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十篇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十篇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5:38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1

强势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网络媒体促进了各个国家、民族和文化间的交流和沟通。理论上,各个国家在信息传播中都应该享有平等、均衡的传播机会;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各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不同,导致“信息富有国”和“信息贫穷国”现象。“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着自己的强大经济、技术和资本实力,控制着当今世界的信息生产和传播,造成了世界信息单向流通的不平等结构。”②

网络媒体的迅速扩张不仅促进了跨国界的信息传播,更为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媒体集团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垄断铺平了道路。原有的不合理的国际信息与传播秩序不仅没有得到改善,反而进一步加剧。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坦承:“美国通过赢得技术上的优势,今天已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信息社会。美国控制着世界上的电影和电视节目,并且将美国的文化和思想深深地渗透到全世界人的意识当中。”③在互联网上,有90%的内容来自只占世界人口1/7的西方发达国家,每天传播的国际新闻大约有80%来自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合众社等西方主要通讯社。而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强势文化的渗透和对人们意识的占领,其本身就处于被动局面的文化产品在信息传播中将日益边缘化,甚至会逐渐消亡。

大众文化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

李彬在《传播学引论》别强调:大众文化不是大众化的文化,也不是文化的大众化。大众文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它以大众传媒为载体,是大众传媒催生的一种文化,因此也有人认为大众文化就是媒介文化。形式上表现为肥皂剧、娱乐电影、时装表演、流行歌曲、畅销书、唱片等等。

由于文化沦为商品,因此生产文化产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其商品价值,这种文化产品以大众消费为主导,只要什么能取悦受众就生产什么,生产者关心的只是经济效益,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能满足和引导人们高尚的精神追求。针对受众的爱好和口味量身订做的这些文化产品,以娱乐占据着受众的注意力,以“”麻痹着受众的大脑,以结合新技术不断翻新的样式陶醉着受众。

“大众文化”对受众的取悦和麻醉使得受众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流于浅表,对一些正统的、严肃的、朴素的本民族文化丧失兴趣、嗤之以鼻,认为其缺乏时尚感、不合时宜,弃之如敝屣。

网络“仿真”世界使受众逐步与民族传统文化脱离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受众可以在网络上构建一个理想的虚拟空间,他们可以以游戏的方式体验各种在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感受,得到生活中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他们可以在网络上与他人进行交流沟通,这种交流由于具有隐蔽性、无拘束性,受众可以在其中畅抒胸怀,尝试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这种空前的自由使受众心甘情愿地投入网络的怀抱。网络为大众营造的“仿真”世界是超真实的,是幻境式的真实。后现代主义思想家鲍德里亚认为在超真实的“仿真”世界里,真实的处境是“真实本身也在超真实中沉默了。复制媒介巨细无遗地临摹,真实在从媒介到媒介的过程中被挥发了,成了一种死亡寓言,真实成了为真实而真实的真实……”④在“仿真”世界,大众被各种符号和信息所包围,他们尽情享受着感官刺激、精神刺激,寻找审美与满足,理性和思考游走在超真实的“仿真”世界,彻底抛开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因素,抛开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立场”。⑤随着“仿真”世界对时空的消解,与历史、社会的脱离,也必然地带着它的“臣民”逐渐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脱离。

注释:

①[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3页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页

③Frederick,HowardH.,GlobalCommunication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ibid.,13

④王民安陈勇国马海良主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25页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2

[关键词]:网络网络社会政治功能政治文化

大众传媒很早就发挥着自身的政治功能。19世纪初,到美国考察的法国政治思想家托克维尔就看到了报纸的力量。他指出:“在美国,报刊分别来说几乎都没有什么权威;然而,定期报刊的权力仅次于人民。”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随着网络的问世而受得更加引人注目。网络自问世之日起,就显示出它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权力,无论它掌握在谁手中、以什么方式发挥作用,它都成为政治体系中一支重要的力量。网络使亿万台计算机借助电缆和卫星技术,形成一个包纳一切的庞大“蛛网”,对打破信息垄断和由此衍生的集权控制,具有潜在的颠覆作用。网络提供信息的特点在于它的及时性和共时性;同时提供文字、听觉和视觉上的刺激;提供信息,刺激情感;使受众有身临其境、参与其事的切身感受。民意测验表明,大多数美国人的兴趣从报纸转向电视,又由电视转向网络,他们从网络中得到大部分新闻。电脑网络成为展现巨大威力的“魔盒”,它将全国乃至全球捏为一体,变为能在同一时间知悉同样事务、受到同样刺激的网络大家庭。我们必须正视网络的政治存在。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总之,就像历史上出现并还在发挥作用的革命性传媒(如广播、电视等)一样,网络是这个外表宁静实质激荡的政治与经济权力更新分配的始作俑者,它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网络的政治功能正逐渐引起政府、政治家以及普通民众的注目,网络对政治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一.网络社会的基本特征

1.非物质性

由于数字化空间中最基本的元素并不是传统物理空间的原子,而是“比特”,这就造成了数字化网络社会的第一个特征—非物质性。在网络时代,出现了一批非物质化的高附加值的服务行业,如货币交易、软件开发、基因研究或卫星电视制作等,其中大部分属于高科技领域。它们在开发、运营、销售、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以往常传统行业不同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在于它们具有非物质性。

2.超时空性

在数字化网络社会中,由于因特网的开发与应用,消除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建立了一个超时空的网络社会。正如伦敦经济学院教授丹尼·奎认为的那样,“非物质化的商品全然无视空间和地域”[①]。由于因特网消除了时空的距离,使得地球变成了“地球村”。数字化信息社会的本质就在于保持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零。

3.非排他性

这是数字化网络社会的又一重要特征:一个人使用一件非物质的物体时,不排斥他人同时使用。这是网络时代的数据可以共享的技术特征所决定的。

4.平等性

网络社会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平等的感觉,任何人,无论他是从事何种职业,或拥有多少财富,或自身条件有多么大的劣势,他都可以在网络社会中发表自己的看法,畅谈自己的思想。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区中,任何人都处于平等的地位,人人都是平等的,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事实上也是平等的。

二.网络社会的中网络的政治功能

1.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

网络首先是作为一种传媒出现的,从这一层面来看,网络传递政治信息的“中枢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递政治信息是政治系统正常运行的剂。传递政治信息的实质是“国家意志”“民间意志”的相互交流与沟通。国家政策通过网络得到及时而准确的解释,公众的愿望也通过网络得以及时而全面的反映,上下相通,思维一致,才能形成凝聚力,政治决策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公众的支持。网络能够向政治系统输送强大的社会动力。

(2)传递政治信息可以为政治决策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当前,诸如失业、环境、教育和医疗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是政府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出台一系列政策,而政策往往难以兼顾群众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不同地区和不同阶层的所得与付出之间的平衡,这需要群众对政策有一个理解和承受的过程。网络在这一过程中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它借助具体的“形象”,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提出问题,阐明背景,发表意见、评论或分析,帮助群众认清自己的生存环境,启发群众适应政策的主动性。网络的这一作用在以往的价格改革、住房改革中已得到有效的发挥。

(3)传递政治信息有利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调动社会成员的注意力集中于国家发展目标上。网络报刊、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每天向社会提供大量的信息,同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和生活联系密切。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这是宣传思想工作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2.网络是一种第五种权力

道格拉斯·卡特曾指出:新闻媒介是政府的第四大部门,可以监督立法、行政、司法三权。这个说法在今天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而网络的出现可称之为第五种权力。它不是一种实在的物质权力,它不能向任何人发号施令,更不能直接调动国家的军队和武装力量,不能支配财政收支,也不能制定法律、做出司法裁判。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网络是以民意代言人的身份出现的。报刊需要发行量,电视需要收视率,而网络却摆脱传媒受资本垄断或少数技术精英控制的局面。它虽然不是立法权和司法权,也不是财权和军权,但它是舆论的权力和道义的权力;它不是刚性的权力,而是一种无形的、柔性的权力。人们不必服从它,但不能忽略它。

作为第五种权力,网络的作用主要是监督和制约政府的三个部门,三个部门的相互监督也需要借助于网络的力量。美国在三权分立的体制下,如何监督政府与官员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网络的崛起加强了这一环节,网络能够充当民众的耳目,对政府及其官员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网络在“克林顿性丑闻”中的作用则是十分典型的事例。从对丑闻最初的揭露,到事件调查过程中的报道和评论,网络动员全国舆论给克林顿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使其一时间处于四面楚歌之中。

3.网络可以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一个平台

“阳光政治”相对于政治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而言,“暗箱”政治是专制主义的特征,它容易产生政治信息的错误解读。“阳光”政治是政治事务公开化、透明化的民主政治。网络的出现为创造“阳光”政治提供了一个平台,推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民主政治必须使政治事务公开化、透明化,使公民在充分了解情况的条件下做出他们的决定。它还要使受公民委托的政府官员处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有人比喻说,在民主政治下,政策的制定、执行与政府的政治活动以及政府官员与民众的关系应该暴露在阳光下,经得起公众的审视与考验。

网络为公民了解政府的工作提供了经济快捷的渠道。通过网络,公民最贴近地了解到政府的工作过程,使政策的制定、决策和执行过程透明化。网络使公民与政府官员的对话成为可能,顺畅通达的电子访问打破了身份的限制,削弱了等级观念,为自由平等的交流铺平了道路。普通公民通过网络访问国家元首已不再是天方夜谈。网络也使政府在更广泛的范围内收集各种意见,并获取信息反馈,避免了多层过滤使信息失真。

三.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的影响

1.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

(1)网络对国家的政治控制机制有瓦解作用,从而引起政治文化传播的困难。任何个人和群体都有各自的政治价值观、政治情感和政治意识。一个社会和国家有自己意识形态的“主旋律”,即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它代表着统治阶级及其政党的意志和利益,这既反映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也体现在媒体舆论导向中。为了形成社会的认同意识、政治意识和道德意识,以达到稳定社会之目的,国家通过垄断和控制传媒向社会公众宣传,教育和灌输这个“主旋律”。一是垄断和封锁那些不利于政治稳定的信息,用强有力的措施来控制传媒,经过筛选过滤的信息以营造统一舆论,控制舆论导向;二是通过诉诸道德、伦理和思想意识等方式的说教和灌输来强化公民的国家意识,以赢得民众对宪法的忠诚,对制度框架的认同和对政府的能力、政绩的肯定;三是政府控制民众的政治参与程度,使之与政治发展水平相适应。网络不仅提供了个人自由的空间,而且极力张扬个人自由主义和全球化观念,这同国家的政治控制机制的作用是相抵触的,对这种机制本身起着瓦解作用,从而增加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困难。

(2)网络对国家政治控制机制的瓦解作用的另一面必然是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思想和言论自由。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信息传播量大、成本低、简便易行、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每一个上网者都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程序和网上协议程序传播或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要求,互联网给人们营造了越来越丰富的话语权利。个人的自我表现不知不觉代替了主流文化的说教,人们逐渐适应了独立思考,更加强调自己的权利而保持思想的独立性。政府对于民众信仰!宗教和政治观念,变得越来越不好控制了。

(3)网络成为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互联网络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的渗透方式以及巨大的信息量对“主旋律”文化的传播、弘扬造成强大冲击。网络已成为文化渗透,尤其是意识形态渗透的工具。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冲击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加速和平演变进程,通过互联网络提供给用户大量的关于世界政治动态的看法,宣传自己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信仰和政治理想等意识形态。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网民的政治导向和信仰的变化,造成了对主流政治文化传播的冲击。

2.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

(1)网络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

由于网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网络社会中,首先,网络保证了政治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没有政治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平等地位,就难以实现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在信息社会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人都有权享受信息和知识。”[②]网络为人们提供了平等交流政治信息、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思想的空间,便于人们沟通思想、交换意见,有助于构建一个平等、民主的政治文化交流和传播模式。其次,网络保证了政治文化传播主体与客体的自主性。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与传播主体、客体的自主性密不可分,没有自主性,也就不能完全实现民主化。由于网络技术有特殊的离散性,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控制,它构成了一个无主体的自由格局。网络与人们以前使用的媒体最大的区别是,它能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根据人们的意图自主地进行政治信息的采集、存贮、加工、处理,人们可以在未加工的信息中进行挑选,并自行评估和鉴定其价值。网络条件下的政治文化传播不再是一个被动过程,而是一个网民积极参与的过程,人们既可以接受信息,又可以信息,那种“我说你听,我打动你”的单向传播模式将被双向互动的政治文化传播模式所取代。

(2)网络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

网络对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提供了现实的条件。首先,网络改变了人的交往方式。“网络既拓展了人们的交往空间,也重新调整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③]网络条件下交流方式的变革为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提供了便利条件。网络不仅传递一般的信息,还传播大量政治信息,现代社会,网络成了政治体系输出政治信息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其次,网络是一个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的属性。网络内各个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构成了一个跨地域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把众多的社会领域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呈现出“一体化”的特性,政治文化传播的社会化正是在这种“一体化”中实现的。

(3)网络促进了政治文化传播的高效化与国际化

网络应用于政治文化传播后,对于政治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广度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网络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政治文化的传播速度。网络凭借其极快的传播速度,它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传播给受众,人们可以随时地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事件。其次,由于网络本身就具有在全社会传播信息的功能,从而使国际范围内的政治文化传播和交流变得极为便利。网络创造了一个没有国界的世界,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跨越国界的赛博空间,在这个世界,人们的相互登录和访问变得极为便利,大大提高了政治文化跨越国界交流的能力;网络缩短了人们的距离,冲破了时空限制,它可以实现千差万别、天遥地远的行为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网络使人们的沟通能力发生了质变,使人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发生了革命性变革,使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在网络系统沟通、传播信息。

参考文献:

1.刘文富(2002).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版

2.戴安·科伊尔(1999).无重的世界—管理数字化经济的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邓景丽(2003).关于我国政治文化现状的几点思考[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41-42

4.严峻(2002).试论网络的政治功能[J].中共云南省党委学报.6:56-59

5.匡小阳邹艳斌(2005).网络媒体助推新型公民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4:127-131

6.朱银端(2003).网络政治文化认识[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26-32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3

(一)网络文化传播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网络文化传播使全世界的信息都集中到了一个“地球村”中,在这个空间里没有地域和国界,全球的信息都可以共享。在这样的平台中,无疑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沟通环境,为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作为学生而言,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内心的思想变化,通过网络的平台,了解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需要,在网络中取舍信息等;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中更及时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网络这种得天独厚的特殊性,近距离的和学生交流,更强化工作的实效性。

(二)网络文化传播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

1.网络文化传播的大众化,使得网络信息呈现出多元化,大学生在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在潜移默化中会被各种错综复杂的文化思想所影响,容易引起大学生对于信息理解的多维化,有时甚至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性的接受某些观点与行为,而不像以往那样被动的接受与灌输。于是,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更加复杂,考虑的因素就应更加全面,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一种挑战。

2.当前网络文化传播还没有完全规范化,就会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尤其是西方的部分发达国家,利用网络的特性,把大量的腐朽思想传播到我国等发展中国家,使得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规范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他们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把大学生带到认识的误区,企图从精神层面摆布脆弱的大学生,使大学生在接触网络的过程中,慢慢的被西方的文化思想所影响,迷恋于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和道德意识,对西方的价值观慢慢产生好感,从而对自己的国家产生怀疑。

3.网络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得任何人没有限制,也不需要筛选就可以在网上信息,因而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尤其是那些错误、低俗、虚假的未经过滤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还不高,心里还不够成熟,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形成的大学生们而言具有巨大的危害性。这些大学生在网络上浏览了不健康的黄色信息,更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越轨行为,所以这些对于大学生的毒害往往是难以估计的。

4.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机会多了,人与人之间见面沟通的机会就自然而言的减少了,随着时间长了,大学生孤独、郁闷。焦虑以及压抑等情绪越来越频繁,阻碍了大学生正常的人际关系的交流。另一个方面,网络黑客的攻击,网上信息的虚假等不道德行为的日益涌现,大学生的安全感和信任感逐渐下降,造成大学生对待周围的事物抱有麻木、冷漠的心态,对于网络的过分依赖,使得大学生的生理、心理都存在这巨大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传播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健全网络监管机制

网络文化的迅猛性,很多网络问题层出不穷,网络在某些方面还无暇顾及,特别是立法方面还存在疏漏之处。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相关部门必须下大力度、加快脚步,在已有的网络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一部全面的、系统的网络法律,以规范网络社会的种种不文明行为,维护网络世界的安全与稳定。尤其是当网络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时,为规范网络行为,避免网络犯罪,保证网络阵地和谐与健康发展,必须采取强制性手段和措施对网络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随着网络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丰富网络文化成果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难以回避的道德问题。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大学生学会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来关注并能更好的驾驭网络信息,保证自己在网络中自由出入,做到能正确运用网络为自己服务,不迷恋网络,提高自己自身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抵御不良网络文化信息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意识,提高自身的网络安全和意识。

(三)注重网络舆论的调控与引导

在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自由的发表言论,这些公开网络文化传播往往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倾向性,如果处理不好,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和行为等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注重对网络舆论的调控与引导,适量地选择登载的信息内容,帮助、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认识。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和谐的舆论氛围,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进一步展开奠定思想基础。

(四)研发思想政治教育软件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能够向大学生宣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和理解。高校应努力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学习网站、教育教学网站与网页等,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4

关键词:社会网络;多层网络;口碑营销;SiR模型;多智能体建模

中图分类号:C9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6)05-0000-00

近年来,各类信息在以微信为代表的线上社交网络上爆炸式的扩散和由此产生的轰动效应,一方面展示出微信营销巨大的、潜在的市场价值:商家的一条信息可以在社交网络上“自行发酵”,造成产品的市场关注度远远超过巨额成本下的媒体广告效果。因此,微信营销所代表的(网络)口碑营销成为包括市场营销、运营管理、信息传播等多学科共同的研究热点。另一方面,其折射出口碑营销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和不可预测性:并不是每条信息都能够在社交网络上广为传播,绝大多数的信息很快都被其它信息所“覆盖/淹没”。这表明对于社交网络上口碑传播的关键要素、传播过程和最终效果的研究目前正处于初期阶段,其机理机制尚未探明,理论滞后于实践。

随着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领域专家逐渐明晰了线上社交网络的多层次特性。早期对社交网络的单层、孤立网络理解,过度简化了社交网络的特征和特性,理论分析难以得到实践检验。而多层网络上的口碑营销,引出了一个深层、核心问题:口碑/信息如何利用网络的多层次特点进行传播?网络的多层次特点对口碑传播有多大影响?本篇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问题,采用复杂系统理论中的多智能体建模研究方法,通过系统仿真来量化网络的多层次特性对口碑营销的影响。鉴于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时效性和先进性,本项研究工作的创新之处十分明显。

多层网络(multiplex/multilayernetwork)的概念源于复杂网络研究中对“超网络(super-network/networkofnetworks)”的研究,其侧重于刻画网络节点之间链接含义的多样化、权重的差异化特性[1,2]。2012年前后,多层网络的基础研究工作才逐步展开,其动机在于现实世界中众多网络都符合多层网络的定义。其中,网络用户的关系网络也是一类典型的多层网络:网络用户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社交应用app分别建立“朋友圈”(可能重合,也可能不重合),即建立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例如,网络用户既可以是微博平台下的“关注”与被“关注”关系,也可以同时是微信平台上的“朋友圈”关系。从信息传播的角度上看,如果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完全隔离的,即信息的“网内”传播,那么信息在社会关系网络上的传播可以单独刻画。而实际情况是,信息通常被用户从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转发”到另外一个社会关系网络中,即信息的“网际”传播,传播过程因此超越了网络的边界。虽然,一个网络上正在传播的信息可以以近似“零”成本的代价转发到另外一个或多个网络,并同时在这些网络中继续扩散,但是,信息在不同网络中的传播机制和速度明显不同。更重要的是,由于网络节点的重叠性,信息传播的最终效果并不是多个网络中信息传播效果的简单相加。因此,应用领域对于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特点、过程和结果有着强烈的研究兴趣。

但是,目前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研究工作与实际需求存在巨大差距。这具体表现在:1)多层网络的研究还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多层网络的构造模型[3,4]和演化模型[5,6];网络之间的相关性/耦合特性对整个网络的特征影响[7];网络结构对演化博弈结果的影响[8];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9,11]等。但是,对于多层网络环境下信息传播所特有的跨网络传播特点,研究工作尚不多见[1,2,12]。因此,本篇论文侧重分析多层网络信息传播有的“网际”传播特点,研究工作的理论前瞻性和创新性显著。

另外,当前社交平台上的信息传播研究(“网内”转播),主要是借鉴病毒传播的SiR传播模型或其扩展模型,通过系统仿真或平均场理论来分析网络结构对信息传播结果的影响。例如,[13]分析了小世界特性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14]分析了无标度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但是,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专家普遍认同无标度网络为代表的异质网络下,微观层面的信息传播过程和效果难以用平均场理论进行分析。而多个无标度网络构成的多层网络,其平均场理论下的分析更是难以进行。因此,更多的专家转向采用复杂网络中的多智能体建模分析方法[15,16],通过系统仿真来观察或解释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

本研究正是在此研究方法的趋势引导下,在前期工作积累基础上[17],采用多智能体建模与仿真分析方法分析多层网络中信息“网际”传播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研究工作的可行性和先进性较强。

三、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

多层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分析与实现:多层网络的构建和信息传播模型的构建。

(一)多层网络的构建算法

本文采用论文[5]给出的多层网络的构造算法,并根据[18]给出的无标度网络生成算法,用于生成两个相互关联的无标度网络,即双层网络。在这个双层网络中,每层网络中的节点和节点数量是相同的,区别在于不同网络中节点之间的链接是不同的,即网络整体结构不同。当在一层网络上传播的信息,如果由相同的节点通过另外一层网络上的链接传递给其它节点,这就是不同层次网络之间的信息“网际”传播。设定双层网络的节点数量为n,网络生成算法如下:

1)生成一个n0节点的双层网络(网络编号为G1和G2)。

2)向两个网络中增加一个相同节点,即nt+1=nt+1。该节点与每一层网络中其它现有节点相连的数量,即链接线的数量为m(m

从以上多层网络上信息传播过程分析,双层网络下的信息传播,信息可以通过不同网络上的链接传递到相邻节点,即网际传播。同时,当节点之间存在多个网络上的链接关系,信息传播的概率将变大。

(三)多层网络上的信息传播的量化指标

相比于平均场理论的分析,采用仿真方法不仅能够给出信息传播的最终结果R∞,还能给出更为丰富的评价指标。本篇论文总共采用了以下4个指标用于量化信息传播的过程和最终结果。

在SiR模型中,信息传播节点/i节点数量将由于传播概率而逐步增加,而随后由于停播概率而减少,即呈现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单峰曲线。因此,本文采用1)i节点数量的峰值(指标1);和2)i节点数量峰值时刻(指标2)。

前人对于无标度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平均场理论分析表明,SiR模型描述的信息传播,信息总能够传播到网络中的每一个节点,即S∞=0,R∞=1[13,14]。因此,本文采用用于衡量信息传播最终结果的两个指标:3)R节点数量的终值(指标3);和4)R节点数量终值时刻(指标4)。其中,指标3通常被称为信息传播的广度或覆盖率。

四、信息传播的多智能体仿真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本文实现多层网络下信息传播的多智能体仿真模型。模型中,主要的参数设置如表1所示:

图6给出了传播概率λ2,1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对比图4给出的传播概率λ1,2的影响,可以发现传播概率λ2,1的增加同样使得信息传播的更广(指标1和指标3),且传播的更快(指标2和指标4)。此结果表明,当信息可以“转换”到传播速度更快的网络G1时,相比于信息在原网络(网络G2)单独传播而言,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有显著增加。

通过以上对于描述信息“网际”传播的参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信息“网际”传播能够显著改变信息传播的过程和结果,使得信息传播的数学分析和预测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预测。

2)如果增加从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向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的信息传播程度,由于事实上增加了网络节点的度,网络传播的广度因此增加。并且,由于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双层网络的信息传播的持续过程更长。

3)如果增加从信息传播速度较慢的网络向信息传播速度较快的网络的信息反向传播程度,由于信息能够通过该网络传播得更快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有明显提升。

六、结论

本篇论文以多层网络上的口碑信息传播为研究对象,侧重分析多层网络信息传播中网际传播对传播效果的影响。通过多智能体建模研究方法,仿真分析了信息在一个双层网络中的传播过程和传播结果。并且,对比分析了网际传播中传播率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仿真数据的分析表明,双层网络中的网际传播可以提高信息传播的广度,但是会对信息传播的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此结果对当前热门的微信营销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参考文献:

[1]BoccalettiS,BianconiG,CriadoR,delGenioCi,Gomez-GardenesJ,Romancem,Sendina-nadali,wangZ,Zaninm.theStructureandDynamicsofmultilayernetworks[J].physicsReports.2014,544(1):1-122.

[2]张欣.多层复杂网络理论研究进展:概念、理论和数据[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5,12(2):103-107.

[3]nicosiaV,BianconiG,LatoraV,Barthelemym.Growing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5):058701.

[4]nicosiaV,BianconiG,LatoraV,Barthelemym.non-linearGrowthandCondensationi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e.2014,90(4):042807.

[5]KimJY,GohKi.CoevolutionandCorrelatedmultiplexityi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5):058702.

[6]GomezS,Diaz-Guileraa,Gomez-GardenesJ,perez-VicenteCJ,morenoY,arenasa.DiffusionDynamicsonmulti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13,111(2):028701.

[7]LeeKm,KimJY,ChowK,GohKi,Kimim.CorrelatedmultiplexityandConnectivityofmultiplexRandomnetworks[J].newJournalofphysics.2012,14(3):033027.

[8]Gomez-GardenesJ,Reinaresi,arenasa,FloriaLm.evolutionofCooperationinmultiplexnetworks[J].ScientificReports.2012,2:620.

[9]tianRY,ZhangXF,LiuYJ.SSiCmodel:amulti-layermodelforinterventionofonlineRumorsSpreading[J].physicaa.2015,427(1):181-191.

[10]GranellC,GomezS,arenasa.CompetingSpreadingprocessesonmultiplexnetworks:awarenessandepidemics[J].physicalReviewe.2014,90:012808.

[11]蒋国平,鲁延玲.多层网络中信息和病毒交互传播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5(2):1-7.

[12]LeeKm,minB,GohK.towardsReal-worldComplexity:anintroductiontomultiplexnetworks[J].europeanphysicalJournalB.2015,88(2):1-20.

[13]ZanetteDH.DynamicsofRumorpropagationonSmall-worldnetworks[J].physicalReviewLetters.2002,65(4):041908.

[14]morenoY,nekoveem,pachecoaF.DynamicsofRumorSpreadinginComplexnetworks[J].physicalReviewe.2004,69(6):066130.

[15]StummerC,Kieslinge,Guntherm,VetscheraR.innovationDiffusionofRepeatpurchaseproductsinaCompetitivemarket:anagent-basedSimulationapproach[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2015,245(1):157-167.

[16]李锋,魏莹.消费者小世界社会网络下双寡头产品定价策略[J].系统仿真学报.已录用.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5

考虑一个具有n个节点和e条边的网络,节点代表个体,两个体之间有联系则对应的两节点之间就有连边,用两个相连节点的共同邻居数表征两个体间的亲密程度。每一时步,网络中的个体处于以下4种状态之一:1)未知态(unknown),个体尚未接收过信息;2)已知态(known),个体接收信息后,因怀疑该信息的真实性而不愿意转发;3)认可态(approved)。个体相信该信息,下一时步转发给他的邻居;4)疲惫态(exhausted),个体转发后,对传播该信息失去兴趣,不再转发[11-12]。开始时,随机从网络中选择一个节点作为传播种子,而其他的节点属于未知态。这个种子会将信息传给它的邻居而在同一时步自己变为疲惫态。而一个节点(未知态或已知态)接收到信息,它就会依据自己接收此信息的次数以及自己与传来此信息的邻居的亲密程度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决定接受与否。这种规则就意味着信息传播的两个特点-记忆性和社会强化,同时边权对信息的传播有影响。

2仿真及分析

用R表示接受信息的节点数目,那么在最后阶段R越大就代表信息的传播范围越广。图1描述了在不同的参数和不同的强化因子b下,网络结构对传播范围R的影响。

3结论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6

关键词:网络用语;播音专业;影响

引言

网络的发展使得网络语言盛行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对于播音专业也是如此。同样作为语言信息的传播者,播音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了解网络语言,并且学会合理运用,不仅于播音教学是有益的,对播音专业学生的技能培养也是有益的。

一、现代化生活中网络语言的含义及特点

在人类文化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用以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人们通常用语言来表达自己观点、思想和意见。可以说,人类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语言的。众所周知,语言又是从环境中产生的。于是我们发现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当网络环境已经成为新的格局时,伴随着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自然就是新的网络语言。网络用语作为新兴的语言模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方式,并开始逐渐的成为人类现代社会最基本和最流行的的沟通交流方式。

网络语言作为新兴语言,有如下特点:第一、网络语言具有快速变更性。由于它是科技发展的产物,而科技不断进步的同时,也就促进着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发展最大的体现就是变更性,新兴的词语总在产生,而且更新速度极快。第二、网络用语涵盖面相当之广泛。众所周知,网络用语来源于互联网,而互联网在把整个地球变成地球村的同时,更重要的就是它信息之广,传播之快。从而使得衍生于互联网的网络用语也涵盖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第三、网络用语开始改变中国汉字文化。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得网络用语迅速汉化,让一些中国汉字得到更多现代化的解释。

网络环境下播音专业的要求

播音专业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媒产业现代化发展中形成的新兴行业。80年代时电视走进百姓生活,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也开始深入人心。到现在,短短几十年,中国电视已从黑白电视中仅有的几个频道,发展到了全国上千家电视台数千套节目。随着网络电视、车载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兴媒体的发展,播音专业也开始受到冲击。这其中最大的优点是带动了播音专业向新的发展前景靠拢,但网络发展中网络语言的盛行,也给播音专业带来很多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在今天,频道越来越专业化,播音主持风格逐渐得向生活化靠拢,语言风格也渐趋向个性化。这样传递给播音专业的学生的要求就是: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就必须在语言学习,语言运用上下工夫。如播音主持的语言应该亲切、自然、真实,语感应该准确、贴切、细腻。播音人员也因此会努力学习更贴切人们生活的词语,这样对网络词语的了解就成为必不可少的。

二、网络语言对播音专业的影响

(一)积极方面

第一,网络语言能激发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综合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网络作为发展的的科技,网络语言也在不断发展,其形式大多灵活多变,幽默风趣且传播速度快,使用相当广泛。如之前盛行的“不明觉厉”、“累觉不爱”、“我伙呆”等新鲜词汇,还有各种“淘宝体”、“甄痔濉钡鹊龋还经常在互联网上出现的造句现象,这些都是播音教学中课堂上可供采用的生动形象的例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使用网络语言来举例分析,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从而带动课堂的气氛。学生作为将来的播音人员,应当具备接受新事物和新词语的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播音行业中,在播音主持风格日渐亲民化的今天,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些都成为播音主持教学课堂中生动的例子。第二,网络用语丰富了新闻信息传播的交流载体种类,并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且用简短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含义。如包含某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网络用语:“俯卧撑”、“躲猫猫”等,这些都是网民对相当戏谑化的形容。高度的浓缩型的网络语言,让信息交流更迅速和简单。

(二)消极方面

第一.网络用语的发展对播音专业的其他知识涉及程度开始有要求,尤其是广义上的网络用语。在实际工作中,播音人员由于对专业的网络术语不了解,而不理解稿件,从而犯下错误的事也是屡见不鲜。如某些不容易汉译的英文,在某报道中提到一款新型的“realplayermedia”,而且此版本又推出了Xp版本,新版除了能播放ram格式外,还有许多其它特点。这里所指的realplayer是电脑上一中广泛应用的视频软件,主要功能是能解析格式的视频信号。如果只翻译成“媒体播放器”就会过于笼统,将这个词与其他的相混淆。对这样生僻也不属于播音专业本领域的词汇,播音人员就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使得翻译准确无误,让受众能清楚的了解事实。当然在广义的网络用语中,还有很多也给播音专业带来不便,比如“”此类网络语言的读法等等。第二,网络语言通常不符合语法规则,对学生的语言规范性学习不利,对播音主持教学工作也有不利。如在实际网络生活中,网络语言常有错别字出没,这些错误通常是由于快速输入带来的,却因网络而开始盛行。比如“亚历山大”等等。而且盛行一时的火星文,更是打破汉字的固有字形。再者,网络语言偏向随意替代内容,容易引起误解和语言混乱。这样的情况都对播音学习不利,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果播音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只知道这些狭义的网络语言,又如何作为公众媒体的发言人向社会公众传递正确的思想和内涵呢?更何况,网络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就同所有的文化现象一样,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粗俗的网络语言也在网络中屡见不鲜,甚至流传在日常生活中,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品位是相当不利的。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更需要我们辩证的看待网络语言。也对我们教学提出要求,播音专业的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网络语言的影响下,正确的学习和运用网络语言。

结语

当代是网络语言传播的时代,是新媒体时代。热点新闻都在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每个人都是新闻的者,尤其是网络语言的传播,更使得网民对新闻事件及社会热点的关注,并且积极表明自己的观点。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播音人员作为公众信息的授予者,自身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要求也就更多。因此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学会理性看的待网络语言的传播,要有取舍的运用网络语言,从而合理的利用网络语言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成为一名与时俱进的优秀的播音人才。

(作者单位: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黄晓斌,余双双.网络用语对信息交流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01:23-25.

[2]林纲.略论网络用语中的语词接触现象[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05:56-59.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7

网络传播的主要目的是要实现社会的信息化,这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所呈现出来的必然趋势,信息化的实现能够使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最便捷的方式进行传递,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这也是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标志。与传统大众媒体相比,无论是从形态上还是特性上,网络传播明显克服了传统媒体存在的某种不足,它不仅兼备了新闻传媒的具体特点,也突出了自身的传播优势,这种优势也是网络传播的时代特征。其一,网络不但是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还是存储信息的基本载体,网络传播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的多种需求,传统的新闻媒体强调的是“内容为王”,网络上的信息浩如烟海,用户完全可以搜索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这一意义上讲,网络传播真正满足了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其二,网络传播具有交互性的特征,它将彻底改变传统媒体单一性的传受关系,在网络传播中,用户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只要他愿意,随时随地又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受众的主体地位得以显现;其三,网络传播的信息主要是以数字形式存在,它具备了报纸文本传播的优势,广播声音传播的优势,电视图像传播的优势,使用起来更为高效、便捷,其竞争力也不言而喻。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影响

(一)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正面影响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和条件,它成功地弥补了传统新闻传播在某种程度上的不足,其对当前新闻采编产生的正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实现了新闻采编的多媒体化和立体化,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模式下信息传播方式的单一性,它不仅能够将文字、声音、图像结合起来,还可以将传统模式下的多种传播形式同时使用,更有助于受众对所传播信息的全面把握和掌控;其二,网络传播能够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传统的新闻采编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因时常受到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新闻的跟进性难度很大,鉴于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些新闻报道很难在第一时间完成,而网络传播完全可以摆脱这些因素的限制,且能够充分实现即时采编与远程传播的统一;其三,网络传播能够突破原有信息传播载体的容量限制,大幅度提升新闻传播的信息量,例如,报纸就容易受到版面的限制,编辑的信息很难将新闻的全貌呈现给受众,相对而言,网络则可以实现无线连接,确保新闻报道内容的全面性。

(二)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的负面影响网络传播对新闻采编产生了很多正面的影响,但因其自身的随意性、复杂性以及难控性等特点,也给新闻采编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网络传播使新闻采编的严谨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挑战,与新闻的时效性一样,严谨性也是新闻采编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媒体的生命线,但是,网络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非常快,信息容量也要比传统新闻媒体大得多,这就加大了对信息的甄别难度,使新闻报道的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与传统的新闻采编相比,无论是文字措辞,还是对信息准确度的掌握,都缺少一定的严谨性,加之网络信息的难控性,虚假信息屡见不鲜,都给新闻传播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二,网络传播在新闻评论方面过于肤浅,与传统新闻媒体相比,新闻评论深度不够,尤其与纸媒相比,传统纸媒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新闻评价体系,且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新闻采编人员和评论人员,新闻评论深度能够得到充分保证,网络传播由于缺乏深刻性,受众对其信任度也就有所下降。

三、结论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8

【摘要】网络词汇很多是由外来词衍生而来的,对广播电视语言的影响不可小觑。现在,一些曾在网络上风靡、流行的词语被人们运用到日常生活的交谈中,也常常出现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口语中。本文从网络语言的特点出发,研究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节目用语规范化的影响,并对广播电视节目用语规范提出相关建议。

http://

关键词网络语言广播电视节目用语规范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节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在推广普及普通话方面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其中,通知要求播音员主持人除特殊需要外,一律使用标准普通话。用词造句要遵循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避免滥用生造词语和不规范网络用语。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以生动的表达形式受到网民的偏爱。网络语言诞生之初是为了提高聊天的效率而采取的方式,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特定语言。尤其是经部分广播电视节目引用传播后,网络语言的流行趋势更加明显。但网络语言在方便人们表达的同时也逐步影响着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如不加以引导,必然对社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特点

1、表达方式新颖化

语言是发展的,而创新是语言发展的前提。许多网民为了追求新奇,标新立异,热衷于把语言中已有的说法挖空心思、别出心裁换个说法。比如用“886”代替“拜拜了”、“童鞋”代替“同学”、“555”代替“呜呜呜”表示哭。这些通俗简明的语言是网络语言的一种形式,是当代语言变异最快、最丰富、亦最具有创新精神的活跃因素。语言创新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它是语言生命力的表现。没有创新,就等于扼杀了语言的生命。

2、语言创新情感化

网络语言不同于口头语、表情、肢体、动作等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它没有声音、图像的实时交流。因此,网民往往对语言加以创新或改装,以表达丰富的情感,而这种感情色彩又为广大网友认可。如网络上备受争议的“囧”字,就是广大网友丰富感情的表达。网友们将丰富的表情动作文字化,创造出了新的词语,也将个人及社会的丰富感情做出了非传统诠释。

3、传播方式简洁化

上网收费、网速不快与中文输入的不便增加了网上交流的难度,因此网民往往以简洁快速、方便、简约的方式传情达意。例如,“oUt”代表“老土”,“V587”代表“威武霸气”,“9494”代表“就是就是”。这些简洁快速的表达方式开始是为了方便网络交流,但随着网络的不断进步发展,尤其是微博、微信的出现,简洁化的网络用语不仅方便了沟通交流,而且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象征。

4、动作表达符号化

在网络语言中,人们不可能像面对面交流一样用声音和形体语言表达感情。但交流总需要表达感情,于是网民就想尽办法在键盘上下功夫,于是就出现了不少数字和符号化语言。如:.睁大眼瞪你,^_^|||好尴尬,*^_^*可爱的笑脸,::>_<::哭,等等。这些有创意、带感情的符号和数字化组合具有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同时也使语言形式幽默化,使网络交流妙趣横生。网络语言符号化,是网络时代网上用语鲜明的文化特征。

二、网络语言对广播电视节目用语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突破语言障碍,适应节目需求。网络语言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增强了现代汉语的表现力,给人新奇的感觉。同时网络语言情感化和简洁化的特点也决定了网语的某些意义在标准语中难以找到合适的词语替代。广播电视节目就是要追求用语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简洁化,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意思,如果语言过于啰嗦,不仅说不清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会造成观众的反感。如“浮云’’,“菜鸟”等词换成“无所谓”、“差劲的新手”标准意义,其效果就远不如网络用语好。

(2)贴近观众生活,反映社会热点。网络语言是网民网络生活的体现,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民的精神风貌,一句好的网络流行语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使用不仅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意思,而且能以草根化的传播方式使更多人易于接受。例如“给力”一词一经出现,便受到广大网友的追捧,并广泛用于广播、电视、报纸等新兴和传统媒体中,而“给力”登上《人民日报》头版也被网友评为当年的“十大文化事件”。网络语言目前已不属于小众语言,它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它正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影响着观众的生活。

(3)语言风格诙谐,方便传情达意。网络语言文字的产生,不仅从侧面体现出中国文字的丰富内涵,而且也体现了广大网民们的智慧和幽默。在广播电视节目中,使用幽默诙谐的网络语言更是节目本身的需要。因此,在广播电视节目中适当使用网络语言,不仅是时尚的象征,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提高收视率。

2、消极影响

(1)破坏传统汉语,形成文化缺失。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往往打破语法规则,随意遣词造句。为追求新奇,部分网友还利用谐音、缩写将一些字词加以更改,不仅影响了视听,而且也是对语言文字的亵渎和破坏。如“人”用“银”表示,“不要”用“表”表示,“喜欢”用“稀饭”表示。这些随意改造的词语仅仅适用于网络,在规范用语中是不允许的。但在一些娱乐节目中,媒体和主持人为了增加节目娱乐性,吸引更多观众,提高节目收视率,往往不加选择地大量引用网络语言,破坏了语言文字的规范性。

(2)随意组合语言,容易误导观众。语言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的体现。播音员主持人语言因广播电视媒体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在社会上、群众中有相当大的影响。节目主持人言语失范行为,会严重影响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网络语言的不规范主要体现为语义的粗俗化以及语体的随意性,网络语言如不加以正确引导,经广播电视节目广泛传播后,必然会对观众带来混淆视听的不利影响。

(3)文风走向粗俗化,形成语言暴力。在当前这样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许多广播电视节目语言表达刻意追求娱乐化和刺激化,单纯地追求视听觉和情感方面的感官刺激。而部分网络语言正迎合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这种需求。在网络上,有些网友将网络当做情感宣泄的工具恣意妄为,创造出一系列不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词句并沆行于网络。网络语言的色情、暴力化倾向影响到广播电视媒体,不仅对社会和谐有极坏的影响,而且对语言的规范化使用也形成了较大冲击。

三、广播电视节目中如何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1、完善法规,规范传媒语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是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方面的专门法律,集中体现了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首次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并对其使用做出了规定。该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意义重大,标志着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工作从此走上了法治轨道。通过法律的规范,在工作中使用规范语言文字已不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一种法律行为,每个公民都应当自觉遵守。

2、媒体把关,优化节目质量

媒体是广播电视节目用语的把关人,他们决定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以及采取何种方式传播。所以,媒体有责任和义务对播出节目进行把关,通过对节目的总结和加工,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用语严格规范,防止主持人在节目中信口开河、胡言乱语。

3、提升品位,强化从业者素质

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是媒介的形象,在观众中发挥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引导受众正确使用规范语言。因此,在节目主持过程中,内涵丰富、文化品位高的词汇,有利于保证广播电视节目语言的纯洁和健康。对于网络语言,主持人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掌握好广播电视语体及其成分语体的特点,这样才不会使广播电视语言脱离语体的体系,在语体总特征上造成混乱。

4、营造环境,引导语言文字健康发展

当前,一些网络语言在媒体上的使用给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营造了一个不良的语言使用环境,消除这种大环境的影响,才是正确引导网络用语规范化的根本。首先,社会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要做语言文字传播的引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将深刻影响着规范语言的使用;其次,学校要加强并创新语言文字教育,让学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使用范围;最后,广大网民要做网络语言的规范者,通过自己的规范使用,向社会传播更多语言正能量。

5、辩证看待广播电视语言与网络用语的关系

网络语言在其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优势,不能一棒子打死。语言是活的、变化的、一直处于发展中的。网络上的新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如果那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毕竟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反映。同时,它也丰富了我们的语言文字。主持人要正确处理广播电视语言与网络语言的关系,在坚持用语规范化的前提下,要对网络语言有所扬弃,做到不媚俗、不逢迎低俗的视听需求,这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也是广播电视节目最起码的审美需求。

结语

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汉语的补充和发展,但由于媒体引导的缺失和少数主持人语言素质不高,广播电视节目中不规范使用网络语言的现象还广泛存在。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中网络用语如何规范化,我们要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要下大力规范广播电视节目用语,避免使用一些词不达意、混淆视听的语言;另一方面,要合理吸收部分受到公众认可的网络语言,让网络语言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有效工具。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9

【关键词】网络环境新闻传播影响

一、网络环境的特点

网络环境更为的开放性,信息丰富、传播速度快、搜索便捷、舆论导向不受控制、互动性强,整体环境上显现出一个较为自由开放的媒体环境。这种相对与传统媒体的环境的自由也给网络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大量负面信息、恶俗、炒作内容横行,受众成了相关信息推手的吸引关注度的棋子,信息没有严格的审核制度,其造成的社会影响较为复杂,甚至引发社会恶性事件等。

网络环境的开放性,聚集了大多数的社会群体通过该媒介来获取信息,提升生活的便捷性,甚至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因为网络环境的出现而改变。人们之间的互动性更强,信息的阅读量提升,人们的知识逐步的丰富化,对于当下流行问题得到了快速的知晓,同时知晓度能够得到较大范围的扩展。人们在网络信息的搜索上相对传统媒体更为便捷,能够快速搜集到自身想要了解的内容,但是同时网络环境的监督力度不严格,因此也有大量的虚假信息。人们自身也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自媒体,经过专业的运作也可以达到自身的品牌性,有效的分解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让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放归到大众手中。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可以是新闻的收集者、者、评论者,有利于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加强了人们之间信息的互动。甚至这种信息获得方式改变了传统媒体对人员生活习惯的影响。当下的手机和电脑媒介的使用,让人们的生活与其产生紧密联系,甚至很多人无法离开相关的网络环境。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无论是精神需要还是生活物质层面的需要,网络通过其便捷性深入到人们的生活里。

二、网络环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新闻传播更迅速

当下网络媒体高速发展,让新闻传播工作的开展变得更加的迅速。过去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的时效性都无法比拟网络媒体,新闻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速。一般情况下,重大新闻可以在一天甚至1小时内得到全国范围的传播。人们通过手机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转发渠道,或者门户网站的新闻传播,能够让新闻内容得到快速的接收,只要受众具有网络媒体工具,信息接收可以即时到达,不需要有延迟性。这比过去人们等一天的时间或者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获取一个节目时间、一份报纸或者一份期刊的时间更为迅速,这种迅速性也改变了人们对新闻传播的要求。人们已经没有耐心去等待新闻传播的长时间耗时,新闻传播的时效性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谁能第一时间掌握最先最新的报道就可以能占领新闻传播的高低,吸引到人们的注意力,同时提升媒体的品牌地位。因此,当下的网络媒体占据了相对的优势。例如腾讯新闻会对新闻进行即时性的网络传播,让受众先于电视和报纸媒体更快的了解到新闻事件。由于速度快速,迫使传统媒体在新闻传播上更注重新闻传播的品质,注重新闻的深度、权威,而网络环境由于讲求时效性因此无法在新闻传播中得到有效的深度挖掘。

(二)新闻传播剽窃化、失实化

由于新闻传播快速化,导致网络环境中对新闻传播内容的剽窃性更加广泛。网络媒体更多的没有自身的新闻记者群体,因此更多的是通过受众和其他媒体的新闻素材提供来进行编辑再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新闻内容剽窃之风。更多的网络媒体并不注重自身新闻的独创性,大部分内容都源于在网络环境中的捕风捉影,甚至导致新闻内容的失实报道,导致新闻传播的错误化引导。

网络环境的编辑群体是坐在办公室内的缺乏对外界真实情况采集的人员,同时由于信息量巨大,没有专业的审核团队对海量信息进行审核,大部分的新闻报道内容需要依靠编辑人员自身的综合素养去把关。甚至大量的信息都是转载传统媒体记者采集的内容,自身媒体成为新闻内容的传播媒介。

(三)扩大了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网络环境受众群体广泛,遍布全世界,因此一旦有重大新闻事件或者新闻报道,其内容如果受到关注将会提升其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远远高于传统电视和报刊媒体。受众群体从小学生到老年群体全面覆盖,虽然主要是青年和中年群体,但是其覆盖面积远远高于传统媒体,是史无前例影响力最大的媒介。在如此大的传播影响力下,对于新闻传播的审核需求应该更为严格,否则失实或者错误导向的内容将会给社会安定等方面造成更为严重性的重创。传统媒体影响力小,传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力相对较小,传播影响力更大的网络环境,造成的社会不良影响力也更大。

当下网络环境中充斥着大量负面、消极、反动等言论,对整个社会人心的稳定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导致人们对生活失去积极的心态与动力,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特别是受众自身对信息的鉴别能力有待提高,大多数对于信息有过于偏听偏信的情况,无法有效的对信息好坏、对错进行鉴别,从而进行盲目的转发、传播,从而导致不良信息内容的影响性逐步扩大。

(四)人人都是自媒体

在网络环境中,人人都可以转换为自媒体身份进行即时的信息传播,对于媒体人来说这些自媒体的信息成为了一定信息资料的来源,有利于新闻媒体人进行热点问题的即时发现、采集和。但是需要新闻媒体人做好信息的把关,做好新闻内容的审核,确定新闻内容的真实性、舆论导向的正确性,避免对社会造成恶性的影响性。这需要媒体人自身在新闻传播中充当把关人角色,做好信息的审核、筛选,选取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同时受到受众关注的话题。各媒体所提供的新闻传播内容肩负着对整个社会舆论氛围的营造,因此要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不可任意妄为的做过激煽动性的新闻传播。同时也需要加强网络环境中受众的自律性,严厉打击反动、虚假等信息,对于新闻传播人自身的不规范性进行打击,做到群体人员规范参与网络新闻传播的自律性。这种新闻传播的管控需要媒体和政府部门进行联合监督管理,同时也要提升民众相关新闻传播的规范意识,提升到法律层面可以有效的对民众进行一定约束。同时对于不良新闻的源头传播单位要有较好的追踪,从源头上进行大力惩罚,避免不良新闻传播源头的发起。在网络的大环境下,民众无意识的传播难以对所有民众进行惩罚和管制,因此主要还是以大型媒体管制和新闻源头单位进行管理,同时进行恶意大规模煽动和传播的单位进行相关管制。像近年来发生的秦火火等新闻炒作个人,对于其恶性的炒作行为需要进行管制,避免其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五)新闻传播的方式改变

过去新闻传播主要停留在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和报刊基础之上,而由于网络的兴盛,人们接受信息和新闻传播的较大影响主要转向了网络媒体,这是一种新闻传播方式的改变。虽然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方式仍旧存在,并且有特定的受众群体,但是一部分的受众仍然受到了网络环境的影响,转向了网络或者增加了个人从网络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这种变革对新闻传播工作的开展和效果都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各媒体已经开始了网络媒体的重要性,甚至在传统媒体中合并网络媒体的运用。例如在电视新闻播放过程中进行网络互动平台的开放,让人们通过网络平台对新闻进行意见参与,这样也让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出现了多媒体联合的方式。各传统媒体也在积极的开拓网络媒体发展领域或者网络媒体的联合运用,如建立媒体网站、媒体网络互动或者新闻平台,建立栏目微博、微信渠道等。甚至很多报纸或者电视栏目以报纸或者栏目名进行公众微信号或者微博的开展。而网络媒体自身也在求新求变,创作出更多新闻传播方式与效果,力求赢得更高的受众满意度。特别是在受众体验度上更加深入的进行研究,在新闻传播的内容、方式、时间、频次上都进行一定研究,新闻传播的品质在不断的进行提升。新闻传播的文字、画面等效果更加讲求质量。

(六)新闻传播内容与形式的多元化

新闻传播的内容、形式上逐步的多元化,趣味性、深度化、实用性、独特性的特点逐步的展现,甚至在新闻传播的文字上逐步的加入美文、娱乐化等元素的运用。新闻传播不再是以往刻板内容的展现,内容和形式都逐步的提升了受众认可度,满足了受众群体的不同需求,视觉效果和内容可读性更强,吸引力更高,从而导致新闻传播的转发率更高。新闻传播中需要借助不同元素的加入让新闻传播更加的生动形象,产生更多的认可和共鸣,从而促使新闻传播扩展其广度,提升新闻内容的知名度,建立新闻媒体的自身传播品牌。对于不同的新闻传播内容要进行不断深度、独特性的优化,从新闻传播内容的品质上需要加深功夫,从而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赢得一席之地,避免同质化内容或者片面化缺乏生动、呆板内容让受众产生疲劳感,甚至很多信息没有办法吸引眼球就淹没在大量信息中。

参考文献

网络对文化传播的影响篇10

[关键词]因特网/网络传播/网络媒体

abstract:thisthesisdiscussesthecharacteristicofnetworkcommunication.theauthorpointsoutthatthetraditionalcommunicationtheorycan''''tproperlyexplainthenetworkcommunicationphenomenonandthereforeanewnetworkcommunicationmustbefounded.theresearchobject,researchactualityandfutureofthenetworkcommunicationtheoryhavebeendiscussedinthisarticle.

Keyword:networkcommunication,internet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信息,所有网结生产、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信息,不仅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nFDa1、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参考文献:

①匡文波.论网络出版物[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5.

②闵大洪.电子传媒的数字化浪潮[J].国际新闻界,1997,(4).

③闵大洪.中国网络传播研究现状及前瞻[Z].“面向21世纪的传播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1999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