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旅游建议十篇文化旅游建议十篇

文化旅游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6:51

文化旅游建议篇1

(一)景致独具,特色突出

1.魏源故里,人杰地灵。作为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就诞生在这片神奇而瑰丽的沃土。“近代西学东渐开辟鸿蒙者,当属默深(魏源号)公莫属。”魏源提出的改革吏治、开通言路、吸收外资、振兴工业、提拔人才、开启民智、严禁鸦片和增强国防等一系列救世治国之道,后人评价为“生前有学名、有政绩”、“死后遗泽人间,博大精深”。他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与时俱变”的主张,不但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源故居位于隆回县金潭乡堂湾沙洲上,总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沙洲有所谓“狮象把水口,金板铲龙门”胜迹,南面远处矗立的笔架山与故居读书楼遥遥相对。故居有两栋正房两栋厢房的木结构四合院,座西南,朝东北。1983年,魏源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定为湖南省第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11月魏源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清代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魏光焘、地理学家邹汉勋,辛亥革命元勋谭人凤,的老师袁吉六、孙俍工,中共四大宣传部长彭述之等,他们都诞生于隆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2.望云山麓,孤峰奇秀。望云山海拔1493米,地处隆回东北部与新化、新邵交界。山西麓有风车口,山腰有半山亭,最高处是了望台。南则积山万状,争气负高,含霞敛景,参差代雄。望云山屹立在群峰丛中,远望如孤峰异起,晴天能出云气,雨天或有碧霞绛云,气象神秘。此地秀美,人文荟萃,古迹众多,由古寺庙、烽火台及众多的险峻峰岭、潺潺溪流等景点组成!山与水的奇妙结合,人文与自然的交相辉映,加上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望云山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理想之地!望云山为隆回名胜,古人多有题咏,明车鼎黄和清魏大名、魏五达皆有诗,邹文苏有记。3.旺溪瀑布,人间瑶池。旺溪瀑布群位于隆回县小沙江镇旺溪村回家湾瑶族组,共有五道瀑布,水流充足,四季皆可观赏。溯流而上先后为仙牛戏水、金子潭、回湾潭、虎跳崖、龙过江,五道瀑布一道紧挨一道,总行程约2华里,瀑布落差由十几米到上百米不等,互不相同,各具特色。或温文尔雅,或彪悍凶猛,或美妙绝伦,一道比一道引人入胜。其中第四道虎跳崖瀑布最险,分主、副两瀑,落差高逾百米。主瀑布急流汹涌而下,跌入半空石壁小溪再弹射而出,呈扇形飞泻数丈,跃入万丈深潭,状如龙腾虎跃,声如龙吟虎啸,气吞山河。左边的副瀑布则截然不同,水幕宽不过米,但落差更高,凌空飞舞,飘飘渺渺,恰似嫦娥玉带遗落人间。右侧突兀耸入云端的巨石,无疑是一尊尽忠职守的巨灵神。而撑竹筏过深潭,到峭壁前,循藤攀竹,全身紧贴陡峭的石壁缓缓上爬,更是心惊肉跳,刺激无比。最后一道瀑布是龙过江,与虎跳崖的彪悍、勇猛相比,她是一位正在翩翩起舞、细声吟唱的妙龄少女,高雅、圣洁,秀美无比,令人神迷。值得一提的是金子潭与回湾潭之间还有处令人意想不到的美景———月牙岛。小岛仅一亩左右,岛上长满了绿树壁竹野花,美不胜收。北侧还有一月牙盆,底为麻石,水清见底,深不及腰,乃一天然浴池。夏日在此沐浴,快活不亚于天上瑶池。4.魏源湖美,隆回精神。魏源湖座落在隆回腹地六都寨镇,距县城30公里,原名六都寨水库,因其库尾有魏源故居而得名。魏源湖把金水河流经的狭长山谷拦腰截断,是一座坝高70米,坝长470米,纵深长21公里,有效水面9800亩,容量为1.205亿立方米,兼防洪发电水产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多功能的大中型水利工程。魏源湖周围有“百鸟朝凤”奇观,有充满传奇色彩的地下溶洞,有风情古朴的花瑶……魏源湖,从魏源故居向南延伸20余公里,两岸古木参天,百鸟和鸣,奇峰挺立,群峦倒映,游船览景,心旷神怡。库外有仙磴桥、双溪禅院等名胜景点皆为假旅游胜地。水库大坝始建于1975年,当时集全县劳力,用手挖肩挑修建而成,凝聚了隆回人民二十多年的心血和汗水,是隆回人民同心同德、奋斗不息的象征,已成为隆回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基地。5.高洲温泉,荡涤凡尘。隆回高洲温泉度假村,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魏源故里,毗邻中国花瑶民俗文化园、紫鹊界秦人梯田、梅山龙宫等景区。交通便利,环境幽雅,距邵怀高速公路隆回出口65公里,离娄底市新化县仅45公里,是湘中地区第一家温泉度假村,也是国内第一家可直接饮用的纯天然矿泉水。高洲温泉泉水常年恒温49.5℃,经国家地矿等权威部门鉴定,属罕见的特种医疗温泉,又是极为珍稀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温泉水中富含氡、锂、锌、钾、偏硅酸等二十余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对神经性骨痛、风湿及类风湿等多种疾病有特殊疗效。起到舒筋活络、润肤养颜、延缓衰老等养生保健作用。其生产的“正康”牌天然矿泉水,荣获“中国国际饮品展览会金奖”和“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高洲温泉旅游度假村,环境优雅,空气清新,64温泉特色浓郁,让您有如置身“世外桃源”的感觉,让您摆脱城市的喧嚣,洗去都市的烦尘。

(二)文化底蕴,博厚悠远

1.神话传说,美丽动人。隆回,寓名龙回。相传古时有一苍龙携八小龙自境内九龙山麓起程,往东海腾飞,中途回望,昔日盘地,云蒸霞蔚,灵秀钟聚,顿生恋故之情,于是折首回归,安营九龙。从此,润物造化,衍育众生。还有隆回白马山三仙娘传说,曾有诗云:“叠峰层峦路几重,茂林修竹郁葱葱。绩麻滴水留仙迹,白马三娘剩隐踪。浴日牵萝登望日,寻峰附葛上尖峰。此身疑是凌空鸟,飞入祥云霭雾中”;望云山的卢公传说;大水田乡大源村内的凤形山百鸟朝凤传说;鹅行山传说等等。诗般的神话,美丽的传说,给隆回增添无限风光和神采。2.花瑶风情,神秘诱人。在隆回县虎形山下,生活着一支几乎被我国民族史料遗忘了的瑶族分支6000余人的少数民族部落———花瑶。由于交通不便,偏远闭塞,至今仍生存在虎形山的崇山峻岭之中。千百年来,他们独自居住在封闭的大山里,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这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少数民族,不知自己的祖先为谁,发源于何地?只在口头传述和风俗沿袭寻找历史的痕迹。花瑶民族长久以来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1)挑花神技,独步天下。“花瑶”之名源于挑花技艺的异常精湛。挑花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有语言没有文字的花瑶人以其独特的方式书写的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花瑶女性挑花(瑶语称“拥杯”)不用模具,全凭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见到什么就绣什么,想到什么就挑什么,根据粗纱土布的大小来固定图案的位置,然后运用各色的纱线、丝线、毛线挑刺出各种绚丽多姿的图案,无须设计、打稿、描图和放样,按照自己早已孕定好的腹稿飞针走线。花瑶挑花工艺繁复,图案美丽,内容丰富,是传统工艺品中的瑰宝,2006年被定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古树参天,林海听涛。花瑶人生态文明思想源远流长,他们祖祖辈辈继承护树传统,使这片土地上的树木经历千百年风霜雨雪依然沐浴着今日的阳光雨露,形成了瑶乡独特的奇观。在瑶乡,有古树的地方就有人家,寨不离树,树不离寨,树是花瑶人和古寨的保护神。走进花瑶古寨崇木凼,一块光绪九年腊月二十八日立的“永远蓄禁”石碑伫立在古树林山脚,是至今保存完好的瑶乡最早的封山育林禁碑。虽然碑文字迹风化,内容模糊难以辨认,但主题“永远蓄禁”和立碑的时间还清晰可鉴。从禁碑的主题“永远蓄禁”可以看出花瑶人当时封山育林的决心,守护绿色家园的意识相当强烈。崇木凼村的古树林海,是都市人与森林对话,听林海松涛的绝妙去处。花瑶还有奇山异石,特别是大托2000米宽的石瀑,万贯冲万亩梯田、万亩金银花等上百处独特的自然景观。可以说,黄果树有水少山,张家界有山少水,九寨沟有山有水却没有民俗风情,而虎形山—花瑶风景名胜区却是好山好水,风情万种,它是一片安宁遥远的净土,有着南方罕见的自然风光和人类原始的透明而清澈的生活。(3)山歌传情,婚俗奇美。花瑶是个能歌善饮的民族,“饭养身,歌养心”,男女老少都把唱山歌当做最快乐最开心的事情。内容大多为情歌,有民间传唱的,也有随机应变即兴创作的。他们往往将爱恋中碰撞出的智慧火花,悄然融汇进了极富形象思维的以歌当说的话语里。花瑶山歌中的呜哇歌,其声调高亢粗犷,是中国民歌中的绝响,2009年被定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瑶因与外界长期隔绝,流传下来一些独具特色的传统婚俗,从提亲到订婚,要历经一连串古老、怪诞而繁缛的礼仪。其中最撩人的,当数婚俗活动中的“打泥巴”、“炒茅壳里”和“蹾屁股”等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气氛热烈而粗犷。3.滩头年画,简艳悦人。滩头年画属传统木版手工水印年画,始于明末清初,有3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有作坊108家,畅销云贵川粤等1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地区。滩头年画在构图上“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无画处皆成妙境”的简洁,集中、对称、均衡而富有变化。满而不乱,人物突出,主次分明,疏密有序,脚、手、道具安排巧妙,统一而富有变化,对称而不呆板。用线刚劲挺拔,运动感强,强调装饰意味,如人物眉毛,胡须、衣带的飘动,纹理等线条的节奏,粗细各有不同,使形象个性特点65得以更好张扬。用色上更具有特色:艳丽、鲜明、对比强烈,能给人以兴奋、欢快而热烈的视觉张力,装饰性强。构图上饱满简洁,大多对称呼应,大与小,疏与密,虚与实,动与静的处理十分得体,画面统一而不零乱,集中而不堆砌,使人感觉十分舒适。滩头木版年画的特殊面貌和丰富内涵与渊源悠久的楚文化、湘中民俗民风和人文地理环境密不可分。1988年,隆回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1994年,滩头年画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美术一绝银奖。2003年9月,滩头年画在全国传统工艺品大展中荣获金奖。2003年2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正式启动的新闻会上,滩头年画被列入该工程的首批项目。2006年滩头年画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山清水秀,人杰地灵

隆回县可谓山清水秀,诸如长铺石笋寨,桃城八景,罗洪瀑布,荷田溶洞,魏源故居,打鸟坳,望云峰,小沙江瑶山风情,建于元代的高田奎峰塔,素有“湘中第一泉”之称的高洲温泉,这些都是绝妙的游览胜地!隆回人杰地灵,这里孕育了魏源、袁吉六、魏光焘、邹汉勋、谭人凤、彭述之等杰出的历史人物,真可谓英才辈出,为隆回的历史和文化谱写了不朽的篇章!这里文化底蕴深厚,群星璀璨;滩头的“三绝”,小沙江的瑶族风情,七江的“炭花”绝品,岩口的竹编技艺,高坪的精品竹席,罗洪的陶瓷艺术,桃洪镇的园林艺术,成为祖国文化长廊中朵朵盛开的奇葩!

(四)区位互补,潜力无穷

隆回地处湘中偏西南,属衡邵盆地向雪峰山脉过渡地带,东邻邵阳,西连洞口,南接武冈,北毗溆浦。潭邵高速、邵怀高速、320国道、S312、S219、S317贯穿全境,形成“三纵两横”的交通网络,是湘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为中国东南通往川、桂、滇、黔的门户。“十二五”期间隆回县交通格局将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区位优势将明显转变。已经动工的沪昆客运专线、即将开工的渝厦快速铁路怀邵衡段和规划中的常桂铁路等三条铁路,将在隆回境内形成“工”字形铁路框架;已建成的G60高速公路和规划中的安铁高速、邵金高速亦将在隆回境内形成“工”字形的高速网络;铁路和高速公路将由空白一跃而成为网状结构,国省干线也将升级转型。在邵阳市,隆回具有承东启西的“桥头堡”地位;在湖南,隆回将成为“湘西南交通枢纽”,挤进了省会长沙的三小时经济圈;在全国,隆回将成为成渝经济圈与海西经济区、珠三角和长三角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桂林与张家界等经济体连接的“轴心”,缩短了隆回同沿海发达地区和省会发达地区的距离。

二、隆回旅游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景点分散,可进入性较差

隆回景点虽然很多,但景点非常分散,而且进入的道路质量整体不高,交通工具单一,联系各景点之间的道路通畅性较差,如进入虎形山、魏源温泉的公路路面窄、等级低、易出事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客的观光兴致。据了解,魏源温泉开业的一个月,先后有新邵、邵东两地游客发生交通事故3起,使之“高兴而来,扫兴而归”。“十一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目前基础设施配套程度仍较低。景区范围内较高档次的宾馆、饭店少,至于规模较大、质量信誉度较高的超市与连锁店、较大规模的休闲、度假、娱乐、购物等相关配套设施都相对短缺,加上城镇功能薄弱,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致使隆回目前仍以单纯的观光旅游为主。此外,各大景区环境保护职能缺位,旅游者本身又环保意识明显不强,生活废弃物和建筑废弃物严重污染生态环境,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跟进。

(二)开发资金相当短缺

资金短缺、开发缓慢是制约隆回县旅游事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隆回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大县,是全国重点贫困县、扶贫县,人均GDp在湖南省倒数十几位,旅游区建设筹资相当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隆回旅游的快速发展。此外,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或方法可行性论证不足。近些年来,隆回虽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但一直将重点侧重于工业上。在招商引资时,多半采取“守株待兔式”或“练摊式”的被动招商,积极主动、有目的、有针对性“上门恳谈式”招商较少,在招商过程中视野有限,往往将目标锁定的一些老乡企业家身上,很少将目光锁定在一些资66金力量雄厚、经营管理经验丰富的大投资公司或大型旅游企业上,其原因可能是招商者本身经验和判断力不足,亦有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开发资金的短缺导致隆回的旅游商品单一,工艺不精细,品种较少,特色不突出,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缺乏一种有效的整合力度,这势必影响隆回旅游的长远发展。另外,旅游景区建设、旅游公路安保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花瑶核心景区老百姓林权补偿等诸多因素困扰旅游自身的发展。

(三)旅游运行机制滞后

一个成熟旅游品牌的形成必然经历开发、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而且在开发或者起步阶段,必然要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但过度推崇政府的职能必然导致运行机制本身的分工和健全程度,进一步消耗开发的时间和精力,必将使开发周期延长。机制内部各权责主体的分工,诸如资源的所有者与管理者,投资者与开发者,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难以理顺,若各职能部门互相推诿责任,转嫁责任,势必对旅游业发展的效率和生态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旅游文化品牌不明确

隆回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并没有形成对外的一个统一品牌,在品牌的整合、包装上仍处于一种“人有我有”的大众化状态,没有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品牌和亮点。例如,对魏源文化的开发就非常不够,魏源故居是孤零零的,魏源广场、魏源湖、魏源温泉等都只是挂名而已,没有深入挖掘和系统地加以组织整理,因而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魏源文化品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文化部门与旅游部门在资源整合上协作不够;另一方面对旅游文化发掘得不深。目前隆回还没有组织专家团队力量对旅游文化进行发掘整理。民间一些热心人士自发的开发整理行为,也因受到资金、视野等各方面条件限制效果不明显,导游解说往往内容单薄乏味,景点魅力大打折扣。(五)旅游人才匮乏上至管理人才,下至文艺人才、服务人才以及市场营销人才,整个人才链条明显缺乏专业化的水准,而且从业人数亦明显不足。毫不夸张地说,旅游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隆回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管理人才方面,虽然重点旅游乡镇都安排有专人负责,但均非科班出身,旅游企业聘请的专业人才亦是凤毛麟角。文艺人才方面,隆回各乡镇文化站基本瘫痪,文化站工作人员基本无文艺特长,民间艺人已出现断层,如滩头年画目前只有高腊梅一家在生产,花瑶挑花技术,“80后”花瑶女子大都不熟悉甚至不会挑花。服务人才方面,隆回目前缺失专业的讲解员和导游员,到各景点观光游览,只能找熟人或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带路,不然就会迷路;宾馆、酒店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市场营销人才方面,隆回尚无专门从事旅游市场运作、旅游商品开发的人员。

三、隆回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建议

隆回县政府在《隆回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正式提出“旅游富县战略”,极力打造“湘西南休闲度假中心”。这是隆回县今后的奋斗目标,也是隆回县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应该说,“旅游富县战略”的提出,是符合隆回实际的重大抉择,对于隆回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旅游富县战略”的实施已经初具条件:2009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城市盛典峰会上,隆回县荣获“中国最佳旅游资源城市奖”。湖南省“十一五”期间中隆回被列入创新发展的20个部级旅游强县区,纳入努力拓展的9条旅游跨省通道;虎形山、魏源湖列入重点新建的100个国家标准等级旅游区(点);虎形山花瑶村寨、高洲温泉分别纳入重点建设的民俗风情和温泉度假旅游产品。“十二五”时期的湖南七彩旅游带、湘中大梅山文化旅游带(紫色)已经列入,隆回是神秘的梅山文化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湘中大梅山文化精品旅游线———桃江、茶马古道—大熊山、紫鹊界、梅山龙宫—虎形山花瑶,已经成为湖南“十二五”期间重点打造的十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这就意味着隆回旅游将随着湖南旅游特别是湘中旅游的崛起而崛起。

(一)抓住机遇,跨越发展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向纵深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继续实施,国家将出台扶持力度更大的一揽子新政策,对欠发达地区、生态保护区的政策措施也将更加倾斜和完善。特别是67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以及即将出台的《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决定》、《关于加快旅游强省建设实施纲要》和《关于建设大湘西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的若干意见》,均提出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要求,旅游业已经成为湖南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为隆回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娄邵衡永丘岗节水农业带等加快构建和大湘西开发战略的实施,极有利于隆回发挥比较优势,争取更大政策优惠和更多项目支持。面对如此重大的机遇,隆回一定要增强旅游发展机遇意识,努力抓住机遇,力争在旅游重大项目、资金投入方面争取国家和省更多的政策支持,以实现隆回旅游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极大地发挥旅游带动功能。

(二)深化改革,增强动力

一是要通过深化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投资开发机制,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实现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加强银企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旅游开发,加快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旅游设施整体水平。二是要加强旅游管理的改革,通过加强旅游、文化与环保部门的相互配合,加大旅游信息化建设力度,尽早建立旅游景区一卡通制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旅客的便利性和旅行效率。

(三)扩大开放,主动融入

调查组认为,隆回旅游是对崀山和紫鹊界的最佳补充。随着崀山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崀山的魅力越来越足,影响越来越大,游人越来越多,加上紫鹊界申报世界人文遗产步伐的加快,湘中旅游开始形成两个强大的辐射源。然而,崀山和紫鹊界虽然各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优势,但也各有欠缺。以崀山为例,其自然景观的品质之高是隆回无法比拟的,因而想与崀山平起平坐是不可能的,但有几个东西崀山是没有的:其一,是以魏源为代表的开放文化,这种开放的文化是当代中国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二,是以花瑶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是湖南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其三,是以温泉为代表的温泉文化,这是湘中地区最宝贵的资源;其四,是以瀑布和神秘峡谷为代表的自然文化,填补了崀山自然景观之不足。由此可见,隆回旅游是崀山旅游的最佳补充。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因此,作为隆回来说,必须像魏源一样以自觉的大开放意识突破地方主义观念的束缚,加强与崀山和紫鹊界的横向联系,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拼块抱团”,主动融入,接受辐射,以实现区位资源优化整合。

(四)挖掘资源,打造品牌

旅游景观的深度开发和资源的整合是隆回旅游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隆回旅游文化,可以打造四大文化品牌:1.魏源文化品牌。魏源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其影响之广,遍及海内外。因此,建议以魏源故居为中心建立约100-200亩面积、以缅怀隆回先贤为目的的魏源文化博物馆和魏源文化公园,将魏源的故事及其名言用浮雕及碑刻的形式再现出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兼容并蓄和家国情怀,避免只有魏源故居可看的尴尬局面。2.花瑶文化品牌。花瑶是湘西南文化中一朵光焰夺目的奇葩,它以其浓郁的传奇静谧的梅山文化耀世而立,用古老、纯朴的民族风情和精美雅致的民族工艺品烘托出一个原汁原味的“生态”民族文化景观,这已经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可以在挑花技术、呜哇山歌、讨僚皈、民族舞蹈、民族建筑等方面进一步突出特色,规范程序,增加神秘感和参与性,同时可以在景区内营造“世外桃源”氛围,例如,把有农耕文明历史印记的草原梯田、万贯冲梯田改种金银花,增强其特色和美感;3.滩头年画品牌。滩头年画是一抹写意的中国人文画,可以让世人备感中华文化独有的魅力和传奇。现在虽然比较衰落,但随着传统文化地位的日益提升,滩头年画定会焕发出自己的光彩,但在年画体裁、内容、表现手段等方面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4.温泉文化品牌。高州温泉与魏源温泉是湘中地区最难得的自然资源,这一张牌一定要大打特打。这四个品牌可以针对不同的市场采取不同的促销策略,例如在邵阳市范围及周边邻县,可以重点推介温泉度假村;在省内市场主要推介魏源故居;在省外和国际市场,则要将花瑶民俗文化自然村做为主打品牌。这样进行市场细分,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与此同时,在“十二五”期间湖南省旅游十条精品线路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县域或更大的范围内极力打造下列旅游精品线路:①县城-赧水河风光带-狐狸岛-友谊渡假村;②县城-魏源湖-魏源故居-魏源温泉-虎形山花瑶民族村寨-大托峡谷瀑布群-高洲温泉;③县城-滩头古镇-九龙山-荷田溶洞-魏源湖-魏源故居-魏湖温泉-花瑶古寨-高洲温泉;④桂林-崀山-花瑶-张家界-神农架-西安(国际旅游黄金通道);⑤邵阳市区-隆回花瑶-崀山-南山-云山。这些线路还是有一定魅力的。

(五)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看来,这种说法似有不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才能增加市场份额。隆回要实施“旅游富县”战略,当前最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加强对隆回旅游的研究和宣传:一是加大平面媒体和新媒体的宣传媒介推介力度;二是发动在外创业或就业的隆回籍人士宣传隆回旅游资源;三是组织开展记者、文人采风和专家的调研活动,通过举办摄影展、画展,召开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宣传隆回的风景,提高景区知名度。四是拍摄旅游形象片,选定旅游形象代言人,扩大隆回旅游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强大的隆回旅游旋风,促进隆回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六)加大投入,打牢基础

“十一五”期间,隆回新建和续建了102个重点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8亿元,交通、水利、电力、城市建设等一大批影响县域经济发展和关系人民群众生活的重大项目竣工。全县累计建设公路里程2005公里,邵怀高速顺利竣工通车,南麻公路全面拉通,“三纵七横”的公路框架基本形成。水利设施累计完成投入6.5亿元,水利体系安全保障能力提高。中心城区的防洪堤工程建设达到预期目标,县城城北部分基本扫尾,城南部分正在紧张建设当中。能源供应体系建设加快,寺山110KV变电站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紫阳220KV变电站已经完成选址等前期工作;江子田水电站等一批水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凯迪生物质能发电、白马山风能发电项目完成前期工作。市政公用、通讯设施、老城区改造、县城和乡镇自来水建设等许多项目建成,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城市变化日新月异。城区面积扩大到17.02平方公里,县城人口达到16.8万,城镇化率达到33.5%,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虽然“十一五”期间交通设施有了较大幅度升级,但与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相比,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相当滞后。为使隆回旅游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必然要下大力气优化现有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体系。政府要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挥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和投入范围,使隆回的可进入性得到根本解决。

(七)培养人才,优化服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旅游服务质量优劣与否是旅游发展的活名片。加强对旅游景区的管理和从业服务人员的培训是树立隆回良好形象的根本举措,更是确保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的重要手段。采取“进来指导、送出培训、在岗培训、集中轮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吃、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造就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旅游服务水平。1.旅游负责领导异地挂职。将重点旅游乡镇的党政主要领导或班子成员,选送一名到周边旅游城市进行挂职锻炼。做到重点旅游乡镇有一名比较懂行的领导具体抓旅游工作。2.公考定向招聘。在公务员选拔考试中,定向招考一部分旅游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公务员,充实到现有旅游管理人员队伍中,提高旅游管理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3.成立专门旅游人才培训机构。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各类从事旅游服务的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素质普遍提高、服务逐步规范。通过对各旅游景点、宾馆、饭店、购物中心、娱乐场所等从业人员进行强化培训,严格考核程度,经考试合格的颁发上岗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使隆回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达到规范化、人性化、标准化。4.加强对各旅游景点的管理和规范。对现有景点进行规范,严格对景点工作人员的管理,树立游客是“上帝”的观念。从软件方面优化隆回的内部环境,让所有来隆回的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受。5.加强对导游队伍的建设。编撰符合隆回的导游宣传手册;制定具有隆回人文风情的导游词;加大对隆回本地导游的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出一批适应隆回旅游业发展步伐的导游队伍。另外,要打造一批收费低廉具有中高端品味的餐厅和酒店,升级隆回酒店服务的水平。

(八)开保并举,爱护环境

文化旅游建议篇2

关键词: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旅游价值开发建议

成都是一座具有几千年文明发展史的部级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岁月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古蜀文化。

作为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类文化资源,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与独特的美学风范闻名于世。成都的艺术类文化资源相当丰富,且极具旅游价值;但如何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特色,吸引更多的来蓉旅游者,值得我们多加考量。

成都市艺术类文化资源现状概况

成都地区的艺术类文化品的种类繁多,特色也很鲜明,比较具体有代表性的可以分为艺术作品,艺术诞生环境及艺术的展现环境三大类别。下面我们将分别进行介绍:

文艺作品类资源较丰富

川剧、皮影戏(川灯影)、书画、诗歌、成都曲艺(扬琴、四川评书、竹琴、花鼓、四川相书、四川车灯、清音、金钱板、荷叶、谐剧)等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和视觉刺激要素,表现形式多元化,富有情趣。

著名的艺术作品诞生环境少

进入著名作品的诞生环境主要有杜甫草堂、薛涛井、望丛祠,但以杜甫草堂所诞生的作品在全国的知名度最高。

艺术作品展现环境较多

包括影院、美术馆、画廊、古玩市场、群众艺术馆和演出中心等。成都市目前有美术馆6家。到目前为止,够得上专业画廊标准的却很少。

成都市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廊有蓝色空间画廊和四川美术家画廊等等。送仙桥古玩艺术城是全国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成都共有演出场所28家,演出团体共计57个。

成都市属文化部门电影放映单位(不含社会民营的)共7个。全市共有文化馆10个。

成都锦城艺术宫等6个演出场所,其中除锦城艺术宫和成都艺术中心的规模较大外,其它的规模较小。

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评价

成都主要文艺资源现状评价

艺术类文化资源的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于资源其本身的知名度,审美度(表现力),及其独特性等综合评价因素。下面我们将运用此三维度就成都主要的艺术类文化资源进行旅游价值评价。

知名度成都市的艺术类文化资源虽多,但富有知名度的不多。我们需要不断加强宝贵文艺资源的知名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使文艺资源知名度提高,以期吸引更多游客及定单,更快更好的发展地方旅游经济。

独特性成都市的文艺资源丰富且极具地方特色。例如川剧,皮影戏,蜀绣等国内外知名且地方所独有的文艺资源我们可以充分地加以利用以期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

审美度(表现力)成都市的艺术文化资源中,绝大部分都较有表现力,或给人以场面恢弘大气,或给人以色彩的视觉冲击,或令人叹服于手工工艺的精美绝伦。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并利用好成都文艺资源给游客带来的视觉、心灵的双重享受,做好宣传,提高艺术类文化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

成都与西部主要城市的艺术类文化资源比较分析

成都地处中国西部,我们在做城市比较分析的时候选取了西部其他几个在艺术类文化资源方面有代表性的旅游城市,分别是重庆,西安与昆明。对比情况见表1,表2。

我们可以分析得出:与其它城市相比,成都市的艺术类文化资源相对丰富,但由于成都市的艺术作品主要依靠表演者语言中的词语内容特色及语音和音调来表现,作品的审美特征不够鲜明,导致旅游者的体验难度加大。

西安和昆明的艺术文化则以作品本身较突出而简单的审美特征给游客带来更轻松的体验。

成都市民间工艺品的特点是制作难度大,生产效率低,与其它地方的工艺品有相似之处,普通旅游者难以区分其间的差异,但精致、细腻和色彩配置上又有较大的差距,因此传统工艺品的普遍特点是价格较高。

由于成都民间工艺品的色彩和造型等与现代家居环境缺乏有效配置,因此,对旅游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成都艺术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资源可分为可再生性和不可再生性资源,而艺术类文化资源大多属于不可再生性资源。在成都艺术类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上,应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一是对此类资源,应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契机,加速旅游开发,提升其知名度,为成都旅游发展创造更广阔的前景;二是对面临失传,逐渐消失的艺术文化资源,需制定相关政策进行战略保留,在维护文化得当的基础上再加以科学合理地利用,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成都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一个城市不管有多么丰富、多少独具价值的艺术文化资源,若不大力宣传促销,游客同样不清楚、不了解。

现代先进的促销传播工具能很好地帮助其与游客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使得人们能更深入、形象地认识到地方艺术的魅力。

我们要有效开发艺术文化资源,就要利用好沟通传播工具,使成都优秀的艺术文化旅游资源能更好地为人们所知晓。

在实际运作中,为更合理有效地对资源进行开发,我们要积极与国内、国际的相关旅游专家和先进的旅游企业、广告策划公司合作,共同整合宣传,并按照先进的市场运作方式,把成都的艺术旅游形象推向各地,不断促进全球客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提升成都的艺术文化资源吸引力

旅游市场秩序直接影响着城市旅游形象,是关系到成都旅游业健康发展,艺术文化资源吸引力的关键要素。

近些年来,成都市各部门联合开展了以整顿和规范城市旅游基础环境、加强艺术场所管理、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大力查处惩办了强买强卖、价格欺诈、等不利于成都艺术文化健康发展的行为,艺术文化市场秩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艺术表演场所的超范围经营、非法转让、虚假广告等现象还是时有发生,艺术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与道德素质有待提高。

因此可见,加强艺术文化类旅游行业管理、整顿艺术文化市场秩序是一项须常抓不懈的工作。

只有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在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创新,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清理充实地方艺术表演队伍、规范表演市场、改善文化旅游基础环境,才能保障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得以进一步弘扬与持续发展,才能使其更能吸引游客,提升旅游价值。

传承发展地方艺术文化资源

人才的多少是关乎成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核心因素,而从事艺术文化的人才越多越说明成都的艺术类文化旅游服务质量较高,服务技术较先进,旅游资源的发展潜力也就较大。但是现今成都市内的旅游专业人才已经严重匮乏,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高层次人才极少,远不能适应旅游产业的发展;更令人担忧的是,极具旅游价值的民间文化艺术生存将不能得到保证。

因此,政府要制定优厚政策,吸纳、引进一批高层次、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旅游策划人才,旅游营销人才,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改变成都旅游业人力资源的结构状态和提高其结构素质。

另外一方面,针对从事民间艺术文化的人才缺乏的状态,地方政府也应该出台相关的鼓励举措与措施,培育有志于为成都艺术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使得艺术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洪.中国文化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吴文智,庄志民.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

3.赵志.论成都发展文化产业的竞争能力[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4

4.刘岚,刘和椿.剑南山水尽清晖――巴蜀名胜与旅游[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黎泽媛.浅谈成都民俗旅游资源开发[J].西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6.陈南江,吴月照.略述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8

作者简介:

文化旅游建议篇3

关键词:红安县;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议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4)02023602

1老君眉茶的基本情况

1.1老君眉茶的生产现状

红安县老君眉茶场充分利用大别山区海拔高、植被丰富、土壤肥沃等优越自然条件,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变化,适时提出“优质、精品、名牌”的茶叶发展战略,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扩大基地建设规模,实施良种化种植。目前已建成高山有机茶园基地2.2万亩,茶园实施“增产提质栽培技术”工程,全面推广先进技术,达到“两高一优”。实行有机化种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控制茶园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确保茶叶产品质量安全。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老君眉高山有机茶产业建设”合作协议,经过试验、研究,确定了老君眉茶的生产工艺。在生产过程中,创新杀青技术、自动理条、做形技术和增香技术,突出有机茶香气和色泽的品质特色。全县国有林场高山有机茶加工厂房现有7处,加工设备都采用针形名优绿茶制作机械,配备有杀青机、揉捻机、理条机、解块机和整形机等设备。

为了保证“老君眉茶”质量,先后制定颁布了《老君眉茶企业标准》、《老君眉茶种植技术规范》、《老君眉茶鲜叶采摘技术规范》、《老君眉茶加工技术规范》、《老君眉茶出厂检验办法》、《老君眉茶销售包装技术规范》等标准和规范,使茶叶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在质量控制上做到“层层设卡、全程把关”。2013年,生产“茗宿”牌老君眉高档名茶8000kg,中低档茶1300kg,实现产值1600多万元,实现年产值1000余万元。茶叶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靠鲜叶采摘可增收100余万元,茶叶已成为国有林场和乡镇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增长点。2012年,开始研制老眉红茶“红安红”,2013年,生产“红安红”红茶1500kg,产值500万元。生产、加工、市场、品牌建设一条龙的企业发展模式和基地连接农户、加工和销售以及加工连接销售公司的多种经营模式正在形成并逐步走向成熟。

1.2老君眉茶文化

老君眉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南北朝时期,红安茶就被列为上品进贡朝廷,“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茶,巴东别有真香茗”,当时西阳就包括现今的红安等地。《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曾记载,贾母曰:“我不吃六安茶,要喝老君眉。”据《黄安县志》记载:“乡民多植茶,每年清明、谷雨季节,茶芽初发,乡间况事摘茶、踩茶、焙茶,民无暇刻。”老君眉茶文化古老独特,绚丽多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红安人民勤劳智慧和文明的象征。“茗宿”老君眉茶在2000年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会上,荣获“国际名茶金奖”;2004年通过了中国农业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认证”,并荣获“湖北省首届有机名茶”称号;2006年被评为“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2007年取得了“国家食品安全QS认证”;2008年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湖北省用户满意产品”、“湖北茶叶行业先进企业”;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林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及“首界湖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2011年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称号;2013年《铁血红安》剧组把老君山作为重要的外景拍摄地,老君眉茶场作为协拍单位在拍摄过程中为剧组提供最大的帮助,老君眉茶作为红安一个独特的文化元素呈现在剧情之中。

近年来,红安县老君眉茶场借助天台山旅游开发和对天河峡谷漂流的契机,通过“老君眉”茶文化展示,积极开展茶艺表演、品茗休闲、生态茶园观光和茶叶加工旅游等文化活动,挖掘老君眉品牌深厚的文化内涵,提升了老君眉品牌的美誉度和生命力。

2红安县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国家4a景区3家,国家3a景区1家,居全省县市之首;高星级农家乐3家;省级旅游名镇1个、旅游名村2个、旅游名街1处;省级工农业示范点2处,位居全市前列。据统计,红安县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迅速增长,2012年旅游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2013年上半年全县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5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和22.65%。红安县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强县”光荣称号,该县七里坪镇被省政府授予“湖北旅游名镇”光荣称号。大别山红色旅游(黄麻纪念园、七里坪镇)荣获“灵秀湖北十大旅游名片”称号。

3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

老君眉茶产业和旅游业是红安县两大主导产业,各自发展的势头强劲,但把二者整合为一体的旅游景区尚未形成。虽然老君眉茶已有在茶园区打造生态旅游的想法,但尚未有专门的编制规划文本。对基础设施建设、茶文化挖掘和茶园观光打造基本还处于构思阶段,尚未形成真正的旅游市场。

3.1缺乏政府引导及规划

从《红安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看,茶文化没有被视为生态文化旅游的一个元素,未被特别强调。这说明政府对茶文化生态旅游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清晰,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而对为什么建设茶文化生态旅游、怎样建设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什么样的茶文化生态旅游等问题更是没有提及。现有茶园旅游人数少,也没有深入挖掘老君眉茶的乡土文化,尚未达到老君眉茶生态旅游所应有的氛围与标准。

3.2内容单一,缺乏层次

除部分游客和少数知识层次较高的游客自行开展一些乡村采风、研习外,目前老君眉茶生态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层面上,老君眉茶工艺制作、老君眉茶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老君眉茶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老君眉茶生态旅游还停留在观光、品尝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多样性。此外,老君眉茶园区旅游景点也过分地依赖时令。

3.3配套设施和软环境不成熟

目前,老君眉茶文化旅游市场配套设施尚未健全,如各个茶文化景点间交通线路的衔接尚未便捷化。相应的服务条件,如专业的导游基本没有,优秀的解说词尚未创作,未能真正地带领人们接受心灵的洗礼,体味茶的俭清和静。

3.4宣传还未到位,品牌尚未建立

营销推介乏力,一是资源挖掘不够。目前,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初步阶段,只做了一些表面上的文章,绿色山水资源和丰富的人文资源开发不够,大量特色绿色景点没有成线、成片、成名。二是市场拓展不够。长期以来,红安县的旅游经济还停留在“单打一”的层次上,仅凭自身的旅游资源“闯市场”,客源市场只限于周边地区,无法进一步辐射和扩大。区域旅游合作开展不够,没有充分利用周边资源所带来的互补效应。

3.5投资渠道单一

红安是老区、山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较慢、社会发展程度低。红安旅游也是以红色旅游为主,是政治品牌,旅游业的发展资源多、优势足,但苦于项目资金投入少,除了国家对黄麻纪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园、长胜街等红色项目有过投入外,其他旅游项目投资渠道十分匮乏。民间资金进入旅游产业的途径还面临诸多阻碍。由于资金的不足,以景区(点)、交通、餐饮、食宿等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能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4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建议

4.1统筹规划红绿相融景区,打造“中国将军县,茗宿

老君眉”品牌茗宿老君眉茶品牌已经越做越大,越来越有名。要将中国第一将军县的名气和茗宿老君眉茶品牌有机结合在一起打造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新的强势品牌。规划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中心、老君眉茶休闲旅游区、老君眉茶旅游休闲度假区、建立老君眉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标、老君眉茶文化生态博物馆,推出老君眉茶文化生态专项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

4.2深入挖掘老君眉茶文化内涵

要深入挖掘老君眉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老君眉茶文化旅游产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老君眉茶文化旅游资源,高度重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围绕老君眉茶资源设计、开发出一批书籍、影像、网络游戏、玩具制品,编制一批戏剧、舞剧、山歌等文艺作品。创造出可以满足旅客需求的旅游产品,以丰富多彩的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来迎合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职业者的需求。可推出老君眉茶民俗风情游、老君眉茶文化考察游、老君眉茶艺表演游等。

4.3培育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

采取“请进来”、“走出来”的办法,培育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专业人才。与旅游行业岗位培训结合起来,对经理人员、导游人员、茶艺员等进行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相关知识的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老君眉茶的历史、茶种、茶具、茶饮、茶点、茶道等相关知识,能熟练地为旅游者进行介绍和引导,提高饮茶者的兴趣和爱好,增加品茶的氛围和雅意。

4.4完善机制,健全管理机构,发展中介组织

建议成立统一的加强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规划、建设、开发、经营的领导和指导机构。同时,成立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对老君眉茶茶文化生态旅游业实行行业监管,促进旅游中介服务的发展,唱响全县老君眉茶文化生态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梁正海,刘高,张驰.构建茶文化生态博物馆增加梵净山旅游新元素――关于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茶文化生态旅游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铜仁学院学报,2013(3).

文化旅游建议篇4

论文摘要:喀斯特洞穴是一种旅游价值很高的资源,也是喀斯特地区一种遍在性资源,是贵州喀斯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其在开发前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缺乏文化内涵,缺乏科学性与艺术性所以大部分在开放不久后很快便进入衰落阶段,使得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始终无法向经济优势转换,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本文在对贵州洞穴实际调查的基础上总结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并对其旅游开发提出建议。

多年来贵州作为世界三大喀斯特集中分布区之一——东亚片区的中心,虽然堪称“逢山必有洞”,但由于洞穴旅游开发水平较低,旅游开发主要以自然观光为主,开发前期科学调查与研究不足,缺乏整体规划与开发设计等,使得大部分喀斯特旅游洞穴生命周期短,衰落快,始终无法让洞穴旅游资源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换,究其原因,洞穴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是主要原因。所以,挖掘喀斯特洞穴的文化内涵,构建喀斯特地区洞穴文化体系,把握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特征,是喀斯特地区洞穴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的前提条件。

一、喀斯特洞穴文化及其特征

1.洞穴文化

洞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其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在对溶洞的利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及精神文化的总和。它包含三个方面:表层的物质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层的制度文化或行为文化。”贵州的洞穴文化是发育在特殊地域由很多因素组成的一类独特的文化,包涵了史前山洞文化、民族洞葬文化、洞穴艺术文化洞穴宗教文化、洞穴建筑文化、洞穴军工文化、洞穴探险文化等方面。

2.洞穴文化的特征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地域性。文化是历史发展的淀积,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上凝聚形成的。在文化中,可以看到历史的痕迹,可以看到自然环境的痕迹(胡兆亮,2001)。洞穴文化的产生有非常明确的地域范围,它的产生与喀斯特的分布有很大关系,与洞穴的分布更是直接相关,没有洞穴作为载体及生存的环境,洞穴文化就无从说起。贵州自然环境中73%的喀斯特分布、“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格局及亚热带的湿热气候为洞穴文化的发育提供了环境基础;贵州喀斯特分布区众多洞穴古人类遗址的发现与非喀斯特区的寥若星晨相比,更是体现了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地域性。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二元性。喀斯特洞穴文化具有很强的二元性,一方面,灿烂的史前文化使其文化显得一枝独秀,使贵州文化的研究跳出了夜郎起始的两千多年前而推至了二十多万年前;而另一方面贵州地处祖国大西南的一隅,相对于中心地区,无论就地理位置及文化环境来说,都是边缘,而洞穴文化则又是贵州文化的边缘,故谓之双重边缘。一个对外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将贵州与其它省份隔离开来,使得贵州文化乃至洞穴文化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生存及保留,洞穴文化一经产生其文化主体精神就不强,文化特质不明朗,难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式,在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时会显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在另一方面,史前洞穴文化的辉煌及其向外的传播与辐射使贵州居民又表现出了对外来文化高度警惕,表面开放,实质封闭,在文化上就表现出目光短浅,缺乏自信。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综合性。综合性是地理科学的根本属性,喀斯特洞穴文化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同样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喀斯特洞穴文化从其形成到其内容体系都体现着这一特点。喀斯特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在时空上的一个二元演变过程。在横向上,它受到了本土其它文化要素的影响,受到历史及政治因素的影响,它接纳了外来文化,有一定程度的边缘融合,并将其本土化;同时从纵向上来说,它又是既有继承又有发扬的一种文化,这是其形成的综合性;从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内容体系来看,喀斯特洞穴文化包含了物态、行为、心态等文化要素层,而且各层相互渗透。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时间演进的非线性。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演进历史,经历了从表层到深层利用的变化,同时也存在着几种利用方式同期出现,在同一空间进行叠加,呈现人地关系的时空交叉重叠现象。如历史发展到近现代,当工业文明进入到洞穴中时,仍然还有一些人在选择洞穴作为栖息地。“三线建设”中的洞穴军工文化,以及很多国家利用洞穴作核试验基地是现代文明的体现,而贵州紫云宗地的苗族同胞对洞穴居住地的选择,同时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沉积在现代社会里。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多层次性。喀斯特洞穴文化是一个庞大体系,包含了意识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文化层。其物质形态主要包括了对洞穴中自然物的加工、洞穴中的文化沉积及利用洞穴作承载物的各种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如洞穴宗教建筑物、洞穴军工厂等;在意识形态层洞穴文化主要表现在洞穴的艺术、文学、宗教等方面,如洞穴的岩画、书法及描写洞穴的诗词;在制度文化层上洞穴文化的表现主要是通过洞穴文化的物质形式的外延而产生的,如洞穴的丧葬文化。在另一方面,喀斯特的洞穴文化作为文化,按照流行的人群,可以划分为雅文化和俗文化。

喀斯特洞穴文化的文化主体的抽象性及敏感性:洞穴建筑与古人所使用的工具,是洞穴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料来源于与洞穴发育有很大关系的喀斯特环境或直接来源于洞穴中,它直观地指示了环境,是对环境组成物质的敏感反应。喀斯特的洞穴文化同时也是抽象的意识文化领域里的东西,人,frl-/e难直观的看到它,其与环境的关系大多是间接的,很难用数量来进行量化的。就像洞穴的原始宗教反映了人们的某种环境心里,但并不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喀斯特洞穴文化的主体是抽象的。

喀斯特洞穴文化价值的滞后性及间接性。岩画中所反映的生活及狩猎场景或是其他的图像在现在来说,它是文化系统中的无效要素,但它却具有积淀价值及结构价值,并随着历史的推移而凸现。文化增加了民族自信心,文化让人们得到美的享受,但它是没有直接的经济价值的,其主要通过它的社会性、通过对人们思想及行为的影响表现出来,它是一种间接的表现。

二、喀斯特洞穴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议

资源的旅游价值是以文化价值为核心的,因此具有科学、历史考古、艺术价值的洞穴旅游资源应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但在现实的资源旅游开发实践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通常我们认为文化内涵很深,价值很高的洞穴旅游资源被开发成旅游产品后旅游者却寥寥无几,门庭冷落。再加上洞穴旅游旅游资源的特殊性、遍在性及脆弱性,所以在洞穴旅游的开发中必须协调好资源一环境—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1.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

首先是资源的整合。由于贵州洞穴旅游资源是一种遍在性资源,分布零散,没有形成可以集多种内涵为一体的旅游地,很难形成质量较高的旅游目的地系统,因而整合开发就是必要的。资源的整合首先是资源种类上的整合。

其次是空间上的整合。旅游目的地空间布局的整合本质上是旅游目的地重新获得发展机会,复苏生命活力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把有条件进行旅游开发的区域纳入到旅游开发的体系中来,由相关区域旅游的开发进行经济联动,通过旅游发达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的梯度推动落后区域的旅游发展。

最后是观念的整合。首先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利用雅文化资源提升贵州总体旅游产品的品位提高贵州的旅游形象。例如,洞穴军工厂已经废弃,开发者如果将这废弃的厂房加以利用,在洞穴中摆上飞机模型,并对洞穴军工厂形成的历史、政治原因进行讲解,将机器轰鸣的热闹景象在再现将“三线厂”昔日的辉煌,今日的发展形成一个雅俗共赏的解说系统,雅文化的大众化还是可行的,当然,大众化了的雅文化要被大众所接受同样还需要借助媒体的有效解释。

2.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开发

一方面,贵州旅游洞穴的开发由于多数缺乏规划,保护意识较差,洞内环境破坏严重。主要表现在洞穴的功能设计、灯光和游路的设置上科学性较差,使得洞内各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尤其是钟乳石类次生化学沉积受到破坏较多,也较严重。再加上没有合理规划游客数量,导致洞内空气中co:浓度升高,产生不利于游人健康的空间环境通风状况改变,沉积物氧化,沉积物中的低价铁变成高价铁,使钟乳石之类的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钟乳石颜色变黄、变深,光泽变暗。如织金洞,洞穴深部,由于灯光的照射产生了一些像苔藓类的低等植物,极具旅游观赏价值的卷曲石、晶花等,已经老化变色甚至脱落。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在旅游实践活动中,人们没有把旅游资源的消耗纳入旅游成本之中,忽视和歪曲了旅游成本的构成,低估了旅游的成本水平,虚增了旅游新创造价值部分。尤其是对于具有独特性、脆弱性、敏感性、连锁性、非逆性和异质性的洞穴旅游资源,其形成往往需要上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时间,一旦破坏,将是永远的“失去”。所以,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是资源保护的关键。对已开发利用的洞穴,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并在做好资源保护的基础上,扩大其开发利用途径,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到资源一环境一效益的协调发展。

3.贵州洞穴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开发

贵州旅游洞穴由于在开发之初多数盲目上马,没有做好资源的调查,所以使得各旅游洞穴在景观类型上单一,缺乏文化内涵,洞内景点规划重点不突出,遍地是景;景点的命名随意性较强,脉络不清;重神话及传说或“象形表征”现象严重,缺乏科学性及艺术性,景点文化解释雷同较多,而且浅显,意境不够深远。在另一方面,由于导游人员(尤其是景点导游)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灵活性导游词多以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为主。以龙宫为例,笔者在还是儿童时就到过龙宫,其中“龙女闺阁”、“老龙坐宫”等景点就已经如此命名,时隔20年,当笔者再次到龙宫时,解说词还是“涛声依旧”,几无变化,令人乏味。完善景区文化解说系统,将文化及科技解释放到解说之中,增强解说系统的科学性、艺术性、文学性及美感;将洞穴内大量的彩灯换成自然灯光,尽量避免灯光对洞穴环境的破坏;发掘洞穴多样性资源,使洞穴的文化价值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廖婧琳.喀斯特洞穴文化体系构建及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生物科学学院硕士毕业论文 2004)

2.屠玉麟.独特的文化摇篮一喀斯特与贵州文化.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3.史继忠.诱人的伊句园一贵州史前文化fmj.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8.

4.王良范.贵州岩画[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5.史继忠.贵州文化解读.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6.唐文元,刘卫国.夜郎文化寻踪.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7.王政贤.奇异的石头世界一贵州岩石裁体文化[m]贵阳:贵9、i’l教育出版社,2000.

8.刘敏中.文化学学文化学及文化观念[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9.胡兆亮,阿尔斯朗,琼达.中国文化地理概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林继中.文化构建文学史纲[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文化旅游建议篇5

一、开发要同中求异,寻求资源整合

河南虽然在寻根文化上占有相当优势,然而其他省市也有深厚的寻根文化资源,也都在寻根旅游这块做文章。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同质寻根旅游产品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这对河南寻根旅游资源的开发造成不小的冲击。尤其是福建,作为我国著名的侨乡,是寻根旅游市场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此,寻根旅游产品的开发,要突出河南自身的特色,避免雷同,可考虑和其他地方的寻根旅游产品形成互补。此外,湖北随州寻根文化的发展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在激烈的“故里”之争中,随州走出一条合作开发实现共赢道路。随州市旅游局局长易发明介绍,随州目前与河南、陕西、湖南等省相关景区成立“炎黄文化旅游景区协会”,致力于共同深挖炎黄文化内涵,推进炎黄文化品牌进一步发展。为此,如寻根节之类大型活动甚至可以“轮流坐庄”,在各省景区间轮换承办。

另外,河南省内同一类寻根遗址有多处,如何有选择、有重点地建设是寻根旅游开发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这些资源该怎么利用,该怎么有序地开发,由谁来开发和整合,应该有一个统一规划,否则开发将会陷入无序或相对无序的状态。可由省政府主持,省旅游局和文物局牵头,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召开论证会,宏观运筹,科学规划,具体指导对景区、景点的开发。或委托省内相关学术研究机构,通过调研,形成发展思路,做为省政府指导各地开发的理论依据。比如河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相关科研部门花费数年时间,编制出河南寻根资源整体发展战略,作为官方统一开发寻根经济的思路,以避免无谓的争论。

二、丰富寻根旅游资源的内涵

(一)开发寻根旅游资源,必须树立文化统帅旅游的发展观。原因有二:一是寻根旅游的文化性强。寻根旅游是在诸多文化积淀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可以想象,没有根祖文化便不会有寻根,寻根地没有相关的宗族文化遗存,就不能吸引、留住游客。而这些“文化”之所以是文化,在于它的独特性和历史遗传性,并非任何地方随便就可以造出来的。如果有足够的资金和技术,人们多半可以创造出一般的旅游项目,但是寻根地是创造不出来的,根祖文化遗存是不可克隆的。二是旅游主体审美观及文化品位不断提升。寻根旅游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较高的文化认知能力,且对这类产品的文化性要求特别高。在寻根旅游过程中,游者不仅要求寻根文化的静态展示或单方面讲解,更要体验“物化的寻根文化”和“有生命的寻根文化”,要求其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随着大众旅游审美需求和体验的逐渐增加,缺少创新、内涵不深的寻根文化表现形式将不再适应游客文化需求持续增长的趋势。

(二)注重寻根旅游内涵的挖掘

1、抓住历史联系,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寻根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决定了寻根旅游开发必须抓住历史联系,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寻根旅游地往往年代久远却仍能为寻根游客所记忆。他们的记忆多半来自祖先的传授,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沧海桑田,许多寻根地发生巨大变化,甚至导致寻根者先人的传授无法得到确认,所以需要对家谱、宗族、民系的迁移,对历史文化遗存、对区域文脉进行研究;反之,一些考古发现、家族谱牒研究成果、历史文献的发现也会促生新的寻根旅游地,吸引某些人前去寻根。实际上,许多寻根旅游地的开发都依托当地科研机构对有关历史文献进行研究,以得出有说服力的“寻根地身份”。

2、开发原真性要强。原真性是许多旅游项目尤其是体验型旅游项目的生命线。这在寻根旅游中表现尤为明显。寻根旅游对游客来说不仅是金钱、时间的投入,更是情感的投入,他们希望所寻的内容真正能满足他们的寻根情感需要。由于情感性很强,游客必然会选择与其寻根目的确有渊源的地方,容不得半点虚假掺杂。而对旅游决策和开发者来说,应该提供高原真性的寻根旅游内容给游客,否则便犯了欺骗游客感情的大忌,其项目也会失去意义。

3、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不断提升寻根旅游项目中的科技含量。比如在文化遗址开展与历史有关的文化类节目,通过历史场景的生动再现激发游客的体验感,从中真切领略到华夏文明发祥地其6000年文化底蕴的震撼力,强化河南寻根旅游的辐射力。但一定要注意开发的价值取向问题,西门庆故里的开发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阳谷县和临清县一改西门庆在传统文学名著中“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艺术形象,华丽转身成为当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当西门庆也能够成为“英雄”的时候,由此带来的价值取向的颠倒,是非常可怕的:一些道德因此沦丧或加速沦丧。该警示不容忽视:对历史名人等寻根资源的开发,不能颠覆正确的社会基本价值取向。

三、始祖寻根要平民化、形式多样化

河南较具规模和影响的始祖拜祭是新政的黄帝祭祖和淮阳的伏羲祭祖。这种祭祖活动基本是由当地有关部门主办,带有半官方性质。公祭期间,场面宏大,活动结束,而很难再听到有人提起,当问起人们对黄帝、伏羲的了解时,为数不少的人并不知道二者是何人,其实始祖寻根文化在人们的感觉里依然是曲高和寡,离普通人的生活很远。如果只注意到公祭的高规格而不去融合寻根文化的民众意识,始祖寻根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始祖寻根文化发展的方向,当前最先要解决的是如何将寻根文化从精英化向平民化转移的手段问题。寻根文化应该也是一种民俗,既然是民俗,它就应该具有民俗特点,即文化内涵一定要非常浅显,易于理解,有丰富且是平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始祖寻根文化的平民化也是应沿着这样的方向进行,追求形式的多样化。

四、要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是一种营销策略,它对打开产品的销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寻根旅游资源也是一种产品,它也需要宣传。比如,世博期间,通过河南馆的镇馆之宝《清明上河图》的宣传,催热了清明上河园旅游。清明上河园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东说:“中国馆一副全息投影的《清明上河图》加上河南馆内的根雕作品,让我们的清明上河园声名远扬啊,对我们景区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1】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清明上河园的游客同比增加了20%。黄金周期间,入园游客数量超过了15万人,比去年多出了四万多人。同时,世博会还使景区内《清明上河图》相关纪念品更畅销。去年国庆黄金周共8天,景区总收益是580万元;今年7天的总收益就达到922万元。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一组组数据,显示了世博这一超强的宣传给清明上河园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再如乌镇,刘若英和黄磊主演的《似水年华》使乌镇留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看到了这种商业效用,乌镇干脆聘请刘若英做自己的形象大使,拍旅游宣传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位网名叫lawrence的网友在自己的博客中如是说:“乌镇,我很早就听说,但商业味太重,我并不向往。刘若英,我很早就喜欢。但是把乌镇与刘若英联系在一起,应该是去年我在南京的路上看到的乌镇广告。‘乌镇,来过,便不曾离开。’一句话,便使我开始留意乌镇。照片的景色是多么的美丽,刘若英休闲地坐在小船上,在河边坐着,很惬意……从此,乌镇便吸引了我的视线。

文化旅游建议篇6

传播总是一个与一定文化相关联的进程,是一个意义变动的进程,而不只是信息的传递.导游传播旅游地民族文化的特点,可以预见传播效果,也可以反映导游操控游客接触、了解旅游地文化的程度.

关键词:

导游人员;旅游文化;传播途径

游客没有机会自主地选择对旅游目的地文化的了解,通常是由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中介机构和导游人员安排的.戈夫曼把人生比做一个大舞台,并提出了“前台”与“后台”的观点,这一观点被麦克内尔引用到了旅游业研究中.他认为文化旅游产品被当作“真实”而被搬上了舞台,向游客展示,也就是所谓的“文化商品化”.由此可见,导游的传播方式与传播内容都配合着“舞台化”的设置,传播特点也带上了“舞台化”展示的色彩.谈及旅游传播中的“舞台化”,就要关注旅游的“真实性”.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游客经常面对的是带有“装饰性符号”的前台部分,但这不应断言游客所看到的是“虚伪的事实”.按照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对“真实”的解释,那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既不是由东道主提供的,也不是由游客提供的,而是存在于“展演结构”的“实际行为”与“符号意义”的关系中.即游客所看到是已经被包装好的“事实”,而非真正意义上的“事实”,可恰恰游客需要认知的是真正意义上的“事实”部分.

1传播途径

导游人员是旅游业中的重要人物,导游人员的讲解是导游服务工作的重心.可以说,导游人员的旅游文化的直接传播者,导游人员的讲解水平关乎旅游文化的传播效果.此外,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直接接触,还有旅游者购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文化产品所产生的文化意义也是旅游文化得以传播的主要途径.

1.1导游讲解是旅游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导游讲解是对当年历史事实的一个缩影.历史是存在于古文献之中,停留在古遗迹、古遗址当中的,那么如何让历史活在人们的心中呢?主要途径之一就是通过导游人员的讲解,生动形象的讲解能让人印象深刻,容易使人记住当年的历史人物及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令现在的人们产生联想,把它与现实联系起来.通过导游讲解,激发人们追忆过去,振奋现在,展望未来.

1.2旅游者与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直接接触包括旅游者所看、所听、所感等感观单方向的接收也可以得到旅游文化的感染与熏陶.旅游者每到达一个旅游目的地,会用眼睛去看,耳朵去听,脑子去想,他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思考过的,就是旅游文化的接收过程.还有旅游者与当地民众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当地民众的言谈举止来观察与感受他们的文化,而且还可以通过他们的讲解与描述,了解在他们祖辈及自身身上曾经发生的或者是正在发生的相关的人与事情.这也是旅游者用自己的方式获取旅游文化的有效途径.

1.3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文化产品适当收获旅游文化旅游者通过购买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产品,也可以适当地收获当地的旅游文化.旅游者每到某地旅游景点,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购买一些相关的旅游纪念品,旅游宣传品.在购买这些旅游产品的过程,就是一种文化信息的接收过程;旅行结束后离开旅游景点后,又会把这种文化意义带到别处、带给其他人.这就达到了旅游文化传播的目的.所以说这也是旅游文化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

2传播方式

文化传播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的采借,把外面来的文化要素或文化丛直接接纳过来.另一种是间接传播,即一种文化要素或文化丛传入一个区域,引起那里人们的思索,因此招致传入地的人创立一种新的文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刺激性传播”.导游传播通常包括讲解景区文化设施,组织、引导游客观看参与民俗表演、与游客问题互动三种方式.

2.1讲解景区文化设施旅游说讲就是为了实现游客、旅游目的地与旅游经营者、旅游管理者等和各类媒介之间的有效联系而进行的信息传播行为.旅游说讲通常需要运用各类媒介传达旅游地的各种自然或文化消息,推进游客和广大公众对自然的认识和对文化的体会.普遍来说,一些图文的旅游宣传资料,往往受空间的限制较大,而且所宣讲的内容在一定的期限内也是固定的,无法得到随时更新并不断充实新内容.而导游人员的说讲是由接受过优良的专业训练和系统培训的导游人员向游客进行积极的、动态的信息传导解说.镜泊湖新十景中,吊水楼观瀑、大孤山、老鸹砬子、道士山、城墙砬子、珍珠门、白石砬子、地下森林红松、小孤山、毛公山,几乎都是宣扬镜泊湖历史人文的主要景点,如果缺少了导游解说,游客在景区(点)的游览除了从景区标识牌获取到的少量知识外,行程纯属走马观花.而且,在旅游过程中,导游员的景点解说常使旅游者不自觉地对景点进行再造想象,产生对景点的兴趣,这样的兴趣能起到更巩固更持久的效果,一个不起眼的景点也就可能在导游员的介绍下变得生机勃勃.

2.2组织、引领旅游者观赏参与民俗表演通过组织、引领旅游者观赏参与民俗表演方式获取旅游文化信息,较之其他方式要更生动、更直接.第一,民俗表演是动态展示过程,观赏性很强,能够吸引大多数旅游者长时间驻足欣赏;第二,民俗表演的可参与性较强,容易引起旅游者的共鸣,激起旅游者想参与其中的欲望;第三,一旦旅游者参与到当地民众的民俗表演之中,就可以亲身感受对方的文化氛围,融入到对方的文化意境当中,会使旅游者自觉无意识地被感染、被熏陶.镜泊湖幽谷风景区内有朝鲜民俗特征的古井、小桥、鼓楼;有朝鲜族野味餐馆,朝鲜歌舞及民众礼仪和民族体育项目,全方位立体展现了朝鲜族古老而纯朴的风俗民情,朝鲜族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思想民俗延续到现在,伴着欢乐的长鼓和每晚热闹的篝炎晚会,素有“欢快民族”美誉的朝鲜民族演员与旅游者共唱民族歌曲,一起跳民族舞蹈.勇猛激烈的摔跤、凌霄飞荡的高空秋千将竞技与文娱合为一体,风味独特正宗的朝鲜族特征饮食、民居住宿、原汁原味的风俗演出、图腾、神树,淳朴的民风编织成感人的生活长廊,这全部都强烈地招引着大批的游客.虽说旅游者参与民俗表演活动使旅游实践活动增色不少,但有些时候旅游者也会产生不满情绪.旅游目的地如果有民俗表演,导游人员也会被感染其中,有时却忽略了对旅游者的组织与引领.旅游者则是驻足观看或独自融入其中,但是对有行为与仪式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原因就是缺乏导游人员的引导与讲解.也就是说好多旅游者是带着疑问参与活动的,自然也就无法真正体会到活动中的旅游文化的真正寓意与内涵了.所以有了导游人员的讲解才是更高效的传播方式.

文化旅游建议篇7

发展红色旅游,是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老区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工程。《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今后5年,我国将在全国范围内重点建设12大红色旅游区、30条精品线路和100个经典景区。2004年,“扎西会议会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规划,这对基础差、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较为落后,人民群众生活比较艰苦的威信县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只有抓住机遇不坐失,不待扬鞭自奋蹄,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旅游及民族民间文化等资源优势,以发展红色旅游为突破口,改善基础设施,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才能实现威信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一、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威信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素有“鸡鸣三省”之称。1935年2月4日至14日,红军长征途经威信,中央政治局相继在水田花房子、石坎庄子上和县城扎西召开重要会议,这三次会议统称为扎西会议。扎西会议的历史功绩在于:一是决定由洛甫代替博古在党内负总责,从而解决了遵义会议提出的组织领导问题,保证了的军事指挥权,在实际上确立了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二是通过了同志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及决议大纲,第一次历史性地总结和肯定了以为代表的正确军事路线。三是确定中央红军新的战略行动方针,决定改变原定渡江北进的计划,回师黔北,取得了重占遵义战役的重大胜利,从此红军摆脱了被动挨打的局面。四是对全国各苏区和红军的战略方针、组织问题等作出了决定。扎西会议以博古交权为标志,确定了的领导地位,实现了全党全军全国革命斗争的历史转折,彻底改变了党和红军的前途和命运,写下了党史军史上的辉煌篇章,在党史军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极富特色。红军在威信驻留11天,活动期间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较多,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丰富。主要景区景点有:扎西会议纪念馆、石坎庄子上会议会址、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天险两合岩、红军卫生部驻地旧址杨家寨、扎西红军烈士陵园、红军川滇黔游击纵队大雪山基地、云南游击支队郭家坟基地、红山顶战场遗址、铁炉红军标语、白水庙红军标语等。1985年,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来昭通视察,亲笔题写了“扎西会议会址”匾名;1988年,县城扎西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扎西红军烈士陵园被国家民政部公布为全国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威信被省政府批准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2001年,扎西会议会址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扎西会议会址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规划;2005年,扎西会议纪念馆被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

二、威信县发展红色旅游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一)有利条件。

威信县区位优势明显,气候温和,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融红色文化、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集观光、休闲、度假为一身。底蕴深厚的人文资源,浓郁的民俗风情,众多的古建筑、革命遗址等,已引起了旅游者的广泛关注和极大兴趣,具备开发红色旅游的“三大”有利条件。

一是区位条件。威信县东与四川叙永、古蔺县接壤,南与贵州毕节、云南镇雄相连,西与云南彝良、四川筠连县交界,北与四川兴文、珙县毗邻。县城扎西距省会昆明630公里,距昭通市280公里,距四川成都420公里、泸州200公里、宜宾200公里,距重庆359公里。威信具有行政区划属云南,经济流向朝巴蜀的特点,与川南旅游圈紧密相连,特殊的地理位置,对发展红色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二是旅游环境条件。近年来,全国、全省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云南旅游业二次创业全面启动,昭通文化旅游业发展步伐加快,特别是2005年12月26日全省红色旅游工作会议在威信县的成功召开,为威信县发展红色旅游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背景依托。同时,境内旅游景点与四川蜀南竹海、石海洞乡等景区连为一体,以及贵州以遵义会议为主的红色旅游业开发,也对威信红色旅游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和辐射作用。

三是旅游资源条件。威信境内有旅游景点226处,占昭通市的50%,除红军长征时期从事革命活动的扎西会议会址、两合岩古栈道、花房子旧址等革命历史纪念地外,还有被誉为“西南第一洞”的天台山溶洞、观斗山明清大型石雕群、神秘的瓦石僰人悬棺、天然氧吧大雪山原始森林、天星百里林海等省级风景名胜景区。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所列的74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威信有42种,列入省和部级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7处,占昭通市的33%。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不利因素。

威信县发展红色旅游虽然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但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无论是从观念更新到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从景区景点开发到各种服务设施的配套完善,以及从宣传促销到政策措施的制订等,均处于起步阶段,资源呈待开发状态,发展红色旅游存在“四大”不利因素。

一是交通落后。威信县境内无铁路、港口、机场,全县仅有二级公路20.6公里、四级柏油路40公里,其余公路均不上等级,特别是扎西会议会址、花房子会议会址、庄子上会议会址3个主要红色旅游景区景点之间的连接公路通达能力差,承载能力低。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了威信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是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威信县仅有宾馆4家,旅馆48家,客房600间,床位2000个,餐馆55家,无上规模、上档次的购物超市和星级宾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接待规模小,服务质量差,不能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三是旅游开发人才缺乏。全县直接从事旅游服务工作的人员较少,且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初中文化的占33.7%,高中文化的占49.4%,大学文化的仅占16.9%。很多从事旅游工作的人员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专业知识薄弱,不适应新形势下红色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四是宣传手段单一。近年来,威信县虽然采取一些方式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了大力宣传,但由于财力有限,投入旅游发展的资金不多,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手段单一,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攻势,影响红色旅游的发展。

三、对威信发展红色旅游的思考

威信县要加快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全省旅游二次创业的有利时机,认真贯彻落实好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12345”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即建设“一条主线”,培育“两级中心”,开发“三类产品”,打造“四个片区”,实施“五项工程”,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扎西会议会址建设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把威信打造成红色旅游精品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一个红色旅游亮点,到2010年,接待规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相当水平,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建设一条主线: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环境条件,把扎西会议纪念馆、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庄子上会议会址、扎西烈士陵园、扎西陈列馆、两合岩古栈道等六个主要景点建设成为红色旅游精品景点,将六个景点连接成一条红色旅游精品线(扎西—两合岩古栈道—石坎庄子上会议会址—水田花房子会议会址—鸡鸣三省标志碑)。在主线的辐射和带动下,建设一条历史文化生态旅游线(扎西—观斗山石雕群—旧城天星国家森林公园)和一条自然风光旅游线(扎西—麟凤天台山溶洞—瓦石僰人悬棺—白水江源头—大雪山原始森林)。通过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以线带面,综合开发,形成红色旅游带。

培育两级中心:培育红色旅游县城和乡镇两级接待中心。一方面,着力抓好县城市政基础建设,完善各种服务配套设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把县城扎西建设为全县红色旅游主要接待中心;另一方面,把水田、旧城、长安、麟凤四个乡镇政府驻地建设成为与县城相配套的次级接待中心,提高产品档次,改善接待设施,分流县城压力,充实红色旅游的层级布局。

开发三类产品:一是开发以扎西会议会址驻地现存革命史迹为主的红色旅游产品。以民间手工艺为载体,以红色文化为内涵,开发系列红色手工艺产品,展现红色革命文物,再现历史风貌。如制作伟人雕像、刻画像、红军战图及纪念币、纪念章,草编或藤编红军帽、军包等。二是开发以革命先烈生平事迹及其文选史料、传记等为主的教育型红色旅游产品。将、、邓小平、陈云等伟人的诗词、传记、文选史料、回忆录、音像制品、画册、手迹等编辑成册,制作成精美的红色旅游商品,使其成为凝集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的有形载体。三是开发以“吃红军饭、唱红军歌、走红军路”为主的体验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办红军长征食堂,组建红军长征文艺演出团,展现红军在威信期间的吃、住、行等生活经历以及传唱的歌谣,让游客体验先烈们在革命时期的艰苦生活,从中获得教益。

打造四个片区:一是以县城扎西为中心的扎西会议红色旅游区。通过完善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条件,重塑扎西老街川南民居建筑风貌,打造扎西会议纪念馆红色旅游精品景点,使之成为红色旅游的核心片区;二是以水田为中心的“鸡鸣三省”红色旅游区,突出花房子会议与庄子上会议的历史地位,展现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三是以长安、麟凤为中心的大雪山基地红色旅游区,展现红军游击纵队的大雪山基地与铁炉红军标语,加强对大雪山原始森林的保护,组合开发素有“西南第一洞”之称的天台山溶洞;四是以旧城为中心的威北战场红色旅游区,重点建设郭家坟营地、红山顶战役遗址以及红军将领墓等景点,组合开发观斗山石雕群、天星森林公园旅游资源。

实施五项工程:一是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大力改善旅游交通条件,加强水、电、路、通讯等设施建设,方便游客旅游生活,保证游客进得来、住得下、玩得好。二是景区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加强对景区内与游客游吃、住、行、游、娱等相关的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接待水平。三是红色旅游商品开发工程。立足自身资源特色,积极开发具有纪念意义的红色旅游商品,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四是旅游产品宣传促销工程。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热情,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拓宽宣传促销渠道,大力宣传旅游资源,提高红色旅游的知名度。五是旅游环保工程。把红色旅游开发与提高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加强对革命文物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营造良好的红色旅游氛围,建立当地居民与红色旅游开发之间的和谐关系。

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目标,要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编制发展详规,规范旅游开发秩序。坚持规划先行的指导思想,委托权威机构编制具有长远性、前瞻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威信县红色旅游景区详细规划》,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二)改善设施条件,提高旅游承载能力。一是抓好出境公路建设。加快出川公路改造步伐,尽快启动威信县城至镇雄凤翥公路改造项目,建设连接云南、四川、重庆的便捷通道,把威信旅游与四川蜀南竹海、石海洞乡等景区连为一体,使威信旅游业融入川南旅游经济圈、金沙江中上游水电开发旅游经济圈。二是加强境内公路建设。新建扎西会议会址、庄子上会议会址、花房子会议会址三个主要红色旅游景点环行公路,对县城至各乡镇公路进行改造升级,改善景区交通条件。三是抓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拓宽社会融资渠道,新建城市旅游文化娱乐中心,增加中高档宾馆、饭店数量,丰富游客的文化娱乐生活,改善接待条件。四是加大名城保护力度。按照名城保护规划,改造名城保护区居民住房,展现川南民居风貌。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树立名城形象,提升名城品位。

(三)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红色旅游影响力。创新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举办红色旅游节,做好旅游整体形象宣传,扩大威信在外界的知名度,打造威信的旅游形象,叫响威信红色旅游品牌,让更多人了解威信、认识威信,到威旅游。

(四)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内涵。围绕把扎西会议会址建成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研究开发,整合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三大资源,着力挖掘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把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发展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结合起来,走“红”“绿”结合,以“绿”托“红”、以“红”带“绿”之路,使各景区景点既见物、见景,又见思想、见精神。

文化旅游建议篇8

摘要:本文依据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相关内容,对双方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旅游法律制度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并针对其中有关旅游服务贸易的公约、条约、协定等法律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基本看法。希望为双方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一些宝贵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定》;旅游服务;wto法律制度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领导人共同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作为自贸区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一开始就列入了双方的谈判议程。2004年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后,双方决定加快服务贸易的谈判。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磋商,最终就协议的内容达成一致。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双方的经贸部长在菲律宾宿务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首个关于区域服务贸易的协议,它的签署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中的又一重大成果,标志着自贸区的建设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如期全面建成自贸区奠定了更为坚实的法律基础。《服务贸易协议》是规范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规定了双方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内开展服务贸易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中国与东盟十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根据协议规定,中国将在对世贸组织承诺的基础上,在建筑、环保、运输、体育和商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作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另一方面,东盟也将分别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行业向中国作出市场开放承诺,包括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并允许对方设立独资或合资企业,放宽设立公司的股比限制等。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所以迫不及待展开服务贸易的谈判,在于目前全球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数据之一。其中旅游贸易服务是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服务贸易中占有“三份天下有其一”的地位。东盟各国历来都非常重视发展旅游服务贸易,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东盟国家之间就已经开始了旅游服务贸易合作。同样伴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作为中国加入wto前后对外经贸战略重大调整产物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设也开始正式启动。在CaFta的建设中,旅游服务不仅是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重要内容,也是CaFta建设和发展的先导产业。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自由化也将首先在旅游业及其相关行业展开。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的正式实施,更是给中国与东盟的旅游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持,也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作为亚洲人口最多的客源市场,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旅游业上都有着较为发达的资源优势,是亚太地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客源地。中国地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深远流长,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新兴旅游大国。反观东南亚各国地处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咽喉要道,其星罗棋布的海盗自然风光,独特的热带雨林、奇异的地质地貌景观、丰富璀璨的历史文化传统,使东南亚各国早就成为世界旅游的中心地区之一。中国与东盟双方之间旅游资源和市场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这有利于双方旅游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近10几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对双方之间的的服务贸易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在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也发挥着先导作用。自从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该区域国际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基本保持在48%左右。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0年,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国家一直稳居中国入境旅游的15大客源国之列。每年每个国家输入中国的游客都在50万人次以上,仅这几个国家的客源就占中国亚洲入境人次数的1/4以上。与此同时,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也是从东南亚开始的。自2003年到2008年的5年间,尽管经历了诸多重大灾害和大事件,东盟中的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缅甸、菲律宾和文莱接待中国游客的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促进该自由贸易区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促进自贸区内各国旅游行业的进一步跳跃式发展。

二、《服务贸易协议》签订之前的旅游服务法律文件

早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东南亚各国内部已经为加强旅游贸易服务合作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一系列论坛和高峰会议把亚洲旅游业提高到了关系亚洲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高度,1976在东盟贸易与旅游委员会下设立了旅游支委会,东盟五国旅游合作逐步展开。1981年开始每年按期举行东盟旅游论坛。此后还建立了东盟旅游协会和联盟旅游论坛,开展了东盟旅游年活动。东盟自身间的合作使东盟旅游业得到了长远的发展。

2002年东盟各国首脑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签署了《东盟旅游协议》。它是东盟各国在发展区域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性法律文件。它设计了旅游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市场准入、旅游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内容。

2003年1月24日,在第二届东盟与中日韩10+3旅游部长会议上签订了,《“10+3”振兴旅游业北京宣言》。各国通过了宣言达成了未来共同行动的基本框架,包括建立顺畅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加强交流与协作;鼓励解除所有旅游障碍,简化签证手续,为旅游提供最大的方便等。

2005年1月24日,第八届东盟旅游部长会议在马来西亚举行,达成了《兰卡威宣言》。由于2004年发生了震惊全球的印度洋海啸,为了针对由此带来对各国旅游业的冲击,该协议中,各成员国达成了以下对策:加强合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旅游设施;加强对旅游者的安全保障;加强信息交流、完善水陆空交通网络等。以达到灾难发生之时,能及时有效的做出反映。在此基础上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进行,并签署了《关于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技术平台的行动计划》。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印度洋海啸预警系统,同时,中国政府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提供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培训等支持。这一预警系统已经在2006年底初步建设完毕,为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三、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协议》中有关旅游服务法律基础问题

从以上可以看出中国——东盟双方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频繁的旅游交往,并且签订了不少双边旅游规范,但由于没有共同的旅游立法机构,所以订立的旅游立法规范多不具有国家强制推行的法律规范强制性特征,而是以公约、条约、协定等形式出现,其适用范围仅限于缔约国。2007年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仍然没有跳出以上各种协议的圈子,虽然其极力希望加强各国服务业的合作,消除旅游业的限制以及扩大自由化的新路径,但其主要内容还是将GatS为基础。我们看到在中国所作的具体减让表中,针对旅游服务贸易除了水平承诺的内容外,在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方面没有做出其他具体承诺。因此wto的法律规则自然成为中国——东盟法律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探究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时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相关法规为法律基础。旅游服务贸易方面要在结合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通过进一步谈判协议制定适用所有成员国法律规则。同时我们看到自由贸易区中的投资自由化内容通常比wto更深,后者只涉及“与贸易有关的投资自由化”,而更深的自由化将包括全面开放投资领域,外资与内资享受同等国民待遇等内容。

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是我国在自贸区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在该协议中,中国在wto承诺的基础上,就包含旅游业在内的5个服务部门和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做出了新的市场开放承诺,随着协议的履行,中国与东盟各方开始逐步减少旅游服务贸易的准入限制,扩大各方旅游部门的市场开放,这将为中国与东盟开展旅游服务贸易提供制度性保证,弥补了贸易服务领域留下的的空白,有利于加强和深化双方旅游部门的合作,促进双方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无疑对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增长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的未来开放程度高于wto现有的要求。

四、我国旅游业针对《服务贸易协议》应采取的立法措施

针对《服务贸易协议》的签订我国旅游业也应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这个政策的落实情况,为了扩大开放和逐步实现国内外旅游市场一体化的考虑,中国国家旅游局取消对外商投资旅行社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并对外资旅行社的注册资本实行了国民待遇。

同样在旅游立法的颁布执行方面我国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2002年《东盟旅游协议》提出了关于建立中国——东盟无国界旅游圈的构想。但是,就我国目前在东盟旅游业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无疑制约着中国与东盟旅游业的发展。如就东盟已经实现或正在操作的互勉签证的无国界旅游看来,我国复杂的出入境手续无疑不能完全适应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的发展。此外,我国虽然与东盟形成了海路航线、空中航线、国际铁路、国际公路、河道航线等交通网络,使中国与东盟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更加密切,但这些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们应进一步完善我国旅游业相关方面的立法,争取早日消除政治制度、行政机制和经济体制对各国公民在旅游圈内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和东盟的旅游服务贸易合作扫清障碍,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

具体立法步骤方面,我国应该加强旅游立法的理论研究和调研工作,在思想上要重视对旅游领域的立法理论研究,重视旅游立法对旅游业立法的指导作用。按照wto、GatS、中国与东盟所签订的旅游贸易协定和有关文件中所规定的旅游贸易规则和旅游贸易惯例,在现有旅游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基础上对有关法律制度进行及时的“立、改、废”,进一步扩展旅游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升立法层次,增强它们的可操作性。最重要的是早日实现与东盟互免签证的全面旅游对接,及时消除对中国与东盟各国公民自由出行的限制,为其提供法律制度上的保障。(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罗明义旅游服务贸易,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先导[J],云南大学学报,2004

[2]邓珊.完善中国旅游业立法——发展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J],学术论坛,2008

[3]葛丹.国际服务贸易的开放度与竞争力研究及我国对策[J],价格月刊,2005

[4]秦慧阮思阳中国栋旅游合作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5]廖万红服务创新视角的中国—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

[6]苏科五李明星中国与东盟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河南师范大学学,2008

文化旅游建议篇9

行风评议,就是依靠社会各界的群众代表,对部门的行业作风建设情况进行民主评议,做出基本估价。它是新时期加强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推动一个地方的民主政治建设,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一条重要途径,对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旅游行风评议工作的重要性。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既严重污染社会风气,影响、阻碍社会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又严重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开展行风评议,将部门和行业的作风建设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净化社会风气,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在当前旅游事业方兴未艾的新形势下,旅游部门的行业风气问题,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把这些问题解决好,实际上就是身体力行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因此,我们务必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搞好旅游行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增强做好行风评议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第二,要站在促进旅游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旅游行风评议工作的必要性。由于旅游具有经济产业和文化产业相统一的双重属性,无论在什么地方,旅游行业和部门都是一个重要的“窗口行业”。其行业风气如何,直接体现着一个地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旅游部门好的行风,不仅能够对旅游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且能够为整个地区树立形象,争得脸面,赢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机遇;反之,则不仅会给当地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而且会破坏一个地区好不容易才能树立的形象和信誉,危害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一些地方的旅游部门和行业明确提出“行风就是形象,行风就是效益,行风就是生命”,扎实深入地开展了行风评议工作,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我们襄樊作为一个旅游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只有认真借鉴他们的经验,坚持不懈地抓好行风建设,深入有效开展行风评议工作,才能促进我市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才能使我们在新一轮旅游经济发展中不断缩小差距,直至迎头赶上。因此,我们务必要从推动我市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高度,扎实开展行风评议工作。

第三,要站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旅游行风评议的紧迫性。行风评议是多年来在纠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有效方法和途径,其实质就是要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利,对部门和行业作风进行监督检查、公开评议。是新时期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能不能认真对待行风评议,能不能扎实开展行风评议,是对我们旅游行业的广大干部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政治态度、政治意识的检验,是对我们如何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全面检验。因此,对待行风评议问题,我们千万不可小视,必须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进行,力求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在政治上成熟起来,为推动我市的民主政治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二、突出重点,狠抓关键,以行风评议推动旅游工作健康发展

按照省、市行风评议的工作安排,当前,对我市旅游部门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议:一是旅游行业行政管理职能履行情况;二是按照国家规定和质量标准对旅游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实施行业管理以及整顿旅游市场;三是规范旅游产品的促销情况。从评议的内容看,这次评议贯穿了旅游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此,全市旅游系统一定要从各自实际出发,自觉调整工作部署,把行风评议工作同提高工作质量、转变工作方式起来,实现以评促纠、以评促建和以评促创,推动行业作风的转变和年度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是要把旅游行风评议工作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紧密结合,实现勤政、廉政和善政。机关作风建设是行业和部门作风建设的灵魂与核心。行风评议,离不开对机关作风的评议。为此,我们必须正本清源,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推动旅游部门行风的持续改善,为顺利通过行风评议打下基础。要坚决克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关心基层和人民群众的疾苦,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持之以恒地抓好政务公开工作,面向社会公开工作内容,公开办事程序,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要以建立健全党风廉(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政建设责任制为中心,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杜绝、吃、拿、卡、要等问题发生,从源头上根除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行为;要增强民主法制观念,以“公正、公平、公开”为核心,认真履行行业管理职能,坚持依法行政,严禁行政不作为或行政乱作为,树立良好的旅游部门形象。

二是要把旅游行风评议与加强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相结合,理顺旅游市场秩序。按照国家规定和质量标准对旅游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实施行业管理,说到底就是为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应该说,这些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不小成绩。特别是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以来,我市旅游市场秩序得到了一定好转,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导游私拿回扣、索要小费,旅行社弄虚作假、违规经营,宾馆饭店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等行业不正之风还没有从根本上杜绝,直接引起了旅游者的不满和社会的关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圆满解决,不仅将给这次行风评议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而且将严重影响我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务必要以这次行风评议为契机,认真查找我市在市场治理整顿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基本实现“五无”(旅游购物、消费无宰客;“一日游”无重大投诉;旅游经营无“黑社”;导游服务无“野导”;旅游交通无重大责任事故)、“三提高”(提高导游队伍管理水平;提高旅行社规范经营水平;提高旅游环境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加大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工作力度。要按照“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的方针,坚持把旅游市场治理整顿的工作重点放在建立同业诚信公约、建立公开合法的导游报酬机制、清理导游人员队伍、健全社会监督体系、加大旅游执法检查队伍建设和旅游投诉的处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批规章制度,把旅游市场整治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要立足发挥震慑和教育作用,从严查处旅游行业单位的“害群之马”,引导广大旅游经营者自觉遵守旅游经营秩序,维护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从根本上纠正当前全市旅游行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欺客宰客、违规经营、私拿回扣、低质服务等不正之风。

三是要把旅游行风评议同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开展旅游行风评议和加强旅游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要达到的目的有很多共同之处:如促进旅游经营单位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推动旅游行业提高整体素质,促进旅游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因此,我们市、县两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各个旅游经营单位,一定要结合“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文明旅游风景点”、“文明导游员”、“旅游者满意单位”等各项创建活动,把行风评议的内容纳入进去,不断丰富创建内容,使行风评议工作同本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到相辅相承。要抓住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的重要机遇,在本行业、本单位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和反腐倡廉教育,构筑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的思想防线。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配合开展行风评议工作,给行风评议寻找一个合适的载体,从今年开始,市旅游局综合行风评议的全部内容,制订下发了“旅游者满意单位”的评选标准,决定在全市旅游行业当中深入开展“旅游者满意单位”的创建活动,并将创建活动与支持该单位的项目开发、宣传促销等挂钩,对获得该荣誉的单位主要负责人,给予一定奖励。希望大家引起高度重视,力争以争创为契机,把本单位的行风评议工作引向深入。

三、加强组织领导,讲究方式方法,确保行风评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民主评议旅游行风工作,是全省、全市的集中、统一行动,也是今年旅游行业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全市旅游管理部门及旅游经营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制定落实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落实行风评议工作责任制。市旅游局已成立了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任成员的行风评议领导小组,设立了专门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行风评议和上下联络工作。各县(区)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旅游经营单位,也要相应成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确保力量到位。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和各旅游经营单位,要严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原则,明确主要负责人为行风评议第一责任人,建立行风评议风险保证金制度,强化行风评议工作责任制。对于在这次行风评议中造成失分的单位和主要责任人,要扣除其风险保证金,并实施责任追究。

(二)认真查摆旅游行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时搞好整改。各级旅游管理部门要根据行风评议的内容和要求,采取自查自摆、座谈走访、问卷调查、接受举报投诉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人大、政协、政府相关部门、旅游管理或服务对象、行风监督员及社会各界对全省旅游行风建设的意见或建议。要按照“不拍揭短,不怕亮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重点查找在行业管理、工作效率、工作作风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行风评议代表提出的问题,要本着“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总体原则,从管理和制度上进行认真剖析,从解决问题发生的根源入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具体整改目标和措施,切实进行自纠自改,边查边改,力争做到“三满意”,即上级领导满意、服务单位或管理对象满意和行风监督员满意。

(三)加强协调配合,推动行风评议工作深入开展。这次旅游系统行风评议,评议的对象主要是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由于体制、管理、监督等方面的原因,旅游行风涉及到的部门和行业很多,在评议中发现的问题可能要涉及到其他有关部门和行业。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条块管理与行业管理的关系,注意条块结合,形成合力。对在行风评议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凡属自身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凡属行业内其他单位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凡属其他管理部门的问题,要及时向当地政府纠风部门汇报,争取协调解决。总之,对查摆、发现的问题,尤其是行风评议代表提出的问题及其整改情况,要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推动行风评议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四)精心进行组织准备,确保集中评议一次“合格”。集中评议是整个评议工作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能否通过行风评议代表的评议。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要认真按照评议代表的要求,办实事,求实效,做到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充分准备,热情接待,以扎实工作和显著成效赢得评议代表的信任,确保集中评议一次合格。市旅游局的集中评议由市行风评议领导小组主持,将邀请负责人参加,分五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召开有关人员大会,由市旅游局局长汇报自查、整改情况;第二步,行风评议组长根据调研情况进行总评;第三步,行风评议代表对调查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质询和评议;第四步,领导点评;第五步,对被评单位的行风状况进行测评,并当场公布测评结果。测评结果分为合格、留观、留评三个档次。根据省、市纠风办的统一安排,我市旅游系统的集中评议工作要在月底以前全部完成。市、县两级旅游管理部门和相关单位,要按照省、市统一部署,扎实搞好集中评议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工作目标。

文化旅游建议篇10

市政府纠风办关于20__年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群众意见建议征集情况的通报下发后,市旅游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群众意见建议的整改工作。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立即行动

在全市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活动中,旅游行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市纠风办向我局反馈的200条群众意见和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归纳和分析。结合市委、市政府实施“打造特色旅游基地”和“旅游强市”战略目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整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我市旅游业又好有快地发展。

(一)向各县旅游管理部门,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二级单位和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和旅行社印发通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全市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经营单位对旅游政风行风的现状,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行业关注的热点,旅游服务的难点和当前旅游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进行深刻的反思,增强危机意识和紧迫感,进一步提高解决存在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根据群众意见建议对整改任务进行分解,明确到责任领导、责任科室、责任人员,督促相关单位进一步查摆问题,找差距,落实整改措施。

(三)针对群众意见较为集中的“热点”和“难点”,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深刻剖析根源,选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制定措施积极整改。

(四)制定集中整改工作方案,对组织领导、方法步骤、整改内容、整改时间、整改对象和整改目标,提出明确的要求。

二、正视问题,落实整改

在整改工作中,市旅游局坚持把做好民主评议旅游政风行风活动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相结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压力变动力,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把整改工作落到本职岗位上。

针对旅游市场监管不力的问题。市旅游局组织执法人员在旅游旺季、小长假和黄金周期间开行旅游投诉直通车,深入景区(点)、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接待单位,针对旅游市场上出现的旅游购物、消费欺客宰客;旅游业务经营“黑社”;无证带团导游;旅游交通有安全隐患;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差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经营行为等问题现场受理游客投诉,实行动态监管。日常的旅游市场监管工作,市旅游局通过××旅游网、××日报、天中晚报向社会公布旅游咨询和投诉电话,及时受理游客投诉,旅游投诉处理满意率达到100%。开展对全市旅行社租用车辆和旅游业务经营广告行为专项检查工作,市旅游局先后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旅行社租(使)用车船管理工作的通知》(驻旅20__26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旅行社租(使)用旅游车辆管理工作的通知》(驻旅20__42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旅行社租(使)用车船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驻旅20__58号)文件,严禁旅行社组织“夕发朝至”的团队旅游,消除安全隐患;联合工商部门开展了旅行社广告、旅行社门市部专项治理工作,净化了旅游市场。

针对部分旅游经营单位诚信缺失问题。市旅游局向全市旅游行业印发了《××市诚信旅游活动方案》,建立了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行社诚信档案,并对旅行经营单位经营基本信息及奖惩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并按照考核结果进行诚信旅游企业等级公示,实现末位淘汰。旅行社是旅游业的龙头,也是旅游市场各种问题集中的焦点。为规范旅行社的经营行为,推动各旅行社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在全市旅行社全面开展“星级旅行社”评定活动。根据旅行社星级评定标准,同时结合《20__年度国内旅行社业务及服务质量考评工作方案》和《20__年度旅行社业务档案检查评比工作的通知》精神,对旅行社维护旅游者利益及服从行业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全市共评定5家星级旅行社,其中新世纪旅行社被省旅游局评定为四星级旅行社。

针对部分旅游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差,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市旅游局邀请郑州旅游职业学院举办了全市旅游景区、旅游星级饭店、旅行社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全市旅游行业共277人参加了旅游标准化、旅游政策法规培训、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及安全培训,并获得了国家旅游局颁发的中高级岗位资格证书,极大地提升了旅游行业的服务水平。同时对注册20__年度ic卡导游员进行职业道德、礼貌礼节、职业技能和旅游政策法规的培训。

针对部分经营单位存在的强行消费,商业欺诈现象。市旅游局加大了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化管理力度,组织开展以“阳光行动”为主题的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旅行社条例》、《旅行社条例事实细则》和《河南省旅游条例》,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违约失信、擅自改变行程、超出合同以外购物等违法违纪行为。同时在全行业经营单位显要位置公示了旅游投诉和咨询电话,随时随地接受群众的举报。“十一”黄金周前夕,向社会了旅游消费提示,让广大游客明明白白消费,开开心心旅游。

针对部分群众反映旅游景区门票价格高的问题。市旅游局积极向市政府报告,经过积极努力,我市旅游年票在今年4月份正式发行。一张旅游年票60元限本人一年内可以不限次数游览,极大地方便了我市广大人民群众和在我市长期居住或务工的外地群众,深得群众的欢迎;嵖岈山推出了本文来源:文秘站千万门票大派送活动,金顶山向社会发放10万张免费门票,其中面向××市范围内1万余张;铜山景区、金顶山景区结合自身实际,也推出了旅游年票优惠活动。同时继续协调各景区对在“三八”节、教师节、重阳节等重大节日期间对特殊人员实行门票优惠。

对于群众关于加快我市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建议,市旅游局完成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市、县旅游局精心论证、包装了30多个旅游项目,汇编了《××市旅游招商项目册》,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开展各种招商引资活动。××区也加大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今年6月份,××区政府与北京达沃撕颠峰旅游规划设计院签订了《河南省××市××区生态、旅游概念性规划(含商桐公路沿线及蚂蚁山周边两个片区)》合同书。××县加大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先后完成了《××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南海禅寺旅游发展规划》、《梁祝故里详细规划》。

对于群众关于加大我市旅游宣传力度的建议。市旅游局组织编印了《天中揽胜》宣传画册、《××旅游图》以及中、英、日、韩文对照的《××旅游》宣传画册和《锦绣天中一日游》宣传折页,拍摄了《传奇天中》风光片等宣传资料,丰富了我市宣传品的内容,提高了宣传品的档次。举办了一系列旅游宣传活动。抓住全国百城旅游宣传周契机,举办了××分会场暨嵖岈山第一届西游文化节启动仪式,活动周期间先后组织了《情系嵖岈·春满人间》文艺演出、百家旅行社××踩线、百名记者看天中、百名越野摩托车车手城市巡游,金顶山首届旅游节、“千家万户登金顶”登山比赛、20__河南省越野摩托车锦标赛等一系列活动,有力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提升了××旅游的知名度。继续加大了对北京、武汉、郑州等中心城市、周边省份和省内的宣传促销力度。积极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和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及中部旅游交易会,全方位宣传推介××旅游产品。邀请国际旅游小姐巡游××,有效提升了××的形象。

在对群众意见建议整改工作中,我局做了一定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总体上来看,目前我市旅游政风行风建设的现状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仍有一定的差距,长效机制建设同旅游业快速发展仍不相适应。旅游业是服务行业、窗口行业,行风是关系旅游业能否健康快速发展的生命线。市旅游局作为政府主管窗口行业的职能部门,将进一步强化监管意识、服务意识,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我市“旅游强市”的战略高度,持之以恒的抓好政风行风建设。

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

1.旅游服务态度差,饮食欠佳。(××市:××县)

2.旅游,建议费用降低。(××市:××县)

3.旅游,公司要诚信。(××市:××县)

4.旅游点要杜绝旅游导购,服务质量要改进。(××市:××县)

5.旅游方面,黑导游要治理,门票价格过多。(××市:××县)

6、开发尽量多的旅游景点。(××市:××县)

7.旅游,建议以后服务态度好。(××市:××县)

8.旅游市场要规范,黑导游要取缔。(××市:××县)

9.旅游,服务不周到。(××市:××县)

10.旅游,存在服务质量低下,收费高,管理不规范。(××市:××县)

11.旅游路线少,价格偏高,服务质量差。(××市:××县)

12.旅游服务不规范。(××市:××县)

13.政府部门机构,旅游系统服务意识差,乱收费,市旅游局管理不到位。(××市:××县)

14.旅游,建议降低费用,在农村建立分社,丰富农民生活。(××市:××县)

15.旅游加强对导游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市:××县)

16.旅游旅游景点;有很多景点可以开发利用,建议多开发利用,修路可供人方便行走,确实为人民大众服务。(××市:××县)

17.旅游服务质量不高。(××市:××县)

18.旅游:真实服务与承诺不一致。(××市:××区)

19.旅游加大开发力度。(××市:××区)

20.旅游:建议加强对旅行社的监管。(××市:××区)

21.旅游: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使县旅游事业停滞不前,没有工作针对性。(××市:××县)

22.旅游管理乱骗人多。(××市:××县)

23.旅游保障消费者利益强化管理。(××市:××县)

24.旅游导游素质不高服务差欺骗消费者。(××市:××县)

25.旅游服务差乱收费。(××市:××县)

26.旅游服务质量差不遵守职业道德。(××市:××县)

27.旅游加强对景区购物进行整顿、治理防导游强制消费者购物。(××市:××县)

28.旅游收费不透明随意更换线路。(××市:××县)

29.旅游业调整标准,经常公示。(××市:××县)

30.旅游:旅游景点收费高,环境差。(××市:××区)

31.旅游:接受旅游合同后,服务质量跟不上,导游素质良莠不齐。(××市:××区)

32.旅游:旅游不讲信用,坑蒙拐骗。(××市:××区)

33.旅游:真实服务与承诺不一致。(××市:××区)

34、在门票中,买了大门票买小门票。(××县)

35.旅游:价格贵,建议门票价格降低。(××市:××县)

36.旅游:加大宣传力度。(××市:××县)

37.旅游:服务质量差。(××市:××区)

38.旅游:规范旅游路线,制止导游带游客购买纪念品收回扣现象,提高旅游质量。(××市:××县)

39.旅游:建议旅游局规范景区门票,让能够"一票通"(××市:××县)

40.旅游:建议来××投资的企业去风景区应免收门票,为××招商引资提供更好的吸引力。(××市:

××县)

41.旅游:加强管理。(××市:××县)

42.旅游:建议对旅游业加强管理。(××市:××县)

43.旅游:有乱收费现象。(××市:××县)

44.旅游:管理监管不到位。(××市:××县)

45.旅游:对本地企业,居民减免门票,开放本地旅游景点。(××市:××县)

46.旅游:建议××旅游降低外来企业的门票费用。(××市:××县)

47.旅游:建议省周边各个旅游景点可以免费游玩,可以刺激其它行业带来收益。例如:服务行业可以带来更多。(××市:××县)

48.旅游:建议旅游局能为我们在××工作员工提供优惠卡。(××市:××县)

49.旅游:有欺诈现象。(××市:××县)

50.建议旅游市场加强整顿。(××市:高新开发区)

51.旅游,管理不行,引起游客投诉。(××市:高新开发区)

52.旅游,加大景点开发力度。加大景区管理力度。加大景点对外宣传力度。(××市:高新开发区)

53.旅游,建议市旅游局管理部门加大监督力度。(××市:高新开发区)

54.旅游,建议严格管理,收费服务透明。(××市:高新开发区)

55.旅游,有欺骗顾客行为。(××市:高新开发区)

56.旅游:加大管理力度。(××市:××县)

57.旅游:加强服务管理。(××市:××县)

58.旅游:需完善。(××市:××县)

59.旅游:服务质量提高。(××市:××县)

60.旅游:加强导游及票区管理。(××市:××县)

61.旅游:价格贵,服务质量差。(××市:××县)

62.旅游:合同不合理,途中购物较多。(××市:××县)

63.旅游:存在拉客购买商店。(××市:××县)

64.旅游:花钱买罪受,坑蒙拐骗。(××市:××县)

65.旅游时进购物店多。(××市:××县)

66.旅游:落实国家旅游相关政策。(××市:××县)

67.旅游:旅游景点门票涨价。(××市:××县)

68.旅游:乱涨价。(××市:××县)

69.旅游:希望旅游服务再好些。(××市:××县)

70.旅游:旅游业不发达,服务质量上不去。(××市:××县)

71.旅游:服务水平需进一步提高。(××市:××县)

72.旅游:价格偏高。(××市:××县)

73.旅游:有待进一步规范,价格不透明。(××市:××县)

74.旅游:强行消费,需改善。(××市:××县)

75.旅游:价格偏高,加强景点商店管理。(××市:××县)

76.旅游:安排购物多,收费不合理。(××市:××县)

77.旅游:强行消费,需改善。(××市:××县)

78.旅游:进一步规范旅游业行业管理。(××市:××县)

79.旅游:服务质量不够好。(××市:××县)

80.旅游陷井太多,职业道德差,骗消费者。(××市:××县)

81.旅游服务要改进。(××市:××县)

82.旅游:服务不到位。(××市:××县)

83.旅游:旅游导游引导购物消费。(××市:××县)

84.旅游:监督不到位。(××市:××县)

85.旅游时有骗钱现象。(××市:××县)

86.旅游团组织不当,费用过高,有宰客现象。(××市:××县)

87.旅游旅游服务各项目收费不透明。(××市:××县)

88.旅游:价格高,老百姓游不起。(××市:××县)

89.旅游:2009年5月1日旅游时,景点乱涨价。(××市:××县)

90.旅游:门票价格高。(××市:××县)

91.旅游:节假日时门票上涨。(××市:××县)

92.旅游:服务差,购物多。(××市:××县)

93.旅游强制消费项目多。(××市:××县)

94.旅游部门服务差。(××市:××县)

95.旅游: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市:××县)

96.建议旅游部门提高服务质量。(××市:××县)

97.旅游:导游引导旅客购物方面加强管理力度。(××市:××县)

98.旅游:有些旅游景点周边环境,治安环境不好,有待加强管理。(××市:××县)

99.旅游:门票收费降低点。(××市:××县)

100.旅游:有欺诈游客现象。(××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