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篇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篇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5:22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1

农村改革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密切关注,高度重视,一直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持续稳定发展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集合资源,寻找渠道,让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可以享受到合作社为他们带来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化服务,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收入方面有着明显的改善。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乡村、农户的范围不断扩大,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超过70万家。这种种现象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未来的发展途径会更加广阔,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五村并一村”政策的实行,但是整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当家作主的还是农民,农民的文化水平有限,所能看到的东西和接触到的东西也是存在局限性的,所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类似产品包装不新颖,销售渠道过窄,运作机制老化,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而当代毕业大学生完全可以利用他们在高校内学习到的知识和理论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对高素质人才的大量需求为当前大学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而良好的就业平台。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

“就业难,难就业”。随着近年来大学生数量的普遍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鲜明,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政策以及金融危机留下的后遗症,大学生就业问题已不再单单只是关系到大学生本身的问题,它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众所周知在现在这个年代,一个家庭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是多么的不容易,更何况现在的中国家庭结构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居多,一个大学生也许就代表着一个家庭,所以大学生就业问题决不能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它是一个民生问题,更是我国民生问题中一个战略性的问题。过去大学生们常常用来自嘲的“毕业即失业”的论断已不再是危言耸听,由于现在社会经济的不景气,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不成熟,往往会造成更多的失业问题。而如何找出造成大学生失业的原因并切实加以改善,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我们国家政府、各大高校应当直面的切实问题。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建设的优势下,高校毕业生应当改变自己的就业观念,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中小企业、城乡基层、到中西部就业,尤其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的情形下,走到农村,到合作社就业或者创业也无疑是一个十分应景和对口的选择。

三、大学生利用农民合作社创业的前景

2011年2月25日由农业部印发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规程》进一步指出到农村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可以直接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辅导员等职位。而且,随着近年来,我国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工作甚至创业有许多优惠政策。另外,毕业大学生可以直接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也可以成立链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市场的提供诸如产品包装,销售,财务等类型的中介公司,当然也可以利用农村的大自然环境,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乡村旅店,餐饮服务,农村游乐等项目。最近几年,特别火的“农家乐”形式告诉我们这些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近年来,在食品安全频发的情况下,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食用绿色食品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主旋律,而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自身大规模的生产基地、绿色无机的生产流程、质优价廉的品质服务,与许多实行“农超对接”的超市,零售商、饭店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使得合作社的农副产品得到了群众的支持。2009年8月27日,平阴遍地红玫瑰专业合作社在平阴玫瑰镇正式成立。这是首个在当代大学生的带领下创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以“80后”大学生卢海峰为中心的大批大学生的科学领导下,当地农户的团结互助下,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遍地红玫瑰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主要进行玫瑰种植、玫瑰生产加工与销售等经营,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进行玫瑰产业资源整合,真正实现集玫瑰种植、生产加工、产品开发、玫瑰旅游、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组织。以上两例告诉我们,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和大学生在合作社就业创业的美好前景。

四、大学生基层工作的阻碍及其对策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2

黄晓娟周口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2013年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研究课题阶段成果(项目编号:JYB2013322)。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在中国的城乡二元体制背景下,农村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突出,本文简要

分析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相关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农村户籍;农村大学生

我国是农业大国,有75%左右的人生活在农村,农村大学生

就业率低,就业难,使得很多农村大学生千辛万苦读完大学却不

能顺利就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农村教育没有

城市教师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所以农村的孩子要考上

和城市孩子一样的大学,更要付出更艰辛的努力,从这个角度上

说,农村大学生在学习成绩这一块更优秀。然而,当前农村大学

生就业难的问题,有引发新一轮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某程度上

也反映出社会的不公,影响社会和谐进程。

1.农村大学就业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大学生怀揣梦想走进大学课堂,憧憬着美丽的前程和出

彩的人生,然而现实却让他们倍受打击。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

城乡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农村家庭出生的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

比率为69.5%,城市出生的普通大学生就业比率达到87.7%。农

村大学生在谋求一份工作时,难度异常大,很多有人单位一看是

农村户籍的直接在面试迁就淘汰掉了。在这种残酷的现实面前,

让农村大学生毕业生很无奈,也很无助。这种就业局面严重影响

了大学生的家庭幸福,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农村家庭对孩子教育

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导致很多家长认为上学没用。

城乡普通大学生就业单位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城市家庭的普

通大学毕业生,更容易进入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更好地企业

单位,很多城市家庭的大学生在一入学时,家长或者亲属都已经

为他们预留好了职业岗位,在一毕业的时候就直接进入单位。农

村家庭的普通大学生由于没有这种“资源”,也没有人脉关系,

只能靠自己去闯,去选择一些相对偏远艰苦的工作岗位。

2.农村大学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农村大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差

农村教育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不重视综合素质培养,长期的

义务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素质教育缺失,导致农村大学生更重视学

业成绩,对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予重视,而城市教育比较注重学

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城市家庭出生

的大学生,所接受的教育会比农村出生的大学生有优势,这些优

势主要体现在综合素质方面,比如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在

求职过程中,城市大学生在知识的能活运用和综合能力方面比较

有优势。

另外,综合素质还体现在心理压力承受程度和就业观念方

面。城市大学生就业观念更合理,心理承受性更高一些,能够灵

活的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就业观。

2.2就业成本过高

很多农村大学生顺利读完大学已经是千辛万苦,让家庭承受

了诺大的经济压力,很多农村大学生在读大学期间就兼职打工,

勤工俭学,毕业后求职费用过高,在很大程度上让很多农村大学

生错过了求职机会。求职过程中,高额的路费和住宿费,让农村

大学生在求职中很受限制,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求职机会仅仅局

限于自己的经济范围之内,在也是导师农村大学生就业率低、就

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2.3社会关系薄弱

在调查中发现,最让农村大学生感到无奈的就是没有关系

网,很多招聘内定和一些隐形的歧视让农村大学生很受伤。大部

分农村来的大学生在城市里都是举目无亲,家里可能世世代代都

是农民,根本就没有社会关系,然而,当前这种严峻的就业局面

迫使很多人在求职时动用一切可以动用的关系求职位,求职找关

系使得在学校里苦读,拼杀出来的农村大学生处于弱势地位,因

为中国是一个特别重视人情的国家,所以强大的社会关系在求职

中要比优异的成绩更能发挥作用。

2.4农村大学生缺乏职业指导

农村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跟大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和所接

受的教育密切相关。农村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相对落后,缺

乏相应的职业指导和人生规划。学校把教育目标锁定在提高学业

成绩和重点学校上,对广大学生并没有经行系统的生涯规划指

导。农村家长文化水平一般不高,在人生规划和职业指导方面处

于空白,农村家庭教育更多是在教育孩子做人和学习的监督上,

大部分学生家长也都生活在农村,没有城市工作的经验,不能再

孩子求职时提供有力的帮助和客观的分析。

3.关于农村大学生就业的思考

3.1加快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从总体上看,农村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处于相对弱势地为

你,这也是中国城乡二元制体制下,农村教育长期系统处于相对

弱势地位的一个必然结果。农村生源学生所处的系统从他们童

年、义务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一直到就业支持体系,农村生

源的学生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农

村大量闲置的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其结果是农村青壮劳动力进

城,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童年是

不完整的,不愉快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基础教

育存在结构性失衡,使得农村家庭的学生没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

会。

3.2提高农村大学毕业生的竞争力

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在大学期间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和实效性,着重提高农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提高农

村大学生的求职竞争力和角色转换能力。

强化农村大学生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让缺乏家庭背景,自

身找不到知名企业实习的农村学生通过学校的统一安排,获得较

好的实习机会,为未来就业做出更好选择。大学毕业生找工作除

了要有家庭背景以外,更主要的还是个人能力,因此,大学生要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要积极根据市场的需要,掌握一些知

识、技能,并要学会灵活运用知识技能。招聘单位除了看重毕业

生的毕业学校以及学业表现以外,个人的综合素质也极为重要,

外语水平、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兼职和实习经历以及上学期间担任学生干部的经历,都有助于找

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参考文献:

[1]蒋乐琪.大学生新农村创业面临的困境和对策分析[J].中国

大学生就业,2008年22期.

[2]苗丽芹,刘华.浅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2010年04期.

[3]《教育调查:城乡大学生就业意向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教

育报,2013年8月26日第3版.

[4]杨敏.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建议[J].新校园(理

论版),2011年第6期.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3

关键词: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反思;前瞻;

一、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背景

作为教育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具体方面,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出台不是政策制定者的简单主观判断,也不是问题充分暴露后自行生成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和教育背景下,逐步进入教育政策的范围,并最终由政策制定者经过一个特定的政策制定程序后形成的。

(一)社会背景

1、我国城乡“二元化”的经济背景

城乡二元结构主要从经济和文化两个层面影响教育的发展。经济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导致政府对城乡教育投资的失衡。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筹措责任主体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因此,以高劳动生产率工业为主的城市和以低劳动生产率农业为主的农村所致的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决定了政府对义务教育投资能力的巨大差距。文化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城乡二元文化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经济基础对意识形态具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方面,农民自身经济水平有限客观上决定了他们在教育投入上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偏低的现实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的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和客观可能两方面指数都较低的情况对农村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阻力。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出台的直接政治背景。人力资本理论全面揭示了教育与经济间的关系,指出与其他投资一样,用于人力资本形成的投资也是可以获得回报。其中,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投资于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社会地位,同时也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不仅要解决有关“三农”的表层问题,更是要从本质上为农村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而毕业师资、教育理念等软件资源的配备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政府对于师资配置的宏观调控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二)教育背景

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政策必须承担保证儿童受教育公平的责任,同时从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和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其中,师资配置同时贯穿于这几个方面,是政府在这几个方面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共性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失衡

总体而言,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提高。但是,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城乡教师水平的同步提高,反而会掩盖城乡师资配置不均的事实,具体表现在农村教师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等三个方面。首先,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大量存在的事实可以反映出农村中小学教师总量不足的现状。通过一年的清退工作,2005年我国中小学代课教师约由49.9万降为44.8万人,其中大约有30万分布在农村公办中小学[1]。其次,从学历水平看,2005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城市78.01%、县镇67.17%、农村47.49%,农村比城市低31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城市62.44%、县镇34.5%、农村24.34%,农村比城市低约38个百分点[2]。再次,从年龄结构看,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城市、县镇、农村小学教师中35岁以下的分别占57.83%、51.44%和41.02%[3]。此外,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学科结构、职称职称结构与城市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总之,城乡师资水平的巨大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教育的发展。

2、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不完善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初次放开人才流动政策时,教师队伍中曾出现过一次“跳槽”热。近年来,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启动、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台、教师资格制度的正式实施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教师流动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由于教师流动制度的缺失,我国当时的教师流动主要表现为一种无序的流动:从教育系统内部流向外部;从落后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文化发达地区;从农村流向城镇,中小城镇流向城市,市县流向省会城市等[4]。在这种无序流动中教育系统内部的无序流动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公平与协调发展。对此,网站由义务教育的特殊性决定,国家必须采取相应举措逐步健全农村教师补充机制,以缩小城乡师资水平的差距。

(三)毕业生基层就业政策倾向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开始,2002年后每年毕业人数均以约60万的数量逐年递增,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有限,而西部、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急需大量人才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结构性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对此,中央各有关部门先后组织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计划等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专门项目,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量优惠政策,如学费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选聘招录优先政策等进一步明确“基层就业”这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主旋律。针对农村教师匮乏、队伍结构不合理等制约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成为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又一项重要探索。#p#分页标题#e#

二、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的现实意义

(一)为农村教育补充一批优秀师资,成功创新了农村教师补充机制

1、特岗教师从数量上改变了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的状况

特岗计划从2006年到2008年实施三年来,共录用了5.9万多名特岗教师,分布在490多个县的6400多所农村学校,直接受益的农村孩子达到200多万人[5]。2009年,在对特岗计划试点工作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此外,部分省份在中央特岗计划实施的基础上也在不断探索、创新特岗计划新机制。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既在国家5000名特岗计划名额的基础上以单独财政支出划拨5000名特岗教师工资,加大了国家特岗政策的执行力度,特岗政策执行两年中为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补充近2万名优秀师资。

特岗计划实施范围的扩大、计划数量的提升、各省配套政策的出台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了一支数量庞大的教师队伍,相关保障政策进一步巩固了这支队伍的稳定性。

2、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

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结构不合理的现状,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及学历上都有严格规定,特岗教师优化了农村义务教育师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等,为农村义务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特岗计划明确规定,招聘对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应届本、专科毕业生;全日制普通高校具备教师资格条件的非师范类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取得教师资格,同时具有一定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年龄在30岁以下(1978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与原就业单位解除了劳动(聘用)合同或未就业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往届本科毕业生。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低年龄、高学历可以弥补农村义务教育教师年龄、学历结构出现的断层空缺,为农村义务教育提供一支老、中、青合理配备、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特岗计划在招聘学科方面侧重外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相关特岗教师成为服务地第一名该学科教师,为某些农村学校实现了该学科教师零的突破。如2005年10月,国家在w县投入了价值9000多万元的远程教育设备,电脑大量进入农村学校课堂,当时w县农村许多在职教师不懂电脑,导致有些学校远程教育设备闲置[6],特岗教师的到来改变了这一现状。

(二)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

2006-2008年,特岗计划为农村提供特岗教师5.9万多名,2009年特岗计划的设岗规模扩大到5万以上,加之各省对于特岗计划的创新,通过特岗计划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而这相对于2010年全国630万的毕业生总数而言似乎不值一提。但是,纵观我国相关教育政策,特岗计划已经成为解决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大范围就业的典范。

以河南省某独立学院为例,2009届毕业生总数144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23人,就业率为8.49%;2010年该校毕业生总数1719人,其中通过特岗计划成功就业154人,就业率为8.96%。由此可见,相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预征入伍等其他就业途径而言,特岗计划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国家关于基层就业的政策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思想也逐渐树立。但由于基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如地方财力有限导致义务教育投入不足而无法引进高质量师资,加之部分地区因“普九”欠下了经济债,形成“有编不补”或“有编难补”的情况。而特岗计划明确规定,“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并按人均年1.5万元的标准,与地方财政据实结算”,特岗教师经费的解决为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改变农村师资配置失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三、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中的困境

(一)“同工不同酬”降低特岗教师自我成就感

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特设岗位教师的工资性支出,特岗教师在基本工资方面与非特岗教师享受同等待遇。但在地方财政紧张及特岗教师流动性大的情况下特岗教师在3年聘期内的三险一金、住房、艰苦地区补助津贴等福利津贴无保障(见表一[7]),被社会认为是编外教师的身份,经济待遇的偏低还导致特岗教师的社会地位及受尊重程度同比低于非特岗教师。

一项针对贵州省某县80名特岗教师的调查显示,45.9%的特岗教师认为他们在当地的社会地位“一般”,25.7%的认为“较低”,还有14.9%的特岗教师认为“非常低”;在关于受尊重程度的调查中,43.2%的特岗教师认为“一般”,认为不尊重的占24.3%,14.9%认为“非常不尊重”[8]。

由此可见,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同工不同酬”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特岗教师的自我成就感。他们拿着与非特岗教师有别的工资待遇,住在“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的临时住所[9],长期“同工不同酬”的境况会逐渐影响到他们在教学中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到特岗计划这一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运行的有效性和长期性。

(二)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特岗教师出路难寻

《中国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的的权利、义务、任用、考核、培训和待遇等方面作了全面规定,为广大教师提供了法律层面的保障,新聘教师入职后即纳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正常管理范围内,有专门的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程序,职业发展前景清晰。但是,对于聘期3年的特岗教师而言,特岗计划仅仅规定“特设岗位教师在聘期内,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其进行跟踪评估”、“对自愿留在本地学校的,要负责落实工作岗位,将其工资发放纳入当地财政统发范围,保证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等,对于特岗教师的身份没有明确规定,对入职教育、职称评聘、继续教育等更是没有相关阐述。因此,特岗计划政策在实施中逐渐暴露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的困境。#p#分页标题#e#

特岗计划招聘对象突破了师范类毕业生的限制,凡符合报名条件并通过考试的毕业生均可加入特岗教师的行列。但是,非师范毕业生的相关教育学知识背景与教师相关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而部分省份对拟聘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缺乏明确规定,当非师范类特岗教师上岗任教后面临更加专业的教育学类问题时,各地教育局、各学校也没有持续的入职教育,甚至有些特岗教师被安排担任非自身专业的学科教学,极大阻碍了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

由于身份不明确,特岗教师职称不能按教师职称评聘程序正常参与评聘,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工资、待遇等不能正常晋级。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的等级称号,3年聘期内无法评聘职让部分特岗教师产生前途不明确、不稳定的感觉。

为提高特岗计划实施的持续性与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特岗计划对于3年聘期结束后的继续留任问题及将特岗计划的实施可与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相结合。但是,在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却出现了继续留任困难的情况。如四川攀枝花米易县的特岗教师就遇到如此尴尬,三年服务期已满,想继续留在这里工作却遭到拒绝。他们去教育局讨说法,教育局的领导说:政府不批,我们没有编制。而政府编制办的领导说:我们县教师超编了,你们留不下来[10]。

入职培训欠缺、不能参与职称评聘、留任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到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完善相关保障体系建设。

四、完善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的建议

(一)借鉴国外相关政策

从师资方面入手解决义务教育发展失衡,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做法由来已久,其中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的运用比较普遍。

日本的教师定期流动制实施40多年来有效推动了日本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主要表现在师资配置更趋合理化、教师工作热情得以提高、学校办学更加充满活力等方面。补给模式主要针对经济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师资短缺问题,通过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奖金等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优秀教师到该地区工作而建立的师资均衡配置模式。补给模式在美国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政策和经费两个方面。政策方面,各州制定相关政策并采取各种措施向社会广泛招募教师,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政策保证。经费方面,通过加大经费投入来提高教师短缺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改善其工作环境,为均衡师资配置提供了经费保证。补给模式是政府对于公共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模式,突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责任。

定期流动模式和补给模式在日本和美国的应用取得了很大成效,推动了两国义务教育师资的均衡配置,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外相关政策的同时也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各国相关政策出台背景的不同,如日本定期流动模式的广泛应用是以日本教师公务员身份为重要前提。《关于地方教育行政组织及营运法律》、《国家公务员法》、《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以及《行政不服审查法》等从根本上明确了教师公务员的职业身份,从根本上增强了教师定期交流制的可行性,保障了该制度的实施。目前,我国教师的身份很难单纯归类于公务员、雇员还是公务雇员,而是处于一种相对复杂的境况中。

(二)以中央及省级财政投入为主,为特岗计划继续推进提供经费保证。

特岗计划实施已经五年之久,中央及地方特岗计划都在不断调整。2009年,中央财政将国家计划设岗增加到5万名,实施范围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扩大到中西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部分省份在特岗计划实施中也不乏创新之举,如河南省在国家特岗政策的基础上以1:1的配置标准实施特岗计划。但是,特岗计划实施过程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后的留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无法留任的现象势必影响特岗教师队伍的稳定性与持续性。

特岗计划试点县为“两基”攻坚县、国家贫困县,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地方财政不足是不争的事实,而且有些县还存在大量普九欠债。显然,这些试点县的经济能力无法承担留任特岗教师。如贵州省某县,如果没位特岗教师按国家补贴来算,每名特岗教师总支出得在3100元/年以上,这样县里每年得多拿2600多万元才能保证开支,这是我县财政无法承受的[11]。对此,中央、省级财政应该承担更多责任,从经费方面保证特岗教师继续留任。

此外,地方政府要把特岗计划定位为长期政策,而不是国家对于农村教师的短期补充机制。因此,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岗位申报工作中一定要务实、严谨,以各地实际需要且3年聘期结束后可接纳并解决编制的教师数量为准。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特岗教师3年聘期结束想留任却留不下的尴尬境遇。

(三)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跟踪调查研究结果,新手教师成长的第一阶段为职后1-3年,其特点是适应新的环境和教师工作,形成教育教学的最基本的能力和技能,职后的五年才能进入成熟期[12]。对此,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特岗教师必须加强人本管理,为特岗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平台。

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社会认可度。特岗教师与非特岗教师在教师身份方面不存在任何差别,虽然3年聘期结束后特岗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去与留,但3年聘期内特岗教师就是教师队伍的一员。对此,相关媒体应该积极树立特岗教师典型并加以正面宣传,提高特岗教师的社会认可度,避免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给予特岗教师更多人文关怀。

其次,重视特岗教师入职教育,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特岗计划在招聘程序专门设置“集中培训”环节,充分表明入职培训的重要性。但由于招聘工作由各省相关部门负责,“集中培训”也就因各因地而异。如河南省要求培训为不少于30学时的师德教育、新课程理念、教材教法以及履行职责的基本要求等;四川省在特岗教师招聘简章中只提到“岗前培训由设岗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因此,针对部分非师范类特岗教师未能系统掌握教育学类相关知识;设岗县特殊的人文、社会环境,如少数民族地区;新入职教师教学实践水平较低等现状,各设岗县及学校要在“集中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及特岗教师实际情况科学设置入职教育内容。#p#分页标题#e#

再次,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

《中、小学教师职务试行条例》规定了中小学教师职务晋升的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但是,本、专科毕业的特岗教师3年内却无法评聘职称,这对于聘期结束后想继续留任的特岗教师更是一个巨大打击。因此,各地应该设置特岗教师职称评定办法,疏通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道路,3年聘期结束后将每年考核结果纳入当地教师职称评定范围,彻底消除特岗教师3年职称评聘空白的压力。

特岗教师为农村义务教师加入了新鲜的血液,为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增添了活力与精彩,反思、总结特岗计划的成功与不足,配合其他农村教师补给政策,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一定会有一个崭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教育部.教育部推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的背景材料——2006年第4次新闻散发材料(4)[eB/oL].

[4]王俊明.关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几点思考——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启示[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5).

[5]邬跃.教育政策分析——以农村学校教师“特岗计划”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

[6][8][11]杨廷树.贵州省w县“特岗教师计划”实施中的问题及建议[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5).

[7]杨廷树,杨颖秀.西部农村学校特岗教师现状调查与思考——基于贵州省Z中学的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8).

[9]易海华,刘济远.“特岗教师”如何更好地落地生根——关于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工作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4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农村创业新农村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7.080

abstractasChina'sincreasedenrollmentofcollege,employmenthasbecomeagraveissuethatchallengesallcollegesanduniversities.atthesametime,withtheurbanizationprocessgetsfasterandfasterandtheall-aroundoutspreadof"Constructionofnewsocialistcountryside".thecountrysideisbadlyinneedofabatchofprofessionalagriculturaltalents.Despitethelowproportionofentrepreneurshipphenomenon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butthehigheragriculturalcollegesgraduateshastheadvantageousconditionsofruralentrepreneurship.ifagricultur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dotheirworkeffectively,itdoesassistitsgraduatesinfindingemploymentandtransferringknowledgetoproductivity,meanwhile,itcanpromotegraduates'technologicalentrepreneurshipanddrivethefolkstogetrichindirectly.

Keywordshigheragriculturalcolleges;promotingentrepreneurshipinrural;newcountryside

1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村创业的背景

大学生创业已成为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而中国高等农业教育作为“三农”政策的主要执行者,如何在毕业生中开展农村创业教育,对我国高等农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三农”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方面,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取得了可喜的变化,我国目前已经实现了全面奔小康的目标,国民GDp跃居为全球第二,农村城市化不断推进导致新农村的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农业科学技术人才补充到基层,特别是现代农村创业型人才。与此同时,当下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压力巨大,庞大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民生问题,尽管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以及各个高校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市场对接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尤其是就业市场的法规建设,使大部分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但是,受就业导向、个人本位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遭遇“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尴尬境地,在家乡没有岗位,在东部沿海等大城市又难以找到工作,形成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和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局面。高等农业院校作为培养“现代农民”的产出器,有责任更有义务通过一系列必要措施推动大学毕业生回农村创业,响应国家号召,从整体上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

2目前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现状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目前高校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崭新领域,2011年我国就业蓝皮书指出,2010届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2.2%)高于本科毕业生(0.9%)。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连续两届略有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达到了1.5%,比2009届(1.2%)高0.3个百分点,比2008届(1.0%)高0.5个百分点。2010年,国家出台了进一步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各项扶持政策,应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的人数出现大幅增长。创业人数由2009年的1.1万增加到10.9万。而就全国高校毕业生农村创业比例来看,广东和浙江两省的大学生创业比例较高,但涉及到农村创业的比例还比较抵,也有数据表明,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只有10%在农业系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就更少,这一情况表明,高等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参与农业创业的比例非常低。可见,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回农村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3高等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村创业的障碍分析

(1)个人方面:首先,考虑到农村外部环境艰苦,许多农村学子不愿意回农村工作,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都想毕业后留在城市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回农村创业的少之又少;其次,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学生专业学习不足,心浮气躁,只是想把专业学习作为升学和工作的跳板,对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不看好,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的匹配率低下,这也间接影响了其参与农村创业能力的缺失。

(2)学校层面:高校毕业生普遍感觉自身创业能力有限,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不足与学校层面不无关系。首先,创业教育理念的滞后,我国的创业教育缘起于清华大学,虽然目前在工科院校中开展的如火如荼,但农业院校还多数处于热身阶段,仅仅满足于解决学生的就业压力,缺乏对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的塑造。其次,资源匮乏是目前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着一个问题,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与自身专业相关的公共选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践层面的锻炼,不能为大学生创业、就业真正建立一套完备的资助服务系统,再者,农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氛围较工科院校淡薄,但是报考公务员、选调生以及事业单位的热度不减,可以看出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普遍存在求稳心态。学校相关的创业计划大赛活动持续不长,存在为比赛而比赛的表面现象,学生的创业计划书缺少含金量,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学生活动涉及到创业教育的比较少,导致农业院校的创业文化氛围不浓。最后,农业院校的部分教师对创业教育的积极性不够,学校缺乏相应的鼓励措施,教师没有认识到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自身缺乏从事创业教育的素质和能力。

(3)农村大环境方面: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的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服务。加上农村人才观念滞后,缺乏正规的专业技能培训,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积极性,且现有的农村创业人才培养制度、考核制度、奖励制度等总体上缺乏规范性性和激励性,难以最大限度激发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人力资本作用的充分发挥。

(4)政府层面: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创业优惠政策来扶持大学生农村创业,包括出台法律法规与奖励政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投入足够经费等,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创业的“绿色通道”,但是,由于信息交流不通畅,乡镇经济发展不协调,乡镇政府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水平尚不够高,这些优惠政策具体实施缺乏保障,难以避免人为性的操纵,多数回乡创业的农村高校毕业生普遍感觉乡镇政府的这些政策其实是一纸空文,自身很难享受到。

(5)资金方面:虽然政府在实施优惠政策并在财政上充分支持,但高校毕业生仍然存在启动资金不足的问题。大部分回农村创业的毕业生启动资金来自亲友资助和个人储蓄,虽然他们也会选择贷款,但由于高校毕业生诚信等级和还款能力的评估难以确定,各级银行对高校毕业生贷款普遍持高度谨慎的态度,准入门槛比较高,如果没有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作为担保人,高校毕业生很难获得创业贷款。

4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农村创业的优势分析

第一,高等农业院校涉农专业的毕业生到农村创业有着明显的涉农专业素养,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培训和技能培训,拥有相对于其他类别的高校不同专业学生的“专业特长”和明显的专业知识优势。

第二,近年来,农业院校非常注重实践教学,不少农业高职院校更是构建了“课堂教学、模拟训练、创业实训”的教学方法,直接把课堂搬到农场或农业技术公司等,面向农业现代化第一线培养农业专业技能型人才,通过全真型实践等举措实现科学化的培养,提高他们创业的各种技能。使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到农村创业有明显的知识和技能的双重比较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合格的创业人才。

第三,农业院校拥有各类齐全完备的专业且能与三农结合,且培养出了许多在各类农业生产、制造、销售等环节的优秀校友,这一先天优势能够给在校学生提供实习及实践机会,近年来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支持,涉农创业项目的增加激发了广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并参与到涉农企业的活动中去,这些都为农业院校的大学生将来参与农村创业提供了优势,使他们能够快速适应农村环境。

第四,农业院校文化建设既具有普通高校文化建设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农”文化特色,其农字属性体现出的共同心理程序,是坚定“农业情结”和理想信念的校园精神文明,加上国家加大对农林类研究的投入,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加入到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受校园文化的熏陶,“涉猎农业”、“走进农村”、“了解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自身的农素质。这种特殊的文化熏陶,将会有助于培养出立足三农、钻研三农的优秀农业人才,又能使高等校园文化反哺社会。

第五,高等农业院校的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虽然一部分学生回农村创业的主动性较差,但随着农科类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自办实业实例的见诸报端,激发了一批有志于在农村领域干一番事业的年轻人,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来自农村,比其他人更能了解农村的资源和社会环境状况。

最后,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创业成本低,人力物力充足等优势使大学生农村创业更有优势。

以上这些特点,决定了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适合农村创业的群体。

参考文献

[1]方蕾.农业院校大学生农村就业的Swot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2):447-451.

[2]张武.新农村建设视阈下高职大学生农村创业探讨[J].高教论坛,2014(10):105-107.

[3]宋月丽,申秀清.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28):34-37.

[4]张志平.涉农专业大学生农村创业能力培育的路径[J].高等农业教育,2014(5):58-61.

[5]汪冬凡.农村高校毕业生回乡创业的现实困难及其对策[J].创业创新,2013(8):27-32.

[6]郭景璐.大学生到农村创业的新机遇[J].中国人才,2013(8):8-9.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5

[关键词]弱势群体年轻化;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大学毕业生;代际遗传

[中图分类号]D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3-0105-05

一、问题提出与概念界定

1.弱势群体研究的兴起

新中国成立以后,工农两大阶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凝固成对我国影响深远的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之间由于对财富、权势、声望、地位等社会资源的占有程度不同而产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城乡差距扩大,阶层分化加剧,二者从纵、横两个方向上将传统中国的高度整合的同质性社会分割得支离破碎。

分化与差距引起了各界对社会整合、政治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担忧,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开始得到关注。2002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引入“弱势群体”概念,此后弱势群体研究兴起。得到广泛认同的“弱势群体”概念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在此界定下,弱势群体被分为两大类,即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前者包括残疾人、老年人等群体,后者则包括失业者、贫困农民、乞丐、农民工等群体。对这些群体,学界已经在多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

2.弱势群体演变的趋势

弱势群体研究热已经持续了十年,绝大多数研究聚焦于“主流”弱势群体,而弱势群体在新形势下的演变已经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第一,在多元化背景下,社会分化更加剧烈而显著,弱势群体本身的构成也因此更加复杂化,其所包含的亚群体不断扩大。

第二,社会转型与经济发展双重任务的交织,催生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利益冲突加剧,这导致一些具有较强相对性的弱势群体出现,如医患纠纷中的患者、拆迁冲突中的被拆迁户、食品卫生问题中的受害者、城市公路边摆摊的小摊贩等。

第三,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弱势群体年轻化趋势。贫富分化、三农问题、农民工问题、高等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房价问题等愈演愈烈,新生代农民工和弱势大学毕业生这两个群体首当其冲,成为当今引起最大关注的新型弱势群体。

3.相关概念的界定

弱势群体年轻化,是指弱势群体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趋势,年轻人起初作为依附于家庭的潜在弱势者而存在,走向独立生活后,个人、家庭背景及制度等因素的不足使其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成为显在弱势群体,从而导致年轻人成为一种新型弱势群体,且其所占弱势群体比例有较明显的增大趋势。年轻弱势群体之弱势多承继自家庭,在其刚刚步入社会后由于缺乏家庭支持而与强势阶层或群体的子女在职业、财富、地位等社会资源的占有方面迅速拉开距离,同时又因缺乏通过自身努力改善境遇的能力、机遇和制度保障,因而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等各方面都处于被边缘化境地。

新生代农民工和弱势大学毕业生是年轻弱势群体的两大构成部分。前者是指出生于1980年以后的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摆脱了乡土气息,更具有现代特征: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消费观念更加开放;生活目标明显转移;生活方式差别显著;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他们在更小的年纪进城务工,富有理想和激情,因而也更加脆弱,抗挫能力较差,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给其带来的巨大落差感使其更容易受到打击和伤害。

相较于新生代农民工,弱势大学毕业生的构成则比较复杂。从家庭背景来看,处于劣势地位的大学毕业生可分为农民家庭子女、小城镇家庭子女以及大中城市中的弱势家庭子女三大部分。后二者尽管相较于强势家庭子女而言处于劣势,但其毕竟成长于城市,没有融入压力,且人数相对较少,尤其是,若他们在其家庭所在城市就业,其所面临的困难就更少。因此,本文将研究重点置于农民家庭出身的弱势大学毕业生,他们对于研究弱势群体年轻化更具有典型意义。

二、年轻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

据中国社科院的《2009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披露,21-22岁的大学毕业生与同龄的青年农民工的工资都是“千元档”,青年农民工的平均工资甚至略高于大学毕业生。他们不仅相互竞争着有限的工作机会,还在人生境遇和生存状况上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第一,新生代农民工与弱势大学毕业生都是城市化过程中面临“就业难”困局的人数相当庞大的群体。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群体。据国家统计局农民工监测调查显示,2009年度全国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30岁以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占61.6%,达8952万余人。大量缺乏技术培训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由于耐受力远不及父辈,不能忍受恶劣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歧视性待遇,因而在“民工荒”背景下仍难觅工作。

大学毕业生人数不及新生代农民工,但就业问题更严重。2009年应届毕业生总人数为611万,这个数字在2010年更新到630万,人数如此庞大,再遇上全球性金融危机,使近两年就业形势极为严峻,甚至引发了“被就业”现象。在一项调查中,87.5%的人认为“自己身边遇到过被就业现象”,96.4%认为“被就业现象很普遍”;网易甚至把“被就业”列为了2009年十大教育事件。

第二,新生代农民工与弱势大学毕业生都是“80后”一代,具有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新生代农民工出生于农民家庭,但中小学毕业后就被卷入城市化和工业化大潮,因此,他们不熟悉农业、农村和农民,反而对城市生活更加熟悉,尤其渴望进入和融入城市社会。在就业观方面,他们与大学生越来越接近,并不甘心做脏累差的工作,而是更加关注发展前景。

在城乡二元体制下,考大学是改变农民身份、进入城市的最重要渠道。但是,贫富分化已经延伸到教育领域,缺乏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农民阶层子女更多地集中在普通院校和大专院校。家庭出身以及毕业院校的层次限制了农村生源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大大降低了他们就业时的期望值。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水平和期望值的提高,与弱势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各种困难不期而遇,导致二者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相遇,竞争着“千元档”的工作机会。

第三,新生代农民工与弱势大学毕业生都处于比较恶劣的生存状态,生活困难,缺乏发展空间,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寻找发展机会,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大量贡献,但城市的接纳能力远远低于他们的期望。他们在城市从事着各种高污染、高危险、低报酬、低保障的工作,工作和生活条件比较恶劣,缺乏通过自己改变命运的能力和机遇,同时却往往遭受到城市的排斥和

轻视。

大学毕业生文化层次更高,对自己期望值也更高,但弱势大学毕业生由于户籍、家庭背景、社会资本、综合能力、专业、毕业院校等因素的限制或欠缺而无法从事薪酬福利和发展前景更好的工作,陷于与新生代农民工几乎同样的生存境况,甚至薪酬还不如农民工。蛰伏于大城市郊区的数以十万计的“蚁族”,因一位青年学者的努力而露出水面,他们恶劣的工作和生活状况促发了“蚁族”、“蜗居”、“房奴”等新概念的流行。

三、弱势群体年轻化的社会影响

新生代农民工与弱势大学毕业生问题的出现迄今不过五年左右,但却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其成为焦点问题:第一,这两个群体规模庞大;第二,这两个群体都属于“80”后一代年轻群体,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更重要的是第三,这两个群体的存在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政治稳定以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可轻视的负面影响。

1.影响社会稳定

“80后”年轻人观念比较开放,希望自己勾画人生,通过努力实现理想。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社会并不能为年轻人提供足够的上升空间,社会现实的残酷使年轻人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愤怒而无助成为这一代人的共同心理感受。在此压力下,无论是新生代农民工,还是“蚁族”这样的弱势大学毕业生,都极易走向极端,或者自我泯灭,或者危害他人,或者报复社会,从而对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构成威胁。

2.阶层分化的“凝固化”

新生代农民工和弱势大学毕业生之所以成为弱势群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家庭本身就是弱势群体,家庭没有能力给予足够的支持才在根本上导致了“向下的青春”。新生代农民工生活于城市,但其身份仍然承自父辈,在社会阶层结构中处于难以逃离的最底层。对于农村生源的弱势大学毕业生来说,虽然祖祖辈辈的农民身份在自己这里结束,但城市并没有真正地接纳他们,给他们一个新的身份,如此,则“认同”成为这个群体最大的缺失,使他们就像自己的一纸户口页,徘徊于农村与城市之间,而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

这最终所导致的结果是导致社会底层与精英群体断裂,使弱势群体和社会精英都在代际之间转化,并使精英的再生产过程具有了显著的排他性。精英排他机制揭示出精英地位的代际直接传递机制和高教育程度的传承,这两个过程共同促成了精英阶层的生产与再生产。精英阶层再生产过程的反面则是遵循同样逻辑的弱势阶层的再生产,新生代农民工和弱势大学毕业生,就在横向的地理意义上的自由流动中将纵向的社会意义上的的阶层分化凝固下来。

3.对政治合法性的潜在威胁

在祛魅后的理性时代中,政治合法性立基于法理型权威,卡里斯马型人物以及纯粹的意识形态已经不足以维持政权体系的合法性。我国传统的合法性基础消逝殆尽,新的法理型权威尚未建立起来,这样,党和政府的管理绩效成为转型期合法性的基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人共享着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但年轻弱势群体却因与强势阶层的横向比较而产生极大的落差感和相对剥夺感。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和弱势大学毕业生处于社会边缘,政治参与不足,话语权严重缺失,因此权利被漠视,缺乏来自制度的保障,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幻灭感。

政治合法性立基于发展绩效具有不确定性,因为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充满变数,更何况在社会急剧分化的背景下评定政府绩效的标准也在走向多元化。年轻弱势群体处境恶劣,固化在社会底层,却又思想活跃,质疑一切,那么,对人生悲观、对社会绝望、这对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将产生不到影响。

4.社会结构转型与困窘的中产阶层

中产阶层占主体的橄榄球型或菱形社会结构,向来被视为最稳定的社会结构,远在古希腊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著名的“中产阶层稳定论”,认为“惟有以中产阶层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层(小康之家)比其他任何阶级都较为稳定”。我国学界早已呼吁构建新型社会结构,但急剧扩大的贫富差距已经使金字塔结构基本定型。现在我国的基尼系数已达0.47,城乡差距为3.3倍,国人中收入最高的10%与最低的10%的差距,已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007年的23倍。富人阶层不仅将大多数人逼进社会下层,也挤占了中产阶层的发育空间,甚至城市中的“工薪阶层”也成为弱势、贫穷的代名词。

城乡二元体制及其差距将新生代农民工排斥在中产阶层之外,相比之下,大学生成为未来中产阶层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大学本身就是造就中间阶层的机器。但是,为工作、生计和未来而焦虑的弱势大学毕业生群体的存在,清楚地表明中产阶层之塑造困难重重。

四、弱势群体年轻化的症因及其对治

弱势群体年轻化不仅事关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更为国家发展的未来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在分析其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探索对治之道,将其纳入可控范围。

1.阻断群体身份“代际遗传”。保证起点平等

传统中国立基于以家庭为本位的小农经济,与此相应,身份、地位、财富等社会资源在家庭中代际相传。这种小农经济又塑造了一种高度中央集权的社会,其以皇族为中心,经由大中小地主辐射到农民,形成“中心一边缘”的社会结构。另外,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竞争准则是“赢者通吃”,即权力资本、文化资本和财富资本三者可以轻易相互转化。家庭血缘与权势地位遗传的同一性、“中心一边缘”的群体分化以及赢者通吃的社会竞争规则,这三种因素交织起来,导致群体身份“代际遗传”。建国后,这三种因素继续存在,计划时代中存在的“干部一工人一农民”三重身份圈,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上三种因素的遗留。改革开放后其再次改头换面,表现为城乡之间和阶层之间的贫富分化以及群体身份的“代际遗传”,这是弱势群体年轻化的根源。

要在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年轻化的问题,就要控制群体身份的“代际遗传”,缩减贫富差距,从而塑造一个起点平等、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代际遗传”根源于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历史惯习,其破除最终有赖于通过社会经济发展培育现念。但鉴于问题之严重性,我们必须依靠强大的政权力量进行渐进变革,加强二次分配力度,增加对弱势群体尤其是年轻弱势群体的扶持,以在更大程度上实现基本的起点平等,保证社会公平。

2.城市“反哺”农村。农民融入城市

我国在现代化建设初期的原始积累阶段对农村、农业、农民剥夺甚多,现在虽然取消了农业税,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但城乡差距仍呈扩大趋势,因此城市“反哺”农村的呼声日益高涨。三十年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很大成就,这为我们解决贫富分化问题尤其是城乡差距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

健全农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在政策制定中赋予农民以更大的话语权,这是实现和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但农民的最终出路在于改变农民身份,转向

第二、三产业,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出现即宣告了农民的未来在于城市。城市应该在欢迎农民工参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在社会上、政治上接纳他们,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和城市融入问题,给其以市民待遇。

3.审视社会资本,保障就业机会平等

在我国的人情社会中,以人际关系网络为主的社会资本充斥于日常生活,也深刻影响着农民工及大学生的就业和前途。就其有利的一方面来说,其有助于年轻人获得就业信息、缩小就业成本。另一方面,社会资本本身就是“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社会关系投资”,而年轻人自身并不具备足够的社会资本,其在就业方面所动用的社会资本主要来自于家庭,但是,家庭社会资本的占有状况是不平等的,这样一来,强势阶层子女的就业和前途就成为家庭社会资本的一种延伸。家庭社会资本影响就业,实际上仍是群体身份“代际遗传”的一种表征,其严重影响到起点平等和竞争公平,还助长腐败、拉关系、走后门等违法行为和不正之风。

社会资本具有两重性,应予以区别对待。弱势大学生应努力在大学生活中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建立和提高个人社会资本,以弥补家庭社会资本的不足;同时,加强对于强势群体子女的教育,增强其自立意识,弱化其对于家庭的依赖。另一方面,加强对用人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公务员考试以及事业单位招录的监督和管理,完善考试录用制度,彻底杜绝官二代、富二代等各种裙带关系通过不正当手段取得工作职位。

4.促进中小城市发展,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弱势群体年轻化问题凸显的另一重要诱因在于急速城市化。并且由城市化格局失调,大城市急速扩张,中小城市发展则相对滞缓,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都集中于少数大型城市,既助长了大城市病,又使他们背负沉重的生存和融入压力。这就需要合理构划城市化发展格局,投入更多的资源发展中小城市,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更多地到中小城市谋求发展。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放宽了人口流动,但三十余年的人口流动在很大程度上是绝对的“人流”,即只是生理意义上的人的流动,其身份和归属仍在原地。要改变此状况,使城市化在“质”上走向深化,必须推进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和弱势大学毕业生的技能培训、职业介绍、廉租房、经适房等制度,保证各项惠民措施落到实处。

5.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

精英式高等教育模式下,考上大学对于弱势阶层子女而言就是“鲤鱼跃龙门”,但高等教育的低水平大众化使“龙门”甚至变成了“泥鳅门”,就业难以及上大学的机会成本,使其处境甚至不如有技术特长的农民工。并且,我国目前的教育投入有限,且过分集中于城市和重点学校,阶层差别已渗透于教育领域,助长了群体身份的“代际遗传”。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首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要控制热门专业的低水平复制;协调好专业型与学术型教育的关系,增加专业型教育的比例;削减就业难尤为突出的人文、社科等专业的招生名额,同时增加这方面的公共必修课,以增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次,强化实训环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同时,将更多资源用来发展职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的技术型人才,以适应工业化时代的发展需求。

最后,推进教育公平,实现起点平等。这有赖于教育资源在全社会的均衡配置。纵向上看,要弱化大、中、小学“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别;横向上看,则要加强对农村以及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唯有如此,才能赋予弱势群体子女以改变自身命运的素质和能力,截断群体身份的“代际遗传”。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3)

[2]吴漾,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J],东岳论丛,2008,(8)

[3]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z],国家统计局网站,stats.省略/tjfx/fxbg/t20100319__402628281.hun,2010―03―19

[4]汤舜,闫志刚,“被就业”拷问大学生就业率[J],教育与职业,2009,(11)

[5]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J],社会学研究,2009,(6)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6

[摘要]本文选择家庭背景为主要自变量,研究其对西南地区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在广泛汲取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和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以西南地区几所高校2015届和2016届大学生为研究调查对象,对数据分析后发现,城乡大学生在家庭经济资源上存在明显差异,就业意愿差异不明显,家庭背景各方面因素会影响就业选择。

[关键词]城乡大学毕业生;就业意愿;城乡大学生差异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7.10.136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0-0-02

1对城乡大学生毕业就业意愿的研究现状

学术界已经从不同角度,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如从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教育体制、就业制度、大学生个体特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性已是学者的共识。在家庭社会资本视角下,对城乡大学生而言,在面临社会之际,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父母所拥有的社会网络和资源。就家庭背景对农村和城镇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的差异,相关研究从数量到质量都呈现不足的情况。

本文以西南地区的2015届和2016届大学毕业生为研究调查对象,对比分析家庭背景对城乡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的差异。本文研究能够帮助大学生更清晰的认清现状、认清自我,理性选择就业意愿,增强大学生就业信心,发挥好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以后学者对家庭背景差异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城乡大学生就业差异研究提供了一些参考。

关于家庭因素对城乡大学生就业差异的影响,国内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1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吴鲁平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不再是“天子骄子”,大学生就业已步入“大众化”阶段,大部分在校大学生并不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导致大学生就业匹配率降低。闵维方等人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出现。

1.2家庭社资本、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社会资本理论自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潘孝侃认为由于特殊的人际关系网络的存在,“关系”在我国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从家庭的经济、文化、组织、社会资源方面,阐述了家庭关系对大学生就业中的负作用及对策。邓淑娟等人采用多元选择模型研究了家庭背景对大学生毕业去向的影响。尉建文从地位结构观和网络结构观的视角,验证了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求职意愿的影响。

2社会资本理论

在西方,社会资本概念具有不同视角的解释,社会资本理论得到了深化与发展。经济学家格林・洛瑞最早提出社会资本这个概念,并将其运用在经济学领域。对这一概念进行初步分析并形成理论,运用在社会学领域的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他认为,相互认同的社会关系和潜在的社会资源能够形成持久的社会关系网。林南又在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资源论”。林南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体为了在嵌入性资源中获取回报,通过工具行动和表达行动而在社会关系中的投资。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格拉诺维特将其运用在劳动力就业领域,提出了“弱连带优势理论”。

3城乡大学生就业意愿资料的收集

本文调查实施于2016年3月,采用网上自填,用问卷星发放问卷链接的方式收集资料。通过网络的形式发放,开展调查工作,利用问卷星对问卷进行回收,对问卷资料经整理、筛选、核实后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对收集到的资料首先进行了整体情况的描述性分析;清楚大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及就业意愿选择情况后,通过数据交叉分析、了解现阶段西南地区城乡大学生在家庭背景和就业意愿上的差异。

4城乡大学生就业意愿数据分析

4.1描述性分析

本调查计划发放150份问卷,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83.33%。在125个调查对象中,女性有81人,占64%;男性有44人,占36%。对象主要以一般本科院校大学毕业生为主,有95人,所占比例为76%,涉及少数的高职高专院校和重点本科院校毕业生,各15人,各占12%的比例。其中,家庭所在地在农村的有52人,所占比例为41.6%;乡镇的有24人,所占比例为19.2%;县级城市有27人,占21.6%的比例;大中城市有22人,占17.6%的比例。

3.2家庭经济资源交叉分析

家庭经济资源是城乡大学生在学习与求职花销的一个重要来源,本文主要是针对家庭经济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家庭的年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进行了交叉分析,了解农村和城镇在家庭经济资源方面的区别,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可看出,在“困难补助抚恤金类”选项中,只有农村学生的家庭占据了1.92%;在“亲友支援”中,仅有4.55%的来自大中城市的调查者选择此项。整体来看,城乡大学生的家庭主要收入主要都来自父母工资,但另一项主要来源的区别在于,农村大学生的家庭收入是务农收入,而城镇大学生的家庭收入为经商收入。

由交叉数据表2可知,农村家庭的年收入要少于城镇家庭。农村大学生的家庭收入集中在“3万元以下”及“3万~6万元”,而乡镇、县城学生家庭的家庭年收入集中在“6万~10万元”区间,大中城市家庭年收入在“10万~15万元”的所占比例较大。

5城乡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结果

5.1在家庭经济资源上,农村与城镇大学生存在显著差异

本文对家庭背景进行了家庭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源等各方面的操作化并发现,在总体上,城镇的家庭经济资源更雄厚,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所任职位越高,家庭组织资源更多,关系网络建立更容易,互动更频繁。在文化资源上,城镇的数据以微小的差异显示在文化资源上优于乡镇;在组织和社会资源上,城镇与农村的标准差拉大,但也不是特别显著。

相较于城镇良好的家庭经济基础,农村的大学生更容易有经济压力,这也会在学习和就业工作中带来相应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就业意愿统计上,有70%的农村大学生选择工作,因此,家庭经济资源的差异也会对大学生学习、就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5.2在就业意愿、发展前景、声望地位上的区别

农村与城镇大学生在就业意愿无显著差异,但在工作的发展前景和声望地位意愿上有较小的区别。

在就业意愿上,较大比重都选择了工作,城镇选择学习比重微大于农村。在工作工作前景、经济福利、声望地位三个维度上,城乡大学生都比较看中经济福利,城镇相较倾向于声望地位,农村大学生更看重工作前景。可见,农村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更期望有一份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以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城镇在家庭政治资源较多,城镇大学生更希望从事政治性质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吴鲁平.中氲贝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等.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3]潘孝侃.论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7

医学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和对自己就业前景的预测见表1,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医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的认识和看法基本一致,其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当前就业形势是较严峻的(53.25%),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比较迷茫(49.35%)。结果显示,医学生已经意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在这个前提基础下,医学生是否会选择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这对我们下面展开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意向调查及原因提供了一个大的背景跟前提。这个结论的得出可以让本文更具有现实意义。

医学生毕业后在何种医疗机构从事工作

图1显示医学院校的学生希望在哪些医疗机构从事工作。其中有53人希望到二甲以上等级医院工作,占70%;13人希望到卫生行政机构工作,占17%;而希望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有6人,只占8%。医学生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意向不到10%,说明当前医学生社区服务意识不强,绝大部分的医学生还不愿意到社区医院工作。

影响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因素

图2显示的是影响医学生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因素。有39%的医学生选择了福利待遇是影响其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原因,从中反映出要想医学毕业生选择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从客观上来讲必须要在社区卫生机构的福利政策待遇上有所提高。而26%的医学生选择个人学历水平,24%的医学生选择个人意愿是影响其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原因,从中反映出要想医学生选择到基层社区卫生机构就业,从主观上来讲必须要在他们的个人学历水平与个人意愿的基础上主动引导他们到社区就业。

各因素对择业的影响程度

表2显示的是各影响因素对所调查医学生择业的影响程度。在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中,社区卫生机构的优势又占到多少。当前医学生择业意向趋于理性,积极调适回应市场需求[2]。64.9%与68.8%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发展潜力与薪资待遇对他们毕业后的择业的影响程度是非常重要的。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潜力与薪资待遇不高是制约医学生社区就业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对于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能否学以致用、有无家庭社会背景,选择肯定答案的相对只占了48.1%、39%。所以,要提高医学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的意向,要着重从提高社区卫生机构的发展潜力与卫生人员的薪资待遇上下工夫。

选择社区卫生机构就业的地点

图3显示假设被调查对象毕业后都将选择到社区卫生机构就业,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将会怎样。73%的被调查对象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的社区卫生机构工作,11%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的社区卫生机构工作,6%希望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的社区卫生机构工作,10%希望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作。收上问卷调查后,对选择到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城市与农村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个案调查,结果发现选择这两个地方工作的人员80%以上是由于本身学历限制和与籍贯有关。而73%的被调查对象与11%的被调查对象希望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或农村工作也反映出了现在的高校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在大城市、经济发达的地区工作,而选择该地区就业的原因主要还是未来的待遇与发展。因此,想要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基层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工作,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如何把基层卫生服务系统建设得更好,对医学毕业生有更大的吸引力,能让他们毕业后都希望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8

【关键词】湖南农业大学;表演;就业

在高校教育中,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极大的影响了本专业的发展和生命力,体育表演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在全国发展迅猛,其毕业生总人数也不断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分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就很重要了。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是创办表演专业高等教育的教学科研单位,其历届毕业生就业数据信息都具有典型意义,本文将对本院2014届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简要的梳理和分析,以便对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本文即对体育艺术学院2014年毕业生就业数据作一简要梳理与分析以期能对本学科专业教与学的更好发展有所裨益。

一、毕业生人数概况

2014年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表演专业共有毕业生26人,均为本科毕业生。

二、毕业生男女比例

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表演专业的学生性别比例男生少、女生多。就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从事国标舞方向的人也是男少女多。本科阶段则主要源于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这一数据也表明该专业女生比男生就业压力要大。

三、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毕业去向。数据表明,现阶段本科生更多选择就业而非继续深造,主要原因有:(1)就业压力。很多企业招聘时更倾向于招男生,因此女生在此压力下急于就业。(2)二次选择。很多学生迫于高考的压力选择艺术这条路,因此在毕业时想通过考研或出国的途径来进行对专业的二次选择,但由于专业知识认知程度不够,竞争不过本科四年学习同一专业的人,因此无奈选择就业。

(二)读研的专业情况。在2014届毕业生中,读研继续接受表演专业教育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无跨专业学习的比例。根据这一数据比例不难看出,表演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对于专业的认可度较底。在读研后根据自己能力选择自己的专业,继续学习。

(三)从事关于表演工作比例。从事关于表演工作比例的仅有21%的比例,而从事其他工作的比例高达79%。目前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在工作的选择上更多想借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另一专业的工作,而本科教育知识的涉及相对比较综合,专业限制较小,因而毕业生在毕业求职时更多的是根据自身兴趣、能力以及职业规划选择其他工作。另一方面,现阶段招聘表演专业的单位多为私人培训班,这些单位对于学历也有一定要求和限制。

(四)就业地区分析。体育艺术学院学院2014届表演毕业生65%选择在长沙工作,少数同学选择其他从城市工作。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长沙地区表演专业的需求程度相对其他城市更为明显。

(五)以在长沙地区就业为例。本年度毕业生在长沙的就业基本去向是舞蹈培训,其中仅有21%的学生在其入职从事与表演专业相关的工作。

四、就业工作指导分析

以上仅是对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2014年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这只是一则个案,不能涵盖全国的情况。下面谈一下本院在学生就业指导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湖南农业大学体育艺术学院基于对以往就业形势的整体把握,根据上述所列基本就业现状,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采取了综合就业指导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首先,通过网络、短信系统进行就业信息,做到及时有效地进行政策传达和信息公布,为毕业生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就业信息源,并力求做到覆盖全院所有毕业生。

其次,学院开展了以下针对各种情况的就业指导讲座:一是邀请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的董川平老师、教育部艺术设计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委、同济大学林家阳教授、博导、湖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林丽娅副教授、诺韦耐德健身俱乐部管理人员对毕业生进行考研、专业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二是通过多种形式帮助毕业生了解国家、省、市有关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方针政策,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鼓励学生先就业再择业。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9

而专家认为将有六成应届毕业生面临岗位缺口。那么我们就业究竟面临哪些问题呢?利用寒假时间就大学生就业问题,做了个小调查。

从此次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略微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

一、就薪金的期望值

二、大学生区域就业心理分析(农村、城市)

来自农村和城市的大学生在就业看法、就业态度、就业单位等方面有所不同。

(2)城市学生选择工作注重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学生最注重行业前景

从数据统计来看,城市大学生在选择工作首先考虑的因素是行业前景和个人喜好,农村大学生最注重的是行业前景,在薪水、地理因素和个人喜好方面,城市高与农村;在行业前景、办公环境和其他方面,农村高于城市。

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我们依然可以理解为两个不同生源地的就业生的就业背景不一样而导致的。城市的学生因为自身以及家庭的原因,相对比较自由,以后跳槽或者的短期内选择新的工作的机会比较大。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以行业的前景为主,愿意找到一份前景好,比较稳定的工作。

(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注重发达的大城市

从数据统计上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愿意选择在发达的大城市工作,其次是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中小城市和国外,没有人愿意选择在县城工作;而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更看重具体工作,不限地域,其次是发达的大城市,中小城市,县城和国外。这个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事实上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不仅是城市,包括农村的学生的就业取向也比较侧重大中城市。

(4)来自两地的大学生都教青睐国营企业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最期望选择的就业公司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乐意选择民营企业、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而在私营企业、合资企业和自主创业上,来自的城市的大学生的期望值高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是,两地大学生都较青睐国营企业。

(5)信息产业仍是大学生最青睐的职业部门

从数据统计来看,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最青睐与信息产业,依次是金融保险业、教育业、制造业、政府部门、科研部、房地产和服务行业;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最青睐信息产业,依次是教育业、科研部、政府部门、房地产、制造业、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

三、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调查显示,缺乏实际经验是当前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就业人数过高。因为大学毕业将面临一个从学生到社会职业人的角色转变,而这一过程又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投资。大多数企业侧重倾向于那些有实际技能,以及工作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的学生。而我们的调查记过显示,当今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更为薄弱。

四、目前平均就业率不高

从数据统计来看,在已毕业和即将毕业的人来看,平均就业率为49%以下的占29%,50%-69%的占28%。产生这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就业人数过多,就业生自身的条件相对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部分学生选饿出国或者读研究生。

五、在求职途径的选择上,现场招聘会、上网和亲友介绍成为最主要的途径。也有少数人选择报刊和上门推荐。

由此可见。大多数的学生在就业途径还是比较侧重于现场招聘,不过网络招聘也已经成为近来部分学生求职的途径之一。

六、现在大学生普遍认为自己具备了道德品质修养、与人合作的能力、团队精神相对与前三种能力,竞争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应变能力大家认为较弱。

从这个调查的结果我们也不难联系现实情况分析出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技能是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就业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解决结构性就业难问题是关键

企业人士更多的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而从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在就业区域选择、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经济发达地区、高薪酬、外企或政府机关仍然是多数毕业生的首先,但是现实的情况是能够实现这种愿望的大学生的比例其实是很小的,那么多的大学生都在争夺很少的职位而忽略的其他的职位,这可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而受教育成本的急剧增长,可能是造成这一现象的背后的真正原因之一。正如同企业对大学生建议一样,既然不能改变既定现实,只能首先调整自己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最好适当的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

二、就业观念的转变应该慎重

品德不应该受冷落,对比大学生和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如果一味的为先就业后择业而先就业后择业的话,并不一定是非常合适的就业观念,这方面在用人单位那里已经有所反应。而该确立怎样的就业观念,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大学生就业时对品德的冷落,更是章显出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大转变,而这种转变值得人们深思,应该引起相当关注。

农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篇10

[关键词]农村大学生就业;经济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社会公平

[中图分类号]F2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3-0082-05

一、表现:农村籍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的高校扩招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得到迅猛l展。据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114万人,到2016年增加到765万人,15年间增加了5.71倍。在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看,青年就业群体规模增加。2016年高校毕业生比2015年增加了16万人,加上非升学的中等教育毕业生,青年就业群体总共1500万人左右[1]。不仅如此,近年来,由于化解过剩产能造成一部分职工失业,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加入到求职的行列,所有这些给整个劳动力市场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看,经济下行,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用工需求不旺,影响其对劳动力的吸纳。

在大学生总体就业压力大的情况下,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更是面临困难。已有的研究表明,从就业群体角度看,农村籍大学生是大学生就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追踪调查”显示,2013年城市生源与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就业率有巨大的差异。来自城市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7.72%,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69.51%[2]。另据《社会蓝皮书:2014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报告显示,农村家庭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成为就业最为困难的群体,失业率高达30%[3]。如果农村大学生成为“大学生就业难”形势中的“特殊困难群体”的状况不能得到很好改变,那么作为社会流动重要途径的教育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势必造成阶层固化,而且不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和社会的稳定。

二、原因:资本贫乏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较为集中。有从宏观方面分析,认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由国家总体就业形势、高校扩招等因素引起;有从中观方面分析,认为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主要是因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造成;也有从微观方面研究,认为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预期不合理、个人自卑以及家庭等原因影响了就业。这些分析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却不能解释面临同样的宏观和中观环境,为什么农村籍大学生较城镇大学生表现出更为突出的就业难?本文认为,除了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的宏观和中观的问题外,资本贫乏是农村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这里的“资本”包括三种资本: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一)农村籍大学生经济资本贫乏影响求职

经济资本或称物质资本,是指可以用货币形式呈现的资本和财富,通常可以用收入和财产衡量。由于大学生还处于就业前阶段,几乎没有独立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家庭支持,因而其经济资本可以看作由家庭经济资本决定。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的和制度性的原因,我国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自然存在差距。2009年,我国的城乡收入之比为3.33[4],近几年这一数字虽然有所缩小,但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较大的城乡差距持续存在,一定程度影响到农村大学生的就业。

大学生求职需要一笔不小的花销,主要包括职业搜寻费用(简历制作、资料打印、网络和电话等通信费用等)、外形包装费用(服装及配饰、发型等)、异地面试差旅费(交通费、住宿费、生活费等)等等。并且随着物价上涨,求职费用也在攀升。求职越难,求职的范围就会越大,求职成本也会越高。农村大学生由于受到经济资本缺乏的约束,往往求职的难度就更大。有实证研究表明,家庭经济资本因素在大四毕业生求职过程中作用明显[5]。

(二)农村籍大学生人力资本相对较弱影响求职

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经济学研究之中。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和贝克尔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职业训练等方面的投入本身都是一种有意识的投资,这些投资最终形成人力资本。人力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都能给资本的所有者带来收益。此后,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受教育水平、培训等人力资本因素在个人职业地位获得中的作用。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明,人力资本对大学毕业生职业的获得和职业地位的高低有重要的影响[6]。

那么,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相对于非农村大学毕业生存在差距吗?答案是肯定的。二者的差距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就读高校的层次和专业的差距。由于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城乡差距,加上家庭对孩子教育投入能力(如课外培优、补课等)的差距和父母辅导孩子学习能力等差距,使得农村孩子在教育方面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农村高中毕业生很难享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他们很难进入重点大学,很难就读高校的热门专业。近些年来,在重点大学的招生学生中,农村籍大学生所占比重有下降的趋势。在当今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毕业生学校背景和专业背景的情况下,农村大学毕业生自然就处于劣势。第二,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的差距。尽管我国当前的中小学“应试教育”无论在城乡都广受诟病,但毋庸置疑的是,在“素质教育”方面,农村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其原因不仅在于城市学校具有更好的师资条件和硬件,还在于城市家庭更加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更有经济能力支持孩子的全面发展。相对于城市,农村家庭的孩子更少有机会接受诸如琴棋书画和体育类的兴趣培养、特长教育,而具有这些方面特长的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却更受用人单位青睐。

(三)农村籍大学生社会资本贫乏影响求职

社会资本就是个人拥有的,表现为社会结构资源的资本,它们由构成社会结构的要素组成,主要存在于人际关系的结构之中,并为结构内部的个人行动提供便利[7]76。早在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布劳和邓肯就在其《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分析了父亲教育与职业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虽然有学者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成熟,社会资本将逐步让位于人力资本。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即使在市场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欧美国家,社会资本网络也对个人职业地位的获得起着极重要的作用,其影响甚至会超过教育等其他结构性因素[8]。在中国这样一个“熟人社会”和“人情社会”,在市场机制尚处于逐步完善过程之中的今天,社会资本在人们职业的获取方面仍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学者通过实证分析证明,社会资本比人力资本对人们职业的获得有着更为明显的影响,甚至连他们拥有的人力资本也要依靠其社会资本才能充分发挥作用[9]。

社会资本的内涵包括社会网络中信息与社会网络中的影响力两个方面:前者可以为大学生求职提供信息资源;后者则可以直接动员社会资源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有研究将家庭背景因素作为社会资本变量,发现社会资本水平越高,毕业生付出求职的努力相对更少,单位落实概率却越高[10]。也就是说,拥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仅可以降低求职成本,还能提高求职的成功率。或者说,社会资本不仅直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而且还通过影响其他资本的动员能力和动员效率间接影响其就业。

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而言,由于其父母的职业地位一般较低,社会网络的等级不高,这种家庭背景的特殊性造成其社会资本占有劣势,进而,在就业过程中,农村籍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比城市大学毕业生更大的困难。

三、对策:针对农村籍大学生资本拥有特点的就业促进途径

近年来,学者们在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研究中提出许多建议:通过就业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协调推进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实施大学生计划,以创业带动就业;改革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促进人才供需协调等等。这些措施无疑在促进所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同时,也能促进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农村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基于上述资本视角的分析,笔者认为,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城乡差距。因此,缩小城乡差距(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教育差距),将会从根本上改善其就业状况。但缩小城乡差距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近期我们可以努力的是:

(一)提升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人力资本存量和效度

首先,农村籍大学生要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毕竟,专业水平是大学生求职中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农村籍大学生要参加各种大学生协会和竞选学生干部。通过协会活动和担任学生干部,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都是用人单位十分看重的。

最后,适当调整发展目标以提升人力资本效度。农村籍大学生对农村和农业有相对多的了解,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加以引导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扶持,鼓励和引导他们回乡发展或在涉农部门就业,如政府可以在培养乡镇干部和村官、中小学教师、乡镇医务工作人员、农业科技人员等方面,以及在农村自主创业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这样一来,不仅农村大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相对优势促进其就业,同时也可以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二)缓解农村籍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经济资本束缚

第一,高校要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通过勤工助学弥补农村大学生家庭经济资本的不足。

第二,政府应为贫困大学毕业生提供求职资助。现在政府已开始为自主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小额贷款以支持大学生创业创新。建议政府为贫困大学生(不单单是农村籍)就业设立专项扶助基金、无息贷款等,以缓解这些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经济资本束缚。

(三)降低社会资本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作用

第一,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就业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就业制度不够完善,就业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如“萝卜招聘”等)时有发生,这就更加剧了社会资本贫乏的农村籍大学生的竞争劣势。政府应当通过法律和政策建立公平秩序,强化大学生就业中的市场作用,弱化社会资本的权重。

第二,做好公共就业服务。政府和高校应进一步加大对就业信息平台的打造和财力投入,特别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网上就业服务力度,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其中主要是信息服务。如政府或高校通过就业服务平台向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向用人单位提供学生的各方面真实信息,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农村大学毕业生减少求职搜寻成本,弥补其经济资本欠缺的不足,而且,能够很大程度抑制社会资本的“定向信息供给”的作用,提高农村籍大学生参与职场公平竞争的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6年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就业压力大[Z].中国教育在线网站,http:///html/c/2016gxbys/index.shtml

[2]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2015,(3).

[3]徐月红,储杨.风险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社会排斥问题研究[J].江苏高教,2014,(6).

[4]郑小平,侯臣.转型期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J].农村经济,2016,(4).

[5]刘德才,罗良针,游圆圆.非人力资本因素在大学毕业生求职中作用的实证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

[6]王晶,舒张伟,米鸽.人力资本在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中的作用[J].经济师,2012,(8).

[7]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8]边燕杰,张文宏,程诚.求职过程的社会网络模型:检验关系效应假设[J].社会,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