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交流的知识十篇文化交流的知识十篇

文化交流的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49:33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1

关键词:e-science环境;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707(2017)03-0012-04

abstract:Knowledgeexchangeofdigitallibrariesundere-scienceenvironmentiswiththefeaturesofhighefficiency,sharing,synergy,andopenness.thespecificprocessesofknowledgeexchangehavefoursteps:knowledgeinput,knowledgeabsorption,knowledgeoutputandknowledgefeedback;knowledgeexchangemainlyhavethethreemodes:Lancastermode,aitchisonmode,andSindergaardmode.thisarticleproposedtheimplementationstrategiesforknowledgemodeofdigitallibrariesundere-scienceenvironment,whichshouldbebasedonthepremiseofe-scienceenvironmenttopromotepaperlessknowledgeexchangeprocess;settingthedigitallibrariesasthecarriertoensurethegradualimprovementofinformationresources;makingthereaders’benefitsthegoaltoenrichthenewmodeofknowledgeexchange;targetinginformationresourcessharingtointegrateknowledgeofotherresearchfields.

Keywords:e-scienceenvironment;digitallibraries;knowledgeexchangemode

e-science是2000年英提出的一种“电子科研”,它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着眼于科学领域的全球合作,为全球科研人员搭建数字化平台[1]。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是一种无纸化知识交流的模式,相对于传统纸质的知识交流模式,具有方便快捷、互动性更强、共享性更强的优势。基于e-science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无纸化知识

作者简介:谢文娟,馆员,研究方向为参考咨询。

e-mail:

交流模式将成为知识交流的主流。本文通过对知识交流新模式的研究,提出实施策略,力求能推进我国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的新发展。

1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的特征

1.1基于e-science环境的高效性,知识交流的互动性增强

自e-science环境形成以来,信息传播实现了其高效性,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的互动性不断增强。传统的知识交流虽然被称作是知识互动,事实上仅仅做到了知识的输出而已,绝大部分的信息是依赖于出版商将其出版为刊物,而后供科研人员阅读,书面信息是信息交流的唯一方式,科研专家是知识输出的唯一主体[2]。这种交流模式很难实现信息的高效交流和意见反馈。在e-science环境下,信息交流逐步趋于数字化,信息获取更为便捷,体验、参与、互动性更强。

1.2基于e-science环境的共享性,知识交流以信息资源为主

e-science环境是一个极其开放的数字化环境,各个领域的科研人员都能平等地享受最先进的科研信息,信息的载体不单是有形载体,如纸张、胶卷、胶片、磁盘,还包括了以声、光、波传递信息的无形载体,数字图书馆内的信息资源可以跨越区域、没有时间限制,面向需求者开放,可以及时收集有价值的反馈信息,储存在数字图书馆中[3]。数字图书馆的多元化服务模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满足了科研人员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

1.3基于e-science环境的协同性,知识交流摆脱了时间及空间的限制

e-science环境为全球的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让知识交流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统的知识交流的载体主要为纸质信息资源,需要用户向图书馆提交申请获取所需书刊,这样的过程往往会受到图书馆开放时间和图书馆地域的制约[4]。在e-science建立的平台上,用户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只需轻轻点击鼠标,就能在数字图书馆中检索到需要的文献,并进行下载。这种方式完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处于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都能共享到国际上先进的科技成果。

1.4基于e-science环境的开放性,知识交流实现虚拟化

e-science环境是一个高开放性的环境,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可以在此环境中平等地进行交流,用户可以注册帐号匿名留言,也可以与其他用户进行讨论。虚拟的身份能够更好地保障用户安全,在与其他用户的讨论中更加客观地发表自己的意见[5]。此外,虚拟身份将用户的等级观念弱化,促使更多的用户进入数字图书馆进行更为自由平等的交流,从而感受知识交流的效率,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力和创新水平。

2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步骤

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的形式和过程是在不断变化的,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的过程主要有4个步骤,知识输入、知识吸收、知识输出和知识反馈。

2.1知识输入

数字图书馆是用户进行知识交流的主要平台,同时也是为用户提供知识资源的平台。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的第一步是知识输入。知识输入的实现取决于知识提供者的知识输出,也就是说知识提供者要在自身学识和所收集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信息整合、消化和吸收,形成自身的隐性知识,而后在数字图书馆平台上进行,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探讨,实现隐形知识的显性化。提供者所的显性知识会作为数字图书馆平台上的知识资源储存起来,从而实现其知识输入。

2.2知识吸收

知识吸收是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信息资源在进行显性化处理后,会在数字图书馆平台上共享,知识接受者通过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检索到相应内容后,知识接受者需要根据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信息需求进行知识吸收。知识接受者对于知识的吸收主要通过3种方法。其一,通过检索和阅读文献,将数字图书馆内固有的信息资源进行内化吸收,为己所用。其二,通过e-science环境所搭建的平台与其他的知识接受者进行交流,从而加深知识的吸收。其三,利用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资源,与图书馆内馆员及相关学科专家进行知识交流,帮助知识接受者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吸收和转化。

2.3知识输出

亦可以称之为“知识的再创造”,是知识交流的中心环节。知识接受者进行知识的内化和吸收,与其他用户进行交流和探讨,再加以自身的思考,将在数字图书馆接受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用于科研。此外,在与其他用户交流的过程中,会实现知识接受者和知识提供者的不断转换,他们会将自身已消化吸收的知识再次转化为显性知识,在数字图书馆内,这就是知识接受者向知识提供者转化的过程,而知识提供者则亦能通过与其他用户的交流,重新获取新的知识[6]。知识接受者与知识提供者在转换过程中往往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所以,要充分利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优势,更好地实现知识的输出。

2.4知识反馈

知识交流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而知识反馈处于知识交流的延伸部分。在e-science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中,知识交流形式多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在自由的交流中,用户将知识提供者所输出的知识内化吸收后,可在数字图书馆内给知识提供者留言,将信息反馈给知识提供者或图书馆馆员。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及时纠正信息中出现的错误,达到净化信息资源的目的。同时,知识在进行反馈之后,经过整理、加工、分析等手段,又将成为数字图书馆中的信息资源,重新进行信息的输入。

3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

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多种多样,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数字图书馆中经常用到的交流模式包括Lancaster模式、aitchison模式及Sindergaard模式,见表1。

Lancaster模式出现的时间最早,奠定了无纸化知识交流的基础,打破了传统的纸质知识交流的局限性,并将知识链中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有效构建,让普通人及各学科的专家都能积极参与到知识交流的过程中,但其没有体现出知识交流循环往复的过程,而是强调其单向性。而aitchison模式的出现有效弥补了Lancaster模式的缺陷,使知识提供者与知识接受者能更好地进行互动,完善了Lancaster模式的信息链,使知识交流更趋多元,用户也更加广泛。Sindergaard模式出现的时间最晚,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度结合,使用户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提出了非正式交流平台的搭建,让无纸化知识交流更加完全。

4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的实施策略

4.1以e-science环境为前提,推进无纸化知识交流进程

无纸化知识交流是现代社会知识交流的发展趋势,从Lancaster模式、aitchison模式到Sindergaard模式,e-science环境为数字图书馆提供了更为先进和开放的平台,使各个领域的科研人员都能平等参与到学术交流中,从而推进无纸化交流的进程。目前无纸化知识交流的模式没有完全展开,在一些乡镇地区,仍采取传统的纸质信息资源进行知识交流,交流中参与用户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这些地区的知识交流受限[7]。所以,在乡镇地区要普及互联网技术,搭建起e-science环境,为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提供现代化的平台,让各个地区的用户都能平等享受到信息资源,推进无纸化知识交流的进程。

4.2以数字图书馆为载体,保障信息资源渐趋完善

完整的信息资源是知识交流的前提,要想更好地系统实现知识交流的模式,最基本的步骤就是将数字图书馆作为载体,保证其信息资源的完善。与传统的纸质文献储藏不同,数字图书馆储存的是数字化的信息,完整的将专业人员的科研成果、期刊论文及国内外涉及较少的领域的文献都收录其中,才能充分发挥知识交流模式的作用,用户能在现代化的知识交流模式中获益[8]。

4.3以读者获益为目的,丰富知识交流新模式

自数字图书馆建立以来,Sindergaard等知识交流模式已经发挥出巨大的优越性。越来越多的读者开始在数字图书馆中检索自己所需的文献,促进了知识交流模式的应用和普及。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的发展,进一步增加了读者的数量,形成一个良性的发展循环。

4.4以信息资源共享为目标,融汇各研究领域知识

数字图书馆的知识交流模式是要实现各领域知识的和谐交流。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就是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建立的目标。在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更具系统性、全面性、丰富性。数字化的信息也更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从而让各个领域的读者都能进入e-science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在这个平台上进行知识的交融、分享、互通[9]。

5结语

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对旧式的知识交流方式进行了改革,推动了无纸化知识交流的进程。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势必会向着高共享性、高开放性及高交互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薇.网络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知识交流模式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6,36(5):113-115.

[2]胡媛,毛宁,严炜炜.数字图书馆社区用户社会化知识交流模式与体系构建[J].图书馆学研究,2016(11):17-25.

[3]屈文建,李琳倩,胡媛.高校数字图书馆社区学术信息交流模式探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6(17):59-64,5.

[4]陈小荣.基于e-Science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科研发展模式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1,24(4):31-33,58.

[5]刘加兰,陈芳,肖萌.e-science环境下专业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知识服务[J].云南科技管理,2010(6):18-20.

[6]陈成鑫.e-science环境下用户信息需求与信息服务研究[J].情报科学,2009,27(1):108-112.

[7]o倩.e-Science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7.

[8]段绩伟.数字图书馆信息交流模式研究[J].情报杂志,2004(9):75-77.

[9]周青建.基于移动云的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研究,2013,43(6):87-90.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2

[关键词]知识交流 国外知识交流 知识交流机制 知识交流模型

[分类号]G302

知识交流是指知识生产者和知识接受者或者使用者之间的双向对话和交流,并且贯穿于整个项目或科研之中。知识交流与知识转移相比,更加强调双向互动过程。知识转移至少暗含着知识从知识拥有者向知识需求者转移的单向过程。

本文较为系统地论述知识交流的概念,对知识交流涉及的范围、知识交流的概念等进行论述,揭示知识交流的特征,并对知识交流的内涵进行重新的归纳。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交流的机制和模型进行研究。

1 国外知识交流研究现状解析

本文选择外文文献中的“knowledgeexchange”为主题进行研究,其对应的中文译文为“知识交流”。

1.1 知识交流研究领域与范围

以“knowledgeexchange”为检索词,以题名、主题、标题为检索人口,选择文献语种为英文,并且限定为国外作者的文献,检索了aCmDigitalLibrary、ieeeJour-rials、emeraldJournals等数据库,统计出知识交流期刊文献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在aCmDigitalLibrary数据库中,关于知识交流的文章涉及电子商务方面。worldSclnet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章涉及知识交流协议和咨询行业;JStoRarticle关于知识交流的文章涉及医疗保健政策和管理科学;ieeeJournals关于知识交流的文章中,研究领域集中于软件市场和商业实体;wlieynescienceJournals关于知识交流的文章中,研究领域涉及精神病护理、产品创新管理、美国人类学、生物科研教育、教育学习、创新与创造管理、计算机与系统和知识与过程管理;emeraldJournals关于知识交流的文章集中于全面质量管理、航空工程与航空技术、知识管理、市场情报与计划、教育培训、银行业、社会网络、卫生保健质量和工业管理与数据系统;iSiwebofKnowledge中知识交流的文章的研究范围包括计量学与测量系统、失语症学、技术管理,环境研究和公共卫生、食物生态学与营养、环境科学、应用科学、健康服务研究、农业与人类价值、信息技术、公共卫生和计算机科学;Springer期刊文献中知识交流的文章涉及计算机科学、人文社科和法律、行为科学、商业和经济、数学和统计学、精神健康和成瘾服务;eBSCohostar-ademicJournal中知识交流的文章内容包括管理科学、营销管理、服务业、人力资源开发、技术分析与战略管理、管理与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人群组织、创新与新技术、通信管理、营销原理、人事部门、信息技术、区域研究,社会科学、欧洲营销,信息管理、战略组织和组织研究等范围;ScienceDirectJournals中知识交流的文章涉及临床流行病学、战略信息系统、国际商业、机器人及计算机集成制造、城市经济、专家系统应用、合资企业、教学与师范教育、信息与管理、运营管理、计算机与教育、科研政策、自动化建设、工业中的计算机应用、卫生政策、农村研究、放射疗法与肿瘤、妇产科、癌症研究、物理疗法与康复、信息管理、预测、心胸外科、信息处理与管理和生态模型等方面;engineeringVillageJournal中知识交流的文章涵盖信息与通讯技术、计量学与测量系统、技术管理、产品创新管理、机器人及计算机集成制造、计算机与教育、专家系统应用、高新技术管理研究、交通运输研究、化工、战略信息系统、网络与虚拟组织、设计可持续性、机械设计、信息技术与管理、信息交流与知识、远程教育技术、林业、it业、远距离医疗与在线保健、工业管理与数据系统、社会网络、航空航天、计算机系统、系统科学、工业中的计算机应用、信息学、人工智能、战略管理、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创新、银行业和科学与技术等领域。

根据以上统计分析,按照公益性、商业性和其他等维度对知识交流范围进行划分,如图1所示:

在知识交流过程中,参与者明显呈现多样性。大学部门、企业机构、团体及个人等参与到知识交流中,成立专门的知识交流中心或者知识交流机构,并且在基于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协作性地满足客户需求。企业机构及团体和大学部门、科研单位之间建立学习、知识传播、知识交流的平台或者网络。在知识交流中心或者机构会定期举办知识交流公共活动,由政府机构或者企业部门提供知识交流基金。知识交流集中在特定的知识领域或者垂直行业,例如医疗保健、建筑、教育科研、卫生服务、科技设施、自然环境、公共管理等。

1.2 知识交流的概念解析

知识交流是指知识载体进行知识的互动交流。知识交流是结构化信息的交流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生产者以易于理解和吸收的方式,有步骤地、系统地、详尽地讲解知识,知识使用者以关注的方式,系统地或者有侧重点地吸纳或者消化接收到的知识。知识使用者指出知识交流的主要障碍是信息可获取性的稀缺。发现知识生产者和知识使用者相匹配的研究内容是知识交流有效性的主要组成部分。

知识交流是知识生产者与知识使用者之间互动的、迭代的过程,从而实现知识使用者可以获得所需的形式简洁、内容适用的知识,知识生产者可以获得关于知识使用者需求的信息,用知识贡献社会。知识研究、教授、交流与应用的目的是为商业或者公共服务带来新的或改进的产品和服务。知识交流对于企业的现有政策和战略而言,是相对较新的领域,这意味着许多不同行业的人员对于决策信息的强烈需求。

由于知识交流过程中涉及不同的知识生产者与知识使用者,而知识生产者与知识使用者所处的所在国家或者区域、行业背景或者领域不同,因此各个机构或者组织对知识交流的定义或者解释也有所侧重。加拿大安大略省卫生保健信息交流平台(eHealthontario.ea)设有阿尔茨海默氏病和痴呆相关症知识交流社区(aKe),旨在为阿尔茨海默氏病和痴呆相关症领域的研究人员,教育工作者、保健人员、政策制定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提供知识交流的平台。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在2005年9月成立知识交流办公室,其知识交流的目的是促进4个合作组织(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丹麦电子研究图书馆(DeFF)、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和荷兰(SURF基金会)之间的交流协作,以便为知识交流和知识传播提供新的、显著的方法。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知识交流

(USGBCsKnowledgeexchange)旨在连接专业人员和绿色建筑教育资源,以便持续建立或推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以及增加专业人员的绿色建筑知识。丹麦图书馆与公共管理与顾问机构(DaLm)在哥本哈根设立了知识交流办公室,旨在联合合作组织的优势,用同一声音说话,提升知识共享度以及合作的可能性,提升学习、教学、科研质量。英国北安普顿大学知识交流(Ke)的任务是在有关科研和知识交流的全部活动中,为其大学及合作伙伴提供学术领导力和支持力,作为大学的所有公共、私营部门以及第三方组织深度或者广度访问技术、经验和资源的主要渠道,促进大学内外部门的伙伴关系,改善大学科研与知识交流的环境,加强大学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开发。发展、促进和确保成果卓越的持续性,并在整个机构中确保良好的道德操守。

从以上论述,可以发现知识交流具有如下特征:①针对性,由于知识交流具有行业性,而且不同行业内部,知识交流会因知识主体(知识拥有者)和知识客体(知识需求者)的不同而形成差异性,而且知识需求发生的时间,选择的资源以及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因此知识交流具有针对性;②(社会)协同性,知识交流涉及不同的国家、区域、行业或者多个部门,需要进行跨(国家、区域、行业)组织的多个部门人员同时进行协调与配合;③创新性,知识交流鼓励以创新性的方式实施交换,并且创新性的使用知识,并且需要跨部门的进行资源整合;④临时性,知识交流实施过程中,需要不同行业或者部门的人员或者资源进行整合,并且需要彼此的合作与配合,知识交流结束后原则上这些人员或者资源需要回到原有职能组织或者部门;⑤开放性,参与知识交流的组织、部门或者个人等往往有多个。他们通过网络、媒介为手段,采取合同、协议或者其他的社会关系形式联系在一起,知识交流组织、形式、内容等没有严格的边界或者规范;⑥动态性,知识交流过程中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在不同的时间可以相互转换、变换角色,例如科研机构、大学部门可以把科研成果转移到企业的实际运营活动中,加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科研机构或者大学部门可以指派人员去参与企业的实际运营,并且指导科研成果的实施过程。反过来,企业将科研成果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实践经验、调整转化情况如实地反馈到科研机构或者大学部门,指导教育与研究,促进科研人员素质的提升,改进教育科研的质量。

综上所述,知识交流是为了使知识客体(知识需求者)能够以可接收、可理解、可消化的方式获得、吸收并且运用知识,知识主体(知识拥有者)与知识客体进行互动,从而达到知识主体的知识与知识需求进行匹配的过程。在知识交流过程中,采用交流媒介为手段,例如会议、课程、视频、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等。知识主体(知识拥有者)和知识客体(知识需求者)包括大学部门、商业机构、公共部门、社会团体以及文化组织以及个人等,在不同的时间或者不同的知识需求情况下,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会相互转换角色,从而呈现知识需求的针对性和动态性。

2 知识交流的机制与模型

2.1 知识交流机制

知识交流支持经济发展,并鼓励企业参与知识交流及其举办的公共活动。通过知识交流实现研究合作以及技术、经验、知识的转移,满足中小企业在区域商业中的需求。知识交流提供商务咨询服务,支持企业发展。知识交流为创业项目设立奖金,扩大参与度,通过创新活动,例如开放式课程、财政资助、同行评审等,吸引非传统背景的参与者,提升参与者的价值。

知识交流允许参与者自由访问知识库,有权使用大学的设备设施用于会议活动等,共享设备设施,有权去参加大学部门、科研机构、知识交流中心设立的课程学习或者培训项目,举办公共性的会议例如产品博览会,并且可以公开地访问大学、企业的数据库。参与者自由地参与知识交流,并可以获取实践经验,例如参加实践课程。知识交流涉及协作性研究项目,并以知识需求为导向的活动。参与者需要利用知识交流过程中的团队顾问,在交流过程中,团队顾问需要积极地参与到参与者的战略制定中,并给予指导。知识交流中心为参与者提供奖励、奖金等,鼓励社会参与,并且提升参与者的实践水平和能力。

成功的知识交流依靠商业界、学术界、公共部门、第三方服务与政策的多层面地、积极地互动。为了促进这些关系,专业知识是必需的,例如知识产权法。知识交流机构或者高等教育机构需要培训、培养、教育、或者招聘专门知识交流人员。合作研究在充满活力的知识交流部门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研究涉及大学部门、公共资金提供者、第三方部门等。在知识交流过程中,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大学部门、企业机构及其合作伙伴等彼此之间需要交换设备设施、交流经验、交流知识、交换人员,并建立完善的管理措施以便于管理。

2.2 知识交流模型

上面研究了知识交流的范围,包括公益性行业、商业性行业以及其他三种类型,以此作为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的领域。进而,分析知识交流的特征和机制,即进行合作性研究、为参与者提供开放式访问、为参与者提供资金奖项、制定或者举办公益性或者商业性知识交流项目和活动、支持经济科研及参与者素质、竞争力的提升、形成商业界、学术界、公共部门等之间的互动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知识交流模型,如图2所示:

图2从知识客体、知识媒介、知识交流中心、知识主体4个方面展示了知识交流的过程。知识客体在明确本身的知识需求之后,通过知识交流媒介(会议、课程、公关活动等)进行知识交流或者提出需求。知识在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之间进行交流,在交换过程中,知识主体和知识客体以协作性的方式解决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基于因特网的知识交流平台愈发普及,可以方便地进行知识沟通、信息交流、资料共享等。通过网络视频可以实现实时对话,或者电子邮件等实现异步沟通交流。因特网的应用还使知识交流中心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便于管理。因特网的运用还使知识交流直接化,处于网络终端的知识主体与知识客体直接联系。因特网是面向全球范围的,知识主体或者知识客体通过网络可以彼此进行各种沟通、交流或者协作性地解决问题,消除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因特网,可以实时收集知识需求、处理知识需求和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提高知识客体获取、吸收、消化知识的速度,节省知识交流的时间。

知识交流中心通过公共资金或者商业部门的资助维持日常运转,并且为企业设定奖项,鼓励支持参与者的多样化。知识主体把自身拥有的知识结构、知识内容等与知识客体的知识需求进行匹配,假如匹配成功,那么会形成有效的知识交流。知识交流的成果要进行反馈或者监督,从而促进知识主体的知识扩展或者知识丰富。知识交流中心对其所能掌握的资源进行整合,并且为知识主体、知识客体提供服务。在某项知识交流活动结束后,各种资源可以回归各自的职能部门。

3 对发展国内知识交流的建议

目前国内没有正式的知识交流组织或者知识交流协会,在对国外知识交流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参考国外知识交流的经验,把技术和创新引入知识交流过程,培养和管理知识交流流程,发现交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采用必要的技术或工具,创新知识交流过程:①设定行业性知识交流平台,针对不同行业构建不同知识交流平台。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技术支持,并且可以在现有行业协会的基础上设定相应的知识交流版块。例如食品行业可以在国家食品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食品工业网等正式机构的官方网站设定平台。建筑行业可以通过中国建筑业协会的官方网站以及兄弟协会的官方网站设定建筑行业的知识交流平台。②设定不同行业或者部门的知识交流平台,进行跨(区域、行业)组织的多个部门人员协作与交流。例如在中国行业协会商会的官方网站设定全国性、区域性和地方性行业协会知识交流平台。在全国、区域或者地方,通过召开会议、提供培训课程和开展公关活动等形式推动知识交流。③制定政策措施。政府通过经济、制度、财政以及技术等手段鼓励知识交流的创新与开放,设定相应的基金或者奖金,支持不同组织、个人等通过网络、通信等途径,采取合同、协议等形式进行开放式的知识交流。④鼓励经济单位和大学的协作型交流。在知识交流过程中,经济单位(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制定互信机制。对经济单位与大学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鼓励科研机构、大学部门把知识专利和科研成果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与研发中,并且指导与评估企业知识专利和科研成果的实施效果。经济单位将知识专利与科研成果在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如实地反馈到科研机构或者大学部门,提升科研教育水平,提高科研素质并改进教育科研的质量。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3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引言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超过240个,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观众聚集于上海世博会,参观交流。世博局官方数字显示大概有8万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将参与到世博会之中,其中90.6%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参观者秩序引导协助、接待协助、语言翻译、残障人士援助、媒体服务、活动及论坛组织协助、志愿者管理协助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发生的得体有效的行为,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合理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1]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与来自世界上不同文化,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成功提够服务的关键。世博会园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与外国游客交流的成败。本文对园区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以期为今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大型会展活动志愿者培训提供帮助。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概述

在过去的20年间,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各种角度展开了研究。陈国明[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wisema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3]BrianH.Spitzberg指出,“iCC的判定是认定某一行为在给定环境下是否得体、有效。”[4]Gudykunst从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把iCC组成要素分成了不确定性控制和焦虑控制,形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控制(anxietyandUncertaintymanagement)理论。martinandHammer从社交技巧的角度认为iCC包括交际功能行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以及谈话控制行为。ting-toomey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涵盖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方面。Spitzberg和Cupach指出,交际能力模式的三要素是知识、技巧、动机。[5]陈国明提出的个性强度、交际技能、心理适应、文化意识可以被包含于动机和技能两个方面之中。此外,陈国明也提出“知识也应该成为在考虑iCC组成的要素之一”。[2]

Byram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外语教学的框架下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构成模式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6]要与来自另一国家或另一种文化的交际者交流,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即自己文化以及交流者文化中有关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产物和行为的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一般过程的知识。同时成功的交际需要达到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依靠态度因素。对待外国人与其他文化的态度以及有无交际意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交际的成败。知识和态度因素是前提条件,交际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也是决定交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Byram将技能分为理解与建立联系的技能和发现与交际技能。[6]前者是指分析自己国家文化信息和其他国家文化信息以及将两者建立某种联系的能力;后者是指在交际或非交际环境中发现某些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上海世博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以及上海世博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哪些方面存在跨文化交流障碍。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剖析我国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议。本调查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取测试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首先在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基础上编制《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并设计了访谈大纲。测试卷全面覆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根据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本测试卷对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个维度都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世博会园区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测试而后随机对其中30人进行了个人访谈。

1.调查内容

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内容

此调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多采用多项选择题,共100题,分四部分:文化知识问题,交际知识问题、跨文化态度问题以及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

2)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访谈大纲

①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是否关心,为什么?

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你的英语老师是否给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采用什么方式介绍?

③你通常喜欢通过哪种课堂活动方式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④你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吗,大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⑤你有外国朋友吗,你经常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⑥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你是否感到焦虑,为什么?

⑦如果与外国游客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发生交流障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⑧在世博园区上岗前,你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吗?具体实施情况怎样?

2.调查情况分析及结论

测试卷结果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对文化知识题的平均失误为6.1,平均失误率为29%,其中89%的错误集中在时间观念、身体空间距离问题上;交际知识题的平均失误为5.2,平均失误率为26%,大学生志愿者对各种文化的交际禁忌把握不准确,有76%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此类题目中出现错误;跨文化态度题的平均失误为5.9,平均失误率为23.6%,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普遍愿意与游客朋友进行交流,但对某些文化存在不理解,交流方式不适应;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的平均失误为11.8,平均失误率为34.7%,学生学到的各种文化知识。交际技巧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具体的真实跨文化交际情境。

通过访谈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普遍比较关心,有86%的访谈者表示对跨文化交际知识非常关心,并会努力吸取相关知识,他们表示随着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的频繁和深入,有效地跨文化交流是成功的保障;9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谈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会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方式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只是在讲授语言点时随机插入文化的讲解,不系统,零散,而且相关知识量较少;5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有10%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表示不喜欢阅读或观看,他们表示看或读不懂有些外国电影和书籍的内容;2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多外国朋友,经常采用电话或网络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47%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二三个外国朋友,不经常进行交流;交流内容仅仅涉及到学习专业方面。而33%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表示没有外国朋友,不怎么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46%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并不感到焦虑,但对外国游客的文化以及交流方式感到不习惯,少数习惯感到不理解。10%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感到与外国游客交流时,紧张不安,害怕出错。与外国游客发生冲突的原因,不同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不同的想法,大体有二类:对外国文化不熟悉,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习惯来衡量外国的文化;交流风格不同,总是试图用自己的交流习惯来影响外国游客进而产生冲突。在世博园区上岗前,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由世博局和所在院校组织,多以讲座的方式讲授文化知识,培训时间较短,没有进行情景训练。

总之,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某些文化和交际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误;对待外国文化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但仍然对有些外国风俗、习惯不理解;在技能的掌握上缺乏在特定的真实情景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对大学外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建议

调查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存在明显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力度,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7]跨文化交际被正式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次调查,认为应建立新的教学模式“4+1”模式。即大学英语课前五分之四的学时用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这五种技能后,剩下五分之一的学时用于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的文化交际知识,提高学生对目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态度、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的宽容性和接受程度;提高跨文化意识,识别文化差异并能够发现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培养接纳变化的态度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终身教育和成长的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敏感性进而提高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能够从事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的听说、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8];学习显性文化主题、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情感意识以及涉及言语和非言语的具体文化特征;培养对具体文化中得体行为、认知和期待正确假设的技巧;培养观察和收集信息的技巧:培养对陌生的人或事物延迟评价的态度;了解学习新文化的风险性,培养适应新文化的愿望,能够克服文化不适应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不断地经历描述、解释、反应的过程[9]。通过一段时间反复的文化碰撞,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目的文化知识,加强学习者对自己母语文化的意识,产生更多的更为得体的语言与文化行为,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策略

在教学手段和工具方面,以多媒体网络为支撑,利用音频、视频材料体现英语教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表演、文化谜语、关键事件分析、角色扮演、案例分折、文学作品分折等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学习。向学生介绍文化新领域的可叙述或描述的知识;以某个文化专题为学习任务,统一观摩文化现象;组织学生根据预定的计划就某一文化专题或某一文化事件,作汇报式讲演;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假设的交际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小组内或大班内汇报演出他们的交际行为。教师描述发生的事情,并提供交际各方的感受和反应,并不解释在此情景中交际各方的文化差异,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文化差异。使学生经历各种各样的,在与另一文化的人们交际时或在适应到另一文化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冲突情景,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际。此次调查结果反映了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表明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追求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流利性的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1203153)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Lusting,m.&Koester,J.interculturalCompetenc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crossCultures(2nd)[m].newYork:HarperCollinsCollegepublishers,1996.

[2]Chen,Guom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SomeperspectivesofResearch[a].paperpresentedattheannualmeetingoftheeasternCommunicationassociation(philadelphia,pa,april1990).

[3]wisemenR.L.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a],in.Gudykunst,w.B.(ed).Cross-Culturaland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London:Sagepublications,2003.

[4]SpitzbergB.H.amodelof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a].inSamovar,L.a.&portef,R.e.(eds).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aReaderninthedition[C],(p375-387).Belmont:wadsworthpublishingCompany,2000.

[5]Spitzberg,B.H.,&Cupach,w.R.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competence[m].BeverlyHills,a:Sage,1984.

[6]Byram,m.teachingandassessing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m].england:multilingualmattersLtd,199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Damen,Louise.CulturalLearning:theFifthDimensionintheLanguageClassroom[m].Ca:addison-wesleypublishingCompany,1987.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4

关键词:知识共享组织文化路径策略

组织文化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情景因素,当组织中缺乏积极鼓励和奖励分享的文化时,知识共享很难发生,而在知识共享的氛围中,员工之间分享新的想法和操作技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研究者普遍达成的共识是,有利于共享的组织文化是知识管理成功的重要基础和核心,因此应该积极推进组织文化的建设。由于组织文化在知识管理的体系中不是一个孤立部件,知识共享型组织文化的建设须以组织发展的战略目标为指导,在适宜的组织结构框架下,将组织惯例、规范凝练成为能够指导员工价值观的文化制度体系,从而保障文化体系得以构建。基于此,本文从知识共享型组织文化的内涵出发,探讨组织文化建设的逻辑思路和具体举措。

知识共享型组织文化的内涵

根源于组织的核心价值的组织文化,是员工共享的价值观、信念和精神,影响着包括知识共享在内的员工的各种行为。对于知识共享,研究者从“学习”“转移”“沟通”等角度出发,认为这是个体之间相互学习,并通过学习在沟通中进行知识转移的行为。知识共享型组织文化的内涵具体包括:

(一)鼓励学习

知识所有者之间通过持续地沟通和交互学习获得对知识的完全解释,实现知识的价值目标。据此,组织在塑造文化时,应着力培育学习型文化,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从而积极地去影响员工学习的态度,促进学习和交流的行为。组织建设的学习型共享文化,应该具有多元包容性,能鼓励员工坦诚地交流新的想法和观点,从而加速知识和信息的流动与转移(杨英法,2007)。

(二)强调信任

知识共享包含了传送和吸收两个环节的知识交换过程。基于社会交换的知识共享活动,在知识传递出去而未得到接收方回应之前,会使知识提供者承受着较大风险,并带来共享意愿的降低。因此,要成功进行知识共享,必须有交换双方的信任作为前提。据此,塑造充满信任的和谐人际关系的企业文化,就应该强调合作,让员工有安全感;鼓励经验交流和相互合作;而不应该过分强调内部个体间的竞争。

(三)促进创新

知识共享的最重要结果是其对知识创新和组织创新的促进。在不断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创新主要取决于知识,取决于共享和创造新知识的过程。为了通过知识共享促进创新行为,组织文化应该具有鼓励创新的元素:一是能够包容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二是能够接受新观念与新事物;三是强调勇于承担创新风险(杨英法,2009)。

知识共享型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

由于组织文化总是服务于战略目标的,因此,塑造知识共享文化首先必须明确企业的目标,有的放矢地建设相应的文化体系。众多研究表明,知识共享深受企业组织结构的影响,所以,在战略目标明确后,还需要调整组织现有的结构设计,使组织结构与战略远景相匹配,成为塑造和培育组织文化的有效载体。

(一)设定组织战略目标

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组织具有不同的资源,且资源在组织间不能自由流动,使得组织可以借此形成独特的能力,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因此,组织应仔细分析自身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的状况,以其独特的、有市场价值的、不可模仿的资源、知识和能力构建有利的竞争平台(周敏、李洪、聂规划,2007)。在后经济危机时代,知识已然成为一种战略资源,成为组织取胜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隐性知识,由于具有价值性、异质性、难模仿性等特点,能够成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并成为持续的竞争优势的基础。

组织的经营战略是其实施成功的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前提。为了有效运用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组织应选择自主知识创新作为战略选择,强调创造和创新,力求在创新群体内达成共识以推动可以用来开发新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共享和新知识的创造。组织选择自主知识创新,应立足于通过自身力量进行知识创造和产品服务创新,对组织内部的知识在个体间、团队之间及个体、团队和组织间的共享均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励分享行为,提高分享效率。

(二)设计组织结构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环境,组织的战略目标诱导组织设计进行适应性变化,以更有利于知识管理。tsai(2002)的研究显示,正式的高度集权组织结构对知识共享会产生负面影响,而非正式的横向交流有益于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共享。Currier和Kerrin(2003)强调,使用项目组的方式能够确保有效的知识共享。由于良性的组织结构才有利于创造和谐的知识交流环境,因此企业始终关注通过组织结构的重组使组织成为扁平化的学习型组织,便于进行不间断的“终身学习”和“时时分享”,以保持知识核心竞争力。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5

[关键词]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共享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17-02

一、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现状

“隐性知识”概念最早由英国著名学者迈克尔·波兰尼提出的。波兰尼将人类知识分为两大类,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显性知识为以文字、图像、符号、声音等形式记载于载体上的有形的编码化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个人或组织在长期生活工作或运行发展实践中积累起来的难以规范化也难以传播和交流的个性化非编码化知识,包括人们的经验、技巧、理念、管理模式等。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是馆员个体高度内化和长期积累的个性化知识,对于图书馆隐性知识提取和管理具有基础性、源头性作用。但是,由于其非编码化、高度个性化和隐性化等特点,使得针对图书馆员的隐性知识管理呈现以下状况: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重显轻隐”

在我国长期的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显性知识管理经验。但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尤其是图书馆员个体隐性知识的管理尚存在不足之处。图书馆员的个人隐性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造成了图书馆无形资本的浪费。

(二)馆员的个体隐性知识流动空间受限

图书馆管理结构倾向于“金字塔”形式,即以馆长为“塔尖”,其下以采购、编目、流通、期刊和参考咨询等部门为支架,下辖各具体专题部门。这种组织结构以权力的纵向架构为根基,有利于保持组织的稳定性和封闭性,但同时也将工作限制在一个极窄的范围内,造成工作的专业化与机械化,限制了馆员的创造力和隐性知识的知识转移。而且,我国图书馆界尚未制定出对馆员隐性知识贡献度的科学量化标准,从而无法形成物质、精神等多方面的有效激励机制,从而抑制了馆员的积极性。更严重的是,馆员间缺乏隐性知识交流互动平台。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系统尚存在明显缺陷,未形成对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手段有效利用。例如,由于图书馆员缺少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开放交互式技术平台,导致馆员间隐性知识交流与转化被固定在有限的空间内,隐性知识缺乏有效流动。

(三)馆员自身局限性阻碍隐性知识的合理共享

隐性知识是存在于馆员个体大脑中的个性化、非编码知识,其存在与形成都和馆员个人的工作经历、知识层次、创新意识密不可分。由于隐性知识散乱地存在于人脑内部,很难为需要获取隐性知识的馆员和图书馆组织而言所提取。同时,隐性知识难以捕捉和限定,甚至有些难以表达,所以有些隐性知识难以用单纯的语言表达清楚,而另一些则与其他知识密切交叉,这些都是馆员隐性知识有效转化的重大障碍。同时,隐性知识是馆员潜在素质的一部分,其共享过程主要受馆员个体主导,个别馆员可能出于对关键性技能的独占心理、在群体活动中的竞争心理、对他人排斥的自我封闭心理以及思想文化中的利己主义等,都可能阻碍隐性知识的有效共享与转化。

二、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发展建议

针对图书馆员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问题,要实现对馆员隐性知识的有效管理,必须在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进行适当调整:

(一)改变传统“重显轻隐”的管理观念

图书馆知识管理中长期存在着“重显轻隐”的弊病,这种观念制约了馆员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在图书馆中,可以通过馆内文化宣传改变大家的落后观念,使馆员们充分重视隐性知识的作用,挖掘自身隐性知识,加速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并将其进行收集、整理、研究和推广,使图书馆的无形资产不因时间的流逝、环境的改变和人员的流动而流失。

(二)推进图书馆组织结构扁平化改革

传统图书馆均为“金字塔”式组织机构,由于其以权力纵向架构为根基,造成了中间层级过多,部门间交流受阻等问题,阻断了员工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很难形成馆员间隐性知识的平级、跨部门交流与转化。对图书馆组织结构进行扁平化改革,可以弱化交流者间的等级观念,开创平等畅通的互动渠道,打破交流壁垒,“形成开放式的、学习和成长性的知识共享机制”。这种在横向打破壁垒,纵向减少层次,将多层次、细分工的管理模式转化为分布式、扁平式的管理结构的组织结构为馆员隐性知识共享扩大了空间,加快了隐性知识的成员间共享和知识性创新。

(三)建立促进隐性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激励机制

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主要由两方参与:知识提供者和知识接受者。由于图书馆员隐性知识是馆员独有的知识成果,出于对自身优势地位的保持和独享等考虑,知识提供者不具有主动传递隐性知识的必然性。同时,作为知识接受者的其他馆员,对接收知识的态度也存在差异,接受方的抵触情绪也将阻碍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所以,建立有效的隐性知识交流、共享激励机制对于有效推动馆员间隐性知识的共享、交流、吸收、创新和再共享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四)开发隐性知识交流共享的开放式、交互式技术平台

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知识创新的基础,由于缺乏现代科技手段在图书馆隐性管理中的应用,隐性知识缺少共享平台。在现有条件下,除加大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图书馆隐性知识管理系统的开发力度外,还可以利用现有条件和网络社交平台进行阶段性过渡。例如:图书馆可以通过学科团队合作开展工作、建立工作研讨例会制度;图书馆可以利用QQ群组、微博、微信以及国际网络平台twitter和facebook等实现图书馆员隐性知识交流的全国化和国家化;馆内还可以组建学科馆员沙龙、知识社区等馆员兴趣小组。此外,图书馆应构建全方位的知识交流平台,如馆内可以开办自己的刊物和专栏,鼓励馆员积极投稿。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督促馆员不断地整理、分享隐性知识,也可以增加个人成就感。

(五)构建图书馆隐性知识库

隐性知识库是一个特殊的知识信息库。因为隐性知识是主观的、个性化的知识,只有通过外化结晶,才能转化成人们容易理解的显性知识加以利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分布式知识信息库,将馆员隐性知识按条目形式进行编辑,并集合记录与之相关的事件、知识使用记录及来源线索。知识库借助传输网络将整个图书馆连成一体,同时向每个岗位、每位馆员延伸,这样可以有效收集馆员个体隐性知识,即使出现人员流动,知识库也可以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即把每个馆员在图书馆中创造的知识成果记录下来,不至因人员的变动而削弱了图书馆知识的储量。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6

论文关键词:文化渗透;语言教学;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

我国英语教学的前期阶段,其相关的文化渗透因为受形式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影响,始终徘徊于语言教学的边缘而未得到应有的深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开始并人到语言教学之中,特别是自上世纪末以来,许多英语教师开始意识到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育及渗透,并且对语言和文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探究和认识。在我国英语专业课程目前已经把文化渗透视为语言教学任务之一。

一、文化渗透和英语教学

许多语言学家都在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nida认为,“语言和文化是两个象征性体系,我们用语言所说的一切都有意义,不论是指定意义,社会意义,外延意义,还是内涵意义。我们所使用的每一种语言形式都有其固定的含义,表达的是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含义,因为语言和文化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文化表达比语言表达更为宽泛”。由此看出语言和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意义随文化的不同相应变化,而促成语言和文化的结合,一旦脱离了文化,语言表达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会因无法理解而造成失误。另一方面,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促进了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文化在我们头脑中已形成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同时语言又是文化最显著的表现,所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即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

英语语言教学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帮助我们掌握一门语言,拓展知识面,将语言作为工具阅读原版报刊、杂志、学术著作,吸取西方国家之先进经验和技术以及写文章和学术报告等;另一个目的是:帮助我们消除语言障碍,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研究外语和母语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了更有效地实现上述目标,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应在教授语言的同时把目的语文化渗透于教学之中。学习一种语言就是学习一种文化,要想掌握英语就要熟悉和掌握其文化,只有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获取文化知识,才能有效提高交际能力。

交际能力是由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DelHymes率先提出来的,他就语言交际能力提出了四个参数作为基本框架:可能性程度(degreeofpossibility)、可行性程度(degreoffeasi.bility)、合适性程度(degreofappropriateness)和表现程度(de.greeofperformance)。此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语言学的巨大进步。交际能力是交流双方都必须具备的能力,它是语言能力的再发展,但又比语言能力的内容更宽泛,更具体。尽管许多语言学家对文化的研究角度有所不同,但有一点已达成共识,那就是:除了基本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之外,文化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渗透的内容

文化渗透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交流信息。缺少任何一点,都有可能引起我们对语汇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误解,从而导致语义和语用失误。总体而言,文化知识信息可直接从“formalcommunicativeapproaches”中获得,这一方式是交流的自然产物,重在结果;而文化交流信息则主要通过“informalcommuniactiveapproaches”中逐渐获得,这一方式重在过程。出生在特定文化氛围并很自然地继承了本国传统文化的人会轻而易举地理解其相互间的语言内涵和行为方式,而不致产生误解。这就是一些英语本土人虽然受教育不多,也不甚了解他们自己的历史、文学、艺术典故以及他们语言中的文法,但并不妨碍他们的日常交流和人际关系的发展。因为他们始终生活在自己的语言环境中,他们知道如何根据不同的语境来恰当地表达自己。而尽管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英语国家的一些语言、历史、地理以及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有时还是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与来自英语国家的人进行正常交流,这是因为英语是其第二语言。他们在使用第二语言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其母语思维方式的限制,因为其母语的思维方式及文化信息已经根深蒂固地植入大脑,并在潜意识里无时无刻地影响他们,即使是在他们对另一种语言已经相当了解的情况下,也常会出现语用失误。有时我们以为对方也用与自己同样的方式进行思维,正是这种错误的认识,常使我们的跨文化交流难以顺利进行。

文化背景知识也是文化渗透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例如,习俗、宗教信仰、价值取向、语言表达习惯等,以减少文化冲突,扩展我们的知识视野,唤醒我们对所存文化差异的意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语汇的外延,为理解语言实际内容铺平道路,对语言的主题做出准确的理解和反馈,帮助我们掌握语言并付以实践和运用,以达到交流的目的。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文化知识;一是文化领悟力,而文化意识则将这两方面连接起来。文化知识与文化领悟力之间的差别在于前者的目的是获取目的语文化信息,后者在于理解和吸收目的语文化知识并在目的语文化环境中使用得体的语言进行顺畅的交流。学习者需要认识到文化差异并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问题,直至最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文化知识着重于已获得的知识,文化领悟力则侧重个人能力。从内容上看,前者传达文化知识信息,后者传达文化知识信息和文化交流信息。笔者在英国居住期间,曾与一位在英国攻读病理学博士的中国留学生为邻,她告诉我她学习英语近20年,早就能流畅地阅读英文原版的医学专业书籍和论著,但来英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除了简单问候话语之外,很难与当地同事顺畅交流,主要是无法理解有些话语的内涵意义。当与英国同事交流的时候,她常要求他们将所说内容写在纸上加以解释方能明白。她还发现用英语很难表达清楚自己的确切思想,往往不知道说什么或如何表达,而且她所说的常常并不是她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所以,当被问及她学习英语的年限时,她很不情愿告诉其真实情况,因为每到此刻她会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其实她的经历在于她在获取英语文化知识信息的同时,忽略了对文化交流信息的关注,加之交流机会的短缺而导致文化领悟力的欠缺,造成交流困难。这不能不说与我们国内英语教学课程设置的某些失误不无关系。

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交流信息曾一度被忽略。问题归纳:(1)把学习语法和词汇当作语言学习的全部。此结果致使学生不但发出信息能力差,就连获取信息能力也差,以致综合交际能力低。(2)学习方法守旧,只见树木不见林。受传统学习法的影响,注意力只集中在词、句的理解上,较少考虑语篇整体,重视信息的接收,忽略信息的发出。(3)语言理解能力强。交流表达能力差。主要是跨文化理解能力较弱,缺乏社会实践,当语言能力提高到一定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事实上,文化交流信息在英语教学中和文化知识信息的传播同等重要。长远来看,文化交流信息和文化知识信息有利于文化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交流能力,我们应该注重文化交流信息,提高文化领悟程度.因为学习语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交流。

三、文化渗透教学的思路

(一)文化渗透的原则

尽管我国英语教师越来越意识到文化渗透的重要性,有时却因考虑到第二语言文化与中国文化可能产生的冲突而踌躇不前。另一方面,虽然学生对英语语言及英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但依旧觉得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并非易事。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原则:

1.客观性和真实性

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应注意语言在跨文化交际和英语教学中的真实性,同时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所以,有必要为学生理解、掌握目的语及文化设计提供真实、实用的教材和创造真实、客观的文化氛围,以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2.原则性与指导性

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和文化知识的传播,学生将不可避免地遇到目的语文化的信仰、宗教、政治等方面的问题,所以他们首先要有原则地理解目的语的政治含义和社会含义,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全面准确的认识。

3.实用性与可行性

从文化内容的角度而言,学生首先应关注交际文化知识,目的在于提高交际能力。就文化渗透的思路而言,可供参考的思路很多,只要学生能够在实际运用中获益就行,因为这对提高文化渗透之效果有益。另一方面,还要适时提高及丰富文化交流素养,这需要教师的耐心和学生的恒心。

(二)语用失误的识别

语用失误主要指不当的语言运用,通常是由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的文化乃至不同的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所引起。

1.文化冲突引发的失误

文化冲突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和相应的表达技能而造成的。

笔者在英国时,一次圣诞聚会上曾听到一位英国友人夸奖一位中国留学生:

“Yourdressisverybeautiful!”

留学生立刻回答说:

“no.mydressisverypoorindesign”

此刻,英国友人面有一种尴尬的表情。这是因为所接受的文化教育不同而引起的留学生应答失误。实际上,据笔者了解,这位留学生口头所表达的意思与她内心的真实意图并不一致。她内心因其服装受到称赞而感到高兴,但为表示礼貌和谦逊口头上却予以否认,因为礼貌和谦逊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而英国人却可能因对方对其赞扬所做出的反应误解为其态度不够真诚而感到尴尬,他会认为留学生的答话暗示着他连服装鉴赏水平的能力都不具备。因此,有时语言的失误是因为不符合对方的社会、文化规则而不被理解所造成,是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不了解对方文化差异的情况下造成语言形式选择上的失误。这种失误与交流双方的身份、语域、话题熟悉的程度都有关系。同样是接待顾客,不同国家的商店,营业员使用的语言也不相同。中国:您买点儿什么?(中国营业员接待顾客纯粹从买卖的关系出发)日本:欢迎光临。(日本营业员把顾客当客人)美国:Canihelpyou?(美国营业员把顾客当作要帮助的对象)这是不同传统文化的反映。通常我国视谦逊为礼貌,但西方人则认为谦虚没什么值得称道的,甚至认为谦虚是不诚实乃至虚伪的表现。当得到赞扬时英国人常常喜欢说“thankyou.”或“i’mappreciatedtohearSo.”等话语来表达对赞扬者的欣赏与感谢。我们因受传统文化影响常在得到赞扬时给予口头上的否认。两者其实都是为了礼貌,并认为各自的言行是得体的。这种情况因文化之差异,本不存在孰是孰非的问题,目的是要说明要想学好目的语并达到运用自如之目的,必须要了解目的语文化。以备在交流时遵循对方的交流规则。另一方面,由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不同的文化之间自然会产生差异,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成为语言上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的使用必须遵循各自文化的规则。

2.不同观念引发的失误

西方人通常很忌讳被问及一些个人隐私。他们尊重个人隐私(包括个人的身份、年龄、收入、独立性、自主选择),突出个人主义,推崇竞争意识,善于挑战和懂憬未来。中国人重视集体主义精神,提倡合作,追求平稳,继承传统。因此,“隐私”这一概念,我们与西方国家的理解存在差异。中国人初次见面喜欢询问对方的年龄、工资、职业、婚姻状况乃至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等,以示亲切友好。但西方人则视这些问题为个人隐私,所以他们常为在中国遇到此类问题的被询问而感到不悦。语言失误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甚至造成交际失败。语言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与不同的对象,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表述一个思想,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何说”有时比“说什么”更重要。

笔者在英国高校学习时注意到一种现象:上课时英国学生迟到后,为尊重老师而不打断老师的讲课,不敲门也不喊报告而是静静走进教室落座。但在我国教师通常要求迟到的学生先敲门喊报告,在得到允许后,方可入座以此来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在了解到文化差异后我们会明白迟到的中国学生为什么会打断老师的讲课而西方学生则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否则就会引起理解上的差异,即中国学生认为西方学生不尊重老师,而中国学生打断老师讲课的举动又会被西方学生视为真正的不懂礼貌。实际上,两者都是从各自的文化背景出发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尊重和礼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上述现象可归纳为,要想实现成功的交际就必须顺应交流双方的文化差异,讲究交际策略。而交际策略就是处理和应对在交流中所遇难题的技巧。这既是交流过程中必需的心理措施,也是缩小两种文化差距的有效途径。英语学习者在交际中所产生的失误多是由于缺乏对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和交际策略的了解而产生的。所以英语教师在教授语言知识时要考虑到加强文化意识和讲究交际策略。这些策略主要指归避,避开可能引起尴尬和误解的话题;宽容,理解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文化背景;搁置,谈话无须“较真儿”和“刨根问底”;调整,及时根据交流内容调整自己的思路以便交流能够顺利进行。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及国际交流的需要。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跨文化交流是不可或缺的。因为这不仅能发扬和传播我国本土文化,还可以引荐和学习外国文化,进行国际交流。为了提高跨文化意识,有必要了解和学习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因此.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变得必要且紧迫。

对跨文化意识的认识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对跨文化意识表面特征的认识;第二是对不同文化属性特征的认识;第三是对相同文化属性特征的认识;第四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习者从各自学习角度的认识。为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增强跨文化意识不妨考虑以下思路:

首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各种英文报刊、杂志、原文版小说、科幻乃至儿童读物。这些读物较容易理解吸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形成对第二语言及文化更成熟更全面的理解。

其次,重视传统文化。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学习英语语言及相关文化并不意味着忽视本土文化。因此,学习和研究不同地区和国家的文化,有助于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加深理解自己的本土文化并推动本土文化的发展。由此,注意区别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更清楚地了解和理解目的语文化,有利于提高对跨文化意识的整体认识。

第三,鼓励学生参加诸如英文诗歌朗读和背诵、英语口语比赛和辩论赛、英语节目表演,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节目及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容易得到他们在课堂或书本中学不到的原汁原味的目的语文化知识。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7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

[作者简介]张敬品(1965-),女,河北石家庄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英美文学研究;谢峤(1983-),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葛爽(1977-),女,天津人,天津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和语言学研究。(天津300384)

[课题项目]本文系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B02)、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海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tJwY11-006)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基金项目“海事英语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12CLaL01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26-02

一、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化海运行业的加速发展,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船员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需求日益彰显。海员间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很有可能导致误解或冲突。了解文化差异、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和知识可以大大提高与异域文化人员之间的交往能力,从而减少摩擦,增进理解,形成友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航海人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航海英语教学有其特殊性,这是由学生将来承担的工作决定的。大部分毕业生将从事国际船运。而世界航线经由世界各个角落,与世界各国家、各民族发生交流;即使在同一艘船上,船员也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员构成的。彼此之间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沟通与协调,涉及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交流。这也注定航海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利用英语进行日常的交际活动,以及进行专业的知识和业务交流,否则无法完成工作,更无从谈起建立和谐关系从而密切合作了。所以,单纯英语语言能力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船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运用英语流畅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无误地开展国际航运业务和日常交际活动,正是航海英语教育的目标与当务之急。

二、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此项研究的目的是了解海运专业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和对其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已经毕业、目前从事国际航运的海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以期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培养适合国际化需求的高水平海运人才。问卷设计涵盖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意识问卷的研究对象为海运专业的学生。问卷包含12道选择题,涉及学生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认识、对跨文化知识的掌握、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的介绍等方面。跨文化能力问卷主要针对海员,涉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态度、跨文化知识、跨文化能力等四个方面29个小问题。最后还有一个开放性问题: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建议。

2.研究对象。在研究对象的选择上:跨文化意识问卷调查对象选取我校海运学院二、三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有短期的船上实习经历,对跨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共收到有效问卷104份。跨文化能力问卷调查对象为海运院校毕业、目前从事海员工作的人员,包括我校海运专业的毕业生和天津远洋船舶公司的船员,共收到有效问卷70份。

三、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学生跨文化意识不足。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切(95%),只有4.8%的学生认为关系不密切或毫无关系。当问及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了解时,33%的学生选择“全部不了解或了解很少”,其中了解最多的方面是英语国家的地理(30%),其余分别是传统习俗、生活习惯(22%)、语言文化、交际礼仪(19%)、历史(16%),了解最少的是宗教文化(7.7%)。对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系,58%的学生认为课堂上教师经常进行文化知识介绍,但60%的学生选择了对课文中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很少。这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比较被动,没有主动地在课前查找相关背景文化知识等。

关于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与培养学生跨文化知识和能力的相关性,学生的反馈是:教师在视听说课程介绍跨文化知识最多(71%),口语课程次之(55%);在教学环节上,61%的学生选择教师会利用单元导入介绍跨文化知识教学,其次是阅读教学(55%);75%的学生认为文化教学对英语学习非常有帮助;90%的学生选择有必要把文化意识培养融入英语课堂;关于获取文化知识的来源,选择最多的是电影、电视、影碟、广播、互联网等(53%),只有29%的人选择课堂、课本及辅导书;关于教师主要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文化教学,53%的学生选择通过多媒体,如电影、录像、图片、互联网等补充课堂文化教学的内容;问及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主要障碍,大部分认为是语法知识和词汇量不足(76%)。

2.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不足。受访者均为海员。从事海员工作的时间多为三年之内;大多数人员在工作中与外籍人士有接触。92.8%的被访者认为在与外籍人士交往中,造成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因素是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认为影响最小的是性别因素(5.7%)。涉及跨文化态度,86%的被访者认为掌握跨文化交流的知识和技巧很重要或非常重要,91%的人愿意和来自不同文化的人进行交流;同样比例的人希望学好英语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愿意了解中国和其他国家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方面的差异;90%的人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机会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53%的人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对方的文化;也有24%的人表示不太情愿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对方的文化。由数据可以看出,虽然大部分人认识到跨文化态度很重要,但当涉及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时,有些人欠缺积极主动性。

有关跨文化知识方面,90%以上海员自认为对中国的历史和地理、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社交礼仪等比较了解,对于英语国家的这些方面认为比较了解的比例基本在71%~82%。对于文化和跨文化交际,认为比较了解的比例也在73%~75%。所以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加强海运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学习,并加强他们对跨文化交流的了解。

大部分被调查者对自己的跨文化交际技能比较有自信。认为自己基本上可以与来自不同文化中不同领域的人(如不同性别、年龄、社会地位、宗教等)有效成功地交流的人占到80%。89%的人认为自己在跨文化交际中,会克服文化差异,运用合适的交际策略实现交际目的。但对于“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从来没有犯过令人尴尬的错误”选项,只有38%的人选择了同意或基本同意,40%的人选择了“不确定”。这说明很多人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会由于各种原因遭遇到交际困境和尴尬。

四、对航海英语教学的启示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学习者的最终目标之一。这涉及学校多部门的协调合作,特别是外语教学,应该担当起对学生进行跨文化教育的职责。研究对于学校航海英语教学有以下的启示:

第一,学校、海运学院、大学英语教师、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应共同努力,多管齐下,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第二课堂活动等多角度探索提高海运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在培养目标上要体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考虑到海员将来的工作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做些调整,完善相应的课程安排,明确教学目标,特别是在实习实践环节,要有意识地加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力度。

第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将海运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培养提升到重要位置。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的直接引导者,在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的同时,还应利用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和交际意识,培养其交际习惯,训练其交际技巧。同样,教学内容、模式、手段都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内容上应摒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内容,代之以新颖的跨文化交际为主的新题材,补充新的知识,将各国的风土人情等引入到教学内容中来。同时借助开设英美概况、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等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今后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做好准备。借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手段,采取案例分析、文化对比、文化讲座、角色扮演、任务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涉奇欲望,调动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可能面临的各种交流主题拓宽视野,夯实基础。

第三,在语言环境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外籍人员互动沟通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定期邀请外教、留学生或外籍船员来到课堂,加大案例教学,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第四,在众多环节中,学生是主要因素。学生应充分意识到掌握跨文化交际知识和能力的必要性。以此为动力,在学习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主动掌握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策略,并利用一切机会,增加自然环境下与其他国家人员间(留学生、外籍海员等)的互动,提高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自如沟通的能力,切实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更好地胜任将来国际航线船员的任务。

总体来说,在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以海运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为抓手,从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针对性较强的实践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知和文化意识。换言之,学生应该充分意识到多元文化之间存在差别的合理性,对异域文化的合理性持包容开放态度,主动去接受、了解文化间的差异,并采取积极行动跨越这种差异,逐步做到自觉、有效并灵活地达成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陈炎芳.浅析培养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J].今日科苑,2008(12).

[3]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5]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6]刘春燕.复合型外语人才的教育目标框架[J].外语界,2012(1).

[7]潘亚玲.我国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实证研究[J].中国外语,2008(4).

[8]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9]杨盈,庄恩平.构建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框架[J].外语界,2007(4).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8

论文摘要:根据国内外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在教育知识管理和知识管理策略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的教育知识管理策略,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教育知识管理是运用信息技术对来自教育资源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序化,通过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和应用,提高知识的使用率,实现知识创新,在价值上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提升,以促进教育的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目前,在知识管理领域根据知识管理的两个维度:人和技术提出了两种策略,分类编码策略和个人化策略。事实,知识管理的组成要素:Km=(p+K)S,包含有四个内容:人、技术、知识和分享。因此,在现状研究基础上笔者把教育知识管理的维度扩充为四个,即:人、技术、知识和文化,由此构建了四维的教育知识管理策略

一、以技术为主的策略

技术在教育知识管理整个流程巾起着重要的作用,如知识的编码、存取依赖于信息技术,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交流也要借助技术手段和工具进行设计实现。因此,技术是教育知识管理的重要维度之一。以技术为主的策略主要体现在编码上,因此也称为编码化策略,它是指利用一定的信息技术把知识与知识开发者分离开来,使知识独立存在,再按照一定的标准编码并存储于知识库或资源库中,以实现人与编码知识的连接,便于组织成员的共享或随时反复调用。具体策略如下:

1、制定编码标准

编码标准便于对知识进行统一编码,给知识的存储和访问提供方便。如:对知识的编码格式做统一的要求。使不同的知识工作者在编码时都能做到有据可查,有椐可依。

2、建立分类标准

教育知识的范畴很大,因此应该对此进行非常详细的分类,按照类别进行编码存放,以便实现快速访问。

3、编码简洁化

在对知识进行编码时,力求做到剔除多余信息,将关键知识经过精心编码储存在知识库中,使教育组织中的成员能够方便的获取并利用这些精简的知识。

4、促进隐性知识交流

隐性知识的转化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技术,适度投资于信息技术,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便于组织中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以技术为主的策略使所有成员可以搜寻和提取经过编辑存储的知识,而无需与最初的知识生产者接触,使得知识可被反复使用,不受任何限制。

二、以人为主的策略

在教育知识管理中,人是最关键因素,不仅仅因为人是知识的载体,是知识创造和传播的内生力量,更重要的是教育组织产品本身也是人一人才。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参与。在社会化阶段,人们通过师传生受的方式传播隐性知识,人的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起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阶段技术几乎不起任何作用。在知识的组合阶段,人们应用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和教育创新,这一阶段人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以人为主的策略是指知识与知识生产者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知识主要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进行共享,信息技术的作用只是帮助人们更好地沟通知识,而不是储存,具体策略有:

1、提供多种交互方式

知识与知识生产者不分离,为进行知识共享必须和知识生产者进行交流,因此要提供交流的环境。目前常见的有面对面交流,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实现在线交流,如聊天工具、论坛、留言簿等。

2、交互工具简单实用

交流工具应该是给人带来方便,如果过于复杂无论是教育者和学生都可能对此失去兴趣,造成交互不利,影响教育知识管理的实施。因此,在交互工具设计时应以简单实用为准则,提供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促进知识的流动。

在这里知识并未被编码,知识是在交流与实践中发生转移的。为了让该策略行之有效,需要建立网络系统,扩大交流的范围,使知识不仅仅通过面对面的方式,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视频、论坛、博客等形式进行交流与共享。

三、以知识为主的策略

知识是教育知识管理的客体,也是一个重要的维度。教育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促进知识共享和创新,知识创新就是知识转化的螺旋上升过程。因此,以知识为主的策略就是促进知识转化的策略,具体有:

1、从教育行政的角度促进知识转化

通过教育行政引导资源积累和配置,它可以从激励、培训制度以及设立教育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及知识资本的有效互动,提升知识的价值。建立平衡高效的组织激励机制,一般从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对那些为知识转化作出较大贡献的个人、团队和部门进行相应的物质或精神激励,促进知识的流动和转化。切合需求的高质量培训,可增加成员的知识存量,提高成员的经验技能,因此组织必须为成员提供持续不断的培训和学习机会,让他们有能力不断获取知识并创造新知识,丰富组织知识资源。同时设立以知识校长为首的组织结构,各负其责,实现合理、有效的知识转化。

2、构建知识转化的价值和规范的组织文化

“认知影响行为”,组织要想鼓励成员进行相互之间的知识转化,就要从整个组织的认知入手,建立支持知识转化的价值和规范的文化氛围。组织文化和知识转化联系得非常紧密。组织文化是决定知识转化是否能够有效运行的重要因素,同时文化问题也是教育知识管理中最难处理却又必须处理的问题。建立有利于知识共享气氛的组织文化,由文化驱动知识转化。

3、加强合作与科研兴教的意识

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开展科研活动,它不但代表了组织的科研水平,也意味着组织的知识水平。科研活动不是一个人来完成的,一个科研任务需要多种不同的技能,围绕每项任务建立相应的科研团队。在团队内,各种具有不同技能的教职员工被组织起来,运用各自的特殊才能完成特定的研究工作。在研究过程中,成员要分工合作,完成共同的项目。通过合作研究一方面可促进组织向民主、合作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成员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交流、共享、转化和创新。因此,合作与科研兴教可以有效促进知识的转化,特别是隐性知识的转化,而且更有利于实现知识的创新。

四、以共享文化为主的策略

在知识管理要素中,知识分享处在指数级的位置,表明了分享型的组织文化的重要性,组织可以通过创建适宜的组织文化来强化和推动知识获取、分享、应用和创新的程度和速度。因此,在教育知识管理过程中,共享的组织文化也是重要的一维,经研究笔者认为构建共享文化的策略有:

1、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就是通过组织成员不断学习而达到改革组织本身的目的,学习和工作同时进展,且两者统一。教育组织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可以促进内部知识的流通、隐性知识的外化、知识的共享,从而提高教育者和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形成有利于知识共享和创新的组织文化。

2、建立教育知识管理系统,营造共享环境

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有局限性,为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是一个最有效的工具。因此,建立教育知识管理系统,提供多种知识获取和交流的方式,不但可以实现显性知识的共享,还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交流工具,实现异地、异步,与陌生人的知识交流。

3、简化教育组织结构。使共享渠道畅通

传统的组织管理结构等级分明,信息传递慢,在低层和高层人员沟通上存在很大弊端,无法真正实现共享。因此,设计简单的组织层次结构,利于教育组织中成员的沟通,从而形成开放型的组织结构。

4、建立激励机制。促进隐性知识共享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9

[关键词]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理;知识共享过程;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1-0104-03

经济全球化发展改变了现代企业竞争环境,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跨国界的三流合一,加强了知识在不同国家、不同组织间的合作与创新。同时,也产生了技术合作、技术交流、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的多种交流形式。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使得现代企业越来越依赖于通过知识及其知识创新来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知识积累和知识创造能力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也往往通过知识管理来实现。现代企业作为市场竞争和技术创新的主体,其企业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水平直接影响科技成果的产生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涵义的界定

对于知识共享这一概念,不同的学者有着不同的界定。Bartol和Srivastava(2002)认为,知识共享是个体与他人共享组织的相关信息、观点、建议和专长。ipe(2003)将个体间的知识共享定义为个体知识转化为可以被其他个体理解、吸收和使用的过程。Hooff和dder(2004)认为,知识共享是个体间相互交换他们的(显性或隐性)知识并联合创造新知识的过程。蔡翔、舒勇等(2010)把知识共享定义为:知识就是团队成员彼此互相交流知识,使知识由个人所拥有向群体所撑握的转变过程。这样就实现了团队内外部的知识整合,由个体分散和知识转化为团队所控制的整体知识。金潇明、何建雄(2010)从知识共享的特性和知识共享的过程及主体方面理解知识共享,认为知识共享就是通过创造知识共享的条件,知识共享的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去捕获和传递共享的对象,从而实现知识共享。本文将知识共享定义为:在某一个群体中不同知识储备的人员之间为获得自己不具备而又所需知识进行相互交流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对知识不断加以吸收、消化、应用与创新,最终把个体知识转化成团队整体知识,从而使个人、团队的知识得到价值增值。

在参考相关国内外文献,对知识共享涵义界定的基础上,界定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内涵。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是指当企业创新团队成员意识到自己要完成某项科研项目而缺乏某种知识或技能时,通过与科研团队其它成员的交流或探讨等互相影响过程,从而获取完成科研任务所需的技术知识或在科研中积累的技巧,并在科研项目研发的过程中加以吸收、应用、创新、再次吸收和创新的循环运动过程。

二、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过程分析

知识共享并非是简单的团队成员之间知识的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在知识共享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对知识互相吸收和利用,甚至创造新的知识,即知识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共享、不断创新的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知识共享本身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知识共享效果的好坏对团队的科研活动进展程度有着重要影响。从知识共享过程视角来分析企业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过程,主要包括四个阶段:知识流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和知识交易。

(一)知识流动

知识流动是指知识在参与创新活动的不同主体之间的扩散和转移。知识由于本身具有的特性也在不断地进行运动,这包括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团队或组织内部各知识主体之间的单向和双向的流动。

在企业创新团队内部各成员之间由于知识存量、知识重要程度、团队成员知识水平、知识差异、知识互补程度等导致了知识的流动。在一项科研项目中,涉及的所需要的技术和知识是来自多领域的,团队成员仅仅靠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无法顺利完成科研任务,这时,团队成员必须借助团队其他成员的知识,充分利用团队知识库。同时,科研团队的带头人必须大力提倡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的互补思想,建立相关知识共享激励机制,从而增加团队成员之间的知识共享动力。这样,由于知识共享主体知识需要和外部环境的鼓励,科研人员之间会增进交流,对自己所需的知识进识别、获取、利用、创新、再次共享,知识流动便产生。知识在团队内部、团队之间不断的流动,实现知识转化。知识转化主要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经过隐性知识显性化,知识才能进一步共享。

(二)知识转化

从企业知识共享过程方面来讲,实现知识创新主要在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组织和个人之间持续不断的转化过程。而对于企业创新团队内部知识转化过程关键也在于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团队和团队个体成员之间的不断转化。

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nonaka)等人提出的知识创造螺旋SeCi模型,提出了知识的四种变换模式(SeCi),包括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和内部化四个知识流动与转化模式。该模型系统地阐述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和模式,如图-1所示。

1.社会化。是指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此过程只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分享隐性知识。由于隐性知识难以用具体编码表达,因此,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只能通过个体间观察、体会、领悟等方式进行。转化的程度也取决于个体的知识构成、理解程度和生活与学习经验。

2.外部化。是指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此过程主要是把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转变,将其转化成能用文字或语言进行描述,并且易让别人理解的过程。

3.内部化。是指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之间的转化,是把显性知识升华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把显性知识进行识别、吸收和利用,从而形成个人内部自己所理解的隐性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将部分的显性知识真正变成个人内部化吸收、领会的隐性知识。

4.组合化。是指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在这个过程是由把隐性知识转化后的显性知识进行传递和扩散,将个人零散的显性知识进行全面的系统化,加以收集、整合、规范从而扩散到整个组织,把个体的知识转变成整个组织的知识,从而实现知识的增值。可以说,知识的转化是知识共享最为主要和关键环节,只有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能够相互间进行转化,才能使知识在企业创新团队内部之间进行知识的转移。

(三)知识转移

alavi(2001)等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从一个主体转移到另一个主体的过程,是某一主体接受另一主体已有知识或积累经验的过程,是南知识的吸收和传输两个过程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知识转移并不仅是简单、机械地把知识从一个主体扩散到另一个主体,更为要紧的是,在知识的扩散和转移过程中,知识经过不断的吸收、利用和共享,然后促使知识得到创新和增值的过程。因此,企业创新团队知识转移是团队成员为了完成科研任务并通过一定的知识转移媒介而进行知识创新和知识增值的流动过程。

(四)知识交易

由于企业内部存在知识需求方、知识供给方,二者之间通过知识交易实现知识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同时,通过知识交易,企业和外部也可以实现知识转移。

三、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理分析

企业创新团队通过知识流动、知识转化、知识转移和知识交易实现知识共享。企业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机理模型如图-2所示。

团队成员之间因存在知识差异、知识水平、知识存量等因素,加上团队环境的驱使和知识互补思想的出现,团队成员为完成自己某项科研目标从而进行项目研究的交流和沟通,从而使知识流动成为可能。知识的流动必然会产生知识转化。一般来说,知识转化是指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借助SeCi模型知识的转化包括社会化、内部化、外部化和组合化四个阶段。最后,对知识进行明示和汇总,成功地把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知识转化完成后才能进行知识的转移,只有把模糊不清的知识用编码明确地表达出来之后才能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知识转移也要经过知识的识别、吸收和利用这一过程。另外,在知识转移过程中,顺利与否还要受到知识供给方、知识需求方、环境、知识特性、知识传输渠道等一些因素的影响。知识提供方,即知识输出者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主要在于知识输出者的主观愿望、传授能力、对知识的保护程度和知识转移动机的大小等方面;对于知识的受体,即知识的接受者主要包括对知识的吸收和领悟能力、本身的学习经验和能力和接受知识的动机等;对于知识的本身特性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一般有知识的内隐性、复杂性、模糊性和特殊性等;知识转移的情景因素有团队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知识主体之间的距离,包括地理位置的距离、学科的差异程度等,还有团队、组织的文化差异、战略目标等。因此,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只有当知识转移顺利完成后,每个团队成员才能进行知识共享的下一步,即知识交易。

文化交流的知识篇10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

一、语用学理论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可被定义为研究语言应用及语言交流的学问。也就是说,它是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的语境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同时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人际交流的社会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流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语用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现状

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还是商务英语语用发展的必经阶段。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准确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礼貌称呼等社会语言,并在交流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想,自然得体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培养的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很难借助母语中的语言规则、思维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甚至经常用语失误,给对方造成困惑或是引起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甚微,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当语言用于交际情景中时,语言注定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

1.语言是一系列的符号,常常被认为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所在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使对话双方能够在贸易往来的协商中尽快达成共识,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促进贸易往来。

2.在英语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使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再不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多会发生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之间。因此,在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贸易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商务用语规范和人文风俗,加快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步伐。

3.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做到对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复杂文化社会的灵活性,适应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1)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以基础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商务课程和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在模块构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2)以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教学特色。运用现代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商贸往来活动。

(3)逐渐壮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和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双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知识修养和综合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人才充实队伍,定期请企业优秀人员授课,讲解基本的企业文化和必要的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分派教师去企业参观和实践,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在不断巩固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在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跨文化交流的商贸活动中分析各国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规范的差异而在交谈中产生误解,同时研究商务英语的语用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中话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迎娣.语用学在商务英语中的应用[a].读与写杂志,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