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十篇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十篇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37:09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1

【关键词】江苏旅游经济新常态

旅游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比如,入境和出境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促使国际化旅游需求愈来愈受到重视;科技手段在旅游产业中的广泛运用,促生了智慧旅游的方兴未艾;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旅游成为了众多家庭休闲的方式,大众化的旅游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此外,自由行等个性化旅游的发展也促使旅游业呈现出与以往迥然相异的特征。而旅游行业的新发展势必会对旅游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胜任力要求,只有融入行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江苏旅游经济新常态的发展趋势,可以从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的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一、旅游主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者的需求在江苏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大众化”、“差异化”、“品味化”的三大特征。

(一)旅游需求的大众化

发展旅游的关键就是实现旅游的大众化,使得旅游真正成为民生产业。比如,江苏省近年来将职工带薪年假纳入地方考核,加大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执行力度,将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考核督查内容。这为全民旅游提供了时间基础,让民众有更多的时间同时避开黄金周、小长假的高峰出游,能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最终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今天的旅游活动已经不再是奢侈品,而成为了生活的必需品。旅游需求的大众化,使得旅游成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环。

(二)旅游需求的差异化

在旅游活动大众化的同时,旅游需求还呈现出差异化的特点。旅游者根据自身的偏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需求和旅游追求。以自驾游为例,目前,江苏省已拥有了多家省级自驾游基地,此外,亲子游、科考游等等新业态也由于旅游需求的差异化、多样化应运而生。

(三)旅游需求的品味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愈加品位化,养生养老、邮轮、游艇、高尔夫、会展等高端旅游休闲产业不断涌现。旅游者越来越重视体验和享受,在旅游过程中放松身心,而不是匆忙的到此一游。旅游养老基地的发展也方兴未艾。

二、旅游客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客体是指存在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的,对广大旅游者产生引诱力的事物和现象。作为旅游客体的旅游产品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没有旅游产品就构成不了现代旅游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旅游产品的融合化

“旅游+”成榱寺糜我捣⒄沟男鲁L。旅游产业的边界无限延伸。旅游资源跨越古迹寺庙遗址等传统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社会资源、经济成就、产业活动、民情民风等均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旅游业跨界融合可分为两种类型:旅游业与其他服务业的融合、旅游业与非服务业的融合。前者属于第三产业的内部融合,是出现兼具多个行业特征的新型服务业业态的过程。这种融合表现在相互渗透和交叉,从而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兼具旅游业的特征,与原有的旅游业形成了既替代又互补的关系。

(二)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旅游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产品体系愈加丰富。江苏省近年来,工业旅游、医疗养生、文化演艺、体育科普、研学旅游等新业态取得新的突破,尤其是文化演艺、低空飞行、邮轮游艇、医疗旅游、体育旅游、夜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建设使得旅游产品越加多元。尤其是乡村旅游产品近年来尤受青睐,我省突出乡村旅游特色,强化旅游富民,推进乡村旅游升级,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突出江苏省乡村旅游的特点和优势。推进乡村旅游综合发展实验区建设,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和魅力乡村;创建一批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星级乡村旅游区(点)和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江苏省政府着力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指导和发展引导,推进乡村旅游产品业态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内涵;支持各地办好乡村旅游节,举办富有特色的乡村民俗活动,举办乡村美食大赛,使得乡村成为旅游的乐土。

(三)旅游产品的生态化

美丽江苏,生态先行。旅游新常态下,旅游产品的“生态化”特征得以凸显。无论是旅游景区的开展还是度假型旅游目的地的建设都充分融入了生态元素,体现了生态特色。比如,江苏宜兴阳羡旅游度假区提出了“深氧界・3H生活”的旅游形象。“3H”分别代表健康(health)、心灵(heart)和家园(home)。围绕这一主题概念,阳羡旅游度假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工程,让青山绿水成为阳羡最鲜明的标志。大运河江苏段的生态保护近年来也很见建树,使得运河两岸成为度假休闲的胜地,也增加了运河旅游的整体吸引力。

三、旅游介体新常态特征分析

旅游介体是指向旅游主体提供各类旅游服务、帮助旅游主体顺利完成旅游活动的媒介。主要是指各类旅游企业和部门。对于旅游介体新常态的特征可以总结如下: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2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数据与观点的来源以及投射到现实领域的社交空间。旅游者通过网络来获取旅游信息的情况持续快速增长,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旅游信息的行为已经成为“引致意象”形成的重要原因。许多旅游者将旅游体验、感知和评价到互联网中,也是旅游地“复合形象”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通过收集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评价和反馈,运用数据整理分析的方法对旅游地形象进行测量,可以得到游客感知的目的地形象的整体框架与偏重点,为旅游学术研究及景区实地建设提供支持。

慢旅游源于慢食、慢城运动,是近年来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后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度假形式与消费趋势。对慢旅游地形象游客感知测量能直观反映慢旅游这一概念在旅游者心中的认知特征也能间接体现慢旅游地形象在景区的实践完整程度,对完善慢旅游的理论产生反向建构。

位于江苏南京的高淳桠溪是中国第一慢城,是慢旅游这种旅游形式深入中国且树立品牌的代表性旅游地。本文通过采集有关南京高淳桠溪的游客旅游攻略及游记,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的方法挖掘旅游者对慢旅游地形象认知的总体特征并对景区吸引物名称、相关地名、形象描述、旅游行为、旅游情感的数量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来对游客感知的慢旅游地形象进行测量,以期对慢旅游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文本数据库建立

(一)样本选取

以新浪博客与蚂蜂窝攻略网中旅游者的旅游游记及攻略为本文分析文本的主要来源。以“慢旅游”“旅游”“慢城”“高淳”“桠溪”交叉组合关键词的形式进行相关文本内容的检索,通过网站上作者,标签,文章名称的搜索功能对重复文本进行系统过滤。按照以下标准进行样本的人工筛选工作:文章信息完整,可用于文本分析;剔除新闻稿及科研研究文本;发表于2011年以后且点击率过千;游记中对景区有细致的和带有情感倾向的描述。

通过层层筛选,得到游记及攻略样本92篇,共94,566字,作为本文研究的原始数据。

(二)文本预处理

采用RoStCm6中文词频分析软件对文档进行高频词的提取的预处理工作。

首先进行一些词汇设置,将“慢旅游”,“慢城”,”桃花扇广场”等共计96个与高淳桠溪旅游相关的旅游形象描述特征词汇加入自定义词典中,保证词汇和词频分析准确;其次,将类似于“老街”,“高淳老街“,”金陵第一古街”等统一词汇为“老街”,进行词汇统一并导入文本中,避免重复统计带来的数据误差;再次,建立一个分类过滤词表。将助词、代词、冠词等对此分析没有意义的词汇进行过滤。

通过软件进行高频词汇提取的初步工作后,对其分词情况进行检查与校对并且将频率高且不存在研究意义的词汇再次进行过滤,最终建立文本高频词汇数据库,以便进一步的分析。

三、文本分析

(一)总体形象的认知结构介绍

为全面准确地反映慢旅游这一概念在旅游者心中的认知特征,并有效解读慢旅游这一旅游形式在游客视角上景区的实践的完整程度以及可持续发展程度(喜好程度)的感知情况,本文以吸引物名称词、相关地名词、旅游形象描述词、旅游行为词、旅游情感词为一级类目;由一级类目延伸出吸引物总体特征词、实物吸引物名称词、精神吸引物名称词等二级类目(表1)来对文本高频特征词进行分类分析。

(二)分析情况

1、总体形象认知

按照特征词类型结构对特征词数据库中出现频次在10次以上的特征词进行分类频数累计,再依次计算各类别的累计频数在总累计频数中所占百分比。其中(表2)按照二级类目分类,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以“质朴,宁静”等为代表的旅游形象描述词,占累计总频数的24.27%;以“看,背包”等为代表的旅游行为词,占15.89%。由此可看出旅游者在撰写游记与攻略时多用丰富的形象词汇描述旅游地的形象认知,也体现出在旅游者心中在高淳桠溪进行的旅游活动是以一种更侧重于体验与交流的模式来开展的。

将数据库中频次在100次以上的词汇提取出来单独成表(表3)。按照特征词一级类目分类,其中吸引物名称词有“慢城、乡(村)、桠溪、油菜花”4个;旅游行为词有“看、背包、吃、住”4个;相关地名词有“高淳、老街、南京”3个;旅游形象描述词有生态、自然2个;旅游情感词有“放松”1个,多是自然生态意境类词汇。从以上高频词内涵上进行高度概括,可得出从旅游者视角来看高淳桠溪的总体旅游形象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乡村意境为追求,休闲体验活动为载体,与高淳老街景点高度联接的具有慢城称谓的近郊游憩旅游地。

2、吸引物名称词(表4)

(1)总体特征词:慢旅游?乡村旅游?

在总体特征词总频数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慢城”,虽然数据采集时的搜索关键词包括“慢城”可能对统计结果产生影响,但通过另外几组名称标识词汇组合搜索得到的结果会消除这一影响,因此,慢城可以作为高淳桠溪旅游地形象的中心形象。但值得一提的是“乡(村)”并未是景区对外宣传的首要形象,但出现195频次位于总体特征词与第二位“慢城”的226频次较为接近,两者形象高度模糊融合。

(2)实物吸引物集中于自然田园景观

在实物吸引物出现频次最高的前十个名称词中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有“油菜花、路、蟹”等7个,人文景观有“桃花扇、老戏台、农家乐”3个。高淳桠溪的自然田园景观相较于其他景观而言,对旅游者起着主要吸引或者有着深刻印象。

(3)地方文化及节庆类活动为主要精神吸引物

精神吸引物出现频次最高的是“金花(油菜花)节”与物质吸引物第一名的“油菜花”相对应。根据景区官网宣传资料显示景区还开展长街宴、《印象高淳》等多种主题活动与节目,但旅游者提及率过低未进入研究统计范围;与地方文化有关的词汇有“文化、民俗、送春、跳五猖”4个;与慢文化有关的有“蜗牛(国际慢文化标志)、慢生活、慢食”3个。相较于其他精神吸引物,地方文化及节庆类活动为主要精神吸引物。

3、相关地名词(表5)

(1)行政单位名称感知度呈反向层级排列

在行政单位地名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桠溪慢城依附的三级行政区域“高淳”235频次,通过具体的文本读取发现出现频数高的原因是“高淳”多存在于在同一旅游线路上的其他区内其他景点的描述的前缀用语;位于第二位的是二级行政单位“南京”与第五位的“金陵”是同一地名;第三位的是一级行政单位“江苏”。从旅游者视角上看行政单位感知度呈反向层级排列,也侧面说明桠溪慢城与高行政单位的依附度低,影响力辐射度较低。

(2)与周边景区形成旅游集群

在其他相关旅游地名词中位于第一位的是高淳“老街”,与它处于极其靠近桠溪慢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它的文化定位与桠溪慢城的“生态之旅”的定位互补相关。除“老街”外,在表中位于高淳县境内的景点还有“固城湖、漆桥、迎湖桃源”等5个。南京区域内的景点有“秦淮河、总统府、大屠杀纪念馆”3个。由此看来,桠溪慢城与周边景区形成紧密的旅游集群,共同对旅游者产生吸引作用。

4、旅游形象描述词

(1)自然生态形象深入人心

由表6可看出积极景区形象描述词基本都属于自然生态环境类词汇,自然生态氛围和宁静、慢节奏的生活是游客的主要目的也是对景区的主要感知,与景区宣传的总体形象相符合。

(2)负面感知体现

为了更加直观与深入地对旅游者对景区的负面形象产生原因进行把握,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92篇游客攻略及游记中的负面形象描述进行概念化、逐一录入并提炼,形成三级编码,如表7中所示。

对于旅游设施方面的负面感知度最高,有32处负面描述。可以分为基础设施与景观建设两部分,其中“景区有吸引力的景观太少或没有”的感知度最高,有11处描述,说明在旅游者感知上,景区的现存景观过于单调,应引起重视。

其次是旅游安全,有18处负面描述。其中最主要的是财产安全,说明景区内部存在不规范的经营行为也侧面说明旅游者的价格敏感度高。

最后是旅游体验的负面感知,有13处负面描述,最主要的是食宿质量问题,是影响旅游者体验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

5、旅游行为词(表8)

在旅游行为词的前十高频词汇中位于第一位的是“看”出现172次,说明旅游者在“看”的关注度最高以及其用时上花费最多时间。而相较于其他旅游景区在旅游者,感知方面的最大差异可体现在“行”类行为词的频数上――背着“背包”与“朋友”一起采用“骑行、散步”的慢游形式进行“驻足、拍照、钓鱼”等深度旅游体验。

6、旅游情感词(表9)

情感形象是指旅游者对旅游地所持态度的体验,这种体验可以通过攻略与游记中描述情绪和心情的形容词表现出来。

在积极情感高频词汇中如“放松、悠闲、从容、慵懒、平静”等都为休闲度假体验型的情感表达描述词。反映出旅游者在桠溪慢城的旅游过程中更加注重自身的心理与情感过程,以从容悠闲为主要心态,以放松、减压为主要追求。

在消极情感高频词中,相较于旅游地形象的负面描述中的已编码类目增加了旅游者的个人因素(累、痒)与客观因素(冷、热)。对于客观部分,景区可通过完善气象监测系统来预先告知游客,以避免游客因为客观因素而导致旅游体验降低。

四、结论

本文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新浪博客与蚂蜂窝攻略网中筛选而来的92篇以高淳桠溪风景区为主题的游记为研究对象,借助RoStCm6软件提取高频词汇进行分析;使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游客攻略及游记中的负面形象描述进行概念化、逐一录入并提炼。测量结果如下:

(一)旅游者感知的高淳桠溪的总体旅游形象是: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乡村意境为追求,休闲体验活动为载体,与高淳老街景点高度联接的具有慢城称谓的近郊游憩旅游地。

(二)从旅游吸引物上看,与乡村旅游吸引物存在高度模糊融合;实物吸引物集中于自然田园景观,精神吸引物集中于地方文化及节庆类活动。

(三)行政单位感知度呈反向层级排列,高行政单位的依附度低,影响力辐射度较低;与周边景区形成紧密旅游集群。

(四)以深度旅游体验形式为主。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3

关键词:景观设计;旅游;互动关系;研究

我国旅游市场规模在近些年呈现井喷式发展,特别是在“五一”、“十一”黄金周实行以后,到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突破29475亿元,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出境旅游方总人数9819万人次[1]。旅游产业和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有效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刺激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景观设计这一潜藏在旅游背后的学科,也逐渐凸现出来,其与旅游的关系越来越多成为学者的研究对象。

1.景观设计与旅游的基本概念

1.1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主要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的由形态因素和形式因素共同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观设计具有两种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具有形态、颜色、体积等可感知的因素;二是社会属性,它能够改善周边的环境,能够提供一定的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所起到的作用引发受众的情感、联想、移情、意趣等心理反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1.2旅游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娱乐、探亲访友或商务目的而进行的非定居性旅行和在游览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旅”是旅行,外出,即为了实现某一目的而在空间上从甲地到乙地的行进过程;“游”是外出游览、观光、娱乐,即为达到这些目的所作的旅行,二者合起来即旅游。所以,旅行偏重于行,旅游不但有“行”,且有观光、娱乐含义,本文所涉及的概念主要指“旅游”而非“旅行”。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大体受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等多个特征因素的影响,但旅游目的地选择的首要标准就是具有旅游价值的目的地,也就是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独特的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此基础上,根据游客喜好,分为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目的地和以人文景观为主的目的地。但无论游客如何选择,可供旅游的目的地都具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为的改造,或多或少地加入了景观设计的成分。人文景观是人为改造程度更高的旅游目的地,而自然景观也根据旅游的需求,进行了满足游客出行、休息等基本需求的人为改造。

2.景观设计与旅游的内在关系

景观设计与旅游具有内在的联系,特别是现代旅游中,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旅游景点占了很大比重,很多后期设计出来的新的人文景观更加成为人们旅游的热点,如西安的大唐芙蓉园、南湖等。总体而言,景观设计对旅游具有内在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好的景观设计,能有效促进旅游价值的实现。判断是否属于旅游景观,主要看对游客是否有吸引力,旅游价值主要是通过对游客吸引力来体现的。好的景观设计,能有效提高旅游景观的吸引力,提高旅游景点的人性化程度,为游客出行、休息、住宿、餐饮等提供较大的便捷,从而有效地提高旅游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第二,景观设计能丰富旅游内容。现代旅游中,旅游目的地既有纯自然的观光游,也有人造景点游,而且越来越有人工模拟景观弥补自然景观不足的情况出现,即“人”的色彩更加浓厚的“景观设计”与自然风光结合呈现的案例越来越多。很多景观设计融入了高科技成分,增强了旅游的参与性和娱乐性,如迪斯尼乐园、世博会、世园会等人造景观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人们旅游的内容。第三,景观设计能促进旅游的多元发展。景观系统中,有自然界原有的名山、大川、河流、湖泊、森林、动植物等,也有人类创造的、历史遗存的建筑、园林、文物古迹等。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多样的景观设计成为旅游景点,如原美国宇航中心、英国的老特拉福德球场等性质和功能相距甚远的景点陆续出现。景观设计极大地延展了旅游的范围,很多现在还不属于旅游景点的景观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慢慢成为人们旅游的对象。

3.旅游对景观设计的影响

旅游对景观设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旅游水平、规模、层次的不断提高,旅游景点也需要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这在客观上也推动了景观设计的发展。第一,旅游促进景观设计创新。可以说,有怎样的旅游心态、旅游方式,就有怎样的旅游景观设计。换句话说,即旅游景观是被人们使用的,不同的用法决定了不同的做法,自然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设计。这种创新,是旅游在潜移默化的推动下产生的。第二,旅游促进景观设计风格的多元化。随着旅游交往的增加,在以地域特征突出的景观中,越来越多地引入其他风格,体现出一种多元风格的交融。如在深圳世界之窗的设计中,就融入了多种元素;在西安世博园设计中,除了展示各国风情外,在设计中也考虑到了不同国家、地区游客的兴趣爱好,出现了不同的地标建筑,增进了游客的亲切感。同时,也提供了不同元素的餐饮,满足不同饮食习惯的游客需求。第三,旅游推动景观设计理念、水平、方法的提高。现代旅游中,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越能体现生态保护特点的旅游景观成为人们的首选,这也对景观设计产生了很大影响。景观设计中“尊重自然”的观念越来越普及,“生态设计”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景观设计,特别是旅游景观设计中的主流。创造一种可持续的景观,在现有生态系统基础上进行因地制宜地设计,体现出若干比较有特点的设计原理:一是地方性原理,即尊重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进行“天地——人——神”关系的设计;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即新的设计形式仍然应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根据阳光、地形、风、水、土等自然状况设计,并充分使用当地材料。二是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即对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利用,坚持保护——利用——再利用——再生。三是让自然做功,也就是突出人与自然过程的共生和合作关系,通过与生命所遵循的过程和格局合作,减少对生态的影响。

4.在旅游语境下景观设计的新特点从旅游的视角中看,我们所谈的景观设计可以称之为“旅游景观设计”,概括起来,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尊重自然,保护生态。

旅游景观的设计首先应尊重自然,重点考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美国著名景观设计师mc.Haurg认为,每一块土地的价值是由其内在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人的活动只能是认识这些价值或限制,并去适应和利用它,只有适应了才有健康和舒适[2]。在景观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尊重自然的每一个因素,还要尊重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尊重自然的客观规律和独立价值,维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这样才能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例如泰山就有“树当道者不伐,石当道者不搬”的圣谕。为此,需要把景观生态学原理导人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中,使得人工景观与天然景观共生,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和天然的“斑块”、“廊道”、“基质”相协调[3]。

(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旅游景观的设计均是在一定的区域进行,并且是对特定区域进行有目的的改造。这就需要从浅层和深层认识区域的特征综合考虑和分析。浅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综合体的生态自然完整特征,譬如植被、气候、土壤和地形之间的和谐,旅游景观与周围自然景观的统一,建筑布局与地形的统一等等。深层的地段特征便是场所精神(geniusloci),是根植于场地自然特征之上的,时间、空间、人、自然、现实、历史交织在一起,往往保留有人的思想、感情。旅游景观的设计应该尊重旅游区特色鲜明的传统和历史,并通过旅游设施的设计传递给游客。如果当地没有自己特色的建筑风格,应顾及自然环境和中性化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引进其他地区的建筑风格[4]。

(三)赋予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旅游本身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景观只有拥有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满足游客的心理需要,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在设计中要在资源调研、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核心文化,进行旅游景观的设计。在设计中应该注意每个景观要素的有机协调[5],并围绕主题文化进行展开。对于风景建筑,注意对当地民俗及风土环境等文化内涵的研究,注意从地方民居中汲取精华,从文化学的角度来探讨风景建筑的文化归属,从而找出其创作的着眼点,设计出得体于自然,巧构于环境的风景建筑。同时注意文化内涵的最佳表现和参与性动态旅游景观的设计,使游客在亲身感受中体会文化的精髓。

(四)适度设计,注重容量平衡。

旅游景观设计必须考虑旅游区的密度和容量,在空间上保持一个适度原则。首先考虑特色和效益,不能贪大求全,最大或最好;其次在旅游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景观建设次序安排,将核心景观置于突出和核心位置,其他景观必须围绕核心景观罗列;第三,旅游景观的设计应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为未来发展预留适度的空间和增长容量。

(五)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化特征。

旅游景观最重要的是能满足游客追求愉悦的心理需求。特别是旅游设施应该满足安全性、私密性和欣赏风景的要求。因此,在旅游景观设计时,要注意大到观景点、餐厅、购物场所的空间的布局,小到台阶的高度,栏杆的设置,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但要避免过度的人文关怀,这是因为旅游所具有的异地性和暂时性往往会诱发游客不可持续行为的发生,例如消费攀高、道德感弱化、文化干涉、物质摄取等[6]。坚持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设计,也要注重公平和适度。

(六)充分考虑旅游区社区实际情况。

大部分旅游活动的开展是依托社区进行的,伴随旅游开发的进行,社区居民对本地的资源价值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对旅游业的自我参与意识更加强烈[7]。而且,对于人文旅游景观来说,当地居民生活其中,本身就是具有长久魅力的旅游景观。从实证角度来分析,旅游的景观设计,必须考虑当地社区居民的各方面的利益。忽视社区居民的利益,不仅可能使整个旅游景区的环境恶化,也可能使游客参与感降低。

(七)综合考虑市场因素。

旅游景观必须结合旅游区的市场进行设计。产品定位应该考察周围旅游区的发展特色和固有的形象,市场定位应该准确进行目标市场的细分。只有在市场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进行的旅游景观设计才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如西安曲江的整体设计,较为准确的把握了市场情况,一直成为全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样板。总之,旅游和景观设计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客观存在的。随着旅游对旅游景观提出更多的要求,以及更加丰富的旅游形式的呈现,景观设计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同时,景观设计也在客观上促进了旅游设施的完善,为人们旅游带来了更大的价值,并表现出了崭新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年度统计报告:

[2].俞孔坚,李迪华.景观设计:专业学科与教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70.

[3].刘家明,杨新军.中国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9,14(1):79—83.

[4].edward111Skeep(张凌云译).旅游规划——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99—303.

[5].李江敏,李志飞.文化旅游开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4—45.

[6].衣传华.旅游景观大量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师,2003,(7):132—133.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4

马克思早就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和满眼是利害计较的珠宝商都无法欣赏珠宝的美,旅游活动也是如此。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曾经指出:“旅游涉及审美的一切领域和审美的一切形态”。1995年,王婉飞发表了《略论游境的创获及其审美心理过程》,认为旅游是一个“立体性的审美过程”。于光远先生同样强调:“旅游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居民的一种短期的特殊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是: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他们都强调了旅游活动的休闲性与审美性,无论哪一种旅游,都是在旅游活动中寻求美的享受(如风光欣赏、休闲娱乐等),以愉悦身心,陶冶性情,增添生活的乐趣。对于旅游审美活动,既要明确旅游审美的构成,又需从审美心理层次和审美文化层次的角度予以探讨。

一、旅游审美的构成

旅游者在特定的旅游环境中,与旅游审美对象结成多角度、多层次的审美关系,并在交互作用和相互照应中获得满足。

(一)旅游审美主体

旅游审美主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的承担者,具体地讲,是指有着内在审美需要、审美追求,并与旅游资源(或旅游产品)构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游客。

1、旅游审美主体是自由的、生命活动的主体。

旅游审美主体不是粗陋的物质需要者,也不是低级的实用主义者,而是能对审美对象聚神观照,不涉及日常功利,不为物质欲望所纠缠的享有高度生命自由的人。如真正欣赏桂林上水的游客,绝不会产生此水有几多肥鱼供烧烤的念头。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追求的是一种精神的放飞和生命的自由。

2、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主体追求的是一种情感活动与情感交流的愉悦。

即旅游者在旅游审美活动中主要处于一种情感状态,否则就不可能进入审美境界获得旅游真正的乐趣。

(二)旅游审美客体

旅游审美客体是指旅游审美行为所及的客体。具体地说,就是具有审美价值属性与主体结成一定审美关系的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必须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存在形态。

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这一对相互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审美对象起着决定作用,因为审美对象本身体现着人类文化审美观的积淀,而审美主体反作用于审美对象,因为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人们的审美倾向也是在变化着的,这种变化着的审美倾向最终要影响着审美对象去适应这种变化。因此,二者的关系决定了旅游资源必须是能够使人产生美感的存在形态。

2、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客体可以树建和改造。

旅游美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投入、立体感的特征,能给人从游、观、听、嗅、触等多方面获得美的信息量。实践的旅游者不应该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直奔目的地的匆匆过客,而应该是适情、游与品全过程的体验者。这就需要我们在旅游景观的营造、旅游服务的提供等各方面充分地考虑人的休闲、审美与体验的需求。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客人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

(三)旅游审美关系

旅游审美关系是指在旅游活动中,主体的审美需要、审美结构与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构成的一种“双向同构”关系。旅游审美关系的出现除具备主体与客体两个因素外,还有赖于人们的旅游审美社会实践活动。换言之,旅游审美关系是具有审美需要的旅游者通过旅游实践活动,在对景物的那些“满足需要”的属性的照应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旅游者作为审美主体,是主观物;旅游资源作为审美对象,是客观物。旅游者进行旅游消费的过程,既是对旅游资源进行欣赏的过程,也是主观对客观进行审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主观与客观如果产生了和谐,旅游的目的就达到了,或者说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得到了满足,旅游者会感到旅游各方支出值得。

二、旅游审美心理层次

在旅游审美活动中,旅游者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物质享受是次要的。虽然审美内容差不大,如观形、察色、闻香、品味、听声、觉态、悟质、辨类、思因等,但由于主体各自的审美感受在程度上不尽相同,往往显现出多层次性,这主要是因为审美感受一方面受制于审美对象,另一方面还受制于审美个性以及历史文化等因素。旅游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主体内在的审美需求为根据和动因的活动,审美需求在审美活动中具体化为主体特有的不同层次的需求。著名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审美层次这一问题进行过深入探讨,他把美感分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三个层次,对于我们研究旅游审美很有启发。

(一)悦耳悦目

是指以悦耳、悦目为主的全部审美感官为体验的愉受。这种美感形态,通常以直觉为特征,以生理快意为基础。这是广大旅游者普遍的审美感受形态(例如,游览桂林山水、黄山、九寨沟、都江堰等)。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态和色彩要美丽,色彩要协调,声音要柔美悦耳,对游人具有感官吸引力,注意杜绝视觉污染和噪音污染。此外,旅游审美在于丰富和新奇,旅游项目和旅游活动的安排应当丰富多彩,给予游客悦目悦耳的审美感受,避免雷同单调或简单重复。

(二)悦心悦意

如果说悦耳悦目以感性或直觉为主要特征,那么悦心悦意则以知性或理解为主要特征,是比悦耳悦目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指透过眼前或耳边具有审美价值的感性形象,领悟到审美对象某些较为深刻的意蕴,获得审美感受和情感升华。这种美感效果是一种意会,在许多情况下很难用语言来充分而准确地表述,正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登临云雾飘渺的黄山时,产生的飘然若仙感觉和超然出世之情。又如观赏齐白石的画,你感到的不只是草木、鱼虾,而是一种悠然自得、活鲜洒脱的情思意趣。

(三)悦志悦神

是指主体在观赏审美对象时,经由感知、想像、情感,尤其是理解等心理功能的交互作用,从而唤起的那种精神意志上的奋昂或愉悦状态和伦理道德上的超越。它是审美感受的最高层次。这种美感形态之所以高级而深刻,是因为它体现了主体大彻大悟、从小我进入大我的超越感,体现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高度和谐统一。如登临三山五岳、游长江、黄河,将会唤起我们的怀古之情和热爱大自然之情,给我们以民族自豪感、崇高的使命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感。这种美感,不是一般在感性基础上的感官快适,也不是一般在理解基础上的心思意向的享受,而是一种在崇高感的基础上寻求超越与无限的审美境界。这种审美特质无疑是符合当今时代与社会需要的,是有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有利于完善人性的。

从旅游审美上讲,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之间是一个层次递进或层次提升关系;从旅游境界上讲,这是一个由“兴游”到“神游”的过程。

三、旅游审美文化层次

(一)自然审美文化

就当今时代来看,自然界在现代旅游审美活动中的地位仍非常高,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获得“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乐趣。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令人惊叹不已,给人们带来了生活上的舒适和方便,但人们的生活节奏和工作效率也不断提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人们的精神压力也随之加大,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冷漠,现代人渴望改变生活与情感的环境,旅游,是理想的选择。旅游活动充满了新鲜与惊喜,能使人们摆脱日常工作与生活的单调,较好地满足人们好动、喜新奇的天性。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不受现实功利的束缚,可以暂时抛开工作与生活的烦恼,置身于青山绿水之中,放飞心情,神与物游,释放压力,获得心灵的解放与精神上的自由。

在旅游审美中,人们对自然并不怀有功利性的需求,而是对自然抱着一种热爱和欣赏的审美态度,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平等、友好的和谐关系。俗话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因为山水蕴涵着为人类所赞赏的美好品质,所以人们才会那么喜爱大自然。在我国,历来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善关系,讲究天人合一,自然是作为道德精神的比拟、象征来欣赏的。很多自然物成为人们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如竹子象征着人的高风亮节,兰花象征着人的素雅和清高,荷花象征着人的纯洁与正直。人们在对自然的审美过程中,触景生情,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愉悦的审美情感,从而激发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崇拜之情,就会想到保护自然而不是破坏自然,并自觉地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然,促进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发展。

(二)社会审美文化

人类的社会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也是美的创造过程。这些美是普遍存在于人类的道德伦理、习俗礼仪、婚姻家庭、以及社会劳动和社会产品之中。旅游者所到之处,必然会以审美的态度观察、体验这些美,由此形成一种社会审美文化形态,达到人与人和谐。在旅游中,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戒备心少了,忘记了不要和陌生说话的教训,人们也易和陌生人沟通,狭隘的自我变得开放而博大,比较容易相信他人,接纳他人,萍水相逢的人很快就熟悉起来,热情洋溢地交谈,好像是知心朋友一样。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建立的关系是友好平等、尊重的社会关系,人们超越了现实功利,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自我解脱出来,精神自由,自我放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平等和谐,不像在现实工作与生活中那样等级森严,旅游审美活动可以怡情养性,淡化人们过度的功利心,去除内心的贪婪与愤怒,引导人们以豁达乐观的心胸与他人进行交流与沟通,从而达到和谐审美目的。

(三)艺术审美文化

旅游者与作为旅游审美客体的各种艺术作品发生同构关系而产生的文化形态,构成旅游活动中的艺术审美文化。艺术作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特点,它决定了旅游活动中艺术审美文化的特点:一是这种审美文化具有主导性、强制性,从而使得导游人员介入旅游者审美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如雕塑的鉴赏);二是艺术品的审美价值主要在于它的内在意蕴,这种内在意蕴是:社会文化的历史积淀,欣赏艺术作品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三是艺术审美对旅游者的反馈影响独特而深刻。艺术审美不仅具有娱乐作用,还具有审美认识和审美教育作用,使人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思想上受到启迪,引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5

我国旅游业大发展的同时,各类旅游形式正竞相发展。这其中以常规旅游为主要形式,而特种旅游亦在悄然兴起,并有蓬勃发展的势头。(1)本文试就特种旅游的几个基本问题谈点看法和意见。

一、特种旅游的界定

特种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它是在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基础上的提高,是对传统常规旅游形式的一种发展和深化,因此是一种更高形式的特色旅游活动产品。“特种旅游”,这一概念,通常也被称为“专题旅游”、“专项旅游”和“特色旅游”等等。

这里所说的特种旅游,是指为满足旅游者某方面的特殊兴趣与需要,定向开发组织的一种特色专题旅游活动。根据特种旅游的开展及实际操作经验的性质判断,它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相比较,具有下述几个方面的内在特质。

1、在旅游消费价值取向上,特种旅游者侧重于自主性、个性化、目的性,而观光旅游侧重于对外在景观的感知,度假旅游侧重于休闲性和享受性。

2、特种旅游的体验方式强调精神和体魄的因素,旅游者在运动中感知外部世界,在冒险或面对全新的环境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旅游者本身对行程的组织有较高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特种旅游的手段和途径,是借助人力运作(徒步、狩猎、登山、驼队、自行车旅游)和自驾机动车运作(汽车、摩托车、其它机动运输工具)。

4.特种旅游的路线和区域具有较大的特殊性。连续旅游跨度大、时间长,旅游目的地复合化是特种旅游的突出特征。特种旅游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具有浓烈的原始自然性,旅行经过的地区通常是边(边疆)、古(有悠久文明史)、荒(沙漠、人迹罕到之处)、奇(有奇特的地形地貌特征)、险(高山、峻岭、险地、恶水)、少(少数民族聚居地)地区。由此而组成的旅游线路和项目,对旅游者具有新鲜感、刺激感和探险性。

5.参与特种旅游活动的旅游者一般具有冒险精神和耐受艰苦条件的体魄,一般选择志同道合的人作为旅伴。其内部有共同的文化准则。

6.特种旅游的产品内涵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特种旅游在开发时具有的特殊审美情趣和特点会逐渐显现。其内涵也因各国的条件而不同,如汽车旅游在欧洲相当普遍。

7、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种旅游一般使用非常规的交通旅游形式,有时要经过非开放区,因此在政策上属于需要特别审批的产品。

特种旅游作为旅游形式的一个类别,它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它的最主要物质是要与旅游者共同参与旅行,并在参与中提供服务和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指导旅游者实现其旅游目标。此种旅游活动面大,常常涉及边远、人迹罕见的地域以及旅游活动方式超乎寻常,难度极大。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地区跨度大、使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作为旅游交通工具的旅行和非赛事的滑雪、攀岩、漂流、热气球、滑翔等体育旅行;到高山、峡谷、沙漠、洞穴、人迹罕至区域的探险旅行,以及短期观赏、踏勘、参观为主要旅游形式的自然、人文景观科考旅游等均可列入特种旅游的范围。

二、特种旅游的特征

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发展观光旅游产品的阶段,度假旅游产品处于积极发展的阶段,特种旅游则刚刚处于早期开发的阶段。从实际操作或理论分析的角度来看,特种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等常规旅游项目的主要特征,在于它的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探险性,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

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工业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的人口具有历史和现实的文化的独特性,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的纯自然原始状态保留得较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人文化模式的异文化;第三,是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特种旅游的第二个特征,是旅游项目和线路的新奇性、探险性。所谓新奇性,是指项目和线路设计,具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相结合的巧妙构思,视角新颖,能够突出一两个具有独特特征的主题。即使其它国家或地区有类似的项目或线路,在设计上也要有本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特征相对集中的优势,而这一点应该体现在具体项目和线路的每一个点、每一个节目安排独到、新颖之处上,使旅游者感觉到每天都有自己不曾料到的内容出现。所谓探险性,是指旅游项目和线路具有某种程度的冒险因素。对旅游者来说,他们对物质上的享乐程度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高,但注重精神或心理上有一种检验自己能力的满足感。探险性的项目和线路,要有较为充分的内容使旅游者展示自己的能力,包括体力、耐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一般来说,特种旅游许多项目和线路,都安排在自然环境条件较为艰苦,交通通讯条件及吃住条件不太理想的高山峡谷、草原湖泊、沙漠戈壁地区。这里面有一个人类普遍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即对形式各异的自然环境的探险、求异和征服欲,特别是对自然奥秘的探险、对自然界的征服欲表现最为强烈和普遍。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的设计应该满足这种心理欲望。当然,无论是新奇性,还是探险性,都必须有可靠的安全系数,能够保证旅游者最大限度地体验到项目和线路所蕴含的冒险因素,又能在接待、导游和联络等操作上最大可能地保证旅游者的安全,二者必须相统一。

特种旅游的第三个特征是其旅游形式的自主参与性。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所设计的许多项目,应该给旅游者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服务;另一方面,又留有许多让旅游者自主参与的余地。譬如说,在允许的范围内,海外旅游机构根据旅游者的特殊需要,可以对项目或线路提出增加或减少内容的要求;在项目和线路实施过程中,精心安排一些旅游者乐于参与的内容,诸如自备交通工具、自备架拆帐篷、参与餐食准备、组织娱乐活动,甚至参与排除事先安排的“险情”或偶而出现的“危险”局势,以及提出更改某些具体内容的要求。在这一点上组织者要对旅游者的文化心理有充分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在这一方面的合理要求。旅游者在参加特种旅游过程中的自主参与性,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他们在常规旅游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被动性,使旅游者有一种感觉,即特种旅游是充分发挥他们自身潜力、施展才干的机会,使他们在体验、欣赏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同时,享受自身潜能和才干在探险中得到体现的欣喜愉悦。特种旅游的上述三个特征内涵,构成了它区别于常规旅游的基本要素,也决定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同于常规旅游的诸多特征。

三、特种旅游的功能

如果说常规旅游产品是旅游超市中的大众商品,那么特种旅游产品就是旅游超市中的专卖商品、新潮商品和精品。正是特种旅游这种专卖商品和精品的不断涌现,促进了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促进了旅游业的进步和发展。随着人们注重自身价值的开发,旅游者审美层次的提高,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特种旅游这种产品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生命力,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作用和影响也越发充分地表现出来。

1.产品功能。旅游业的发展一般遵循着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种旅游的不断深化开发的产品系列过程,在观光产品大规模发展,度假产品开始占一席之地的基础上,特种旅游的发展就成为必然。特种旅游产品的发展,可满足有特殊偏好的旅游者的需求,同时与常规旅游产品不同,在产品开发系列上,特种旅游属于先导性产品,对其他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示范和引导的功能。在旅游产业的链条中,旅游产品是连接经营者与旅游者的媒介,经营者要靠旅游产品吸引旅游者,旅游者通过旅游产品实现消费愿望,旅游产品是提高旅游产业水平的纽带和桥梁之一。特种旅游所具有的在产业结构中的先导性和牵引力,显示了它对整个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大特种旅游的开发和经营力度,即牵一发而动全身,旅游业将会因此而受益。

2、经济功能。经营常规旅游虽然轻车熟路,但多属于买方型产品,团队利润较薄,也不利于参与国际大旅游市场的竞争。而特种旅游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它的独占性和内在价值决定了它同样是一种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可以给经营者、开发者以较高的回报。开发特种旅游产品不仅是旅行社参与竞争的有效手段,提高整体旅游消费水平的增加,刺激国家旅游外汇收入的增长,对产品的独占程度比常规旅游产品高得多,它将成为特种旅游方兴未艾的原因之一。目前特种旅游的经济功能已为旅游界广泛注视。

3.引导功能。这里指的是在旅游观念上所起的展示和引导作用。特种旅游构成要素多,组织产品需要发挥想象力和艺术家般的眼光,因此对其它常规旅游产品具有示范性的功能。特种旅游的开展,有益于常规旅游产品升级换代。这是因为,一方面,特种旅游消费特征特别强调发挥旅游者的能动性、主导性、参与性,强烈的现场感和在运动过程中的直接体验,属于“消费者主导型”产品,而常规旅游尽管也要考虑旅游者的需求,但本质上是“生产者主导型”产品。另一方面,特种旅游的消费特征反映了现代旅游者的消费倾向和潜在需求,其组织方式、运作形态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在组织常规旅游产品时有借鉴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特种旅游对其它旅游活动可以发挥影响,其作用机制与赛车运动的发展推动汽车工业开发更好的汽车技术是相似的。

4、宣传功能。相当部分的特种旅游活动,如跨越欧亚的汽车旅游或攀登高山峻岭的登山旅游,由于其艰巨性、冒险性、刺激性,通常都会引起公众和新闻媒介的关注,社会名流或政要也多参加此类活动的仪式,因此,对潜在的旅游者来说,是一次极好的宣传机会,对海外公众来讲是了解民俗风情、山水风光的极好机会。特种旅游活动受公众瞩目,是舆论兴奋点,实际上为旅游业作了不花钱的广告。特别是一些特种旅游活动经过边远和可进入性较差的地区,对于边远地区的宣传效益,即展示边远地区的文化,引起各界的关注,提供向当地人民导入旅游文化的机会,在这些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

从以上的角度出发,特种旅游在旅游业中的地位,不是仅由其直接经济效益决定的,而是由其对旅游产品的完善功能、催化功能、引导功能、区域旅游形象的宣传功能决定的。在旅游业实现加速发展的战略中,应充分重视特种旅游在旅游产业结构中的先导作用,使旅游业的形象更为丰满,对海内外旅游考更有吸引力,在旅游市场上更有竞争力。

四、特种旅游的开发

对特种旅游的开发战略研究,涉及特种旅游的政策与决策、特种旅游资源与市场、特种旅游项目与线路设计、特种旅游实施操作与人才培养等诸方面的问题。在此就特种旅游的组织实施问题进行讨论。

1.线路的设计。特种旅游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具备旅游对象的独特新奇性与旅游方式的特殊性相结合的特征。首先,在旅游对象的选择上应有较大突破,而不能只局限在传统的模式上,不同地区的特种旅游发展,应该建立在该地区相应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人文资源的基础之上。根据国内外已有的经验,具有独特自然地理特征和生态系统的高山地区、草原地带、湖泊河流、戈壁沙漠、峡谷丛林等,都具有发展特种旅游的潜在资源基础。但是,有资源基础并不意味着就能够立即发展特种旅游。重要的是根据这个基础,通过对国内外市场的调研,把资源转化为具体项目和对线路的研究和设计上,包括项目在具体地理与人文环境中的时间或空间内容,对历史、文化、宗教等内容的利用,以及考虑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其次,在旅游方式上充分考虑和注意多样性、新奇性。由于特种旅游活动涉及诸因素,因此在推出项目和设计线路时,要动员学术界人士参与论证。同时,一个项目或线路在实施过程中,应随着市场反馈不断进行修正和补充,那些凡是具有贴近自然、富有挑战特征的旅游方式均有尝试的价值,诸如徒步、登山、潜水、漂流、攀岩、探洞、滑雪、热气球旅行、骑自行车、自驾车船、乘伞滑翔等等。

2、行程的控制。由于特种旅游的特殊性,其旅游的相关环境及有关条件必然不同于常规旅游,因而在操作及旅游的实施控制上比常规旅游要复杂和困难,同时旅游风险性也比常规旅游大。这就要求必须特别注意以下两点:第二,线路的安全性。由于特种旅游的性质所决定,其旅游过程中将会遇到种种不可搞拒的或无法预料的自然因素,面临种种可能性。因此在设计线路及实施操作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人们能够预料的风险,把风险性控制在最低的程度。第二,控制的严密性。由于特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和旅游对象的奇特性,以及旅游中的配套服务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完善,因此必然存在着许多难以预测的特殊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在组织实施上应把握住各个环节,备有行之有效的各种应急措施和手段,对行程的各个细节严密分析控制,从而使旅游者得到较为满意的服务。

3.规范化管理。特种旅游活动通常是由若干特殊旅游点、特殊地域单元通过线路组合起来的综合性产品,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各点之间业务操作的衔接,均要求达到较高的水平。为确保特种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应逐渐地创造条件,使管理活动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逐步减少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为此,第一,特种旅游的管理应以维护我国旅游业声誉和国家安全为前提,旅游主管部门应尽快按国家有关法规制定出特种旅游的管理细则,让从事特种旅游经营的各旅行社有章可循。第二,应为各从事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提供一个接受国家安全机关审批的通道。第三,对已基本具备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旅行社进行必要的考核,并授予特种旅游经营权,在短期内为全国旅行社开办特种旅游业务的规范化作出科学、可行的样板,再推而广之。

4、协调机制。特种旅游业务的开展目前没有大多的实践经验可惜鉴,是以对现存的各种可能性因素的挖掘和组合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复杂性。经营者在开发特种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直接面对各种各样的矛盾,需要军事、交通、海关、外交、宗教、文化甚至一些特定自然人等等的支持和帮助。怎样才能用制度或政策为经营者打开方便之门,并规范各方面的行为,形成规范性的运作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消耗和障碍,这单靠经营者的自发是不够的,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如果能考虑建立一个协调机构,加以指导或帮助解决矛盾和困难,必然会增强经营者对开发特种旅游的信心。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6

关键词:休闲旅游;发展思路;山地休闲;民俗休闲

作为旅游新的转折点与增长点的休闲旅游是旅游业向纵深发展的标志,正在成为旅游市场最具发展潜力的主流产品,受到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发展湘鄂陕渝黔桂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休闲旅游不但可以重塑边区旅游形象,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改变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升级,实现传统观光旅游产品转型,提升市场开拓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满足旅游者多元化、个性化、娱乐化的旅游需求,而且可以通过优化调整基本旅游消费产品与非基本旅游产品比例,完善食、宿、行、游、购、娱产业链,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直接壮大休闲产业规模,间接辐射带动休闲产业链条上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放大效应。

一、以山地休闲旅游为重点,在“山水”上做文章,在“玩”字上下功夫

山地休闲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中代表主流方向的一类产品,在旅游市场上占有较大的份额。打好山水牌,依托生态条件,大力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对于促进边区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如重庆万盛等地着力打造以山水、生态休闲产品为核心的龙头项目,带动了整个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自然山水旅游资源密集,名山秀水多,生态环境好,山水风光美,且在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如湘西峰林奇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极具特色;鄂西拥有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等名山秀水和恩施州八大自然奇观;陕东南山水秀丽;渝西拥有小南海、乌江画廊、大宁河小三峡等旅游名胜,黔东“一山”(梵净山)三江(乌江、锦江)景色迷人;桂东北山水甲天下,发展山地休闲旅游具有十分优越的条件。今后应该以山岳、河流、溪谷、叠水、峡谷、湖泊、森林等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依托现有各类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及生态环境好的地区,按照舒适感、安全性、快乐感、个性化和亲近自然的要求和充分体现休闲、娱乐、身心健康功能的原则,采用参与性、趣味性、互动性、情境化、体验化的手法,从养生、游乐、运动、科考、感受自然、体验生活等方面去打造赏山亲水等山地休闲旅游产品,让游客在尽享大自然之美的同时,尽享家庭之舒适与温馨,尽享康复、餐饮、娱乐休闲之便利,尽享民俗、文化、艺术休闲之乐趣。为此,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在“自然”上做文章,在“绿”字上下功夫

休闲旅游反映的是一种自然健康的生活态度,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休闲旅游项目的特征是:崇尚自然、生态回归、追求舒适和以人为本。发展山地休闲旅游自然是根本,绿色是主调,“寓教于游”是目的,产品博大精深的知识含量是核心。所以,开发山地休闲旅游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1、坚持“先规划,后开发,开发服从保护,开发促进保护”的原则、“先环境,后产品”的思维、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生态化规划的设计方法,做到先天保护与后天雕琢相结合、自然开发与人文雕琢相结合、开发建设与恢复生态相结合,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确保资源开发规模与市场发展速度,生态环境相适应,把休闲旅游活动规模严格控制在区域旅游资源潜在保障力、区域社会经济潜在支持力、区域生态环境容量潜在承载力所能容许的范围内。

2、加强原生态环境和本土意境保护,科学安排休闲活动的范围、方式、线路,严格控制游客流量,切实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生态环境的原生性和完整性。

3、饭店、娱乐场所等接待服务设施和酒吧、茶吧、休闲吧等各种休闲项目建设,应采用生态技术,运用环保材料,坚持消耗最小原则,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策略和效益质量型增长模式,合理开发与环境容量相适应、具有自然亲和力的休闲旅游产品。

4、实施综合开发导向模式、综合投入开发模式和循环开发过程模式,将休闲旅游业与旅游衍生行业系统地整合在一起,形成跨行业、复合型的旅游产业链,促使休闲旅游业与其他行业在紧密互动发展中产生良好的旅游经济放大效应。

(二)以休闲度假为核心,在“游憩”上做文章,在“乐”字上下功夫

休闲度假旅游是一种内容广泛、综合性强、自我调节度好的游憩方式。游憩方式是人们“玩”的方式,也是休闲旅游最基本的内容。休闲旅游度假的主要客源是城镇居民(边区周围有西安、重庆、贵阳、常德、长沙、桂林、武汉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如何让游客玩得开心,玩得新鲜,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和认同感的关键。所以,在开发山地休闲旅游项目时,要十分注重创新游憩方式,强化休闲旅游产品享乐性功能,在“闲”与“乐”上做文章,在满足旅游者快乐需求方面下功夫,积极开发娱乐性强、互动参与性大、文化内涵表现形式新颖的休闲娱乐项目,把“闲”产品与“乐”产品做大做好,培育以康体、康疗、康乐为主要内容的休闲产品,用休闲度假和康体娱乐等主题休闲游憩产品引领当地休闲旅游发展方向。目前应重点打造以下六类产品:

1、山野运动休闲类产品:攀岩、滑道游乐、“野战体验”、林间跑步、林地野营体验、拓展训练溯溪、林中生态游泳等。

2、康体养生类休闲产品:氧吧、生态阳光浴、森林雾浴、温汤浴,野营垂钓等。

3、野趣游乐类休闲产品:生态乐园、景观迷宫、林中狩猎、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高空体验、森林游艺园等。

4、观光休闲类产品:山林小寨、盆景花卉园、科普植物园、碧水走廊、珍稀树种观赏园、山野建筑小品游憩、蔬菜瓜果观赏园、食用菌养殖园等。

5、山野餐饮休闲类产品:森林酒吧、生态大棚餐厅、山珍野味品尝屋等。

6、消遣娱乐类休闲产品:原生态歌舞表演、当地民俗文化艺术表演等,为游客提供原汁原味的山水休闲产品和优质服务。

二、以民俗休闲旅游为主导,在“文化”上做文章,在“特”字上下功夫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瑶族、回族、壮族等30多个民族文化灿烂,民俗民风古朴、民族工艺绚丽多姿,民族戏剧歌舞异彩纷呈,开发具有神秘诱人魅力的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旅游资源,发展民族民俗休闲旅游,既可以以中低端休闲旅游产品满足国内游客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促进边区旅游的快速发展,又可以以高端休闲旅游产品满足国外游客对境外休闲旅游的需求,促进边区旅游与国际旅游接轨。

在旅游产品文化性回归的大潮中,追求文化体验,体验文化享受,感受文化氛围,接受文化熏陶,以取得情景交融的休闲、身心享受的愉悦和人生气质的升华,已成为人们的必然选择。特色是休闲旅游的精髓,文化是休闲旅游的灵魂,在休闲旅游市场竞争中,文化的差异性竞争将成为争夺客源市场的主流。所以,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开发民俗休闲旅游应该以民族文化开发为主导,以民族文化宣传为中心,以民族文化内容策划为重点,切实注意文化活动的导向、文化主题的定位和文化形象的设计,以民俗风情体验和特色购物为重要发展方向,以特色美食、娱乐为重要补充,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强化文化整体包装和文化载体建设,突出民族文化的地域特色、习俗特色和时代特色,塑造文化,创造品牌,培育特色,打造精品,构筑文化意境,创造文化氛围,提高民俗休闲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为此,要着重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转型”上做文章,在“新”字上下功夫

发展湘鄂陕渝黔桂边区民俗休闲旅游应该围绕“如何开拓市场”这个中心,确立以游客需求和期望为导向,通过细分市场,确定目标客户群,优化项目功能布局,做好全面创新这篇文章。通过产品创新、品牌重塑和游憩方式设计,打造融观赏、休闲、度假、游憩于一体的民俗休闲旅游项目,给游客全新的体验经历,将纯观光型游客转化为观光、休闲、度假型游客,把边区旅游景区建成兼具山水观赏、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民俗体验、娱乐体验、美食购物功能的民俗休闲旅游目的地。

休闲旅游是城镇居民双休日、节假日、年假期和带薪旅游的首选旅游项目,但这方面的游客其社会、经济、文化、年龄、爱好、兴趣各不相同。因此,民俗休闲旅游产品开发应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游客的消费心理,实施多元化的产品开发策略,打造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但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首先必须进行认真的资源分析、市场分析和产品分析,然后进行形象策划和市场开发,提升产品的地域组合度、类型组合度和区域优势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以中低端市场为主体,在“多元化”上做文章,在“体验化”上下功夫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开发民俗休闲旅游产品要以市场需求作为“风向标”,根据当前我国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求大众化、家庭化、国内化、中档化等特点,确立以“中低端市场为主,兼顾高端市场”的市场定位战略,即在重点占领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基础上,逐步开拓高端消费市场,促进民俗休闲旅游与国际休闲旅游接轨。

三、以资源优化整合为宗旨,在“创新”上做文章,在“品牌”上下功夫

湘鄂陕渝黔桂边区发展休闲旅游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和旅游产品的品牌塑造,促进休闲旅游向深度、广度和高度发展。为此,应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以区域合作为切入点,提高休闲旅游生产力乘数效应

现代休闲旅游业依托性强,关联度大,覆盖面广,是一个行、游、食、宿、购、娱六大要素有机结合、极富挑战性的产业。当前,休闲旅游市场的竞争已是整体实力的竞争,为确保本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计划性、旅游产品促销的有效性和旅游运行的高效性,必须充分考虑休闲旅游发展的区域性、空间性、时序性、约束性等特点和区域休闲旅游发展特定时空尺度上的发展潜力,优化整合旅游生产力,把构成休闲旅游产业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的各类企业,按照“合纵联横、优势互补、统一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战略,搞好景区与景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景区与企业之间以及景区内部、企业内部各要素的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形成合力,提升各地区休闲旅游产品的地域组合度、类型组合度和整体优势度,加快各精品旅游景区(点)和黄金旅游线路连线并网,实现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和市场共享,提高本区休闲旅游生产力的乘数效应。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该把发展边区休闲旅游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带动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来抓,通过体制创新增强休闲旅游发展活力和优化休闲旅游发展布局,建立多元、开放、高效的休闲旅游市场体系,提高边区休闲旅游整体竞争力。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去促进边区休闲旅游的区域合作:突出政策引导,抓投入,促稳定发展;突出协调服务,抓规划,促有序发展;突出统筹规划,抓联合,促特色发展;突出行业管理,抓规范,促健康发展。

建立统一的权威性强的规划部门、管理部门、协调部门和协作机制,为边区休闲旅游区域合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实,湖南省政府2002年就提出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构想;黔渝两省市2002年也提出联手“千里乌江画廊”旅游精品的协议;贵州省的旅游开发战略是“完善西线”,采取东接“湖南凤凰和张家界”的思路;渝、川、黔三省市2005年达成《共同打造川黔渝三省市金三角旅游化》的协议;湖北省旅游局建议国家旅游局协调湘鄂渝黔四省市努力打造区域旅游整体品牌,建成一体化的旅游圈。上述各项区域合作已初见成效,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前景广阔。

(二)以科技创新为推动力,实现休闲旅游发展新突破

创新是本区休闲旅游发展的核心问题。在国际休闲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创新的主动与被动和创新的快慢与效果,已成为决定竞争成败的关键。加快旅游资源创新(主要在原初性、特色性和表现力方面)、旅游产品开发创新(主要包括产品类型、产品功能和产品开发手段创新,着重从产品特色性、体验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展开)、旅游品牌创新(主要包括品牌质量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和品牌扩张与延伸三个方面)、旅游规划模式创新(主要包括确定特色基调、功能分区和空间构景)、旅游营销管理创新(主要包括形象塑造、渠道选择和促销手段三个方面)、旅游设施创新(主要在生态化、娱乐化和个性化方面创新)、旅游服务创新(主要在智能化管理和特色化服务方面),实现旅游资源开发的新突破、旅游产品品牌建设的新突破、旅游产品格局的新突破和旅游产品促销的新突破。

(三)以品牌塑造为手段,增强休闲旅游地吸引力

在休闲旅游消费日益个性化、享乐化、体验化、生态化的今天,粗放的休闲旅游产品开发、低水平的旅游经营管理和落后的产品营销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旅游者不断增长的对较高层次旅游消费的需求,无法给予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所期望的核心价值(陶冶情操、愉悦身心),也无法解决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的矛盾。休闲旅游发展迫切要求从目前片面强调开发速度和开发规模转向品牌塑造和品牌营销。品牌已经成为休闲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区域休闲旅游水平的基本标尺和旅游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因此,在目标市场确定的情况下,如何准确地展现旅游地品牌形象是休闲旅游品牌建设的中心问题。

品牌的实质就是形象,塑造个性化、特色化的形象,意在根据区域特征(旅游地所在的地理文脉和地方独特性,充分挖掘和深入分析市场特征)、行业特征(充分了解游客的心理需求和偏好)和市场特征(反映旅游需求的热点、主流和趋势),结合地理文脉和空间层次,全面准确表达旅游地特征,体现市场特征,反映消费特征,引导游客全面感知旅游地的亲和力,从而使旅游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旅游地产品品牌创新要着重抓好品牌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扩张和品牌内涵创新、品牌表现创新和品牌基础创新工作。夯实品牌文化底蕴,提升品牌品质,形成“精品连线、并网、成片”的休闲旅游品牌网络。

参考文献:

1、冉斌.我国休闲旅游发展趋势及制度创新思考[j].经济纵横,2004(2).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7

一、引言

城乡交错带因其具有综合功能优势、区位优势、资源环境优势及旺盛的客源市场需求优势,使其成为诸多大中型城市旅游开发的理想之地。但现实中的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存在着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政府对城乡交错带旅游管理制度不健全,呈现模糊化管理;景区开发与村民间利益争执等。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概念及特征

1、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概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扩展,在城市与乡村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过渡性、动态性、多元性地带,即“城乡交错带”。城市城建区与周围乡村城镇的交接区域称城乡交错带。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产品是旅游者花费了一定的时间精力及费用所换取的一种体验经历。综合上述概念,本文认为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指在城乡交错带这一特定范围内,旅游业通过对这一特定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出满足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及服务的统一体。

2、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特征

城乡交错带独有的区位性决定了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如下特征:

(1)过渡性。城乡交错带内部,由于城乡间的彼消此长,旅游产品从城市到乡村逐渐呈现出过渡演变的独特景观。

(2)动态性。随着不断扩展的城市空间,城乡交错带表现周期性非均衡推进规律。内部诸要素间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使旅游产品在功能、结构、层次上展现复杂趋势。

(3)多元化。城乡交错带是城市与乡村相互作用最频繁,人口变动最剧烈及其空间选择行为最复杂的地带,使多种旅游景观形态并存于此,且同种景观内部形态的构成要素也呈现多元格局。

(4)新事物的滋生地。城乡交错带动态性、多元化等特征,使城乡要素高度聚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价值流等快速融合,易于新兴产业的产生,以促进城乡交错带的经济发展。

(二)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原则及类型

1、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原则

城乡交错带便利的交通、齐全的配套设施、巨大的客源市场潜力,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较低的土地租金等优势,使其极易成为旅游开发经营者的首选地。因此有许多旅游开发项目如:主题公园、度假村、森林公园、观光农业园等景观集中分布在这一特殊地带。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需依照如下原则进行建设:

(1)区域性原则。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开发应充分把握其地域性,适当定位个性化旅游产品,确定鲜明独特的旅游主体形象。

(2)持续性原则。旅游资源开发应基于旅游环境容量来确定开发方式,以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尽而保持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3)协调性原则。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要符合城市旅游的整体规划,其内部旅游项目间要相互融合,避免资源浪费、重复性建设等。

(4)市场导向原则。依据市场需求来设计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实现旅游产品衍生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2、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城乡交错带资源、区位、客源等优势决定建设旅游产品类型即:

(1)观光旅游产品:名胜古迹观光、自然风景观光、主题公园等。

(2)替代性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摄影旅游产品、社区旅游产品等。

(3)度假享受性旅游产品:野营山地、休闲娱乐、海滨温泉、游泳、钓鱼、高尔夫、美食等。

(4)运动刺激性旅游产品:探险、冰雪、球赛、登山、漂流等。

(5)会展性旅游产品:商务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奖励旅游产品、公共关系旅游产品、购物旅游产品。

(6)业务旅游产品:农业观光、农业采摘旅游产品、科学考察等。

三、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优势

1、优越的区位条件,丰富的客源市场

郑州西南部是山地丘陵,北临黄河,东靠黄河冲积扇平原,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使郑州周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因独特的区位空间及地形地貌,而形成了“河洛文化”。有全国通枢纽及区域性商贸中心之称的郑州,拥有频繁的客流量;郑州是河南的政治、经济、金融、文化中心,其学术文化、会展、信息、经济等大型活动交流频繁,形成大量的潜在客流。

2、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规模化

郑州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古迹、文物遗址众多,人文景观较丰富,早在3500多年前,先后有夏、商、管、郑等国曾在此建都,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建州,遗留下来的文物古迹有商代城墙遗址及大河村原始落遗址。母亲河为郑州附近供给充足的水流,形成了中北部难得一见的湿地滩涂景观与水乡农业景观;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有1990多种植物形成郑州独特的观赏产品,有月季、荷花、蜜桃、樱桃、葡萄等,利于发展农业观光旅游。城乡交错带景观丰富,拥有森林草地、农田果园、河流水库、山地村庄、民俗文化等人文自然景观,构成了以河、古、花、果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发展郑州城乡交错带旅游的资源基础。

3、便捷的交通条件,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郑州交通道路状况好、方便快捷,通往各地级市的道路,呈辐射状展开;拥有相对齐全的配套设施,为游客运动健身、娱乐休闲等需求提供的环境设施也趋于齐全;郑州市居民需求的户外旅游场所在距郑州30公里的范围内,少数拥有优质旅游资源的景区在较远的地区,但都在围绕郑州市区距离1.5小时内的车程范围,交通相对便捷。

(二)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现状

1、城乡交错带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

郑州城乡交错带基础设施不齐全,通往郊区的部分道路不便利,抵达郊区的车辆也少。市区主干道指向郊区的标志交通指示牌不清晰,导致来郊区的游客不清楚路线。部分景区的景观道路缺乏整修,基础设施陈旧简陋等,致使游客对景区的印象极差,重游率极低。如黄河风景区,重点景观指示不清楚且景区内服务人员又少,致使不少游客不知景观的具置在哪;还有些公益性景区,没有卫生间、歇息的石等设施,甚至有些游乐设施简陋,存在安全隐患。

2、旅游产品品牌意识低,核心竞争力缺乏

由于对郑州郊区旅游资源的认识不到位及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定位模糊,因此交错带的旅游资源开发不能满足市民对交错带的项目需求。当前对城乡交错带旅游资源缺乏正确认知,即较低的旅游产品品质,贫乏的生态文化特色。人文资源粗狂开发,蕴含较少的文化内涵;生态资源掠夺开发,导致环境破坏,景区建筑化,农家乐城市化等。很多景区旅游休闲娱乐项目少、且陈旧老套,难以吸引市民重复性游玩。如郑州郊区的富景生态园与丰乐农庄的旅游项目相似度极高。

3、城乡交错带经营不规范

城乡交错带景区管理缺乏统一性。景区收益主要靠门票,部分景区环境卫生脏乱,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没有协调好景区发展与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间的关系,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景区内有较多小商贩,存在乱收费现象且服务水平低下。部分经营者没有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不是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与服务水平,而是采取不正当恶性竞争,致使游客对旅游地整体印象极差。如郑州国家森林公园,在一个园区门口见贴有通知,由于拆迁,其它园已搬走了,现只剩此一家游乐园,;再向前走,就看到另一通知,有人恶意散布其它园区搬走,纯属谣言;森林公园内不当恶性竞争,致使游客对景区产生极差印象。

4、城乡交错带管理效率低

旅游是政府主导的综合产业,与许多部门相关,但又不归属于某一具体部门,权责不明,对于存在的问题,没有直属机构做出决定。管理主体混淆、多头化,导致极低的执行率。由于城乡交错带是乡村向城市的过渡性区域,更没有明确的所属关系,更容易形成多头化管理。

四、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建议

(一)开发构思

1、旅游产品开发目标及指导思想

结合郑州市城乡交错带地理区位、资源特征及市场需求特征,概括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目标:

(1)实现游客需求多样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既要满足观光、野炊、垂钓、采摘等基本层次的游览观光需求,也要满足温泉浴、农事参与体验等较高层次的休闲体验需求,更要满足高尔夫球、科研考察、商务会议等专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

(2)促进旅游产业融合。提高城乡交错带旅游者信息食住行游娱购等服务水平。促使旅游业融入到周边的工业、农业、商业,发展会展游、工业游、农业游等。

(3)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制定城乡交错带景区管理规范,以当地资源为基础,扬长避短,规划功能分区,引领发展方向。

(4)发展城乡交错带旅游成为公益性旅游景区,突出城乡交错带旅游的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使其成为市民重游率极高的休闲旅游场所。

2、旅游产品特色定位

本文通过对郑州市城乡交错带的景观特征、植被覆盖、地势特点、水体分布、土地利用等基本情况进行考察及对当地居民旅游行为特征的调查进行分析,笔者认为在发展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时,应结合资源特征,发挥各分区优势,并把传统的观光旅游产品融入新型旅游产品,实现产品与市场空间组合的多层次开发。开发满足当地居民对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的特色定位:休闲气息浓、康体要求高、娱乐项目多。

3、旅游产品开发构架

根据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资源类型及其空间格局,依据城市与旅游业空间拓展的客观规律,郑州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以沿黄河生态文化旅游区、农业观光休闲旅游区及郑东新区现代城市风貌游览区三大板块作为重点建设方向,把城乡交错带打造成为供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生态文化场所。

(二)发展郑州市城乡交错带旅游产品开发路径

1、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创新

对城乡交错带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全方位、多层次认识旅游资源,根据资源与区位特点,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以特色资源为基础打造不同的旅游地主题形象,确定旅游产品开发的序列、层次及程度,以期提供不同的旅游产品。利用区域资源优势,设计独特新颖旅游产品,如惠济区黄河文化最为突出,二七区的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管城区的主题公园等。针对人文类旅游项目,需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在此基础上景区内要多开展娱乐参与性体验项目与活动类休闲体验项目,加强产品的持续创新,突出产品的休闲性、娱乐性、养生性、康体性及自然生态性的特点,吸引当地居民重复性来郊区休闲观光。城乡交错带旅游主体多是家庭、情侣、亲朋好友、企业等,因此旅游产品应趋向内容多元化,项目功能多样化;因此城乡交错带应趋于开发诸如野炊烧烤、骑马射箭、垂钓划船等旅游项目,使其向功能多、品味高发展。

2、建造景区环境持续发展

市民选择去郊区运动健身、娱乐休闲,优先考虑休闲空间的舒适度及整体环境的休闲氛围;在生态野趣环境中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和谐清净的自然魅力。在景区建设中,应遵循景观生态学理论及可持续发展规律,避免景区建筑城市化,应少改造,使人工建筑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在绿化不达标的地方种植植被,保护物种多样性,并制定相关环保措施,提高游客环保意识,规范游客环保行为。处理好垃圾回收工作,保持环境清洁,做好生态环境可持续与景区发展的关系。

3、完善旅游服务体系

巩固交错带旅游景区内交通建设,做好景区间交通路线的连接、区域资源整合,完善交错带旅游接待设施。在景区出入口及游客集散地,建设停车场,景区内道路主要以步行道为主,为游客提供环保型代步车服务,尽量减少机动车辆在景区内通行。景区内景点引领标志牌要一目了然,方便游客游览。在景区内适当位置建设餐厅、商店等便民服务区,以完善公共娱乐设施、康乐健身活动设施及公共娱乐设施等接待设施。

4、完善旅游管理体制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8

本文以1988~2010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和市场竞争态三个维度,对该客源市场的变动特征展开分析。结果表明:该客源市场在大陆入境旅游中的市场占有率自1990后变动相对平缓,主要围绕均线αi=3.50%作小幅变动;其市场增长率变动表现为波动幅度连续强幅、波动高度持续高峰、波动深度正负并存、平均位势总体偏高;整个市场竞争态集聚在均线αi为3.50%、极差为1.59%的垂直于X轴的狭小区域内大体作上下变动。

关键词:

台湾客源市场;入境旅游;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

收稿日期:2011-05-26;修订日期:2011-08-1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海峡两岸旅游综合服务质量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11BGL05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两岸旅游市场与服务质量新问题比较研究》(2011221046)

作者简介:

郭安禧(1977-),男,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旅游市场营销。黄福才(1947-),男,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旅游基础理论与旅游市场。

1引言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允许民众赴大陆探亲旅游,大陆方面积极回应,开启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的通途。随着台湾地区出岛旅游的不断发展以及两岸在经贸、文化等领域联系的不断增强,1988~2010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总体呈逐渐增长之势。据历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数据资料,1988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为43.77万,1989年达54.10万,较1988年增长了23.60个百分点;到2010年,这一人次数已达514.00万,是1988年的11.74倍。20多年来,台湾客源市场在大陆入境旅游中一直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和港澳客源市场一样是推动大陆入境旅游不断发展的主体力量。

由于台湾客源市场在大陆入境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其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黄福才和蔡从燕(1997)、林德荣(2007)、刘大可和章楹(2009)对大陆入境旅游业湾客源市场的人口学特征和消费行为特征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该客源市场呈现年龄结构以中青年为主、出游动机以商务旅游为主、消费水平普遍较高等特征。孙根年和王洁洁(2009)分析了两岸关系变化对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客流量的影响,指出当台海关系恶化、危机事件爆发时,在入境客流量统计值、环比增长率和占出岛旅游比统计曲线上会形成明显的“凹形谷”。谢天成等(2007)以大陆地区接待台港澳游客数据为基础,研究了1990~2004年台港澳客源市场的空间分布格局,认为其空间分布受大陆各省区与台港澳之间经济联系程度的影响较大,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Guo等(2006)回顾和分析了大陆与台湾之间开展旅游的情况,指出由于经济的发展程度不同、民众的生活水准不一以及台湾当局的限制性政策,两岸间的旅游客流很不平衡,由台湾赴大陆的客流量较多,而由大陆赴台湾的客流量非常有限。

从现有有关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的研究成果来看,就数量而言,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通过在SDoL电子期刊数据库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nKi)中搜索发现(搜索时间:2011-05-14),境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极少,境内学术论文也不过10余篇。就研究视角而言,主要集中于行为学、政治学、地理学等视角,视域范围较狭。就研究内容而言,主要停留在客源结构、消费行为、空间分布等方面,所涉内容也不广泛。随着两岸关系逐步发展,台湾地区将成为大陆入境旅游的最具增长潜力的客源市场(曾博伟,2007)。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的发展前景与现有理论研究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出增强对该领域研究力度的必要性。

本文基于市场竞争态的视角,以1989~2011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相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1988年以来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动特征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总结归纳出该客源市场变动的一般性规律,从而对于保持和进一步开拓这一市场以及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等有所理论贡献。

2研究方法与设计

2.1研究方法

本文避开客源结构、消费行为等传统的市场分析视角,换从市场竞争态角度对该客源市场进行分析研究。市场竞争态是指各客源市场在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双指标共同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记为Ωi(αi,βi)(李景宜,2002)。αi和βi的计算公式分别为:

2.2研究设计

由于市场竞争态Ωi(αi,βi)是由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两个指标组合构成,因此,我们从其构成指标出发,沿着从市场占有率到市场增长率再到市场竞争态这条主线,通过在时间序列上的纵向比较,对1988年以来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动特征展开分析。

3台湾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变动特征

本研究中,我们把台湾客源市场占有率界定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占当年大陆接待入境旅游人次总量的百分比。从这一界定出发,我们先根据(1)式算出每年该客源市场的占有率,然后再运用eXCeL软件绘制其市场占有率变动曲线图(见图1)。

从图1中曲线的波动情况看,台湾客源市场的市场占有率依其变动特征大体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第1阶段为1988~1990年,第2阶段为1991~2003年,第3阶段为2004~2008年,第4阶段为2009~2010年。各阶段的变动特征如下。

1988~1990年,其特征表现为市场占有率急速上升。1988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为43.77万,占当年大陆接待入境旅游人次总量的1.38%。1989年该旅游人次数增至54.10万,占当年大陆接待入境旅游人次总量的2.21%,市场占有率较1988年上升0.83个百分点。1990年,该旅游人次数再次猛增,升至94.80万,市场占有率则升至3.45%,较1989年上升了1.24个百分点。台湾客源市场占有率短期内快速上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民众回大陆探亲旅游,民众积聚数十年的思乡之情喷涌而出,形成赴大陆探亲旅游的热潮;二是伴随台湾当局对大陆经贸政策的松动,大陆适时出台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政策,激发了台商投资大陆的热情,基于商务等目的赴大陆的旅游人次快速增长;三是1989年北京发生“”,来自欧美等地的游客骤减,导致1989和1990年入境大陆的旅游人次总量均较1988年出现大幅下滑,从而提高了该客源市场的占有率。

1991~2003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变动特征表现为波动起伏。受岛内“”活动影响,1991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较1990年减少了0.14万,市场占有率较1990年下跌0.61个百分点,在市场占有率曲线上首次出现“凹形谷”。1994年发生台湾游客被不法分子残害的“千岛湖事件”,致使台湾赴大陆旅游人次较1993年减少13.68万,市场占有率下降0.49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曲线再次向下凹陷。1998年受大陆严重洪涝灾害和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市场占有率曲线出现第3次“凹形谷”,市场占有率较1997年下降0.25个百分点。第4次“凹形谷”出现在2003年,这是由于两岸都发生了严重的“非典”疫情,台湾赴大陆的旅游人次急速下滑,较上年下降92.87万,市场占有率下降0.76个百分点。“凹形谷”多次出现,使得市场占有率变动波折起伏,表明该客源市场容易受政治环境、经济因素、突发事件等外部因素影响,抵御外力冲击的能力比较弱。。

2004~2008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变动特征表现为平稳发展。2004年,该客源市场赴大陆的旅游人次较2003年有所增长,达到368.53万。市场占有率也出现反弹,由2003年的2.98%升至3.38%,回升了0.40个百分点。但2004年之后连续4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基本是在3.44%左右徘徊,变动幅度很小,极差仅有0.16个百分点。这一期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保持平稳而未见较大幅度增长,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分裂活动导致两岸关系出现紧张,保障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持续稳定发展的环境条件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其二,台湾当局出台的投资限定政策,延缓了台商投资大陆的增长速度,同时也抑制了基于商务等目的赴大陆旅游人次的增长;其三,随着大陆与欧美、港澳等地经贸等联系增强,以及大陆旅游接待条件的不断改善,欧美、港澳等地赴大陆的旅游人次同时也得到了较好增长,压低了台湾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幅度。

2009~2010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变动特征表现为小幅上扬。2008年,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两岸关系较李登辉、时代(1988~2008)明显好转,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得到进一步发展。2009年,该客源市场赴大陆的旅游人次为448.40万,较2008年增加9.84万。市场占有率开始小幅上扬,较2008年提升0.17个百分点。2010年该客源市场赴大陆旅游人次再度增长,达514.00万,市场占有率也由2009年的3.55%升至3.84%,上升了0.29个百分点。此间市场占有率小幅上扬,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随着两岸关系迈入和平发展阶段,经贸、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联系不断增强(余静文,王春超,2011),基于商务、文化等目的赴大陆的旅游人次进一步增长;二是2008年两岸实现空运和海运直航,使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更为方便和快捷,节省了游客的费用和时间成本。

综观1988年以来该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变动情况,主要表现出以下两大特征。一是市场占有率波动趋缓。1988~1990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一路飙升,3年中从1.38%陡升至3.45%。1991~2003年则呈现波动起伏,极差为1.59个百分点。2004~2010年由波动起伏向温和平缓转化,没有出现“山高谷深”现象,极差仅有0.47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的变动由波折转向平缓,表明该客源市场占有率的稳定性正在逐步增强。二是市场占有率相对平稳。除却1988~1990年由于探亲潮、投资潮等原因出现赴大陆旅游人次“井喷”、市场占有率“飙升”外,1991~2010年该客源市场占有率在2.84%~4.43%这一狭小区域内围绕均线αi=3.50%作小幅变动,极差为1.59%,方差为0.11%。市场占有率相对平稳的主要原因有二:1990之后该客源市场主要以商务游客为主(刘大可,章楹,2009),随着台湾当局“戒急用忍”等投资限定政策出台,台商投资大陆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基于商务等目的赴大陆的旅游人次增幅有限,而受距离、交通、签证等因素影响,重游率又很难有大的提高;二是虽然台湾赴大陆的旅游人次总体上在不断增长,但大陆接待入境旅游人次的总量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相比港澳市场而言,其入境人次还没有获得大的提升。因此,该客源市场占有率表现为相对平稳。

4台湾客源市场增长率的变动特征

本研究中,我们将台湾客源市场增长率界定为当年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人次较其上年赴大陆旅游人次的增长比率。虽然总体而言1988~2010年该客源市场的旅游人次呈逐渐增长之势,然而受两岸关系、经济因素、突发事件等方面影响,其市场增长率呈现出大波大折的形态(见图2)。

增长率的变动通常从波动幅度、波动高度、波动深度、平均位势等方面进行考察。波动幅度即振幅,是指每个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根据峰谷落差的大小,可以分为强幅型(X≥10%)、中幅型(5%≤X

根据“谷-谷”划分的方法,1988年以来该客源市场增长率波动共经历了6个周期(见表1),其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4.1波动幅度连续强幅

在经历的全部6个周期中,该客源市场增长率最大波动幅度高达75.38%,远远超过10%的强幅标准,属于超强幅型。最小波动幅度出现在还未结束的第6个周期,为12.39%,属强幅型已成定局。6个周期的平均振幅为40.19%,也远超10%的强幅标准。因此,无论就单个周期的波动幅度还是全部周期的平均振幅而言,1988年以来该客源市场的增长率都属于强幅型波动。波动幅度连续强幅,说明该客源市场增长率的稳定性不佳。之所以出现连续强幅,主要是由于在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影响下,增长率波动形成了过高的“大起”和过深的“大落”,从而引发增长率的大波大折。不过,纵观6个周期的波动幅度变化,若排除2003年“非典”造成的特殊影响,峰谷落差呈现逐渐缩小之势。

4.2波动高度持续高峰

台湾客源市场增长率波动的全部6个周期的平均高度为34.40%,总体而言属于高峰型。第1~5个周期的波动高度都超过15%的高峰标准,属于高峰型波动。第6个周期尚未结束,其高点距高峰型的最低标准仅有0.37个百分点,随着两岸关系逐步发展,第6个周期的波动达到高峰型的可能性比较大。波动高度持续高峰,说明该客源市场增长率的扩张强度比较强。但对比6个周期的波动高度,发现其波动高度也呈逐渐下降趋势。第1、2个周期的波动高度大于6个周期的平均高度,之后的4个周期除第5个周期的波动高度较平均高度稍高外,其余3个周期的波动高度均较平均高度低矮。波动高度呈逐渐下降趋势,说明该客源市场增长率虽然是持续高峰型波动但其扩张强度正在逐渐减弱。波动高度之所以持续高峰,主要由于两岸都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共同拉动了旅游人次的增长波。

4.3波动深度正负并存

台湾客源市场增长率的波动深度有4个周期为负,2个周期为正,呈现正负值并存特征。其中:第1、2、4、5个周期的波动深度小于0,属于古典型波动;而第3和第6个周期的波动深度大于0,属于增长型波动。全部6个周期的平均深度为-5.80%,总体而言属于古典型波动。波动深度正负并存且以负值为主,说明该客源市场增长率的稳定性不强,在外部因素冲击下缺乏强劲的抗衰退能力。这一特征的出现,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旅游业对外部环境变动比较敏感,在、“非典”事件等外力冲击下,其市场增长率容易下滑;其二,该客源市场不如港澳客源市场成熟,抵御外力冲击的能力比较弱;其三,根据经济周期理论,“大起”往往会导致随后的“大落”(刘树成,1996),该客源市场增长率的6个周期均呈高峰型波动,在外力冲击下出现“山高谷深”是一种必然。

4.4平均位势总体偏高

由于第6个周期尚未结束,因此分析平均位势时我们仅对前5个周期进行考察。从经历的前5个周期看,有4个周期的平均位势高于8%,属于高位型。只有第4个周期的平均位势(6.17%)低于8%,属于中位型。5个周期的平均位势均值为15.43%,总体而言属于高位型。平均位势总体偏高,说明该客源市场增长率的总体增长水平比较高。平均位势变动的另一特征是出现触底反弹迹象。第1~4个周期的平均位势从32.90%到6.17%逐渐降低,在第5个周期出现反弹,升至10.69%。平均位势出现反弹,说明该客源市场增长率的总体增长水平在回升。波动高度总体偏高有五方面原因:一是台湾当局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两岸实行海运和空运直航等政策,突破了历史遗留的禁锢,为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提供了便利;二是台湾地区经济发达,民众出岛旅游率高,与出游日韩、东南亚等地相比,赴大陆旅游具有距离近、费用低等优势;三是两岸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构成了对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的独特吸力;四是大陆鼓励台商在大陆投资兴业,促进了基于商务等目的赴大陆旅游人次的增长;五是改革开放之后,大陆的旅游基础设施、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结构等得到不断完善和优化,增强了对台湾客源市场的吸引力。

5台湾客源市场竞争态的变动特征

市场竞争态Ωi(αi,βi)由市场占有率αi和市场增长率βi组合构成,并在二维坐标中对应为一个点(薛刚,等,2008)。我们依照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客源市场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运用eXCeL软件画出该客源市场竞争态的变动情况图(见图3)。由于1987年该客源市场的旅游人次数据获取比较困难,从而使得1988年的市场增长率无法真实反映,因此图3显示的仅为该客源市场1989~2010年的竞争态变动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台湾客源市场占有率的变动表现非常平稳。除1989~1990年该客源市场的占有率因探亲潮、投资潮快速上升外,1991~2010年其市场占有率的变动幅度都不大,最大值为4.43%,最小值为2.84%,极差为1.59%,方差为0.11%。市场占有率围绕均线αi=3.50%在2.84%~4.43%这一狭小区域内作小幅变动。对市场竞争态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市场增长率的变动。受两岸关系、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1989~2010年该客源市场增长率变动表现为大波大折,最大值为75.23%,最小值为-25.37%,极差为100.60%,方差为389.00%。因此,1989~2010年该客源市场的竞争态变动主要集聚在2.84%≤αi≤4.43%这一垂直于X轴的狭小区域内大体作上下变动。近年随着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其市场竞争态更多集中在X轴附近围绕均线αi=3.50%作小幅位移。

6研究结论与研究局限

6.1研究结论

本文从市场竞争态的组合构成出发,从市场占有率、市场增长率和市场竞争态三个维度,对1988年以来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动特征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1)该客源市场占有率除1988~1990表现为急速上升外,1991~2010年的变动表现为相对平缓,市场占有率在2.84%≤αi≤4.43%这一狭小区域内围绕均线αi=3.50%作小幅变动;(2)受两岸关系、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1988~2010年该客源市场增长率在大波大折中取得发展,变动特征表现为波动幅度连续强幅、波动高度持续高峰、波动深度正负并存、平均位势总体偏高;(3)该客源市场竞争态变动主要受市场增长率波折起伏影响,集聚在均线为αi=3.50%、极差为1.59%的垂直于X轴的狭小区域内大体呈上下变动,近年更多集中在X轴附近作小幅位移。随着两岸关系逐步发展,竞争态有向右上方位移可能。

6.2研究局限

本文从市场竞争态的视角,对1988年以来台湾民众赴大陆旅游客源市场的变动特征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但市场竞争态毕竟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所得结论可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尝试运用其它研究方法对该客源市场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参考文献:

[1]GuoYingzhi,KimSS,timothyDJ,etal.tourismandreconciliationbetweenmainlandChinaandtaiwan[J].tourismmanagement,2006,27(5):9971005.

[2]黄福才,蔡从燕.中国大陆入境旅游业湾客源市场的特征和走向[J].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6570.

[3]匡林.中国旅游业周期波动分析[J].旅游学刊,2000(2):917.

[4]李景宜.“黄金周”山地旅游市场竞争态及其转移研究[J].山地学报,2002(5):531535.

[5]林德荣.福建入境旅游市场湾客源市场特征分析[J].旅游科学,2007(1):4649.

[6]刘大可,章楹.台湾赴大陆商务旅游市场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3):1114.

[7]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329.

[8]孙根年,王洁洁.1987年来台海关系变化对台湾入境大陆客流量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9(12):15131522.

[9]谢天成,潘明麒,谢正观.1990-2004年入境的港澳台游客空间分布格局动态变化及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88392.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9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生态旅游的特征主要体现篇10

关键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延边州

中图分类号:F592

红色旅游作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形式受到了各级政府关注,并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一个地区的红色旅游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受到了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国内大多数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通过对该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分析,提出建议,以期为地区经济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市场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借鉴。

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基础理论

1.旅游资源开发

从广义角度来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种特殊形态,应具有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开发的一般性特征,且应符合旅游需求发展变化的趋势。吴殿廷等(2007)的研究中指出旅游旅游产品是旅游资源的综合利用并提供给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与服务的组合,即旅游目的地向游客提供一次旅游活动所需要的各种服务的总和。同时该研究还指出,目前的旅游开发存在广义狭义的两种观点,狭义的观点强调对旅游资源的发掘和改善,其目的是提高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广义的观点认为,旅游开发是一种对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系统开发模式。

在关于旅游资源开发原则的相关研究中,罗清(2008)指出应注重四方面的内容,一要注重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兼顾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以及旅游开发的生态可持续性;二是注意协调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及生态环境间的关系;三是要考虑到旅游开发所具有的综合性特征;四是要注重游客体验性。而在刘红梅(2012)的研究中则强调了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文化原则、美观原则、旅游目的地营销、特色原则、保持原创原则及注重形象原则。

马进甫(2006)提出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在于,对当代人具有旅游吸引力并具备了旅游开发价值的革命历史遗存,具体特征分为以下六点:第一,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政治功能;第二,中国的红色旅游是世界的战争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非实物化”;第四,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形态优化;第五,红色旅游资源是独立性和整体性的统一;第六,红色旅游资源的地域跨行政区域化。

基于上述基础研究的结果,包含红色旅游开发在内的旅游资源开发是一种综合开发的模式,同时考虑到本文所关注的经济发展水平及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均处于较低水平的地区更需要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视其综合性特征,并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

2.红色旅游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态的旅游开发模式,具有其特殊性。在李宗尧、高舜礼等(2002)的研究中将红色旅游定义为“以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为依托,同时对能有较大教育意义的旅游方式定义为红色旅游”。而在随后的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则明确提出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树立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游览活动”。

目前对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方法主要有5种。本文采取第一种分类方式。第一,阶段分类法,根据中国革命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独有的年代特征,按时间的先后分为:新民主主义时期(1921-1927);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红军长征时期(1934-1936);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第二,国家标准分类法,即分为建筑设施类、人文活动类、革命遗址和遗迹类。第三,地区分类法。第四,目的分类法。第五,资源属性分类法。

通过上述对红色旅游相关资料的整理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我国特有的旅游形态不仅具有一般形态的旅游活动所具有的功能及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在精神层面的教育意义。对此,在卢丽刚(2007)的研究中总结了红色旅游的特点,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渐形成了共识。首先,红色旅游是中国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产生及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这一特殊的历史“政治背景”,红色旅游资源所蕴含的丰富的革命精神,革命历史对于中外游客来说都是绝无仅有的。其次,红色旅游是革命精神教育活动,是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结合的有效方式,是丰富的精神文明建设。第三,红色旅游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特征。其本质是依托所在地特殊的革命文化遗迹类的旅游资源,对于红色资源的开发应该根据其作为革命圣地和纪念地这一特殊情况,开发特殊旅游产品。第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丰富性特征。特定的历史年代当中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革命运动,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着自己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资源。最后,红色旅游资源层次的高品位性,其思想层面的价值远远高于其物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评级与资源所代表的历史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

此外,目前国内的红色旅游开发模式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观光活动为主的传统模式。第二类是注重休闲娱乐的体验式开发。第三类是观光与体验并重的混合开发模式。除此以外,在针对具体案例分析的研究中学者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地区红色旅游发展的特点阐述了特定地区红色旅游开发的模式。如黄三生(2009)的研究中指出红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卢丽刚(2007)在京九铁路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中强调了品牌的树立的必要性。由此可以看出,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开发形态在遵循旅游开发的一般性原则的基础上应考虑到红色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以及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

二、延边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1.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延边地区红色历史沿革,1907年8月,日本侵略军入侵延边地区,从此延边地区成为朝鲜族抵抗日本侵略点的重要战场;1920年6月4日-7日,北路督军府府长崔镇东率领联合抗日队伍,开展日光山、凤梧洞战役,从此开启了延边地区的抗日武装活动;1920年10月,“珲春事件”日本派2万正规军入侵延边地区;在抗日战争期间延边人民先后发动了“5.30暴动”“8.1吉敦暴动”抗日活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抗战队伍逐渐壮大;在解放战争期间,延边革命根据地起到了巩固后方的重要作用。

从旅游产业发展来看,延边地区的经济较发达,消费水平较高。旅游产业依托于长白山的旅游发展,缺乏其他的有竞争力的旅游吸引物,季节性明显,人口流动性大。区位方面位于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与朝鲜相接壤,同时与少数民族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适合对其背后的红色文化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本地的红色旅游资源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由于历史原因,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与朝鲜族的历史是相互依存,朝鲜族的烈士占吉林省烈士的41%。

但由于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延边地区仍处于红色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但随着近几年地区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视、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交通环境改善等客观条件的变化,为延边地区红色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从延边地区的区域特征及红色旅游资源情况来看,延边地区朝鲜族在国内的一个主要聚居地区,有着丰富的抗战历史和爱国主义情怀的地区。目前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数量较多,有10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包括省级重点保护文物6处,州级重点保护文物17处,省级德育教育基地2处,州级德育教育基地3处。目前延边地区的县市均保存了众多的红色旅游资源,其类型涵盖了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及烈士墓、纪念碑、陵园三大类(具体数量及分布情况见表1)。

表1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分布表

类型

所在地

重要机构及党组织所在地遗址

历史人物故居、活动、殉难地遗址

烈士墓、纪念碑、陵园

延吉市

64

5

68

龙井市

19

7

102

和龙市

38

1

79

珲春市

24

50

图们市

5

4

49

敦化市

17

1

38

汪清县

22

9

91

安图县

20

4

39

资料来源:韩顺兰等编著.《延边革命遗址》(2009)

表2延边地区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级别

名称

所在地

省级德育教育基地

延边革命烈士陵园

延吉

延边历史博物馆

延吉

州级德育教育基地

纪念馆

延吉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车厂子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王隅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龙井日本伪间岛省总领事馆

龙井

腰营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马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州级重点文物保护

烟筒砬子抗日根据地

珲春

梨树沟抗日根据地

珲春

苏联烈士纪念塔

图们

山抗日游击根据地

安图

六号屯战迹地

敦化

哈尔巴岭战迹地

敦化

敦化革命烈士纪念塔

敦化

陈翰章烈士纪念碑

敦化

渔良村抗日游击根据地

和龙

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三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龙井

老头沟万人坑遗址

龙井

罗子沟抗日游击根据地

汪清

汪清第五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汪清

资料来源:延边统计年鉴(2012)

通过对延边州历史沿革以及红色旅游资源的整理可以看出,延边地区的红色旅游资源有着较长的历史背景,红色旅游资源产生的时间跨度长,在地理分布上呈现出空间分布广且多分散于山地地区的特征。同时整体红色旅游资源类型相对单一,历史事件模糊,属于静态旅游资源。

2.延边州红色旅游发展主要问题

通过对相关理论及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现状的整理可以看出,目前延边州内的红色旅游开发处在初级阶段,主要的旅游形态以参观遗址遗迹、故居等静态的旅游活动为主。其主要问题体现在如下几大方面。

首先,延边州的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红色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受到的重视程度较低,缺乏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宣传推广。其次,在产品的开发方面存在开发项目相对单一,同时遗址遗迹与历史事件的挂靠缺乏统一的规范,历史沿革较模糊,各个旅游景点之间的联系性不强的问题,单个景区的影响力不够。第三,在实际的市场运作过程当中则存在缺乏专业劳动力的问题。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劳务输出较多,且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有素质的劳动力。但是延边地区缺乏有与旅游相关的专业劳动力,目前旅游整体的服务人员服务技能、水平较低。最后,从市场开发的角度来看,延边地区虽然拥有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红色旅游资源的品质相对较差,同时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环境,市场上缺乏以红色旅游为主或者与红色旅游相结合的旅游产品,在日常生活当中也很少有组织或者社会自发的红色旅游的社会活动。

三、延边地区发展红色旅游的建议

在结合红色旅游开发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考虑到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未来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可从旅游产业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两大方面入手,具体内容如下。

在旅游产业综合发展方面,第一应该进行产业联动,整合地区旅游资源与本地其他旅游项目相结合。旅游开发的综合性特征可通过产业内部整合的方式,对州内红色旅游资源寻找其相通点,丰富产品内涵。并与州内其他的旅游形式相结合在进行其他旅游项目过程中穿插如抗战生活体验等与红色旅游相关活动,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其次,在增加红色旅游产品多样性方面出发,在开发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增强红色旅游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通过举办各种纪念活动增加其市场影响力。第二,发挥政府在旅游开发当中的作用,在开发同时加强保护文物力度,并进一步的挖掘地区的资源。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红色旅游发展。并通过改善改善地区基础设施,增强景区可进入性等方面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支持。最后,考虑到红色旅游所具有教育性特征,可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与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利用学校实践活动促进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景区的生存能力。

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方面,首先应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背后文化。形成有地方特色主题旅游线路或者旅游项目,利用延边地区民族和党的关系处理,民族融合,文化上的相互借鉴为文化背景,同时与当下实时相结合。

其次,根据景区特点选择不同开发方式。红色旅游开发独特性原则要求在开发过程中,对于博物馆类型的景区应该以教育形式为主,着重于讲解方面,面对在校学生、政府部门的爱国主义学习为主。而遗址遗迹类的产品则应该以保护为主,并发展与之相关的产业增加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根据地类的景区,则以增加游客的参与性为主,可以依托当地居民的风土人情和地方特色,发展相关的服务类旅游设施。

在人力资源培养方面,考虑到红色旅游是以实物为载体来反应其背后所蕴含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这一特征,应通过专业讲解员培训提升红色旅游的教育性及品质。

四、结论

本文以延边州红色旅游开发为例针对经济欠发达且红色旅游认知度较低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延边州在其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诸如,资源类型单一导致的产品类型单一、市场运作不足、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能够反映出众多红色旅游资源认知度较低的地区在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困境。

基于对延边州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具体问题的认识,本文从旅游产业综合发展及红色旅游资源综合开发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由于本文仅选取了延边州作为研究对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后续研究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

参考文献

[1]黄三生,刘慧,卢丽刚.湘鄂赣红色旅游合作问题分析与思考[J].价格月刊,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