行政责任。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2

1 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采集、存储、管理、分析、显示与应用地理信息的计算机系统,是分析和处理海量地理数据的通用技术[3].它广泛应用于测绘、地图制图、资源管理、灾害监测、国土规划管理等领域.GiS在林业中的应用包括:天然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沙漠化、区域综合治理决策支持等[4].

2 GiS在森林监测中的应用

2.1 森林资源调查与评估

要实现对森林资源的管理,需要获取有用的森林资源基础数据.运用GiS数据获取功能,可以把不同历史时期的森林资源分布图进行矢量化,也可以通过与RS综合应用,解译遥感图像,获取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宁晓波等[5]在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及评价工作中引进3S技术,克服传统森林资源清查存在的调查周期长、现势性差、主观影响大、数据可靠性低等问题.结果显示应用3S技术,林业用地的综合判读精度为93.5%,节约成本,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荆耀栋等[6]应用3S技术,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精河县的精河林场森林资源进行调查、基础数据的处理,并进行合理区划和面积统计.张怡春[7]应用3S技术,通过分析森林资源、森林景观与Dem,对黑龙江东北部汤旺河近40年的森林资源变化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林业资源管理利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重要建议.黎良财等[8]以广西沙塘林场为实验区,将GpS采集到的森林资源数据导入GiS软件中,对准确的森林资源调查方法进行了探索.

2.2 植被监测

森林信息诸如面积、蓄量、类型、林种、树种结构、分布及变动情况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通过文字和表格记录在森林资源档案中,在信息更新很快、以低碳经济保护林业资源的今天,显然在很大程度上与主流的经济取向相违背.通过信息网络和新的管理系统,可以实现森林信息的无纸化管理和方便快捷的查询、更新.上述森林信息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中,传统的林业管理方式在数据更新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方法不能对变更的数据及时更新,也不利于数据的传递.抑或是传统的管理数据库能够比较快速地更新数据,但这也仅仅是反映在数量上,而未反映在空间上,难以分析林业空间变化规律和预测变化趋势,给林业管理和决策带来一定的影响.GiS具有较强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它可以有效地对森林空间数据进行组织和管理,提供数据查询、数据分析、成图输出,具有数据库管理、更新、维护等功能,辅助管理层决策.

2.2.1 森林景观监测应用

GiS在描述景观特征方面,具有节省时间和费用、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可以对景观进行多层面分析、数据补充和更新快捷等特点[9-10].在森林景观管理中应用GiS技术,可以简化管理程序,促进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曹辉[11]以GiS技术为平台,将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划分,并评价了景观生态质量.杨珍珍等[12]以大兴安岭呼中林场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利用GiS技术对图形、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并结合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按用地类型和优势树种划分研究区森林景观要素类型组,选取多项景观格局指标,对其景观的结构分布和空间格局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孙玉军等[13]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以电子林相图和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为基础,运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同时采用类平均聚类法,对林场的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定量地划分森林类型.付春风[14]依据广州市数字化林相图和土地利用图等资料,通过景观组成要素分析,拟定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分类系统,利用GiS与数字制图手段编制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类型图.罗龙海等[15]以1999年沐川县森林资源分布图和Dem数据为信息源,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用坡度、距离两个分量对沐川林场主要观景线路上森林景观斑块类型进行景观敏感度评价.夏伟伟等[16]以2004年SpotS卫星影像数据为基础资料,应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种森林景观结构分析指标,对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景观结构类型和异质性进行分析.

2.2.2 森林动态变化监测

林木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诸如:山体滑坡、植被砍伐等而发生覆盖变化,通过GiS及GiS与其他技术综合应用,可以及时方便地了解森林动态.刘常富等[17]在RS和GiS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各种遥感影像,采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研究1992~2006年沈阳城市森林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对城市森林景观类型合理性进行论证.李登科等[18]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Spot影像数据、tm影像数据、Dem数据等,综合分析陕西省吴起县土地利用状况、植被覆盖度变化、坡耕地面积、土壤侵蚀强度等,研究其在退耕还林前后的变化.侯文良等[19]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楚县1999年、2004年两期的tm影像进行解译和判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结合野外调查,对森林资源的地类进行空间分析,从而得出巴楚县森林资源空间变化分布状况.白艳芬等[20]利用1995年tm影像和2000年etm影像,分别提取青海湖流域的植被指数,计算植被覆盖度,根据覆盖度等级的空间分布特征,比较分析研究区域植被覆盖变化情况及原因.李虎等[21]以新疆全区为研究区域,综合应用遥感与GiS技术,对1996年和2001年两期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研究境内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病虫害是林业灾害之一,也是森林监测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在国内也有很多研究成果.黎镇湘等[22]通过分析比较传统的森林病虫害监测技术和现代集成技术的优缺点,指出RS与GiS集成技术在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最优路径选择、缓冲区分析方面的巨大潜力,以及该集成技术与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前景.王蕾等[23]通过总结3S技术在森林虫害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现状,介绍3S集成在森林虫害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动态及应用趋势,并在总结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害虫的生存环境角度构建森林虫害动态监测3S集成技术体系.

3 林业管理

3.1 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源主要为表格、统计数据、报表,处理以属性数据和统计分析数据为主,输出结果为报表、报告、表格.而现实中林业分布具有区域性等特征,且林业管理受到分布区域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限制.GiS技术以图形图像及地理特征属性为数据源,以图形图像产品、统计报表、文字报告、表格等方式为主要的输出结果,因此,GiS技术在处理空间属性数据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应用GiS技术,可以给林业管理带来极大的方便.洪军等[24]人以研究区域森林资源调查资料为数据源,结合区内地形地势,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按照森林功能类型将研究区域的森林进行划分.张超等[25]利用福建省永安市2003年森林资源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考虑区域生态、经济、市场、自然环境、生物物候等原则,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建立了县级林业区划模型.李新贵等[26]对贵州省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的内业和外业系统部分设计提出了初步构架.曹庆先等[27]以arcView为平台,根据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的实际工作流程,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天津市林业有害生物管理信息系统”.郭志华等[28]设计并实现了仁寿县森林资源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详细介绍其体系结构、主要功能、数据库、模块功能等,该信息系统已应用在仁寿县森林分类区划界定、集体林权改革、林业血防等工作中.冯仲科等[29]针对我国森林资源经营管理还处于比较粗放的水平,把现代测绘科学应用于林业研究中,构建基于广义3S技术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同时也展望基于广义3S技术的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系统.

3.2 应急管理

森林应急管理主要为损害损毁林木生长等突发事件做预测和控制,森林火险是其中之一.预防和监控着火点,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是GiS在林业中的应用方向之一.文中就GiS技术应用在森林火险等级划分,着火点监控,火场模拟和应急综合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的文献做介绍.

3.2.1 林业火险区划与着火点监控

火险区划是进行林业火险监控的第一要务,是摸清森林火险基本数据、进行火险应急管理的前提,没有进行火险区域和等级区划的应急管理系统都不是科学的系统.而着火点的监控与准确定位是分析扑火路径与决策考虑的首要问题.因此,林业火险区划和着火点监控具有必要性.唐季林等[30]以甘肃省迭部县为例,应用tm影像,结合地面调查和实验,在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模拟森林火险领域,以各自然沟系作为总体评价单元,用小班火险等级加权平均计算面积、沟系的平均火险等级及迭部县平均火险等级.胡林等[31]通过收集北京市房山区1987~2003年林火历史和现实数据,运用GiS和通信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实现房山区森林火险动态区划.朱煌武等[32]选取一实际林区,收集与森林防火相关的地理信息资料,建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并实现了复杂条件下林火蔓延的计算机模拟预测,完成森林火灾扑救辅助决策系统的建设,并在预测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优化的防火道开设方案.在地形复杂的林区,监测林火定位、测距等受到极大的影响,李龙国等[33]研究设计了与视频监控技术结合的GiS系统,实现二维平面地图、三维立体场景和监控画面三者所显示区域的一致和相互间的联动控制功能,该系统设计开发完成后,应用在内蒙古白狼林区,给森林防火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平台.于文华等[34]根据森林防火管理的实际需求,以瞭望塔视频监控设备为硬件基础,提出了双点定位方法与单点定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案,综合运用组件GiS、arcSDe引擎、以net为开发工具,设计并实现鹫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火灾定位系统,解决了目前森林防火着火点现场定位问题.

3.2.2 林火蔓延模拟与路径选择

在确定了着火点位置后,需综合分析该地点的地形、地貌、坡度、风向、气候等实际情况,应用计算机程序模拟火势蔓延,初步划定火场范围,选定扑火最优路径.朱启疆等[35]分析森林火灾发生发展的因素,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利用植被起火概率图控制像元,在火场扩展中将Rothermel模型和经验模型结合使用,考虑坡度和风向带影响,实现了火场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空间蔓延动态模拟.黄作维等[36]综合分析林火蔓延的影响因子,借助基于GiS的林火蔓延模型,结合林火蔓延算法并考虑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火场空间蔓延计算机模拟和火行为的时空格局分析.宋丽艳等[37]利用GiS软件建立林火蔓延模拟的空间背景,运用林火蔓延模型且综合考虑火场条件,采用点到点的传播方式,实现林火蔓延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地形条件一定时,林火的初始蔓延速度和风速的大小对林火蔓延有明显的影响,不同的坡向和坡位也会影响林火的蔓延速度.毛学刚等[38]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建立林火蔓延的空间背景数据库,采用王正非林火蔓延模型和遍历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任意地点、任意气象条件下的林火蔓延动态仿真模拟.王明玉等[39]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为例,将最短路径问题与成本路径分析相结合,以地形数据、网络数据、植被数据等作为基本数据,实现最优路径的确定.

3.2.3 防火信息系统建设

防火信息系统建设是GiS在林业应用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与现代通信技术和数据技术相结合,能够充分发挥GiS空间分析的能力,有较多的研究成果和文献.如:沙宗尧等[40]应用arcSDe引擎和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了C/S与B/S相混合的森林防火信息监测模式,建立湖北省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李元鸿[41]通过收集整理数据,利用Supermap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何全军[42]利用map objects控件开发广东省林火监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防火信息查询,实现对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快速定位,及时了解详实的火场及周边环境信息,辅助火灾扑救决策.况代智[43]利用基础地理数据和气象卫星遥感数据以及气象资料,借助GiS组件,设计并实现了集空间定位、空间分析、火险预警预测、损失评估等功能于一体的森林防火信息系统.张玉红[44]等在VB环境下,基于ao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哈尔滨市森林防火地理信息系统.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3

【关键词】资源;规划;科学发展;长远规划

综合开发利用与水利风景区的资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促进水利风景区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是实现水利风景区的实际性意义。在生态意义上来说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充分正确利用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环境。从经济意义上来说能够实现区域经济的稳定、跨越性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的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还不成熟,不尽人意。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现状和缺陷,指出其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键点,总结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此项目的相关组织者和执行者提供参考意见。

一、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发展状况

1、发展进程

建国以来我国就建设了数量相当的水利工程用于服务社会经济的各个发展领域,但是由于时代的限制和缺少相应的科学管理举措,导致对这些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水利风景区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就开始逐渐起步,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水利部颁布的多部有利于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文件大大促进了其规范化进程并实现了稳步发展。

2、发展现状

我国部级的水利风景区主要分布于新疆区、河南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其他地区也有分布,总体上来说全国各地都有,因此积极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占据了主要地位。

二、在进行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时出现的问题

1、很多地方的风景区相似十分严重,没有符合当地的环境

水利风景区的资源是风景区旅游活动能够进行依托。我国的水利风景区在水资源的旅游项目开发上,存在着致命性的缺陷,就是水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具体表现为水资源的娱乐项目种类较少,雷同性较高且缺乏代表性项目,这还是浅显表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水利文化上,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这将减弱水利风景区的对内对外吸引力。

2、各风景区没有统筹规划,分布不符合规范

从水利风景区的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其主要的资源依托就是水资源,其他资源都是副业。但是当前我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水资源自身就出现了很大的漏洞。错误的规划和水资源功能的错误把握影响了水利工程的防洪功的发挥,而且对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极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3、开发不合规定,对环境破坏极大

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影响下,一方面,在水资源领域,不计后果的盲目进行经济活动,加之管理上存在欠缺,使得水利风景区的水库水体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日积月累,最终导致了水资源质量和数量都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另一方面,过度的开发水利风景区的河流湿地资源,造成了水量持续下降,湿地面积持续递减的结果。这种忽视了社会效益的开发、规划等经济行为导致了水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

三、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关键

1、政府在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中是核心

要想取得项目的胜利,其相关领导是关键。在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上,首先要将政府的思想提升到一个高度,使它重视这个项目的发展。只有政府重视了,才能使其后续的举措有保障,才能开创水利工作新局面。以宝鸡市为例,它将水利风景区的资源开发等问题列入了政府工作,使其成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宝鸡市水利风景区告别了单一发展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2、科学合理的规划水利风景区的资源

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和规划是实现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保证。对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利用规划,要将眼光放长远,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恢复性表明了进行长期规划是必要的。对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利用规划要整体贯穿科学发展观,在保证生态环境没有遭到破坏的前提下使各种资源得到充分科学的利用,且不会破坏原有的功能并凸显新资源开发使用的特色。

3、以社会关注度为手段,形成水利风景区资源品牌

就水利资源风景区的资源本身来看,首先要做到资源开发就地取材并突出资源本身的特色,在准确的景区定位下,综合所有的水利风景区资源,打造属于自己特色的品牌。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等手段来大力宣传水利风景区,在实现其经济效益的同时得到社会保持生态环境与系统平衡的监督。

四、水利风景区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1、加强对风景区的管理并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水利风景区现阶段还存着很多的问题,除了相关组织者的科学管理之外,还要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全面的对水利风景区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与保护。

2、采取统一规划的方式,合理的开发

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水利风景区资源的开发上要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资源开发的对立面必然是资源的保护。任何资源都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对水利风景区的资源进行开发就意味着对资源、与资源相关的各方面原有自然状态的改变甚至是破坏,风景区资源的不可重复性要求我们再对其进行开发之前必须做好科学的规划,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在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适度性,将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在开发的同时必要的做些有利于生态环境恢复的内容,看到资源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价值,这样才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精神。

3、要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

所谓的生态效益就是以资源开发为手段,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实现水利风景区的绿化面积更多,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程度,当然也包括水资源的净化等,也就是说从整体上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社会效益,说的浅显就是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最大限度的满足人民的各种消费需要,层次更深一点就是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要对社会进步有积极的意义,在普及水利知识、进行思想教育的后有明显的社会素质的提高。经济效益几乎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追求,水利风景区的资源开发在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基础的前提下也会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此经济效益的的收益者事关多方,开发者和居民都是其中之一,资源的开发也是居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的手段之一。

五、总结

水利风景区的资源不仅仅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其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时一定要注重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摒弃单一发展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看齐,兼容资源的横向和纵向利用,实现资源的充分使用,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具体要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和设计风景区的人员容纳量,保护生态环境,做好景区的各方面环境保护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明;杨效忠;张琳伟;中国部级水利风景区的旅游空间结构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军华;水利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控制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02期

[3]肖志凡;基于地域文化的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4

关键词:评价中心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情景模拟

评价中心技术,也称情景模拟法,模拟现实的工作环境,采用多种评价技术和手段测试被试者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进而测量被试者的管理能力和潜能的测评方法。评价中心具有效度高、信息量大、针对性强、客观公正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测评。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首先使用评价中心技术,目前评价中心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军队及其他组织中。

一、评价中心主要技术

评价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评价中心包括心理测验、面试技术、情景模拟等。我们通常使用的是狭义的评价中心,即情景模拟技术主要包括公文筐处理、无领导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法、管理游戏等。

1、公文筐处理。它具有高信度和高效度的测评技术。测试中,将涉及财务、人事管理、市场营销、公司制度、客户关系等工作中需要处理的各种公文放入公文筐中,被试者以管理者身份,模拟公司真实环境,按照规定的条件,对各种公文进行处理形成公文处理报告,对被试者的计划、组织、分析、决策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2、无领导小组讨论。被试者被编成若干工作小组,讨论专业设计的管理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小组成员自主分工,合力完成指定的任务。通过对被试者在讨论中展现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执行力等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挖掘组织需要的人才。

3、角色扮演法。模拟现实人际关系情境,被试者扮演指定的角色处理专业设计的棘手的人际关系矛盾和人际冲突,根据被试者在不同情境中的表现,评价被试者是否符合组织中工作岗位需求,主要用于测试被试者的人际关系技巧、控制情绪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

4、管理游戏。它是以完成指定工作任务为基础的标准化模拟活动,分配每名小组成员指定的任务,共同完成任务,根据被试者的表现来评价被试者的实际管理能力。

二、评价中心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作为人力资源测评的重要工具,评价中心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在招聘中的应用。招聘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评价中心作为一种综合性高效度的测试工具,在招聘环节发挥重要作用。评价中心通过模拟企业现实工作环境,根据企业自身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测试被试者的不同能力。公文筐处理测试被试者的计划、分析、判断宏观能力,安排无领导小组讨论可以观察被试者的语言表达、团队合作能力。角色扮演考察被试者自控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管理游戏测试被试者实际管理能力。通过测试被试者的行为、能力、技能,筛选出优秀的人才。

2、在录用和晋升中的应用。应用评价中心测试被试者的各方面能力后,根据企业岗位任职要求,将不同的员工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尽可能发挥员工最大作用。当企业出现职位空缺,需要对候选人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根据现在岗位表现结合应用评价中心对候选人的测试预测在新岗位的表现,尽可能人岗匹配。

3、在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员工要求越来越高,评价中心采用不同技术测试被试者的各种特质数据,例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员工综合分析报告,了解被试者的特长及劣势,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与开发,因材施教,根据培训前后员工表现评估培训效果。

4、在职业生涯管理中的应用。依托评价中心可以分析员工各方面能力,从而针对性的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人岗匹配,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特长,选择模板,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员工的能力,职业生涯遵循科学的职业规划发展。

三、评价中心技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1、评价中心的特点。评价中心的优点主要表现为(1)综合性。评价中心采用多种技术从不同角度测试被试者的多项指标。(2)测评形式和内容灵活性。评价中心有多种测评技术从不同角度测试被试者,例如无领导小组讨论以小组讨论形式,公文筐处理以办公模拟形式。(3)相对标准化。评价中心各种方法有标准的评分规则和测评指标,多个评分员对被试者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形成科学的分析报告。(4)内容效度和表面效度高。评价中心模拟现实工作环境,按照客观的评价指标和评分标准,综合分析被试者各方面能力,因此评价中心具有高效度的特点。

评价中心在应用中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1)主观性比较强,评价中心依靠评价人员的主要判断,结果是主观性较强。(2)标准化程度低,情景模拟制定标准化程度低。(3)实施成本高,评价中心耗时长,设计模拟场景难,成本高。(4)对评价者要求高,评为担任重要角色,自身要求较高素质和能力。

实施评价中心的几个关键注意问题:(1)首先做好工作分析,科学分析工作岗位胜任能力要求,工作岗位需要哪些能力,在运用评价中心技术对被试者进行测评是否适合工作岗位。(2)根据工作分析结果得到需要测试的指标后,选用合适的评价中心技术针对性的测试关键指标,尽可能选用多种评价中心技术测评,得到科学的分析结果。(3)选用合格的测评师,对测评师要求很高,能够严格控制测评的时间进度和成本,对测评师进行专业培训。

2、评价中心的发展前景。(1)趋向电子化。为了降低成本和减少耗时,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评价中心技术开发,企业开发计算机情景模拟测试,情境更加逼真、测试更加复杂,目前以开始传播应用。(2)趋向非正式化。评价中心倾向使用耗时少的评价技术,评价中心不断开发新技术,评价中心技术越来越非正式化,与传统评分员商讨得出结果不同,现在测试结果由电脑整合倾向非正式化。(3)重视心理测试。评价中心将行为测试与心理测试结合起来全方位评价被试者,得到更科学的测试结果。

评价中心技术的客观、多样、科学性赋予其高效度的特性,因而能广泛与用于各种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组织在很多方面使用评价中心,包括组织的招聘与录用、培训与开发、职业生涯规划。随着评价中心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评价中心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

参考文献:

[1]廖泉文:《招聘与录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3版。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5

关键词:“情景―应对”模式;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

中图分类号:F252.1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emergentpubliceventsasthebackground,synergicdecisionmakinginemergencysituationanditsevolutionprocessaredescribed.“Scene”evolutionmechanismisdeeplyanalyzed,publicemergencydecision-makingschemegenerationprocessisgivenin“scene-response”mode,emergencylogisticssynergicdecisionsystemrelatedtheoryissummarized,thesynergicdecisionsystemoftransportationemergencylogisticsbasedonthe“scenario-response”modelisbuilt.theproposalsareputforwardforourcountryemergencylogisticscomprehensivetransportationsystemfromthreesides:establisheddynamicmultisectoralcollaborativedecision-making,thedynamicintegratedtransportsystembasedon“scene-response”,emergencylogisticsevaluationindexsystemofsynergicdecisionsystembasedon“scene”.

Keywords:“scenario-response”model;emergencylogistics;integrativetransportation;synergicdecisionsystem

0引言

2008年南方雨雪冰冻灾害、“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以及2013年芦山地震等一系列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应急处理,使应急物流成为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应急物流运输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突发公共事件救援行动的成效。

应急物流是指为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及军事冲突等突发事件而对物资、人员、资金的需求进行紧急保障的一种特殊物流活动[1]。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2]。由于应急物流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弱经济性和非常规性的特点,在突发性公共事件救援行动中应充分考虑综合运输体系的时间、频率、安全性、可靠性、运输网络及运输方式衔接的便利性、信息的及时与准确性[3]。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要求有关部门和系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和资源约束下满足应急物流、人流的需求,以实现时间效益最大化、灾害损失最小化及社会影响最小化,急需从协同决策系统的角度对应急物流综合运输理论和方法体系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目前在制定应急救灾管理相关协同决策方案时,仍主要依靠领域内专家和管理人员的经验,方案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强,相关系统间的协同决策能力较弱,往往造成决策的偏差较大,与应急物流要求不相适应的结果。政府部门也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因此,基于“情景―应对”模式,聚焦多式联运和协同决策核心领域,对应急物流综合运输理论和方法体系关键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研究便显得尤为迫切。

本文结合西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建立了适用于处理西部地区突发公共事件所必需的综合运输协同决策理论方法和应用体系,科学优化应急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协同决策系统,以提高西部应急物流与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时效性与经济性,能够有力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1“情景―应对”应急决策

1.1“情景―应对”模式的概念

“情景―应对”模式是决策行为主体通过对当前突发公共事件“情景”中进行分析与判断,并依赖当前情景,对于未来出现的“态势”、“态势”的概率,以及这些“态势”带来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判断,进而生成应对方案的一种决策方

法[4]。

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景时刻在发生变化,在进行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时,决策者应重点关注那些关键致灾点和决策点所面对现在及未来变化的态势。突发公共事件后,都可能造成交通的突然中断甚至瘫痪,对灾区造成重大影响以及次生灾害,迅速建立公路、水路、航空、铁路应急综合运输协同决策系统,及时保障物资安全运送到受灾地区。根据应急物流不同发展阶段的环境约束和目标管理变化,针对不同“情景”提出有效“应对”协同决策方案,制定高效、多种运输方式参与、多阶段多目标运输调度计划,力争解决突发公共事件中“供非所需”、“杯水车薪”和“涸辙之鱼”等问题。

1.2“情景”演化机理分析

情景是真实世界中各分散刺激物及其背景构成的,具有语义一致性的视觉图景[5]。由于情景演化是在开放的系统或环境中进行的,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其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事件内部因素:即事件的性质,是情景演化的关键因素。不同的事件演化能力和方式都不同。

(2)外部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经济、网络舆情、地理、天气等因素。一旦突发事件爆发,这些因素将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和波及范围,更有可能诱发衍生事件的产生。

(3)应急处置干涉因素:包括应急救援物资调用、应急救援人员进展、应急救援资金使用等情况[6]。

突发公共事件的情景演化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并且往往伴有衍生情景。在演化过程中不仅涉及事态本身,还会涉及到与事件相关的人与环境。这些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呈现几种典型的发展态势及演化路径,如图1。

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情景的演变方向是不停变换的,不变的情况是极少数的。以实际情况与决策者预期情况的比较作为评价标准,如果情景演变达到(或超出)决策者的预期,此情景就是朝好的方向转化,相反,若情景演变没有达到预期,则情景就是朝着坏的方向转变。在演变过程中,若情景演变的每一步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则这条情景演变路线称为最乐观情景演变路线,意味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获得成功;若情景演变的每一步都是向坏的方向演变,则情景演变路线称为最悲观情景演变路线,意味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失败。

1.3“情景―应对”应急决策分析

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决策过程中,决策响应的时间紧迫性和资源短缺对应急决策方案的生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对突发公共事件情景态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情景―应对”决策模式特点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系统的特殊要求,“情景―应对”应急决策方案生成过程大致包括以下三个阶段[7]:

(1)应急决策情境生成阶段: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决策行为主体面对事件发生的真实境况,根据情景态势提取过程将输入的情景信息分为当前情景态势觉察、当前情景态势理解、未来情景态势推演、未来情景态势检测四个层次。决策者通过对四个层次情景态势进行信息搜索和整合等情景识别与感知,生成应急决策情境。

(2)问题空间构建及其决策规则的生成阶段:决策者根据应急决策情境构建决策问题空间,并根据问题空间的特征从任务结构角度作出内部表征分析。决策者对突发公共事件决策的问题空间建构和任务结构表征是决策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决策者一种复杂的心理信息加工过程。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决策中,决策者在时间紧急和不确定环境下,受到来自资源、时间和人力等一系列约束条件的压力,决策规则和决策方案的生成一般是建立在生态理性和快速节俭式决策基础上的。

(3)设计备选应急决策方案及其评估阶段:应急决策方案是指为快速解决、缓解和消除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问题而制定的可行性方案。针对应急决策任务,决策者根据已形成的决策规则及生成的启发式规则,构建多个备选应急决策方案,对备选决策方案的每种可能后果进行评估,排除最差的方案,最后根据各种备选决策方案作出应急判断,选择相对有效决策方案。

对于一个突发公共事件,其整个过程可分为若干个关键阶段,每个阶段按照时间顺序又可分为初始情景、中间情景和结束情景,上一个阶段的结束情景往往是下一个阶段的初始情景,该过程如图2所示:

这里假设把所有可能的情景都考虑到了,模型并不会因为这种假设而失真,因为对于现实中的绝大多数情景,都是可以假设出它可能演变出的情景。

2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决策体系构建

2.1应急物流协同决策的内涵及其特征

应急物流协同决策是指为满足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需求,由多方参与、通过信息媒介在人和人之间形成交互关系的协同,使多方参与者对整个程序环节产生一个共同的认知状态,并能够采取一致的行动,完成同一决策目标而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非常规性的联合决策行为[8]。该决策具有以下特征:

(1)决策的整体性:在一个系统中,应急协同决策不是由几个简单的决策主体共同合作而完成决策任务,它需要一整套的特殊内在规律的辅助,这些特殊的内在规律决定着应急协同决策的性质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特性,这种内在规律使得组成应急协同决策的各个部分的功能比单独使用这些功能范围大的多。

(2)决策的动态性:由于支配应急协同决策的内在规律是动态变化的,也就使得应急协同决策形成一定的结构,同时这种动态性也构成了应急协同决策。通过其内在规律的辅助,使得应急协同决策不断得到丰富和加强,从混乱转向有序。

(3)决策的自组织性:在应急协同决策中,其构成部分之间也有着相互调解的功能,这样应急协同决策就能够实现自我的调节,且这种自我调节发生在动态变化过程之中,是动态变化规律的另一种体现,同时也是系统协调性的表现。

(4)决策的协同性:在应急物流决策问题中,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以及应急需求点的主管人员等多决策主体共同参与,即决策主体的协同性。

(5)决策环境的特殊性:应急物流协同决策面对的是突发公共事件,因此决策问题往往具有紧迫性[9]。

2.2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决策体系构建

应急物流体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它的物资运输涉及政府、军队、企业等部门,也涉及仓储、运输、配送、分发等不同功能环节,还涉及法律法规、信息、人员、技术、政策等不同的组成部分,是由各个物流元素、环节和实体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10]。根据应急物流运输体系的构成,本文构建了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如图3所示: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同决策是多主体的,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和社会性等特点。应对大范围突发公共事件时,运输部门这个主要的协同决策主体应充分考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同决策的动态性、协同性等原则,不断完善法律政策及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制度等各种重要的控制参量,构建应急协同决策主体的运行规则和关联方式。协同决策主体要结合“情景―应对”决策模式的特点和应急决策系统的特殊要求,对当前“情景”进行充分理解、科学推演和检验,最终生成不同“情景”下的综合运输备选方案。备选方案生成后,协同决策主体对备选方案的有效性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备选方案不通过时,协同决策主体应优化备选方案或重新对当前“情景”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并实施综合运输方案。

2.3构建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的建议

虽然我国应急物流起步晚且存在很多缺陷,但仍在不断和补充完善应急物流体系。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几点关于构建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体系的建议:

(1)建立动态的多部门协同决策主体

在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处理过程中,突发公共事件在不断的演化,只有采用动态的多部门联动才能适应突发事件的发展。这些协同决策主体根据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适时地制定基于“情景”的备选方案,动态地接受处理过程中的任务、选择执行策略、确定行动方案并按照处理过程的要求相互交流、协调工作,为综合运输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目前根据我国西部特殊的地理条件、各地区可能发生突发事件的特点、预案体系健全状况、城市规模、指挥权分配、应急联运,特别是协同决策体系,构建由运输部门为主的动态多部门协同决策主体。

(2)建立基于“情景―应对”的动态应急综合运输体系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综合运输,应考虑情景演变和“情景―应对”模式下,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灾害损失及不利影响最小化为目标,对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的应急物资实施高效计划、组织、运输和控制。突发公共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使得现有的预测技术难以确切捕捉事态发展的方向,一个完善的突发公共事件综合运输体系能够实现基于情景的危机监测、预测、预报和预控等多方面需要,因此需要综合考虑需求因素、运输阶段、环境条件、运输装备等因素,建立基于“情景―应对”模式的动态应急综合运输体系。

(3)建立基于“情景”的应急物流综合运输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决策之前,首先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这是决策的基础。指标选取的好坏,对分析备选方案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指标体系是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评价指标,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

(上接第4页)指标体系,才有可能得出科学公正的综合评价结论[6]。以上决策体系构建的应急物流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是应急物流研究中涉及决策应急物流运输线路选择。评价指标集合包括时间效益、运输成本、线路状况等,协同表现评价指标集合包括运输总成本、柔性水平等,根据不同的“情景”侧重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集合,实现运输时间最短,运输成本最少,服务水平最高等综合运输方式和路线的选择。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急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与运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完善应急物流的基础设施、组织网络、政策保障外,还需要应急物流协同决策主体的紧密配合、综合运输协同运作,只有依靠统筹调度和依靠综合运输协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协同决策主体的积极性和资源互补优势,才能保障应急物流综合运输体系的建设及运作目标的顺利实现。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协同决策主体在明确应急物资配送目标的基础上,生成不同“情景”的动态配送运输方式和配送路线等协同决策备选方案,建立协同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备选方案进行有效性分析,最终确定并实施综合运输方案。

参考文献:

[1]Sheu,J-B.ChallengesofemergencyLogisticsmanagement[J].transportationResearch,2007,43(6):655-659.

[2]BarbarosogluG,ardaY.atwo-stagestochasticprogrammingframeworkfortransportationplanningindisasterresponse[J].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2004,55(1):43-53.

[3]赵艳.浅谈我国应急物流系统的构建[J].物流管理,2008(5):42.

[4]舒其林.“情景―应对”模式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资源配置调度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5]吴国斌,王超.重大突发事件扩散的微观机理研究[J].软科学,2005,19(6):4-7.

[6]杨继君,吴启迪,程艳,等.面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序贯决策[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19-624.

[7]张辉,刘奕.基于“情景―应对”的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基础科学问题与集成平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2(5):947-952.

[8]吕小平.空中交通管理协同决策[J].空中交通管理,2005(4):4-5.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6

关键词:水生态文明建设城市内河综合治理

1城市内河的界定

城市内河是指在城市水域中和在城市水道范围内的地表径流以及河流主要通道分布情况,这些河流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城市内河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城市遗产和绿色休闲场所,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景观发展水平。随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的发展对于城市内河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城市防洪,供水安全和城市水环境景观建设等都是城市内河综合管理的重要内容。

城市内河综合管理与城市居民的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存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排放到城市内河通道中,导致河流受到污染和破坏,严重影响了水体质量的提高,对于城市居民生活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城市内河管理中面临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包括内陆河流城市的流域区域环境等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城市内河的综合管理,虽然针对城市内河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是这些治理活动的治理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加强对治理方法的转型和升级,才能促进城市内河所有的功能和作用恢复或增强。近年来,随着相关国家和地方保护河流相关措施和法律法规的不断出台,并投资于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促进内河污染得到控制,城市内河情况已得到有效遏制。

2城市内河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内河的过度开发造成了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不同程度的破坏,因而分析城市内河综合治理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工作,在城市河道整治中,需要考虑各项治理技术要素以及水利工程的管理方法等内容,内河治理工程对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目前城市内河综合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自然河流被人工改造

在城市内河建设过程中,原本河线布局中天然河流在人工河的建造过程中被人为的改成直线或折线型,改变了河流横截面的几何形状,导致了内河形状变得越来越复杂,比如天然河流变成梯形,矩形和曲面的几何截面,同时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使用混凝土,石块和其它硬质材料而改变了河道边坡材料,同时,城市内河作为城市的防洪和排水的主要通道,加强城市河道防洪安全是城市内河治理的首要任务。目前,国内许多城市由于内河管理无序和防洪能力不规范,仍存在一定的防洪安全隐患。

2.2城市河流不连续

人工水利工程造成城市内河出现非连续流动的现象,一些水利工程导致河流生态系统流入相对静态的人工湖,导致内河整体的流速,水深,水温和流量等边界条件均发生了改变。由于这种情况的存在,导致内河中的沉积物增多以及河流中的营养物质被限制在路堤内的河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植被面积减少,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导致河流生态系统退化。同时由于自然河流的不连续,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市缺水干涸。由于水资源的短缺,许多城市尤其是北方城市内河发生严重干旱问题,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生态需水。在城市内河管理过程中,除了洪水控制的需要,城市河流往往会被切断,以加快内河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雨水无法蓄积,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2.3城市内河污染严重

目前,许多城市在内河综合治理过程中缺乏对污水分流的相关措施,导致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大量的城市污水和雨水直接排入城市河流,导致城市内河变成排水沟。这一现象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城市水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同时路面硬化,非法采砂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水污染,使得内河治理过程中必要的生态基流量不足,加剧了河流栖息地的破坏,以及造成整体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破坏。另外,当前一些城市的内河景观单一,内河生态系统不够稳定。城市内河是一种罕见的景观资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的发展,虽然存在许多人工景观设计,但是这些内河生态景观过于单一,在改善城市内河水生态环境方面还有许多问题,还不能很好的满足于城市居民的要求。

3加强城市内河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

一方面要合理进行内河整治规划。综合考虑城市内河治理实际环境,不断完善内河治理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合理规划和选择内河治理工程优化设计的可行性方案。城市内河整治规划必须基于污水处理的具体现状,合理对污水处理进行划分,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地理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技术,经济可行性,并合理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比较方法,达到工艺合理,经济上可行和计划可操作。对于城市排水管道埋深确定合理的方案,不仅要确保内河整治方案不仅能够符合当前水环境发展的特点,而且还能满足长远发展需要,加强对城市内河的综合治理规划,确保整体治理方法的系统性。城市内河管理需要结合整体的、生态的最优性原理,综合考虑水景观,给排水的有机结合,实现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和旅游等功能。同时做好对城市内河治理的重点规划。在城市内河综合治理规划中,应注意首先维护城市内河的完整性而不是每个地区的内陆河海岸侵蚀导致整个河流结构被建筑占用,而且还要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协调统一,做到规划合理科学,这样有利于城市内河功能的发挥,对城市内河建造城市景观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另外,要促进市民参与,发挥公众的保护力量。在城市内河治理过程中,需要尊重城市自然环境、当地历史和文化发展,尊重城市居民的长远利益,尊重城市的合理科学规划,发挥公众成为保护和城市水系统管理监督的主体作用,提高公众对城市水系统的维护意识。

另一方面要加强内河的协同管理。在城市内河综合整治过程中,需要结合城市内河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处理和解决,建设多功能城市水系统,加强对内河的协调管理。同时在城市内河治理过程中由于涉及城市供水系统,景观建设,环境保护,旅游等内容,进而需要对城市内河发展实行统一规划,落实责任,促进一个科学的内河管理体系的建立,加强对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的评估,促进内河整体优化效应的形成。同时在综合治理过程中要注意突出重点,通过整合或单独整体改造,实现内河的水资源净化和生态系统修复以及通过其他技术来恢复城市水系统的功能。加强对内河污染控制,一般来说,内河的全流域易受外界固体废物和废水的污染,因此,应在做好河流附近垃圾场地清理工作,防止消除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对内陆水域的污染,并合理设置垃圾收集点和垃圾中转站的规划和建设;同时,对高浓度有机废水和污水排放量大的企业进行严格控制,进而有效促进节约用水,使用再生水的理念,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对河道的疏浚。由于河流排放增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流域水污染,同时造成河流内泥沙量逐年增加,河床被抬高,从而影响了河道的防洪排水功能,因此,河道疏浚工作需要定期实施,进而可以增加河流的流量段,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加强污水进入污水截流管道的清洗,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内河污染指数,还可以解决内陆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另外,在城市内河治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治理技术的投资力度,以便加强对河道整治工程水环境的监测分析与污染源的调制,应加强科学研究项目,利用水污染治理新技术,通过引进新工艺如生物净化技术,来提高污水治理效率。

4结语

目前,我国城市内河综合治理主要是采取治理理念和传统治理技术方法的结合,但是在内河整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城市内河综合治理的效果,因此需要结合当前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创新城市内河工程治理思想,从恢复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城市内河治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城市河流的价值和重要意义,注重生态水环境的保护和研究。同时,在城市水环境治理过程中还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来保护和恢复河流形态的多样性,进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促进城市河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城市内河系统正常发挥自身的功能,实现城市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景洪德.城市内河综合治理调研[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

[2]朱庆平,黄利群,叶亚琦,朱明敏.水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城市内河综合治理[J].我国水利,2013(15).

[3]樊明华.论城市内河综合治理应重视的几个方面[J].福建建材,2012(04).

[4]吕永,邹春雪.城市内河综合整治规划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4(03).

[5]苏群勇.城市内河综合治理的思考[J].广东科技,2009(08).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7

关键词:Ge矩阵银源公司业务选择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9-0104-01

1、银源公司背景概述

2001年12月12日,公司经湖南省金融证券办、省劳动厅、省工商局等部门审查批准成立,注册于株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公司注册资金2142.4万元人民币,全部由株电公司全厂职工自愿入股,现有股东代表19位。

公司控股了株洲银龙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株洲银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株洲电苑宾馆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碧辉建材有限公司;参股了株洲银力混凝土有限公司等。

公司下设职能部门:总经部、计划财务部、安全生产技术部;产业部门:脱硫项目部、物资部、房地产开发部、恒力建材部。公司员工身份多样化,包括全民工、和社会聘用员工,现有员工746人(其中银源公司123人、工程公司221人,物业公司402人),其中:全民职工442人,外聘员工304人,2010年1——9月共发生工资成本2785万元。另支付脱硫人员工资345.6万元。

2、银源公司多元化业务的Ge矩阵分析及选择

2.1Ge矩阵介绍

Ge矩阵又称多因素业务经营组合矩阵,九盒矩阵法,行业吸引力矩阵,是为了克服BCG矩阵的缺点而开发出来的。其基本的假设和很多局限性与BCG相同,最大的改善在于用了更多的指标衡量两个维度。

Ge矩阵可以用来根据业务(或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实力和所在市场的吸引力对这些业务或事业单位进行评估,也可以表述一个企业的业务或事业单位,组合判断其强项和弱项。在需要对产业吸引力和业务实力作广义而灵活的定义时,可以以Ge矩阵为基础进行战略规划。按市场吸引力和业务自身两个维度评估现有业务或事业单位。

2.2相关业务分析

①房产方面

(一)2011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1、房地产行业先行指标景气下行

在严厉的房调下,限购与房贷调整,对行业与市场产生实质性影响。行业先行指标显示,行业景气程度出现下调。

银源公司有成立房地产开发项目部,针对株电公司职工、家属住宿困难问题和房地产市场广阔的前景,开始了定向开发建设“熹悦花都”房地产项目。“熹悦花都”项目前期开发房屋的80%主要以成本价持平销售给株电公司职工,截止到九月底,熹悦花都第三期大红桎园项目,共计12栋多层建筑面积58822.6平方米,实现了100%销售,共完成销售收入1.23亿元,回笼资金1.23亿元。

综上,银源公司的房地产业务目前还属于定向开发,还没有完全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而且同市场上众多的专业房地产开发商相比,竞争能力不容乐观,因此,从公司整体经营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应该将资源集中于公司的核心业务领域,放弃对房地产的进一步投资。

②物业方面

中国的物业管理市场虽然已经日渐成熟,但是现在一方面市场化正日渐成熟,另一方面物业管理发展方向却又十分迷茫。这种矛盾和不平衡预示着物业管理行业变盘即将到来。

展望未来,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完善和成熟,在这个阶段将会出现一个竞争激烈、管理完善、服务理念提升的时期,未来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株洲华银电力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注册资本300万元,湖南银源投资股份公司全额投资。公司对内以全心全意为株电公司服务,全面熟悉和掌握电力企业物业服务的新内容,创新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新方法。公司对外努力拓展物业管理市场,取得了丰硕的业绩。

但是,整个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还很不成熟,要成功实现公司物业管理业务的发展可能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投资和发展过程,因此,可初步将该业务定在第三象限,在市场上并购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以进行专门化的经营,并根据公司的资金实力决定是进行长期的投资建设或是选择放弃。

③物流方面

物流产业在中国仍然处在起步发展阶段,但在相当一些领域和地区已经表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和潜力。银源公司成立之初就设立了物流部门,形成了集产品营销、物资专业计划编制、采购信息处理、物资配送服务及售后跟踪服务等一站式物资配送实战队伍。

因此,银源公司的物流业务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但是这种竞争力目前还集中于与电力行业相关的领域,但是纵观整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其还是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因此,银源公司的物流业务应该归于Ge矩阵的第二象限,即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上进一步谋求主导地位。

④工程方面

电力是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重要的能源之一。电力工业承担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以及保证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为电力设备检测、维修,公司拥有《湖南省锅炉安装(修理、改造)许可证》与《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公司环保体系已获得国际认证,公司各类资质都能完全满足当今发展要求,几年来公司对内对外成功建设众多的项目,市场开拓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银源公司电力工程业务对内服务于母公司,对外积极开拓市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发展迅速,因此,同样应将电力工程业务归为第二象限,即对电力工程业务进行追加投资,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⑤综合利用业务

2005年银源公司根据辅业整合的思路,吸收合并了株洲恒力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了恒力建材部。公司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依托株电公司的环保综合利用项目作为公司经营工作的重心之一,以实现协助株电公司达到环保要求和我公司新增利润增长点的目的,公司的各项综合业务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的综合利用业务主要还是作为一个内部的废料综合利用环节,是公司的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市场竞争力还有待观察,短期内由于公司资金的紧张,可考虑采取稳定战略,将其定位于Ge矩阵的第六象限以谋取小块的市场份额。

2.3银源公司的多元化业务选择

综上,通过对公司各个业务的市场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综合分析,结合公司的实际财务状况,公司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形成粉煤灰墙体材料房地产物业管理的循环经济链应该进行适度的收缩和集中,具体而言,应该进一步加大在工程业务的投资,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增加公司的利润来源,在特定细分市场(与电力有关)上对物流业务和进行追加投资,维持综合利用业务的稳定,短期内放弃对物业业务和房地产业务的投资。

参考文献: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8

一、北部湾旅游监管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滨海风光旖旎,旅游资源丰富,不但拥有享有中国“绿城”美誉的首府南宁,赢得“中国第一滩”美誉的北海银滩,还有钦州三娘湾,防城港京岛风景名胜区等等。北部湾旅游业管理体制除了具有我国一般旅游行政管理的特征之外,由于空间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海岸管理。近几年国内兴起的旅游热潮中,这些海滩的主要景区就建起了数十幢由不同业主经营的疗养院、招待所、宾馆等。由于银滩内修筑的防浪堤和其他建筑紧贴潮线,破坏了银滩一带海域的海洋运动和沙滩的自我净化功能,造成了沙滩萎缩和变质。银滩的沙质逐渐变灰变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涠洲岛海域珊瑚礁是广西惟一的珊瑚群体,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其在防浪护岸、减轻海洋灾害,增进旅游资源和水产资源、净化海洋环境等方面作用巨大。但近几年采掘珊瑚制作工艺品或旅游纪念品的情况十分严重,甚至为了吸引游客,商家和渔民在珊瑚区内炸鱼、拖网捕鱼、船舶排污等行为。一些珊瑚区因大量泥沙冲刷入海,造成水质混浊。而过去旅游开发所获得的收入尚不及当前恢复所需的代价。北部湾曾经为走过的弯路所付出的沉重代价,成为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车之鉴。

二、北部湾旅游可持续发展监管模式

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旅游监管是旅游行政管理机关的重要职能。而旅游监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旅游行政管机关,还应该探索出更好的监管模式,不仅要来解决不同层级间的权属关系、权力分配等问题,同时要解决旅游监管职能通过什么机构、什么方式实现的问题。如表2-1所示:

项目旅游监管模式旅游行政管理体制

主体旅游行政机关,相关职能部门等旅游行政机关

功能解决监管职能在不同主体间的分配问题不同层级间的权力分配配

联系点1、旅游行政机关是重要的旅游监管主体

2、监管模式的作用发挥有赖于管理体制的完善

表2-1旅游监管模式与旅游行政管理体制对比表

由此表可以看出,监管模式讲的是两个层次的问题:第一是不同监管职能在不同监管主体间的分配问题,第二是各个监管主体的监管体制或者说是管理体制。旅游监管职能涉及多方面,它包括行政的、经济的、社会的等等。其中行政性的监管职能通过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实现,而对于经济的、社会的等旅游监管职能还要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9

【关键词】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生态保护

一、前言

在我国一些中小型水利工程,只是对水资源进行了综合的利用,在风景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水库是一种介于江河和湖泊之间的半自然、半人工水体,是建筑与自然山水相结合的复合体,主要由水体、水生生物、库岸和水库相关建筑物构成。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库区的景色一般都独具特色,与市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运行功能的枢纽工程,再加上周边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都赋予了水库极高的旅游潜质。在北方干旱地区,水库水源及其涵养下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若在水利风景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造成本地区的水土流失,大量的动物、植物死亡。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和当地物候季相相结合,进行综合的开发和利用。

二、水利风景资源开发规制机制设计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在分权化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与水资源规制机构存在目标取向和行动上的差异,受到多方利益博弈的影响,使得政府很难再单方面地通过监管或简单的权利收放来解决水资源环境问题,为了避免水利风景资源的过度、无序开发,应该通过规制机制创新,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寻求责任和利益的整合,在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利益相关方之间形成互动的规制机制。根据前面博弈分析的四个结论,我们认为可以按照激励相容、利益均衡、法律约束、道德规范的原则,构建水利风景资源开发各利益相关方的规制机制。

(一)法律机制建设。法律是一种强制性机制,对各利益相关方的行为都具有同样的约束力。由于水利风景资源边界的模糊性,很难出台专门针对水利风景资源的法律法规。在立法建设上,应针对水利风景资源保护,提高水利旅游项目相关规范性文件的法律效力,明确水利旅游项目规制机构设置、职能和执法队伍等,制定较严格的水利旅游资源开发违规处罚标准,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水利旅游项目监管的执法力度,提高水资源管理部门的权威,以维护法制的统一性,保证法律的严格执行。

(二)利益机制建设。环保型涉水旅游设施成本或者是水污染的处理成本较高,造成的企业与政府合作的意愿降低。为了提高旅游企业环保投入的积极性,政府应通过相关的资金、政策优惠和技术指导来帮助旅游企业降低环保成本。增加水利风景资源规制机构与地方政府在水利风景资源保护目标上的趋同度,推进地方政府将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三)道德机制建设。首先,让旅游企业认识到环保投入会得到社会的回报。环境保护是任何一个企业或个人的社会责任,随着社会对于资源环境重视程度的提高保型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品牌的提升和政府的鼓励;其次,通过宣传教育让旅游企业相关负责人意识到环境保护是旅游企业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三、向公众宣传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

三、利用生态文明理念对水利风景区建设

(一)进行科学规划。水利风景区建设要严格做到“规划先于开发”,且规划中充分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既要考虑水利设施功能与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根据水利风景区的资源特点,做出相对应的符合资源特点的规划,同时还须兼顾社区居民的利益,体现以人为本,以发挥水利风景区的扶贫功能。

(二)切实保护环境。基于生态文明理念,在水利风景区前期工作、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高度重视对水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水污染防治,扩大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同时要在保证水利工程设施正常运行的前提下,考虑旅游功能的发挥,推进水文化建设。

(三)深化理论研究。要开展相关科技专题研究,引进吸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以指导水利风景区发展实践。同时,水利风景区涉及诸多的利益相关者,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大多也受制于地方各有关部门管理的束缚,要探索、创新有利于水利旅游开发的管理体制与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及时跟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影响评估工作,以确保其发展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四)弘扬水生态文化。水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反映水事活动的社会意识,对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诸方面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的意识和价值观,也就是人水观。生态文明理念下的“人水观”内涵得以提升,强调人水和谐相处,因而水生态文化成为水文化的主导,是生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水和谐”的水生态文化,是当前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点任务。弘扬水生态文化,实践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四、正确处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水利风景资源开发的关系

水利风景区开发建设涉及许多相关部门,关系到游客的合法权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做好协调、指导、服务和督促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一)尊重自然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保护意识开发利用水利风景资源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满足人们生活的必然要求。在顺应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利用自然,建立有效、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持续发展模式,达到人与自然的共赢。

(二)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遵循“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水利风景区的物种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资源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许多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生态环境一旦破坏,修复将十分困难。

(三)保护应纳人开发目标,开发应考虑综合利用开发水利风景区资源势必会改变当地生态环境,应该对当地原始背景和后期干扰变化机理与程度经过分析与相互对比,来进行理论探讨和变化趋势的正确预测。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旅游观光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的一部分,水利风景区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要不断的提高水生态环境的建设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良性互补,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综合能源管理前景篇10

关键词:功能;效应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同现代城市相比,生态城市有着本质的区别,其主要表现特征有:生态城市具有高效性、整体性、和谐性、全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生态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的原则;景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中最基本的因素,景观规划设计原则是进行设计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同时也是能形成最佳设计方案所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来调整环境,以实现人所达到的目的。生态城市中的景观设计的实质是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满足人们对各种不同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城市规划中,要将以人为本的思想作为设计和规划的基本原则,要从满足人的需求这个出发点上来进行规划、设计,以此来营造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和空间。

生态原则;生态原则是景观规划的必要原则。生态景观设计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要通过自身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来实现保护环境和自然景观,增加人文景观和绿地景观,使之与社会发展的和谐共处。

美观、多样性、稳定性;美观是生态城市进行特色规划和设计时所需达到的基本目标,这就要求所规划和设计的特色景观要能符合大众的视觉感受,能满足大众对美观的理解,能触及人们内心的感动,同时要具有美学价值,能体现独有的美感。生态景观多样性是指在现有的条件基础上,要尽可能多的运用设计手法,合理地选择植物物种,组成物群丰富、生态功能健全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是要求城市的景观要在对外界自然环境和对人为的干扰能保持平衡,在受到外部强烈干扰时,能最大程度的保持在原始状态。

保证经济效益原则;生态城市景观特色设计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获,用最少资源投入,建设健全的生态景观,并能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便于资源的再生使用。规划设计中要将改善生态环境和调节作用作为衡量工程设计的基本目标,通过采用积极的生态技术措施,来改善生态景观,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二、太湖新城生态建设实践

湿地系统

无锡太湖新城构建“三纵三横”的湿地系统,三横为梁塘河、庙桥港及贡湖湾;三纵为长广溪、尚贤河及蠡河,现已全部完成规划设计,其中60%已经建设。

其中,尚贤河湿地公园占地面积197hm²,贡湖湾湿地保护区东西方向长6km,南北方向宽1km,总用地面积约为6km²。

大规模湿地系统的建设,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高建筑的节能效益。同时,减轻城市雨水处理系统的负荷,利用植物吸附灰尘,还可以改善空气品质。此外,湿地系统还可以起到改善城市的景观,增加公共或私人的绿色空间,丰富城市物种的多样性的作用。

能源系统

通过调研诊断太湖新城建筑能源需求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情况,对能源需求和可再生能源资源进行预测评估,制定出可再生能源利用规划方案及地块指标、能源中心规划方案,从而达到平衡城市能源供需关系、创新城市能源建设管理模式、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效率及实现城市能源管理全过程的四大目标。

目标1:平衡城市能源供需关系

太湖城能源规划改变传统能源规划的理念,从“供多少”到“用多少”,建筑必须满足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从能源使用方面限制城市能耗的无限制增长。考虑综合节能效果、投资回收期等因素,太湖新城规模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可替代常规能源比例为10.2%。

目标2:创新城市能源建设管理模式

突破传统城市能源规划和管理模式,将能源指标分解引入地块控制性指标内,探索从城市规划层面能源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建设用地区域可再生能源应用指标限制为6.43%;实施方案可参考光热、光伏和土壤源热泵资源供给潜力选择,优先选择光热、热泵。

目标3:提升能源梯级利用效率

针对中央商务区、中瑞低碳生态城等高密度区域,建立以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为核心的能源中心,实现能源高效梯级利用。

目标4:实现城市能源管理全过程

基于“信息城市”理论,开发城市能源管理系统,可逐步实现对城市区域能源调控、单体建筑能耗控制,建筑用能系统运行,建筑可再生能源运行等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管理。建立中瑞生态城试点环境资源监测系统。

交通系统

无锡太湖新城路网采用方格网形式,主要分为4级: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形成“五横八纵”的主骨架及“五横九纵”的次骨架,并确立了“公交+慢行”为主体的交通系统,大力发展以轨道交通、中运量系统、常规公交为主的公共交通,以及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慢行交通。慢行交通主要承担公交接驳、短距离出行以及健身休闲的功能。规划远期公共交通的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80%。

根据规划,太湖新城构筑居住与工作、商业片区的联系走廊,实现“慢行-公交”接驳距离不大于500m,换乘距离不大于150m的要求,根据太湖新城河网密布的特点和优势,着力打造滨河慢行路径,规划了一环(环太湖及景区慢行系统)、五纵、三横、四连的慢行休闲骨架网络;其中经过生态城的是“四连”,即连接太湖新城核心区、华庄居住区、太科园中心、新安居住区的东西向慢行休闲廊道,并形成尚贤河和运河慢行系统之间的连接。

非传统水源利用系统

太湖新城积极大规模推广再生水利用技术。构建中水管网。中水管网一期工程中水主要用于市政道路和绿化的浇洒冲洗、建设地块内道路和绿化的浇洒冲洗、地块内公共厕所的日常冲洗,现已完成沿吴都路中水市政管线建设共10km。

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太湖新城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5万m³。污水处理采用改良a²/o除磷脱氮工艺,实现去除有机物,除磷脱氮的目的。二期扩建工程采用了目前国际比较先进的生物池工艺优化精确曝气控制系统。现出水水质远高于

加大雨水收集利用,将太湖新城内的河道规划区划分为11个排水区域,依据每个分区的用地性质、功能不同,分别控制其下渗量及径流系数。采用生态雨水收集方案,以入渗和调蓄排放为主,雨水径流引入两边或中央绿地,绿化带建设为下凹式绿地。

综合管廊建设

将管线集约化的内容纳在综合管廊中,不但美化环境,也能够避免由于埋设或维修管线而导致路面重复开挖的麻烦;由于管线不接触土壤和地下水,因此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为规划发展需要预留了宝贵的地下空间。

无锡太湖新城根据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的要求,提高地下空间利用,加大综合管沟的建设。在核心区沿路建设共同沟,内置中水管、电缆、电讯、给水干管等,综合管廊总长达16.5km,土建总投资3.3亿,电气等辅助设施165亿。根据实际需求,在立德道、信成道、清源路建设双仓综合管沟,在瑞景道、大通路建设单仓电力综合管沟。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实例――无锡无锡太湖新城国家低碳生态城规划

无锡太湖新城生态城,北靠梁塘河,南临太湖,西依梅梁湖部级的风景旅游区,东至京杭大运河,总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功能定位为无锡新的城市中心,新城范围内300多条自然河道,有比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地理特征。2010年7月3日,被国家住建部授予了国家低碳生态城示范区的牌子,要求整个新城要按照低碳生态城的标准来建设。

太湖新城的建设秉承了规划先行的理念,在完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环境景观规划、城市设计以及色彩规划等传统规划的基础上,从低碳生态理念角度完善多层次的生态规划,并反馈调整、完善原有法定规划、强化生态目标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落实,提高生态规划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整个太湖新城的规划进行更新,把生态指标纳入到地块的图则当中去,为规划审批提供了法定依据。在城市功能方面,重点强调的复合城市功能、紧凑的用地布局,还有适宜的街坊尺度,土地的高效利用,等等方面。像绿色交通,就是利用太湖新城的300多条水网系统。

在专项规划方面,主要是补充能源规划,关于传统化石能源如何提高利用率,对于一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例,都把它细化到每个地块进行分解,包括它的地理位置等等进行详细的分解。另外,在推进绿色交通方面也开展了慢行系统的规划。

能源与资源方面,主要是用太阳能和电能,最后是经过综合平衡,太湖新城一部分已经建设,整体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是达到15%以上。生态环境方面,强调了对原来的水网体系的保护和保留,还有对绿地里面,像建设乔木的数量,增强他的排氧和碳汇能力,都提出了数值要求。绿色建筑,太湖新城在2010年推出的地块都要求是百分之百的绿色建筑。

无锡政府出台了一个红头文件,把生态城的一些任务,政府各个部门如何来管理、监督,每个部门进行了分工。无锡出台了《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条例》,2012年2月1日起施行,这个法规是从更广的范围、从社会各界如何参与,不管是技术上的要求还是城市管理监督等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后也明确了一些法律责任。对生态城建设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