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职业教育的未来十篇职业教育的未来十篇

职业教育的未来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4:27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1

职业教育是特指教育制度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民族职业教育是在民族地区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传授从事特定职业所必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等内容,直接培养该类职业所需要的从业人员,以此来促进民族地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地区的发展。本文结合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具有典型特征的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找出民族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民族职业教育的特点

 

1.1民族职业教育区别于民族地区普通教育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体制中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民族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以及对师资的特殊要求方面与普通教育相区别。

 

1.2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决定着职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是区别于普通教育的本质所在。深厚的理论功底可以为终身接受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民族职业教育还需要加强某一岗位的所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的教育。但在现代社会,职业不仅作为谋生的手段,也是劳动者快乐的源泉,展现自我的必由之路,所以劳动者健康的劳动者素质也是职业教育不可忽视的目标。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而普通教育面向所有社会成员,培养目标是全面提高社会成员的素质。

 

1.3课程结构

 

恩施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学生的3年学习期间里,前一年半抓紧理论课程学习,在后一年半时间内加强校企合作,将学生培养至社会,为学生的工作奠定基础。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职业教育虽然也学习普通文化课,但它学习文化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专业课程学习打基础,在课程安排上主要是以专业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和生产实习课程为主要课程,在安排方面留有约整个学制一半时间是在校企合作方进行实地操作实习,不忘职业教育初衷,为学生的职业提供基础。而普通教育以其培养目的为核心,安排课程主要是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素质的普通文化课程。

 

1.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与非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区别

 

由于民族和社会等环境的原因,民族文化特征突出,每个民族都保留有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地区这些特有的文化地域经济特征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与非民族地区的教育存在区别,我认为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是在学费方面,第二是对学生的资助及奖励政策方面,第三个方面是教育设施方面,包括教育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恩施职中采取免收学费,只收取住宿费与书本费,以此鼓励家长送孩子来学校学习知识与技术。而其他非民族地区,经济相对发展些,奖助学金评比更加严格,人数比例相对降低,除了国家省级院级以外,其他专门针对技能岗位的奖学金较少。但由于条件原因,非民族地区学习条件更好,基础设施也更充分,设备更新相对更快,学生实训机会更多。

 

1.5民族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学生进入主流社会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一方面旨在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同时,也需要将民族地区的学生培养进入主流社会,适应主流社会发展需要。民族地区培养学生进入主流社会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中等职业学校通过技能高考,同普高生一样可考入省内本、专科院校。二是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2+1”,“3+2”,“1+1+1”等教学模式,由大型企业提前预定(签约)学生组成的班级,通过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以及其他沿海地区知名企业合作,比如学生前一年在校学习,第二年企业到校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培训,第三年学生到企业实习,这样一些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培养地区人才走出去。

 

二、民族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妥善设计好基础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这三门课程,通过大量类似或接近未来职业岗位实际需要的实践与训练课程的设计和实施,以促进相应技艺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素质的养成,通过边理论边实践的方式给学生投课,大大提高了讲课的效率。职业学校需要两类师资:一种是偏重理论型的,负责向学生传授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另一种是偏重于实践型的教师,负责向学生传授实践技能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的实习。

 

未来民族职业教育将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日趋完善,将培养成更多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而又很紧缺的专业型人才,不仅会为促进民族地区繁荣富强,快速发展作出贡献,其积极输入到社会的各专业人才也将带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2

关键词:未来工作能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1未来工作能力需求的变化

1.1工业4.0时代

无论是德国“工业4.0”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还是美国“工业互联网”概念,它们的本质内容是一致的,都指向一个核心,即智能制造,也就是“互联网+制造”。机器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是工业4.0时代的代表。工业4.0时代有5个重要的特点:(1)互联:互联工业4.0的核心是连接,要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数据:工业4.0连接和产品数据、设备数据、研发数据、工业链数据、运营数据、管理数据、销售数据、消费者数据。企业利用数据分析,不断改善客户体验,满足客户对新商品和新服务的需求,生产和服务实现批量化个性定制;(3)集成:工业4.0将各种传感器、嵌入式终端系统、智能控制系统、通信设施连接形成一个智能网络。通过这个智能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以及服务与服务之间,能够形成一个互联,从而实现横向、纵向和端到端的高度集成;(4)创新:工业4.0的实施过程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制造技术、产品、模式、业态、组织等方面的创新,将会层出不穷,从技术创新到产品创新,到模式创新,最后到组织创新;(5)转型:由传统制造从大规模生产转向柔性化、个性化定制。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媒体和内存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快速推动了实体和虚拟世界的结合,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改变生产、产品销售方式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前的可能[1]。

1.2未来工作能力需求的变化

世界经济论坛最新报告预计,到2020年,科技的发展将导致15个主要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净损失逾500万个工作岗位。通过自动化或去中介化的方式可能将减少710万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也有210万个工作岗位将被创造,其主要集中在更为专业的领域,例如计算机、数学、建筑以及工程领域。传统的雇佣关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企业与员工之间是合伙人的关系,未来的工作也将由企业员工、自由工作者、外包和合作伙伴、人力资源平台、人工智能等协同完成。传统的雇员社会正在消失,员工将利用互联网知识、平台,创造任何自己想要创造的价值,未来的工作方式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世界经济论坛在2016年开启了对“未来工作”的研究项目,从15个经济体的10个行业中选取了当今最大的企业,针对从现在起到2020年科技对就业、工作和技能的影响,调查了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受访者认为,到2020年,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和系统性技能的需求会远远高于对身体能力和知识性技能的需求。2020年的技能需求度依次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36%、社交技能是19%、过程技能是18%、系统技能是17%、认知能力是15%、资源管理技能是13%、专业知识和技能是12%、身体能力占比4%”。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重视度已从传统的占绝对优势下降为12%[2]。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必须从单纯重视职业技能转化为培养学生具备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团队协作,创造性地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教学主体,实践和公共理论课为辅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工作能力需求的变化。高职院校必须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技能教学与创新教育的融合、高职学生创业实践的模式进行再认知,通过建立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实施跨学科融合教学,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3-4]。

2高职院校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认知偏差

2.1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西方国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即创业教育(enterpriseeducation)。创业教育的价值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即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开拓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我国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颁布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席卷各行各业。以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以创业带动就业,提升就业质量是当前社会背景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部分高职院校对高职创业的理解存在偏差:(1)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培养企业家和创业者,而学生连工作都找不到,怎么做企业家。(2)大多高校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致富教育”。常认为学生组建团队参加“挑战杯”和创业大赛,就是创业教育;在课堂上强调学生赚钱的本领和财富积累,就是创业教育。(3)认为高职学生创业就是学校申请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各二级学院上报几个认为比较有前途的创业项目,学校给每个项目划定场地、指定指导教师,学生作为法人注册公司,各级领导巡查一番,至于后续经营怎样就无声无息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积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是一种关注人的发展和人生规划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只传授理论,还是重视创业大赛排名,还是要求高职学生普遍去创业都是错误的。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3.1拓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企业发展是社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创新创业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不懈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至少是双主体的参与,即学校和企业。是什么因素导致我国目前企业参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够呢?调查显示,企业认为目前影响校企合作的关键因素是:校企双方缺乏沟通、信息渠道不畅(40%),缺乏合作机制(24%),缺乏政府鼓励或政策支持(18%)以及学校缺乏针对性(9%)等。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取决于高职院校的合作意愿,还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从根本上讲,以共同利益链拉动产业链、创新链,促进两个主体积极参与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是实现双方共赢的关键。高职院校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高职院校必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利用区域发展的数据,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利益点,要根据经济和企业发展所需人才来对专业设置、课程选择、人才培养方式等做出调整。高职院校必须积极承担企业的相关研究项目,如市场调研、项目策划、技术研发创新及市场推广、业务能力培训。反之,企业则可以结合自身的产品/服务,参与支持高职学生的创业项目(如店铺装修、员工培训和创业发展指导等)、参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参与指导学生的技能大赛、给学生提供毕业实习的机会等。

3.2实现专业技能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在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2015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3.9%)高于本科毕业生(2.1%)。高职学生一般表现为不喜欢长辈及教师的高压控制、不喜欢死记硬背和勤奋做题,但他们具有好奇心强、创意点子多、敢闯敢干等优点。目前课程教学中所采用的任务导向、项目引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强调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训练。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不同专业的特色,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技术服务等教学方法[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精神,实现专业技能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赵世磊,张彦卿,部宗娜,等.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职教通讯,2017(2):63-66.

[2]姜运隆.跨界与协同: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审视及机制研究———基于第四次工业革命视角[J].职教论坛,2017(2):22-25.

[3]杨理连,邢清华.高职教育深度校企合作机制创新的再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3(24):16-18.

[4]李毅彩,李叶红,张刚平.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学生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5(10):224-225.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3

郑学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由于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外流使得吉林省新生人口逐年减少,也导致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生源危机,

建议有关部门关注生源危机对职业教育的影响,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关键词:人口出生率;新出生人口;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教育以人口为对象,人口的数量、结构及波动,会给教育带

来直接而深刻的影响。我国以往在制定教育发展战略时过于重视

政治经济和文化因素,而忽视人口因素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人口

预测是科学制定教育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前提,而人口的发展有其

自身的规律性,教育规划要充分考虑人口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以

往的问题在于,教育学家一般不会将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性纳入

其研究的视野,而人口学家对人口发展的新形势对教育发展的实

质影响又关注不够,由此产生决策的科学性不够。今后应加强教

育学与人口学二者的联合,尤其是人口学家应该而且能够在这一

方面大有作为,为教育发展的科学规划、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随着我国出生人口下降拐点的出现,未来15年我国18岁至

22岁的大学适龄青年将逐年下降,预计至2018年,大学适龄青

年仅为2008年的58%。随着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导致18岁到

22岁适龄大学生青年数量的减少,将直接导致各级各类学校的生

源危机。截至2012年年底,我国小学总数为28.02万所,对比

1992年的的71.3万所小学,17年来一共减少了43.28万所小学。

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连续递减13年,1996年曾达到最高峰约1.36

亿人,之后逐年减少,到2012年已下降为约1亿人,平均每年

减少272.6万人。这种由学龄人口减少导致的生源萎缩冲击波,

将依次冲击中学和高校。首先受冲击的必然是各类民办学校,而

后就是层次较低的中等职业学校和高职院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必须加强人口发展趋势预测,合理规划职业教育的规模和布局。

一、吉林省近年来人口发展呈逐年下降趋势

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显示:1995年吉林省人

口出生率为12.9‰,而至2011年已下降至6.53‰;1995年新出生

人口为33.44万人(当年总人口2592.0万人×人口出生率12.9‰),

而截至2011年出生人口下降为17.95万人。16年的时间人口出生

率下降了一半,新出生人口减少了15.49万,比我省近几年每年的

高校招生总数还多。另外,根据《吉林省统计年鉴》的阅读说明,

一些年份的新出生人口数量是根据人口出生率和总人口计算的。

二、吉林省出生人口逐年下降的原因

吉林省新出生人口从1995年的三十多万人骤降至2011年的

十五万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导致我

国出生人口急剧下降的主要原因。从1971年开始我国全面开展

计划生育,以国务院批转的《关于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报告》为

标志,全国城乡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开始,首次明确了“晚、稀、

少”,(晚生,生育要有间隔,少生),“最好一个,最多两个”

的具体生育政策。从1979年开始计划生育工作全面而坚决,党

和政府大力号召实行计划生育,中央发出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

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

只生育一个孩子。吉林省人口计生委主任于洪才在一个会议上透

露,实行计划生育的30年来吉林省少生了1000万人口。

其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也是造成吉林省出生人口急剧下降的

原因之一。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和一些中原内陆

省份的经济形势突飞猛进,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

大量的商机和就业机会,而反观吉林省仍然属于农业大省,始终处

于经济落后省份,一些在解放前和解放初期“闯关东”的山东籍、

河南籍、河北籍的移民大量举家回迁,许多高等院校毕业生涌入“北

上广”,也有许多学历并不高的年轻人选择到经济发达地区闯荡,

还有许多朝鲜族年轻人选择到日本或韩国发展,等等一系列源自于

寻求创业和就业的省际间人口迁出或国际间人口迁出也造成吉林

省出生人口骤减。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1995年11月1日

至2000年10月31日的5年间,吉林省永久性迁往外省的人口为

60.8万人,而同期迁入的只有30万人,且只是暂时性居住。

除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大规模人口迁出两个主要原因,导致

吉林省出生人口下降的原因还有年轻人的婚姻观和生育观在逐

渐西化,一些高学历的年轻人大多选择晚婚、晚育甚至不育。

三、吉林省出生人口下降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中等职业教

育又分为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职业高中、女子中学、民办中等

职业技术学校等多种形式,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公办高职学院、民办

高职学院以及本科院校开办的专科班。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初中

毕业生,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或中

等职业学校的对口生。总结我国实行教育体制改革后十几年的实

践,无论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都处在招生环节的最底

层,也就是说初中毕业生实在无法进入任何一所高中的情况下才会

选择中专,而高中毕业生也是在经过所谓一本、二本甚至三本等院

校层层筛选过滤之后,实在无法进入本科学习的学生才可能进入高

职院校。从根本上说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是否充足要看高中招生以

后还能剩多少,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要看本科院校招生后剩多少,

没有一个成绩突出的孩子愿意选择职业教育,也没有一个家长愿意

把孩子送入职业院校。说到底职业教育在招生过程中只能望人项

背,仰人鼻息,在生源大战中永远是输家。

而实际情况是:1995年全省小学在校学生269万人,初中在

校学生109.6万人,高中在校生19.2万人;2011年全省小学在校

生143.9万人,初中在校生75.2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47.9万人。

也就是说从1995年到2011年全省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25万人,

初中在校学生减少了34.4万人,而普通高中在校生却反而增加了

28.7万人,根本就没有给中等职业教育留下招生空间。再看高等

职业教育的窘境:1995年全省普通高等院校招收本、专科学生

3.2万人,2011年招收普通本科、专科学生16.3万人,已经接近

全部高职毕业生的80%了,同样没有给处于边缘的高职院校留下

多少生源空间。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多年来坚决彻底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严重

的人口外流导致吉林省新生人口数量急剧下降,使得各级各类学

校的生源也迅速减少,而受到生源危机影响最大的除各类民办学

校以外就是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了,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充分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4

一、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教育救助的困境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把救助管理设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列为“十一五”期间公共服务的重点工程。2006年7月24日,民政部依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专门印发了《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基本规范》。政府部门有责任“对年满16周岁有就业能力并登记失业的流浪未成年人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为流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创造条件。”然而,流浪未成年人愿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学生不愿学,教师绝对教不好;流浪未成年人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社会工作人员无论怎么努力,都可能事倍功半。根据2005年“北京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研究”课题的调查,相当多的滞留在救助中心的儿童缺乏学习愿望,在接受该课题组个案调查的孩子中,有36%表示“不愿意”继续上学。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清楚。本文将从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

二、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教育私人决策分析的理论基础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建立在“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基础上。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在古典经济理论中,经济人掌握完善的信息并具备完备的知识,能够作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最优选择。后来,美国经济学家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性说”和因此而引申出来的“寻求满意的人”的假设。这里所说的有限理性是指受到较多限制的理性,西蒙认为人的理性受到三种限制,一是每一备选方案所导致的后果的不确定性,二是不完全了解备选方案,三是必要计算无法进行的复杂性。因此,最优化决策变为满意化决策,与此对应,“追求最优的人”变为“寻求满意的人”。由此假设可推出,尽管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主体投资的重点不同,但其决策模式却基本一致,即都是依据对投资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投资成本进行比较作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定。流浪未成年人同样是“寻求满意的”“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在面临是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救助还是继续流浪的选择时,在诸多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中,其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经济因素,即流浪生活和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救助两种生活方式的各种形式的成本与收益的比较。

三、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教育的私人成本和收益

教育投资的私人成本是指个人为自身接受教育所付出的成本。流浪未成年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救助的私人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心理成本三大类。流浪未成年人个人支付的职业技术教育直接成本包括学费、书籍费以及超出不上学时的那部分生活费用,如果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技术教育是由社会或政府全额救助,那么直接成本可能为零;如果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技术教育是由社会或政府部分支助,那么直接成本大于零。流浪未成年人个人支付的职业技术教育间接成本或者说机会成本,包括其由于接受职业技术教育而放弃的流浪生活的一切收益。流浪生活对于流浪人员来说是有收益的,一是经济收益,一些流浪未成年人的原居住地非常贫困,家庭收入极低,因此其流动的机会成本趋向于零,而在流浪地,流浪未成年人多多少少能够得到比在家乡更高的收入;二是心理收益,流浪生活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有苦,但也有乐,具有符合人的本性的一面,人类在原始社会时期过的本就是一种流浪生活,在人们的意识深处极可能还潜藏着流浪习性,吉普赛人和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常常成为文学、艺术所热情歌颂的对象正说明这一点;流浪未成年人个人支付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心理成本,包括(1)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期间学习时的苦恼;(2)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期间非流浪生活的单调乏味;(3)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期间对未来不可确定性的风险焦虑。

教育投资的个人效益就是预期接受教育以后获得更高的收入,但将来才可能获得的较高收入必须能补偿目前的投资成本。除此之外,个人教育投资增加还会有非直接的经济收益与非市场收益,如增加福利收益、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工作条件、增进健康、提高闲暇质量等。流浪未成年人接受了职业技术教育以后,有可能获得一份较稳定的工作、较稳定的社会生活和较高收入。但这种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流浪未成年人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作出预测。在全社会失业率较高,很多大学毕业生都面临就业难的背景下,流浪未成年人对职业教育的个人收益预期显然不会很高。

流浪未成年人面临是否接受职业技术教育的选择时,将依据以往生活经验,对投资的预期收益与预期投资成本进行比较,作出是否进行投资的决定。

未成年人流浪行为产生于社会失范、社会联系缺乏、社会环境不良和自我适应不良等原因,流浪作为一种生存状态或生存方式与一般人的价值观念相背离,“流浪状态和流浪生活是一种当事人的无奈。”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流浪状态和流浪生活又是一种当事人的理性选择。流浪未成年人之所以缺乏学习欲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流浪生活给其带来的收益(或者心理满足感或者说效用)较大,而接受职业技术教育救助的成本现值可能远远大于收益现值。

四、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教育投资问题的对策

1.增加流浪生活成本。流浪生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流浪生活需要支付的费用,间接成本是流浪者原住地的生活福利。增加流浪生活成本即可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是严厉打击流浪未成年人背后的势力,二是帮助流浪未成年人家庭及家庭所在地提高收入,改善生存状态。

2.减少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技术教育的私人成本。国家应全额拨款支付流浪未成年人的职业技术教育的费用,实行公共财政政策,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优效公共产品。在未成年人职业教育救助保护工作中,开展心理咨询,解除流浪未成年人心理障碍,定期回访,了解儿童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其降低职业教育心理成本。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成本与教育时间相关,时间越长,成本越大,因此流浪未成年人职业技术教育应该尽可能在短时间内让其掌握一门有用的技术。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5

【关键词】高职体育;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研究

要提高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使培养出的人才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高职体育课程开发和设置需要进行积极地创新、改革。而开发和建设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措施,这种课程设置符合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对高职体育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建设要与职业实用性的要求相适应

在高职院校开设的有不同的专业,包括教育专业、机电专业、化工专业、信息专业等等,不同的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的工作不同,工作的性质,劳动强度以及职业实用性等都有区别,这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就有区别。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区别对待,比如,财经专业毕业的学生是以从事财务部门、金融部门和银行等企业单位为主的,工作对学生身体的静力性、耐力,手指的灵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在工作中需要长期静坐,身体的上肢和腰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所以在进行课体育程建设中,要多多选择一些球类、体操和健美操等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锻炼中减轻疲劳,加强学生身体基本素质。再比如,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的是文秘工作,在工作中需要做大量的脑力劳动,同时,这种工作对学生的气质和形象要求也较高。因此,对此专业学生在进行体育课程选择时,就要综合考虑这方面的内容,通过体育项目选择学习,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在体育课程设置上,就需要开设一些形体和健美操等课程教学。再比如,对于机电专业的学生而言,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创设中就要考虑这部分学生未来工种的特点,这个专业的学生未来工种的性质主要以混合劳动为主,毕业生不仅要掌握机械的操作过程,掌握机械的运转和维修等相关专业知识,同时,毕业生也需要在车间熟练地操作机车等,这样,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上,就要能够设置一些能够提高学生基本身体耐力的项目,同时也需要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在课程开设中,要以器械体操为主,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一般身体素质,同时,还要增添一些技巧性的体育项目,以促进学生身体灵敏度的提升。因此,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在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展中一定要能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职业特点,要与学生未来职业的实用性的要求相适应。

二、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模型需要注意的问题

要成功构建“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基本框架模型,需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不同专业与工种、工作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学生所学专业与未来参加工作之间的联系,找出联系点,在体育实用性课程设置中,要把相关内容体现出了。第二,研究者要对与学生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选择,在学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未来工作具有一定的联系,但在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中,要对与专业相关度较高的运动项目进行对比选择,把相关度最高的体育项目选择出来,并在课程设置中有所体现。第三、在教材、教学教案的编写时,要根据所选取的体育教学项目,进行设置,这样,才能使课程设置更具有针对性。第四、在教学中要更好地实施教学项目,在教学组织形式,方式和方法上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和选择,尽可能是之能够与未来从事的工作相适应。第五,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状态,向主动学习转变,使学生能够有效学习体育,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需要。另外,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目标能够顺利实施,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还需要对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评价,并根据评价及时调整和完善体育教学活动,使之能够更为科学和完善发展。第六、通过体育职业实用性教学活动,使学生建立积极地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确保学生未来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使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三、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教学,这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对学生未来成功就业,就业后有效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要积极研究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使之能够不断得到完善发展。

高职院校要能够根据自己院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各个专业的特点,实施职业实用型体育课程教学。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在开展一学年的体育基础课和选项课的基础上,以同一个教学系或者是同类专业为基础进行分项教学,在第二学期进行职业实用性体育必选课教学,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基础体育素养和专业体育素养都能得到发展。第二种教学模式是在学校开设同一专业或者是相近专业为基础的职业实用性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受学生的喜爱,对于学生的专业体育素养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不能搞一刀切,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技能和能力,需要不同的身体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需要。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研究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课程设置要与之有效结合起来,以发展学生职业素养为中心进行课程设置。另外,在课程教学中,也要综合考虑学生未来的工作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更有针对性,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体能,使学生获得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6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中职生终身体育

中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线工作技术人员,实践操作能力强是中职毕业生的主要特征,也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200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要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体育课作为一门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程,不仅要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更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发又给中职学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为了使学生顺利地掌握职业技能,必须发展某些对具体专业影响最为重要的身体素质,使用体育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地保证中职生未来职业劳动所必需的技能和运动能力得到发展和完善,从而增强职业教学效果,提高在独立生产活动中保持良好状态的工作能力,但目前绝大多数中职体育课程内容陈旧,不能突出学生将来职业对身体素质的需求。

1.职业实用性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含义

职业实用性体育是指以“准职业人”(学生)目前所学专业、未来可能从事的第一职业岗位能力需要特征为工作任务,以培养和完善从事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体能、终身体育锻炼能力、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和综合职业素质为教学目标而设立的体育课程[1]。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即人的一生中都要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2]。

我认为,学校体育是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而中职学校体育又是中职生即将走向社会工作最后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在此阶段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让学生学习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还要学习与职业相关的体育保健知识,提高防范职业病的意识和能力,选择有助于防治职业病的体育手段进行锻炼。不仅充分体现了体育与健康“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而且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2.职业实用性体育对中职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影响

2.1职业实用性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中职学校体育课程是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培养体育兴趣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对体育项目形成多元化个性需求的重要阶段。此阶段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起到一个重要的链接纽带作用,对于形成终身体育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中职体育学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仅要为学生学业和将来工作创造良好的身体素质条件,还要为学生将来的健康生活方式和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

2.2职业实用性体育有利于转变中职体育教学观念,深入认识终身体育。

中职生未来的专业技能,需要良好的体魄支持,在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体育活动能力的基础上,灵活多样地开发一些适应学生未来职业特点和工作需要的实用性体育训练。学生可以有目的地进行某种体育锻炼,培养满足职业体能需要的能力[3]。作为中职一线体育教师,我们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需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体育实用性课程,培养学生适应就业所需的体育能力、自我保健能力、心理控制能力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将有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劳动竞争或职业转换中奠定良好的体质基础,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3.职业实用性体育对中职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影响

能力是知识、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学条件和实践途径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综合心理特征。体育能力则是一个人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素质和体验等诸因素的综合能力,并在参与具体体育活动中可体现出来的各种锻炼方法和健身手段[4]。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必须建立在教师钻研体育教材和充分了解学生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服从于目标,服务于目标,教学手段上注重诱导、激发与调节、控制。在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内容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学大纲入手,还要与各专业理论和实习指导教师充分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专业体能需求,结合学生未来职业的特点,抓住体育教学与职业技术所需体能的结合点,根据不同专业有针对性地设置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在全面提高中职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其职业特殊身体素质,减少职业病的发生,增强学生未来的职业适应能力。

以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为例,护生今后所从事职业的主要劳动特点是长时间站立,手指、手腕要求高度灵活、经常上夜班,休息不好等,易患神经衰弱、下肢静脉曲张等职业病。体育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发一些发展提高手指、手腕各关节灵活性和增强人体的抗疲劳能力的体育项目,还要教她们一些踝关节伸屈活动的徒手体操,使腓肠肌能发挥有效的泵作用,促进下肢血液的回流,减轻浅静脉内的压力[4]。在对护士本人的形象气质方面,有针对性地开设形体礼仪、健美操、韵律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提高学生的职业气质与修养。也可根据护士服务对象的不同,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医学知识,教一些适合她们学习、记忆的徒手体操,指导学生创编各种简单易行的保健操,并把这些动作的运动解剖原理、生理保健和康复知识告诉学生,以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工作中应用。

中职教育是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学校体育教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终身体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运用现代的体育教学理念和手段,科学地引导学生在中职教育阶段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其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翁惠根,钱利安等.银行柜员职业适用性体育教程[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施秋桂,李骁天.社会进步、人类健康与终身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8:1021-1023.

[3]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3-74.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构建内容运动训练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a)-0049-01

1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本概述

1.1定义

职业实用性教育教学是指在原有的一般体育教学基础之上更新的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体现教学,这种教学主要在形式、功能以及一般的素质练习之上,结合职业的工作特征进行开设的课程。这种教育体系和职业岗位知识、个人素质以及个人的职业技能具有十分重要的关系,这门课程一个很突出的特色即职业的实用性,这种特色集体育教学和专业的职业为一体,以体育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以便使学生适合未来的发展需要。

1.2目标

(1)使学生毕业之后成为新一代的实用性人才以及全面发展的职业性人才,这种人才对学生的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加能适应长时间、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化工作发展需要。这种教学方式也更加能发挥其实用性和应用性教学特征的作用。

(2)积极研究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实用性体育教学逐渐走向完备,采用老师教学和学生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便更好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使体育教学步入实用性和应用性的人才发展轨道。

1.3作用

(1)实行职业实用性教学模式,使高校的学生毕业之后,在岗位上能够更快的适应岗位的发展需求,并使自己的职业性身体素质能更好的为自己的工作服务。使自己容易受到人才市场的青睐,也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能更多的受益于自己的体育教学生涯,并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加具有活力。(2)实现职业性实用性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岗位习惯的养成,为学生在将来就业生涯里,养成闲暇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这样,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学生将来就业的时候产生职业病,以消除就业疲劳状态。努力发展体育实用性教学,使学校的实用性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能够对学校的体育教学学以自用,从而使自己受益终生。

1.4实践的意义

从高职院校的定位和目标来看,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实行高校职业实用性教学的一个主要的目的是要把学生培养成面向市场的发展需要的实用性人才。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的教育提倡的是能力为本的教育,这类学校的教育主要是为了使学生能够在步入社会的时候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这是一种准备性的教育。实用性的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实训是实用性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这种教育形式最能体现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特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快速掌握科学技术和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这种方式有利于解决用人单位急需人才的问题,以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

2教学内容的使用依据

职业性体育教学是一种与职业具有密切联系的教学形式。这是一种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业性、高仿真性以及模拟性等特点的特殊教学。高职院校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一个学校具有很多专业,这使得现在的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内容或者方法与高职的专业性教育没有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高职体育的教学内容制定的依据是,学生未来职业的形式、性质、特点、工作的姿势等。这里的工作形式主要包括了工作的姿势、动作的速度、幅度等;工作的条件指的是环境的温度、风的力度和速度以及水流的流量、振动的幅度等。这里的工作性质既包括了脑力劳动又包括了体力劳动,还包括了体力和脑力的混合型劳动。这里的工作特点指的是工作的负荷量、心理所受的压力、作息制度、职业病等。工作姿势包括了站立的姿势、伏案的姿势以及行走的姿势。把姿势作为职业划分的标准,这种划分的方式,具有普遍性的特征,通过对这种特征进行辨析之后,可把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分为普通专业和特殊专业。普通专业的职业教学内容是把岗位的工作姿势作为划分的依据,特殊的专业则以专业的特殊性作为化分的依据。把工作的姿势作为划分的依据专业,需要把未来的工作形式、工作的条件等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适应发展的需要,在对内容进行选择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选择的内容需要把未来的发展作为基本考虑点;第二,选择的内容要与未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本身的特征相结合;第三,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第四,使自己的选择一定程度上矫正职业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第五,教学的活动区域要尽量和所选专业的就业环境靠近,以便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未来的发展需要。

3实例说明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教学策略

3.1因材施教

现代社会的职业种类繁多,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区别教育,因为不同专业学生的发展方面不一样,他们需要适应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一个机械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基本上与机械挂钩,具体的可能是钳工、车工等,这种专业需要具有很强的耐力,因此,在对这种专业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加强耐力上的训练,体育活动的内容可设置为健身跑、杠铃、哑铃等,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体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耐力。通过锻炼加强了学生未来的适应能力。又比如男子200米弯道技术,这项技术的特点如下:需要运动员在不断的奔跑中改变身体的方向;奔跑的身体要克服离心力的作用。这两个特点使得它在技术教学中具有很大的难点。要想做好这项运动需要学生具有很大的决心。这项技术很大程度上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判断力,以及吃苦耐劳的能力和抗诱惑能力。这项技术对新闻学专业的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新闻工作者本身就需要具有很强的判断力、反应能力、耐力以及抗压力,没法对一个事件进行准确的及时判断,那么事件的新闻性就没法很好的体现出来。跑新闻是一个很辛苦的工作,要坚持在这个行业干下去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一个没有耐力的人是没法胜任的。即使有了一定的反应能力、判断力以及耐力,还是不够的,因为在新闻的世界里,发生的纠纷事件数不胜数,由于这些事件给新闻工作者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是很大的,这需要新闻工作者具有强的抗压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优势发挥的同时,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

3.2模拟教学

根据实际的发展需要,教师注意加强学生的模拟性教学。加强模拟性教学的一个主要的手段是体育教学,以一种近似体育教学模式,加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以便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志刚.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8,15(7):74-75.

[2]唐昊.高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构建[J].经济生活文摘(上半月),2012(4).

[3]王广明.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11):127-128.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各个高职院校更多的都是照搬本科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重视课堂教学,重视理论知识的培养,然而,高职院校和本科学校无论是在教学方式,学生特点上都有很大的不同,同时,体育教学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因此,高职院校完全照搬本科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业的需求,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建立联系,建立起一套真正符合高职院校特点的,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未来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

一、体育教学模式内涵阐述

要认知阐述体育教学模式的内涵,我们首先要明白,体育教学模式是从教学模式里发展出来的一个概念,因而,我们要阐述体育教学模式就应该从教学模式方面开始。教学模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国内外对于教学模式的理解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无统一的看法。例如,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就认为,教学模式是由不同教学形式和方法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顾明远先生认为,教学模式具有直观、假设、近似、完整四大特性,同时认为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反映教学理论逻辑的,能够促使教学任务完成且能保持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正因为对教学模式的多种理解,使得体育教学模式的理解也是多元的。例如,学者毛振明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表现特定种类的教学思想的一种程序,有稳定结构和全面的体系;学者赵立则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展现体育这一学科的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单元,除了稳定的结构和全面体系之外,还有着非常独特的教学过程。

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建立的依据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特殊的属性,同时,体育教学也有自身的学科特性,而这些也成为了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主要依据。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促进学生健康为基础,培养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世界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之时,发出的言论,为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也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教育要为个人生存于这个社会做准备,然而又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生存这么简单,也是为了社会储备有用的人才,最终是在为国家民族的前进发展而培养有用之人。高职院校的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既是职业教育就应该围绕职业教育这个点来培养学生,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构建体育教学模式都必须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这也就是体育教育模式构建的一个主要依据。当下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大多照搬本科学校的教材或者沿用过去中专的教学形式,这与当下社会需求不相符合,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自身特性,也不利于学生发展,因此,我们在构建体育教学模式时,是要通过体育教学所具有的教育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整体认识,为学生未来更快的适应社会和岗位奠定基础。

另一方面,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和能力。高职院校进行的是职业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便是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性,而另一个依据则应该落脚于体育上。体育本身有其自身的学科特性,一方面,是帮助学生强生健体,打造一个好的体魄。二是,培养优良的品性,能吃苦耐劳,不骄不躁,加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所以,我们在构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之时,必须要紧抓体育自身的特性。于此同时,当下社会,行业众多,各行各业,各色的岗位对人们的要求并不相同,要求人们具有的身体、心理素质也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建构的时候要考虑到,将体育教学与学生未来可能会从事的行业连接起来,根据未来行业、岗位所以需的身体心理素质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培养学生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不断的自我提升的好习惯,这也是体育教学所能做到。最终,能够增强学生的在岗位上的能力,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和过硬的心理素质。

三、对体育教学模式构建提出建议

(一)在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中融入体育指导思想。

构建体育教学模式,如果没有核心的思想融入其中那么模式就只是机械的一个框架,在实际操作中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们势必要将正确的思想融入模式之中。我们应充分重视学生主体性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体育教学模式中坚持这样的指导思想,最终完成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具体说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是要将健康摆在首位,贯穿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整个教学中要始终与职业所需的能力密切相连,从而服务于个人,服务于社会,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当下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迎来了一个全方位的改革时期,作为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体育教学模式自然引起我们的重视。教学模式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程序,显然,一套体系是无法适用于所有的体育教学内容、体育课程的,面对不同的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课程,当然需要配以不同的体育教学模式。现在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根据不同的专业性质,不同的职业岗位需求,来选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体育课程,这样就出现了教学内容的多样,过程的复杂,发展的多个方向,因此,这必然是要求我们不能机械的使用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体育教学模式的多元化,灵活的运用多种体育教学模式,最终顺利完成体育教学。

(三)课内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

从众多的资料和专家学者对体育教学模式的阐述中归纳总结,笔者认为,高职体育教学模式其关键在于学生能自主进行体育锻炼,进而达到终身锻炼。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保持健康,为学生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良好的品质,而这些东西的形成是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学生在校的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可以将我们的体育教学模式构建为一个课内教学结合课外体育锻炼的体系,也就是为了能培养学生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在未来也能学会锻炼、理解体育、真正热爱体育,进而终身体育锻炼。所以,我们要建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模式就要把体育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模式,在明晰了内涵,明确了其主要依据后,融入体育指导思想,多种教学模式化的灵活运用,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是未来发展完善的方向。

参考文献: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未来发展 规划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与财政部门联合实施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不仅促进我国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教学技术和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还使普通高职院校的改革及发展得以借鉴,为我国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示范进行时间比较短,有些高职院校的教育理论及实践经验不足,导致该建设计划工作没有真正落实到位。因此,我国高职院校还需要在一定高度上科学、合理地为未来发展做好定位,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质量,并提高其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地位。

1我国高职院校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很多都是采取中专合并或者以其他高职院校合并建立而成的,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其教育规模也得以飞速发展,数目不断增加,同时各高职院校也不断扩大招生,使在校生达到900万人,我国各高职院校的发展,对高等教育迈入现代化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高职院校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虽然学校规模扩大,但在教育教学上以及学生素质水平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虽然学校数量是不断增加,但在建设上却并没有自身独特的方法;各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不断上升,但全国的就业率却在不断地下降;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相对于本科院校就普遍低下,但对于国家正大力支持的中职院校又有其优势。国家为了加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高职院校教育理念的政策,进而逐渐、普遍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免费制度。①一旦此制度在国内实行,必会增加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吸引力,对于高职院校的招生势必形成压力。另一方面,我国高中毕业生人数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换句话说就是高职院校招到的学生会有所减少,而且由于有些家庭经济收入比较高,有不少高中学生放弃高考而选择到国外留学,而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本科院校根据高考人数的波动,也会通过降低录取分数线的方法来进行招生。照这种情况下去,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的地位将会下降,若不及早进行教育改革或制定未来发展方案,高职院校面临的将是生源危机。加上近几年来由于我国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有大量内地劳动力从沿海地区往内陆地区陆续迁居,导致沿海地区一带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有些高职院校是附属国内公立高校的独立教育机构,其扩张意图及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国内还形成一种招生新潮流,其力量不可忽视,和其他普通的高职院校是不可比的,只会让更多高职院校陷入生源危机当中;还有就是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或者方法让人无法预料,如有些高职院校就已经从“政策主导计划”转变成“学生自主”的形式,这样又给那些没有及时采取招生计划的院校当头一棒,加剧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②

2高职院校未来的发展之路

2.1教育管理职能改革

国家教育机关管理部门,特别是省市级的教育部门应加快对教育的改革开放,给我国普通高职院校特别是民营的高职院校实行放宽政策。使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能够自由发展,并贯彻落实邓小平提出的“改革有风险”“摸石头过河”的政策,进行开拓创新的思想。各省市也要根据其所在的环境不同、地理位置不同、经济发展不同、市场需求不同、以及所需人才的不同,制定符合该地区高职院校发展的规划,使该省市高职院校依据本身具有的特色、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而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还应选择对市场化的方法对高职院校进行设立学科和专业,人才引进、教学模式改革等也可采取此方法。

2.2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在办学时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方法,用来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未来又好又快发展目的。高职院校主要的任务就是育人,故要把人作为根本。高职院校如从学生角色出发,就应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是高职院校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发展的承载者;如从教师角色出发,教师是高职院校教授知识,进行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资源,同时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以及主要支柱。不仅要关心学校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更要让教师在教学中感到愉悦、开心,高职院校还应注重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进而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建设一支高质量、高内涵的师资队伍;另外,高职院校还要关心学生,主要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还重点关注学生心理需求,在就业指导方面高职院校要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就业信息服务,努力做到把职业教育并入产业链。

2.3健全高职院校教育研究机构

高职院校的教育研究机构应进行完善以及加大力度达到好又快的发展,为我国高职院校提供所有有关教育及毕业生就业服务。如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形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水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各高职院校发展实践经验以及其发展趋势,为我国各高职院校未来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2.4建设有自身特色校园文化

开设学校的主要目的就是把我国传统文化及外国先进文化以及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构建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是势在必行的,校园文化是我国高职院校精神思想、教学理念、学生管理及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各高职院校在构建校园文化时一定要有自身所特有的优势,应用“文化育人、文化兴校”作为办学目标,在学习学院久远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系统规划”的办学原则,加快对校园物质文化的构建,还应在物质文化基础上表现出“职业性”特点,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拥有更多的体验职业环境生活的机会;规范与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积极激励作用,提高对学生的“创优、创新、创业”文化教育水平;并引进及借鉴外国及知名企业文化元素,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定向教育和职业性格塑造,③进而实现我国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目标。

职业教育的未来篇10

一、普通高中职业规划教育的主要内容

1.高一年级

在高中阶段确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时,必须注意到我国大多数初中没有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学生普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这一事实。同时,高一学期末学生要进行文理科的选择,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的第一次选择,因为文理分科会在一定范围内限定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继而影响到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定向。因此,在高一阶段,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对职业规划相关理论的学习上,并且针对文理分科教育学生对自身的个性、兴趣、能力倾向有初步的认识和把握,从而客观、科学地选择文理科。

(1)引入职业规划概念

教育学生基本掌握职业规划的概念及职业发展理论,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分析自己已经经过的发展阶段、现在所处的阶段、将来要经历哪些阶段;使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步骤,即确定志向—了解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职业选择—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确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让学生理解高中阶段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使职业规划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职业规划教育的顺利开展作好准备。

(2)唤起自我认知意识

教育学生通过各种测评来科学、全面、理智地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计算能力、组织能力、身体素质、灵巧程度、创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的能力。比如运用“斯特朗兴趣问卷”、“库德普通兴趣量表”测试学生的兴趣倾向,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分析”了解学生的人格特征,使学生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从而扬长避短、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教育学生正视自己测评中的长处与不足,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是否可以弥补又该如何弥补,并能写出自我测评材料,提出改进方案。

(3)合理选择文理科

教育学生在充分认识自己、对自己作出科学评价的基础上,再结合对未来职业的基本定向选择文理科。文理分科将会影响到高考专业的填报,继而影响到未来职业的选择。可以说,文理科及专业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未来职业的初步定位,是未来职业选择的起点。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因为高一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可能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等因素的变化及课业难度的增加而产生较大的波动。只有符合自己兴趣、能发挥自己特长的选择才能为将来的学习增加动力。教育学生勇于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责任,父母、老师的意愿只能作为一个参考,最终的选择要靠自己来决定,要克服从众心理和依赖思想,以免将来因为糊涂或被动地选择文理科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高二年级

通过高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职业规划理论和自身个性特征已经有了相对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在高二阶段可以让学生对职业世界展开探索,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使他们在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世界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一阶段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更多地加入实践和体验的内容,活动要贴近社会生活,让学生实际检验自己在前一阶段形成的认识,把学习到的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

(1)对职业的初步探索

教育学生注意了解、收集各行业的最新资讯,如行业特点、就业机会、发展前景、薪酬情况、工作条件、工作环境、从业要求等;引导学生初步设想自己将来打算干什么,希望选择怎样一种生活方式,将在社会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让学生明确自己喜欢的职业将需要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哪个范围的知识基础,从而使学生了解从事一种行业必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职业价值观的培养

教育学生懂得选择职业不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个人发展的需要,把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教育学生明白职业生涯的成功并不是仅以金钱、权力、地位等这类外显的东西来衡量,而是应该看职业能否带给自己工作的快乐、能否促进自己的生涯发展、能否实现自我价值;教育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成功主要靠自身的能力和不懈的努力,而不能单纯归因于机遇、家庭背景或社会关系等因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坚定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教育学生学会从自我做起,能够为自己的未来承担起责任,而不是依赖父母、老师,能够承受打击和挫折,勇于创新,知难而进。

(3)对职业环境的分析

教育学生主动参加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职业岗位人才需求调查、人才招聘市场观摩、应聘面试模拟、寒暑假实践活动等,贴近社会、贴近生活,以规划和修正自己未来职业发展之路;教育学生初步分析当地经济特色以及相关的产业特点、发展前景,为自己将来专业的选择或就业作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