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十篇心理和健康的关系十篇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04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1

1引言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主流趋势,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使命。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实现人的自我和谐,陈德云在其著作《自我和谐》中明确表示,“只有做到自我和谐,才能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才能在家庭和事业上实现双赢”。现代社会生活压力非常大,人们在为工作、生活奋斗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定的心里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其心里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同时,心里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心里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的关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大学心里健康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大学生心理健康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心里素质作为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在影响其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无论是在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方面,心里健康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对现实事物的理解。一般来说心里健康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认可,也更容易在完成一件事情时获得成功,进而展示自己非凡的能力和才华,因为他们无论对学习亦或是人际交往都充满积极的正能量,无论做什么事都充满干劲,与这样的人交往会让人令人产生一种愉悦感,自然而然地收到其感染而产生积极的情绪。而那些心里处于亚健康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一种心不在焉的精神状态,难以提起对生活的兴趣,也给周围的人带来负能量,久而久之愿意与其交往的人越来越少,其心里状况也更加悲观和忧郁,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心里辅导,很容易走上一条不可挽回的道路。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身心状况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也对其周围的人或事物产生一定的影响。

3大学生心里健康与自我和谐关系的实践调查

3.1调查问卷

对500名大学生进行了实际问卷调查,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的心里状况进行统计分析,该调查自评量表是国际上通用的心里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分别从感觉、情感、思维、触觉等十个因素对大学生的心里健康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每个因素共有5个等级进行评分,评分越高说明心里健康情况越差,越需要进行心理疏导。本问卷调查共收回475份有效试卷,回收率为95%,其中男生175人,女生300人,艺术生320人,普通本科生155人。从性格上进行分析,男生普遍比女生表现活跃,女生在刻板因子以及自我不和谐评价上得分较少;从专业类别上来看,艺术性学生在自我和谐方面表现较好,而理科学比较刻板,这主要是由于教育和教学方式的不同所决定的。

3.2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直接关系:从以上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之具有直接的关系。男生与女生的调查结果与女生相比在普遍灵活性上表现要好,但是也更加刻板,这可能是由于男女双方在教育水平、家庭压力、生活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决定的。通常那些心理素质较好的同学,其自我和谐能力也更强一些,相应的心理健康水平越差的自我和谐能力越弱。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自我和谐之间还有直接的关系,自我和谐可以说是一种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表达。

间接关系: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我们还可以得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间接的关系。男生和女生之间在自我经验不和谐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在刻板因子以及自我灵活性方面的差异不是很大。自我经验不和谐容易间接引起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不及时调整,很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处处碰壁,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的现实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或是有的学生由于找的工作没有上升空间,看不到希望就开始盲目自卑,无法自我调节,整日生活在自我谴责中,长此以往必然使得身心健康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心理疏导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甚至会误入歧途。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2

关键词和谐家庭教育儿童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B844.1文献标识码:a

ontheRelationshipbetweenHarmoniousFamily

educationandChildren'smentalHealth

oUping

(Departmentofpreschooleducation,ChenzhounormalCollege,Chenzhou,Hu'nan423000)

abstractDuetovariousfactors,therehasbeenanincreasingnumberofchildrenmentaldisorder,itisdifficulttoadapttosociety.thefactorsthataffectchildren'smentalhealth,andfamilyeducationisanimportantfactortobereckonedwith,andmanystudieshaveshownthat"children'smentalhealthisthekeytoaharmoniousandstablefamilyeducation."thispaperdiscussesthedifferentaspectsoffamilyeducation,andanalyzestheimpactofaharmoniousfamilyeducationonchildren'smentalhealth.

Keywordsharmonious;familyeducation;children;mentalhealth

1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特点

为了了解这一家庭教育是如何作用于孩子身上的,我们先从父母与孩子的关系讲起: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又叫亲子关系,这种关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人一出生就确定了,而且一旦确定就不可选择,不可更改,不管孩子和父母满不满意,都必须无条件接受。父母虽是孩子的创造者,但却不能改变孩子的各项特征,例如: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心理、孩子的思想。与此相同,孩子更不能改变父母的特征,无论父母美丑、贫富、健康与否,孩子只能接受现实,接受与父母的这层关系。从孩子一出生,这层关系便不可动摇了。只要亲子双方存在,这种关系就永远存在着。

这种关系还具有明显的不平等性,即父母在这层关系中占有主导地位。因为父母的年龄远远大于子女,他们的社会阅历较足,经验丰富,他们对这种关系的出现是有准备的,因此,亲子关系对父母的各种影响相对较小。相反,孩子对这层关系的出现是毫无准备的,他们不能左右这层关系的存在,不能把握这层关系的特点、质量等,可见这层关系对孩子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

亲子关系随着孩子的年龄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父母与孩子相互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会不同。

2家庭教育类型

家庭教育就是建立在亲子关系之上的,它的作用双方就是父母与孩子,虽然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各不相同,但其类型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2.1专制型

父母把孩子看管的过于严格,对孩子的行为紧盯不放,甚至让孩子按自己的思想去进行行为活动。让孩子听从自己的命令,对孩子的想法、兴趣毫不关心,孩子对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毫无发言权,把孩子的思想、思维控制在家长的条条框框中,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误,一旦犯错就会大发雷霆,不懂得如何正确的去教导孩子处理问题。长此以往,孩子只能听命于父母,从而严重缺乏独立性。导致孩子性格缺乏主见,只知盲从,离开父母往往就无法独立。

2.2溺爱型

把孩子看得过于重要,甚至溺爱,对孩子的教育无从谈起,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任何欲望。处处依着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使孩子形成懒惰、蛮横、自私甚至好逸恶劳等不良行为习惯。

2.3两面矛盾型

家庭成员教育孩子的意见不统一,态度忽冷忽热,心情好时,百般宠爱,不高兴时,大打出手,甚至父母双方争吵不休,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易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性格不稳定。

2.4民主型

这种是最理想的,它建立的基础是平等,其主要表现是父母尊重孩子并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注意调动孩子的主动精神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对孩子的期待、要求以及奖励、惩罚做到恰如其分,并让孩子明白父母的意图,能尊重和听取孩子的意见,随时纠正自己在教育中的错误。这种教育类型最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3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3.1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庭环境在幼儿期对儿童的影响非常突出。儿童最初的学习就是模仿行为,它总是开始于最亲近的对象,而且孩子为了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也只能在环境中来学习。既然儿童成长的环境是父母和家庭,当然儿童会很自然的把父母当作学习的对象;家庭环境,尤其是家庭气氛便是儿童最为接近的社会环境;父母的生活习惯和方式便就是儿童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些研究表明,父母行为不端,容易愤怒,暴躁,其子女也是会暴躁易怒的。这些问题不是遗传的,它是在家庭中形成而后在孩子心里打下的烙印,是父母为孩子所塑造的形象影响的。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则有利于养成孩子良好的性格。

3.2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家庭环境都不相同,每个父母的文化修养程度也不同。因此,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方式也各不一样。粗暴的教育方式,会导致孩子暴躁、执拗、叛逆、任性等性格产生;以和善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往往使孩子形成极富同情心、活泼、善良、亲和的性格特征;以过分保护和照顾的姿态面对孩子,孩子往往独立性差、依赖性强、被动性格明显;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便会导致孩子性格孤僻、阴郁甚至不合群,如上文中所述的四种家庭类型就会导致孩子不同的心理及人格发展。

4创造和谐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如此之大,因此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但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不是自发形成的,它需要父母做到以下几点,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4.1形成和谐的家庭环境

和谐的家庭环境会给孩子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这种氛围对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父母要有意识地在家庭中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情趣;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家风,这就要求家庭成员有良好的伦理道德观念,避免腐朽、庸俗的事物出现,更要防止违法乱纪事件的发生。

4.2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式

父母希望子女都能够成龙成凤,茁壮成长。教育是有学问的一件事情,如何教育出出色的子女?首先,父母在教育时要适度,要既严格又慈爱,要掌握好严与爱的分寸,让二者更好的结合起来,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是孩子可以达到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教育及时,最后,还要管教与爱同时存在,促进孩子的个体发展。

4.3加强父母与孩子的有效沟通渠道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3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宿舍人际关系

宿舍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中度过的。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宿舍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宿舍度过的。可见宿舍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宿舍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只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足够的学分就可。学生选课以后同一班级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选课不一样,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总是经常变动。所以原来传统的班级概念也就越来越淡化了。而宿舍却不一样,宿舍里面的成员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时间也非常多,交流时间长且深,因此宿舍中的人际关系也就相应地成为大学生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而且根据发展心理学理论,处于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时,同伴人际关系对他们的心理成熟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研究者将宿舍关系划分为五种:“和谐型”、“弱和谐型”、“松散型”、“小群体型”以及“失控分裂型”。在这几种宏观的宿舍关系下,微观的成员关系分为:友好关系型、思想封闭型、孤立与孤独型、对立关系型四种。这些人际关系类型的不同,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显然也有好有贬。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相反,宿舍关系不和谐,会让人感到压抑、焦虑、烦恼,从而阻碍了人的潜能的发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因此,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大学期间学习和工作的成败。总的来说,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以下一些影响:

一、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1.“家”的功能

大学生从中学跨入大学,远离了能给予他们情感满足的父母、兄弟、姐妹,宿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以前的家。在宿舍里。他们能够得到一些像在“家”中的那种安宁与温馨;当他们心情烦闷或者需要帮助时,能够得到舍友们像兄弟姐妹般的照顾与帮助;而且他们可以在自己宿舍的空间里展现真实的自我,因为宿舍有着像在“家”一样的安全感。

在宿舍里,由于时空上的临近性,成员之间最容易熟悉和接近,也相对更容易建立友谊,所以能够比其他任何人际关系都有一种先天的优势,容易形成一种“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这种感觉能够起到补偿精神上的空虚、孤独与寂寞的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成员的归属与情感需要。

2.社会化的作用

很多学生上大学前很少住校,与他人紧密地相处的经验较少。但是在大学宿舍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非常紧密,然而大家又来自不同的地方,生活方式上的不同,习惯的不同,性格的不同,都很容易让大学生们相互闻产生一些冲突和矛盾。所以,这些矛盾就需要宿舍成员慢慢学习,慢慢地磨合来解决,这种磨合与相互适应的过程是学生迈向社会重要的一步。如果人际关系和谐,这种冲突与矛盾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掌握社交技巧的绝好机会。

大学生由中学升入大学,他们很少接触社会。然而大学是一个社会与学校的分界点,大学毕业以后大部分学生需要直接走向社会。但是让一个对社会了解甚少的人在大学学习四年后直接进入社会显然有些突然而会产生诸多不适应感。因为在大学中,虽然有人称其为“小社会”,但是相对来说毕竟单纯了许多。一个人在四年大学生活中慢慢摸索面向社会的一些规则远远不够,但是宿舍能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相互交流和适应的平台,一个宿舍几个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会学到各自不同的东西,如果在宿舍里面进行分享,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他们能更快地学会如何融入社会。如何适应社会等。

3.促进心理成熟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上的断乳期,他们由一个依赖父母处事型向独立处事型较变的过程。也就是由“未成年人”向成年人的一个转型。不管是在学习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情感生活上来说,都与以前不同,面对的是自己生活尤其是心理上的独立。而在宿舍里,如果人际关系和谐,当他们感到困惑时,宿舍中的和谐气氛会支持着他,让他有足够的安全感和精神支撑去完成自然调适的过程。所以宿舍氛围可以让他们很好的完成这次转型,由原先的对父母、老师的依赖转向独立、成熟,心理功能也能得以健康发展。

二、当前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虽然宿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宿舍人际关系问题却是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主要问题之一。这些问题有很多种,例如打扰了别人睡眠、打扰了别人学习、怀疑别人拿了自己东西、被人排挤等等,这些人际关系问题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非常消极的,有的大学生不愿回宿舍,有些心情由此抑郁,有些表现具有强烈的攻击性,最糟糕的甚至可能走向轻生或者发生恶性的报复事件等等。究其原因,这些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为中心思想的存在

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结构单一,多数人上了中学后又没有住校,没有与很多人共居一室交往的经验。而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由此产生一些冲突。但是,面对这些冲突,许多学生都会有一种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比如有些学生从小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一直对自己百依百顺,要什么他们都会给什么,提什么要求他们都同意。但是到了大学后住进了集体宿舍就不一样了,在宿舍里,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谁一定要迁就谁,相互交往应该是礼让三分,诚以待人。但是如果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严重的话,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要求别人都要依着你、顺着你,显然不现实,这种自我中心的思想是宿舍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2.自卑与自傲心理

现在的学生进入高校前,存在许多的差异,例如家庭背景,原先的学习成绩,交际组织能力等等,这些差异本可以让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从而相互得到促进与提高。但是如果把握不当,这种多文化、多差异的接触碰撞,往往也会导致学生出现一些负面心理问题,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就是自卑和自傲心理。

先说自卑心理。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一种事事不如人的情绪体验,例如贫困家庭的学生,他们到了学校后,宿舍同学都有手机、电脑,穿着都是名牌,进出入高档消费场所等,如果心理没有较好地调控,就会产生失衡,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的产生,有些还会相应出现虚荣心理,攀比心理或者嫉妒心理等等。"’而那些条件较好的学生就可能相应产生自傲心理,当然这种条件较好主要来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有些学生有一种对自己的能力、条件、相貌等等感到非常自信,这种自信心态如果没有能调整好,也可能掉进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自大与自傲,甚至形成自恋的人格。而且,这种自卑与自傲的心理很可能进一步会演化成嫉妒和虚荣等更加消极的情感。已有研究表明,这些消极的情感对大学生的成长都是非常不利的,这里不再赘述。

3.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缺乏

还有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还不懂人际交往技巧a大学生们刚刚由一个依赖父母老师的中学生变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他们相处的时候更多是凭自己的感觉,遇到冲突矛盾时不能合理解决。例如很多同学感觉到“很想和舍友交流,但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当舍友对我有误会,我不知道怎么处理”等等,都反映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还是存在很多不足的。所以,当有宿舍矛盾发生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想改变现状,促进宿舍关系融洽,却不知道从那里着手,最后使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矛盾和冲突变得更加恶化。

三、营造和谐宿舍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要发挥宿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避免消极影响,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增强宿舍凝聚力,让宿舍人际环境成为学生一个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总的来说,这些措施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_开展以宿舍为单位的活动,增强宿舍凝聚力

大学生对宿舍的观念相对要强于班级的观念,所以要创造良好的宿舍文化。首先要增强宿舍凝聚力,通过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活动,如:宿舍文化大赛、各类文娱体育比赛等,既让学生感到生活充实,又能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和团结协作意识。宿舍是大学生学习的场所、休憩的空间和交流的中心,学校应努力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围,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把学生宿舍办成文明、卫生、优雅、舒适的大学生之家,让学生对宿舍有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事实证明:一个具有良好文化氛围的宿舍环境是产生良好宿舍人际关系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2.培养学生良好人格与积极情感

前面述及,影响宿舍人际关系的原因之一是个人中心主义和自卑自傲等负面情绪。但是人总是有欲望的,个人中心主义的人容易将通过比较激发出来的“动力”散发到嫉妒、攀比、磨擦上,所以需要对他们进行一个人格心理的教育,正确评价自己,跳出自我的圈子,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让他们成为一个心胸开阔、思想成熟的人,从而可以把由于与他人比较产生差距而激发出的“动力”用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上来。要让他们将视野放开阔一些,树立远大理想与抱负,“志当存高远”,培养一种以优秀者为榜样,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去赶上和超过别人的正常的心理。

3.让学生学会更多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应该让学生懂得换位思考。换位思考是指将自己设想为对方角色,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心理上的角色互换是消除猜疑、嫉妒心理的最好方法。大学生宿舍成员之间种种心理障碍的产生,实际上多半原因是因为别人没有满足自己的需要,或觉得别人需要的满足超过了自己而引起的。这种心理反应,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带有很大的主观片面因素。如果能与别人进行心理互换,将自己置于对方角度,处处为他人着想,那么宿舍成员之间的各种偏见和误解都会因此而“烟消云散”。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4

关键词:寄宿制;师生关系;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思考

【中图分类号】C916

学校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组成的“教师伴我成长”小组改善实验组的师生关系,促进其心理健康上产生了效果。研究者认为,团体心理辅导的多元性非常接近现实生活,感染力极强,效率高,效果容易巩固,学校心理教师本着“以儿童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寄宿制儿童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引导,让寄宿制儿童更加容易接受这种服务方式。寄宿制儿童通过团体辅导,能随着师生关系的改善和同伴关系的加强注意到自身的成长与变化,更好地认识自我,加强人际交往的意识,所以团体辅导是一项非常值得提倡的干预方法。它对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已经具备的现实能力,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更好的塑造个性,充分地发展自我有着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寄宿制儿童现状的了解,我们发现能做的相对于他们的需求来说,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心理教师力量有限,只有发动寄宿制儿童的家庭链条、老师和社会志愿者的一起努力,才能让这一现实的张力和矛盾得到解决。

(一)家庭方面

针对寄宿制小学一些学生出现的亲情缺失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避:

1.加强寄宿制儿童的感恩教育

学校在日常的办学工作中就要渗透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可以通过宣传栏宣传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也可以从每个周末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上得以体现,进行感恩的主题活动,教会学生与父母换位思考,体会父母的辛劳和良苦用心。

2.寄宿制小学还应加强家校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完善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在农村寄宿制小学,家校的沟通是极为重要的。寄宿制儿章大多离家比^远,而且父母大多在农村或者外出打工,学校可以趁家长会和儿童节之机,组织校园亲子活动,这样不但提高了家长会的质量,而且也改善了寄宿制儿童亲情缺失的状况。

(二)学校方面

如何让寄宿制儿童从心理上更加信赖教师,教师如何弥补寄宿制儿童情感的缺失,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多元化的校园活动,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和寄宿制儿童的心理健康。

1.多元化的团体辅导。通过和寄宿制儿童的交流发现,不论是生理卫生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或者是行为方面,他们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心理健康教师通过多元化的团体辅导方式去慢慢改善。对他们普及一些必要的生理常识,倡导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恩;人际交往小组,教他们一些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教育小组,培养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培养自制力,纠正行为偏差等。

2.兴趣小组。寄宿制小学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寄宿制儿童开展一些兴趣小组,不但能培养孩子的兴趣的能力,也能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学会人际的交往,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而且寄宿制儿童在生活上和学习上常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他们无法独自一人解决,因此,可以开展一些兴趣小组,让他们在遇到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时,能自己及时处理,照顾好自己。

3.多元化的校园活动。寄宿学校可以利用寄宿生在学校时间多的特点,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寄宿学生创造丰富而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拓展育人功能。课余生活能培养兴趣,陶冶情操,锻炼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有利于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寄宿制学校的育人质量。

(三)、转变服务理念,挖掘问题中的优势

当我们不能解决这些现实的问题时,还是要多挖掘现实问题里的优势。

1.挖掘寄宿生活的亲情补偿功能

“寄”不单单是“住”那么简单,而需要人性化、生活化、育人化。学生在较小年龄就离家进行寄宿,亲情的缺失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障碍与困难。寄宿学校要使学生在寄宿期间学有所长,但也要让其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使人格发展健全。在英国公学的宿舍里,舍监和保姆共同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的训导,他们是宿舍的管理者,又是学生的长者。舍监与学生一同进餐并定期邀请学生家长到家做客,为的是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增进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舍监和宿舍成员共同营造宿舍这个大家庭,每位学生都承担着一定的责任。这个用爱心浇灌起来的集体,既可以给远离父母的学生以家庭的归属感,又可以使他们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笔者认为我国农村的寄宿制小学也应该借鉴英国公学寄宿制舍监管理的经验,为学生宿舍配备富有爱心与责任心的宿舍管理员,他们既负责寄宿生的生活管理与监护,又要努力将宿舍营造成“替代式家庭”,给寄宿生以亲情的呵护与照顾,补偿寄宿生亲情的缺失,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探索寄宿学校的集体教育优势

寄宿制小学在让孩子过早地离开家庭从而引起情感缺失方面存在一定的劣势,但同时寄宿生活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社会性方面,又有着不可小觑的优势。在英国公学优良的寄宿制传统与文化中,由于寄宿的集体生活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集体主义精神,至今享有很高的社会声誉。杜威在《明日之学校》中就提到高年级学生照顾低年级学生的可行性。他认为,低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之间,不是把他们互相隔开,而是尽力设法使他们呆在一起。年龄大些的儿童从照看年龄较小的儿童中学到了责任心与合作精神,而年龄小些的儿章则通过与年长学生相处以及向他们提问,从而加快对所学功课的了解,并因而彼此结下深厚的友谊,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因之见增长。现实生活中,有的寄宿制学校已经开始了相当于“级长”的尝试,取教师管理与高年级寄宿生干部配合协助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管理的问题,还培养学生形成集体观念与社会意识。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二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3]邹泓.i少年同伴关系的发展特点、功能及其影响闪素的研究.1998.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5

一、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对于什么是心理健康,人们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深化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仍存在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即没有心理疾病。这是早期心理卫生运动的基本观点,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使心理功能得以维持和发挥。因此,那些存在心智障碍或“心理问题”的人是其主要关注的对象。现在看来,这种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显然是表层和片面的,也没有揭示心理健康的本质和内涵。第二种观点以马斯洛(maslow)的“自我实现者”模式为代表,认为心理健康要关注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个体健全人格的潜能,促进个体的自我实现。但这种观点也认为,健全人格是个体自身内在固有潜能充分发挥的结果,从而忽视了个体经验的习得和后天训练在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包含积极和消极方面的结合体。这种观点最初来自源于布兰德波恩(Bradburn)的情绪、情感研究[2]。认为,心理健康不仅包括正面积极的,也包括负面消极的,而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则取决于二者的平衡和调节。可见,这是从心理健康评价的角度而言的。

由此可见,以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理解主要是从研究者的角度,侧重于心理健康(或心理不健康)者的外在特征及行为的描述,而忽略了心理健康对于主体人的意义,而这才是理解心理健康本质的关键所在。

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心理生活的积极状态。

首先,心理健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属于个体精神生活的范畴。因此,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与个人对自己心理生活状况的感受和评价密切相关。一个尊严而体面的富翁,可能饱受心灵孤独的煎熬;一个苦读耕耘的学者也许正享受着内心富足带来的幸福体验。正如狄纳尔(e.Diene)曾指出的,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3],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内容。因此,一个学会了自尊自信,对他人谦虚宽容,对外物理性平和、宠辱不惊,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一定是一个幸福而心理健康的人。

其次,心理健康反映的是个人心理生活的积极、协调和适应的方面。长期以来,为了研究的需要,人们习惯于从心理健康的对立面去描述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甚至将心理疾病作为心理健康的范畴来理解。事实上,消极情绪、心理疾病、问题行为等都是心理不健康的具体表现,而不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正如1946年第三届国际卫生大会指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4]心理健康的核心是个体对自我积极、全面的态度、体验和评价,是个体表现出来的肯定的、正面的精神面貌,热忱的、进取的心理状态。[5]

最后,心理健康体现在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的心理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心理生活的不同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整体心理功能的发挥。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体现在个体心理生活的个别方面,而且体现为心理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学生来说,它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

二、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

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本质属性。从发展生态学的角度看,个体心理发展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发展受阻或产生障碍则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生态系统中的不一致或失衡状态。[6]因此,心理健康可以理解为个体与环境之间的良好适应关系。“适应”的本质在于个体与环境达成的平衡协调,即和谐状态。

心理和谐,是就个体的心理生活状态而言的。简言之,指的是构成个体心理活动各方面的平衡、协调和良好适应状态。从心理活动的指向上分析,可以划分为内部和谐与外部适应两个方面。

内部和谐主要指个体心理活动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和适应状态,如生理状况与心理功能、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人格系统等。身心和谐是心理和谐的基石。身体健康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功能的水平。另外,一个健康的人必须是一个认知、情感和行为协调一致的人。人格是个体相对稳定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心理结构。其中,自我是人格系统的核心成分,它对心理和谐具有统摄和调控作用。自我和谐一般包括自我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等方面。大量研究表明,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尊尤其对社会处境不利的儿童具有保护作用。

外部适应指的是个人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事、人与科技、人与自然等等之间的协调与平衡状态。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也是个体良好外部适应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认知相容性、情感亲密性、行为接纳性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等。

总之,自我和谐和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和谐中最重要的方面,集中反映了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

三、促进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1.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澄清

回顾20年来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医学化、片面化、形式化、孤立化等不良倾向。[7]这些问题,与其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在探索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偏差,还不如说是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结果。

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扭曲表现之一,就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等同于普通心理学知识的传授,出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课程化的不良倾向。其后果,不仅将生动鲜活的心灵探索活动演变成死气沉沉的空洞说教和机械诵记,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然,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以及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但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意识和能力只有经过个体经验和内化过程才能形成心理素质的“合金”。从根本上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乎心灵的教育,社会实践和内化过程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二,在于过分强调心理健康状况的测查,并将是否建立心理档案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必要指标。目前,开展大中小学生的心理普查工作,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对其中高危个案进行跟踪随访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通行做法。而这恰恰反映了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本末倒置的现象:心理健康教育重在关注少数危险学生的咨询和复原,却忽略了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心理不健康(者)的教育。我们认为,了解学生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但这必须立足于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时代特点,立足于心理健康危险性的预警和评估,立足于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这才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性的有效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价值扭曲的表现之三,混淆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界限,简单地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要建立心理门诊室或咨询指导室。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咨询或治疗是有其前提的,专业化或许并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确方向。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心理素质的教育,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在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估基础上,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减少潜在的危险因素,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价值扭曲现象,其实是价值异化和泛化的结果。心理健康教育承载了太多的期望和功能。笔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能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一样,心理健康教育并不能解决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所有问题。不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走上健康的轨道。

2.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追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集中体现和本质属性,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培养青少年和谐心理为价值取向。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要树立“完整人”的意识。从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来理解,个体是作为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的系统整体而存在的。“完整人”是在于特定的时空维度上,个体的身心、知情意、人格行为之间,个体与他人、团体和社会之间互相作用,相对平衡,构成一个稳态的整体。“完整人”还表现在在一个发展的时间维度上,一个人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心理系统彼此交迭,影响着个体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树立“完整人”的意识,就是要从发展的稳定态和变动态的角度,把个体放在动态系统的时空坐标中来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防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重新强调这一原则,主要是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心理无心,教育无人”的倾向而言的。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一个独特个体的存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尊重他人存在的独特性如同尊重自己的独特性一样,都是同等重要的。惟有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尊重和真诚同感他人,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人为本,还要充分理解每个人情绪体验的合理性。在对待自己或他人的时候,既要认识到自己的特定情绪体验是合理的,也要从这样的立场理解他人的情绪反应。这样,接纳自己、移情他人,才能以理性、平和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与事。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要立足于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归根结底是关乎心灵成长的工作,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归宿。个体心理成长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能存在统一的运行模式或方法。着眼于青少年发展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促进青少年心理和谐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考虑地区与学校差异,不搞一刀切,而且还要注意处理好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共性与个性、心理教育与主动参与、同伴干预与自我教育的关系。在内容上注意内部自我和谐与外部适应协调发展,在形式上注意游戏、活动、体验和调适等方式相结合。

注释: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Bradburn,n.thestructureofpsychologicalwell-being[J].Chicago:aldine,1969.

[3]e.Diener.Subjectivewell-being:threedecadesofprogress[J].psychologicalBulletin,1999,(2).

[4]段建华.主观幸福感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6.

[5]林崇德,李虹,冯瑞琴.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32(5).

[6]Bronfenbrenna,U.theecologyofHumanDevelopment,Cambridge[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9.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6

【摘要】目的对1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生理指标和心理健康指标的临床研究。方法生理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指标。心理指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从总体、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七个方面进行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临床研究。结果发现患者总体生理指标与SLe诊断标准相吻合,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明显。结论SLe患者总体的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状况指标之间存有明显的关系,以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状况各亚类患者生理指标和心理健康指标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且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不同的亚分类特征。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理指标;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abstract】objectivetheclinicalresearchhasundergonein138casesofSLewiththeirphysiologicalindexandmentalhealthindex.methodsphysiologicalindexincludedbloodandurineroutine,eSR,liverfunction,renalfunction,andimmunityitems.inaddition,usingSCL-90asthementalindex,researchcomparedtheresultwiththenormofChineseandgotthroughinsevenaspectsofphysiologicalindexandmentalindex.ResultsitfoundthatSLepatients’collectivityphysiologicalindexwasinaccordancewithdiagnosingcriterion,whiletheyhadobviousproblemsinmentalhealth.ConclusiontheSLepatientscouldbeseparatedintosub-speciesaccordingtheircharacters,betweenthepatients’collectivityphysiologicalindexandmentalhealthwasinevidence,aswelltherearealsodifferencesamongpatientsindifferentsub-speciespidingbytheirinducements,timesofbeingtakenbad,coursesanddegreeofdiseases,dialectictypesandprognosis.

【Keywords】SLe;physiologicalindex;mentalhealth;correlationresearch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兰海梅等[1]对35例SLe患者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朱云飞等[2]调查了60例女性SLe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提示女性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下,其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恐怖、焦虑、抑郁等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取样对象是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确诊并住院的138例SLe患者,男17例,女12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平均(35±12.50)岁;已婚101例,未婚37例。

1.2方法入院后首先检查SLe患者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及免疫化验指标,入院第2天由专人按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职业。疾病资料:包括SLe确诊时间、病程、诱因、有无脏器损害、发病次数、中医辨证分型、预后状况。生理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即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抗ena抗体(ena)、抗Sm抗体(Sm)、抗Rnp(Rnp)、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糖体抗体(抗p)。心理健康评定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此量表在国内外的精神卫生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3]。该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每一个因子反映出某方面症状痛苦情况。

1.3统计学方法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根据研究需要和数据特征,采用了一般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

2结果

2.1总体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1.1总体生理指标本研究所测定的总体生理指标与SLe诊断标准吻合,免疫球蛋白G升高占55.8%,ana阳性率占91.3%,ena阳性率占79.7%,血沉增快占71%,血常规异常占55.1%,尿常规异常占55.8%。

2.1.2总体心理健康指标及其与常模的比较见表1。从表1可见,SLe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4]。SCL-90量表中除人际敏感和敌对外,总均分及其他各因子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注:**p

2.1.3不同生理指标与SCL-90测查结果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生理指标不同状态下(正常、异常)SCL-90各因子得分,其中SLe患者生理指标Ro在正常与异常状态下SCL-90总均分、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因子分差异存在显著性,SLe患者生理指标pLt在正常与异常状态下SCL-90总均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等因子分差异存在显著性。由此可见,Ro和pLt是反映SLe患者心理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生理指标。

2.2不同诱因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SLe发病诱因分为感染、疲劳、日晒、精神刺激、寒冷及其他五种因素。诱因不同患者心理健康指标及其与常模的比较显示当诱因为感染时,SLe患者的SCL-90各因子得分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当诱因为日晒和寒冷及其他时,SLe患者SCL-90得分在少数几个因子上与健康者差异存在显著性;当诱因为疲劳和精神刺激时,SLe患者SCL-90得分在多数因子上与健康者差异有显著性。这表明疲劳和精神诱因对SLe患者心理健康影响最为明显。随后对这两种诱因进行的t检验分析发现,二者在敌对、偏执和其他三个因子上差异有显著性(p

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诱因下与SCL-90各因子得分的关系是当诱因为疲劳时,抗ds-Dna、pLt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差异存在显著性的项数≥3),其中pLt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当诱因为日晒时,血常规wBC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当诱因为精神刺激时,iga、ana、ena、Ro、pLt、pro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其中ena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当诱因为寒冷及其他时,C3、pLt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其中pLt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

2.3发病次数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发病次数不同是指1次、2次、3次以上三种住院情况。当发病次数为1次时,SLe患者的SCL-90得分与健康者在7个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当发病次数为2次时,SLe患者的SCL-90得分与健康者在8个因子上差异存在显著性;当发病次数为3次以上时,SLe患者的SCL-90得分与健康者在各个因子上差异均无显著性。表现为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加,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当发病次数为1次时,pLt与心理指标关系极为密切(几乎与心理指标所有因子差异都存在显著性);当发病次数为2次时,Ro、aSt、aLp、GGt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差异存在显著性的项数≥3),其中Ro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几乎与心理指标所有因子差异都存在显著性);当发病次数为3次以上时,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十分明显。

2.4病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病程不同是指病程在半年以下、半年至1年、1~2年、2年以上。病程不同患者心理指标及其与常模的比较可见,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病程下与SCL-90各因子得分的关系不同。当病程为半年以下时,pLt、尿常规RBC/Hp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差异存在显著性的项数≥3),其中pLt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与所有的心理指标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当病程为半年至一年时,补体C3、Ro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其中Ro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病程为1~2年时,其中血常规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病程为2年以上时,Ro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

2.5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是指SLe患者有脏器损害和无脏器损害而言。有脏器损害的SLe患者在SCL-90的得分有9项显著高于健康者,无脏器损害的SLe患者在SCL-90上的得分有6项显著高于健康者。随后对病重程度不同的患者进行t检验发现,有脏器损害的SLe患者在躯体化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无脏器损害的患者(p

2.6辨证分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辨证分型是指按中医诊断而言,可分为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和其他四型,不同辨证分型下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在辨证分型下通过对比SLe患者SCL-90与健康者差异存在显著性的因子项数,可知脾肾阳虚和其他辨证分型的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比气阴两虚、肝郁气滞的患者高。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治疗方法下与SCL-90得分的关系不同。当辨证分型为气阴两虚时,pLt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存在显著性差异的项数≥3);当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时,ena、Ro、血沉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其中ena与心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当辨证分型为脾肾阳虚时,G与心理指标关系较为密切。

2.7预后状况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不同预后状况下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当患者病情好转时,SLe患者的SCL-90得分与健康者在8个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当治疗无效时,SLe患者的SCL-90得分与健康者在9个项目上存在显著性差异。随后对两种预后状况进行t检验发现,好转的患者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其他等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无疗效的患者(p

3讨论

3.1SLe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明显采用SCL-90量表来评定SLe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发现,无论是总分还是多项因子分的评定结果都较健康人为高,且有明显差异(p

3.2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特点心理健康状况与生理指标的关系中,Ro和pLt是反映SLe患者心理变化的两个最重要的生理指标。从心理指标来看,敌对在多个生理指标的正常、异常状况下差异显著,是反映SLe患者生理状况最重要的心理指标。

3.3诱因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在心理健康状况的评分中,当诱因为感染时,SLe患者的SCL-90各因子评分与健康者接近,当诱因为日晒和寒冷及其他时,SLe患者只在躯体化、抑郁两个因子上与健康人有差异,当诱因为疲劳和精神刺激时,多数因子上与健康人有差异。心理健康状况的不同诱因比较表明,SLe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按恶化程度由强到弱排序为:疲劳、精神刺激>日晒、寒冷及其他>感染。

3.4发病次数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发病次数不同患者心理健康的评分结果显示,患者在发病1~2次时心理健康程度非常差,当发病3次以上时,患者的SCL-90评分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随着发病次数的增加,心理健康状况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这一趋势与既往资料中的结果非常的不一致[5]。

3.5病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不同病程心理健康状态的检查结果显示出与发病次数心理健康程度较相似的结果,即病程半年以下和0.5~1年7个因子异常,1~2年6个因子异常,2年以上5个因子异常。特别提出的是病程为两年以上的患者在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病程为1~2年的患者,这表明当患者病程超过1年,随着病程的加长,患者已接受疾病现实,心理健康状况有好转的趋势。SLe患者的生理指标当病程在半年以下时,pLt、RBC/Hp与心理健康关系较为密切,其中pLt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病程为0.5~1年时,Ro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病程为1~2年时,血常规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当病程为2年以上时,Ro与心理健康关系最为密切。

3.6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心理健康评定结果提示当有脏器损害时,pLt与心理健康关系较为密切;当无脏器损害时,Ro、血沉、GGt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其中Ro与心理指标关系最为密切。

3.7辨证分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评定发现气阴两虚型,pLt与心理健康关系较为密切;当分型为肝郁气滞时,ena、Ro、血沉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其中ena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当分型为脾肾阳虚时,igG与心理健康关系较为密切。

3.8预后状况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健康指标的关系心理健康的评分显示预后好转组中Ro、pLt、RBC/Hp与心理健康关系较为密切,其中pLt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治疗无效组中pro、尿常规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

本研究涉及的不同组别,特别是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辨证分型、不同预后的取样结果并不是在患者出院时采取,而是采用患者住院后的生理指标、心理指标进行分析,其结果不受治愈过程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表明:SLe患者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具有多种心理问题,不同的生理指标对SCL-90有不同程度的影响[6~8],有脏器损害的较无脏器损害心理压力更大。长期治疗,多次复发[9~15],经济上不堪重负对工作、学习、生育等方面的长期影响均会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下降。本研究还表明心理状态与免疫系统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心理状态良好会改善免疫功能而使症状得到改善,心理状态不良使免疫系统功能进一步损伤,导致患者症状加重,生活质量下降。因此,临床上在对SLe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有必要运用心理治疗,如开展应对指导,提高患者的应对能力以及积极调动其社会支持系统,尽可能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6]。本研究对SLe患者的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的双维分析,进一步阐明SLe患者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的相互作用,对于丰富病因假说,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丰富诊断治疗手段都有重要的价值,为创立新医学思维和提高该病疗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兰海梅,刘晓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1):40.

2朱云飞,陆玲,徐世正.SLe女性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6):373-374.

3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增订版),1999,31-35,101.

4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

5陈复平.综合医院就诊患者心身健康的临床研究(中国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上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01.

6陈金,陆佑之.SLe的心理因素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1995,21(1):7-8.

7金小红,沈晓红.心理社会因素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情绪的相关性研究.浙江医学,2001,23(3):147-148.

8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81-82.

9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3-655.

10KaplanHi.Comprehensivetextbookofpsychiatry,4thed,Baltimore:williams-wilkins,1985,1107-1210.

11wallaceDJ.SeminarthritisRheum,1987,16:153-157.

12Blumenfieldm.primCare,1978,5:159-171.

13nolletD.pressemed,1985,14:401-404.

14wallaceDJ.Dubois’Lupuserythematosus,3rded,philadelphia:Lea,1987,39-43.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7

一、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低效问题

(一)工作面广、内容杂、人员少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低效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笔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课程的授课教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日常心理咨询工作、心理危机排查预警干预工作、团体辅导工作、心理拓展工作、心理社团管理指导工作、心理培训工作、大型心理活动组织实施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工作等,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的配备绝大多数是1~2名,配备比在1∶3000、1∶5000或更高。如此庞杂的工作,这样稀少的人员,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顾此失彼,本该把教育工作的重心放在发展性教育,而被迫蜷缩在问题性教育中。

(二)管理关系未确立,权责利不明确制约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运作。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效运作需要院系两级的积极配合,院心理健康工作的计划与目标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系(部)。然而,由于院系两级没有建立相应的隶属关系和联动机制,致使院系两级管理工作脱节,形成“两张皮”现象,工作效率低下。以心理危机预警工作为例,理论上,“周汇报月排查、紧急情况及时汇报制度”能有效地预防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班级心理委员的隶属关系弱,奖惩措施影响小,使心理委员对相应制度也不当回事,从而影响了工作实效性的发挥。比如,此项制度要求心理委员每周召开一次寝室长碰头会并到心理健康部签报本周班级心理动态,每月做一次班级心理危机排查并将结果上报。但调查显示,到心理健康部签到者不足90%,且签到者90%是流于形式,这样测算实际有效率不足10%。

(三)系(部)间学生心理特点差异性无法体现,致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针对性弱。不同系(部)因专业的差异,学生的心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工程系和电力工程系为例,虽然两者都是工科类专业,但因就业方向不同,是否是学院的“拳头”专业不同,招生就业状况不同,导致两个系(部)的就业心理就不同,这样在就业心理辅导上就必须分开。但目前,高职院校在院级层面心理健康工作开展相对有力,而系(部)环节薄弱,这样就导致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只强调共性,而忽略系(部)的差异性,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减弱。

二、构建院系两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破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低效的关键策略

(一)重心下移、界定权限、明晰职责,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活”起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力根源在系部,而要有效调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必须将工作重心下移,界明院系两级的权限和职责。首先,在系(部)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心理健康成长辅导室,建立机构,明晰责任人。然后,明确院系两级工作职责。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协调、指导、服务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开展。具体为负责规划和组织实施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负责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的制定并对各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考核;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专题讲座,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组织、安排各系部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查;指导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并对系(部)上报的重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回访和跟踪辅导;负责安排、实施重点关注学生个别和团体咨询与辅导工作;负责指导院心理健康教育协会,指导开展各种校园心理文化活动,营造健康校园文化氛围;制定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计划,对系(部)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与专干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开展面向全院学生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为需要危机干预的学生及父母提供家庭心理指导;结合工作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为学院管理部门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制作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宣传单页等;组织完成上级心理健康部门安排、布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系(部)心理成长辅导室作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责任部门,负责本系(部)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实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规定,大力支持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工作。具体为全面负责本系(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日常管理工作和活动开展,制定心理成长辅导室各项规划、制度;建立完善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形成系(部)、班级、寝室三级纵向预防体系;协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做好心理危机排查工作,严格实施《周汇报、月排查制度》和《寝室长会议制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大型的心理危机排查;组织、实施本系(部)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心理档案,并做好回访、辅导和上报工作;组建系(部)心理健康协会,建立系(部)心理委员工作机制,指导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每半年至少指导其开展两次心理班会;系(部)心理健康协会服从院心理健康协会的领导;负责安排、实施本系(部)学生成长辅导和咨询工作,并有详细的辅导记录;对辅导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异常学生,适时转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并做好学生后续帮扶工作,对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第一时间报告中心,通知家长,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治疗;每学期组织2次以上学生问题研讨会,并有详细记录;建立完善的针对本系(部)朋辈干部、辅导员(心协成员、心理委员、寝室联络员等)的评估制度和奖惩制度;做好本系(部)的朋辈干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利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节、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等节点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制作本系(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展板、宣传单页等;组织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安排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重心下移,权限和职责的明晰和界定,使院系两级管理关系清晰,工作针对性强,能有效调动系(部)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使心理健康教育整盘棋活起来。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8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研究影响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协调各系统内部及系统间关系,推进系统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根据生态学理论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初步探索,以论证其可行性。对这些研究进行回顾,发现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处于理论探索阶段,需要研究者和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努力。

关键词:

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实践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倡导,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生态学理论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进行审察发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聚焦少数存在心理问题的个体,更应立足于整体,关注所有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1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来源

1979年,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首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理论,把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其周围环境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关系系统。根据该系统对人们的影响程度将其从内向外依次分为四个子系统:最内层为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中间系统是第二个层次,指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直接参与但对他们的发展产生影响的环境系统;位于最外层的是宏观系统,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法律制度以及其他文化资源。在这些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要研究个体的发展就必须考察个体不同社会生态系统的特征。在生态系统理论的影响下,莫茨等人和帕玛瑞格于1999年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定向(ecologicallyoriented)或称生态学理论(thetheoryofecology)。该理论认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综合考虑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多重影响因素,即不仅需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还要综合考虑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各因素之间所存在的交互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突破聚焦有限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咨询,从障碍定向治疗观拓展到以增强能力为主的提高定向观上。按照生态学观点,学生心理健康由其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所决定,学生的心理发展变化是生态环境系统适应性调解后的必然结果。生态系统理论作为心理学的新兴的基本理论,可以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全面的指导。

2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莫茨等人在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理论时就对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及实施方法作出了说明。该理论认为,生态学定向包括:(1)对青年学生的干预应该和在环境系统中的变化相联系;(2)在教师、学校、家庭和社区间构建起预防和干预的桥梁;(3)在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用交互作用的观点看待学生的个体行为;(4)改变环境系统中多重变化的过程。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了探索。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吴曼、吴诗涌(2008)[1]对生态学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李涛(2013)[2]在前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出了立足于实践的生态学模式。该模式包括:(1)确定目标: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目标;(2)把握原则:把握好工作主体的全方位原则,工作方式的多途径原则和监控系统的动态化原则;(3)丰富内容: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多种形式和内容挖掘学生的潜能;(4)拓展实践途径:从学校、家长、社区、社会等各个层次的生态系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模式从多方面构建了生态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政策、方针和具体实施方法上作了详细说明,但它依旧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不断完善。相对中小学而言,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普及工作更加完善。虽然近两年才开始专门探讨面向大学生的生态学取向模式,但理论成果更加丰富,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李玲[3](2015)的模式。她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主要包括教育目标、教育管理机制、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资源等五个方面。李永兰[4](2014)针对高职学生所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体系是以心理健康教育为框架,从组织管理体系、业务工作体系、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和生态环境体系四个方面运用生态学理论。李玲的模式倾向于一般的教育模式,在宏观的教育模式基础上加入生态化的理念。而李永兰的思路更贴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模式主要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途径等方面提出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模式,传统模式的框架依旧明显。近几年来对生态学取向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越来越多,需增加更多的生态学理论指导,以突破原有框架的束缚,实现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的结合。同时,模式的发展需要针对小学、中学、大学等不同的教育环境系统作进一步的细化和个性化的完善。此外,对特殊群体的生态学模式构建也需要引起广大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关注,比如张庆、陈燕[5]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支持系统的建构;李成才[6]在文化生态视野下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对这些特殊对象的模式探索虽处于萌芽阶段,却标志着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正在不断完善、不断发展,希望在更多的对象、场合中有效运用。

3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分析

在实践中引入新理论前,我们应重新审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个性化、本土化的应用,以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内容不全面、方式不丰富、针对性不强和人员素质不齐等不足,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为这些困境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关文薇[7]和杨峰[8]在教育部相关文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出构建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可以从教育、咨询、管理、队伍建设和理论建设等五方面展开。教育上,他们认为要坚持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结合,采取必修、选修课程与讲座报告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的普及教育,组建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教育,推动心理自助与互助;咨询方面,强调预防和干预并重,坚持心理测评普查与访谈结合,个案与团体咨询及远程咨询相结合;管理方面,坚持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结合,学生日常管理与预警系统建设紧密联系;队伍建设上,坚持心理学专家、德育工作者、医生相配合,专职与兼职结合,构建心理工作与全员育人的桥梁;理论建设方面,坚持西方心理学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理论与方法结合,理论的应用要符合实践的需求。这些方法都为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二人在实施方法中偏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然而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在条件允许时尽量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条件不具备时考虑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备选项。具体而言,在管理中,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的结合,可建立院系年级、班、寝室的学生心理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发现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队伍建设是体现生态学取向的最明显的方面,我国学校中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数量远不能满足这项工作的需求,需要从各级环境系统中发掘协助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资源。理论建设上,可充分考虑在各级环境系统中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

4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取向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范式,孕育于21世纪初美国改革学校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热潮。在倡导综合利用社会的所有资源来为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时代要求下,产生了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生态学取向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从了解到干预再到评估都要需要综合的、系统的理念进行指导,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与质量要用社会生态系统的观点来衡量。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学生态取向的相关研究近十几年才获得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来对这一理论的模式研究不断增多。在这些研究中首先值得肯定的是,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以我国的教育模式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学理论,借鉴国外该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其次,对于模式的探索已经遍及中小学和大学,甚至涉及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等特殊群体。这些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理论取向获得了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者们参考了我国国情和各级教育体系的差异,有机地结合生态学理论开展研究。我国对于生态化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索虽已初见成果,但实践探索却为数不多。未来,我们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应是将这些模式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各级教育体系中,切实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生态化理论只有落实在教育工作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为此,需要研究者们更加深入地学习生态学理论全面、系统的取向,充分考虑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深入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将生态化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实际工作中,让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和完善理论。不论是模式构建还是实践分析,我国生态学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在实践中运用还需要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一线工作者的不断尝试。因此,生态心理健康理论以及教育领域中的普及和应用任重而道远。

作者:蔡婉君单位:福建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吴曼,吴诗涌.生态学视野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2(3):41—44.

[2]李涛.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初探[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20):160—161.

[3]李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5,(7):60—62.

[4]李永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体系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3(1):70—74.

[5]王金元,何侃.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化支持系统的建构[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3):40—44.

[6]李成才.文化生态视野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57—59.

[7]关文薇.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生态系统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2011.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9

关键词:学校心理教育;发展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处在自我完善和人格成长的关键时期,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大学生在学习、情感、就业、人际关系等诸多方面遇到越来越来的压力和冲击,许多学者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的结果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有相当数量的在校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成为教育界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本身固有的基本理念之一。由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随着这项工作日渐深入的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困惑也越来越突出。我们更有责任理性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引导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主要方法。樊富珉等(1996)指出,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育与心理疾病的防治,两者相辅相成。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包括: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内容包括: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教育、心理疾病防止教育。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许多专家学者围绕这一课题开展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实施方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要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开始得到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当代青年的心理素质,正日益突显为教育的主导理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可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普遍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与体制日趋完善。目前,我国所有高校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包括新生入学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20余年发展,已逐步形成自己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途径体系和管理体制,这在近年教育部颁布的相关专题文件中都能找到相应的规定和要求。其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与培训目前主要依托三种途径:其一,高校相关专业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主要是各地师范院校中的心理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等按计划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层面的专门人才。其二,相关高等院校、各种学术团体、各种培训机构等开展的综合性或专题性短期培训。最后,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等研究也日益增多,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可以看出,经过20多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绩显著。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和改进的问题:

1.加强制度建设,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继颁布的一系列相关文件中一次又一次地对学校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但是,全国各大高校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参差不齐,有些高校在师资配备和建设等严重缺乏。如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区乃至各学校究竟应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此项工作应如何检查与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资格评聘问题,如何落实专职人员的编制及专业技术职务评聘问题?同时,不少心理咨询中心的管理流于形式,较少在业务上进行深入指导和监督;不明确的隶属关系使其无法整合校内所有资源,未能保证具有专业资质与执业资格的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来。

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尽快制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建设与评估标准,对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在场地、人员、经费、设施配置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并加强督查与评估,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规范化、常态化。同时,理顺咨询中心的组织管理,更好地整合校内相关资源,真正让中心发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作用。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督导和学校考核范围,健全并严格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各高校应致力于加强心理咨询中心工作的宣传、管理、课程、培训、督导、校际交流等方面的制度建设。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培养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有了很大成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心理咨询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重视,很多高校要求重点高校毕业的博士毕业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心专业教师,但是突出表现为师资数量仍然严重不足,质量参差不齐。各大高校虽然配备了专业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师和咨询教师,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师资短缺、水平参差不齐、专业化程度不均衡、队伍不稳定仍是制约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一大问题。数量上看,虽然目前有些地区通过培训专兼职教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但与国外的有些国家按学生人数配备专门的辅导教师相比,还远远不够。同时,兼职教师队伍缺乏专业训练;专职教师也有少数人仍不具备职业资格,因须参与太多学生工作,多数无暇顾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本身应该出台相关文件,对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教师进行定位;建立并完善与师资培训相关的制度与措施,分层次、分目标加强现有师资的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包括骨干教师和辅导员轮训,加大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培训力度;高校在咨询中心专兼职教师的培训与课题立项等方面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平台与机会,以提升专业化水平,促进专兼职教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第三,国家应统一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考核与认证标准,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中的“学科地位”,师范院校要加紧培养有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

心理和健康的关系篇10

学校是青少年成长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情境。对中国来说,研究学校中群体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还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很多家庭在义务教育阶段就通过“辅导班”培训、购买“学区房”、户籍迁移等各种途径致力于子女的教育,其所得是否有利无弊;学校除了提供教育外是否还在其他方面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这些对于深人理解家庭教育投资行为,以及正确评价教育政策有效J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已有学者就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诸多因素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研究还很少见。本文使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和多水平分析方法,以中国初中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具体的研究问题是:(1)青少年心理健康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2)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差异在多大程度上可由群体因素来解释?(3)群体因素如何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二、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 

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现有研究主要围绕家庭因素展开,家庭环境在个体发展中的功能被不断证实和丰富川。对于学校的影响,在美国《科尔曼》报告之后,虽然涌现出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比较而言,国内研究在此方面起步较晚。虽然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影响青少年教育产出的群体因素,但就心理健康而言,相关研究还比较少见团。考虑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各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本文将从家庭因素、压力因素、人际关系因素以及学校群体因素四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   

(一)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父母间关系。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和睦的父母关系会使子女有更多的机会学习破坏性的冲突解决策略,并导致其养成不当的人际交往模式。间接作用观点认为,冲突型的夫妻关系破坏了家庭整体关系,并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导致子女心理问题的产生。认知背景理论认为,子女通过经验来认知并应对父母间的冲突,其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根源于对这种冲突的不恰当归因和对压力的应对不良团。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1:父母间关系越和睦,青少年心理越健康。   

2. 家庭收人水平。社会因果论认为,身心健康问题是不良社会经济地位所导致的后果,长期生活于较低经济条件的青少年,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社会经济条件过低的家庭,会因为物质资料的匾乏,导致子女缺少发展情感的必备条件。国内研究也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差异会造成初中生心理水平的差异,家庭收人低的初中生更易产生敌对、紧张、焦虑、抑郁和不平衡的心理状态川。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2:家庭收人水平越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越好。   

(二)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压力因素   

1.未来信心。动机系统理论认为,心理状态受到个体对自身能力和环境的信念影响,消极预期会导致消极的心理状态。Beanie和Hardy发现,在压力情景下,坚强的自信心能为个体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持,从而缓解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冲击困。国内研究也证实,自信水平高的个体人际困扰较少,身心健康水平较高川。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3:青少年对未来越有信心,其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 父母期望的压力。家庭投资理论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是最重要的心理变量,在青少年个体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marcenaro和opez发现,父母期望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困。国内也有实证研究发现,过高的父母期望会增加子女的心理负担,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越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越差。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4. 假设4:青少年对父母期望的压力感越强,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3.学业压力。一项对广东省6所中学29个班级。名初中生的调查发现,学业负担对多种心理症状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学习负担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有密切联系}lo}otremblay和Coney研究认为,课业负担与心理问题显著相关,前者主要通过挤占休闲和运动时间影响心理健康口。基于以上,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J:青少年学业压力越重,其心理健康水平越低。   

(三)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人际关系因素   

师生关系。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师生关系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一项针对四川省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显示,师生关系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Kim等的研究也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拥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师生关系密切的青少年,其社交能力更强。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6:师生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2.同伴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青少年社会技能的获得以及人格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i_aGreca和Harrison研究发现,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减少青少年的社会焦虑体验。相反,有同伴消极对待和拒绝遭遇的青少年会表现出更高的孤独感。国内研究也发现,受同伴欢迎、被同伴接受的经历会增加青少年的幸福感。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假设7:同伴关系越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3.亲子关系。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属于教育环境的外层系统,必须通过亲子行为才能对子展产生影响。Canetti等研究发现,父母的关怀程度越高,青少年的抑郁水平越低。国内研究认为,亲子关系是最早建立的人际关系,这种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儿童以后形成的各层次人际关系。因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