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十篇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十篇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0:28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1

[关键词]数字网络环境 图书馆 图书馆危机 危机管理

[分类号]G250

1问题提出

危机是任何对象实体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的现象。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都试图找出对危机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方法策略,但真正意义上的危机管理理论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在管理学领域建立起来。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唤起了人们对危机管理的高度重视,使危机管理研究延伸到了经济领域;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管理领域也开始大量引入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危机管理开始走进社会研究领域,尤其是9,

1.1 事件后,危机管理理论与实践在公共管理领域得到迅猛发展。

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这种危机事件不仅来源于环境的各种变化引发的图书馆与环境间的不适应性,也包含图书馆自身矛盾运动所引发的各类问题。当前,随着信息环境的数字化、网络化发展,人类信息获取方式正发生前所未有的突变,人们的信息意识也空前提高和觉醒,人类正面临“信息爆炸性增长与知识贫乏”的悖论困境。社会信息环境的剧烈变化和图书馆自身矛盾运动引发的各类问题,都要求我们强化图书馆的危机意识,加强对图书馆的危机管理研究,促进图书馆适应环境的发展要求并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图书馆危机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梳理,并从总体上探讨图书馆危机的产生根源和主要类型以及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方法与技术,为后面的系统具体研究奠定基调与基础。

2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相关研究

2.1国内外图书馆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相关研究

文献调研表明,国内图书馆危机的研究最早始于1982年,而危机管理的研究最早始于2002年;国外对图书馆危机的关注始于1968年,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始于1984年。因此,国内外发展历程表明都是先注重由图书馆自身矛盾引发的各种常态性危机的研究,然后才是与具体灾难、灾害等相关的突发性危机事件的相关管理研究。

常态性的“图书馆危机”和“危机管理”研究方面,基本上都是基于系统思想与方法,从外部环境或内部因素出发,分析图书馆当前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问题,并提出解决之道。就国内来说,主要是针对某种具体的图书馆危机类型展开讨论,分析其成因、表现以及应对的策略,如图书馆经费危机、图书馆藏书建设危机、图书馆期刊管理危机、图书馆服务危机、图书馆人才危机、图书馆形象危机、图书馆版权危机、图书馆安全危机、图书馆生存危机及图书馆学教育危机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北京大学刘兹恒主持的有关图书馆危机管理项目的研究,李丹、潘梅、陈家宝等的学位论文,上海图书馆“管理创新与图书馆服务一第三届上海国际图书馆论坛”收录的部分论文。国外关于图书馆的常态性危机研究也是如此,主要涉及各种类型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学术图书馆、音乐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在技术进步的大环境下或者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如采访、编目、典藏、参考咨询服务等)所遇到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其中由各种原因造成的经费危机、图书馆学教育及人才危机、网络技术日益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期刊价格上涨带来的期刊订购危机等成为关注热点。总之,国内外都充分认识到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当前已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生存问题随着社会信息环境的变化而岌岌可危,因而如何重新界定与设置图书馆的社会职能、确立图书馆职业的核心价值成为当前图书馆领域的重要课题。

突发性的“图书馆危机”和“图书馆危机管理”研究,国内研究更多的是综合、全面地介绍图书馆危机或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其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的基本概念、图书馆危机的类型划分、图书馆危机的解决途径以及图书馆危机管理的内容、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等,尤其是通过分析一个或几个具体的图书馆的危机案例(如图书馆遭受水灾、地震、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或人为造成的火灾、恐怖活动等安全危机),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得出解决此类危机的原则、方法、步骤等,典型的如汶川大地震引发的图书馆建筑问题、国图事件、苏图事件,等等。国外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强调图书馆制订灾难计划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介绍灾难计划的各组成部分和制订要点、步骤以及提供灾难恢复的方法,如英国图书馆关于灾难预案编制及评估的研究等。比较而言,国外研究更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而国内更多是一股意义上的论述。

另外,国外较之国内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图书馆专业协会、学会在图书馆危机管理(灾难管理)研究与实践中的突显作用。这些专业学会通过召开相关的学术会议、组织大型的研究项目、传播相关的研究成果、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以及编制实用的图书馆灾难管理手册等来积极推动图书馆危机及危机管理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2.2 当前图书馆危机及危机管理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多是注重预防由图书馆自身发展在社会环境激变过程中的不适应性引发的生存危机或由于自然灾害、疾病、人为破坏、偷窃等突发性事件和公共关系问题造成的危害,对这些危机与危害的解决办法大多通过移植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参照建立社会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等方法来解决;对于社会环境变化、网络通讯技术、数字化信息环境变化引起的图书馆面临的新挑战则很少涉及,对网络时代关系图书馆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如资源管理存储、服务创新、组织变革等方面的危机研究多有缺失。而这些深层次危机问题往往才是导致各种表层性突发危机事件爆发的根源,亟需加强对这些深层次的研究。

・现有的国内外有关图书馆危机管理的研究框架性强、理论色彩浓厚,有利于树立图书馆危机意识,但可能无益于图书馆实践,有些仍缺乏实地考察,实证研究不足。切实需要对图书馆系统进行剖析,深入地分析图书馆系统中各层面的危机机理,深入调查研究,提出针对性强的危机管理策略。相对来说,国外在实证研究方面较国内要好,但由于环境的差异,国外的经验与理论不一定能适合我国的实际需要。

・对中小型图书馆生存危机关注不够。中小型图书馆因为自身的结构功能简单,抗击危机的能力相对较弱,很可能在突发的或自身的矛盾运动中被扼杀,而它们却是整个社会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在新的网络化、数字化环境下,中小型图书馆不仅面临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事件的危险,更主要的是会面

临严峻的生存危机,急需对中小型图书馆危机进行深入分析,形成中小型图书馆危机管理策略,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指导。这不仅对强健图书馆系统机体本身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丰富与完善社会信息共享的基础实施有现实意义。

・国外有关对灾难预警的编制评估等对我国图书馆灾难预防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显然应针对我国图书馆的特殊性进行专门的设计;已有的国内研究成果如一些预警系统的设计等还缺乏可操作性。因而,我们不仅要分析研究事物的成因,更应该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其中,提出对危机识别、预测、管理与控制的技术方法并形成有良好操作性的预警系统是当前研究的重要内容。

3 数字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危机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信息处理系统(见图1),它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信息资源体系,另一方面表现为一个信息服务体系,都受到社会信息环境的深刻影响。图书馆系统内部的主要构成要素是人员、服务及资源,无论哪个部分都受到具体信息环境的影响。如外部环境中信息的存在形态、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信息的流通渠道与载体形式等,都深刻影响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体系;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状态、用户信息需求的满足形式与方法、用户的信息行为模式与范式等,直接决定了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体系构成。图书馆系统作为开放的非线性系统,要从环境获得各种物质、能量与信息,系统功能是利用自身拥有或控制的资源为相关用户服务,环境的各种变化引发的各种涨落与扰动都将影响图书馆系统的生存及发展演化。

当前,图书馆系统面临的最大变化是信息交流环境的数字化与网络化以及基于此环境变迁而引发的用户信息需求满足的数字化、网络化依赖和各种数字化、网络化信息提供商的涌现。因而产生了以下一些矛盾:①图书馆资源、服务、人员素质水平与用户需求满足的不适应性;②图书馆与信息交流环境的不匹配性;③图书馆与其他信息提供商的竞争博弈关系。所有这些矛盾的任何微小危机都可能引发雪崩式的放大效应。

那么,应该如何来认识数字网络环境下各种可能因素引发的图书馆危机呢?我们认为,图书馆危机是由各种不可调和的矛盾运动产生的对图书馆系统造成严重威胁或破坏、需要图书馆人立即反应的高度震荡状态以及对图书馆系统发展有深刻长远影响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积累涌现形态。基于此,图书馆危机大致可分为两大类:①由于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快扰动,需要图书馆人立刻对之进行处理,解决的是突发性矛盾问题,可称之为突发性危机;②由于图书馆系统自身矛盾运动引起的慢涨落,需要图书馆人持续长久的关注,它是决定图书馆系统发展演化的基本动力,可称之为常态性危机。

图书馆系统的突发性危机是指那种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影响比较大的、发生概率比较小的由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各种灾难或灾害,如水灾、火灾、兵灾、地震、飓风、海啸、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以及特定环境下特定人、物关系矛盾引发的危机(如国图事件)。

图书馆系统的常态性危机是由图书馆系统自身的矛盾运动引发的发展演化过程过的不适应性,主要涉及图书馆系统自身的组成要素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环境要素,如图书馆人才危机、资源危机、服务危机、制度危机与网络安全危机等。

4 数字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危机管理

针对图书馆系统存在的各类危机,应如何进行相应的危机管理呢?我们认为,首先要认识清楚图书馆系统危机产生的内在原因,其次是要开发危机管理的技术方法。

4.1 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

危机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是探讨图书馆危机的产生机制,并依据产生机制的差异制定危机管理的策略方案。根据前面对图书馆系统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图书馆系统危机的产生机制是图书馆各要素结构及相互作用导致的系统远离平衡而形成的与环境不相适应的过程与状态。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下,主要的危机有:

・资源危机。资源是图书馆系统的基础,没有资源的图书馆也就不成其为图书馆。通过调查当前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如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的资源状况,分析图书馆资源建设(资源类型、资源结构、资源比例、资源布局、资源获取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有可能引发的危机,如资源长期保存危机,通讯网络新技术、著作权法等环境变化引起资源建设危机,资源国家保藏危机等,分析危机产生机理并提出应对方案。

・人才危机。人才是图书馆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数字网络时代对图书馆人力资源提出了更高的综合素质需求。从人力结构、工作业绩、薪酬福利、岗位培训、工作满意度等多个方面对图书馆现有人力资源管理状况进行测量考察,归纳出影响优秀图书馆员缺失和离职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一套核心馆员的评估识别机制、防范和应对优秀馆员流失的危机管理机制。

・服务危机。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信息产品提供制度,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是其核心功能。通过调查和分析数字网络环境下的交流方式,研究新的交流方式下用户对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的需求与资源供给方面存在的矛盾,探索现有的服务方式对未来发展存在的可能风险及预防体系和应对方案。调查国内外图书馆外延服务方式、服务功能、服务对象的变化对图书馆存在的潜在威胁,分析威胁的类型、程度,研究可能的解决方案。

・制度危机。图书馆制度设计是保障一个社会的信息公平的基本措施。通过分析现有图书馆制度机制上存在的利与弊,从制度研究、管理视角和经济层面分析图书馆现有制度的合理性以及对图书馆未来发展可能造成的危机,改进和提出合理的制度设计,完善制度的执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网络安全危机。现代图书馆系统是基于网络的数字资源体系与服务体系,因而网络安全是整个图书馆系统的技术基础设施与支撑条件。通过调查掌握当前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提供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与变化、存在的主要危机,分析危机的主要类型以及对图书馆功能实现的影响程度,制定出危机解决的基本策略与方案。

4.2 危机管理的技术方法研究

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发展使信息技术成为社会执行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危机管理也必须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解决。

首先,应该开发一套危机管理预案生成的标准方法。关于危机预案的生成方法在国内外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尤其是公共危机管理领域),图书馆领域可借鉴相关的国内外危机预案生成方法,开发适合我国图书馆领域需求的危机预案生成方法。

其次,应开发一套有实用价值且操作方便的危机管理系统。该系统能灵敏、准确地揭示风险前兆,并能及时提供警示信息的预警系统,能够超前反馈、及时布置、防危机于未然,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危机爆发所造成的图书馆各种资源的损失。一般来说,该系统应该包含危机信息的搜集、监测、危机诊断与预报功能,通过危机评估指标系统的计量,辅助生成危机报告,帮助决策者有效进行危机管理决策。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2

关键词:危机管理;公关危机;道;术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045-02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节奏的日益增快,危机事件呈愈演愈烈之势,2010年,大连石油管道爆炸原油泄露、紫金矿业废水污染等多起危机事故的发生,让“危机公关”成为学界、实践界及社会公众的关注话题。

危机,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伴生现象,如同人必将面对疾病和死亡,危机管理是每个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危机公关是企业危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的竞争发展中,企业的危机管理能力和危机公关水平彰显着现代企业的管理能力,也体现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潜力。

一、概念的界定

(一)何谓企业危机公关

危机(Crisis)一词,源于希腊语Krinein,原义是鉴别和决断。就危机的定义,它指的是对组织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要求组织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决策的情境状态[1]。

危机管理(Crisismanagement),指的是组织通过危机的事前监控、事中处理与事后恢复,最大限度地消除或降低危机带来的损害的活动[1]。最佳的危机管理,是预防危机的发生。

企业危机公关(CorporatepublicRelationsinCrisis),属于危机管理中危机处理的一部分,指的是由于企业管理不善、同行竞争或外界特殊事件的影响而带来危机,企业所采取的解决问题、消除影响、恢复形象的一系列活动[2]。

(二)何谓道和术

《论语》中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道”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道,从字形来看,可解释为首领带着部下走,或是经过缜密思考后,朝确定的方向前进,它体现本元,揭示本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方向性,属于战略层面,在企业管理中,道是思想原则、战略指导和行为准则的概括与凝练,像一面旗帜,凝聚人心、统一思想;像一条水流,化解矛盾、指引方向。一个企业没有道,就缺乏灵魂。“术”,是方法和策略,是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活动,属于行为层面,在企业管理中,术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策略和行为的集合。正确的思想理念、先进的发展战略和与之相应的策略手段、方法行为,是企业成功之必须,一个企业,坚持正确的道,施以有效的术,才能获得长远的成功。

二、企业危机公关中的道与术

在中国企业危机公关的讨论中,可以用游昌乔提出的“5S”原则来归纳概括[3]。(1)承担责任原则(Shoulderthematter):企业出现危机时,首先是以负责任的态度调查真相、解决问题,而不是企图推卸逃避责任。(2)真诚沟通原则(Sincerity):发生危机后,注重开诚布公的沟通,把造成危机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告知公众,去除谣言、恐慌和猜测。(3)速度第一原则(Speed):解决危机的第一要务是迅速控制事态发展,避免问题蔓延或升级,以高效务实的措施来挽回局面。(4)系统运行原则(System):处理危机时要系统运作、标本兼治,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而不追究深层原因或顾此失彼。(5)权威证实原则(Standard):争取政府主管部门、独立的专家机构、权威媒体及消费者代表的支持,借权威第三方用事实说话来提高公信力和说服力,而不是企业单方面解释。

在以上危机公关原则中,第二至五条更侧重于危机公关“术”的讨论,第1条承担责任原更侧重于“道”的论述。孙子兵法关于“道、天、地、将、法”的理论体系中,道,被放在第一位,道在企业管理中,就是企业的宗旨和值得追求的使命[4],企业危机公关,一方面是“术”之斟酌,另一方面更是“道”之占位。

三、在术道合一中破解企业危机公关的迷局

企业危机爆发时,企业一方面要寻求解决危机、挽回形象的回天术,另一方面更要成就商业领袖的大商道。

第一,发生企业危机时,企业以负责任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问题,是危机公关的首要之道。企业的社会责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意味着“一个企业必须为自己影响人们、社会和环境的任何行为承担责任”[5]。当企业危机只是企业内部问题而没有危机社会环境时,企业不必公开承担责任,但当企业危机已经造成对社会和环境不利影响时,就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经修订于2006年1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章第5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中国《公司法》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首次明确。危机事件发生后,企业应本着对消费者、对公众和社会负责的态度积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危机中表现出“我是负责任的”,而不是沉默隐瞒或对事实粉饰辩解,其最终结果是使企业陷入更被动尴尬的境地。

第二,行动胜于语言,快速的危机处理方案是企业危机公关的必要之术。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当务之急就是启动危机处理程序迅速解决问题,阻止危机蔓延。危机处理程序至少包括三个环节:任务分配、危机处理和资源管理。

任务编组,是在危机发生时,企业迅速成立任务组,任务小组分为紧急应变组、危机处理组与营运督导组。紧急应变小组负责调查事故原因,提出危机应急措施方案,并避免危机扩大升级,控制危机解决问题;危机处理组负责接管危机事件的后续发展与善后恢复工作;营运督导组负责确保企业日常工作能够正常持续运营。

事故处理,是要掌控企业危机的事态情况,明确事件发生的深层原因和已造成的影响,调查危机事故相关责任人,制定解决危机处理问题的具体方案,并迅速积极组织实施。

资源管理,是根据危机的处理需要,合理分配包括人员、预算、设施的各类资源,保证危机处理迅速有效。

第三,建立高效通畅的危机沟通管道,是危机公关的不可或缺。危机发生后,通过媒体沟通等正式渠道阐明企业对危机事件的态度与挽救措施,旨在消除猜测或谣言。危机沟通中,对受害方的沟通是第一位的,应确定专人与受害者沟通协调、明确危机责任的承诺方式与承诺内容、制定赔偿方案和善后处理方案。对媒体,要向新闻媒介适时沟通公开调查情况和危机处理的动态信息。对政府部门,应实事求是地汇报事态发展情况,并征得必要的指示指导。对内部员工,应同步向员工公布企业的处理措施,搜集员工建议意见,传达控制不利影响和重建企业形象的具体措施。对其他公众,应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及时通报危机状况,多方面清除危机的负面影响。

第四,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危机公关的重要措施。新闻发言人,是代表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如公司、政府或其他机构的身份发言,向记者宣传情况、回答提问的公共关系人员。2005年,国务院要求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医院、学校和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突发事件的新闻机制。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作用在于明确职责、消除恐慌、正确引导。健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树立开放自信的企业形象的必要之举,训练有术、智慧从容的新闻发言,是挽回局面、提高公信度的有力措施。

第五,持续负责的危机善后处理工作,是危机公关的有力保证。“行百里者半九十”,持续负责的善后工作,是危机公关的必要延续。危机善后包括解决遗留问题、处理滞后效应和经验教训总结。解决遗留问题,除向公众告知危机处理情况外,主要是承担赔偿责任,推卸逃避是不能真正得到理解的。处理滞后效应,应密切注意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公司形象的意见,积极采取必要辅助措施来消除误会、挽回形象。

第六,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将危机管理贯彻到日后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福兮祸之所依,祸兮福之所附”,危机发生的本质往往是组织与外在环境关系长期不协调的总爆发,是强行的调整,危机是一个组织成熟所必经的环节[6]。“欲正其末,必端其本”,在任何时候,未雨绸缪都比亡羊补牢高明。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才是避免危机的根本措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都应高度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避免财产、人员和社会资源的不必要损失,如果只是在危机出现后企图以摆平媒体、事件当事人,甚至摆平政府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思维方法来解决问题,则将企业置于社会公众的对立面,除加剧企业与社会公众间的矛盾,还给危机的复发发出危险的信号。

第七,在政府层面,应进一步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制度建设,使企业危机造成社会危害的理赔处理有据可依,同时,还需警惕企业危机公关中的权力魅影。Bp公司在美国墨西哥湾发生爆炸事故后,美国政府责令其出资200亿美元建立赔偿基金来承担社会责任,赔偿责任的承担,不仅源于企业自身和政府的责任所在,更大程度是因为制度法律环境的保证。中国在现有法律制度基础上,还应进一步细化企业的社会责任和赔偿细则。同时,还需警惕危机公关中的权力魅影。给受害方和社会环境带来重大社会危害的企业,大多是发展具规模的大型企业,也是关系当地经济命脉的龙头企业,会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与关照,当公权力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控制,寻租行为就容易滋生,我们应减少和避免企业危机的发生,更要警惕和清除危机公关背后的权力魅影,对涉案的国家公职人员问责处理。

参考文献:

[1]亲明阳,张慧彬.危机管理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岑丽莹.中外危机公关案例启示录[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

[3]游昌乔.危机公关:中国危机公关典型案例回放及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黄炎松.“连续创业者”的道与术[J].21世纪商业评论,2007,(4).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3

【关键词】煤炭企业危机事前管理对策

1.煤炭企业危机事前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危机缩减力低

一是煤炭占的比重过大,总体能源结构、布局不合理。技术条件与开采条件不相适应以及多种形式的体制等因数的制约,没有给危机管理创造好的环境;二是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危机意识差,甚至是毫无危机意识,是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缩减其冲击的关键因素。

1.2危机预备力弱

首先预警机制缺失。如果煤矿建立正确的预警机制,那么在某种程度上,有些灾难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其次很多煤矿没有建立科学可靠、高效运转的危机管理预警应急机制。再就是监督机制不完善,仅仅把应急救援预案当成摆设,真正当危机来临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1.3危机反应力慢

首要是危机认定不灵敏。如果从危机出现迹象到危机的形成危害我们的管理者能在最快时间确认危机并采取措施,那么就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或避免危机的发生。再就是隔离危机迟缓。现场管理人员对危机信息反应迟钝,采取措施不果断错过减轻甚至避免事故危害的最好时机,造成惨剧。三是处理危机不果断。接到现场员工的反映、监测监控系统发出警报后,迟迟不下决定,严重违背了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原则。

2.煤炭企业危机事前管理的对策

煤炭企业危机事前管理分二个子阶段:一是危机预防阶段;二是危机预警阶段。

2.1危机缩减管理

危机的缩减及准备阶段是整个危机管理过程的第一阶段,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针对煤矿危机事前管理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减少和预防危机的发生。

2.1.1法制建设的建立健全

加强依法进行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严惩违法乱纪,用法律的手段来严肃处理恶意隐瞒事故真相欺瞒公众的企业负责者,严厉查处腐败以及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乱纪行为,建立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效协调的联合执法机制已成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状况的当务之急。

2.1.2体制建设的调整完善

目前煤炭危机管理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统一的行业管理,过去是煤炭部、能源部进行统一管理,现在是国土资源部进行管理,从建设审批到行政技术安全生产都已经失去了专业的管理机能,且受人力不足和面广矿多制约,所以,加强完善煤炭企业的体制建设已成为从根本上解决危机管理的关键的问题。

2.1.3合理调整能源利用结构。

目前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过大,要想改变煤矿多发事故,重大事故的问题,就要从跟本上解决能源结构问题。减少煤炭产量、煤矿数量以及煤矿井下职工总数,同时也减少了煤矿发生事故的机率。所以合理调整现有能源利用结构,大力发展清洁再生能源对于经济的有序持续稳定发展将起到良好的保证作用。

2.1.4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推动煤矿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集中解决矿山布局不合理、经营粗放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煤矿企业的规模化生产,也符合降低风险、缩减内耗、节约人力、物力、和金钱的管理手段,可以大大缩减危机的发生。

2.2危机预备管理

在企业危机管理中,防范危机胜于处理危机,危机防范是成本最为低廉的危机管理方式。企业管理者要有危机意识,并且把危机意识贯彻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如果在危机发生之前就能及时的消除危机根源,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预防危机,还可以使企业免受创伤,那么如何化解危机呢?

2.2.1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机构。

一是建立高效的生产危机管理机构,事前做好危机处理的各种准备,危机管理机构要具有迅速控制危机的各种手段;二是明确规定政府在采取预控措施时的权限。使政府既能有效采取预控措施,防止危机升级,又不至于破坏危机爆发前的正常法律法规;三是建立反应灵敏、行动迅速、高效率的应急处理队伍;四是提高危机处理的快速反应能力。

2.2.2危机管理中决策系统的加强建设,提高决策系统的创新能力。

决策系统是危机的核心,他的作用是如何应对危机作出决策,决策的目的是避免和减少危机的危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包含的内容有决策观念、决策者的素质、决策技术、决策组织结构、决策支持技术等。

2.2.3加强信息分析,危机事故是由隐患逐步积累演变成危机。

危机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量变的时段;是形成发现生产隐患的确认期,可通过一定手段检测发现隐患,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就是及时发现隐患,消除隐患,否则就会导致灾难发生。

2.2.4做好果断进行决策,立即隔离危机的准备。

由于危机发生具有连锁效应,一种危机处理不当,往往会引发另一种危机。危机处理计划应该对组织的领导者进行分工;其次如果危机的状态十分紧急,企业决策者应该根据危机的实际情况再作进一步地调整。二是事故隔离。事故隔离就是对危机本身的隔离。对危机的隔离应从发出危机警报时开始,报警的信号应该明确危机的范围。在美国三里岛危机中,事故发生几分钟后,几乎有一百多处拉响了警报,致使危机处理人员无法确知事故发生在何处。因此,报警信号必须明确无误。

危机预防的目的:一是通过充分的思想、组织、制度、物质和技术的准备为危机爆发设置层层障碍、建各种“防火墙”,提高组织抵御危机的“免疫能力”尽可能减少危机造成的损失;二是通过平时采取的预防措施消除隐患,从而避免危机发生。

2.3危机反应管理

危机一旦发生,第一时间反应十分重要。危机对企业造成危害的大小,以及企业能否转危为安,取决于危机反映的有效程度,因为从危机隐患到危机形成中间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若平时能够强化危机意识,加强危机管理,当危机来临之际,就可以准确及时的处理危机,减少危机的发生和扩大。一旦事故发生,任何避免事故发生的预案和措施都等于零。所以,我们力主所有的危机管理都要以避免危机发生为首要目的。当危机隐患向临界点发展时,在爆发前及时制止危机发生。

3.总结

煤炭企业必须正视自己在危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危机管理的事前管理,通过学习和实践,努力提升自己的危机管理能力,建立适用于煤炭企业危机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的危机事前管理模式,应用危机理论,对预防和减少煤矿事故,促进煤矿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丹,资源型行业实施危机管理研究,国土资源管理,2005年第一期

[2]杨海涛、郝沁慧、郝栓元,浅析危机管理在我国煤炭行业中的应用,中州煤炭,2006年第六期

作者简介: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4

一政府形象在化解危机中的作用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可以说,政府形象是一种的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良好印象和评价,是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而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政府信誉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勤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作风,提高政府造福于社会、谋利于人民的能力。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决定政府政策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政府凝聚力是指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凝聚力可以使公众与政府情感容易沟通,关系容易协调,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进而能创造出一个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构成政府权威合法性基础。政府号召力,即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能力。因此,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资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建设的挑战

(一)社会公众期待政府形象的理想性

由于政府在防范并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公共危机发生时,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期待是理想的。公众所期待的政府形象主要有:

1.诚信形象。政府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它对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具有根本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树立诚信的政府形象,首先要使政务公开,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物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公正、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并以此来营造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环境。

2.服务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实现行政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服务型政府借助市场、社会的力量管理国家。既节省了政府开支,又使政府真正实现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实现从部门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变,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彻底根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由“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淡化为官思想,强化职业意识,做人民公仆。

3.责任形象。所谓责任政府,是指一种政治原则,以及建立在这种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府责任制度。政府把老百姓的利益看成是最高点,真正从公共利益出发,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疾苦,及时解决公众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增强政府的责任心,从而有效的推进政府工作,真正树立起“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新形象。

(二)危机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

危机既可能是衰亡的开始,也可能是走向新阶段兴盛的契机。获得哪种结果,既取决于危机环境的压力状况,更取决于危机管理主体的状况和能力,后者起着决定性意义。

任何组织在经历危机状态的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政府作为一种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特殊公共组织,也不例外):一是组织无法承受危机的沉重打击,组织在危机中全面崩溃,不复存在;二是组织在危机中虽然存活下来,但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适当、有效的管理危机对策,尤其是没有及时想办法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危机后,组织形象严重下降,极度损坏了它在社会中原有的威信和地位;三是在危机中,组织不仅经受了危机带来的各种压力,而且由于它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和危机问题解决对策,使组织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地位和竞争优势。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大幅度提高。

我国当前政府形象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以处理公共危机为契机,推进政府形象建设,完善原有的政府形象。重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一)通过信息公开塑造政府诚信形象

信息公开是保证人民群众在知情前提下实现民利的需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知情权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危机来临时,由于危机不确定性影响已大大超乎事件的本身,对社会运作体系、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一般公众很难对危机做出全面的分析,大多都会倾向于将危机发生的主要责任归结到管理部门。公开实情并采取有效行动,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人们有权利要求获得及时的、真实的信息。因此建立公众沟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就是完备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机制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及时解释和公开相关的准确信息将会有利于危机事件向好的方面转化,公众在了解真相后会更多地表现出宽容和理解,这对危机的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如果不提高危机信息的透明度,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危机发生时,市民对政府信心指数的增减,主要与政府的危机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密切相关,宣传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也是决定因素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危急事件,如果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各种谣言、小道消息就会趁虚而入,扰乱人心,只能造成更大的不稳定。政府定时向社会危机信息,积极引导舆论,让民众远离谣言,克服恐惧心理,减少不安定因素,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陛互动,增强政府在公众中的凝聚力和美誉度。信息的及时公布和公开,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敢于公开危机信息,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能力和信心的具体体现。政府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与合作,有利于塑造诚信形象。

(二)通过指挥和组织处理危机来塑造政府服务形象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上,政府必须建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和管理系统,将部门协调行动制度化以及建立统一协调机构,以保障各个部门及各级领导者能在第一时间对危机做出判断,迅速反应,政令畅通,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我们在各种危机面前转危为安。危机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潜在伤害,控制危机局面,尽最大可能保护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建立一个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确保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建立预警机制和危机识别体系,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辨别,对危机的后果事先加以估计和准备,有效察觉潜伏的危机,敏锐地洞见危机中隐藏的机遇,为危机处理赢得主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是危机管理的重点,预防与控制是管理中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预先制定科学而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分析预计危机情景,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明确组织、责任、措施、资源、训练,一旦危机发生之后,这些系统就会快速地做出反应。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危机发生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把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时掌握危机信号,分析事故原因,果断地采取措施,实施应变方案,明确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组织与责任,实施危机评估,落实资源保障措施,强化沟通与媒体管理,从经济、社会、国际、国内等各方面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并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解决方案,尽可能把危机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

(三)通过理性治理来塑造政府责任形象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5

我们如何争取更多的时间?

我们如何获得更多的信息?

我们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古人讲兵贵神速,强调了节约时间、利用战机的重要性。危机管理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分析和解决问题。于危机状态下节约时间,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

1.周密部署我们强调无形和有形两个层面的部署。无形部署是指对危机决策者和执行者心态、观念的动员和调整,以及对危机处理指导思想的规划和灌输。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明确的指导思想,有助于危机管理者集中精力克服困难,避免恐慌之下的错误判断和时间浪费。有形部署是指要制定一个科学、高效的危机管理流程。这一流程应当包括应变的优先顺序、所需执行任务的分类及承担人的权责、各种资源的整合和调配等。以时序为主线的流程设计,有助于避免重复或多余的作业,是危机处理战略和战术部署的一个通用方法,是节约时间的有效策略之一。

2.迅速反应有研究显示,组织内部在危机发生的3―6小时内对内部做出反应是最适宜的时机;而在6―72小时内对外部做出反应是最适宜的时机。迅速反应也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危机事态的迅速反应;二是对利益相关者的迅速反应。

对事态发展的迅速反应,是指对危机现实状况的及时评估和决策,以及以此为基础采取的合理行动。反应的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迅速到达危机现场,了解真实情况,果断采取援救、撤离等应对措施;二是客观分析事态发展,对下一步行动提出预案;三是着力解决威胁最为严重的危机冲突。这三个问题的解决,也有利于争取尽可能多的应变时间。

对利益相关者迅速做出反应,是指在危机爆发后通过新闻发言人对利益相关者立即进行必要的告知和回应。反应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承认危机的存在,树立坦诚、负责的组织形象;二是警省利益相关者如何做好危机防范,尽可能减少危机损害;三是在可能的条件下,以事实为依据对危机诱因和真相做出必要的解释,以避免混乱、消除疑虑,赢得利益相关者的理解和尊重。

3.事件延迟这一方法旨在通过控制危机事件的发展速度,以缓解危机造成的瞬间压力,为更有效地处理危机争取时间。延迟策略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事件本身的延迟,即应用必要手段阻碍危机事件的发展进程,如通过设置“隔离墙”延迟“火势”蔓延,实施公关活动延迟媒体负面报道等;二是对事件影响的延迟,即拖延事件可能造成的恶劣结果,要么设想阻止它的发生,要么将其发生的时间置后,如在1998年的洪水危机中,中国政府采取的一个策略即是长江上游全力控制险情,为下游建设防护工程争取时间,减少洪水在更大范围内的泛滥。

信息是危机管理中最宝贵的资源之一。获得充分、有效的信息,是成功克服危机的重要保证。罗伯特.希斯提出的获得危机信息的“吸管式”策略和实情调查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所谓吸管式策略,就是像吸管系统能把水从容器中吸出来那样获取信息。希斯把吸管式策略划分为两类:一是分解策略,即通过监测报刊、电视、电台和互联网对危机的报道,了解媒体和公众对危机的态度、观点和行动,并将媒体信息在组织内部进行团体交流,以洞察内部员工对危机的感知、忧虑和信念;二是真空策略,即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将危机置于“真空”状态,以检查和评估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譬如通过电话、信函、e-mail、来访、座谈等形式获取利益相关者的信息后,对之进行客观的整理和分析,而非将组织自身的主观意见凌驾其上。

所谓实情调查策略,就是面向危机利益相关者,特别是受害者和目击者直接获取信息。这一策略有助于在非常状态下获得最可靠、最真实的信息,使组织能够做出科学决策、采取合理行动。希斯提出了实情调查策略的两种具体方法:格式化问答和格式化纪录,即按照一个清晰、明确的程序和框架问答和纪录被调查者提供的危机信息。

危机管理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冲击造成的损失。在管理学看来,降低损失有两项基本策略:一是采取“守势”,即保护遭到威胁的有形与无形资产;二是采取“攻势”,即通过积极的建设性的行动减少或避免资产损失,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于“危”中找“机”,创造新的财富。

保护型策略的采纳,需要区分如下几种情况:一是对正在遭受损害的资产,要通过抢救、转移、“舍卒保车”等做法,遏制损害的持续扩大;二是对即将遭受损害的资产,要采取果断措施加以防护,即“城门失火”与“保护池鱼”分而治之,避免“城门”、“池鱼”俱损;三是对受到冲击的无形资产,诸如信用、形象、品牌等,则需要通过沟通、对话、稳定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互动关系等方式加以维系和保护,新闻发言人在这方面担负着重要使命。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6

一政府形象在化解危机中的作用

政府形象是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的总体评价,良好的政府形象对优化政府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优良的政府行为又是有效政府能力的保障。可以说,政府形象是一种的能力资源,对化解风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在日常生活中培植和塑造一种诚实、负责任、廉洁和高效的形象,在危机管理中有效发挥这笔无形资源的积极作用。

首先,政府形象反映的政府信誉、威信是一种精神资源,能激励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信誉是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一种良好印象和评价,是政府服务于民,取信于民而树立良好形象的表现,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集中体现,是一种无形的政治资源。政府信誉的树立,能够促进政府的勤政建设,促使政府系统改进作风,提高政府造福于社会、谋利于人民的能力。政府信誉增强政府组织的内聚力与外张力,政府信誉反映了广大政府公务员共同的价值观,必然对政府系统内的全部成员有一种强烈的感召力,激发出士气高昂、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励公众共同克服危机。

其次,政府形象决定的政府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是一种能力资源,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危机。政府形象是构成政府影响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政府影响力体现着政府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心理关系,它是决定政府政策能否为公众所接受或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的一项重要因素,并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政府政策的心理、行为或行为倾向。政府凝聚力是指民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这种凝聚力可以使公众与政府情感容易沟通,关系容易协调,问题容易得到解决,进而能创造出一个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大好局面,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构成政府权威合法性基础。政府号召力,即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同舟共济,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能力。因此,政府形象是政府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可资利用的能力资源,当公共危机发生时,它能动员公众共同应对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对政府形象建设的挑战

(一)社会公众期待政府形象的理想性

由于政府在防范并化解社会危机方面处在关键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公共危机发生时,社会公众对政府的期待是理想的。公众所期待的政府形象主要有:

1.诚信形象。政府是社会最具公信力的组织,它对社会诚信系统建设具有根本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树立诚信的政府形象,首先要使政务公开,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只有实行政务公开,才能使政府在管理公共事物过程中保持中立和公正、维护公平竞争的秩序。并以此来营造一种“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环境。

2.服务形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随着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改革政府管理方式,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实现行政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服务型政府借助市场、社会的力量管理国家。既节省了政府开支,又使政府真正实现由“划桨人”向“掌舵人”的转变,实现从部门利益向公共利益的转变,谋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是政府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要彻底根除官本位思想,树立以民为本的意识,由“为民做主”转变为“由民做主”,淡化为官思想,强化职业意识,做人民公仆。

3.责任形象。所谓责任政府,是指一种政治原则,以及建立在这种政治原则基础上的政府责任制度。政府把老百姓的利益看成是最高点,真正从公共利益出发,善于倾听民众的呼声,了解百姓的疾苦,及时解决公众的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对政府的信任感,增强政府的责任心,从而有效的推进政府工作,真正树立起“创新、务实、廉洁、高效”的新形象。

(二)危机处理结果的不确定性

危机既可能是衰亡的开始,也可能是走向新阶段兴盛的契机。获得哪种结果,既取决于危机环境的压力状况,更取决于危机管理主体的状况和能力,后者起着决定性意义。

任何组织在经历危机状态的过程中,都可能面临着三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政府作为一种代表公共利益、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特殊公共组织,也不例外):一是组织无法承受危机的沉重打击,组织在危机中全面崩溃,不复存在;二是组织在危机中虽然存活下来,但是,由于没有及时采取适当、有效的管理危机对策,尤其是没有及时想办法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在危机后,组织形象严重下降,极度损坏了它在社会中原有的威信和地位;三是在危机中,组织不仅经受了危机带来的各种压力,而且由于它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危机管理措施和危机问题解决对策,使组织进一步巩固了社会地位和竞争优势。在公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也大幅度提高。

我国当前政府形象总体良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应以处理公共危机为契机,推进政府形象建设,完善原有的政府形象。重新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

三危机管理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一)通过信息公开塑造政府诚信形象

信息公开是保证人民群众在知情前提下实现民利的需要。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知情权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危机来临时,由于危机不确定性影响已大大超乎事件的本身,对社会运作体系、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一般公众很难对危机做出全面的分析,大多都会倾向于将危机发生的主要责任归结到管理部门。公开实情并采取有效行动,是政府的基本义务,人们有权利要求获得及时的、真实的信息。因此建立公众沟通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就是完备的信息沟通和管理机制的领导者和指挥者。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及时解释和公开相关的准确信息将会有利于危机事件向好的方面转化,公众在了解真相后会更多地表现出宽容和理解,这对危机的控制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全球化进程中,如果不提高危机信息的透明度,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危机发生时,市民对政府信心指数的增减,主要与政府的危机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密切相关,宣传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也是决定因素之一。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危急事件,如果政府信息不公开、不透明,各种谣言、小道消息就会趁虚而入,扰乱人心,只能造成更大的不稳定。政府定时向社会危机信息,积极引导舆论,让民众远离谣言,克服恐惧心理,减少不安定因素,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陛互动,增强政府在公众中的凝聚力和美誉度。信息的及时公布和公开,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增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感,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满足,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敢于公开危机信息,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的能力和信心的具体体现。政府进行开诚布公的对话与合作,有利于塑造诚信形象。

(二)通过指挥和组织处理危机来塑造政府服务形象

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上,政府必须建立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应急反应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和管理系统,将部门协调行动制度化以及建立统一协调机构,以保障各个部门及各级领导者能在第一时间对危机做出判断,迅速反应,政令畅通,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各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我们在各种危机面前转危为安。危机管理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的潜在伤害,控制危机局面,尽最大可能保护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

建立一个完善的危机处理系统,确保民众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建立预警机制和危机识别体系,

及时收集各种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辨别,对危机的后果事先加以估计和准备,有效察觉潜伏的危机,敏锐地洞见危机中隐藏的机遇,为危机处理赢得主动。危机发生前的预防是危机管理的重点,预防与控制是管理中成本最低、最简便的方法。预先制定科学而周密的危机应变计划,分析预计危机情景,建立一套规范、全面的危机管理预警系统,明确组织、责任、措施、资源、训练,一旦危机发生之后,这些系统就会快速地做出反应。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强化危机发生后政府处理危机的能力,把人民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及时掌握危机信号,分析事故原因,果断地采取措施,实施应变方案,明确指挥、协调和控制的组织与责任,实施危机评估,落实资源保障措施,强化沟通与媒体管理,从经济、社会、国际、国内等各方面减少危机的负面影响,并在危机处理过程中不断完善解决方案,尽可能把危机造成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形象。

(三)通过理性治理来塑造政府责任形象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7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政府生态危机管理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阐释

(一)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在于维持生态平衡与协调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维持生态平衡和协调是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只有维持生态平衡,才能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恩格斯曾经揭示了生态在人类发展中的意义。他认为:“文明是一个对抗的过程,这个过程以其至今为止的形式使土地贫瘠,使森林荒芜,使土壤不能产生其最初的产品,并使气候恶化”。

(二)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制度条件是改造不合理社会制度

自然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实质上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要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改变社会环境。因此,化解生态危机的条件之一就在于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在一个制度合理的社会里,“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三)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有效方式是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这一概念虽然马克思未曾明确提出,但是他的观点中却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思想。马克思认为,“一个生产部门的废料是另一个部门的原材料,反过来也一样……最后,进入直接消费的产品,在离开消费本身时重新成为生产的原料,如自然过程中的肥料等等,用废布造纸等等”。这段论述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思想,认为废弃物也可以循环再利用。马克思指出,“应该把这种通过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而造成的节约和由于废料的减少而造成的节约区别开来,后一种节约是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四)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基本途径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无视自然界的规律所导致的。因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条件就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是,人们也不能盲目的崇拜自然。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即人对人说来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说来作为人的存在,已经变成实践的、可以通过感觉直观的,所以,关于某种异己的存在物、关于凌驾于自然界和人之上的存在物的问题,即包含着对自然界和人的非实在性的承认的问题,在实践上已经成为不可能的了”。

(五)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基本手段是依靠科技进步

马克思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他认为充分利用资源必须依靠科技进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式;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那些废物的有用性质。因此,要把自然科学发展到它的顶点”。可见,马克思主张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对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从而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六)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的政府角色和责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应该注重提前预防,积极环保,而不应该先污染后治理,消极环保。马克思认为:“只有按照统一的总计划协调地安排自己的生产力的那种社会,才能允许工业按照最适合于它自己的发展和其他生产要素的保持或发展的原则分布于全国”。这意味着,政府作为社会的“大管家”,在化解生态危机方面的责任和作用重大。政府应该把资源所有和资源使用归为社会公共管理的范畴,政府有责任和义务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制定生态危机管理法律法规,向大众宣传生态文明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人类思想史的一次重大变革,系统地论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具有高度的前瞻性、全局性和辩证性。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当代政府治理生态危机指明了方向,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生态危机现状及影响

(一)自然资源危机

自然资源危机是自然界的资源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地球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陆地、动物、矿产能源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强度加大,导致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出现了土地荒漠化、草场退化、森林资源危机、水土流失、耕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危机。

(二)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环境污染主要分为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大气污染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温室气体排放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工业燃煤和尾气排放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它们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对自然界中的生物、水源、空气以及土壤都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不断扩张,导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经常会出现雾霾天气。这说明我国的空气污染程度在加剧。

造成水资源污染的原因主要包括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城市水污染。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污染最重要的原因。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种类多样。农业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而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进而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城市水污染源是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和废气引起水体污染造成的。其中,城市生活污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

土壤污染是土地因工业、生活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农药、化肥、排泄物、生物残体以及大气沉降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会导致农作物的污染,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当前,我国土壤污染出现了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由工业向农业转移、由城区向农村转移、由地表向地下转移、由上游向下游转移、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的趋势,逐步积累的污染正在演变成污染事故的频繁爆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是经济的发展却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如何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化解生态危机,已迫在眉睫。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掌握着治理生态危机所必需的公共权力资源,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化解生态危机。因此,政府应该构建有效的生态危机管理体系,自如地应对生态危机带给人们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的政府生态危机管理体系构建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国政府进行生态危机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原则,构建了360°政府生态危机管理体系(见图1),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管理。

(一)政治维度:构建生态型制度机制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出,改造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根本。也就是说,制度构建是政府生态危机管理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生态危机治理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制度规范的可行性。因此,要有效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就必须建立一套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制度。首先,建立科学的生态环境决策制度,提高生态环境建设的政治领导力。其次,完善法治管理制度,增强生态环境管理决策的执行力。再次,建立健全政府的生态问责制度,让政府环境管理责任具有可操作性、可执行性。最后,完善政府生态危机管理的协调机制,充分协调生态危机管理中不同的社会主体,从而有效地进行生态危机管理。

(二)经济维度:探索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

要化解生态危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探索生态化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马克思主义循环经济的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环保型生态化经济发展模式。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其次,要进行技术创新,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再次,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发展。最后,要着力构建节约型的发展方式。

(三)社会维度:公民参与机制的建立

由于生态环境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因此,生态危机管理具有复杂性和系统性,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公民等。因而,治理生态危机,要紧紧依靠广大民众,充分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探索和优化公民的社会参与机制尤为重要。首先,要为公民参与搭建一个良好的参与平台。如建立网上生态环境论坛、社区等,听取民众的心声。其次,要加强环保社会组织建设。社会组织是公众参与生态危机管理的重要力量,它在环境科技学术交流、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推动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法律维度:加强生态危机管理法制建设

强化法治管理制度,可以提高生态危机决策的执行力。我国目前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虽已基本成型,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同时,政府要加大执法力度,建立相应的奖罚机制,提升政府在引导规范企业行为中的作用。对于注重环境保护的产业和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低息贷款、政府补贴等;对于危害环境的产业和企业采取惩罚措施规范它们的行为,减少它们对环境的污染。

(五)文化维度:倡导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是化解生态危机的思想武器,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就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因此,进行生态危机管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大力培育公民的生态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维护我们身边的生态环境。首先,要树立生态危机意识。要让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严重后果,使人们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其次,要构建公民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要逐步建立学校、社会、政府“三位一体”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六)科技维度:建立生态科技创新体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强调科技进步对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科技进步是循环经济发展动力,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就难以实行循环经济的发展,也就难以化解人类的生态危机。因此,必须合理地应用科技,建立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生态科技体系。生态化科技是以现代生态学为基础,以节能、利废和实现循环为特征的新兴科学技术。在技术创新中融入生态元素,走绿色技术发展之路,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科技创新是进行生态危机管理,化解生态危机的重要手段。作为技术创新的引领者,政府需要协调好企业、市场、技术、公众等各方面、各层次的关系,以保证生态化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恩格斯著.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84

2.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25卷[m].人民出版社,19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0

4.资本论.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4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8

关键词:公共危机;网络治理;权力分配

中图分类号:D035;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08)03-0055-05

作者简介:

向良云(1980-),男,南京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ヒ弧⑼络治理:我国公共危机应对中日臻完善的政策思路

ハ执社会发展过程中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悖论”、环境的动荡性、人类理性的有限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所注入的更多不确定性,使得各种公共危机成了社会环境的常态,也成了理论研究的热点。危机必须,也是可以加以科学应对的,这已成为了理论与现实的共识。针对政府组织自身存在的条块分割、组织惰性等结构以及能力、资源等方面的缺陷,实现政府组织自身的充分整合并纳入多元主体的参与而形成纵向垂直管理、横向彼此互动、资源共享、协同作战的层层联络、环环相扣的网络化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分类分级、条块结合的网络化、立体化管理体制,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治理格局,成为公共危机应对实践的前瞻性要求,也是我国日臻完善的现行政策思路。

ァ豆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作为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改变现存的条块分割的弊端,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乡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同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则更加明确了多元治理主体在治理公共危机中的作用,强调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紧紧依靠群众,军地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要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在动员群众、宣传教育、社会监督等方面的作用,重视培育和发展社会应急管理中介组织。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提供资金、物资捐赠和技术支持。

ザ要将这一前瞻的思路与理念付诸实践则首先要求突破传统的“管理”思维而引入“治理”的概念框架,要求用一种整体和全盘的方式,重新整合政府组织内部以及社会中先前的那些支离破碎的部分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功能与效用,形成多元主体之间彼此依赖、共享权力的动态性自组织网络系统,实现从传统单一的强势国家、政府单一主体、单向度封闭半封闭管制或管理向多主体的、双向度的、开放式的社会共同治理网络的转变,从而构建起普通公众-社会组织-政府部门-国家一体化,点、线、面相结合且网格化、全覆盖的动态性、柔性化的公共危机治理系统[1]。更重要的是,危机治理不能简单等同于危机后的处理,这种网络治理结构的大力作为应该贯穿于危机的整个生命周期,积极参与风险评估、危机预警、决策指挥以及恢复重建等各个核心环节而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危机治理格局(如图1所示),绝不能仅仅局限于危机爆发后的被动参与。

ネ1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的治理过程

ザ、传统权力分配格局: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运行的体制性掣肘

ス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的塑造并不仅仅是一种组织层面关系结构的构建,与我们所预期的协同效应之间也并不是一种简单的线性对应关系,它更要求的是一种体制的变革,甚至是重构。强调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的自组织特性和自我管理方式以及弹性、柔性的组织设计,并不意味着完全排除了强制性权力的存在。而恰恰相反,权力是各个主体自主行为并获得整体合力的支撑性力量和体制因素,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构建与危机治理过程要求相适应的权力分配模式,为之提供体制性保障。

ト力是作出行为选择并影响其他人以朝着预期结果努力的能力,为形成有力的指挥、统一的领导和强有力的执行力并实现管理效率的最大化,人类对于权力的要求本能地倾向于集权。现代国家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权力分配机制是以政府为单一权力中心、在政府内部以层级为依据的集权化分配模式,秉承“强化政府就是提高行政首长的权威和权力,权威无限的机构优于权威有限的机构,管得多优于管得少,集权的解决方案优于权威分散于多种决策结构的解决方案”[2]的理念,将来自社会让度的权力集中于政府组织尤其是政府组织高层手中。尽管行政权力在整个政治框架和制度设计中就其所受到的制约而言具有民主与参与的内涵,但就官僚制组织或行政权力自身而言,一直表现为一种高度化的集权。随着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和公共事务的日益复杂化,政府权力也采取分权、授权等形式力图实现权力更公平的分配,但这种权力分配仍然是以政府为核心和主体,基于政府内部以及社会组织与政府之间的讨价还价而获得的,并缺乏坚实的体制和制度支撑。危机治理过程中人们对于政府作为的美好期许以及整合资源、快速反应的要求也使得权力集中成为被普遍认可的思路,同时政府组织为维护其地位以及基于其他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治理过程的合法性、社会稳定等众多因素的考虑,也往往倾向于将自身视为危机治理的核心主体而将其他主体置于被动参与和配合的地位。

コ先唬借助于政府的强势作为,这种集中化的权力分配模式在社会发展,尤其在线性环境的常态管理过程中确实能获得其所期望的最大效率和一致行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种成功是以行政官僚作为各个领域的专家,并能够全面获知所需知识与信息为前提假设的。而在现代公共管理,尤其在危机治理过程中,知识与权力天然合一这一成功的假设前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与权力的广泛分离已成了普遍的现象,由此导致的是具有专业优势的主体却缺乏自主决策权,而具有决策权的主体却面临着知识与信息极度稀缺的尴尬局面。其结果都必然是治理的不足或失效:

ヒ环矫妫那些身临危机前线并掌握重要知识与信息的主体只有微弱的(甚至完全没有)决定权,只能在危机爆发后响应政府号召并按照政府规定义务性地被动参与,即使愿意积极参与也由于自身行动权的缺乏而难以将核心优势转化为现实行动计划。这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以及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导致其危机治理主体地位的持续弱化。事实上,管理本身就是权力与信息、知识的交换过程,权力并非零和博弈,高层向下授权可以制造出一个更大的“权力馅饼”,增强组织中的权力总量[3]。因此,要发挥多元主体在各自领域的核心优势,首先得赋予其相应的权力,这是公共危机治理的内在含义,也是现代社会民主化进程的现实要求。

チ硪环矫妫政府仍然是危机治理的唯一核心主体,仍然没有改变政府自身单打独斗的局面,政府组织仍然难以避免其在信息、能力、资源等方面固有的内在缺陷。危机治理过程中决策者根本无法获知关于公共危机的全面信息,组织结构中的众多层级对信息的吸收和加工处理的不确定性的天然倾向,更是严重威胁到信息传递的真实性与完整性,政府高层组织由此只能在信息、知识与资源极度缺乏的情境下来作出决策,结果必然是要么决策滞后,要么决策失效,甚至根本不作决策。更严重的是,还是以运动战的方式动员广大社会力量来执行这些原本就滞后、失效的决策,这本身就蕴涵着巨大的危机而将形成新的危机源。

因此,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的顺利运行迫切需要构建新的权力分配模式,既要赋予多元主体一定的自主行动权以发挥其核心优势,更要以此为基础整合各自的行动而作出及时有效的全面应对,获得危机治理所需的整体行动和效率最大化。而在解决这一看似悖论的问题过程中,核心在于如何解决如今权力与信息普遍分离的致命缺陷。

ト、构建与信息和知识相匹配的统分结合型权力分配模式

ピ诖统官僚制组织形式中,权力与权威主要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层级,而在网络与知识社会中,权威则更多地取决于所掌握的知识和信息。阿尔温•托夫勒认为,社会权力的基本源泉有三种,即暴力、财富和知识,而知识无疑正逐步取代暴力和财富而成为最为重要的权力来源。“一场革命席卷今天的后培根世界,权力发生了最深刻的转移:暴力和财富本身都开始依赖于知识”[4]。知识与信息成为最为重要的权力源(如图2所示),这必将促使权力的重新分配以保证与知识与信息的匹配,哈耶克就曾明确提出,经济效率取决于决策权威和对于决策起支撑作用的知识之间的匹配关系。

图2权力与知识的正相关关系

保罗•S•麦耶斯认为,解决知识与权力不匹配的问题,有两种方案,一是把知识赋予掌握权力的人;二是把权力赋予掌握知识的人[5]。哈耶克(1989)认为个人的大部分知识产生于具体时空环境下的具体情势之中,知识具有显著的情势依赖性,情势是难以再现的,由此决定了具有情势依赖性的知识很难为其他人理解和掌握,本质上不能进入统计并很难以统计的形式传送到任何集中的权威那里,决策者根本不会获得有关特定时间与地点环境的知识,因而保证决策正确的唯一方法是进行决策权的分解。有人则认为信息技术使得高层管理者能快捷、准确地了解相关信息而使得权力趋向更高层的集中,如詹森和麦克林(1999)认为按照专门知识(包括“地域”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分权,按照一般知识(显性知识)进行集权是改进决策绩效的理性选择[6]。

ナ率瞪希知识与权力在现实实践中到底如何分配的关键在于知识的性质、知识在组织中的分布状态以及知识传递成本。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是多元的,既包括危机决策的科学知识,也包括与危机特定的地点和时间相关联的专业知识,而事实上后者往往被视为各自的核心竞争优势而难以进行无障碍、全方位的交流与沟通,同时本身具有的隐性知识的特性使得其更难以统计并以集中的形式传递到集中的决策权威主体那里。更重要的问题在于,这些知识是否值得为了保证其真实有效性而付出巨大的成本来转移或需要多大的成本来进行这种转移。

ヒ虼耍知识与信息的高度分散化要求权力也必须相应的分散并与知识的分布相匹配。同时,各个治理主体分散于各个社会角落,使得知识与信息也相应高度分散化,需要赋予各个成员组织一定的自主行动权而形成单元自主行动机制,使各个成员组织都能在各自核心优势范围内及时作出相应的行为选择。同时危机爆发后的威胁性和破坏性迫切需要在时间和资源都极其稀缺的条件下作出及时、有效的对策选择,约束各个主体的自主行动而作出及时应对,这必然要求权力的相对集中。

ナ率瞪希集权与分权两种分配形式是可以同时存在,并行不悖的,单一的统与分都不足以解决这一看似悖论的问题。我们所需要塑造的则应该是知识的不同类型与权力相匹配、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权力分配模式(如图3所示)。

图3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的政府间权力的分配模式

1.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权力分配的时间维度:平战结合

サ谝唬常态管理中与隐性知识相匹配的分权。危机治理中,包括地方政府在内的各个主体都是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同时也可能是直接的危机源,很多危机本身都源于其自身的非理,他们对危机有着更为深切的感知和了解并具有各种相关专业知识,这在主观和客观上为危机治理过程中知识的上行传递带来了难度和巨大成本。相比较而言,多元主体所形成的触及社会各个角落的网络在风险评估、危机预警以及恢复重建过程中更能发挥其核心优势。因而,作为一种社会长效的应对体系,纳入众多主体的公共危机治理框架则需要平时的分权协作。在平时的常态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赋予各个地方政府、各个政府部门以及社会应对单元以相应的自主行动权和资源,任一结点即为决策单位,都有权对出现的问题与外部环境进行协调以迅速解决之,都可利用其广泛的触角发现社会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收集社会预警信息,判断危机发生的可能性并将其尽可能的就地解决。通过政府组织内部的横向与纵向分权以及对社会组织及公民等多元主体的权力授予,并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由此形成危机应对中多元的权力主体共享权力、分担风险的网络治理结构,构建起平时深入社会各个角落的敏感的预警机制和危机后的社会联动系统。

サ诙,战时与显性知识相匹配的集权。危机治理同样需要形成统一的行动步骤、预案体系以及基本的行动选择方案,这类显性知识是可以,也是必须集中于高层核心机构手中的。当公共危机,尤其是影响面比较广泛甚至影响到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危机爆发时,其有效应对将依赖于政府组织,尤其是依赖于高层组织对社会应急资源的调配、整合能力以及对组织间、个体间冲突与矛盾的解决能力。同时分散于社会各处的主体能在危机爆发后自发有效地协作吗?这是不可以想象的。同样不可想象的是他们能够在动荡与混乱的危机情景下塑造全局的视野并形成统一的行动计划。这一切都要求政府组织集中相应的权力而形成统一指挥、统一领导、整体联动的治理格局。因此,在战时我们需要强调政府和国家的强势,实现社会权力向政府组织、尤其向政府组织中危机治理核心机构的集中,由其充当危机治理体系结构中的“大脑”的角色,赋予其专门的权力并提供充足的资源,以此来协调和整合成员组织的行为。

ヒ虼耍我们需要视知识与信息类型的不同而实现权力的统分,同时也应视危机的危机类型、危害程度、影响范围以及持续时间等维度的不同而不断实现统与分的结合,实行“集中解读危机,分类分级决策,统一监督管理”的决策模式,即在单一危机类型的应对过程,可充分发挥各个部门的专业和信息优势,实行分别应对,而在需要多方共同出击、联合行动时,则应由统一的决策和协调核心机构集中相应的权力和资源,实现公共危机的集中、共同应对。

2.公共危机网络治理结构权力分配的过程维度:渐进分散

ビ胫识和信息相匹配的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权力分配模式是以地方政府和社会组织、公众具有较强的危机应对能力为基础的,但就现实而言,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有待提高,社会应对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有限,因而决定了这种权力分配模式的塑造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サ胤秸府因其亲临现场并对现实情景的准确把握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公共危机的治理过程中,一是需要将地方政府视为独立的行为主体,充分认识到其核心优势,将其纳入到危机治理的网络结构之中并置于公共危机治理的前沿阵地;二是应将政府间的纵向关系由原来纵向的层级权力结构,演变为一种高度复杂、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集体行动网络结构,实现两者间优势互补、互相依赖的互动模式。这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进一步加强行政体制改革,在缩减组织层次、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的基础上建立各个层级的危机治理核心机构,以整合该层次资源,提升地方政府的危机治理能力。

ァ吧缁岱秩ㄊ堑谝环秩ǎ中央与地方分权是第二分权,其中第一分权是第二分权的基础和前提。”[7]网络治理结构意味着“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转变,通过参与的多元化,体现出公共治理的分权化效应,这是现代公共治理体系的最为显著的特征。这需要社会组织具有相当的自治能力和资源储备。就我国的具体国情而言,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存在着先天发育不足和后天发展不够的缺陷,它们在各个方面都对政府具有较大的依附性,短期内很难在危机决策过程中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因此,现在非常需要探究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社会分权模式。首先应该着力培育市民社会,实现政府权力向社会权力的渐进转移,在政府权力与市民社会权力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使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达成和谐一致的互动关系和最佳的运行状态。

ソソ的让渡、拓展和边缘替代[8]过程无疑是其中有效的选择,让渡是指某一社会行动者将自己掌握的资源、责任和功能等转让给另一社会行动者的过程;拓展是行动者积极的活动,是其采取一定方法扩大自己活动空间以有利于自己生存的活动。由此可见,让渡是非政府组织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拓展是其主动谋求生存的行动。而边缘替代则是指:非政府组织职能是以替代政府相对来说是不甚重要的职能为特征的,其对于政府非核心职能(边缘职能)的替代称为边缘替代;它是让渡过程与拓展过程的合成,其边缘即是相对于中心而言的活动领域。政府采取“分步走”的战略实行逐步授权,将自己“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事务即边缘性职能逐渐交给社会去管理,使其通过这种边缘替代过程逐渐发育和成长起来无疑是最为理性的选择。因此,这种社会分权应该,也必须是一个逐步的过程。

バ枰强调的是,在构建平战结合、统分结合的权力体制过程中,权力的重新配置不应是中央与地方、地方政府以及政府部门之间基于经济与政治利益上讨价还价谈判的结果,而应该是基于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权力与利益共享。因此,在具体的权力分配过程中,必须在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原则的基础上,从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上对政府间权力的分配以及责任与利益的分割作出明确的界定,并避免在权力分配过程中形成的盲区与空白。

プ凵纤述,公共危机治理是危机应对中一种新的概念框架,也是危机应对的必然要求。为了发挥多元主体在各自领域中的核心优势,形成具有无限活力与弹性的网络结构,保证决策的及时、有效性,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权力与职位相匹配的观念,构建与专业知识和技术相衔接的权力配置体系,视危机情景的不同、知识类型的不同而实现平战结合与统分结合。这对于促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以及提高危机治理的有效性都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

参考文献:

[1]刘霞,向良云.公共危机治理:一种不同的概念框架[J].新视野,2007,(5).

[2]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42.

[3]理查德•L•达夫特.组织理论与设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339.

[4]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20-24.

[5]李D,魏峰.论直线制组织中知识与权力的匹配[J].亚太经济,2004,(1).

[6]李卫东,林志扬.网络信息技术下基于知识的决策分工、决策绩效和决策权力的配置[J].中国工业经济,2007,(3).

[7]谢志岿: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需要两次分权[J].江海学刊,1998,(1).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9

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处理公共危机过程中的组织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人员配置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的总称。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是指通过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系统内部组成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的相互作用实现其特定的功能,主要包括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公共危机决策机制、公共危机资源配置与保障机制、公共危机新闻机制、公共危机善后管理与评估机制。公共危机的特点: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日益增加、危机信息的传播速度愈发迅速、危机导致的破坏性波及的范围更加广泛、危机的种类日益繁多、危机发展趋势与后果的预测性难度日益加大等。

二、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法治化的主要内容

(一)公共危机管理体制法治化

在公共危机管理制度法治化方面,公共危机管理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应该以国家法律宪法为依据,赋予这些制度、规定在公共危机管理活动中以至高无上的权威而非一种摆设,当然这种权威不能与宪法相抵触。在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法治化方面,为了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率和效能,精简机构、减少层级、进一步推进大部制等思想是法律有关组织机构设置的主要理念。在公共危机管理权力分配法治化方面,一方面通过详尽的、完备的法律来明确界定从事公共危机管理活动的所有人员的权力与义务;另一方面,应建立一套法律明确规定哪些职权的获取适合采取选举制、哪些职权的获取适合任命、哪些职权的获取适合世袭等。

(二)公共危机管理机制法治化

危机预警系统是危机处理的关键之一,像人体的系统一样,每当病毒入侵肌体时,预警系统首先向大脑中枢系统发出信号,并通过大脑中枢系统的指挥,组织、调动力量进行抵御,预警系统的关键在于反应的迅速与信息的准确。决策机制是指有关决策流程和方式的制度化或潜制度化的组合方式。决策机制通常是决策体制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受决策体制的制约,又为决策体制服务。法律还要规定参与决策制定者所要承担的责任,同时要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这样在其履行监控决策实施职责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能够在其权限范围内及时进行调整决策方案,使得决策目标尽可能的实现。各种资源的生产、分配与共享,以及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直接影响着政府和社会的危机管理能力。

三、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在组织机构设置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一些公共危机管理机构,但是缺少常设性机构,大多都是临时性机构,部门条块分割、协调不足,目前我国缺少国家层面的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这些机构的部门领导大多由相关行政部门首长兼任。

(2)在权力分配方面,虽然各级应急部门的垂直应急管理体制较为完备,但各部门横向之间的职责分工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职责交叉和管理脱节现象并存,缺乏统一协调。我国目前大多是临时性机构,加上历久以来的官本位思想,使得走在危机管理活动一线的人员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完全听任上级的知识行事,缺乏自主意识,同时,上级领导官本位观念浓厚,不愿意放权,在很多公共危机面前采取独断的家长式的方法,甚至是拍脑袋决策。

(3)在人员配置方面,由于公共危机管理机构的临时性,聚集到一起的人员之前互相并不了解,主要负责各自要管理的内容,比如有些人只知道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但是在危机真正爆发之后就手足无措了,不知道如何才能帮上忙,可能别的人员如负责紧急应对危机的人就会抱怨前者危机预防不到位,抱怨其提供信息不全面等,这样就会在危机还没有解决之前,组织内部就已经一团糟。

四、加快推进和完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法治化的建议

(1)建立和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考虑到中国的具体情况,国家有必要在中央政府建立高层次的危机管理的领导、指挥和协调机构。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明确中央各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危机管理的职能、职责和责任。考虑到公共危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赢明确不同政府机构在承担某些特定危机管理的职能和职责,这样便于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危机管理体制。

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篇10

组织危机是指组织规模过大,效率低下,组织机构与企业成长阶段及企业战略不相适应,管理体制不完善,组织文化落后等导致的危机。如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经营会出现变动,容易引起组织结构和经营战略的不相适应。其具体表现在:

1、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过多,致使企业管理成本过高,部门间横向沟通过少,冲突多,协调难,组织效率低下;盛行,大量文书性计划、多级程序的报告和经常性会议,使下层经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挫,决策及制度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组织文化中保守、封闭、安于现状成分增多,组织创新难,进取心不足,使企业出现危机。

2、管理体制不完善,在一些企业的制度管理是“人治”而不是“法制”,企业在决策、激励、约束、绩效考评体系等方面制度不全面,在人力、资金、技术研发等关键资源的配置方面,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控制系统,导致管理混乱。抑制了企业业务的扩展,导致企业出现危机。

3、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阶段、企业战略变化的不适应。直线制、职能制、事业部制、战略业务单元、扁平化组织等每种组织结构都有其相应的优缺点。企业是不断成长的,企业战略也有可能变化,因此会出现组织结构与企业成长阶段、企业战略变化的不相适应,从而使企业出现危机。

二、基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组织危机特征分析

阶段性的企业危机是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产生的组织结构上的不适应,企业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顺利度过自身成长中各个阶段的企业危机,才能有长远的发展。按照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组织危机阶段性特点,我们可以把一个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以及组织创新阶段。

在创业初期,企业业务少,市场面窄,员工较少,企业各项管理工作都处于不稳定、不规范的状态,员工间没有明确分工,企业实行的是松散的组织结构。由于尚未建立起健全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管理活动的控制主要依靠创业者的亲自监督,创业者必须事必躬亲,再加上过多例外事务需要处理,从而导致领导者的时间危机感。在创业末期,企业规模扩大和人员增加,导致企业简单的、临时的、非正式的组织结构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时管理、组织各协调工作量剧增,松散的组织结构成与企业发展不相适应。随着企业不断成长:在创业末期,企业会遇到第一次企业组织危机――领导危机,突出表现在企业领导层缺乏相应的管理技巧和技能。失去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有效控制。

企业成功度过领导危机进入成长期,该阶段企业逐步建立起正式的组织,规章制度逐步健全,经营管理逐步走向正规化。企业往往建立功能型组织――职能制,这种组织结构在成长期的初期及中期与产品、市场的不断扩张相适应,但在末期,当功能型组织由单一产品向多系列多领域发展,市场扩展到更大区域、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时,由于员工增加,部门层次增加,企业管理活动趋于复杂化,对决策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各个分支机构的管理者开始要求在自己的领域拥有一定的自,而不是事事必须接受企业高层领导的指挥和调度。而基层经理自少,不能对市场、生产及其他领域的事务作出快速反应,就会导致企业出现专制危机。此时企业领导层往往还没有摆脱发号施令的习惯,且认为中下层管理人员缺乏自主能力而不愿意下放权力,从而产生了领导层的专制危机和中下层管理人员的缺乏自危机,突出表现在企业领导者的家长制作风导致中下层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甚至导致企业关键人才的流失。

解决专制危机后,企业实行集权和分权的组织机构,进入分权阶段,即权力下放。这时企业通过建立一个分权管理的事业部型组织,可以是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或成本中心。这种事业部是一个分权制,每个事业部在授权范围内独立进行经营和决策,并对经营业绩负责。这种组织结构给企业带来了灵活性,同时也调动了下层经理和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了企业业务、市场的进一步扩展。但是由于各事业部都有较高的权力,且有不同的经济利益,使得企业整体资源不能共享,协调困难,管理成本高,单个事业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可能偏离企业总体战略,因此事业部伴随控制危机,这种危机会随着事业部规模的扩大、事业部数量的增多而且日益明显。在权力下放中所产生的危机则为控制危机,其具体表现为部门工作脱离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部门与部门之间协调困难、本位主义和倾向抬头、出现过多的非正式组织或有的演化成小团体、组织不思进取、企业边际效应被破坏、利润总额减少等。

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创新,否则就会走向衰退。企业发展到组织创新阶段,其规模和实力都已经相当强大,企业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其自身免疫力也已经相对较强。该阶段企业的危机可能表现为企业组织涣散、组织结构的运转动力慢慢减弱、组织管理无章可循、企业领导层对未来环境发展趋势不能做出正确的预测并很可能制定出不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方案使企业的发展容易误入歧途等,因此在可持续发展阶段的企业组织危机为战略决策危机。

三、企业阶段性组织危机处理方法

如果把三国时期的蜀国看作是一个企业,在创立初期,刘备三颐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聘请诸葛亮为职业经理人,将企业管理大权交给诸葛亮,从而避免了领导危机。从领导方式上来说,诸葛亮采取指令式的领导方法,张飞、赵云等人分工都由诸葛亮来安排,这种管理方式在蜀国规模较小时很管用。然而当蜀国逐渐壮大后,诸葛亮本来应该让权力下放,合理授权,但他依旧事必躬亲,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蜀国最终也因为核心领导人的离去而走向衰落。

因此,解决企业组织危机的关键是找出不同阶段的重点危机及其主要原因后,企业采取一定的处理措施解决危机。企业组织危机处理方法如下:(1)领导危机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领导者来解决,创业者可以通过学习将自己变成一个管理者,也可以聘请职业经理人。此外,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控制体系。(2)对于有效的解决专制危机的关键在于合理分权。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成员的增多,应使组织结构扁平化,决策权下放。(3)解决控制危机的有效办法是采取更有效更实用的组织结构,使传统集权式组织转换为柔性组织。同时激励员工,促进优秀人才的吸引与保留,并促使企业组织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提高解除组织危机的信心。(4)解决企业的战略决策危机除了要求企业的领导层有高超的决策艺术外,还要严格遵循科学的战略制定程序,更重要的是要迅速把握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并做出战略调整。此外,组织创新阶段是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时期,对企业

组织水平要求更高。为避免企业组织机构功能逐步衰退,可持续发展期的企业必须进一步加强企业组织危机管理,并进行组织结构创新。组织通过更新,调整组织机构,重建决策、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培育新的组织文化,以促进企业内部纵向、横向的沟通,提高决策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反应能力,降低管理成本等措施,使企业摆脱危机。

四、企业组织危机处理策略

(一)企业建立危机观念防范组织危机

企业必须具备危机预控观念,在制定各项组织政策过程中,要有利于对组织危机进行预测,帮助企业进行组织危机预警和组织危机评估,并按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进行排序,以帮助企业确定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建立学习型的组织防范组织危机

建立学习型组织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优秀大企业发展了上百年,它们还要不断充实学习,而且历来重视内部员工的学习,以适应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而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不过发展了短短十几年,差距是明显的。如果企业目光短浅,满足于暂时的成绩不求进步,就会陷入组织危机,导致满盘皆输。

(三)实施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防范组织危机,并建立基于共事愿景的企业战略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对组织人力资源活动的计划和实施,它强调人力资源计划与组织战略的结合。人力资源工作越来越多地参与到有关组织未来发展的愿景制订中。组织的人力资源活动如果停留在一般的事务性工作中,而忽视共享愿景的建设,则可能在事务性的招聘;选拔、评估、奖励等方面埋下组织危机的种子。实践证明,愿景式领导(visionaryleadership)是维持组织发展,促进组织变革,帮助组织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愿景实现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如果企业未能从战略的高度建立科学的人员考核机制、激励体系、合理公正的晋升制度和公开的人才竞争机会,组织危机的出现是迟早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