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十篇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十篇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27:40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1

关键词:化学工程基础;教学改革;工程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0?摇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6-0036-02

随着理科类化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加,相当数量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毕业后转入工科类的研究生学习或进入化工企业工作,同时我国快速发展化学工业对各种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培养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的化学化工人才,是理工类化学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1]。化学工程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是衔接基础化学知识和化工生产实践的知识桥梁,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化学工程基础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工程思维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本门课的特点及学生学习现状

本课程是应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基础课程,是运用物理、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来研究和分析化工生产中的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的原理,以及“三传”原理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会运用工程观点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生产过程中单元操作的问题,如操作中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过程速率、平衡关系以及典型设备的设计及选型。内容涉及了流体的输送、传热、蒸馏、吸收、以及反应工程等方面。课程强调工程概念、定量计算、实验技能和设计能力的综合培养训练,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化学工程基础还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化学工程基础所学知识可直接应用于生产中,而且普遍应用。因此,学好本课程可为将来做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化学工程基础》是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在大三下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共计32学时。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仅有的工程概念也是去岳阳化工厂短期实习参观,可以说几乎没有工厂的实际概念,同时该课程内容涉及多门学科,交叉性强,公式图表多,其内容多而杂,完全不同于学生以前所学课程。学生学习时普遍感到这门课程概念多、物理量多、公式多、方法多,而且计算繁杂,尤其是对课程中半理论半经验公式和准数、准数关联式感到头痛,特别是面对大量的工程概念和工程计算,往往会感到无从着手,不知用哪个公式去计算适宜。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不易学透。另外本课程还要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教学难度很大。因此,《化学工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改革的措施

1.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加强课堂教学效果。由于《化学工程基础》课程内容多、原理复杂,不容易理解,公式多而繁杂,要在32个学时里将其讲透并且学生能理解,就必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改革,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得单位学时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利用多媒体可以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精炼和整合,同时也可以对教学中遇到的图表和图形、曲线等通过多媒体直接展示出来,特别是课程中涉及的化工设备的内部结构,各单元操作和生产过程等用多媒体课件将图象和声音于一体来展示,使原本枯燥的内容变的生动、有趣,使学生对单元操作、工艺过程的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述流体的流动时用Flash动态表示流体流动的两个流动形态:层流和湍流,引导学生观察液体流动时的层流和湍流现象,区分两种不同流态的特征,搞清两种流态产生的条件,再分析圆管流态转化的规律,然后引出表征流体流动参数——无量纲数雷诺数,加深了对雷诺数的理解。又例如传质与精馏的计算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不知如何根据已知参数去选定适宜的公式计算,同时对该工艺过程一无所知,因此,在这部分,我们以氨气的制备为例,用Flash动态表示氨气从吸收到解吸的过程,中间经历的设备及工艺过程,使学生既熟悉化工生产中重要的吸收—解吸的工艺流程,了解填料塔的结构,同时也掌握了吸收—解吸过程的操作和调节方法,对计算吸收和解吸时涉及的气相传质系数和液相传质系数(或单元操作高度)及其与液体喷淋密度的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还要不同的课程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对那些必须掌握的内容,采用“板书+多媒体”教学方式,重点向学生讲解,使得课堂教学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2.各种教学方法并重,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由于课时少,学时集中,基本在10周内完成教学和考试任务,而教学内容多而杂,为使学生顺利地学好本课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①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和对比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每次上课前都要认真备课,确定每次课的重点,在上课前先给学生提出1~2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边思考,教师讲授时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对比式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在下课前由老师或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对有新意,有独特视角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采用回答问题的方法,不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使学生能有效的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适宜的习题练习。教材在每章的后面都有对应的习题进行练习,这些习题都是著者精心选择的习题,具针对性,要求学生必须做完课后的习题。大量的习题练习也是学好本课程的重要部分,通过做练习题,不断的练习,加深记忆。教师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并因此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总结,以习题课的形式进行讲解。③加强习题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教学中发现学生上课时听的明白,也能当场回答问题,但是,一旦课后遇到问题就无从下手,不知用什么理论或公式去解释和回答,所以,在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习题课是十分必要的,习题课也是理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我们都通过习题课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解题过程成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途径。习题课由三部分构成:选择题、问答题、计算题。习题课的选题要有代表性、启发性,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深刻理解基本概念、掌握方法、寻找所学知识应用的结合点。每章选有代表性的选择题5~10个、问答题2~4个,让学生现场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讲解,让学生知道对和错的理由,再根据学生课外作业时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讲解1~2个计算题。通过习题课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和公式的理解,更加踏实、牢固、全面地掌握所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发现学生特别喜欢上习题课,这样便于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受到学生的好评。

三、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掌握多种工程研究方法

化工工程基础作为综合性的工程技术课,是从自然科学领域的基础课向工程科学的专业课过渡的入门课程,对学生建立工程技术意识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学上还是存在着“重过程、轻设备”问题,为此,在教学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逐步深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1.重视绪论教学。绪论教学对学生学习本门课的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绪论教学中首先向学生展示大型化工厂宏伟风姿的图片,图片中密如蜘蛛网的管道线路、高大的填料塔、反应炉和存储罐、换热器等设备马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简单介绍这些设备在生产中的作用,再通过典型的生产工艺流程阐述化工过程包括的单元操作,而这些单元操作即是本课程将要重点讲解的内容,再简单介绍课程的基本理论,说明课程的重要性。绪论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三传”的基本概念、量纲一致性原则,掌握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过程速率及单位换算的计算要点,为后续章节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

2.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化工工程问题的特点是复杂多变,为了使学生有能力将本课程的理论应用于复杂多变的实际,必须培养他们树立工程观念。本课程教学中工程观念的培养主要有“过程速率”概念的培养、优化观念的培养以及工程研究方法论的培养。同时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单元操作,系统地阐述解决化工工程实际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如因次分析法、数学模型法、过程分解法等,熟悉这些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工程意识的主要途径。

《化学工程基础》作为应化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培养学生对化学专业和化工生产过程的了解,扩大学生的化学工程技术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实践表明,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与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罗运柏,于萍,黄驰,等.化学工程基础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12,125(3):25-27.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2

关键词:药学专业;药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5-0016-03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高职药学专业是培养能在医院、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等单位从事临床用药指导、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药品调剂和药品管理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根据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岗位要求,药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宗旨,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获得操作技能的同时,掌握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紧密联系药品知识和日常生活,参照药学专业技能抽考标准进行技能训练。采用形成性考核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成绩,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全面、适时的监控和评价,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1,2]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药用基础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包括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教学对象为高中毕业生,文科生居多,化学基础薄弱。在教学内容上,结合专业需要,选择无机化学中关于溶液和电解质的知识,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知识,为《分析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储备知识与技能,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溶液浓度的常用表示方法与相关计算;认识渗透现象、渗透浓度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pH值、缓冲溶液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掌握油脂、糖类、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生理意义;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方法、理化性质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2.技能目标

会正确进行试管定性实验操作;掌握溶液的配制与稀释操作技能;掌握固体试剂、液体试剂的量取方法;掌握蒸馏、回流、萃取等操作技能。

3.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习惯;树立规范操作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将化学知识自觉地运用于与药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和生活中。

4.职业人格目标

敢为性、独立性、实验性、果断性;职业通用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报告书写能力。

四、教学内容

《药用基础化学》计划授课64学时,包括无机化学基础和有机化学基础两大模块及单项技能,共20个项目,具体内容见表1。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模式

采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及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在训练操作技能的同时,促进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教学效果好。

2.教学方法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研究性学习方法,[4]将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将教学内容分解成20个项目,针对每个项目给出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研读教材,查阅资料,进行实验,对理论知识进行归纳与整理,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完成项目中的全部任务,将小组的学习效果记为平时成绩,进行评价与奖励。这些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处于愉快的团队学习活动中。在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了全套教学课件,并每年更新升级。多媒体教学信息丰富,便捷增效。[3]教学场地全部采用多功能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设施、常用仪器和试剂,就近配备了准备室、试剂库和仪器库,以满足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的需要。

六、考核方式与内容

1.考核方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与考试相结合,即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平时表现包括学习态度(20%)、课堂学习效果(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30%),每堂课当场公布,使学生时刻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25%)与技能考核(25%)。这种考核方式既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又体现了技能获得的重要性。

2.考核内容

理论考试内容见表2,满分100,以25%比例计入总成绩。技能考核内容见表3,满分为25分,按实际得分计入总成绩。

药用基础化学是高职药学专业学生入校后学习的第一门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改革与教学实施,对药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其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培养医药行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新凯.关于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探讨[J].职教论坛,009,25(2).

[2]冯彩金.浅谈素质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落实[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009,5(6).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3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年青教师

中图分类号:tp3-4

一、前言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领域的运用也越发广泛和深入。对于刚跨入大学校门的绝大多数大学生而言,通过系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有利于快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培养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续的高等教育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是获得良好职业生涯的重要前提。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计算机文化基础》是有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第一层次的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授课层次相比较,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还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应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开拓学习思路和技能为原则,从实用角度出发,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实用性,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在信息化社会里工作、学习和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正确地建立计算机基本概念,具备借助网络获取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能力,为后续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全校本科生必修课,为了更好地为不同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好基础,部分专业特色鲜明学院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由相关学院的专业课老师实施的授课任务和实验教学环节。因此,这就存在一个问题:非计算机专业的任课教师如何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文化并与时俱进地调整授课内容?

我们知道,通常承担一门新课,至少需要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才能达到一个比较熟练的效果。而笔者所在学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授课老师,多以刚参加工作的年青教师为主,几乎每隔5年就全部是新面孔,这固然与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年青教师对推陈出新的计算机软硬件的掌握更迅捷。但不利的一面是,如何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效果就显得十分迫切了,因为这是关乎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

综上,根据我校《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情况,提出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年青教师如何把握授课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二是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如何不断跟进高速发展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这两个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改善《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三、学以致用,授课内容重点突出

《计算机文化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公共基础课程,要求任课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计算机工作原理、硬件系统组成有直观深刻的认识,并能够亲手组装一台学习用机;教师通过对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多种软件的讲解和示范,结合上机实习,使学生达到常用软件运用自如的效果。

结合笔者最近几年的授课心得,依据学以致用的目标,建议主要授课内容可调整如下。

(1)微型计算机的安装。计算机硬件无论从性能还是价格上每隔3个月就有很大的变化,而授课任务一年仅一次,几年才能更新一次的教材上被淘汰的硬件要放弃,改进的产品型号而课本上又没有的要及时补充完善,因此要在日常工作中多关注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变化,熟悉主流产品的性能指标和价位等。

(2)组建有线对等局域网络,共享输入输出设备设置。本科生由于学习需要,在升入大学后需要配置个人电脑。本科生以宿舍为单位,可共享打印机、扫描仪等硬件资源,如何学会组建高效的局域网开展学习和娱乐,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3)制作个人主页及网站。利用专业的网页制作软件(如dreamweaver或HtmL),创建个性化的个人主页,要做到版式设计有特色,页面要图、文、声、色俱全,网站整体设计风格统一,并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

(4)创建精美的图文混排文档。以本科毕业论文模板为例,达到熟练运用中文字处理软件,创建页面美观、重点突出、可读性强的文档,提高本科毕业论文以及所撰写的研究性论文的文本质量。

(5)提高大海捞针效率。培养学生正确准确地表达检索意愿,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打捞到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辅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徜徉;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增强网络免疫力,学会识别网络暗礁,避免沦为网络奴隶。

以上主要授课内容的提出,是结合笔者在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时面临的重点和难点展开的,同时也是本门课程教学计划中所要求的重要内容。

四、合作共赢,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计算机硬件的发展非常迅速,软件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单凭一个人的能力很难跟进计算机软硬件、操作系统等多方面的发展更新。为圆满完成前述主要教学内容和提升教学效果,需要从以下多个方面开展工作:

(1)组建课程组。以学院为单位,组建相对稳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建设小组,推选一至二位老师负责联络组织工作。依据教学大纲,对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分解,每年都要对授课内容进行一次刷新,不同章节要落实到具体的授课老师头上。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协作。

(2)开展教学研讨。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专业设置的特色,在授课重点和难点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尤其是对于刚主讲这门课的老师,要在24个课堂学时里完成300多页课本上的全部授课任务,以及在32个实验学时内完成近200页的实验指导,如何把握重点和非重点,如何讲透难点,就显得十分迫切了。通过定期的教学研讨活动,大家相互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共享授课资源。《计算机文化基础》上课所用课件,除了要就课本上的知识点制作课件外,通常还要准备大量的实例作为上课素材。举例来说,讲授“中文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10”这部分内容时,精心准备的ppt课件也许只能占据屏幕的一小部分,而大量的讲授内容必须要打开excel窗口实际操作演示才能完成。因此,事先就需将举例要用到的许多素材放在一个个表单(sheet)里,这样的表单在2个小时的授课中就需要调用30多个。同样,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2010、网页制作、网络应用等也涉及到类似的情况。这些实例随着软件版本的升级,每隔3~5年就需要全部重新制作。因此,除了分享ppt课件外,还有更多的授课素材可以分享,这一点尤其对刚刚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的老师帮助非常大。

五、结语

非计算机专业年青教师主讲《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的提升,对于提高教师本身的计算机文化修养、组装和维护计算机软硬件都大有裨益。此外,通过独立主讲一门必修课,对年青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任课老师本人更要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克文,郑立垠,梁玉环,张学辉.计算机文化基础.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4

关键词整体化教学;化工机械;工程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13)09-0098-02

teachingexplorationofHolisticteachingmodelonChemicalmechanismBasisfornon-mechanicalengineeringSpecialty//LiHuifang

abstractChemicalmachineryisacomprehensivemechanicalcourse.thepaperisbasedontheproblemexistingintheprocessofteachingandengineeringapplication,theconceptofholisticteachingmodelwasproposed.itsetsforthin3ways,consistsofholisticteachingcontent,integrationonclassroomteachingandcurriculumdesignandholisticonclassroomteachingandpractice.theaimistoimprovetheunderstandingofthecourseforthestudentsofthenon-mechanicalengineeringspeciality,andobtainthebestteachingefficiency.

Keywordsholisticteaching;chemicalmachinery;engineeringpractice

1引言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的机械类课程,内容几乎涉及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全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1]。由于该课程内容涉及广泛,要真正学好这门课程,培养学生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1]。因此,应当适当变换教学思路,从课程建设体系出发,注重课程的整体化教学模式,从成套设备的整体化概念为切入点,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工程实践,就有特别的意义。

2目前化工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化工机械基础课程在北京化工大学针对化工专业和材料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在编写教材时考虑到学生对所修专业的适用性,将整本教材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工程力学篇,第二部分为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篇,第三部分为机械传动篇。三部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但是关联性不强,更像三门独立的课程,只不过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要借用到前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有一种不系统、凌乱的感觉。如何从培养学生工程观点的角度更好地整合课程,优化内容,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3整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

所谓整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从成套设备概念入手,将成套设备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贯穿在所讲授的教材中,从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点,提高其创新思维。要系统地实施整体化教学模式,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教学内容整体化;其次是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整体化;最后是课堂教学和实践整体化。下面就提到的三个方面具体阐述。

3.1教学内容整体化

考虑到目前教材编排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应在教学内容和编排顺序上做适当的调整。

首先,应在绪论部分将化工和材料专业常用设备提出来,指导学生理解要完成成套设备的设计需要哪些东西?哪些东西是已经知道的?哪些东西是未知的,需要在未来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的?这样学生首先对设备就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

其次,在工程力学的介绍过程中要经常介绍一些典型设备的力学模型,介绍这些模型是如何根据力学知识简化的,而不是干巴巴地介绍一些与设备脱节的杆件。这样学生会觉得他们学习的力学知识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可以理论联系实际的。

再次,要开发一些与成套设备相关的计算机分析软件,展示典型化工设备模型图片、典型化工设备及制造现场照片、现行压力容器和化工设备的设计标准、化工设备图示例等[2],对不宜在黑板上描述的工程实例进行现场计算和分析[3]。

最后,要在第二篇增加成套设备设计的内容,而不是目前教材上的设计理论。这样学生就把工程力学的知识贯穿到设备设计中,同时又熟悉了设计理论和设计标准,对以后从事相关专业是一次很好的训练。

3.2课堂教学和课程设计整体化

将课程设计贯穿于理论教学中[4-5],具体做法是将课程设计分解成计算和绘图两个步骤,其中计算步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完成。按照教学内容整体化的概念,在绪论部分提出课程设计的任务,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和设计过程,让学生对课程设计有个了解,引起学生对设备设计的兴趣。在第一部分工程力学介绍完后,学生根据所学力学知识,完善对设备力学模型的建立。学习化工设备设计基础之后,学生针对设计条件选择设备材料,确定筒体直径和壁厚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相关的标准件。结合教学内容整体化中成套设备的设计,指导学生将设备设计部分的计算完成。在课程设计阶段,让学生把整个设计过程重新梳理一遍,完善设计过程,然后绘图并整理课程设计说明书[4]。

3.3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整体化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过程和实践环节是脱节的,时间上存在一定的错位。而化工机械基础课程中将近有一半的知识涉及设备问题,而非机类学生直接接触设备的机会不多,对工程问题认识上存在一些欠缺。所以必须努力为他们提供一切实习的机会,并将实习的过程穿插于教学中。将实习安排在教学中,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过程真正地联系在一起,学生可以带着课堂上问题参加实践,或将实际的问题拿到课堂上去解决,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化工设备结构的理解,培养他们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6]。

整体化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施正在逐步进行,相信通过这样的改进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工程实践观点,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慧芳.提高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5):92-93.

[2]董俊华,赵斌,张及瑞.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7-19.

[3]陈连,王元文.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学改革的若干尝试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7(1):128-129.

[4]董俊华,张及瑞,高炳军.“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1,39(4):152-156.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5

论文关键词:信科专业数学基础课程,整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信息与计算专业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专门人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下简称信科专业)是新兴的学科,我校信科专业成立至今已将近十年,在近十年里信科专业不断的建设与完善,取得了丰硕的成绩,现仅就信科专业数学三大基础课——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选取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根据专业性质,整合课程体系

信科专业是集基础数学、计算数学、计算机系统集成与开发领域的人才,因此就需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是信科专业的后继课的基础,是学生进入大学和学习专业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桥梁。我校信科专业是2003年开设的一个新的学科,开设初期很多理论基础还都沿用过去的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多半是在其基础上进行删减学时,增设新课程,相对来说课程的整体结构和知识体系还都不是很完善,特别是这三大基础课程,只是从学时上进行删减,并没有从整体结构和专业结构的需求去整合课程体系,这也是很多院校都普遍存在的问题优化教学内容,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只有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基础知识结构,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专业学习与探究专业知识的氛围,让学生学得更好,更有应用价值。

二、根据专业需要,优化教学内容

信科专业不同于数学专业,其不止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还需要具有计算机系统集成与开发应用的知识,在课程设置与学时安排上相对数学专业都有较大的减少,而为了让学生在相对少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就要求我们优化课程内容,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进行课程内容改革,改革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相关知识,并为后继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1、根据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根据专业需要,联系专业实际,更新教学内容,突出重点毕业论文范文。一要结合数学史阐述清楚三大数学基础课的形成过程,研究的对象,基本思想方法及其在整个近现代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目的是使学生对学习这三大数学基础课有较好的认识和严格训练的思想准备;二要精选教学内容,避免重复。对于中学讲得较透的内容,例如函数部分和极限的求法等可少讲、精讲无限趋近的极限语言;对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关系不大或很难理解的内容,在不影响知识的连贯性基础上可删去,只有删除一些不重要的内容,才能把一些现代知识充实进来,才能在压缩

基金资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115C-819

教学时数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

2、合并课程,调整知识结构

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的关系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代数为几何提供研究方法,几何为代数提供直观。将解析几何与高等代数有机地合并在一起,从几何与代数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理解,促使学生获得“数”与“形”结合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3、精选内容优化教学内容,删繁就简,力求做到精益求精

从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选取研究方法相同或体现相同数学思想的内容,讲清、讲透一节内容,采用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把其余的内容交给学生课堂上特别是课下探究,如数学分析中的几大积分的建立,都采用分割、近似代替、求和、取极限的方法进行建立,研究的思想和研究的方法相同,因此在重点讲授定积分的积分概念后,用类比法讲授重积分的积分概念,其它的曲面积分、曲线积分等都可通过学生自学完成;又如解析几何中的平面和直线采用了相同的方法,因此,通过类比法,可将这部分内容整合为平面与直线的方程,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详细探讨平面方程的建立;再如对柱面、锥面、旋转曲面的研究采用了相同的消参数法,因而对这部分内容也需进行重建与整合。

4、在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

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是可以渗透到三大数学基础课教学中的,且这种渗透有着较强的功能,它可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定理。从教学改革来说,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在三大数学基础课教学中的渗透,主要体现在建模思想在概念讲授、定理证明、习题课等教学环节中的渗透。如数学分析中的函数、极限、微积分、级数等概念都是从客观事物的某种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中抽象出来的数学模型,我们在教学中应从它们的实际原型和学生熟悉的实际例子引出来,使学生感到课本里的概念不是硬性规定的,而是与实际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在定理的证明中把定理的结论看作是一个特定的模型,把发明者的原始想法和逻辑推理设为问题情境,将定理的条件看作是模型的假设,通过预先设置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发现定理的结论,这种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探索、发现和创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好途径。

5、增加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

在三大数学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入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是为适应当今世界快速发展的需要:一是制作教学课件,把那些在传统板书中不易或不能画出的图像用计算机软件制作出来并展示给学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直观化;二是缩短板书书写时间,用节省的时间更好的去分析问题和增加知识;三是将数学软件的强大的计算功能介绍给学生,对那些只需结果不需过程的计算题能够从计算机中直接获得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能更关注问题的本质而非形式;四是我们在数学分析课程中开设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对一些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开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根据学生需要,选择合适教材

1、精选教材

改革课程教学摘要求会更高一些。

2、增加应用内容

提高应用内容在教材中的比重,增加应用内容。教师应重点讲解基础知识与基础理论,增加在本专业生产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例题,而对于那些应用性不大的内容可以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压缩推导论证内容,借助应用类的实际问题,来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观念,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应用的广泛性。

3、注重联系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是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被人为分为不同的研究分支的,它们是统一的整体,本质上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因此,在基础课教学过程中应尽力体现统一数学的观点,让学生体验到数学课程的相互联系和区别,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根据时代需求,调整教学方法

1、采用启发式与研究式教学

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毕业论文范文。教师不能一味的去讲,而应加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融入到课堂讲授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应用启发式与研究式并重的教学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法去思考、去想象,最终探索出多种解题办法。

2、加大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我国目前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不同程度地束缚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不重视实际应用结果,只认高分,忽略了运用数学知识和手段去解决和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问题。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不光重视期末的考试成绩,同时在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布置课程作业、撰写小论文等任务全程考核学生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与创新能力的考核,最终给出学生综合能力的成绩,这样可以避免学生期末突击复习,对知识掌握的会更扎实。

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中,将建模思想渗透到考试命题中,适当地增加一些开放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按数学建模的方式方法去解答,这样既能考查学生的数学素质和数学应用能力水平优化教学内容,又与平时的教改相配套。

3、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适当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了解更多的信息,获取更多的知识。加强学生对计算机操作能力的训练,积极鼓励学生自编程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校园网络平台的使用,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的随时联系,开设课程论坛随时解决学生的疑惑,总结归纳重点内容及精选典型题目,随时本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与成果,将一些共性的问题重点研究与讲解,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总之,21世纪的教学改革带给我们新的契机,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并注重积累,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互促进,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爱好。信科专业数学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就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科学计算与创新能力,不断探究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与专业需要的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数学与计算机的知识解决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计算机基础;专业特色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06-0196-01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现状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任务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1]。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学会使用计算机来解决今后在工作中遇到的与专业相关的问题。《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学生在校的第一门课程,也是为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迈向各专业第一步。对于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及在其相关课程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难度较大,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度都很大,且在教材中,对于一些实用的、具体的操作内容则讲解过于含糊,学生自学起来就困难重重;其次,教学方法陈旧,在多数高职学校中计算机基础课仍采用教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第三,教学考核方式陈旧,传统的计算机基础的考核方式为笔试,由考核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考核的内容主要是理论知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得不到检验,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为此,提高计算机基础课整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在市场中竞争力,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专业特色化改革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辞海)。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因此,高职教育应有自己的特色。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要有特色也就决定了课程设置不能简单地去模仿别的学校,而是根据学校和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求,发扬自身的优势,建设有特色的课程,走自己的路。本文主要从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三个方面来阐述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专业特色化教学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改革

对高职学生,应以应用知识为主,重点是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衡量的标准不是知不知道,而是会不会干[2]。这就需要将枯燥无味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知识,以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对教学内容的进行改革主要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教材的选择。课本是一课之本,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必然对教材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们本着时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原则,我们学校组织教师编写了《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程》作为教材。该教材以应用为主,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将基本操作和实用技术融入到任务中,充分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教学内容的处理。研制、开发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多媒体课件,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课件并不是简单的电子化的“板书”,它要具有图文声并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和交互性,将以前需要讲解的内容设计为主动探索型的题目,学生答对了,可以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模式的改革

高职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教育模式,也不是本科教育的“压缩版”。本科教育重视知识体系的教育,而高职教育则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如果直接照搬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那么将会直接导致教学的失败。计算机基础课作为一门高职教学的学科,同样要从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跳出来,探寻其内在的能力,以能力目标的培养来设计教学过程。行动导向的学习是教育学的一种新范式[3]。在职业教育中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只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极大提高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上述的“行动”,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三)计算机基础课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课程考核,以笔试为主、注重以期末考试为代表的“成绩”。这种考核方法的弊端主要在于让学生过分注重理论知识,显然不适合注重检验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这门学科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去解决相关专业问题的能力,重点是计算机的应用,因此,改革考核内容是势在必行的。采用实做考核的方式使得教师和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再局限于计算机理论,而侧重于应用。在高职院校中,还存在着学生基础较差,普遍存在不爱学习,得过且过现象。每到期末考试总有不少人不及格。毕业时候补考人次量较大,以致影响毕业和就业。经调查,大部分学生有学习的愿望,但是缺乏实际行动,原因是学生缺乏自我控制能力。针对这些问题,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采取了过程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同时结合期中、期末考试的实践考核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过程考核中将核的考点进行量化,并按照多元化的要求将使部分考点掌握在学生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手里,学生只要真的学了,那么他就能够达到课程合格要求的水平,使学生主动的全程参与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目的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考核方式在我院计算机基础课中已经开展了几年,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考核内容的多样化、考核方式的过程化、多元化是高职教育改革的一个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以考促学,提高学生今后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结语

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的课程改革中,要充分开拓新型的教学模式并注重通过在教学中不断的实践、探索和总结来不断创新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符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从而大幅提高各专业应用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敏.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案例教学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8.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7

学习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开始用基础理论分析专业知识的尝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开端,也是他们由学术型人才向开拓型应用人才转化的起点。近年来,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专业基础课中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庞杂,难度越来越大,怎样在极有限的计划课时内授完全部教学内容,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以房屋建筑学创新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教学体会,积极探索高等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1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型和创新性

《房屋建筑学》涉及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等多个专业,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结合这些特点,课程组坚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基本原则,将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针对各不同专业的特色制定“模块式”教学计划,增强系统性、针对性;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避免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脱节,为各行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突出创新思维教学

传统“技术性”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智力要求,它以老师、课本为主,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割断了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创新思维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感染力,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研讨式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思想碰撞的乐趣;利用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工作,共同增进知识,发展了人际交往智力和个人内部智力。

3多元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3.1加强现场观摩,走进多种空间,发展学生多种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学不能单单局限于学校物理空间,而要转移到学生可以走进的多种空间来发展他们的多方面智力。结合课程教学,有针对性的选择在建、已建的建筑进行参观是《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建筑的空间感与尺度感、建筑造型的艺术感、建筑构造的复杂感与整体感等。通过直观生动的现场观察,培养了自然观察智力和视觉空间智能,并能够结合具体问题,积极进行思考,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从而形成牢固的记忆,提高了辨别洞察客观事物能力,便于知识在新情景中迁徙与灵活运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注重课程设计,突出综合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在每种智力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与有效途径。课程设计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有分工又互相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协作能力,而且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方案的构思和创作。分组设计带来的一个意外收获是各设计小组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竞争的设计氛围,这种竞争的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设计过程中留给学生的思考和设计空间加大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设计的主体,教师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成学生学海探索的导航员,减少了依赖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3加强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对学生进行绘图软件的技能培训,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与社会接轨,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进入工作环境的心理差距,为课程学习更好地面向社会提供合理的平台,提高了毕业学生竞争力,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3.4积极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利用传统纸质教材和板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将课程知识点制作成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将典型构造做法动态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深入浅出的将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加大了信息量,缓解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审美意识得到提高,人文素质得到增强,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5构建“开放学习”、“灵活学习”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环境

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提高。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创造“开放学习”、“灵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完善的教学大纲、课件、模拟测试、工程实例,新建筑、新技术介绍,通过网上答疑、作业展示等增加沟通渠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网络课程的日益推广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补充,使基础性与先进性并重。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8

[关键词]职业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专业教学服务

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公共基础课程,总学时约占专业教学总学时的1/4强,是职业院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但是,由于沿袭着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各课程之间相互独立,各自追求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有针对特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整合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特色不明显,职业性不强,职业道德观、敬业精神、沟通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通用职业素质教育都还比较欠缺。

同时,教学内容的专业针对性与服务性不强。针对不同专业的不同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传统的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内容多为“枯燥抽象的概念、理论与公式”,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听得费劲。与当前倡导的“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相脱节,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出现“轻基础重专业”的普遍现象,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多方面着手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1.树立基础课要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新理念

近年来,由于经济和就业形势的影响,职业院校的学生容易处于迷惘状态,失去对专业学习的信心与追求。为此,公共基础课应充分借助思政类和人文类课程,结合国情和就业形势,通过生动的体验式教学(情境教学)而不是枯燥单一的说教式教学,在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与择业观,用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今后的专业学习、生活与工作。

在当前三年制的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学生实际在校时间往往只有两年到两年半,其中,第一学年大部分课程为公共基础课,主干专业课程通常集中安排在后一年到一年半中。如果能在第一年的基础课程教学中,突破就基础论基础的观念,根据不同专业需求,适当引入专业教学理念,强化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和应用性,体现“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接触专业课程之前即能体会到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学习的关系,了解专业思想,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打下基础。

2.优化整合以“知识、能力与素质”为核心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体系,要突破单一课程优化的观念,不再一项教育对应一门课程,而是依据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体系,以能力目标为导向,优化整合各门课程,构建模块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把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以能力为导向的职业化人才培养目标。例如,针对不同专业需求,将《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整合,将《高职高专英语》与《专业英语》整合,在总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既有效避免了课程内容的交叉与重复,提高了课时实用性与效率,也更好地实现了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的目标。

3.改革教学内容,增强专业服务效能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文化素质与职业综合素质教育课程,也包括知识应用型课程。众所周知,在许多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都会用到高等数学的方法、思想和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高等数学》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各专业教学内容均以统考大纲为指导,与专业教学没什么联系。为了使公共基础课程能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有必要通过教学研究与改革,寻找基础课程与各专业的结合点,在基础课程中融入相应的专业知识。

在实际操作中,关键是要针对专业特点,找准基础课程与专业教学的结合点。这就要求基础课程教师主动与专业系部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熟悉、了解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职业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教授基础课程在专业素质和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针对专业特点,选择和调整教学内容,尤其是设计与专业应用相关的教学案例。同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要指出在哪些专业课中的哪些实践环节要用到相关基础知识,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抽象枯燥的公式与概念中解放出来,提高学习兴趣与效果,又能做到有的放矢,满足后续专业教学的需要,增强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服务的效能。

4.改革教学方法,适应以能力为目标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教育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实现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统一。借鉴专业教学改革中的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成功经验,创设职业情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法变“学科知识体系为主线”为“以工作过程体系为主线”的教学组织,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待完成的典型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成任务,真正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利用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可在基础教学中,针对专业特点,适当引入真实或模拟案例,与学生一起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此过程中学到了哪些知识、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然后,再创设另一类似的案例情境,由学生独立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基础课程的实践目标是提升素质、应用知识,为专业教学服务。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尽管也尽量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但是由于其课程的基础性,学生尚不能在真实或仿真的职业情境中利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专业问题。但是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实践体验中帮助他们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更好地为后续专业学习和工作服务。

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增强专业服务效能的实现条件

要实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使之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体现职业教育特点,需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交流,实现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9

【关键词】材料化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一、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框架

从“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总体要求出发,设计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学校材料化学专业教育内容和知识体系由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大部分内容构成。

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教育,体育活动,大学英语和计算机基础等。

通识教育课程包括:人文社会类,自然科学和艺术类等知识体系。

专业课程包括:大类平台专业基础课程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材料化学专业方向性选修课程。

实践性课程包括: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社会实践、科技活动等材料化学专业实践训练知识体系。

二、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材料化学作为化学和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其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材料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培养学生具有材料的制备、表征、技术开发和生产的基本能力。在构建材料化学专业课程体系时,我们一直强化教学环节的科学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将所有教育环节分为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性课程五个知识体系。其专业课程体系以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基础,把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学、材料物理等作为本专业的入门专业课程。在经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之后,陆续学习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性能学、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机械制图等专业课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形成专业特色方向。并通过开设材料科学导论、纳米材料导论等任选课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了淡化专业界限,我校材料化学专业和化学、应用化学专业实施按大类培养,统一设置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平台。在2011年修订的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计划课内总学时为2633学时,学生毕业应取得总学分为154学分,其中,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与我校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一致;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有区别的开设,更加突显材料化学的特色。

三、构建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我们优化完善了实践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础实验层次,注重基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二是测量实验层次,注重专业技能训练,设置了课程设计、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等内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三是综合实践层次,注重综合素质训练,设置了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创新性实践活动等内容,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更新重组实践教学内容。

在2011年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为35学分,占总学分的22.7%。实践教学内容重点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优化和重组了原四大化学(无机、有机、分析和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与结构,将实践教学内容分层次进行教学,确立了基础实验、测量实验和专业实验三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涵盖了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等教学内容。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方法手段的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积极创造条件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强化毕业论文实践环节的检查和指导;加强校企合作,积极安排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实验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结语

材料化学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探索和完善将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今后多年的一大工作任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结合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实际,研究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材料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课程体系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教学计划,在四年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分析理论教学相关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学时数,使课程体系逐渐趋于科学、规范,达到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和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禹筱元,罗颖,董先明.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1).

化学专业基础课程篇10

关键词: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衔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环境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基本上所有的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环境工程专业。这样的专业规模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科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使环境工程专业教学面临挑战,特别是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不断涌现出新的环境问题,这就需要高校结合国情培养专业过硬的环境人才,解决目前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目前,很多高校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教学还一直延续老的传统,不能和与时俱进的专业课教学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得课程教学孤立、枯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对相关知识在实践中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不够[1]。因此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衔接性教育问题是当前高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

一、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存在的问题

1.对专业基础课重要性认识不足。提到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我们首先要明确环境工程基本理论的来源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能让学生们建立清晰的知识模块,例如,有的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开设《化工原理》课程,而且这门课被作为核心专业基础课来学习,那么有的同学就有疑问了:我们是环境工程专业,为什么要学习化学专业中的化工呢?这是因为环境工程实践中的工艺过程及反应器的设计依据都来源于化工知识,如果学生们不明确这一点,很可能将《化工原理》作为普通课来学习,那么这直接会导致学生们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对反应器设计、计算、构造原理及特点理解困难;此外有些学校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由其他专业的老师来授课,例如《化工原理》由化学专业的老师来上课,《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由生物专业的老师来上课,由于这些老师对环境工程专业基础课重要性认识的不足,直接造成学生们“轻”专业基础课、“重”专业课学习的局面。随着环境复杂性问题的突出,对环境工程人员的理论和专业要求也更加严格。如果没有专业基础课的理论知识支撑,就无法灵活地应用专业知识,只会套用现有的技术和设计模式,这远远不能满足环境产业发展的需求。

2.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严重脱节。由于现阶段环境工程专业开设学校太多,导致环境工程人才过剩,学生就业压力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有些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特色,对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进行调整,向本校的特色方向靠拢,例如对于钢铁院校,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就侧重钢铁和冶金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和资源化。这种改变有利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但是有些学校只对专业课进行了改革,却没有对专业基础课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得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严重脱节,没有互动和衔接。这往往容易造成上完专业基础课以后的学生直接上环境工程专业课倍感突兀与无所适从,甚至会产生基础课对专业没有作用的误解。造成以上结果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专业基础课不是真正直接服务于环境专业教学的,其与环境工程专业课是各自分开的。

二、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衔接

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顾名思义,它起到的是基础性的重要作用,这个基础为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教学创造了条件。那么,如何上好这个专业基础课呢?这就要涉及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衔接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

1.合理的专业计划与课程安排。制订合理的专业计划和学期课程安排,加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师之间的联系,掌握学生知识动态,从而进行辩证施教。我在上工艺和反应器的课时,凡讲到与工艺和反应器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时,有的学生回答说没学过,有的说学过但不记得了,还有的干脆说不知道,但通过耐心启发,学生们能较为准确地回忆起相关的知识点。我认为关键问题在于:(1)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达不到将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互相联系和综合运用的要求;(2)部分学校专业课和基础理论课排课先后顺序和课时安排不合理,专业课中提到的有关专业基础课知识学生还未接触。(3)专业基础课程有些内容较深,如流体力学,它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力学的延伸;有些课程较抽象,如环境微生物学,基本上都是微观过程。这些课程如作为独立学科来传授,因知识点多,内容枯燥,学生提不起兴趣,容易造成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学得不扎实的结果,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制订合理的课程计划,使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程相互呼应,同时加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老师间的联系,摸清学生知识掌握和理解的程度,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辩证施教[2];其次作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师必须全面掌握多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间的知识,这样上课时才能广征博引、游刃有余,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