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十篇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十篇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4:35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1

0引言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研究大至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等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基本结构与相互作用以及运动规律。高中物理作为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素养即素质的养成,是内化和生成的过程,是知识、能力、态度等内化而成的带有学科特性的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主要是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基于“学懂(acquisitioncomprehension)―悟会(digestionmastery)―化育(bildung)”,即aCDmB教学模式[1],对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进行初步探讨,揭示感悟与物理核心素养养成之间的关系,寻找通过“感悟”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养成的策略,提出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是从最底层的“学懂指向”(知识目标)到中间层的“悟会指向”(能力目标),再到最上层的“化育指向”(素养目标),在知识建构基础上,自觉运用物理思维方式、感性方式和悟性方式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以及品格。

1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内涵

1.1感性?理性?悟性

如何让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素养的形成过程?人们需要通过五官对客观世界进行体验和感性认识;需要聚焦核心知识,把知识成为探究的对象,加强对事物内在本质和事物性质的理性认识;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开展意义学习、深度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复杂的维度中悟出简明的规律,在本质的把握中悟出个性的表达。很多尤里卡(指灵感)是在无意识中逐渐将一系列原本无关联的新旧知识、经验慢慢结网,最后在整体观照下的通透的悟性认识。比如报纸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8个字(问题的发现提出),是纸面反射的光线(光信号,客观事实)到达眼睛(感官,肉身之眼),通过眼睛的折光系统成像于视网膜。在极其狭小视觉中心(大脑,心智之眼)进行理性分析处理和“创造”(问题的深入化理解)。感官之“见”到的8个字,是一个见,“见”到的是识,见识和知识;心(心,默观之眼)之“观”,又见,两个见,“观”到的是“智”,智慧和素养(问题最终解决)[2],具体如表1所示。

1.2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

许多学者将人的认识能力分为理性和非理性,也有的分为经验和理论。非理性主要在于“感?悟”,在于认识起始时的感性,在于能力、智慧、素养提升时的悟性。如果说感性是接受印象的能力,理性是概念与事物间的逻辑反应能力,那么悟性是在感性认识、理性思维的同时,在意识中沉淀,想象中升华,思维中推断的能力。比如,“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8个字,通过自身经验累积和内化感悟,结合实践成果和理论提升,构建了基于“感悟”的“物理核心素养”结构图,见图1。

第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一轮课改的价值取向,基于人的培养,从文化基础(分科学精神、人文底蕴)、社会参与、自主发展3个维度展开。学科核心素养是指通过学习某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而习得的重要观念和关键能力以及必备品格。物理课程是科学的重要部分,其价值取向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第二,物理核心素养包括科学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物理观念4方面内容,其养成过程一方面是感性、理性、悟性逐渐增强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与教师在时空范围内实现真正的学习,是与事物、与人、与自己相遇和对话的过程。从社会关系角度看,人与物、人与人、人与己对应文化基础和社会参与以及自主发展,从“物”到“人”,也是人的悟性不断加强的过程。从科学精神到人文底蕴,都需要平静内心那些说不清、道不明(默会)的内化和诠释方式,即悟性的方式。

第三,科学素养的养成过程,是从“客观事实”的感性认识基础上抽化出“经验事实”(进行经验描述),并经过理性认识转化成“科学事实”(进行科学实证),而从科学事实升华成“科学素养”(进行哲学思辨),离不开悟性。悟性提升是能力发展和素养提升的重要标志,悟性随着知识(学懂)、能力(悟会)、素养(化育)的提升而发展。

1.3“学懂?悟会?化育”的水平层次

?w斯卡?王尔德说,“值得学的东西是教不出来的”,诸如艺术与领导力以及创新等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和批判性的知识,这些行动中的知识和表现是值得学的,却无法通过语言的描述和讲授很顺畅地传递给学生。而事实上,教师过多地教授知识反而导致学生能力的退化,教师的思考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的思想不是学生的思想,教师的“送货量”不等于学生的“收货量”。正如前面所述,学生在学懂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能力与品格的转化、内化、升华,这个过程只能依靠学习者自己的思考、感悟。学会思考远比记住多少知识更有价值。学生自已获得的一项知识和技能,自己解决问题,远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如同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教师只是提供环境土壤,而种子的生命成长力恰恰是最重要的。当然知识是载体,是收获能力和品格的基础,如何有效地进行“转识为智”,提升素养,笔者认为可使用“aCDmB”教学模式[1]。

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必须结合真实的情境。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往往取决于学生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水平,即能否把问题中的实际情境转化为解决问题的物理条件。例如,是否能把情境中的一段经历转化为一个物理过程,是否能把情境中的故事情节转化为某种物理现象,是否能把描述情境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某个物理量,是否能把情境中需要完成的工作转化为相应的物理问题要求。人们常说某个问题很“活”,其“活”的本质就在于情境的转化,能不能把问题中某一个鲜活的实际情境转化成解决问题中的物理情境,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这是应用物理观念思考问题,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的关键。物理教学中,应让学生获得在实际情境中解决物理问题的大量体验,形成把情境与知识相关联的意识,这种意识是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活动来培养的。

课前,学生学懂了较简单的事实和概念;课内,学生感悟的是更为复杂的策略和元认知。正因为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知识和概念,课内留出更多面对面的时间。问题是,教师用什么样的过程或方式让学生实现物理能力与品格即核心素养的渗透与感悟?教师在课内组织什么样的资源、问题和活动情境,学生掌握怎样的方法,?@得怎样的经历和体验?物理知识是有关世界的事实以及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序的集合。知识就像地图,现实就像领土,把知识还原到真实世界,就要设置原始问题情境,这才是充满物理味的课堂。从真实的学习情境中发现进而评价学生学习的层次,习题教学或考试评价则往往提供情境进行反演连结。如何将长长的一道物理情境题反过来进行文字概括、图示表达、规律揭示和原理解答,这需要科学思维、推理能力,也需要语文素养和建模能力。

2.4“悟”贵在整体

核心素养一端连接的是生活情景,另一端连结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是“立德树人”整体观照下的人之发展品格与能力。感悟是一种整体理解,核心素养是整体感悟。如同完成一幅拼图,不同的单片必须组合起来才会有意义,而拼图的整体效果需要对整个情境作有组织的整体反应。如同学习中的顶灯效应,学生学习一些新知识,就像走进他不熟悉的黑暗的房间里面,教师可以有两种方式帮助他:一种方式是用高度聚光的探照灯把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依次呈现给他们。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这个房间的顶灯打开,一下子把整个房间都照亮。尽管顶灯在局部并没有探照灯那样亮,但能使学生放心自信大胆地走进这个房间,显然是顶灯。同样,在学新知识之前和进行各类复习总结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完整体系,经过个体经历、情景体验、整体理性和悟性加工(直觉、灵感、分析、判断等)手段,学生自主将将知识融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整体把握实现知识建构和知识转化。

“单元教学”的整体视角。单元教学是教师对课程标准、教材等教学指导性资源进行深入解读和剖析,根据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学情分析,从一个单元的整体角度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挖掘蕴含的核心思想方法及其相互关系,整体设计和安排一个单元的教学过程,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主题,并以一个完整的教学主题作为一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单元教学与课时教学的异同从内容上说是明显的,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单元教学设计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以及和感悟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学单元可以由多个课时组成,不同的课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深广度,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元化解析[4]。

“核心知识”的整体视角。基于“感悟”的课堂,要建立物理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形成点、线、面的知识勾连网络;要着力解决物理学科中的疑难问题;应梳理与概括某类知识的教学思路;要处理好知识教学的“一般法则”与“特殊性描述”之间的辩证关系;要对物理核心知识和核心思维以及核心观念等这些最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归类、梳理和概括;要注重学科间、课程纵向、主题式,按年级、水平、领域进行整合。在教学中较多地关注对某一学习主题的多角度认识,重视不同领域知识间的横向联系;从表面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之间挖掘形成有意义的联系,使学生获得学科本质认识的整体感,不断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如果将教学过程理解为教师介入学生学习的过程,那么这种介入的实质就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转化,教师可以在单元教学中先做示范,学生被组织引领至临界区域、临界状态,引发学生自组织学习状态,最后进行交流展示学生的单元知能图。一般一个单元、同一主题(如选择核心物理概念力、功、能量、场、熵)用一张a4纸,选择图文要素,以内在机理进行组织,整合成图表。设计好知能体系,要有留白,为以后复习增添笔记用,比如可以选择能量这个概念,将基于生活实际的各种能量转化和不同事件所需要的能量大小用图表进行表示。

2.5“悟”意为深度

“悟”意为深度,不是增加知识难度,而是通过深度思考,对事实和概念进行深度分析,感悟教学内容的意义和价值。深度学习是一个关于学习层次的概念,深度学习的体征体现在联想与结构、活动与体验、本质与变式、迁移与应用等方面。深度学习结果的判断依据,就是看有没有引起深度感悟,这决定了学习者在浅层学习至深度学习的连续谱系中所处的水平状态。理想的深度学习是如此,而现状往往是:过去习惯把学生比喻成为海绵,就是让其吸收或记忆尽可能多的知识,现在学生见多识广,却过于浮躁,认识停留于表层,流于形式,限于眼前,有了相对宽广的知识却没有深入的感悟。造成这一现状归根结底是“感性不足,理性缺失,因而悟而无门”。“aCDmB”教学模式,首先是从无知到有知,是从薄到厚,是对知识充分占有和积累的过程。其次是从有知到认知,是从厚到薄,对知识进行本质感悟的过程。感悟过程要把知识融会贯通,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多进行“为什么要学这个知识”的深度追问,对教学内容在课程框架中的位置有深入了解。最后要借助核心概念和核心观点形成过程,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素材和设问角度,更好地设计教学过程,多进行复杂的连结,思维启迪,价值追问,避免“就事论事”。高层次的“懂”必须加入“悟”,高层次的“会”更需要悟,知识通过师“教”生“习”获得(简单事情),能力通过师“导”生“学”获得(复杂事情),素养通过师“育”生“悟”获得(尖端事情)。教育的本身价值应体现人文关怀,个性的砥砺、情感的培养和生命的润泽更为重要。教育的本质标准应从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课堂教学呈现的应是师生生命、生存、生活的本然角色。

牛顿第二定律是中学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个规律,如果教师的教学局限于前四方面水平,那么充其量也就是有扎实的知识、技能、方法和思维能力。教学能留给学生的营养(素养)仅?H是这些?若干年后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的记忆还能剩下什么?笔者认为教学需要“就事论理”。如同一带电粒子分别从平行板和非平行板(电压和孔间距均相等)的电场中无初速进入,并从另一极飞出,求电场力、加速度、末速度和运动时间。该题是源(指带电极板)的形状变化引起其间的电场变化,而对同一带电粒子产生不同的受力和运动效果,是动力源(或场源、电源)对研究物体产生效果。牛顿第二定律的因果率可拓展到任何实验规律,如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中的动力源是钩码、沙桶或其他重物,研究对象是小车及车上的砝码,效果显示则可以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空间时间,也可以用光电门测出速度,或者直接用各种力或速度传感器直接得到效果。因此牛顿第二定律不仅揭示的是力和加速度的因果关系,更是“源F、对象m、效果显示a”的因果关系,效果a是由外因F与内因m共同决定。这个论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因果关系产生的一种隐喻和感悟!深在思想、深在理论,深入到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并能把深奥的道理讲得简明,从复杂的现象中提炼出简明的规律,即用“深入浅出”方式简明表达,具体实例见表4。

2.6“悟”胜于通透

梅里尔提出的“五条首要教学原理”主要包括完整任务、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融会贯通5个部分。通透是最高的学习境界。通透的学习需要追问“懂而不会”原因[5],架设“从懂到会”桥梁[6,7],构建“学懂悟会”模式。“悟”胜于通透。教师怎么做?教师作为促进者,提供视频、任务、目标、问题和平台,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进行交互式教学,师生及时交流展示与当堂检测反馈;教师作为研究者,要善于提出高关联度问题、明确度问题,适时提出高综合度问题,提出高阶思维和设置有意义的问题。教师走进教材,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最后走出教材,创设自己心中的教材,做到胸有成竹。教师要扣住重点,找准知识支点,聚焦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因果关联,在过程丰富、意义追问,注重连结,整体设计,并且要有足够的深度感悟,才可能使学生无限趋近“通透”。

通透在于“原点”思考。从“无知―有知―认知”和“无―有―无”衍生,曹本冶教授提出“点―面―点”的思考。“点”是什么?是研究的对象。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毫无疑问是处于情境的物,就是学科的“点”。从“点”扩展到“面”,“面”就是“把物理置于丰富文化教育实践中”,意思是在科学的生态环境中理解它。这个“面”的扩展,其目的和结果是使研究者更好地解释物理,透过繁杂的表象感悟简明的真相,就是要回到起始的“点”,虽然这两个“点”的含义不同,回到教育的原点是为了人的发展。基于“感悟”的核心素养,聚焦核心知识、核心能力、核心观念的“点―面―点”的回归过程,从返璞归真,繁中取精,回归原点思考,实现教与学的融通。

通透在于“生命”的感悟。如“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课,从西班牙交通安全事故到轨道和驾驶火车的安全措施,从凹处超重易爆胎、凸处易飞离,到离心的危害等等现象,时时告诉人们,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建立安全行驶的态度与责任:转弯过桥请减速,大半径适倾斜。应用规律课以“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为明线,以“安全行驶”为暗线。因为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能力的提升,更具有态度与责任的浸染[8],是生命意义的理解及对安全行驶的通透感悟。

通透在于“哲学”的境界。感悟作为一种哲学思辨方式,哲学家用哲学演绎教育,一线教师用教育感悟哲学。教师应深入教育实践,体验教育生活,不断感悟和总结出教育哲理,从而对教育的基本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教师要对教育作哲学思考,要回溯教育原点,运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对科学现象、物理问题、物理本质、内在规律,以及相互关系进行寻根究底的解释、概括、内化与创新。在“跨学科”的横向贯通中,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如贯通于科学、人文、艺术、生活各个领域的能量守恒观、质量守恒观等,通过对个体经验的审视,达到共同文化环境中的人、事、物的提升与贯通。在“各学段”的纵向贯通中,关注初中基础,照应大学更高水平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体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2

关键词:语文素养阅读积累人生感悟策略形成

语文素养既包含了语文工具性素养,又包含了语文人文性素养,既包含“习得性”素养,也包括“学得性”素养。语文教学应坚持“听读为先、积累为基、生活为源、策略为重”教学策略。

一、大量阅读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前提。

学习“语文”就要以“读书”为先,在多读书、读好书上下功夫。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文化素养的优劣,与其读过多少书,什么样的书是密切相关的。大量阅读不仅是个体母语习得的根本途径,也是个人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前提。从语文工具性价值看,对文质兼美的作品的大量阅读,不仅能够积淀和形成我们愈加广阔、愈加丰富、愈加深刻和愈加生动的语言感受和理解能力,而且在潜移默化中生成和提升我们的愈加准确、愈加流畅和愈加生动的语文表达能力。

根据要素主义课程的知识观,知识不仅包括工具价值,还包括背景价值。巴格莱认为:“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他不否认知识的工具价值,但更重视知识的背景价值,因为后者能够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持久、深刻和广泛影响。初中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正确、合理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要重视语文背景性知识的价值,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起到读书育人的作用。这种底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大量阅读使我们获得基本的生存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对古今中外,涵盖人文科学的优秀作品的大量阅读能够增进我们关于生活、科学和社会的基本常识的理解,能够丰富我们的阅历,开阔我们的眼界,陶冶我们情操,涵养我们的品格。

二、丰富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基础。

重视语言的丰富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经验。古人认为阅读不能只用眼睛看,必须大声诵读。宋代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大声朗读可以使注意力的稳定,通过朗读把不熟悉的文字符号变成已经熟悉的口头语言,而他平时所积淀的口语语感就被调动了起来,有助于对书面语言的理解。所以,对初中教学朗读是理解书面言语的必要手段。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拥有语文,语文的积累具有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统一的特点。对语文学习而言,对那些与贴近学生生活的优秀作品的“记诵涵咏”是十分必要的。记诵涵咏那些动人心弦的、震撼人心的,或给他启发意义和艺术享受的名家诗文乃至一个片断,那些诗文的言语就不只是名家的言语,而被主体所拥有,成了主体精神的血液,沉浸到主体的心胸和筋骨里,由于表达和实现自我的需要,等到运用时,这些言语“于无意中支配着自己的思路和气势”

三、人生感悟是语文素养形成的源泉。

人之所以超越于动物,是因为人不但活着,而且知道为什么活着,它能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意义。人生就是人由生到死的全部的经历;人生的主题就在于在他的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中不断的“追问”着自己独特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这种追问,就是学习者对人生的感悟,是人的语文素养形成的源泉。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重要的不是文本的琐碎分析,而是要站在完整的生命的立场,透视文本,把人类生活的本相与现实境遇揭示出来,从而理解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意义、情趣和价值。所谓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见微知著,豁然开朗。因每个人独特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文化背景,师生在独立阅读和生活体验中生成的感悟呈现出多元性和丰富性的特点。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差异资源”,在教学中实现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的统一呢?这就依赖师生之间的对话。“对话以生成”不仅是学生感悟的表达,更是学生感悟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实现学生主体的“感悟视界”和另一个主体(包括作者、老师、同伴以及其他的人)“感悟视界”的相互观照、理解、纠正、补充和拓展,获得对文本、对作者、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更广阔、更丰富、更深刻的领悟,达到“视界融合、内心敞亮、精神唤醒、潜能显发”的境界。

四、策略形成是语文素养形成的标志。

如果说大量阅读、语感积累促进了语文陈述性知识即字词句段篇的整体积累,促进了语文程序性知识――语感的生成和发展,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必要前提和基础,那么,语文理解和表达等策略性知识的形成和内化,就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标志。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3

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作用艺术表现力是一种艺术的至高境界,也是教师在钢琴教学中最为困难的一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艺术表现力进行培养的同时,应深入挖掘学生的思想艺术境界。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多种培养方式,最常用的培养方式就是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体悟演奏的艺术表现力。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演奏技巧,对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培养有一定帮助,但这种量的积累,不一定能促成质的变化。在多年的钢琴学习中,学生已经对钢琴演奏的基本技巧有所掌控,这些技巧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会有很大帮助,但为了寻求突破,学生不能仅局限于技能的熟练。师生需要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寻求艺术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理解艺术表现力。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具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是能让听众享受到情感与内容都极丰富的曲目,二是能让演奏者获得自身价值与技艺能力的提升。

提升音乐基础素养由于音乐的基础素养对于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音乐基础素养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声音的判别,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声音感觉意识,通过对不同的音质音色的有效判别,学生可以在训练中逐步提升对音乐的欣赏与感悟能力。钢琴课的教学需与情感课的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把握音乐情感,注重音乐的意境与节奏,使音乐具有整体性,而不是单独的、脱节的音乐,在整体感受中逐步使音乐富有生命力与感染力,学生依据音律的高低自由演奏,能在弹奏过程中提升境界,提升艺术感,增强艺术表现力。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获取知识与联想能力的有效途径,运用丰富的实践知识去联想,可以让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更为深刻,从而提升音乐基础素养,提高艺术表现力。选择丰富的素材与学生展开艺术交流艺术形式具有随意性,创造音乐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音乐的见解,差异性是普遍存在于学生对音乐的欣赏与感悟能力之中的,教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需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依据差异性进行有区别的培养,学生对于艺术表现力的感悟能力存在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展现自我以及表现的机会,让学生与自己展开互动式的交流,在互动交流中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增强艺术表现力,还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广泛选取音乐素材,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支持,让学生在体验丰富音乐素材中,获得启发,开启创新思维。

钢琴的演奏伴随着一定的背景开展,真正的艺术表现力需要有背景的烘托,像很多经典的影视作品都离不开经典的电影画面,艺术也不可以脱离背景、脱离生活单独存在。师生通过对音乐的形式与音乐的内容展开交流,增强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提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多与学生一起分享艺术的成果和对艺术的见解。准确把握调性与调式调式与调性作为音乐的一种要素,是用于规定作品的风格与特征的。音乐中的调性与调式正如同不同地区与民族的人具有不同生活习性一样。调性与调式的分析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具有关键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分析时,必须要对这两项内容进行着重分析。当作品突然出现临时性的升降或者开始进行转调时,需要明确指出此时的调性与调式。讲解调式与调性可以增加学生对音乐作品理解的深度,体悟音乐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感情。很多学生在考试或者演奏时会出现错弹或弹不下去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缺乏对音乐作品的深刻认识有关,这种认识不足更显示了教师对调性与调式分析的必要性,只有学生对于不同音乐作品的个性与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才能使弹奏的作品具有艺术表现力,才能使音乐作品更富有情感。提高综合素质综合素质是提升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伴随着感悟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由于音乐作品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为了在学习钢琴演奏时不断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逐步提升自身文化素养。文化素养包括对基本的文化知识的了解,还包含自身的艺术素养。不同的文化素养之间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学生需要仔细体悟,感悟不同文化的魅力,增强对音乐作品本身的感悟。其次,提升审美能力也是增强学生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审美能力包含对弹奏曲目音色美的感受,还包括对作品的处理、理解与技能等更大程度上的音乐审美价值。审美能力需要在反复欣赏与体悟中逐渐提升,钢琴演奏极具艺术特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反复对历代的经典作品进行赏析,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得到锻炼。学生必须具备稳定的演奏心理素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注重学生舞台表现力的培养,让学生可以沉稳地进行演奏,在演奏中进行自我提升、自我感悟,不断获取能力上的提升。

作者:郝光单位: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4

刘贞福

(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100009)

摘要:感悟一词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出现在新大纲、义教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见端倪,而且还日益显著而深远。但是新大纲、义教课标仅提概念,未作详说,本文顺着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思路据以推断、演绎出它们的应有之义。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关键词:感悟;新大纲;课程标准;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3.3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03-06-26;修回日期:2003-12-30

作者简介:刘贞福(1959—),江西南昌人,课程教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语文教学,阅读学,文学鉴赏。

感悟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词语进入人们的视野,是语文教学界人士始料不及的。它是蕴含许多新思想元素的一个核心概念或复合概念,刚一问世便引起普遍的关注,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已渐露端倪,而且还将日益显著而深远。我们说它是核心概念、宏大概念和复合概念,是因为它本身有着十分丰富的含义,代表着一种理念,而且可以衍生出一系列的概念、方法来。

但是,当一个新的重要的教学概念问世之后,人们往往会把它与教学实践联系起来,骤见感悟一词会想到:它的准确而全面的含义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大纲、课程标准写进这一概念的意图是什么?既然阅读要实施感悟的教学策略,写作是不是也要实施这一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其要求?要防范哪些偏向?也许人们还会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更多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新大纲、课程标准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笔者听到许多教师说,感悟概念新则新矣,只是对它既无“感”也无“悟”,甚至连感悟一词作何解说都不甚了然,更难据以探索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策略,急盼有关人士详作申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试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和态度,对新大纲、义教课标有关感悟的内容加以观照领会,引申发挥。

语文教学的感悟该如何定义?这是谈论感悟话题时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本文立论的一个起点。工具书得不到合适的答案,试看几种解释:《现代汉语词典》(新版410页):“有所感触而领悟。”《辞海》(新版4547页):“受到感动而醒悟。《后汉书·丁鸿传》:‘鸿感悟,垂涕叹息。’”《辞源》(缩印新版622页):“有所感而觉悟。《汉书·刘向传》:‘上感悟,下沼赐(萧)望之爵关内侯。’”如果用一般工具书来解释语文教学中的感悟一词,显然是缘木求鱼,我们还得在更广泛的文化背景下对它进行思考、下定义。

语言学常识告诉我们,语言诸元素中语义一项最富有与时俱进的特点。感悟一词流传至今,成为指导、评议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信息符号,必定带有文化语义、思想蕴含;它作为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核心概念,也要求人们将它的意蕴深挖、推究到极致。总的说来,感悟一词积淀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它教人们所体认的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动人心也”);甚至不仅是一种教学心理活动现象,也是一种具有东方民族特色的文化心理现象。佛教最善于讲悟,古代文人学士携禅悟入诗,传统的语文教学也重在培养悟性,现代学者更是自觉运用文艺学、美学和文学鉴赏理论来阐发感悟的现象及原理。其中的道理可以推广移用于语文教学,作为建立语文感悟观的思想资源。当然,将文学、美学理论意义上感悟的思想和语言转换成语文教学的思想和语言,其间尚有相当大的一段路要走。

这里试着从语文教学的角度下一个定义,未必是合适的,只是尝试的:所谓感悟,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意识活动,是学习者对语文材料的积极反应,联想、想象和理解得以展开、跃进,情感体验得以加深,才性得以发挥,人格得以升华。语文的感悟具有综合性特点,它综合了多种心理意识的能力和品质(感觉、知觉、表象、意象……);语文的感悟具有循序性特点,它依循心理意识发生发展的规律,表现为情感和思维由平缓推进到突发式跃进;语文的感悟具有升华性特点,从根本上说,它是学习者接受心智挑战的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实现,从一个感悟到又一个感悟的积累,养成人的灵气、悟性和才华,乃至全面充实人的内在素质。

下面从几个方面进一步阐述有关语文的感悟的学理性质,并延伸论及它的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等问题。

一、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融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感与悟作为心理活动的两个阶段、两个方面,其连续性、互融性决定了它们之间没有截然分明的界限,彼此交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感以悟为归宿,靠悟来暗中牵引、规范,悟以感作升华的基础。感不能脱离悟而独存,悟也不能脱离感而产生。词典里说的“有所感触”而“领悟”不是完全分开的两种心理活动。用较为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又感又悟,不感不悟。感使悟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悟使感得以进展、深化。感与悟的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是认知性、体验性的感悟或感悟性的认知、体验的理想状态。别林斯基说:“在美文学方面,只有当理智和感情完全融洽一致的时候,判断力才可能是正确的。”他所说的判断力源于康德学说,意思也一样,就是审美鉴赏力,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审美感悟力。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既要重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要重视增强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情趣,也就是说在发展智商的同时又发展情商。新大纲、义教课标的有关说明值得关注:

“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初中大纲);“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义教课标);“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高中课标)。

注重语文素养的各个构成部分之间的“综合”“联系”,强调语文的“情感”特点,突出语文的感情色彩,这是富有时代意义的,既总结了几十年语文教学的研究、探索、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借鉴了外国母语教学经验,还着眼于纠正当前语文教学的偏向,可见新大纲、课程标准的制订者们用心良苦。母语教学尤其是汉语文教学中的认知与情感的不可分离性,是感悟教学的突出特性之一。我们将认知与情感分开来说,具有理论意义,在教学操作中却是相通相融的。语文材料本来就是认知元素与情感元素的集合体,在进行认知性教学的时候,自然要渗透感情教育的内容,舍此不成其为语文的认知性教学;在进行情感性教学的时候,又必须以语文认知为依托,舍此不成其为情感性教学。但时至今日,如何进行改造或抵制“无情教育”并倡导和实施“有情教育”,仍是教学工作者、考试命题者和教材编写者所面临的十分陌生而艰巨的课题。

二、感悟是认知与情感相区别的心理意识活动

整体地看,感与悟合二而一,不能分离;细究起来,它们在心理流程上毕竟先后有序,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知活动。如果我们把感当作以感性认识占优势的前一心理阶段,把悟当作以理性认识占优势的后一心理阶段,并引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原理的话,那么,感性认识是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起始,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理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终端,起着终结或完成的作用。用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感悟感悟,有感有悟,由感到悟,先感后悟。感性认识的直观性形象性特点较为明显,理性认识的抽象性理论性特点较为明显。感表现心智的沉潜,悟表现为神思的飞跃。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了解和把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的意义,把握好感悟的规律、次序。感悟教学的循序渐进可以从在不同学段和在所有学段的实施策略中体现出来。先说在不同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义教课标从3年级开始即已提到“体验感情,领悟内容”,初步涉及感悟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许要早于这一学段),这是有教育心理学依据的:小学中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萌芽,但感性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水平大体能力齐平,难分主次,他们既能感也能悟,但主要还是以感为主。7~9年级(相当于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这两个学段的学生的形象思维仍起着重要作用。7~9年级似乎更多地借助感来达到悟,即感多而悟少;高中则无须经过过长的感的过程来达到悟,即感少而悟深。但这里的区别不只是数量上的,也有性质、品质上的区别。高中教学同样也要着力利用和发展感性思维,高中生感的能力应强于小学生、初中生,他们感的内容应更丰富、更深广,悟的内容也赖此得以深广;另一方面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也依凭他们的心理条件可以着重发展,不光要训练从感到悟,还要训练从悟到悟。因此,应该利用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有所区别地采用不同的感和悟的教学策略。

再说在所有学段按循序渐进规律实施不同的感悟教学策略。任何学习者在学习的任何时候,都要遵循由感到悟、先感后悟的规律。既然感应该占据思维活动大半的进程和阶段,为悟作量变的积累,悟只是在充分感的基础上的突变或质变,那么从教学策略来说,不应过分执著于培养学生悟性思维的目标,还应重视感性思维的训练和发展,在感性认识方面多多启发学生,感得充分了,悟也就获得了生成的基础,理性认识则应被视作水到渠成之事。然而课堂上普遍见到的是感与悟贴合为一,即有悟无感或有悟少感,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结论过早地告诉给学生,然后在结论的分析上絮叨不休,在学生那边悟已饱和而感已枯竭。就这点来说,在教学中区分感与悟的不同性质、作用,实施由感到悟的策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感悟是客体呈现的确定性有限性与主体认知的不确定性无限性相结合的心理意识活动

在本文语境中,客体是指感悟的客观对象,主体是指感悟者主体。感悟的对象包括人类创造的语言文字和其他形式的符号,以及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客观内容,即有字书和无字书。感悟的客体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它的客观性自然生成感悟的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起点,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悟的性质和走向起着规范、制约作用;感悟的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因人而异,因时地而异,因心态、心情和视角而异,这些可以总括为感悟的不确定性因素,它是感悟的终结形成,对感悟起着主导作用。主体认知客体时,可以在有限的对象中感悟到无限的意义,这就是感悟中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的对立统一。

从这意义上说,感悟教学要充分利用这种对立统一规律,实行教学民主化,采取“趋异避同”策略,在承认并遵循感悟材料的客观性、确定性,养成学生规范性思维品质的前提下,着力激发、鼓励学生的求新求异思维,对同一语文材料取用不同的视角,尝试不同的体验,有勇气有能力质疑权威性结论,努力避免循规蹈矩,株守成见,避免甘于平庸,丧失灵性。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这方面作了良好的宣传、引导:

“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初中大纲)“……尤其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大纲)“……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义教课标)“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高中课标)

统观新大纲、课程标准,在诸项教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感悟能力)是最重要的一项,“创造”“创新”“创意”之类的词语出现频率很高。然而,多少年积淀、沿袭下来的惰性惯性导致这种创新教育的要求、呼唤不能实现或难以实现,本来最富有挑战性、创新性和最富有鲜活的感悟力的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经过学校的“塑造”,很容易变成认同、趋同、求同的“标准产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创新教育已成为语文教育改革的历史性必然要求,新局面正在缓慢而艰难地形成、演进。

四、感悟是求知学习与人生体验相一致的心理意识活动

求知学习需要感悟,东方人、中国人的求知学习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以感悟为重要特征的。传统的语文教育历来注重通过对语文材料的感悟来体认其中的伦理意义、政教意义。孔子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孔子教育学生读诗要善于感受、引发、领悟、提升,并据以指导实践。《中庸》里有句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笃行之”即是人生体验之一种。再有,司马光说:“所谓学者,非诵章句、习笔札、作文辞也,在于正心、修身、齐家、治国、明明德于天下也。”这也是强调人生体验的。传统的教育教学固然打上了落后、过时的印记,我们不必全面认同,但是考虑到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的沉淀影响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和铸成一代代人的认知模式、人格模式,我们可以剔除其糟粕性的内容,继承其可以利用的东西。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5

关键词:观察生活;积累语言;训练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9-0217-01

经过多年的语文教学,笔者深切地体会到:当前,作文教学的最大困惑是学生普遍缺乏写作热情,苦于无话可写,有矫揉造作、拼凑之嫌。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源头上去解决这一难题。作文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生活中,在阅读里。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生活,才能让学生作文有不竭的源头活水。

一、开启源头,回归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的作文教学,先要着眼于生活,即情感体验,走进生活。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连接在一起,指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摄取生活,感悟生活,体验生活,从生活中获取丰富感人的写作素材,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写作。社会中的生活实践,是学生学好语文,增加积累,培养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观察生活现象,捕捉生活细节,思考生活内涵,探索生活真谛,是学生写作必不可少的素养和能力。所以,作文教学必须指向生活,联系生活,注重让学生亲历生活,理解生活,表达生活,将生活的素材转化为写作内容。从打电话到接待客人,从写请假条到申请书,从看电视广告到电器说明书,从赏中外名著到游山川河流……生活处处皆素材,作文就不再是“无米之炊”。也可以做一个游戏,讲一段笑话,来一场辩论,演一出小品,谈一个话题……引导学生打开生活之门,让作文与生活亲密接触,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理解,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对生活,对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引发出一些感悟,使其人文素养得到熏陶,良好个性得以形成,人格魅力不断升华。

其次,我们的作文教学,要着眼于读书,即阅读经典,积累语言。读,背,积累是写好作文的源头活水。作为语文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创造书香园地,把学生自由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要舍得腾出时间给学生读名著经典,要舍得花精力组织阅读活动……叶圣陶言:“要学生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事实证明,教师引领学生阅读经典,不仅仅是学生读了什么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在读写中品尝了快乐,收获了阅读与写作的兴趣。

二、训练思维,提升素养

我们的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语言表达是作文的外在的呈现形式,其核心是写作者的思维能力。因此,作文教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思维的训练会增强感悟能力,提升素养。感悟是作文的内容,是思想,是情感。感悟是生命体验,是个性体现。强调作文的感悟,是尊重人本的思想。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训练尝试。

首先是观察。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观察是一切思维活动产生的基础。顾名思义,观察就是人通过各种感观活动获取对外部世界感性认识。爱默生说过,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许多学生写不具体,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善于观察,对事物只能获得粗略的朦胧的印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养成爱观察的习惯,还要指导学生一些观察的方法。如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教师的一个动作(硬币从手中掉落),告诉他们什么是观察,如何进行观察,并及时调整,修正学生的观察角度,让他们记录下观察的结果。当学生有了“用感知观察生活”的初步体验后,教师带领学生学生走进自然,学习“用心观察”。学习了《紫藤萝瀑布》,在观察迎春花时教师有意地诱导学生要“用心去听”,“用心去看”,“用心去感悟”。这样,学生眼中的花便有了笑,有了歌,有了生命。良好的观察品质在于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在于透过表象去探寻内在的东西。

其次是联想和想象。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由此可见,世界的发展是离不开联想和想象的。所以我们要善于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对开拓作文题材,使文章写得丰富,生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作文内容单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想象贫乏,联想枯竭。魏书生说,任何事情都有一百种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启发学生善思,爱思,激活学生思维,学生的潜能就会挖掘出来。因此,我们要把培养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列为思维训练的重要项目。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6

一、分角色朗读表演,再现创造故事情景

语文教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很多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情境,有着较为生动的场面或者场景。要想真正理解课文内容,感知作品主题,获得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培养,需要让学生进入具体的情境,获得最为直接的体验和感悟。传统的讲解和理论灌输学生对学生的影响有限,学生只能记住一些基本内容,不能真正领悟深刻内涵,更不能内化学生的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人格魅力。学习课文或者阅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内容分角色朗读,或者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表现再现情境,表演者能够深入课文,把握人物形象;其他同学也能够获得最为直观的感受,得到很好地的陶冶或者熏陶。如果实行分组轮回表演,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也就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好的锻炼,语文学习也就更加生动有趣,真正培养他们的能力和素养。例如,学习“窦娥冤”,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让学生阅读剧本,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把握作品表现的主题,学生感到较为枯燥,也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魅力。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分别扮演窦娥、蔡婆婆、张驴儿等,将其中的几折戏表现出来,学生非常感兴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表现其中人物,既是对人物的深入把握,又是以自己的方式重新塑造这一形象,表现故事情节,虽然不能唱,以表白的方式也能达到非常好的效果,学生也能受到感染。

二、深入自然大课堂,迈上社会大舞台

语文与自然和社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语文教学意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融入自然,适应社会。感知自然和人的关系,学会自然的生活;从社会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自然即课堂,社会即学校。语文与自然、社会如此密切的关系,要求语文学习必须联系社会现实,语文教学需要回归自然社会。新课程标准强调生活化教学,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从学校走向社会,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高中语文情景模拟教学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带领学生走进自然,走向社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以语文教学为手段,引导学生向社会、自然学习,学会观察自然,适应社会,以此更好地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体验,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当代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在将课堂搬到了油菜地,带领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让学生能够从自然中直接获得感受,从生活中获取感悟。又比如,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尤其是景物描绘,不少学生的想象能力不强,感受能力较差,不能真正感知画面的特点,更不能够走进诗歌的意境,也就很难领悟诗歌景物画面和情感的关系。教师如果春天带领学生走进自然,在阳关明媚的日子,感知鲜花盛开,莺歌燕舞,姹紫嫣红的色彩和勃勃盎然的生机与活力。然后让去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学生也就能够真正题为到诗歌中描绘的景物画面,也就能够真正领悟长期颠沛流离的杜甫找到安定居所后的心情。也就能够感知白居易《忆江南》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诗歌。

三、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模拟情景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7

一、教师必须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明确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要旨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通用技术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是以技术教学为主的一门课程,通用技术是教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通用技术科学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一种思想方法。

在通用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努力使学生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能更加理性地看待技术,更为负责、有远见、具有道德方式地使用技术,以更亲近技术的情感、积极探究的姿态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广泛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对技术的决策,参与技术创新的实践。在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与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同能力的发展。

二、以学生的参与、设计、制作为抓手,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

在讲《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的一般过程》一节时,我以用纸板制作小板凳为主线,边讲解设计的一般过程边用纸板制作,学生觉得特别新奇,精力特别集中,到后来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我看到时机成熟了,感觉到这节课的内容掌握得差不多了,就对学生说:“我来检验一下大家掌握知识的情况。”于是,每人发一张a4的复印纸,要求他们用发的纸,结合今天讲的知识,设计一座简易纸桥,比一比,看谁的桥最结实。经过模型设计制作的过程,学生保持了对技术问题的强烈兴趣。

三、开发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教材不是学生的全部世界,世界才是学生的全部教材。比如在讲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将学生熟悉的校园环境,池塘、石桌椅、教学楼的玻璃门、楼梯拿到课堂上讨论。

四、让学生在实践中领悟技术和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智慧的灵光闪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技术素养”是磨炼出来的,不单单靠“学”出来的,立足于实践,敢于创新是本课的特色。让学生亲身体验技术的魅力,是提高学生技术素养的最好的捷径。动静两重天,坐着听和动手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

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在融入技术情感中,在实践中领悟技术和思维方法,把每一位学生看成是未来的设计大师,让每位学生在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畅谈设计方案时,既培养了学生的丰富想象力,那种敢于表现急于创新的个性品质,良好的合作交流态度,又提高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使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更大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更宽厚扎实的基础。

五、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教育就是关于人生存目的的教育,即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谈到技术,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农村匠人的手工艺,城市企业的厂房、车间等图景。技术就是技能,技术就是操作,技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几乎成为亘古不变的信条。技术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技能、操作教育,而更注重科学与人文的结合,强调学生技能的形成、思想方法的掌握和文化的领悟三者之间的统一,所以技术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8

高中的语文教学,由于学生的基础语文水平已经具备,教学就该往深广度上发展,围绕知识点的教学,在这方面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这种教学也很难满足高考要求,真正成绩高的学生更多的是在这种教学基础上自我悟出来的文学素养。因而,有些教师也认为,语文成绩的飞跃是悟性的飞跃。因此,如何让学生的语文悟性更高、文学素养更高是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

所谓的语文悟性,实际上就是在对语文的接触过程中,在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对文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的一种非纯理性的自我认知。语文悟性往往是无意识中对语文内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的运用。它与语文兴趣相互影响、相互提高,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最终会形成一定水平的文学素养。而高中生文学兴趣受初中影响较大,特别是受语文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人格魅力影响较大。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在提高兴趣基础上引导语文悟性、提高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兴趣的提高是较容易的,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强了,对知识的把握扎实了。因而课堂知识面的宽泛度以及教师的教学风格就决定了语文兴趣以及对语文学科的正确认识。譬如,对“屡战屡败”和“屡败屡战”的不同表意效果理解,对“只达到”和“仍达到”的潜含义的理解,这会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语言文字的奥妙,从而关注语文内容。另外,文学作品中千变万化的文学手法与文学形象也容易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语文学科在原有的知识点上就会让学生体会到有规律可循的丰富多样性,兴趣自然就来了。

在兴趣的基础上,在认真思考的前提下,语文悟性可以在讲解中得到引导。语文悟性是有规律可循的“小聪明”式的内容理解,因此这种引导要求目的明确。这种引导在阅读中表现明显。朗读水平高的同学在朗读的基础上就可以感受作者的感情基调和感情变化,而教师的示范朗读在引导学生进入语境上有很大作用。对内容的理解上,要引导学生抓第一感觉和印象最深的内容,这往往是作者表现的核心。然后再围绕中心找表现手法和角度。这种感觉偶有失误也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在找表现手法和角度时如有大的难度自然就会有所否定的。另外,教学上,要尽可能以文学手法来引导理解。譬如,在讲解杜甫的《咏怀古迹之三》关于王昭君的感慨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心境,在参照背景的基础上,以教师的四句诗来烘托一下:“大漠无边黄昏暮,孤影斜伴青冢沉。残阳乡曲琵琶涩,何处相思解故人。”学生的兴趣就来了,理解也就跟上了。不管怎样,语文悟性是需要培养和引导的,这是要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在培养朗读和自信心的基础上,以拓展提示为手段进行,最终还是要上升到文学素养的高度。

文学素养是不能局限于课本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以现实为材料,以文学理念来分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认识角度和层次,最终提高文学素养。比如在讲解情景交融时的意境作用是,《天精沙》的前四句的景物极具代表性,学生可以一下就感受到其孤苦无助的凄婉心境。而如果从同境不同意的角度来把握一下就会有新的认识,“清风骄阳炊烟斜。缠藤绕树引啼鸦。小桥潺潺鸣马脆,古道悠悠望天涯。”学生一下就明白了意与境的内在关系。从理性上明确了意境的作用和特点。同时,文学视野的拓展也是提高文学素养的关键。高中生受学生压力的影响,不可能过多涉猎文学作品和理论。因此,结合身边的影视文学进行讲解,可以把文学拓展到生活的把握上,其具体性不言而喻。对人物的分析、性格的把握、主体的探讨,都会在无形中提高文学审视力。另外,合理的分析不仅提高文学判析,而且还能引导生活认识,比如《还珠格格》中小燕子的人物分析,其诸多不合理的情节与人物个性的不和谐,充分展示了“琼瑶文学”的非现实性,这是学生过于幻想浪漫的思想认识能接受和憧憬的,也是家长和教师该合理引导的,也是文学理念该有所体会的。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9

高中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素材,这些素材有的是显性的,可以被学生直接感知;有的是隐性的,蕴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需要教师的启发引导。一方面,有效认知显性文化素材。显性文化素材是能够为学生感官所直接感知的感性材料,学生对此种素材所包含的传统文化知识能够较快理解,教师在教学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有效认知。

例如,在必修二《成语:中国文化的微缩景观》一课的学习中,生活在美丽的乡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农村学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扬长补短,在文化素养上弥补提升,假以活动组织提高,农村学生的语文学习也一定出色。其中汉语成语的五大方面的来源: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典故、文人作品、外来文化,包含着浓厚的传统文化元素。成语来源所涉及的元典包括《论语》《孟子》《诗经》《史记》等,无不是中华传统经典名著。对成语的学习,不仅要知其意,更要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另一方面,充分感悟隐性文化素材。高中语文课程具有其他基础课程所共有的知识性和工具性,同时又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重构性和生成性。语文课程的生成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引导学生识记和理解语文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感悟的提升,自主探究课文文本所隐含的文化素材,升华学生对文章思想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说“木叶”》一文的学习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木叶”这一意象,还要引导学生透过“木叶”这一古代文化意象的典型代表,充分感悟借物言志,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理解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二、整合多样化文化素材

文化从来都不是某一方面单独存在的,文化的传承是多样化、多角度、多方面的有机组合。语文课程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包含了多样化的文化素材,涉及语言文化、民俗文化、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方面,这些文化素材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结合促进了整体文化传承的有序进行。教师在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多样化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的整体感知和深刻体会。

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对贾府院落布局、建筑样式、雕刻装饰的描述体现了建筑文化的审美特点,并暗含了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森严。而对王熙凤、林黛玉等人的语言描写,府中长辈、晚辈之间称呼的描写,又体现了语言文化的特点。对贾府迎客待人的礼制习惯、穿着佩戴的风俗习惯的描述,又体现了浓厚的社会、民俗文化特点。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语言的不同描写特点,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从整体上理解传统文化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三、生活素材与教学相融合

生活即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素材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机整合,还要注重将生活中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语文教学中,与教材中的文化素材相结合。生活化的文化知识更容易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也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素材的感悟更加贴近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尊重文化、注重实践的良好品质。

例如,《离骚》一课的学习可以充分利用端午节的文化背景,离骚、屈原、端午节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将端午节传统民俗文化与《离骚》中作者的情感表达相融合,从而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古诗《春江花月夜》一文的学习中,由于诗作本身的古典文化气息,加之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音乐感和画面感,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产生对唯美意境的沉思。教师在教授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将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引入课堂,为学生渲染出一种唯美意境与典雅音乐相结合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视听一体的文化熏陶中,更容易引发学生对诗作美的感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化素养的个人感悟篇10

一、认真研读教材,发掘国学文化

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具有很大的时间跨度,虽然近代文章占了很大的比重,但是代表着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古代诗词歌赋也不在少数,其展现着国学文化的魅力以及担负传承的责任。一方面,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国学文化,需要将作者的写作背景以及所处的时代进行介绍,而在准备和介绍这些内容时,必须重视挖掘古代人物的人格魅力,并彰显其文化的内涵。对于背景内容的介绍,也要更多地侧重于文化,从而为学生展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让学生感悟文化演变的过程。另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使得学生意识到文本不仅是带有古代汉语典范的名家之作,更为主要的是带有深刻的国学文化内涵,其中能够感悟到作者对于人生的思索,在进行教材研读时将丰富的文化内涵挖掘出来。

二、丰富教学形式,优化国学认识

高中语文课堂是开展语文教学以及在教学中促使学生感悟和传承国学文化的主阵地,也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关键点,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为了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传承国学文化必须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利用教学课堂以小见大,让学生真正感悟到语文的文化魅力,并徜徉在国学文化海洋中汲取文化内涵和营养。第一,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和提高教学成效。在语文基础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这一能力,而教师只需进行有效指导即可,从而为国学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打下基础。第二,教师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古诗文教学形式,为学生彰显国学文化的魅力和内涵。在教学古诗词和文言文等内容时,教师要逐步摒弃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再是单纯地引导学生逐词翻译,而是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学意境,通过引导学生体悟国学文化,将学生带入到诗意世界。例如,在教学《归园田居》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与古诗描写内容一致的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悟陶渊明的内心世界,并深层次地对古诗句的文化群进行提炼,这样学生在研究课文时也会更加主动积极。第三,教师要灵活设计语文作业。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考虑到学生的技能和理解能力,将题型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满足不同学习需求学生的文化发展要求。

三、加强自我修修养,扎实国学功底

高中语文教师要想教好语文课程,并且能够通过语文教学引导学生传承我国国学文化,就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为语文教学以及对国学文化的准确解读做好准备,并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到国学文化的学习感悟以及传承当中,不断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文化的大发展。中学的语文教育中贯穿着国学文化教育,那么,最为基本的事情就是确保中学教师具备与实际教学需要相符的国学知识和国学素养。教师在提高自身国学知识和素养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端正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态度,不断丰富对国学知识的积累和国学文化的熏染,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教学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累国学教育的有效方法。第二,教师要拓宽自己文化学习的渠道,并开展多元化的国学文化学习,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检索和查找手段在国学知识学习中查漏补缺,构建完善的国学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将国学文化的传承渗透到语文课程教学中。第三,教师必须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实际教学中也要做到坚持不懈,直面语文教学中的困难,并通过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和国学素质的方式来满足学生对于国学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带领学生在感悟国学文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国学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