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十篇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十篇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2:48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1

【关键词】急救护士;培训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260-02

1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护理人员13名,年龄:20-41岁;学历:中专10名,大专3名;职称:护士6名,护师5名,主管护士2名;其中招聘护士9名,从事急诊护理工作1-3年10名,5年以上3名。

2培训内容

2.1理论培训

2.1.1灾害一般知识:包括灾害的定义、种类、特点及各种灾害对人体的伤害和救治技术,增强急诊护士对灾害的认识。

2.1.2现场救治知识包括护士的主要职责:伤情判断、检伤分类、伤员转运、登记统计、护理文书及常见急危重症院前处理流程等,增强急诊护士的救治能力。

2.1.3急症护理知识包括各类烧伤、颅脑伤、胸部伤、腹部伤、骨折、休克、大血管损伤、各种急性器官功能衰竭、心跳骤停、各种急性中毒等,增强急诊护士的急症护理知识。

2.1.4批量伤员抢救知识成批患者抢救工作流程、各自职责。

2.1.5自我防护知识:灾害现场可能对救援人员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加强各类灾害自身防护知识的学习,包括环境、疫情、安全等方面的防护知识,增强急诊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

2.2急救技能培训

2.2.1院前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畅通气道、海氏手法等。

2.2.2专业救护技能:气管插管、静脉留置针的使用、给氧、清理呼吸道、洗胃、胸腔闭式引流、胃肠减压。

2.2.3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维护: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机等。

3培训方式

3.1制定培训计划和评估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制定规范化的培训计划,从理论、操作、规范服务等方面全面培训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质量、效益、津贴挂勾,加强岗位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3.2建立多种学习途径

(1)人人参与以熬新主编的《急救护理学》为蓝本,年头制定学习计划,每人负责一个章节,每月安排一人讲课,从各常见疾病的基础知识如:解剖、病理生理、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到急救原则、护理常规。在备课的过程中自觉的把相关的理论知识全部学习一遍,促使护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每季度组织一次急救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等,及多功能心电监护仪、机器洗胃、电除颤、呼吸机使用、急救用药等急救技术与知识培训。先由临床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及护士,进行各项操作技能的演示、讲解及各项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由科主任、护士长及讲课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参加训练的护士进行逐一考核过关。

(3)一对一跟车督导我科院前急救小组由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机组成,在急救现场只有一名护士,这就要求护士具有较强的独立业务素质。年轻护士在出诊时,派一名有经验的高年资护士随同,观察年轻护士的整个处理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告知年轻护士,与之分析交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3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培训的机会相对较少[1]。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了广泛运用[2]。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可以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根据疾病好发季节及科内收治病人疾病特征,选取常见的、有代表性的病例:如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性左心衰竭、批量伤员的处理流程、院前急救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复合性外伤等,由护士长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配置,上报医院护理部批准备案,最后由医院医务科、护理部督导组织实施。

4讨论

急诊科在临床治疗和院前急救中具有自身特点: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院前急救现场往往只有一个护士。针对这些特点,要求急诊专科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方能适应快速、多变的急救要求。把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关键,可全面提高急诊专科护士对急危重症的快速应变能力,对疾病能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判断,提高院前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经过几年的实施,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急诊急救的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

参考文献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2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才培养;

     急诊科与其他科室有别,急诊科是处理危急重症患者临床一线科室,其接诊患者病情急、病种类别多、治疗和抢救过程复杂等。针对急诊科的特殊性,要求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急诊护理素质[1]。但急诊科护理要对急诊科护士进行专科培养才能提高急诊护理治疗。本文根据我院特点,对急诊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进行有益探索。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科现从事急诊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以上人员符合以下条件:从事护理工作满5年,其中急诊护理工作1年以上;在专科考试中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均合格。

    1.2方法

对所选护理人员进行急诊专科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理论、抢救技术、抢救程序、职业素质。①专业理论培训。针对各个临床专业的急诊疾病,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每年派送我科护士2名到国内实力强的大医院进行专科进修学习,分期分批派送急诊护理人员参加国内相关急诊护理培训班。定期组织急救护理讲座,聘请相关专家讲座,力求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常见的急诊疾病的发病原因、发生和发展机制、临床症状和体征、急救措施等,在院内开展急救相关新技术、新业务等。本科急诊护理人员要每月组织业务学习,由本科年资高的护理人员授课,重点讲述常见急诊疾病的观察、护理及抢救措施和经验教训等。通过业务学习,护理人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每周晨会进行提问,遇到特殊问题随时进行提问,特别是常见急诊疾病的观察内容和注意事项等。每月组织理论考试,考试内容为业务学习、业务培训、常见疾病的相关理论、抢救及护理程序等。②抢救技术培训。急诊科急诊病种多,涉及专业多,需要急诊护理人员对各种抢救技术熟练掌握。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常用的抢救技术培训入手,掌握心肺复苏相关技术、气管插管技术、呼吸机的连接和使用、电动洗胃机的操作方法、电击除颤技术、心电监护相关技术、心电图检查技术。电动吸痰器的使用等,上述常用技术每位急诊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每月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技术操作考核,对常用相关技术操作进行考核,指导熟练掌握。③抢救程序培训。在抢救程序培训中,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在疾病抢救过程中人员配置,严格操作程序培训,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首先根据病种制定出相关抢救程序,打印成册,要求急诊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当护理人员随同急诊医师出诊或者在院内急诊时,立即执行相关急救程序实施急救护理,保证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救治,充分发挥护理的主动性,改变过去传统遵医嘱实施急救护理的被动性,避免因延误抢救时间而导致急救效果差的缺点。

④职业素质。聘请礼仪专家讲授护理相关的着装、工作仪表和语言等方面礼仪知识,使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急诊护理专业技能的同时,使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服务时举止稳重、得体、大方,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及家属信任,提高护理效果。转变观念,采用优越的价值观指导患者改变传统的护理意识,使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为患者提供最优秀的护理服务。

    1.3观察指标

观察培训前和培训后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情况,重点考核心肺复苏、点击除颤、心电监护、心电图、电动洗胃、电动系统、呼吸机操作、气管插管技能操作,考核内容满分为100分。观察培训前后工作效率情况,主要考核护士在急诊过程中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气管插管所需时间、病人对护理满意情况等。

    2结果

    2.1培训前后护理技能操作考核情况

培训后电击除颤、电动洗胃、呼吸机操作、气管插管技能操作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培训前后护理服务情况比较

培训后后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气管插管所需时间显著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该是专业知识丰富、急救操作技能熟练、职业道德素质高的专科人才。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急诊护理人才,国内外急诊护理业内都在探索急诊专科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不论何种培养模式,均是有利于培养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2,3]。我院急诊科也在不断探索急诊专科护理人才,我院从专业理论、抢救技术、抢救程序、职业素质方面实施对急诊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以上四个方面能够较好的提高急诊护理人员对急诊疾病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能够提高急诊护理中的抢救技术水平、能够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此种培养模式效果也得到证实。

本文结果显示,实施培训后,操作技能和护理服务均较培训前得到提高和改善,提示从专业理论、抢救技术、抢救程序、职业素质方面实施对急诊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可行的,有利于急诊专科护理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周立,陆叶.对设置专科护士的调查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B):24-25.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3

【关键词】门急诊护理常见问题应对政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3-0233-01

1门急诊中护理存在的问题

急症医学的特点是涉及到很多学科的参与与求助的,急诊护理对于病人常常设计到很多学科和专科。同样这也就要求急诊必须作为医院和社会的一个窗口,在医疗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进行全面的救治。由于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急诊的护患关系是比较短的,病人的病情比较危急,情况不好,很容易产生矛盾和纠纷。我国急症护理的工作存在很多的问题,首先就是整体的护理理念欠缺,护士在接诊、分诊的理念比较落后,专业技术也不是很熟练,抢救物品和管理不够完善,护士抢救的意识不强,法律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比较淡薄,护士长期的超负荷工作,护士队伍的年龄比较轻,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比较薄弱,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沟通能力,缺乏特殊事件的应急能力

2门急诊护理的解决措施

2.1树立并强化以病人为中心整体的护理理念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化护理作为基本的指导,以护理的程序为基本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管理,以其中一种作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和护理理念,根据护理对象的心理、文化、精神等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提供一个适合的最佳护理方案。对于急诊的护理专业来讲,更为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疾病,需要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各方面反映,而不仅仅是器官或是组织发生改变。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由医院延展到院前,主要就是以救治病人的生命为基本的出发点,快速地开展和识别现场急救的情况,在医院内,要由简单的护理扩展到组织协调多方面的护理,使病危的病人在最短的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另外,作为一名急诊的护士,最好能够体恤病人的痛苦,能够同情病人的困难和遭遇,要尊重病人的想法,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不断的创造积极的条件,尽可能的满足病人从心理到生理到社会各方面的护理需求。给病人提供一个全方位优质的医疗服务

护理的过程中,护理的本身理念得不到医务人员的认同,这样再好的工作理念,在先进的护理理念都是没有用处的,这样护理工作的质量也不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所以,要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度的建设和改革,将这种服务的理念更加的平常化和日常化,以制度的强制性来保护先进的理念的落实,做到有理可查

2.2要不断提高门急诊重病症的护理情况

门急诊的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快速性,对护士专业的技能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根据急救工作的基本流程与急救工作特点,针对急救护士的素质要求特点来进行相应的学习和完善,急诊的门诊要不断的完善,要加强重症护理的治疗工作,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临床的监督机制,以及抢救设施的严格管理,提高急诊病症的护理水平,并且由单纯的被动方式转化成为积极主动的护理病人,体现更为具体的护理工作,对于急救中出现的相关特点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因此,合理、科学的管理模式,严格规范各种操作的流程,规范护理的行为,这些与护理质量都有一定的关系。对护理专业要建立相应的护理技能,和专业的护理培训计划,采用多种渠道的护理方式配合,不断激发高龄护士对应急情况的处理预案,另外对于高工龄的护士的工作热情要不断的激发,这样才能完成重大的抢救工作,对于抢救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对于紧急突况的处理,提高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能够提高急诊的抢救护理的水平

2.3工作中,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

要不断提高护士的自我防范的意识,要有效提高急诊的护理情况,减少急诊急救中出现的医疗纠纷,要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首先要不断加强季节业务的培训,不断保障护理质量的安全,要不断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保障急救整个过程的安全。要加强业务工作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急诊的抢救过程中,避免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就必须增强个人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对于急诊急救病人要及时、准确、完善的救治,对于拒绝接受救治的家属,要耐心的劝导,并且要记录上签字。

2.4注重护理人员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为一名急诊的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重病的患者,突发的病情比较多,抢救的仪器比较复杂,急救技术也比较复杂,新技术,新理论比较多,护理人员的角色比较多元化,不仅仅要求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各方面的知识都要具备,并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判断思维

3急症护理的发展

门急诊护理人员的队伍要更专业化,门急诊护理人员是疑难杂症的服务者,要彻底掌握抢救的基本技能,和领先的服务水平,并且培育一批能够全身心投身于急诊岗位的专业化队伍。我国目前医院的急诊科是属于空白的阶段,这样很容易导致急诊医学和护理并不能完成一个完美的衔接过程,这样也制约了专科医疗的整体的发展水平。

急诊技术要求规范化,急诊重症的救治,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就必须要形成一系列的急救规范,不断的完善急救的水平,从细节做起,不断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升专业的护理技术,不断规划工作的具体方向。急诊护理的知识多样化。急诊护理因素比较多,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数对于个别的突发案例和急救情况。在应对突发状况时候,要运用职业的水平,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探讨相关的专业知识,注重保持知识的完整性。建立雄厚的知识平台,专业的技术发展水平。

急诊护理的范围存在一定的社会化。现代急诊护理工作不仅仅是停留在一些基本的急救情况上,还有一些疑难杂症,所以必须要培训处一支训练有素的急救队伍,这样才能够应对一些突发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黄玉萍鲍志强郑建敏.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发展中的急诊医学[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第1期.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4

1 培训内容

1.1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 培训方法

2.1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2.3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2.4急救知识的培训: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2次和护理查房1次;由护士长或高年资护士进行讲课,内容要求与工作密切相关,平时容易犯错及要注意的问题,常见急病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所学内容要求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复习,并作为次月的晨会提问内容。这样可加深记忆。对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抢救程序贴于抢救室,护士随时可学,并定期集中护士进行培训学习。对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要求熟练掌握。小组长督促本组护士学习,护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来提高护士的记忆。积极参加护理部举办的急救知识学习班,为做好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5培训后考核:抽查护土抢救车、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内物品的取物时间要求在5-10s内完成。急救知识的考核:护士长利用晨会提问的形式进行考核,当月制定好次月提问的内容,包括急救药品知识、急救知识和相关保健知识、应急预案,合格分>90分。每2月进行一次笔试考核,合格分>90分。见习期护士每月急救护理常规理论考试1次,合格分>90分。急救技术操作的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术每年考核2次,要求合格率100%。护士长每个月指定抽考1-2项急救技术操作,每半年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等考核一次,合格分>90分。成绩列入护士考评表。考试不合格与质控挂钩,并补考至达标。

3 体会

3.1 规范的专业培训计划有助于护士又快又安全地获得专业训练,但在实施中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可pcda循环动态调整,以保证培训计划工作圆满完成。例如在培训的操作及业务学习可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不足进行选题;当月的学习内容制定为次月的提问及考核的内容,以加深护士的记忆。

3.2 培训计划及考核记录让每一位护士对自己的护理工作有了正确评估,了解工作中的不足、差距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提高整个急诊科的护理管理工作。2009年至2010年没有出现抢救患者时因技术过失而引起的投诉和差错。医生对护士急救技能及抢救配合的认可率为95%,未发生因接电话不详或转运过程的不安全因素而导致的医疗纠纷。

3.3 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演练让护士在抢救及处理突发事件时能分清轻、重、急、缓,并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抢救治疗护理措施,保证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提高了急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在突遇病情变化,医生未到达之前的宝贵时间内能积极做出反应,给予急救措施。

3.4 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小组长做好对本组护士的引导工作,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在护理工作中融会贯通,使护士有计划,有目标地去学习,培养了一批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应变能力强的急诊科护士,同时提高我院的急救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5

【关键词】急救护士;整体素质;提高

随着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整体化护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加之急诊和创伤病人的增多,急救医学迅速发展,对护士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作为一名急救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掌握熟练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快速灵活的应急应变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对急、危、重病人实施迅速有效的救护,这对提高抢救成功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培训对象

我中心急救科现有护士12名,其中主管护师2人,护师6人,护士4人;学历结构:中专3人,占23%;大专7人,占59%;本科2人,占16%。

2培训内容

2.1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是提高护士整体素质的前提。护士的道德修养和道德信念,直接影响着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看法,决定护士对病人的态度,影响和制约护士的行为和工作质量。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将职业道德理论培训融于科室政治学习中,定期组织学习《医德医风的建设》、《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全面了解作为一名护士应遵守的社会公德和医疗道德等个人行为准则。在科内开展“每天感动一位病人”的活动,以助人为乐的精神为引导,培养爱岗敬业,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急病之所急,一切为患者着想。

2.2优良的业务素质是提高急诊护理质量的关键。随着急救医学的迅速发展,各种检测技术,复苏技术,检测手段和高尖技术广泛开展,对急诊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由于年轻护士占多数,工作经验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科主任及护士长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急救理论知识的学习计划,制定了系统规范的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定期组织培训学习,每月学习培训及组织抢救技能演练,由资深护师及医生讲课,学习时间相对固定。每周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要求每人达标过关。制定了急诊科常见疾病的抢救程序,并严格执行各项程序。每季度统一考核,年终进行总结考核。

2.3培养急救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障。急诊科护士不仅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还必须具备急救意识,急救意识是护士对患者所特有的病情时刻保持警惕和对患者抢救过程时间性的一种特殊反映。面对种种急诊病人,急诊护士必须敏锐准确判断,及时施行适当的救治措施。由资深护士进行带教,联系工作实际进行讲解,使她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摸索,提高她们的综合能力。团队精神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必须条件之一。急诊护理人员与医生配合,齐心协力抢救患者,及时沟通,分工合作。急诊科是风险最高的科室,患者及其家属多有情绪激动,甚至有医护人员的安全受到威胁,在危急时刻,医护人员应作为一个整体,积极做家属工作,说明利弊,说明病情的危险性和重要性,使家属和患者情绪得到控制,患者得到及时救治,脱离危险,医护人员也免受伤害,合作关系更加密切。

2.4培养沟通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护、护患关系的纽带。语言是人际关系的有效黏合剂,急诊护士需具备丰富的相关知识,较强的沟通能力,才能满足患者的新要求,适应新形势下的护理质量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急诊护士在抢救患者的同时,还必须与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对患者及家属的疑问做出耐心的解释,以取得理解和配合,不仅如此,还要与各医院沟通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工作中,我们严格要求所有护士必须文明礼貌用语,尽可能使用普通话,提倡“多说一句”,使患者有家人般的温馨和细腻,增强患者的信任感。要求护士加强与医生、各协作医院的沟通协调,使急诊绿色通道更加快捷畅通。

3结果

经过近3年严格的综合素质培训,急救科12名护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由2009年的93.6%提高到2011年的98.1%,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由2008年的85%提高到2011年的95.6%,护理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被授予“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市青年文明号”等光荣称号,在此同时也树立了服务品牌效应,提升了急救科的自身形象,为中心赢得了口碑和良好的声誉。

参考文献

1赵爱兰,陈风莲,曾惠洁,等.急诊科年轻护士应急能力培养方法和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6):418-419.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6

关键词:急诊医学;急诊护理;缺失;方法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364-02

急诊是医院重要的部门之一,如今很多城市的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都有急诊室或者是急诊科,并有着相应的医护人员。急诊不同于医院的其他科室,病患送到急诊科,一般都是比较紧急,而且病症也十分的复杂,整个科室的流动性非常大,当病患的病情进入危重阶段,就必须转入专科部门,进行具体诊疗。我国的急诊医学逐步发展,但是要不断提升急诊水平,必须建立完善的医疗体系,对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随着医学领域的发展,急诊医学水平也在迅速提高。急诊他是一门解决急性病和危重病的学科,并且要研究如何更有效、更迅速、更有组织地抢救急危病例,和处理灾难医学所遇到的问题,急诊在整个医疗体系中作用非常之大。

在整个急诊体系中,急诊护理也非常重要,在短时间时对紧急、危重病患做出诊断治疗,在良好的护理水平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在急诊处理中,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整个急诊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急诊护理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作为急诊科的医护人员,要掌握多方面,综合性的医学知识,并且要有危急意识,团队意识,凭借娴熟的专业技能,严谨的办事态度和高效的沟通能力努力发挥整个急诊科的作用,提升医院的急诊水平。

一、目前急诊护理的缺失

急诊护理的缺失是目前医疗卫生应该关注的现状。急诊医学不只是单一的科室,而是涉及到各种不同科室的交流与合作。虽然绝大部分城市的综合医院和一些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或急诊室,并有着相应的医护人员。一些专业设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目前的许多医院并没有很好的发挥急诊科室的作用。急诊科室没有得到深度重视,仅仅是解决了行政管理问题,并没有进行系统化的投入,急诊医疗体系和急诊医学水平没有得到很完善的发展。尤其是专业人员的培训不够,急诊医护人员的医学素质不够高,导致医护人员在接诊时出现问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不够熟练,急诊护理意识不强,办事态度不够严谨,与人沟通能力不够,这些问题都导致急诊护理的缺失,进而影响整个急诊医疗体系的建立健全。

二、解决急诊护理缺失的办法

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医院护理理念需要明确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具体护理时并不能一刀切,粗放对待,而要从护理病患的精神、心理等个方面着眼,综合考量,制定一个最佳的方案,这个方案要能够把护理人员和患者很好的联系起来,达到良性的互动与沟通,发挥护理的效用。尤其是针对急诊而言,更需要有着专业的护理人员凭借良好的护理理念达到良好的效果。对于急诊病人,要重视在他发病之初的处理和护理工作,应该从病人发病之初或受伤之际就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诊治,并将他安全转送到医院,立即接受急诊室医师有效的初步诊断的治疗和护理人员的护理,然后根据病情,安排他们的转归。急诊护理一方面要在急诊病患到达医院后,马上开展现场急救,在最短时间内使送达患者得到最好的救助治疗;另一方面,每一个医护人员,尤其是与病人走的最近的急诊护理,要有着人道主义关怀,体恤病者的痛苦,同情他的遭遇,尽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急诊护理服务。

2、提高急诊医疗护理水平

由于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对护士的专业护理技能要求非常高。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水平,是完善急诊医疗体系的重要一环,必须依照急诊工作的特点与要求,对急诊护士进行相关技能素质的专门培训,根据病情的不同,重症护理水平要求不断增强。除了专门的技术、素质培训,更要建立监督体系,进行严格管理,全方位提高急诊护理水平。护士要有极强的责任心,积极主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把急诊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急诊护理工作的紧急、繁重对护理人员的要求非常高,这就必须多方面、多渠道加强护理水平,制定相应的急诊护理应急预案,采取各种方式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提高急诊医疗护理水平。

3、不断培养急诊护理人员的判断思维

急诊工作的特殊性,对相应的医护人员要求也较高,在工作之中会碰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病情多而且复杂,急救仪器和技术都不太容易掌握。急诊护理人员要处理好这样的各种问题,加强患者的护理水平,提供良好的急诊医疗救助体系,作为医院而言要不断培养急诊护理人员的判断思维,不仅要具备各方面的医学知识,还要冷静思考。

4、医疗护理要提高自我防护水平,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自我防范意识在医疗护理之中显得十分必要,急诊工作的紧急、繁重导致各种医疗问题频发,这就需要医护人员提高提高自我防护水平,妥善处理医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在急诊救助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急诊护理的安全,从急救物品的管理,整个急救过程的监管和业务知识技能的水平等方面着手,切实增强自我防护水平。再忙再乱也不能出差错,为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医疗纠纷,一定要本着对患者负责任的心态着手进行医疗救治,同时也要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保护自身的安全,妥善处理医患关系。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7

【关键词】急诊护理;特点;思路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4)2-0256-02

医院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是一类十分特殊的服务,其既要消除病患身体上的疾病和痛苦,又要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缓解精神压力的需求。急诊护理又区别于一般的科室护理,急诊护理所面对的病人病情发展迅速、病人及其家属情绪高度紧张,因而急诊护理人员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因而,理清急诊护理区别与一般护理的特点,并依据这些特点进行改进,就能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也能减少护理人员所承担的风险,营造一个更优越的医疗和工作环境。

1特点

急诊护理服务的对象一般是病情严重且病情发展迅速的患者,在接受急诊服务时患者及其家属都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上述两点因素决定了急诊护理服务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2、急诊护理人员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并迅速进入应急状态;3、急诊护理人员必须同时控制患者的病情和情绪。

急诊护理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根本目标的,因而对急诊护理人员也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急诊护理人员应该是熟练掌握专业技巧的专业人员。急诊护理人员在对病人进行抢救时可以借助护理观察的优势,凭借各类重大疾病以及危重病人的监测指标,依靠个人娴熟的技术操作按照特殊的抢救程序,及时准确的应对各类复杂情况,挽救患者的生命。急诊科护理人员应广泛学习各学科知识,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己的护理技能,以便能够做到临危不乱,果断的处理各类情况。

急诊护理是一类十分特别的护理活动,其要求护理人员能准确而迅速各类突发处理事件。急诊护理人员应该能够十分迅速而准确的判断患者的伤情,并运用正确的器材抢救患者。从重大抢救角度来讲,应急状态比反应速度更为重要,它反映了护士应急操作时对基本理论与临床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应急状态要求急诊护理人员能够迅速的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随时能够进入抢救患者的状态。对于一个急诊科护理人员来说,良好的应急能力比简单按照章程办事重要,对急救原则的深入理解比简单服从重要,良好的把控抢救时间能比各类补救制度重要。

急诊患者的特殊性决定着护理人员在及时处理患者伤情的基础上,还应尽可能的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焦虑等情绪。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能够创造一个更良好的急诊护理环境,能够让患者及其家属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的救治工作,同时也有利于急诊护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2优化服务思路与对策

2.1优化服务思路:我院提升急诊护理服务的基本思路为根据急诊服务特点以及对急诊护理人员的要求,开展技能培训、典型案例分析、模拟练习以及其他各类培训切实提升急诊护理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以期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2.2优化服务对策:首先,在科室内部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工作。通过“老带新,熟带生”等措施切实提升我院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同时邀请我院各科临床医师以有经验的护理人员为急诊科护理人员讲解各科基础知识,巩固和全面化急诊科专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以便其更够更好的应对各类情况。同时,与本地区其他医院急诊科开展交流学习活动,学习兄弟单位的成功经验和方法,完全我院急诊科护理服务。

其次,定期开展在科室内部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交流会。在典型案例分析交流会上不仅分析一段时间内处理的十分出色的案例,同时也要分析我院或者其他医院急诊科出现的失败案例。分析成功案例能够帮组急诊护理人员更清晰的理解急诊护理方式,让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类案例,同时还能鼓舞气势,让急诊人员以更好的状态投身于急诊护理服务工作中去。对于失败案例的分析可以让急诊护理人员明确应该优先做,避免其思维固化而耽误治疗时机。

此外,开展模拟训练。模拟一些重大交通事故或者危重患者,以训练急诊护理人员迅速处理以及随时进入应急状态的能力,同时也保证急诊护理人员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急诊护理所需要面对的病患的错综复杂性,提升其心理承受能力。

最后,开展各种形式、种类多样的培训。一方面急诊护理人员所需面对的情形相对较为复杂,这就需要急诊护理人员除了丰富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掌握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比如说如何尽快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如何维持良好的秩序及护理环境。另一方面,急诊护理人员也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应让其接受专门的培训以期更好缓解其心理压力,以最好的状态投身于急诊护理服务中去。

3结语

针对急诊护理服务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培训,能够提升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能够急诊护理人员更好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稳定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维持一个良好的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以便患者能够接受更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也能够让护理人员加深对急诊护理的理解,以便其在更够更好把握治疗时机,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唐绍辉,马洪钊.急诊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0,09(12):66-67.

[2]张亚卓,韩悦容.急诊护理服务中的细节品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20(04):358-359.

[3]赵建华.现代急诊护理文化建设初探[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09):789-790.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8

[关键词]绿色通道;护士

急诊科是医院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一个医院综合水平的窗口,为了适应现代急救医学的发展,提高患者在急诊室中的抢救成功率。我院2005年4月进行了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通过1年多的实践,急诊室护士积极参与通道的建设,加强通道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实施方法

1.1制定规范、科学、系统的绿色通道管理制度(1)绿色通道为院内急危重患者建立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2)绿色通道负责人:急诊科主任。(3)预检分诊护士应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丰富临床经验,对危重患者必须果断、及时分诊,并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其他相关科室人员被呼叫参加抢救时,必须在5min内到达指定抢救场所。(4)急危重患者由急诊医生和护士长组织抢救。遇有成批患者、意外灾害等突发事件时,应立即通知医务科、护理部、院总值班,启动我院突发事件应急预案。(5)绿色通道医务人员要训练有素、技术娴熟、职责明确、坚守岗位,能胜任抢救各种危重患者的需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6)急诊抢救室为抢救危重患者的专用设施,不得挪作他用。一切抢救物品实行“五定”制度(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检查、定期消毒),保证抢救患者使用。(7)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值班护士应主动观察病情,准确执行医嘱,医生口头医嘱要准确、清楚,护士要复述一遍后执行,及时记录。(8)绿色通道各相关医技窗口张贴绿色通道患者优先的标识,保证绿色通道患者各项措施优先。(9)对危重患者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用药后付费等便捷措施。(10)所有检查由专人护送,所有医技、病房等相关科室保证绿色通道的畅通。

1.2从绿色通道的三大要素着手做好绿色通道的建设绿色通道三大要素包括:(1)人员保证―医生、护士、工勤人员。(2)仪器设备保证―抢救室内各种抢救仪器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3)其他基本设备的保证―医院的布局,通往各检查科室的路面条件等。

1.2.1加强业务管理,提高急诊护士的技术力量提高抢救应变能力,制定系统规范的急救护理技能、培训标准,并根据标准进行各级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定急诊常见疾病的抢救预案,并严格执行。定期组织全科护士进行急救技能的演练并每月对科内所有人员进行理论考核及操作考核,并与奖金挂钩。

1.2.2健全急救组织,完善急救通讯设备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意识,培养急诊护士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急诊科所有成员要有完善的通讯设备,急诊分检处有院内急救呼叫系统流程图,由分检护士负责呼叫。完善的急救组织和通讯网络是患者安全的保障。

1.2.3保证基本设备和仪器设备的完好急诊科设有专用抢救室和完好的抢救仪器设备,由三班护士检查仪器性能并保持备用状态,心电图、呼吸机、洗胃机、除颤器、心电监护仪等抢救仪器均有三级保养,一名护士担任一个仪器的一级保养员,护士长为二级保养员,仪器科为三级保养,保证仪器完好。其他基本设备包括抢救床、患者转运的车辆、急救的药品、急救包等均有专人管理,护士长、院质控小组、护理部负责质量的监控和保证。

1.3定期召开绿色通道会议及时反馈通道的运行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疏通,切实保证通道的畅通。每月由医院组织召开一次绿色通道专题会议,对通道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各相关科室协调解决。同时院领导对急诊绿色通道的支持也是绿色通道畅通的重要保证。

2效果

自从我院建立急诊绿色通道以来,护士积极参与了通道的建设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对绿色通道第一要素人员保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医生的及时到场,工勤人员的合理安排以及护士的及时救护都与护士的管理分不开。(2)对绿色通道第二要素仪器设施的维护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救室内的任何药品、仪器、设备、物品等都由护士直接管理,护士工作保证了这些设备的完好。(3)对第三要素其他基本设备的维护也起到了相应的作用。急诊护士直接参与绿色通道的管理,为患者的抢救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率,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形象。

3体会

3.1强化了急诊科护士的心理适应能力急诊室往往是时间急、病情重、意外状况较多发生的地方,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急诊护士对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通过对绿色通道的管理,锻炼了护士在应激状态下将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了护士在实际抢救患者的紧张环境中技术的发挥。

3.2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沟通、管理能力急诊护士要管理好绿色通道必须与医生、护士、工勤人员、挂号、药房、收费等其他临床科室经常沟通、协调,为了管理好通道也必须经常总结经验、调整方式、学习管理手段,这些无形中提高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能力和培养了一定的管理能力。

3.3提高了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意识及综合能力急救意识是急诊科护士最主要的意识。当急诊患者来院时,急诊护士首先要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通知哪些科室,上报哪一级领导,准备哪些抢救药品,同时要想方设法解决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绿色通道的建设与管理本身就是对护士急救意识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

3.4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急诊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的缩影,是医院综合水平的体现,急诊树立了品牌,提升了形象,提高了医院在医疗市场的竞争力。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9

第二五四医院急诊急救康复中心天津市3000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方法:筛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XX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专科护士进行理论、技能测试评价护士核心能力,对所有护士进行理论结合临床实践的形式进行规范化培训,培训时间为2个月,培训后再次进行核心能力评价,比较所有护士培训前后核心能力评分并研究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结果:培训后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临床护理、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行强化培训可显著提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对改善专科护士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急诊急救;专科护士;技能培训;护理核心能力

护士的核心能力对提高医院竞争优势、改善医护服务质量及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国外对于专科护士的研究较早,我国是近年来才重视对护理人员的专科培养,并且受我国医疗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急诊急救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并不理想,因而切实提高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本组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对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XX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班5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护1例,女护49例,年龄在24岁~35岁,平均年龄(29.5±2.3)岁,本科12人,专科21人,护士5人,护师8人,主管护师4人,其中有15人参加过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学习。

1.2培训方法

采用理论学习结合临床实践的形式进行急诊急救专科培训:

1.2.1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分为集体授课与网络学习两部分,集体授课于医院阶梯报告厅进行授课,由我院优秀自身护理人员进行理论讲授、病理分析,并通过小组学习等方式讲解急诊医学与护理学、急诊分诊、急诊室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急诊监护等。网络学习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以网络群聊方式进行实时沟通,自主查找文献或观看相关护理专业视频,并要求书写阅读、观看心得。

1.2.2临床实践

安排学员在医院急诊抢救室、急诊监护室、急诊内科、急诊观察室进行见习,临床实践包括带教老师现场示教、学员练习、小讲课、集体练习、心得交流、问题反馈等方式,要求学院在争取患者及家属同意后积极进行医患交流及实际操作,事件过程中要求学院记录时间心得,并通过查找资料结合心得的形式撰写实习小结论文,并在培训结束前进行答辩报告。

1.3观察指标

于培训前及培训后对专科护士进行理论、技能测试评价护士核心能力,采用全方位测评注册护士核心能力的自评量表(2005),共分为7个维度,58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制计分,由完全无能力到很有能力分别计0分~4分。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iBm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培训后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与科研、临床护理、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人际关系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见表1。

3讨论

目前国内外临床研究对于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架构主要为提供临床护理能力、领导决策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与科研能力,其中临床护理能力是护士核心能力的重点[2]。

而通过回顾分析可知,我国医学院校或护校培养的专科护理人员临床护理技能严重缺乏,而领导决策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更是严重不足,而通过培训护士急诊急救工作中需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一方面提高了急诊专科护士的临床操作技能[3];另一方面使其有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平等、融洽的气氛中分析、讨论和交流,共同寻求解决病人实际问题的方案,有助于提高急诊专科护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临床护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而通过模拟、实战演练等方式模拟应对批量伤员等突发事件,指导护士制定有效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团队力量,维持急诊护理工作的有序、高效[4],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便捷、畅通。

综上所述,对急诊急救专科护士进行强化培训可显著提升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对改善专科护士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吴菲,叶茂,代颖.不同工作年限护士核心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15-17.

[2]黄亚兰,尹红,徐俐文,等.急诊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自我评估与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1,25(1B):122-123.

急诊急救专科护理知识篇10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方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76-01

在医护护理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某些护理风险,属于一种可能发生、不确定性不安全因素。医院急诊科属于危重症疾病抢救的重要环节,因急诊病情变化快、发病急、抢救难度较高、风险较大[1],所以,急诊科的整个护理过程均伴有护理风险。本文临床分析急诊科护理风险因素,提出防范对策,旨在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现总结如下:

1护理风险因素

首先,护士因素。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技术方面。因护士的操作不熟练,技术水平较低,在10min内不能完成静脉穿刺、呼吸机连接、呼吸道通畅等护理工作,延缓了抢救的最佳时机。(2)理论知识。在护理实践中不能贯穿理论知识,无法预见性实施护理措施,停滞于机械执行、医嘱执行的层面。(3)责任心。由于护士的责任心不强,在护理工作时,不能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操作流程随意性较大,存在违规操作行为。(4)沟通技巧。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因护士缺乏相应的沟通技巧,不能很好实施告知程序,患者及家属对医学知识了解不深刻,甚至模糊,具有较高的护理期望值,极易引发护理纠纷[2]。

其次,急救设备。因急救药物使用不合理、数量短缺,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对急救抢救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极易导致护理风险事件。

第三,护理文书。护士在书写护理文书时,存在乱涂、不规范现象,不能确切描述病情,不合理使用医学术语,不能及时监测患者病情、用药效果,导致医护记录不一致。

第四,转运。急诊科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对于烦躁患者,未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极易导致患者坠床。各种管道未妥善固定,引起管道移位、滑脱。未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未准备好急救设备,未做好相关科室协作,不能及时治疗、监护患者,耽误治疗时机。在衔接过程中,接收科室、急诊科室护士未仔细做好交接,存在护理缝隙。

2护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首先,建立防范意识,构建风险管理制度。护士通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有利于发现潜在的法律风险,并根据法律程序进行护理。严格交接班,确保急救药品与仪器的完好率,以便于抢救时能正常使用。构建风险防范制度,强化护士识别风险能力,将隐患消除于萌芽状态。由于急救科室的抢救患者较多,在抢救时医生有过多的口头医嘱,因此为保证护士医嘱的可靠性、准确性,应专门设计医嘱记录表,护士与医师核对正确后方可执行医嘱护理[3]。

其次,加强护士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构建切实可行的护理程序,重视落实、执行。流程化、系统化各项护理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修正、完善,确保流程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定期组织护士进行护理质量培训,掌握检查标准,提高护士护理过程中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为护士提供相互沟通、自我表现的平台。相关科室进行写作,共同分析、总结急诊科存在的不规范行为、不安全隐患,以使质量护理贯穿于每个护士的心里,提高护士的护理积极性。

第三,加强急诊护士的专业能力,由于护士能力属于护理技术发展的关键,专业知识向能力转化,才可实现主导作用。因此,为加强护士专业水平、个人能力,应强化护理理论知识、沟通技巧、团队配合、技能操作等培训。每周组织护士进修理论学习,主要关于急救护理流程、护理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心理护理、应急预案、沟通技巧、药物知识,鼓励护士通过网络远程教育进行学习,以拓展护士的知识面[4]。

第四,加强管理急救仪器与设备。对于急诊科的急救设备,必须由专人管理、检查、负责,在抢救前,严格监测仪器的交接,禁止仪器带病应用,确保仪器、设备无无故障使用。根据规定基数配置药品,确保药品无过期、变质、短缺等问题。按照国家规定登记、保管、使用特殊药品,及时补充一次性急救器材,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护理文书层面。根据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评估,重点观察病情变化,完整、及时、客观记录好病情动态。针对急诊抢救患者,入科室后,急诊护士应仔细填写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护理措施等。

第六,转运。若患者病情平稳,方可实行转运。若患者存在生命危险,应先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护士必须仔细评估病情,主要包含患者生命体征、管道衔接与固定情况、肢体与皮肤静脉穿刺情况、运送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仔细准备好药品与仪器。在转运前,通知相关科室准备。转运时,仔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对于因病情危重需转运检查、治疗患者,必须由医生监护。对于出现病情变化者,必须给予抢救措施。急诊科护士必须与接收科做好交接工作后,并待患者护理到位后,方可离开[5]。

第七,风险处理、上报制度。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不管是否发生,应鼓励护士及时上报,以便于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处理、改进不安全隐患与差错。使患者损害最大限度的减小,分享风险事故经验,经过分析与讨论后,改善护理不良环节、不合理流程。

3结语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护理质量管理是相互促进与联系的,通过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及时识别护理工作中潜在风险,做到防范于未然,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悦.急诊科的护理风险因素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7157-7158

[2]肖文.急诊科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7):157-157

[3]何治平,孙凤琳,孔晓云等.急诊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