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十篇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十篇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0:11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1

关键词:井冈山精神;互联网;传播

一、井冈山精神的丰富内涵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井冈山绽放着耀眼的红色光芒。从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革命先辈们在井冈山这片土地上,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进行着斗争和探索,孕育出了优秀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是我国革命的第一座大山。在此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之时,警示大家不可忘记井冈山精神。此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代领导人都对井冈山精神给予重大肯定。2016年,亲到井冈山再一次做出重要讲话,指出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我们要结合新时代新条件,继承并发扬井冈山精神。首先,坚定执着追理想。革命时期,多少人抛弃了原本安逸优渥的生活,远渡重洋去留学,去寻求救国之道,驻扎大山缺衣少食,挨冻受饿,放下了个人的儿女情长,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小我,试图换取国家的前途。崇高的理想信念是老一辈革命家们取胜的动力和支柱。我们这一代人是有理想,有担当的。要秉持着对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崇高而坚贞的信仰,诚恳做人、踏实做事。其次,实事求是闯新路。毛主席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这一概念做出明确定义,指出我们一定要客观研究事物内部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根据当时的国情,毛主席准确地做出判断,将队伍带到山上,放弃城市暴动,将革命中心转移到农村,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兴斗争道路。这一求实创新的思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更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再次,艰苦奋斗攻难关。当时开辟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贫穷且落后。红军战士们在山上有时候真的是困难到了极致。边界地区,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同时国民党还对井冈山实行严密的经济封锁。我们的队伍面临着粮食缺乏、缺衣少布、医疗和弹药不足等等困难,可是全军上下没有灰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官兵平等,一起吃野菜,一起穿单衣。他们开展了生产自救运动,在井冈山上如火如荼进行着革命工作,[2]艰苦奋斗始终是我党的优良作风。最后,依靠群众求胜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依靠人民群众,是我们多年来取胜的法宝。把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这是共产党人突出的、特有的政治优势。毛主席当初带领部队上山的时候,明确做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要求,严格限制红军的行为,不拿老百姓的一针一线。这有利于更好地发动群众参与斗争,维持良好的军民关系,为战争的胜利打下坚实强劲的基础。在现今社会,我们同样要牢记“民本”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互联网为井冈山精神传播提供新机遇

互联网是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基础,具有多种传播形式。较之于传统媒介,网络媒体是一种创新的传播手段,以其多样性的的传播形式,高度的信息共享性和群众参与性这些特有的优势,迅速占据了有利地位。对于井冈山精神和其他文明来讲,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为其提供了新载体、新机遇。网络媒体的兴起具有创新性。我们所依赖的传统媒介,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这些只能机械地将信息进行传播。信息的接收者只能被动接收文字或者音频。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网络媒体迅速扩展。智能手机的开发,更是极大程度创新了信息传播渠道,使人们一部手机就可以尽知天下事。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传播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更加有利于井冈山精神的弘扬。网络媒体具有传播方式丰富性的特征。互联网的普及,促进了信息传播媒介的丰富。微博、微信以及网站和各类app的层出不穷,极大地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同时,网络媒介具有更丰富的动态形式,通过文字与图画,短视频等多种手段,更加及时、完整、多方位地呈现信息。这种丰富的视觉与听觉体验,有利于促进井冈山精神的传播与继承。网络媒体具有信息共享性。互联网是一个更广阔、更开放的平台。信息的高速流通与全民共享性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特征。在网络极大推广与普及的时代下,越来越多的人们自发加入了传播队伍。通过转发、分享、评论,大批的网民加入了网络平台的信息共享与互动中。网络更加便利了信息的传播与精神的弘扬。我们要充分认识互联网传播媒介的社会影响力,抓住井冈山精神传播的新契机。重视对网络媒体的引领,有效地利用新兴媒体的突出优势,创新对井冈山精神的传播途径。运用互联网的力量,弘扬井冈山精神,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井冈山精神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传播方式

(一)抢占先机,创新传播媒介

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兴传播平台涌出,旧有的传播媒介不再独占市场。因此,我们要创新宣传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作为新阵地,弘扬井冈山精神。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更能促进井冈山精神的弘扬。在传播井冈山精神的过程中,大胆运用新式媒介。将井冈山红色精神引入网络,利用主流媒体的同时,还可充分发挥自媒体的影响。我们要创新传播井冈山精神的载体,例如利用微博、微信、各个网站论坛以及app。借用微博热搜、朋友圈分享、论坛讨论等多样化的方式,使得井冈山精神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得到最大力度的宣传。要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新的媒体潮流中,抓住“网络”这个先机。广泛地发动群众,以互联网为阵地,加强对革命精神的传播,倡导大家学习并践行优秀的革命精神。

(二)用好语言,充实传播内容

互联网时代下,我们要紧抓时代特色,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丰富性,扩充传播语言,丰富井冈山精神的宣传内容。首先,我们要运用多种创新的宣传语言,为广大受众提供丰富的感官体验。在网络媒体中,可以运用视频、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结合,通过发推送、做网页,以更新颖的语言与途径,增强井冈山精神的知名度。其次,要注意宣传语言的创新与充实。宣传用语要做到深入人心,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拒绝空洞化与“喊口号式”的宣传。要丰富传播内容,将抽象的井冈山精神具体化,例如以讲述生动的真人事迹来传播井冈山精神的内涵。用故事与真情阐述井冈山精神的本质含义,摒弃传统的、枯燥的说教。不以强硬的理论灌输来弘扬井冈山精神,要让大家自觉、自动地接受革命精神的教化。再次,弘扬井冈山精神一定要注意语言措辞,严防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坚持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实事求是,做到历史真相的还原。在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中,我们也要遵守规则,不虚假信息,对于优秀的传统革命精神不夸大、不炒作。对于红色革命的宣传不以营利为目的。弘扬与发展我们共产党优秀的革命精神,一定要把握时代特征,用好语言,讲好故事,丰富弘扬内容。通过对革命前辈们坚贞意志的学习与了解,来增强国人的文化自信。

(三)加强传播,提高参与度

网络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信息传播的大众化。新媒体较之传统媒体,其突出特征就是信息的高度共享和群众的广泛参与。因此,我们在传播以井冈山精神为起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的时候,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媒体的这两大优势。首先,利用互联网的共享性特征,加强对井冈山精神的传播。网络的覆盖极大程度加强了信息的流通与传播。我们要增加井冈山精神在网络上的曝光度,通过制作网页或者创设相关公众号发表文章等手段,对井冈山精神进行推广。而接收者在自己收到信息后,很快就会通过复制、转发、分享等功能将信息传播出去,这样就会很快地扩大了阅读人群。其次,新的网络媒体传播方式提高了群众对信息与话题的参与度,要积极借助这一特点来弘扬井冈山精神。微信、微博等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与运用,使信息不再单一方向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了信息的互动中,譬如微博热搜的产生就是群众广泛参与的产物。正是群众的普遍参与,使得井冈山精神更加深入人心,营造了文化自信的良好氛围。

四、传播井冈山精神的时代意义

(一)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

泱泱华夏文明,保持着上下五千年不曾间断的历史,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传承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在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正是革命先辈们基于民族精神的基础之上,融合爱国主义与时代特征,创造性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我们爱好和平,但我们要追求民族的解放与独立,我们中国共产党用勤劳勇敢的双手,自强不息的意志,在井冈山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培育出了新时代的民族精神,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因此,井冈山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继承。回顾我党90多年的历史,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弘扬井冈山精神源远流长的深刻底蕴和丰富内涵,有利于传播革命先辈们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有利于继承我国优秀的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二)有利于我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

井冈山是我党开辟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座山上要如何建成无产阶级先锋队,如何保持先进性,面对着艰巨任务,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首次提出思想建党的理论,以党内教育为主要形式。同时还提出要注重组织建设与制度建设。毛主席还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实现了军队与农民的联合。并确立党指挥枪的重要原则,奠定了政治建军的基础。同时还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约束军队军人的行为作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成功建立以及扩大,用强有力的事实证明了毛泽东提出的这一系列理论与措施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因此,井冈山精神的传承还具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要深入了解并学习井冈山精神的深层政治意义,这对于我国的政治工作与党建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些宝贵经验的学习与传承,有利于保持党的肌体健康。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2

摘要:在新媒体已经蔚然成风的时代里,传统媒体如何“借新助力”,以获取持续发展的动力?又如何寻求受众的反响定位已获取更具效力的传播目的?新媒体条件下的受众反向定位,已然成为传媒从业者值得探究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新媒体;受众;反向定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66-01

十几年前,当互联网进入生活之时,人们惊叹“新媒体的浪潮来临了!”十几年后,当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时,人们发现每天的二十四小时,新媒体的时代正主导着潮流,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寻求受众的反响定位已经成为传媒界值得探究的课题。

一、新媒体:浪潮已过正当潮

对当下“不算主流”的广播电台而言,正深刻感受着技术革新与发展所导致的新媒体革命带给受众工作和生活的巨大改变。

当抛开诸多花哨的技术细节,业界发觉,新媒体,其实质是由于技术革命导致的传播学意义上的重大社会变革。纵观历史,由于科技进步创造的种种便利让信息传播成本越来越廉价,由此导致了传播主体越来越趋向于“去中心化”。或者说,我们的传播越来越不能仅仅通过“面”的覆盖形成有效的“话语权”。最终的结果必将是,脱离了最廉价的传播模式,将被新兴的传播形式所取代。

无线电的发明,广播电台的诞生,使报纸不再是人们唯一乐于关注的媒体,无须花钱买报就能便捷地获取新闻咨询,并可以免费获得音乐等声音娱乐。电台正是得益于这种在当时算作是具有革命性质的信息传播模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一方面表现于受众的主动围绕购买收音设备、根据电台规划定时收听;一方面表现于更多的“政治”或“商业”依附或借用这种具有话语权的通道获得意图的释放。一时间,广播媒体的影响力一时无二。

之后,电视的发明与普及,其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替代了广播,但是从实质上,由于传统电视无法根本解决信息传递成本的问题:单机持有成本过高、终端设备移动性能不足,所以根本上来说,在互联网兴盛发展以前,广播和电视,各有千秋,各有利弊。各自都无法取代对方。

因此,借用央视曾近的一个栏目的名称:“广而告之”,这四个字简明扼要地道出了这个传媒意识前提下,我们对于话语权力的认知:以点为中心的全范围覆盖、配合受众的“自愿主动”聚合,达到广泛传播的结果--这种信息传播观深刻地影响着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也正因为此,为新兴的互联网媒体打个措手不及埋下了必然性。

当互联网被发明和迅速普及之后,曾经被无数的“媒体人”认为是一群不懂“媒体”的人在做瞎掰的事情。完全不会认为这种民众自发、毫无专业性和专门性的信息集散模式会争夺其手中的媒体话语权――在他们眼中,这些电脑理科男捣鼓的,最多是入不得流的草根娱乐。

但是,正是对于这种新兴信息技术发展导致的信息传播底层革命动向的不足,导致了放任另外一类传媒人的崛起。虽然之后传统媒体通过行政、经纪的手段的想当然的镇压,期望夺回主导权,但是已然为时已晚:虽然你可以拒绝跟多的人进入、你甚至可以买下或者仿照一套网络系统,但是当操盘者并没有真正领会传播学意义上的“网络精神”,得到的必然是事与愿违的结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我国具有高消费能力和受高等教育的人群,获取信息、个人娱乐的重要首选渠道,是网络。整个广告业投放,早已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倾斜。这种无声的投票,真正显现着:新媒体弄潮的时代无法阻挡地来了。

那么,作为传统媒体的工作者的我们,究竟何去何从?

二、新中心:注重受众的反向定位

运营媒体,最易走入误区的,就是把所有的变革仅仅理解为一个技术活儿。若简单归结为技术升级与购置,则将原本本质的自我调整推诿于肤浅的资金投入。从本质上来说,网络媒体的新兴,借助于了技术的发展,但是并不是仅仅由于技术的发展。纵观整个历史,传播学领域也曾有过许多次大大小小的技术变革个革新,但正真产生颠覆性效果的,惟此一次。

那么,究竟是什么是最终的核心?

这次技术变革,其本质上完成了传播学意义上的一种自我革命和“人”的解放。以客观的角度来说,传统媒体的自我定位,是有点“上帝视角”的自我肯定的。这体现于,虽然我尊重客观,虽然我会根据收听(收视)率调查来编排传播内容。但是,本质上还是采取以“我”为中心,期望受众紧紧跟随我的传播模式。

初时,我们可以客观地认可这是一种技术的必然。但是当这种媒体形式发展到今天,就变得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惯性,即便是当我具有更好的技术手段的时候,我仍然选择让听众在我规定的时间和节奏去收听。但是,在遭遇了互联网完全以受众为中心的争夺之后,我们发现,我们可以笼络的受众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从技术实质上来说,并不关心每一个电波那头的“人”是如何的。传统媒体对于受众的表述,跟多时候是一种群像。但是,互联网这种媒体工具从第一天被发明开始,就及其注重和重视每一个操作电脑的那个人。

以视频媒体来说,传统电视台只能借助抽样极其稀少的收视调差获知大致的收视情况,因此,一部电视剧,严格意义上我们只能知道大概如此。但是,作为网络电视台,它的系统可以精确地知道每一个受众是何时、何地、利用何种上网设备观看的这集电视剧。在观看的过程中,ta是被剧情吸引从一而终看完?还是兴趣缺失快进挑着看花絮?甚至万千看不下去一关了之。每一个观看数据,历历在目,随时调阅。

这种对于受众的精确了解,可以通过多次的学习,方向与受众发生方向定位联系:当你打开网页,我会在最显著的位置推送你可能最喜欢的内容,而不是简简单单地机械罗列。与此伴生的,就是带有商业性质的方向传播,由广而告之变为精确定位:只有家境不错、喜欢了解高档车咨询、年龄合适的人群会看到豪车的广告,而不会让一个打开电脑就看动画片的小朋友接收到这条信息。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3

[内容提要]20世纪是世界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一个世纪。新闻传播经历了两次大的飞跃:第一次是传播领域由“小众”到“大众”的飞跃;第二次是由单向传播到双向、多极传播的飞跃,它为“新经济”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开放度,促进了大众传媒的更新。即将过去的100年,是世界新闻传播业蓬勃发展的100年。如果说,这100年起始于新闻传播的一次飞跃——从“小众”到“大众”过程的完成,那么,世纪末则实现了另一次飞跃——由单向传播到双向、多极传播的转变。这一次飞跃的意义较上一次更为深远,因为它已不仅是媒体自身形态的变化,它的变化还引起了社会经济形态的相应变革(或者说它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经济形态),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第一次飞跃被记录在新闻传播史中,第二次飞跃则被书写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第一次飞跃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候,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真正具有了大众化的内涵。这一时期,报纸的发行量直线上升,由过去的几万份增加到十几万份,几十万份乃至上百万份;读者范围也不断扩大,由过去的政界、工商界等社会上层人士拓展到中下层民众。这种由量的积累而产生的质的飞跃,宣告了一个时代——大众传播时代的来临。这一次“飞跃”的意义或作用在于:首先,它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达到顶峰(或曰“最高阶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是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先奏,而报业的发展水平又直接反映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相对于封建社会的“小众化”(贵族化)而言,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报刊已经具有了“大众化”倾向。但是,由于资产阶级本身不成熟,其报业发展也屡遭挫折。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从而将资产阶级报业带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以普通民众为读者对象的“廉价报纸”(亦即“大众化”报纸)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报纸日渐迎合下层民众的口味,且售价低廉,读者范围不断扩大。但是,由于此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尚未进入成熟期,报业的经营、资本的流动、企业的竞争等均处于无序状态,保证报业正常发展的一些必要的法律、制度、规范也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这一时期的“大众化”只是具有初步的形态,其发展也十分不稳定。以美国为例。30年代初期美国先后有过34种售价一分钱的廉价报纸,其中约20种生存不到一年就夭折了。即便是办得相当成功的廉价报纸,如纽约《太阳报》、纽约《先驱报》和纽约《论坛报》,其发行量也不过几万份,与后来的大众化报纸不可同日而语。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最终成为“经济上的强者”并掌握了集中统一的政治权力、资本主义的舆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部分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之后,资产阶级报业的发展才进入了黄金时期,“小众化”向“大众化”的历史性转变才真正完成。如同经济领域中“金融资本”的形成以及资本的输出标志着资本主义高级阶段的到来一样,新闻传播领域中由“小众”到“大众”过程的完结,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到达了它的顶峰。第二,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进步封建限禁的取消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是近代大众报纸产生、发展的前提条件,而大众化报纸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由等级会议演变而来的议会民主制首先在英国,继而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确立。这就为言论出版自由的实现奠定了基础。早在1644年,约翰·弥尔顿就提出了“出版自由”的口号。经过300余年的艰苦探索和斗争,至18世纪末19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以法律形式将它确定下来,使它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各方面条件所限,言论自由的重要负载物——报刊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直到19世纪大众化的廉价报纸出现之后,尤其是19世纪末期报纸的“大众化”过程完成之后,言论出版自由才更多地由一种制度和理念进入实践层面,具有了现实意义。这一时期,报纸不再接收党派津贴而转为自由出版、独立经营,报社也不再接受任何形式的新闻检查而享有了较为充分的出版权、采访权和权。在内容方面,报纸以各类新闻为主,尽可能多地向读者提供有关各项事务的信息,并给包括各界人士在内的广大读者以充分的言论表达自由。在此过程中,报纸作为“社会公器”起到了舆论监督的作用,使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倡导的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得以贯彻;与此同时,经过自身的实践,报界对资产阶级言论自由的原则进行了补充、修正,使它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由此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发展。第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报纸获得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而报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封建社会的报纸靠的是封建王朝的特许,政党统治时期的报纸靠的是党派资助,严格地说,它们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因为离开报纸拥有者的扶持和资助,它们就不能生存。现代意义上的报纸产生于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之时,它以19世纪“大众化”报纸的出现为起点。和以前的报纸不同,它们不再接受任何党派资助而实行企业化经营,以降低售价、刊登广告、扩大发行作为生存之道,由此而成为自负盈亏的独立的经济实体。世纪之交(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渐形成。为了在竞争中胜出,商家采取各种手段推介产品、扩大销量,在此过程中,作为大众信息载体的报纸愈发受到他们的青睐。于是,发行量大的报纸就获得了大量的广告,而广告又刺激报纸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赢得更多的读者,这样又能吸引到更多的广告。其结果是数额巨大的广告费源源而来,成为报纸的一项主要收入。20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生产、资本集中过程的加剧,报纸上的广告越来越多,广告收入在报社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以美国著名报纸《纽约时报》为例。该报大量刊登广告,大小广告共占报纸总篇幅的三分之二;在其总收入中,30%来自报纸发行,70%来自广告。广告“养活”了报纸,成为它的经济命脉;同时,通过刊登广告,推销产品,报纸反过来又成为经济发展的一种推动力量,它启动消费,平衡供需,促进市场繁荣,从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第四,推动了新闻媒体的产业化在封建社会,报纸基本上是统治阶级的御用工具,既便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初期,它也不过是上层社会的精神特权,与普通民众无涉。工业革命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商品属性日渐突出,报业也由小生产的经营方式逐渐过渡到企业化管理,并日益成为一种有利可图且利润丰厚的资本主义行业。19世纪末,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报业资本迅速集中,出现了报业垄断组织“报团”,由此形成了媒介产业化的格局。媒介产业化的基本特征是:报业跨地区(以后是跨国界)经营,形成若干规模庞大的垄断集团;金融资本介入报业,通过控制新闻资源控制市场和价格,从而获得高额利润。上个世纪之交,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垄断报团,如美国的斯克利普斯报团、赫斯特报团,英国的北岩报团,法国的普鲁沃斯特报团等等。到了20世纪末,这些报业集团更是滚动发展成为财力雄厚、多角延伸、跨国经营的媒介产业集团。例如,全球最大的传媒公司时代华纳公司在报刊、图书出版、音乐、电影和有线电视等领域全面出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世界第二大传媒公司迪斯尼公司不但拥有收视率颇高的电视网、数字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制作和出版电影、图书和音像制品,还经营卡通玩具和大型游乐场等。媒介的产业化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反过来又促进了大众化报刊的发展,使它拥有了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更大的规模。这是因为,产业化是各种资源的优化和强化,它有助于报社更新设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能力;有助于报纸稳定售价,扩大发行,争取到更多的广告;有助于报业经营者集中监控,统一管理。而这些正是大众化报刊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小众化”到“大众化”的飞跃,带动了传媒业的勃兴,使它在之后100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在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广播、电视相继问世,新闻传播由以印刷媒介为主的时代进入了印刷媒体与电子传媒并驾齐驱的时代。受众的面更广了,传播速度更快了。70年代末期,卫星直播电视出现(80年代初进入实用阶段)。卫星电视的出现在新闻传播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极大地扩展了信息传播的能力,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洲与洲之间的节目交换和传播可以即时进行。9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地面电视都在加速实现数字化。数字广播电视使卫星新闻采集、覆盖范围大大拓展,同时使费用降低,操作简便。在大众传媒的发展过程中,这无疑是重大的一步。从印刷媒体到电子传媒,从单一的电波信号到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其中的每一步都称得上是一次飞跃。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报纸、广播还是电视,它们都是大众媒体,都是对“大众化”不同程度的演绎和拓展,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播;传播的单向性和信息反馈的不确定性。直到这个世纪之交“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和互联网的兴起,大众传播的百年历史才被重新改写,人类的信息交流活动才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二、第二次飞跃互联网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它是美国军方为防止苏联攻击其命令控制系统而研制开发的,90年代以后才被广泛运用到科研、教育、商业等民用项目上。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互联网就已连接了世界186个国家和地区、1亿台个人电脑和10亿用户。互联网是一种全新的媒体,它不但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一般功能,而且具有数字化、多媒体、实时性和交互式传递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与传统媒体的最大区别就是变点对面的传播为点对点的传播,变单向传播为双向传播、多极传播,从而有力地突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信息流通的迅捷化和无障碍化。互联网的兴起不但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流通方式。因此,无论就新闻传播而言还是就社会发展而言,它无疑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这一次“飞跃”的意义或作用在于:首先,它为“新经济”或知识经济奠定了基础20世纪末,美国经济出现了100多个月持续增长的景观。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新一代信息产业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和经济全球化等,并用“新经济”来描述由这些因素所引致的新的经济格局。由此可见,“新经济”或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高科技之上的经济形态。互联网与新经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是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经济赖以存在的“基础设施”。它以其便利、迅捷、无远弗届的优势改变着人类社会的信息获取与处理方式、商务运作方式、市场交易方式,进而改变着传统经济的结构和规律。它不但催生了新经济,就连它本身也成为了一种经济形态——与“新经济”相提并论的“网络经济”的称谓,对此就是最好的诠释。近年来,网络经济在世界各地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1995年至1998年间,美国的因特网产业以每年1。74倍的速度增长,因特网产业的销售收入1998年达到3014亿美元,1999年达到5070亿美元,首次超过汽车、民航、电信等传统产业。欧盟国家中与网络有关的经济部门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移动通信技术迅速发展,产品不断更新,多数国家的上网率和网络服务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在所有经济部门中进行的企业重组几乎都涉及网络技术。在亚洲,“网络小虎”已逐渐取代“亚洲小虎”。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台湾和香港),政府通过放宽对通讯行业的限制,通过废除垄断、引进外资来满足便携电话、因特网的发展需求,从而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复苏,形成了良性循环。由此可见,网络经济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的主导性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第二,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新经济时代,互联网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新闻传播媒体,而成为一种经济形态;它的功能也不再限于报道新闻、提供娱乐,而迅速扩展到包括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网上零售、电子商务在内的各个方面。其中,电子商务越来越成为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通过电子商务进行交易的比重达到了31%左右,而到2005年,这个比重有可能上升到98%。拿美国来说,1997年它的网络消费总额是24亿美元,1999年一跃而增长到202亿美元,两年增幅近8倍。我国在电子商务方面虽然刚刚起步,但C2C(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易趣”网注册用户达到近50万,日成交项目5000余项,在线商品22000多件,月交易额达2000多万人民币,成为两岸三地个人物品竞标的第一网站(1)。“8848网上超市”则是B2C(商家对消费者)模式成功的实践者,可以预见,它的发展前景是十分乐观的。电子商务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压缩中间环节,提高沟通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经济效益。由于美国是最早开发、使用因特网的国家,它也最先享受到网络经济带来的高回报和高效益。这种“高效益”被概括为“三高两低”。所谓“三高”,一是经济增长率高,其增长幅度为战后50年所罕见;二是劳动生产率高,最近5年年均增长4%;三是企业经济效益高,连续5年位居国际竞争力的榜首。所谓“两低”,一是失业率低,二是通货膨胀率低(2)。随着互联网经济在全球的不断推进,相信会有更多的国家享受到这种高回报和高效益。第三,提高了信息传播的开放度从历史上看,新闻传播由“小众”到“大众”的转变意味着社会民主的进步,而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的演进,更意味着民主化程度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大众传播时代,尽管受众拥有法律所规定的言论自由权,他们的意志、愿望、要求、兴趣等也声称被充分考虑到,但是由于大众传播的单向性质,受众参与传播的程度是十分有限的;作为一个集合群体,他们的具体情况也是不为媒体所确知的。这就使媒体与受众处在一种不平等的关系状态中:媒体是主动的一方,受众是被动的一方,媒体报道新闻,受众接收新闻,传播过程的黑箱始终没有打开。网络传播彻底改变了大众传播中的传—受关系,它把信息的获知权和传播权向大众开放,使传播过程中的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等。人们既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子论坛或建立个人网页的形式自由发表言论(甚至以个人网站的形式新闻),也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数据库或超链接方式随心所欲地获取信息,共享人类文明的成果。总之,网络是开放的,这里没有权威,没有总裁,也没有谁说了算,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电脑、一根电话线和一个调制解调器,就可以成为网络社会中的公民。这就彻底打破了只有官方机构或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组织才能创办媒体的神话,使信息传、受的开放程度大大提高了。诚然,网络传播在创造空前的言论发表自由的同时,也为种种不良信息创造了发表的自由,这是十分矛盾的。限制这种自由,网络不成其为网络;不限制这种自由,网络又可能成为一个没有法律、法规、道德约束的“世界”。所幸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一问题,并且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第四,促进了大众传媒的更新由于互联网集多种媒体功能于一身,具有交互性好、选择性强、快速便捷、信息多样化等特点,它对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的冲击和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曾有过这样的情形:一些主流媒体由于各种原因未加采用的消息,最终通过因特网传遍全球。《德拉吉报道》爆出克林顿性丑闻,4天后才引得《华盛顿邮报》跟进报道就是典型的一例。因此,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寻找并获取他们在传统媒介上无法得到的消息,他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也会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原有的传播理念、报道模式和管理方法,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世界各国的传播媒体都在走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的道路,它们纷纷搭乘网络快车,努力提高新闻播报时效,增加内容的可读性,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例如美国的一些主要报纸,如《今日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等都开设了自己的电子版,其中《今日美国》电子版是全美网上读者最多的电子报纸,每天有100万以上的用户进入网址。我国目前约有2200多种报纸,其中的七分之一已经上网,没有上网的也在积极做准备(3)。与此同时,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公司开始把自己的节目送上互联网。美国的全国广播公司、英国空中广播公司、马来西亚广播电视台、日本广播协会、新加坡电视公司以及我国的香港电台等,都在互联网上播出了广播电视节目。新世纪之初,世界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集团与网络媒体巨人美国在线合并,又为传媒业增添了一道新景观。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结合,有力地突破了传统媒体自身的局限,极大地拓展了它的生存、发展空间,使它在网络经济时代展现出新的风采。三、前景瞻望新闻传播“大众化”从出现到完成,用了60-70年的时间,互联网从投入商用到全面普及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那么,未来媒体的发展将会如何呢?这是一个令人费解的方程式,不过答案却是肯定的: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和信息传播技术的日臻成熟与完善,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速度将会越来越快,间隔将会越来越短。甚至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当上一次媒体技术革命还没有完成时,新的媒体技术革命的端倪已经出现。美国即是如此。20世纪末,在刚刚兴建的“信息高速公路”的基础上,美国政府又提出了“数字地球”的计划。所谓“数字地球”是指以地球为载体的信息集成和整体化战略,借助于它,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按照地理坐标了解地球上任何一处的任何方面的信息,从而实现全球信息传递的数字化和网络化。“数字地球”比“地球村”前进了一大步:后者是指传媒打破了时空界限,使此地发生的事情彼地很快就能知晓;“数字地球”则是指无论你想要了解世界上哪个地区哪一方面的情况,只需一个指令就能办到。人类的主动性由此又大大提高了一步。按照美国政府的计划,“数字地球”的初步实现是在2005年左右,它的基本实现预计在2020年左右。当然,美国在推行“信息高速公路”和“数字地球”计划时,也在谋求它所主导的“世界新秩序”,这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不利的。但是,科学技术毕竟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一经开发,就不再属于某一个国家而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信息高速公路”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通过努力化弱势为强势,跟上时展的步伐,抢占信息传播领域的“制高点”,应当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国家层面上的战略目标。我国虽然在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发展方面和美国有差距,但距离并不遥远。正如专家所言:“中国进入每一个时代,都迟到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但这次进入网时代却没有迟到,几乎和美国、欧洲同步”(4)。据统计,到20世纪末,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达1000万,上网计算机2000万台,www站点超过10000个。预计未来7年,固定电话年增加用户17%,移动电话增加47%,互联网年增长200%以上。除了电信网,还有广播电视网(8000万用户)和计算机网(1000万用户)(5),市场发展潜力十分惊人。只要我们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制定出有效的追赶战略来,在新的世纪里,中国的传播业必将出现一个新的飞跃。注释:(1)见台湾《中国时报》2000年6月7日文《大陆网站发展迅速》。(2)《新经济革命》第22页,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4月。(3)陈虹等《互联网:我们与世界同步》,《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4)同上。(5)《新经济革命》第49页,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4月。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4

我们正向一个数字化的、咨询化的社会转变。新工具、新媒体的发明和出现,对于设计来说,有着不言自明的重要意义。作为设计师,作为具有先进意识的群体,更应领风气之先,保持对新鲜事物的高度敏感,尤其是对设计本身有着重要影响力的新工具、新媒体。在这个以互联网络技术为标志的崭新的信息时代,设计师如何将网络与设计、技术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是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研讨的。

1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设计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互联网的发明就是明证,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发明毫不过分。互联网太强大了,它决不仅仅是pC的继承或者仅仅将pC的地位取而代之。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社会化,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之上。

与以纯艺术绘画、雕塑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欣赏相对应,视觉传达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设计,将持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视觉传达设计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一般平面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公共标识设计、Ci、标志设计等等。视觉信息是其传达的精髓,或者也可将视觉传达设计称之为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从这一点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可以结合的共同点,两者都是人类围绕信息的传播而展开的努力与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图形存储自己的记忆和知识的方法,寻找能够把信息的传达程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文字的产生、印刷的发展等等,都代表了这种努力。直到目前电脑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依然代表了这种探索的发展。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应该为自己能够生存在这个信息时代而感到庆幸,因为信息时代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发展环境。计算机的发明为设计师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创作利器,切实地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与表现手法;而由无数台计算机相连而成的互联网络则更具威力,它即将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的最主要的活动领域。

2“第四大众传媒”与视觉传达设计

2.1信息传播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复制扩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强。人类进入以模拟式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2.2 “第四大众传媒”

公认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和电影等六大媒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国际上已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中,并将其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这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互联网的作用,能够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广泛地传递新闻信息。

其实,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使人类面临着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铜墙铁壁顷刻就要瓦解,传统的、相互分割的报纸、广播、书籍、杂志和电影等大众传媒顷刻就要融为一体。人类社会,就要随着新一代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所具有的超越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决定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2.3媒体与设计的互动效应

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传统的传媒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等媒体依然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和互联网络相比较,它们具有比较单一的感官传达功能,因此,它们的先天缺憾愈加明显,同时,比较单一的传达功能也使设计师受到限制。人类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感官的,视、听、触、嗅、味的感官综合使得我们更完善的了解其他事物。为达到信息的全面传达,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着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而今互联网络正是新生的、综合感官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为设计师创造了以前所想象不到的信息传达手段和途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极有可能成为最完善的媒体。这应该引起每一个视觉传达设计师的关注。尽管现在互联网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但网络发展的速度和力量是惊人的。

3互联网的力量

以互联网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的结合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数字化设计成为未来设计师的主要表现手段。虽然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还象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其实仔细一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相结合所产生的真实的力量已经毕现无遗。

3.1无限制的传播

国际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就是全球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计算机连入网络,那么你就可以将信息传送给他,或是获取他的信息。商家在互联网络上只花极少量的广告费用,就可以将他的产品在全球宣传;设计师可以与远在天边异国同行交流设计心得……

3.2信息极大丰富

有上网经验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即当你在网冲浪的时候,会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络这个信息海洋的广博无边。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过1.5亿,网上主机数量约3000万台,可检索的网页数约50亿页,真正称得上“信息海洋”。另外,网上信息量可扩充,几乎不受限制。

3.3传达形态多样

由于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所以在视觉传达的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技术是将传统的、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如语言、文字、声音、图象和影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这样,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和表现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是综合性的,涵盖了人类全部感官的全面设计。这已经超越了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3.4 时效性强

虽然许多人都在抱怨网络的传输速度太慢,但相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来说,互联网在信息传输的迅速及时上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实效性强是其一大优势,当报纸、杂志还在制版印刷,当广播、电视还在后期制作时,退过互联网的信息早已传到受众的身边。互联网的迅速快捷为视觉传达提供丁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捷径。

3.5 交互传达

互联网是有史以来的影响我们生活面最广、最容易产生互动的新科技,它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从以前的线形思考到现今的网状思考,由一体通用到量身定做,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从实体到虚拟,这皆是互联网的互动特性所带来的新特性。互动的设计更会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例如可以对网上的某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并将其加入到网络媒体当中,反过来又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3.6 自由性

媒介、印刷、出版社、发行等环节不再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障碍,任何人都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以文字、声音、图象、影视等任何形式发表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供全球亿万人人机交互,共同欣赏和相互切磋。在网络时代,优秀的设计者不必再为没有机会和条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担忧,而且,者可以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修改,而这一点正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例如,如果已经印刷的内容房要临时调整,那批印刷品只好报废,而网上信息的修改则是轻而易举。

3.7传达效果可测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都有各自对传播覆盖面及传播影响和效果的统计方式,如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客流量等,而网络媒介则由于其独特性,网上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统计能够更加科学、精确和细致。精确的统计,有助于广告客户和设计师了解广告设计的效果和影响范围,对进一步改进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4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局限

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尽管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与其它设计一样,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一种羁绊设计,有其局限性。

4.1 被动点选

由于网络的交互特性,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而且网上内容极大丰富,受众有着宽松的选择余地,所以网络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阅读特点。这既是一种优势同时又可以说是一种不足。因此,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网站本身的内容以外,视觉传达设计起着挽留受众的决定性作用。

4.2 版面局限

网页作为互联网媒体的具体页面,相当于一本书的一页,由于受计算机显示器的局限,设计的版面过小,创意受制于小空间。在这一点上,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比采用海报或是户外广告作为媒体的设计相比,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它的设计倒是与书籍设计相仿,虽然平面空间受局限,但它更注重的是立体的整体纵深性结构。

4.3技术局限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各个设计领域内都广泛地存在,例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在传统的基于平面载体的视觉传达领域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当然存在,不过在崭新的基于网络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性需要我们了解。文字、图形、影像等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元素在网络上的体现,比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信息传输量受硬件的限制,所以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应尽量做到“小而精”。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因已有很多文章专门讲解,在此不再多谈。

5结束语——整合时代的来临

电脑、互联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种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我们心灵的成长。电脑的诞生和使用,已经使得大多数的设计师弃笔从“电”.而就在十几年以前,这是谁都没能想到的,不管你接不接受,电脑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的必要工具。同样,互联网络作为崭新的大众信息传达媒体,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第一大众传媒,这是与传媒须臾不可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所必须面对的现状。21世纪,是整合的世纪,是富于包容力的世纪。就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师为迎接新的世纪,需要把握多种传播媒体和多种传播方法、传播技能,需要在“网络思维”的关照下重新反省,给予网络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5

1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化设计

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互联网的发明就是明证,称之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伟大的发明毫不过分。互联网太强大了,它决不仅仅是pC的继承或者仅仅将pC的地位取而代之。pC时代的数字化是个人的,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则是全球的。互联网使时空的距离成为零,大大地降低了信息的传播费用,实现社会化,达到信息的迅速广泛的传播。与传统的传媒方式相比较,互联网具有鲜明的优势。以计算机二进制语言处理的数字化信息,构成了信息社会的最基本原子,在信息时代,人类的生存和生活,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之上。

与以纯艺术绘画、雕塑等等为主要内容的视觉欣赏相对应,视觉传达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设计,将持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视觉传达设计其内容广泛,涵盖了一般平面设计所包括的内容,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公共标识设计、Ci、标志设计等等。视觉信息是其传达的精髓,或者也可将视觉传达设计称之为一门信息处理的艺术。从这一点来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之间有着可以结合的共同点,两者都是人类围绕信息的传播而展开的努力与探索。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在寻找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寻找能够利用图形存储自己的记忆和知识的方法,寻找能够把信息的传达程式化和简单化的方法。文字的产生、印刷的发展等等,都代表了这种努力。直到目前电脑和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依然代表了这种探索的发展。

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应该为自己能够生存在这个信息时代而感到庆幸,因为信息时代为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发展环境。计算机的发明为设计师提供了得心应手的创作利器,切实地改变了设计师的工作方式与表现手法;而由无数台计算机相连而成的互联网络则更具威力,它即将成为当代视觉传达设计师的最主要的活动领域。

2“第四大众传媒”与视觉传达设计

2.1信息传播革命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社会至少已经经历了四次意义重大的信息传播革命,每一次信息传播革命都把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一次信息传播革命是语言传播的诞生:提高了人类信息传播的质量、速度与效率。第二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文字传播的诞生:使得人类的信息传播革命第一次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得以广泛流传和长期保存。第三次信息传播革命是印刷传播的诞生。报纸、杂志、书籍等印刷品大众媒介迅速普及。第四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模拟式电子传播的诞生。19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一系列模拟式电子传播技术与媒介相继出现,并迅速普及,使得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空前迅疾,范围空前广泛,内容空前丰富,复制扩散和保存信息的能力空前增强。人类进入以模拟式电子传播为代表的大众传播时代。

最新的一次信息传播革命,即正在我们身边发生的第五次信息传播革命,是数字式电子传播的诞生。进入90年代以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征服了文字数字化的难题,而且征服了比文字更复杂的声音世界。如今,表现和记录人类物资和精神世界的数字、语言、文字、声音、图画和影像等过去相互之间界限分明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都可以用计算机的二进制语言来作数字化处理,从而可以浑然一体,相互转换了。报纸、广播、电视和书籍、杂志、电影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在形式之间的差异正在缩小或消失;交互式传播媒体的出现,使得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传统的相互关系正面临巨大的变化。人类进入了真正的信息时代。

2.2“第四大众传媒”

公认的大众传媒主要包括报纸、广播、杂志、书籍和电影等六大媒介。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电脑硬件的更新换代,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和网站的大量建立,互联网正成为一种新的媒体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如今,国际上已把互联网纳入六大媒介中,并将其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众传媒”。这说明,人们已经认同了互联网的作用,能够同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一样,广泛地传递新闻信息。

其实,国际互联网不仅具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媒介能够及时广泛传播信息的一般功能,而且还具有多媒体、实时性、交互性传播新闻信息的独特优势。它使人类面临着一次信息传播技术的前所未有的,带有根本性的突破和变革。传统的、界限分明的语言、文字、声音、影像等各种传播形式之间的铜墙铁壁顷刻就要瓦解,传统的、相互分割的报纸、广播、书籍、杂志和电影等大众传媒顷刻就要融为一体。人类社会,就要随着新一代信息传播新技术、新媒介进入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由于国际互联网所具有的超越传统新闻媒介的优势,决定了网络对平面媒体的超越,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2.3媒体与设计的互动效应

视觉传达设计以信息传达为目的,而传达的最终表现界面则永远也脱离不了媒体。媒体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媒体既体现了设计,又给设计带来了局限性;设计既受制于媒体,又是新媒体产生的动力之一。

传统的传媒方式为我们所熟知,报纸、广播、杂志、电视等等媒体依然在信息传播领域中占主导地位。但是和互联网络相比较,它们具有比较单一的感官传达功能,因此,它们的先天缺憾愈加明显,同时,比较单一的传达功能也使设计师受到限制。人类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多感官的,视、听、触、嗅、味的感官综合使得我们更完善的了解其他事物。为达到信息的全面传达,追求尽善尽美的设计师一直在寻找着崭新的媒体来表达完善的设计。而今互联网络正是新生的、综合感官的、充满活力的新媒体,为设计师创造了以前所想象不到的信息传达手段和途径。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它极有可能成为最完善的媒体。这应该引起每一个视觉传达设计师的关注。尽管现在互联网离我们的生活还有一段距离,但网络发展的速度和力量是惊人的。

3互联网的力量

以互联网为代表技术的信息时代,为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视觉传达设计与新媒体的结合必将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力量,数字化设计成为未来设计师的主要表现手段。虽然对许多人来说,互联网还象一个梦幻般的故事,其实仔细一看,视觉传达设计与互联网相结合所产生的真实的力量已经毕现无遗。

3.1无限制的传播

国际互联网的优势之一就是全球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计算机连入网络,那么你就可以将信息传送给他,或是获取他的信息。商家在互联网络上只花极少量的广告费用,就可以将他的产品在全球宣传;设计师可以与远在天边异国同行交流设计心得……

3.2信息极大丰富

有上网经验的人都有这种体会,即当你在网冲浪的时候,会真切地感受到互联网络这个信息海洋的广博无边。目前全球网民数量已超过1.5亿,网上主机数量约3000万台,可检索的网页数约50亿页,真正称得上“信息海洋”。另外,网上信息量可扩充,几乎不受限制。

3.3传达形态多样

由于网络对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所以在视觉传达的手段上丰富多样。多媒体技术是将传统的、相互分离的各种信息传播形式(如语言、文字、声音、图象和影象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各种信息的处理、传输和显示。这样,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手段和表现范围得到了大大的扩展,未来的视觉传达设计是综合性的,涵盖了人类全部感官的全面设计。这已经超越了现有视觉传达设计的概念。

3.4时效性强

虽然许多人都在抱怨网络的传输速度太慢,但相比较传统的传播媒介来说,互联网在信息传输的迅速及时上依然具有明显的优势,实效性强是其一大优势,当报纸、杂志还在制版印刷,当广播、电视还在后期制作时,退过互联网的信息早已传到受众的身边。互联网的迅速快捷为视觉传达提供丁前所未有的信息传播捷径。

3.5交互传达

互联网是有史以来的影响我们生活面最广、最容易产生互动的新科技,它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从以前的线形思考到现今的网状思考,由一体通用到量身定做,从单向沟通到双向沟通,从实体到虚拟,这皆是互联网的互动特性所带来的新特性。互动的设计更会引起受众的兴趣,满足人们的参与感。受众不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他们拥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和参与机会,例如可以对网上的某些信息作出自己的反应,并将其加入到网络媒体当中,反过来又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3.6自由性

媒介、印刷、出版社、发行等环节不再成为视觉传达设计的障碍,任何人都可以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以文字、声音、图象、影视等任何形式发表他们创造出来的作品,供全球亿万人人机交互,共同欣赏和相互切磋。在网络时代,优秀的设计者不必再为没有机会和条件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担忧,而且,者可以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随时随地的修改,而这一点正是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例如,如果已经印刷的内容房要临时调整,那批印刷品只好报废,而网上信息的修改则是轻而易举。

3.7传达效果可测性

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都有各自对传播覆盖面及传播影响和效果的统计方式,如发行量、收视率、收听率、客流量等,而网络媒介则由于其独特性,网上视觉传达设计的效果统计能够更加科学、精确和细致。精确的统计,有助于广告客户和设计师了解广告设计的效果和影响范围,对进一步改进视觉传达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帮助。

4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的局限

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尽管有着这么多的优势,但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与其它设计一样,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也是一种羁绊设计,有其局限性。

4.1被动点选

由于网络的交互特性,受众可以自由地选择浏览的内容,而且网上内容极大丰富,受众有着宽松的选择余地,所以网络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阅读特点。这既是一种优势同时又可以说是一种不足。因此,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网站本身的内容以外,视觉传达设计起着挽留受众的决定性作用。

4.2版面局限

网页作为互联网媒体的具体页面,相当于一本书的一页,由于受计算机显示器的局限,设计的版面过小,创意受制于小空间。在这一点上,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比采用海报或是户外广告作为媒体的设计相比,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它的设计倒是与书籍设计相仿,虽然平面空间受局限,但它更注重的是立体的整体纵深性结构。

4.3技术局限

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在各个设计领域内都广泛地存在,例如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在传统的基于平面载体的视觉传达领域中,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当然存在,不过在崭新的基于网络载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一些不同以往的特性需要我们了解。文字、图形、影像等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元素在网络上的体现,比传统媒体的局限性更大,这主要是因为网络的信息传输量受硬件的限制,所以基于网络的视觉传达设计元素应尽量做到“小而精”。关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因已有很多文章专门讲解,在此不再多谈。

5结束语——整合时代的来临

电脑、互联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种种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速度,几乎超过了我们心灵的成长。电脑的诞生和使用,已经使得大多数的设计师弃笔从“电”.而就在十几年以前,这是谁都没能想到的,不管你接不接受,电脑已经成为当代设计师的必要工具。同样,互联网络作为崭新的大众信息传达媒体,也必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第一大众传媒,这是与传媒须臾不可分的视觉传达设计师们所必须面对的现状。21世纪,是整合的世纪,是富于包容力的世纪。就传播媒体而言,21世纪是媒体整合的世纪,是媒体创意的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师为迎接新的世纪,需要把握多种传播媒体和多种传播方法、传播技能,需要在“网络思维”的关照下重新反省,给予网络以更多的关注。

参考文献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6

作为人民的哲学家,艾思奇深刻认识到:中国革命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亦是亿万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事业,共同的伟大事业需要广大人民群众集体积极参加并为之奋斗才能从应然成为实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深入研究、广泛宣传是第一要务。因此,实现哲学的大众化,进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成为其毕生的追求。1932年至1937年这五年期间,艾思奇虽没明确界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涵,但他已经肇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研究,其学术成果哲学短文发表在《中华日报》上。1934年艾思奇入职《申报》,成为“读书问答”专栏的编辑,让他接触到了更多的读者,尤其是他们关于人生、社会、哲学的问题。通过慎密的哲学思考,艾思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回复,这些工作为撰写《大众哲学》筑牢了坚实的实践与理论基础。1934年11月至1935年11月,1年时间内,艾思奇的24篇通俗易懂的哲学讲话在《读书生活》上连续发表。1935年底,这些讲话以《哲学的讲话》集结成册出版。至1936年6月第四版,易名为《大众哲学》。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有着广阔的受众面与极其巨大的影响。自1935年首发至1948年,共复印高达32版,读者需求量之大,可见一斑,1979年此书又发行了35万册,依然销售一空。《大众哲学》这本书成功的探索了一条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道路,是第一本结合当时大众的需要撰写的马克思主义著作,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通识读物,奠定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家的历史地位,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增添了光辉的一页。它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运用,使很多人,尤其使很多青年人在此影响下逐步认识与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并加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推动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发展。也曾对下属提到:“我们和共产党的较量,不仅是军事力量的失败,也是人心上的失败。比如共产党有艾思奇的《大众哲学》,你们就没有。”[1]总之,《大众哲学》是他肇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开端,使哲学为当时的大众所认同、接受,“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实化之先河,对中国广大老百姓起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作用。”[2]

二、《大众哲学》成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原因探究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自己的精神之源,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载体与物质武器。因此,从这种维度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受的主体是无产阶级,但中国有其特殊的国情,无产阶级人数较少,缺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然主体,唯有从广大民众中培育,艾思奇正是立足于此,契合当时的世情、民情,逐步以哲学大众化,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哲学理论内容:现实化现实化是艾思奇《大众哲学》的突出特点,艾思奇深刻地提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能够真正解决人类生活事实上的问题,要能真正解决这些问题,才足以证明它是事实上的真理。”[3]普通民众常常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高深莫测、枯燥而抽象,为难情绪较重而可望而不可即,或者缺少对哲学实际功效或实践作用的了解而弃之不理。因此,如果哲学课堂的讲授或是书刊的哲学文章,单单只止步于书本,其思想疏离于现实的生活,也就是在现实中没有体现出哲学的实践内容与实践价值,对现实毫无作用的话,那么,这样的哲学根本引不起他们的兴趣,更不用谈论其社会之作用了。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所论述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4]艾思奇结合当时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旋律,使广大群众通过学习《大众哲学》,哲学成为群众的精神武器,让广大群众的革命行动能够受到哲学智慧的引领,使广大人民群众把握形势,厘清社会发展的方向与人生的价值以及中国的前途及命运。为此,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中关注与回应普通大众所关注的现实问题,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接地气,草根气息浓重,成为了大众的哲学。2、哲学理论阐释:生活化艾思奇为了使大众容易理解哲学,接受哲学,就以大众化的语言,充满日常生活化的气息的元素来阐释抽象的哲理。李公朴亦认为《大众哲学》的写作风格与形式更趋向于大众的平常生活。自每篇的题目命名至内容的诠释都特别注重通俗化,凸显生活化,诸如“无风不起浪”、“卓别林和希特勒的分别”、“由胡桃说起”、“笑里藏刀”、“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追论雷峰塔的倒塌”、“猫是为了吃老鼠而生”、“不如意之事”、“在劫者难逃”、“天晓得”、“牛角尖旅行记”、“七十二变”、“追论雷峰塔的倒塌”、“一块招牌上的种种花样”、“蛋变鸡”、“抬扛的意义”、“岳飞是怎样死的”等等,生活意蕴浓厚,使人浮想联翩,恨不得一睹为快。这样,艾思奇把高深的哲理消融为群众日常生活语言表述出来,从而更趋近于生活,接近实践,更为群众所认同、接受。在《大众哲学》里,艾思奇立足于日常生活化的场域,“使读者通过艺术的感染,激起感情的波动,出现思想共鸣,产生了对哲学的兴趣,进入哲学王国,使哲学与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掀去了笼罩在哲学上的层层迷雾,扫除了哲学艰深玄妙的色彩,把哲学迅速地传播和普及到人民大众之中。”[5]3、哲学理论传播媒介:充分利用大众传媒追溯历史,马克思主义在神州大地的宣传、发展,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皆尽力以较先进的传媒宣传自己的观点与主张。在当时,最重要的大众传媒是各种报刊、电影与广播,这也是最能展现工业化技术发展的先进传播媒介。后,“赛先生”与“德先生”开始引介入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著作被大量译介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报刊如雨后春笋之势,达到200多种之多,马克思认为,媒体“无所不及、无所不在、无所不知。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涌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6]报刊作为先进观念的载体,虽刚刚开始使用,但已经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大众传媒的巨大能量。加之当时绝大多数劳动群众文化底子很薄,思想意识十分单纯,因此,民众更易接纳新知,开启蒙之路。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的文章最先刊登于报纸,为普通大众所熟知、认同,满足当时大众的精神需求,实现了大众化。

三、新媒体时代对推动马克思大众化的启示与借鉴

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传播,在广度与深度向度上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随着人类跨入信息时代,出现了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新媒体,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以无线通信网络与卫星为介质,以有线或无线等途径传递信息,引发了传播领域革命性的变革,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舆论生态的再造与传播方式,进而也影响到了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传播与普及。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必将更快的发展进步,传播模式发展巨大的变革:从“单向传播”范式演进为“互动传播”范式。《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4)》蓝皮书显示,目前微信、微博等立足于移动互联网的微应用已成为主导传播途径,衍生于移动互联网的微信、微博客户端蒸蒸日上,微传播急剧变革着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生态和舆论格局,使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我们“必须要掌握并有效运用新媒体的传播手段,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时空范围,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时代化的发展,大众化的传播,”[7]推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现大众化。1、传播内容:时代化马克思指出:“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8]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与大众化,必须要超越“解释世界”的界限,充分发挥“改变世界”的功能,显现其改造世界的理想、情怀与境域,必须要立足当前时代的现状,满足群众需求。马克思大众化的传播要贴近我国初级阶段社会实际、走进寻常百姓生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本质就是立足大众需求,坚守大众立场。只有立足大众需求,坚守大众立场,才能着眼于广大群众新期待,为他们释惑解疑、析明事理,才能找准分析与观察事物的关键,才能更好地得到群众的认可与拥护。新媒体视域下,传播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着眼广大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用群众的语言,讲当代马克思主义,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入心、入脑,使马克思主义真正成为当代群众手里的锐利武器。2、传播形式:多元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要具有时代性,还必须采用广大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新媒体要大力运用开放性、互动性、功能多样性等优势,创设网上论坛、网上讲座、在线互动等具有通俗化、扁平化、生活化特质的互动模式,全方位地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通过网络对话、在线交流、理论研讨、网络互评、专家解读、新闻专题、专题DV下载、flas故事展示与多媒体教学等模式,打造立体化、形象化、多维度的网络互动教育通道,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传播与再教育;通过建制专家答疑库、经典书目库、网络理论需求库、专题研究库、资料索引库等,逐步构建一个功能完整、灵活高效的理论学习、研讨网络服务系统;透过网络视频、艺术欣赏、电视剧、电影、纪录片等艺术形式,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渗透性与自然性,使大众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大众的理论,实现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地运用新媒体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导引,实现自我提高。3、传播平台:创新化新媒体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效能,技术创新必不可少。技术创新是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发展壮大的现代物质载体与加速器。我们要加强新媒体的技术支撑能力与安全保障能力的研究,开发并鼓励软硬件及系统研发企业经过云服务等渠道,为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与传播提供技术和服务支持;要立足于国家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下大力气开展对新媒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基础性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力争使关键性技术实现突破,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科技成果的咨询、转化与培训工作,实现从技术应用创新、集成创新走向原始创新与基础架构理论创新。

四、余论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7

关键词:“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7)01-0007-0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引领方向、扶正祛邪之“道”,也作为教化育人、治国理政之“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国家与人民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同精神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效,与传播方式的创新和选择密切相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传播性教育。在数字化、信息化和移动化的传播新格局下,以政府宣教、官方传达为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已难以吸引受众。2015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指出:“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凸显了互联网传播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成为受众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获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资源的主渠道。

“互联网+”的新技术呈现出破界性、双向性、海量性、多媒体与超文本等新特征,从而打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时空限制,建立传受一体的交互模式,发挥高效快捷的搜索功能,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技术支撑,进而实现“用人类优秀成果滋养网络空间、修复网络生态”的目的。按照强化互联网思维,促进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精神,新形式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要顺应“互联网+”的时代要求,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维为契机,实施“融媒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战略,提升受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接受度,完成从单向、孤立、平面的宣传报道,转向互动、多元、立体的崭新传播模式。

对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来理解:其一,“互联网+”是指“互联网思维+”,即形成的一种互联网思维:其二“互联网+”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利用互联网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和作用:其三“互联网+”是指“意识形态生态+”,即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生态和网络教育生态。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更好地契合“互联网+”的新特征,真正实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上传播流行起来”?既要防止过于强调互联网的强大功能而忽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又要避免因缺少真正的互联网思维而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具体而言,亟需关注三方面的着力点。

一、形成互联网跨界创新思维理念,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效果

“互联网+”应用范式加速了当代世界的变化,造就了一个传播型社会,这也不可避免地改变了传统互联网的传播观念和传播方法论

“互联网+”将以互联网的规则、精神和价值,重新构建互联网与一切客观事物的关系格局,这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官方新闻媒体发声为主的传统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转变,强化了传播效果。

其一,“互联网+”重塑传播观念。互联网思维强调“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的规则和机会来创新”,“设善人与人、人与物、人与信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规律和方法”。由此可以反映一个事实: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人类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行为规律都发生了深刻而明显的变化。如何真正理解、认知由于互联网思维改变所引发的传统传播规律和方式的变革,关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这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们树立一种互联网思维传播观念,主动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分析国内外用户的需求和特点,敢于打破传统传播链条和传播形式,以创新、跨界的视野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体验:树立数据思维,从“海量”数据中精确筛选价值信息,整合优质信息资源,创新网络信息采编模式,实现信息资源在数量、时间、空间上的科学合理配置。信息资源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影响力,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互联网意识形态控制力和引导力的关键。

其二“互联网+”创新传播手段,“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实现好网络化传播的引擎,也成为全方位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的关键之举。首先“互联网+”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导向的正确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传播的形式,所传播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立场观点的正确性是基本要件,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成败。其次,“互联网+”要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受众点。意识形态的教育和传播,务实是第一原则,要能够以大众口味为信息创新点,以期达到由“众口难调”转变为“众人皆捧”的目的。最后“互联网+”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品传播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应强化市场意识、融合意识、用户意识,精选选题,融合资源,打磨精品,做到产品有深度、有广度,形成社会各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合力。

其三“互联网+”重构传播格局。“互联网+”的时代气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式传播格局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首先,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的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的“我传你受”关系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开放、平等、共享的去中心化精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理念从政府主流媒体的单一渠道传播转变为多向互动传播,从后期媒体转变为实时传播,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硬性传播转变为迎合受众接受心理的内容多样化传播。其次,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全过程的重构。互联网的发展转变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生产的全链条,重构了资源的结构和风格,以及受众的习惯和心理。最后,互联网重新定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产业形态。一是传播服务的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应用直接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资源精准投放的问题。针对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年龄等各类群体提供个性化的定制产品服务,强化受众黏度。二是传播资源的泛社交化。互联网基于网络新型社会关系所形成的网络社群日趋明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圈层化和社交化越发突出,完全改变了传统意识形态简单宣传的传播形态。

二、关注互联网受众主体能动作用,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价值

“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在于强化了开放环境中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积极意义,以互联网思维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发掘受众的主体性,而不是以传统的行政思维主导用户需求,从而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互联网实际生态中以文化人的最大效度,不断增强互联网主体黏度。

(一)以人为本:明确“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r值观”的传播意义

尊重人性是“互联网+”的根本精神,互联网力量之强大源于人的创造性最大限度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而互联网是主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创新方法之所需。所以“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逻辑是基于人的本质需求,规避了传统价值观教育传播手段的单一生硬,彰显了互联网理念促进主体全面发展的网络德育价值。

一是互联网个体传播格局使价值观引领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打破了以机构为单位的传统传播格局,以个体为单位的社会传播格局促进了人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发挥与拓展,价值观引领也随即成为网络主体的迫切所需。当前一些网络“大V”将非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互联网上“肆无忌惮”的个人“思想发声”扰乱了网络的清新空气,尤其是对作为网络主力军的青年群体极具诱导性和干扰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应担当起网络价值观引领的作用,满足网络主体明辨是非、澄清真相、扶正祛邪的迫切精神诉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充分利用网络格局变化特点,激活个体敢于发声、勇于辩驳的主体意识,引导个体运用互联网手段主动进行资源配置和功能整合,使每一个网络主体不仅是受众,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资源的分享者和传播者,促进网络主体主动正确“发声”,自觉担当起“网络清道夫”的角色,营造“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神的浓厚氛围,还给属于互联网的“碧水蓝天”。

二是互联网技术兴起使教育方法的创新成为人之所需。“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使互联网从一种传播工具演变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构性力量,使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传统依赖转变为主动建构,进而表现出强烈的实践体验需求,这也是“互联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技术的创新独到之处。以虚拟体验平台为例,移动互联网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体验,实现“理趣”的多样化手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虚拟主题公园、主题展览、主题游戏等虚拟空间平台,积极调动网络主体的多种感官能动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内涵转化为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平台,为网络主体适配各种场景服务,让网络主体在参与互动、游戏娱乐中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并感受互联网技术的无限魅力。这种足不出户的虚拟体验支持网络主体日常使用的移动客户端,使网络主体潜移默化地获得更多的价值观体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和传播效果。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呈现出混合式传播方式,依托新技术创新形式,发展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

(二)以文化人:突显“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目的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具有了资源聚合、实践体验、社交分享等“融媒体”传播特点。但是,无论何种传播形态,其出发点和立足点始终要以化人和育人为根本目标,培养人们能够自觉自律地接受、认同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互联网传播主阵地,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知止”作用在互联网中的功能拓展和教育优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思想精髓。“文”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哲思“化”就是要对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邃思想文化内涵来“化”人们的精神世界,使人们在育心、育德、育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中最大程度地挖掘潜能并加以实现,使之在观念、心理、行为上达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找寻到自身安身立命的价值根本,从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类灵魂”的教育作用。

所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紧紧抓住以文化人的根本精神,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之人文精神的充分彰显。以互联网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理解“以文化人”的深层次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圣人之精神和情操作为“文”,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文明的教育化”过程,塑造文明化的社会人。二是以人的社会需要为“文”的教育内容,以互联网观念更好地完成“教育的文明化”过程,塑造教育化的社会人。前者重点在于作为主体的人去学习,而后者更多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去参悟,二者合一说明“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过程是一个外在输送与内在生成的学思统一过程。

人既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对象和主体,也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目的,实现以文化人是“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价值旨归。从本质上讲,“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核心要义就是解答“互联网+”时代下如何坚守以文化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根本精神的问题。所以,“互联网+”不能使人成为网络的奴隶,而是要让互联网为人所用:人主动运用互联网的过程,就是自觉接受和践行以文化人的过程。简言之‘‘互联网+”不是让人去逞能,而是让人能够更好地完成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文化涵养与文化修行。

三、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

“互联网+”重新构成了一个网络生态系统。如果将移动互联网比作一个圆环,网络用户的网络行为则形成了一个闭环。在互联网生态圈中,网络用户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黏度将被记录下来,点击次数、搜索内容、使用群体等数据细节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全貌,从而有利于打造互联网意识形态生态圈,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以权威信息平台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

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扁平化等特性将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生态系统,网络用户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机会将不断增多,各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自媒体也将层出不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在互联网中绽放出强劲的生命力。然而,互联网积极传播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信息,浑水摸鱼、混淆视听,甚至泛滥成灾,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和权威性。虽然互联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内容和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但传播的生命力仍旧主要取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内容的含金量,优质上乘的信息资源才能最大程度地达到传播的预期目的,这就需要打造权威信息平台。

一是汇聚一批学术界专家和党报资深评论员,加强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信息技术学等不同专业专家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各自专业所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不同板块,打造一批经得住公众评论检验的精品栏目,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信息内容权威真实、鲜活可信。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融媒体”的传播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文字、音频、视频、图片、3D动漫等多种信息资源相互结合,将生硬刻板、抽象乏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多媒体信息,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形象自然、亲切直观地表现出来,提升网络用户的使用频度和受教育效果。三是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挖掘呈现出网络用户的心理需求和关注焦点,根据不同目标人群来“量身定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服务。如针对少数民族地域,应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用户的喜好和需求,为其提供有侧重性的主题信息网络宣传资源,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四是在发生突发事件形成网络舆论时,要及时有效地组织权威发言人第一时间权威发声,不仅要客观、真实、全面地呈现事态全貌,而且要能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角进行事件的分析解读,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网络意识形态舆论走向,消除人们的错误认知,解疑释惑,稳定人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为一个有公信力、值得信赖的权威网络信息品牌。

(二)以中国文化自信发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强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不仅是立足于中国的文化资源,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宝贵思想文化。“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性,使网络中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使用者和生产者。“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将逐渐成为网络主体的新常态,这种社交化生态环境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外输出”的广度和效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将向世界表达中国文化自信的最强音。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8

科技革命给音乐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发展机会。唱片、录音技术的发明和发展,对音乐的传播和普及形成了巨大的推动。以20世纪百年来中国音乐发展为例,音乐传媒的几次革命性成果,都给中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给喜爱音乐的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一、音乐传媒的几次革命

20世纪中国音乐传媒技术的发展极其迅猛。在20世纪末网络音乐出现之前,重要的革命性突破大致有六次。

音乐传媒的第一次革命――留声机与唱片的发明

1877年爱迪生发明了唱片和留声机,人类第一次对音乐和各种声音获得了保存的方法,这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是一座里程碑,使音乐传播从自然传播开始了技术传播。约30年后,在20世纪初,制造唱片的技术传到中国,1904年就有中国戏曲唱片产生(京剧名角孙菊仙灌制的一批唱片),1907年中国第一家唱片公司在上海创办。20年代之前,大量戏曲(特别是京剧,留下了谭鑫培、余叔岩、言菊朋、梅兰芳、程砚秋等人的珍贵声音)唱片产生,20年代之后,又有曲艺唱片、地方小戏、民族器乐唱片等出现,对保留民间艺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30年代的唱片,主要是78转的胶木圆盘唱片,一面只能录三分钟左右的音乐,它对救亡歌曲的传播,起了无法比拟的作用。以革命音乐家任光为音乐部主任的百代唱片公司,就灌制了大量的爱国歌曲,对抗日救亡歌咏运动的兴起,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围绕唱片生产,一些配套产品――唱机产业、出版唱本(30、40年代主要是出版《大戏考》)等产业也兴旺起来。唱片在50年代又发展成45转、33转的“慢转唱片”(Lp),以及立体声唱片。“”期间,1968年中国唱片厂研制成功塑料薄膜唱片,为我国增添了一个新的大众化唱片品种,降低了生产成本,对音乐普及产生重要作用。

总之,唱片的产生使音乐进入了工业生产的时代,使数量众多的音乐爱好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接触到他所喜爱的音乐。

音乐传媒的第二次革命――有声电影的发明

1927年美国发明了有声影片,使电影从无声发展到图像和声音相结合。4年后,1931年中国也有了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从此,电影逐渐成为音乐传媒的一大重镇。在“左翼电影”发展迅速的30年代,许多进步歌曲是从电影院里传播到社会上的。如聂耳的《毕业歌》《大路歌》《义勇军进行曲》等,任光的《渔光曲》《王老五》等,贺绿汀的《天涯歌女》《春天里》等。40年代后期产生了一些娱乐电影,产生了《香格里拉》《玫瑰玫瑰我爱你》《蔷薇处处开》等流行歌曲。歌曲通过电影而流行这种情况一直继续到新中国成立之后,50年代的《我的祖国》《九九艳阳天》《蝴蝶泉边》《草原之夜》等歌曲,都是作为电影插曲而流传全国的。当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电影放映队来过边远的山村之后,电影插曲就在这个山村传唱起来了。

在电影放映之后,插曲、主题歌都会灌制成唱片出售,进一步推广了电影音乐的流传。电影这种大众文艺和音乐结合之后,使音乐的传播获得了新的广阔的途径。

音乐传媒的第三次革命――广播电台和收音机的发展

中国的广播电台兴起在30年代,最初的流行歌曲――黎锦晖的“家庭爱情歌曲”就是靠商业电台和唱片流传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台成为国家统一领导和重点建设的宣传项目,成为向人民进行政治宣传的有力工具,许多革命歌曲在电台教唱。“”中重点抓的是覆盖全国城乡的有线广播网。在边远地区,电影放映队难以到达,民众又买不起唱片,广播和半导体收音机成了人们学唱新歌、学习音乐的唯一路径。

音乐广播是一种比之唱片和电影更加方便,也更加便宜的接触音乐、欣赏音乐的大众化方式。

音乐传媒的第四次革命――录音机的发明、发展和普及

19世纪末欧洲人发明了钢丝录音技术,到20世纪30年展成磁带录音机。这两种录音机体积大,因此难于进入一般家庭。录音技术进入中国比较慢,产生的影响更慢。直到1950年,民族音乐家杨荫浏还是用钢丝录音机为民间艺人瞎子阿炳录下了《二泉映月》等6首民族器乐曲,留下了光辉的民间音乐瑰宝。

60年代初中国已经能够生产“钟声牌”磁带录音机,体大价贵,很少进入家庭使用。而在国外,飞利浦公司在60年明了小型轻便的“卡式录音机”,逐渐使录音机飞进了千家万户,方便的复制技术,成为传播音乐的寻常用品。1980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了流行全球的"随身听",录音机的这一革命性的改良,使音乐变得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使人和音乐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随身听”造就了大批的音乐爱好者和“发烧友”,给广大的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音乐传媒的第五次革命――电视和彩色电视的发展

电视是20世纪影响人们生活最大的发明之一,30年代在世界上诞生之后,迅速传到全世界。中国的电视是从50年代开始发展的,“”之前只有很小的影响。在“”中还受到了很大的破坏。1973年5月北京试播彩色电视,这是彩色电视首次在中国出现。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真正对广大的中国人民产生影响,是在80年代改革开放和经济起飞之后。受到香港70年代兴旺的“粤语电视连续剧”以及日本、韩国电视连续剧的影响,电视连续剧的音乐(主题歌及插曲)也风靡大陆。随着“春晚”等各种“晚会”的产生以及各种“歌手大奖赛”的出现,以及80年代“音乐电视”(mtV)的出现,电视已经承担了音乐传媒的主导作用。

音乐传媒的第六次革命――CD、VCD、DVD的发明和普及

80年代初发明了CD唱片。这是唱片技术的一次巨大的飞跃。从最初的圆筒唱片、胶木圆盘唱片、慢转唱片、塑料薄膜唱片,百年间唱片事业经过了数次重要的改良,在唱片发明一百年之后,CD唱片的出现将唱片推向了一个转折点。从1982年的第一代“傻大个儿”的CD播放机,到1984年“CD随身听”的出现,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CD唱片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所有的传统唱片,由于它具有耐磨损和音质优良的特点,确实是传统唱片所望尖莫及的,因此在数年间CD就将传统唱片(包括很红了多年的“慢转立体声唱片”)淘汰出局。这里上演了一出“天演竞争,适者生存”的历史大戏。

当CD系列音像产品一统天下的时候,因为其价格太高,因而出现了严重的、以前唱片界少见的“盗版”问题。当年塑料薄膜唱片出现时只卖2.5毛―4毛钱一张,利润很小,不可能出现盗版之类的问题。但在当时也并不是一般老百姓都买得起的。相比之下,现在的正版CD由于利润太高,对受众(包括专业音乐家)成了高消费,因而自然都需要廉价的CD产品,即使是质量较差也乐于接受。

音乐传媒的第七次革命――网络音乐的发明和完善

到了20世纪末,音乐传媒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技术革命,新出现了网络音乐,使音乐传媒再次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二、网络技术给音乐传媒带来的冲击

互联网以其强大的传递、沟通、分享信息的威力使人类冲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概念,形成了以信息为中心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的虚拟空间,重构了一个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多媒体、电脑音乐技术的日趋成熟,计算机除了能传递文字、静态图像,还能传递动态视频和音频信息。由此,计算机音乐便逐渐迁移到了网络音乐。网络音乐不仅从艺术传播角度来看是一次伟大的革命,同时也对艺术传统的创作、欣赏、传播、策划、营销等理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网络技术直接导致了网络音乐的诞生及迅速发展。网络音乐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音乐圈内的热门话题。从广义上讲,凡是网络上的音乐实践活动都可称为网络音乐,如:网站背景音乐、网络邮件音乐、网上点播音乐、FLaSH动画音乐、贺卡音乐、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手机下载铃音等等。因此,网络音乐的含义就显得相当复杂。但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狭义的网络音乐,即特指那群未成名者或者普通网友所制作出来,并通过网络传播的新音乐作品。

21世纪初,最初一批网络歌手开始在中国出现。在海量的网络音乐中,一只“老鼠”让网络音乐真正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在网络上走红从而成为著名歌手的,不仅有与《老鼠爱大米》直接相关的杨臣刚和香香,还有之前的雪村,后来的庞龙、东来东往等。但网络音乐也惹来了不少非议,被很多人认为是“旁门左道”,很多业内人士也认为那只是“上不得台面”的玩意。

与传统音乐相比,网络音乐必须依靠数字技术、电脑音乐技术和网络技术。伴随越来越多的网站开始向网民提供音乐下载与试听服务,网络音乐迅速颠覆了传统音乐获取模式。一时间,互联网成了人们的音乐“天堂”,已经成“大气候”的网络音乐不仅成了最热门的网络娱乐方式之一,同时也受到了正统音乐界和文化界的重视。在这里,我们尝试探讨网络技术的特点及给音乐传媒带来的强烈冲击。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远程性、交互性和开放性,真正给音乐传播带来的革新就应该从互联网的这些特性出发。

特点一――广泛性与无限性

在音乐产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参与音乐传播过程的只有音乐创作者(即创作者、演唱者、演奏者)和数量有限的音乐欣赏者。在原始的音乐传播过程中,没有其他媒体的介入,音乐的传播范围小,速度慢,影响力弱,受众面窄。

而网络世界是没有国界、没有民族、没有太多约束和限制的自由世界,是一个真正民主、自由和平等的世界。众所周知,传统音乐策划不仅流程复杂,并且要得到一个公司的包装也是要受到各种各样条件的限制。而这一切在网络世界里都得到了改变,无论你属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无论你的外貌,无论你的身份地位,都可以参与到网络音乐活动中,准入条件是最基本的硬件设施、上网技术以及个人才能,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制,这样就大大降低了网络音乐传播的门槛,使更多的音乐作品、音乐人才拥有得以展现的一个机会。另外,网络的容量具有无限的可能性,网络环境的时间和空间具有无限扩充性和多样性。网络时间处于一种无始无终状态,用户实时交互,网民时时在线,信息无时不在,始终处于全天候运行状态。所以这就有了音乐传播的时间与空间上的无限性。

特点二――双向及多向互动性

网络具有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的功能,使人类的交流方式获得一次重大的变革,使传统的定时单向传播转变为立体式、即时双向互动传播。在网络音乐出现之前,我们除了自己购买磁带、CD等欣赏方式外,还可以通过电台、电视台欣赏到我们喜欢的音乐,可是电台或电视音乐的选择性很狭窄,我们只能跟着电台、电视节目所定的曲目来欣赏音乐,却不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并且要想进而与音乐形成互动的流程也很复杂,一是通过电话拨打到电台,但常常会遇到严重占线的问题;二是通过信函的方式,其反馈信息较慢。这样的方式都大大降低了音乐互动的效率,而网络音乐带给人们的就是优越的选择自主性及即时性,网民可以在网上任意选择自己喜爱的音乐,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其作出回应,同时网民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音乐或是演唱的歌曲放到网上,凭借网络的平台将自己的音乐推广出去,争取大家的认可。国内网络歌手香香、唐磊等都是通过这一途径在事业上有了较大的发展。

特点三――公平性

现实生活中有着严格的层级界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受到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限制与约束。但是在网络世界里,外在因素的影响很小,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可以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充分自由地展示自己的个性。没有了现实生活中的条条框框,没有了太多的背景限制,每个人都可以处在一种自由、平等和直接的交流状态中。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将是更加客观的、更加真实的,并把影响人们判断的诸多因素降低到了最低点,解决了现实生活中竞争“平台不平”的问题,给更多的人以公平的竞争机会。

特点四――成本低廉

与传统音乐制作相比,网络音乐制作具有成本低廉的优势。传统的创作与传播流程的复杂性导致了成本的提高,其程序是:

创作者乐谱唱奏制作发行播放受众

而网络音乐的创作与传播方式如下:

创作者电脑音乐制作(乐谱――唱奏――制作)网络传播(发行――播放)受众

它将制作与发行的程序大大简化,另外在传播、宣传的过程中也无须租用平台的费用及广告的费用,同时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成本达到最小化。便宜的网络音乐,甚至使廉价的盗版CD销售也受到冲击。

特点五――音乐理念的革新

由于网络的介入,使得音乐理念上也有了重大革新,要求在理念上积极与市场接轨,根据切合时代的关键词,创作富有时代气息的歌曲,这些歌曲都有富有人气的标题,歌词更加自由和口语化,适合所有人倾听和随口吟唱。网络歌手都要有独特的音色,声音要有亲和力,足以让人在上千首歌中一下子就被记住,引起注意。而在旋律上,网络音乐更注重优美和动听,没有过多对技巧上的单纯追求,因为过于追求技术的编曲方式,只会让大众产生疏离感。歌曲要求简单易唱、琅琅上口,蕴含着一种原始感动。所有这些音乐理念,都完全顺应全民娱乐时代音乐的特点,具备这个时代音乐所需要的所有流行元素。

以上简单论述了网络音乐给音乐传媒带来的五大特点,亦即五大冲击。由此可见,网络确实为音乐传播提供了别样的方式。当然,网络音乐也会给音乐生活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这也是需要引起我们特别注意的事。在“全民作秀”的时代,网上的娱乐趣味普遍低俗,文化含量太低。许多网络歌曲被称为“无聊音乐”、“口水歌”和“网络垃圾”,高艺术质量的网络歌曲精品极其缺乏。目前我国的网络音乐还处在比较杂乱无序的初级阶段,亟待走向成熟。希望网络音乐在今天多元的音乐文化格局中,成为丰富的、成熟、独特的一元。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9

自20世纪中期“冷战”爆发以来,国家间,尤其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之间的意识形态分歧和对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冷战”时期意识形态是两个制度“阵营型”外交活动的政治灵魂。美国利用各种手段对苏联实施意识形态外交,意识形态侵略也是导致苏联解体、东欧巨变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冷战结束,苏联解体,共产主义“大失败”,美国及资本主义世界“不战而胜”,所以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宣称“西方自由民主已取得最终胜利,再没有什么意识形态力量可以挑战西方的自由民主”。②苏联解体后,以反共主义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美国随即将意识形态外交的触角伸向了中亚独联体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鲜明的中国自然也成为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主要目标。但是,随着经济和信息的全球化,美国意识形态外交手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演变。

美国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自由和民主的国度,其实,它也同时是向世界各地“输出”自由与民主的国家。美国的这种政治理念对本国政治和国际关系均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它增添了美国国民自身极强的政治自豪感、优越感和尊贵感,但另一方面也使所谓自由与民主的势力触角深入到了本国以外,在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同时,也成为自由与民主的悖论者。21世纪初,在中亚多国先后爆发了颜色革命。2003年,格鲁吉亚爆发“玫瑰革命”,反对党领导人萨卡什维利成功推翻前总统谢瓦尔德纳泽,成立了新的政府;2004年,乌克兰爆发“橙色革命”,由于亚努科维奇在选举中舞弊激起大量民众示威游行,他的对手维克托?尤先科最后掌握了政权;2005年,在吉尔吉斯斯坦爆发的“郁金香革命”中,总统阿斯卡?阿卡耶夫及其政府倒台。有大量证据显示,中亚爆发的一系列颜色革命背后,美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苏联刚解体,美国便启动了“支持新生独立国家”计划,动用一切资源在独联体各国“培植民主土壤”,“营造民主气氛”,“物色民主骨干”,“树立民主榜样”,要把独联体各国打造成“新型民主国家”。美国通过索罗斯基金会、自由之家等政府或非政府性质的基金会,向这些地区的非政府组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并利用当地报社、电视台等媒体,急切地将美国“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输出。表面上是美国在帮助后社会主义国家由权威政治向民主政治转变,但实际上是美国在后社会主义国家培植亲美势力,企图在战略上孤立俄罗斯,“民主”只不过是一个幌子。这便是苏联解体后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开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美国调整了意识形态外交的手段,开始利用经济贸易或者跨国企业的经营为手段有意识地进行文化和意识形态等软实力的扩张,在实施经济霸权的同时达到实施文化霸权和意识形态霸权的目的。例如,美国以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交往的扩大,传播其价值观念,并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强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影响力。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美国意识形态传播的手段更加多样化:借助于知识产权贸易的增加,直接扩大美国和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在我国的影响;利用货物贸易范围的扩大,带动美国和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在我国的传播;通过服务贸易的广阔开展,多途径地传播西方生活方式;利用国际贸易规则,使一些人逐步接受西方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还有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贸易中附加政治条件:利用最惠国待遇问题,提出“人权”、民主方面的要求;通过经济制裁,强行推行西方价值观;以经济利益为诱饵,使一些国家的改革按照西方的意图进行;利用援助和贸易,培植亲西方势力。③

最近几年,信息技术突飞猛进,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也已经成熟,并逐渐走向大众化,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信息是一种资源,对这种资源占有得越多,就越能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利益。信息本身也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特殊载体,信息的传播也是意识形态的传播,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意识形态的传播速度和效果也不断提高。所以,利用信息霸权进行意识形态扩张,已经成为当今美国意识形态外交的重要手段。而互联网上信息相对自由的流通与传播,使之成为美国传播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也是美国进行意识形态扩张的有效途径。并且,因为互联网自身的一些特性,使美国的意识形态外交呈现出新的特点:

首先,网络传播使美国意识形态传播更加突出民主化。美国的意识形态传播,是一个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输自身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本国文化及政治思想的过程。网络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美国意识形态扩张的强制性,使其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传播具有了一种民主化的色彩。网络结构的无等级观念,保证了意识形态传播主体与客体的平等性。“在信息社会里,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任何人都有权享受信息和知识。”④而网络中无主体自由的格局,使得网民有独立的人格、独立的身份,意识形态传播的主体相对自由地传播自己的观点甚至政治思想,而客体也可以在网络中自由地接触来自各个主体所传播的思想。

其次,网络传播使得美国意识形态传播更加高效化。网络传播体系是十分敏感的,当今国际舞台上的任何一个微小举动,都能在互联网上有所反映,并迅速波及现实世界中的任何角落,从而对现实的外交活动产生巨大的刺激作用,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⑤网络在传播信息方面速度快、共享性强、覆盖面广,网络凭借其极快的传播速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某个国家的新政策、新理论、新思潮传播给受众,而其他国家的网民可以迅速并随时了解到这个国家发生的事件,这便大大提高了传播速度。另外,由于网络传播速度的加快、信息和受众数量的增加,必然会间接提高传播的效果。而网络开放灵活的管理体制以及高效运行的传播机制,也为提高美国意识形态传播效率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

最后,网络传播使美国意识形态传播更具整体性效应。网络是一个体系,它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的属性。网络内各个节点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它构成了一个跨地域的体系,这个体系能够把众多的社会领域连接成一个整体,使之呈现出“一体化”的特性。在非网络条件下,由于传播主体在不同的场所、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彼此之间在传播意识形态过程中,往往难以联系和配合,容易导致传播能力分散、减弱甚至抵消。而在今天的网络传播条件下,可以做到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作用于同一对象,这样,美国以及一些西方传播机构在意识形态传播过程中,就可以实现政府、团体、公司、个人多种力量便利地交流信息、沟通情况、配合联动,从而使意识形态传播产生一种综合性效应。因此,网络技术的这种关联性,也大大提高了意识形态传播的整体性效应。

网络条件下,美国的意识形态传播对其意识形态外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在互联网上实施的信息霸权和文化霸权的扩张也开始呈现出强势化的特点,对其他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在信息方面,网上的信息传播是非常不对称的,信息的流向主要是由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信息、科技信息的流入,同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文化信息也开始整合移入,从而使其他国家原有的民族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压抑和影响。并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掌握了大量的信息和互联网技术,从而掌握了信息的控制权,促进了其信息霸权的实施。而这一现实强化了以西方为中心的意识,使文化全球化、意识形态全球化实际上成为西方化,国家惯例也将变为西方规则。像中国这些非西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传统和主流意识形态,由于受经济技术方面弱势的影响,将难以抵挡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意识形态冲击。

因此,我们在清楚地分析美国意识形态外交方法的同时,还要看清美国利用各项网络技术,在互联网上实施意识形态外交,对其他国家造成的不良影响。美国以及西方发达国家意识形态的不断侵入,使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因此我们必须制定一部完整的意识形态安全应对战略,合理地对抗美国网络意识形态侵略,有效地避免走向意识形态危机的局面。

首先,要加强我国内部意识形态建设。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它所具有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不只是逻辑上的或纯理论上的,而是在社会革命和建设的时间中得到证明的,而且具备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而由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运用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成果,都是这一理论品格的体现。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以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治统治,都要维护和发展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但是,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并不代表要绝对地排斥其他意识形态,对其他意识形态的包容和整合也十分重要。此外,还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亡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⑥主流意识形态必须不断推出新的整合方式,才能不断完善其社会功能,并增强其控制力。

其次,要增强国家的民族凝聚力。李宗桂在《优秀文化传统与民族凝聚力》一文中指出,“所谓民族凝聚力,是指特定民族的思想整合力量,是该民族文化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它主要表现为该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理想人格和精神风貌”。⑦民族凝聚力能够强化民族意识,增强民族文化和政治认同;它能弘扬民族精神,推动民族思想文化的进步;它能抵御外来文化和意识形态强权的侵扰,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由此可见,民族凝聚力是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经济全球化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传统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和不利影响的今天,提升民族凝聚力刻不容缓。

最后,要制定健全的意识形态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在意识形态管理方面还没有制定明确的法律法规,所以才会出现诸如谷歌之类的跨国企业欲公然对抗中国的网络信息审查制度,以此来传播美国及西方的意识形态,想要达到主导中国舆论导向的目的这样的事件。因此,法律制度的完善和管理体系的健全对我国文化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拥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健全的意识形态管理体系,才能有效抵制来自国内外的各种干扰,为国内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保证本国权力机构正常发挥功能。

注释:

①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刘靖华:《霸权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③张骥等:《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④安南:《共同努力建设信息社会》,载于《人民邮电报》,2003年5月16日。

⑤唐小松、黄忠:《论信息时代的网络外交》,《现代国际关系》,2008(6)。

互联网传播的革命性意义篇10

然而从目前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客厅革命尚处在起步阶段,来自于技术支持(包括终端研发、应用设计、网络环境等)、政策壁垒、内容提供和盈利模式等层面的障碍,使得客厅革命还没有取得预期的传播效益,未来走向也不甚明确。对于客厅革命的未来发展,笔者认为除了对上述四个层面的考虑外,社会文化学视阈下的思考和观照也是必不可少的。

电视的社会文化学意义

所谓媒介的社会文化学意义,首先要从传播研究中“技术决定论”和“技术社会构建论”的对立说开去。新媒体研究在西方的最初兴起,实际上是沿着“技术决定论”展开的。代表人物如麦克卢汉,他提出“媒介即信息”的观点,认为视听媒介的技术形式实际上决定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①“技术社会构建论”提醒我们,对于媒介消费的考量也需要从媒介使用的社会文化意义以及使用情境等多方面来考虑。

以智能电视为例,网络、通信以及娱乐等功能的植入是否会压缩传统电视节目的生产和消费?关于这一问题,对于媒介形态历史演进的考察告诉我们,新媒介的出现并没有彻底把旧媒介送进坟墓。相反,各个媒介因为自身特殊的社会文化属性仍然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不同情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至于电视,其传统的节目生产和收看在某些方面仍有着不可替代性。虽然新媒体的互动性赋予了受众更积极的角色和更互动的功能,但同时也需要观众在使用时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和关注度。这也造成了新媒体使用更加“工具化”而非“仪式化”的特点。②也就是说,观众在日常的生活中收看电视时,往往是无目的的,投入很少的精力和注意力。对于他们而言,每天回家打开电视然后开始忙碌家务就像生活中的一种“仪式”。相反,对于新媒体的使用,用户往往具有更为明确的目的性,就像使用一件“工具”一样,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

其次,传统电视诞生在一个媒介选择相对贫乏的年代。在那个年代,电视往往是一个家庭客厅里唯一的媒介平台。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家庭成员的“集体收看”成了一个无奈的选择。此外,随着体育比赛直播、重大社会事件直播这些具有受众普适性质的节目不断涌现,集体收看又成了联系家庭成员的亲情纽带甚至是塑造整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集体身份的重要途径。媒介研究学者戴维·莫利(Davidmorley)曾经指出,电视作为一种全国性的传播,可以创造出一种集体经验,这种集体经验可以打破地理疆域的限制,把离散的社会事件变成一种大众体验。③正因为如此,每逢有重大足球比赛转播时,很多球迷选择去酒吧看球,就是为了寻找一种集体身份的认同感。然而,随着录像机、互联网的先后问世,人们无需再在一个固定时间点上守在电视机前进行集体收看了。新媒体技术带来的这种所谓的“时间迁移”的效果,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给受众带来了方便并制造了私人观看的特殊体验,但也是以牺牲集体观看体验为代价的。④

最后,在受众研究中,以结构主义思潮为理论基础的一些流派还认为,人们对电视的消费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的进步和节目内容的吸引力,而是会受到电视节目编播以及日常生活中各种结构性元素的影响。例如,在对电视观众的研究中,学者们发现一档电视节目收视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可用性”。⑤也就是说,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休闲娱乐越来越呈现出制度化和规律化的趋势,人们在一天以及一周内用于工作和休闲的时长和时段都是相对固定和有规律的。因此,电视节目能吸引多少观众,部分地取决于在某个时间段有多少“可用”的观众。换言之,不在于观众主动选择看什么节目,而在于观众有多少时间看电视上正在播放的节目。因此,电视台对每天播出节目的编排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受众对节目的选择。而由于受众“可用”时间和节目编播时间的不匹配,录像机的出现才起到了所谓“迁移时间”的效果。

智能电视:变与不变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无疑是客厅革命的原动力。这场革命的最终目的,实际上是要让原本只具有被动收看单一功能的电视机,变成同时具有通信、上网、电视(视频)观看、娱乐(游戏)以及社交(照片视频分享、聊天)功能的媒介综合体。也就是说,随着多屏、多码流、Ui(用户界面)、Ue(用户体验)、社交、移动和个性化技术业务的不断成熟,智能电视也将继手机、paD和电脑之后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又一个个人娱乐和信息消费中心。实际上,在今天,手机、电脑和paD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功能的多元化,并且这三种平台自诞生之初就是以多元功能的新媒体形象示人。因此,当电视机这一传统媒体平台最终也被新技术攻陷后,人们才会惊呼“革命”的来临。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当各个媒体平台都具有了多元化功能的共性以后,他们各自的个性是什么?

在笔者看来,虽然眼下客厅革命的倡导者还在为技术瓶颈、内容提供等问题大伤脑筋,但当各个媒体平台都具备了多元信息娱乐功能后,媒体自身的文化社会学意义就会凸显出来,而且将对媒体的功能定位以及“革命”的方向产生很大的影响。从上一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电视在文化功能上首先是具有一种休闲性,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伴随性的存在出现在客厅里。其次,当客厅成了家庭成员每日聚集、相互交流的场所时,电视就成了进一步聚合和放大这种集体身份感和情感体验的有效工具。从这一点看,传统电视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很大程度上是和客厅这一家庭内的公共场所相互作用、共同衍生出来的。虽然电视功能在不断地多元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但客厅这一家庭公共场所无论从建筑学还是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在短期内都不会消失。因此,客厅内的智能电视应当和书房内的电脑、枕边的paD一样具有相似多元功能的同时,仍然需要具有和客厅这一社会文化情境相适应的节目内容策略。也就是说,智能电视在具有了上网和互动等功能后,不可能也不应该只是实现了其他媒介平台的一个空间上的转移。客厅中的智能电视使用,无论从内容还是技术层面,仍然需要承担一定的休闲和消磨时间的功能。

此外,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越来越碎片化的生活方式,全家人聚在一起看电视的情形确实要比以前有所减少。但客厅中的电视在人们寻求一种集体身份和情感体验方面的作用,仍然不可忽视。那么,智能电视平台上的内容,无论是电视节目、电影还是游戏,是否应当考虑需要承担这一功能呢?实际上,从游戏业的发展来看,认识到客厅的家庭聚合意义确实造就出了成功的案例。比如,日本任天堂公司2010年在游戏‘wii派对’(wiiparty)中植入了“家庭模式”(Housemode),使得全家男女老少都可以加入进来,获得了巨大成功。评论界甚至也称这是游戏界的“客厅革命”。⑥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无论未来的电视节目是由传统的电视台还是新兴的视频内容提供商来进行生产,具有这种制造集体仪式感的节目形式和内容仍然是不可或缺的。而在这一方面,传统电视媒体目前仍然具有经验、品牌和观众忠诚度等方面的优势。因此,未来的电视生态不应当是一种相互取代的结局,而是会呈现出更丰富的内容和技术形式。

最后,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出发,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其消费和使用是深深根植于现代社会人们制度化的生活节奏和日程中的。传统电视因为受到线性传播技术的限制,节目内容只能被动地去适应观众的生活节奏和日程,因此,可以说很多传统电视节目具有极强的时间属性。相比而言,智能电视则因为拥有了存储和回放等技术,使受众的观看拥有了相对较高的自由度,但这并不意味着智能电视平台的内容就可以置时间属性于不顾。实际上,对于如同互联网这样可以随时登录访问其内容的新媒体而言,用户的内容消费也还是具有时间属性。研究者们发现人们习惯于在早晨阅读电邮、查看天气,而在下午或晚上一般会选择逛逛网络社区或者看看电影。⑦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即使智能电视平台赋予了我们非线性传播的能力,但受众线性的生活节奏仍然提醒我们在内容层面的打造上需要考虑时间的属性。总体而言,在飞速发展的技术面前,我们仍必须学会冷静思考变与不变的博弈关系。当未来智能电视平台具有了革命性的功能后,来自于媒介的社会文化意义和使用情境是否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呢?如果后者的变化仍然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那么差异化的内容和策略就是各媒介平台共生共荣的根本基础。

注释:

①【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②Rubin,a.(1984).Ritualizedandinstrumentaltelevisionviewing.JournalofCommunication,34(3),67-77

③morley,D.(1992).television,audiences,andculturalstudies.London:Routledge

④Gray,a.(1992).Videoplaytime:thegenderingofaleisureactivity.London:Routledge

⑤webster,J.,phalen,F.,&Lichty,w.(2006).Ratingsanalysis:thetheoryandpracticeofaudienceresearch.mahwah,n.J.: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

⑥Roberston,a.(2010).wii-party’slivingroomrevolution.http:///geekdad/2010/10/wii-partys-living-room-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