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十篇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5:56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1

论文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以人的存在方式作为自己的研究本体,它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精神追求,同时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尝试。我们对人的生存方式的误解必将使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理想丧失的危机。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十分迅速。无论是相关论文的发表数量,还是高校中的课程设置,乃至各级各类学校此项工作的开展都证明了这一点。但从学科或专业的角度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本身应该存在的状态是什么”这个问题却被忽视。心理健康教育过分注重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影响了自身的学术视野,挤压了对这种教育自身根本价值(不是一种或一些价值的具体形态)的思考。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这一缺憾的本质是事实与根本价值的剥离,在人们习以为常的“科学主义”的支配下,事实始终高于根本价值,所以出现了教育理想对现实的迁就,错误的现实凌辱完美教育理想的现象。

对什么是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折射出了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期盼、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当下我们许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拿来就用的。他们认为只有对对象心理现实的把握才是真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只存在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之中。就是这种思想理路把原本统一于对象其中的事实与根本价值活生生的剥离,分开了人性中的实然与应然状态,让它们各自成为游荡的孤魂。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缺失通常就会发生在教育被看成是技术问题的时候,在教育过程技术化的条件下神不知鬼不觉地发生。人们竭力去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把它当成是心理教育的法宝,从这个意义来说,心理教育本质就异化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技术。我们知道每种教育实践都是“给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也不例外,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过程中往往正确与错误并存。心理健康教育怎样把前者发挥到极致?怎样尽量地减少后者的影响?这要靠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来甄别和遴选。

人们对某种教育缺乏理想的时候就是这种教育出现危机的时候,以我国基础教育为例,过去我们对基础教育的理想缺乏思考,结果“应试”成为基础教育的特点;当教育的理想回归到教育中的时候,素质教育的春天也就来临了。基础教育的改革是艰巨的,基础教育缺乏理想给人们带来了痛苦,其实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可以体会到这种切肤之痛。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中获得足够的警示,我们现在缺乏的不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法,也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终止在某个规律的发现和一种理论的推出,我们缺乏对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思考,缺乏对什么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什么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怎样才能达到完美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思考是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哲学前提。

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的是人,它的理想首先要对人进行反思。人的存在是事实与根本价值的统一。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物条件之中。}}}1](p.441)据此,事实的存在指的是人生活在他的客观对象物之中,受到它们的影响;根本价值存在是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超越客观对象物。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对人的把握以其事实存在为基点,但人是灵物,他对事实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期望,“思想和理想不是客观给定的事实与规律。没有它,人就会失却人的本质,也就不会有人的历史,而只能有同其他物种一样的自然史。正如马克思所说:‘光是思想竭力表现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迈向思想’。从最原始的人开始,人就以这种应然化、理想化的方式而存在,那时他们主要在神的身上投射着这方面的本质。”[’所以,人的存在方式根本应该是价值存在,人的事实存在与其说是自然物对人的规定性,倒不如理解成人的价值与自然物有着必然的“巧合”。

现实世界所认同的人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首先是“物质人”。物质的积累更加刺激了人的物欲,物欲是否得到满足变成人们是否获得幸福的意识。“人的一切理想都物质化,而物质化了的理想,其实是作为人的理想的泯灭与丧失。人为物质、为对象物、为自然本能与情欲所牢牢栓住,为它所限定、所规定。’,川对物质的贪婪追逐取代了对理想的追求。

其次是“技术人”。斯宾塞在回答“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个问题时,实际上就模糊了人的精神价值;而今,科学技术更戴着“全盘通吃”的面具为我们这个世界制造着无数让人着魔的神话。人成为‘.技术动物”(韦伯)。

心理健康教育的要义是让人从事实的规定性中摆脱出来。但我们要看到这是一个科学实证思维占统治地位的世界,人们已经习惯用它来看待自然和人类。“至于人生、社会理想的追求,人生境界的提升,这一人性应然面的发展,都往往被视为‘假、大、空’,或冠之以‘理想主义’之大帽”。fsl0人们的生存状态被分离,价值存在被抛弃。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凭借睿智的思考来抵抗常常显得有些悲壮。

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质的规定性做这样的概括:

(一)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本体是人的幸福存在。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7((a.2t)他把人的存在作为研究的基点。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逻辑应是从关注人、关注人性、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开始。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不是臆造令人费解的抽象概念,由于它从开始就对人予以终极关怀,从发端就直面人的生存状态,所以它是投身实践的,籍此获得了鲜活的力量。海德格尔在后期把诊释学称为“实践哲学”,正因为诊释学在解释世界的同时思考着人类的生存。实现人的美好的生存状态,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追求,也可以使我们揭开困扰教育实践的谜障。

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不仅对教育的对象充满关怀,同时也关怀着教育者,它成为教育者自我成长的方式。理想是面向心灵的教化,它超越了任何一种功利。事实上“我们可以从每个时期大量的教育文章里读出相同的味道来……不得不接受时下流行的话语系统,否则有人将指责‘难以沟通”’。[4]0患上了这样的流行病,教育就正在被玩弄。当大谈特谈教育的时候,我们其实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

(二)心理健康教育理想能够提出永恒的精神,这个根本价值无法在现实的某些个阶段被完全的实现,甚至它叙述的是现实中一直无法实现的东西,但它自始至终是现实的追求。它提出的不是现成的答案,而是精神的方向。当人的生存被教育“放逐”时,心理健康教育也处于艰难处境,而理想能揭示困难并为未来开辟道路。这里还应指出,一定的理论不是理想,理论只是对现实抽象出的一种意见,对现实的一种解释;理想是现实的超越,是现实不懈追求的目标。理论的价值在于被现实说明,理想的根本价值却是自身所固有的思想。“‘科学并不能打开直接通向‘应当是什么’的大门,不能由此导出我们人类所向往的目标是什么,它‘必须来自另一源泉’。对于作为一种价值存在的人询问,所需要的是一种哲学的反思的思维,所得出的结论也只能是超验的、理念的。

(三)心理健康教育理想以反叛作为自己创造的特征。哲学让人一直处在讨论之中,它对思想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理想的创造性首先构成了理想自身,在是非善恶的辩驳中展现其根本价值,不断催生出新的思想。如前所言,每种教育实践都是“给予性”的,所以它兼具良秀,更何况眼下的教育实践日益“技术化”、.‘经济化”、“工具化”,人性被肢解,人成为“非人”,个人为了服从一定的利益而被复制。我们的教育中具有浓重的’‘快餐的味道”,它习惯使用教条替代对人生的谋划。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想要对此进行坚决地反击,它通常总以反叛者的面目出现。

“唯科学主义”下的教育“技术化”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大毛病,“如何做”的盲从替代了“为何做”的话问,一些教育的规律、模式、策略如同吃语一样,被梦境般地合法化了,它阻碍了我们对教育本体的询问,这是一种精神萎靡。海德格尔论述了精神萎靡表现出的几个特征:“把精神曲解为智能,计算的能力。作为计算式的智能,精神沦为为其它事物服务的工具。把精神工具化以后就可以把精神的创造力量转移到各式各样的有意识地培植于规划的范围内。文化与根据相结合又把精神弄成了文化摆设。

另一种精神萎靡表现为“价值中立”,这种思路试图以“中立的价值”来健全教育对象的心理。它至少在三个方面出现错误:一是中立的价值是虚假的—他们的教育实践永远无法回避自己价值观的影响;二是落人两难的尴尬—特定社会的主导价值受制于该社会相应的状态,社会的秩序依靠主导价值的维持。它势必代表社会阶层的不同利益,所以社会的主导价值具有趋向性。教育者若以中立的价值实践,就培养不出具有一定价值倾向的人。一个人如果缺乏和社会一致的价值倾向,他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不协调,此人就是不健康的人。因此如果承认心理健康教育是价值中立的实践,也就是同时承认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培养不健康的人;三是标榜的所谓“价值中立”,实际上是追随当代社会盛行的“唯科学主义”,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作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法则。

每个人,每个具体的实践都囿于时空的限制,就此而言,人们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特定环境的奴隶,他们需要精神的引导,需要有某种状态来启迪。心理健康教育理想通过审慎具体而又超脱任何具体的羁绊,诉说着L理健康教育的完美状态。它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有着清醒的认识与理解,内在地关切人们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理想通过思想的叙述,通过智慧的演说,通过精神的教化,本质地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阐释,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价值。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健康人格;渗透;小学语文教学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和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和切入点。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选好切入点,找准结合点,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机地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在渗透式的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健康的发展。

一、营造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关键。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应该是宽松与严谨,严肃与活泼,热烈与深沉的有机统一,这种情境氛围的创设,可以缩短教学中人与人、人与文本的距离,丰富与活跃学生思想,开放心灵空间,让学生多一份活气,增一份灵气,产生美好的心理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使课堂气氛和谐宽松,教师要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教师走上讲台的时候,如果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口授和板书都有板有眼,铿锵有力,学生听课的情绪也会为之一振,并会以高度的注意力,愉快的心情听课。反之,若教师无精打采、随随便便,学生也会情绪低落、心不在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群体活动中主动交流,寻找时机进行自我表现,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对图像、图表、音响内容的了解,以及色彩的烘托等手段,激发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的欲望。又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中喜欢的内容作出个性化的反应,对文本的内容、表达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和评价。尽管学生的感受理解可能很肤浅,甚至可能很“怪异”,使人一下子感到不可思议。但是,站在师生平等对话的立场上,抱着尊重学生的态度,在这种情感交流中,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产生一种自觉进取的健康心态,个性品质也会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抓住有利契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在师生的双边活动中,课堂教学占据的时间最长。那怎样充分利用这个黄金时间段,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般来说,教材出现心理健康渗透因素的时候,自然是最好的契机,但有时候又不能割裂课堂教学的整体,把语文课上成心理健康教育课,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捕捉恰当的教学契机。课堂上的教育契机,往往出现在四种时候:其一是兴趣激发的时候。有了兴趣,才会使思考更主动,产生的教育效果就好。其二是在情感勃发的时候。当情感处于饱满状态的时候,激昂、敬佩、震撼等都有助于学生去选择键康有益的心理品质。其三是在思维萌发的时候。其四是学习的主动性产生的时候。总之,教学中的契机的出现有时是偶然的,随机的,这就要教师自己去用心捕捉,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三、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

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一)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

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

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用这些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友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

(二)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

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可以说,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语文课本就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四、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

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五、以习作为宣泄,保持阳光心态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0引言

一位负责的教师,不一定是优秀的教师。一位有知识的教师也不一定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教师是否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要看其在教学工作中的表现及其对学生的作用效果。经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越发感觉到“力不从心”,自认在课堂教学中很卖劲,但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注意力的聚焦程度并不高,课堂上玩手机的不乏其人,教学目标时常不能很好达成。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其表观原因在于教学实施中近乎习惯化的传统教学方式与行为,其深层原因却在于支配习惯化教学行为方式的教学思维习惯。这种教学思维习惯已被固化,从本质上没有脱离依托粉笔、黑板、教材、嘴巴的讲授式教学观念,有时即便有所“更新”,也只是动动枝节,并无实质性突破,教师仍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与中心,学生成了配角或被边缘化。当今,随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是一个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不可避免要受到信息社会的影响,他们在享受信息技术成果的同时自身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自然会得到提升。在信息化水平日益提升的社会环境中接受熏陶洗礼的大学生,有着与以往工业化时期大学生不同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行为方式与习惯。面对新时期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以改造学生主观世界、塑造学生灵魂、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健全学生人格为己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来讲,必须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彻底走出以往讲授式、填鸭式“一厢情愿”传统教学思维樊篱,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理论有机融合,在行动实践中不断改造传统教学理念,通过教学行动在润泽学生心灵的同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水平。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不断增强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情感,课堂上才可能更好地把注意力聚焦在教师主导的课堂学习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高职人才培养系统工程中的功能地位才可能更好彰显。因此,当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加强自我修炼,在自觉行动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就尤其显得重要而紧迫。

1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行动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有必要在全面学习、反思整合内化、对教学实践深度反思调整加固三方面多下功夫。

1.1在全面学习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需要教学信息化理论作指导,这种理论不是书本上静态的理论,也不是他人主观世界中内隐的理论,而是其教学信息化建设主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主观世界中内隐的教学信息化理念。它来源于外在的教学信息化理论,包括书本、网络及其它新媒体、信息技术专家学者等承载的有关教学信息化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论得以确立的前提和基础,若没有或缺少这些前提与基础,其教学信息化理念的确立就无异于成了空中楼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首先要加强对教学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政策法规。教育政策法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的指路明灯,在其教学信息化理念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建立健全其教学信息化理念体系必须加强有关教育政策法规内容学习。比如,学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系列讲话精神,学习《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教育法》、《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等法规文件。另一方面,要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确立与建构教学信息化理念也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比如,学习教育学、职业教育原理、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教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学习论、认知心理学等课程方面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此丰富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为整合信息化元素以确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准备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第三,深入学习掌握信息技术。教学信息化促进教学现代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即在于把先进的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活动中,改进其传统教学方法手段,以信息化教学取代纯说教式教学。教学方法手段的革命,以教学理念的革命为先导。无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教学信息化理念建构涵养过程中,必须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训练。信息技术涵盖的内容宽泛,在学习过程中既不能浮光掠影,也无需面面俱到,择其基础的、前沿的、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最为关联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予以重点学习。一是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会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使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具备网络基本知识的掌握与网络环境的维护保养。二是学习新媒体技术。主要以手机、电脑为终端的微博、微信、QQ、短信等新媒体在教学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学习新媒体技术不仅要学习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要在操作上下功夫,熟练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

1.2在反思整合内化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通过不同形式的学习与训练,要将外在于己的知识技能融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并上升到理念高度并正确指挥教学信息化建设实践,有一个反思整合内化的过程。孔子曾提倡学习要多加思考,否则,“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过程中要思考,学习之后又要进行反思。学习反思包括对学习内容的反思和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对学习内容的反思不仅要对系列学习内容逐一进行再思考,还要将各部分内容贯通起来予以整体思考、寻找联系并序化整合,同时也要将其纳入已有知识经验系统予以同化。比如,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原理、大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现代信息技术等系列学习内容之间并非孤立,在对其单一思考基础上进行贯通思考予以整合聚焦形成概念化认识,并同化于已有知识经验系统或对已有知识经验系统进行顺应改造,学习内容才可能真正内化,形成具有信息化新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理念。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反思也不可少,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元认知,不仅可以加深对学习内容本身的理解消化,对学习过程中的时间分配、学习场所的选择、学习思维习惯及有关学习行为等方面情况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扬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式,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从而为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系统注入良好学习方式、学习行为、学习习惯方面元素,丰富其教学信息化理念内涵。

1.3在教学实践深度反思调整加固中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任何一种新质教学理念取代传统教学理念都有一个巩固的过程,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教学信息化理念的形成亦不例外。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深度反思,不失为巩固其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的一种好方式。教学信息化理念存在的价值在于指导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其自身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其存在价值的生命力状况在指导服务教学实践过程中得到检验,其指导服务教学实践的效果即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来反观指导支配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学中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信息化理念,进而在肯定的基础上予以调整修正完善,或使之在思想体系中进一步明朗化留下深刻印痕进而起到加固作用。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予以深度反思的过程,就是将教学实践与教学信息化理念有机结合的过程,也是在辩证统一的过程中促进教学信息化理念不断步入科学轨道并在教学思想体系中扎根留痕的过程。

2结语

任何思想观念一经形成,要改变就有难度。正因为如此,包括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在内的教学人员,要让自己在教学生涯中不落伍,始终能以与学生学习认知特点、课程实际相契合的教学行为方式组织教学,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促进更多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必须加强教学思想改造,将教育教学理论、学科课程理论和网络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头脑,确立科学的教学信息化理念。这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将教学信息化建设落到实处、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生拥有幸福美好人生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丁志强.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导航[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7.

[2]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10.

[3]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

[4]刘智.论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26(3):76-77.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4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名言,言简意骇,发人深思。心理学教育对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不一言而明。因此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逐步深入,人的心理素质发展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作为完善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人们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月)提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在这一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是最核心最基本的素质,是一个人整体素质的基础。没有心理素质这一生命的精神载体,一切思想、文化素质都不可能有效提升。

二、完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1.学校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关爱每一位教师在学校管理中,应“以人为本”,关爱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生活状态。让能教师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幸福感,杜绝公式化、平均的机构化管理,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重庆直辖市的人文关怀。调查问卷中教师心声表明,小学学校教育管理者应减少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重视教学环节的原则问题,杜绝无意义、过于形式化的评比考核,如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的会议、考核等等。

2.建设教师自我修定系统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的调节,教师心理健康也自需要我维护。不断的自我修定。学校应该通过心理教育平善教师心理健康的自助修定系统探究学校内教师基本状态和需要,建立教师心灵的家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和修定的能力。

3.社会关爱平台

教师担负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和责任,所以应该迎得更多的关爱和理解。虽然重庆市政府已经落实了小学教师的绩效工资待遇,但教师心理健康需要取得社会的协同支持。教师的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的进步,人民大众的下一代。我们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公共信任氛围。建设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爱平台,让教师感受到职业幸福感,将更有利维护教师身心平衡,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

(二)调动老师学习兴趣,促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1.讨论式的讲座

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收集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聘请专家开展专题式讲座培训。根据讲座内容预先设计交流表,拟订一些问题引发教师讨论、思考。引导教师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在沟通与共鸣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高参与培训的兴趣与实效。

2.情境模拟

提供模拟的教育情境,让教师扮演相应角色,在处理所提供的模拟情境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素质。可以利用重庆名教师、名校长等优质教育资源,建立教育的专家库,充分发挥其示范、指导、引路和辐射作用,引领青年教师掌握解读、领悟教育规律的金钥匙,指导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3.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是目前教师培训中一种引人注目的培训方式,日常教育实践是案例产生和形成的源泉。通过鲜活教育案例的讲述、聆听与体验、分析,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作为独特个体的学生,有助于教师在相互的交流中分享经验、深入思考,有助于加强教师的生命意识,开启教师的生命情感,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

4.教育反思

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撰写教育反思日记,及时反思教育情境中的得失感悟,在不断的反思与重建中升华思考,提高工作的智慧含量与专业品质,有利于丰富教师的生命体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提升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素质的有效方式。

(三)整合家庭、学校、社会有效资源

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和谐的发展,应抓住当前社会提倡和谐教育的契机,努力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资源,通过学校、家庭、社区的共建活动,使三者发挥最大的功效。对于心智处于成长期的小学生而言,心理健康犹为重要。在小学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关键,社会环境是保障。能否有效的使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至关重要。

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更新教育管理理念,制定相应的政策文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的融合与贯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每天大量而具体的教育组教学过程随时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内容,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应抓住机遇,在大力提倡和谐教育的今天,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关爱教育的社会优势,整体联动,全方位、多渠道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深入实施“学校育人”、“团队育人”、“家庭育人”、“活动育人”、“基地育人”、“环境育人”六大工程;进一步拓展家庭教育阵地,组建家教讲师团和家教督导组,提升家长教育素质,优化家庭成长环境;充分利用有关传媒,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障与监督机制,设计、组织各种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活动促进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5

论文摘要:本文由情境认知理论的启示,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进行了探讨。

1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是继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它强调学习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主体,内容与活动的安排要与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相联通,最好在真实的情景中,通过类似真实的实践方式来组织教学,同时把知识和获得与学生的发展、身份建构等统合在一起。以莱夫等人为代表的情境认知的社会学视野,强调了“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实践共同体”等要素。“它意味着对一个活动系统的参与,其中参与者共享着理解,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以及他们的所作所为在他们生活中意味着什么,对共同体的意味是什么”。

情境观认为,实践不是独立于学习的,而意义也不是与实践和情境脉络相分离的,意义正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加以协商的。知识不是一件事情或一组表征,也不是事实和规则的集合,知识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总之,情境认知理论的观点影响着教学系统设计与学习环境开发等多方面的教学理念,也为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2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情境认知教学的基础

2.1认知元是一个在联想过程或符号操作中起作用的心理反应的单位。

它具有完整性、一致性、稳定性,可以把复杂的输入综合处理,以决定是否需要引起反应。它可以保证知觉及时辨认。认知元一经形成后,就成为物体、空间关系、面孔或其他知觉单位的相对固定的神经符号,成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我国的认知心理学者在吸收国外研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基于遗传的认知元的形成是与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2心理健康课程的两个属性。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性。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是一整套工具。工具和知识共享着若干重要特征:它们都只能通过运用才能完全被把握和理解;它们的运用既必须改变使用者对世界的看法,又必须适用它们所赖以存在的文化信念体系。因此,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积极地使用工具,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工具。而且人们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不断构建对于世界和工具自身丰富内涵的理解。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具的意义也不是不是抽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不能脱离具体的情境,否则,生硬的“知识”或“道理”无法在学生真实的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应用。与生活中使用的其它工具一样,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工具同样反映了使用工具的文化的累积性、智慧以及个人的洞察力和活动体验。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应该是受到十分关注的。文化是人类文明长期发展的历史积淀和结晶,一个国家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立的各种文明的总和。教育是文化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包括了思想、知识、道德、风俗及每一代人的认知图式等。这种传递并非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而是社会文化的积淀,是对社会文化世代连续性过程的同化与顺应而引起的文化潜移。也就是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通过教育使下一代将本民族或国家的价值观念、历史沿革、宗教、习俗等文化形态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之中,从而构成每一个民族或国家特定的文化背景。其次,教育在文化传递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把那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加以更新。文化的核心是哲学思维方式,各民族或国家不同的哲学思维方式使其教育思想呈现了丰富的表现形式。还有,文化影响教育,关键是文化价值的定向作用。一切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保持文化价值,按文化价值培养下一代,使该文化世代运行下去,他的产生、发展及表现形式就必然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2.3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状况。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传统做法是把知识与运用相分离,孤立地教授心理学的理论和原理,辅之以案例作为论据。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普通场景)听得津津有味,但在实际中,不能把知识整合运用来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适当的心理调节和调整,因此也更谈不上发挥该课程的任何实践指导作用了。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在普通场景(即常规课堂)的学习中,不能表达和相互交流学习体会,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脱离了学生自我情绪体验的具体情境。相反,在设置的专题情境教学中(如团体辅导、观看电影、任务驱动、仿真模拟等),学生却能成功把所学的相关心理学知识和自身很好的联系起来。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认知与情境学习观

3.1鉴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关系到他们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情境,他们在知识的获得与运用中利用生活经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有效地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环境和场景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有很大的意义。

3.2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就必须保证学生获得以下学习机会:既跟真实的社会境域相整合,又能十分贴切地满足社会实践的需求。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提供给学生具有真实目的任务很重要。

3.3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认知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认知与学习中学生必须获得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反思的机会,因为正是在这些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生活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发现与问题解决,从而加深对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整固。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习中,树立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思、指导实践的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究其实,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所在。

4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的提出,源于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情境的观察。当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融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心理健康知识在他们的社会生活情境中的理念时,这门课的意义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参与基于社会情境的一般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是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结构形成的源泉。事实表明,在情境中获得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比通过死记硬背或“满灌式”所获得的知识更灵活、更有用。为此,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大堆陈述性的知识,而是要这些知识置于社会文化情境中,进行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文化实践,把所学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情境活动相联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4.1基于情境的行动。

情境认知理论学者认为,人们不是根据内心关于世界的符号表征行动的,而是通过与环境直接接触与互动来决定自身的行动的。在这种基于情境的行动中,在人的行动模式和处理事件发生的情感中,内隐的知识将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发挥作用。情境行动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实践者经常对情境进行反思。这表明,虽然随着实践者经验的日益丰富,其内隐知识的复杂性与有用性都会随之增加,但是当实践者必须处理不同情境中的问题时,他必须通过行动中的反思建构设计与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以便使情境行动得以继续。不同领域的实践都存在着情境行动与行动中的反思相互交替的现象。

4.2参与的形式。

“参与”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通过观察,体验、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学习。情境学习中有关参与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社会参与的形式,学习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但不可否认的是,参与不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是用新的方式观察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透镜。

4.3社团实践与仿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将社会互作用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情境学习的重要组成成分。为此,一个概念必须强化,这就是“社团实践”。该概念既强调学习是通过参与有目的模仿活动而构建的,同时,它也同样强调实践与社团的重要性。其含义是:在情境认知中,知识被视作实践能力;意义可理解为一种社会单元的构建,该单元共享着某一共同情境中的支柱;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作为一种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增强对社团体验的情境的参与。

由此,针对具体的教学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建议:

一是,在教学中提供的真实与仿真的境域和任务要能够反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

二是,提供给学生对真实生活过程进行观察、体验的机会。

三是,组建的课外学习社团和实践社团,能足以支撑课堂知识学习的社会协作性建构,使内隐知识转变为外显知识。

四是,改变目前的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提供针对学习的过程性的评价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学校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一个载体。对学生的文化适应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从出身直至生命的终结都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观察和实践接受着他所处社团的信念、行为标准与价值取向的影响,健康心理的获得是文化适应的结果。与此不相一致的情况是,目前的教学往往并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学生进行文化实践的机会,即便有机会也是非常少。这其中包括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教学体制,学校条件,教师的教学理念等等。反思目前的心理健康课程,情境教学与情境认知应纳入教学规划和课程设计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与我们文化价值相适应的心理,这才是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朱晓斌.文化形态与职业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96,6.

[2]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3](英)泰勒.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情境认知理论[ol].百度百科.

[5](美)j.莱夫等.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王文静,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桂诗春,实验心理语言学纲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初中思品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文明社会中,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业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南京市一直注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并大力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笔者有幸参加了南京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结合几年教学实践,深深感到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心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出心理健康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心育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提高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思品教学作为塑造人的重要学科,应当积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学生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初中学生特性的要求。

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产生种种心理冲突,出现了学习不主动、情绪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尤其是通过学科渗透并加以引导显得尤为迫切。

3.思品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

思品课程“旨在促进初中学生道德品质、健康心理、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的发展”,可见促进学生发展健康的心理是思品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思品学科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较为紧密,无论是教材的设置还是课程方法论无不处处以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为宗旨。如教材中设置与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之间交往的内容,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以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综合能力,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

二、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心育的措施

1.科学制定思品课堂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教师要课前科学地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以学科本身教学为主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副线,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育因素,将心育纳入教学轨道。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认识得越清楚、越深刻,学习的意志力就越强,就越能自觉、自动地在学习中排除各种困难和不利因素,也就越能集中精力,达到聚精会神的学习状态。我在制定九年级《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的教学目标时,设定通过引导学生从个人富裕的梦想、条件、实现关注共同富裕意义及必要性,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很好地理解了共同富裕的理念。

2.加强课堂互动,营造民主氛围。

积极和谐的课堂互动是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桥梁和保障。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无意地营造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民主氛围。众多研究表明,课堂心理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影响较大,在良好的民主氛围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潜能,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取知识和情感,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

3.认真倾听由衷赞赏促成长。

在思品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适当的表扬和鼓励。课堂教学就是师生情感的互动场,学生的情感总是随着教师知识信息的传递、积极的激励而发生变化的。“多一份表扬,少一份批评”,多给予学生鼓励与赞赏,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快乐与成功,拥有一片自主发展的蓝天。表扬与鼓励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具有针对性,讲究表扬的方式方法,做到真诚,具有启迪性。例如,我在教学《保护个人隐私》时,设问:你认为个人隐私有哪些?同学中侵犯隐私的表现有哪些?一个学生列举了个人隐私的很多表现,我没有打断,也没有简单地说很棒,而是将这些表现分类复述,真诚赞赏他举例全面,并总结侵犯隐私权现象存在的广泛性,引导学生增强维护隐私权的意识。

4.注重情感体验与道德实践相结合。

积极健康的生命教育应该是体验之旅、感悟之旅。教学中要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和思考,用心聆听,体验情感、感悟真理、知识升华。教学《两代人的对话》这个课题时,我要求,这次周末作业就是每个人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实践,他们明白理解、体贴父母,明白其中蕴含的哲理。只有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达到和心育自然融合的目的,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功效。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7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学校实效性

职业学校学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应对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时,其不良的心理素质不自觉的表现出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的身心发展主要是通过学习来实现的,因而学习心理问题是他们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明确,态度不够认真,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对学习提不起兴趣,多数学生只求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究其原因,有的学生基础知识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专业知识因不懂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学,最后发展到厌学。从而使学习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使学习无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2、自卑心理问题

职业学校学生中、“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缺乏青年人应有的理想和追求,认为自己将来事业上难有作为,因而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再加上初中阶段学业成绩的不理想,他们成了世人眼中“不上进”的顽劣,是老师眼中“不可教”的孺子,是亲友眼中“不学好”的典型,所有这些,得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3、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职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他们中部分人由于长期处在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表现。同时,受家庭生活影响,独生子女长期形成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现象严重,到学校后被打破,心理上难以承受,往往通过逆反言行来满足自我,却很少去考虑别人,最终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4、青春期心理问题

伴随着男女两性身体的变化和第二性征的迅速发育,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性意识和性情感开始萌发,他们渴望多了解性知识,但又怕别人发现或讥笑。对于遗精、月经等一些正常的性生理现象,他们缺乏科学的认识,产生惊恐、疑惑、羞涩、精神恍惚、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同时他们对性生理上的变化,又存在着“青春期骚动”,从而产生早恋现象。这种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不成熟,发生早恋会产生很多不良后果。他们性心理问题还反映在对自己性征体相上的烦恼,不少男生常反问自己:我的长相怎样,是否具有成熟男子汉气质;而女生则反问自己:我的外貌如何,有没有青春女性的现代风度。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可,就会兴高采烈、兴奋无比;一旦获得别人的否定性评价,就可能伤心烦恼不已,甚至茶饭不思。

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工作实效性的措施

1、认识相关理论,增加思想认识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论、原则和方法并重视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心理方面的距离。

2、发挥政治课的作用

应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手段,提高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可以故事的形式,从学生关注的社会现象入手。通过创设故事情境,设置教学悬念,提出问题,然后以问题为中心,展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通过对故事情节进行体验、联想和预测,启迪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知识目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有效地整合了思想政治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加强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要求很高的工作,学校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可选择一定数量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对非心理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理论和心理咨询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是聆听、是引导、是参与、是疏导,从而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变得更加自觉深入。因此,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功能。自我教育的特点在于自醒自悟,自控自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时,要按照它的特点,在教育过程中,应作为设计者、引导者、鼓励者。在培养情操方面,引导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激励;在增强信念方面,引导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巩固;在转变行为方面,引导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将会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方法,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提高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并不是取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而是它的拓展,两者可有机结合,即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目的,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04)

[2]张高产.积极心理品质培养:心理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8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结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专业师资缺乏、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从课前预设到课上实施再到课后反思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主题空泛、目标模糊、环节混乱、内容与目标脱节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身心成长应有的促进功能。

本文中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活动过程进行细致的分解与说明,力求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从系统的角度更加清晰、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活动过程,能够更有效地进行教学预设、实施生成和反思完善,真正实现主题、目标、环节和内容等要素的和谐统一,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有效性,切实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应有的教育功能。

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

(见下页表1)

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运行图的具体构成及功能

(一)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主题、年级、班级、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是当前教师普遍运用的教案结构及内容。

1.主题

主题是指所要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

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没有统一的教材,教师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主题和内容。这样,主题的确定与表述对于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环节的安排等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在表述上要具体、明确,避免模糊、歧义。例如,“别让时间悄悄溜走”主题,在表述上就显得很模糊,指向性不强。如果所要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和安排时间,那么这个主题就比预定的教学目标更加宽泛。相比较而言,“管理时间我有法”“我是管理时间的小主人”等主题则更加具体、明确,与让学生学会管理时间和安排时间的教学目标直接匹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更符合教学内容的科学选择,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旨。

2.目标

目标是指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所要实现的目的,包括总目标和具体目标。其中,具体目标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

首先,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确定,要紧密围绕并指向主题,为主题的实现提供保证。

其次,总目标和具体目标的表述,要具体、清晰,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各环节的设计提供依据,并据此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再次,具体目标的呈现顺序应体现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规律,由易到难、由知到行,基本上也是教学环节的先后顺序。

3.学情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的预设过程中,要了解和分析教学对象的心理发展特点以及现实状态、情况等,这不但是进行教学环节设计、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重要条件,也是确定心理健康教育主题和选取相应教学内容的重要依据。

4.教学方法

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而言,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活动过程更加强调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主体行为能力的形成,强调课堂氛围和教学情境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在教学方法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既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更要有直观法、情境法、陶冶法、启发法、游戏法和合作探究法等。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合理、灵活地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二)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过程,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

1.横向维度

横向上,主要包括预设过程、生成过程、反思完善过程三个部分。

教学预设、教学实施生成和教学反思完善,是分别在三个时间、空间维度上展开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预设、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完善在许多教案中通常是纵向排列体现,前后间隔很长,这样教师对三者之间进行及时对比、补充的工作就有了一定的障碍和难度。相比较而言,把教学预设、教学实施和教学反思完善三个过程呈现在同一横向维度上,有利于教师更加直观、动态地同时分析和把握这三个教学运行过程,并能及时加以科学的比较和联系,有利于实现每一教学过程在整个教学系统中的最优化功能。

横向维度的各部分内容简单说明如下:

(1)预设过程

预设过程即教案设计过程,包括目标指向、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部分。

①目标指向是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所指向的预设的具体目标。

通过“目标指向”的运用,可以促使教师在教案预设阶段把每个教学环节同教学目标紧密相连,按照教学目标来设计活动,有利于教师在教学预设过程中减少和避免活动设计和实施中的盲目性和低效性,避免教学目标的疏漏,从而保证每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都得到全面呈现与落实。

②活动内容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部分和环节,教师根据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所具体进行的师生活动。如,在开始部分,活动内容主要是游戏等热身导入;在主体部分,活动内容包括若干活动环节,每一个活动环节又大致包括教师引出、活动展开、学生分享、教师小结等;在结束部分,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师生总结、布置作业等。

③教师活动是指教师在每一教学环节所进行的活动,包括言语和行为两部分。

a言语

教师的言语活动,主要包括说明、提问、讲解、引导、评价和小结升华等。

说明: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开始前,教师要针对活动的要求和规则,向w生进行说明,由此让学生明确活动内容以及如何参与并展开活动。

提问: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围绕活动目标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体验;所预设和实际提出的问题,目的性要强,要与主题和各环节活动目标紧密相连,为实现各教学目标服务。

讲解: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相应的教学活动环节对认知目标中的知识进行准确地讲解;此外,对于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相关知识问题,教师也要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引导:教师要针对学生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适时进行深入的追问、引导,使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不断接近所确立的活动目标点。

评价: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行为表现以及感悟体验做出及时、个性化的评价,由此激励并指导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教学活动。

小结升华:针对师生在活动过程中共同获得的积极的观念和情感体验,教师要善于及时加以总结、升华,提升学生的认识高度,使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发挥出更深远的推动作用。

B行为

教师的行为活动,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每一个环节活动的目标和要求,所进行的相关动作表达,包括示范、多媒体播放等。

当然,教师言语和行为活动的有效性,还离不开对学生细心、敏锐的观察。在每一个环节的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活动的参与度、进度和困惑等等,并加以适当的帮助和指导,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④“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又分为内隐和外显两部分。

a内隐

学生的内隐活动,主要包括认知、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动机、兴趣、爱好等个性心理特征。把学生的内隐活动与外显活动区分开来,并能加以准确描述,有利于教师从内部和外部两个维度来观察、把握学生的活动状态,有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

认知:是指为完成教学活动目标,让学生进行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过程;

情感:是指通过教学活动,所要引发学生产生的相应情绪、情感体验等;

意志: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引导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克服面对的障碍、困难,以实现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B外显

学生的外显活动主要包括言语和行为两部分。

言语:是指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所进行的提问、回答、评价以及分享感受等言语表达活动;

行为:是指根据活动目标,学生所进行的听、说、读、写以及动手操作、肢体动作等可观察到的外部行为等。

(2)生成过程

生成过程,即教学实施部分,是教案预设内容在课堂上的具体操作过程。

生成过程部分的内容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填写,要求教师对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预设以外的情况加以记录,包括处理得当的教学事件、处理不当的和未加处理的教学事件等。

(3)反思完善

反思完善,是指教师对“实施生成”过程中出现并记录下来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思考并写出应对措施,并在后面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和验证,使自己的教学预设和实施能力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

2.纵向维度

纵向上,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大致包括开始、主体、结束等几个基本部分。

(1)开始部分

开始部分,是引出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

在开始部分所选择的活动,应该兼具热身和导入两个功能,既能节省时间,又能充分发挥开始部分的教学准备意义。通过热身的功能,使学生达到放松状态,集中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通过导入功能,使学生了解活动主题,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探究欲。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学活动实际,灵活选择开始部分的活动和方式,既要与主题密切相关,又要具有启发性和科学性,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是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过程的主要部分,是对本节课教学活动具体目标的落实过程。

首先,在时间的分配上,主体部分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过程中大约占四分之三的时间。

其次,在活动结构上,主体部分由几个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环节组成,每一个活动环节又大致包括教师引出、活动展开、学生分享、教师小结提升等环节。

a教师引出

在每个教学活动环节开始之前,教师需要对所要进行的活动和任务进行说明,引出将要展开的活动。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了解活动的规则和要求,明确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将要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有条不紊地进入活动展开的过程。

B活动展开

在教师说明并引出活动后,学生们按照要求和规则,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形式进行讨论、游戏、比赛等具体活动。

在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进行及时的组织和调控;对学生提出的困惑给予指导和解答;了解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优点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提供依据等。

C学生分享

在学生活动结束之后,要让学生围绕活动自由分享对活动的感受和体验,分享各自在活动中的发现和想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活动中,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表述,既增强了学生深入思考、感悟的主体意识和能力,又有利于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在认知、体验和能力方面的收获,并围绕活动指向的具体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更加全面地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感悟。

D教师小结提升

学生分享环节之后,教师要善于及时把学生的想法进行梳理和小结,并加以完善,使学生对相关问题形成完整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学活动目标的落实。

同时,教师还要尽可能把学生的感悟和体验提升到一定高度,这不但有助于巩固教学活动的效果,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和个性品质。

(3)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总结和延伸环节,主要包括师生总结和作业布置等。

在师生总结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表达本节课在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的收获,教师则通过学生所表达的想法和感受,反馈本节课活动的效果和教师引导的有效性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围绕教学活动目标和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完整、精炼的总结。

作业布置环节,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目标尤其是其中的能力目标,设计并布置相应的活动任务,由学生课后完成,以进一步巩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活动效果。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9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品德课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的价值与道德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现在社会道德的发展方向是健康的,但是反映道德问题的情况和现象层出不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础教育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缺失,同时也反映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所以,为了促使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

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概述

心理健康的内容。心理健康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广义的心理健康是以促进人们的心理调节、发挥最大的心理效能为主要目标,也就是人们在社会环境中健康生活,逐渐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以及有效地为社会和人们做出最大贡献;狭义的心理健康主要目标是预防人们的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知识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结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依据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发展特点,有规划、有目的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的教育教学活动。也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青少年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水平,进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

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

学习方面的心理问题。目前中学生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就是厌学。受应试教育和知识改变命运的影响,学校、社会、家长和个人都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样的校园教育和社会形势之下,学生面对非常沉重的学习压力,他们的精神和心理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学生就会产生心理上的抵制情绪,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出现不正常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是在所难免的。

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利用一定方式进行交流、接触,从而在行为上或者心理上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利用多种方式进行感情、思想和信息等多个方面的交流,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最根本的内容,是人们生存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人们社会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基础和前提。学校人际交往问题表现最集中的就是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就是伙伴之间关系紧张,本来学生都是生活在同一环境中,是亲密无间的同学、伙伴,但是由于不了解交往的知识和礼仪,学生之间缺乏尊重,恶作剧,捉弄同学,鼓励同学的情况经常出现。

心理发展方面的问题。青春期心理是学生成长的必经阶段,这个阶段产生心理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青春期心理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情绪问题,中学生情绪不稳定,情感比较丰富,容易冲动。二是意志力与耐受力比较薄弱,不能承受太大的挫折和打击,遇到学习、生活上的论难表现为恐惧、逃避和灰心丧气,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与信心。

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坚持以发展为宗旨的教育思想,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怀,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构建和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它是以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利用教学,使学生获取比较丰富的心理知识,体会心理问题的困扰,认识其危害,学会分析和处理心理问题,使学生在社会实践生活中,构建健康的心理素质,从而为自身发展和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身心素质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思想和人格

在思想品德教育和社会实践中塑造人格,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和疾病,还可以使学生完善自身的人格。以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完善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特征,同时也是思想品德课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是思想品德课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重要意义。

结语:重视思想品德教育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政策。但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标准的变化,心理健康教育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理念,也是思想品德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所以,根据中学思想品德课课程的标准,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活动中,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它为健全学生的心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肖建英.论思想品德课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1)

[2]朱孝花.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3(12)

[3]王鹭.思想品德课堂中教师的教学评价有感[J].新课程学习(上),2013(02)

[4]刘月春.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放手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下),2013(1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反思篇10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异化对策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深化的关键时期,这些必然对原有的社会文化及道德体系造成一定的影响和冲击。高校也不例外,大学生们一方面要适应自己的生活、学习、科研、工作、人际等方面的压力,另一方面还要面对社会上各种多变的思潮和价值观念。理想与现实的反差,加之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增多,由此引发的休学、退学以及其它校园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都引起了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思。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特别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离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异化”现象严重。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表现

(一)心理健康教育虚设化。

目前,高校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大多是半路出家,观念落后。他们认为开展了心理咨询就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根据学校的实际制定科学的规划,而是凭经验、热情和想象,随意操作,表面上让人感觉很重视,实际上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有的高校为了显示其对该工作的重视,纷纷加大心理测试的力度,测试完把资料装入档案便完事了,忽视测试结果在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为测试而测试,为建档而测试,为应付检查评比而测试。这种形式化的工作掩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不但没有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导致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人员配备上,以临床心理医生为主,这在医学院校表现尤其突出;第二,工作形式上,表现为几个教师定期接待有需要的学生来访,进行坐堂接诊、你病我医的消极治疗;第三,教育者以医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错误地把学生心理问题一律视为“障碍性心理问题”,把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解决学生心理危机,或者是对少数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咨询和治疗,人为地窄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第四,在操作过程中,过早地把学生介入临床,使得咨询和治疗形式带有较浓的临床医学色彩。这种医学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大多数学生的心理需求,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发挥,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遍而深入地开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基本上是德育教师和政工干部,很少有人经过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培训;第二,教育者思想意识上往往以德育的目标要求学生,容易将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问题、品德问题,以传统的优劣标准来判断学生;第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育者往往从思想上、品德上分析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以道德法则代替科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的现象严重弱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将导致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逆反、畏惧和逃避心理,严重者则会延误学生的调适、治疗时机,致使学生从亚健康走向不健康,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原因

(一)缺乏科学的指导和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局性工作,必须有全面的发展规划,才能保证这项工作健康持续的发展。而在实施过程中,绝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做到全面规划,这也说明了部分高校还没有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到学校工作应有的位置,还没真正意识到这一工作也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是,就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忽轻忽重的现象,即出了问题大家都感到重要,平安无事时则可多可少,使得本应常抓不懈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围绕高校稳定状况转的临时性工作。而如果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得到及时的、科学的指导,有明确的发展规划,那么就可以避免很多误区,大大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高校教育重视不够。

一是重视不够,经费少或者落实不到位。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认为它是软指标,只要做到学生不出事、不走极端就行了,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上舍不得投入,连基本的条件都不具备,心理咨询室简陋,心理测量软硬件落后。二是师资力量缺乏。国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1500,但是在我国基本是1∶5000,甚至没有一名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的数量也严重不足。要么是由临床心理医生和德育工作者兼任,要么是人员配备不齐全。三是制度不健全,机构设置紊乱,归属不清。有的归属学生处、团委,有的设在马列部、德育部,有的是行政编制,有的编制、级别都含糊不清,这给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统计、考核评估、职称晋升晋级等都带来了不便。

(三)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体制影响下,传统的教育人才观和旧的习惯思维模式使得人们更加看重大学生的成绩、考试能力,而往往忽略其人格、心理素质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因素。教育部门虽然多次提出要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际上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开展。多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其实质就是专业教育的模式。由于这种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高校管理者为了显示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纷纷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正规课程,按照专业课程方法安排教学,学生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学分。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兼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们受自身专业的束缚,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往往将心理健康教育演化为国家、社会对学生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要求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教育极为贫乏,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异化”的对策

(一)统筹安排,建立一个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扎扎实实的系统性的工程,既需要专业人员的指导,又离不开德育工作、学生工作、教学工作等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必须统筹各方面教育力量和各项工作:首先,校领导班子中要有专人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特殊学生的预警,制定一套完整、科学、操作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心,确定专人负责该项工作;其次,与教学密切配合,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调整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的课程结构,增设面向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类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再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知生莫若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关心和化解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并将重要的信息反馈给专职人员;最后,发挥学生骨干的主体作用,高校学生管理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自我管理的实现,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以及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学生自治组织的主体作用,在平时的学生活动和生活中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反馈信息。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化和标准化建设。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起步比较晚,目前以下两种情况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一些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工作时间较长,而且有一定的专业背景.但是这类教师没有国家心理咨询资格证书;二是大部分年轻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热情,但他们缺乏心理咨询的实际经验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经验。这当中,对第一部分教师的要求比较简单,鼓励他们考取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对于第二部分教师则要增加其实践经验,具体做法:首先,让这部分教师多接触学生,多了解学生的实际,尽可能全面了解学生和了解学生的全面;其次,让他们观摩心理咨询专家咨询的整个过程,在观摩过程中体验和领悟心理咨询的各种技能和艺术。观摩学习时间不低于一个学期,同时,每次观摩都要写出自己的体会和疑问,交给自己的指导老师,然后对其进行指导;最后,指导教师对其咨询的整个过程进行督导,并定期举行个案研讨活动,分享各自的咨询体会和感受。

(三)加大投入,加强硬件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必要的人、财、物、工作场所等方面的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不仅需要我们转变观念,系统规划,建设队伍,还需要加大投入,以必要的硬、软件设施作为前提。一方面,学校要提供专项经费和物质保障,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室等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室设备。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做好建档、诊断、咨询、辅导、治疗等多项工作,这些都离不开现代化的统计分析手段和测评软件,某些治疗还需要特定的空间和辅助设备。而当前,我国一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还停留在文字建档记录、手工统计分析、谈话辅导治疗的水平,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和效果自然大受影响。为此,学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购置权威的测评软件和统计软件等,为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敏,刘国秋,李明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