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十篇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十篇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8:50:27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1

师范院校普遍开设《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旨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电教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以适应未来的中小学课堂教学,但从开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来看,各系科差异不等,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四。

1.学生主体方面的原因。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与教学效果直接相关。从对“电化教育的作用”的问卷调查来看,大部分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持认同态度从Fi值看,认同度最高点为0.792,最低点为0.529,均值为0.66,认同度较高。其中F1值和F2值最为显著。表明学生都认识到:教师使用电教技能可以在信息承载和传递上,突破传统教学手段信息表现单一化的局限,给学生提供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教学信息,丰富了学生的大脑刺激,促使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必然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在272份有效问卷中,有86%的学生认为“《电化教育基础》公共课对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或有帮助”。尽管主体认识上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但文科生与理科生知识基础的差异和学生对待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态度差异影响了师范院校学生电教技能的掌握效果。师范院校学生大部分是高考直升,以我省的情况,高中阶段高二开始分文理科,学生就接受两种学科特点不同的知识体系,一直到上大学按系分专业。多数文科生理科基础处于弱势,尤其在物理方面。另外部分来自中师、职专选拔上来的学生在知识基础上更显薄弱。而电教技能、电教设备如投影仪、幻灯机、多媒体计算机及各种电声仪器的操作与维护均需有一定数理常识,学习电教技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理解若干设备的光电原理或各种参数,这对理科生较为轻松,而文科生长期以来以记忆的学习方式为主,在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方面稍微逊色,这也是《电化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难点所在。此外,当前师范院校教学体系上仍是重专业知识、轻教学技能,学生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学习专业知识,而非“如何当教师”。《电化教育基础》课程仅是公共课,课时偏少,考核方式主要是实验操作,偏重动手能力,又只是考查,在学生看来学习压力不大,重视程度不够。

2.教学实验环境的限制。电化教育公共课作为技能学科对教学环境和实验环境的依赖性非常大。近年来,由于教学媒体的进步,电化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投影仪、幻灯机、录音录像设备,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介入电教领域,“电化教育”已经升华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内容和课程体系上都更加完善。学习内容一般有七大块:理论概述、幻灯投影教学、广播录音教学、电视教学、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常用电化教学应用系统(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应用内容)、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等,此外还要指导学生完成不同要求的操作实验,这些均要求有相应的教学环境和设施。教师教学一般在多媒体综合教室进行,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一方面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电教设备上课的过程又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现代教学手段操作的示范过程。多媒体教室使用要求高,一旦操作不慎,易造成数目不小的经济损失和教学损失。加上多媒体综合教室比传统教室造价高得多,建设设备复杂。当前师范院校实际用于公共课教学的多媒体教室与实际教学需要尚有一定差距。基于节约教育经费、保证公共教学资源的考虑,学校对多媒体教室的使用多持保守态度。一遇特殊情况(如停电、设备故障、教室另有任务等)只得延误教学,或改在普通教室授课,由于无法让学生感受电教信息,自然影响教学效果,也使教师在心理上产生责任受挫感,影响教学积极性。

电化教育技能的训练是《电化教育基础》教学的重要内容,根据系别不同,实验要求有所差异,但学生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学得使用技能。随着学习内容的更新,实验的种类也在更新。电教实验分为设备使用和教学软件制作两大部分,要教会几十、上百名学生使用电教设备,必须要有相应的电教实验室,这正是我们设备建设的薄弱之处。近年来学校设备资金投入有限,实验室现有的相当部分电教设备使用年限较长,零件老化,设备易出故障,却要承担全校电化教育公共课的全部实验。为了保证每个学生有实际操作的机会,只能组织学生分批分时段参与实验,因此学生实验机会又受时间限制,往往只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教学效果自然受影响。目前,许多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公共课已发展为全校性文理科公共必修课,由于修读人数增加,理论教学与实验安排还有待对应协调。有时理论已学过一段时间后,才轮到做实验,因没有及时巩固先前所学知识,一个实验只有一次机会,很难操作自如,更不用提实践中的应急操作和设备维护技能。调查表明,有83.96%的人认为“电教设备缺乏、实验机会少”是影响电化教育教学效果的最大障碍,所以电教教学环境与实验环境的建设急待改进。

3.课程教材方面的原因。电化教育技能是一种应用技能,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只有与各专业学科的特点结合,才能发挥其工具性作用。教材是关系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教材有利于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属基础课程,课时有限而学生专业差别大,教材却较为单一。受教学经费的限制,配套使用的音像教材更是缺乏,多是介绍电教状况和经验的录像片,有些相对陈旧的内容得不到及时更新。教师难以有针对性地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科知识特点,把最新的电教发展与运用成果展现给学生。能够实现“因系施教”的材料不足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又一障碍。

4.教师行为的影响力不足。教师行为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外显的、可观察的行为。结构上包括教师观念、教师思维、教学行为、课堂监控、讲述时间等因素,具体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双方地位作用的认识,教师如何向学生呈现新概念、新内容、教师如何安排有效的时间进行课堂讲述、讨论或学生练习等。《电化教育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观念的树立,而且与能否习得合格的现代教育技术技能密切相关。21世纪已经进入信息社会,掌握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教学手段成为一个合格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而目前我国中小学各学科教师中有能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例相当少,这就要求师范院校急待提高《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教学质量,使培养出来的教学生力军切实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目前承担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教学任务的是电教系或电教中心,许多教师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述,相对忽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仍然用“黑板--粉笔--书本”的传统模式来讲授“现代教育技术”内容,用“背书式”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这种教学方式使电化教育公共课教学陷入“讲书”(教师讲--学生记笔记)的状态,教师行为影响力不足。学生既然无法从教师的课堂行为中体验到生动、高效的现代教育技术魅力,也就难于激发学习动机。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

现代教育技术技能是当前中小学教师急需增补的实践技能,使师范院校毕业生能迅速适应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是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重要任务,为此我们应加强以下各项工作。

1、要使每个师范院校的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电教技能对教师工作的重要性。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要舍得投资现代教育设施,形成“教师一定要具备电教操作技能”的氛围,真正把电教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样,师范院校学生在课堂学习、见习、实习中就能够领会到掌握电教技能之必要,消除“电教是遥远的前景现在学而无用”的观念,增强学习紧迫感和学习重视程度。

2、改革授课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师范院校《电化教育基础》或《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完成好教学设计工作。教学设计是这门课程要讲述的重要内容之一,任课教师必须起示范的作用。由于教学课时少,任课教师应精选教学内容,抓住重点,有些理论内容可以在实验教学中讲授,努力做到传授知识与训练技能有机结合。注意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教学,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

3、师范院校要加强硬件环境的建设,在电化教育手段方面给未来的教师做好示范。校内要加大电教设备和实验室建设,力争每个院系都有自己的多媒体教室,鼓励各科教师使用电教手段讲授专业课,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观摩到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尽量避免耗资可观的电教设备只当展品、只行使学校建设评估成就的功能,从教学角度来讲,这是一笔可惜的浪费。只有教学硬件跟上,理论授课与实验操作的间隔就会缩短,对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非常有益,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创造了条件。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东北秧歌;身韵技巧;手绢花训练

中图分类号:J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04-02

中国舞蹈艺术历史悠久,在多民族的共同生活相互促进之下,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多姿多彩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经历千年的积淀形成独具东方特色的艺术风格,是中华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的传承发扬中国传统艺术,高校舞蹈教学是块重要的阵地,肩负着挖掘、整理、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任务。建国以来经老一辈舞蹈艺术家对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发掘整理研究形成了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体系。作为东北地区的高校更应将本地区的民间舞蹈东北秧歌继承和发展起来。在当今的舞蹈教学中,对东北秧歌的舞蹈训练较充分,但细致深入的将中国传统舞蹈的精髓与之融合的基本功训练有所缺失,我们应重视东北秧歌中的技能训练,以更好的展现东北秧歌的神韵。

东北秧歌是一种广泛流行在中国东北广大群众中的舞蹈,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同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现代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东北秧歌特色鲜明,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主要特征是活泼、泼辣、火爆、幽默、生动,动作特点是“俏、哏、浪”,三者中又相互交融,展现出丰富的舞蹈语言。东北秧歌中又一个重要的表演道具就是手绢,上下纷飞的手绢花,多种手绢花技巧,将东北秧歌的“俏、哏、浪”等特点演绎出来。东北秧歌舞蹈表演时要刚柔相济,哏中有俏、稳中有浪,要到达这样的艺术表演效果,必须有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才能真正表演出东北秧歌的神韵。

一、东北秧歌中身韵训练的重要作用

东北秧歌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长期生活在东北地区人民生活劳作的艺术表现。东北的民俗民风都融进舞蹈中,那种热情、活泼、狡蔫、泼辣、敦厚的感觉都会在其中。要想将这些丰富的思想感情,性格特征表演充分,仅仅从舞蹈形式上来分析是不够的,肢体一要配合气息和身韵来协调完成,否则将使舞蹈仅限于表演而没有灵魂。东北秧歌的神韵“俏、哏、浪”还需要身韵气息技能训练的配合,最终才能达到形神兼备。

身韵是身段练习的称谓,将舞蹈的基本特征和美感相融合,训练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力和表现力。身韵教学是中国古典舞教学的重要组成,身韵教学加强了民族民间舞蹈的特性。在东北秧歌教学中也应加入这种身韵教学。身韵训练的基本内容是:提沉训练、冲靠训练、含腆训练和移的训练。这些内容在东北秧歌中都会有充分展现,特别是在表现东北秧歌的“俏、哏、浪”中更是能准确的表达。东北秧歌的特色主要体现在,脚、膝;腰、肩等部位,细致分析东北秧歌的动作我们就能看到身韵训练的内容。

(一)脚和膝的特点

东北秧歌的伴奏多以2/4拍和4/4拍为主,乐曲中大量使用符点音符,导致伴奏乐曲的节奏重心后移,伴奏节奏变化多样。在这样的伴奏下,下肢动作要求干净利落,“出脚要快、落脚要稳,膝关节带哏劲。”东北秧歌的下肢发力主要由膝带动,脆而快的膝部颤动,需要控制和力量,也是舞蹈“哏”的主要特征。膝部特殊的律动源自于东北秧歌传统的高跷表演,要想在高跷上保持平衡,势必有膝的微曲,以保持身体平衡。

在膝关节带动下,脚下动作灵活多变,具有丰富多样的“俏、哏”特点,脚下步伐有压脚跟、跨步动作、踢步动作等。脚下动作的起落要很好控制,气息要运用的得当,不能憋气。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内容提沉训练对身体节奏的控制在这里得以使用。东北秧歌脚下动作中踢步最为灵活,踢步上下动律脆快,气息要调整顺畅,提沉的身韵技巧在这种小动作中有很好效果。在乐句中,完成吸气与吐气的过程,脚下步伐左右交替完成,起伏感随之而来,舞蹈的情绪也烘托出来。

(二)腰与肩的特点

腰与肩的动作要带上哏劲,腰、肩、胸之间相互配合非常重要。腰部动作上,身韵技巧训练的含、展、冲、靠、腆、移都能运用得上。东北秧歌的腰实际上更多的是旁腰的运用和控制。东北秧歌中的肩部非常灵活,发力在胸腰表现在肩部。秧歌中很多身体姿态都有“∞”字,肩部为“∞”字肩是左右肋骨的上提与收缩;秧歌中的挺身是冲的速度加快。秧歌中“浪”的特点要运用上肩部旁移,肩部的左右旁移在舞蹈中是多种舞姿都会用到的,乐句中要有胸的提沉起伏。从东北秧歌舞蹈姿态细节分析,我们就可以充分感受到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的技巧运用了,也正是有了身韵技巧的支持,才把东北秧歌“俏、哏、浪”的舞蹈特点烘托准确。

二、手绢花训练的重要作用

和很多民间舞一样,东北秧歌有特殊的舞蹈道具,其中运用广泛的有手绢、扇子和红绸。在东北秧歌中手绢的技巧多种多样,是舞蹈中最具特色的道具,能够代表东北秧歌的特色。舞蹈中手绢与舞者的舞姿相配合,增加了舞蹈的技术性和观赏性。

东北秧歌中的手绢最初是四角形的,后来随着表演的需要,改进为八角形的,上面有珠片装饰,与舞蹈演员的服装很好的相搭配,营造了热闹喜庆的舞台效果。手绢作为东北秧歌道具的使用,对舞蹈的要求更高了,为了能够将手绢花与身体的动作、动势、快慢、感情相协调,舞蹈演员的头、眼、手腕、肩、腰、胸、腿、脚等部位都要很好的控制,从而产生身体一致的运动线路和运动规律,完成舞蹈美的表演。

小小一方手绢在舞者的手中上下翻飞,能够表现出多种多样的手绢花技巧。其中较基础的手绢花技巧有:腕花、片花(立片花、顶片花)、立挂、顶挂、小出手、抛绢等等。将这些手绢花技巧与手臂身体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风格多变的手绢花技巧组合。

(一)腕花

腕花是东北秧歌中最基本的一种手绢花,在舞蹈中的运用也是最常见的,这种手绢花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手腕部位的灵活性和控制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腕花的技术特点是“提、环、绕、压”,将手指做兰花指姿态,从手绢边缘捏住手绢的1/3,第一步是提腕,掌心向下向外手腕上提;第二步是环,将手自外侧向内画立圆摆起;第三步是绕,将环的力量用在手绢上,使手绢在手上紧凑的绕紧;第四步是压,将已经在手上绕紧的手绢掸开,为下一个腕花做准备。腕花可以单手做,也可以双手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如手绢花的姿态组合,交替花、蝴蝶花、缠头花等。腕花训练使舞蹈中的手绢花与音乐节奏密切配合,每个手绢花都清晰独立的存在,特别是在群舞的舞蹈中,艺术效果丰富鲜明。

(二)片花

片花技巧相对于腕花花型更大,手指拿捏手绢的方式与腕花相同,要求手腕的灵活性更高,速度也更快。片花根据手臂的高度不同而技巧要求有所差别,片花主要分为体前片花和头上片花。体前片花的技术特点是:“立、绕、立”,第一步,立掌指尖向上手心向外;第二部是向内或向外绕绢(向内绕绢为里片花,向外绕绢为外片花);第三步是再次回到立掌手手心向外持绢的状态。体前片花的要求是,手腕绕出的花始终是一个与身体平行的圆。头上片花技术要求是一样的,腕花的效果是成八字形的立圆。片花技巧多样,速度较快,对舞蹈风格的渲染作用很大,片花还可以和立挂与顶挂两种手绢技巧相衔接,更加增加了手绢花技巧的难度,对舞蹈情感的渲染,舞蹈技巧的探索都有重要作用。

(三)立挂与顶挂

立挂与顶挂是手绢花技巧中观赏性非常强的动作,也成为了东北秧歌标志性的难度技巧,观众比较喜欢看到的舞蹈技巧。立挂与顶挂这两项手绢花技巧是以片花为基础的,可以与体前片花与头上片花相衔接。立挂要求舞者对手绢的控制力高,手臂与手的协调动作,舞者的反应速度有关,在里片花的基础上,舞者可以直接将手绢花转为立挂,手指仅拿到手绢的一角,快速的跟着手绢向内旋转的方向,让手绢保持与身体平行的平面快速旋转。顶挂可以在头上片花的基础上转为正转,手绢向耳前的方向快速旋转,手绢与地面平行。立挂与顶挂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顺利与其他手绢花衔接,完成舞蹈中的手绢花组合。这种手绢花技巧,受到观众的喜爱度高,在舞蹈中经常会有所展现。

(四)小出手与抛绢

东北秧歌中手绢花的技巧中,难度最高的就是对手绢的抛接技巧训练,这种技巧源自于东北秧歌的地方传统,具有一定的杂技技巧,难度相当高,要对手绢的重量、力度、速度、飞行线路有极好的控制。小出手,是根据音乐的鼓点节奏,将手绢抛出,在体侧向内立绢旋转,然后用手接住。名为小出手,就是手绢不能抛的远离身体,一定要向身体方向旋转,动作小巧秀整。抛绢的技法众多,难度也各异,有平抛绢、后抛绢、下抛绢、回旋绢等。抛绢大多是手指夹住手绢用腕子的力量将手绢成平面抛出,手绢的线路力度由舞者来控制。抛绢中最难度最高的是回旋绢,要求舞者在出手抛绢的时候,腕子要有一个带回的力量,手绢在空中划个弧线再回到原位。抛绢在东北秧歌中历史悠久,现在很多东北秧歌的舞蹈都延续这这样的难度技巧,给观众带来良好的视觉体验。

东北秧歌作为北方地区艺术文化的重要体现,应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扬,综合研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技巧,融合身韵训练技巧加强手绢花技能训练,才能使对舞蹈的训练和学习更加系统化、完整化。从多个舞蹈文化层面去发掘整理东北秧歌这项舞蹈艺术瑰宝,让东北秧歌舞蹈艺术在龙江大地上更加大放异彩。

参与项目名称:《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技能训练研究》,课题性质: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课题,课程编号:GBB1211063

参考文献:

[1]王克芬.中国舞蹈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2]李瑞林,战肃容.东北秧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3]甘志耿.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省文物出版社,1982.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不足对策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

(一)有效性教学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教学水平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要。教师在明确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下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生达成良性互动,最终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二)有效性教学是稳固学生相关知识的有利渠道

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知识是其在校学习的应然目标。因此,当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得以实现时,学生必然能够得到扎实的相关知识,使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具体到每个学生,使之在每个学生身上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有效性教学是学校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学校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学校的管理及教师的授课等环节实现。学校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是其提升教学水准的重要途径。因此,当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真正落实时,学校这方面的目标自然就得以实现。

(四)有效性教学是跟紧教育发展形势的必要动作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问题得到广泛的认同和重视。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关注有效性问题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因此,实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有利于实现与教育发展形势的紧密扣题。

二、实现教学有效性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教材部分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我国多数高中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时数量非常有限,这样观念和做法直接导致教师丧失了教学积极性。同时,大部分信息技术教材的理论性强,艰涩的理论无法指导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活动,导致学到了理论知识无法得以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无从实现。

(二)教师教学观念不能及时更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教师的思想也容易受外界不良环境影响,丧失教学责任感,致使其业务素质下滑。教师更是机械的完成教学任务,无暇顾及信息技术教学观念的更新,不愿钻研专业课题,不注重教学方法的积累和创新。

(三)教学方式陈旧,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

目前,“灌输式”教学模式未能意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人,忽视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因此,学生的主体地位无从谈起,必然影响信息技术教学效果,违背教育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制约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兴趣淡薄,势必影响未来走向

高中学校的学生年龄不是很大,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因此,他们的感知能力不是很强烈。这样,多数学生对信息技术课持轻视态度,对信息技术课无法产生兴趣,作为课堂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就无法正常发挥,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

(五)缺乏对学生客观适时的评价,影响教学质量

对于高中生来说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件新生事物。一旦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便会丧失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兴趣。目前,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老师往往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适当评价,不能意识到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信有多少,甚至学生是否真正喜欢这门课都不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势必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更不能达到高效课堂了。

三、弥补教学有效性不足的对策

(一)清醒认识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深化教材内容改革

首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各级行政部门、教育部门及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这些部门和领导意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重要性,有效性的落实才能真正拥有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因此,有必要在全校范围内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活动有效性的落实工作,并注重对信息技术课程的科学设置。

其次,教材的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育部门应当具备与时俱进的理念,时刻注意社会的教育新动态,注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学生的学习打好铺垫,确保教学有效性在教材内容上的体现。

(二)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加强师资力量

学校应当注重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并注意对他们各种综合能力的培养,促使他们树立高度责任感,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他们通过优良的教学技能,轻松的驾驭教学课堂,将自己的教学理论素养综合反映出来。这有利于增强老师的个人魅力,激发学生的仰慕心理,使他们用心学习,扎实的掌握知识。

(三)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不仅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也要对教师队伍进行全面的思索。新时代的教师应当努力适应教育改革形势,转变思想,打破原有滞后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法,使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感染更多的学生。同时,教师也应当用实际行动践行素质教育方针政策,在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要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样,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必然能够形成融洽高效的课堂气氛。

(四)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体

现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明显的被动性,老师不顾学生的心理感受,教师照本宣科,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致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负担,无法体会学习的乐趣,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更无从实现。教师不但要发挥自身的作用,还要与学生一道在构建有效性教学的道路上并肩前行。因此,还原教学常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是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一步。

(五)重视师生感情的交流,对学生作出客观合理评价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方式及沟通技巧等细节,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价,使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中获得成功,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能力,树立他们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自信。

四、结语

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注重信息技术有效性教学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与时展潮流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更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这种理念能够促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圆满实现。因此,学校应当深刻分析并努力改善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得力措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高中学校的教育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爱军.营造课堂气氛,进行有效教学[J].考试周刊.2009(39)

[2]康学梅.新课程改革前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对比[J].新课程(教研).2010(9)期

[3]张东水.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2)

[4]王明吉.对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新课程(上).2011(3)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4

o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潮流,教育教学中注重以人为本,推行人本化教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关注的重点。人本化教育是以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宗旨,以实现学习者自我教育、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为任务,注重培养学习者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要使教育动态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就应该将自身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促进人的学习、发掘人的潜力、支持社会协商与合作、鼓励实践参与和创新、开放的、包容的、具有反思精神与自我更新能力的一个不断发展的创新系统。而这一切都要从关注人的基本点出发,所以加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教育哲学的3个角度出发.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样做.以此来推动对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关注和思考。 

1 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涵义 

探讨什么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须对信息技术环境和人本化教育这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特征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并对二者的动态融合作出具体分析。这样有利于把握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的核心内涵。 

1.1信息技术环境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支持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存储和呈现的一类技术.也指利用 计算 机、 网络 、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 科学 方法,对图文声像等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所谓的信息技术环境也就是以基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应用主体而创设的动态发展的教育技术应用环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知识建构,学生也可以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以及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和智能、情感等内隐心理的发展,最终实现自身的和谐、均衡和健康发展。 

1.2人本化教育 

人本化教育是一种尊重人的个性的教育,是从人的本质出发的教育。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性,从根本上发掘人的创造潜能,提高人的创新素质。在整个人本化教育过程中始终以学生自身的发展为中心,即把人作为主体来培养,使其把争取自我教育、自身发展和全面进步作为更高的追求目标。具体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化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就是要把学生看作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引导学生的人格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感到自己的个性受到尊重,动手实践能力获得发展、思维方式有所转变。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充分发挥。 

(2)人本化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但是一个社会实体,也是一个 自然 实体,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从横向来看,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学习动机、情感态度、认知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非理性因素。从纵向来看,不同的年龄特征又存在着不同的学习方式、思维能力等差异。这些都要求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不同的技术实现不同的学习支持服务。实行因材施教。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整体得到全面提升。 

(3)人本化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整体发展就是不但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技能等良构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结构,也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心智以及个性等非良构知识的教育与培养,使学生身心均衡、稳定和全面地发展。总体来说.人本化教育就是要把知识、技能融入个体的整体经验之中,转化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使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自主性得到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以此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整体进步。 

1.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即是要让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挖掘自身的智慧潜能,借助信息技术所营造的学习环境来完成自我知识结构的更新和身心的全面发展。具体就是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让学生能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呈现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能、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实现人在信息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全面发展。家庭、学校、社区通过为学生提供必备的软硬条件和积极健康的信息内容,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氛围,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学习,更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协助学生实现自我知识的建构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2 信息技术环境下人本化教育探讨的必要性 

探讨信息技术环境的下人本化教育,不但符合 历史 发展的趋势,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人的整体发展、社会的全面进步。具体应从以下3个方面考虑: 

2.1历史对人本化教育的重视 

人本化教育思想千百年来一直受到重视和提倡,从孔子到苏格拉底,从夸美纽斯、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到布什总统的教育计划“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ChildLeftBe.hiird),人们一直追求着尊重学生、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完美教育。当代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潮也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性关怀”,力求在教育活动中做到“科学”、“人文”与个性化“创造”的和谐统一,强调教育要回归生命的整体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中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遵循人的发展 规律 ,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是教育的最终归宿,因此要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来实现新时期的人本化教育。 

2.2信息时代对人本化教育的呼唤 

当前信息化的发展呼唤对人本化教育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介入现实教学步伐的加快,它所带来的不仅是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也意味着包括教育价值取向、教学过程理念以及教学结果评价在内的整体转型。在这一新的教育转型时期,社会和教育的发展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教学绩效较差、学生情感缺失等,所以教育更应该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 

以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技术支撑,克服学生心理障碍、情感僵化、成就感缺失等方面的教育失衡问题,积极创造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交流协作、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2.3教学过程的复杂性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呼唤人本化教育。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涉及到教师的知识素养,教学媒体的多维表征.学生不同学习的背景、动机、能力、学习方式以及整个教学系统的不可预测性。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因此人本化教育思想在这种混沌的教学环境中的重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过程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设充满人性、合理有效的学习环境来弘扬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利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不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各发面发展的需求。这样才能在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 

3  发展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 教育 

3.1注重信息技术环境下 科学 知识与人性关怀的动态融合 

传统的教学观只重视认知的、理性的、逻辑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获得良构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等作为主要教学目的,却忽视了学生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发展等有重要影响的其它课程资源。最终导致学生在非良构的真实环境下不会应用或想不起来利用以前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结合信息技术来营造动态的适应性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效的学习,比如情感探究、小组协作等。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中要重视人性关怀、个体交流、情感交流、 艺术 创造,以人的价值实现、情感体验的满足、创造力的激发为宗旨,重视人文知识、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培养。同时不能仅停留在利用先进的技术来促进学习上,应该不断朝着重视学科知识与个人知识内在整合的方向努力,将信息时代富有生命力的知识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在校本课程体系之中。最终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思维以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3.2重视信息技术环境下回归生活的教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总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建构事物的意义,而事物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和时空运动性,学习者对事物的感知方式、个人情感和认知结构都具有特殊性。因此,即使对同一事物,每个学习者对其意义的建构都可能是不同的。所以课程教学应该在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关注教育意义的建构。在现实生活中关注师生之间的对话与理解,迫寻富有意义、充满人性的教育。通过创设信息技术环境下富有生活意义的真实情境,比如虚拟现实、 网络 通讯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实现自我知识意义的内在建构,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回归生活的教育中,发挥信息技术创设真实问题情境的优势,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重建,凸显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努力软化学科界限,展开跨学科的对话.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因此回归生活世界的教育.所体现的不是分科的学科知识.而是综合的跨学科的知识和学问,注重社会生活,关照学生的经验和个性差异,保证每位学生全面、均衡、和谐发展,实现寓教于科技、寓教于文娱、寓教于实践。 

3.3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实践支持服务系统资源的开发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应用.使当前的教育形式发生了多元变化,学生不但可以在学校中习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实现自我教育。比如当前面对学生开展的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统一的方向发展。而在多种学习的环境中如果不能满足师生或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活动.以及通过各种媒体和技术手段进行双向交流,都会制约学生学习的绩效和身心的全面发展一个好的学习实践支持服务系统应能支撑学习者有意义的建构学习,能促进学习者的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因此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实践支持服务系统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使学习支持服务手段多样,更加灵活、开放、人性化以及交互性强.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学习以及情感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此提高信息技术环境的教学绩效 

3.4丰富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课外、校外活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教学实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使学生拥有了更多的非课堂教学的课外活动时间。学生对课外、校外活动的参与。不但可以综合运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可以弥补教学实践性不强的缺陷.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能力。信息技术在课外、校外活动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乎台比如支持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提供实践的操作平台,使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主动参与,满足个体发展的需要。还可以通过网络通讯广泛地利用家长和社会一切可以动用的力量来协助学校对学生进行科学知识和情感教育.把封闭式的学校变为开放式的学校,发挥学校在人本化教育中的社会化作用。 

创建信息技术环境,调动学生进行课外、校外多元学习创造的兴趣,可以占领学生的课外阵地,使学生把旺盛的精力应用于有益的各项学习中去,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校教育真正回归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情感生成,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5重视信息环境下对学习者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要求在教与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营造一个健康、和谐、温馨的学习环境,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在情境性的学习任务中运用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策略,发展创造性思维。同时还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的学习环境,支持学生自主发现探究,关心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效度以及学习氛围的形成,最终诱导学生、激活学生的内隐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学生在信息环境下,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主体性作用,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传统教学中无力或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借助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来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并在具体实践中积极发现新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环境下优越的技术支撑,来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实现对自身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6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评价的包容性和发展性 

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人本化教育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及时反馈与过程评价,比如学生档案袋、视频记录等,让学生能时刻感觉到自己的进步,并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或态度等,进行有效的学习。因此开发信息技术环境下针对教学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的有效学习支持体系.引导一种用动态发展的眼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为师生发展服务的精神.重在激励,重在引导,重在督促,重在鼓励他们自我评价、自我发展的教与学的包容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性思维生成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塑造的需求。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恐惧技能障碍保障支持障碍系统化培训支持性环境

一、整合过程中,教师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一)、思想观念上的障碍:教师对信息技术充满恐惧,缺乏足够信心

1、教师对于信息技术的恐惧主要源于教师害怕失去自己的专业地位,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加强会降低或者削弱他们传统的教学技能。

2抵制变革的消极态度。对于变革的抵制是阻碍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充分整合的一大因素。这种抵制意味着教师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教学实践,而要求改变则显得比较困难或不可能。

3缺乏对信息技术应用效益的认识。教师往往认为信息技术并不能改善和加强学习,不能充分意识到应用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益处,由此导致不大愿意在学科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

(二)、能力上的障碍:缺乏合适的培训,不足以应对有效整合

1、缺乏对职前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过去在对师范生进行职前培训的过程中,缺乏应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这直接影响了他们在就职后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另外,教师培训机构缺乏信息技术教学法的培训,缺乏对职前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用信息技术的鼓励,导致职前教师无法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技能迁移到课堂教学应用中。

2、缺乏培训时间。从教育主管和行政部门来说,他们期望教师能够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利用自己的时间参与培训。但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有良好的参加培训的愿望,但是却"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实践和接受有意义的关于有效整合的培训。"

3、缺乏教学法的培训。一般来说,培训形式不合适往往导致教师低水平的信息技术应用。当教师在信息技术技能上获得一定的培训经验后,面对的则是不知道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备课和课堂教学过程、有效管理学生学习过程;在教师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一些不足,仅仅关注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为教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最可能成为严重障碍的是培训者往往缺乏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经验,自身在课程中就几乎没有应用到信息技术。这些造成了培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并不能必然地让受训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去扩展和改善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

以上所列的造成教师有效整合的障碍与困难的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紧密的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教师有效整合的障碍因素。

二、针对障碍与困难所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一)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整合的内涵,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信心

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是正确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涵义的前提。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不仅仅是演示课和示范课上的简单应用,不止是表面的作秀。信息技术既是教学中很重要的应用工具,同时,也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文化,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和学生完全平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就完成了。这只是整合的具体表现之一。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应该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等多方面的根本变革,各学科的教师都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和和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二)、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为主题,设计系统化培训

1、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信息技术技能是增强教师有效整合的自信心的重要因素。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就信息技术技能本身而言,按照技能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可以分成基础、中级和高级培训。另一个维度则是依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安排不同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大致可以分为领导层、骨干层和普及层三企层次。领导层的培训重点在于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基本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的培训;骨干层的培训要基于他们已经掌握的较高信息技术水平,让他们进一步深入掌握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能力;普及层的教师在于让他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初步具备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继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2、教学法培训。单纯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并不能为教师有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做好充分准备。教学法培训主要是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教学模式的讲授与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策略与教学设计方法等,这部分培训指向信息技术实际教学应用的策略和方法。教师们通过培训,要明确备课和课堂教学的设计,要对学生学习过程仃比较清楚的认识,明确如何应用用信息技术有效管哩学生学习过程。作为教学法的培训者,不仅仅要具备信息技术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将教学方法应用的相关因素与信息技术的管理联系起来。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支持性环境的整体构建

能够让教师们真正愿意去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活动,需要环境和氛围的支持。而这样一种环境和氛围的创设,需要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不懈努力。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6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助推器。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涵括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职业性、实践性、技术性、全民性等特征,也具有技能的技巧性、阶段性、迁移性和竞赛的竞争性、激励性、公平性等特征;同时,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自己相对独有的特征,且表现直观和具体,如技能性、竞争性、公正性、普遍性、先进性、合作性、复合性和导向性。

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指由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或有关行业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教育部、劳动部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技能训练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的群众性教育类比赛活动。目的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考评。2007年以来,教育部等1l家单位先后在重庆、天津举办了全国性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活动,即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期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局面,这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次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分析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地举办的各级各类技能竞赛的情况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如下特征:

一、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职业教育的特征

(一)职业教育的社会性。黄炎培先生最早在《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是什么》一文中指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说来,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与整个社会的联系紧密且具体,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宗旨。职业教育不能脱离外部社会环境,与社会劳动就业直接联系,毕业生就业是维系职业教育办学的生命线,而劳动就业又是高度综合性的社会工程,涉及国家和地域的资源、人口、经济、政治、科学、文化、社会习俗观念、有关制度措施等各方面。职业教育对社会环境的高度依存性体现在:一是办学的社会性,要求其办学必须是开放的、灵活的,只有吸纳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办好。二是必须与社会民生相适应。其教学、课程、评价和管理也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和支持,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职业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应以职业的形式进行,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具有“职业针对性”,主要体现在:针对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要求的专门技术理论和经验知识,以及专门技能、技巧和其他实践能力。职业教育,无论是就业前的准备教育还是就业后的在职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必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三)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一是教学过程具有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学做合一”“手脑并用”;在课程设置上,教学实习课程所占的比例高,且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二是培养的人才类型具有实践性。职业学校培养的是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技术农民、生产现场的技术员和其他城乡劳动者等,其共同特征是具有相对完整的实践能力和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

(四)职业教育的技术性。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通过职业教育内化到劳动者身上,才能发挥其功能。技术的演变会影响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结构、层次、规模、课程和方法等。技术结构及产业结构的变动推动职业教育结构的演变,技术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职业教育思想的发生和发展。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技术,教学过程也充分体现技术的属性,体现技术传授的规律和要求。

(五)职业教育的全民性。温家宝总理说,“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因而,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人,而且是所有人的终生,培养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和劳动者。职业教育可以渗透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之中,即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可能需要多次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在推动教育公平、满足经济需求、实现全民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和职责。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对象是所有人群,上延可至高等教育阶段,下伸至基础教育阶段。同级职业教育又包含众多的科目、均可相互延伸。现代职业对从业者资格和能力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加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一次教育定终身将越来越少,使得职业教育必将延伸至整个从业阶段。

二、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具有技能和竞赛的特征

(一)技能的技巧性。根据技能熟练程度可分为水平较低的初级技能和水平较高的技巧性技能。技能是人的全部行为的一部分,受意识的控制比较少,且随时都可以转化为有意识的行为。技能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后,具有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性,可称为技巧。达到熟练技巧时技能人员可以有条件反射式的行为。

(二)技能的阶段性。技能的形成包括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动作的协调及完善阶段,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各阶段的变化主要表现在行为的结构、行为的速度和品质,以及行为调节方面。

(三)技能的迁移性。在技能形成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技能动作之间相互影响的现象。已形成的技能若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叫做技能的正迁移。如果已形成的技能阻碍了新技能的形成,就叫技能的干扰,或技能的负迁移。

(四)竞赛的竞争性。竞争是各类比赛的一个基本属性。任何一场比赛,不论参赛人数多少,竞赛结束时,只有少数参赛者能够成为优胜者,获奖者享有很高的荣誉。竞赛的胜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一个国家、地区、单位的在技能方面的发展水平,关系到参赛者所在地区或单位的荣誉,参赛选手都竭力争取,把争取胜利作为参赛的主要目标。

(五)竞赛的激励性。在取胜的目标指引下,参赛者都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机体的潜力,承受最大强度的负荷。竞赛一方面对参赛者施加相应的刺激,促进其技能的发展,达到提高技能水平的目的;另一方面随着技能竞赛的发展,技能操作水平的提高,参赛者之间竞争能力更为接近,使竞争越趋紧张激烈,使竞赛的竞争性尤为突出。

(六)竞赛的公平性。竞赛的公平性主要表现在参赛条件的等同性和评判人员执法的公正性两个方面。竞赛过程中,参赛者应遵照统一的规则,在等同条件下,充分地发挥智力与能力,去争取比赛的胜利。同时,各项竞赛的规则和方法须逐步修改和完善,才能真正保证竞赛的公平性。评判人员执法的公正性和一致性,是保证技能竞赛公平性的另一重要条件。公正是评判人员执法的准则,准确判断是基础。评判人员应严格地依据竞赛规则和规程,公正无私地进行观察、分析、判断和裁决竞赛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问题。

三、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特征

(一)技能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突出和强调技能性的特点,遵从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着重培养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技能性相对于技术性而言,更加突出操作技能,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技能是技术的具体表现形式,技能竞赛是发挥其技能性特征的具体表现。近几年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技能竞赛,从竞赛方案的设计上看,操作技能性强;从比赛项目的设置来看,大多为技能型紧缺专业,充分体现了技能性,反映了社会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需求。

(二)竞争性。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本身是一项比赛活动。比赛就会产生竞争,有竞争就能激发动力。技能竞赛和其他比赛一样,对参赛者具有一种激发动机、鼓舞斗志、使人产生内在的驱动力,以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功效与能力。在技能竞赛的过程中,个人与个人、单位与单位之间不自觉的比较,且都有获得较高比赛名次,以期实现自身价值的愿望,这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趋向。从竞赛的结果来看,对于取得较好竞赛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来说,是对自己学习成绩和努力工作的肯定与表扬,给人以心理上的满足感,激励人们不断进取,从而对成功的经验起到强化作用,使参赛者更加努力更加主动,以保持或取得更大的成绩。同时,对比赛后进单位和个人能够起到督促作用,督促他们查找问题,努力学习和工作,以改变落后的状态。技能竞赛对于激发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争力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

(三)公正性。公平公正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客观产生的一种需要,是举办任何性质的比赛所追求的基本原则。具体到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公正性是所有参赛人员最关注的问题,公平公正是所有参赛人员平等参加比赛的最高体现。第一,公正性体现在技能竞赛的各个方面,如选择承办学校、选择比赛设备、竞赛命题、确定评判标准、选聘评委、实施评判等各个方面。公正性的核心和关键是评判环节,要求所有裁判人员严格按照比赛的裁判和评分规则,客观公正地进行评判。第二,公正性贯穿于技能竞赛全过程的始终,只有坚持公正性,才能为全体参赛选手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氛围,打造一个良好的技能竞赛平台,真正地比赛出选手的技能水平。同时,公正性有助于缓和解决比赛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举办一个和谐的比赛。

(四)普适性。普适性关系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化的全员化问题。职业教育的全民性,要求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技能竞赛的普适性,要求技能竞赛是面向所有职业学校学生的比赛。从实践来看,参与技竞赛的学生人数越多,越能反映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就越具代表性。同时,技能竞赛坚持“重在参与、重在学习、重在提高”的原则,鼓励所有职业学校学生都要积极参加技能竞赛,通过人人参赛、逐级举办比赛,使技能竞赛覆盖每所职业学校,覆盖每个专业,覆盖每位专业教师,覆盖每位学生,逐步形成“人人都参与、专业全覆盖、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局面。职业教育技能竞赛的普适性,与技能竞赛的效度密切相关。一方面,参与技能竞赛的选手范围广,比赛规模大,自然能够提升比赛成绩的含金量。另一方面,技能竞赛的规模大,也提高了技能竞赛整体的规格和水平,提升了比赛的影响力。

(五)先进性。职业教育本身具有先进性。现代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课程模式、教材、设备等方面具有先进性,代表现时社会最先进的技术水平。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职业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技能竞赛能够评判职业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应当具有先进性,并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先进性对职业学校提出了较高要求,职业学校及其教师、学生必须在教学内容上摒弃不适应社会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发展的旧内容,去适应具有时代特性和先进技术的新内容,切实加强技能竞赛要求的实践操作技能,才有可能在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通过先进性引导,引导职业学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水平。

(六)合作性。一是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在技能竞赛中,企业以不同形式参与进来,有的企业参与竞赛项目设计,把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融入比赛,考察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的企业提供竞赛专用设备,提供技术支持,为比赛的顺利举办奠定物质基础;有的企业在竞赛现场招聘,为学生高质量就业搭建平台。这种校企合作的竞赛举办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推动了工学结合与顶岗实习。

二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是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从当今社会的发展来看,要完成一些重要的工作和事情,需要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因而需要培养学生愿意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合作。现代企业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很多企业把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看作所有素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在设置项目比赛时,设置了团体竞赛项目,突出团队合作的理念,反映了现代大工业发展尤其是装配制造业发展对团队合作的高要求。技能竞赛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解决问题的合作能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7

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

教育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是连接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桥梁。作为交叉学科,首先体现在它需要技术的支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支持。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在未来的发展中,信息科学和人工智能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技术应该关注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技术以及如何利用技术来促进学习。其次,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体现在它融合了多种思想和理论。从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主要有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传播学、系统理论等。时至今日,随着人本思潮的兴起,各种学习理论虽然各执一端,但在教育技术领域内走向了融合,以促进人的发展为目标而各尽其力。人们不仅关注个体的学习心理,还对学生之间如何协同合作、如何基于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等进行着系统的研究。第三,教育技术交叉学科的特性决定了其研究和实践主体的多元化,协作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特色。包括教育、心理、教学设计、计算机技术、媒体理论等不同背景的专家和学者共同研究和实践,开放式的讨论与合作研究已成为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特色。

二、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育技术作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交叉学科,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进行理论研究。目前,教育技术研究最前沿的两个领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网络教育,所有这些乃至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都强调对学习者学习的支持,即围绕如何促进学习展开所有工作。正因如此,人们将会越来越重视教育技术的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

教师培训

支持学习首先是谁来支持以及如何支持,即教师培训问题。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教师培训。2000年,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了“全体教师的教育技术基本标准”,其中规定了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基本能力,为了达到该标准需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育技术培训。此外,英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家也十分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教学资源建设

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特别是教育软件的设计和应用方面值得我们重视。当前教育软件的应用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效果。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存在科学性错误、适用性较差、交互性不强、制作欠精细、智能性欠佳等。随着网络技术、智能技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不断地发展,新一代的以网络为核心的智能教育软件将在教育软件市场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何克服教育软件业目前的困难,开发出适合学习者特点和需求的网络教学资源,将成为资源建设中重要的研究任务。此外,为了使得教育资源能够大范围地共享和交流,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热点问题。2001年,在教育部的组织下,我国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标准化委员会,专门从事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

学习支持

教育技术在研究与实践中对于学生学习的支持给予了密切的关注,这种支持包括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特别是网络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广大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能够深切感受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只有他们才能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教育技术工作者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各种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有力地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

三、对于计算机教育

应用的更全面的审视和研究

当前,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研究和探索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我们在为这些做法欣喜之时,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的若干问题,以期获得对计算机教育应用更全面的理解。

应用的针对性:实践证明,计算机并不是对所有学科和对象都同样有效,特别是涉及到人文类或者培养个人情感方面的有关学科以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培养的学科等。因此,需要把握的是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应用应该针对哪些学科、知识点和学习对象而展开,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进行。

应用的条件:计算机应用于教育,应该考虑领导是否重视,资金投入能否跟上,教师是否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技能,是否有足够的教学资源来支持,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等。而且,各个条件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校而言,条件的标准和组合也各不相同。专门从事教育技术研究的工作者,就需要选择不同地区和类型的学校,通过充分的调研、实地考察和比较,进行科学试验,并将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应用的有效性:应用的有效性包含了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利用计算机教育教学的效果如何,通常以教育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主要参考。另一层含义是投入产出的比例如何,也就是效益问题。对于前者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对于后者人们也越来越重视。但由于目前对计算机以及其他技术在教育上投入的效益问题还没有实际的研究成果,这会造成人们投入的盲目性,而且还会阻碍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全面研究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有效性将是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

四、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

首先,需要研究不同的人在面对技术进行学习时的差异。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问题的解决能力、创新思维、协作技能、信息素养等的重要性,但如何消除数字鸿沟,使所有的学习者应用技术进行有效学习,是环境建设和资源建设的重要研究课题。

其次,需要进一步研究技术环境下人的学习行为特征和心理过程特征,人与技术环境如何实现交互,什么因素影响学习者的心理(比如动机)。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技术环境下学习心理研究的深入,教育技术领域的研究将不再只满足于技术的简单应用,适应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环境的创建必将成为前沿研究的焦点。技术所支持的学习环境将真正体现出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等特点。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将更注重学习者内部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更注重社会交互在学习中的作用。

五、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8

论文摘要:从专业化视角审视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着特殊意义,现行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既有认识层面的问题。也有实践层面的问瓜,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明确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丰富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创新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方法,完善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考核,强化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保障机制。

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某些特定的能力和技艺。教师作为同医生、律师、工程师一样的专业人员,要胜任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必须具备从事这一特定职业的技能。而作为教师培养基地的高等师范教育,面对教师专业化的客观要求,理应对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进行重新定位,从专业化的视角和高度认识职业技能训练的地位作用、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策略。

一、教师专业化及其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

(一)何谓教师专业化。专业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其含义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是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是指教师职业专业化。综合有关论述,不难发现,教师专业化的根本方面是教师个体专业化,而教师个体专业化,在我们看来,则是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情意等不断更新、演进、丰富、发展并达到专业水准的过程,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专业化要求把教师职业作为一个专门职业来看待,作为专门职业的教师职业,必然有其专业标准,在专业发展中,只有持续不断地提升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才可能使教师工作成为“不可替代”的专业工作。那么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如何界定呢?我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标准分为内在标准和外部标准,内在标准是其专业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主要包括与时俱进的专业信念、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稳定健康的专业情意等。外部标准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外显特征,包括较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完善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团体、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提高教师经济和社会地位等。

(二)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内在标准之一,换句话说,专业化的教师必须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能力。从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研究已比较系统全面,而对教学技能以外的教师职业的其它技能则缺乏全面与整体的研究。英国教育家Chriskyriacon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可以分为7个方面:(1)计划和准备;(2)课堂呈示;(3)课堂管理;(4)课堂气氛;(5)纪律;(6)评价学生的进步;(7)自我评价。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了一项教师能力的研究,提出教师的若干项能力表现,其主要方面包括:(1)量度及评价学生行为的能力;(2)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3)教学演作的能力;(4)负担行政职责的能力;(5)沟通能力;(6)发展个人技巧;(7)使学生自我发展的能力。在我国,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了《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规定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2)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技能;(3)教学工作技能;(4)班主任工作技能。其中,教学工作技能又包括五个方面:(1)教学设计技能;(2)应用教学媒体技能;(3)课堂教学技能;(4)组织和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的技能;(5)教学研究技能。

从专业化视角和高度来看,教师职业技能表现出不断丰富和提高的倾向是其必然趋势。综合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在教师专业化的背景下,教师职业技能(或称专业技能)应包括不同层次的多项技能。从层次上看,教师职业技能包括基础性能力、一般性职业技能和特殊性职业技能。基础性能力即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它是教师作为“普通人”应具备的能力素养;一般性职业技能是教师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能力素养,包括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学科教学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思想教育能力、学业评价能力和教学机智;特殊性职业技能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教育智慧。

二、现行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层面的问题。一是重理论教学轻技能训练。高师教育多年来一直被“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办学理念所困扰,不论承认与否,在我们的意识中,学科专业比教育专业要更受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比职业技能的训练要更为重要,这种观念导致高师教育不论从形式还是从内容上都偏重理论教学,致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只会说不会做、教师职业适应性差、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二是重一般技能,轻专业技能。从教师专业化的视角看教师职业技能,它是一个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体系,远非写字说话等一般性的教师职业技能,但在一些院校,提起技能训练,似乎只有“三字一话”,其它技能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或未当作教师职业技能来对待。三是重训练形式,轻训练效果。因为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明文规定,这才使一些高师院校对训练予以关注,但这种关注往往只停留在做表面文章,形式上无懈可击,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四是重一次成型,轻循序渐进。职业技能既不能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自然形成,也不能奢望在职前教育阶段一次性养成,它需经历一个渐进的形成过程。一些人抱有的“一次成型”和“自然形成”观念违背了教师职业技能形成的长周期性和循序渐进规律,因而都是错误的认识。

(二)实践层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的规划。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目标的确定到内容的选择,从训练时间的安排到教师的选配,从训练形式的组织到训练效果的考核,都需有专门的部门和专人负责,制定出详实、科学的规划,并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予以支持才能真正落到实处。而现实情况是:技能训练的项目残缺不全,标准参差不齐,教师配备较弱,训练设施不足,训练时间没有保证,考核不规范,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二是缺乏有效的组织。技能训练离不开严格的管理、有效的组织、科学的指导和时间的保证。而现实情况是:多头管理极为普遍,尚没有形成一个部门牵头负责,其它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课内技能课教学与课外技能训练活动互不衔接;教师对技能训练重要性认识不足,指导乏力;技能训练时间多放在“边角料时段”,常被挤占;技能训练的场馆与设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一句话,技能训练还没有像理论课教学那样进行规范管理、科学运作,所以效果不理想应是情理之中的事。三是缺乏严格的考核。从专业化角度看,职前教师教育应对高师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有一个最低要求,具备起码的教师职业准人条件,否则就不能获得教师资格。现实情况是:高师院校对毕业生在职业技能方面未做严格限制,原则上学生实习成绩合格即可毕业,殊不知,部分学生连起码的写字说话都未达标,更别提初步的教学设计、教学反思、课程开发和教育研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了。

三、改进高师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对策

(一)明确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目标。在教师专业化的宏观背景下,高师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不再满足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而应以培养与训练未来教师专业素质中的专业技能为目标,这将从整体上提升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重要性的认识,解决以往观念层面不重视职业技能训练和把职业技能训练当做“小儿科”的看法。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此有明确阐述:对高等师范学校在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从师任教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围绕训练目标的变化,高师院校对学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新的目标,从教师专业化的高度和培养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角度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进行整体规划,把它列为与理论教学并行的课程范畴,建立机构,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加大投入。转贴于

(二)丰富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教师专业化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对教师的职业技能进行全面培养与训练,丰富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是其重要一环。如前所述,教师的职业技能包括基础性能力、一般性职业技能和特殊性职业技能,对高师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就是要把这些技能分门别类予以细化,实现技能训练课程化,课程化之后的技能训练才可能确立它在高师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进而从教学指导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时间、教师、设备、实践与考核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地把技能训练落到实处。按《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的要求,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又包含了一些具体的技能,随着教师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教学工作技能在原有基础上需增加课程开发技能和教学反思技能,上述这些技能作为一个整体,便是高师各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公共技能。除此而外,每个不同的专业还应制定各自的专业技能训练内容,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实际。

(三)创新高师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的方法。一是重视教育理论课程的学习。针对目前高师课程中教育学科课程门数少、缺少可操作性等弊端,首先要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课时总量,使之达到25%左右;其次要增加教育学科课程的门数,把它分为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第三要加强和改进教育理论课程的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淘汰陈旧过时的知识,增加前瞻性、实用性、职业性、示范性强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教育理论的积极性,务求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技能训练。二是开设好教育技能课。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内容相对应,应重点开设《教师口语》、《普通话》、《演讲与口才》、《书法》、《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学科教学技能》、《班主任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方法》、《微格教学》、《课程开发与设计》、《中学生学业与生活指导》、《中学生心理咨询与治疗》等职业技能课程,确保技能训练课程化。三是改革并强化教育实践课。教育实践课主要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教育科研和其它教育实践活动。首先要建立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本着互惠互利原则共建实习基地;其次要延长教育见习、实习时间,使之达到12周左右;第三要建立起一批兼有职业技能训练功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第四要加强教育科研,使学生尽早接触并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为日后“教师成为研究者”奠定基础。四是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训练优势。任何技能都需要经过长期、反复的练习并运用于实践才能逐步达到熟练与准确。在技能训练方面,第二课堂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首先要组织成立与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密切相关的学生社团;其次要开展好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第三要举办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术讲座;第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第五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能训练方法,像课堂模拟训练、微格教学训练、实践活动训练等;第六要推行班团干部轮换制和副班主任制。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育;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一、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设计理念

1.职业技能训练必须突出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注重和中小学合作,根据“职业岗位—岗位需求能力—确立教学项目”的导向式的运行机制组织教学,保证顺利完成“专业性+技能性+应用性”的英语教师职业人才培养目标。2.注重学生语用能力、语篇能力、英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行动导向和能力本位,坚持“做中学、思中学、自己学”的教育理念,另外要做到“学以致用”和“用以致学”。3.学生是课堂中的主体,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职业能力,强化意识培养和创新能力。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不仅要考量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还需要注重综合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今后步入教师行业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在设计学生的教师技能训练方案时,可以将“校校合作”为切入点,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总指导,以“培养学生英语教师职业能力”为核心,积极优化评价方法和教学方法,为实现培养目标夯实良好基础。1.校校合作:高职高专学校可以邀请中小学英语优秀教师或者专家到校指导,带领教师走进中小学,互相沟通交流,了解英语岗位需求,结合需求分析岗位职业和课程内容。2.英语职业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学生通过基础英语、语音、语法、英语视听说的学习,可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其次是职业技能: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时,应该将课程布置在最后两个学期,主要是因为已经在所在区域内进行见习和学习,对中小学英语教师具备的职业技能和英语教学现状已经有充分的了解,掌握了课堂教学技能。最后在教学法理论方面:职业技能课程和《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对职业技能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现代化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例如备课、写教案、课堂管理,提高学生教学技能。

二、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弊端

(一)学生对职业技能缺少深入了解

大部分高职高专学生将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简单化,认为只有板书和普通话,这表明学生并没有深入了解职业技能。学生没有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直接决定这部分学生不知道英语职业应该具备哪些技能。在翻阅《高职英语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探究》文献中得知:a高职学校针对教师职业技能发放了一份调查问卷,发放数量是95,回收91份。通过该调查问卷发现有45%的学生认为“教师职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37%的同学认为比较重要,18%的学生认为不重要。由此见得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职业技能重要性。“对教师职业技能具体内容了解程度”中,主要涵盖了多个方面,在这些技能中,学生选择语言表达和普通话比例最高,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在书面表达和教学设计、教学设施方面的了解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关于“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态度”方面,部分学生积极面对职业技能训练,占总数的65%,不积极的同学占8.9%。由此可知,仍有大部分学生希望借助职业训练提高自身职业水平和技能水平。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高职高专英语课堂中,在专业设计方面存在不合理行为,主要表现出结构单一、课程比例失调。从课程形式分析,专业课程占据重要地位,专业技能课所占比例较小,并且单一,技能培养方面不完整,尚未做到坚持实践教学。上述问题表明,目前高职高专学校主要将专业课程放在首要位置,侧重专业课程,忽视技能课程,不能起到培养学生专业意识的作用。甚至部分学校将职业技能和教师教育工作当作附加工作,各种课程在整合时间方面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像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和技能课程主要安排在后期,并且课时少,占总课时的10%,教育实习和专业课程间隔时间长。教育课程、技能课程在开设时间上存在晚和短的特点,导致学生不能尽早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教学技能没有做到循序渐进,不利于学生培养教师角色理念和意识。

(三)教师技能素养具有缺陷

英语专业学生接受技能训练,教师职业水平是重要保障。但是大部分高职高专职业技能授课教师的综合素养和知识储备含量并不高,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存在技能操作不规范和没有实效性特点,因此不能传授给学生专业培训,直接对学生职业技能产生不良影响。养成英语教师职业技能本身具有实践性,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岗位实践。很多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缺少实践教育经验,在试讲和说课等方面不能做到计划性,因此不能独立担任指导学生实践工作。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不仅可以在授课过程中进行示范教学,还可以有效引导培养学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大量锻炼机会。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策略

针对我国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具备的教师技能水平,首先应该侧重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让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师具备的技术水平是需要进行实践和训练的,制定多元化手段和方法进行专业训练,保证技能训练具有实效性和规范性。另外要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还需要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

(一)注重职业意识熏陶

强化英语专业学生今后职业教育,提高学生对教师行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前对教师行业认识比较模糊,并且在认识方面比较浅薄,存在误解和感性。因此当学生开始进入到上课前,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职业意识,将“职业教育”深入贯彻落实在“教育专业”教育全过程。让英语专业学生明确认识中小学阶段教育对今后学习道路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地认识到自身职业和专业的重要性,使其进行充分了解教师行业,逐渐热爱教师职业,而不单单将教师这一职业作为谋生的渠道。为让学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教师可以提前从互联网下载关于贫困地区教学视频或者小学课堂现状,借助多媒体进行展示,并将当前我国小学学生课堂表现和水平做成数据,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使其养成职业意识。另外教师在开展技能训练时,应需要保证内容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将英语教育和技能培训相结合,通过生动和简洁的方法传授专业技能培训内容。

(二)优化课程设置

1.提升实践课程所在全部课程比例根据培训学生技能训练的要求,高校高专在设置课程前应该适当缩减理论课程,增加实践课时。提高英语专业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是实践课堂,实践课内容要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师岗位需求,并根据教师岗位需求增加其他内容。规范、重视开设的技能课堂,例如多媒体技术和英语写作等。培养学生英语素养和综合素养,在实践课程中将英语教学和技能相结合,提升学生教学水平。2.英语教法课和技能培训先融合在教法课方面,可以每周设置四节,主要围绕实训设计课堂,在教学课堂中渗透技能培养。另外在班型方面应该采用“小班教学法”,小组间进行模式训练,在课堂中完成课堂演练、评价任务。针对专业技能培训要有重点,将各技能间的内容相互渗透,将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落到实处。

(三)多元化教学模式

1.采取“院校结合”培训方法高职高专学下组织教师到教育一线进行教学实践和科学研讨,为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奠定基础。高职教师通过和教育一线教师相互沟通交流,探究培养师资的举措,保证在学校内可以将学生培养成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2.增加实训比重英语理论课堂应该占总课时的1/3,将剩余的课程安排学生根据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模拟教学和备课、课堂点评,培养学生创新、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3.理论知识和课外实践相结合高职高专教师应该组织学生到英语教学课堂中进行实地观摩,并开展课堂实践教学,利用实践活动和教学观摩,让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课堂中延展到课堂外,确保学生在学校期间可以掌握英语职业技能。4.由“教”转变为“学”在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围绕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将“以生为本”理念落到实处,让学生的思想从“我是学生”转变成“我是教师”。而要培养学生具备“我是教师”的理念,需要参加教学活动和教学观摩,培养学生创造性,为今后教师生涯奠定基础。

(四)培养实践技能

培养实践技能,首先让学生具备独立操作板块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将理论知识生动表达在课堂中,因此,在训练操作板块时,应该将板块氛围四个部分,一是训练英语毛笔字,二是训练简笔画,三是学习英语歌曲,四是制作道具模型。在每学期课程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检测。开设简笔画和制作教学道具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课堂中,可以将其合理应用。另外根据“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训练学生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能力。根据教师职业和师范教育特点,应该将教学模块分为三个模块:①训练学生的教师基本功、英语专业具备的能力。这个模块中可以开展英语书法和英语口语训练,采取“课堂集中训练”和“学生自练”形式;②开展“微格”训练,利用多媒体和音响设备,将技能训练内容与训练过程进行可视化;③见习、实习。当学生对英语教学技能和教师具备的素养有认知后,安排学生走进课堂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需要上交实习报告,并进行讨论、评价。

四、结束语

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篇10

1.1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促进素质教育事业发展中也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信息资源传递与共享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则可以作为教育信息的大容量载体。在此情形下,教育部门进一步提出了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促进素质教育创新的方针。因此,信息技术已成为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1.2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普遍的应用。特别是在21世纪,信息技术将会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其日渐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各种科学技术的一种实用性技术,也是学生将来立足于社会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因此,合理应用并教授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创新的必然途径。

1.3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

信息技术使人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乃至人们的思维和观念等都发生了转变。特别是现在,素质教育在实践活动别注重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因此,信息技术也渐渐被越来越普遍地应用到教育、教学等工作中。这必然会使传统的教育方式面临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这也会对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持与创新性指导。不得不说,信息技术是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

2实现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2.1利用息技术实现素质教育的个性化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想实现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就应当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个性化教学,以此提高学生学习并深入接触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中的课件开发系统,设计出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并充分发挥幻灯、录像、计算机、电视等多媒体设备可以同时处理文本、图象以及视、音频的功能,帮助学生借助情景教学设计,或者平面、空间直观效果的展现等对学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体会。

2.2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监督与及时指导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是就不同的学生而言,其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的不同使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偏差。这就要求教师更为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屏幕监视、语言监听和辅导示范等相关功能,以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监控和及时指导。这不仅能有效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还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3加强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应用

信息技术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还体现在其在素质教育中的实践性上。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信息技术的实践性应用。这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及管理过程中尽可能地应用信息技术,还要求学生尝试在实际生活中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现实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开展项目活动、布置任务作业活动或举办实践性主题活动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加强对信息技术综合性的实践应用等。这对素质教育实践活动的实现也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3结语