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上网课的建议十篇对上网课的建议十篇

对上网课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1:45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1

关键词:形象化教学法;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网络仿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4-0121-02

在当前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内涵建设和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建设背景下,形象化教学法作为有效的传统教学法,结合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具体课程新的知识,仍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用形象化教学法改善传统的理论分析讲解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大学生乐于投入到形象化的、探索性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在“抽象概念形象表述、理论知识实践呈现”的形象化教学原则下,为有效提升计算机网络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学习兴趣,把形象化课堂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是始终值得探索的。

1形象化教学的意义

形象化教学方法旨在避免照本宣科和纯文字的讲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实物及工具软件辅助于课堂教学,减轻学习理论知识的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计算机网路课程的理论性和应用性都比较强,概念比较抽象,有一定的学习难度。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形象化课堂教学的目标人群为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大学生,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基本原理还比较模糊。采用直观的、形象化的教学法符合人类认知的特点,对于提升刚开始接触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大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知识认知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结合当前多媒体教室的课堂教学条件,开展形象化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利用网络相关实物及网络工具软件辅助于课堂教学,通过实体展示及仿真印证,避免纯文字的讲解,通过形象化教学法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认知的融合,可使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并使学生对网络知识点印象深刻。

2算机网络课堂教学的形象化方法

形象化教学法从广义上讲,应该包含了直观演示、虚拟仿真、对比、类比等,旨在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地、形象化地讲解。在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具体采用的方法可分为如下几类。

1)实物展示法,把一些计算机网络线缆、网络物理设备带到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更替废弃的集线器、小型交换机、小型路由器等实物,带到课堂上实物展示,并结合计算机网络知识点开展讲解。

2)网络仿真软件法,利用计算机网络仿真构建软件,虚拟构建中小型网络,帮助大学生认知网络拓扑、实体网络基本构成等。网络仿真软件的应用使学生容易深入理解网络系统结构和复杂的网络协议,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网络仿真软件packettracer6.0除了支持模拟网络构建,还提供动画演示数据包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以及数据包分析功能,这使得抽象的计算机网络概念变得易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引

3)网络分析软件法,利用计算机网络协议分析软件,在多媒体教室教师机上联网抓包分析,结合分层思想,对计算机网络协议格式进行真实呈现讲解。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网络知识和分析解决网络问题的工具。常用的网络协议分析工具软件有wireshark、Snifferpro、netxray、iris等。

4)网络命令演示法,利用常用的网络命令,在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上演示网络命令的功用,并结合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开展讲解,提升大学生基础网络命令的掌握程度和对网络的认知程度。

5)基本网络配置演示法,在多媒体教室中的教师机上演示基本网络配置,让学生便于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实践配置,提升对计算机网络基本配置的认知度和对网络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

3形象化教学的分层实施

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的组织一般按照分层的思想,对不同层知识点开组讲解。按照tCp/ip五层网络理论模型,对应不同层的知识点,如下表1,实施形象化教学具体如下。

1)物理层,采用实物展示法,讲解分析物理层传输介质时,可运用压线钳、双绞线测试仪等便携工具,在课堂中现场演示双绞线的制作,结合五类双绞线和RJ45接口水晶头实物展示,按照tia/eia568a、568B线序标准简单演示制作直连线、交叉线、全反线的过程并用便携的双绞线测试仪测试,把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机械、电气、功能、过程特性进行直观演示和分析说明,通过直观的方法加深学生对物理层的理解。

2)数据链路层,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在课堂上对帧的结构通过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解析展示,使学生能够对互联网中真实存在的数据帧结构形象化认知,可使学生产生工具兴趣并初步学会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自己开展实验验证网络知识。采用实物展示法,结合数据链路层知识点,现场展示二层设备,比较二层交换机和集线器实物的异同等。

3)网络层,采用基本网络配置演示法,结合ip地址、子网掩码知识的讲解,演示多媒体教室机上常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网络配置方法,直观地讲解静态配置中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的基本作用。采用网络仿真软件法,可利用计算机网络仿真构建软件packettracer,虚拟构建中小型网络,帮助大学生认知网络拓扑、实体网络基本构成情况。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对ip数据报的结构通过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解析展示。采用网络命令演示法,演示ping、arp、tracert等命令的功能,同时运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抓包演示分析,并结合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讲解其原理。

4)传输层,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在课堂上用wireshark软件分析tCp、UDp协议段的结构,分析协议端口,演示tCp三次握手、流量控制与拥塞控制的过程等。采用网络命令演示法,演示netstat等命令,展示主机打开的连接,并结合tCp协议、UDp协议讲解其原理。

5)应用层,采用网络分析软件法,在课堂上运用wireshark协议分析软件,可选取常用的Http协议,开展Http协议语法、语义及同步分析讲解。采用网络命令演示法,以telnet程序为基础,手动构建Http请求Get协议命令的执行,演示请求过程及Http应答情况,帮助学生深刻认识应用层协议的运行过程。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2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一、网络课程的重要性

1.网络知识技术更新快

领先的网络技术教学实验涵盖了众多实用的操作技术和网络方案组建知识,包括Stp、RStp、mStp、VRRp、aCL、nat、napt、StatiCRoUte、Rip、oSpF、Vpn、iGmpSnooping、pStn、iSDn、无线、Voip、防火墙等实验。与传统教材不同的是,实验完全从实践出发,对每个实验的教学目的、背景描述、实验的设备、实验设备间相连的网络拓扑、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及验证等内容都做了详尽描述。网络新技术的推出和广泛应用.新网络教材的推出,都迫使高校网络实验教学的建设必须加大步伐。

2.社会对网络中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大

从全国行业职位整体分布来看,计算机、信息服务行业仍以近20%份额占据着招聘热点行业首席,职位需求主要集中在一些互联网公司。国家统计部门显示的数据预测:未来5年,我国对从事网络建设、网络应用和网络服务等新型网络人才的需求将达到60万-100万人,供需缺口十分巨大。今年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对网络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今后每年平均职业需求增长达百分之七十一点二。在如此的社会形式下,人力资源专家指出导致我国网络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除了总量供应不足之外,还在于目前供应的网络人才中合格人才的缺乏。在我国,虽然传统高校培养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每年都在增加,但由于课程设计与市场的脱节,以及“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使得高校计算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不足,动手能力不强,毕业后不能快速满足用人企业的需求。由此可见,社会需求同样反馈到学校网络实验教育内容更新、教学优化和教学密度的不足和局限性。

二、网络课程现状

计算机网络是各大专院校本科乃至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目前本门课程的教学存在四个比较大的问题,首先是相关学科发展迅速,内容更新快,教学内容难以跟上计算机网络科学的发展变化。该课程的特点是在较深厚的树理方法基础之上,综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一门跨专业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知识更新非常快。几本经典的教材几乎每年都有比较大的变化,内容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更新和调整。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目前的课程组织方式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科及专业方向的调整。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许多高年级专业课程的基础,网络知识是学生毕业后科研与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因此网络课程的教学必须有足够的前瞻性,这要求从课程设计、内容组织、讲授方式等多个角度来组织教学与考核工作。

存在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在教学方式上,由于网络课程有相当部分的内容属于基础理论知识方面,难度大,相对枯燥,在课堂教学方面遇到学生积极性调动不充分,课堂互动性不足等问题,例如在通信基本理论、物理层协议分析等的教学中,由于这些内容安排在课程的开始阶段,枯燥晦涩的内容对整个课程兴趣的建立和引导是非常不利的。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来适应课程本身与授课对象的发展变化,提高教学效率,具体措施有:按需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精讲多练,灵活组织教学方式。

三、按需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学生兴趣的引导和激发是进行教学时关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双方的互动性。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学生们学员队宿舍普遍建立了互联互通的网络,他们对构建网络、路由器配置、建立各种服务器具有非常强烈的兴趣,并且存在大量的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个情况,要加强课程中互联网络的组建与配置这方面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子网掩码来建立以宿舍为单位的虚拟子网,指导他们学习使用各种网络管理和分析工具,来优化网络的性能,并介绍了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和配置。

四、精讲多练,对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形式的教学

1.讲透原理

在课程教学时,应该采用精讲多练的教学方法,对于计算机网络中的要点、难点进行详细的深入讲解,如网络体系结构、媒体存取层协议分析、tCp协议分析、地址分类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网络的经典核心内容,需要进行详细的讲解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计算机网络课程讲解要层次分明,突出重点,对于基本概念,特别是网络协议要讲解清楚,课后留有相关的思考题,而对于非重点则不必多讲,以免使学生感到该课程内容过于庞杂。对于一些掌握难度小、学生在日常应用中相对熟悉的内容则采用简要讲述课后自学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应用层的一些内容、局域网与广域网等的内容等。对于一些内容,如虚拟子网的概念、路由器配置的有关概念、组播与多播的概念等,采用以试验代替纯粹的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以实践的方式来学习。

2.反复练习

动手是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重要环节,许多内容应该以试验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必须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意识,通过实践验证来掌握其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通过实践训练来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在试验内容的设计上,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基本能力素质等开设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三种试验,并按照先按照章节内容点练习,再进行综合练习的渐进方式。

试验的内容主要有3类:一类是基本的网络应用试验,包括互联网常识,如ip地址设置、网关和域名服务器的配置、互联网应用工具的使用等,这些内容学生使用pC机即可实现。一类内容是网络的配置与管理,带有很强的应用色彩,如局域网的组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各种应用服务器的搭建等,学生对此类内容尤其感兴趣,使用自行购置的电脑、路由器等在宿舍搭建了局域网,使用子网掩码来配置专用子网,并搭建了Ft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等。第三类就是在学习的高级阶段,进行网络通信协议类的试验,在深入学习网络协议的基础上,通过编程来实现一些基本的协议和服务,如Ftp协议、组播技术、点对点通信技术等。这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网络基础知识并且精通编程语言。

加强试验的环节的一个有利的保障条件就是学生自行在宿舍建立比较完善的局域网,并且能够接入互联网,因此能够开展各种类型的网络试验。

五、结论

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同其他课程的教学一样,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内容和学生个体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教学手段也必须要能够适应这种趋势,不断的去探讨更加切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这是推进学科建设,为国家培养高水平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3

计算机网络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课程。随着该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将其总课时定在48~64学时,而其中的实验课时定在12~16课时。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程与其他实验课程不同,对实验环境要求较高,对原理的理解非常重要。如何为学生们上好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程,成为许多高等院校教师们研究的重点课题。文章从两个方面探讨在网络工程专业中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网络工程专业中的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是网络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编程等专业核心课程的前导课程,在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同理,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也是上述专业核心课程的实验前导课程。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摒弃大而全的指导思想,重点在于引导学习者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中体系结构思想,了解网络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结构。

(2)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程应协调与相应原理课程的衔接,在内容和模式上辅助学习者加深对网络原理的认知和理解。当前,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在教学模式与内容上主要采用“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种方式,如果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同样在内容与模式上与原理课程相对应,实验课程的设置紧跟原理课程需求,不仅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网络原理的抽象感,还可以使原理课程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

1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也是网络工程专业所有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的基础。通过对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关于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的文章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应用型高等院校在如何搞好计算机网络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大多采用建立宽口径、分层次、突出前沿的实验教学体系思路,将实验类型设置成基础验证型实验、配置操作型实验、编程设计型实验、综合提高型实验四大类,详见表1。在计算机网络实验课时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做到面面俱到是一件艰难的任务,即使采用网络仿真模拟器的形式来增加学生课后练习的时间,也很难保证达到所要求的实验效果。因此首先应明确,无论是原理课程,还是实验课程,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都属于该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一般开在第二学年的第四学期,或者第三学年的第五学期。它为后续学期的专业核心课程(如网络工程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编程技术、网络操作系统等)打下坚实基础。仔细分析表1不难发现,第一大类基础验证型实验中,部分实验内容可以放在网络操作系统实验课程中;第二大类配置操作型实验中,部分实验内容可以放在网络工程技术实验课程中;第三大类编程设计型实验,部分实验内容可以放在网络编程技术课程中。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第四学年专门开设了一门综合实训课程,表1中的第四大类实验更是可以放在网络工程专业的综合实训课程中进行。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习者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体系结构模型以及网络协议工作原理等。因此,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设置,首先应明确该门课程在整个网络工程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其次,应结合该门课程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内容,以达到通过实验辅助理论教学,提高学习者动手能力的目的。

2“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与实验课程的结合

目前,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普遍采用两种教学模式:“自底向上”和“自顶向下”,即基于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混合层次结构,由底层(物理层)向高层(应用层),或者由高层(应用层)向底层(物理层)展开讲解。两种教学模式各有特点。“自底向上”教学模式一般采用tanenbaum编著的教材《Computernetworks(4thedition)》是计算机网络的经典教材之一,属于典型的“自底向上”教学组织形式。该模式的特点在于强调通信原理,注重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实现技术,注重计算机网络发展历史,内容包含较为全面。因此,在此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实验课程的内容设置,从底层的基础实验作为起点较为符合原理课程的需求。“自底向下”的教学模式对学习者的基础理论要求较高,强调通信原理基础理论的重要性。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尚未学习过,或者刚刚开始学习通信原理课程,在对底层基础技术细节理解中感觉难度较大,实验验证的难度也较大。因此,第一次实验内容建议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为主,例如网线制作与网络连接实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网线进行电脑间的连接。实验虽然简单,但却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目的。第二次实验开始于原理课程讲解数据链路层的知识,重点在于理解数据帧的概念以及了解网络中间设备的知识。建议实验内容以计算机网络的中间设备以及数据帧的概念为主,例如采用多台电脑通过网线接入集线器或交换机,进行交换机配置。使学生了解到数据帧既可以在总线结构的网络上进行总线广播,使总线上所有的终端都可以接收到数据帧;也可以通过网络中间设备进行转发,使互连的多台电脑可以接收到数据帧。当原理课程进入到网络层知识的讲解时,协议分析的重要性凸显出来。第三次实验内容建议以使用协议分析器进行数据包捕获、流量监控、ip报头分析为主,直观地将复杂与抽象的网络协议展现在学生面前,强调网络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性,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当“自底向上”的原理课程讲解到网络传输层时,原理课程重点在于介绍tCp协议与UDp协议的各自特点,因此,第四次实验设置建议使用协议分析器捕获Http协议,分析其中的tCp三次握手的连接过程的,以及四次握手的关闭过程,帮助学生理解tCp协议与UDp协议二者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计算机网络的最后一层是应用层,建议第五次实验内容重点分析应用层的协议,例如通过Socket的基本知识与某种高级语言结合,去实现某个经常使用的应用软件或命令,比如实现ping命令。鼓励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如何用程序实现ping命令的运行过程,尤其是实现ping请求与应答报文,进一步加深理解网络通信的具体实现过程。通过上述每一层的实验内容设置,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底层开始,逐步向上深入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与协议的重要性,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与工作原理,使实验课程和原理课程的教学模式达到良好契合。

3“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与实验课的结合

“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上来看,内容组织形式正好相反,从网络的体系结构概述开始,依次到网络的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较为经典的教材是Kurose&Ross编著的《Computernetworking:atop-Downapproach(5thedition)》,属于典型的“自顶向下”教学组织形式。“自顶向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注重应用,以internet为对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应用,内容重点突出。实验内容的设置以结合internet应用为主,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为目的。本着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理论知识学习服务的指导思想,笔者所在学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在采用“自顶向下”的教学模式前提下,第一次实验内容的设置通常是利用某种高级语言,结合Socket函数,设计大多数学生在internet应用中曾经用过的应用软件。例如用于文件处理的Ftp客户端应用程序设计,实验题目看似较难,但对于已经是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之前通常已经学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等课程,只需在实验课上稍微补充一些Socket函数的知识,并且不需要复杂的网络底层知识,在简单的硬件设备(例如pC)上,就可以实现该实验。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自己动手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并且该网络应用与现实生活中的网络应用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后续课程学习的热情与兴趣。通过第一次实验,学生对网络应用层的理论知识也有了初步理解,例如学生们在设计Ftp客户端程序时,注意到Ftp服务器使用熟知端口来提供服务,而客户端使用临时端口来发送请求,在程序设计过程中,需仔细设计不同的端口号。同时,对应用层的其他协议也能很好地掌握,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甚至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设计其他协议的客户端,如Http、pop3等。随着原理课程的逐步深入,同第二节中“自底向上”的教学模式一样,每一层设计一个实验内容,紧随原理课程的进度与要求。实验内容的设置遵循3个原则:①实验不求多而全,但要力求使每个实验有代表性和启发性,能够启发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或能触类旁通,促进学生思考;②每个实验都紧紧围绕原理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争取做到边讲解边做实验验证;③实验项目的设计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

4结语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4

【关键字】webwww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一、对目前网络课程实践的调查

进入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开设网络课程已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大趋势。国内外一些大学甚至一些信息技术公司纷纷设计网络课程来进行教学或培训,它们开发出各种网络课程数据库来管理教学,开发出各种工具来组织教学活动。

目前已开发的网络课程种类繁多,涉及各个学科领域,从网络课程的应用来看,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基于课堂的教学,网络课程只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方式;另一种是网络课程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形式。

但是,从当前实践来看:当前网络课程的开展,许多活动的展开还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许多学校都正在积极地开设网上课程,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浓厚的远程学习的气候;从教学模式上来看,网络课程是相对于教室课堂教学而提出的,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程在教学法上以及对学生与教师的要求等方面是不同的,当前的远程教学和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一种混合的模式,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远程教学和基于校园的课堂教学之间的界限也就越来越模糊了;从网络技术的应用来看,目前网络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课程内容的上,网络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体,而没有当作一种通讯平台来使用,尽管某些课程充分考虑了网络更高层次的应用,但基本上处于尝试阶段。

二、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

众所周知,网络课程的设计应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思想,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应当对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作重点设计,二者缺一不可。由于网络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所以网络课程的基本功能结构也应按学生自主学习的要素来设计。作者认为,网络课程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

网上课程基本功能结构模块

网络是一种通讯工具,处于异地的师生利用网络可以实现同步的或异步的交流。如email,异步的基于文本的计算机视频会议(包括Lotusnotes系统,FirstClass或者基于internet的系统包括Usenet新闻组,基于web的会议),同步的基于文本的系统(包括internet延时聊天,moos等,基于internet的视频会议、音频会议)。

学生通过网络可进行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如自学、讨论、实践活动、作业提交、考试等;还可进行网上资源搜索、资料查询等活动。另一方面,网络可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查询自己的学习记录,从而对学习起到一个督促和自我管理的作用。

另外,网络各个数据库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资料库、FaQ库、素材库、文献库的建设应是开放的,动态的,各个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学生上交的作业或者电子作品可以收集进入资料库中,以供交流和共享。

一般来说,进入网上课程的学习,都有一个比较固定的学习界面。网上学习活动和课程内容都在这个界面里有所体现。只需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进入个性化的学习界面,这个界面可为特定层次、特定阶段的学习者特制的,也可为一个小组或班级成员而共用的,它提供许多学习工具,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学习。若有疑问,可以发email给老师,也可以向在线的学伴或专家咨询,亦或查看FaQ等等。下面使用一个界面作为示例。

所示界面是肯特州立大学提供的一个网上课程的浏览样本,从界面上看,主要有三大功能区,一个是确定身份模块;二是学习活动模块,有大纲、资源、讲座、作业、考试、实验室等栏目;三是为了通讯交流而设置的一些交流、咨询和搜索工具,其中有课程的常见问题回答(FaQ)、email,聊天(主题相关或主题无关)以及搜索项。可以说,肯特州立大学的这个网上课程的样本是典型的网络课程的样本。

肯特州立大学网上课程的样例

三、网络课程的分析和设计

网络课程在内容呈现、学习交互方式以及信息资源,教学方法上明显区别于传统课程的教学。下面从课程内容、师生角色、在线资源以及教学活动组织方面来分析:

(1)课程内容的呈现

从目前来看,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上都是在web上以文本的方式表现出来,具体包括课程的大纲,讲座,笔记,在线资源,活动内容以及学生与教师交互的内容(FaQ、讨论内容等)。从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形式多样,可以有文本、图像、表格、email、Listserv、Ftp、moo/mUD、internet视频会议以及一些远程呈现软件。考虑到带宽的原因,较大的视频文件放置到网上是不太合适的,解决方法是通过下载的方式,让学习者下载到本地机上再进行播放。

(2)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网络学习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除了要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技能之外,还要吸收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不断地学会应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从而在开展网络教学时不至于无从下手,还可以对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给予快速的解决;另一方面,网络学习对于学生各方面的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不应当只停留在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上,应积极地利用网络资源和通讯手段,吸收和共享各种资源和服务。此外,在网络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一种相对的概念,知识更新的速度之快,科学技术的发展之迅速,教师在某些特定的方面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往往没有学生那么迅速,此时学生就充当了教师的角色。

(3)在线资源、在线资料的建设

网上资源的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习者要使用检索、查询等,少不了资源库、资料库的建设。随着网络课程在学科教学中地位的提高,在线资源、在线资料的作用也相应地提高了。网络资源库、资料库在内容上丰富多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视野,还可以部分地代替单一的传统教学形式。

(4)教学活动的组织

从学生的组织来看,网络教学的虚拟性使得学生的组织形式多样化,既可以针对具体的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进度进行个别化教学,还可以在小组间进行一些协作式活动。从具体的教学活动方式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类型:

教学信息:通过电子邮件,教师和学生之间异步交流,既方便了提问和回答的方式,也方便了教师对学生课程意见的统计和评价;

开展电子论坛:教师在网上开展同步讨论,指导各种课程的相关活动,确定新的学习任务,进行教学指导;

进行多用户对话(mUD):网上教学活动中文本的交互为学习者之间提供了实时对话的环境,多用户对话创建了一种动态的环境,学生在其中可以进行角色扮演的学习;

计算机视频会议:计算机视频会议可使学习小组对特定的主题进行讨论,在学科教师的参与下,进行有组织的讨论活动;

对话聊天的记录:记录和来自于电子论坛或者视频会议的基于文本的对话,可以为以后的浏览和分析提供基础;

网页制作: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制作集成过程,允许学生建立自己的网站,参与信息、教学主题的开设,使得教学内容更为广泛,更为全面。

四、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

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教学,按不同的维度来分有许多种。如果按照学习者的组织形式来看,可以有个别化学习、小组学习;按照通讯角度来讲,有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按照课程材料媒体种类来看,有多种媒体(录像带、录音带)参与的混合或者仅利用web媒体的单一形式。

应用web来进行教学的网络课程的教学模式,这里列举6种:

(1)信息传递式:信息传递式是指利用web教学信息,web只用于呈现教学大纲,课程内容或者讲座笔记,作业细节和百科全书,加上在线信息资源的超链接,学生可以在没有和教师或者同伴交流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模式是目前网络课程最普遍和最有限的方式。

(2)辅助学习式:这种课程模式的特点是辅助学习者的学习,它提供指导、讨论等服务;采用email、电子论坛或计算机视频会议来实现电子对话;辅助学习模式还可以确定参数来建立多用户对话环境。

(3)合作学习模式:合作学习模式主要强调的是学生之间的交流活动。它通过创设支持式环境,使得班级学生成员之间可进行提问、解答和资源共享等合作活动;email、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或多用户对话环境作为辅助方式来支持合作交流活动。

(4)学徒角色(专家指导):指学习者充当某一知识领域的学徒,通过email、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等多种渠道接受外部专家的指导。这种模式要求学习者有足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通过web来寻求外部支援和帮助,从而学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5)内容生成式:内容生成式指的是学生自主寻找、建立、组织或重组具体知识领域的内容,实现信息资源的同化、交互和综合。具体的活动是学生设计开发网页,通过网络资源和链接按照学生自己的方式将信息内容再现。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信息资源内容的重要来源。

(6)模拟角色扮演式:这种课程模式是通过多用户对话环境(mUD)来方便教师确定中心主题、角色个性和人员因素,在电子化的环境中模仿相关的示例;或者在mUSe或mUD这样的环境中提供交互式的指导;也可以在网上交互式的任务或事例提供完成行为模仿或者角色扮演的要求等等。这种模式中学习者在具体创设的情境中通过模仿和模拟来习得知识,获得技能。

五、网络课程的发展趋势

网络课程以其灵活的、开放的、基于资源的特点使得它在继续教育、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方面都将有很大的优势。虽然有人对网络教育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认为网络课程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去学习,但是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和网络所提供的开放的学习机会是网络课程的优势所在。我认为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在将来的发展有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资源渐趋丰富,服务形式更多样

据统计,美国目前已有450多所大学建立了网上虚拟学校,开设了200多个专业,学生数量达10多万人。将来的网上课程门类齐全,有自主学习课程、成人教育课程、学位/非学位课程、学科教育课程;提供的服务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学生可以网上快速地检索出自己所需要的课程节目信息或学习资料。

第二,以内容为中心的设计转向以学习环境和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内容设计,而以web为基础的教学不应是传统课程内容的照搬。今后网络课程的设计应结合web的具体特点(资源共享、交流通讯的特点),是以email答疑、电子论坛、计算机视频会议等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设计。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5

一 计算机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计算机教材方面

大多数教材的编排是按照oSi参考模型进行的,理论性强,可操作性弱,难以适应高职培训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教材阐述网络的层次结构、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原理、协议等内容,学生往往会感觉整个学习过程比较枯燥和抽象,难以理解,从而严重降低了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某些教材也只注重对网络硬件和软件产品的基本介绍,没深入去剖析,学生即使在学习完后,也是一头雾水,无法理解其工作原理。

2 教学方法方面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仍然只是采取讲授法,老师本人是对课程内容了解比较详细,能很细心地“教”,但学生却只是被动“学”。“填鸭子”式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与老师之间互动很少,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可能刚开始几次课认真听讲,之后就松懈了,从而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3 实践课程设置方面

在课程学时分配上,很多高职院校受制于硬件设备或师资力量,都偏重于理论,上机实践课程偏少,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主要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如制作网线、接水晶头、交换机或路由器的简单配置等等,这样的实验内容设置很难锻炼学生的实际网络组建能力,在网络遇到故障时无法及时解决。在老师课堂讲授后,学生无法进行学习和测验,考核方式又以笔试试卷成绩为主,不能全面地考查学生掌握程度,所学跟所用脱节。

4 网络硬件设施方面

笔者参观过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发觉在网络硬件设施配套方面都很缺欠。可能受制于学院经费亦或老师习惯思维,认为现在有很多虚拟平台,网络实验课没必要真刀真枪地上,如做网线课程,很多学校都不提供水晶头、模块等实验耗材给学生,再者如上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配置课程,很多学校老师上课就直接在黑板或者投影幕表述出命令,只是让学生懂得这命令能达到什么目的,而完全没有实际环境给学生去练习。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对网络基础课程进行重新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二 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进

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前几年相比,有了较大改进,删除了一些枯燥难懂、实用性不强的理论,如ieee802.4、ieee802.6、X.25、帧中继、令牌环网等等,增加了对新技术的介绍,如ipV6技术、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数字签名、无线局域网wLan、蓝牙技术等新知识,但感觉还是不够。例如很多教材只是在实验部分简单讲解本次实验的操作方法及目的,缺少对相应操作技术的介绍,对实际操作知识只是介绍怎么做,没有讲解为什么这么做。所以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我们科任老师一定要与时俱进,不但网络课程的核心内容,如网络体系结构、通信基础、局域网与城域网、tCp/ip协议族、交换与路由、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设备的管理与配置等要重点把握,而且新知识的学习不能落下。让学生从“认识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类、应用及相关的基本概念)、“熟悉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协议、体系结构,各层的基本协议、原理和方法)到“使用网络”(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了解各种应用协议的原理)、“配置网络”(掌握组建局域网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一般服务器的配置方法),最后学会“管理网络”(能够使用基本命令和常用工具软件管理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之上的,老师自己本身也不能只局限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苹果的mac操作系统均需老师去涉及。只有老师自己肯学习,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更新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地传授于学生。

2 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网络课程理论很多,协议也较为抽象。如采用以前黑板加粉笔的方法,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但如果采用多媒体,运用开放式实践教学,增强学习效果,对于需要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的问题,用课件可以使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学生也易于理解。另外,建议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将其渗透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

比如说讲到tp地址或者网络管理章节,我们立即可以利用机房现有的环境,认真跟学生介绍:机房的管理是如何进行的,为什么每台计算机要设置tp,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如何通信,老师又是如何通过教师机控制下面学生机等等。再如讲到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可以实际举例最近发生的广州大学城校区校园网发生大规模网络异常案件,从网络攻击者为什么攻击校园网,通过什么漏洞攻击,具体实施手段是怎样,一步步吸引学生,认真给学生分析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让学生知道这是一次利用系统溢出漏洞进行的病毒攻击行为,造成的影响主要是修改、隐藏用户电脑的管理员信息等,继而从正面教育学生,让学生懂得网络安全。通过形象的案例总能把知识更深入地带给学生,这是我们老师需要更加深入学习的。

3 实践课程设置的改进

针对很多高职院校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够或不合理,建议有条件的学校都开设如下实验项目。

maC层数据帧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maC层数据帧;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帧;对接收的数据帧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tp协议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tp协议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tp地址结构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分析接收的各个tp数据包中地址部分的内容;并能组装部分特殊地址的tp数据包进行发送与接收;验证特殊地址在传输过程中的特殊性。

tCp协议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tCp协议中的不同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Frp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Frp协议中的不同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

交换机配置:安装交换机;完成级联工作;设置交换机各个端口的工作模式;设置交换机各个端口/maC地址表;设置交换机各个端口的速率等。

VLan配置:按照交换机端口/maC地址映射表,建立VLan;简单组装数据帧、并能发送与接收;分析结果并进行总结。

路由器配置:在网络模拟环境中,安装路由器;设置路由器各个端口的参数;设置Rip协议。

Rip协议数据包分析:在网络模拟环境下,组装Rip协议数据包,发送并接收该数据包,对接收的数据包进行分析,找到各个字段内容,进行简单总结。

路由算法设计:在网络模拟环境下,设计一个简单的路由算法,并能实现简单的路由过程。

windows2003Server安装:安装windows2003Server及其服务组件。

windows2003Server配置:对windows2003Server中DnS、www、VFp、mediaServer等服务进行配置,并能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服务。

Linux安装:安装LinUX系统及其服务组件。

Linux配置:对LinUX系统中DnS、www、Frp、Smtp等服务进行配置,并能实现简单的网络通信服务。

网络应用系统设计:在以上实验基础上,配置一个完整的互联网环境,设计一个简单的网络办公系统。

4 加强硬件设施方面建设

计算机网络课实践性教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加强对实践环节的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保证实验课的正常开设。学生刚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首先面对的实验是网线的制作。我们理应提供一定的水晶头、网线、压线钳、测线仪等网线制作工具。随着网络理论课程的加深,对网络设备硬件要求越来越高,如多组计算机组、一定数量的且性能不一的交换机、路由器等等。网络实验室建设是很多高职院校忽略的地方,投资也过大。如果资金紧张,建议与cisco、华为、3Com等网络公司合作,由他们提供主流设备供学生学习,学生也可借此机会考相应的证件,方便自己毕业出来后找工作。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多维;仿真软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6-8228(2012)11-39-03

Constructionofmulti-dimensionalnetworkpracticeteachingsystem

YanYan

(SchoolofComputerSci.&tech,nantongUniversity,nantong,Jiangsu2260019,China)

abstract:inordertoimprovethe"computernetwork"courseteachingeffectandthestudents'practicalability,thepracticeofthecourseisdividedintofourlevels:verificationtypeexperiment,configurationtypeexperiment,thedesigntypeexperimentandinnovativetypeexperiment.networkprotocolanalysissoftware,digitalChinaroutersandswitches,packettracersoftware,thenS2simulationsoftwareandsoonareutilizedrespectivelytobuildmulti-dimensionalcomputernetworkpracticeteachingsystem.itcanguideandhelpthestudentswiththecomputernetworkpracticefromthesimplenesstothecomplexity,andachievethegoalofimprovingtheteachingeffect.

Keywords:computernetwork;practiceteaching;multi-dimension;simulationsoftware

0引言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目前国内外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及相关it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必修课程,是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理论知识抽象和实践性强等特点,历来是学生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

计算机网络有着自己非常明确的体系结构,结合iSo/oSi-Rm和tCp/ip协议族,很多教材将其分成五个层次来讲述,在每个层次上的不同的协议以及数据包的格式都是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如何理清并让学生熟练掌握,是计算机网络教学历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1,2]。笔者建议通过多维的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系统的构建,通过验证型、配置型、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的多维手段,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网络配置动手能力,最终能够实现网络的规划和设计,达到创新的目的。

1计算机网络实践系统的划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同时,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巩固理论基础,获得真知的主要过程。本系统将实践过程划分为四个模块,如图1所示,这四个模块既可各自独立,又相辅相成。

[验证型实验

采用协议分析软件对计算机网络各个层次的协议进行分析和验证][配置型实验

采用神州数码公司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对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设计型实验

采用packettracer模拟软件实现网络构建和配置

][创新型实验

采用nS2模拟软件模拟已有协议的实现或对协议改进验证]

图1实践系统结构图

1.1验证型实验

验证型实验是一种最为基础的实验手段,针对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的特点,在大多数教材中采用的是结合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七层结构和tCp/ip协议体系族的四层结构,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五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目前我们采用的是西普数据的网络协议分析软件,该软件有两大主要部件,网络协议编辑软件和网络协议分析软件。

网络协议编辑软件的主要功能是数据包的生成和发送。它有四大功能区:数据包列表区、数据包编辑区、协议层结构和十六进制显示区。在数据包列表区可以通过选择各种协议的模板,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包,同时也可以在数据包编辑区来根据自己的需求重新编辑数据包的各个字段来产生新的数据包;协议层结构以图形的形式显示所编辑数据包的分层信息;十六进制显示区能按照用户的操作实时刷新显示用户编辑数据包的十六进制数值。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7

关键词:微课;微网;微网平台;微网教学模式;六位一体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一、基本概念

为了后面叙述方便,首先对以下几个基本概念作一个必要的解释。

所谓“六位一体”,即本文提出的微课计划者、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微课评审专家、微课提供者、微课平台提供者、微课使用者六种角色形成的有机整体。

微课网络,本文简称“微网”,是为使用微课进行教学实践而形成的网络,此处的网络与计算机学科中的网络不是同一个概念,比计算机学科中的网络概念范围要大,包含以上六种角色,以及为实现微课教育教学必备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网络传输介质和无线终端设备等。简言之,微网即为了让微课资源更好地为教学实践服务而整合在一起的软件、硬件、人力和其他辅助资源的有机整体。

微网平台,基于微网的教学资源平台。

微网教学模式,专指本文提出的“六位一体”的基于微课教学资源的教育教学模式。

二、“六位一体”中六种角色的功能和职责

1.微课计划者

建议以学科为单位,由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行业专家、微课制作专家组成。主要职责是,研讨本学科微课制作的范围、重点、先后次序以及任务划分和时间结点要求。微课制作要形成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要能覆盖本学科主要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而不是发动大量的人去根据个人喜好制作出大量的离散的基本无用的所谓精品微课。所以,加强引导,按照计划分头让相关的人员进行分工合作的制作,既可以减少重复劳动,又可以形成学科的完整微课体系,最终实现微课应该起到的作用。

2.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

建议由微课研究和实践中具有突出成就的带头人、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制作专家、网络专家共同组成。职责就是制定微课评价的标准。标准的制定不应针对具体学科,除了从微课本身层面去评价其质量优劣外,还要从技术层面、网络传输层面制定评判标准。微课除了时间要求,还要有文件容量要求,画面清晰度要求,要适合于不同网络的顺畅传输和不同媒体的展示和播放,特别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要能够很方便地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上使用。

3.微课评审专家

建议由微课计划者、微课评价标准制定者、专业带头人或学科代头人按照一定比例组成评审小组。职责是对微网平台上提交的微课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合格的、优秀的作品进行收录。

4.微课提供者

建议由学科一线教学人员,辅以其他业余爱好者组成。提供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团队,但都必须按照制作计划和评审要求进行制作。为了激励更多的人员参与到制作中来,可以采用任务分配式、大赛征集式、奖励拉动式等多种途径。

5.微课平台提供者

建议高校由一校或多校统一规划,中小学由区域教育局统一规划,在有网络教育教学平台设计经验的优秀软件公司中择优选择。平台要提供计划、标准、微课评审、微课、微课学习、微课组装、评价反馈等必备的模块,还要提供学习辅助的各工具模块及在线和非在线的交流沟通和答疑模块。同时平台提供者还应该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要保证平台提供足够的带宽,要保证微课资源的可访问性,要保证软硬件失效后的快速恢复。建议采用分布式存储或可靠的第三方云平台作为微课的存储。

6.微课使用者

主要的对象是针对某学科的一线教师和学生,当然如果微网平台是开放性的,也可以是其他愿意学习的自学者。由于微课既可以用于非正式的学习,也可以用于正式的课堂教学。这里主要谈谈正式的用于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形式。无论是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均应该由以下原则来使用微网的微课资源。以项目化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最终产品为目标来组织课堂教学。

本文提出的基于微课的“六位一体”的微网教学模式,已在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软件专业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证明其具有可行性。同时,微课教学模式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学科的教学,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引入微课教学模式前应该做必要的分析和研究,以找到最适合自身学科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4.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3)25-5695-02

1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需要融入大量高素质的网络人才。因而,社会对各个高校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计算机、通信及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必修课,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交叉学科,具有实践性、复杂性、更新快的突出特点,被公认为是一门较难学好的课程。

2网络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繁杂零碎,难以重点突出。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包括了大量的概念、原理、协议等基础知识,且以错综复杂的方式彼此交织在一起。授课过程经常局限于各种协议数据格式和技术细节上,忽视了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的重要性,很难突出授课的重点内容。

2)难以建立完整的网络知识体系。该课程包含大量的概念和协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会有意识的减少基本原理的叙述和该理论的分析过程。许多学生认为计算机网络是一些概念,太简单,但遇到实际问题,却不知如何解决,缺乏对知识体系的建立和知识间的融会贯通。事实上,任何计算机网络的前沿技术都是以基本原理为基础的,只有重视基本原理的学习,学生才能快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最新技术。

3)实验环境过于落后。大多数高校的网络实验室设备陈旧,与现实的网络应用不同步,仅能进行较基础的实验,不能胜任当前需要的实验。然而,若投巨资购买大量的网络设备构建高水平的实验室,不是所有高校都能承担的。因此,利用有限资源,构建合理实验平台是必须解决的问题。

4)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中,由于授课学时有限,通常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缺乏互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的,该课程包含了大量比较抽象的基础理论知识,例如数据通信、体系结构、路由原理和协议等,学生很难理解和掌握,比较排斥该类知识的学习。

3教学改进措施

针对上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审核了计算机网络教材的理论教学内容,并对其进行合理分类,列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根据网络实验的基本功能,对其合理分类,使其更好地辅助网络课程的教学;其次,提出教学过程应遵循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最后,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对教学手段进行了不同层面的改进和优化。

1)理论内容分类,突出重点和难点。将教材[1]中复杂的理论内容进行整理,教学过程应放在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上,重点讲解网络体系结构、iSo/oSi和tCp/ip参考模型、各个分层中的协议、以太网、tCp/ip协议族以及网络的典型应用,其中,tCp/ip参考模型、路由协议、tCp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Socket编程、tCp/ip协议族各层之间交互等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适当增加课时和教学实例,便于学生对这些难点教学内容的理解。

2)网络试验合理分类。网络实验[2]有助于对网络原理进行深刻理解,提高网络的使用技能,培养动手能力。根据网络实验的这些特点,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实验分为原理验证型、应用实践型和研究探索型三种类型。原理验证型实验一般需要借助于基本的网络硬件设备或仿真实验系统,再现网络原理的工作过程,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原理;应用实践型实验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网络原理,提高应用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技能;研究探索型实验通常用于探索新知识、协议或某种猜想的验证,适合于研究生或网络专家,也是促进计算机网络学科快速发展的主要手段。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将所有网络实验划分成原理验证型、应用实践型和研究探索型三种类型,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适合的实验类型,强调“原理为本,实践并重”的教学理念,合理组建网络平台。

3)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在《计算机网络》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采用“自底向上”逐个介绍各层的概念和工作原理,同时利用一些常用的网络应用(比如邮件发送等)来讲解各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它们的交互过程。此外,为了使学生了解网络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学生熟知的中国教研网为例,讲解tCp/ip协议是如何交互的,便于理解其工作原理;将交换机、路由器、各种网卡及各种网线等网络设备现场组网,并演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过程,使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更直观、更有效地呈现在教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总之,在教学方法上,摒弃填鸭式教学,提倡案例启发式、讨论式、引导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动手和创新思维能力。

4)改进教学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不断改进教学手段,采用各种逼真的模拟软件演示网络设备的工作过程,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掌握这些设备对数据传输中的处理过程。为了巩固和验证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针对计算机网络各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我们开发了各章的试题库,并分发给学生使用,学生可以及时对所学内容进行测试。借用计算机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系统-netDemo[1],该系统以动画形式将常见问题及其相应方法呈现出来,提高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开放学习的网络平台,便于师生及时交流和共享教学资源,使学生不仅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理论,还使用随手可触及的网络,随着现实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环境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对网络的创新需求,也是计算机网络理论向前推进的动力。

4结束语

近年来,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高校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受到了极大地关注。针对该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和方法。希望能给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9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方法;改进

课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对于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一般包括数据通信原理与实现技术、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及广域网原理、网络互联原理与技术等内容。它是计算机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下图是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设置。

从图中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基础是学生学习网络工程、网络管理、网络开发三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如果学生学好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则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时必将事半功倍。

课程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和不足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如此重要,促使我们不断关注和研究它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纵观当前的教学方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tCp/ip协议的地位问题现行的教材一谈到计算机网络,必由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模型开始说起;然后再说明tCp/ip协议的四层结构,进而将两者作一番对照。这样处理的话,tCp/ip协议的重要地位没有显示出来。众所周知,tCp/ip协议是工业标准、是事实上的标准。现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实际上就是学习tCp/ip协议。因此,tCp/ip协议应该占据一个十分突出的地位。有些学生学完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最后还不知道实用中的协议是oSi还是tCp/ip。这与教材的内容编排、导向不无关系。

重视分析轻视综合从逻辑上说,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使用的逻辑一般是分析,即把tCp/ip协议分层论述,把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分而述之。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分析完了之后没有举出实例,把tCp/ip协议几个层次的内容、把计算机通信的整个过程都展示出来。

理论与实际没有紧密结合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满堂灌”,按照书上的理论讲一通,没有结合实际来谈,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和接受。tCp/ip协议实用技术,讲课时应注意把理论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分析。

课堂教学枯燥tCp/ip毕竟是一系列的协议,课堂教学难免有些枯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用图表来说明问题。同时,应该注意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如制作教学动画。

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得出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一些改进措施:(1)把tCp/ip协议放在一个突出的地位,使整个计算机网络课程紧紧围绕tCp/ip协议展开。(2)在逻辑上,要注意分析和综合两者逻辑的综合运用,最终把tCp/ip协议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3)理论知识要紧密联系实际。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来说tCp/ip协议、计算机通信是一个不可见的过程。只有借助嗅探器(Sinffer)、协议分析器等辅助工具,才能把通信过程展现出来。因此,有必要鼓励学生尽早学习和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进而学会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4)注意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引入,把课程讲得生动活泼一些,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转贴于

在计算机网络课程复习时,可以向学生提一个简单的问题:打开ie浏览器,输入某个网站的网址,直到打开这个网站的首页,这里面的通信过程是怎么样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把网络拓扑摆出来,如图2所示。问题就转变成计算机a是如何访问计算机B的web服务的。为了把尽量多的知识串在一起来讲,可以把aRp、DnS等协议也一并分析,整个过程(如图3所示)可以这样理解:(1)由于DnS服务器、计算机B都不在计算机a的局域网内,计算机B的数据包要由网关进行转发,因此它首先要通过aRp查询过程来获得路由器R1的maC地址。(2)计算机B通过DnS查询过程来获得计算机B的ip地址,而DnS报文是基于DUp协议的。(3)计算机a与计算机B建立tCp连接,即“三次握手”的过程。(4)计算机a与计算机B进行Http会话,计算机a访问计算机B的首页。(5)通信完毕,计算机a与计算机B释放tCp连接。(6)需要的话,还可以对中间的路由过程进行分析,把ip层的内容讲清楚。

上面的例子紧紧围绕tCp/ip协议而展开,综合运用了tCp/ip协议各个层次的内容,而且这样一个例子是实际中最为常见的问题。把这个例子做成一个教学动画呈现给学生,则教学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李冬.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群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1).

对上网课的建议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网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1-0092-02

《计算机网络》是结合了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的学科。当前我国的局域网、internet网方面发展迅速。社会上对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建设和网络应用开发方面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多。而目前《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通常以理论课为主,与实际数据网络运营状况脱节。学生无法将学到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实际的数据网络结合起来。为了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和技术的前提下,掌握数据网络实际的运行机理,本文探讨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计算机网络》教学现状

《计算机网络》课程通常以理论教学为主,常选用的经典参考教材有谢希仁编著的《计算机网络》等。主要讲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模型,数据通信基础,网络协议各层功能;局域网,广域网的工作方式和原理等。

计算机网络的科学体系建立至今,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在迅速发展融合,新技术逐步成熟并不断涌现,新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和深入。但是,在教学中很多新技术、新的应用领域并不能及时出现在教材中,需要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补充。

另外,目前《计算机网络》多采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实验教学环节薄弱。《计算机网络》课程是一门综合叉学科,需要软件和硬件的结合,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结合,需要理论和应用的结合。而目前教学通常采取教师讲授,以“教”为主,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很难培养学生穿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引入实验教学机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各种网络原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迫在眉睫。

二、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通信》课程的内容具有概念抽象,专业术语过多,更新换代快,新概念、新技术层出不穷等特点。在认真分析现有各类计算机网络教材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思路:

首先,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学习时遇到的问题,需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增加对目前internet网络采用的五层协议栈的讲解。删减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中当前网络技术中不再使用的协议和技术,增加目前正在使用的协议和技术。

其次,结合组网,网络编程的技术,增加实验环节。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最后,不断跟踪先进技术,适应计算机网络新技术、新概念,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例如,目前流行的epon技术等。

本课程内容虽然很多,但是很多内容具有连贯性和相似性,通过有重点、有层次的学习,更利于学生做到融会贯通,节省学习时间。通过不断整合优化教学内容,适时调整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三、更新教学手段

目前,各高校对理论课程的讲解多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教师准备课程主题相关的ppt文档,通过在文档中集成图像、文字、声音和动画技术,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生动化,易于理解和接受,教学效果较好。例如:在对网络协议的讲解中,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可以借助于动画,动画是理解网络协议的复杂机制的强有力的工具,能够使学生在协议交换的每一步直观地了解协议的工作原理。但是仅采用幻灯片的方式,学生反应对一些公式推导和分析效果不好,对某些抽象概念理解不深入。针对这类问题,需将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并引入对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的实际操作演示。例如:在讲解基于tCp协议的进程的通信过程时,通常根据图1,用语言来描述。这种讲解,学生只是从概念上明白了,但还是无法深入理解,也很难着手自己去实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直接通过编写一个简单的基于tCp的进程通信的程序,可以直接有效地让学生理解整个通信过程,并且为后面自己动手设计通信程序奠定了基础。

最后,增加实践和讨论课等调动学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增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四、增加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增加学生的见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但传统的实验教学通常侧重于验证性实验,没有创造性,实验设备相对落后,实验学时数有限等,很难达到预期效果。为了改善教学中的这一问题,本课程对实验教学进行了改进。

首先,增加案例实践。案例教学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案例为对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分析,并寻求解决办法。这种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价值。

下面列出几个可增加的案例:

(1)给定网络要求,绘制网络拓扑图,并利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实际组网练习。

(2)采用tCp/ip协议实现聊天室软件设计。

(3)Rip协议特性与配置。

(4)BGp协议特性与配置。

(5)epon网络实验。

其次,引进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路由器,CC08交换机、SDH光传输等设备,搭建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和epon网络实验室(如图2所示),开设组网,网络通信等实验项目。通过给学生布置实验需求,培养学生自行规划,设计实验方法,总结实验结果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考核办法

传统的考核办法以试卷考核为主,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基础理论课的考核,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这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不适合。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提高动手能力,考核需分为2步完成:一部分以试卷的方式考核理论部分,占总成绩的50%;另一部分由教师根据学生对实践部分的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占总成绩的50%。

本文提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改革内容和方法已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明显的教学效果,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明显提高,自主思考和动手能力也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左春波.大学课堂教学质量管理探析[J].哈尔滨师范法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5).

[2]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6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Behrouza.Forouzan.DataCommunicationsandnetworking[m].newJork:mcGraw-Hill,2013.

[4]李琦,等.“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3,(7).

theDiscussionabouttheimprovedteachingmethodsofComputernetwork

LiJie,wUZhi-gang,ZHanGChen-guang,wanGXue-jing

(tianjinpolytechnicUniversity,Schoolofelectronics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tianjin300387,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