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重要途径十篇文化交流重要途径十篇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43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1

【关键词】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民间外交

文物的保护,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一个民族文化的保护,就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储蓄。当今国际大环境是和平、有序、文明、有爱的,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欠发达国家,都深刻认识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很重要的。国家的文化认同、历史认同是文化话语权的基础,而追索非法流失的文物就是重建文化尊重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中国的大量珍贵文物因为殖民侵略、盗墓走私而流失海外。据中国文物学会不完全统计,外流的中国文物就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达1000余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表明,在藏有中国文物的200多家博物馆中有中国文物164万件,而民间藏中国文物是馆藏数量的10倍之多。i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国家日益重视文化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非法流失文物的追索工作日趋重要和紧迫。中国民众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使得更多的民间力量参与文物追索的工作中。

一、现有非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存在的问题

从权利主体角度看,现有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方式存在两极化现象,不是国家公权主导下的追索方式,就是以商业回购私权主导的追索方式,而缺少一种民间力量主导的非商业化的文物追索方式。公约中规定的追索方式的弊端是公约本身的效力问题,非缔约国不受公约约束;公约溯及力问题,公约中的保护文物指在武装冲突、二战、偷盗、非法进出口流失海外的文物,而不包括殖民侵略中被掠夺的文物,也不包括在他国领海海底打捞发现的文物。软法性规范中救济规定的不足是国际规范性文件中的规定仅仅是原则性指导,缺乏强制约束力。实践中的商业回购是最有效、最快速地文物追索方式,但是要付出的经济代价太高。对于经济欠发达的文物原属国是不现实的,紧张的财政支出若用于文物回购而不用于国内经济建设,将会引发民众反对职责,面临社会安稳危机;个人也不会斥巨资回购文物。而且如果鼓励商业回购,会造成国外文物拍卖市场的炒作,故意推高拍卖底价,诱发更多文物流失。捐赠方式常是国外文物占有者将文物捐赠给其国籍国政府或个人,而不是捐赠给文物原属国。无偿捐赠形式要求捐赠者有极高的国际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在物欲拜金时代,现实中实例很少。

二、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民间外交途径的优势

民间外交是“通过非官方渠道、非正式途径”开展的对外交往活动ii,是民间层次的外交活动,即非政府行为主体之间进行的对两国关系产生一定影响的交流和活动。以民间外交途径来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是指在官方外交进行文物返还谈判,签订文物返还双边协议或备忘录的途径之外,以民间力量作为文物追索返还工作的对话谈判主体,这是非法流失文物追索方式的创新。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民间外交途径与已有的文物追索方式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更广泛的主体参与文物追索工作。民间外交参与主体是指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具有自主管理、独立决策权能,不受政府控制干涉的非国家行为体。这冲破了官方外交合法主体单一的禁锢,是外交成为一种对话方式,而不再是政府的垄断职权。民间外交的主体包括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个人、协会团体、城市、宗教组织等,这就拓宽了非法流失文物追索的渠道。

(二)更灵活的方式参与文物追索工作。民间外交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是跳出政治思维,以日常交往方式进行对话交流。民间外交不会有严肃的礼仪管束,开展交流的形式多样,交流成果的形式多元。例如积极开展文化外交,旅游外交、宗教外交等,使国际社会更深入了解文物原属国的历史、文化,使国外民众增强对文物原属国的文化认同。灵活的组织形式,使民间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社会资源成为活动资源,而不需要大肆动用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极大节约了成本。

(三)更稳定长期地推进文物追索工作。文物追索不是一项短期工作,由于非法流失文物数量不确定、流失文物转移地域不确定、流失文物证据缺失,使文物追索工作具有复杂性、长期性。传统官方外交机制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易受国际关系变化或国际形势转变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民间外交途径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旨在通过民间力量主导下的交流对话,逐步构建和提高文化认同,形成一种隐性而持续的观念转变效果。民间外交途径从民众、团体这些基本的政治社会组成要素着手,通过平等交流,使政治社会的成员形成一个共识,即将文物返还文物原属国,使文物获得归属,是保护文物所承载的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而民间外交达成的共识,为官方外交、诉讼方式追索非法流失文物创造了积极条件。

三、中国如何利用民间外交途径追索非法流失文物

中国有开展民间外交的传统,具有良好的民间社会基础,对于追索非法流失文物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引导,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中国政府要认识到民间外交追索非法流失文物的重要性、可行性。重视民间外交活动的机制建设。健全科学、有效可行的民间外交活动制度,是保证追索非法流失文物工作展开的重要制度保证。民间外交形式灵活多样,极易形成松散化组织,为了凝聚更多的民间力量,形成合力,需要建立一套专业的、有组织的工作机制。为了保证民间外交主体的自主性、独立性,可由民间外交主体共同参加,形成一个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下,民间外交活动主体与文物局、外交部、文化部等机构有紧密的横向联系,政府部门可以将文物非法流失的最新信息和国际形势传达给民间外交主体的联席会议制度。

(二)改善民间外交主体发展的法律政策环境。主体适格合法是主体行为效果受法律承认和保护的前提。中国在外交上的法律规定仅局限于官方外交,尚未建立规范民间外交的法律法规。这就是个人、团体组织参与外交活动的主体地位受质疑。对于以民间团体组织形式存在的民间外交主体,政府要修改双重管制体制,完善注册登记制度。对于致力于非法流失文物追索的民间组织,政府要为其登记给予政策优待,为其发展和开展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则和程序。

(三)规划发展民间外交。民间外交途径追索非法流失文物不是“立竿见影”的方式途径,而是一个文化认同的长期性、系统性工程。要有步骤、有规划地发展民间外交。从当前着手文物追索的民间外交,是为了日后能有更多流失海外的文物返回中国奠定民间社会基础和文化认同。其次是与文物占有国的民间外交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以此为媒介,来搜索中国文物信息。最后在积累了文化认同感后,使民众认识到文物需在文化原属地才能真正实现其文化传承的作用。文物追索民间外交主体与文物保管的个人、博物馆进行协商谈判,使拍卖行不再承接非法流失文物的竞拍事宜。

注释: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2

[关键词]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收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09―0045―05

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和发展点。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景区也获得极大发展,截至2005年底,我国景区已超过2万个。政府对景区资金的支持严重不足和景区已有的高度集中垄断管理体制的弊病日益凸现。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部分景区转让景区经营权的改革试验。据本文的不完全统计,已有涉及22个省(市、区)的100余家景区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经营权流转试验,并有安徽、四川、湖北等11个省(市)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旅游发展条例中允许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但目前经营权价值评估这一环节缺失造成了经营权流转难以实现或盲目转让,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开发资金不均衡等不良后果。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已经成为实现我国景区经营权合理流转基础性的关键问题之一,也是旅游研究领域的重要前沿课题(有学者曾将旅游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列为我国旅游研究前沿10大问题之一)。

1 已有相关研究的评述

很多学者关注到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但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表1)。从研究内容上可分为旅游地全部资产评估和资产经营价值评估,前者涉及资源全部用途的收益,后者侧重于旅游经营的收益。其中,呼吁旅游资源/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重要性的研究最多,这也显示该领域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具体评估方法与因素研究较少,一些学者构建基本评估思路,名称还停留在旅游资源经营权评估,实际为景区评估。关于旅游资源经营权价值评估因素的研究中,除了吴楚材等人的研究与实际案例结合外,其他研究都仅是理论构建。叶浪的研究构建了影响经营权价值的框架性因素,李向明和雷蓉等人对部分因素深入细化,吴楚材和雷蓉等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评估方法。虽然部分方法和因素应用并不适宜,但已是旅游资源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可贵探索。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旅游地评估,主要采用收益现值法,涉及因素较简单。案例研究对资产经营价值的涵盖范围也不尽相同,如王炳贵等着眼于森林公园的纯收益,程绍文从景区地值入手。总体而言,已有研究对于旅游资源,景区经营权价值认识虽不统一,但都从资产评估角度人手,方法应用中其他领域评估方法的借鉴与景区经营权的特殊性还没有很好结合。

2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基本途径对比

显然,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属于资产评估。当交易的是物的非完整的所有权,或物的产权边界不清晰,“外在性”显著时,资产评估的客体更精确的表述显然应该是“被评估资产的权利”。景区经营权价值是景区经营性资产的获利能力,因此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需要认识资产评估的基本思路。公认的资产评估方法(途径)有3种,即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图1)。从宏观上看,这3种总体思路着眼点不同:成本法主要关注资产的过去而不是未来,市场法的理论依据是市场价格反映资产价值,而收益法考虑的是未来现金流量。

具体对比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3种途径(表2),进一步明晰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3种思路的总体评估思想。市场途径依据替代原则,与近期出售的同类资产比较并调整后得到被评估资产的价值,适用范围较广,但对可比参照物的要求较严。成本途径通过资产现时重置成本扣除各种损耗价值确定,主要基于卖方。收益途径将资产未来的获利折算到现在,需要预测资产在可预测获利年限内的预期收益和面临风险。

3 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途径的适宜性分析

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3种途径给予不同的出发点,并有各自的优缺点。在对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中,评估途径的适宜性分析成为评估工作的首要问题和基础性问题。通过对资产评估途径的对比与其他领域资产评估的梳理,景区资产经营价值评估首选的评估途径是收益法(途径)、其次是市场法(途径),成本法不适合作为总体基本评估思想。

3.1从评估目的与价值类型而言,收益法(途径)符合景区经营权价值类型

收益法、市场法、成本法3种途径从时间上是体现资产未来、现在和过去的3种维度。收益法(途径)是将未来的利益折算到现在得到资产价值,主要注重对未来收益的测算;市场法(途径)是与已交易资产价格进行对比调整后得到资产的价值,主要关注现在资产;成本法(途径)则是还原资产现在的重置成本扣减其各项损耗价值来确定资产的价值的方法,所以资产的原始成本价值在成本法中有决定因素,原始价值主要表征的是资产过去的价值(图2)。所以收益法(途径)是测度景区资产经营价值合适的方法,市场法(途径)次之,成本法(途径)对未来收益很难测度。即使应用成本法进行加和计算,也不能体现景区经营性资产的整体获利能力。

3.2从市场状况与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而言,收益法(途径)是最合适的途径

评估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满足这些前提条件,就难以应用方法或需部分改进。通过景区经营权评估的现实状况与评估途径前提条件的满足程度分析,目前我国的现实状况可以全部满足评估途径的前提的仅有收益法(途径)(表3)。

我国大多数景区在开发前都需要进行景区规划,景区所在的区域一般也有区域旅游规划,所以基于规划与行业平均情况对景区未来的收益状况与风险状况可以预测并可货币化。旅游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景区的获利年限根据经营权转让年限可以测算。所以,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使用收益法(途径)的前提条件基本可满足。现阶段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时通过一段时间的网络公示、招商会等形式基本实现公开市场的前提条件,但是已交易的景区经营权中选取具有可比性的参照物较为困难。一方面由于已交易景区经营权的具体金额与交易合约具体情况及当时供需双方关系状况难以获取,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景区较多,景区的类型较多,参照景区与被评估景区可比性不足,所以市场法(途径)前提中最核心的条件――找到可比参照物(最好3个以上)很难满足。随着景区经营权交易市场的成熟与活跃,市场法(途径)的前提条件将可满足。但目前市场法(途径)的应用有一定困难,即使应用也难以保证其科学性。成本法(途径)显然适合景区内一些固定资产的评估,但景区内的土地与旅游资源由于不存在旅游用途的使用对其带来必然的价值损耗,所以整体上不适宜。

3.3从方法科学性角度,收益途径相对较科学

从收益途径的支撑理论来看,庞巴维克(Bohm-Bawerk)在《资本实证论》中首先创立了资本价值理论,认为成本并不把价值给予产品,而是从产品中取得价值,并且明确提出“凡给予我们相当永久性收益的物品,我们就根据这种收益给它们某种‘资本价值’。我们估计它们的价值相等于能按当时的利率在同样长的时期内产生同量的收益的货币资本”。此后,耶鲁大学的费雪(Fisher)进一步为收益法奠定了基础,他指出,“资本价值必须由其估计的将来净收人来计算,而不是相反”。费雪并对成本决定持否定观点:“我们必须记住,在一特定时间计算价值时,只有将来成本才能进入财货的估价。过去的成本对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影响。过去的成本在这里只能起一种间接的作用。因为过去的成本决定了财货的现有供给量,从而也就提高或降低这些财货所提供的服务的价值”。凯恩斯也提出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观点,再次强调资本价值与历史成本无关,说明了收益法的科学性。根据景区经营性资产的预期收益来评估其经营权价值,也容易被出让者与购买者接受。

收益法(途径)作为景区经营权价值的基本评估思路,并不排斥在评估过程中也会用到成本途径和市场途径的思路,如机器设备可采取重置成本法评估。但需强调整体景区经营权价值基本评估思路是收益途径。

4 相关资产评估领域的评估方法选择

与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相同,已有的公路收费权、矿业权估、加油站收费权等的评估也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在这些经营权价值评估中,最常用的评估途径是收益法(途径),如公路经营权、采矿权、房地产的使用权等都首选收益途径,显示收益途径在评估经营权价值的广泛适用性(表4)。我国已有的旅游资源经营权评估研究中3种途径学者都提出过,有学者认为收益法不适宜,应采取重置成本法,有学者认为成本法不能反映出价值,实例中采用收益法较多,总体上对评估途径选择还较模糊。结合其他领域和景区经营权特点,本文认为收益法是我国景区经营权价值评估的首选途径。

5 结语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学生;传播途径

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的提出不仅坚定而明确的回答了“中国信仰什么”和“中国人相信什么”的疑问,也第一次凝练了中国特色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国版的“自由平等博爱”。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其师生应当成为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在当今思想文化不断交流、交融和交锋,价值观反复较量的新态势下,面对持续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和多变的新特点,让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途径革新具有现实紧迫性。

一、高校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殊意义

长期以来,高校价值观传播以“两课”为主线,各种教学和学生活动为辅助,基本实现对青年学生的高度覆盖。而传播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当前高校还具有以下特殊意义。

(一)对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提炼从复杂到简单从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党总结和梳理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的脉络逐渐清晰。从复杂理论到简单词汇,不仅是内容的简化,更体现了中央价值观传播的新思路,从强调意识形态到注重普世价值;从总结理论体系到提炼基础共识这对当前高校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首次提出我们自己的“自由平等博爱”。面对世界范围内价值观较量形式和内容的新变化,我国高校在长期抵御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过程中确实面临“货比货”的困境,西方的意识形态在语言凝练这一点上的确具有很大优势。中国版“自由平等博爱”的提出不仅是首次在官方层面统一了价值认识,也为高校价值观传播存在的“货比货”疑问给出了最有力的回答。

二、高校传统的价值观传播途径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在价值观传播途径上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与思想品德课程作为最主要途径,此外包括专题讲座,课外辅导在内的教学活动和升旗仪式,军训,素质拓展训练,校园系列文化活动等学生活动也是传播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和新背景下,其存在的问题也越发凸显。

(一)强调政治首位性与当前高校学生“去政治化”的矛盾

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特殊性,使得保证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政治首位性成为传播时的第一要求:宏观上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微观上几乎不允许越雷池半步。但高校学生由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相当一部分内容产生和发展的时代过于陌生,总体而言他们对意识形态远不如前人敏感,甚至漠不关心。具体表现为对政治环境和局势的关注度持续下降;对社会热点和民生问题更加热心,看法更直接;对政治影响和政治形势的敏锐性和分辨力不高,容易受单方面信息和从众心理的影响等。这些都和社会主义价值观传播途径的特点相矛盾。

(二)传统传播途径与当前高校学生的现实语境渐行渐远。当前高校学生受信息时代的深刻影响,整体思维相当活跃,信息获取渠道极大丰富,各种新事物和新思想接收程度高、更新快。因此高校学生的现实语境与前人相比变化巨大,而价值观传播途径显然未能跟上这一变化的步伐。以高校最常见的升旗仪式为例,原本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培养的重要途径,却由于在时间安排,具体流程和教育形式上墨守成规而导致很多学生的抵触和反感,试想当未来某天这些国家栋梁们听到国歌响起,看到国旗升起却无动于衷甚至心生怨恨,那将何其残酷?

三、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革新的建议

(一)重构价值观传播途径的语境。当前高校的传播途径存在门槛略高和自说自话等问题,具体表现在理论体系教条化,惟上惟书不惟实。当前我们非但不应该淡化价值观传播,反而要更加重视其作用,但这种重视不是继续端着架子高高在上,而是要俯下身子真正走进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本身就体现了“接地气”,都是大白话和大实话,高校在传播途径上自然也要“接地气”,跳出“我跟你们说”的语境,真正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造平台“让学生们说”,这样才有利于改变高校学生对价值观越发淡漠的困境。

(二)主动适用“碎片化”的传播方式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当今社会“碎片化”趋势已不可避免,人们在思维和处事上追求快速直接。当然一趋势的利弊还有待观察,但高校也应当主动适应新情况和新变化,借助“碎片化”时代的新媒介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途径。例如借助微课和默课拓展传统两课的教学模式;借鉴部分高校开展的“打破教室”理念创新教育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等等都是有益尝试。

(三)淡化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思维,从身边和小事做起

高校应当在保证政治正确的前提下适当淡化意识形态争议和阶级斗争思维,减少学生过于陌生的内容比重。同时改变口号过多的务虚作风,多从身边出发,从小事引导,告诉学生“能做到什么”比“要做到什么”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精髓传播和发扬到位。

参考文献:

[1]杨晓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人民出版社,2010

[3]龙静云,薛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4

【关键词】web2.o;科研信息;知识共享交流;平台构建

【中图分类号】6311;tp393.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0-0029-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应用的广泛普及,数字化信息呈指数型增长,网络信息资源已逐渐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取各类信息的重要途径。目前,对于大多数科研人员来说,主要还是利用传统途径获取科研知识信息,包括网络数据库、图书馆、档案馆等等,这些途径往往存在需要付费、数据滞后等缺陷,获取实体信息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完成学术研究的需求,而随着网络中免费学术资源逐渐增多,这些开放性的科研资源成为了科研人员获取知识信息的新型途径。网络信息资源的飞速增长和科研信息的多样化,需要科研人员能够从多种渠道收集科研信息,加强科研知识信息的交流,掌握网络科研资源的获取方法,成为了社会科研人员必备技能之一,由此才能有效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与水平,促进科研创新。

一、基于web2.0的网络信息资源特点

作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关键产物,web2.0技术给现代信息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它将世界各地的智慧知识汇集于一体,使得互联网成为了全球智慧的中枢。web2.0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和积极参与,从而发掘人类不断创新和贡献的潜能,使网络知识信息资源数量不断激增。博客、社交网站、日志等个人信息平台不仅是知识信息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中心,使得知识信息从传统的以数据为中心过渡到以个人为中心的方式,并由此具有了个性化、共享化、细微化和去中心化这四个明显特征。与webl.o相比较而言,web2.0更能彻底改变知识信息的创作、、共享和传播的方式。

二、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构建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已经有大量文献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如何利用博客、社交网络、个人日志等web2.0技术来获取得到有用的知识信息。但是,针对web2.o环境下科研网络知识的共享与互动交流问题的研究仍然较少。网络科研知识信息息作为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重要一部分通常以各种形式分布于网络中。例如:谷歌的学术信息搜索功能、中国知网的知识信息搜索功能都将传统科研数据库信息进行了整合,这给科研人员获取网络科研知识信息带来了极大便利,但它却对很多科研学术博客、开放性资源等并没有进行收录。

三、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构建设计

(一) 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构建

比较科研知识信息共享的传统途径与网络途径的区别,根据网络信息资源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分析web2.0技术在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应用,对基于web2.0技术博客、社交网站、个人日志、学术期刊搜索引擎、网络开放资源等在科研知识信息共享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构建一个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旨在为科研人员知识共享与即时互动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和促进网络科研活动的良性发展,提高科研人员在线协作和知识共享的效率,促进学术交流与知识创新。

(二) 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式研究的设计

图1基于web2.o技术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型设计借鉴基于web2.0技术的教育领域知识信息共享维基网站案例,结合科研知识信息的特点,研究基于web2.0技术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式,对科研知识信息获取、相互交流、知识、数据存储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提出一个适合各领域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知识信息交流与共享的模型(如图1)。

四、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模式构建的研究方法

(1) 文献检索。对近三年内有关web2.0技术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并对具有一定价值意义的内容进行统一整理和研究分析。

(2) 比较分析。对各个领域不同类型的网络科研知识信息进行比较,科研通过不同的知识获取方法和技术,分析不同知识获取方法和技术的优势和劣势。

(3) 网络调查。可以通过专业的问卷调查网站设计出适合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工作的问卷调查表,分析科研人员获取到科研知识信息的需求,以及平时获取科研知识信息遇到的障碍,对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全面了解。

(4) 实验研究。本文初步给出了基于web2.0的科研知识共享交流模型,之后可以通过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应用,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网站平台流程。

(5) 定量分析。对学术搜索引擎和科研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数据统计,并利用数学分析软件对其进行量化处理。

本文提出的研究方法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了创新之处:

(1) 对获取科研知识信息的创新途径和技术进行了分析,传统的科研知识信息获取技术得到的信息资源比较滞后,还需要提供一定的有偿付费,或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新的科研知识信息获取技术主要通过开放性的学术信息资源,能够无偿获取到巨大信息量的科研知识信息,但是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存在多样化的特性,所以对网络科研知识信息进行获取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

(2) 提出了基于互联网环境下科研知识共享交流的模型,从科研知识信息获取、交流、存储等流程均采用了创新性的web2.0技术理念。

(3) 提出一个科研知识信息维基网站的构建,通过网站平台实现科研知识信息的共享性和交流性,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web2.0作为一种创新型网络应用模式,其开放性与互动性的特征为科研知识共享交流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人性化的支撑环境,使之成为科研人员主动参与、充分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不断促进网络中大量隐性知识的获取和传播,从而进一步推动网络环境下科研知识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参考文献

[1] 刘萍,望俊成,王亮,赵媛斌.web2.o环境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06)

[2] 茅宁莹,关于知识管理重点与难点的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6)

[3] 邓艺,马继涛,吴海虹,刘薇,张汝斌.论创新驱动中科技公共服务网络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以云南科学仪器协作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1(S1)

[4] 王丽杰,沈颖.数字资源组织与数据挖掘比较分析综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11)

[5] 高巨山,仲伟伫.高校数字图书馆构建中的数据挖掘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03)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5

[关键词]互联网;公共政策传播;政府传播

新常态下互联网成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动力。指出,要将互联网信息建设提高到治国理政的新高度,以实现互联网在新常态下的“大作为”。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在借助互联网转变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创新发展外,更关键的是依托互联网持续国家创新治理的探索,加速实施科技强国战略。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改变着人类政治生活的方式和获取政治话语权的新型渠道。正如哈贝马斯所言,科学技术与政府机构密不可分,国家必须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联系,科学技术的方法、策略为国家制定计划,采取措施,以及改进和提高科学方法提供了合理的方法。[1]互联网作为现下及未来的国家发展重点战略,以“融合、协作、分享”的精神和先进的技术对政府的治理提出了新要求,也为公共政策的传播带来新契机、新要求、新动能、新挑战。学界对于传播的定义为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包含人类一切的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根据不同角度,传播被分为五种类型: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公共政策传播是公共管理学与传播学的结合,其传播类型涵盖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以及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过程中,传播的信息仅限于人际间和组织内。本文研究的是公共政策如何从政策主体端的政府传播到政策客体端的公众,不属于内部传播形式。大众传播指传播主体借助传播工具进行广泛传播的传播活动,政府在传播政策的过程中必定要借助传播媒介将政策传播至公众,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因而将公共政策传播归于大众传播的一种。现代社会的传播行为基本属于大众传播的范畴,但由于政府部门的特殊性,政策传播还具有不同于一般大众传播活动的特征:一是政府作为管理国家的唯一社会组织,具有远超于一般传播主体的独特性和权威性;二是政策传播作为政府执行国家政策的重要环节,相比一般传播活动具有高度的强制性;三是政策信息区别于一般的传播信息,政策内容受到政策主体的严格控制。公共政策传播是政策成功施行的保障,传播的高效能为政策的成功奠定基础,[2]因此,公共政策传播成为政府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诺伯特•维纳据其控制论思想提出,信息及其传播作为有机联结社会的重要“黏合剂”、“动力源”,一个社会中具有主要影响力的传播格局及手段的改变,直接决定着此社会未来的组织方式、构造逻辑和运作法则。[3]政策信息及政策信息的传播,作为政府管理国家、社会的重要手段,对整个社会的信息传递及发展模式具有决定性作用。要建设符合未来国家发展趋势的政策信息传播格局,正确的精神导向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必不可少。将互联网与公共政策传播进行融合,以新思维、新技术加快公共政策传播的更新与改造,是突破传统政策传播困境的新诉求,也是规范发展现代政策传播、提升政策执行力的有效路径。探求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是实现公共政策传播的现代化与信息化,最终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意义所在。

一、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的演化态势

传统公共政策传播,因时代背景的特点和技术约束,传播模式多注重于控制和宣传,政府作为政策传播主体,具有高度主导性和强制性。这一时期的政策传播性质偏向于政策宣传,因此多以“直线型”传播为主要方式,具有单向性。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及网络通信技术普及的广泛性,创建了全新的信息传播生态。[4]公共政策的传播,从控制和宣传演变为协商和互动,由“直线”、单向改为多方式、双向的政策传播形式,经历着从信息封闭、垄断转为全面开放、网络共享的变化。互联网技术对传播形式、速度的极度丰富和全面提升,使得政府的公共政策信息传播进入一个全新的演化阶段。

(一)政策传播的途径拓展

传统的公共政策传播模式中,政策从政策主体到达政策客体间的途径是单一的。单一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策传播途径的单一性。传统的公共政策传播采用“直线型”传播方式,是与政府部门的科层制特征紧密联系的。这种体制性的传播途径多以文件为载体,按照政府的层级机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逐级传递。众多的环节和狭长的渠道导致政策信息传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超过规定处理时间的政策信息滞留,还会致使随后的政策信息堆积阻塞,降低政策传播效率。单一性的另一方面是传统政策传播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和不可逆性。由于“直线型”的政策传播方式,单向上行和单向下行的政策传播途径都无法实现政策信息的反向回馈,形成政策传播的宣传性特征。公众能够接收政府的政策信息,却不能反馈意见,不仅降低政策传播的效果,也不利于政策的科学施行。互联网背景下,政策传播形成了多方式双向的传播方式。相比传统“直线型”政策传播,互联网的应用使政策传播拥有更多方式。政府信息的网络化建设和信息公开制度的实施,政策信息可以在网络上被公众以多种方式获取,政策信息由“直线型”传递方式转变为“水波型”扩散方式,公众不再局限于处在“直线末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能借助互联网主动、多方式的获取政策,消除因下发过程中政策阻滞产生的负面影响。其次,互联网改变了政策传播的单向性。互联网共享、交流的特征实现了政策传播途径的双向可交流性和可反馈性。美国未来学家p•萨福认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工具,也提供了更加快捷、有效、经济、便利的公共沟通渠道。[5]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网络重新定义了信息的传播模式,双向可交流的政策传播反馈途径,满足公众对政府政策提出建议的要求,畅通了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流渠道,是实现公民话语权和人民当家作利,也是保证公共政策民主、科学的重要实现方式。政策传播的目标群体除去作为政策信息的接受者,还可能借助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政策信息反馈者、加工者、再决策者,提升了政策运作中的互动性,极大改善了政策传播效果。

(二)政策传播的效果优化

J•克拉帕等人认为,大众传播活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是以单一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效果和影响通常是有限的。[6]传统政策传播模式下,传播途径集中于广播、报纸等手段,层层下发的文件到达政策客体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影响着政策传播的时效性和传播效果。此外,传统政策传播模式下的政策传播还具有易逝性,由于技术限制,政策信息没有匹配的备份储存库,经信道传递后即消失,政策信息的储存难度大。除却收集报刊外,公众没有其它有效途径获取已的政策信息,给政策传播和政策实施带来不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连续性。互联网技术引入后,政策传播由线下逐步向线上发展,极大地提升着政策传播的效果。一是信息传递速度的突破正优化着政策传播效果。网络作为一种数字化传媒,其“超时空性”可以使信息实现存储和实时传播,不受限于时间和地域。基于数字基础的非线性传播能够突破传统政策传播所需要经历的重重关卡,打破速度限制,政策信息从网络途径散布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比传统政策文件下发,网络资源和共享平台对于政府公共政策传播而言的改变,是抛弃了层级制和单线性的途径短板,使政策传播的速度由慢向极速突破,以此实现政策传播效率的提升。二是政策信息的可存储化优化着政策传播效果。互联网技术下,政策信息的同时,所有数据便自动收集、上传至网络后台,加之云技术服务将所存数据需要的空间拓展至网络虚拟空间上,不再占用物理空间,实现数据在线永久保存。政策受众可在政策后的任意时间通过网络调取、查阅政策信息,不再受政策信息时间的限制,避免因错过政策而承受损失。政策信息的可储存延长了政策的生命力,同时提升了政策传播的效果。

二、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的现存问题

(一)政策传播存在“形式主义”,信息更新不及时

在互联网时代创新政策传播发展的初期,为响应国家政策发展网上政务,部分政府并未清晰界定互联网的概念,匆忙创办政府网站,盲目开通政务微信、微博,只在表面形式上符合互联网的要求,却缺乏实际的互联网运作,导致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部分政府表面设立政府网站,创办若干政务微信、微博,但实际却疏于运作,导致网站长期得不到更新,政策信息滞后,内容不完整,公众无法及时查询和知晓相关政策内容,存在典型的披着互联网的外衣,却没有体现互联网内涵的形式主义。此外,互联网要求更加注重政策传播过程中多个途径间的分享与联合,但部分政府的政策传播途径建设却依旧浮于表面。表面创办政府网站、开通政务微信、微博,单以政府连网的举措滥竽充数,实际上并未以互联网精神和技术更新实质内涵,多种政策传播途径尚未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协同。“表面工程”与“形式主义”导致数字鸿沟继续扩大,造成公共政策传播效果未及预期要求。

(二)政策传播监管乏力,难以回应公众诉求

技术升级使传播行为的成本缩减,公共政策的传播变得更便捷,但网络开放的特征使得不规范、不法途径也随之增多,给政府监管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政策传播过程监管乏力,缺乏公众的互动参与,难以体现互联网时代的共享与互通价值。目前国家仅颁发了150张网站新闻许可证,按照规定没有许可证的网站不具备刊发相关政策信息的资格。但实际中政策新闻经合法途径后,同一信息能够轻易地从不同来源获取,一些并未获得国家新闻转载授权资格的网站,也向公众传播着同样的信息。部分微信、微博等传播途径同样没有官方传播的授权,却在广泛地肆意传播。以“网约车新政”为例,在官方部门政策后,除了具有传播资格的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网站转载之外,还有一些诸如智能交通网、本地宝等不具备传播资格的网站转发了政策的全文信息。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提高阅读量,部分以此牟利的商业媒介会在转载中更改标题,攥写夸大、恶意的评论,给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造成了极大地损害。因此,政府急需对散布不实政策信息的政策传播途径实施有效监管,利用网络技术监管政策信息传播的全过程,避免因不良政策信息的传播给政府、社会、公民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政策传播反馈阻滞,缺乏公众互动参与

参与模式理论强调要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对政策施加影响的方式和机会,提高公众在政策过程中的参与程度。[7]政策的反馈途径作为政府获取民意的有效途径,是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基本方式。传统的政府政策传播以自上而下、单向输出为主,提供给公众能够反馈建议的渠道不够畅通。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政策反馈途径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整体看来依旧进度缓慢。部分政府的政策传播反馈渠道未能打通,导致政策传播反馈严重滞后。2016年国务院抽查全国政府的网站建设情况,有14.7%的网站不达标,缺乏在线互动功能,即公民缺少与政府交流的有效途径,公众的政策诉求难以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合理的政策建议也难以得到采纳和回应。一些政府的官方微博账号,在有不少网民关注、享有深远传播影响力的情况下,却禁止网民发表评论。就目前情况看,互联网背景下政策反馈途径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一些政务微信、微博与网民的交流次数远小于其粉丝数量,政务网站、公众号等功能还是注重“一对n”的宣传,而非互动与交流,政策反馈途径的建设明显力度不够,导致双向交互的沟通途径发展滞后,政策传播还未真正脱离政策宣传阶段。

(四)政策传播途径间互动不足,联动建设欠缺

互联网对政府公共政策传播提出的创新要求,不仅限于在传播形式上创新,更注重众多政策传播途径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机制。新要求下部分政府部门在政府网站、政务微信与微博、客户端等多点布局,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分发政策信息,力图构建政策传播途径间的互动机制,以互联网融合的内涵打造联动的公共政策传播生态系统。但实际运作效果显示,由于各政策传播途径的传播对象不同,传播目标存在差异,导致传播途径各有特点,因而政策传播途径间难以形成高效的互动模式。虽然政策信息传播的出发点相同,实质上众多政策传播途径各自为营,传播路径依旧受限于各自擅长的传播领域,传播途径间缺乏交集和互动,并未形成预期的政策传播网络。此外,政府间“信息孤岛”的存在加剧了政策信息共享与传播的难度,政府的政策传播途径间的互动机制尚未实现联动作用。因此,如何兼顾众多政策传播途径的特征,通过技术手段糅合各传播途径的长处,打破“信息孤岛”,融合众多的政策传播途径,是互联网对政府政策传播创新建设提出的新挑战。

三、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

网络技术的出现为人类提供了一块跨越国界的“在线空间”,互联网成为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互联网背景下,信息传播已经到了一个无阻碍的、崭新的阶段,技术手段的进步更新政策传播的理念、创新政策传播的内容、丰富政策传播途径的形式、升级政策传播的工具,进而提高政府机构的行政能力和管理能力。

(一)以五大理念为引领创新政策传播理念,避免政策传播的形式主义

党的十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作为今后发展的五大理念。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需要以五大理念为引领,重塑政府政策传播新理念,强化和重塑政策传播途径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等新理念新思维。目前,部分政府部门对互联网政务管理模式还缺乏客观、深入的认识,依旧默守传统的管理模式,奉行政策强制宣传的工作主旨,消极对待互联网治理方式,造成“形式主义”盛行。技术政治理论认为应在技术政治化的过程中,借助政治强有力的社会调节手段,指引技术向人类期望的方向发展。[8]互联网的前缀,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政务服务上网那么简单,而是要求施政思路的整体改变。如果政府无法及时调整治理理念,从根本上求新求变,依然滞留在简单的“政府上网”层面,办事方式简单叠加,反而会给公民增加麻烦。因此,政府要通过政治过程引导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率先垂范引入互联网精神重塑治理理念。用辩证眼光看待互联网给公共政策传播带来的影响,在管理理念上吸纳互联网共享、融合、人性化等精神,在数据开放、政策传送、社会互动式管理方面展开创新,促进政策协调,政策信息公开促进共享和开放,进而促进思想、信息、数据的更大范围、更快速度流动,通过构建传播网络的创新体系来助力“互联网政府”的建设。

(二)以人性化为主旨创新政策传播内容,加强政策传播监管政策信息

作为国家制定的大政纲领,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政策内容也多以严肃、官方的文字或语言为表现形式,刻板的政策宣传成为政策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因时代变化,政策受众对于政策内容的偏好发生着变化,现代社会中人们趋向于追求新鲜事物,传统、严肃的政策内容难以吸引公众的注意,降低政策传播效果。此外,政策内容过于专业、语气严肃,解读政策的困难和被动大大降低了公众获取政策信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创新公共政策的传播,提升公共政策的执行力,政府需对政策内容进行适度创新。政府部门可以在政策内容上进行平民化阐释,将官方语言转化为易懂的大众语言,并辅以生动、拟人的图表视频等表现形式,使政策信息在海量信息中引人注目。从受众的视角出发创新政策内容,能够降低受众的政策解读难度,提高受众的阅读意愿,同时也能拉近政民距离,利于政府亲民形象的树立。网络时代信息的数量无法以单位衡量,不实、虚假的政策信息威胁着政府的管理和公信力,因而政策传播内容的创新同样需要监管的配合。各级政府部门应从技术上寻找突破口,利用数据挖掘和云计算对政策信息的传播进行严格地审查和筛选,对不具备新闻传播资格的传播途径,以及传播虚假政策内容的网站或微信、微博等采取惩治措施。通过加大监管力度,来规范政府对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是保证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良好发展的前提,也是树立政府易沟通、竭力服务形象的有效路径。

(三)以多元化为方向创新政策传播方式,加大反馈建设力度

社会发展下人们步入分众时代,即因为性别、年龄、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对信息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分众时代的特征,在公共政策的传播中,根据不同区域以及政策受众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传播方式,对政策传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乡村中政策的传播以广播、宣传手册为主;城市中政策的传播则以报刊、移动媒体为主。因此,政策传播应创新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把握传播规律,提升政策的传播效率。互联网背景下,新媒体成为多元化政策传播方式的代表,政府部门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加大政府网站、“两微一端”等政策传播新方式的建设,满足分众时代下公众的不同需求。长沙市的政府官方门户网站将“政民互动”作为四大板块之一,包含在线交流、市长信箱等功能,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并针对年轻群体开设微博账号“中国-长沙”和微信公众号“中国长沙”,与公众展开交流;此外,长沙市政府还开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的app应用程序供公众下载,为政府相关政策的创造新平台。网络时代的政府政策传播以协商和互动为主要特征,因此创新公共政策传播同样需要促进政策传播反馈途径的建设。政府作为政策信息的方,要不断完善政府网站自身的互动交流功能,将政民互动、政民对话作为网站的基本服务功能之一进行建设。对于微信、微博、客户端等政策传播途径,要发挥交流互动的功能,听取公众的意见,安排新媒体营运人员对公众提出的疑问做出回复。对没有或者更新缓慢的政府网站、停止更新或关闭评论区的政务微信微博等勒令整改,畅通公众与政府的交流渠道,确保公共政策传播反馈途径的高效建设,为构建公民的网络化参与机制提供助力。

(四)以“互联网+”为前景创新政策传播技术,形成政策传播途径的联动机制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政策传播途径得到拓展,但各传播途径间并未形成联动机制,导致政府传播尚未达到系统化、最优化的效果。因此公共政策传播途径创新还应符合互联网融合、协作的精神,推进数字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技术促进众多政策传播途径间的互动与融合,形成政府政策传播的联动机制,实现“1+1>2”的政策传播效应。“互联网+”是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云计算为技术核心,融合传统行业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新生态。政府部门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纸媒、广播电视与网络等政策传播的途径归集,形成多元维度结构支撑的政策传播途径。2015年两会报道中,光明日报的《炫融特刊》是融合性政策传播途径的成功尝试,通过将音频、图片和网友评论等功能融入报道中,实现了众多传播途径间的“打通、共融”。此类“融媒体”打通众多智能终端,完成由纸媒到移动媒体的传播三级跨越,促进着报网一体化、传播途径立体化与传播过程生态化。[9]政府可借鉴光明日报的技术路径,借助技术融合政府网站、报刊杂志、政务微媒体等众多政策传播途径,以众多政策传播途径间的协作,形成政府政策传播途径的联动机制。此外,还可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GBCp(政府-企业-公众与社区-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三角模型,以公共设施与公共环境为中心,政企社协作尽快完成“云+网+端”的设施布局,以基础硬件的升级创新政策的传播技术,增强政策传播的影响力,打造立体多维的政府公共政策信息传播格局。

四、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公共政策传播创新,是利用技术手段和内涵对公共政策传播进行的创新。技术对传统政策传播的持续改造,极大地拓展了政策传播途径的形式,优化了政策传播的效果。联动、融合、互动、规范的创新政策传播发展,促生新的公共政策传播生态系统。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公共政策传播的创新,将成为发展多维立体的政府传播格局、促进政府治理进步、推动政府现代化治理的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2]张付.我国公共政策传播渠道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3(11).

[3]喻国明.用“互联网+”新常态构造传播新景观——兼论内容产品从“两要素模式”向“四要素模式”的转型升级[J].新闻与写作,2015(6).

[4]马小虎.新媒体时代的公共政策创新研究——基于信息传播变革的视角[J].理论观察,2016(4)

[5]卢山冰,黄孟芳.传播学理论百年回眸[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4(3).

[7]刘熙瑞.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8]刘同舫.技术与政治的双向互动[J].学术论坛,2005(8).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6

[关键词]网络优势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简介]张晓兵(1969-),男,河南方城人,黄河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河南郑州45000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7-0052-03

目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有课堂教育、导师培养和研究生工作部门的管理等,网络优势尚未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研究生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没有被充分利用。然而,实际情况显示,受招生规模扩大、学程短、个体独立意识强、生活、学习、科研及实践活动相对分散等多方因素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有规模地展开,实效性也难以增强。从研究生思想和行为的实际出发,寻找适应研究生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成为一个具有现实性和紧迫性的问题。

发挥网络优势,加强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研究生思想和行为实际的要求,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现代化的要求。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信息传播时效性、内容海涵性、资源共享性、交互性、平等性、开放性等优势,很好地适应了研究生学习、科研、社交、娱乐等需求,研究生群体的学习科研电子化和社交娱乐网络化趋势已经愈加明显。另一方面,研究生班级作为研究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学校对研究生进行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结合点,是研究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掘和利用,对落实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以网络优势为依托,发挥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积极探索适合研究生思想和行为特点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建设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保证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将研究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分为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四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方面,其中认知是先导,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行为是结果。丰富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了解,建设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增强研究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了解,通过正面灌输培养情感、形成意志、引导行为,从而保证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

1.建设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可行性。网络信息内容的海涵性和多媒体兼容性,以及近年来网站建设技术操作的简易化,为充分发挥班级成员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来建设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提供了技术支持。如今,网页编辑可以采用“所见即所得”模式,无须复杂难学的计算机代码知识,也可以建设自己的专题网页、论坛、博客、空间,实现文本信息、图片上传、音频视频插入等多种功能,还可以选择多种风格各异的网页模板风格,实现内容与形式双优化,增强了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吸引力。通过建设和完善班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用又新又好、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丰富班级文化生活,提高班级成员的理论修养和政治觉悟,使研究生在各自由不同导师负责培养的情况下仍然具有较强的组织纪律性,确保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有效传达,保证了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正确性。

2.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坚持弘扬主旋律。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言论立场上要与党和国家宣传弘扬的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内容的选取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权威性,能起到导向作用。例如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宣讲、各大主流网站(如人民网、新华网等)精华摘要、学校官方公告通知、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的名家名作赏析等。此外,在弘扬主旋律的基础上,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内容还要具有针对性,体现班级特色,考虑班级成员的兴趣倾向。找到思想教育与专业研究的结合点,如对专业领域内的伦理、价值追求问题的思考,或者对高尚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的提倡,都是值得尝试的结合方式。这些既体现主流教育思想又具有研究生班级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其接受度和有效性是可以预期的。

3.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增强吸引力。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形式要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首先,在网站各版块的设计上,要体现班级成员的多元化需求。不仅要有“理论前沿”“经典品读”等理论性、思想性较强的版面,还要有“时事热点”“实践园地”等社会性、实践性、互动性较强的版面,与班级成员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这样才能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访问量。其次,在网站编辑中要注意运用多种媒体形式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图片、声音、视频、Flash等,充分发挥网络的兼容性优势,用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网站形式,吸引班级成员兴趣。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开放性优势,征集班级成员建议,完善网站建设。

二、开辟班级网络情感交流渠道,体现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1.开辟研究生班级情感交流渠道的必要性。研究生群体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处于人生中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面临各方面的复杂抉择。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并存,心理负担较大,可以说基本上每个研究生都会遇到一些思想问题。但是由于研究生培养的规模化和研究生管理方式的相对宽松,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覆盖程度和集中深入程度都难以达到,变得“高高在上”。因此,充分发挥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交流和心理疏导功能是研究生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通过在网络上开辟班级情感交流渠道,充分发挥网络交流的开放性、平等性优势,畅通言路,疏导结合,使研究生的思想和行为在班集体中得到表达和体现,研究生的矛盾和思想问题有了反馈渠道,这有利于研究生工作部门在充分了解研究生的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同时,这也是充分尊重研究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方式,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增强时效性。

2.班级网络情感交流的实现方式。班级网络情感交流可以通过交互式聊天软件或者班级论坛、博客圈、公共邮箱等方式来实现,每种方式各有优势,可以结合情感交流的不同情境灵活运用,是表达研究生个人情感、体现研究生班级友爱、疏通研究生思想和心理矛盾的渠道。例如,当某些班级成员遇到思想挫折又不好意思在现实中表达,或者想表达而身边没有倾听者时,就可以通过班级QQ群或语音房间,向同学朋友倾诉,寻求心理帮助,如果班集体能在此时适当介入,发挥集体的力量,共同帮助该同学战胜挫折,则更能以情感人,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以情感人”的力量。

另外,班级网络情感交流渠道还是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培养融洽集体气氛的地方。班级成员对于某个学术问题或者当下某件社会热点的讨论,集中见面开会不好实现时,通过班级QQ群等进行网络会议,大家各抒己见,同样可以实现实时交流,并且一些在当面讨论中寡言少语的班级成员更有可能会在网络会议中表达许多想法,网络交流的平等性、开放性优势,会使班级会议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是传统的交流方式所不能比拟的优势。

三、培养健康向上班级网络文化,优化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培养健康向上的班级网络文化,促进良好班风形成,从观念意识层面指导班级成员的思想和行为,使班级成员自觉把班风中蕴涵的高尚的情操作为自己的追求,从而形成稳定的意志,这种稳定的意志反作用于班级文化,促进了良好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形成。

1.培养健康向上班级网络文化的必要性。研究生班级中通常存在主动分子与被动分子、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并存的情况,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是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通过丰富的班级活动和积极有效的班级成员沟通,密切班级成员联系,以先进带后进,以主动带被动,以积极带消极,实现班级成员团结共进,形成整体效应,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以及独立思考、开放创新的良好学风,是优化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点。由于研究生个体独立意识强,且生活、学习、科研及实践活动相对分散,集体组织活动时通常参与率不高或积极性不强。但是,在网上却通常能“聚到一起”,同学们在网上碰见时也会打个招呼,聊上两句。在班级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利用这种方式,用大家喜欢的、常用的方式来教育大家,“投其所好”,其良好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此外,健康向上的班级网络文化也是防止网络沉迷、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倡导文明的重要途径。

2.培养班级网络文化的途径。培养班级网络文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班级博客圈、班级聊天群等开放式互动途径,个人博客、私人聊天室、电子信箱等单线性互动途径。开放式互动途径适合进行集体讨论和交流,培养班级团结融洽的气氛以及共同学习进步的班风。例如,通过建立班级博客圈,实现班级成员博客互访,共同学习、互相交流、共享资源,提升班级成员学习状态,形成有竞争、有合作、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班风和学风。单线性互动适合班级个别成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虽然交流广度不如开放式互动途径,却具有深入细致、影响持久的优势,有利于增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很多研究生都有在网络上写个人日志,表达思想、观点或情绪的习惯,班级成员通过个人博客互访,彼此了解,相互交流,可以使积极向上的氛围得到传播,消极低落的思想得到化解,正确的观点得到传播,错误的观点得到纠正,从而实现以先进带后进、以积极带消极、以主动带被动的班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优化机制。

四、利用“网络班级”进行自我教育,增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并体现在实际行为中,是思想政治教育外化成功的标志之一。利用“网络班级”进行自我教育,则是促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化,增强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效方式。

1.利用“网络班级”进行研究生自我教育的可行性。“网络班级”其实就是班级形式在互联网上的虚拟化,通过在某些校友交互网站创建网络虚拟班级,班级成员注册登录,用班级公告栏、班级留言板、班级日志、班级相册、班内信件群发等网络功能,来开展班级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网络班级”并不会也不能代替实体班级,只是由于研究生班级成员的个体独立意识强、生活、学习、科研及实践活动相对分散,造成研究生班级组织难以集中管理,所以要借助“网络班级”来实现班级日常管理,这是研究生班级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需要。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只是提高人们思想政治素质的外因,自我教育才是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因。”“自我教育是衡量教育是否有效的一个标志,又是思想政治教育最终落实的归宿。”研究生班级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建立在研究生班级成员的人格社会化基础上。研究生作为高层次的知识人才,社会化程度较高,已具有稳定成型的世界观和一定的知识基础,人格特点有明显的独立性、自我约束性和社会合作性,具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基础。

利用“网络班级”这一形式,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贯穿其中,充分利用研究生网络使用率高、使用时间长、对网络媒体形式兴趣浓等特点,更好地引导他们通过自主的学习、独立的思考、自觉的参与以及集体的交流、互利的合作、竞争式的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达到科学、有效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2.通过“网络班级”进行自我教育的实现方式。“网络班级”适合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且便捷好用,具有趣味性和时尚性,富于吸引力。班级工作中的许多事务,如班级通知、班级提议、班级成员讨论投票、班级资源共享、班级联谊等,通过“网络班级”都很容易实现。

“网络班级”自我教育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班级公告通知。通过“网络班级”进行班级公告通知,是一种稳定、持续的信息传达方式。班级负责人在“网络班级”上班级公告后,班级各成员登录查看,省去了短信或电话逐一通知的麻烦,并且可以传递更多信息,清楚明白地将班级事务传达到人,班级成员的意见也可以通过留言系统及时反馈。

第二,召开网上班会。“网络班级”兼具了BBS的开放式讨论功能,班级成员可以就某一主题进行留言讨论,实现实时交流,网络系统会自动按信息的时间先后顺序对留言进行排序,不会出现场面混乱失控的情况。网络发言内容一经就自动保存在网页服务器中,不必专设会议记录员。由于发言可记录、可复查、可保留,班级成员在发言前会进行更多理性思考,防止了实地会议中发言的随意性,有益于提高议事效率。

第三,共享班级资源。“网络班级”的资源共享功能可以用在研究生班级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论学习、学术文章讨论、课题研究资料、应用电子软件分享、集体活动照片展示等。这些资料都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的文件存储功能实现永久保存。

第四,进行班级交流和校友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络班级”载体网站实现校友搜寻和互动,设定搜索条件找到符合交流需要的对象,通过互访、留言,实现各个学校的各个班级及其成员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是实际生活中的交流所不能比拟的优势。此外,还可以根据班级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需要,发挥网络优势,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以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淑华,庄岩,于德华.发挥网络优势,加强研究生班级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7

摘要:民族院校管理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的四种方法。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实施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方法方法的选择是关系到教育管理实效性的关键环节。我国是多民族、宗教、文化多元的特点,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学校教育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要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能力和行为,特别是培养学生包容多民族、宗教、文化的国家共同体观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明确的现代公民意识。

当今社会,大学生活动范围空前扩大,教育环境也日益呈现多元化、开放性特征。面对复杂新环境,教育管理需要以全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勇于开拓、大胆创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要适应社会发展和具体任务的要求,根据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实施不同且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实行单向灌输与双向交流相结合的方法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教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我国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灌输”教育方法,既然是教育,必然少不了课堂讲授,这种大学生获取知识最直接最方便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使教育内容和社会要求更加系统、完整、全面地传输给受教育者,而这种方式将学生放在被动教育的地位,学生的主动性不能发挥,不利于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忽视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的学生的排斥甚至反感,影响了教育的实效性。特别是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的增强,单向灌输的方式日益暴露出了它的弱点。有的学生认为,若不是学校公共课程影响毕业,他们是绝对不会去学的,学了也无用。

我们必须清楚,大学生素质的养成是一个复杂的辩证发展过程,其受一定客体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也必须尊重学生,构建起一种积极、悦纳、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学生能感到他们在被尊重、被关爱、被理解,从而在情感、思想和观点等方面就更易于沟通和接近,实现教育主体和客体地位的平等。同时,还要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想学生之所想,谋学生之所急,解学生之所难,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亲和力,从而激发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积极性。①

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针对各族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实际,既要注重系统的理论灌输,又要注重双向交流,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二、实行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尽管存在着形式各样且灵活多变的民族院校教育的途径,但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显性途径和隐性途径两类。所谓显性途径,就是事先即被受教育者有所察觉和意识到,且已经对其有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显性教育途径),如高校开设的思政类课程、形式政策报告会之类就属于显性教育途径。所谓隐性途径,就是被受教育者事先没有察觉和意识到的,且不具备心理定势的教育途径(以下简称隐性教育途径),如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等。当然,对于学生和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这两类教育途径其实都是显性的、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可以调控的。

1、显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显性教育途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具有公开性。显性教育途径多是采取一些公开的、直接的和独立的方式来达成教育管理的目的,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这样的方式所体现的效果都是显著的。受教育者已经事先了解了这些采取这些方式是根据社会的性质和实际需要来设置,其目的就是将自己培育成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人才,因此对此类方式都已经预先产生了心理定势;第二,具有强制性。显性教育途径是学校依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规定而设置的正式教学计划,此类课程一般都是有学分、而且计入成绩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受教育者系统接受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法律法规以及政治立场等。其强制性就体现在不以受教育者的意志为转移,是必须要学习的课程;第三,具有稳定性。显性教育途径因为是一些正式纳入教学计划,有固定教材和教学大纲,而且安排了相应学时的课程,因此轻易不会变更这类途径,所以体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显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主要就在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系统性传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有效宣传,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进行分析并指明现阶段我党的主要任务,将基本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制度传授给受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进而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目前看来,这也是高校在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所采取的的主要方式。由于过往的许多研究都涉及到此类显性教育途径,因此笔者在此不对其过多表述。

2、隐性教育途径的特点及其功能

隐性教育途径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采用一些受教育者更易于接受的方式,营造各种良好的环境或者氛围在受教育者周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由此我们也可以从隐性教育途径的定义中看出其所具有的的特点:第一,具有潜隐性。隐性教育途径多是依附于其他某种公开的教育途径或者形式,不公开的,独立的。教育者总是通过某种相关的活动或者环境来间接传达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让受教育者直接感知到。亦即我们常常提及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客服心理定势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且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第二是具有愉悦性。一般来说,隐性教育所依附或采用的都是些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的形式,多为轻松愉悦的,且这类途径本身也是以愉悦性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通过这样的隐性教育途径,潜移默化的发挥着对受教育者的影响作用,而且这样的方式能有效的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消除;第三是具有灵活性。隐性教育途径因为采用的方式与显性教育途径有所不同,所以在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选择上更加灵活自由,教育者也不用到现场,只需要将活动方案设计好并交由相关责任人,事后查验结果即可。这样的好处就在于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会感到约束,更能主动发挥自身能动性,实现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但是这样做也可能会因为目标不明确,无法达到效果。

隐性教育途径的功能: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多采用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就为教育者指导和检验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果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隐性教育途径是让受教育者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活动所具有的趣味性、知识性能够广泛地吸引他们参与到活动中去。此外,隐性教育途径与各类文体活动的广泛结合,寓教于乐,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的同时还能极大的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同时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能力素质和知识积累也多有助益。

在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影响作用日趋强化和多元化的时代,单一的显性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要,公民教育应善于把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教育融于课内外、校内外的活动之中以及有形和无形的氛围之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三、实行情感教育和理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参与的过程。情与理是公民教育的两个基本要素,只有将情感和理性教育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对学生进行教育,要结合情感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能力的开发,这样就容易带着感情与学生一起进行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民族院校大学生本身就带有深厚的民族感情,有些从贫困地区走出的学生,他们内心充满了对国家的敬仰和谢意。只要我们在教育,从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以情感教育为指导思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中有理,礼中蕴情,情理交融贯通,定会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只有在情感的激发和诱导下,才能真正达到“晓之以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的高素质具有现代精神的大学生合格公民。

四、构建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教育管理的深入发展

文化和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使近代以来一直没有真正解决好的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②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实施大学生教育管理产生着各种各样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新颖、刺激为特点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社会、家庭、大众传媒引导的无序性、失范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公民教育的效果。教育管理的实施是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大众传媒等在内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把四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构建“四位一体”的立体教育网络。

家庭教育环境是基础。由于大学生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必须完善家庭和学校互动教育模式,家庭和学校通力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成长。

学校教育环境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形成的重要场所。高校应发挥教育主体作用,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自觉地培养各族学生“七观”,为来自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向上、公平竞争的平台,通过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主动意识。要对各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加以积极解决和处理,对学生间产生的矛盾冲突应予以妥善解决。只有这样,各族学生才有归宿感、幸福感和责任感,才能形成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才能发自内心地对自己、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对民族、对历史、对国家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③

社会教育环境是教育管理的拓展。大众传媒环境是重要补充,要通过网络等媒介,形成强大的正面舆论宣传教育氛围,使国家认同深入人心,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心理和价归属感的问题,去影响其政治倾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马克思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④我们必须搭建立体的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网络,形成合力,不断优化我国教育实施的整体环境,以促进民族院校大学生教育管理不断取得实效。

注解:

①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转变[eB/oL].[2011-08-09]./product.free

②张汝伦.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认同[J].哲学研究,2001(2):17-24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8

关键词:探析;大学生;思想动态;途径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下,思想比较独立,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思想。这给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增加了不少挑战。因此,高校和辅导员要寻找多种途径和方法,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整体趋势和个体变化,从而进行思想的引导和价值导向的构建。

一、沟通

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有效的开展途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了解都在有效沟通中互相增进。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接触最多,在工作时段内基本上都在与学生沟通,尤其是辅导员,工作的重心均围绕学生。因此,教师要多与学生交谈,与其建立亦师亦友的融洽关系,从而了解学生的思想趋势和变化。除有针对性的交谈外,也可采用随机关注的沟通手段,每天进出办公室的学生大多不是找教师来解决心理或思想上的困惑,而是一些事务性的需求,所以辅导员也可利用此契机,做一些简短的沟通,以便了解学生整体的心态和思想动向。这些无安排的随机沟通,甚至有时比有安排的交流更有效。

二、关注家庭、社会反馈

高校学生人数较多,学生的时间比较自由,活动范围比较广,人际关系较复杂,因此很难对单个学生进行长时间和实时的关注。因此,就必须联合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一起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学校、教师、家长建立的家校联动机制,可以帮助学生个体更好的成长;教师与家长的思想交流,也有利于对学生的问题早沟通、早发现、早解决。而大学生群体作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常常从社会的角度对其进行思想和价值的评判。高校教师要经常关注社会舆论对大学生思想价值的评判,这些对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反馈,有些是我们在校园中触碰不到的,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信息和资料。

三、班级干部思想R报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比较忙碌,所带班级和学生较多,无法对班级内所有个体进行思想动态的追踪。这就要求班干部,要辅助辅导员做好班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要随时了解班级、寝室同学的思想和情感动向。班干部如遇比较严重的问题,要及时跟辅导员交流、商量对策、解决问题,争取让每个同学在思想上保持积极正确的方向。

四、互联网

如今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特别是互联网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思维模式,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冲击,同时也方便了高校工作者搜集、关注和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QQ群、微信已经成了现代高校师生交流的必要工具,学生常常利用班级QQ群发表一些个人观点和看法,也常常在群里聊天;教师可以根据班级QQ群里的聊天记录进行观察,掌握班级整体的思想氛围。而QQ空间、朋友圈里的动态信息,也能够对学生个人的思想情感状况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因此,高校和教师可以在网络中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获取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信息。

五、利用学校公众平台

高校的公众平台包括:学校的官方论坛、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微博客户端。这些信息平台基本上是在校大学生必关注,即将进入学校的新生抢先关注,毕业生仍然关注的信息集散的。其特点为信息面比较广,因为大多为匿名言论,所以学生对一些社会现象、校园生活、甚至个人问题等都能畅所欲言,青年人思想的活跃性在这些平台上得到了直观的体现,因而受到学生的喜爱。许多高校思想工作者,甚至校领导都时常浏览,从而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把其与学校和学生工作相结合,更好地为学生工作,这也是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一个重要途径。

六、关注校园流行语、热点

要想知道一群人在想什么,就先要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关注什么。有人说大学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思想的集散的,学生人数多、家庭背景复杂、性格迥异,自然会产生思想的碰撞。不难发现,校园的一些流行因素和关注点是大多数学生的共同喜好。这些流行语和热点,不需要高校和教师刻意的观察和询问,当在校园里行走时、在学生的对话中自然而然地就会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从这些流行元素和关注热点中,不难发现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影响因素,这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虽然不好掌控,但仍有许多有效的了解途径,高校和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需认真观察、习惯倾听、善于积累。大学生毕竟还是单纯的青年群体,他们的想法往往比较善意,也并不复杂,相信通过用心的关注和接触,会很容易走进他们的思想世界之中。

参考文献: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9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大学生高校教育思想政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4-0161-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不断提档升级。移动互联网技术作为现代信息计算机技术的核心,在商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提升了商业推广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通过海量的信息筛选,可以实现信息交流的精准定位。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有效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一、移动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作为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一场深刻的革命,移动互联网技术带给我们生活的变化是多方面的。现如今,每当我们打开网页或者手机,总会出现和自己相关的信息和产品,信息的精准推送,极大提升了我们消费的便利性和主动性。移动互联网依托客户基本数据,进行专业化的筛选和分析,分析推导出信息利用的有效途径,并且进行专门性的推送,并将大数据信息作为制定决策和执行计划的基本依据。在我国《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行动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运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必要性,要通过移动互联网数据分析和处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和决策机制[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思想日趋多元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挑战。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学生思想动态和需求进行精准分析,进而实现教育信息的有效推送,是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重要方向。依托移动互联网技术,也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

1.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更加丰富

与传统时代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实时、快捷的特点,利用移动互联网,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同时获取信息也变得更加高效。传统的信息传播形式较为单一,并且大多为线性传播,移动互联网使得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变得更加多元化,并且具有多面性的特点,同时,传播的内容也由传统的文字向多元化转变,包括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的时候也从原来的被动获取变为现在的主动搜索,并且搜索速度也在不断的提升。

2.大学生的交流方式有所改变

传统的交流方式主要包括信件、电话、电报等,在当今的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交流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多的实时沟通工具不断涌现出来,大学生一般应用较多的主要有微信、微博、QQ等,这些实时沟通工具大大提升了沟通的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频率。同时,新媒体环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定的个人空间,在这个虚拟的个人空间中,大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3]。

3.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发生改变

在移动互联网产生之前,大学生的主要学习途径就是老师的课堂教学和自己从书本中获取的知识,学习的途径较为单一。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变得非常丰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海量的信息都集中在小小的移动终端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来自由选择相应的知识进行浏览和学习,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也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基于移动互联网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开展路径,也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学效果。

1.D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教育途径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这种教育方式虽然有效,但是方式略显陈旧。在移动互联网视角之下,应该将思想政治的教育途径进行丰富和扩充,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传播途径,不断创新和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渠道[4]。具体来说,学校或者老师应该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优点,找到与学生之间的最佳沟通方式,使沟通的效率得到提升,然后老师可以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其中,使新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完美结合,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另外,在利用移动互联网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教学方式的重要作用。单纯依靠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如果与传统教育方式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将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巨大提升。

2.建立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

与传统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巨大的优势,比如信息量巨大、传播方式和传播途径多样化等优点,这些特点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较大的应用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学校可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把思想政治的基本知识全部上传到平台之上,以供大学生随时浏览和学习,由于新媒体平台具有十分优越的便利性,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繁琐,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但是,由于移动互联网技术自身的特点,包含海量的信息,其中难免会有部分信息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利。所以,学校应该强化对于移动互联网利用过程中的监管,从而保证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中的重点环节,基于移动互联网视角下,应该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加强移动互联网利用的监管,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新跃.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J].江淮论坛,2015(6):183-187.

[2]安晓玲.基于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行为引导研究[J].高教学刊,2016(24):210-211.

[3]张诚.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方经贸,2015(4):225.

文化交流重要途径篇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于舞蹈教育在艺术与社会功能方面有了巨大的延伸以及改变,本文通过从人文主义思想的视角下出发结合我国当前舞蹈教育的现状,提出创新而有效的途径,为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一、舞蹈教育改革途径:对于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

(一)对于我国古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由于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全面发展的影响,由此我国的舞蹈艺术便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正式登上了现代舞台。关于舞蹈方面对于古代人文思想的继承主要是对古代乐舞传情达意的继承与发展,对于我国原始、夏商周、汉代、唐代、宋代以及明清舞蹈的继承。我国古代舞蹈精髓的发展一直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近现代、现代舞蹈中,而我们在现代舞蹈的一颦一笑中总能发现古代舞蹈的影子。例如:戏曲舞蹈。比如:著名的剑舞、袖舞等。通过在戏曲中加入舞蹈元素使得在刻画人物表演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与提高。

(二)对于现代人文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对于现代的人文主义思想在舞蹈中的继承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极具独特艺术性的当代舞蹈,其独特的表达形式真实地描述出了当下与传统的关系;另一类是具有舞蹈艺术本质特征的现代舞蹈,不仅可以描绘出当下社会人独特的“个性”,而且也是对舞蹈艺术家独有的个性化思想的具体表达。继承这两种舞蹈的精髓――“独特艺术性”以及“独有的个性化”,不仅仅是对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实现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

(三)对于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要想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让我国的舞蹈领域变得更加有活力有生机,就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继承发展西方的舞蹈精神――追求个性放飞自我,表达气度与扩展的文化心理。例如:对西方芭蕾舞蹈的借鉴吸收与学习研究,逐步接触与了解具有芭蕾舞立体形态的《吉赛尔》、吸收借鉴著名的古典芭蕾《天鹅湖》等等。这些优秀作品都是将西方的美学艺术形态与独特的美学原则融入到舞蹈中的具体表现形式。

二、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专业的教学改革途径的三种形式

(一)对舞蹈课程的知识系统进行更新。在人文主义思想下对舞蹈专业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更新,其途径之一就是以“更新换代”的原则去重点教育培养学生。舞蹈专业的教学具有“时效性”,所以应该保持其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形式,及时做好对于舞蹈教材的更新换代,积极培养学生接触了解新领域、新视角、新观念。要想做到这些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调整: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教学体系改革。以“为舞蹈专业人文主义思想的培养”为核心,制定科学可行的详细紧密的教学计划;二、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吸收新的舞蹈教学知识理念,新旧融合融会贯通保证舞蹈教学的“新”。课程方面的设置向具有高精尖、专业化的知识体系进行实时更新发展。

(二)创造出精品舞蹈以高雅的艺术形式去服务社会。精品的舞蹈高雅的艺术形式犹如璀璨的灯光指引着人类舞蹈文化的前进方向。精英文化、高雅的艺术引领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对于人文主义视角下舞蹈教育的改革,就是使舞蹈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面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以舞蹈艺术的至美情怀去唤醒人类的诗情画意。所以对舞蹈艺术家给予尊敬、对舞蹈精品给予呵护、对高雅艺术形式给予支持与保护,这不仅仅是时代担当现实关怀,更是对于现有舞蹈教育体系下的一种新形式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150多场实践演出以及教学成果汇报,不仅检阅了学院的教学实力、人才水平,而且也集中展示了教学成果。到今天为止,这所学院的各种各样的演出接待各级领导、社会群众已高达6万多人次。这种艺术展现的形式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所大学,应该值得每一所舞蹈艺术类学校去学习借鉴。

(三)加强互动交流与合作。加强互动交流与合作是舞蹈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石,有利于在舞蹈领域培养出更多的高精尖方面的人才。对于舞蹈教学领域的改革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强各个舞蹈学院的交流与合作。而这种交流与合作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地区与地区之间,还包括省与省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舞蹈之间的交流与切磋有利于双方之间的共同进步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