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资文化素养十篇教资文化素养十篇

教资文化素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13

教资文化素养篇1

关键词职教师资;素养;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29-0073-04

作者简介

董鹏中(1969-),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创业就业处处长,教授(长春,130052);王建华(1957-),男,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伟、曲丽娜,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基金项目

教育部财政部职教师资培养资源开发项目“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课程开发”(Vtne091),主持人:王建华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应重视职教师资素养的培养,在确定职教师资素养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必须在确立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认识课堂教学(第一课堂)、校园文化活动(第二课堂)、社会实践活动(第三课堂)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作用,力争构建第一、二、三课堂互融互通的立体培养体系。

一、确定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

从组织管理角度看,培养目标是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始于目标,也终于目标的实现[1]。因此,明确素养培养目标,是确保职教师资人才素养培养应有质量的前提。

(一)培养目标的确立依据

1.国家教育方针――出发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据此,素养培养目标的出发点是德、智、体、美等方面。

2.调查研究活动――立足点

首先,依据《专业标准》构建素养培养标准“德”的目标,从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个人修养四个领域对“德”的目标作出明确规定。其次,依据现实调查构建素养培养“体”的目标。最后,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以及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提出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第三个目标――“文化素养与基础能力”目标。

3.工作领域分析――着眼点

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的确定也应基于中职教师的工作领域和社会角色的分析,因为一名职教教师扮演多重社会角色,面向社会、岗位以及自身都有不同的素养要素构成。所以,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观的指引下,基于文献研究和调研分析,结合中职教师的工作领域和社会角色的分析,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应包含:“信念与师德修养”、“身心素养”以及“文化素养与基础能力”三个结构要素[2]。

(二)制定德能并重的培养目标

依据上述分析,确立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具体表述为:

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基础上,培养具有品行素养、职业素养、身心素养和文化素养,能够在中等职业学校胜任文化课、专业课和实习指导课等教育教学工作的德能并重的高素质“双师型”职教师资。

培养规格:第一,具有坚定的职教信念和良好的师德修养:热爱职业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认同中职教师的专业性、独特性、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教育观;培养责任意识,具有职业精神,养成良好师德规范和行为。第二,具有健康身体素质和良好心理素养:身体健康、精力充沛,适应中职教师工作强度;具有自我觉察、情绪调控、自我激励的心理素养和压力管理能力。第三,具有基本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关键能力: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文艺特长,掌握文字写作和语言表达技能;能够认知他人情绪,具备职场沟通和社会交流的能力,规划、管理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能够为学生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心理疏导,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构建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目标,开发“信念与师德修养”“身体和心理素养”“文化素养与基础能力”三个培养方向的核心课程、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三种课堂形式开展素养培养。

(一)课程设置及安排

以“课程模块+活动平台”这种“双轨制”的方式,通过核心课程及选修课程设置,配以相应的文化和实践活动,进行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见图1。

“第一课堂”采用“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课程模块形式,以职业教育道德与法律、心理素养拓展训练、情商培养、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特长培养、职场市场就业与创业、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体育特长培养、表达与写作、关键能力培养等10门核心课程及3个相应的选修课程群组成。

“第二课堂”采用“拓展+创新”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通过教务、宣传和学团部门组织校园文化活动的方式开展,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类、师德修养类、科学技术类、创新创业类、文体艺术类、身心发展类、社团活动类、技能培训类8类活动平台进行素养熏陶。

“第三课堂”采用“企业实践+教育实习”的社会实践形式,通过社会实践、社会工作、志愿服务及其他实践等提升学生素养。

(二)课程实施方式

1.采用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中采用实践导向教学、合作学习、培训游戏、拓展训练、情景教学、服务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教学技术、视频公开课程、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促进职教师资素养培养。

2.发挥“两课”教育在素养培养中的主体作用

“两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两课”教学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融于整个学业指导中,贯穿于整个素养培养过程。

3.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渗透素养培养

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有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教会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素养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之中,使专业教育与素养教育有机结合。

4.以第二、第三课堂为载体,强化素养培养

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要结合学校实际,整合第二、第三课堂内容,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种、与专业学习紧密相连的第二、第三课堂活动,在做中学、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职教师资素养。

(三)课程评价方式

在职教师资素养培养质量评价中,坚持社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量化与非量化评价相结合,坚持全面、可操作的原则。实现评价主体多样化,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第三方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如下:

1.对学生评价

第一课堂采取课堂评价与考试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成绩记入学生档案;第二课堂采取《素养拓展手册》的形式,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对学生参加文化实践活动进行评价。手册由学校统一颁发,由学生本人提出拟填内容,团支部及院系学团组织在审查属实后统一填写并认证。学校教务、学团部门在学生毕业时予以认证。

2.对指导教师考核

每学期对授课及指导教师进行一次全面性的评估,授课及指导教师评估考核等级为优秀、合格及不合格。经评估合格的、能胜任工作的教师,按实际情况发放相应课时酬金。经考核,若有未完成工作量者,不胜任者不再续聘。考核结果作为聘任、职称晋升、津贴发放、奖励等评定的依据。

3.育人效果跟踪评价

在每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到活动结束后,都要有一个信息反馈或表达的渠道,及时化解不断出现的问题;活动结束后,要有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形成档案式管理,其文字成果应汇编成册进行经验交流或供后续活动借鉴。对学生在第二、第三课堂活动中的能力、素质、经验、水平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对后续发展的影响,要进行及时有效的跟踪评价,构建出育人跟踪评价体系。

三、建立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管理机制

(一)建立校企校联盟的宏观指导机制

培养方案的开发强调“校-企-校”三方协同育人体制机制。由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单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用人单位(职业院校)以及职校毕业生工作单位(企业行业)三方构成“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联盟,通过责任和利益双重驱动各方共同实施人才培养,突破以往职教师资由高校单一主体培养、封闭教育的格局,建立起教育与产业、学校与就业、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对接的多元主体协同、区域统筹协调、资源互补共享、系统开放灵活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培训新体制。在“校-企-校”三方协同育人机制下,共建教师队伍、共建实习实践岗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设计、共同研制人才评价体系,不断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二)建立综合部门联合的协调管理机制

由教务处、学生处、宣传部、团委、招生就业处等部门联合成立管理机构,对职教师资素养培养工作进行协调管理、督促检查与评价:组织人才培养方案审定与论证;组织课程标准、教学计划的审定与论证;对课程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教学资源配置等教学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实施管理;制定与实施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教学秩序稳定;组织开展学情调查,教学督导以及毕业生跟踪调查,对取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出指导性意见。

(三)建立院系负责的组织实施机制

教学系、部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具体实施,具体实施机构由院系教学主管领导、专业带头人、部分企业专家等人员组成,主要开展以下教学管理工作:组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指导、督促、检查、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活动;解决三个课堂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负责三个课堂建设资源信息的整理、整合和资源库的建设;负责三个课堂建设专题网站中各项建设工作信息的及时报导;组织制定三个课堂管理制度以及校企合作运行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教学督导和教学质量评估。

(四)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利用教学评估和质量信息收集与反馈网络系统平台,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按照目标性、全员性、系统性和全程性原则,强化过程管理、动态管理和信息反馈,出台《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校园文化活动管理办法》《社会实践活动管理办法》等系列管理文件。

为保障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实施,在学校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根据专业自身特点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管理监控体系形成有效的补充。以教务处教学管理平台为主,进行教材、教学任务、课表等日常教学管理,同时,根据院系实际运行情况补充相关的管理制度,如《第二、第三课堂指导教师管理制度》《职教师资素养拓展手册实施办法》《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保证日常教学的正常运行。

四、完善职教师资素养培养的保障体系

完善职教师资素养培养保障体系,需要在师资队伍、实训实习环境、图书馆、课程教材以及互联网学习平台等软硬件建设上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统筹推进。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素养培养目标和学生规模,进行相应的师资配备。按照“德能并重”的培养模式和“学做一体”的课程教学思想,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既是教学授课教师,又是活动指导教师;既要具备相应的社会知识,又要具备相应的社会技能;既要有新的职教教育理念,又要有课程开发能力和课程教学实施能力。

(二)实训实习环境建设

为实现素养培养目标,满足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的需要,有效开展育人服务,应建设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生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开放型、共享型的,包括文化活动中心、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道德讲堂、体育活动中心、图书资料查阅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以及微格教学实训中心等在内的一系列的校内实训场地。

为推进“学校-企业-职业学校”有效合作,实现素养培养目标,应主要依托地方经济,在企业、中职学校、社区、文化馆所等,建立专业技能实习场所、教育技能实习场所以及社会技能实习场所等。在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习实训岗位、共建教师队伍等基础上,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三)其他资源建设

主要包括图书资料、课程教材和网络课程的建设。通过课程开发,编写适应项目引导、学做一体课程教学需要的教材或讲义。网络课程主要用于辅助教师开展课程教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丰富课程教学活动中所需的各种教学文件和教学资源,如学习指南、活页教材、多媒体课件、练习题、测试题、动画、图片、参考资料、课程教学录像和相关辅助教学视频等素材。应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素养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智运.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2]王伟,王建华,董鹏中,曲丽娜.职教师资基本素养标准开发初探[J].职业技术教育,2014(35):77-79.

ResearchandpracticeofDesigningofSchemeforLiteracyCultivatingofVocationaleducationteachers

Dongpengzhong,wangJianhua,wangwei,QuLina

abstractDesigningtheschemeforliteracycultivatingofvocationaleducationteachersisasystematizedprocess.intheprocessofdeterminingtheschemeforliteracycultivatingofvocationalteachers,itisnecessarytofirstlyestablishthecultivatinggoal,thenbuildauniquecurriculumsystemandtheimplementingwaybasedonthat,establishthethree-levelmanagingsystemofguidingatmacrolevel,coordinatingandmanagingaswellasorganizingandimplementing,meanwhilestrengthentheconstructionofteachingstaffandtheinternshipandpracticaltrainingenvironment,soastoguaranteetheliteracycultivatingofvocationaleducationteachers.

教资文化素养篇2

通过教学实践和认真研究,我们认为,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确实是一个人文素养资源的宝库,它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以“认识自我”、“体验情感”、“关注社会”、“走进经济”、“感悟自然”为主题,引导学生吸取其中的营养,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世。然而,这些资源大部分是隐性的,迄今为止,由于未得到系统开发,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身在宝山不识宝,更遑论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了,这样就直接制约着高中语文人文素养教学目标的实现。

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必须着眼于语文教材,对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分门别类,系统开发,变隐性为显性,以便教师在教学中信手拈来,灵活运用。为此,我们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体悟,以人才学、教育学、素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为指导,以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为研究对象,把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一一开发出来。

一、人文素养资源的内涵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也指强调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思想观念。人文素养,是指人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底蕴,是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染等,使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在个体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格、气质、修养方面精神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养资源,就是指用于教育领域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后备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一类教育资源。

二、人文素养资源的分类

为便于理解和掌握人文素养资源,根据人才学、教育学、素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我们将人文素养资源分为人文理想资源、人文精神资源、人文情感资源和人文哲理资源四类。

(一)人文理想资源

人文理想资源是指促使人具有人文理想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人文理想是人们根据自身际遇和社会现实而确立的理想人格的奋斗目标。它反映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自我能力的期许,对他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对社会的崇高使命感。如变革社会的梦想,施展才华的憧憬,建功立业的愿望,对自由、幸福婚姻的追求,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二)人文精神资源

人文精神资源是指培养人的人文精神和品格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它是人文素养的核心,是人文理想确立和得以实现的源泉和内在动力。人文精神是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其核心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以及责任意识。如善待万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大公无私、甘于奉献、扶贫济困、见义勇为、团结互助、舍生取义、坚持不懈、保护生态以及人道主义、乐观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

(三)人文情感资源

人文情感资源是指培养人的人文情感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人文情感是认同人文精神的刃奶逖椋是人文精神得以形成、人文理想得以产生的基础,如离情别绪、羁旅愁思、怀乡思亲之情、悲天悯人之情、忧国忧民之情、壮怀激烈之情、杀敌报国之情、博爱宽容之情、挚爱生活之情、热爱自然之情等。

(四)人文哲理资源

人文哲理资源是培养人对宇宙和人生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使人懂得基本的人生哲理的一类人文素养资源。人文哲理是对自然、社会以及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方式的认识,涉及个体的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人生意义的透彻体悟,是为人处世智慧和经验的精辟总结,往往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如:什么是苦?什么是乐?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快乐和辛福?人为什么活?应该怎样活?应当追求什么?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取得事业成功?怎样对待功名利禄?如何看待自我?如何看待别人?如何看待社会?如何与自然相处?个人命运与社会、时代有什么关系?

三、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人文素养资源

依据以上定义和分类标准,我们对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1至必修5的基本篇目进行了详尽分析,深入挖掘蕴藏其中的人文素养资源,使之系统化,并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

四、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人文素养资源的利用

语文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使之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有待于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研究的一个问题。

(一)制订人文素养培养计划,确定人文素养培养目标

如前所述,语文教材必修1至必修5中的人文素养资源极其丰富,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吃透。此外,由人文教育到人文精神的内化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的领悟和体验才能逐步实现。因此,我们要根据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制订适合他们实际的、有可操作性的人文素养培养计划,确定明确的人文素养培养目标,分阶段、有目的、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必修1侧重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价值,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初步养成勤劳、刻苦、坚强、乐观等精神品格,懂得关照自我,善待自我。必修2侧重于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挖掘出作品人物或作者身上闪耀的优良品性,感受其伟大的人格力量,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爱人民、爱亲人、重友情等崇高情感,具有一颗仁爱善良之心,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必修3侧重于引导学生感悟自然,感受自然的美,自然的生命,自然的活力,通过自然景物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初步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懂得关心自然,保护环境。必修4、必修5侧重于通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思考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思考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初步培养对亲人、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懂得关心社会,回报社会。

(二)努力创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教学情境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离不开教师的诱导,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关心学生,信任学生,以真情感染学生,创设亲切和谐、宽容愉悦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活泼、友好融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与学生平等交流,合作探究。例如,可以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最能表现人文主旨的词句,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先由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悟,揭示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然后教师适当点拨,并鼓励学生进一步作出评价,谈谈自己的感想。再如,指导学生查找、搜集课文的有关资料,“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深入剖析人文理想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得到人生的有益启示。

(三)注重审美体验,切忌生硬灌输

语文学科具有形象鲜明、情感真挚、意蕴丰富的特点,教材中的人文素养,即便是人文哲理,也大多是通过形象的生动描绘表现出来的,所以教师不能在语文课堂把人文素养生硬地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对教材中的人文素养资源进行适当整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巧妙地在语文课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审美体验,获得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受到人文素养的熏陶和感染,进而化为自己的人格、气质、精神,化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如指导学生反复朗诵课文,然后展开想象,在头脑中构成一个画面,用心体味课文表达的人物崇高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从而引起情感共鸣,升华思想境界。

教资文化素养篇3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08-0075-03

教育部早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就明确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可见,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必要且紧迫的。自2006年国家启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以来,不少高职院校已完成以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重构,在对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培养方面有了较大的突破,但是相对于专业课程体系的另一个系统,即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文素质课程系统,仍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存在许多弱势,如脱离专业、行业实际、特色不鲜明等,在这种情况下,重构与高等职业教育相匹配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工作。

一、建设总体设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个类型,高职院校推动人文素质教育进程的核心动力是学校的文化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上;而维持人文素质教育的纽带则是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人文课程和人文讲座;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舞台是各种异彩纷呈的校内外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全面贯彻“一体化”理念,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将广义的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使人成为有个性、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向善的以及有境界的人,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因此人文课程体系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

(一)系统设计

1.明确改革目标。目前,不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两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技能教育而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二是过分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而忽视了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将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为课程体系目标,重新融合包括原课程体系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人文素质课程、心理健康类课程,与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衔接并形成合力,进一步保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2.整体设计理念。为确保“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将“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为教育设计理念,将思政课程、人文素质社会课程、心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相互整合、融通,遵循针对性、开放性、理论一体化、考评一体化、动静结合、综合性、全面渗透等原则,通过模块化系统设计,构建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活动熏陶、知识拓展、内化修为),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促发四个板块的联动,通过对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渗透和立体熏染,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做到时时、处处、人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3.模块化系统设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对接学生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学生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主要通过实施一系列课程教育,使学生具备学习方法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审美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成为会学习、会做人、会审美、会做事、会生活、宽视野的人才。根据系统论观念,将“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视为一个由许多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构成的体系,这些独立的次级子系统是指课程体系中以担负某个共同培养目标为功能的几门课程的集合,成为其子系统,它通过内在耦合关系建立为一个基本课程子模块,简称“课程模块”。“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对应需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设置七个模块,同时,通过共享一个实践环节模块,延伸三个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具体如下图:

4.共性与个性和谐发展。“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在整体设计上,立足于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主要从目标建立、课程设置、密切社会等三个方面,既强调社会责任,也大力鼓励发展人性,追求共性也兼顾个性,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实践环节的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考核方式等进行不同的选择,学生通过对课程、实践、社会服务等项目进行不同选择,实现个性与共性之和谐发展。

(二)整体解决

通过构建“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拟从整体改变高职院校目前的一些现状。一是进一步明确人文素质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二是从整体上提升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团队每个成员的教育理念;三是进一步将人文素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理实一体化;进一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紧密结合,体现服务专业的宗旨;四是整体解决人文素质课程的资源包括师资的配备与共享、办公、教学场所、实训设备的共享的问题。

(三)合作共建

基于高职院校“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开放性、综合性、过程性、职业性等特点,以共建合作的方式构建就成为必然的途径。合作对象包括学校内合作与校外的合作共建。校内合作有与教学团队之间的合作、与二级学院(系部)的合作、与职能部门的合作等;从合作方式来看,这种合作共建是全过程的,有共同承担项目制订方案、共同开发新的课程和教材、共同设计实施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管理、共同推广成果、共同进行监控反馈、共同进行教学资源更新等。校外的合作对象包括政府、企业、行业、社区等,合作共建的方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聘请校外合作单位的资深人士到高职院校承担人文素质课程的理论或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师资、合作共建课程、开发教材、实训基地等。

(四)资源共享

通过构建“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最大化地整合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资源,进一步整合开放融合学校内外管理系统、教育资源系统,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互通与共用,实现“1+1>2”的和谐共生目标,包括师资队伍、优质课程资源、网络课程资源、教学硬件设施、图书文献及电子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整合与共享。

二、“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路径

(一)组建团队

“办学之道,师资为本。”要建设国际水准、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就需要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特点和专业培养的需要,通过逐步开展“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等系列项目改革。组建专业化、合理化的新的教学团队成为改革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整合已有团队资源基础上,组建新的团队,目标明确、层次清晰,以课程建设和制度建设为依托,构建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学工、团委、宣传部等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有助于打造团队良性发展机制,有助于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形成各部门参与的“一体化”育人格局,实现大思政、大社科和大文化的目标。

(二)调查研讨

随着高职院校各方面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建立与专业教育对接、具有职业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也迫在眉睫。统一思想,制定改革目标等都需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除编制有关课程建设和开发的针对专业教师和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外,还应通过座谈访问征求专家及其他学者的意见,通过查阅文献法在校图书馆和网上数字图书馆等多种渠道查阅大量相关著作、期刊,搜集材料与相关数据,从实际出发,为课程建设方案的制订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设计方案

“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既是知识体系,也是价值体系,需要贯穿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确立“以项目为载体,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设计思路,计划构建服务于专业,体现高职特点的育人一体化、理实一体化、考评一体化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专题理论教学为核心,延伸不同层次的专题实践项目,以学分为纽带促发课程模块的联动,开发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具有高职特色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方案,以适应高职院校示范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整合资源

构建新的“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实现全面育人。新的课程体系把人文素质实践课程与学校的素养工程相融合,实现全方位育人。把人文素质教育和学校党团群工作、教学工作、学生管理工作、后勤服务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互整合,融为一体,实现全过程育人。人文素质专职教师与学校各级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教师、实习实训指导师,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队伍,从事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共同承担学生大文化育人工作,实现全员育人。

(五)推广应用

可分三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是制定“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建设方案,获得学校职能部门的核准通过,在校内推广应用。第二阶段,在校内取得一定的成效后,完成第一轮的修改调整,争取有针对性的在全省高职院校进行推广应用;第三阶段,在全省推广的基础上可考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体现“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高水准及其效益。

(六)评价反馈

在实施过程中建立多方位的评教制度,注意与学校各级领导、管理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学生等的不断沟通,听取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建立学生教学信息反馈制度,认真听取、汇总、分析学生评教意见;建立教师评学活动制度,通过任课教师主动与辅导员(班主任)沟通,以及举办教学团队与任课教师与辅导员(班主任)座谈例会,交流“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交流反馈,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有效地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持续更新

“一体化”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改革是一个持续开发,不断更新的过程。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时调整。作为改革的系统工程,包括整体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包括课程的开发建设、师资培训、网站基地建设、教材开发等工作也要连续跟进,并及时更新。

[参考文献]

[1]张夏,王莉芬,李晓衡,刘志明.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J].高教论坛,2011,(7).

[2]贾灵充,吴杰.地方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实施现状及其优化对策――基于学生需求视角的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3]郑群,朱晓倩.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路径研究[J].天津电大学报,2010,(12).

[4]张建,姚红.基于职业发展贴近职业生涯建立双轮驱动的高职素质课程体系[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教资文化素养篇4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文资源;人文素养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兴化的本地人文资源对我们教学是不是有帮助。新课改要求学校开设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立足地方现实,融入地方文化;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相结合”定为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注重渗透地方人文资源,整合学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主要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的需要:

1.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我们每个人应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具有高层次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提高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和谐,就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2.基于对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教育手段,使人的各方面素质得到完善与提高。人文素养的教育应涵盖于素质教育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说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学校开发本地人文资源的校本课程,不仅有利于全面、深入地推进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素质教育,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和谐成长,为学生的健康人生奠定基础。

(3)基于对本地文化的传承

兴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学校作为传承文明的场所,有责任将优质的地域文化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充分发掘和运用身边的资源,实施人文素养的教育。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也都有责任、有义务把我们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下去。

一、有效提高人文素养途径

1.重视榜样熏陶,培养人文素养

对学生来说榜样的带动是任何力量都不可替代的。教师除了自己以身作则外,还可以利用我们兴化本地的历史名人的优良品德和光荣事迹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自觉做先进人文精神的传人。比如学习网络搜索引擎的时候,我通过布置查找和学校名字有关的范仲淹在兴化的事迹的作业,既让学生学习了信息技术的技能,又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文教育。

2.适时渗透,加强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靠灌输,不能靠说教,而应当自觉而又自然地进行,需要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体悟。例如,我们带领学生参观本地名人郑板桥、刘熙载的故居,让他们了解这些名人的事迹,然后让各个学习小组完成关于此次活动的电子小报。这样的一种尝试,不仅学生的精神得到了陶冶,信息技术的动手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效果不错。

信息技术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资源,通过信息技术上机实践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陶冶,是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在讲述“word文字排版”时,段落设置的缩进、行距等,都会对文章的结构和布局产生影响,如果处理设计得好,整篇文章就会美观大方。同时如果我们在文章中渗透人文性的内容,整篇文章就能体现浓厚的文化气息从而激发学生自尊自强,展示自身的闪光点,形成健全的人格素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把人文素养内化为自己的意识,形成习惯,为以后的技术设计扎下坚实的一步。

3.激发兴趣,提升人文素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让学生持久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足工夫。符合本地风土人情、引人入胜的开题,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另外,还可以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弥补教学情境的欠缺,发挥本地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的优势,更好帮助学生提升人文素养。

二、开发与利用本地人文资源的成效

1.陶冶了学生爱乡情操

人文资源能在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架起一座座桥梁,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一见钟情”。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渗透本地人文资源,能满足学生内心深层次需要,从而使学生的内心更充实、人格更健全,使家乡在学生心目中变得更美好、更神圣。这样也就加深了学生的爱乡之情。

2.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通过利用本地人文资源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拓宽了我们的教育视野,能创造性地选择教育的切入点,独立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活动,为适应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延伸奠定基础。

3.促进了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我校利用本地人文资源帮助校园文化建设,以其自身完善的组织、系列的活动、显著的成效逐渐形成了学校特色。学校将文化建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与课程改革相结合,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不断丰富发展景范文化的内涵。

我们希望通过地方人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帮助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营造了一种文化氛围,从而让创设的每一次综合性学习情境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夏洪文.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研究,2006(05).

教资文化素养篇5

关键词:资源共享;大学生培养;媒介素养教育

一、资源共享与媒介素养教育概述

(一)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是现代高校依托互联网技术将相应的教学资源进行综合整合的应用平台,是现代高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要组成部分。资源共享包括传统的图书资源共享,也包括互联网上的应用资源共享,是高校学生获得学习知识,了解社会动态的重要信息窗口。基于资源共享下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究能够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资源辨别观念,提高高校学生对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力。

(二)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当人们面对多重媒介传播的信息资源时,能够拥有媒介传播中的信息真实性判断能力,能够从信息资源管理中获得相应的媒介判断标准,从而对人的思维判断产生影响。基于资源共享下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究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信息资源判断标准,正确理解大众传播下信息资源在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二、资源共享在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

(一)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互动交流平台

资源共享是依托互联网技术进行资源应用、资源整合的重要平台。高校合理应用互联网媒体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的互动交流平台,大学生能够应用互联网技术增强自身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能够应用互联网进行信息资源互动交流,例如:通过电子邮箱,QQ等多种交流手段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的引导,不仅方便了学生间的互动交流,同时也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促进学生自我资源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媒介素养能力逐步增强。

(二)为大学生提高综合素养提供了充足的信息资源

资源共享为现代大学生的资源应用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信息,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源共享途径能够为大学生的媒介教育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应用空间,促进大学生自身信息资源的时时更新与发展。如:表1为大学生资源共享在媒介素养中的作用调查表。表中显示:大学生应用资源共享后,在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辨别能力、创新应用方面有明显提高。

三、基于资源共享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措施

(一)资源共享环境下对大学生的积极引导,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资源共享是现代高校文化逐步完善发展建设的重要平台,高校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培养可以将资源共享作为信息资源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建立电子索引和评价系统,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搜索到查询信息的概括内容,通过电子信息资源的索引指导对信息资源类型和信息真伪程度得到初步的判断,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资源进行了解,为学生信息资源应用和评价做引导,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资源共享环境中对大学生的网络资源应资源,通过不同形式的文章内容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文化思想的引导,对学生的思想媒介素养的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资源共享下的多平台协调运行,增加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平台

资源共享的平台建设下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可以充分应用资源共享下多重传播交流形式进行信息资源的应用。高校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是为了提高学生在资源应用中有益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大学生自身对信息资源的辨别能力,因此,高校内部开展资源共享多平台的应用也应当为大学生的网络平台提供“范围”,一方面通过“新闻网”、“人民网”等权威网站的信息资源分享,增强了高校资源共享与社会信息的沟通与交流,并且能够保障信息资源传播与应用在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资源多平台共享也可以将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共享资源作为学生文化搜索和文化建设的素养引导,为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传播信息资源。

(三)资源共享下建立广阔的媒介素养交流平台

现代互联网环境为高校资源的应用、传播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高校将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与互联网信息资源共享连接使用能够促进我国教育资源应用管理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资源共享下建立广阔的媒介素养交流平台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自主辨别能力的提高,同样能够为学生媒介素养的交流提供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例如:高校大学生能够应用手机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多种资源共享手段参与到社会话题探讨中来,学生在组员共享的平台下不仅能够获得传统阅读模式的信息资源,同时也能够进行信息资源互动,将自己的情感和看法表达出来,使资源共享下学生信息判断能力和信息资源辨别能力逐渐提高。

(四)资源共享下鼓励学生媒介素养的深层次探究

资源共享不仅能够引导学生积极进行信息资源辨别的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将现代互联网资源作为一种新型开发资源,大学生合理应用高校信息共享资源,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对网络真假信息的辨别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够能应用来自微博和网页上的信息资源对比明确网络信息的真假,提高了学生对互联网信息资源的辨别能力。资源共享推进我国现代高校媒介资源的进一步探究,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四、结论

资源共享环境下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究是引导大学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资源创造和资源合理应用的重要措施,这种资源共享的措施在我国现代高校资源应用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同时也引导我国高校教育人才综合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梁宇嫣.校园传媒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3.

[2]王可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大众传媒环境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

教资文化素养篇6

关键词:文化课程;职业素养;有效办法

中职学校的重要使命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技术人才,而文化课程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责无旁贷。但目前中职学校文化课程是否真正发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作用呢?笔者就此问题展开调查和研究。

一、目前文化课程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学生角度开展问卷调查笔者对所在中职学校部分学生职业素养状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覆盖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程度、接受职业素养培养的途径、学校文化课程对职业素养的培养情况等方面。收回有效问卷197份,反馈出以下主要问题。(1)在了解什么是职业素养方面:仅14.7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74.62%的学生选择了基本了解,10.66%选择不清楚。(2)在对自己的职业素养满意度方面:仅5.13%的学生选择了满意,63.45%的学生选择了一般,31.42%选择了不满意。(3)在通过什么途径可以接受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竟有高达69.54%的学生选择可以通过学校的文化课,有高达73.1%的学生认为文化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非常重要。(4)在学校目前文化课程进行职业素养的培养满意度方面:有高达62.44%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51%的学生选择不满意。学生对文化课程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有诉求,有效落实文化课程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任务要求迫在眉睫。2.从文化课教师角度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某学校语文、英语、德育、数学四个学科的教师,回收调查问卷59份,回收率为100%。意在通过调查找准文化课程中存在的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挥文化课教师在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1)在教师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了解程度方面:有20.34%的教师非常了解,67.8%的教师比较了解,11.86%的教师不太了解,大部分教师都对中职生职业素养有所了解,了解程度比较高。(2)在文化课程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方面:高达85.76%的教师认为成效一般,有11.69%的教师认为较差。大部分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了职业素养的培养,但培养成效不理想。(3)在文化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上存在的困难方面:10.55%的教师欠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意识,50.85%教师不知如何契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融入,20.34%的教师缺乏有效的培养模式方法,18.26%的教师提出没有明确的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标准。文化课教师在开展职业素养培养时困难不少,需要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才能很好完成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任务。

二、案例分享是提高文化课教师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办法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养,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灌输理论模式往往效果不好,教师应该契合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提高学生兴趣。而好的教学设计案例分享借鉴,又是帮助教师开展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办法。下面的教学案例分享以供教师借鉴。有的德育课教师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进行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明白敬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把学生自由组合分成4个小组,每组利用10根面条、胶带、棉花糖,要求各小组10分钟内搭一个以棉花糖为顶的塔,看哪组搭得最高哪组获胜。学生对此兴趣盎然,活动后让学生反思讨论,在搭塔的过程中,哪些因素起了重要作用。从而使学生理解了职业素养的内涵,明白了敬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教师再从企业需求评价角度引申讲解职业素养的丰富内涵,明确具备什么职业素养的学生最受企业欢迎。有的语文教师以任务驱动法要求每个小组制作完成以“工匠精神”或“大国工匠”为主题的手抄报一份,要求主题突出,语言简练,材料丰富,设计美观,且要求小组成员介绍解说手抄报进行作品展示。实践表明,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高了沟通、协作的能力。同时还很好融入了对学生大国工匠精神的教育渗透,比直接灌输职业素养的说教形式效果好。

三、进行课堂职业素养评价是教师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

职业素养评价是促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的有效手段,通过评价反馈意在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自我培养意识,不断促进职业素养提升,使职业素养的培养真正落地。首先,学生自评。每次课或一周要求学生进行一次自评,每项以分值的形式给自己评价打分。评价项包括本次课是否完成学习任务,是否与其他小组成员和谐有效沟通,是否坚持全神贯注听课,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具有团队精神,完成任务时是否有责任心和荣誉感,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担当并克服困难,是否在课堂互动中具有较强的参与表现力,能否做到管理自我遵守纪律,是否做到有不懂的问题虚心请教等。其次,教师评价。教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打分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每个学生都很在乎教师的评价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举足轻重,就像一面镜子,更能让学生认知自己职业素养的情况。教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评价包括上课能否做到自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否做到保质保量,能否做到坚持不懈,能否在小组合作中积极承担任务,能否与他人和谐有效地沟通,在完成学习任务时能否具备学习创新能力等。学期末学生要根据平时多次自评的数据完成自评报告,教师也要完成对每个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报告。积累中职三年的职业素养评价报告装订成册,形成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手册。学校根据学生职业素养评价手册优先推荐优秀学生实习就业。课堂职业素养评价目的是使学生树立职业素养自主自觉培养的意识和并积极指导行动。

四、借助线上数字化学习资源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学生信息化时代的学习需求,借助信息化教学平台也成为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线上教学平台,购买职业素养方面的相关视频课程。这些信息化数字资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锦上添花。校企合作开发的线上教学平台课程资源,大大地拓展了学生职业素养学习的内容。例如,《从业者的职业素养》视频讲座,介绍作为一名从业者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形象和礼仪》视频讲座,讲解在一个职场中人在职场中的形象和礼仪,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合乎职场的礼仪规范;《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视频讲座,强调职业生涯规划对人生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学会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中国人的敬业精神与职业境界》视频讲座,讲解敬业精神的具体表现;《职业困扰的心理调适》视频讲座,强调心理调适的重要性与方法;《职场关系和职业技巧探讨》视频讲座,讲解进入职场后如何处理职场关系等等。为丰富线上平台的信息化资源,教师积累上传教学内容中关于职业素养的视频资源,同时要求学生搜集上传关于职业素养的视频资源,还建议师生共同开发制作关于职业素养的校本视频资源。建成职业素养的相关视频资源库,供学生24小时随时登录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大大拓展了学生学习职业素养的广度和深度。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登录平台学习视频资源的次数和时间情况,线上给出分数和评价,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实现良性互动。

五、研究文化课教学内容中契合职业素养培养的内容体系是根本

中职学校德育、语文、英语、数学等学科使用的国家规划教材,如何在教学内容中找到职业素养培养的契合点,是教师备课中的难点问题。加强内容体系研究,使原有的碎片化职业素养教育成为内容广泛、学科交融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使不同学科文化课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同向同行,才能真正体现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区别于普高的文化课的性质,最终实现中职文化课程对学生业职业素养培养的全方位一体化(见表1、表2)。中职文化课程职业素养培养教学内容体系的研究,明确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方向、任务、要求,教学的定位更加准确、明确,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参考。

教资文化素养篇7

关键词: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

一、问题提出

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生命的全过程,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不断进行解构和建构,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职业发展的核心内容。随着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关于其专业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我国近期的一些研究发现特教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如王雁等人在对全国的特教教师调查中发现:突出的问题是特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学历专业以非特殊教育专业为主,且专业素质水平一般,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专业技能欠缺,职前培养数量不足、职后培训不完善的情况;毕书慧指出,基层特教教师素质不高、专业水平差;王艳梅、路明通过对吉林省的研究指出,特教教师的学历水平较低、以大专为主,且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人数比例偏低;陈芳、傅朝晖在湖南省的调查发现特教教师专业发展满意度有待提升,存在着专业学历培训不足、专业理论知识缺乏、课题研究和同行交流欠缺等;常建文的观察发现特殊教育教师信息闭塞、各自为政,专业思想不稳固、专业素养低、专业水平低下;冯建新等人对陕西省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存在师资匮乏、专业化程度偏低、在职教师科研意识淡薄,参加专业培训少、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刘全礼对聋校教师的研究中发现,其职前专业培养不完善,继续学历教育不能紧密结合聋校教学实践的现实需要,学科素养不理想。特教专家们基于我国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迫切需求,进行了积极地思考和本土化地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富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如沈立等人将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分解成职业道德、心理素质、教育观念和知识技能四个方面;常建文,张继成、王志华建议通过校本培训、校本研究、校本视导等途径来推动专业化发展;张文京则从高师特教专业建设的角度来思考特教师资培养问题,强调特教师资培养应关注通识性、实践性、研究性、养成性、合作性、国际化及相关服务等方面。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人口大省,全省有一百多所特殊教育学校和一所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地方本科高校。目前,本省的特殊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急待奋起直追,跟上时展的步伐。本研究着眼于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把特教教师的专业素养分为身心素养、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信息素养四部分,设计问卷,展开调查,通过探讨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来探索促进其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健全特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体系、构建提升专业素养的长效机制。为加快河南省特殊教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建设高素质特教教师队伍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河南省郑州、三门峡、濮阳等地区共选取特殊教育教师300名,回收问卷288份,回收率为96%。其中在职特殊教育老师128人,职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160人,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2.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两种研究方法。自编《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学历、教龄等),第二部分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状况,分为四部分:身心素养、学科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采用4点计分法,不同程度从低到高分别计为1、2、3、4,将每题得分相加即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说明专业素养越好。

3.研究程序

采取邮寄问卷对当地特教教师开展问卷调查和现场发放问卷对特殊教育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筛选整理,将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

1.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体状况

表2结果显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水平整体情况一般,本问卷采用4点计分法,中数为2.5,专业素养总分为2.975,略微大于2.5。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低于均分2.5,处于最低水平。具体如图1所示。

2.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人口学差异

为分析特殊教育教龄、学历、性别等人口学因素对专业素养的影响,对各因素不同水平间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发现,特殊教育教龄对专业素养的影响最显著。具体结果如下:

表3结果显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水平(t=10.277,p

四、讨论

1.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体状况

本研究所得的结果显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水平均分为2.975,略微高于均分,整体处于一般水平。其他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得分低于均分2.5,处于最低水平。

结合所调查结果,我们认为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与国内其他省份的情况相近,都处于不能令人乐观的状态,急需全面提升;尤其是信息素养偏低的现实,意味着我们的特教教师虽然身在信息化时代,但还没有充分享受到快捷、便利、交互、多元的信息生活。通过访谈我们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认为信息素养在自己的教学和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一般,感到在各种各样的信息海洋中筛选对自己有用信息的能力较弱以及运用现代化信息工具的意识不强。长期以来,河南省的特殊教育发展速度落后于普通教育,基本教学设备资金投入不足,使得一些基层特校缺乏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部分县级学校每年的经费仅能维持日常的教学运行,资金缺口较大,教学处于维持现状的水平,教师依然习惯于粉笔加黑板的教学方式;再加上基础教育阶段的普校新课改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十年多,特校领域的新课改之东风依然在期盼中,虽然是已经有暖风拂面的感觉,但尚未带来万紫千红的盛景。许多特教教师还是生活在传统教育模式的辖制之下,急需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丰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学设计的个别化。但是,这些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需要通过自主学习、系统培训、校本教研、反思教学等途径获得的,信息素养低,反映出特教教师的信息意识薄弱,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部分教师对网络信息技术存在着畏惧、逃避或排斥心理,不敢探索或不想应用等。也有一些教师强烈呼吁建设区域性的特教教师资源网站,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交流、分享的网络平台,提供可以免费下载的丰富、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教学信息,如案例赏析、个案辅导、教具制作、教学设计、活动分享、特教论文、教学视频、专家讲座、精品课程、师资培训、康复技术等,尽快帮助特教教师走出受地域性限制、经济发展差异而带来的信息素养“被降低”的困境,在国际视野下,发展本土特色的特殊教育,以满足中原地区的多层面、多类别、多领域的特殊教育需求。

2.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特殊教龄差异

在教师成长历程中,用教师教龄划分出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阶段,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发展需求。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特殊教育教师特教教龄的增长,其专业素养总体水平及各维度均呈现上升的发展趋势。这与教师职业成长发展规律相符合。新入职教师或职前准教师(0~1年和1~5年)处于职业初期,其专业素养水平较低,此阶段是教师即将进入学校或在学校系统社会化阶段,新教师需要努力提高能力,争取得到学生、同事与学校领导的认可和接纳,属于“关注生存阶段”。因此,该时期的教师需要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尽快融入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丰富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逐步提升专业素养。随着教龄的增长,特殊教育教师逐渐进入能力建构期(5~10年)和热情成长期(10~15年),这两个时期是教师教学技能和能力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积累经验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的专业素养在这两个时期得到迅速提升,属于“关注情境阶段”。当从教15年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进入稳定期,也到了“关注学生阶段”。在这个阶段具体表现为将关注目标由教学内容转移到学生本身,可以做到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来因材施教。其专业素养达到了收放自如的成熟水平。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总体处于一般水平。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学科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信息素养,其中信息素养得分低于平均水平。

(2)河南省特殊教育教师的特教教龄对专业素养水平影响显著。随着特殊教龄的增加,专业素养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2.建议

特殊教育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特殊教育的质量。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关注职前与职后两个阶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化程度高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及教师们自身的共同努力。

(1)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加强政策引导,改善教学条件

政府的重视可以起到导向作用。省教育厅日益关注全省特校建设、特教师资队伍成长和高师特教生的培养问题,通过广泛的调研,正在颁布一系列的文件来加大发展力度,开展省级合格特殊学校与示范性特殊学校的评建工作。各地市、县领导的重视也是特校发展重要的支持力量。在访谈中了解到一些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地处偏僻、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如校舍面积、校园设施、基本的教学康复设备等或是没有到位或是形同虚设,远未符合国家颁布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的建设标准。尚需当地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和保障,防止“马太效应”的过度出现,造成本地区的残疾儿童被迫流失外省或周边地区,产生一系列不良连锁反应:如本地特校生源不足,办学规模萎缩,办学资金减少,教师队伍不稳定等。一些根据国家政策新建的特校亦面临着招生类型的扩大、办学模式的创新等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只招盲、聋哑、轻中度智障生的办学思路上,还需要接纳自闭症、多动症、多重障碍、重度智障等适龄残疾儿童,亦须为随班就读的学生提供个别化的帮助,通过探索适切的教育路经,促进本区域特殊教育的普及与发展。避免使特校办成教育系统的“装饰、点缀”,应成为与普教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生力军。

(2)制定专业标准,实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现代教育规范化的特征即是专业认证制度的出现。在特殊教育领域,实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是特殊教育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必经之路,也是提高其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保证。专业认证制度的施行需要制定相应的专业标准,可以借鉴国外如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持证上岗”做法,教师若想获得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必须学习从事特殊教育所需的课程,以达到特殊教育教师的资格标准。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提升特殊教育教师的入职门槛,从源头上把好关,保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高起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一大批普通教育的教师通过学习、培训和考核后投身特殊教育工作,间接扩大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保证特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需要教育部门研究制定并出台特殊教育教师的相应专业标准,保障特殊教育教师专业认证制度顺利实行。上海市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实行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值得我省参考学习。

(3)完善特教教师职前培养体系

教师职前教育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基础环节,不可或缺。职前教育可以提供教师基础性的知识和能力,教师职后的很多教育教学能力都是在该基础上加以拓展提升的,如果缺少职前的特殊教育专业学习,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就会大打折扣。我们既需要不断完善本科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亦需要提升高等特殊教育办学层次,探索特殊教育专业的教育硕士、教育博士的培养模式;同时,还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4+2”模式,即大学普教本科毕业生如果有志于从事特殊教育事业,须继续系统修习两年特教理论课程,进行教学实践训练,并通过相关考核,即可获得教师资格。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合理、系统、科学的特教教师职前培养体系,切实体现“大特殊教育”观念。在访谈中还发现,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职业认同度不高,这与官春兰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一些毕业生认为是特殊教育选择了他(她)而非他(她)选择了特殊教育,他们只是为了文凭而在这个专业学习,在特校半年多的见习、实习经历虽然能够加深对特殊儿童的了解,但是依然不愿意投身特教,更愿意在普教或企事业单位发展。认为在特校工作没有前途、没有成就感、会被社会误解为个人能力差、家人也不理解特教工作的意义、社会支持力度低等。在专业学习中精力投入不高,技能训练活动参与度低,时常有应付的表现。少数毕业生藉由专升本的机会实现改变专业发展的梦想,通过填报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等专业来跳出特教圈。由此看来,加强职前特殊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观教育十分重要,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开设了特殊教育道德修养课,十分重视特教师资师德的养成,每届毕业生都会经历学术交流、教育旅游、同伴分享、同行共勉等系列养成性专业教育活动,他们的毕业生特教就业巩固率效果显著,有75%的毕业生能坚守在特殊教育岗位,该校的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还有一些毕业生谈到自己的教学技能、康复技术掌握不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难度,有“畏教”情绪,面对多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感到自己无从下手、无力应对,而去普教从教感觉工作内容相对就简单很多。这种情况的出现反映出我们高校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做出科学调整,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应用型”特色。不能只是带着学生躲在象牙塔内做文章,而应紧密结合基层特校的实际教学需求,培养“实战型”的特教师资后备军。祝春梅的研究中亦指出,特殊教育专业应在全纳教育视域下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4)建立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由于我国的特殊教育发展历史较短,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尚不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衔接不紧密,教育部与地方政府正在致力于探索适切性强的职后培训模式,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相继出台,特殊教育教师职后培训逐渐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由于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特殊人群的数量和类型相应较多,而从事特殊教育的在职在编教师数量严重不足、性别比例失衡,且较多集中在聋教育、培智教育领域;资源教师、融合教育教师、康复教师、学前特殊教育教师、“双师型”职业技术教师极度匮乏。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增加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事特殊教育教师的数量;另一方面,通过相关培训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水平。首先,当地师范高校可以开展学历教育,使在职的特教教师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特殊教育专业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以改善河南省目前以大专学历为主体的低学历水平状况。其次,是开展特殊教育的专业培训,帮助非特教专业教师转行成为特教教师。再次,有针对性地举办系列化康复教育培训,实现教康整合。第四,大力推进校本教研,高校、基础教育的特教教研室、特校、康复机构有机结合,通过行动研究等方式,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有效教学。最后,省特殊教育研究分会做好搭建特教平台的工作。该分会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但长期以来活动较少,尚未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建议大幅度提高活动频率,积极开展全省范围内的业务交流,学术论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论文评选,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展示,组织外出考察等系列活动,为特教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舞台,并给予强有力的专业指导和技术支持。

(5)教师自身转变观念,实现自我提高

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变化,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培养逐渐成为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最具活力的方式。只有特教教师本人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专业素养对教育的影响,才能更快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首先,特教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受教对象正在变得障碍类型多样化、障碍程度严重化、干预年龄早期化、康复服务全程化,特教教师就应积极主动地尽快适应该变化,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技术、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班级经营、个案管理、相关服务等方面快速跟进与提升。其次,需要持之以恒地浸润在特教领域里,做好职业发展规划,自主成长,从特教新手、熟手成长为特教专家,创造性地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第三,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是一个缓慢渐变的过程,在提高人文素养方面,可以通过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计划,每天阅读一定量的书籍,广泛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厚积薄发,领悟生命的珍贵、敬畏生命的能量,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博大的胸怀,淡薄功名利禄,拥有人格的魅力,散发人性的光辉。第四,自觉提升信息素养,特教教师可以尝试学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其成为传授知识的电子载体、了解世界的便捷窗口、专业学习的快速渠道。总之,专业素养的提高需要特殊教育教师的践行!通过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在持续的专业培训中、在强烈的自我职业成长追求中,实现自身的专业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郑俏华.论特殊教育学校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5,(8):81-85.

[2]王雁,肖非,朱楠,魏寿洪,李欢.中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现状报告[J].现代特殊教育,2011,(10):4-9.

[3]毕书慧.基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4):32-33.

[4]王艳梅,路明.吉林省培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现状调查[J].长春大学学报,2011,(12):95-97.

[5]陈芳,傅朝晖.湖南省特教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其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0):10-12.

[6]常建文.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1,(10):13-14.

[7]冯建新,冯敏.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1):65-69.

[8]刘全礼.聋校教师的专业素质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10):44-50.

[9]沈立,夏峰,徐玉珍.特教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与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0,(12):83-85.

[10]张继成,王志华.校本培训: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之快车道[J].绥化学院学报,2011,(8):13-15.

[11]张文京.特教师资培养与高师特教专业建设思考和行动[J].现代特殊教育,2009,(9):15-17.

[1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32-433.

[13]姚璐璐,江琴娣.美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9,(2):59-63.

[14]汪蔚兰,昝飞.美国特殊教育选择性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9,(11):61-65.85.

[15]李艳,昝飞.英国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9,(7):18-21.33.

[16]陈小饮,申仁洪.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标准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8,(4):65-69.

[17]邹菊梅,赵瑛.韩国中小学iCt教育的现状及其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3,(4):75.

[18]韩国教育部.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扫盲评估[R].首尔,2003,(6):6.

[19]赖炳根.澳大利亚国家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0.

[20]于素红.上海市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8,(6):52-57.

[21]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4):43-46.

[22]官春兰,王雁,张丽敏.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1,(4):22-29.

教资文化素养篇8

【关键词】通识教育,图书馆,教育职能

最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很快,但在发展过程中,既要强调专业性教育而又不能忽视了对学生的通识教育。21世纪的职业教育既要强调知识传授,职业技术的训练,也要重视素质的提升,心灵的启迪。尤其是建立判断力、价值观、独立思考及发掘终身学习的能力。

所谓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其实就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全面发展人的理性、心智,使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提升精神境界和发掘终身学习的能力的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出符合时代所要求的,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作为大学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优势,积极参与学院的通识教育,为大学教科研一体化的建设工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公民和劳动者发挥应有的作用,做出应有的贡献。其主要归结为如下几点:

1.图书馆要构建合理的文献资源。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独特的优势积极的参与到对学生的通识教育中。图书馆首先要构建合理的文献资源,不仅要根据学科和专业建设设置文献资源,还要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方面设置文献资源。须知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所谓“润物细无声”。目前,社会心态浮燥,急功近利的思想突出,这些心态和思想也反映在文化市场和校园文化中,具体体现在都想付出小,收获大;时间短,见效快;轻过程,重结果,我们也有相当多的图书和期刊也在迎合这种“快餐文化”心态。这就要求我们在文献资源的购建中,既要注意采购与专业相适应、能满足教学需要的专业文献资源,又要注意采购那些能融合文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思想性俱佳,品位高的文献资源,使学生能够多层次、多方位的阅读,逐渐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

2.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通识教育的实施不仅在物,关键因素还在于人。大学图书馆的服务要从传统的单一的以文献获取的服务模式,逐渐过渡到以文献获取、参考咨询、信息素质教育、技术服务、学科服务、文化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服务模式。图书馆馆员的知识储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高低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也会间接地影响通识教育作用的发挥。首先,图书馆馆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等各种优势,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人格品质,俗话说,“要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其次,还要加强图书馆馆员和学生的交流和互动,如文献借阅、信息检索需要导航;各种研讨会、参观、展览、沙龙、读书活动、知识竞赛等都是师生互动的教育形式;在学生的毕业论文中共同探讨,合作研究等。这是大学通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3.高质量的学术讲座是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途径。学术讲座作为思想的火花,精神的佳酿,自大学产生以来,就已应运而生。举办学术讲座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开阔眼界和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影响学生的态度、信念和价值观。高质量的学术讲座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图书馆可利用自己独特的优势,不拘泥于学科的精心组织和安排各种高水平的学术讲座。

4.以人为本,环境育人。走在大海边,天高云淡,海天茫茫,一望无际,会使人心胸开阔。同样,图书馆的馆藏布局,室内装饰,清洁卫生,灯光照明等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是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环境育人。图书馆馆员彬彬有礼的服务,对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图书馆内温馨的环境设计和布置会使学生享受人文精神的关怀和感受以人为本的气息,从而使精神升华,品格得到培养,有助于通识教育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可谓“润物细无声”。

5.图书馆数字资源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意义。职业学院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先天不足,受经费和馆舍空间的限制,纸质文献资源的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图书馆更多的是在优先保证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设置纸质文献资源,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就必须需要各种大量跨学科的高品质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数字资源极大的弥补了纸质文献资源的不足,一是在不占有馆舍空间的情况下,极大的丰富馆藏文献资源,在数字时代,图书馆书目资源和其他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信息网络中的一部分,这些来自分散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联结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实现文献资源共享;二是利用网络技术,把服务模式从“单一型服务”转变为“多样型服务”,并逐渐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者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者、开发者和提供者;三是图书馆应积极实践信息素养教育,培养学生有效的获取所需信息及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信息技术。可以说,要开展对学生的通识教育,离不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

6.建立图书馆通识教育的评估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针对通识教育的特点,要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估方法,如通过召开学生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查阅图书馆到馆人次和文献资源的流通状况、学术讲座的意见征求、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反馈、系部访谈等多种渠道来分析和评估一学年度开展通识教育的情况,以此作为图书馆调整下一轮通识教育实施计划、改进通识教育的依据。

总之,高校图书馆在通识教育中应该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充分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为大学生的通识教育服务,使高校图书馆在培养通才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通识教育探究(J)内江科技2011(11):91

[2]彭振宇,彭春萍台湾技职院校通识教育发展及其对大陆的启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72-77

教资文化素养篇9

1平台栏目设置

调研统计显示,目前在用的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在内容设置方面80%以上都提供入门介绍、互动交流模块和评价入口;开设培训讲座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占64%,但信息不及时的现象很普遍,鲜见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上的培训信息与图书馆网站上同步更新;设置分类学科资源导航服务和课件资源下载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在40%左右;提供学科资源分类导航服务的只有2个平台,仅占18%。

2平台开发工具

随着国外专家学者对web2.0在图书馆应用研究的深入,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构建也日益引起大家的关注。利用web2.0技术搭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高校在信息素养教育方面所采用的主流教学方式。目前正在使用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主要有三种类型:(1)根据自己图书馆的需求,自主研发,服务器在本馆。例如,美国肯特州立大学图书馆基于信息素养技能实时测评的平台。(2)运用开源软件开发的适于用户参与的服务平台。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城市大学和利兹大学联合开发的信息素养教育培训项目。(3)依托第三方运营商现有平台,服务器不受该机构掌控。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依托公司的构建的信息素养学科。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构建分析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不仅介绍资源的基本检索方法和检索技巧,提供实践方面的测评,而且非常注重对信息处理和利用能力、信息素养道德的培养。这些内容是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灵魂,对它们进行分析有利于深入研究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内容的设置。

1信息素养教育基础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会在主页介绍信息素养基本内容,包括定义、评价指标体系等,一般在显要位置通过图片、文字或视频向大家介绍什么是信息素养、如何提高信息素养能力等基础理论知识。内容大都是通过美国图书馆协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民信息计划、美国的大学和研究图书馆协会以及国际图联等机构的相关信息素养标准官方文件来引入信息素养的定义。例如,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的设置了一个页面,详细介绍了各大机构对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并提供这些机构的相关链接,便于深入了解相关内容[5]。

2培训讲座管理

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讲座是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手段。培训讲座具有机动灵活性,每期讲座主题确定,针对性强,便于不同院系、不同年级的同学选择适合自己的专题,合理安排时间。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可以培训讲座的时间、地点、主讲人和课程简介等信息,感兴趣的用户可以通过RSS订阅培训更新信息,便于用户随时随地关注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往期的信息素养教育课件,可以以文件或视频的形式上传到平台上,读者通过自主学习提高信息素养教育能力。例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将常用检索工具的关键检索策略以简短的视频形式到平台上[6]。

3在线自主学习

讲座培训受时空限制,很难满足每一个用户的需要。web2.0环境下的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网络或在线学习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在线自主学习有利于消除时间、距离和空间的限制,营造一个合作、互动的学习环境,满足远程学习者的要求。同时,在线测评、课件回放等形式还可以帮助用户巩固所学内容,检测学习效果,因而日益受到用户的青睐。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或研究需要下载pDF、word、Zip等形式的课件,随时随地接受信息素养教育,以达到普及信息知识、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例如,肯特州立大学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提供的在线测评模块,可以通过两种形式实现,一种是用户个人,为用户提供总体信息素养测试;另一种是群组预约,为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测评,并与其他相似机构进行对比[7]。

4互动交流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互动交流是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重要功能,通过与馆员以及其他用户及时沟通交流,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取得的成果、可借鉴的经验等与大家分享,共同进步。国外目前在用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常见的是以邮件、电话、在线提交问题等方式反馈、交流,只有个别以等web2.0形式开展在线互动交流,吸引大家寓教于乐。例如,英国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平台VtS在Blog上讲座信息,用户可以交流使用资源中遇到的问题等[8];美国国家信息素养教育论坛则同时采用等即时通讯工具实现用户的互动交流,受众广泛,有利于提高该平台的利用率[9]。

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成功之处

1根据信息素养标准、教学大纲构建平台

制定信息素养标准并把它作为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基础和指南,是国外高校图书馆的普遍做法。在美国、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的高校都有自己的信息素养标准。例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学会(anZiiL)的信息素养标准已被新西兰的全部八所大学和澳大利亚的许多高校所采用,其已作为行动指南,用于这些高校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10]。同时,美国大学图书馆联盟也公布了一个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标准,在这个标准中介绍了6个被批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机构。这些标准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构建提供了规范。国外高校普遍重视信息素养教育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根据信息素养教学大纲设置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各个模块的内容,注重教育效果的评价和教育培养计划的制定,强调信息素养教育标准,以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确保信息素养教育的有效进行。

2注重学科信息素养教育

将学科信息资源整合到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上,是国外高校图书馆优化信息素养教育资源、深入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对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个性化需求。英国不仅把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结合起来,而且还把它当作成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一项原则。例如,英国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平台VtS提供65个学科领域的资源导航,其中科学技术领域有18个,人文艺术领域有15个,社会科学领域有21个,健康与生命科学领域有11个。每个知识导航都介绍了该领域的网络信息检索和在线信息素质教育的现状,并进行了相关领域信息检索技巧的培训[11]。美国高校也采取了信息素养教育与课程相结合的做法,把学科资源有机融合到信息素养平台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自然地学习信息技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设置了艺术设计等学科的资源导航,为开展专业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保障[12]。

3教师与学科馆员合作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

在专业课中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就是要求专业课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信息素养知识和很强的信息素养教育能力,而很多专业课老师往往很难做到这一点。为了克服这一难题,国外高校纷纷采取专业课教师与学科馆员合作的方法,设置平台内容,联合开展综合性信息素养教育。在美国新墨西哥大学医学院,专业课教师与学科馆员共同构建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教师以专业教学计划为基础,循序渐进不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学科馆员则在不同时期引导学生如何查找所需的信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图书馆则为许多教师建立网页,专业课教师可以提交教学资料,并与馆员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13]。

改进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建议

纵观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在辅助课程教学方面取得了很大实效,较大程度上提高了用户的信息素养能力。但是,这些平台仍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例如平台内容更新不及时、互动交流的程度不够、缺少合作等。笔者通过调研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功能的拓展与完善提供些许借鉴。

1及时更新平台信息

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及时更新尤为重要,否则那些重要信息也会变成昨日黄花。信息检索是一个发展很快的领域,新的检索工具和数据库不断出现,原有的工具不断更新功能与服务,这些都需要在平台的教学内容、培训通知与课件指南中及时得到反映。网址的不定期更改,使得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中的相关链接会出现错链、断链、空白链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检查、更新,就会影响用户的学习生活。然而,在调研的平台中,有些在内容更新上有待改进,如斯坦福大学的最后更新时间为2009年12月31日[14]。

2丰富充实平台内容

内容设置直接决定平台的质量。目前,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的内容除了一些简单的课件资源下载、信息检索课程指南、学科资源导航等,鲜见视频、播客等形式的信息素养教育资源。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应该提供多种资源类型,如教师上课时的讲座视频等。可以尝试通过软件记录屏幕操作,录制画面动作,添加电子学习交互,加入远距离教学互动功能,创建具有反馈选项的复杂分支场景,制作信息素养教育模拟课堂的共享资料,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内容的多样化。任何不具有编程知识或多媒体技能的人都能够真正快速地创建功能强大的、引人入胜的仿真、软件演示、基于场景的培训和测验,便于馆员学习实践。

3增强平台的交流功能

web2.0与web1.0最大的不同在于,用户不仅仅是信息消费者也是信息生产者。因此,在设计与实现信息素养教育平台时一定要围绕“用户参与”、“平等交互”等理念,使用户在互动交流中提高信息素养能力。可以在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中应用web2.0中的博客、维基百科、社区聊天、视频播客等相关技术,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互动交流途径。目前在用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能算是信息平台,用户很难将自己的学习体会、问题反馈、留言评论等内容在平台上与老师或其他同学沟通。调研中的11个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大多是通过邮件、电话等传统反馈方式进行交流,只有美国国家信息素养教育论坛niLF[15]、英国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平台VtS[16]应用了技术,实现了用户分享、信息聚合以及构建以兴趣为聚合点的社区。

4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合作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共享教学资源逐渐成为国外在线信息素养教育的前景。如美国国家信息素养论坛、欧洲信息素养教育网和英国国家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美国犹他州大学图书馆联盟的网络导航课程,是大学图书馆基于原有图书馆联盟合作开发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典型[20]。但是,国外现有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提高,不同机构之间的资源还要努力实现无缝连接。

教资文化素养篇10

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部主席paulZurkowski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使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回答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段,2010:182;吴,2012:694)。198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信息委员会重新定义信息素养:一个有良好信息素养的人应该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如何获取信息和有效评估及利用信息(段,2010:182)。这些研究为信息素养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信息素养的研究一般包含以下内容:信息意识;对信息素养的了解和态度;获取、处理和开发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和安全意识这四个主要维度。在此框架下,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这一框架目前仍然是研究学习者和教师信息素养的主要参考,而且此框架与信息技术更为紧密。不可否认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对教育会产生直接影响。持续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认识更加深刻和透彻。随着信息资源和课程的整合和优化,我们发现即使教师满足了这一参考框架的要求还是不能达到一个预想效果。更多的因素应该被包含在信息素养内,例如,将信息资源与课程整合的能力、创造和管理学习环境的能力、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方法等。我们不能不承认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8年提供的教师信息技术与通讯能力框架更为综合,与教学更为相关。这一框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后的信息通讯素养分为三个层次:技术素养、知识应用深化和知识创新。每个层次都包含6个维度:信息通讯政策的了解、对课程和课程评估的认识、信息通讯技术的使用、学校组织和管理,及教师的职业发展(UneSCo,2008:5)。本文关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考察以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通讯素养为主要理论参考框架,并相应融合了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以黑龙江省民办院校大学外语教师为调查对象,致力于描述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信息技术素养现状,并为研究对象信息素养的提高提供策略支持。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黑龙江省4所民办院校的全职大学外语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率大于50%。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83份。本研究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方法包括:课堂观察、问卷和访谈。问卷包含了教师信息资源利用渠道的分析、教师信息资源利用率的分析和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分析。本文剖析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大学外语教师信息素养能力的真实现状,为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优化利用提供参考建议。

3、研究结果分析

对教师信息素养部分的调查问卷采用了Likert五级分类法。1=完全不符合我的情况;2=通常不符合我的情况;3=有时符合我的情况;4=通常符合我的情况;5=完全符合我的情况。我们的分析从两个层面进行:信息素养6个维度具体均值比较;信息素养基本能力、信息素养应用深化能力和信息素养创新能力的比较。

3.1教师信息素养6个维度的均值比较。

本文对于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考察以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师信息通讯素养为主要理论参考框架,并相应融合了我国的一些研究成果。研究将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划分为:规章制度、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组织和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共六个维度。我们对以上六个维度的均值做了对比。我们的结果分析显示:以上六个维度中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最为突出的素养是教学方法(均值为4.3333)和课程设置(均值为4.0432);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基本具备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框架标准下的信息技术能力(3.725);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对规章制度(3.0625)、组织管理(3.0833)和教师专业发展(3.0417)的素养有待加强。

3.2基本能力、应用深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比较。

在以上分析教师信息素养的六个维度里,我们的研究根据2008年的框架将每个维度里对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描述分为三个等级:基本能力、应用深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对以上三个等级的均值做了比较。我们的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良好(均值为:4.0625);黑龙江省民办大高校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深化应用能力(2.9839)和创新能力(2.5417)有待加强。

4、基于本研究结果的讨论

我们总结发现,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具有良好的外语教学专业素养、良好的外语信息技术能力,但我们还需要在教学中继续应用、深化和创新,已到达更加的优化的外语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更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对外语信息技术和素养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教学和管理相脱节,教师并未充分参加到关于外语信息技术和资源的组织和管理中去;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并未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来深化和拓展自己的专业发展。我们针对我们对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研究,梳理外语教学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优化建设的研究成果,对全国民办高校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以下策略支持。

4.1民办高校应为外语教师和外语学习者提供多样的外语信息资源和便捷的利用渠道。

我们的调查发现,相对于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外语信息资源的建设相对不足。我们调查的五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两所高校购买和使用与教材配套的学习者自主学习平台,而且利用效果也不令人满意;其次,五所民办高校中只有一所民办高校有自建的外语学习数据库,可以通过校园网站在线学习。我们调查结束时没有任何一所院校和其他国内外院校有信息共建和共享的举措。此外,五所民办高校都只为师生提供部分的中国知网论文阅读和下载的渠道,不能满足师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在教材立体化,学习网络化的当今,任何类型的院校都不得不强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丰富和优化教学信息资源,提供灵活便捷的利用渠道,使学习者成为教学的主体,已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4.2加强民办高校教师对于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的了解和应用。

我们的调查发现黑龙江省民办高校教师对“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政策和方针的了解和应用”部分调查的总体均值为:3.0625,即“有时符合我的情况”并未达到“通常符合我”的程度。我们的教师应该在对于自己教授的科目有深刻的认识的同时,还应该了解国家信息通讯技术政策方针的内涵,能参与相关教改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并致力于实施这些方针政策。更高层次上,我们还应该依据学习者的实际状况整合信息通信技术在课程中使用。高校应该为教师提供相关政策规章信息及培训学习,使教师更好的了解最新成果和动态,将其尝试应用于课内外教学之中。

4.3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仍需加强,并鼓励将其能力转化为行为。

我们的调查发现我们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总体均值为:3.325。仍然未达到“通常符合我”的程度。调查显示我们能操作基本的软件和硬件,也能使用应用软件、网页浏览器、社交软件、展示软件和管理软件等(4.6250);也能根据问题和活动的实际状况灵活使用(4.1250)。但是未能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和获取信息、并与外部的专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也未能使用信息通信技术创建和监控个体学习者和群体学习者的活动(2.8750),更未能设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社区,来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反思学习(1.8750)。以上结果显示我们的教师还是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经历集中在课堂教学中,而忽略了信息技术和资源时代教学的延伸。高校应该重视和鼓励教师延伸课堂教学,完善教学环节中的预习和课后应用深化环节:提倡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习者协作学习和获取信息、并与外部的专家分析和解决他们的问题;设计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学习社区,来培养知识创造能力、帮助学习者进行继续教育和反思学习。

4.4加强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

我们调查发现我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来组织和管理教学的能力部分的总体均值仅为:3.0833。我们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面向整个班级、小组或个体学习者创建活动,并确保公平的机会(3.6250)。但是我们不善于:创造灵活的课堂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应用信息通讯技术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实现协作学习(3.0000)。我们也不能:在基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创新教育和继续教育中,在培训同事、创建和实现以学校为学习社区的愿景中起到了领导者的角色(2.6250)。所以,我们民办高校的外语教师在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同时,还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资源实现学习者的协作学习;同时用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创建学习社区,和同时分享和共建信息资源;并信息资源优化建设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4.5民办高校教师更应该关注自己的教师职业发展。

我们的调查显示我们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外语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和资源拓展自己的拓展自己职业发展方面的均值为:3.0417。其中我们能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资源扩展课程教学(4.2500)。但是我们不善于: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管理复杂的项目、与他人合作,也能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联系同事和外部专家(2.7500)。我们还不能:倾向于尝试和继续学习,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创建专业知识社区(2.1250)。所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今我们民办高校的教师更要关注自己职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资源赋予我们的优势: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创建管理复杂的项目、与他人合作;能使用网络获取信息、联系同事和外部专家;倾向于尝试和继续学习,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创建专业知识社区。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